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2024-06-06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精选8篇)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篇1

“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与策略研究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已作为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内容,倍受广大教师的关注,这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符合自主合作学习理论。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的学习是一种个体活动,需要其自读书,自探究。课堂教学中,学生又与其他教学要素发生联系,产生互动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担任不同的角色,合理的分工,密切的合作,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意识和能力,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在这个大理念的指导下,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开始在自己的教学中尝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然而,当我们全面审视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时,却发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

现状分析:

一、教师放任自流,教师只管提出问题,对学生如何讨论,如何合作不做必要的指导,不管不问。这样的小组合作讨论时,就会出现如下现象:课堂上,教师刚一宣布合作学习开始,学生马上闹哄哄地乱作一团。大家七嘴八舌,没有一点秩序。从表面上看学生好像讨论得十分热烈。但实际上很少有学生认真的思考、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由于没有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对如何进行合作学习一无所知,因此也不能进行有实际意义的合作学习。有的小组为挑选临时组长,你推我让,或你争我抢;有的为谁先发言争吵不休;有的学生根本没有办法想,沉默无语,讨论合作与自己无关,使小组成为他们的“避风港”;甚至有些学生利用合作学习的机会谈天说地,离题万里,所谈论的内容与要求讨论的问题相距甚远。

二、教师在指导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把握不好“度”。表现在:什么样的问题需要合作学习;什么时候需要合作学习;不同的合作学习内容各需要多少时间等等。正因为教师在预设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做准备,以至于合作学习时造成了1.不能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2.合作学习要么因时间不充足而夭折,要么因时间过长在合作后无所事事,出现了打闹现象。

三、“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以小组长一人的见解囊括了全组成员的见解,在听到的汇报中,仅仅是组长个人的看法罢了。久而久之,其他同学也就丧失兴趣,不再参与到这种没有意义的讨论中了。

四、有些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当作自己践行新课改的一个幌子,尤其是在有领导听课时,在课堂上“蜻蜓点水”式的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匆匆而过,主观上并没有想让“小组合作学习”给学生带来哪些收益。

轰轰烈烈的“小组合作学习”渐渐褪去了它的光彩,有些课堂已经找不到了它的影子。在经历了“尝试”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过程中,教师们开始产生了诸多的困惑:是新课改的理念有偏颇?还是我们在实践中不得法而走了弯路呢?是就此放弃这种新的学习方式,还是继续探究寻求到“小组合作学习”最佳途经,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呢?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把生生互动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有平等的机会在各组的小组中讨论并解答问题。它把部分学生由教学中的旁观者,转变为了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其过程既有行为互动,又有思维互动,既有知识交流,又有情感传递,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如何才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

一、处理好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

丁培忠老师在对《新课标》进行解读时强调过,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前提。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思考。经过了独立的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后,才能在合作小组与组员交流讨论,阐述自己的见解,只有在处理好个体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才能达到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共享学习资源的目的,才能避免合作学习时出现的“人云亦云”和浮于问题表面的现象。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目标要“适度”。

恰当的学习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为学生阅读找到有效的突破口。因此,在制定小组学习目标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年段特点,小组学习的目标与要求不能定得过多过高。过多,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任务,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会产生目不暇接的感觉,一时顾此失彼,无所适从。目标定得过高,学生达不到学习要求,就会丧失合作学习的兴趣,二者都影响合作学习的效率。

三、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

合作学习并非随时随意进行的,教师善于把握小组学习的时机非常重要。什么样的时机适宜学生合作学习呢?

1.当教学内容出现难点,依靠学生个体难以解决时,教师要善于把问题交给小组,让学生合作交流,相互讨论,相互启发。

2.当问题看似平常,却能引发学生的热情,值得细细咀嚼一番,只有联系课文内容或相关资料作深入思考,再通过讨论,才能体会文中的情味时要适时地引导合作学习。

3.在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或多种解决方式时,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发表意见,真正触及问题的本质,通过思维火花的碰撞,才能使认识更清晰,才能产生新颖独特的思维时,适时引导合作学习。

四、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

首先要指导学生如何分组。典型的合作学生小组,通常为两人或四人。要求学生根据情况轮流发言,发言时思路要清晰,语言表达流畅,发言人回答不全面时,组内其他同学可以给予适当补充。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不能听而不想,要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要运用知识、经验进行辨别,要学会容纳他人的不同观点,要学会求同存异。

五、教师要适时适度地指导“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责任,因为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新问题的生成,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地解决,就会阻碍小组学习的顺利开展。比如:当某些小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耐心地讲述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当某些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除了检验他们完成的质量外,还要开展一些备用活动,以免影响其他组讨论等。总之,小组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和参与是分不开的。

“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更是一个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当社会只有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绝不能因为教师个体的驾驭不当而偃旗息鼓,我们教师所要探究的恰恰是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篇2

一、长兴职业学校中小组 合作学习运用现状

1. 学生的合作意识不强,能力不 够,效率偏低

小组合作学习中,合作既是形式和手段,又是教学目标之一,学会合作本身就是分组学习重要目的。但中职教育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学生合作意识不强,没有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精神,经常会出现学生之间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的现象,很多学生尚欠缺一定的合作能力,仅搜集资料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有的学生则不善于讨论或不愿参与讨论; 讨论中有些人盲目服从,人云亦云,也有人只愿做听众,很少发表个人意见,还有些学生对小组合作若即若离,漠不关心。

2. 角色落实不到位

在长兴职业教育中,还有相当多的教师不能自然熟练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课堂的调控能力欠缺。如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较少考虑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性格、文化背景,在分配任务时只是大略分配每个小组任务,却没有详细地分配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从而导致小组内出现种种的不愉快,影响着合作的效率。

3. 座位编排难度大

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座位排列方式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通常被提倡的座位编排方式如L型、U型、圆桌型等只适合于小班制教学,长兴职业学校一个班级有50人左右,一直采用传统的“插秧式”的座位排列方式,使学生之间的合作仅限于前后桌,大范围的合作受到限制,且座位一经排定则不轻易变动,根本就不好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自课改以来,我们的课堂确实发生了些许量的变化,但却没有实现质的飞跃。因此,探讨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仍是摆在我们广大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长兴职业学校中小组 合作学习运用对策

1. 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动机

学生作为独立个体,个性不尽相同,但各有长短,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他们在合作探究中互动、互补。在课堂小组讨论中,教师要积极引导不同观点的学生相互交流, 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在这一过程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的提升。学习离不开动机,如何激发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是关键问题。所以,教师要引发小组合作的内在需求,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

2. 鼓励教师交流学习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教师大多能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对合作学习课堂具有一定调控能力且尝试将这种学习方式与各种行动导向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相结合,如案例教学法、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这种结合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加灵活、高效,然而还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所以,教师之间要学习和交流, 以丰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经验。

3. 完善配套设施

学校要加大投入,完善与小组合作学习密切相关的教学设施。首先,是文本材料,包括图片、文字、卡片、客户要求或订单等; 其次,是电教设施,如计算机、投影仪、打印机、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等; 最后,是相关专业设施设备、工具、材料等。

4. 完善分组,明确任务

分组要让学生明确具体做什么以及达到什么标准,不能马虎,小组学习的任务、分工、完成时间、成果的汇报展示方式等,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要求, 教师要尽可能模拟场景的真实性。例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检测线路这一学习场景,分组后,每个学生面前都有一份顾客的要求,发给学生的学习材料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教学内容。

5. 注重交流汇报环节

小组合作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3

合作学习最早起源于美国的一个教学策略,它是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改变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的局面,它既能提高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又能培养小学生的主体精神。现阶段,有些小学教师未能充分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意义,在课堂教学、班级活动中不恰当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导致课堂教学未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未能提高小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本文从小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分析研究目前的现状趋势,研究采用此形式的优缺点,并针对此现状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反思,提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解决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

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课堂教学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它对于调动小学生上课积极性和提高小学生主体性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它也是引导小学生主动学会与同伴合作的重要途径。根据前人的研究,可将小组合作学习定义为是一种以小组为主要组织形式,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促进学习在小组中互相合作,达成一致的学习目标,并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①

(二)小学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1. 分组不科学。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分组就是按位置前后分成四人小组,而小学生位置的安排则是按照班上小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的分组看上去很好实施,实则忽视了小学生之间的个性特征,不利于各个层次小学生进行最优化的组合。

2. 将小组合作误理解为小组讨论。多次在小学听课,我发现老师在提出一个问题没有人回答的时候,往往要求班上小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任课老师也没有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班上小学生按要求四人一组讨论,小组成员分工很不明确,我说我的,你说你的,很难达成一致,课堂秩序很乱,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3. 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自由放任。在老师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活跃的小学生就七嘴八舌,只顾着讲自己的,没有给其他性格安静的小学生发言的机会,教师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并未做到有效监控,也没有指导学生。有的小组成员如果都是性格活跃的,那就很容易出现争执吵闹现象,而有的小组成员性格安静、沉默不语,则不能进行有效沟通。

4. 评价不全。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结束时,教师会选出各个小组长进行全班的交流汇报,汇报时往往是代表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代表这个小组的观点,教师在评价时忽略了小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在听完组长的回答,教师往往只是对个人进行评价而不是对这个小组进行全面评价。这种不科学的评价方式不能使班上小学生进行有效小组合作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和教育教学理念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

1. 教师的指导和监控不可缺少。在课堂上,任课教师是主要组织者,又是总设计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时,要先对本班的小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分析,如班上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对该任课教师所教这门课的掌握情况、学生的性格特征等,这对于课上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有着重要意义。另外,对分组策略、目标设置等方面也要进行全面设计。教师可以提前告诉学生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有思考和准备,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及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控,以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正确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小组合作学习包括小组讨论,但小组讨论不等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远远大于小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团队成员一起完成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过程,是一种互动的沟通过程。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来展开教学,任课教师还要将小组合作学习与集体教学相结合,要及时抓住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灵活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育教学理念

从目前小学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趋势看,这些现象反映以下几点教学理念:

1. 主张提高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师要相信学生,建立民主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信任。要大力提倡教师和学生之间在教育过程中的合作,教师重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和学习兴趣的全面发展。比如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前,可以先提小学生感兴趣的几个问题,调动班上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与交流。

2. 教育者应当认识到,作为“人”而存在的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是具有思想感情、具有自觉能动性、具有独特创作价值的个体,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生活经验。我常发现小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忽视了他们的独特性,没有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分组,导致很多学生没有真正与同学合作交流。

3. 教师要意识到学生是作为儿童的学生,现实生活中,教师们往往忽视儿童特有的需要和发展的特点,不顾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将成人的主观愿望和价值观强加给儿童。教师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老师会要求每组组长来回答,这时候我发现学生还没有完全表达想法就被教师的言语打断,明显老师不太满意学生的回答,直接把自己的想法来传达给学生。学生也是有自己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作为教师要以儿童的方式来理解儿童。

4.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地位。一般都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课,然后提问由学生回答的单向交流。在这一教学活动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并扮演着领导角色,一般教师提问的内容都是教材知识的简单复制,诸如“对不对”、“是不是”等问法,班上同学之间的竞争很少,缺少互相帮助,教师的表扬也只是针对个别学生。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师生的单向交流发展到多向交流,教师有效的指导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三、改进小组合作学习效用的建议

(一)教师要合理组建小组成员

小组的内部构造如何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在进行分组前,教师要对班上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个性特征、学习兴趣等方面有个全面的了解,教师在进行分组时一般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②尽量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将不同层次和不同特征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保证班上各个小组之间是大体均衡的,这样使组内各个成员在各个方面有一定的互补和差异,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取长补短、有效的互助合作,使小组成员能从不同角度看问题,这样才有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

(二)教师要有一定的指导和监控

当教师说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要激励班上小学生去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独特的想法,不是过多干预学生,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也不是让教师只是站在讲台上观望,不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应该对小学生有一定的指导。教师要从讲台上走到讲台下,参与班上小学生的学习活动,密切关注每个小组的状况,当发现有小组成员积极性不高时,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小组成员合作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兴趣。当发现有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予恰当的指导。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监控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进程,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③

(三)教师要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

建立激励性评价机制有着促进和导向作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当小组长起来回答时,教师要先耐心听小学生讲,对于小学生回答满意的地方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与教师所想不一致的地方也不用着急否定,要鼓励小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激励他们。这样的激励最好是面向小组,而不是个人。对于合作较好的小组,教师要当着全班小学生的面进行表扬,让他们体验合作的乐趣,体会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有利于他们今后更加积极的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其他表现不太好的小组有很好的榜样作用。评价有很多形式,教师要灵活运用组员自评、组员互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调动每个小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效展开小组合作学习。④

注释:

①吴满仓.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青春岁月.2012(14).

②张中西.试论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J].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2014(11).

③王莹虹.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的误区及对策[J].科学时代.2012(23).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篇4

慕仪镇初级中学

刘垂良 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慕仪中学

刘垂良

【摘 要】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越来越多受到教师们的青睐。它使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和个性发展得到了张扬,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交往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学生自主探索、主动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从教学实践中来看,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缺乏理性上的正确认识和实践上的有效探索,对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误解,因此许多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学生也都参与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了,但仔细观察便发现这种合作学习大多流于形式,没有收到多大效益。在教学实践中,我对合作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反思,并探索了一些解决策略。

【关键词】中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组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互助性学习方式,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应用于教学之中,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如今,在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合成、注重群策群力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今年我市我区进行的“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教学实验,更是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取得一定成效。但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组织、操作不当,使小组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而未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现象和问题。本文就这些现象和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解决策略。

一、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的现象、问题及其原因

通过观察与研究发现目前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它主要有以下六种现象:

(1)学生合作不主动。

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有时会发现教室里鸦雀无声。小组成员接到合作学习任务后不商量、不讨论。要么自己埋头单干,要么若无其事地做与之无关的事,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讨论与合作中来,使合作流于形式。

1(2)学习合作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学习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生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老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优等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3)合作学习的时间不适宜。

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有的教师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而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走过场,摆形式。往往是学生才开始合作学习几分钟,刚进入状态,或是个别小组先完成了,教师就急着让各小组汇报成果,然后匆匆结束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把合作学习变成走过场。合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也有的合作学习时间太长,学生交流完了,没事干,浪费时间。

(4)角色分工不到位。

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组织合作学习,学生的角色却不明确。当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很长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说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更有甚者,合作学习时,不少同学在小组活动中无所事事,或做着与小组活动无关的事。抱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撑着”的思想,致使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成了各组名副其实的代言人,而学习困难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只是其“陪衬”。

(5)教师角色转换不到位。

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教师在让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知做什么。不是在准备下一个环节的教学就是进行毫无目的的行间巡视,对学生的讨论情况不管不问,学生在下面只是叽叽喳喳,看似讨论问题实是抽空讲话,有的学生甚至趁机几人一起说起了与学习无关的话题。师生间缺少及时的交流沟通,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很少,大大降低了合作效果。

(6)教师评价不全面。

有的教师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往往只重视对小组整体的评价而忽视对个体的评价,只重视对合作成果的评价,而忽视对合作过程的评价等。

二、解决策略

对大部分语文教师来说,小组合作学习还是一种亟待掌握与熟练运用的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关键在于怎样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努力与自身素质的提高去解决这些问题。

(1)提高老师自身素质。

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新语文课程标准给教师提出了一些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课程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是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既要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又要调整评价的方式、手段和内容。有些教师还没有转变观念,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或方式的地方,仍沿用传统的方法或方式,没有体现探究性与合作性等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知识只是走过场。教育改革是一个整体,教学组织形式是其中的一部分,广大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所提出的新理念,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搞好小组合作学习。

(2)增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增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科学认识,必须防止教师对合作学习认识简单化、片面化: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认识的片面化,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只强调学生座位排法与讨论形式,而忽视了合作学习内容的选择,教师课前准备、科学分组、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分工合作以及最终教师的全面评价等;对合作学习应用范围认识的片面化;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只能应用于对话型课文的教学,殊不知,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语法教学中同样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并能取得优异成绩;对合作学习组织形式认识的片面化;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

(3)提高教师开展合作学习的技能。

优化分组,明确分工,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合理分组是关键。以班为单位,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的不同,可采用以下几种分组方式:自然组合,学生自由组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与性格特点组合,同等生合作是尽量缩小组内差别,以实现同一组内按统一的进度和方法教学。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采用分组方法,发挥其教学优势,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个性的和谐发展。确定内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当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与愿望时,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可设计以下几类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矛盾型问题、假设型问题、发散型问题。(4)教师角色适当转变。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同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参与者,总的来说,教师实现角色转变,主要发挥以下几方面的作用:协调、激发、合作、监控、评价。

(5)课堂实施,两相结合。

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以解决个人无法解决的疑难。集体授课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较少。

要提高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关键在教师。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发扬教学民主,为每位学生畅所欲言创设和谐的氛围。在平时教学中,要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组学习的能力作为重点坚持培养。还要不时渗透学习方法和策略,提高学习效益。同时,学生在进行小组讨论时教师要加强巡视,除了做好指导工作外,还要及时发现和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的意义 篇5

理论研究的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我在财会类专业课教学活动中,鼓励引导学生采用的学习方式之一。这种学习方式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实践中我感觉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财会类课程教学活动中应用可以达到以下效果: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在传统集体教学师生单维交流中,教师垄断了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我将把几个方面做重点:首先,小组的合作者人员的构成如何确定。例如:小组成员的兴趣爱好;表达、沟通、合作能力;人数、性别比例;收集、分析、筛选材料的能力等因素。第二,小组合作者完成任务的主题、数量、难度、标准、时间的确定,教师在此环节要精心布置,这是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关键。例如要学习合同法时,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要学习、收集的相关资料是什么,对资料的掌握程度如何,在课堂上如何针对教师提供是情景案例进行分析,运用自己手中的材料,通过小组合作达成一致意见,对于争议如何解决。第三,对“小组合作”的工作结果如何进行评价。评价不止是形式问题(自评、互评、教师评),更重要的是体现评价的效果。准确、恰当的评价不仅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更好的激发、调动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促进提高小组成员的参与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 篇6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课堂中出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种学习法并非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随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课堂中出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小组合作学习”,它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这种学习法并非在每个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得到很好的运用。

一、研究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勃勃生机,但由于教师认识上的不够,在具体操作时出现了以下问题。1.组合缺少科学性

一般合作学习,就是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其中在生生合作中,可能有的小组能力较强,有的小组差一些,这样容易失去平衡。2.内容缺少实用性

许多没有合作必要的问题去让学生合作学习,摆空架子,缺乏实效,都是为了形式而合作。3.课堂难以控制

这点主要针对新教师提出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你一言,我一语,回答很积极,这时不好制止他们发言。但是,要完全让他们自由去说,又会影响进度,课堂容易失控,造成了“放出去收不回来”的后果。4.学生的参与度不均衡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好学生参与的机多,困难学生成了听众,他们越过了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益甚微。

二、研究过程

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根据学生差异,合理划分学习小组,灵活组合。1.确定学习目标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性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确定好学习目标,并让学生明确。制定的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切忌含糊不清,漫无边际。2.创设良好的小组合作氛围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篇7

一、流于形式, 缺乏指点

在一些教师的心目中, 特别是一些农村教师的心目中, 以为实施新课程,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不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就不是在很好地实施新课程, 不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就是一种落伍的表现。于是, 在他们的公开课中, 大多是不管三七二十一, 首先就是把课桌拼起来, 学生围上去, 围成一个封闭式的图示或者是一个“U”字型的位置。讨论时, 也没有多少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与方式方法的引领, 更别谈要求学生注意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了。这样的学习方式, 表面上看, 热热闹闹, 气氛活跃, 而实际上呢?气氛是活跃了, 孩子是兴奋了, 开心了, 但是孩子们收获了多少呢?他们活跃、兴奋、开心, 并不是因为通过小组合作这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能力上得到了多大的提升, 在知识上实现了多少的丰富, 而是因为他们有了这一段自由快乐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 他们可以挂着合作学习的头衔, 干着非合作学习的事儿, 特别是一些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 他们的潜意识中就是认为合作学习实际上还仅仅是组内的高端分子独当一面, 他们这些虾兵蟹将只是来壮壮队伍, 给小组增添一点儿声势罢了。于是乎, 他们默默地就把自己置于小组的边缘地带偷着乐。

如一位教师执教《圆的周长》一课, 在讨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时, 只要求学生小组合作, 发挥集体的优势, 想着办法测量圆形塑料片的周长。结果, 教室内乱作一团, 毫无秩序可言, 最终测得的数据除以圆形塑料片直径的商与圆周率相差甚远。这样缺乏引领的形式化的走过场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起到多少作用?恐怕执教老师并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他的这一环节的教学是失败了, 最终还是回到了灌输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给学生圆周率的含义。这种小组合作探究的安排并没有任何意义。

二、随意分组, 缺乏均衡

在新课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一提起小组讨论, 前面的学生就很自然地转向后面的同学, 或者左边的同学转向右边的同学……也就是说这种小组讨论、合作学习、交流的安排明显存在很大的不全面性、局限性, 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公平、合理的开展。因此, 需要均衡能力, 这样的比赛才更具有竞争力, 这样的比赛才更能激起学生的“斗志”, 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之中。

那么, 我们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好“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认清形式和目标孰轻孰重,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组织教学, 我们首先要弄清楚这节课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有没有必要非小组合作学习不可?小组合作学习在本次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和地位到底是怎样的?这一切应该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深刻思考的问题。如概念性的数学课堂, 我们如果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 只能是白白浪费时间。

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促进学生全面参与

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 我们要辨清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能力特征, 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 进行合理搭配, 优化组合, 实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合作型学习小组。这种方式方法的搭配之后, 就已经基本实现“比赛公平”了。并且每一个组员都要以小组为单位实行岗位轮换制, 轮流做组长, 轮流做记录员, 轮流做资料员, 甚至是报告员。做到分工明确, 各施其事,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充分唤醒每一个成员沉闷的心。

三、精心挑选学习内容, 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合作学习的研究现状 篇8

一、英语合作学习的含义与现状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了尊重。

笔者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实践时,对课堂中的教学行为进行了认真观察和反思,并在反思中改进教学。

现状一:为了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量,使学生在英语课中真正“动”起来,笔者尝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讨论问题。笔者发现,虽然课堂讨论气氛异常热烈,但讨论的效果并不理想。

现状二:在合作学习活动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或多或少都在交流;但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即有些小组气氛较沉闷,讨论不热烈。

现状三: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员向全班汇报的只是其个人的观点;或各小组汇报的主要观点极为相似。这些雷同或重复的报告既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又缺乏创造性和新颖性,从而使学生对讨论渐渐地失去了兴趣。

现状四: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对小组讨论的兴趣有所减弱,有一部分学生甚至表示不愿参与小组讨论。

二、任务型学习法在合作学习中的应用

笔者根据初中学生和英语学科的特点,采用以下这种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任务学习方法:就是以学习任务为中心,将任务落实到小组,小组成员既分工又合作。这种学习活动与英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紧密相关,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安排在课前、课中或课后进行。

1.课前小组任务学习一般可设计两种活动:

(1)预习课文的活动(包括查字典,找出重、难点,提出质疑以及预做课后练习等)。比如,在学习“Food andDrink”这一单元时,教师布置如下课前学习任务:①与本课要学的“Food andDrink”相关的已学的英语单词有哪些?②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分别有多少(可数名词以复数形式呈现)?③收集有关“Food andDrink”的英语单词;⑤网上收集有关资料等。

(2)课前演讲。每个学生围绕学过的内容进行演讲(例如,“我的一天”和“我的家庭”等);小组在组员个人演讲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比如,教师指定各组2号学生演讲,两位学生的学习程度基本相当,这样也便于比较。教师也可以将学习内容进行分解,比如,将“my family”分解成“家庭概况(几口人,哪些人)”、“爷爷奶奶”、“我的父亲”、“我的母亲”、“兄弟姐妹”、“我”等6个部分,由小组内6位学生分别完成。教师可以抽取其中一块内容(例如,3号同学负责“我的母亲”),让各组的3号学生分别演讲。由于同号学生的学习程度基本同质,他们之间的竞争体现了公平性。这些活动方式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气氛,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课堂中合作小组包括:

(1)合作归纳知识。在导入对话或课文后,笔者经常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和用法。如在教学“making suggestions”这一日常交际用语时,我让学生归纳总结提出建议的句子及其回答方法。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并小组讨论后发现许多不同的表达方式。学生对于经过自己思考归纳出的知识印象更深,记忆更牢。

(2)合作写作。写作课很容易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在教学生写一封介绍自己的英文信时,我安排了以下小组任务:①独立思考3分钟。让学生考虑文章的主要时态、格式,以及重要的短语,为小组讨论做准备。②集体列出写作要点。首先让中等生确定格式和主要短语,鼓励差生大胆参与,优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③小组报告讨论结果。选择一两个小组口头报告讨论结果,并让其他组评价指正。④教师介绍写信格式、相关短语。⑤学生独立写作。⑥小组交换批改。

3.课后合作小组活动包括:

(1)合作完成作业。传统的英语作业往往以书面形式由学生单个人完成。课程标准则要求改变过去单一的作业形式,力求作业多样化。如听写单词句子、写英语小作文、与外国朋友通信、阅读英文书籍、表演对话、制作英文贺卡、编辑英语小报等。这些作业可以个别完成,但小组合作完成效果更好,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2)合作订正错误。每次单元测验后,教师会讲评试卷,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但由于学生错题类型各不相同,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内讲解所有题目,怎么办?可以在小组内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相互探讨,共同订正试卷上的错误。

三、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学习语言,学生的接受能力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初中的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有些学生只要上课认真,回家不用太多的时间,就能学好英语,而有的即使花再多的时间就是记不住。因此,在学习中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下面我以JEFC BOOK 3 第30课为例,讲讲如何在课堂中进行合作学习。

1.本课的内容是介绍圣诞节的庆祝活动及圣诞老人的故事。在课前,先让学生学唱圣诞歌曲“Jingle Bell”。这首歌的内容也正是关于圣诞节的活动与圣诞精神。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学唱该首歌曲,并以比赛的形式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成果。因为是比赛,个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组成绩,所以小组里学唱的气氛很浓,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学唱得很成功,也学到不少新单词,对圣诞的活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2.本课的第二次小组合作体现在学生在进行了快速阅读回答问题,仔细阅读回答细节问题等常规的阅读课学习之后,为学生设置小组讨论问题:What kind of person do you think Father Christmas is? 学生回答:He is kind-hearted and generous.

通过讨论,学生能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以此来激励自己,帮助他们树立爱心,学会关心他人,珍惜目前的幸福生活。

3.接着在此基础上要让学生认识到:In our society, some people would like to give, just like Father Christmas,while some people like to take。组织他们小组讨论:To give or to take which do you think is more important? Why? 学生在组内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想法,并有专人负责摘录并形成汇报。

Group1: We think to give is more important. Because if you give your hand to others, they may be very happy and thankful.

Group2: To give is more important. Because it means we are helping others. And we will get happiness from doing it. In our life, there are many poor people who need our help. So helping them means

giving them sunshine.

Group3: No one likes to give things to others forever. Even the most generous persons will also get something from others sometimes. So I think to give and to take, they are mutual.

Group4: We think to give is more important. Nobody likes to make friends with that kind of person. If you give a hand to others when they need help, you can find happiness from it.

实践证明,在初中英语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将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同时通过合作式的交流,让学生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发挥同学间相互鼓励、相互启发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的活动中完成合作意识的内化与协作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丽水市云和第2中学)

编辑/谭添夏

上一篇:谁是小偷童话故事下一篇:信用社借款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