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工伤赔偿(共11篇)
职业病工伤赔偿 篇1
西安工伤怎么赔偿?西安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西安工伤赔偿办理流程是怎么样的?西安工伤赔偿在哪里办理?请看本文详细了解。
医疗赔偿标准
一、停工留薪
1、标准: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
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护理费
1、标准:(1)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2)评定伤残后需要护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统筹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
2、要求:生活护理费需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工伤职工按月享受。
伤残赔偿标准
西安工伤伤残赔偿标准按照一到十级各有不同
死亡赔偿标准
1、丧葬补助金
标准: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公式: 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25494元
2、供养亲属抚恤金
(1)按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工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
(3)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办理流程
1、申请工伤认定
2、经过治疗期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4、用人单位于每月15日前按照待遇支付项目携带相关材料进行工伤保险待遇的申请,
5、经办机构开具《工伤参保人员医疗资料收据》作为领取待遇的凭证。
温馨提示:如果有纠纷可以提起劳动仲裁
办理地点
陕西省社会保障局
地址:西安市建设东路1号/
电话: 029―85513737
西安市工伤(生育)保险基金管理中心
地址:西安市高新开发区工商银行9层
电话: 029―85752123
职业病工伤赔偿 篇2
关键词:国有煤矿,农民工,职业病,工伤赔偿
笔者有这样一次经历:2009年的某一日, 笔者在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家新华书城买书时, 碰上了以前的一名同事。他原来是山西省太原市附近一家国有煤矿的合同工, 和笔者是同一家企业。合同到期后, 煤矿依法跟他解除了劳动关系。但也就在解除了劳动关系后不久, 他查出了患有尘肺病。为此, 他就以职业病与原工作单位交涉。按照他的叙述, 由于煤矿对职工职业病的处理机制存在瑕疵, 再加之对煤矿企业而言, 患有此病的人数不在少数, 所以煤矿从自身利益出发, 对他的这种情况迟迟不予回应, 而且在他聘请了律师之后, 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为此, 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亲自到书城买书, 查看法律上对此的规定。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 在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 也对国家的软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2010年4月28日, 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 资料表明, 我国每年都有分布于不同行业的职业病新增病例, 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 占2009年职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 且绝大多数患者为农民工劳动者。但我国职业病患者所遵循的工伤保险程序存在程序繁琐、内容重复、申请时限冗长等弊端, 严重阻碍其发挥制度优越性。而对于国有煤矿企业, 由于其产权结构和管理体系的复杂性更使得职工的维权之路充满荆棘。上述案例就体现了我国现行职业病工伤保险赔偿体制下存在问题。
一、国有煤矿企业离职农民工职业病工伤保险赔偿存在的问题
(一) 职业病诊断鉴定程序困难重重
职业病患者维权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工伤认定, 这一过程首先应当进行职业病诊断和鉴定, 而这一过程可谓困难重重。首先, 职业病诊断取证难。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第48条规定:“职业病诊断、鉴定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时, 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提供, 劳动者和有关机构也应当提供与职业病诊断、鉴定有关的资料。”现实中农民工外出务工流动性大, 打工地点不固定, 许多人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也没有务工证明, 甚至没有任何与企业有劳动关系的证据, 因此导致所谓的“劳动关系不明”, 从而无法获得职业病诊断。即便是存在合法有效的劳动关系, 但针对上述案例, 一眼就可看出尘肺病是在煤矿上班期间所患, 可用人单位则以对于已离职工人不存在劳动关系而没有义务提供有关帮助为由, 不予提供有关证明资料, 也大大阻碍了职业病的诊断进程。 (1)
另外, 依据我国的行政体制, 国家机关和国有企业之间有人员的互通。尤其像国有大型煤矿这样的企业, 公司的人事与行政职称直接挂钩, 煤矿的高管人员可以调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这种体制下, 很多的煤矿负责人为了自己的“仕途”和政绩, 对其任期内的工伤事故能“私了”就“私了”, 不能“私了”就无限期拖延, 将这烫手的“山芋”扔给下任, 这就加大了工人们维权的障碍。
其次, 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过于单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40条规定:“劳动者可以在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本人居住地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据此职业病的诊断要由当地职业病防治所进行, 其他综合类医院无权对职业病进行诊断。煤矿企业作为高危行业, 根据其企业性质都设有自己的职业病防治诊断医院。上例中当地的职业病防治诊断医院就是该工人所在煤矿集团公司下属的一家二级医院, 用人单位与诊断医院存在这样的上下依附关系, 可能会影响诊断结果的真实性与公正性。
(二) 工伤认定程序复杂并耗时过长
我国的工伤保险程序主要包括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认定决定和劳动能力鉴定三个程序。一般劳动者要获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历经这三个程序。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7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 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 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 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 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 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 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第20条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而现实中, 以煤矿农民工职业病患者为例, 用人单位往往为了逃避责任不愿意为其申请工伤认定。许多农民工罹患职业病后, 用人单位都是采用“私了”的方式予以一次性解决, 支付病患者一笔金额后要求工人保证和用人单位不再存在一点关系。有些农民工不愿意与用人单位私下解决就只有自己申请工伤认定。因此当农民工申请工伤认定时, 很多人被直接告知先申请仲裁确认劳动关系, 待劳动关系确认后再来申请, 这种规定及做法为已离职农民工职业病患者申请工伤认定设置了障碍。更令其不堪重负的是, 若职业病患者或用人的单位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 根据《工伤保条例》第55条规定, 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 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而诉讼的结果仅是法院维持或责令工伤认定部门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而并非由法院直接作出认定为工伤或非工伤的行政判决。因此导致农民工为了取得《工伤认定结论通知书》而不得不经过认定申请、行政复议、一审二审行政诉讼等诸多程序。
由此可见, 职业病本来已使农民工不堪承受, 而工伤补偿程序又如此繁琐复杂, 对于法律职业者来说都是很复杂的事, 更不要说是农民工了。其实在现实中很多农民工刚开始都不同意用人单位的“私了”方案, 但在咨询了律师之后, 尤其是听到这些繁琐的程序, 也往往不得已和用人单位达成“私了”协议。
二、我国赔偿模式决定了工伤保险赔偿对农民工的帮助不大
职业病患者经过上面职业病诊断层层的难关之后, 终于进入工伤保险赔偿程序。但煤矿行业是高危行业, 其职业病都是严重摧残人体生理机能的疾病, 需要不少的治疗费用。而且不少工人可能由于矿难而永久失去了劳动能力, 甚至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由我国的工伤保险赔偿模式决定, 工伤保险赔偿对患病者也提供不了多少帮助, 没有起到工伤保险的真正作用。
我国现行的工伤保险赔偿是以取代模式为主, 有条件地辅以双重救济模式。所谓取代模式, 是指工伤事故受害者只能请求工伤保险赔付, 不能依《侵权行为法》的规定请求加害人赔偿, 即以工伤保险取代民事侵权赔偿。我国有条件地辅以双重救济模式主要指对第三方的侵权行为予以民事赔偿, 除此外受害职工不能取得民事赔偿。
我国的工伤保险制度起步较晚, 制度设计还很不完善。由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和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制度, 针对其中合理的符合国情的规定予以借鉴。
国外现下工伤保险赔偿主要有:
(一) 双重救济模式
双重救济模式是指工伤事故受害职工接受工伤保险赔付的同时, 还可以获得《侵权行为法》上的赔偿救济, 即获得“双重利益”。
(二) 补充模式
补充救济模式是指工伤事故受害者可同时主张工伤保险赔付和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但其最终所得赔偿不得超过其实际所受伤害。
三、对我国国有煤矿企业离职农民工职业病工伤赔偿制度的构想
(一) 深化体制改革
我国国有企业的体制一直都是社会各界的热门议题。从转型以来, 国有企业的管理有一定的起色, 但由于改革不深入, 没有严格依法办事, 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仍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为了根除国企的诸多弊端, 建议完全按照《公司法》等法律的规定进行管理, 人事管理从从前的负责人任命制转变为社会聘任制。
(二) 简化赔付程序
正如上文所说, 目前, 我国的工伤维权程序复杂而又漫长, 不要说劳动者不了解, 很多法律专业人士也未必都了解。一个赔付过程可能要经历十几个步骤, 一般劳动者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 难以无法独立走完程序。赔付艰巨、程序繁琐使一般劳动者望而生畏。
(三) 对我国国有煤矿离职农民工职业病工伤保险赔偿采用补充模式
工伤保险的目的在于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其保险范围并不以构成侵权责任为前提。而侵权损害赔偿的目的是为了使受害人得到补偿, 让加害人承担责任。仅从赔偿上说, 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也有差别, 综合起来为, 其一, 人身损害赔偿的涵盖范围更大, 有些项目工伤保险没有明确, 像工伤保险待遇对是否包括非财产上损害赔偿、营养费、整容费等不予明确。其二, 工伤赔偿的许多项目的赔偿标准缺乏弹性, 而普通人身损害赔偿的相对较多, 项目之赔偿标准也具有较大的弹性或可选择性。其三, 一些相同的赔偿项目, 依据普通人身损害赔偿标准计算出来的赔偿数额会相对较高。
参考文献
[1]沈伟, 曾圆, 沈新, 汤宇斌, 何晓燕.对我国工伤赔偿模式的思考——仅以一起职业病病人维权案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1 (2) .
[2]张平华郭明瑞.关于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J].法学适用.2008, (十) .
[3]周湖勇.我国工伤认定程序改革的思考——基于社会法的视角[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9 (10) .
职业病工伤赔偿 篇3
王娟原是珠海文一鞋厂皮料加工组的一名普通女工,1993年到该厂工作,一干就是19年。刚开始入厂时,刺鼻难闻的胶水味,让她恶心想吐。同事告诉她,每个人刚来时都不习惯,但经理说这气味对人体无害。王娟信了经理,干着干着也就习惯了,哪知“习惯了”19年,现在却出事了。
问题是,王娟到医院检查时,已经从该厂离职了一年多,厂里还会认账吗?果然,王娟向厂里申请工伤赔偿时,厂里立马就翻脸了:你都不是我们厂职工了,还谈什么工伤赔偿!照你这么说,只要在我们厂干过,以后她的生老病死我们都得管啊?但专家说,“职业性肿瘤”不同于一般的工伤,属于“隐性工伤”,就是十年前埋下一颗种子,十年后才发芽,从法理上说没有一点问题。
闻着怪味19年离职女工患上“职业性肿瘤”
王娟是湖南邵阳人。1985年通过亲戚介绍认识了和她同乡同岁的徐海强。1989年,两人登记结婚。结婚一年后,徐海强提出要去珠海打工。为了不和丈夫分隔两地,王娟放弃了家乡的工作和丈夫一起来到了珠海打拼。
到珠海后,王娟应聘进了珠海文一制鞋有限公司(简称文一鞋厂),在成型车间从事擦胶工作。刚开始接触到擦胶使用的胶水时,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刺鼻的气味直让她恶心,每天回去都吃不下饭。同事告诉她:“刚开始每个人都不习惯,严重的吐到脱水,时间久了也就好了。”王娟记得她还问过这气味对人有没有伤害,同事回答她:“经理说没事,对人没伤害,只是气味难闻而已。”有经理这句话,王娟放心了,便安心待了下来。一年后,王娟怀孕了,为了腹中孩子她辞去了工作回老家休养。
儿子徐峰出生后,消费倍增,王娟再次回到了文一鞋厂,在皮料加工组从事削皮工作,一待就是19年。
2012年7月,徐峰大学放暑假,去珠海看父母,他发现母亲脸色蜡黄总叫唤头疼发晕,便偷偷地给父亲打了电话。徐海强以为妻子太累了,坚持让她辞去工作,在家好好调养身体。在丈夫的坚持下,王娟只好离开文一鞋厂。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王娟身体稍微好了一些,可闲不住的她又在珠海市一家科技有限公司找了份后勤的工作。没想到,工作了几个月,王娟身体状况比以前更差了,稍微走几步路就喘,浑身乏力,到家就想躺着。
一天,王娟趁着周末带儿子出去玩,爬坡的时候,她的双脚突然走不动路。王娟吓坏了,忙喊儿子过来扶她一把。徐峰一把搀住了妈妈,只见妈妈脸上直冒冷汗,脸色煞白。
徐峰立即拉着母亲来到附近的一家小医院检查。根据王娟的描述,医生对王娟进行了血象检测,检测报告显示王娟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数减少,而白细胞总数也出现了异常。
察觉出事情的严重性,医生建议王娟再去大一点的医院重新做一下检查,好确定具体病因。徐峰立马又带着妈妈前往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简称中大五院)做检查。做了血象检测后,医生又对王娟进行了淋巴结穿刺液涂片等检查,最后诊断王娟得了白血病。而这种白血病跟一般的白血病症状有些不同,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必须做进一步更详细的检测。
得知妻子得了白血病,徐海强连夜坐飞机飞回了珠海。
在医生办公室,徐海强详细询问了妻子的病情。医生无意中问他:“你妻子之前从事什么工作?”徐海强回答道:“我老婆在一家公司做后勤,工作不累,环境也不错。”医生听后很疑惑:“从目前所做的检查来看,你妻子像是长期接触某种有毒物质造成的,如果她工作环境没问题,我们就得从别的方面找原因。”徐峰在一旁听后,突然说:“我妈之前在一家鞋厂做了19年,天天闻着胶水味,一开始她说味道很难闻,但后来闻习惯了,也就没在意,她的病跟这个有关吗?”一时之间,医生也不好断定:“如果想要确定病因,我建议你们去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做一个鉴定报告,看看是不是‘职业性肿瘤,确定了具体病因才好针对性地治疗。”
“职业性肿瘤”?这到底是什么病?徐海强之前从未听说过。医生解释说职业性肿瘤指的就是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的肿瘤,称为职业性肿瘤。而职业性致癌因素包括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的。最常见的职业性致癌因素是化学物质。
以前的工厂拒绝买单
2013年9月25日,带着中大五院的各项检查报告,徐海强带着妻子来到了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将相关材料递交后,徐海强便回家等消息。在病房里,徐海强对儿子说:“开学都快一个月了,你先回去安心上学,这里有我守着没事。”徐峰不愿意,说要休学去打工。但拗不过父亲,还是回到甘肃兰州上大学。
送走儿子后,徐海强回到医院守在病床前,整日整夜地看着妻子。持续的高烧已经让王娟整个人瘦变了形,整整三个月的时间,徐海强每天都提心吊胆,好在上天眷顾,王娟的高烧最终还是退了下来,血象也逐渐趋于平稳状态。徐海强这才松了口气。
2014年6月20日,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打电话通知徐海强,鉴定报告已经出来,让他过去取。经过调查和检测后,可以确定王娟所患的白血病就是职业性肿瘤,又称苯所致白血病,是长期接触苯而造成的。工作人员告诉徐海强,虽然经鉴定确认是“职业性肿瘤”,但他们这个报告还不具备权威性,如果文一鞋厂拒绝承认这个鉴定报告,那么徐海强则需要去广东省广州市职业病鉴定办公室重新做一份鉴定。
徐海强谢过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工作人员后,立马拿着鉴定报告找到了文一鞋厂人事部的主管李铭,希望文一鞋厂可以为妻子王娟开据一张《工伤认定决定书》,并给妻子相应的赔偿,好用来给她治病。自从妻子患病后,家里已经欠下三十多万元的外债,如果文一鞋厂再不负责的话,那么妻子将无钱可医。可李铭却以鉴定机构没有权威性而拒绝承认王娟是工伤。
无奈之下,徐海强只能再次将资料递交给了广东省广州市职业病鉴定办公室。2014年9月16日,广东省广州市职业病鉴定办公室对王娟的病因重新鉴定,结论仍是职业性肿瘤。
当天,徐海强便拿着鉴定报告书再次找到李铭。哪知道,这次李铭又换了借口,他拿出了2006年关于王娟上班的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测报告,报告中显示——2006年10月24日珠海市疾病预防中心对该公司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检测结果示:一楼印刷工位采样(1)苯浓度为2.65毫克/立方米,一楼印刷工位采样(2)苯浓度为2.06毫克/立方米。根据检测报告中所显示的数据,苯含量没有超标,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李铭再一次拒绝了徐海强要求为王娟开据工伤证明的要求,并称:“我们公司每年都会去员工的工作场所进行空气质量检测,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苯浓度超标而引发致癌的问题。何况王娟是在离职一年以后才发病,这有可能是她在离职后接触到了高浓度苯才引发白血病的。”
无奈之下,徐海强只能再次将前两次“职业性肿瘤”鉴定报告及相关资料递交给了广东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请求他们重新审核鉴定。2015年5月7日,广东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开据了诊断报告,维持了前两次的鉴定结果,判定王娟所患的正是职业性肿瘤(苯所致白血病),并且是长期接触苯造成的。而此时,由于家里拿不出昂贵的医疗费,王娟只能一边化疗,一边在家休养,这样可省一些费用。徐海强心里清楚,这不是长久之计,必须尽快拿到赔偿,给妻子进行骨髓移植,否则妻子的生命就像是悬在悬崖上,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致命。
多少职工在拿命换钱
几天后,徐海强带着三次鉴定结果相同的“职业性肿瘤”鉴定书,再次来到了文一鞋厂,他将三份鉴定报告放到了李铭面前,说道:“这是由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广州市职业病鉴定办公室和广东省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开据的鉴定报告,三份结果都显示我妻子患的是‘职业性肿瘤,并且是长期接触苯而患病的。如果你们不相信,咱们可以换另外一家鉴定机构去鉴定。”看着这沉甸甸的三份报告,李铭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让徐海强回去等消息,具体的解决办法他们必须开会协商研究。
又等了十几天,还是没消息,徐海强等不下去了,把李铭堵在工厂门口。可李铭却以负责人不在为由轻易打发了他。徐海强火了,他把妻子的病历扔到了对方面前,悲痛地说:“我老婆在你们工厂做了19年,兢兢业业。现在得了病,你们却不管不顾,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员工的吗?你们明知道胶水是有毒的,还不顾工人安危,让大家整天待在有毒的环境中,你们的良心哪去了?”怕事情闹大,李铭态度缓和了很多,当即承诺一定给他个说法。几天后,他给徐海强打来电话,经过开会商量,他们最终承认王娟患上的白血病属于工伤。
2015年5月20日,文一鞋厂为王娟开据了工伤证明。5月28日,徐海强从广州市人社局拿到了《工伤认定决定书》,王娟的白血病最终被认定为职业病,属工伤。
2015年6月10日,中大五院通知徐海强,已经找到配型符合的骨髓,但是需要王娟和徐海强飞到外地去做配型测试。徐海强找到了王娟的主治医生李医生询问关于骨髓配型的相关费用。李医生告诉徐海强:“王娟之前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移植时间,现在她已经化疗到第十个疗程了,如果再拖两个疗程那以后就算有匹配的骨髓也没有办法再做移植了。”“那去做配型的费用大概是多少?”“这可说不好,最少需要准备7万元左右的费用。”
7万元的配型费对徐海强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身负外债30多万元的他,已经走投无路,把所有能借的亲戚朋友都借了一个遍,眼下别说7万元,连1万元他都筹不到。看着徐海强面露难色,李医生也清楚徐海强家里的情况,便安慰他:“虽然这次机会不容错过,但下一化疗的疗程还没开始,还有时间,只要在化疗结束时筹到钱,就还有机会。”
回到家,徐海强强忍着眼泪。王娟知道丈夫心里不好受,一再劝他:“没事,我能扛得住。虽然咱家欠了不少钱,但我不会放弃,我一定能等到骨髓配型的那天,等我身体好了,我在家料理家务,你安心在外做事,咱一家人还是能守在一起。”徐海强握着妻子的手点点头:“等拿到赔偿款,你就有钱看病了,你再等等,千万别丧失信心。”
2015年7月22日,徐海强带着王娟的《工伤认定决定书》再次来到了文一鞋厂,希望工厂可以根据“有关费用申请支付的报告”,支付自费部分27万多元医疗费,按国家标准的70元/天支付患病期间的生活费、护理费等,总计51万多元。经过多次商议后,文一鞋厂表示愿意支付该费用。
工伤赔偿和劳动合同争议赔偿 篇4
8月份入职,与公司约定试用期一个月,试用期后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月薪和五险由公司为我负担,但是公司一直未给我购买五险,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月份工伤,造成我右根骨粉碎性骨折,公司给我发工资至207月份。此后因我的足肿胀疼痛不能正常上班(在单位是电气施工工程师),单位要克扣我的工资,我不同意。公司一直没有给我按时足额发放工资。期间我要求单位和我签订正式劳动合同,单位以各种理由拒绝补签208月份以来的合同,但是同意和我签订一年的新合同,时间从年8月份开始,我拒绝签订这份合同,因为我的工伤不能涵盖在这份劳动合同中。2011年12月7日我做了钢板取出手术,医生要求休息3个月。我自己申报了工伤。目前正准备劳动能力鉴定。我想咨询这种情况我何时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如果伤残鉴定为九级,我能得到怎样的赔偿。因为公司劳动违法我是否可以要求双倍工资赔偿以及拖欠工资双倍赔偿,在公司拒不和我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公司的双倍工资赔偿持续到何时结束。工伤治疗期间是否和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工资产生冲突。请有过实际操作案例的律师或者亲身体会的网友给我比较全面和有法律依据的回答,谢谢!
[工伤赔偿和劳动合同争议赔偿]
职业病工伤赔偿 篇5
南昌工伤赔偿标准:抢救和工伤认定
本文详细介绍了南昌工伤赔偿标准,抢救和工伤认定这一类情况。职工发生工伤,用人单位应及时送伤者到工伤保险定点医疗机构抢救治疗,情况紧急时,应送最利于抢救的医疗机构抢救。更多具体内容请查看全文。
员工工伤赔偿协议 篇6
甲方:宁夏利泉特钢有限公司乙方:王建宁
王建宁于2012年1月17日在生产车间向炉内投料时造成眼睛烫伤,送至市医院、银川眼科医院、青岛眼科医院治疗结束,经劳动部门鉴定为七级伤残。根据乙方要求,甲方安排乙方于2013年1月6日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就相关费用补偿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在外就医及往返差旅费用总计24752元,工伤中心报销16186元,甲方支付8566元,个人无支付。
二、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由工伤部门已支付。
三、补助及补偿费用:
1、个人工伤工资应发放43131元(按工伤前个人平均月工资标准3921元计算)。甲方已随每月工资总计发放13548元,需补发29588元。(工伤工资发放时间:2012年1月21日至12月20日共11个月。2012年12月21日至2013年1月6日工资按3921元/月工资标准已补齐。)
2、补发乙方家属陪护工资一个月计3000元。
3、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补助17206元。工伤部门发放标准为2597.5元/月,公司按乙方工资标准补1323.5元×13月=17205.5元。
4、甲方给乙方额外补偿20206元。
以上四项共计发放29588+3000+17206+20206=70000元。大写柒万元整。此协议一式三份,乙方一份,甲方二份,未尽事宜按有关规定协商处理。甲方:乙方:
工伤赔偿先行支付制度研究 篇7
一、先行支付制度的基本概念
工伤赔偿先行支付是指在导致个人伤病并认定为工伤的第三人不能或不支付医疗费用时, 或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且不向其工伤职工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时, 由工伤基金先行支付职工有关待遇, 再由社保经办机构向第三人或用人单位追偿的制度。
《社会保险法》41条、42条和《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对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相关规定。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 工伤赔偿先行支付的类型有二:一是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型。二是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型。《暂行办法》第四条至第八条对这两种工伤赔偿先行支付制度, 都有明确的规定。
依《暂行办法》可知因第三人造成工伤的先行支付条件有二:⒈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但此处第三人的范围立法中并没有给予明确。⒉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无法确定第三人。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先行支付的条件有三:⒈用人单位没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⒉发生工伤事故;⒊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直接效果是用人单位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或者侵权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时,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再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向用人单位或者第三人追偿。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能够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的救治, 充分享受工伤待遇。
二、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价值分析
工伤保险制度具有广覆盖、低保障的特点。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基于此特点产生, 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险制度的人性化和共济性。同时也体现了政府责任, 在用人单位不参加保险又拒不承担责任的情况下, 工伤保险基金有先行支付的义务;因第三人的侵权行为造成工伤, 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无法确定第三人的, 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工伤医疗费用。《社会保险法》实施前, 受到工伤伤害的职工工伤待遇要由用人单位承担。而一些用人单位既不履行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义务, 又有意逃避救助工伤职工的责任, 最终导致工伤职工因经济原因不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导致伤情恶化, 甚至危及生命。先行支付制度能够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充分享受到工伤待遇, 对维护社会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先行支付制度的实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同时将追偿基金的权利赋予经办机构。相比工伤职工, 经办机构的追偿能力显然要高的多。
三、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缺陷分析
(一) 经办机构追偿难, 基金安全面临挑战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 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由《工伤保险条例》可知工伤保险基金由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和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构成。而工伤保险基金除了支付正常的工伤医疗费用和待遇外, 还需承担没有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用人单位职工的工伤医疗费和相关待遇。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已经缴纳工伤保险的职工权利的限制。社保经办机构在基金先行支付后从用人单位手中追偿回基金同样面临很大的挑战。虽然《暂行办法》第十三条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偿还工伤保险待遇的处理措施, 但是整个过程涉及到社保机构、金融机构和社保行政部门, 多方的协调势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财力。而《暂行办法》第六条第二款列举了用人单位不支付相关待遇情形共有四条。第一条是用人单位不复存在, 没有追偿主体;第三条是法院出具了中止执行文书,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即便追偿手段再有效, 也无法发挥效力。仅此两种情况, 就足以导致基金漏洞。长此以往,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必将引发基金安全问题。
(二) 细则缺位致人社部门消极, 先行支付停滞不前
民间公益组织北京义联劳动法援助与研究中心调研显示, 在190个不能申请工伤赔偿先行支付的城市中, 其中80个城市以“没有实施细则”拒绝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申请。相似的理由还有:“所在省份尚未开始实施” (21个城市) , “未接到上级通知” (64个城市) ……配套的实施细则缺位是各地人社部门消极对待先行支付制度的重要原因。调研人员通过访谈了解到, 细则的缺位, 尤其是财务、审计上配套措施的缺位, 一方面让工作人员对具体情况无法操作, 另一方面也让工作人员的潜在风险增加。例如“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应该怎样证明。如果追偿失败, 在财务上如何核销审计。义联中心黄乐平主任认为, 社保机构对于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制度的认识不足与认同欠缺, 也是导致该制度该制度停滞不前的原因。
(三) 工伤认定是前提, 耽误受伤职工及时治疗
《暂行办法》的第四条和第六条明确工伤认定是工伤赔偿先行支付的前提。工伤认定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用人单位拒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或者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时, 工伤职工又没有足够的钱财就医势必会耽误最佳的救治时间。
四、完善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政府责任保证基金安全
⒈设立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基金专项核算
在工伤保险基金下设专门的先行支付基金, 按照一定比例, 由财政拨款、工伤保险基金、违法单位的赔偿和罚款等构成这部分基金。这样有利于明确先行支付的收入和支出, 避免对原有工伤保险基金的过度利用。既保障基金的安全运作, 又能够最大程度实现基金对未参保工伤劳动者的保障功能。我国宪法规定政府有提供社会保障的义务, 建议各级政府在每年财政预算中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金额的一定比例提取资金纳入工伤保险先行支付基金中, 保障先行支付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⒉细化追偿权限, 落实追缴责任
社保经办机构已依法征缴工伤保险费和及时足额支付工伤保险待遇为主要职责, 人力物力财力有限, 不可能将大部分的精力用于追偿。故建议在经办机构增设专门的追偿部门, 并适当放大经办机构的追偿权限。经办机构与劳动监察等相关机构建立联动机制, 节约行政成本和司法成本。
⒊加大基金征缴和惩罚力度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是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主要原因。对不依法参保的用人单位仅做出数额不大的罚款处置, 起不到震慑作用。因此应在强制性、惩戒性上下功夫。首先建立执法联动机制, 建议将参加社保作为企业注册准入的条件, 设立社保风险抵押金, 将企业注册资金的一定比例冻结在专门的账户中, 用于支付欠缴的社保费用或相关的罚款。其次对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用人单位加大处罚力度, 增强社保征缴的强制性。将罚款的金额和上限大幅提高, 将罚款纳入工伤保险先行支付专项基金。建议引入刑事处罚, 逃避缴费金额较大或拒不参保情节恶劣的用人单位, 其法人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最后引入先行支付处罚机制, 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用人单位既要全额赔偿工伤保险待遇, 还要按照先行支付基金数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罚款, 罚款纳入先行支付基金。
(二) 尽快制定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实施细则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本应成为劳动人民的保护伞, 但因没有配套细则, 停滞不前。所以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加快调研, 制定细则, 明确权责, 让基层社保经办机构有章可循。各省人社部可根据已经执行的先行支付案例, 发布指导性意见, 增强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操作性。
(三) 建立绿色通道, 解决工伤认定延缓治疗的问题
工伤认定是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必要前提, 在制度规定上这毋庸置疑, 但在实际操作中, 必然会阻挡一批经济有困难而又亟待救治的人。为了解决工伤认定时间过长, 延缓救治的问题, 我们可以建立绿色通道。通过一定的担保制度使一些亟待救治的人在工伤认定前就能够得到治疗。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信用, 即使最终申请先行支付失败, 或向用人单位或第三人追偿失败, 也可以由担保人承担责任, 这样也不会使工伤保险基金入不敷出。最重要的是绿色通道可以反映我国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情怀。
摘要: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包括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先行支付和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的先行支付。该制度在社保强制性不足的背景下, 存在基金安全、缺乏实施细则、工伤鉴定延缓救治等诸多不足。但因为该制度的有着鲜明的人性化和共济性, 不应懈怠工伤赔偿先行支付制度的实施, 而该通过加强社保强制性, 加大违法成本和强化惩戒措施, 明确实施细则, 建立绿色通道等措施来保证该制度的有效实施。
关键词:工伤赔偿,先行支付,以人为本,强制性,缺陷
参考文献
[1]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的立法反思[J].中国社会保障, 2011 (09) .
[2]工伤救济先行给付与代位求偿制度探微——兼评《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的得与失[J].现代法学, 2011 (02) .
[3]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浅析[J].天津社会保障, 2012 (01) .
工伤难赔偿 档案来帮忙 篇8
2007年12月的一天,小高在维修汽车发动机期间,因同事违规操作,致发动机突然启动,小高的左手两个手指被发动机皮带绞伤并致残疾。受伤的小高没法继续工作,只能回到租住的小屋养伤。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伤势好转后准备回原单位上班时,却发现单位已经迁址,负责人也联系不上了。小高顿时没了主意,看病的钱都是这几年自己的积蓄,本指望回单位给报销的,结果不但钱打了水漂,连工作也丢了。想到家里贫困的生活,自己残疾的左手,身在举目无亲的北京,小高感觉到这个冬天格外的寒冷。
在好心人的指点下,小高找到了平谷区法律援助中心请求法律援助,但是小高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任何书面劳动合同,也不能准确提供用人单位的全称,使确认侵权人及用人单位的工作受阻。小高和法律援助中心的同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来到北京市工商局平谷分局,希望能找到点线索。工商分局的档案员热情地接待了小高,通过询问小高原单位负责人情况,经过查询企业登记档案,终于锁定了XX汽车维修中心,但该企业已经被主办单位注销营业执照。听到这个消息,本来还报一线希望的小高,彻底气馁了。工商分局的档案员轻声安慰小高道:“别着急,我们再查询一下其他材料。”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对工商档案的细致查询,档案人员确定XX汽车维修中心的主办单位是顺平路附近进行经营的某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且法定代表人的名称与小高记忆中的原汽车维修中心的负责人一致。虽然小高的原用人单位XX汽车维修中心已经被主办单位注销, 按照权利义务继受的原则,其主办单位应当作为赔偿义务人承担小高因工伤所致损失的赔偿责任。通过法律援助, 在仲裁委员会的主持下,该汽车销售公司向小高支付赔偿金 2.5万元,小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
劳动工伤赔偿办法 篇9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九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引发的疾病,不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办法处理。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条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第三十二条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三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90%,二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5%,三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80%,四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5%。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三)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第三十四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五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4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难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单位按月发给伤残津贴,标准为:五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70%,六级伤残为本人工资的60%,并由用人单位按照规定为其缴纳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伤残津贴实际金额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经工伤职工本人提出,该职工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第三十五条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2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0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8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6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三十六条 工伤职工工伤复发,确认需要治疗的,享受本条例第二十九条、第三十条和第三十一条规定的工伤待遇。
第三十七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待遇。
第三十八条 伤残津贴、供养亲属抚恤金、生活护理费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新疆工伤赔偿标准 篇10
新疆工伤赔偿内容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规定 第五章 工伤保险待遇
第十九条 申请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应当向经办机构提交工伤保险待遇申请表、工伤认定决定书。经办机构应当在15日内审核并确定支付相关待遇。
供养亲属申请享受抚恤金的,还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户口薄、身份证以及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生存证明;(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主要生活来源证明;(三)民政部门出具的孤寡老人、孤儿证明或者养父母、养子女收养证明。
供养亲属无劳动能力的,还应当提交无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供养亲属无劳动能力的鉴定,由经办机构提请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
第二十条 受伤职工工伤认定前的医疗费用由用人单位垫付;工伤认定后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由经办机构支付。
第二十一条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与经办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经急救脱离危险伤情稳定后仍需要治疗的,应当转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
职工在未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急救的,用人单位应当自医疗机构急救之日起10日内向所在地经办机构报告。
第二十二条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住院治疗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派员护理或者按月发给本人本单位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的护理费,住院治疗期不足1个月的,按1个月计发护理费。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除本人自愿提出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其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第二十三条 工伤职工需要配置辅助器具的,经州、市(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到定点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配置。配置辅助器具的项目和费用标准,适用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
第二十四条 工伤职工需要康复医疗的,由本人或者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经州、市(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在定点的康复医疗机构进行。
第二十五条 康复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自治区规定的条件确定,并向社会公布。州、市(地)经办机构应当与自治区公布的康复医疗机构和辅助器具配置机构签订服务协议,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六条 长期在户籍所在地以外居住的工伤职工旧伤复发,经原居住地经办机构同意,可以在现居住地选择一至两家医疗机构治疗,享受原居住地的州、市(地)工伤医疗待遇标准。
第二十七条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依法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按照国家、自治区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按月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基本养老保险金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予以补差。按月领取的生活护理费及旧伤复发医疗费仍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按月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伤残津贴的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符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条件的,其伤残津贴继续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第二十八条 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本人自愿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终止劳动关系的,以解除、终止劳动关系时所在州、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由用人单位为其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并由工伤保险基金为其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五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分别按27个月和11个月计发,六级伤残职工分别按24个月和10个月计发。患职业病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此标准基础上增发30%。
第二十九条 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以终止或者解除劳动(聘用)关系时所在州、市(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由用人单位为其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并由工伤保险基金为其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七级伤残职工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分别按21个月和9个月计发,八级伤残职工分别按18个月和8个月计发,九级伤残职工分别按15个月和7个月计发,十级伤残职工分别按12个月和6个月计发。患职业病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在此标准基础上增发20%。
第三十条 职工退休后诊断为职业病,退休期间未从事过职业活动,也未接触过职业危害因素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其身份、原所在单位是否参加工伤保险等情况进行核实,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退休职工原所在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金;原所在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原所在单位支付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金。
第三十一条 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自治区财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适时提出调整方案,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三十二条 职工因工死亡,其供养亲属享受抚恤金的资格,按职工死亡时的条件核定。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已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待遇,但待遇标准低于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未参保的,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
第三十三条 定期领取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的工伤职工或者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因公死亡职工亲属,应当每年向所在地经办机构提供生存证明。
第三十四条 用人单位依法破产已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清偿下列工伤保险费用:(一)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应当享受的伤残津贴;(三)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未参加工伤保险的,应当清偿下列工伤保险费用:(一)因公死亡职工供养亲属应当享受的抚恤金;(二)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应当享受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旧伤复发医疗费用、配置辅助器具费以及应当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三)五级、六级伤残职工应当享受的伤残津贴、基本医疗保险费、基本养老保险费、配置辅助器具费、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四)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符合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项目的工伤保险待遇,继续由经办机构支付。
2016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2015年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66元,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9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22元。
依据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故2016年度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31195元×20=623900元。
工伤认定及其赔偿之浅析 篇11
关键词:工伤;工伤认定;工伤赔偿;争议焦点
1 工伤认定的概述
工伤是指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首先,工伤认定的法定机构是县级以上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受理申请后,根据需要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可以进入工作单位和事故现场;查阅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询问有关人员;记录、录音盒复制与工伤认定有关的资料。
其次,工伤认定的申请人包括:用人单位,申请工伤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工伤职工本人或者他们的直系亲属也有权利向劳动保障部门提起工伤申请,直系亲属包括该职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
再次,工伤认定的申请时效包括:第一,用人单位应当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的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在此期间内没按规定提起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的相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第二,工会组织、工伤职工及其直系亲属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向统筹地区的劳动行政保障部门提起工伤认定申请。
2 工伤认定的标准
首先,劳动者受到了人身伤害,即劳动者的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受到侵害而导致的疾病、伤残或者死亡,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包括身体组织器官的缺损、身体机能的失调,精神上的伤害。若人体辅助器已经达到代替人体某一组织器官的功能的作用,对它的损害,也视为人身损害。
其次,人身损害是由事故造成的,事故的最基本特点是突发性、有害性以及外部性。
再次,事故与工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事故是由工作引起并发生在工作过程中,两者是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最后,司法实践中根据工伤的内涵和功能,在法律缺乏明确规定的情形下,对工伤的认定应坚持工伤的实质:与工作相关,工伤认定的基本标准有:
第一,如果伤害发生在雇主的工作场所,或发生于雇主指示、明示或默示同意、强烈鼓励的行为之中,通常认定为工伤;如果雇员的行为没有得到雇主同意或强烈鼓励,但明显利于雇主也可认定为与工作相关,受工伤保护。
第二,基于“与工作相关”的原则,休息或工作时间内或者出差过程中和工作密不可分的个人行为,应认定为工伤。
第三,本着保护雇员的原则,对于那些和工作存在模糊关系,只是轻微偏离正常工作的行为导致的伤害,但与工作关系较为密切也应认定为工伤。但严重偏离工作职责,具有明显个人性质的行为,则不应认定为工伤。
3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指的是劳动用工单位(雇主)事先按规定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保险费,在工伤事故后,由工伤保险的经办机构向受害人给付保险赔偿的救济办法。工伤赔偿具有下列特征:
第一,工伤赔偿必须以工伤存在为前提条件。职工个人人身遭受损害应由企业或者受害职工(或其亲属)按照法律规定,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鉴定。经依法鉴定为工伤的,才能适用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否则,不适用。
第二,工伤赔偿必须符合法定的伤害原因。职工要获得工伤赔偿,其个人人身遭受的伤害应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来加以认定。
在发生工伤后,马上享受的法定待遇有“医疗待遇”、“生活护理费”;劳动能力鉴定后有“伤残职工工伤待遇”(职工能够从中得到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发放的伤残津贴)和“工伤职工配制辅助器具待遇”、“死亡职工一次性补助金和赔偿金规定”。
法定待遇标准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伤害的程度,也要考虑劳动者从事的职业与所受伤害的联系。当用人单位对职工的工伤(伤残、死亡)存在过错的时候,职工本人或者死亡职工的直系亲属既可以进行工伤认定,要求工伤保险待遇,也可以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请求。
4 工伤认定及其赔偿案件的争议焦点
通常情况下工伤认定及其赔偿此类案件的争议焦点一般为,当事人的损害是否属于工伤。以下对最突出最经常出现的两个争议焦点进行论述:
首先,上下班途中的伤害是否属于工伤?《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六款规定,符合在上下班途中的工伤情形应同时满足:第一,上下班途中;第二,发生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第三,本人对于该事故伤害不承担责任或者承担次要责任或者同等责任。
在相关司法解释中,对于“上下班途中”的合理时间和合理路线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职工在合理的时间内,上下班往返于不偏离正常目的的合理路径之中,为解决基本生活需要而经过的合理地点。但是“上下班买菜受伤”被认定为工伤,除了要满足合理时间、合理路线、受伤时由于非本人主要责任等多个条件,还有一个重要前提是“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如果是由于其他意外事件产生的伤害事故,则不应认定为工伤,比如买菜时自己摔倒、买菜时被人殴打受伤等。
其次,突发疾病死亡的事故是否一定是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而若是在正常下班后离开工作场所,基于自愿参加了私人聚会,后在个人家中死亡,不符合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的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