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024-11-07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精选8篇)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1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管理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成败。在学生管理过程中把握好我们的管理对象——学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如果我们仅仅把学生看成接受教育和被管理者的话,就容易出现学生被动接受和消极应付的局面,也容易导致老师唱独角戏,吃力不讨好,管理效率低,管理效果差的局面,为了克服上述毛病,实现学生管理效率效果最大化,就要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实现和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注重学生干部的选拔、培养、使用,增强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学生干部是广大学生的带头人,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载体;是学校、教师开展工作的基层组织和得力助手;是班集体建设的有利保障和守护者。他们的工作是学校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校风与班风建设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因此,此工作历来受到学校与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只有坚持在使用中教育、培养、信任、爱护的原则,方能建设一支稳定而强干的学生干部队伍,方能充分发挥其先锋与桥梁作用。

(一)学生干部的选拔

学生干部也要竞争上岗,注重其心理素质的锻炼和提高。当今的社会充满竞争,在学校选拔学生干部的工作中,要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有意识地锻炼和培养学生。既然是竞争,就会有成功和失败,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参与者,教育他们在注重竞争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参与过程,因为锻炼自己才是目的。这里要明确五点:在竞争中毛遂自荐是对自己的肯定;推销自己是自我评价;谈及今后的设想是为自己确立奋斗目标;评委的评议是重新认识自己;无论成功与否,都不要忘记为自己加油。这样可以使参与竞争的同学,既能分享成功的喜悦,又能接受失败的考

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二)学生干部的培养

学生干部不能只是使用,还要培养,学生干部的培养首先应该是意识的培养,明确学生干部的利与弊,然后是工作方法的指导,再是班级管理的艺术与技巧,教会学生管理的程序和模式,让学生能形成规范管理的理念。真正使学生干部能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能力。

1、教育学生干部使之树立工作的责任心与荣誉感

在学生干部任职的第一天起,就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并在今后日常工作中不断强化。要告诉学生干部,当干部要有吃苦、吃亏的思想准备;要牺牲自己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要遇到不少的困难与阻力;因而要有自省自克的意识,处处做表率;要准备自己的工作不被同学、甚至是老师的理解,既要任劳,又要任怨。所有这些,没有一定的觉悟和毅力是难以做到的。实践告诉我,责任心与荣誉感是缺一不可的,多用荣誉感激发学生干部,容易产生虚浮之风,正确的荣誉感,必然落实到高度的责任心上。

2、对学生干部要关心爱护、精心培养,注重其工作能力的提高 学生干部的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从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因此,在工作中教授工作方法、在实践中耐心指导是必不可少的。首先,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新上任的学生干部,热情很高,在工作中他们会遇到许多第一次,如第一次召集委员开会布臵工作、第一次安排卫生检查、第一次跟校领导反映情况、第一次组织文体活动,这许多第一次对于学生干部来说好的开头十分重要。因此,扶着他们迈好第一步,既可以为学生干部树立威信,还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帮助他们第一步的关键在于精心指导,教会他们工作方法。其次,帮助他们处理好各种关系。学生干部工作时最头疼的就是处理人际关系(与主管部门和业务指导部门、班主任、班干部、学生会其它干部、本班同学等)和摆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帮助学生干部理顺这些关系及如何在工作中处理好这些关系,会使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心情愉快。第三,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威信。—方面要求学生干部自身要努力,珍惜当干部的机会,珍视干部的荣誉,树立干部形象,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另一方面要帮助学生干部实现角色定位,并有计划、有组织的展示干部的能力。管理者要有意识的帮助学生干部树立威信,教育学生不仅要尊重学生干部,还要尊重他们的劳动,使学生意识到尊重学生干部就是支持学校工作。当学生干部工作中有失误时,要耐心加以指导,注意工作方法,不当着同学的面儿批评他们等等。

总之对学生干部既要教给任务,又要教给方法,既要大胆放手,又要小心扶植;既要热情鼓励,又要严格要求;既要在培养中使用,又要在使用中培养;支持、鼓励并发挥其特长是使用干部的主要方法。

(三)学生干部的使用

对学生干部要放手使用,严格管理,注重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放手使用不是撒手不管,在原则问题上要把关,在履行职责时要撑腰,在协调关系时要指导。要尊重学生干部的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性的开展工作,时常与他们谈心,发现情况及时解决。第一、在放手使用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首先是思想水平的提高。能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贯彻学校的有关规定,参与学校的建设,能以“讲正气”的态度反映学生中的思想倾向、意见和合理化要求,做好信息反馈;能以身作则,在学习、组织纪律和集体活动中能起带头作用。第二、管理者要注意学生干部中的“腐败”现象发生。如利用检查执行公务之际,行个人方便之举;利用手中的“权力”,在班级评比中做小动作或收受同学的贿赠等,这些既降低活动评比工作的可比性,还会影响学生干部的个人形象和学生会组织的整体形象,甚至可能会出现不可收拾的局面,因此这种现象要坚决禁止,“警钟长鸣”。第三、加强学生干部团结精神的培养与训练。既要做团队(学生干部集体)的优秀成员,还要努力带好班干部这支队伍,让他们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影响带动全体同学。第四、创设良好氛围,为学生干部顺利工作创造条件。所谓良好氛围,应当包含:1.全体同学之间团结、信任,这是学生干部最理想的工作环境,这要通过长期培养才能形成;2.全体同学应服从学生干部的指挥,接受各项工作的检查,正确对待

学生干部因工作需要向学校与老师所进行的工作汇报;3.能原谅学生干部的工作失误。必要时,我们要向同学解释学生干部的工作意图、难处,以求理解与支持。对支持与理解学生干部工作的同学要表扬;反之,要提出批评。当然,批评要注意方式,防止学生对学生干部产生抵触情绪。第五、教会工作方法,尊重工作职权。应当教会学生干部:1.根据中心工作提出自己的工作设想,订出工作计划,并做好工作总结;2.对一件具体工作会抓住中心,周密安排各个环节工作,谨防工作失误;3.会辩证地分析形势与问题,辩证地评价别人与自己;4.明确常规工作与特殊工作的内容与处理方法;5.会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尊重学生干部工作职权,主要是只要时间允许,就应该征求分管某项工作的学生干部的意见。如班级要补选学习委员,或要指定一名课代表,就要事先分别与班长和学习委员讨论一下,然后将名单在班委会上讨论通过。老师决不能主宰一切,只是让学生干部当“点头”机器和“执行”委员。

总之,在学生干部的培养和锻炼中,最根本的还是培养他们朴实做人的原则、踏实的工作作风、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开拓的创新意识。管理者要想把学生干部带好,除了要具备育人的意识和管理水平外,还要讲究思想政治工作的技巧,比如通过制度建设来实现工作目标。可以建立健全学生干部培训制度、经验交流制度和评比考核激励机制等,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干部的潜力,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使当学生干部这一经历成为他们一生中美好的回忆,终生受益。

二、加强学社团建设,增强学生的自主组织能力

学生社团是学生基于共同兴趣和爱好,依照法律,按照一定的章程,自愿结成的具有固定成员和特定活动内容的群众组织。它既能丰富校园文化,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学生素质拓展,充分实现成员的共同意愿,为广大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提供了舞台,也已成为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德育工作领域重要载体。

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自发组成的学生群众组织,最鲜明的特征是目标的自愿聚合。学生社团是以共同的观念、兴趣、爱好、追求目标为基础而自发组成的自愿参加活动的学生组织,有群体目标的整合性,大家都能为共同的社团目标努力。其次,学生社团具有普遍的群众性,表现为数量多,成员来源广。再次是社团辐射面广。由于社团成员来自不同的专业班级,所以信息传播的对象多,速度快。学生社团具有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社团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造就和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有着几个不可替代的优势:

第一,普遍教育性。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追求、共同的奋斗是产生凝聚力的内在条件,这些因素把众多的兴趣爱好、志向相同的同学汇在一面旗臶之下,使学生社团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每一个社团都带有特定的文化内容与观念指导,这就使社团工作富有教育性的特点。

第二,典型示范性。很多社团在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会给学生们带来某种示范性效应,引起众人的仿效,重塑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观念,影响全新的人生理念的形成。

第三,无形的组织性。社团活动有着一种强大的组织的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座谈会、社会调查、影视欣赏、辩论、走访、网络交流,社会实践、公益活动等这些灵活多样的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角度看,都是在构建无形的教育的组织平台,为我们进行学生德育教育提供了舞台和载体。

大量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和管理,促使同学进行“心理位臵互换”,减少了同学间的矛盾,增进了同学间的理解,形成了和谐的同学关系,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在纪律、学习、劳动、文体活动方面的自觉性,培养了学生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竞争意识、参与意识和协作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形成、提高和完善。

管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管理工作如果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的要求,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主体性管理,使作为管理实践活动的学生,能够通过对道德原则、学校规章制度的积极、主动的理性的思考后自主、自觉、自愿地作出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达到自我管理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面向全体学生是主体性学生管理的基本要求,把学生作为管理实践的主体,让其以“主人”的身份去参与管理实践,并在实践中信出“选择”,进行“判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主体性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充分、和谐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是学生自我管理的核心。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2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能动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 高校教育模式逐步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向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方向转变, 建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学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辅导员必须正确认识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 找准自身在高校工作中的位置。就目前新的形势来看, 在大学生中深入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 对改进当前大学生管理工作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

1 新形势下对“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管理模式的认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 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党团组织的教育引导作用, 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在新形势下, 这种管理模式已经得到了新的改进和诠释。

“自我教育”的核心体现在大学生自身理想、信念教育和树立方面, 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关键是要发挥好学生中党团组织, 学生党员、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努力引导广大同学积极向上, 健康成长。

“自我管理”就是学生对自身的约束和引导。当前, “自我管理”应主要体现在倡导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管理好自身的行为和思想, 把管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强化学生对学校管理的认同和支持, 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参与管理。同时, 在参与协同管理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尊重学生的思想意识, 能够使学校管理者和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自我服务”包含了物质服务和思想意识上的提高, 价值观念发展等精神服务。物质服务更主要地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满足各类生活的需求。当前, “自我服务”更重要的是精神服务, 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品位的提升和精神需求的满足。这需要积极组织各种能够提升校园文化氛围的高品位、高层次活动, 通过鼓励广大同学的参与达到熏陶和渗透的作用。

2 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是时代的要求

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辅导员工作的成绩和效果, 提高自身素质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工作的需要。

首先, 辅导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要特别重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 把握整个理论体系的精髓和实质, 武装自己的头脑。

其次, 辅导员要有坚定的信念, 热爱学生工作, 培养对思想政治工作的认同感和敬业精神。辅导员要摒弃各种世俗观念的影响, 做到心理平衡, 爱岗敬业, 专心致志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养成埋头苦干、默默奉献的精神。

再次, 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所学专业的认识和了解。对学生所学专业知之甚少, 与学生之间就缺少共同语言, 所以, 辅导员要把认识和了解学生的专业作为一个必备的素质来培养, 听听专业课, 自学一些专业课程, 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最后, 勤于思考, 善于总结, 勇于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门科学, 有其自身的规律性, 既要认真学习, 掌握基本原理, 用科学理论指导工作, 又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总结, 要在总结中勇于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模式、内容、体制和方法。

3 强化管理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动性

辅导员对学生的培养, 除了思想品德的塑造外, 更主要的就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力培养是全方位、多角度的, 对辅导员而言, 在班级教育与管理工作实践中, 要善于发挥管理中蕴藏的教育因素, 把管理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服务能力。

3.1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管理中的师生是主导与主体的关系, 因此, 辅导员在实施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能自主、自立、自尊、自强。辅导员必须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要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明确的是非观念, 善于区别真伪、善恶和美丑, 鼓励他们追求真、善、美, 反对假、恶、丑。要培养受教育者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善于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 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要指导受教育者学会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种自我教育的方法。

3.2 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班级管理是辅导员和学生的双向活动, 辅导员的管理行为需要学生的主动配合才能完成。成功的班级管理, 要从学生的自尊自重抓起, 培养学生形成强烈的自尊心, 教育他们自觉爱护自己的名誉, 不做有损自尊和名誉的事。所以, 辅导员对学生的管理和约束, 本质上就是一种教育行为, 要使管理真正起到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辅导员应经常把各种行为规范和纪律制度向学生做宣传解释。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做, 更要使学生懂得为何要这样做, 真正把行为规范变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提高他们的自觉性。

3.3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 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

班级是社会组织的雏形, 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在班级里, 存在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和社会联系, 学生在班集体中有意无意地进行着社会角色的学习。因此, 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 要不断为学生创造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让学生在参与班级活动中, 认识社会, 适应社会生活, 正确处理同学间的各种关系。因此, 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就成为学生能否适应新环境的关键因素,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也就成为辅导员工作的首要课题。

在大学生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 对于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是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成才为主线,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张琮玫, 孟旭洁, 宗伟.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探索[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4) .

[2]李娟, 黄成兵.浅谈大学生自我管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1) .

[3]杨艳利.大学生自我管理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7) .

[4]刘云, 邓玉林, 王超, 高珍.浅析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J].大众商务, 2009 (4) .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3

一、留守学生现状分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打工,数以千万计的父母不得不和自己的孩子分离,将孩子交给年迈的父母或他人照管。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学生群体——留守学生,并且这一群体还在迅速扩大。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能照料孩子,为弥补自己的愧疚,就想法给孩子以经济补偿,导致部分孩子好逸恶劳,行为习惯差,喜欢说谎,小偷小摸,花钱大手大脚,沉迷于网络游戏,并且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影响力。通过调查分析,绝大多数留守学生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缺乏良好的情感

有一学生父母长期在外,爷爷年事已高,又不识字,每次父母寄回家的钱,该生认为该钱是他父母的,于是要求爷爷全部给他。爷爷不给,他就拿刀威胁爷爷说,如不给就把爷爷杀死。爷爷无奈,只好把父母寄来的钱全部给他。他自己在外大吃大喝,毫无孝敬之心,吸烟、赌博样样都来,真是令家长、老师沮丧不已。

(二)自我管束不严,沾染恶习

一些留守学生在校上学一周只盼快到“愉快”的周末,他们没有人很好地管理,趁机上网吧,进游戏厅,有的欺骗爷爷奶奶学校要补课或要缴名目繁多的费用,在家骗钱,得钱后聚众赌博、请客吃饭等,模仿社会上的“帅哥”,出口成“脏”,语言很不规范,极易伤害他人,导致矛盾激发。甚至有个别学生周六回家拿钱,周日回来直接进网吧,干脆不进校园。老师上街寻找,很难找得到。学校、老师五天的正面教育抵不上周末两天的负面影响,对学校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三)自我管理不善,不能自理生活

很多留守儿童跟随年事已高的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打工的父母不放心将钱交由代理监护人保管,害怕他们弄错、弄丢。有一位家长,在他去广东打工之前,在银行给他儿子存了1200元,作为一个学期的零花钱。但1200元这个儿子两周就花光了。这样的家长、这样的学生还不少呢。个别的留守学生有了经济支配权,他们就干脆声称“有钱不用,过期作废”,大手大脚地花钱,周末、节假日到街上“潇洒走一回”,来个“快乐周末”,宴请吃饭,相互攀比,俨然一个大款的样子,对学生今后的生活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四)学业成绩问题

部分留守学生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束,回到家里无人指导作业,导致成绩不好,对学习丧失兴趣,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甚至有些学生根本不做作业,老师拿他也没办法。这样的学生几乎每班都有,别看都只有少数几个,他们对班上的影响却很大,致使整个班级的学风、班风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让老师们无可奈何。

由于长期同父母之间欠缺亲情,缺乏家庭良好的教育与管理,很多留守学生存在令人担忧的各种问题,也成为社会不安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解决提高留守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能力的问题迫在眉睫。

二、教育措施

针对留守学生自我约束管理能力较差的问题,我们将抓住留守学生教育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一) 从学校实际出发,完善教育功能结构

1.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和联系卡制度。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给每一个留守学生建立个人档案。每学期初,学校将分班建立留守学生花名册,登记好留守学生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家长姓名、家庭住址、联系电话,代理监护人姓名及住址、联系电话等,建立留守学生档案,以全面掌握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生活情况、兴趣爱好等情况。学校将建立家校联系卡,登记学校及班主任与留守学生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联系方式、详细地址。并要求班主任定期做好联系记录,为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提供第一手材料。班主任负责管理,教务处负责检查督促。班主任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补充档案内容,为留守学生的动态管理提供依据。

2.建立留守学生帮扶制度。学校把留守学生结对帮扶任务落实到每一位教师,教师要正确认识每一位留守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帮助留守学生找回自信心。帮扶教师经常通过家访或与留守学生谈心,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帮助留守学生总结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引导他们认识自我的价值,不断增强他们改掉不良习惯、追求进步的信心。给留守学生更多关爱,激发其学习热情。同时学校党组织、团委、工会将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列为工作内容,发动党员、团员与留守学生结对帮扶,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通过结对帮扶,留守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生活自理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得到了提高。

3.开展心理辅导,增强留守学生的自信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显示,他们中绝大部分存在比较严重的自卑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交流,他们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正确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这种情感欠缺严重影响他们与他人及社会的交往。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时有失落感,在一段时间里不爱说话,不和别人交往,变得自闭,性格孤僻、脆弱、渴望亲情等成为留守儿童最大的心理问题。要让孩子们明白,父母不在身边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明白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该如何去做,又该如何和他人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对留守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留守学生心理承受力以及自我调节、团结协作、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二)从留守学生个体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个体的客观实际和潜能,因人施教,促进个体成长

1.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生理、心理、知识、能力、经验都处于发展之中,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状态。这种发展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知水平的发展,二是人格的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既要学会学习,也要学会做人。二者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发展性的教育,其宗旨就是实现学生认知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留守学生成长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把连续性和阶段性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才能使每个留守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班主任老师、帮扶教师要引导帮助留守学生描绘人生理想,分析自己的优势与不足,确定发展目标,写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并把它抄写在笔记本上,或向班级、小组同学公布,或装入成长记录袋,便于老师时时检查督促。同时留守学生与班主任老师、班集体和帮扶教师签订自律承诺书,找出自己最突出的缺点,向大家承诺限期改正,并写明改正缺点的具体措施,接受集体的监督,以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在这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帮扶教师要对留守儿童的理想、道德、是非观念、法制观念教育常抓不懈。由于留守学生多数在性格上任性、冷漠,遇事易冲动、叛逆,因此,班主任要倾注极大的耐心,切忌急功近利,必须持之以恒抓好留守学生的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守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增强法制观念,使留守学生的言行合法、合理、合情。是非观念薄弱是学生养成不良品德的重要原因,也是学生改正错误行为和坚持正确行为的障碍。因此,班主任要经常要求学生在自己身上寻找和分辨是非曲直,该表扬的进行表扬,该批评的经常用一些鼓励性和鞭策性的话语。日本教育界的一项研究表明:最好不要在学生作业本上打“×”号,因为这样会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善于发现这些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事实上,每个孩子有了才能,会引以为豪,树立自尊心和自信心。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教师对留守学生应细心观察,对于他们学习上、生活上的困难热情给予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类似于父爱和母爱的温暖,燃起希望之火,树立生活、学习的信心。并结合因果联系的原理进行说教,教育学生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使学生懂得该做的不去做而不该做的去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只有具有明辨是非和把握因果联系的能力,才能正确地区分事物、认识事物,提高行为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从而实现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的。

2.班主任、帮扶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进行反省,与社会、家长、老师的要求以及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对照,通过日记、周记、汇报、“每日几问”、月评、期评等方式来调控自己的行为,实现自我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帮扶教师要尊重留守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尊重留守学生的权利,承认留守学生与其他学生在各方面是平等的。由于留守学生父母不在身边,得不到父母的疼爱,他们在心理上感到极大的失落:别人有父母疼,有父母爱,自己没有,自己就像没爹没娘的孩子,自卑之心油然而生,偏激的行为不觉而出。久而久之,教师和同学就会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对他们难以做到尊重。尊重他们,以保护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同时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以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从而使他们“亲其师,信其道”。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自尊心,这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要培养自尊心,只有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正因如此,精心保护留守学生的自尊心显得极为重要。对待留守学生不能采取严厉训斥的做法,而是要给予充分的尊重,以维护他们的自尊心,然后“步步为营”,耐心深入地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给予关心和多方面帮助,使他们逐步懂得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是对他们真正的爱护,而不是强迫他们该如何做、不准如何做,从而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使他们从思想上转变过来,自觉地反省自己的行为、思想、学习、生活,实现自我管理。

留守学生同样承载着民族的希望,他们不仅关系到现实社会的安宁与和谐,还关系到祖国下一代的整体素质。因此,帮助留守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问题, 关爱农村留守学生,他们才会有健康的心理、规范的行为,才能为外出务工人员减轻心理压力,为学校的管理减轻压力,也为社会减少不安定因素。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4

我们的英语教学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因为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古板和陈旧之外,还因为我们中国缺乏英语语言实践的环境,学生一天中正式接触英语的时间就是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而这一时间要达到实现掌握语言知识、形成语言技能这一目标是远远不能达到的。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处于初级阶段,由断乳期向幼稚期,到半成熟期发展,心理发展还未成熟,缺乏自控能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意志力薄弱,欠缺学习的毅力。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这一时期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监控能力。

一、听力训练的自我监控

在听力训练中要遵循从易到难的原则,不能好高骛远,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进,否则会欲速则不达,不仅影响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了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在每个阶段的训练中,学生必须科学安排时间,如建立听力训练档案,制定训练计划、确定练习时间等,时间不宜过长,一天十分钟,持之以恒,反复训练,一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训练一定时间后,可以尝试听电台或电视台的英语节目,逐步由机械练习转到活用练习。

二、阅读训练的自我监控

和听力一样,阅读属于语言输入,它分为精读和泛读,其比例大约是1:8。遗憾的是,中学生的泛读量远远没有达到要求。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制定泛读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阅读训练,阅读材料可以是限时阅读,做这类训练,应该制定一张阅读卡,记录阅读量、完成时间、答对率等,以便及时得到反馈和比较;也可以是非限时阅读,例如英文报纸,这种阅读只强调信息的获取,只要看懂就行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再找一些诊断性阅读材料进行自我测试,及时了解自己的进步情况。

三、说训练的自我监控

说属于语言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系统工程,缺一不可。一定量的语言输入,会导致一定量的语言输出,尽管这一“量”不完全相等。教师在指导学生

进行说的训练时,要注意指导他们做到“见缝插针”,抓住每一次练习的机会。要把独立练习和联合练习相互结合起来。如学生自己每天单独就一个话题,用英语进行自言自语,要让学生学会用英语进行思维,这样的思维一旦形成,就会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学生也可以和同伴一起,在固定的时间、地点进行训练,每天坚持几分钟,互相促进、彼此监督、天天坚持。

四、写作训练的自我监控

写作是一种控制性的输出,写什么?怎么写?都由作者自行决定。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后进行写作训练时,要指导他们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单词到短语、到句子、到段落最后篇章,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形成一定的写作技能后,可以叫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也可以写一些材料作文。让他们写出作文后先暂时放在一边,过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自行修改。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通信,让他们在实际的英语应用中提高写作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篇5

崂山区汉河小学 祁丽娜

应该说以前的教育忽视了学生们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则强调要培养具有主动主观能动性的人,强调学生要有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千万不要出现老师发号施令,学生被动管理,很多事情由老师包办的现象。这是典型的学生缺乏自主管理的能力的表现。而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就最善于让学生们自己管理自己,因此,他才能身兼数职,经常外出讲学,却能事事出色,工作游刃有余。为了加强学生们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我想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

“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是能够认识自己。”要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必须得让学生对自己的各方面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然后充分唤醒他们自我管理的意识,才能将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达到真正的教育的目的——自我教育。

二、巧用榜样,强化正面意识。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成为集体里最受欢迎的人。什么样的学生在班里最受人喜欢?有礼貌的学生,习惯好的学生,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学生。我们该充分利用身边榜样的力量来优化班风,引导学生发现各类榜样人物的优点,让他们受到启发和鼓舞。

三、教会方法,树立信心。

没有一个学生不想成为好学生,也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好好学习。他学习不好一定是碰到了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和他们一起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学习,管理自己的言行,管理自己的情绪。在学习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习得好习惯,逐渐改掉坏习惯。

四、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教育要面向全体。没有儿童主动的参与,也就没有自我管理的实现。把班级事情细化并且分给个人。让每位学生都有事干都成为集体的主人,主动的来管理班集体,这有利于培养学生们的责任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五、家校结合,共同努力

其实,今天的学校和家长已经开始重视学生自我管理习惯的培养,可是效果不明显,其问题在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脱节。只有家校结合,共同努力形成自我管理习惯培养的良好环境,并进行坚持不懈的行为训练,才能让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养成善于管理自己的良好习惯。

六、及时评价,体验成功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6

小学低年级的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比如抱臂坐正,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抬起来,小嘴巴闭闭紧,123谁坐好,书合上放桌角,训练孩子这些口令,养成良好的习惯。近年来,我以课堂生活为主体,以常规训练为主线,加强了对学生课堂纪律、常规、礼貌、卫生和劳动等方面基本行为准则的教育。下面就谈自己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从点滴小事做起。

低年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比较差,需要老师在生活和学习的点滴中教学生学会管理。比如,可以用制定小目标,用呼叫口令等方法来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低年级学生比较好动,好玩,注意力不集中,尝尝上课课堂吵嗡嗡,我就呼叫口令:小耳朵竖起来,小眼睛抬起来,小嘴巴闭闭紧,123谁坐好,每次只提出学生就会自觉遵守课题纪律。

二、注意培养小助手。

一个班的集体面貌如何,很大程度上是由小干部决定的。小干部对班集体有着“以点带面”和“以面带面”的作用,他们是“班主任的左右手”。所以唯有慎重地选拔和培养干部队伍,激发学生自我管理的欲望,让他们在班级中发挥作用,真正达到了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目的,这样班主任工作才能逐渐从繁重走向简单与轻松。

三、以强化常规训练带动教育教学工作。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因此,要扎实有效地加强一个学生的常规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遵守纪律是遵纪守法的基础,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内容,是培养规则意识的途径之一.纪律是一种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纪律,将无法正常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纪律是各项活动的保证.没

有正常的秩序,无法进行教学活动;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强调集体主义精神,一个班必须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强的规则意识,这是形成一个班集体的重要因素之一.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习惯,面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能硬性地规定,生硬地要求. 训练的内容包括《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的常规、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路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训练可以通过集体或个人、单项强化或全面优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务必使每个学生具有“服从集体,服从命令”的思想,具有自我约束力,形成习惯,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

四、做好学生的榜样。

科学家研究证明,孩子生来就具有对美的事物的倾向性,所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对孩子具有吸引力。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仪表、言谈举止,穿着要美观整洁大方,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不讲脏话、粗话,不管是坐、立、行保持良好的体态。让学生觉得你健康、充满活力。与他们有共同的特点,希望和你交朋友。

五、协调与科任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拥有丰富的信息。

班主任只凭自己的威信和力量是不可能取得教育成功的,他必须力争本班科任老师和家长对学生有一致的要求和态度,并时常同他们交换意见。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确保会议质量,尽量与家长取得共识。会上可以请个别优秀家长介绍成功教育孩子的经验,可以谈教改的方向,谈本期教学内容及要求,谈本期整体情况,进行作业展览或者谈学校对家庭教育的建议均可。要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配合学校教育好孩子,班主任工作才能更加顺利轻松。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7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是指学生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 保证学习的成功, 达到学习的目标, 在学习的过程中, 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其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一般都较高. 他们积极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与制订学习计划, 他们能自觉地选择较好的方法与策略, 选择或安排较好的学习环境, 以便学习能顺利进行. 他们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自己动手记录课堂讨论内容与学习结果, 并依据反馈信息,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相应地调节自己的学习. 在练习和记忆中, 通过多种方法的练习记住学习材料.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具有目的性强、自觉性高、灵活性大等特点, 较少盲目性与冲动性.

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正好相反, 他们对自己学习行为的监控能力比较低, 不善于根据教材、学习任务的变化而灵活采用不同的策略, 使学习缺少计划性、目的性, 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成功的可能性降低. 因此, 学生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已成为影响学业的关键因素, 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十分必要.

那么, 该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呢?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 笔者下面结合平时教学中的实例, 谈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任务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有足够的兴趣, 才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和饱满的情绪状态, 才会自发地调动全部感观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去;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兴趣, 学习才会有动力, 学习效果才会好. 数学课堂更是如此, 需要教师采取有趣的引入用通俗易懂而且幽默的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认真听课. 同时, 教师要善于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一章时, 利用导数求函数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非常方便, 可以告诉学生,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也非常方便,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让学生了解当今竞争的社会中, 学习与自我成长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自我成功感, 以增强自我调控的内驱力. 在学习活动中, 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加以肯定, 增加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还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业成功的机会, 增强其成功感和自信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如对一名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 上课时可以有意识地向他提问一些他能回答的问题, 并借此机会表扬他, 在他的作业里写上鼓励的语句等.

再者, 笔者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上仍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 学习任务的意识不强.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理解“我是一个学习者, 我到学校的目的是学习 , 而且如果我想学习的话, 我一定能学有所得! 学习虽然辛苦, 但是, 如果我能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我就会有成功感并会充满乐趣”. 并以此类主题的自我评价练习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例如, 张梓杰同学性格比较随和, 做事比较随意, 学习不够认真, 高兴的时候就学, 不高兴的时候就不学, 高二上学期曾经回校迟到5次, 考试成绩波动极大, 尤其是数学, 期中考试103分排119名, 期末考试59分排329名. 之后的表现仍然没有多大改变, 每次的考试, 数学成绩也都在50~70分之间波动, 直到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得52分. 笔者找到张梓杰同学, 与他进行了如下对话, 问:“你到学校来是干什么的? ”他回答:“当然是来学习的. ”问:“想不想学好? ”他答:“有谁不想学好呢? ”问:“那你现在学好了没有?”他低下头小声答:“没有!”问:“你有努力去学了吗?”答: “没有. ”问:“如果你努力学, 你能学好吗? ”答:“不知道! ”问: “记得你有一次数学考得103分吗? ”他抬头答:“记得. ”问 : “考得好开心吗? ”大声答:“当然开心! ”问:“那你那次是怎么考好的? ”答:“那段时间我有努力学习呀! ”问:“那你还想考出好成绩吗? ”小声答:“想. ”问:“那你今后该怎么做? ”答: “我会努力的. ”“大声点 ! ”答 :“我会努力的 ! ”“好 , 看你的了! ”之后, 明显看到张梓杰同学上课专心了, 还经常主动来问老师问题, 考试成绩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为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 教师在教学时应指出章节的重点、难点以及要求达到的目标, 这样有利于学生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 能够真正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目标确定后还要引导学生制订合适的学习计划, 并提醒学生要定期检查目标实施的情况.

例如, 在教授“导数及其应用”一章时, 根据教材的要求, 本章的重点是: (1) 要求学生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其内涵, 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2) 会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四个函数y = C, y = x, y = x2, y =1/x的导数, 并能利用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运算法则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形成导数概念, 了解导数的内涵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难点, 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也是难点之一.

考虑到所教班级的学生数学基础不是很好, 学习能力也不是太强, 因此没有对学生要求太高, 并且把要求细化, 结合考试的需要, 笔者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为: (1) 通过实例, 经历由平均变化率过渡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 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 知道瞬时变化率就是导数, 通过函数的图像直观地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即导数是曲线上某点处切线的斜率, 会求曲线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 (2) 看懂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四个函数y = C, y = x, y = x2, y =1/x的导数的例子, 熟记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 并通过例题的展示和适量的练习学会求简单函数的导数; (3) 结合实例, 借助几何直观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导数的关系, 能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会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 会用导数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极值, 以及在给定区间上求不超过三次的多项式函数的最值.

确定目标后, 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 如课前认真阅读课本的实例, 课堂上仔细听老师的分析讲解或与同学积极讨论, 对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导数的运算法则加强记忆, 反复默写, 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求切线方程、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 通过例题的学习和适量习题的模仿、操作, 逐步掌握. 期间, 教师要准备适量的习题供学生进行练习, 并且检查督促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

采用这样的方法, 让学生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方法可行, 使得学生懂得学, 学得懂, 并学有所得, 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

三、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监控的技巧

在教学中, 应渗透并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自我监控的技巧. 常用的自我监控技巧有自我奖惩法和心理暗示法.

自我奖惩法, 对自己学习成败所可能得到的奖惩进行想象和安排, 如“如果我数学考得好, 我就可以奖励自己看一场电影或玩一个游戏或者买一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如果考不好, 就不许使用手机或不许打篮球”等类似的方法使学生在自我的奖惩中学会自我调控, 通过自我奖惩法激发自己的学习动力. 例如, 李宇明同学脑子灵活, 接受能力较强, 但是数学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 原因是他喜欢打篮球, 经常在下午放学后打篮球, 直到上晚修预备铃响了才匆匆忙忙跑回课室, 连晚饭都顾不上吃, 晚修中途才跑到小卖部去买点东西填肚子, 原来计划学习数学的时间不能保证了. 进入高三年级后, 他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了, 所以他也想努力学好数学, 但是, 真正行动起来的时候却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很难安下心来学习数学, 几次月考数学成绩仍徘徊在50~65之间,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得58分! 他也不知道怎么办. 我告诉他, 你用自我奖惩法试试吧! 于是, 他按照我教的方法去做, 给自己设定了奖惩的措施, 慢慢地提高了自我监控能力, 成绩逐步提高, 几个月以后的高考, 数学考得了89分.

数学课堂有时可能会有点枯燥, 学生容易走神. 这时教师除了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来引导学生集中精神外, 还可以教会学生通过自我暗示心理训练督促自己专心听讲. 例如, 上课不专心时可暗示自己“我不分神, 我积极思考”. 有时, 学习的内容会比较难, 学生容易失去信心, 这时可以引导学生用自我心理训练语:我有顽强的毅力, 我有自控能力, 越艰难的事情我就越要做. 我保证在几分钟内做完某某事等. 例如, 王友升同学高一入学数学成绩68分, 排全级937人中的900名, 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28分, 排919名, 可是, 他的语文、英语成绩相当不错, 排名都在年级100名左右, 许多老师都为他感到可惜!他也努力过, 可是数学成绩都在30~ 40分之间徘徊, 直到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数学成绩也只有45分, 一度有过要放弃学习数学的念头. 于是, 我就教他用心理暗示法来勉励自己, 让自己克服困难, 坚持不放弃数学学习, 同时还给予他适当的辅导, 终于坚持到高考, 数学成绩提高到68分. 虽然成绩不算理想, 但是他说, 幸亏我用心理暗示法坚持了下来, 否则我的数学成绩会拖更大的后腿!

四、鼓励学生反思并修正自己的行为

为建立起自我监控的习惯, 教师要鼓励学生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习惯, 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行为做记录, 随时检查自己行为是否得当, 提高自己的自我调控水平. 要对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及时反思、讨论与评估, 检查与回顾自己所有的学习行为, 并不断地把有关的学习变量与所实施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法联系起来进行对照和检查, 以评估自己的学习计划与学习方法所能达到的学习效果. 根据反馈的信息, 总结经验, 找出不足, 并及时进行改进.

五、鼓励学生自我提问和相互学习

对于自控能力差的学生, 除了要求其上课做好课堂笔记, 还应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提问和相互提问. 在自我提问时, 应多问几个为什么. 例如, 解题时可自我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还有其他方法吗? 我掌握解题的思路吗? 在相互提问时, 可鼓励学生就解题过程进行提问, 以相互取长补短. 例如, 高三 (13) 班的叶晓靖同学, 是一个比较有上进心的学生, 由于原来数学基础不是很好, 上课的时候总是一知半解, 有时候听不懂了就容易开小差, 打瞌睡. 要求她课前先预习, 先学懂一部分, 不懂的上课的时候注意听, 可是她坚持不了多久. 后来再要求她把课堂不懂的先做好笔记, 课后再看一看、想一想, 不懂的问问同学或请教老师, 总算弄懂了, 作业也能完成了, 好不容易对数学产生了一点兴趣, 自己还找了不少的题目来做, 可是考试的时候成绩却不理想, 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数学只有56分. 她感到很灰心, 学习数学又提不起兴趣了. 同班的袁红瑛同学也是类似的情况. 我首先肯定了她们的努力, 指出了她们的不足, 并鼓励她们进行自我提问和相互学习, 要求她们每做过一类题型, 都要弄清解题思路, 掌握解题方法, 提高解题能力, 同时, 两人要相互监督、互相鼓励, 促进双方自我监控能力的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 她们坚持了下来, 高考结束, 袁红瑛同学的数学成绩由高三第一学期期末统考的52分提高到高考的90分, 叶晓靖的成绩则由56分提高到105分, 效果十分显著.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篇8

关键词:班级管理以人为本自我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班主任进行教育工作的依靠力量和组织保证。班级是初始化的社会群体,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搞好班集体建设,班主任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我们要尊重学生人格和自我个性,不能用单一的束缚性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具有公正性,它倡导师生平等,它具有亲和力,要求教师的教学活动惠及全体学生。它具有包容性,尊重学生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差异。我们学校有一个总体的德育目标,那就是尊重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有健全人格的人。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在于让学生实行自我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的班级管理重点应主要放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上,班主任应该教给学生自警、自诫、自励等自我教育的方法,使学生在陶冶情操、磨砺意志的过程中形成“不教之教”的自律习惯。 “不教之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一、组建责任心强的班委会, 让学生主动参与班集体管理

老师不必事事躬亲,建立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工作胆大的班干部队伍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他们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凝聚班集体的纽带,有了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班级管理就成功了一半。具体做法如下:根据学生为班级服务的意愿,由班主任提名、学生民主选举班委会,班委会民主选举班长的做法。然后,由班长组织班委会,制定班干部工作的责任目标和职权范围,向全班公布,由全班同学讨论通过。班干部在开展工作中,由全班同学负责监督和评价,班上的一切日常管理,全部由班干部负责。此时,班主任的主要工作是教育培养班委成员,教给他们一些管理班级的知识,教育他们严格要求自己,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在班级中树立班委的威信。 火車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没有威信的班干部相当于摆设,根本起不了任何作用,更别指望关键时候发挥带头示范作用了。因此本人对班长、风纪委员、卫生委员等班委成员要求非常严格,要求他们不仅要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及一切班规、认真做好本职工作,还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监督,在班级中真正形成核心力量。经常召开班委会,听取班委工作意见,及时指导班委工作。我班本学期班风正学风浓的事实充分证明了此种管理方法的优势,不仅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同时也锻炼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二、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播种一种行为,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会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教学就是养成学生求知的习惯,德育就是养成学生求善的习惯。德育要注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很多东西都是习惯成自然。教师要在学生求善的过程中不断地鼓励和强化,使学生的求善倾向不断地定型化。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首先利用班会课给学生讲故事,让学生从小故事里听出打道理来,让学生在思想上能够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其次,用许许多多学生自己身上的坏习惯的事例来说明不良习惯给他们带来的困扰和麻烦。这样学生能够真正在思想深处受到触动,才能做到变教师的要求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

三、开展各项有益活动、实现自我发展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集体若没有丰富的集体活动,就必然死气沉沉,缺乏活力,这将有碍于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而且,实际的人际交往活动的磨炼是自我教育的必经途径。品德只有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践行,德育的目的也才能实现。

因此,班主任在这方面要给学生提供帮助,鼓励学生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有益的活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班级相应开展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各种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健康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班级工作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让学生在复杂的环境中去接受锻炼,在纷繁的生活和实践中去接受考验,在成功与挫折中去经受磨练,让他们真正感受成长,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学生不可能永远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他们终究要长大,终究要离开教师走上社会。因此,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达到“不教之教”的效果,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地生活,让学生自己时刻能够反省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完善自我。来很多麻烦。有的学生屡教不改,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及整个班级。我们要耐心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并及时与班主任及家长沟通,得到他们的配合。耐心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攻心,就要攻其心理,让学生懂得导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他们健康成长,以便毕业后更好的服务于社会,适应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我感觉,做学生的导师工作,以攻心为上,思想解决了,其他事情就迎刃而解了。以心换心,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我认为,学生导师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导师们应当共同努力去探索一条有效的教育学生途径。这首先就要不断提高导师的自身素质。言传身教是最佳、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 我国大学生导师现状与对策分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上一篇:的人生名言下一篇:砂型外墙涂料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