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2024-06-01

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精选9篇)

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篇1

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请看鲁迅《祝福》的教学案例,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

“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像上述教例中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问题来带动整篇文章阅读的提问设计,我们称之为“主问题”设计。它是对大面积教学中提问设计的一种创新。

目前,提问过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提问”之“弊”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步步为营”的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向“板书”靠近的阶梯;“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讲析的桥梁;“碎问碎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而“主问题”相对于成串的“连问”、简单应答的“碎问”以及对学生随意的“追问”而言,它是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研读的重要问题、中心问题或关键问题,在教学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特点:

1.“主问题”是经过概括、提炼的,是一种具有整体性阅读的教学问题,“是”或“不是”之类的简单应答在它面前无能为力。

2.“主问题”在教学中的出现是经过认真设计的,一节课中的几个重要的“主问题”,其出现的先后是一种科学有序的安排。

3.“主问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地带动对课文的理解品读,着眼于引导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每一次提问或问题设置都能形成和支撑课堂上一个时间较长的教学活动的“板块”。所以,“主问题”就是阅读教学中有质量的立意高远的课堂教学问题,在教学中具有“一问能抵许多问”艺术效果。

在以“主问题”为线索的阅读教学中,由于一般性提问的“量”的大大减少,课堂活动以学生的读、写、说、思为主要内容,课堂气氛因此而显得生动活泼。可以说,“主问题”最大的教改意义就是能用精、少、实、活的提问或问题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

在“主问题”的设计上,我们要理性地关注如下内容。

1.“主问题”要有利于课文的整体阅读教学。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能引发对全篇文章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如:《狼》:请以“狡猾”与“机智”为话题,谈谈你对《狼》这个故事的理解。《孔乙己》:请围绕“孔乙己与‘酒’”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说说自己的阅读所得。

2.“主问题”应有利于课堂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让学生有长时间的读写活动。如:《苏州园林》:请同学们选出文中的重要语句,形成全文的主要信息。《雨说》:以“雨的自述”为题,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300多字的小散文,体会这两种体裁在语言表达上的区别。

3.“主问题”应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问题或提问的出现,要力求做到让阅读过程

[1] [2]

 

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篇2

一、什么是提问技能

提问技能是教师运用提出问题以及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反应的方式,促进学生参与学习,了解他们的学习状态,启发思维,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现代教育家在建构各自的教学理论框架时,特别是针对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教学的弊端,为了实施适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在研究教学方法的思路时,对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能动性的发挥,对教学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的影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他们把在教学中提问的运用,提高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高度加以强调。

二、提问的目的与功能

1. 目的

(1)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有计划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的学习动机。

(2)提问过程是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通过矛盾的解决,使学生逐步认识事物,抓住问题的本质。

(3)问题的设计一般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它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并把新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

(4)通过提问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从中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5)对化学教师来说,能及时了解学生情况,获得调控教学进程的反馈信息。

2. 功能

(1)定向作用。有效地运用提问技能,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集中到某一特定的研究专题或概念上,并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

(2)提示矛盾和解决矛盾,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教学过程是包含许多矛盾的极其复杂的过程。构成教学过程动力的是学生面临的学习课题和实践课题与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的现有水平之间的矛盾,这就是教学中的基本矛盾。在教学开始时,这种主、客观的矛盾往往是潜在的,学生并未能充分意识到它的存在。为此,教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的水平出发,提出要解决的一个或一系列新的问题,使潜在的主客观矛盾表面化,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矛盾的存在,从而产生学习的动机。

(3)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提问是师生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学生听取教师提出的问题,接受与领会提出问题的内容和意图,有助于学生发展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对教师提出问题的思考解答,则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把问题内部的信息加以组织,或者再联系原有的有关知识信息。往往还需要对各种信息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相互关系作出评价等,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发展组织和评价信息的能力。

(4)改善和加强师生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习得,能力与情感的发展,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的条件下才能真正达成。

教学技能是在教学中教师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系列行为。其中,提问技能对于促进学生参与具有特别大的作用。教师结合教学内容适时、适度地运用提问技能,给全体学生较充分的研究问题的机会,使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对教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积极思考、准备作答、发表看法,再结合教师作出的反应(肯定、否定、引导等)进一步思考,使学生经常地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形成探求和交流的良好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提问的设计

1. 于导课伊始时提问

课堂的导入环节对于一节课的成功与否是至关重要的。若想在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教学情境,提问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如在“铝的性质”这堂课,教师以“你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铝制品”导入,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学生都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这种提问式的导入可以说为本课的教学开了一个好头,同时也促进了教学环节的展开。

2. 于重点难点处提问

当要强调某一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重视。如教师在讲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前,提高音量向学生发问:“我们初中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是怎么定义的”,以引起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的注意。对于教学的难点,则可将其分成多个较易理解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一解决,从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加深透地理解知识。

3. 于教材的衔接处提问

初、高中的化学教材,构成了完整的知识系统,必修、选修模块、各专题之间往往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如果不揭示这种联系,往往使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影响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因此,在衔接处设疑,既能提醒学生注意,又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上。

4. 于枯燥乏味处提问

概念、理论的讲解有时难免会让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枯燥乏味。若在此处恰当的提问,一来会使学生的情绪重新高涨,注意力得到保持,学习兴趣得以重新调动;二来提问与讲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知识的掌握也成为愉快的事情。如教师在讲解电解质的概念时,分别演示了灯泡在通电的氯化钠溶液、醋酸和蔗糖溶液中亮度的差异,提问:“灯泡为什么会亮?说明什么?”“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是怎么得来的?”“亮度的差异是由什么引起的?”探讨中,师生共同归纳出电解质的概念。

5. 于结尾处提问

一堂好课,既应有好的开头,也应有好的结尾。提问不失为结束课程的一种好方式。教师应在结课时,根据知识的系统,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关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在离子键的学习结课时提问:“我们这节课学习了离子键,它是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那像氯气分子中的两个非金属原子之间是以什么样的作用力结合的?这种作用力又是怎么形成的?”既延伸了本节课的教授内容,激发学生课后继续思考,又为下节课共价键的进一步教学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四、提问的原则

1. 目标性原则

一些为提问而提问,搞形式作秀的提问,游离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之外,具有极大盲目性的提问,在化学教学中是要避免的。教师的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提问内容应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来设置,便于有效地引导学生思维,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

2. 有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尽可能从日常生活现象、社会热点、知识内在联系上提出问题,使问题“贴近”学生,激发学生回答的兴趣,促发求知欲,从而愉快地接受知识,牢固地掌握知识。

3. 有效性原则

只有获得真实信息反馈的提问才是有效提问。诸如“你们喜欢探究学习吗”、“你们觉得老师提的这个实验方案对不对”等等问题,虽然学生的齐声回答造成课堂上的热烈场面,殊不知善于揣摩教师心思、投其所好的学生的回答并非反映教学的真实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还有类似这种“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接答式的无效问题在教学中通常也是起不到任何效果的,应尽量少用。

4. 启发性原则

课堂提问应具有思路诱导的价值,要能真正激活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想通过学习、思考知道究竟。由此,问题的设计难易要适中,太易,学生嚼而无味;太难,学生百思不解,都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好的提问应该布疑得法,设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也就是说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思考所能回答的。

5. 全体性原则

初中英语阅读课中的有效提问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课;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9-276-01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问教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对阅读材料重点问题的思考,从而可以使学生有效把握英语阅读材料内容,同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上,有些教师课堂中所设置的问题不是很理想,不能通过提问推动教学的发展,因此,研究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有效提问策略,对于初中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问题设置要关注学生的心理自由区与安全区

在英语教学中,关注学生心理自由区和安全区设置问题,就要去教师能够合理设置问题的难度,避免让学生对材料的观点进行对与错的点评,要能够设置一些能够使学生发表自己想法和见解的问题,这样,更利于英语教学的发展。比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设置这样的问题,Ishe(she)rightorwrong?这种问题设置就忽视了学生心理的自由区和安全区,学生很难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回答问题,但如果设置成Doyouagreewith……?这种形式,这种提问是能够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文本,都会有所体会和认识,这样的问题,学生更容易回答,设置是成功的。

二、问题设置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苏联有个心理学家认为,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这种水平,学生可以独立解决一些智力方面的问题,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这种水平,学生还不能独立地解决智力方面的问题,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人的大脑的最近发展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设置问题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用一般疑问句设置提问,学生只会用“Yes”或者是“No”回答问题,这种问题设置是失败的,这种问题设置很难发展学生的思维,只能使学生思维停留在原有发展水平上,这种提问就是低效或者是无效的。但如果教师在问题设置中,能够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能够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设置一些问题,比如,对阅读材料中的某个人物的言行进行评判,Doyouthinkhis(her)doingisright?Why?这种问题设置能够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思考,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合作,通过教师点播,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才能够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得到发展,这种问题设置就是有效的。

三、问题设置要关注学生的层次差异性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但在现代课堂上,依然还有很多老师做不到因材施教,搞一刀切教育,搞模式化教育,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在初中英语教育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个性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提问环节,要重视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置层次性的问题,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跳一跳获得较为满意的答案,从而使学生能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功的快乐,增加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实现课堂有效教学。比如,在八上Unit7Willpeoplehaverobots?中的阅读材料T:Doyouthinkrobotswillbelikehumansinthefuture?之后,教师设置这样几个问题:Whatwillrobotsbelikeinthefuture?Andwhatwilltheydoforourhumans?(Trytouseyourimagination)。以上几个问题设置具有一定的梯度,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解答的题目,学生都能在课堂上体验到成功解决问题的快乐,这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信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劲头会得到提升。

四、问题设置要关注学的兴趣点

在英语提问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也就是需要设置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才能得到提升,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活跃,有效地解决问题,发展认识。因此,作为初中英语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设置问题。

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就要能够了解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人事物。在教学中,能够联系教材内容,深入挖掘,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出问题,教师所提出问题要能够与学生关注的事物相关,这样的问题设置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能够引发学生思考想象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感兴趣的物体设置问题,例如,在学习有关机器人的阅读材料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Whatwilltherobotsdoin2040?这种问题就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同时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机械人的现实作用短片,从而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问题回到,这样,学生的答案是丰富的。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对很多英语句型进行熟悉,对Ihope(wish)……的句型进行练习应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英语应用能力都可以得到培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充分吸收和继承各种方法的可取之处,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效益。那么提问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初中英语教学质量以一种。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与深入,课堂有效提问越来越受关注。因此,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师,要时刻立足于课堂中的“效”,策略并驾,善于提问,切实提高阅读课的有效性,最终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冬菊.如何提高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J].企业导报.2011(06)

[2] 张艳仙.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果[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5)

[3] 张秀兰.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研究[J].科技展望.2016(03)

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篇4

在数学练习课、复习课中也要营造创新氛围

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三年级与四五年级的学生都解答同一道题:下列9个数的和是多少?(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212223242526272829在课堂教学中,三年级和四五年级的学生都不曾涉及此类题目。三个年级数学考试成绩都相仿。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高度来讲,应该是五年级高于四年级,四年级高于三年级。但结果却出人意料:三四五年级解答这道题的成绩却无明显差异,值得在场的每一位老师深思!几个月来笔者留心这几位教师的执教,从中看出一些教学上的差异来。得出结论:教师在进行基础教学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会随着知识的积累自然增长,必须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学习动机是直接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是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在每节课的开始就创设情境,让学习材料象磁石吸铁般地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吸引,就会激起学生思维的涟骑。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它比学生现有的思维水平略微超前,如果能在这个区域内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思维就最易得到发展。数学课的“创设情境”其目的就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1、提供感知,利用表象,组织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由于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学生的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经常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的手段,创设学生易于感知的教学环境。如在教学几何知识时,教师常常选用事物、教具,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等感知活动,再抽象出有关的概念或工式来。又如教学“相遇问题”时,就需要通过事物或教具的演示,模你情境,使学生认识“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相遇”等概念的实际含义,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规律。但是在教学活动中,需要时时处处都用事物或教具演示是不可能的,也是不须要的。表象就是高于实物感知,又低于抽象思维的中间环节。在教学中适当利用表象会有助于小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度。应用题教学广泛应用的线段图就是一种表象形式。线段图比实物抽象,但又比算式具体。学生可以依靠图形感知支持抽象的思维过程。如教学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时,只要利用两组线段图,学生就可以理解并记住五组数量关系式。(如图)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和C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C减数=差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C差=减数2.设疑引趣,启发诱导,促进迁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横强的学科,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常常既是前一节课的发展,又是后一节课的基础。奥苏伯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知识状况进行教学。”教师如能在知识的生长点上设疑,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就能自己发现、理解新的知识。我在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出示复习题:8:12;(8×3):(12×3);  (8/4):(12/4)。在学生分别求出三个比的比值后组织讨论:为什么这三个比的比值相同?你能总结出什么规律?学生根据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很顺利地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有时,学生能凭借原有的知识和方法解决新的问题,陷入了迷惑不解的困境。这儿既是新旧知识发生矛盾的焦点,又是进行启发引导的最佳情境,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良好契机。我在教学“工程问题”时,让学生演算准备题:一条水渠长600米,由甲队独修需20天,由乙队独修需30天,两队合修需几天?学生列出算式:600/(600/20+600/30)=12(天)然后,我提出问题:如果水渠的总长度改为300米,(900或1200)两对合修需要多少天?出乎学生的意料之外,计算结果表明合修的时间仍是12天。学生遇到了与过去经验相矛盾的现象,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形成了学习新知识的良好环境。我在因势利导地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其原因。学生不知不觉完成了新课学习,对把全工程看作“1”的道理理解更深刻了。二、更新观念,培养思维。1、变灌输为引导荷兰数学家弗兰灯塔尔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活动,也就是有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数学教材中的定义、法则、公式、性质等都是数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但是,这些知识是由教师灌输,还是由学生自己领悟;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还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逐步内化?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学专著《学记》提出:“君子之交,喻也;同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瑞士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在逻辑―数学结构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他亲自创造的事物才有真正的理解。”由于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所以我们既要研究教师如何教,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在教学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去发现新知识,掌握新知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在知识的认识过程中得到培养,获得发展。2、变套用为理解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是小学高年级应用题教学的难点,困难就在于乘除法的混淆上。过去流行一时的已知单位“1”,用乘法;求单位“1”用除法的方法,虽然很容易学会,解题的正确率也高,但是这种解题方法只是抓住了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外部特征,没有抓住数量关系的本质特征。解题时,学生根据应用题的个别词语确定算法,属于机械掌握知识的水平,题目做的再多再熟练,思维也不会得到发展。例如学生在学习习近平均数应用题时,常常只是记熟了“总数/份数=平均数”这一计算公式,但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理解不深。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设计了“移多补少”思想的学具操作活动,让抽象的算理通过物化了的外部动作,逐步内化成为学生的智力结构。当他们在理解思考题:“玉梅期中考试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85分,其中语文80分,英语83分,数学几分?”时,不但能用85×3-(80+83)而且会运用“移多补少”的思想,用85+(85-80)+(85-83)解。这说明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不只是一个枯燥死板的公式已经有一定的深度,并开始能够灵活运用了。3、变听讲为操作又如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公式,课本上印得清清楚楚,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似乎也可学会,但是被压缩掉知识认识过程的学习,只能使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不用说举一反三促进思维发展了。我在几何知识教学中,很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自己推导、总结公式。由于学生聪明好动,常常会想出课本以外的方法来。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有的学生用割补法把三角形拼成长方形;有的学生用折纸法把三角形三角形折成两个重叠的长方形。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总结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而且提高了兴趣,开阔了思路。以后学习多边形面积计算时,学生的思路很宽,课本上一道思考题,学生提出了七种不同的解法,有的方法还相当巧妙。表面上看是学生解题能力强,实际上是学生再知识的认识过程中,思维得到了发展。三.优化练习,深化思维。组织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基本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练习内容不应只是课本例题的简单重复,应该有层次,有坡度,难易适度。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学生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深入发展。1.精选内容,提高练习的思维价值。毋庸置疑,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组织一些纯技能性的练习是必要的。但是,为了发展的智力,教师要善于挖掘练习中思维训练的因素,提高练习的思维价值。如五年级学习了梯形面积计算后,教材安排了一堆钢管,求钢管根数的习题。如果教师仅仅把它作为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应用是达不到思维训练目的的。但是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回忆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就能使他们悟出新公式的来龙去脉。还可以推导出“梯形面积=中位线×高”的公式。应该指出,现行全日制教材的练习内容还比较狭窄重知识清能力的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跳不出课本例题的范围,其中有教学工作中的原因,也有教材编写中的原因。新教材较旧教材有较大的改观。2.设计题组,促使学生思维逐步深化。数学知识有其严密的结构系统。组织练习时可以把若干有联系的题目编成题组,这样便于把分散的知识梳理成严密有序的知识系统,有利于组织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结构。而且题组练习可以形成一定的层次和坡度,学生做题犹如登山,由易到难,由浅如深,思维逐步得到深化。我在教学中常常按不同的要求设计下面几种题组:(1).结构性题组:如学生初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应用题时,由于学生没有真正理解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只会机械地套用模式凑答案。我就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编出下列题组:无线电厂生产一种零件,原来每只成本5元,现在每只成本3元。原来每只成本相当于现在成本的百分之几?现在成本相当于原来成本的百分之几?现在成本比原来成本下降百分之几?原来成本比现在成本高百分之几?然后我再运用“一题多变”的方法将条件改为:无线电厂生产一种零件,现在成本下降到每只5元。比原来每只成本下降了3元。原来每只成本相当于现在成本的百分之几?现在成本相当于原来成本的百分之几?现在成本比原来成本下降百分之几?原来成本比现在成本高百分之几?通过数字完全相同的八道练习题的练习,学生逐步掌握了这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2).对比性题组:把形同实异,容易混淆的知识编成题组,可以培养学生辩别知识的能力。如:第一小组6人栽了24棵菊花,第二小组平均每人栽了9棵菊花。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每人少栽多少棵?第一小组6人栽了24棵菊花,第二小组6人,平均每人栽了9棵菊花。第一小组比第二小组少栽多少棵?(3).发展性题组:如平均问题在教材中被分成几个阶段分散进行教学。在毕业复习时,我按照知识的层次设计题组:a.总数、份数明显的基本题;b.有隐蔽或干扰条件的变化题;c.逆向问题;d.综合思考题。题目的变化较大要求也逐步提高。通过练习,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更清楚更完整了。3.提倡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当学生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知识观察思考对象时,常常会出现一道题目的多种解法。适当进行一题多解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兴趣。如三年级教学应用题:小华有20张画片,小红有40张画片,小红给小华多少张画片,两人张数同样多?不少学生从求出两人画片的平均数出发得到两种解法:(40+20)/2-20或40-(40-20)/2但也有学生通过看书得到:(40-20)/24.重视操作练习,让学生手脑同时得到发展。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有两宝,双手和大脑。”手脑互动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相应)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在几何教学中,通过画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解答几何应用题,既可以理清题意,又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在应用题教学中画线段图也有同样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抓紧抓好基础教学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是可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教师要不断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浅谈课堂教学的提问设计 篇5

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

一、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

1、提问的问题简单化、零碎化、空泛化,对学生来说缺乏思考价值。

2、教师设计的问题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难度太大。学生在接连答问失败后失去学习积极性,抑制了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

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并实施提问呢?

1、要切中要害,注意启迪思维。

2、要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

3、要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

4、要难易适中,注意层次性。

内容提要:课堂提问是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提问得法,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如何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有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教育实践者都应思考的问题。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重点是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提问?教师的提问是开启、组织和促进师幼有效互动,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要素之一,切实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从提问要切中要害,注意启迪思维;要循循善诱,注意启发性;要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要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孩子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孩子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孩子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并保证给予孩子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强提问效果。因此,教师适当延长回答时间,有利于孩子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尤其是认知水平较高的问题,更是如此。要难易适中,注意层次性。几方面进行深入思考,期望对老师课堂都有所启发,从而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设计、有效性、启发孩子思维

浅谈教师的课堂提问设计

(序论)课堂提问,是教师的重要教学手段,也是一门艺术。通过课堂提问,可以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发掘孩子智力,提高孩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养成孩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习惯。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如何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紧凑有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个教育实践者都应思考的问题。

一、老师们的课堂提问随意性大,缺乏问题设计,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表现在:

(一)提问的问题简单化、零碎化、空泛化,对学生来说缺乏思考价值。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北京亮起来了》在学习课文之前,老师是这样设计提问的:师:北京哪里亮起来了?生:故宫、长安街、天安门城楼、王府井„„师:那里是怎样亮的?生:金碧辉煌、华灯高照。师:你想不想去北京?生:想。

二、教师设计的问题超过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难度太大。这样,孩子在接连答问失败后失去学习积极性,抑制了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焦虑、胆怯的心理。如:一老师在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时,上课伊始,师问:晏子出使到哪里去?生:楚国。师问:干什么去了?生(鸦雀无声)。你们了解宴子吗?不了解。

由此可见,教师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乏整体教学观念,有的超越儿童知识水平;有的束缚学生思维发展;最常见的是只重结论,不重过程。现状确实让人不尽人意。课堂教学的效率更是无处谈起,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则是当今新课程改革中最关注的话题。

二、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提问呢?

1、要切中要害,注意启迪思维.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

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可见,联系实际的启迪性提问,能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启发他们心灵的门户,这正是我们追求教学艺术的一个理想境界。

2、要新颖别致,注意趣味性.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所提的问题要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已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3、要正确评价,注意鼓励性.语文教师在提问题时态度要和蔼、亲切,要用带有激励性的言词来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激发其求知欲,发扬民主作风,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学生答完问题,教师要给予充分肯定,对答对者表扬,答错者鼓励。在充分肯定的同时要指出不足,提出期望。只有这样,才能创设一个民主、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才能使提问发挥出它应有的艺术魅力。

4、要难易适中,注意层次性.多层设问,化整为零。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比如在理解《松鼠》一文的语言特点时,可以抓住文中说明的对象——松鼠,设计几个小问题:(1)全文按总—分的结构,分别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2)在介绍它漂亮的形体时,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怎样说明?(3)它的习性、动作、筑窝又是如何说明的?学生通过课文就会找出答案,从中也归纳出本文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又如在引导学生理解《沁园春·雪》这首词的主旨时,也可以利用多层设问,化整为零的方法设计问题。

质疑是创新的基础,当教师在运用问题进行教学时,也应该教给学生提问的技巧,鼓励学生主动提问,独立思考,特别是鼓励有创造性的、与众不同的见解,哪怕是见解不成熟、有缺陷或问题,因为每个问题都有一定的发散性,我们不必追求完满的答案,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结论)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采用问题教学法,其课堂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非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综上所述,教师提什么问题是“好问题”,是一个有效的“问题”,这没有固定答案和标准,教师只要认真分析读本、了解孩子、根据课堂教学情境设计出有效的、开放性的好问题,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真正成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与孩子才有可能真正的对话。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出提问的有效性。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对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教师的提问技能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完善。使孩子在轻松而愉快的教学过程中学到知识和本领,使孩子的思维和身心健康得到真正的发展。

以学生问题为核心的课堂提问设计 篇6

马丽娜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如何把开启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以“问”助“教”,启迪学生的思维,把他们引入学习的殿堂,是我们当老师的一门必修课。课堂提问设计以学生问题为核心可以提高课堂提问效率,达到教学效果。

一、学生问题的内涵

在课堂提问设计初期,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对课堂的判断与对学生知识结构的了解去设计一些问题。在问题的设计过程中有时掺入了过多的成人化思维或固定模式,导致问题设计不契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要使课堂提问效果更佳,需要教师悉心分析,寻找真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在此,笔者将学生问题定义为既不超越也不低估,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二、以学生问题为核心的必要性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相互融合、相互配合。作为课堂的整体引导者,教师要全面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作为新入职的教师我们往往对课堂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认识还不到位。在做问题设计时,往往脱离学生,加之对教材的钻研不够,难以把握教材与学生的联系点,所以未能挖掘出文本中有价值又能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问题提出后,也不顾学生的课堂生成,只想把他引导到自己设计的标准答案上来。长期以往,课堂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学生就会养成依赖心理,课堂上不去思考,等老师的“标准答案”,更不可能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因此作为教师、发现学生问题、合理运用学生问题是课堂提问环节达到效果的必要前提。

三、如何把握学生问题 1.认真分析学生的卷面问题。通过摸底考试了解班级学生学科知识的掌握水平。详细分析每个学生的卷面,对学生知识结构与水平进行初步了解。

2.总结学生课堂表现与作业完成状况。在小班授课中给学生均等的表现机会,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自我表现等判断学生的问题。

3.加强课外师生联系。作为教师还要在课外加强与学生的交流,通过交流沟通,去发现学生的行为与学习习惯。

4.研读学科教材,把握教材整体性。作为新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对本学科教材的整体把握不够,在问题设计时容易超越或低估学生知识水平。问题设计偏难,所提的问题没能接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认识能力与理解能力距离太大,学生无能为力,思路打不开。

四、学生问题设计的“五何”结构

在麦卡锡的4MAT模式中,曾采用“四何”问题分类法,即“是何、为何、如何、若何”。祝智庭教授将“由何”概念引入问题归类之中,形成 了“五何”分类法。

1.是何(what):一些表示事实内容的问题,重在点明本质、实质、要素,在答案中含有事实性要素。

例如:树叶一般是什么颜色?——本质 你正在做什么?——内容

学习的基本方式:信息搜集、记忆、理解。麦卡锡认为“具体—行动”型学习者偏好“是何”类问题,关注概念。

2.为何(why):一些表示目的与理由的问题,说明为什么,有关目的、价值、意义、理由的问题。

例如:树叶为什么一般都是绿色的?——原由 你为什么这样做?——目的

学习的基本方式:反思、信息搜集,也可通过探究获得。麦卡锡认为“具体—反思”型学习者偏好“为何”类问题,关注意义。

3.如何(how):一些表示方法、途径与状态的问题,说明怎么样,用什么方法、手段、途径,处于怎样的状态或情况等问题。如果是表示一种方式,通常需要了解其过程;如果是表示一种状态,通常需要了解其具体的程度。

例如:你是如何做这件事的?——方式

她今天怎么样?——状态

学习的基本方式:方式——在做中学习,也就是只有通过经历才能获得经验;状态——在体验中学习。麦卡锡认为“抽象—行动”型学习者偏好“如何”类问题,关注应用。

4.若何(if):一些表示情境条件变化的问题,当条件发生变化时,“如果”“要是”“是否”“即使”等情况下的问题。

我们该怎么办?

假如那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呢?

学习的基本方式:猜想,情境中学习,发散与创造性地学习。麦卡锡认为“抽象—反思”型学习者“若何”类问题,关注创造。

5.由何(where/when/who):表示问题发生的条件、来历、起因,通常可以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情境,并由此进一步确定问题的性质以及问题解决的方式。

如何在化学复习课中进行课堂提问 篇7

一、为了理清学生知识结构, 提问要有引导性

初三第一轮复习, 立足基础知识, 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因此许多教师采取地毯式轰炸, 帮助学生梳理每一个知识点, 唯恐漏掉任何一点。本人以前也使用过这个方法, 但总觉得效果不好。这是因为旧知识本身对学生来说已失去神秘色彩, 相应的也就失去了吸引力。因此, 我们课堂提问, 不能面面俱到、平均使力, 而应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尤其帮助学生理清各单元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感觉课堂“有所变化、有所收获”。

例如, 在复习《酸碱盐》时, 如果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条件等重点、难点一一列出, 让学生感觉知识结构很松散, 没有系统, 这样的结果弄得自己疲劳不堪, 学生却昏昏欲睡, 效果可想而知。本学年在复习“酸碱盐”时, 改变方法如下:首先以一首诗《石灰吟》引入, 接着向学生提出问题:在这首诗中包含三个化学反应, 你能用化学程式表示出来吗?进而要求学生把含钙的三种化合物 (CaO、Ca (OH) 2和CaCO3) 相互转化的关系用图示表示出来 (见图1) 。

最后通过这三种物质相互存在的反应规律, 自己归纳出酸碱盐知识结构 (见图2) 。

通过引导性问题, 让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进而总结所学知识及其内在联系, 内化成知识体系网络,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 根据学生在不同复习时期的认知水平, 科学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 使学生更易理清知识结构。仍以金属性质的复习为例加以说明 (见图3) 。

二、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要有递进性

布鲁纳说:“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可引导学生智慧。”在初三化学复习中, 本人在设置问题时, 尽可能多角度设问, 设问梯度由易到难, 由表及里, 把握问题空间, 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认知规律, 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跳起来才能摘到桃子, 使问题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例如, 在《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时, 根据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六单元小结中的第三题, 本章知识间的联系可图4用来表示, 写出图中所示七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教材中原题)

递进题1:请仿照下图中C→CO2转化的表示方法, 将下图中C、CO2、H2CO3、CaCO3等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连接起来, 并在箭头旁标明必需的其他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提示:有的物质间转化的途径不止一种)

递进题2:从四种反应类型总结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 化合反应 (1) 有CO2参加的化合反应; (2) 有CO2生成的化合反应。

2. 分解反应:有CO2生成的分解反应。

3. 置换反应:有CO2生成的置换反应。

4. 复分解反应:有CO2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5. 不属于上述的四种反应类型且有二氧化碳参加的反应。

这样的问题由教材中原题出发, 由浅入深, 不断递进、改变,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变”的现象中发现“不变”的本质。通过搭设台阶, 帮助学生逐步跃上思维的新高度, 调动学生积极动脑, 积极参与, 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水到渠成。

三、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提问要有探究性

在当代人才的多种素质中, 起决定意义的是及时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和高度应变的创新能力, 而应变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 它是思维最高层次的活动。对学生来说, 创造能力就是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独特的见解, 新颖的解法等。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和科学家发现规律一样带有强烈的探索动机, 也经历了提出问题、建立假说、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等几个阶段。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精心设计一系列探究式的问题和实验, 引导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 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例如, 在复习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时, 设计了以下问题:

Ⅰ.实验中所选试剂应具备什么条件?在下列五种物质:铁丝、红磷、镁粉、硫黄和木炭中, 选用哪种物质最适宜?

Ⅱ.根据提供仪器可设计哪些装置?有无底试管、钟罩、带有燃烧匙的橡皮塞、水槽、烧杯、铁架台、注射器。让学生上台展示设计的多种方案。 (如图6)

Ⅲ.让学生任选一种方案进行演示实验。

Ⅳ.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结论。

从头至尾学生积极动脑, 大胆设想, 积极参与探究过程, 思维很活跃。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合理、开放、有创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四、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提问要有反思性

反思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 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学生在化学学习活动中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反思。在中考复习中进行试卷讲评时, 更需要我们提出一些反思性问题, 帮助学生探究其中的问题和答案, 进而激活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例如, 针对某试卷中一道典型的习题而言, 可设计下列问题:

1. 你弄清楚题意了吗?本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有哪些?

2. 本题怎么做?你找到解题的哪些突破点?解题过程中对哪些知识点、方法进行了怎样的组合才得到正确答案?

3. 本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解题的依据是什么?题给的哪些已知条件是必须的?哪些是多余的?题目的字里行间是否有隐含条件?你是怎样发掘出来的?

4. 怎么会想到本题要这样做?

是得益于做过的某道题的启发, 还是经过了多次的尝试?是先做了某种大胆的假设再依逻辑推理做出验证, 还是完全凭经验?

5. 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解答本题?

用常规法如何解?尝试一题多解时你的思路广、方法多吗?是否注意了逆向思维?

6. 如果发生错解, 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是审题不清, 还是计算失误?是掌握知识不准不牢, 还是解题方法不能灵活运用?应该如何克服?

7. 本题与哪些题相似或有联系?

解这类题有无规律可循?又有哪些细节应引起注意?

针对一套考试试卷而言, 可设计以下的反思要点:

1.考前对本次考试有信心吗?心理依据是什么?考前和考中有过紧张与焦虑吗?原因何在?怎样消除?

2.考试时间安排合理吗?有的题会做, 却有因时间不够而没做的情况吗?在何处耽误了时间?今后如何避免呢?

3.你采用怎样的解题顺序? (由易到难、由前到后还是其他方式) 你觉得哪种顺序比较适合你, 有改进的余地吗?

4.列出你在本次考试中掌握得好的知识点与掌握得不好或不够好的知识点。

5.通过这次考试, 你发现自己的优点是什么?存在的不足是什么?

教学实践表明, 复习课不是不要课堂提问, 而是应该加强课堂提问。只要在问题设计和提问技巧上多加钻研, 大胆突破, 复习课一样可以上得精彩, 复习效率也能大大提高。

摘要:目前, 大多数教师在新授课时, 都会高度关注、努力探讨课堂提问教学艺术。但是在初三化学复习课上, 却存在这样误区:教师上课拼命讲, 学生下课拼命做, 认为这样可节省时间, 赶上进度。其实, 在化学复习课中大胆引入课堂提问, 往往事半功倍。这样既巩固了复习效果, 又提高了复习效率。如何在化学复习课中进行课堂提问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浅谈如下:为了理清学生知识结构, 提问要有引导性;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提问要有递进性;为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提问要有探究性;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提问要有反思性。

关键词:化学复习课,课堂提问,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篇8

一、把握时代脉搏,创新教学目标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是对小学生进行比较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我在继承传统教育优点的同时,十分重视确立符合时代气息的教学目标,以适应新时期教育的要求。

品德与社会课以社会环境、社会生活、社会关系三方面内容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着重培养道德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指导学生行为,使学生初步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教学中,我紧扣“八荣八耻”、“三个代表”、“改革开放、和平统一”等具有时代气息的要求,精心设计组织教学,既重视知识积累,又强调培养能力,从品德和教育的整体性、阶段性等多角度全面考察目标,在品德与社会课中实施创新教育。

如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时,引导学生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确定培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的品德教学目标。

二、结合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

“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新教育还体现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新教育精神,深化教学结构的改革和教法的创新,是培养小学生创新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因此,在教学中,我精心设计,创新课堂教学环节。品德与社会课中的结构一般是明理、激情、导行,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激趣导入、学文明理、指导行动、总结谈话四大环节人手。

1激趣导入。激励是创造的“灵魂”,通过采用多媒体课件、竞猜谜语,演唱儿歌等生动活泼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2学文明理。品德与社会课本身情感色彩很浓,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促使学生情感内化,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同时,把握好明理的切入点,以激情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特点,讲究准确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这样不仅提高了教育效果,也为思维创新奠定了基础。

3指导行动。品德与社会课中激情是载体,学文是手段,导行才是目的。教师要重视把握这一落脚点,在教学中不但考虑课堂情感的延续,还注重学生情感的内化。重视学文与导行的有机链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的情感,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各种能力,在行动中锻炼创新能力。

4总结谈话。对全文的总结既是一堂完整好课的需要,更是品德与社会课学生道德观念确认的需要。在每一节课结束时,教师要用画龙点睛的结束语深化学生的认识,并因势利导,表达自己对学生的热爱、期待和良好祝愿,指导他们今后的行为,在师生谈话中捕捉创新亮点。

三、注重内容延伸,创新实践方法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优良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因此,教师要教育学生把学到的知识、道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课内导行,更重课外践行这一环节,为学生提供创新大舞台,培养创新能力。

1组织调查。当今的社会是信息社会,教师利用学生课前对图书资料、历史文献、网络信息等进行调查统计,激起学生创新的欲望。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课前通过填写表格“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让学生体会到塑料制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个个积极行动,开动脑筋思考,提供设计方案。在“怎样减少白色污染”教学环节,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及亲人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会产生白色污染”,然后在课堂展示并讨论调查结果,提出解决方案。

2收集资料。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也是学生成人后施展才智的天地。教师要让他们多接触社会,学会与人交往,从小养成对资料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一课,让学生利用数据、图表、场景描写,充分运用自己熟悉的方法,通过实地观察、图片展示、网络浏览,了解我国是个贫水国,发现我国用水浪费十分普遍之后,会很自然地形成要节约用水的意识。

对课堂教学提问及设计策略的认识 篇9

当今高中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休息时间较短、上课的时候容易犯困、因此、课堂提问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有效途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在地理教学中,正确认识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有效途径。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这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运用好问答的技能,可以有效地控制地理课堂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必须要知道和了解设计策略。

通过学习专家的讲座和自己的教学实践,我对课堂提问设计策略,有了更深刻地了解:

第一,课堂提问要因人施问。成绩好的同学深问、成绩一般的同学浅问,让学生有种成就感。

第二,创造良好的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将提问 和对话相结合,教学气氛更自然,更和谐。

第三,把握提问的时机。

第四,提问的形式要灵活多样,如:正问,反问,讨论,预设问题提问,现场随机提问,等等。

第五、确保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侧重引导和纠正。课堂提问就是教与学之间的一种互动,师生之间互动得越好,教学效果就越好,我们要掌握好这种互动,实现教学成绩的飞跃。

一、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强,提问的范围过大,学生无从下手,学生回答往往是照本宣读,以偏概全,不利于学生的思考。

2.教师设计的问题太随意,未经精心设计的粗放型问题满场飞,没有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而设计,使教学重难点偏离,避重就轻,对学生思维的发展没有帮助。

3.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违背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提问没有起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反而影响了课堂教学过程的正常实施,甚至会出现课堂冷场。

二、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设计策略

1.课堂提问要提前预设

为了使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能为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服务,教师在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在备课时应缜密地设计问题。如课堂提问问什么,在哪一个环节进行?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要先后有序、环环相扣,有主有次、联结一贯且具有内在联系,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启发性,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地、主动地思维,在积极思维中解决问题。问题设计的题意要明确,不能含糊其辞。如教学《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时,教师提问:“今天是10月6日,太阳直射点与赤道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因不明确意思,无从着手。后来教师直问:“今天是10月6

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还是以北?”学生则异口同声回答:“在赤道以南。”可见,问题的设计若题意不明,就会影响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质量。地理教学提问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相联系来达到让学生学习身边的地理、有用的地理的目的。但教师的提问也不能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更不能追求庸俗来活跃课堂气氛。2.课堂提问要因人施问

地理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及学生解答,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及技能,但要注意提问时问题的难易要与提问对象的水平相适应,避免学生能力有限而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以免影响后续学习的积极性;或者因问题过易(学生能力过强)而失去提问所欲达到的预期目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因人而问,通过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合适的学生进行回答。如容易的问题,可以提问中差生,问题较难,可以提问优等生。这样,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得到进步,都有得到老师提问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对于消除中差等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也有很好的效果。3.课堂提问要因时施问

上一篇:复旦大学2000年高等代数下一篇:船员服务质量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