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

2024-10-02

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精选8篇)

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1

理念与制度虽然不是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或征象,却是影响一所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两大“软”因素,因为二者构成了一所高职院校发展的内环境,直接制约着其他办学要素的效用发挥,影响着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一流的高职院校必然彰显出理念与制度上的软特征。

1)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对自身办学的理性认识、信念和追求,它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办学行为的先导和动力,极大地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办学理念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上,伴随着经济社会以及高等学校自身的变化,其办学理念也随之发生变化,这是高等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由于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不同,办学理念的变化也会有所不同。以直接满足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为主要使命的高职院校,不以学科知识为中心,而是与地方产业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对市场逻辑的遵循和把握将直接影响着其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因此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理念;而基于市场变迁迅速、人才培养周期长和教育的社会功能具有滞后性等特点,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还需要有一定的超前性,这样才能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一流的高职院校必须具备与时俱进又适度超前的办学理念。从实践看,那些取得办学成功的高职院校,其办学理念都是适应时势需求的,如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重要建校基础―“德新学院”,在20世纪80年代学习德国“双元制”的过程中,就根据国情提出了“教学工厂”的理念,这为后来南洋理工学院形成国际影响奠定了基础;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提高,“教学工厂”已无法适应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南洋理工学院又将“教学工厂”升级为“科研创新工作坊”。

2)健全有效的制度。

有了理念做先导,但先进的理念往往在开始只为少数人所有并提出,如何使之变为全校的行动指南呢?这就依赖于教育制度的设计。与此同时,办学经费、实训设施、师资队伍等的投人,只有在良好的制度设计下才能充分发挥作用,铸就办学水平,因为教育制度不仅可以降低交易费用、减少教育过程中行为主体之间的摩擦、抑制个体的机会主义倾向等,还可以通过制度提供激励机制,激发个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维护教育秩序而减少不必要的教育耗散,所有这些对于教育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换一个角度来讲,如果教育制度处于缺失或者低效,或者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由于不断的冲突和矛盾,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就无从保障,因而从这个角度讲,教育制度可以称之为左右教育效率的根本因素。显然,一流的高职院校必然有着健全有效的制度。在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实践中,一些高职院校围绕发展目标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在校内形成了有序的管理和富于激励的机制,学校办学成绩突出,发展势头看好;而一些高职院校制度建设滞后,导致管理不规范甚至混乱,教育资源利用率不高、内耗大,教职工缺乏工作和创新的热情,学校形成一种平稳而缓慢的发展状态,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2

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成效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夯实了基础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 实施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设计划, 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以下简称《示范意见》) 明确提出, “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 选择办学定位准确、产学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制度环境良好、辐射能力较强的高等职业院校, 进行重点支持, 带动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5年来, 在国家的政策引导、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高职院校的不懈努力下, 示范建设成效显著, 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 推动了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显著增加。

截至2009年末, 中央财政对100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专项投入已达25亿元, 带动地方财政投入60余亿元, 行业企业投入近15亿元, 3项投入总计达100亿元。这一规模与中央对高等教育“211工程”一期立项学校的投入 (27.55亿元) 总体相当, 但与“985工程”一期中央对34所高校的投入相去甚远 (仅北大、清华两校的前3年投入已达36亿元, 中央总投入预计在300亿左右) 。

2. 确立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向,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类型特色显著增强。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仅成为高职战线人才培养的基本理念, 同时在推进专业建设、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管理改革、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估体系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制度化的保障。

3. 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提升。

与2005年相比, 示范院校参加校内生产性实训的学生比例由不足40%提高到90%, 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毕业生比例由68%提高到97%;示范高职院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认可, 一次就业率超过了96%, 订单培养的成功实施使得部分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实现了就业, 这与普通本科高校近年来的低就业率 (2009年为68%, 2010年为72.2%) 形成了鲜明对照。

4. 推行了高职院校之间的对口支援、跨省招生等政策的实施, 高职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能力显著强化。

目前, 示范院校跨省招生比例已达30%, 面向西部招生比例达10%, 支援西部职业院校421所, 为对口支援院校培训师资1.3万人次, 联合培养学生10余万人次, 产生了显著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外, 各地参照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建设目标及实施办法, 相继设立了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建设项目, 省级建设院校已达187所。

示范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为高职院校新的发展目标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建设目标, 符合经济社会和高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 是推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必然选择, 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水平与实力发展进程中的必然选择。

二、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应当成为国家战略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主动适应并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推进国家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就国家而言, 在大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 应当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并把它提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实施。

1. 从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关系看, 它是顺应当前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

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 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党中央提出到本世纪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 重视人力资源开发, 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使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 促进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战略使然。就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而言,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关键在科技创新、基础在人才培养。无论是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 还是新兴产业的大力扶持, 都需要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数以亿万计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从今后我国人才需求的数量和结构来看, 应用型专门人才需求是基础;同时, 除了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型人才之外, 突出高技能人才培养应当是弥补产业升级“人才短板”的核心工程。因此, 继续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顺应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题中之义。努力提升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能力, 不仅需要整体提升, 更需要重点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院校。

2. 从高等教育改革与高职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看, 它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重申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 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发挥高端引领作用。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要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取得实效的基础上, 继续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在具体的政策设计上不仅要有面上的考量, 更要有点的深化, 最终实现整体推进。为此, 国家应当启动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 以此为抓手, 推动一部分高职院校继续强化内涵、凝练特色, 同时要允许和鼓励这类学校在扩大办学自主权、构建新的办学体制机制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制度, 使之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改革者、探索者和示范者, 以榜样的力量和实践的价值引领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与创新。

3. 从整个高职教育的发展阶段与高职院校的当前任务看, 它是彰显高职教育类型特色和提升吸引力的必由之路。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 不仅在学理上有定论, 政策上有体现, 更加需要在实践上加以不断深化。实事求是地讲, 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实施至今, 虽然在扩大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升高职教育社会影响力等方面产生了显著的成效, 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应用型人才在现代产业体系中的低端地位, 没有改变高职教育作为“相当于专科”的低层次学历教育的社会地位, 没有改变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基层一线人才”的低劳动报酬。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时间不长, 可以凭借和凝聚的历史资源十分有限, 尽管国家也鼓励各级各类学校自主办学, 但是解决高职教育当前和长远问题的关键还是在政府, 必须要有一个国家的战略来加以高端统领、系统优化。因此, 国家应当启动新的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计划, 为高职教育发展争取更大的投入、营造更好的氛围、搭建更高的平台, 从而推动整个高职教育真正把提升教育质量、彰显类型特色、构建现代体系作为自身的根本任务与追求, 提升高职教育的生命力与影响力。

三、实施“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建设目标的路径选择

综上所述, 在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确立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院校的建设目标, 不仅是高职院校在进入示范后发展阶段提出的关于自身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的自觉追求, 同时也应当成为国家在战略层面加以重视, 在政策层面加以推进的迫切需求,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 采用工程推进的方法加以落实。

1. 巩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成功经验。

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推进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 按照“中央引导、地方为主、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 以内涵建设为重点, 围绕提高示范院校整体水平, 推进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加强重点专业建设, 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创建共享型专业资源, 以专业建设为龙头, 以推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 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示范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 就是以工程推进为动力, 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从每一所参与示范建设的院校来说, 它是一个建设项目, 有具体的建设内容和建设计划, 并以计划任务书形式向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承诺建设目标和要求, 获得建设资金并接受验收和考核, 通过项目的科学管理, 达到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预期目标。实践证明, 这样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

2. 借鉴“985工程”、“211工程”、“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等经验。

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非常重视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重点建设。1995年, 经国务院批准, 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 “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1998年5月4日, 江泽民同志在北大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告, 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决定重点支持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 即“985工程”。“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 为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进入新世纪以后, 教育部为加强本科教学改革, 提高本科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了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

通过重点建设项目的实施,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提高;学科建设取得重大成效, 少数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提升了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高水平大学在不断提升其办学水平的同时, 对其他高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这三项工程尽管侧重点不同, 但都是以工程推动的方法来实施, 采用项目申报的办法来建设, 体现了选择重点、持续建设、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基本思路。实践证明, 它对提高高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 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起到了十分有益的作用。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应吸取和借鉴。

3. 以高职教育“双百工程”为抓手, 推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建设。

总结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成功经验, 借鉴“985工程”、“211工程”等有益经验, 笔者认为, 高等职业教育“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建设行动计划, 可采取“双百工程”来推进。首先是在全国1200多所高职院校中, 分期分批选择200所左右高职院校进行重点和特色建设;“双百工程”, 同时意味着该工程的建设目标是高职教育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双重目标并重。以“双百工程”为抓手, 在数量上是合理的, 大约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1/6, 并且与已经进行的国家示范校建设和正在进行的国家骨干校建设总量相当。因此, 可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的后续和深化。

四、“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建设内容与目标

“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是适应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 集中中央和地方等方面的力量, 分期分批重点建设200所左右高等职业院校;到2020年左右, 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质量、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等方面有较大进展, 有一批高职院校和专业进入国内一流并达到国际水平。具体建设内容是:

1. 优势特色专业建设。

选择一批适应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适应战略性新兴需要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等发展需要的专业, 通过加快校企合作、引入现代化教学工场、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法, 以期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培养出适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并使其服务产业、行业、企业的能力明显提高。

2. 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围绕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人才培养过程通用性较强, 选择大约100个左右专业进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3. 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建设。

鼓励建立由高职院校牵头, 国内外职业院校、企业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集团, 并在合作办学、合作就业、合作育人、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4. 高职教育国际合作能力和机制建设。

包括青年教师国际文化交流能力提升, 职业教育留学生培养, 国际职业资格证书培训认证等等。

5. 高职教育层次提升工程。

选择若干优势特色专业进行本科层次高职教育试点, 并逐步推广和层次上移, 为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积累经验、创造条件。

6. 高职院校领导力提升工程。

选拔一批热爱职业教育教学和管理的中青年骨干, 通过出国研修、企业锻炼等途径, 培养高职教育管理、教学和研究方面的领军人才。

总之, 着力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职院校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也是可行的, 只要我们抓住有利时机、抓紧建设, 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3

[关键词]新升格高职院校 教育转型 路径

[作者简介]黄柏江(1967- ),男,浙江诸暨人,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浙江大学在读MPA,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浙江 绍兴 312016)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6-0037-02

我国高职教育的整体发展已经走过了初创阶段,目前高职教育正处于不断推进品牌建设和内涵建设的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办学类型,在我国整个教育格局中已经占有了举足轻重的分量。但是,在这一特殊的办学类型中,其中不少是由中专升格而来的新建高职院校,即所谓的“成长型”类型,这类由中专升格的新建高职院校,在其成长初期,教育工作的核心是“转型”,即如何摆脱已有的中专办学模式,逐渐转变为高职办学模式,继而真正迈入高职教育的康庄大道。笔者结合实践和初步研究,认为实现观念、管理、环境、水平、行为、模式等六大转型是成功实现中专办学到高职办学的基本路径。

一、广采博取,勤于思考,实践观念转型

办好教育,理念先行。作为有着几十年办学历史的中等专业学校,相对丰富、深厚的办学积淀固然是一份宝贵

的财富,但“积习难改”也最容易成为教育转型的障碍,尤以观念惯性最难突破。因此,要实现中专办学向高职办学的成功转型,首先要实现以下几方面的观念变革:在办学功能上,由单纯“劳动力”培养转向“职业人”和“社会人”培养为主,科研和社会服务并重;在培养目标上,由中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向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转变;在教学方法上,由知识、技能传授转向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上,由单向管理向服务、平等共处转变;在教师角色上,由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向知识传递过程的协调者、咨询者和知识的研究者、服务者转变;在学生学习上,由被动学习向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者、以发现体验为主转变。

在以上六个方面的观念转变中,尤以树立教师角色的新理念最难,也最具有研究价值。教师角色由知识的单一传播者向知识传递过程的协调者、咨询者转变,这是由职业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的。高职教育的社会功能是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即培养“职业人”和“社会人”。职业教育的教学应是行动导向的一种新范式,在教学方法上由中专的知识、技能传授转向知识、技术和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其中职业行为能力的培养是核心,在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获取信息、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与此同时,完成教师自身的角色转变。

二、改造组织,疏理关系,实践管理转型

学校作为一种特定的组织,由于组织目标的变化,其组织结构设计和决策制定权力的分布也势必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新升格的高职院校,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构建院系两级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建校之初,其强大的管理惯性之一便是单极管理的延续,新成立的专业系作为以专业集群为基础的独立的办学单位,往往处于有职无权的尴尬境地。事实上,作为高等教育中一种独立的类型,高职教育以其广泛的触角伸向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此彰显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办学品质。各专业系是最容易滋长触角的地方,而触角发达的程度取决于专业系的结构设计和分权化的管理模式的形成。

普通高校是以学科为中心的组织结构,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单位的系部结构,应充分体现以专业为中心的特色,一种现实的专业系组织设计可以采用以下模式(如下图所示):

这是一种分权化的管理模式,专业系拥有经营管理自主权,即自主进行师资队伍建设,自主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自主设计人才培养模式。而专业系的核心则是以专业为载体、专业负责人引领的专业单元,这一组织单元应成为转型后学校组织中最具活力的细胞,只有如此,学校的机体才能得到健康发展,为管理转型提供可能。

高职教育培养的行业、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技术人才,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的审定都需要行业、企业的支持和参与。加强“校企合作”的实质是“系企合作”,“产学结合”的实质是“专业与企业结合”。为此,在“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中我们必须明确,学校的主体应是专业系,在其操作层面则是专业单元和企业之间的合作。

组织结构的转变只是为学校的转型提供了可能,一个组织机体要健康发展,必须给予组织以充分的营养,而转型之初的专业系部组织往往严重营养不足,其主要表现为经费权、人事权等自主管理权的缺乏,由此导致专业系部自主建设职能履行极不充分。一种现实的选择是对经费权包括教育运行费用、员工绩效资金等给予充分切块,在切块范围内系主任享有充分签字权,即系主任签字后可直通财务、人事等职能处室;另外,专业系部组织应享有人事裁决权,引进、培养、考核甚至辞退等均可享有充分的话语权。

因此,专业系结构设置的到位和充分的营养输送,将为转型之初高职院校专业系发挥其应有职能提供巨大的内在动力,在此基础上,院级组织和专业系将各司其职,在学院发展上分别扮演如下角色:院领导重在拓展学院生存发展的外部社会空间,在广度上着力;专业系重在拓展学院学生培养的专业空间,在深度上着力;处在中间层次的职能处室,将履行双向职能,即对上(院领导)履行参谋职能,对下(专业系)履行组织、协调、服务职能。

三、加大投入,推进建设,实践环境转型

相对于显性的各式课程,隐性的环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价值追求等校园文化。步入高职办学轨道后,无论是学生的课堂教学环境、实践教学环境、课余学习生活环境,还是教学服务网络,都对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职以自然班为基础的静态、被动的教学形态显然已不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以自主选择为主的流动性课堂应成为高职教学的基本形态。流动课堂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一种外在表现,静态的以班级文化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环境被动态的以学院文化为特征的课堂教学环境所替代。

实践教学环境的构建是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特色所在,相对于中职的实训环境,高职学生的实训环境更重整体性、实践性、真实性,以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为载体的高职实践教学环境和中职实践教学环境相比,无论是规模、功能、教学组织形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课余学习生活由于其完全的流动性从而表现出更大的自主选择性,这种自主选择性是对校园文化感召力的最好检验。新升格高职院校其校园文化常常带有明显的中专痕迹,整齐划一、较少自主空间、缺乏感召力,图书阅览场所、体育活动场所、文化娱乐场所、生活场所(寝室、食堂)、休闲场所等的建设直接影响着新升格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需要管理者从营造校园文化的高度来着力建设,从而构建和高职教育功能相匹配的学生课余学习生活环境。

自主选择的流动课堂、以专业实训基地为载体的实践教学环境、隐含校园文化感召力的课余学习生活环境等将使高职教育的空间架构得以实现。

四、勤于学习,勇于提升,实践水平转型

由于中、高职教育对象的不同,教师角色的使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就教学而言,其变化如右上表:

显然,高职教师相对于中职教师而言,肩负着更高层次的使命,且这种使命的变化,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层面,同样也体现在对学生的“人生导引”上。因此,角色使命的变化要求与教师的水平转型相匹配,不然教师的“讲台根基”就要发生动摇。自然,学习是教师水平转型的唯一途径,其水平转型的内容包括学历提升、职称提升、能力提升以及与之相伴的视野拓展和素养提升。

教师水平转型并不是自然的,由于教师职业状态惯性使然,教师水平转型往往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在转型初期和转型过程中,都需要借助学校意志促使教师水平转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种学校意志包括一系列有关师资建设的政策、措施,以此作为一种强大的推力,帮助教师完成痛苦的转型过程。

五、学生为本,充实内涵,实践行为转型

中专升格为高职院校,由于教育对象的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也在相应的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生交往行为。中职教育背景中的师生交往,由于中职学生尚处于心智发展阶段,师生交往更多地体现为简单的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扮演着交往的主角,主宰着交往的内容。而当教师面向高职学生时,交往的对象发生了质的变化,未成年人转化为成年人,师生交往由单向管理正在向和谐共处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依靠命令的行为方式影响学生,而更多的应该是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学术素养、教学水平去影响学生。

2.课堂教学行为。如前所述,中职课堂教学主要解决的是“知识是什么?”(理论)及“怎么做?”(技能)的问题,与此相对应,教师的主要教学行为方式为“陈述”和“讲解示范指导”,而高职课堂教学除了要解决“知识是什么?”及“怎么做?”的问题,更要解决“知识在哪里?”(发现)及“为什么这么做?”(体验)的问题。因此,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除了“陈述”和“讲解示范指导”,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知识的视野及思考视角,模拟展示技能的实际工作背景甚至相关岗位群的企业文化背景,以使学生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关注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创新,从而提升学生培养的层次。

3.教师工作行为。在中职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工作行为主要为教育教学行为,而在高职教育环境中,教师工作行为由以教育教学工作为主转变为教育教学、科研并重,同时兼顾社会服务。

六、积极尝试,大胆改革,实践模式转型

我们过去在区分中职和高职培养目标时,总是简单地界定为简单技术工人、复杂技术工人,这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诠释是不够准确和清晰的,我们在教学管理工作中,特别是修订教学计划定位培养目标时,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逐步有了较为深刻的领悟。一是必须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二是对学习技术和学习方法的应用能力;三是协作意识、团队精神和群组行为,还应包括更换职业的适应性;四是职业道德素质;五是基本的管理能力,每个员工都可能成为项目的临时管理者;六是从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的角度,必须具备创新知识的基础。总之,高职学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1.注重人文素养的打造。高职学生入学后的第一学年,在课程设计和活动设计上,应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性支撑。

2.注重工学交替的教学设计。与中职相比,高职学生管理比较强调“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实践的结果表明,高职学生基本具备了较好的自律意识和自理能力,因此,实行工学交替不但理论上必要,而且实践上也可行。一种现实的操作模式是利用一、二年级的暑假有组织地前往校外实训基地见习,通过见习积累感性认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感受企业文化,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更好地塑造自身的综合职业能力。

3.注重专业能力的集成。实现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分解课程单元,这种教学组织形式客观上可能会造成专业能力的割裂,而从基于实际工作背景的工作任务或项目来看,其本身却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完整的工作任务或项目时,必须具备综合的专业能力。因此,要实现高职学生培养目标和企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就需要在下企业顶岗前完成对专业能力的集成,通过专业集成,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工作任务或项目的概念,提升面对工作任务或项目时的实际应对能力,从而提高自身的适岗能力。学校将以良好的毕业生形象,打造学校的办学品牌。

[参考文献]

[1]陈宝华,王中向.高职教育发展理念与实践选择[J].职教论坛,2007(2).

[2]朱中华.谈新建高职院校发展中应处理好的若干关系[J].教育与职业,2006(30).

[3]韩振.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困惑、难点与对策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6(30).

一流学校的“十大特征” 篇4

1.准确的自身定位:“找准位置,鲜明个性,彰显特色”是一所普通学校成长为一流名校的三步曲。企业有“先找市场,后开工厂”一说,学校也是这样。准确定位自己的服务对象,在市场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定位学校,遵循“四客观”的要求,充分考虑“社会的客观要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

2.稳定的培养模式: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目标方法、机制、措施及人才培养过程各种关系的规范。先进的教育理念的客观化,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实践中的反映和表现。“相对稳定”反映学校掌握教育规律的程度。相对稳定的“培养模式”是一所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级成部分。

3.扎实的课程体系:课程结构和体系决定人才规格与质量。与培养目标相匹配的课程与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是一流学校的必备条件。校长要学习课程理论,研究课程问题,学校的培养目标最终都是要通过课程去实现。这里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概念。

4.一流的师资队伍:赢得教师,才能赢得教育。高素质的教师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的核心和关键。能否建设一支“个体素质高,群体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从根本上关系到一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

5.良好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创造的。但是,它一旦创造出来,就是一种能动的教育力量,反过来创造这所学校的教师员工。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校园文化是一种持续的教育力量。北大、哈佛校长经常换、教师经常换、学生经常换,可学校的精神和传统是永恒的。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6.广泛的社区参与:一般认为,学校的社会参与度越高,学校越好。校长要善于利用社会丰富的支持为学校发展服务。现代的社会是开放的社会,现代教育也必须是面向社会的教育。这种教育在积极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广泛地吸收社会的支持与参与。教育孩子要从教育家长做起,从家长的自我教育做起,从优化社区的教育环境做起。

7.充分的主体发挥:学生广泛的主体参与,既是好学校的标志,也是一所学校之所以成为好学校的原因。学生主体意识弱化,就是学校教育质量的弱化。

8.适用的教育设施:不提“先进”,也不提“一流”,而是强调“适用”。“实用、高效、人本”才是衡量教育设拖优劣的标准。一些学校非常漂亮的操场,用金属围栏圈着,入口处上着锁,真不如时刻开放着的泥地操场。用坏了教育设施,比保存如新的设备美一百倍。“我这个地区最好的建筑是学校”不如“我这个地区待遇最好的岗位是教师”。

9.浓厚的科研氛围:教育科学是前沿科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学习、借鉴、消化、吸收、创造,其实都包含在教育科研当中。教育科研出成果次要,出人才重要。

生物的基本特征 篇5

【知识与能力】

1.会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2.掌握生物的基本分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能举例说明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举例子,分析生活中常见事物,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

2.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生物具有的生命现象。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归纳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以生活中的常见例子如鲨鱼、小鸟、树木等引导学生通过常识学会辨别生物与非生物,再提出疑问,究竟生物是什么呢?他们扮演是什么样的角色?

讲授新课

知识点一:生物的.类别

1.学生认真阅读课本,自我总结归纳后后回答:太阳、石头、水等是非生物,因为它们没有生命;蝴蝶、小鸟、草、鱼、蘑菇等是生物,因为它们都有生命。

【过渡】同学们非常优秀,能够把咱们平时所遇见的事物与经验结合,我们把有生命的物体称为生物。自然界就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物分为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在我们的身边,生活着多种多样的生物,它们与我们朝夕相处。

2.观察教材图1.1—1,插图的生物分别属于哪一类呢?

学生答:动物有中华鲟、啄木鸟、东北虎、蝴蝶;植物有银杏树;微生物有大肠杆菌。

知识点二:生物的生命现象(即生物的特征)

【过渡语】仔细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你会发现它们的形态、大小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在千差万别中却存在着共性:他们都是有生命的。怎样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生命呢?

小组探究: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插图和生活经验,举例说明生物所具有的这些生命现象。

引导学生以动物的生活特点为例做出分析:我们发现人体需要吃饭,牛、羊需要吃草,虎、狼要吃小动物,从而能够得出结论: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物质。

引导学生从植物的角度进行补充:植物需要阳光、空气、水和土壤中的肥料等。

教师讲解:我们发现人和动物可以通过出汗、排泄等形式将废物排出,这说明生物都能活将废物排出体外。人需要呼吸,鱼用鳃呼吸,鲸在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这说明生物需要呼吸才能活着。

教师提问:植物需要呼吸吗?

学生答:植物和动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呼吸。

教师举例:我们看到小鸟能长成大鸟,我们人类也能从小长大,蝌蚪长大变成青蛙,从而得出结论:生物都能生长发育。用手碰触含羞草,我们发现含羞草受到刺激后会合拢叶片,人体受到针刺后也会作出缩手反应,从而得出结论: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教师讲解:向日葵的花盘像太阳,这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吗?其实是由于向日葵的花盘受到阳光的刺激,做出的反应。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称为应激性。

教师讲解:我们从图上看到猫、狗等动物能繁殖后代,我们知道其他生物也能繁殖后代。

教师补充:一只纯色的猫生出的后代,毛色和斑纹上有深有浅,与母猫并非完全相同。我们人类也是这样,这说明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生命现象。

【过渡】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认识了一些生命现象,但生物还有一些我们刚才没有提到的生命现象。

课件展示:展示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图,引导学生理解:生物都有一定的结构,生物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

教师提问: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沙漠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生物都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结束语】通过同学们积极的探究,我们认识了生物和非生物,也了解了生物所具有的一些生命现象。大家来反思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自然界中的生物分为几类?

总结概括为:植物、动物、微生物。

2.生物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总结出以下几点:

(1)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2)能生长发育。

(3)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4)具有应激性。

(5)能适应和影响环境。

(6)能繁殖后代。

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篇6

网络广告的基本特征

电子网络广告是新生代的广告媒介,它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发展而逐步兴起的,它有传统媒介广告的优点,又有传统媒介 所无可比拟的优势。电子网络广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电子网络广告指企业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一切信息,包括企业的互联网域名、网站、网页等;狭义 的电子网络广告一般指建立一个含广告内容的 4.受众数量统计精确

利用传统媒体投放广告,很难精确地知道有多少人接收到广告信息,而在Internet上可通过权威、公正的访客流量统计系统,精确统计出每个广告的受众数,以及这些受众查阅的时间和地域分布。这样,借助分析工具,客户群体清晰易辨,广告行为收益也能准确计量,有助于客商正确评估广告效果,制定广告投放策略。

5.实时、灵活、成本低

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改动也往往要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Internet上投放广告能按照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当然包括改正错误。这就使经营决策的变化可以及时地实施和推广。作为新兴的媒体,网络媒体的收费也远低于传统媒体,若能直接利用网络广告进行产品销售,则可节省更多销售成本。

6.感官性强

网络广告的载体基本上是多媒体、超文本格式文件,可以使消费者能亲身体验产品、服务与品牌。这种以图、文、声、像的形式,传送多感官的信息,能让顾客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商品或服务。

7.网络广告是多维广告

传统媒体是二维的,而网络广告则是多维的,它能将文字、图像和声音有机的组合在一起,传递多感官的信息,广告受众可以对其感兴趣的产品信息进行更详细的了解,大大增强网络广告的实效。

8.网络广告拥有最有活力的消费群体

互联网用户70.54%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64%家庭人均月收人高于1000元,85.8%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83%受过大学以上教育。因此,网络广告的目标群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体是目前社会上层次最高、收人最高、消费能力最高的最具活力的消费群体。这一群体的消费总额往往大于其他消费层次总额之和。

9.网络广告制作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

网络广告制作周期短,即使在较短的周期进行投放,也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很快完成制作,而传统广告制作成本高,投放 周期固定。另外,在传统媒体上做广告发布后很难更改,即使可以改动往往也须付出很大的经济代价。而在互联网上做广告能够按照客户需要及时变更广告内容。这 样,经营决策的变化就能及时实施和推广。

10.网络广告具有交互性和纵深性

交互性强是互联网络媒体的最大优势,它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单向传播,而是信息互动传播。通过链接,用户只需简单 地点击鼠标,就可以从厂商的相关站点中得到更多、更详尽的信息。另外,用户可以通过广告位直接填写并提交在线表单信息,厂商可以随时得到宝贵的用户反馈信 息,进一步减少了用户和广告客户之间的距离。同时,网络广告还可以提供进一步的产品查询需求。

11.网络广告能进行完善的统计

“无法衡tt的东西就无法管理”,网络广告通过及时和精确的统计机制,使广告主能够直接对广告的发布进行在线监控。而传统的广告形式只能通过并不精确的收视率、发行量等来统计投放的受众数量。

12.网络广告可以跟踪和衡量广告的效果

广告主能通过互联网即时衡最广告的效果。通过监视广告的浏览量、点击率等指标,广告主可以统计出多少人看到了广 告,其中有多少人对广告感兴趣并且进一步了解了广告的详细信息。因此,相比较而言,网络广告使广告主能够更好地跟踪广告受众的反应,及时了解用户和潜在用 户的情况。

13.网络广告的投放更具有针对性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通过提供众多的免费服务,网站一般都能建立完整的用户数据库,包括用户的地域分布、年龄、性别、收人、职业、婚姻 状况、爱好等。这邱资料可帮助广告主分析市场与受众,根据广告目标受众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并根据用户特点作定点投放和跟踪分析,对广告效果作出 客观准确的评价。

另外,网络广告还可以提供有针对性的内容环境。不同的网站或者是同一网站不同的频道所提供的服务是不同的,并且具有很大的区别,这就为密切迎合广告0标受众的兴趣提供了可能。

14.网络广告的受众关注度高

据资料a示,电视并不能集中人的注意力,电视观众屮40%的人同时在阅读,21%的人同时在做索务,13%的人在吃喝,12%的人在玩赏他物,10%在烹饪,9%在写作,8%在打电话。而网上用户55%在使用计算机时不做任何他事,只有6%同时在打电话,只有5%在吃喝,只有4%在写作。

15.网络广告缩短了媒体投放的进程

广告主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市场推广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市场开发期、市场巩固期和市场维持期。在这三个阶段中,厂商 要首先获取注意力,创立品牌知名度。在消费者获得品牌的初步信息后,推广更为详细的产品信息。然后是建立和消费者之间较为牢固的联系,以建立品牌忠诚。而 互联网将这三个阶段合并在一次广告投放中实现:消费者看到网络广告,点击后获得详细信息,并填写用户资料或直接参与广告主的咐场活动甚至直接在网上实施购 买行为。

16.网络广告传播范围广,不受时空限制

通过国际互联网,网络广告可以将广告信息

4小时不间断地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只要具备上网条件,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阅读。这是传统媒体无法达到的。

17.网络广告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索性

咸阳网站建设、网站制作、关键词排名

尚杰网络工作室shjseo.com 网络广告可以将文字、声音、画面完美地结合之后供用户主动检索、重复观看。而与之相比,电视广告却是让广告受众被动地接受广告内容。如果错过广告时间,就不能再得到广告信息。而检索平面广告的检索则更费时、费事。

18.网络广告具有价格优势

从价格方面考虑,与报纸杂志或电视广告相比,目前网络广告费用还是较为低廉的。为获得同等的广告效应,网络广告的有效千人成本远远低于传统广告媒体。一个广告主页一年的费用大致为几千元人民币,而且主页内容可以随企业经营决策的变更随时改变,这是传统广告媒体不能及的。

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7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与目标定位

2002年9月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尽管《纲要》没有针对高职院校的具体特点对体育课题的性质进行专门的规定,但这些年来,高职院校在教学实践中一直把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来对待。

我国的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线,以培养实用、实干型的人才为已任,因此,更注重学生毕业时的职业岗位能力,教育培养目标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技术性、实用性、应用性等综合职业能力特征,使它不同于普通高等学校的基础性学科教育。但多年来,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目标并没有同其人才培养特点相结合,只是机械地套用《纲要》中提出的主要适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学目标,即泛泛地强调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没有围绕学生的职业特征进行目标定位。

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现实困难

目前,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之所以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除了体育课程目标没有反映出人才的培养特点外,还存在着以下一些现实的困难:

1. 体育教育思想落后。

由于受传统体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要任务,片面强调以传授体育知识、技能的课堂教学为中心。这种思想和观念虽然在一定历史时期适应了时代需求,但造成人才培养的片面性。其后果是只注重近期效益,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科学健身提供理论知识和方法的指导,不利于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的培养。这种思想的存在,阻碍着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创新。

2. 体育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由于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发展特点的制约,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条件相对较差,体育场地、器材、师资等教学资源相对缺乏,体育教学的正常开展在教学硬件、软件上受到严重的束缚。

3. 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

高职院校一般学制为三年,按照体育课程标准的规定,体育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为三个学期,但更多的院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安排了两个学期的体育教学课。由于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灵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等办学模式多,实习、设计、实训次数多,占用教学时间长,体育教学在一个学期内常被分割成不规则的2—3个时段。再加上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更加强调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致使专业知识学习和实习实训课时进一步延长,体育课时愈来愈少。

4. 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

目前,用人企业的功利性较强,部分用人单位在接收毕业生时一般只注重学生的业务能力,几乎忽略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需求导向的扭曲下,学校对学生的体育评价被视为可有可无,学生学习体育的态度和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与中学相比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中愈来愈边缘化。

三、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

课程内容设置是从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或学习者的经验中选择课程要素的过程,是课程价值观和目标的具体反映和体现。从理论上讲,课程目标越是能揭示学科知识、反映社会发展与学生的需要,就越能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基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性质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我认为,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学科知识、社会发展、专业特点与学生需要作为基本价值取向。

1. 精选学科知识。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结构主义课程论者主张“课程内容即学科知识”,并强调选择课程内容时要尊重学科知识的内在体系,认为学科知识这一价值取向的基本使命是传递文化。体育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近些年来,随着“终身体育”教育的兴起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确立,众多的高职院校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逐步形成了以运动项目为依托的教学内容体系。按照现行的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如篮球、排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游泳等,学生真正用于学习每个体育项目的时间非常有限,很难系统地学习和掌握1—2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也不利于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更体现不出高职体育课程应有的特点和作用。因此,怎样从大量的体育课程内容中精选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将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具体落脚点。

2. 适应社会发展。

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需求不仅影响着学生身心发展的具体内容,而且成为课程选择与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必然要伴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从目前的情况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滞后于社会文化的发展。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战略的实施、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大众体育文化传播的繁荣为新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重视当代社会生活对课程内容设置的影响,紧密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必须考虑的问题。

3. 考虑专业特点。

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实用人才,所开设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性特征。因此,高职院校在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时,应把体育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紧紧围绕未来不同职业的发展方向,教会学生掌握各种职业实用性的身体训练方法。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设计多类体育课。如,根据不同职业的身体活动特征(伏案型、站立型、综合型),以及学生毕业后的走向,设置发展职业体能和预防职业病的体育项目(发展职业体能内容主要包括发展与职业劳动相关的体能、职业病的预防与体育保健康复方法等内容),采用“两至三项主项带其他副项”的课程设置模式,即在某一类型的专业中,主要学习两至三个有显著作用的项目,提高该类型专业学生的职业体能和身体素质。同时为了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选几个相关项目进行训练。这样既可符合职业发展的需要,又可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4. 尊重学生需要。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需要是全面的、有层次的和具体的。全面的需要,即学生的个体发展对课程内容产生的全面需要。例如掌握动作技能需要、审美需要、表现自我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升学与就业需要等。有层次的需要体现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具体的需要则突出表现在对课程内容的排列既要有助于学生对技术技能的掌握,又要使学生对所学的课程内容感到能接受。但实际上,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内容往往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忽视了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和体育经验等,致使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难以得到满足。在当今世界各国课程改革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呼唤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趋势下,尊重学生的体育需要体现了时代精神,是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四、结论与建议

体育课程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体育教育思想落后、目标定位不明确、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体育教学时间分散多变、用人单位的需求误导等原因,体育课程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重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势在必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须以精选学科知识、适应社会发展、考虑专业特点与尊重学生需要为基本价值取向。建议高职院校在改革体育课程时,围绕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职业技能特点、职业特征进行课程内容设计开发,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强调知识教育、技能掌握、能力增强、体能提高和习惯培养,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华.论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外国教育资料[J].1999.5.

[2]胡茵.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4.4.

[3]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N], 2002.8.6.

[4]陈绿波.广东省高职院校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9, (6) .

一流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突发事件 处置

我国各类高职院校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20年左右的高速扩张式发展后,呈现出办学规模大,成员结构多元化、社会化程度提高等显性特点。高职院校与外界社会环境的联系多维度发展,这些联系与青年学生聚集、思想观念冲突明显相共振,极易引发突发事件。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发生的突发事件,佐证了此类事件的多发态势。本文拟立足于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等特殊性,旨在探究此类院校中突发事件中的基本问题,思考防范和处置体系的建构,为此类院校理性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参考。

1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概念及特征

高职类院校作为一种高校类型,伴随各高校规模化发展进程,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与普通高校相比较,高职类院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硬件条件的增长与办学规模增速不相适应;教学和管理人员的观念、素质与办学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与追求目标不相适应等问题。管理、教学、就业、后勤服务,学生、教师、校工、外来人员的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显性矛盾和隐性矛盾更加复杂多样,在问题和矛盾的调处中,各种因素缠绕交织,处理难度不断加大,处理的预后难以预测,这些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不少突发事件,也继而引起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时至今日,出了不少成果。但就其概念而言,却还没有一个获得普遍认同的界定。这种状态制约了各高职院校对突发事件的防范体系建构。

在参考国内外诸多研究成果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对“突发事件”的界定,我们认为: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应当表述为:“突然发生的与本校密切相关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身、财产的较大损害, 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如此表述,兼顾了突发事件的普遍性要点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避免了过宽与过窄的界定。界定过宽,会导致学校“多管闲事”,界定过窄,又会造成“该管不管”的失职。例如“突发事件是指发生在校园内外由本校师生员工实施或以其为侵害对象的涉及破坏社会和校园秩序并造成人身财产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本预案所称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师生员工身体健康严重损害,直至死亡,或是公共财产受到损失以及学校名誉受到损害的事件。”从上述两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中,不难看出其瑕疵所在。前者的“严重损害” “公共事件”的限定显然使之显得较为狭隘。 后者“师生员工”“公共财产”“学校名誉”排除了其他相关人员、师生员工的财产损害等问题,明显经不住推敲。但不管怎样表述,高职学院在思考突发事件应对体系时,都应当把握以下基本特点:

1.突发性。突发性表明事件发生的突然,出乎意料。可以说,高职学院人多事杂,突发事件发生有其必然性和确定性,但关键是预防体系的严密化建立和有效运行。

2.损害性。我们之所以表述为“较大损害”而不强调“严重损害”,主要基于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具有成员密集性特点而容易迅速在校内外扩散,具有很大的动态性、突变性,难以预知最后损害后果而考虑。同时,对损害判断的尺度稍放宽一些,也有利于重视与措施跟进。

3.涉事主体的广泛性。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涉事主体应当包括本校教职员工、学生、学校管辖范围内的非本校人员、学校教职员工和学生的侵权行为所侵害的人等。这些人员所引发的或是与这些人员相关的事件都有可能诱发影响学校正常秩序的继发性事件。所以,我们在研究高职院校突发事件问题时,不应该只局限于本校的师生。随高校办学的多元化、开放化、社会化趋势,其他主体导致的突发事件必然增加。

4.事发地点的不确定性。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的事发地点主要在学校管辖范围内,但不排除学校相关主体在校外发生的事故、侵权行为等,如在校外实习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学生在校外发生的事故、非法行为等。

2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基本类型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2.1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

类型划分的现实意义在于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提升,所以,对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的划分,必要且重要。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类型划分在学术界也没有共识性的界定,但考虑到类型划分对“应对处置”观念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影响,因此,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探索性划分。

1.以主体人数规模划分为群体性突发事件与个体性突发事件;

2.以主体是否涉及校外人员可以划分为单一性、混合性突发事件;

3.以事件主要地点可以划分成校内、校外突发事件;

4.以事件产生的动因划分自因性突发事件与管理性突发事件、不可抗力性事件、意外事故;

5.以危害程度及影响范围,可以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四类;

6.按照事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现物态化突发事件和网络媒体性突发事件;

7.按照事件性质可以分为犯罪事件、治安类突发事件、违规事件;

8.按照突发事件内容划分,可以分为政治类、公共卫生类、聚众滋事类、伤亡类、财产损失类突发事件。

2.2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2.1应对意识不强

与本科高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高校相比较,由于高职院校发展历程短,办学基础条件薄弱,机制体制制约等原因,高职院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普遍存在危机防范意识不强,关注度不高的现象。教职员工更加乐于关心办学前景、招生与就业、教学与实习工作、学生常态管理、科研等工作,对突发事件问题松懈麻痹,不会居安思危。

2.2.2应急预案缺乏

各院校普遍没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事前不重视,事发后相关的处置资源整合度不高,推诿扯皮,难协调。往往是按各自管辖范围谁管谁处理,凭老经验、老办法,处置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有时,甚至还因为处理的小失误使事件扩散化、扩大化,引发更加复杂的继发性事件。

2.2.3应急机制梗阻

客观讲,需要认真应对的突发事件一般不常发生,所以对其重视程度往往不够,普遍院校既没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也就谈不上建立不同类型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突机制。组织机构没有,配套制度缺乏,预防措施缺位,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的支撑。

3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建构

高职院校正处于改革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高等教育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处于内忧外患的状况中,有学者比喻说“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为,只有不断夯实自身的安全体系,确保学校安全稳定,才能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促建设。再紧再忙,都有必要建构集预防、控制、处置与善后为一体的突发事件管理体系。

3.1预防

高职院校突发事件管理体系中,预防是上策。有效预防的基本思路是:思想防线牢固、人防部署严密、物防设施完善、技防手段先进、协防协调统一。

3.1.1思想防线牢固

全院上下必须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意识,应当达成共识。要始终把安全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

3.1.2人防部署严密

人防系统是关键,再好的想法、措施,都要靠人来实现。人防部署严密,单位上下一致,有人抓、有人管,全方位、全过程,不留死角。切实做到各岗位都有安全目标责任,人人都是一岗双责。同时,要有专门机构、人员督查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

此外,按照突发事件处置预案,合理配置处突人员。

要把防范工作从被动预防转化为主动性预防。一方面,加强学生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开展有关安全、健康专题讲座,促进学生心理发展。另一方面,组织安全责任明显的部门教职工参加相关应急处置方面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提高处突能力。

人防部署中,要谨防一种倾向,认为安全工作可有可无,岗位清闲,人员配置老弱病残,或者配置一些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照顾性人员。

3.1.3物防设施完善

学校应当安排合理资金,配置、改善相关安全设施设备,保障各项工作安全运行。交通设施、校舍、水电、防火、食品、药品等符合相关安全规范。对相关设施设备要定期检查,毁损、失效的,要及时修复更换或升级换代。必要的应急处突设备也要适当配置。

3.1.4技防手段先进

校园安全稳定必须依赖一定的现代科技手段,至少应当配置一定数量的监控装置。尤其是学生宿舍走廊、图书馆、门卫、办公楼等重点部位。监控装置的使用,能够有效弥补人防力量在时间、精力方面的不足,同时起到威慑作用,促进人们的自制性,并能够有效记录事件线索,固化证据,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灵敏度、准确度。

3.1.5协防协调统一

学校应当与周边社区、单位、公安等单位建立良好群防协作关系,加强联系,及时消除周边安全隐患。

3.2控制

控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防止事态的进一步延续、扩大、扩散而采取的措施。控制的关键目标是消除或遏制危险要素,应当说,有效的控制是整个突发事件处置的重要环节。其基本原则有:

3.2.1合法合理原则

控制措施要合法合理,这是前提,是“法治”精神的内在要求。要基于合法合理的目的采取合法合理的措施。诸多发生的突发事件不断恶性发展,大多是由于先期控制措施的不合法、不合理而诱发的,必须重视。

3.2.2及时原则

学校突发事件因人员的密集性而往往具有迅速扩散的特征,因此,一旦事发,应当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及时判断情况,及时组织控制力量(人、交通、通讯等),及时报告,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3.2.3适度原则

适度原则讲求“火候”“分寸”,防止“过”和“不及”。在此,应当牢牢把握住:一是生命价值 > 健康价值 > 财产价值,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对伤情危重者立即打120组织救护 ;二是把握轻重缓急,把主要问题控制好,把主要当事人控制住并带离现场,疏散围观人员;三是坚持教育疏导,摆明事实,讲清道理。忌讳把话说满、把事做全,堵了自己的后路。

3.2.4动态原则

突发事件的发生发展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逐步牵涉较多的人或事,如学生家长。所以,控制过程中,要根据事件发展的情况灵活调整策略和方法。

3.2.5多层次原则

对于性质特殊,较复杂、较严重的突发事件,应当考虑调配一些专门工作小组,如医疗救护组、家属工作组、联合调查组、法律规范组等,分头分层次展开相应的专项工作,以保障效率。

3.3处置与善后

处置与善后是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核心环节,是对事件整体的定论和了断,它具有很强的“承前启后”性质,不可草率终结。处理得当,当事人及相关联的人无异议,避免再“死灰复燃”。旁观者受教育,校方积累了经验,增强了应急能力;既平息了事件,又消除了损害,还可以树立新形象,可谓一举多得。如若处理失误,则后患接踵而至,调处起来反而更被动、更复杂。

笔者以为,善后处置必须坚持以下基本要点:

3.3.1事实清、证据足、定性准

这是善后处置的重要前提。只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把握,处理才会有的放矢,也才能使处理结论具有难以撼动的说服力。

3.3.2教育从严、慎予法办

学校以“教育”为使命,而非以“惩治”为本职。因此,对一些人为的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当以此为旨。这也是“以人为本”的体现。然而,有些学校近年来似乎有些冷漠,动辄报案、开除了事。究其思想根源,无非是想“惩前毖后”、想“了却后患”而已。如此处置,绝非“善后”。当然,对于违法犯罪的当事人,学校也不应该姑息,无原则迁就。

3.3.3恢复重建、完善机制(秩序、形象、心理恢复)

恢复重建,完善机制是善后处置工作的归宿。高职院校在突发事件的威胁和危害得到控制或消除后,应及时组织开展恢复重建工作,尽快恢复正常教学和生活秩序。一要组织有关人员彻查事故隐患,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突发事件死灰复燃,以及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二要及时组织影响性评估。评估工作要覆盖到突发事件所涉及的所有领域,既要包括物质层面,也要关注心理层面;既要考虑校内影响,也要关注社会影响;既要注意事态的继发性危害与影响;还要关心网路、媒体舆情控制。

一言以蔽之,善后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消除危害,最好能够将“危”化为形象重塑之“机”。

在事件处置终结后,还应当进一步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弥补突发事件管理体制机制的漏洞,促进机制的有效性和长效性,

总之,高职院校面临日益复杂的内外环境或因素,突发事件的发生是必然的,不发生是偶然的,符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学校必须正视安全危机的客观存在,并理性部署。具体而言,就是要提高认识,加强研究,并结合本校实际,建立系统完善的突发事件管理机制,争取有效预防,处理得当,善后圆满,这才是我们的心愿,也是本课题的追求。

参考文献:

[1]王强,刘建平.论高校突发事件及其应对措施[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3).

[2]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高校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研究报告[J].中国行政管理,2006(10).

[3] 黄克宇,兰茹,徐安娜.学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探讨[J].广东白云学院学刊,2005(2).

[4]鲍勇剑,陈百助.危机管理——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沈群群.高校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责任的分析[J].求实,2005(11):289.

[6]李佑卫,陈庆华,张学忠.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类型、成因及特点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15.

[7]吴建勋.论高校突发事件的预警管理[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339-342.

[8]陈运遂.略论高校学生突发群体事件[J].宜宾学院报,2005(11),123-124.

[9]余宏明,陈小春.高校预防和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5).

上一篇:「作文素材」无私奉献名人名言下一篇:影视艺术概论复习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