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

2024-09-23

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精选8篇)

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 篇1

建设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体系是打造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本质要求,是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郫县以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以行政许可及服务事项的集中受理为核心,以构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体制为总体思路,积极探索高效便捷的便民服务方式,狠抓高效便民的“一站式”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办事流程进一步简化,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我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一)政务服务中心运行逐步规范。[本文来源于文秘写作-]

作为全县政务服务体系的核心载体,政务服务中心自2004年成立以来,致力于把过去居高临下的行政审批行为转变为平等的政务服务行为,把中心办成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企业、群众的“桥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提高了窗口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通过搭建中心窗口部门前后台协同办公平台,实现了从“接件大厅”到“办事大厅”的功能转变。通过对行政许可事项和服务事项办理时限的清理,对涉及21个单位的62项事项压缩了服务时限,共计缩短了370个工作日,即办件比例由22.9%提高40%,法定期限办结率达到100%,承诺期限办结率达99.99%。

(二)各镇便民服务中心逐步完善。

按照“服务重心下移、增强服务实效”的工作要求,加大了对各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全县14个镇基本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各镇的行政服务事项,并做好行政许可事项的咨询和接件受理工作。同时,组建村代理点,统一命名为“村便民服务代理点”,纳入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通过建立健全县、镇、村(社区)三级全程代理制度,不断延伸县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涵,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平。

(三)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依托公众信息网,建立全县政务信息网络。加快政务大厅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供集中窗口式柜台审批办证服务,逐步实现前后台协同办公和网上信息交换,政务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建立“网上政务大厅”、“投资软环境投诉中心”等动态网站,先后受理投诉建议80余起,及时处理投诉建议80余起,及时处理率达100%。启动了网上办公系统建设,实现政府内部工作人员之间办事业务的高度协同,有效地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完善了公众咨询制度、社情民意责任制度,完善了县长信箱等交流栏目,进一步拓展了公众参与决策和监督的途径。

(四)政务服务流程不断优化。

加大对全县的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力度,对保留的每一项行政审批事项和服务事项都分类制定了审批规范,做到一个事项一张表格,使行政许可事项的清理和清理后保留后的每一项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做到依据合法、主体合格、条件明确、程序规范、手续简便。优化县级各部门联动办事程序,建立项目报建联合会审制度,建立完善“并联审批、统一办理、限时办结”的行政审批程序,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告知承诺制和职位代理制。成都现代工业港项目报建联合会审办公室在建立后的两个月内为宾仕盾、岚牌、路通等近42个项目办理了立项和报建手续。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总体水平处于起步阶段,整个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阶段性建设目标不够清晰;二是需部门协同办理的事项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办事流程不畅,衔接不好等问题,协调配合不够;三是公务员认识与应用电子政务的意识和水平有待增强,通过电子政务手段提高政务服务效率的应用存在阻碍;四是全程代理制度有待完善。全程代理机构设置和服务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部分工作人员对全程代理的程序了解不够,影响了代理服务的效率;五是缺乏对服务质量全程监控监督的机制。

三、加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政务服务能力。

强化对公务员(包括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系统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为群众办事的能力。提高其对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认识度、认知度和认可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办公成本,提升服务品质。

(二)加强流程再造,简化政务服务环节。

针对职能分工相近(或部分重叠)的部门,结合行政许可法要求,通过科学的评估机制,邀请专家学者对其服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评审、设置,进一步减化或再造服务(审批)流程、缩短办事环节(时限),达到使各部门服务流程更加清晰、合理、科学和易操作的目的。结合县政务大厅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市、县联动、跨部门业务协同、部门内部窗口与原单位前后台协同的事项办理服务平台建设,真正兑现对公众“进一道门、办完一切事”的承诺,始终围绕公众满意为出发点,最终实现服务流程

便捷化、服务行为规范化、服务品质标准化和服务过程人性化目标。

(三)完善电子政务,提高政务服务效率。

加强网上并联审批系统建设,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网上办公系统查看企业用户提交资料,对申报事项进行权限范围内的审批,并通过交流园地对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进行在线答复和提出审批意见。部门及相关领导可以通过远程审批系统进行远程审批,可及时查看各申报事项的详细资料、窗口初审意见,并作出各类审批意见。实现企业业主从企业名称预先核准一直到办妥所有证照开始营业的并联审批。

(四)完善全程代理,提高政务服务质量。

对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理站办公条件不能满足群众办事需要的,要及时进行改善,营造良好的环境,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健全公开办事制、集中办公制、佩证上岗制、优质服务制、月报考评制和监督检查制等为民办事全程代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并将这些制度与县政府服务中心现有制度有机街接,提高整体效能。将为民办事全程代理制工作纳入县委、县政府对镇、县级有关部门目标考核内容。加强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本人年度考核内容。

(五)完善监控机制,确保政务服务效果。

创立诚信服务品牌意识,从服务需求的提出到服务需求的满足,对整个服务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同时制定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来保障。通过全程监控监督机制,对文明服务、权益保障以及投诉处理等进行规范,使服务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需求。

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 篇2

一、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一) 是服务人民全面发展, 贯彻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举措

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胡锦涛同志提出“坚持以人为本, 对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对于不同地区的公民都能有权利平等地享受到国家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关注农村地区人们的诉求, 在促发展的同时还要惠民生, 避免过去先经济后社会的发展思路。对于中国完善人权保障, 促进社会公平, 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都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二) 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起点

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 是影响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隐患。随着中国在新形势下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 对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贫富差距产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中国2013年城乡收入比例为3.03∶1, 虽然相比上年的3.10∶1缩小了0.07, 从2008年以来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下降。2012年的农村居民纯收入为7 917元, 在2013年增长到了8 896元, 比去年实际增长了9.3个百分点, 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2.3个百分点, 在GDP实际增速方面也高出1.6个百分点。中国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逐步回落至2013年的0.473, 也确实反映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小幅回落。但如果考虑到例如住房、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城乡间的非货币因素的差距, 那么城乡收入差距依然居高。尤其在农村居民长久以来对城镇住房、医疗和教育方面的需求不减表现出了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还没有与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针对长期以来农村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化, 中国在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已提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在缩小城乡贫富差距解决温饱的生存型社会的基础上还要向未来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发展型社会过渡, 逐步消除城乡发展在新时期的不稳定因素。公共服务一体化已成为了党和国家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三) 是政府在新时期改革发展谋求转型的重要尝试

立足科学发展观, 针对社会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 尤其是农村欠发达地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政府以改革促发展, 谋转型增效益, 转变发展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大力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 在满足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的多元化需求的同时还能扩大国内需求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作为未来城乡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尝试, 在今年十八大中更是要求在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并力求在2020年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的基本建立。而对于新形势下城乡公共服务的建设也必将成为中国21世纪又一次深刻的社会变革。这场变革不仅是思想观念上的更新和政策措施的变化, 同样也是发展思路和增长方式上的一次转变。

二、对于中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分析

(一) 结合国际经验分析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开展城乡“等值化”建设, 在1990年起成为欧盟农村政策的方向。城乡等值化确立的核心思想是:让农民在工作条件、就业机会、收入水平、居住环境、社会待遇等生活质量方面与城市形态不同类但等值。欧洲各国政府一直秉承发展卫星城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增长;放射线加同心圆的过境交通建设;适时引导就业和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作为城镇化目标, 在农村建设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根据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传统, 尊重和保护当地历史积淀和民风民俗, 不盲目照搬大城市的生活模式。制定完备的保护法规, 推进农业免税和补贴政策, 着重建设一种既有现代工业文明的因素, 又保存着优秀传统文化印记的“田园式”的新农村。

日本政府倾听民意, 考虑到了农村生活、教育、医疗的便利程度, 同时也加强环保建设。日本也不断通过产业升级来推进城镇化, 在农村中发展第三产业并鼓励农业的信息化和机械化, 政府为农业发展提供的科技服务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发展的软硬环境。在不断提高了农业生产率的同时还不忘传承当地的传统文化。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发展, 也使日本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乡一致的社会保障体系, 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拉美国家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化速度过快, 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不能参与就业造成了大量的贫民窟, 导致在城市经济的边缘谋生。城市过渡扩张同样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不仅没有促进拉美城镇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也没有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薄弱, 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

从世界城乡关系的发展探索中不难发现其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为城乡一体化步入其高级阶段所做出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中国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实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战略也是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创新, 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它结合了国际上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 要从城镇化一般规律出发, 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的相对均衡发展的思路;另一方面, 从现阶段发展城镇化问题的特殊性出发, 扩大内需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滞后, 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进一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问题。中国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会在这些经验和基础之上绘制出一幅属于自己的城乡发展蓝图。

(二) 结合现实因素分析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反观中国城乡发展, 存在着资源分配不均与资源承载能力的双重考验。城市与农村就好比扁担两头的水桶, 不能城市这桶水多, 农村这桶水少。但是如果农村这只水桶有一个大大的缺口, 那么从城市倒进多少资源之水都将是徒劳, 我们国的发展之路也将不会走的稳健自如。所以当今城乡问题的重中之重就落在了如何留住资源之水填补农村资源承载能力这个缺口上。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才驶入了快车道, 1950年中国城镇化率仅为7.3%, 经过64年的发展, 2014中国城镇化率已基本达到54%, 几乎每年城镇化率都已1%的速度增加。在过去的三十年改革发展时期, 中国致力于发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同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相结合的发展型社会, 但由于发展的不均衡, 城乡贫富差距过分悬殊使得农村等落后地区的人口缺乏自我发展的能力, 成为了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的主要隐患。对于政府给予农村的资源最终流向了城市。农村从城市中获得的资源最终又流回了城市。究其根源是农村劳动力、道路、通信、卫生, 教育等要素的落后, 造成了城乡公共服务较大差异的不良局面。其中农村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 成为了新阶段的农村建设的突出矛盾, 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在这个背景下, 对公共服务体制城乡二元结构进行动态分析表明,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实现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的简单过渡。在这一过渡中, 核心不是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镇公共服务体系, 仅仅是追求城镇户籍上的指标是无法实现一体化的。例如教育、医疗、卫生, 这样一些条件还不均衡的条件下对于本来就资源分配不均人口拥挤的城市, 一味提高城镇人口的结果必将会拖累现有城市的公共服务指标, 使得城市与城市之间形成新的二元结构。因此实现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核心是提高农村地区的资源承载能力把大量的社会优秀资源做到相应城乡的均衡共享上来。但是实现城乡在硬件、医疗保障、卫生、教育, 达到大致均等是需要相当大的努力与时间的。对此《国际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制定的现阶段主要目标是供给有效扩大;发展较为均衡;服务方便可及;群众比较满意。

(三) 结合制度建设分析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对于中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政府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保障的诸多方面还存在短板。有些保障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制度设计在实施环节未能得到很好的衔接, 使之不能形成合力, 加上权利与义务主体定义不清,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社会效果, 其制度保障不够到位, 立法的不足与制度的不完备使之缺乏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有力保障。这些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公共服务缺乏供给标准。长期以来, 政府与乡、村基层的交流互动缺乏, 对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了解不够, 所以对于公共服务的供给标准也定义模糊, 并未制定统一的最低标准, 致使农村在公共服务建设上存在盲目性, 公共财政资金在使用上随意性必然会造成监管漏洞。 (2) 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缺陷。补助收入和上解支出的种类繁杂, 在数额的确定方面存在随意性, 对于不同的地区施行不同的实行制度。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上缺乏统一的协调机制, 下级政府对转移支付款中用于公共服务事业的资金无法在年初预算中明确, 使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存在不同程度的被动型和盲目性。 (3) 城乡户籍制度存在二元结构。城市与农村户籍在公共服务和产品供给上存在显著差异, 城乡间劳动就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退伍安置等制度的双轨化是造成社会不公、城乡不同社会群体间公共服务不均的主要原因。 (4) 各级政府在公共产品的供给上权责分配不清, 在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上, 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都没有具体的范围划分, 对于不同层级的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也没有具体的划分, 缺乏量化的标准, 基础政府与农村自治组织的供给责任同样定位模糊缺乏明确的分工, 造成责任层层推诿, 最终会加大村集体和二级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思路

基于实现城乡人民都能公平享受到大致相等的公共服务, 提高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消除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失衡这一目标。从现实需求来看, 新阶段城乡发展有三大改革任务:第一,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以财政为主导的多种投入机制, 刺激和扩大农村消费需求;第二, 立足于农村,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第三,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保障。以上三大任务的实现将决定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实现程度。

(一)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以财政为主导的多种投入机制

目前来看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主体较为单一, 主要为政府投入, 社会资金较少。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机制既要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的需求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也要为将来经济社会发展, 其公共服务投入的内容和标准上留有必要的余地;既要兼顾公平又要刺激农村需求。保证城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 公共财政投入是基础, 提高财政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和效率, 对于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应投放更多的财政资金, 尤其是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生态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

在增大财政投资规模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大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规范中央对地方专项拨款的配套政策, 改变集中化的财政体制, 降低地方政府对中央财政的依赖性, 提高地方财政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

2. 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协作关系, 做好市场价格机制的引导工作, 对应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在体现公平正义的原则下提供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政府应遵循市场原则, 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下履行好政府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主导作用。

强化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服务职能, 对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所需的公共产品在市场上要提供必要的税收、补贴、信贷的优惠政策, 在财政投入资金的同时, 也要吸纳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拓宽一些例如农村基础设施、农业信息服务, 公里建设、电网改造等一系列准公共产品特征的公共服务的投资渠道, 调动民营资本与国外资产的投资积极性。引领市场资金流入农村的公共服务建设上来。

(二) 立足于农村,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

当前, 偏城市化现象是中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为所属地区的地缘环境不同导致了城与城之间, 乡与乡、城与乡之间的公共服务标准长期处在不均衡的状态, 往往各地区城乡间的公共服务建设并没有一个客观有效参考, 作者认为公共服务的一体化还应因地制宜, 立足于村, 立足于民。应摒弃原来盲目的投资建设, 在投入水平上各地区之间应该做相对性比较, 其投入水平应以当地民众诉求和满足当地农村自身发展需求为目标, 努力发现农村建设工作中的盲区加以研究, 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公共服务建设。因此公共服务必须要着眼于农村实际需求,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覆盖面积的重点。城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要统一标准但不可同步实施, 对于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这些与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的项目应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重点, 建立健全以医疗和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的靶向性, 积极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

(三) 完善城乡公共服务的制度保障

1. 从农村实际出发, 对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制定不同的保障标准, 在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上施行一套自下而上的需求表达机制, 依据农村实际需求来决定公共服务供给的种类和数额指标。

充分保障广大农民对公共建设上的需求意愿得以实现, 提高了公共服务供给的使用效率以及公共资金在使用环节监管的可控性。对一些过时的、结构不合理的、无实际用途的公共服务建设进行停工整改, 激发农民群体参与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的热情。扩展相关配套法律法规在公共服务的财政保障、机构保障、社会捐助、职能划分等方面的覆盖。

2. 要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在公共服务的支出方面制定全国统一的最低标准。

逐步解决上下级政府在转移支付过程中层次过多、科目繁杂、数额不均的局面。对于支出成本高, 支出项目多等自然和发展差异较大地区的大型公共开支项目, 应设置重点扶持基金和鼓励性转移支付, 积极引导地方政府参与其中的同时还要在当地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应设立最低保障金标准, 改变过去公共服务建设被预算的不确定性拖着走的局面。

3.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按居住地登记居民户口, 让农民成为一种职业, 而非成为社会地位差、社会福利差、社会保障差这一弱势群体的代名词, 对于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群体, 要在制度上实现城市各项公共服务对该群体的全面覆盖, 妥善保障其子女就学, 医疗、养老保险, 住房保障等问题享受与所在城市相同的公共服务标准。

消除掉户籍制度中的歧视和待遇差别, 使城乡人民在平等的空间内进行均衡的发展。

4. 划清地方各级政府之间以及政府与农村集体组织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权责归属, 制订配套管理规章, 落实供给的主体, 明确供给各方的权利义务和相应职能范围, 明确分工, 落实责任, 事前要逐级签订公共服务供给目标管理责任书, 对客观制约因素较为复杂的地区要提前制定好供给要点和专项供给实施方案;事中要对供给各项环节做好层层监督工作;事后对公共服务建设的成功进行公开透明的多元考核评估。

为确保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各级政府要在公共服务建设中做到同研究, 同部署, 同落实, 同考核。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 时间安排和工作措施, 改变权责交错划分不明晰的局面。

摘要: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已经逐步从理论走向实践, 它是中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一个重要缩影, 同样也符合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时政基调,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的有效继承。针对城乡二元结构环境下城乡公共服务建设, 从国际经验、现实条件、制度保障三个方面对当今发展现状及其出现的不均衡状态进行分析, 以完善中国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的发展。

对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综述;服务体系;建设

1.为“造农机”出招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我县农机装备水平近些年虽有很大提高,但与现代化要求比相距甚远。特别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加速流入二三产业,既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危机,也是加速机械化发展的良机。如何化危为机?一是要谋未来。不谋一时不足以谋一世,不谋一域不足以谋全局。根据我县水稻面积大、机插秧水平仍然偏低的实际,在引进推广插秧机上求突破,力争3年内达到拥有量1千台规模。二是要攀亲戚。鉴于我县农机工业的技术差距和市场短板,在用户、企业和高等院校或研发机构之间牵线搭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精细化水平,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发挥农机部门的行业优势,主动与周边县区及省市农机部门衔接,通过召开发布会、展示会、培训会等方式,协助企业推广产品,抢占市场,发展壮大。三是要优化环境。在办证、收费、检查等方面松绑减负,为企业撑腰壮胆、保驾护航,真正做到围墙内的事政府不干预,围墙外的事企业不操心,使企业轻装上阵,茁壮成长。

2.为“用农机”给力

农机的使用者是农民。虽然普九学历教育成绩斐然,农民的文化知识结构有所改善,学用新技术的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近年青壮年农民大多从事二三产业,因而农民“用农机”的能力依然十分欠缺。据4个乡镇20个村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业生产者中,50岁以上的占87%,60岁以上的占59%,初中以下的占81%,小学以下的占53%。在这种背景下,基层农机推广部门大有用武之地。一是要配套餐。利用自身技术密集优势,为农民提供通俗教材,让农民听得懂、记得牢、用得好。除农机化学校培训机手外,县乡农机推广站要把课堂设到田间地头,搬到专业大户,搞好上门指导。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展示会、现场会等机遇,把课堂做大,把功课备细,把学员教会。二是要当保姆。农机具的精密程度、作业环境、保养水平相对较差,故障率高,而农事活动的季节性又比较强。抽样调查显示,牌证管理的农机具,有43%的机手遇到过自己无法修理的故障。经销商提供的“三包”服务,虽然可以基本解决维修问题,但少到耽误1天,多则2天;而且还会以更换零件等理由,收取不明不白的费用。因此,县乡农机推广人员都应该成为农机修理保养的行家里手,农民召之即来,来之能修,不误农时,农忙修理,农闲保养。三是要保安全。县乡农机推广部门要同交警、农机监理、农机校密切配合,对机手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宣传,做到病机不作业,酒后不驾车。农机监理部门应当主力军,不仅要搞好年检年审,而且要加大日常巡查执法力度,查处违章作业,减少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

3.为“管农机”造势

虽然各级行政事业单位正在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县乡农机管理部门仍然有一定的行政职能,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否则就是失职。一是要补合规。一方面尽力争取更多的购机补贴份额,做到应补尽补,不让老实人吃亏,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做到该补才补。当前要特别防止农机具外流,不让投机者得利。一旦发现套取补贴,应立即启动纠错程序,确保补贴资金安全运行。二是要保运转。一方面,纳税人的钱养活行政部门,我们要恪守本份,勤俭清廉。但另一方面,基层农机部门仍很弱势,尤其是乡镇农机推广工作人员,环境艰苦,待遇偏低,应该为他们鼓与呼。当前要突出解决公共服务经费不足的问题,积极汇报争取、增加购机补贴和机插秧推广工作经费,保障基本生存和工作需要。三是要扬清风。在全县农机系统大力倡导想事谋事、干事成事、爱岗敬业、治乱治懒、治奢治庸,激励年轻干部职工自学成才,及时向县委推荐使用,彰显农机系统人才辈出的良好形象。

4.人要瘦身

人员臃肿是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一个通病。因为人多相碍,只谋人不谋事,不见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情况屡见不鲜。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思路实行满负荷工作,尽量减少行政人员。但人事改革分流又是一个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难事,必须放到国家大政策的背景下才能有所动作,否则非捅篓子不可。终极目标达到人员能进能出、人人奋勇当先、能者上庸者让的良性循环。初步设计,划分行政职能、事业职能、服务职能。行政职能是农机监理、购机补贴,现有站办予以维持。乡镇农机员只承担行政职能,村级农机核查员(安全员)配合承担行政职能。事业职能是农机推广、农机驾驶员培训,设立推广培训中心。其余为服务职能,负责为农机工业、农民使用和维修农机提供服务。目前的服务职能还很弱,可以考虑由县农机局(站)设立服务中心,每3-4个乡镇设立一个服务站,每站安排3-5名熟练的维修人员,指导、督促和配合农机生产企业、经销企业,为农民提供使用和维修服务,全县服务骨干队伍控制在20人左右。退休减员后核减编制。目前的问题有2个,一是县农机局(站)自身的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真正学农机、懂农机的专业技术人员太少,而近6年来又一直没有招录补充,致使青黄不接,人才断层。二是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当公务员,吃财政饭,甚至搞一个“参管”都会有一种优越感,制约了人才的合理流动。要建立人才竞争上岗、合理流动的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其他人员比学赶超。

5.事要搞活

农机监理、购机补贴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特别注意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和内外勾结套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失职渎职、贪赃枉法的工作人员,要付出高昂的政治和经济代价。让工作人员时刻如履薄冰,警钟长鸣。要畅通行政工作人员的晋升通道。按照德能勤绩,提职加薪。推广培训中心要引入竞争机制。将工作人员姓名、专业特长、技术职称、培训业绩等资料挂牌公示,服务对象可要求享受“点菜式”服务。工作人员的业绩能量化的一律量化,根据事业业绩,给予经济上的奖罚。服务中心现阶段可引入激励机制。确定每个服务站、服务人员的基本工作范围和基本工作任务,超额完成的,给予适当奖励。

6.结束语

县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 篇4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县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工作总结》的范文,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今年上半年,xx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xx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有序推进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等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政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

xxxxxxxxxxxxxxxx,为优化我县经济发

展环境,服务群众和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提升意识形态管理水平

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大会学习、周一例会领导带领学习等各类形式,切实开展了《新时代面对面》等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等内容的学习宣传,切实加大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力度,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坚持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积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服务模式

一是扎实推进网上服务平台的运用工

作。xxxxxxxxxxxxxxxxxxxxx。

(3)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事项清单的公告工作

为贯彻落实县委办、县政府办《关于印发〈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xxxxxxxxxxx,热门思想汇报接受群众和企业监督。

(4)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扎实推进机制建设

一是出台了党组会议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主任办公会议制度、主任专题会议制度、机关周学习工作例会制度、股务会议制度、窗口季度考核测评会议制度、政务服务月工作例会制度、代理机构周工作例会制度等各类会议制度。xxxxxxxxxxxxxxxxx。(5)扎实推进各项高效审批服务制度,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稳步落实“窗口受理无否决权”机制。继续在县政务服务中心深入推进“窗口受理无否决权”机制,着力促使窗口服务理念上做到,改“不是我办”为“告知谁

办”、改“不能办”为“怎么办”、改“不知道办”为“想办法办”,提升服务的主动性。xxxxxxxxxxx结合工作特点,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服务项目。

(6)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强化日常监管,规范制度执行。每月将窗口工作人员考勤情况公布,并及时反馈窗口单位;引导聘请的行风政风监督员积极来中心开展调查走访,心得体会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通过组织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人员来窗口进行暗访,并对窗口进行测评;强化窗口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来中心窗口坐班。xxxxxxxxxx。

(7)认真开展其他各项工作,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一是扎实开展文明创建和创卫等活动。认真推进诚信宣传,落实路段巡查、社区网格联点共建和窗口行业文明创建工作,加强创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xxxxxxxxxxxxxxxxxx。

(二)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主要措施

(1)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提升电子化水平

xxxxxxxxxxxxx,保证了建设工程、政府采购多个项目的异地远程评标完成。(2)规范非依法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工作

xxxxxxxxxxxxxxxxxxxxxxx。

(3)从严代理机构管理,规范代理服务行为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4)强化制度落实,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扎实推进公共资源交易管理联席会议机制,定期通报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切实

以上就是《县政务服务中心上半年

县政务公开工作计划 篇5

(一)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全面实施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扎实做好国务院及省、市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的承接落实,减少项目前置审批,全面清理非行政许可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权力事项增减调整动态管理机制和目录清单制度,做到“行政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建立完善窗口审批机制,制定规则流程,强化日常管理,确保县级保留的.审批事项和与群众密切书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在政务中心集中办理,坚决杜绝“两头受理”、“体外循环”等现象发生。

(二)依法规范行政审批服务行为

创新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围绕简政放权,推进行政审批简单化、便利化改革。深化以“两集中、两到位”为主要内容的行政审批权相对集中改革,推进部门内部审批与监管有效分离,优化行政审批权配置,形成以服务窗口为主导的审批运行机制。优化审批流程,拓展服务内容,进一步落实“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减少流转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继续深入开展审批项目梳理,通过审批项目再清理,审批流程再优化,申报材料再精简,承诺时限再压缩,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开江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大力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按照《达州市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进一步加大对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代办点建设的指导,力争一个乡便民服务中心场地面积500平方米,一个镇达到1000平方米的建设要求。一是加快政务中心新办公业务用房建设进度。加大对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建设的指导和规范,全面实施村代办人员“赶场天”集中到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

(四)大力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

从运行模式、服务行为、环境设施、日常管理、投诉受理等方面,突出抓好窗口标准化,促进窗口建设走向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注重对标准体系进行梳理完善,形成配套完整、科学合理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努力实现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的无差异化。

(五) 启动附属二期工程

关于完善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6

摘要: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是税务部门不懈追求的目标。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纳税服务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立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的基本原则和目标,并提出了六点解决对策,即“树立服务理念、完善服务立法、健全服务机构、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服务制度、提高服务水平”。

关键词:纳税服务体系

税收征管

税收立法

一、引言

近年来,优化纳税服务是世界各国现代税收征管发展的新战略、大趋势。纳税服务在我国已成为税收征管新战略的首要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组成部分,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税收征管改革发展的成败兴衰。尽管各级税务机关为纳税人提供服务的意识日益增强,在纳税服务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总的来说我国纳税服务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和层次,难以满足当前税收形势发展的需要。

纳税服务是应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由征税主体主动向纳税人提供税收服务事项和服务措施。优化纳税服务是建

为纳税人提供规范统一、便捷高效的办税服务;扩大自助服务区功能,深化自助服务机的应用,不断创新手段方便纳税人办理各种涉税事项;继续实施免填单、简化填单服务,简化涉税资料,尽量做到资料不重复报送;扩大手机短信应用面,进一步拓展“送推”服务。在管理环节,将纳税服务融合于征收、管理、评估等各个环节,稳步推进征管税源监控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健全税收管理部门《纳税服务登记簿》制度,有效记录税收管理人员各项服务开展情况;进一步做好纳税服务卡在各涉税岗位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加强日常纳税风险提醒服务的组织开展;积极参与和拓展网上办税服务厅建设,强化宣传咨询、办税服务、权益保护等功能与应用;积极为重点企业、重点税源企业打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平台,坚持对新办企业推行“提前预约、简化流程、部门联动、全程跟踪”的绿色通道服务;主动走出去下户调研,在走访中解决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个体户感受最直接、最关心的涉税问题。最后,要以纳税人的合理需求是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工作的起点,树立满足纳税人合理需求的服务理念。利用调查问卷、座谈会、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建立专门的纳税人需求调查渠道,及时倾听纳税人的心声和需求,力求满足不同层次纳税人的合理要求,同时纳税人也应积极参与并回应税务机关的需求调查,提出其意愿和建议,只有这样,税务机关才能根据纳税人的真实需求,针对性开

人和全社会对地税工作的监督,确保依法行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社会公民成为直接的纳税人。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树立公正执法,规范服务,廉洁办税的良好形象,既是保障纳税人合法权益的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税务的重要内容。

4、优化纳税服务,有利于培植税源,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积极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确保税收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稳步增长的同时,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层次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进步。税收优惠政策是优化纳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充分发挥税收职能的一个重要途径。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受益面广、受益直接等特点,政策效果较为明显,近年来在扶贫救灾、鼓励利用再生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扶持贫困地区和贫困企业、鼓励下岗再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通过加强对纳税企业有关人员的政策辅导,提高企业的纳税能力。通过举行培训班、座谈会、设置咨询点等形式,对企业涉税人员进行有针对性地政策辅导和培训,送政策上门,进一步提高纳税企业涉税人员对税收政策的理解和掌握水平,促进税收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扶持企业,为企业出谋划策,当好参谋。主动上门为诚信企业解答政策上的疑问,指导企业发展生产。走进那些有潜力但暂时面临困境的企业,为他们解决资金上的困难,给他们牵线搭桥,提供金点子、金对策,帮助

热情服务的全新形象,有效缓解征纳关系和社会矛盾,实现双方共赢,提高征纳关系和谐度。

2、基本原则。结合纳税人的期望和现代纳税服务的特点,完善我国纳税服务体系应当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依法服务原则。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的灵魂。在纳税服务工作中,要依法行政、依法治税、依法服务,一切措施、手段、内容都应当乎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要求,使服务成为法定的、规范的行为,而不是随意性的行为。

二是公平效率原则。纳税服务应当在法律框架下,坚持公平、公正的治税思想,让每一个纳税人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和机会来享受税务机关提供的各项服务,不能因为经济或其他条件的约束而产生排斥性。同时,还要利用多种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办税障碍,降低征纳成本,提升服务效率,有效满足纳税人合理合法的需求与期望。

三是需求导向原则。纳税人对服务的需求是税务机关开展纳税服务的依据。要认真研究不同性质、不同情况纳税人的实际需求,按照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要求,使纳税服务在普遍化的基础上兼顾个性化,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四是统筹兼顾原则。税务机关是国家行政执法机关,不是一般的社会服务中介组织,它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决定了其提供的纳税服务必须以确保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管理

中,征纳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往往是过分强调征税人的权利而忽视其义务,或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使征税机关处于一种较纳税人“优越”的地位。主要表现为:

1、少数同志受传统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一味强调对纳税人的监督和管理,而没有从传统的管理者角色转变到管理服务者的角色上来,对纳税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纳税服务的热情不高,把服务当成是一种任务和负担,存在态度生硬、被动应付等现象,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影响税收服务质量。

2、税务机关管理理念中存在过错推定的惯性思维,税务人员预先设定所有纳税人为偷税嫌疑对象,基本上不相信他们能够依法自觉纳税,在潜意识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纳税人”与“偷税人”、“逃税人”混淆起来甚至等同起来,并且制订各种措施来加以防范,以堵住税收征管的漏洞。这种偷税假设的思维定势,导致了部分税务干部重管理轻服务,纳税服务观念淡薄,自身定位不准,对纳税服务的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严重制约了纳税服务的开展。

3、对纳税服务认识不清。有的同志认为纳税服务就是包打天下,能够解决一切问题;有的同志认为纳税服务就是税法宣传,就是微笑服务,就是“窗口”部门为纳税人办理一些涉税事项;还有的同志不能将执法与服务有机统

在实践中会引起争议。另外,《征管法》规定了税务机关免费提供纳税咨询的服务义务,却没有规定不提供、或错误提供的法律责任;《征管法》细则也没有相关的规定。这显然削弱了该条款的执行力度。

2、现有的纳税服务规范性文件级次低、权威性弱,且比较原则、内容不完整、操作性不强。一是规范性文件级次低。《全国税务系统办税服务厅规范化服务要求》、《加强纳税服务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效力等级均低于规章,不属于法的范畴(总局《税务规章制定实施办法》规定规章应以总局令的形式公布)。二是上述规范性文件对纳税服务的规定普遍比较原则、抽象,对实际工作指导性不强。如上述文件主要对服务体系、办税服务厅、税务公开范围、开展纳税服务的指导思想等内容作出了比较粗略的规定。三是上述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全面,程序性规定少。上述文件对于税收服务的基本原则、组织机构、服务范围缺少规定,特别是普遍缺少服务方式、服务标准、服务时限等程序性规定。四是上述规范性文件缺少纳税人权利救济和责任监督内容。监督和救济是规范性文件得到遵守的重要保障。特别是违规(法)责任的规定,是规范性文件(法律)约束力的标志。而上述文件普遍缺少对纳税服务的监督评估和责任追究内容,纳税人权利救济的更是匮乏。在这种情形下,是否服务、如何服务、服务错误如何处置完全税务机关自己说了算,纳税服务仍然停

1评议、基层评议机关和第三方评估,内部主要是各地税务部门组织的最佳办税服务厅、服务明星评选等。其评价的特点均具有主观性和事后性,缺乏科学性、规范性和严谨性,纳税服务质量的评价工作基本还处在事后总结性的主观性评价阶段。即使是行风评比、第三方评估,也是社会各界参与的多,真正的服务对象—纳税人参与的少,使纳税服务的成效缺乏检验和保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税务工作者自身的觉悟与管理水平,影响了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各地税务部门不断探索建立纳税服务考核机制,但基本限于内部考核、委托第三方开展满意度调查,尚未建立起系统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体现在:考核主体以内部评价为主,上级评下级、基层评机关,而作为服务对象的纳税人未能真正参与服务评价,缺乏公信力。考核范围以纳税服务单项工作为主,未能覆盖征收、管理、稽查等涉税全过程,缺乏系统性。考核方式以定性为主,指标设计未能科学量化,缺乏公正性。考核标准以纳税人满意度为主,未能指向纳税人遵从度等主体目标,没有建立客观全面、被社会认可的服务考核指标体系,缺乏权威性。

(五)纳税服务能力不足。同纳税人的需求相比,现行纳税服务体系在能力上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纳税服务的技术手段上,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3念,明确纳税服务是法律赋予税务部门的法定职责,是一项必须完成好的“硬任务”,而不仅仅是税务机关倡导的一种工作要求。

(二)完善立法,制定综合性纳税服务法规

国外特别是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纳税服务经过

60余年发展,重新明确了税收工作定位,并实现了税收管理和纳税服务理念的重大转变,纳税服务方式发生明显变化。我们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努力改进我国纳税服务工作。将纳税服务的法制化是我国纳税服务健康、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我们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纳税服务法律体系予以完善。

1、是注重通过强化权益保障促进权利义务对等。发达国家普遍重视从法制角度强化纳税人合法权益保护,如美国颁布《纳税人权利法案》承诺保障纳税人权益,澳大利亚制定《纳税人宪章》明确规定纳税人权利。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也向社会发布了《关于纳税人权利与义务的公告》,凸显纳税人权益保障的重要性,应及时制定和出台《纳税人权益保护法》。把《税收征管法》赋予纳税人的权利以法律法规形式颁布实施,明确纳税人权利的具体内容、程序等,约束税务机关的权力,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2、是注重通过分析纳税服务需求引导服务供给。很多国家重视倾听纳税人真正的声音,依据纳税需求设置工作机

5构。纳税服务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专职的服务部门负责对其进行规划、管理、协调和控制,保证纳税服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鉴于目前我国征管模式和纳税服务的现状,在省局设立纳税服务处,专门负责纳税服务管理工作。并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自上而下延伸到税务基层部门。在市级税务局设立纳税服务科,各基层分局设立纳税服务科(股),专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纳税服务具体事宜。包括整体规划、制度建设、规范服务、考核评价、管理纳税服务热线等。

(四)优化流程,为纳税服务的协调运行提供支撑。保证纳税服务体系的协调运转,必须通过优化业务流程,围绕对内有利于提高效率,强化制约,对外有利于服务纳税人,加强税源监控的目标,坚持以流程为导向、提高纳税人满意度为原则,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使管理与服务互动共融,达到更加完美的结合。要尊重业务流程的自身规律和法律要求,科学地设计业务工作的环节和流向。精简繁琐事项,取消不必要的、不合理的流程,整合形式和内容相近的流程。同时,实行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尽可能地避免因不同的职能分工而导致业务分割、工作交叉以及相互衔接不好的情况,确保服务工作规范操作,有效运行。

(五)健全机制,保障纳税服务的规范化运行。完善的纳税服务体系,必须要有健全的内在机制作为保障。一是建

7务礼仪、沟通技巧、心理调节等在内的各种技能的培训,提高纳税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六)增强能力,提高纳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整体服务能力,满足纳税人多元化的服务需求,必须不断地丰富服务内涵,完善服务载体和手段。一是拓展纳税服务的方式与内容。在税收信息服务上,树立起全局的、日常的宣传观念,将税收宣传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纳入学校教育范畴之内,充分利用学校、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税法宣传。在全国范围内开通12366纳税服务热线,实现税收征纳双方实时沟通。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厅建设,使之功能齐全、标准规范、服务便捷。广泛推行手机申报、同城通缴、异地申报等方式,不断丰富纳税服务内容。二是加强纳税服务的信息化建设。着力构建全方位面向纳税人的公共服务平台,包括网上申报与审批等内容,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办理相关纳税适宜。三是提高税务人员素质。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打造学习型机关,培养学习型干部,激励税务人员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服务技能,增强服务意识,促进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四、结语

优化纳税服务是一项系统工程,对提高征管质量、促进依法治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构建和谐税务的题中应有

《税收研究资料》,2009年第5期。

2、薛钢:《浅论纳税服务理念在税收征管中的体现》,《税务研究》,2009年第4期。

3、朱庆民、王吉武:《纳税人需求分析》,《税务研究》2010年第6期。

关于深化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篇7

一、纳税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对于纳税服务工作而言, 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在微观层面上的配置结合, 把握细节就是使这种配置能够提高实效。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为纳税人提供更加直接、高效的服务。纳税评估、税前约谈、稽查恳谈等都是从管理的层面体现纳税服务, 是纳税服务工作的内涵外延。虽然纳税服务在税务机关深入入心,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暴露一此问题。

(一) 纳税服务层次还不高

纳税服务的层次和标准还比较低, 纳税服务的手段滞后, 服务方式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式不统一、个性不鲜明, 没有特色, 不能满足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整个税务系统没有统一、规范的纳税服务形式, 从而各地纳税服务形式千差万别。纳税服务也只停留在表面形式上, 只是一种口头上、材料中、墙壁上的纸上谈兵式的服务, 干部职工的思想意识上还没有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由单一服务向全方位服务转变, 由浅层次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 没有将纳税服务的职责和要求落实到地税工作的各个环节, 还存在前台服务更好, 后台服务跟不上, 基层服务更好, 机关服务有差距的现象。

(二) 服务意识有待加强

要重视纳税服务现状的调查研究工作, 定期组织召开纳税服务工作协调会, 通过召开税收管理员座谈会, 办税大厅服务一日体验活动等, 了解纳税人的愿望及要求, 要积极开展纳税服务志愿者活动, 举办纳税人税法培训班, 主动为纳税人提供各种援助。从调查的情况来看, 进一步拓宽宣传渠道, 扩充宣传内容存在不足, 存在新出台的税收政策、服务承诺、业务咨询等内容更新不全, 网上解答纳税人提出的各类问题不及时等服务薄弱环节, 征纳双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服务意识还有待深化。

(三) 纳税服务的制度体系不全

为纳税人提供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最人性化的服务内容, 为纳税人开通“办税直通车”、“重大项目绿色通道”、“特殊对象服务热线”等最人性化的服务举措已经建立, 但目前的纳税服务还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从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纳税服务工作考核机制。纳税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也不够科学, 没有健全的纳税服务质量评价制度, 整个纳税服务的考核还只是在主观性评价阶段。同时, 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直接参与的外部评价机制也很不健全。

(四) 功能齐全的服务平台还没建立

目前以地税网站为依托, 将网上办税厅、OA公文处理系统、12366纳税服务热线等服务平台进行整合, 强化技术支持、拓展服务功能、减少纸质资料报送, 初步实现了网上宣传、咨询、办税、维权功能, 使更多的纳税人接受并使用网上办税, 大大降低了征纳成本。但是如何利用创新地税网站管理模式, 强化保障机制, 促进税务网站健康有序发展还有待挖掘。开发功能强大的短信、咨询平台, 集内部信息管理与外部沟通为一体, 解决纳税人最关心的是税收政策以及纳税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无偿地为纳税人解疑释惑, 及时做好纳税咨询工作是税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此, 税务机关还需提高纳税咨询的质量和效率。

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的途径

(一) 在完善制度体系上夯实基础

要主动适应纳税人需求变化, 进一步强化税法宣传、咨询辅导、权益保护等纳税服务的功能, 进一步发挥纳税服务的职能作用。逐步落实在政治待遇、经费投入、人员配置上向纳税服务倾斜的政策, 努力为纳税服务工作创造良好环境。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 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办税。从税收长远发展考虑, 将现有的办税服务厅进行重新业务组合, 运用全程服务理念与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咨询窗口值班制相结合, 从而提高办税质量, 真正为纳税人带来切实的便利。

(二) 建立纳税服务考评体系和税务预警机制

通过开展纳税人需求调查、上门征询意见和建议等方式, 及时了解纳税人所需、所求, 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给予妥善解决。纳税服务考评体系以纳税服务规程和内外信息反馈为基础, 力求将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方面的信息细化量化, 考核到人, 实行经常性的动态考评;税收预警机制着眼于事前服务, 以涉税提醒、预防、警示等事前控制手段, 帮助纳税人避免或减少因违反税收法规而受到税务行政处罚的情况发生。

(三) 积极推行多元化申报方式, 为纳税人申报纳税提供便利

逐步实现以电话申报、网络申报为主体的远程申报方式, 推广税、银、库联网, 实现税款缴纳的电子化, 使纳税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申报纳税电子解缴, 消除办税服务上的时空限制问题, 提高工作效率, 方便纳税人。面对新一轮的征管改革, 我们要扩充服务的外延, 通过网上发票领购, 打印, 开具更好的方便纳税人, 增大税控机的使用效率, 提升POS机运行的稳定性, 从申报的多样性, 服务的手段性提升服务水平。

(四) 调整职责分工, 优化办税服务流程

为提高服务效率, 对办税服务厅岗位设置要进行调整, 使工作安排趋于合理化。在保证主体框架体系不变的情况下, 在内部岗位责任范围内打破各岗专司的模式, 达到每人都熟悉各项业务, 人人都胜任工作的格局。扩大第三方采集范围, 加强部门协作, 在政府引导下积极探索与银行、国库、国税等部门联网运作、信息共享的有效途径, 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初步形成社会化的税收监控服务网络体系。

三、拓展纳税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 强化办税服务的责任考核

纳税服务责任考核要建立质量考核机制, 以办税服务规程和内外信息反馈为基础, 力求将服务质量、服务效率方面的信息细化量化, 考核到人, 实行经常性的动态考评。外部评价可广开言路, 广泛吸纳社会意见。将纳税服务质量与纳税满意率纳入工作绩效考核之中, 以促进纳税服务质量和效率的综合提升。坚持考核与激励相结合的原则, 探索以计算机软件系统开展绩效考评, 重点考核工作量和纳税人评价等指标, 完善纳税服务考评机制, 从而实现提升服务质量和优化绩效考核的双赢。

(二) 深化纳税服务内涵

由形象服务向实效服务转变, 推行e网服务、维权服务等个性化服务举措;开通服务重大项目“绿色通道”;试点推行纳税顾问服务等特殊服务。继续推广网银申报纳税、POS机刷卡缴税、税库银批扣等网上电子化征收方式;进一步拓展“一票通”、电子汇总等功能;积极探索24小时自助办税模式。信息化的运用, 将大大提高办税效率。税务机关通过制作税企联系卡, 开设税务“QQ”群组、短信电子邮箱、税务干部博客和把网上税收服务室搬进企业等形式, 积极加强与纳税人互动和沟通, 为纳税人提供税收法规政策、办税程序方面的答疑解惑。

(三) 建立良好的税收秩序环境

以纳税服务文化建设为载体, 大力推行纳税服务文化建设, 通过服务文化建设, 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干部素质、激发工作动力, 将纳税服务融入到干部职工的一言一行。根据纳税人不同信用等级, 让纳税人切实感受服务的便利。加强纳税信用制度的建设, 使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真正成为促进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的长效激励机制, 鼓励守法经营、诚信纳税, 更好地促进税收秩序的好转。对有偷漏税行为的纳税人, 应加大打击处罚力度。

(四) 强化对企业的初始化及跟踪纳税服务

县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 篇8

关键词:林业;社会化服务;建设

中图分类号:S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5)03-00046-04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建设生态文明和加快林业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个湖北”建设总规划。作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事业,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发挥关键作用,承担重大使命。新的历史形势下,既保障森林资源增长和生态良好,又能保证经营主体的利益,达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进而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这既是现代林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现代公共事务治理的合理选择,对于生态文明和“美丽湖北”建设意义重大。

湖北在全面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农成为林权主体,经营形式趋于多样化。林农生产经营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其个体分散经营的方式也暴露出市场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等方面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受理念、技术、管理、信息、投融资等方面的制约明显。要适应现代林业发展要求和林农需求,做好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必须加快发展和完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部门林业”向“服务林业”的职能转变,以巩固林改成果并推进林业的转型发展,这对于促进湖北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林业社会化服务的概念及特点

1.1概念

林业社会化服务属于第三产业范畴,是指为林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的服务组织和活动,主要通过技术指导、营销协作、信息共享、政策咨询及其他相关职责等完成对林业的社会化服务[1]。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是政府、社会和市场在内的多元主体,其服务对象是作为生产经营主体的林农或林企。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演变和发展而来的,特别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后,林权主体实现多元化,经营形式多样化,各地充分意识到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09年中央林业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构建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专业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2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特点

1.2.1社会化

市场经济和发展环境达到一定阶段,经营主体对于服务有需求,市场组织具备相当条件并能提供服务的前提下,林业的部分管理职能就可以转向社会化,可以交由市场组织进行市场化经营,林业社会化服务应运而生。因此,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是具有利益性和经济性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具有社会化的性质。

1.2.2多样化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由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服务机构组成的一个大系统,服务的主体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包括政府主管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科研机构和院校,涉林企业和经济合作组织等[2]。

1.2.3系统化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的服务系统、全面地覆盖了林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包括生产资料、资金、信息咨询的提供,良种推广、防火抗灾的技术服务以及产品的加工、储存、销售等服务,具有系统化特点。

2湖北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2.1概况

湖北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湖北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明显加速。2006年湖北明确提出要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出要按照服务组织网络化的要求,创新林业服务体系,并积极扶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中介服务和自治组织。

湖北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的基本完成以及森林资源流转、林下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及时跟进,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化服务的全面兴起。目前,湖北各地已设立林权管理服务机构70余个,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67个,全省已有2800余家林业中介服务和自治组织,为林企、林农提供社会化服务。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湖北林业社会化服务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体系建设日渐完备,为维护生态安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改善农村建设与管理做出了积极贡献。

2.2取得的成效

2.2.1社会化服务体系格局基本形成

(1)积极推行林业抵押贷款制度

2010年湖北出台了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的管理办法,要求全省积极开展林权直接抵押贷款,大力发放小额林业贷款,鼓励开展专业公司担保贷款,各地大力发展林业合作组织成员或者协会成员联保、互保方式发放贷款,效果显著。截止2014年,抵押面积达到20余万hm2,受益林农近100万,累计贷款金额近80亿元。

(2)大力发展林业合作组织

截止2014年,湖北省已有林业合作组织2800余个,其中林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的社(会)员近30万人。近年来合作组织不断得到发展和壮大,有效解决了分散的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之间的矛盾,降低了经营风险。

(3)试点启动森林保险

2012年湖北省开始实施政策性森林保险,启动14个县市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的试点。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省14个试点县市共签投保森林面积200余万hm2,占应投保面积的80%以上,有效保护了林农利益。

(4)全面开展科技支撑和推广

经过多年建设,湖北已形成覆盖省市县乡的科技服务与保障体系,由科研、推广、基层林业站等构成的科技队伍,以科技支撑、合作、咨询、示范、培训等多种形式服务林农和林企,极大地发挥了科技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湖北开展了林业专家服务团、科技特派员、科技产业园等一批特色服务工作,社会化服务取得显著成效。

2.2.2服务多元化,覆盖面较广

从全省范围来看,湖北的林业社会化服务已基本涉及林业生产的全过程。一是产前服务,包括科技创新与推广、政策及法律咨询、产品市场信息、林地资源流转、投融资服务等;二是产中服务,包括良种壮苗培育、林地规划,造林抚育,采伐更新作业设计、有害生物防控、森林防火、资源评估服务等;三是产后服务,包括林产品的采收、储运、加工、销售服务等。

2.2.3创新运行机制

近年来,湖北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扶持“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得到林农的广泛认同和积极参与,林农入社率达97%,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林农以林地资源入股,由合作社集中经营,推进规模、集约和产业化经营;二是通过企业和合作社的带动,降低林农个体发展产业的风险;三是形成主导产业,企业、合作社和林农组成利益共同体,构建了长效保障机制。

2.3存在的不足

2.3.1经费投入不足

湖北林业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由于底子薄,周期长,而且林业长期处于相对弱势产业,需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给予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的支持。同时,林业服务行业对社会投资的吸引能力相对不足,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完善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会越来越高,现有的林业资金投入水平和运用效果都还达不到现代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需求力度[3]。

2.3.2林业市场化程度较低

目前,湖北林业市场还不能为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优化的资源配置,使其适应现代巿场经济体制。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在金融服务方面,还没有完善的林权抵押信贷巿场化操作程序;二是在保险方面,尚未全面建立保险公司与政府合作的林业风险保障机制;三是在法律服务方面,林业市场的空白较大。

2.3.3林业合作组织发展不均衡

就地域分布来看,其中宜昌、恩施两地的合作组织数量占全省总数的40%,有的地区则仅有1~2家;就提供服务的种类来看,林业科技、政策法律、资产评估、防火措施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相对较少。

2.3.4缺乏服务人才

当前,林业服务体系中的大部分工作是面向基层,条件艰苦、经费少、待遇低,缺少对高素质、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4]。现有工作人员中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大部分人员学历不高,而且部分人员为非专业技术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也不够合理。

3湖北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原则及有关对策

3.1发展原则

3.1.1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实现森林资源保护培育与合理利用,就必须遵循林业自身特点和社会服务的规律,充分利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组织和制度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林农等组建各种林业中介组织、专业协会和林业经济合作组织,并正确界定政府和市场组织的职能范围,实现合理分工和互补合作[5]。

3.1.2重点突破与全面带动相结合

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涉及面广,不同阶段和不同地区的主要问题和矛盾不一样,因此,要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重点解决突出的问题,逐步带动并实现全面发展。

3.1.3实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

就服务主体而言,目前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上划分两大类:一类是提供有偿服务,具备自我发展能力的组织;另一类是政府为主作为服务主体、提供无偿服务的组织等[6]。对于第一类服务领域,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引导,进一步规范其运作;第二类则需要适应角色转变,加强服务功能建设。

3.2发展对策和建议

3.2.1积极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多元供给的服务体系

林业要适应市场发展,其服务应由部门独揽的形式逐步转变为大多数功能应通过社会和市场来完成,积极构建政府、社会和市场“三位一体”的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即政府部门发挥主导、监督的作用,主要依靠政策引导,依托专业的技术、经济、信息等组织或部门,形成多渠道、多元化供给的新型服务体系[7]。

3.2.2拓宽服务范围,建设功能多样化的服务体系

相对于传统林业而言,现代林业需求广泛、全面,而且不同地区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内容、方式、程度等也不尽相同。[8]目前湖北的林业社会化服务总体上规模小、范围窄,这就造成了经营需求与服务供给上的矛盾。因此要合理采取分区域或者集中建设的方式,搭建“政企、农企、银企、科企”等一系列合作平台,切实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实现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与全面化。

3.2.3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社会化服务活动和行为

市场中介组织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湖北市场服务组织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规范管理、经营水平、市场意识和职业素质都有待提高。尽快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对林业服务组织的性质、宗旨、功能、组成方式、运行模式等进行规范,并用法律手段对服务活动和行为进行约束、监督和管理,使林业社会化服务有法可依。

3.2.4完善配套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要重点围绕林权管理落实配套政策,保障合理的市场行为和公平交易;二是积极引导组建家庭联合经营、股份制等形式的林业经营实体,提高其市场竞争能力;三是加强金融、保险等部门的协调,规范引入社会资本,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林业投融资体系,积极培育市场并增强林农和林企抗击灾害风险的能力;四是要着重加强湖北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推进重大、专项和系统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3.2.5优化基础和环境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的协调机制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平台、交通、灾害防御等基础设施建设,并着力改善从业人员待遇,夯实发展基础;二是加强多部门的联动和协调沟通,将政策及时落到实处;三要顺应网络信息时代发展,大力采用科技信息技术,切实提高运作和服务效率;四是加强人才教育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参考文献

[1]秦邦凯,程云行,梅阳阳.我国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述评[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13(5):553556.

[2]郑苗苗.内蒙古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3]鲍钦,张隆平,施湘锟,等.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01):113114.

[4]晋书元.湖南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调查报告[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杜豹.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乔永平,聂影.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构建——以福建省邵武市林业服务中心为例[J].中国林业经济,2010,(05):2528.

[7]朱海强,刘晓华.广西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3,(07):2224.

[8]丁胜,廖浪涛,蔡志坚.区域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聚类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5):103106.

上一篇:我眼中的同学作文550字下一篇:人之初本无性生活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