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2024-08-14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共10篇)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篇1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中考试卷中写作占了10分,大多数学生只能考到5-6分,即使优秀生也会丢掉2-3分,很难得满分。写作也是一个综合能力的测试题,最能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了。根据目前学生情况,我们一致认为想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得从以下几点着手训练:

1.首先,记住单词,词组和一些重要的句式。并且学会运用这些单词,词组和句式造句,达到语法正确,句意完整。

2.第二,要多读课文,多背诵重点句式,落实到笔头上,通过读,背诵课文增强语感。

3.第三,每节课前可进行短时间集中训练,哪怕只写四,五句,针对性的让学生写一些句子。

4.第四,练习写作要做到审题清楚,注意时态,人称等。写作要点要写全要尽量用自己熟悉的句式来写,以保证准确性。

5.最后,教师要尽量多的给出一些范文,让学生多读,多记。范文要练习学生实际,接近中考,并针对每个单元内容进行练习。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篇2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一)新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里,作文教学一直处于比较短板的位置,没有完善的教学形式,多是随老师的经验教学,缺乏系统的教学方法。小学生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有限,常常会觉得作文是非常困难的事。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作文教学模式有了新的突破,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通过不同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写,也让学生去看,去听,去思考,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创造了表达自己的机会,也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写作能力。

(二)新的教学目标

新的作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不仅是对语文知识的贯通,也加强了语文同各学科之间的交流;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写作时自由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把写作变成记录自己成长的方式,而非语文课留下的作业。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

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都是以教师为主,围绕教师的教学过程展开。学生的作用只能配合教师的教学过程,特别小学生正是思维活跃跳脱的时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枯燥的课堂更容易让学生开小差,也限制了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新课改模式改变了这种情况,所有教学过程都围绕学生展开,鼓励学生进行创造,走出课堂,将单方面的教学变为师生之间的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二、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一)丰富作文教学内容

小学生们正处于好奇心旺盛,对外界的一切都想看一看问一问的时期,因此,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将作文课堂变成他们探索发现新世界的渠道,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自发地投入到对作文的学习和写作中去。比如要写关于花朵的作文,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们放映关于花朵的图片,关于花朵盛开的视频资料等,再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里已经开放的花朵,老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介绍花朵的名字种类等基本信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踊跃发言,说出他们自己喜欢的花,并且向大家说出喜欢的原因。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将喜欢同一种花的学生分到一组,让他们自己进行交流讨论。这样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观察生活走进生活

艺术源于生活,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走进生活。比如在学习《赵州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19课)时,学习了关于赵州桥的课文后,在作文课上就可以趁热打铁,给学生放映关于世界各地的桥的图片,然后在条件允许并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去参观在学校附近的桥梁,鼓励学生回想有没有在自己的生活中遇到桥,让他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最无忧无虑的阶段,教师应该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点滴美好,无论是一朵花的盛开,还是一棵树的成长,无论是父母睡前给的拥抱,还是爷爷掌心的糖果,都是珍贵的东西。这些细微的情感,他们也许不能自己描述出来,但是老师有责任让他们明白这些存在的意义。

(三)鼓励学生呵护学生

小学生们的思想都是非常简单纯真的。他们写的小作文可能天马行空,上句不接下句,也可能超出了常识,比如曾有学生写下“太阳是绿色的”这样的句子。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用成人的思想价值观去评判作文的对错好坏,而应该怀着呵护的心,表扬他们的创作,或者在课堂上评讲作文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想法和原因,也许会发现,因为家长喜欢天文方面的知识,经常和小朋友讲这方面的故事,所以太阳真的是绿色的,只是人们的肉眼分辨不出而已。老师的鼓励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而学生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互动分享,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在无形中拓展了他们的阅历,有助于培养学生谦虚的品格。

如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篇3

【关键词】写作能力兴趣 生活

说到小学生作文,很多语文老师都感到头痛,天天讲,嘴皮磨干了,总不见起色;对学生来说,作文同样是头痛的事,苦思冥想,作文纸上也就那么几句干巴巴的、空}同无物的句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认为应从以下幾方面人手。

一、增强学生对作文的认识,培养写作兴趣

鲁迅先生讲过:写作之于人生,尤重于衣食。我们一定要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向学生宣传写好作文的重要意义,使每个学生树立必须写好作文的观念。要求每个学生一定要重视写作能力的提高,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我教五年级语文时,就鼓励学生给我写心里话,把这项活动作为收集学生信息和习作的途径。我曾这样对学生说:我能看出,同学们都很喜欢老师,信任老师,都很想把心里话说给老师听。老师也很想多听听同学们的心里话,但是这样的机会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全体同学的需求

二、激发学生观察习惯,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内容空泛一直是学生写作的一个障碍,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习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要善于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小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有一种较强的求知欲,教师应引导他们去多观察,多思考,提高其兴趣。当然,在激发学生观察习惯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怎样去观察。要让学生知道在观察中要注重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只是“看”。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深入、广泛的、有顺序的观察:如让学生写《花坛》,我把学生带到花坛、花带旁边看,并布置了观察任务,提出:种了什么花?叶子怎样?茎怎样?花的颜色、形状怎样……这是初步的认识,如果不指导,学生就会像记流水账一样。同时,我还让学生先口头叙述,在口头表达时引导学生合理想象,运用形象的比喻。

三、自评自改,学会自已修改习作

学生能够独立地修改自已的习作,才是作文评改训练的最终目的。通过互评互改,学生具备了一定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这时及时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在

学生自改过程中,要求他们做到细心、认真、说真话,合理地作自我评价,并要求遵循“多读”的原则,先轻声读一两遍全A.边读边思考;接着逐句逐段地细读,边读边加批注,边读的目的,写成生动、形象的好文章。

四、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和技巧,培养创新能力

故事作文法和李凌老师的简妙作文法要经常讲,让学生完全掌握写作的这些基本方法和技巧,彻底解决他们无从下笔的问题,看到一个作文题目就能迅速地组织材料和理清写作的思路。“文无定法”是人人皆知的道理,如果千篇一律,一种腔调,就难以吸引读者。因此,在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写作方法后,要大力提倡学生创新作文,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上下功夫,使他们的作文标新立异,有个性和特色。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可让学生完成一个小制作,如学了《琥珀》,才让学生制作一个琥珀,并让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感受和新的发现写下来。

五、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好的作家没有现实生活材料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引导学生注意搜集材料,建立丰富的材料库。在此基础上写出来的文章就会丰富多彩,内蕴丰富。积累材料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能使学生增长知识,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现在的小学生,阅读量跟不上是限制他们作文素材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老师要想方设法开展读书活动,并向学生指导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把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段落和心得、体会抄到读书笔记上,为作文积累语言材料和写作材料,这也是作文教学的基本途径。

六、加强作文基本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写是说的再现和升华,要克服训与练脱节,习作与生活脱节的弊端,关键在于多练。我经常采用日记形式,以阅读观察为内容让学生写一个场面、一个事件或一个人物,把周围有教育意义的事记下来。久而久之,不仅解决了写什么,怎样写,而且指导了重点写什么,以及详略技巧、层次问题,提高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小语课文中安排了不少说明文,在学习了这类课文后,我们不妨让学生亲自实践操作一下,如学了《我们的新朋友——电脑》一课后,有条件的学校可让学生操练一下,并让他们把操作后的感受写下来。

总之,作文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活动,没有可以直接套用的公式和秘诀。对于思维能力、分辨能力、写作能力、观察能力还处在形成时期的小学生来说,作为教师,要努力培育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且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不断创新,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参考文献:

[1]陈秉章《小学作文教学艺术》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8年5月

[2]韦志成《作文教学论》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8年11月

[3]任长松《走向新课程》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2年4月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4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按课题分工我们四

(四)班探索的主要是积累与运用。根据本班学生情况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展开探索。

一、培养学生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累首先要培养学生具有浓厚的兴趣。我首先帮助学生建立一个积累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为自己的本子取一个美妙的名字,诸如“心灵的绿地”,“阳光集”“花絮”„„在为积累本起名字的过程中,初步让学生体验独立创作的快乐。积累本的内容由学生自主设计,从感性上使学生认识到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是很有趣的一件事。积累本的内容为了照顾学生的差异,采取课内教师指导与发挥自己的特长相结合。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出现,根据课内所学的内容,教师建议学生在积累本中积累课内的内容,并与自己创造积累相结合,后进生按照学习课内的内容进行课内知识角栏目的积累。

对学生摘抄的好词好句,要鼓励学生运用。但学生在运用积累时可能会犯机械的罗列,简单的堆砌等这样的毛病。这时老师的鼓励与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任何的指责都会使学生失去积累运用的兴趣。对于学生机械的罗列,教师应重点指导,哪些要删除,哪些可保留,哪些应替换。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体会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对学生作文中运用的好词好句,教师应及时表扬,可作范文让全班学生共同评赏,这样可以增强运用语言的乐趣。

二、阅读积累的途径

1.在阅读中积累

阅读各类书籍,是学生提高积累、丰富语言的有效途径。除布置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城内各书店阅读之外,还要一星期安排一节阅读课,教会学生如何选择有用的书籍,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和积累。

2.在诵读中积累

诵读文质兼美的优秀诗文,是学生汲取人类优秀营养、积累语言、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首先我要对教科书中的优秀诗文的诵读作系统指导,让学生形成习惯。并在阅读课上对学生积累的好句佳段进行诵读指导,对学生难以把握的语调和句子、难以理解的作品、难以领悟的艺术境界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消化理解,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和艺术品味能力,最终形成积累。

3.在搜集中积累

搜集功能在信息社会体现得无处不在,搜集也是学生积累语言的重要手段。我将利用这两种方式让学生进行搜集:

一是接触搜集。学生把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语言媒介和载体显现的语言现象、语言信息搜集起来。这种搜集活动发生在随时随地,形式比较灵活,学生积累到的是鲜活灵动的生活语言。

二是分类搜集。学生按一定的专题从各种语言载体中搜集语言信息,如学了“热爱读书”这一专题时就让学生搜集有关读书和人生理想的格言,学习了“走近乡村生活”时可以让学生搜集描写乡村风光的句段和诗篇。这种搜集有一定的限制、目的,难度较大。但积累到的语言信息容量大、系统性强。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可以实现同类语言材料的链接。

4.在交流中积累

学生的阅读和生活体验是极具个性化的行为,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交流能沟通个体褊狭的理解,使语言的积累达到融会贯通。交流所达到的效率永远是优于个体行为的效率,因为有交流就有兼收并蓄,学生花很短的时间(相互交流的时间远比独自探索的时间要短)积累到了不同的语言信息;有交流就有辨伪存真,在辨析和取舍中的积累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另外,交流活动带来的彼此认同和成功感受,又是语言积累以外的另一层妙处了。我主要会利用口语交际、课堂讨论、辩论会、积累成果展示来进行交流。

三、运用的途径

语言积累是为了运用,即最终形成读写技能。不会运用的积累再多,也只能算个“两脚书柜”;在运用中形成的积累更具深沉厚重。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尝试运用:

1.词汇积累的运用

可以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选举多个词语进行情景语段写作,刚开始用两三个来写,慢慢增加词汇。可以让学生用词语描写场景,编故事,形式多样。通过这些训练使文本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2.优秀诗文的运用

学生诵读的优秀诗文也可以运用到写作中去,主要做法是让学生多做诗文改写、续写之类的练习,使学生充分理解优秀诗文的意趣和意境,并有所创新;另外可以在写作中准确引用、阐发诗文意蕴,在运用中加深对优秀诗文的品味。通过这些训练使文化沉淀的语言最终成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3.每日一忆 每周一记

实践证明,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学生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因此我会把“记”改为“忆”,只要求学生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

4.心里有话 一写为快

我决定在班级里开设了一个心里话信箱。学生对班级管理有意见,想给老师提建议,与同学之间有摩擦,做错了事不敢当面承认等等,一句话,就是心里有话不吐不快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书信的形式畅所欲言。这样,以信箱为中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促进了沟通,使情感更为融洽。另一方面,激起了学生写的欲望,也锻炼了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

积累语言,重在坚持,养成习惯。让学生们饱览群书,从中积聚写作材料。多读书,多背诵,多摘录,日积月累,持之以恒,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困难了。把书中的好词好句灵活运用于写作中,一个词,一个句子,一种方法乃至一种想法,都可以,这样文章语句生动许多。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中可能会困难重重,但相信通过我们四(4)班全体师生的努力,学生作文能力会有所提高。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张瑞花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那么如何提高本班的作文水平呢?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探索的一些方法,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读出“兴趣”。

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以读悟写,读写结合,能促使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1指导读报。发动学生订阅《蜜蜂报》《小学生新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边读边勾画、旁注。②、结合讲课文指导学生阅读,加大课堂容量。依据课文特点,在教学中增加一些相关内容让学生阅读。根据情况,可设计简单练习题,可进行好词佳句的摘抄或是写几句心得体会使课堂教学更为充实。③指导学生读名著、名篇。教学时,结合讲范文,有意识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学了《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后,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中外著名童话集。除了书本,教会学生从电视节目中搜集资料,收看有关的儿童节目,达到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的目的。④建议学生每周至少一次到新知图书城或新华书店读书。此外,要注意在日常教学程序中利用晨会,课前五分钟进行读书交流,向别人讲新看到的故事,朗读最喜欢的一段话,最重要的一则新闻„„在积累知识的同时,又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二、巧记忆,重积累。

俗话说“日积月累,方能成悟。”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多积累丰富词汇,获得写作技巧和间接经验,为习作积累必要的材料和写作技巧。①课堂教学采用多元记忆、立体记忆词语的方法。如听读欣赏,学生在充分感悟理解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聆听完整的配乐颂读。结合插图、录象静听默察,细细品位。这种看、听、品、读的欣赏活动,是对语文材料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的多层面的立体审美经验。这种方法最适合古诗或抒情写景类文章。②演读背诵。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对课文进行表演性朗读,熟读成诵,自然会背诵。此外,课外读物中的好段好章也要适当背诵,达到“立体积累”的效果。③整理构建,系统积累。设置语文摘抄本,随时积累。要坚持每天摘抄,积累材料。a、指导学生学习时,对各种知识进行整体构建。把文章分类,每周安排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b、写景、状物、抒情等方面的词语按类别积累。学习一组文章后就进行梳理,比较几篇文章的异同,再收集相关的好词佳句。通过对比,形成类别文章的积累。c、学习剪报,设置一本剪报本,把在杂志上、报纸上看到的轶文趣事剪下来,进行分类粘贴。d、每隔一段时间就抽一节课开展“积累交流会”,检查学生积累的情况,同时也适当进行写作运用上的点拨。检测形式要多样,如“成语接龙”、“美文颂读欣赏会”或用积累的词语写小片段。

三、热爱生活,处处留心。

叶圣陶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虽然我们学生周围娱乐公共场所甚少,但千变万化的自然,千姿百态的植物,农村的生产生活,也可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大有可为。①以日记或周记的形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不同的事物,使学生每天都有新鲜感,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新发现、生活中的新事物、脑中及时蹦出来的灵感„„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活动尽可能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游园踏青,开展义务劳动,栽花种树等。尽可能的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充实学生的内心感受,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言了。

四、勤练善用,落实作文教学。

①以情入景,创设良好的习作氛围。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注意与趣味性相结合,避免简单枯燥。可采用游戏式、儿歌式、故事式、绘画式等,并把这些形式渗透到平时的听、说训练中。

②设置作文小练笔,经常性进行训练。a、抓住课文中听话、说话、写话题重点训练。b、对课文或重点句段进行仿写、改写、缩写、续写的训练。c、结合课文写结尾,写心得体会发表看法等,既培养了学生听话、说话的能力,又锻炼了写作能力。

③加强作文指导,指导到位。如教学一堂写景的作文,除了赏析范文,还要让学生了解文章中常见的结构,开头结尾的方法,如何组织和运用材料,让学生有法可循。

④分层教学。每次习作设计好分层目标,既要重视统一的标准,突出教学中的一致性,又注意学生的差异,突出要求的层次性,做到“统一”和“分层”相结合。根据学生实际,辅导学生时“面向全体”和“面向个别”灵活运用。

⑤上好每一节作文讲评课。讲评形式要丰富多样。如针对某篇文章重点评讲,多个学生片段评讲,听专家评析等。让每个同学在作文讲评中得到实效。

⑥加强学生作文修改能力的训练。自改、同桌互改、小组交流评改等方式并存,有机融合,通过长期的训练,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写作习惯。循序渐进的提高写作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我校开展了《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索》的课题研究,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的大教学背景下,将研究分年级进行。二年级:绘画与写话,注重口语交际训练,阅读简单的课外读物;

三、四年级:加强课外阅读,注重积累、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五年级:积累与运用,提高写作能力。结合我班实际和学生年龄以及教材特点,我计划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研究活动:

一、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在作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习作积极性,是习作练习取得最佳成效的基本前提。因此,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应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入手。

1、降低要求,诱发兴趣。

小学生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掌握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目前,不少教师存在作文教学文学化的倾向,拔高了要求。叶圣陶先生指出,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跟说话完全一样。在作文教学中,要根据习作练习的要求、学生的实际,给习作有困难的学生降低要求,要求他们一是把字写好,二是把话写通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果子”。让学生通过努力,从而都能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喜悦。这样降低要求,有利于学生打好作文基础,对诱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利用榜样激发兴趣。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师写示范作文,最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最善于模仿,教师写“下水文”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使他们一开始就消除畏难情绪。同时教师自己写“下水文”可以用自己的习作热情去点燃学生的习作热情,用自己的体会引导学生进行再体会。这样,学生的习作兴趣就逐渐培养起来了。

利用学生的范文一样能引起同学们习作的兴趣。每次作文后,选一些学生的优秀习作读给同学们听,或贴在作文展示栏上让同学们鉴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发挥评价功能,激发写作兴趣。

(1)讲评作文时要肯定成绩,抓住带有共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2)多采用鼓励性评语,尽量找出作文中的“闪光点”大力赞赏,让他们从中受到鼓舞。(3)在班级里自编《优秀作文选》和《进步作文》等等,让学生感受到,只要作文有了闪光之处,有了进步,就能得到奖励。

二、广积素材,奠定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多层次、多渠道的积累写作素材,为学生写作成功奠定基础。

(一)多读。多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因此教师要在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有关课外书。具体做法如下:

1、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藏书。教师到图书室借来适合我们三年级阅读的读物,利用队活动时间开展读书活动,学生也可利用课外时间借阅。

2、在家长会中做好宣传,自建我们班的图书角。

3、安排时间让同学们把自己的读物带来和同学交换阅读,达到资源共享。

4、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追踪调查,并采用多种激励,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多看。“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在作文教学中尽可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同时提醒学生长留意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耳朵去倾听生活。多写观察日记、随感录。这样学生写作时就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三)多说。说是写的基础,每次上作文课前,都留十分钟时间,让二至三个同学说话练习,可讲故事、朗诵诗文,也可讲自己的见闻,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

(四)指导学生积累。

由扶到放,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积累。具体做法,设置积累本,教师从课文入手,指导学生选择课文优美的词句抄下来。一段时间后放手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这样可避免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选最简单的来摘抄。

积累本要追踪检查,按优、良、中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且不定期让学生互相观摩,取长补短。

三、激活“泉源”加强写作练习。

1、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如:“

六、一”、教师节、国庆节、春、冬游、运动会„„或者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吹泡泡、拔河、添嘴巴等,每次活动都是习作的素材,只要做好引导,学生习作便有了活泉源。活动前,老师要布置习作任务,提出习作要求,指导习作方法,活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用心体验,注意活动过程的变化,活动后动笔写作。

2、依托教材,加强习作训练。

作文教学离不开范文,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们经常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模仿,可是在同学们大量阅读课外文章的时候,老师很难一一去指导,怎么办呢?结合课文教作文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教师从作文的角度指导学生分析文章,让学生从中领会更多的写作方法。另外,依托教材,搞好语言教学,加强片段练习,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机会,结合课外的积累,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进行语言的重组与再创,从而使语言能力得以提高。比如:利用“典型片段”模仿说写,利用“文中空白”启发说写,借助“标点符号”诱导说写等。

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努力去探索,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方法,从激发学生协作兴趣入手,努力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课题研究计划

童淑花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不可分割的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积累、写作习惯。循序渐进的提高写作能力,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压力,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在创设校园文化氛围的背景下,决定在在二至五年级中进行“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探索”的课题研究。结合本班实际,我决定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兴趣。

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写作这一循环方式,开阔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生活、阅读、图画、游戏中轻松说、写,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从低年级培养良好的阅读、积累习惯,协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各年级的作文学习搞好衔接,达到轻松学习的目的。

二、阅读积累的途径。

1、设积累本。积累本的内容,采取课内教师指导和课外学生自主积累为主。教师首先以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从积累文章中的好词佳句开始学习积累,并鼓励学生把它运用与口语交际与写作中,对学生在作文中运用较为成功的好词好句,教师可推荐让全班同学共同评赏,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

2、成立图书角。我们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很多时候对学习的把握仅仅满足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知识面比较狭窄,课外阅读量远远到不达课标要求。针对以上情况,鼓励学生在班内成立“活动图书角”,教师不定期的把学校图书室或学生手中的好书收集在一起,设立阅读课,指导学生读一些有价值的书,经过多次交换,达到节约成本,读到更多好书的目的。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到各大图书馆看书,把看到的好书记下来,向同学推荐,通过交流,提高学生鉴赏和口语交际能力。

3、例文、美文赏析园地

在每一次习作前,教师可准备一些例文,也可亲自写下水文,通过朗读、粘贴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在习作结束后,选择一些成功的作品进行点评、誉抄、粘贴、对比欣赏,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更多的启迪,吸收更多的精髓。

4、举办朗诵会

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为了使学生多读一些文质兼美的诗歌、文章,在班级内定期召开“朗诵会”,让孩子们诵读美文,扩大阅读面提升审美情趣。

5、强化积累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仅仅局限于课本、积累本,语言积累是不够的。强化积累,背诵是关键。针对儿童记忆力强的特点,为了夯实语文积累大厦,让学生每天背名言警句,背校本课程的优秀诗文,背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背成语等等。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5

1、尊重主体《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鼓励自我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强调、提倡自主习作,启发学生对习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回归生活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小学生作文也应是他们个人生活积累的再现。《标准》要求,“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所以,教师可凭借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将作文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他们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更好地生活,学生习作必须回归生活。

3、彰显个性 《标准》强调小学生的习作应该是个性化的习作,“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求学生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我们要在教学中看到学生写出来的心声,体现出丰富多样的习作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压抑学生的个性,就是堵塞语文习作教学的生命之源。彰显学生的个性,正是为了引一渠活水清流,让习作教学呈现盎然生机。

二、大胆实践,勇于探索,积累经验,总结规律

(一)把握教材中习作教学的内容及呈现特点。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人教版实验教材在低年级学段中,主要安排的是口语训练,直到二年级下册才安排了两次写话,分别是第五组写一写奇妙的动物世界和第八组写一写自己在这一学期的收获或暑假的打算。中年级段中,每一次习作教学都是与课文阅读内容相衔接,在口语训练的基础上安排的。如三年级上册的第一组(课余生活──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内容、售货、感受)和第五组(传统文化──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写最想告诉大家的综合性学习收获);三年级下册第五组(感悟父母的爱──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四年级上册的第二组(关于童话──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和第四组(名家笔下的动物──写喜欢的小动物)以及高年级学段五年级下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六年级上册第五组(初识鲁迅──写小伙伴)等等习作教学的内容来看,它们不但与阅读训练有着紧密的联系,成为该单元语文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这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的延伸和拓展。同时它又将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展示有机地集合在一起,既体现了读写结合,也体现了课内外的衔接,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应该说这种安排很好地体现了语文学习诸要素、诸方面的有机整合,形成了一个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机的训练整体。

(二)深入分析大量习作教学案例的操作流程特征,努力总结提炼出教学规律。实验工作开展几年来,我们一直没有放松对习作教学研究和探索。不仅重视实验基地学校的示范作用,而且要求学校的一线教师都要在习作教学研究实践上下工夫、出成果。几年来,已经形成了大量有价值的实践案例,为我市习作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我们经过对大量习作教学案例的分析和研究,初步总结提炼出一个完整、规范的习作教学,应按如下的基本操作范式进行:

1、注重开放,积累习作素材。通常情况下,每次习作教学,我们老师都要提前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布置,有的甚至在开学初就予以布置,让学生有足够的、充分的时间准备、实践。在老师组织指导下,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向生活开放,向书本开放,在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习作指导课都紧紧结合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充分利用学习课文的积累和感受,比如郑红老师指导编写童话时,引导孩子进入童话世界的教师美读《雨中的树林》就是课文本组《园地》里的资源,郑老师不仅布置孩子们充分阅读童话故事,进一步感受童话的情节、语言等特点,自己也读了不少童话,王玉莲老师指导写小伙伴之前,布置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同学或邻居的小伙伴,注意他们的言行细节,或捕捉生活,设置生活情境,引导观察,提前学习了课本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同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写人的文章和书籍,刘莉老师布置学生认真观察小动物,与小动物亲密相处,建立友情,有的孩子甚至买来小动物亲自喂养,进行观察,积累鲜明的表象。„„正是有了生活的积累和阅读的语言积累,孩子们的习作才精彩纷呈,孩子们的童话世界才如此神奇。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尊重孩子们的童心才能落到实处。

2、开启思路,激活典型表象。习作指导要从内容入手,最重要的工作是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人人都找到想写、要写的内容。要引导学生自由思考,自由表达,把自己觉的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感受最深的内容真实地写下来。经过感知的客观实物在脑中再现的形象我们称之为表象,表象是学生构思、行文、修改过程中的思维材料和思维参照。表象鲜明才能表达具体形象,表象典型才能在联系中获得创意的思想,表象丰富才能有活生生的语言。

教师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直没有说这是一节写作课,而是通过图片、音乐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引起学生对自己亲身经历的回忆。从而激活学生的生活表象。学生对亲身经历过的事是记忆深刻的,在课堂上,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自在地畅所欲言,这样在让学生充分地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说到的写出来。

在写小伙伴的习作指导课上,老师设计这样一个环节:由想到几个小伙伴到选择并慎重选择其中某一位小伙伴,圈出他(她)的名字,一看到这个名字,脑海中立刻出现了他(她)怎样的一幅画面?如此形成特定的表象,这也是小伙伴留给自己的最鲜活、最直接的典型特征。而后面环节中,引导学生回忆表现小伙伴这一特点的典型事例,并通过交流、评价、引导,捕捉事例中小伙伴的外貌、语言、动作等表现细节,正是不断丰富、完善这一典型表象的过程。

3、读写结合,领悟表达方法。习作能力的根,在阅读能力。阅读是习作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和改进阅读教学,重视读中悟写,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又要加强课外阅读,开阔眼界,丰富语言积累。

在指导《写小伙伴》习作教学前,我校六年级各班都提前学习了课本第五组课文,《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同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写人的文章和书籍,通过阅读教学和拓展阅读,领悟通过典型事例,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等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在该节指导课上,由《少年闰土》月下闰土看瓜刺猹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生活表象以及体会少年闰土的特点是从四件典型事例中表现出来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也领悟到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小伙伴特点。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厚积才能薄发”,学生只有“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妙笔生花”,借助几年来我校承担芜湖市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专题研究的契机,我校在开展课外阅读,体现读写结合方面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4、赏析评价,体验成功乐趣。人的深层需要都有渴望别人赏识的愿望,小学生更是如此。《标准》特别强调培养学生作文的非智力因素。崔峦老师强调,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赞可夫还讲到:“教学法一旦触及到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标准》对小学阶段作文的语言要求非常简单,“文通字顺”而已,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克服精英教育思想,不能把小学生的习作文学化、成人化,以宽容和期待的目光欣赏学生稚嫩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说真话,写真事。因此,在评价学生习作时,坚持正面鼓励,以赏析为主,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1)典型赏析评价 在习作讲评课中,几位老师分别安排了大量的教学时间用于对学生习作的欣赏:概括全班学生习作的优点与成绩,典型习作推荐欣赏(包括问小作者的感受),精彩题目欣赏,学生自主选择,典型欣赏,在完整的习作篇章欣赏后,呈现了尽可能多的精彩的片断,典型欣赏。同时,教师的鼓励也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成功的期待。如姚金中老师的课堂上展现的该班《小作家的足迹》中记录了孩子们一篇篇得意的作品;王军霞老师在讲评课结束前,神秘地拿出《语文新苑》:看,这是什么?让我们把满意的作品投稿到编辑部,让我们班有更多的同学的姓名出现在《语文新苑》上!通过欣赏,使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老师的激励,使尽可能多的学生看到成绩和进步,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体会到应当怎样写,愿意主动修改完善,并激起下一次习作的欲望。

2)学生自我赏析评价 每次习作,学生写好初稿,教师都要求他们充满兴趣地反复阅读自己的写作,边读边想:自己习作的闪光点有哪些?这是促进学生对学习进程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只要方法有效,显然会有利于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我,发现不足与缺憾,总结得与失,改进学习方法,为进一步把自己发扬光大奠定坚实的依据。姚金中老师在上习作讲评时所设计的学生自评习作的环节,让学生在小组内自我推荐自己的习作,美其名曰:“夸夸自己的习作”。这样,学生越读越觉得自己有多棒,越读越对自己充满信心。学生自读过后,教师把讲台让给学生,尤其是提供给中下等生,让他们把自己习作中最满意的部分有滋有味地读一读,绘声绘色地说一说。这时,学生有的读的是一个好词,有的读的是优美的句子,有的读是一个精彩的片断。这种令人振奋的成功体验,就可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让他们鼓足前进的风帆,取得更大进步。

(3)生生相互赏析评价 学生自我赏析评价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赏,要求学生将同学的作文当作“名家名篇”来欣赏,互相寻找作文中的优点,有时也可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词句,片断等用“”画下来。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由于年龄尚小,学生生理与心理上的不成熟,知识面的狭窄及观察能力的肤浅,从而难免会出现自我评价中的局限性与片面性。引导学生从互评中既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又了解到他人的学习过程,其意义显然重大。因为,如此这般,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为自己的发展获取有效的信息,进而取长补短,而且还能不断地优化和丰富学生的学习个性。这样的相互评价方式,屡见于老师的习作教学课堂。学生在相互评赏中,学会了沟通,学会了互助,学会了分享,懂得了尊重他人,欣赏他人。

(4)家长欣赏评价 在《感受父母的爱》习作指导课上,学生习作实践末了,老师有这样的小结:同学们,相信我们的每一篇习作都表达了我们与父母之间最真挚的爱,就让我们把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品献给爸爸妈妈。回家后,请读给父母听,再请他们在我们的习作后写上批语。上讲评课时,老师在总体评价学生习作状况之后,利用了较多的时间对这一环节进行了反馈,前后长达10分钟之多。大致的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学生上台朗读自己的习作──读父母给自己习作的批语──全体师生交流感悟。还现场采访了一位孩子的家长,请她谈谈看了自己孩子习作后的感受。这种家长直接参与习作的评价方式,也正结合了习作的主题──感受父母的爱。这样的尝试,宜于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使他们在习作的实践中,在关爱的生活体验中,能够饱尝到创作的成功喜悦和来自父母的真切关怀。这不仅对学生正确理解家长的真爱是个很好的启示,无疑也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在小学阶段,我们不怕学生写的作文“大同小异”“平淡无奇”甚至“错别字连篇”,怕的是学生不敢写作文,压根儿不想写作文。只要学生有作文的兴趣,能坚持主动地写作文,养成用文字表达感情的习惯,总有一天会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来。这一天也许出现在小学阶段,也许出现在中学阶段、大学阶段,或更远的人生旅途中。

5、赏中促改,培养修改能力。一般来说,学生一次完整的习作过程,通常包括准备、初作、修改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教师采取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过程评估,如准备阶段,可视学生作前材料准备,作前构思,讨论中的表现情况给予口头评价;在作文书面评价时,让学生分别根据其初作阶段的表现打“初作分”,根据其修改阶段的表现打“提高分”,对精彩点打“奖励分”,使学生“劳有所得”,“评有所依”。这个过程评估,教师让学生当主角,在师生、生生互动中评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修改不如学生修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学生在明确了本次评议重点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进行赏评,学生之间交换习作,自己动手评改他人文章。学生互评之后,推举出自己认为较好的作文,在全班诵读,点评,再由全班同学点评。经过这一步骤,学生会较客观、全面地评析文章,较好地提高了自己的阅读能力,对修改习作的方法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三、收获、体会与思考

通过习作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校搭起了广大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鼓励学生用心去发现,去体验身边的一切事物,学会动情,学会感动,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使习作真正成了学生的需要,成为学生传递情感的内心需求。学生产生了表达欲望,自由练笔,倾诉真情实感,对每一次习作都充满信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少同学写出了贴近生活、言之有情、具有童真童趣的习作。

近四年来,我校学生在《语文新苑》、《大江晚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了50多篇习作。一位同学获得《语文新苑》“文学小擂手”的荣誉。王思齐等四位五、六年级同学的习作在 “首届金色少年国际华语小作家”作文大赛中获得参加北京的复赛资格,并在现场创作中取得了两个一等奖,两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2005年4月,我校有二十个班级一百八十多人次的习作参加安徽省中小学文学艺术作品大赛,获得优异的成绩。601班同学热衷于小说创作,毕业前夕,已经创作了20多篇近10万字的各类题材的连载小说,其中两篇已在人教网站上发表并得到专家的好评„„通过习作教学实践和研究,我校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全面发展和进步。

这四年来,我校向全市呈现了八节习作教学研讨课,通过市教研室的专业引领,广大作课、听课和评课的老师的同伴互助,不仅为我市习作教学的课改实验做了有益的探索,而且也使我校的教师在习作教学实验过程中遇到的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习惯于进行一番的思考、讨论和研究,自觉地构建了一个充满朝气和凝聚力的研究的共同体和一个学习型的组织。他们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进行理论提升,积极撰写研究论文或者进行教学设计,开展习作教学实验工作开展以来,我校老师习作指导课例向全省发行,撰写的习作教学的研究论文多篇分别获得市级、省级一等奖,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十多位老师在指导学生习作方面都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是在这样的探讨研究的氛围中,我们的许多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成为了课改实验工作的中坚力量,他们展现出的是在实验中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独特的理解和作为一名现代教师应有的自信和精神气质!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篇6

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写作是用文字表达思维的活动,写作也是语言学习过程中检验学习效果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反映语言学习者语言知识的掌握情况,且在听说读写这四大语言技能中也是难度最大的学习任务.一直以来,高中学生在英语测试中最头疼,最难以把握的也是写作.学生动起笔来也总感觉力不从心.然而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弹性,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那么应当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笔者认为本文从选题的时效性、课文的讲评、学生的仿写和作文批改的策略四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挖掘教材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作 者:杨彩军  作者单位: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 刊 名: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英文刊名:KECHENG JIAOCAI JIAOXUE YANJIU(JIAOYU YANJIU)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 

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7

学生作文不高分, 原因有很多, 其一是审错题, 对作文要求理解错误, 导致偏题、脱题, 到最后好不容易完成了, 却只能得到较低的不尽如人意的分数。其二是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 常常在作文里表现出题材单一, 素材单薄, 人物呆板, 景物静止, 语言直白, 缺乏新意等不足。即使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了作文, 文章也缺少亮点, 总是千篇一律。产生这种现象, 主要是由于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够透彻。其三是学生根本不愿意写, 甚至是不会写, 拿作文一点办法也没有, 因此在考试时东拼西凑, 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作文, 达到相应的作文要求。中学阶段的语文学习, 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应对中考上, 教师常常为了应对考试, 注重作文训练的短期效应, 而忽视了作文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 逐步提高的客观过程。在指导作文时, 教师往往只注重表达和技巧的训练, 让学生牢记各种表达方式, 忽视了学生对客观事物、广阔社会的观察、思维和理解训练, 忽视了学生写作潜力的挖掘和开发。这样, 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 便无从下手, 记得再多的技巧也用不上。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首先从教师出发, 教师必须改变之前光是让学生背记语言运用的表达技巧之类的教法, 应明确作文教学目标, 在初中三年作文训练中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为重点。作文训练不能急于求成, 要制定短期目标, 在每一个阶段确定训练内容, 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其次对于学生而言, 作文水平的提高不能急于求成, 在平时要多积累素材, 细致深入地观察、了解、拓展、延伸。学生对人、事、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 缺少对各种事物之间联系的归纳和概括, 感性知识强于理性思考;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 基础知识、名言警句、精美短语的积累也不够;课外阅读少, 缺乏写作的材料;习作方法单一, 对各种表达方法的运用缺乏整体把握, 即使心里有很多想说的话, 能理出思路, 但受限于表达, 也不能清楚、有序、完整地表达出来。这样的作文, 总给人零乱的感觉, 语言枯燥, 内容单调而毫无生趣。这些问题都需要学生有针对性地训练和解决。

很多学生抱怨写作文的时候无话可说, 那么怎样积累素材呢?其实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处处有文章, 只要耐心、细心, 就会收获不菲。之前我看到过关于积累素材的一篇报道, 说的是有一个女孩子在如厕的时候随手拿上一张报纸, 便细细地看起来。报纸中有一则关于一个自强的男子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 女孩看后觉得很受鼓舞, 便将这个励志的故事记下来, 以便激励自己。没想到那年高考作文, 刚好就考到了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题目, 女孩便稍加工将这则激励她的素材用上。那年她的高考成绩很好, 特别是语文成绩。她说这都归功于平时用心地积累知识, 积累素材。所以说, 语文无处不在, 只要学生用心, 就会在生活中学到知识。此外, 学生还应该加大自己的阅读量, 平时积累各种好词好句, 让自己行文更加流畅, 更加有文采。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 还要特别注意教给学生审题的技巧, 仔细反复去研读题目, 弄懂题目的意图, 再用凝练的语言提炼标题, 组织行文, 最后精辟地收尾。当然, 要真正地做到这几点并不容易, 教师需要在平时加大训练的力度, 旨在以质取胜, 而不是盲目增多训练次数。

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能力 篇8

一、与生活相连,有效选取作文题材

现在,大多数小学生都认为自己生活单调,没有多少新鲜事可写,甚至有些学生每每提笔老半天憋不出一个字来,空洞的眼神仿佛述说着“没东西好写”、“不知道该写什么”。难道学生的生活真的灰暗到如此地步吗?非也!而是学生没有一颗敏感的心,没有一双独特的慧眼,不能捕捉到生活中的细节。于是,我们对教材中的习作内容,都想尽办法让习作要求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感受相联系,从而引导他们回顾生活,提取其中的新鲜题材。

二、“以小见大”,在生活中提炼作文主题

学生的习作应该把生活中那些经常发生的又蕴含着独特自我感受的事件挖掘出来,从“小”事中发现“大”意义,发自真情地书写生活,自有动人之处。例如学完《搭石》一文,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也有哪些事情像“搭石”那样习以为常却体现着人间真情的?让我们用心灵去寻找、去发现。学生带着任务去观察、体验生活后,教师再组织交流,此时,学生反馈的习作题材就比较生动鲜灵:小区公园的长椅承载着居民们的爱——晚饭后出来散步的人们会互相谦让;居民楼的电梯装载着邻居的爱——看到有人拎着东西,主动帮助摁楼层号……

三、亲身体验,积累可触可感的写作素材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综观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很多都是作者身体力行、亲身实践后的作品。这些作品有的是饱览祖国大好河山后的激情之作,如陈淼的《桂林山水》、叶圣陶的《记金华的双龙洞》、碧野的《七月的天山》;有的是对平时生活有感而发,如《搭石》、《乌塔》;也有的是长期的观察和发现,如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法布尔的《蟋蟀的住宅》等等。文章有的写人,有的记事,有的写景,有的状物……虽然写作的内容和角度不同,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真人真事真情景!这个“真”字,就透射出文章内在的真情实感。那么,指导学生习作素材的选择,也要落在“真”字上。从这个角度讲,引导学生发现、体验自己的生活之趣,远比所谓的技能、技法指导重要得多。因此,教师要发掘出每个学生各自的生活之趣,引导学生以文字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作文才能真正回归心灵、回归生活。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主题是“作家笔下的动物”,“口语交际·习作”是让学生说说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在课文阅读教学充分感悟作者对这些动物的喜爱之情,领会各自不同的表达方法后,进行“口语·交际习作”之前,教师带领学生再次整体回顾整个单元文章的习作特点:为什么作家能把这些动物写得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可爱可亲?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动物已经走进作家们的生活,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个成员,作家们的心里涌动着一股对动物真正的喜爱和真诚的赞美之情,才能做到在字里行间肆意流淌。让学生带着观察体验在课堂上进行口语交流和习作,因为有了充分的素材准备和真切的情感积累,说和写都不是难事了。

四、“创新立异”,让习作与众不同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特点。按理说,学生的生活不同,在习作中选取的材料也应因人而异。可是,现在学生的习作却经常会出现同一个调调,有的甚至选取的事例都完全相同。这可能跟小学生的心理有一定关系,他们的求同思维占主要地位,容易静止地孤立地看问题,所以在习作题材的选择中容易出现走套路、走老路的现象。在指导学生围绕主题选择有新意的习作题材时,首先可以对教材单元中的课文题材进行分析,体会选材不同的奇妙和趣味;然后围绕习作主题在自己的生活中捕捉题材;有了大量的题材后,教师和学生一起甄别,哪些比较陈旧,哪些可以换个角度写;筛选好题材后,努力唤醒题材在学生个体脑海中的一个个具体的画面,最后进行自主习作。比如写学生熟得不能再熟的“我们的学校”,教师引导学生列出几种不同角度的题材:以写人为主的,写自己的老师、同学、校工、保安;以写事为主的,在学校里与同学之间发生的事,与老师之间发生的事,课堂上发生的事,活动中发生的事等。还要引导进一步思考:这些不同角度的题材,你的记忆中有什么与他人不一样的事例和发现吗?确定具有新意的写作材料后再进行习作。

五、留心生活,有效捕捉作文素材

写作能力和阅读水平紧密相联,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主动地把课内阅读和习作指导结合起来,把课内习作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玩中产生习作构想,使习作成为学生玩耍的开心瞬间,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的生活充满无限生机,使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自然地从笔尖跳出来,让学生能尽情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因此,作为一名现代语文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玩的空间,同时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活动记录下来,感受“玩儿”,发现“玩儿”的快乐。要做到《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首先就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在生活实践中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选材的思路,从而使他们能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表达真情实感。

浅谈如何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篇9

江苏省淮州中学窦莹

英语“听说读写”四种能力,其中“听”和“读”是输入信息,“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说写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能体现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新编高中英语每单元的第四课都有写作,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所占比分都为25分。由可见,写作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然而,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对写作充满畏难情绪,习作质量较低,在高考中更难得到高分。作为中学英语老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想尽一切方法,来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探索和总结,笔者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第一,背诵范文。英语写作一般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公文写作。老师经过筛选,找出每种文体、题材各两三篇文章(同时给学生提供中文说明或图表),要求学生背诵,并限时检查。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熟读课文,熟背精彩段落,使学生逐步掌握英语基本的表达方法,增强英语语感,有助于学生模仿范文,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而且,通过这些范文,学生熟练各种题材和体裁的写作技巧,这是学生高考获取高分的一条捷径。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就会有语言材料可写,也能写得出来,否则,只有“咬笔头”了。这一点是写作的基础。

第二,听写练习。听写练习,一般可在每一单元教完之后进行。听写的内容包括单词、固定词组以及含有本单元重点语法的句子。单词、词组书写正确是句子正确的前提和保证。听写课文上的句子,要体现各种时态、语态以及句型,这有助于学生仿照句型,编出自己的语句。这是英语写作的基石。

第三,默写练习。这一练习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段落篇章,然后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课文上的英语语言,都是经过专家审订的,具有权威性,精确性,有利于学生模仿写作,也有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每周在教学完一课或一单元之后,留出一点时间,限时让学生默写一段或几段不等。当然,默写前要要求学生提前准备,这样,学生就必须先把这部份背诵,然后才会默写。这也有利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默写完后,可让学生相互参照范文评改,也可以老师抽改,再根据学生默写情况进行点评。这样不断练习,学生们就会取得较快进步。

第四,单词、词组及固定句型造句。这一练习是写的一种有效的好方法。一般讲到重点单词、词组或句型,老师们也喜欢采用这种形式,让学生在课堂或课后造句。对于在Checkpoint里面的Useful expressions,让学生采用造句形式,效果更佳。这不仅能增强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而且也有利于老师检查学生对本单元重点单词、词组及句型的掌握程度。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必须长期坚持。

第五,英汉互译。这是一种传统练习。采用汉英互译练习形式,对练习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它具有方法灵活,操作简便的特点。学生可以在不经意间学习英语表达的方法。

第六,句型转换,变通表达。在练习题中一般没有这样单纯的句型转换、同近义或反意词转换练习,但我们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思路更活,不至于 “把自己绑在一棵树上”。也就是说,当这种方式表达不出来或不完整,可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如我们

忘了句型“I went to school on foot this morning”,可用“I walked to school this morning”这一表达方式,这就使学生写作时能够更多地变通表达,以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这是写作能力提高的“变通器”。

第七,短文改错,使语言更加精当。这种题型本身就是高考写的一种形式。这类题型,可以考察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如时态一致、主谓一致、单复数一致、词语搭配等等。通过这一练习,可使学生养成一种 “瞻前顾后,顾全大局”的良好思维方式,是向写作进军的前奏曲。

第八,改缩写课文,渐离“本本”。这也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又一手段,可充分利用刚学过的英语语言,来表达学生要表达的类似语言。一般可以在教完一课,学生熟练掌握课文之后, 才做这一步,让学生尽量使用本课的语言,同时,又要有自己的语言。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作家庭作业,但一定要杜绝照抄书本。

第九,限时作文,当场批改。这种练习一般在课堂上进行效果较好。老师给一个写作题目,让学生当场作文。开始时,如时间不够,可让学生少写,但一定要用正确的英语语言表达方式。老师当面批改,当面点评,学生当场订正。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以后每次写作都可加几句,看进展如何,然后决定增加字数的多少。这是一种效率高,见效快,学生乐于接受的好方式。如果学校有多媒体设备,那么,操作起来更加方便,既能加大容量,又能节省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坚持写日记,增强英语思维能力。天天记日记,无形中增加了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刚开始可少写几句,以后逐渐增加字数。内容要灵活多样,只要学生乐意,什么都可写,关键是要求语言的正确与流畅。当然,老师在改作文时不能全部改掉学生错漏的地方,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不管怎样,老师应该多给学生以鼓励表扬为主。

第十一,教授学生一定的写作技巧,如不同文体,不同文风,时态和语法的前后照应等。要使习作成为一篇结构严谨,行文流畅的文章,一些连词的使用非常必要。如after that , then , a few days/ years later, at last,therefore, luckily, unfortunately, on the contrary, in all等等的合理应用。这些语言应用得好,都会大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整体感、流畅感和美感。因此,老师一定要求学生背诵一些连接词。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篇10

署名:姚馨茗 刘丹丹 周飞 王向波

摘要:写作能力是对自己的积累进行选择、提取、加工、改造的能力。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作就越有基础,文章就能根深叶茂开奇葩。没有积累,胸无点墨,怎么也不会写出作文来的。

写一篇好的文章首先要多读书,从书中学习我们接触不到的东西,当我们积累一定的材料后,就要结合生活去思考、感受书中的真谛,接着就要随笔记下灵感,多练习写作,只有经过反复练习,才能提升写作能力,同时汲取别人的意见。最后,还要经过多次修改、润饰,才算完成。

关键词:写作 灵感方法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好文章在于大量的阅读,大量的积累材料,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写出一篇好文章。这句话道出了读书与写作关系密切的真谛,蚕只有吃进一片片桑叶,才能吐出精美的丝;蜂只有采集百家之花,才能酿造香甜的蜜。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也是读别人的文章写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字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来。把书中的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就会感到有事可写。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又能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泄气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有不少的学生平时很少看课外书,特别是语文课外阅读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除了课本之外,没有一本课外阅读材料,很少看书读报,写作的知识贫之,甚至连句子都写不通顺,写作文时想一句写一句,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了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为了能改变害怕作文的现象,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平时要多进行阅读,多积累写作素材。

“‘厚积薄发’的基础是‘积’——蓄积丰富的学养,目的是‘发’——形成短通、创化的能力。写作是一个由‘纳’而‘吐’的过程,在这‘吐纳’之中,可以见出‘内功’修养的深厚与浅薄。只有厚积薄发,才能保证写作的高质量。”❶

2.结合读书思考,感受生活

我们在读书的同时也要学会思考,感受自然,以增强审美情趣,提高写作能力,因为我们与大自然朝夕相处,它与我们息息相关。要写出景物之美,关键是要善于从美的事物中发现美,并用美的语言表现美。作者贵在“创新”二字下功夫,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同时思维开阔,浮想连翩,想象丰富,构思新颖,语言清新,引人入胜。感受自然对心灵的呼唤,追寻心中的自然之梦,然后用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把它写下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

但是写作不能照搬生活的原样,而必须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自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生活的原样才能变成写作的材料。

深入地思考生活,是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础上,对生活间接、概括的认识。

写作就是要把从现实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感受,通过深入的思考,使文章具有深度。写作也不能照抄所阅读的作品,只有通过对所读作品的感悟思考,才能吸取作品中的各种精华去充实自己的写作能力。所以,生活也好,阅读也好,都必须通过感悟、通过思考,才能形成自己的写作材料和写作能力。耳聪目明,时时留心,处处在意,遇事敏感,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善于激发心中的情,写作富有“灵性”.我们要去体会身边的每一样事物,并从中受到启发,随笔把这些感受记下来。“是社会生活成为文章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把坚持实践作为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❷心静下来去体会,去思考,才能真正写出来自己的东西。写作者要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深入特有的生活领地,培养一种“穿透”生活、“钻探”生活的本领,去发现生活的真谛、生活的美。正如老舍所指出的:“深入生活好比挖井,虽然直径不大,可是能穿透许多土壤。”别林斯基也说:“在活生生的现实里有很多美的事物,或者,更确切地说,一切美的事物只能包括在活生生的现实里。”

3.随笔记下灵感

在我们不断的读书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灵感,这时,应该马上把灵感记下来,一个灵感可能创作出一部好的作品。当听别人谈话或是看风景时,会有所感悟,应该立马记下来。灵感总是转瞬即逝,及时的记下来,便可成为写作的素材。灵感多了,必定会产生优秀的作品。

4.付诸实践,多写多练

我们在读过书,思考过后我们就要不断练习,我们可以随性而发地去写些东西,但要坚持,每天写一点,写多了自然而然的写作能力也就上来了。果戈里说:“写作的人像画家不应该停止画笔一样,也是不应该停止笔头的。随便他写什么,必须每天写,要紧的是叫手学会完全服从。”熟能生巧谁都懂,可是真正能坚持的有几个?所以即使不能天天进行写作,也要在自己闲暇的时候,放下一切,静下心来去写一些内心的东西。我们不是不可以写出好的作品,只是把真正的写作给抛弃了,沦落到世俗中。只要静下心来好好的去写作,不知不觉中能力就在提高。

经验告诉我们,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所以在强调学生读书的基础上要对所读之书进行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素材,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活水源头”,并学会运用,使作文内容应笔而生,有如涌泉,滔滔不绝,内容充实有力。

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此外,除了从书本中积累素材外,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积累,比如,就人新事的出现,各种有益的宣传,自然现象,社会新闻,国际时事等等这都是极好的素材,只要

注意这方面的人和事,自然就会有丰富的素材,这样写作起来,就能妙笔生花,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5.结合别人的意见和感受

当一篇文章完成时,可以让身边的人读读自己的作品,给自己反馈,最好是师长、作家和编辑,他们见多识广,会给自己很中肯的建议。

不断的汲取别人的意见,肯定会对自己的作品更加升华。当别人提出意见后,会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认识,写的文章是为了给别人看的,不是为了自我欣赏。所以写文章就要首先明确这篇文章是给什么人看的,想让他们从中知道什么。对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内容,在遣词造句、表现方法上,都有所不同。这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6.修改与润饰

在初稿完成之后,写作修改的过程是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途径。一看层次是否清晰,二看详略是否分明,三看语言是否凝练,四看语言节奏是否鲜明。

写作时要千遍万遍毫不厌倦的修改,在修改中让学生的思维更严密,在修改中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力,在修改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当学生真正学会了写作,也便学会了一种诗意的栖居方式。

参考文献

上一篇:高中数学选修课教案下一篇:国防教育课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