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2024-06-11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共8篇)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1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高楼大厦,安全就是这大厦的基础保障。没有安全,生命就受到侵害,生活就不再有幸福。

大家都知道,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对空气、水和食物的需要外,也就是安全了。报纸、电视、新闻的内容越来越让人感到恐惧,如火灾、矿难、洪水、海啸、地震、车祸、战争、恐怖袭击、暴力等等,我们已经确信自己生活的环境不能100%的安全了。由此可见,安全更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重点,国家有关部门为此专门立了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关条例。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同时国家也提出了“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另外,国家又成立了安全总局,负责全国安全工作的管理,这说明国家非常重视安全工作。尽管生活中有不可避免的突发灾难、未知遭遇常让我们胆战心惊、手足无措。但通过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若能在灾难和伤害降临的初期,及时采取正确的措施,80%的伤害是可以避免的。所以,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势在必行。

一、在主题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

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生理的发育阶段,心理非常单纯,最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但是,生命总是眷顾有安全意识的人,而安全意识是从日常行为中体现出来的。在教学中认真挖掘教材内在的法制教育因素,有意识的渗透法制教育,让孩子在无意识中得到法制教育的感染和熏陶。

二、在情境中渗透安全教育

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孩子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气氛中,可以将孩子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孩子产生学习的欲望。如:在玩情景表演《我是小小执法员》时,先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孩子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在这种情境中,孩子的感情得到升华,既激发了孩子的法制观念,又提高了孩子的安全意识。

三、在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

爱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积极性。当孩子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如在教学认识交通标志中要求孩子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孩子动动手、剪一剪、画一画,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孩子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再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志,让小小的教室变成公园、马路、停车场。孩子在愉快的游戏中,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四、在安全活动课中进一步强化安全教育

在安全活动中教育孩子要遵纪守法,遵守交通规则,遇事要冷静,做事多想想后果,做到三思而后行。还要学会求助他人,学会躲避风险,如:遇到火灾要及时报告大人,或拨打119报警电话,不能贸然只身去救火,因为我们孩子人小无能力;遭遇暴力(以大欺小)一定要想办法及时脱身,报告老师或拨打110电话报案。要学会拒绝别人的无理要求或不良诱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些知识很简单,但如果做不到,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就可能受到威胁。同时我还希望孩子们做到“四防”,即:防火--严禁玩火,禁止把火源带入幼儿园,杜绝火灾事故发生,一旦遭遇火灾,要学会正确的逃生方法(教师按要求指导幼儿);防水--严禁私自下河堰洗澡,杜绝溺水事故的发生,如果发生同伴溺水的危急事情,要马上就近找到大人求救,千万不能因为害怕而逃离现场;防盗--关好门窗,注意自身财物的保管;防自身安全--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和学校安全常规,严禁课间或户外活动时不听从老师教导、追逐吵闹伤害事故的发生等等。

五、在生活中渗透安全教育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点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孩子的法制意识。在学完诗歌《我家门前小池塘》后,孩子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孩子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孩子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孩子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一人安全,全家幸福;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为了个人的成长,为了家庭的幸福,在安全问题上,我们必须要防范在先、警惕在前;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幼儿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每一个人在自己所在的岗位上把好每一关,关心幼儿胜过关心自己;各个班级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四化”--教育经常化、制度科学化、安全措施具体化、幼儿行为规范化,为幼儿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提供一个和谐的环境。

2012.11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2

第一,可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区域游戏的环境设置中,多让小朋友接触、了解,使小朋友们在日常接触中熟悉一些安全常识,培养小朋友的安全意识。例如,区域游戏的设置需要绘画、装饰等点缀,在生活区的墙壁上绘制危险工具、危险行为的图画,如独自拿着小刀玩,将筷子含在嘴里等,在图画的角落用醒目的红色打一个“×”,告诉小朋友们这些行为是不对的,引导小朋友正确、安全地使用生活中的工具、用具等。

第二,在区域游戏中渗透安全教育,激发幼儿的安全意识,引导其行为向规范、安全的方向发展。例如,在美工区,做纸蝶涂色游戏时,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自己制作安全标识,让小朋友们熟悉不同标识代表的含义,并启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这些标识,如和爸爸妈妈逛商场时、去公园游玩时,对这些标识进行辨认、分析,理解它们的正确含义,以便规范自己的行为。又如,在生活区,做吹泡泡游戏时,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嗅觉辨别液体,培养小朋友们不将来历不明的液体、食物等放入口中,让幼儿认识到乱吃东西的危险性。再如,益智区投放各类常见安全标记的图片,让幼儿认识并知道它们的意义,接着投放一些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配对相应的安全标记。这样既认识了标记的名称,又能很好地掌握标记所代表的意思。

第三,在区域游戏中引导幼儿通过实践参与感知危险和安全,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又如,在美工区,常常需要小朋友用小剪刀帮忙,剪各类图形或卡片,这时提醒幼儿拿剪刀和使用剪刀的正确方法,以及传递剪刀给别人时,注意把剪刀合拢并抓住剪刀的上方,防止戳到自己和其他小朋友。

第四,通过表扬、引导等手段树立安全榜样,激励小朋友在积极参与游戏的同时注意安全,通过多种方式使其形成游戏中的安全意识,能够准确认识到自己行为的正确性。例如,在区域游戏中,有的小朋友将游戏材料、工具乱扔,教师看到后应提醒小朋友将玩具和材料放置妥当,同时给予表扬,让所有小朋友都能感知到什么是对的行为,什么是不对的行为。

第五,利用区域游戏中的角色扮演,提高他们发现危险、应对危险的能力。角色扮演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一种游戏,在角色扮演中小朋友们对安全的认识更为直接、形象,加深了幼儿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使其远离安全隐患、纠正不安全行为。例如,组织小朋友扮演过马路游戏中的各个角色,大家轮流扮演过路路人、汽车司机和交警等,先引导幼儿对过马路的各种行为进行讨论,再让他们体会角色的心理和行为,再对不同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交流、讨论,让幼儿认识危险,掌握正确的过马路方式,保持与危险物品的距离,不做危险行为。又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戏中,用水杯、坐垫等代替暖壶、电暖宝等物,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认识这些物品使用的危险性,应如何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家里、幼儿园等地方应怎样发现安全隐患,远离危险,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应用角色扮演进行幼儿园小朋友的安全教育要注重几点:第一,要注重角色分配的合理性,使每个小朋友都能从不同角度感受事物的发展及状态,提高他们对日常事物的认识能力。第二,要注重游戏本身的安全性,在表演前教师应细心、全面讲解角色特点、模仿难度等,并将要注意的安全知识渗透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安全知识。第三,角色扮演游戏结束后引导小朋友一起讨论角色特点,讨论表演的意义,使他们在表达内心感受的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以提高他们发现危险、应对危险的能力。

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经常利用故事、安全视频、情景模拟等形式,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幼儿对不安全行为的认识,知道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而游戏是小班幼儿对安全和不安全行为认识的最直接的一种形式,班内开展的各个区域游戏都离不开安全知识。

三岁前幼儿的思维正处于形成阶段,对事物的感知较为直观,在区域游戏中开展安全教育,要结合小朋友情商、智商发展的特点,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区域游戏中,使小朋友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安全意识,注重自己的行为,掌握基本的自救方法,使他们远离危险,机智、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快乐平安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翠萍.利用区域游戏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4,(8):74.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3

关键词:幼儿;一日生活;传统国学教育

国学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富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可谓博大精深。让幼儿自小就接触国学知识对幼儿来说非常有益处,不但能够开发幼儿的记忆力以及理解能力,还可以让幼儿变得更加有创造力,从而更加自信,一些经典的诗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品质。但是,切不可一味的将过多的知识一股脑的教给幼儿,一定要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将国学教育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化,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一、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国学启蒙教育

首先,教学方法应该摒弃单一,选择灵活多样。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教师大多都只重视教学结果,于是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让幼儿们死记硬背,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扼杀了幼儿学习国学教育的兴趣。其实,无论学习哪门课程,兴趣都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定要尊重幼儿的兴趣,教师应给与幼儿选择是否接受国学,如何接受国学的机会,要让幼儿在完全放松的环境下接受国学。幼儿的天性就是玩,因此我们教师可以选择比较轻松的方式,在内容上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理解、朗朗上口的诗经,在活动中,可以以故事或者游戏以及知识竞赛的方式进行,即选择一种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这种趣味性十足的教授方式会让幼儿逐渐喜欢上国学教育,继而逐步完成国学知识的初步积累,实现我们预设的教学目标。其次,国学教育应该与节令,区域等文化活动做有机的结合,使其接地气,更为幼儿所接受。其实,教育与文化是分不开的,即它们是相辅形成的,文化需要教育的传承,教育需要文化作为载体。因此,幼儿园可以有效的结合我国的传统节日如中秋节、端午节等民族节日,以民间故事为主,将传统文化与之串联,从而达到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加强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再者,国学教育应该辅以现代的教育技术,即高科技的融合。我们都知道,幼儿时期的思维发展都还处于具体的、片面的、形象化的初级阶段。因此,我们可以利用高科技技术将国学知识以画面的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画面有机的结合起来,给幼儿一个直观的感受。最后,幼儿园应与家长形成合力教育。幼儿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学校即是在家,所以,幼儿的教育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幼儿园,还应与家长共同努力。家长是幼儿最亲密也是最信任的亲人,因此,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甚至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幼儿教师应该充分的发挥自身作用,做好幼儿的观察者、引导者、支持者。同时,我们要积极发挥家长作用,做好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多多参与到相关的园本课程中,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孩子的兴趣,保证幼儿能自然、自愿的接受国学教育。

二、如何将国学教育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

基于国学教育的特殊性,要想让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下接受国学教育,就要符合幼儿的接受规律以及能力,有效的结合幼儿的一日活动,让幼儿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慢慢熏陶,在一日生活中渗透礼仪典籍教育就是很必要的。

(一)环境熏陶,生活场景的有效化渗透。对于幼儿来说,环境的熏陶远远胜于教材的灌输,而国学教育的学习需要一个相对客观的环境,也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为幼儿营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可以在幼儿活动的场所悬挂与国学相关的内容,如学习 《三字经》 时,可将原文分解成若干板块,制成挂图阶段性的悬挂,为孩子提供浓郁的国学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国学、学习国学、爱上国学。当然,应充分调动家长资源,鼓励家长多花时间,陪孩子一起观赏国学动画《中华勤学故事》,《中华德育故事》等等。也可适当购买一些图形并茂的宣扬传统美德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带动孩子一起进步,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对于幼儿园来说,可以迎合国学的特点,利用校园的墙文化渲染出传统文化的学习氛围,做到每一个角落都能说话,每一面墙壁都能发挥作用。我们还要充分发挥每一寸时间、空间的教育价值,使教育环节,环境都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另外,还可以利用幼儿园的一些活动,如每周幼儿园开展的升旗仪式,教师可以利用这个环节为全园幼儿解读《三字经》、《弟子规》等内容。并带领幼儿诵读相关的经典段落。餐前由老师或是能力强的小朋友共同进行诵读,巩固掌握。早操音乐《古诗联唱》响起的时候,快乐也在孩子们中传递开来,孩子们踏着欢快的脚步感受着古诗的魅力。课间活动时,老师将古诗《咏鹅》《春晓》等,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创编了一个个形象、有趣的手指游戏,带领孩子学学玩玩,体验经典古诗的魅力。在餐前餐后,我们也可以加入国学书籍阅读环节。当然,在这些书籍的选择上,必须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点和适应性。总之,我们应在幼儿的一日生活环节中随机、全面的渗透国学。让孩子在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基础上,学习感受经典礼仪。从而达到感受和认知,内容和情感,语言和行为的有机统一。并且通过环境,组织活动的不断反复、递进,来积淀孩子的国学涵养和诉求。这样即充分维护了幼儿的天性,从兴趣点出发,还能起到陶冶幼儿情操,促进幼儿主动积极地发展。

(二)诵读识记,潜移默化中习得国粹。诵读是幼儿学习国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方法,目的是通过诵读达到熟练记忆的程度,得利于幼儿在生活中慢慢理解和运用,化为己用。具体方法可以从教师讲述、音像资料的观看、幼儿间的领读和跟读相结合等方法。当然,在学习《弟子规》《三字经》时,我们可以先要求诵读为主,在孩子有兴趣点或者不明白处问到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解释一下,以简短扼要为主。

(三)故事启蒙,形象化的帮助识记。幼儿对于故事是最没有免疫力的,因此,教师可以选择故事讲述的方式向幼儿传播国学。现在绝大部分的国学经典都包含着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如《三字经》 中“孟母三迁”“九龄温习”等等内容。运用了大量生动的,通俗易懂的故事情节,使抽象的国学知识化为生动形象的生活化场景,有利于幼儿认识理解,提高了教学成效。我们现在可以购买到的相关国学书籍,

(四)游戏巩固,尊重幼儿的活泼天性。游戏是伴随幼儿渡过童年的重要活动,也是如今课程游戏化的刚需要求。立足孩子天性出发,每个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游戏,游戏也可以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因此,教师需要发挥智慧,将国学内容巧妙地编成各种有趣的小游戏,如情境表演、手指游戏、诗歌联唱、故事会等。将国学内容与游戏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孩子的特长,调动学习国学的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加入节令性的课程学习,利用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加深幼儿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还有经典礼仪教育,也能很好的促进幼儿美好礼仪素养的养成。当然,礼仪教育,不是一节课或几个活动就能见效。它既要老师和家长多渠道、多方位、有机渗透,相互配合的隐性教育;又要教师做出系统的、有计划、有阶段性的显性教育,才能相辅相成,有所成效。所以,游戏化教学模式,课程园本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师组织与国学相关的活动再开发,再利用,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三、结语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延续者。因此,重视国学、了解国学,振兴国学,通过优良礼仪的习得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需要从娃娃抓起。开展国学教育,培养儿童良好人格,形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打好做人基础,这是功在当今、利在后世的大事情。而加强幼儿的行为习惯养成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职责与义务。幼儿园的国学教育是还处在一个启蒙阶段,是一个新兴的课题,还需要我们奋斗在一线的老师从实践中积极摸索,积累大量的实践经验,随时调整,逐步完善。同时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将国学知识拓展到家庭生活起居、待人接物等多个方面,使孩子们成为尊敬长辈、善待他人、热爱生活、勤学好动的好孩子。

参考文献:

[1] 边勋.虚弱的膨胀——评国学启蒙读书热[J].文化论坛.中国科技信息,20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4

摘要:人与人之间相互需要进行沟通与交流,并且需要培养幼儿的正常交往水平及优质的心理素质,在幼儿园当中的教育,会对幼儿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幼儿园教师掌握教育的含义,全面应用一日生活当中的每个步骤,并且需要全面研究幼儿的心理状况,找出幼儿的优点,提升幼儿的心理素质。文章是针对怎样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展开的全面的探究。

关键词:浅析;幼儿;一日活动;心理素质教育

幼儿园当中的一日活动包含体育活动、游戏及生活活动等。在一日活动当中,幼儿教师较为关注对幼儿实施的教育力度,通常忽视孩子的心理素质教育,但是,在幼儿的身心发育过程中,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十分重要。根据相关法律得知,针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法有明确的规定,其需要有规划的进行,最终目标是培养幼儿人格与心理素质的教育。

1我国幼儿出现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

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显示,当前我国幼儿当中具体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包含:其一,学习方面,主要体现在缺乏注意力,反应缓慢;其二,多动症;其三,情绪与性格因素,譬如:胆怯、自私、容易哭泣、娇气等;其四,社会行为状况,譬如争吵、习惯发脾气、恶作剧等;其五,不良习惯。眨眼、吸手指、耸肩等;其六,神经功能障碍,体现在睡眠障碍、排泄机能障碍及语言障碍等。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大部分包含在行为障碍与发育障碍当中,并且是归属在心理疾病范围,譬如精神病、神经症等,大部分的心理健康状况,在优质的生活环境与教育氛围当中,儿童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问题,会随之得到有效改善。

2在幼儿园一日活动融入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方法

2.1在游戏活动当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便是游戏,并且是始终存在于幼儿园的。游戏是幼儿园最爱的活动。借助幼儿喜欢的游戏,在合适的时间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不但会提升游戏自身的教育价值,还可以促使心理素质教育展现存在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游戏是培养独立性、合群性的方式。并且在诸多游戏的角色游戏当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幼儿明确游戏主旨、角色选取和配置,并且可以提升幼儿的交往沟通水平,还能够促使自我意识得到一定的提升。除此之外,就相关数据信息得知,不是一切的游戏对心理素质教育有积极影响,务必要在选取游戏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幼儿心理素质教育相结合,并且要遵循相应的准则,参照其准则,在游戏选取的过程中要选择具备心理健康内涵的体育游戏,促使幼儿可以更加快速的熟悉全新的环境,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锻炼其合作精神,确保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当中,培养其健康心理。

2.2应用关爱与尊重,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有序完成教育工作的根本是热爱,明确幼儿是教师针对教育对象需要具备的理念,熟知幼儿的具体状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完成幼儿教育工作。教师与幼儿之间存在爱的关系。幼儿最开始接受教师给予的爱,然后将爱传递给附近的.伙伴。在幼儿园的课程中,教师需要秉承积极真诚的教学态度,对每一个幼儿进行教育,有耐心的探究、观察、与掌握幼儿的内心世界,并且实现其提出的合理要求,把自身存在的爱传输到幼儿心中,由此,幼儿会逐步对教师有信任感、亲切感。教师会在此种情感当中找到成就感,以此促使幼儿得到系统的发展,并且也会提升教师本身的教育修养和教育艺术。

2.3创建轻松愉悦的教学与学习的氛围:心理素质教育要轻松愉悦的教学和学习的氛围。创建宽松无压力的心理环境需要幼儿的听觉与视觉,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帮助幼儿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譬如,教师可以在幼儿进入幼儿园的过程中,播放欢快的音乐,在午睡的过程中播放轻柔的音乐,在教室当中时长出现幼儿笑声和教师钢琴声相互融合的画面,幼儿园花园当中的鲜花正在盛放、教室内外的环境良好,在教室的长廊墙壁中,有生动形象的图画,此种环境会带给教师与幼儿轻松的氛围,教师对幼儿要进行细致的关心与爱护,教师之间友好气氛,都是幼儿构建愉悦心情不可或缺的基础。因此,在良好轻松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当中,幼儿的心理素质会得到显著的提升。

2.4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个别化教育: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务必要参照儿童在幼儿时期心理和生理当中存在的个体区别,实施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并且要在重视幼儿集体心理健康的过程中,也需要增强对个体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展开个别教育。其一,实施问题幼儿的心理治疗。在实施发展的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一种或者少数几种偏异状况。任何一个幼儿都会存在需要心理教育的可能性,所以,需要秉承合理的态度。了解幼儿心理教育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幼儿心理卫生作业的能力。譬如:就胆怯倾向的幼儿而言,可应用行为塑造的方式,获取优质的治疗成效,就被动倾向类型的幼儿来说,可应用暗示法等方式展开矫治。其二,实施个别辅导。幼儿合群性发展的能力具备一定的区别,因此,若想提升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便需要对幼儿实施个别辅导。幼儿园可使教师展开教学典型的探究会议,在诸多的案例当中,累计经验,明确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当中存在的流程,对幼儿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

2.5在集中教育活动当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不可以只存在于学科教育内涵的外层。借助在集中教育活动当中,融合心理素质教育,将集中教育存在的因素全部找出,参照幼儿发展的需求与心理特征,更好的展现在教学活动当中,心理素质存在的教育价值,而不是外在形式的教育,譬如:幼儿在对圣诞节环境的讨论活动当中,幼儿展开积极的讨论,在选取主题、材料、制作中,都具备一定的配合度,这便将美术活动和交往方法相互融合在一起,促使幼儿的交往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需要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教师需要掌握教育的真正价值,全面应用一日生活当中的每个步骤,对幼儿的身心进行全面的观察,整合教学经验,促使在幼儿一日活动当中,更好的融合心理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孔育.保教结合理念下幼儿园保育工作评价指标构建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

[2]李德明.有效教学理念下大班幼儿数学学习活动设计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3]汪珍.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现状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5

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源于学校管理员和广大教师思想认识不到位。表现为德育工作局限于课外活动,出现形式主义倾向,落不到实处,收不到实效。一般教师都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班主任的事。把德育工作同任课教师,甚至同课堂教学割裂开来。教师只教书,不育人。不能很好地利用课堂这个学生受直接教育的主渠道来做德育工作,使我们的德育工作走进了死胡同。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寓德育于各学科之中,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知识的科学性同思想性结合起来,把学科的知识传授同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中央的决定告诉我们,不认识到学科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就认识不到科任教师在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脱离了科任教师,脱离了课堂,光靠班主任的说教,德育工作怎么能够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起来呢?

在调查中发现,德育工作做得早、做得实、做得好的,全校德育教育好的班级。没有教师埋怨学生难管,没有一个任课教师排挤过后进生。该班的教学质量一直领先。该班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重视德育,充分发挥了科任教师的育人功能。借用校长的话,就是“使德育工作成为日常工作”。

将德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使德育工作成为每位教师的日常工作,应该成为全校教师的共识和追求。

有人会担心,课堂上抓德育,能保证教学时间吗?会影响教

学任务的完成吗?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吗?这其实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问题。下面我从家长说起:家长对德育是重视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有道德的好人。然而,当我们把德育、智育、心理教育、体育分成若干细目,请家长选择当前最关心、最重要的教育内容时,毫无疑问,家长都会选择孩子的学习。这其实是家长对德育与智育的关系的认识不清楚造成的。一些家长把孩子的品德问题与智力、学习问题割裂开来。认为品德、习惯问题可以慢慢来,只要不出现什么大毛病就行。多抓学习才是最实际、最实惠的。我们不妨这样想一想,一个不懂得应该怎么做人的孩子,能有明确的学习志向吗?一个没毅力的孩子,能刻苦攻读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按时认真学习吗?一个没有孝心的孩子,能自立自强,少给父母添麻烦吗?这使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一个学生品德的好坏,既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他搞好学习的重要保证。

可以这么说,德育是智育的动力,德育是智育的重要保证。通过课堂教学来进行德育工作,除了通过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发挥德育作用外,还可以通过其他的教学环节和教学艺术来发挥德育作用,比如组织教学、布臵作业、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复习考试等环节都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提出品德上的要求,以组织教学环节为例,科任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进度、学习纪律等方面提出正确、合理、严格的要求,学生在贯彻老师的要求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就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坚强的

意志品质以及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信心和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会不会把文化课变成政治课呢?学生会不会反感厌烦呢?这取决于科任教师。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要求科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将德育要求与知识能力放在同一教学目标上去组织实施。事实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有知识交流、信息交流,还有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要求科任教师强化这种思想和情感交流,不断冲击学生的思维定势,随时指导或纠正学生出现的道德实践行为,使学科中的德育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升华为道德意志,转化为更为稳定的道德行为或习惯。当然,学科德育渗透是课堂教学同德育的有机地、合乎逻辑的结合,而不是混合与凑合。渗透的德育内容应该是教材的内在要求,是题中的应有之义,水乳交融的。而不是外加的、牵强附会的。德育渗透的过程也应该是有目的性和无意识性的结合。即作为科任教师,在德育渗透的操作过程中,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目标。而作为学生,多半处在不察觉状态。德育渗透的这种非强制性的特点能回避学生对德育有意无意的抵制情绪和对思品课厌恶和反感的心理。所以提倡学科德育渗透,不是搞脱离教材的空洞说教,不是把文化课上成政治课。当然学科德育渗透工作对任科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其实也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这一工作要求科任教师在课堂上要进入角色,倾注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的真心去打动学生 的心灵,从而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激化师生之间情感的共鸣共振。使学生能触景生情,因事激情,知情明理,达到道德内化的实效。只有发自内心的情感才能打动学生。否则,虚情假意,言不由衷,学生是听教育而不是感受教育,就很难打动学生的心灵。这就要求科任教师要有较强的育人意识和渗透意识,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美好的心灵和情感的投入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感召力。教师的人格力量,包括教师个人的思想、情感、品质、学识、水平等,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教师的思维方式和风格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变成学生的思想方式,甚至教师的衣饰穿着、一颦一笑、言谈举止都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有师德,师德也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德育教材。无论是从教学质量的提升还是教师发展的角度,我们都应该关注全体教师的德育功能。离开了德育工作的教师,叫做教书匠,脱离了学科教师的德育工作是难以落到实处的。

抓好学科德育渗透工作意义重大。在操作过程中要切实把德育工作同备课、写教案相结合,同课外辅导相结合,同复习、考试相结合,同模块教学、学分评定相结合,同教师的工作生活相结合。备课要准确找出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脉搏,使知识点或训练点同学生思想实际恰当结合。组织教学要投入真情,强化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抓住契机,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疑点,或画龙点睛,或进行“强刺激”,使学生受到

心灵的震颤。心灵震颤的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所认识的道理、激发的情感、萌发出的信念,转化为道德行为习惯。这是勿庸臵疑的。

新课程的模块教学,提倡教师对学生模块的学习进行过程式记录和评价,如学生的出勤、上课的状态、作业情况进行评价,模块考核后进行学分评定,其实就是德育。遗憾的是我们教师对学生不作明确的要求,不做认真的观察,不做细致的记载,不做客观的评价,所认定的学分自然也就不客观、不真实。这样一来,通过学分管理来优化教学管理,来渗透德育教育的目的就难以达到。从而失去了新课改新的价值取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学分管理的本来意义。

建议各教研组组织德育工作讨论活动,把德育工作全面纳入教师个人的考核量化。每位教师重视起来!讨论起来!行动起来!研究起来!让德育进课堂。古人说“做经师易,做人师难”。江泽民同志指出:教师要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以经师为业,以人师为导。让所有的教师都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以“经师”和“人师”的双重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我校的德育工作就不难落到实处。

庆城镇兰香小学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6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务院2001年5月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强调:“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确实,在儿童身心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心理应激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适当的心理应激可以提高人的生活适应能力,然而,过于突然、强烈和持久的心理应激降低机体对致病因素的抵抗力,造成精神躯体性疾病。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的三要素,即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也就是说,心理健康已成为健康这一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未来社会里,不仅仅需要与众不同的智力水平、一技之长,更需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

因此作为幼儿园的保教工作者,已不再仅仅是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安排和护理、身体的保健与保育,以及生长指标的达标。而是需要既关注幼儿的情绪和需要,使他们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合理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幼儿阶段,是孩子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其性格情绪、自我意识、社会交往、行为习惯诸方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学前儿童正处于心理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可塑性大,但由于心理不成熟,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水平较低,自我意识处在萌芽状态,周围不良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在这一阶段,是培养他们健康心理行为的大好时机。因此,我园以培养幼儿心理健康为重点,将心理健康融合于幼儿园的各种活动中,融合于孩子的日常生活之中,让孩子通过体验与感受,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他们长成大人之后,能依靠自己的心理素质,立足于社会,成为一个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正确面对挫折的生活强者。

二、概念界定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对学生进行集体或个别的心理辅导,是运用现代化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论,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科学的、适时的和适度的心理辅导。而幼儿园活动是指学生活动是指学生主体通过动作操作与一定范围的客观环境(包括人和物)进行交互作用的实践活动。百度文库

幼儿园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包括生活活动、学习活动、游戏活动、运动四方面。因此,本课题注重的是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不同活动中渗透,以幼儿心理健康为出发点,走进童心世界,去关注她,去爱护她,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

(一)研究目标

1.利用一切资源,完善幼儿园的环境与教育,构建形成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教育模式。

2.利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幼儿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二)研究内容 一.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在运动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 在家园合作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二.构建与形成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 初步构建养成性教育模式和补偿性教育模式  构建模式的基本原则  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三)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以不断的完善研究过程

2.调查研究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了解家长对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知识水平、教养方式等。

3.案例记录法:建立幼儿个人档案,对一个或多个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有系统的定期的跟踪记录。

4.教育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通过认识规律,寻找新方法。

5.计划跟进法:对一个或多个幼儿情况分析后,尝试不同的指导方式,并及时跟进家长的教育调整自己的方法。

四、研究成果

百度文库

(一)一日活动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以前我们总感到在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较困难,因为心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虚幻不可捉摸的东西,而是十分实在的,可以随时随地实现的。在我园,我们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他点的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载体,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活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体育活动有机相融合,开展了丰富多采的具有本园特色的活动。

1、在游戏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的生命,一日活动中游戏是贯穿于始终的主要活动。除了游戏本身的教育作用外,心理健康教育融合于游戏之中,就能发挥增效的作用。游戏在合群性和独立性培养中是极好的手段,尤其是角色游戏。幼儿通过对游戏的主题、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主体活动,学会如何与别人友好相处,有利于自我意识,开朗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中,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较好的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这对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合群情感的发展,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区角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学具,为他们提供独立思维的空间,通过让他们独立完成某件作品或某项活动,使幼儿从中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信心。

教师多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幼儿在与同伴交谈、交换玩具、协作等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强化作用下,逐渐掌握交往的技能,有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形成。

2、在学习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一日活动的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把教学活动里的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顺应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教学活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而不是就是论事,“阳春面加交头”外在式的;也不是对原有教材中内含的心理因素视而不见,不考虑孩子的心理反应,一味地灌输渗透或是把各类教学活动互相割裂开来。因此,我们幼儿园各班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制定了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如在小班我们开展了“好朋友”,中班开展了“幼儿园朋友多”,大班开展了“成长中的我”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百度文库

我们在活动组织形式上也采取融合模式,实现“跑班制”,打破班级界线,小班、中班、大班各级组间、各班级间幼儿互相参与些活动,从单一的同龄伙伴交往发展到混龄伙伴交往,扩大了幼儿交往场合和机会,提高他们的合群性。除此,我们还打破班级、超越幼儿园围墙,专门为幼儿设计了诸如“去超市购物”、“给隔壁老师送信”、“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等一系列活动,以扩大幼儿交往的范围。

3、在生活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大量的日常生活是儿童人际交往相对频繁和心理品质自然显露的时刻。生活需要合群,合群性可以在生活中培养。我们利用幼儿园的吃睡等生活活动进行随机教育。设立生活角、小厨房和开展编织、绣花、擦皮鞋等活动,在绕有兴趣的生活活动中,锻炼幼儿的能力,尤其是他们每天吃的菜,由他们一起自己拣,自己洗,不但认识了大部分菜的名称,而且使幼儿共同合作,感受一种群体感。生活锻炼是培养幼儿合群性的资源。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结合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表情牌”活动,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三种不同面部表情的“表情牌”,分别放在三个小桶里,幼儿每天进园要在自己的名字下挂一块表情牌。幼儿如果今天很高兴,就选一个快乐的表情牌挂在自己名字下,如果不高兴,就选一个沮丧的表情牌。心情一般,就挂一个表情一般的牌子。幼儿心地纯真,他们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教师如果发现哪个孩子连续几天不高兴,就会和家长一起寻找原因,设法改变孩子的情绪,让幼儿心情愉快地生活。再如“赞美时刻”,各班每天下午专门安排一段时间进行“赞美”,小朋友互相赞美优点,教师也一起赞美小朋友的优点,赞美的范围很广,诸如哪个小朋友会动脑筋,哪个小朋友画画得好,哪个小朋友前几天不高兴,今天高兴了,哪个小朋友有进步了。

4、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以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幼儿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幼儿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体育活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百度文库

在幼儿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活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在实践中,充分挖掘每一自制玩具的可变性和多功能性,引导幼儿从非常态的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其功效。如玩纸棒时可夹棒跳、隔棒双脚跳、过小河跨跳、走迷宫、对击比赛等,在拓展交往渠道的同时,进行一物多解、一物多玩,进一步树立了幼儿的创新意识,培养了竞争、合作等社会性品质。从小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5、在家园合作中渗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体化是指幼儿园、家庭和社区共同关注,形成合力,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因此,幼儿园应该主动与家庭沟通,优化幼儿的家庭环境,使幼儿从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环境中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家庭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组织,家庭的环境和家庭教育功能都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我们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注意幼儿园的工作,还关注家长的心理及家庭的心理环境。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主要运用下列形式和方法:  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  开展亲子活动  开展家庭心理咨询  设立心灵鸡汤网站  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活动

(二)构建与形成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一是尽管幼儿对外界各种事物充满了好奇,渴望独立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他们从事独立活动的经验及能力水平远跟不上他们的需要,这使得我们在制订、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应考虑以游戏为主,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幼儿各种心理过程常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而抽象概括性和随意性只是刚刚开始发展,因此,在建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时,应尽可能具体化、形象化,具有新颖性。如通过他们所熟悉的动画人物、故事、游戏等来完成教育活动及功能。三是幼儿在这一时期已开始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这使得我们在幼百度文库

儿阶段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等成为可能。

因此,我们认为,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主要有两种:

1、养成性教育模式

现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一个人心理发展的许多关键期都处于这一阶段。人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引起的,这种矛盾从婴幼儿期就已开始,并对成人时期产生影响。因此,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益于形成健康的心理,而且对他们未来的方方面面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幼儿时期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受幼儿理解、认识等方面能力的限制,在操作上,主要是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行为、生活习惯,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即采用养成性教育模式。

以养成性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是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景,及提供的外界刺激中引起内心的冲突,通过感受、体验、分享,形成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心理定势或反射,包括个性心理品质、情绪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内容。我们主要以集体教育的组织形式为研究重点,以幼儿在体验中所处的主客体位置分为以下两个具体操作模式:

1)游戏式体验模式:根据总的心育体验目标,围绕其中一个核心目标,设计有规则的,符合幼儿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游戏,让幼儿作为游戏的主体,在反复的操作、体验中获得经验,心理品质得到优化。

2)情境式体验模式:教师根据心育目标,选择、创设特定的情境,使认识主体在实践中把自己暂时变为现实的客体,作为客体中的一分子去生活。在这一活动中,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情感迁移,激起内心的真实感受,达到“心”临其境,融“我”入境的体验效果。教师要创设情境,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幼儿积累多种心理感受与体验,从而培养积极的情感,良好的心理品质。3)家园同步体验模式

幼儿家庭与托幼机构密切配合,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实施同步的教育,但具体方法可有所不同。如在幼儿园某周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是“分享与合作”,教育的方法可能是通过游戏进行,那么,在家里也应同时进行这一主题的教育,但方法可以是与父母分享食物,与邻居的小朋友合作游戏等。家园同步教育,往往比百度文库

单方面实施教育的效果更好。4)、典型教育体验模式

通过给幼儿一个典型的形象,让他们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地去学习典型的行为,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与典型一致的行为习惯。幼儿多直观思维,模仿力强,这种教育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5)行为练习体验模式

让幼儿对已学习过的行为及技能进行反复的练习,加深幼儿对这些行为及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6)讲授教育体验模式

具体而形象地向幼儿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浅知识,提高幼儿对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改善幼儿对心理健康的态度。但这样做,要注意形式多样、生动、内容贴切、适宜。

2、补偿性教育模式

由于家庭、托幼机构等的教育缺陷以及幼儿心理发展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幼儿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不少幼儿表现出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方面的缺陷等。对于这些已经出现了心理障碍的幼儿,除了应加大养成性教育的力度之外,还应积极采取心理保健措施以及心理咨询、治疗技术,对他们的心理障碍实施有效干预。这种补偿性教育模式在幼儿时期的使用不仅重要,而且比等幼儿长大成人之后再进行干预,效果要好得多。

补偿教育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行为问题的矫治,是指运用奖惩的原则,改变或消除儿童的不良行为或症状,并教给其顺应社会的良好行为。在对这类孩子进行补偿教育时,我们主要采取了个案观察记录,跟踪观察、个案分析报告等形式。二是通过游戏矫治。就是为幼儿设立一个特别的游戏室,通过游戏,让幼儿自发第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会控制自我。例如我们开设了“心理宣泄室”,当个别幼儿遇事想不通时,可以进去打击各种沙袋或在纸上涂画,借此宣泄心中积郁的怨气、怒气,这种方式要比教师强制幼儿接受说教效果来得好。还有“游戏治疗”,针对任性、孤僻的幼儿存在的心理问题,创设趣味性强并有针对性的集体合作游戏活动,提供有关道具和情景,引导幼儿的行为,疏导幼儿的心理。

百度文库

五、对我园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我们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经验积累的同时,也碰到了一些值得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例如: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是养成性教育,也可以是补偿性教育。然而我们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养成性教育为主展开的,即以教师预设为主。但当个别幼儿已经出现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等方面的缺陷时,他们需要补偿性教育。那么,如何更科学地在幼儿园进行补偿性教育呢?又如:健康心理的教育途径除了心理健康教育外,还有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如何进行个案矫治,也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践中探索。2006、6 执笔:陆波

将利他行为培养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篇7

《礼记·学记》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学相长,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所提倡的教育思想。所谓教学相长,即教和学两方面是互相影响和促进的,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学与教的系统中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五种因素,并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相互交织的活动共同构成。因而,从教育过程的角度阐述小学生利他性的培养要考虑教学过程的这五个因素和三个活动。

一、五个因素

(一)重视学生间的群体差异和认知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生的利他行为

学校利他行为的培养主体是学生,就像其他科目的学习一样,教师在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中起导向作用,教师的任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而学生这一要素主要通过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来影响教育过程。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调查显示,有85.1%的男生会选择参加集体晚会节目,有92.5%的女生会选择参加集体晚会节目;有75.4%的男生会选择捐压岁钱,有86.3%的女生会选择捐压岁钱;有79.5%的男生会选择捐旧书本,有92.0%的女生会选择捐旧书本;有84.4%的男生会选择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有92.6%的女生会选择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有96.6%的班干部会选择与家人分享食物,有99.6%的普通学生会选择与家人分享食物;有98.0%的二年级小学生会选择帮老奶奶过马路,有58.7%的六年级小学生会选择帮老奶奶过马路;有92.0%的一年级学生会选择捐压岁钱,有54.3%的六年级学生会选择捐压岁钱;有100%的二年级学生会选择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有73.9%的六年级学生会选择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有97.7%的7岁小学生会选择帮助老奶奶过马路,有50.0%的13岁小学生会选择帮助老奶奶过马路;有93.3%的7岁小学生会选择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有50%的13岁小学生会选择把自己的压岁钱捐给贫困山区的学生;有100%的13岁小学生会选择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有72.2%的12岁小学生会选择与陌生小妹妹分享糖果。上述数据显示,小学生的利他行为在性别、是否班干部、年级以及年龄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因而,学校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利他行为时,应该重视小学生利他行为的群体差异,比如在性别方面教师应更关注男生利他行为的培养,缩小小学生利他行为的性别差异;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自身特点会影响到其选择性注意,学生的道德认知会对其道德行为产生影响。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已提上日程,在利他行为的培养方面,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小学生的认知差异。通过访谈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会采用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来鼓励学生的利他行为,并认为相较于物质奖励而言,精神奖励的激励效果更持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小学生都能够理解精神激励的内涵,学生对于荣誉的重视程度也存在着发展变化,因而,教师在实施奖励措施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选取适合的奖励方式来激励学生的利他行为。

(二)教师要提高对“利他行为”的认知,在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中起榜样作用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有效地组织教学,并将利他行为的培养贯穿在各科教学中,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访谈发现,多数教师认为利他行为就是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由此可见,学校教师对利他行为的内涵把握不全面,“智如泉源,行可以为仪表者,人之师也”,教师正确指导小学生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者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成果,并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的习得并不能等同于道德行为的操作,正确认知的输入并不一定有相应行为的输出,而强化在道德行为的获得和表现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其中一种强化方式便是替代性强化,亦即观察者通过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来控制和改变自己行为的过程。因而,教师培养小学生的利他性应该关注榜样的示范作用,首先就是教师自身要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榜样,克服教育现实中的重“说教”轻“身教”的现象。当然,榜样也可以来自于学生同伴、家长和周围其他人。但无论榜样的来源如何,教师需要确定的是榜样的可信、可亲、可敬,用真实的、具有感染力的、权威性的示范事例来指导学生的利他行为。

(三)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提高小学生道德认知水平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在利他性的培养中,最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利他行为的内涵,亦即提升小学生对利他行为的认知水平。学术界对于利他行为的研究一直很关注,虽然关于利他行为的概念没有达成统一,但对利他行为所涉及的行为有一些共识。基于前人对利他行为的研究,本文将利他行为所涉及的行为分为帮助行为、合作行为、捐赠行为和分享行为四个角度。调查显示,有90.8%的小学生会选择在家务、学校大扫除、过马路以及寻找东西方面帮助他人;有94.8%的学生会选择与他人合作比赛、学习、参与表演和完成任务;有85.7%的学生会选择把钱、旧衣服、旧书本以及笔捐赠出去;有95.8%的学生会选择与他人分享玩具、食物、糖果以及座位等。上述数据显示,小学生的帮助行为、合作行为、捐赠行为和分享行为水平不平衡,相较于其他三项行为水平而言,小学生的捐赠行为水平最弱。因而,学校和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应多关注小学生的捐赠行为,使小学生在感受贫困地区学生或其他弱势群体真实生活状况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之上,作出“应当”维护对方权益、主持公道、关怀对方的生活、满足对方的需求等正确的价值判断,这样小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才能从“实然”状态提升到“应然”状态。

(四)有效地运用教学媒体,丰富利他行为培养活动场景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媒体在不断更新,教师培养小学生的利他性所能采用的媒体形式也日新月异。教学媒体的发展给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先进的教学手段使教学情景也更加丰富,给学校德育工作也带来了一些机遇。霍夫曼认为移情具有信息作用,他认为观察到他人处于真实的忧伤中时,观察者的移情忧伤及其派生出的同情忧伤、移情的不公正感等情感相互作用,能够激活其道德原则。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利他性时,一方面,运用录像的形式,将树立的利他行为典型的事迹拍摄下来,在班级里做宣传;另一方面,确立固定的时间,让小学生将自己的利他行为用课件的形式记录下来,用多媒体计算机向班级同学和教师展示。运用多样性的教学媒体形式不仅可以给小学生带来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也可以使小学生在道德说教情境中储存相应的道德原则,再通过移情在真实情境中唤醒小学生相应的道德原则,发挥移情引发利他行为的信息作用。

(五)优化教学环境,为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认为道德行为的获得和表现往往经历四个阶段:注意阶段、保持阶段、动作复现阶段、强化和动机阶段。其中选择性注意在道德行为的获得和表现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决定了在大量的示范事件面前学生观察什么、学习什么、最后形成何种品行。在小学生利他行为的获得和表现中,小学生也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看、读或听来模仿观察对象的利他行为模式,因而教学环境对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养成是极其重要的,教育者应适当净化小学生周围的环境,为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提供良好氛围。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前者涉及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后者涉及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等。在物质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室里的环境布置。在学校和教室里张贴一些有关利他行为的字画,字画可以是关于利他行为内涵的,也可以是关于利他行为的榜样事迹,这能让学生时刻以字画上的内容来警醒和要求自己,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养成。在社会环境方面,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校风建设和师生关系的维系。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在校风建设方面,教师要多组织一些相关活动,吸引小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利他行为的培养过程中,比如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来绘画利他行为的相关字画,选取优秀作品张贴到教室的墙壁上。在师生关系的维系方面,教师要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义务教育法》第四章“教师”中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在教学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和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和人格上的影响,小学生的向师性对其利他性的养成影响是巨大的。因而,教师要意识到师生“闻道有先后”的事实,意识到自己在小学生利他行为培养中的表率作用,明白自己比学生较多地掌握了知识和经验,进而正确引导学生利他行为的养成。

二、三个过程

(一)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在学生利他性的培养的学习过程中,基础是学生对利他行为内涵等相关知识的获得,关键是学生利他精神的养成和利他动机的强化、维持。我们的教育所要培养的是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个体,是具有主人翁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因而,教师要关注学生利他精神的自主发展,并从不同的利他动机出发确定培养策略,维持学生的利他行为。通过对文献资料的研究和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内在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于移情的作用、获得具体的奖励或表扬、出于对恩惠的回报以及避免批评。正确把握不同学生的利他动机,采用外部强化、替代强化或自我强化的方式,使学生真正将利他行为的认知转化为行动,并形成利他行为意志,不断再现利他的行动,从而减少德育现实中的“知行脱节”。

(二)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以完成教学内容的传递。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基于上述水平的划分,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即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其现实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调查显示,小学生的利他性在性别、是否班干部、年级以及年龄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小学生的利他行为具有可塑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进行教学内容的单向传递,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学生利他行为水平的发展潜力。此外,教学过程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教师在培养小学生的利他行为时要关注其知、情、意、行的各个方面,割裂地看待某个方面不利于小学生利他行为的培养。

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 篇8

【关键词】民族服饰 美术教育 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15-02

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全省现有54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人口219.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7%。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裕固、保安、蒙古、撒拉、哈萨克、满族等16个少数民族。其中,东乡族、裕固族、保安族为甘肃的独有民族。嘉峪关市属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除汉族之外,有3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5158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4%。要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首先就要了解他的服饰,而人类服饰的演进从某种程度上说凝聚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所以说了解民族服饰是了解民族文化的一把钥匙。

在幼儿教育领域虽早早就提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并且很多方面已运用到课程中。(如:民间游戏,民间故事,民间歌谣等在幼儿园教育的运用)但在美术领域提及的却很少,以民族服饰为切入点进行美术教育的就更少了。将民族服饰艺术运用于幼儿美术教育之中,可有益的补充和丰富幼儿美术教育的内容,并通过民族服饰艺术特点认识和了解民族。

一、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

1.民族服饰与色彩

我国少数民族种类繁多,因而民族服饰多姿多彩,服饰文化内咨丰富。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服饰,仅是同一民族内也因支系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服饰,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大致可归纳为三大类型:其一,以五色斑斓的大红、大紫、大蓝、大绿为装饰特点,其色调层次十分明显,色块间所形成的对比和反差较大,因而视觉冲击力十分强烈。其二,服饰色彩虽鲜艳明丽,却不繁缛杂乱,一般以浅色调为主,表现的是一种优雅恬淡的审美情调,这种色彩搭配方式;其三,崇尚黑色和蓝色,在服饰上常以此作为主色调,显得庄重严肃、沉稳朴实。各民族服饰装饰图案的设计,虽受历史与环境的影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存在一定差异,但在服饰的装饰图案设计上,却表现出一种趋同的倾向,即取材于大自然。比如: 裕固族无论男女,多穿高领的宽松长袍,束以腰带,服饰喜欢用红、蓝、黑、白等对比强烈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种以对比色彩强烈来造成图案醒目、生动的手法,在绿色的大草原中,显得很得体、大方、庄重,与裕固族粗犷、豪放的性格相协调。

2.民族服饰与造型

少数民族服饰给人以色彩独特,线条突出常给人过目不忘的印像。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是因为它独特的色彩搭配吸引人之外还有它独特的造型。在造型上不仅注重简与繁的搭配还注重造型与文化的结合。例如:“衣领高、帽有缨”,是裕固族服饰的一大特点,生活和文化传统形成了服饰上的审美标准,服饰的样式、花色、刺绣图案、花纹都按其民族习惯形成并代代相传。裕固族帽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裕固族妇女的帽子,特点非常鲜明。裕固族西部地区的帽子是尖顶,帽沿后部卷起,用白色绵羊羔毛擀制而成的,宽沿上镶有一道黑边,内镶狗牙花边并用各色丝线滚边,帽顶腰部前面,有一块刺绣精致的图案;东部地区的大圆顶帽,形似礼帽,顶比礼帽细而高,是用芨芨草杆和羊毛线编织成坯,用红布缝帽里,用白布缝帽面,帽沿缝黑边,镶花边。裕固族女帽不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帽顶都用红线缝成帽缨。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是姑娘和已婚妇女的区别标志,姑娘到了成婚年龄,举行出嫁戴头面仪式时才能戴帽子,表示已婚。

3.民族服饰与构图

少数民族服饰除了在色彩、造型上有特点外,构图方面也很有特色。式样繁多,风格各异,军与民族心态、民族习俗紧密相联,它以各自独特的艺术魅力,立足于世界服饰之林二经久不衰。在一套少数民族服饰上很容易发现许多对称构图的地方。对称让人感觉平衡、协调、稳定的美。同时在一套民族服饰中又包含了不对称美的存在。而它与对称完美结合如锦上添花。另外在有的少数民族服饰中运用了重叠的韵律构图。无论是袖口、裤脚口、领口,你都能发现许多漂亮的二方连续图形。这样的图形增添了衣服的节奏感、运动感。少数民族人们用追求美感的眼睛和灵巧的双手,把花的形纹点缀于自己的衣装。用各种装饰性的纹样、色彩、造型,以夸张的手法,如点染、扎染和织绣等多种手法,表达自己对生活和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追求。

二、民族服饰艺术在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指南》中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

1.在欣赏活动中的运用

美术欣赏教学是教师引导幼儿欣赏和感受美术作品、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中美好的事物,让幼儿初步了解对称、均衡等形式的美,从而来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欣赏活动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审美活动是美术活动的基础。幼儿期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激发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欣赏的同时又潜移默化的推动幼儿观察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教学结合本土资源指导幼儿的美术欣赏活动。

很多民族都精于服饰上的花和刺绣,手工精致、色彩鲜明、花色繁多的各种图案,嵌绣在各民族妇女的服饰上,在欣赏活动中,可以让幼儿尝试穿戴各种民族服饰,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能让幼儿感知民族服饰的图案与色彩搭配,从而激发幼儿对民间工艺的好奇与探究。让幼儿感受欣赏美的同时还可以了解民族文化,比如:与服饰相关联的人文知识、风俗、民间故事等。

2.在绘画活动中的运用

在美术教育中的重点不是教孩子绘画的技巧,而是引导孩子发现美从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通过观看获得关于民间艺术的体验,吸收民间艺术的营养,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贯穿本土资源的教育,强化对本土资源的认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幼儿广泛的观察力,充实并丰富幼儿的想象力,产生创作欲望,愿意进行美术创作。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凡属人种都有图画之贡献,凡属幼儿都有绘画之兴趣。绘画是口语的先导,表达美感之良器。”并提出绘画“可以表达幼儿的美感,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可以练习儿童的手力和目力。”教师要针对幼儿喜欢绘画的特点去引导幼儿,让幼儿先观察民族服饰的特点再进行绘画创作,引导幼儿从色彩的搭配、点线面的构图以及图形的运用方面去观察,培养幼儿先学会观察,再发展幼儿思维进行绘画。使幼儿在绘画活动中了解少数民族服饰名称和特点,能分辨出少数民族服饰特点,从而培养了幼儿热爱祖国的文化的思想感情。

3.在手工活动中的运用

手工活动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对促进幼儿的手眼协调,头脑开发起到很大的作用,正所谓心灵手巧。手工教育形式灵活多样,包括纸工、泥工、剪贴画等。纸工是运用折、剪、撕、卷、粘贴等进行制作活动。纸工可以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幼儿小肌肉的能力。结合本土资源,鼓励幼儿用各种材料装饰头饰、围腰等,充分展现出具民族特色的人物。泥工是塑造立体造型的一种艺术活动,基本技法有团、搓、捏、抹、推、粘、压、堆等。结合本土资源,可以创作穿民族服饰的小朋友、小动物等。剪贴材料多种多样,如:树叶、花瓣、卡纸、皱纹纸、海绵纸、毛线等。结合本土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大胆尝试用不同的材料来装饰民族服饰、头饰。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不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风俗习惯也就自然不同,每一个民族都有着颇具特色的民族手工艺品,甘肃民间手工艺术活动是朴实而宝贵的古老文化,是民族特征和民族精神情感的载体。所以还可以在幼儿手工活动中融入民间手工艺术,在幼儿园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幼儿视野,使幼儿领略到中国民族文化的魅力,而且还可以使幼儿在现代文化氛围中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培养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同时,发展了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提高幼儿的素质,必须重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同时,想象力的发展又丰富了幼儿的作品内容。

三、结束语

上一篇:什么表示想的词语下一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