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2024-09-20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共8篇)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篇1

区域旅游发展差异根源的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旅游业也蓬勃的发展起来,并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虽然我国的经济水平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区域不平衡性。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间,这种区域性的差异非但没有减弱反而变得越来越强。而对于这种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国内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主要的观点包括东部旅游市场差异、区域资源条件、市场客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一系列的自然、人文因素、地理、历史文化、经济状况等因素与之相关的差异考虑。在以上国内学者对我国区域旅游业发展差异产生原因的探讨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我国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产生的原因,提出旅游业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制度差异的存在。

关键字:区域旅游 区域差异 制度经济学

一、区域旅游发展差异产生的背景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使得我国旅游业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由来已久,而对于形成这种区域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基本上要从差异产生的几个背景进行分析:

1、我国旅游业发展特点

我国旅游业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展,初期东西部的差异化并不明显,但随着改革开放政策执行,旅游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从而使得中东西部差异化越来越明显。根据我国学者的数据和计量分析结果说明,我国东西部旅游业发展的绝对差异仍在继续扩大。我国西部地区拥有优越的自然资源,也就是旅游的天然条件,许多的旅游资源也都分布在西部,但是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经济严重落后,当地交通不便,技术落后使得当地旅游业开发力度和资源丰度之间极不相称,西部地区这样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就得不到充分利用和开发。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有着政策上的优势,技术先进、交通便利,使得当地有限旅游资源能得到最大的开发,能够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这种自然条件的差异也就必然造成了我国东西部的旅游资源出现严重的区域性差异。

2、旅游业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

旅游业的发展要依靠经济发展的适当刺激,形成最终需求型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也要依赖与其他产业的巨大投入,这样也就使得其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着极强的关联性。厉以宁将我国分为四类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第一类直辖市经济发达地区,第二类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第三类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第四类西部经济落后地区。这种经济发展地区分类可以看出经济发达的地区多集中在东部地区,由于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东西部的经济发展存在的巨大差异,也就必然的造成了东西部旅游经济出现差异。

3、旅游动机与经济发展水平

理论上我们认为,旅游动机的产生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旅游动机的产生,旅游动机也是促成旅游行为发生的关键。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就造成了东西部人们旅游需求的差异,从而导致东西部旅游业发展存在区域差异。

4、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占有主导地位,其变动的情况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在我国建国后的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西部地区的三大产业结构中农业远高于其他产业的发展,而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原有的农业主导转化为现在的工业主导,同时第三产业也保持着高比例的快速增长。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占消费行业的比例较大,这就需要工业的带动,东部地区在工业发展中占有优势,这样也就能极大的拉动旅游的需求,同时产生相应的旅游供给。而旅游业自身的强关联性使得东部地区其他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相对的西部地区农业的较大比重而言,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能力差等问题的存在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只能单纯的依靠旅游资源来提供,这种单一的结构也就在客观上限制了旅游业的充分发展,长期下来的积累必然就造成了东西部旅游区域的差异越来越大。

5、政策优惠

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东部实行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在人、物、力等方面都获得了比西部多的多的国家支持,东部先发展后带动西部发展的格局使得东西部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我国建国后设立的五大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的实施形成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等沿海开放地带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进而在我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逐步推进式的格局,这就使得东西部的旅游经济也必然会在这种格局下产生巨大的差异。

综上,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国家政策倾向东部产生的必然结果,国家政策倾向是正是制度的最终实施表现;产业结构是国家政策在经济领域中的布局,涉及到产权制度与所有权制度问题;国家优惠政策其实质就是制度,它是国家

在某一区域特殊的制度表现。因此,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制度因素差异。

二、新制度经济学的解释

新制度学派的学者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系列约束。根据这一观点,分析我国东西部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有着更合理的理论基础。哈罗德·德姆塞茨指出,制度引起经济绩效的改变。制度因素是决定性因素,是造成我国东西部旅游经济差异的根本原因,下文将具体分析制度因素是如何导致我国东西部旅游经济的差异,并同时根据制度的组成部分的相关内容对旅游经济的区域差异进行客观剖析。

1、制度因素中观念、习俗等因素影响旅游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学者诺斯认为,非正式约束主要包括观念、道德等意识形态。而我国东西部地区由于长期历史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观念、习俗、价值等方面都产生了差异,长期的发展使得意识形态所受到的约束程度也就存在差异。我国东西部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基调,东部地区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开放政策,形成了与各地与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形成了融通的整体文化,这种主流的文化基调能强烈的促使东部人们在价值观、金钱观、竞争观发展上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而相对的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整体文化相对封闭、滞后。两种不同文化基础也就使得东西部人们对待旅游业的发展上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意识。东部人们从分利用自身的开放意识发展经济并带动与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而西部地区却还在为如何发展农业而思考,同时东部地区的第三产业如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产生了全方位的规划和布局。上文提到过,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发生的基础和前提,因此观念上的滞后也就必然会影响到西部地区在旅游资源开发上的绩效。

2、制度因素中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合理度影响旅游发展

制度的供给与需求差异将会影响区域制度,即区域制度会受制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而供给与需求匹配的合理度将直接影响到制度的变迁,并进一步的影响到旅游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东部地区旅游业的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匹配的合理度较高,一旦需求出现,就会相对应的随即出台制度供给,部分地方政府甚至会在国家的制度安排前就在自身管辖的区域内实施制度供给,这种超前的制度供给能够极大的满足东部一些地区的制度需求,目前这种地方政府自主创新的行为也就已经基本上被国家默许。而相对来说西部地区,观念、意识不但影响了西部人们,同时也必然的影响了西部的地方政府行为,长期的非正式约束造成西部地方政府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固步自封的思想使得西部根本无法制定出高效的甚至超前的制度供给规划,这就使得西部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动力严

重不足。一旦西部的旅游需求变得极为强烈时,地方政府根本无法在短暂的时间内做出匹配的制度供给。

3、制度因素中制度安排的及时度影响旅游发展

在我国,由于长时间的受到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的影响,强制性制度创新成为我国制度变迁的主流。而制度安排本身也属于公共产品,很难通过诱制性制度创新过程建立,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和促进,制度安排将很难在社会中存在,而合理、高效的制度安排也将会决定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我国的旅游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效果也就与当地政府有密切的关系。我国旅游业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并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于此同时区域旅游经济的差异却严重制约着我国整体产业的优化升级,要消除这种差异就必须要在制度安排上做出切实合理的布局。东部地区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是在高效的制度安排下发生的,每出现一种旅游需求,就会出台合理的制度安排,部分地区的地方政府甚至会在国家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保证旅游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有充足的支撑。而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制度安排的节奏与步伐明显落后与东部地区。在东部地区已经进行了制度革新的同时,西部地区旅游经济却还是在旧的制度安排下缓慢的前进,西部地区的诱导性的制度供给动力存在严重不足,这就使得西部的制度安排的合理程度十分低下。制度安排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帕累托改进,但由于制度安排者的偏好和有界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以及官僚机构的问题、集团利益的冲突和社会科学知识的局限性等因素的影响,新制度的实施总会遇到障碍,必须要付出一定的成本。正如我国东部地区在实施一种制度安排时,所遇到的阻力必然比西部要小的多,这也是西部地区旅游经济严重落后于东部的原因所在。

三、总结

制度因素与旅游业发展的关系,也就是制度与生产力的关系。一方面,制度因素将会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制度因素也将会限制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制度因素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制度因素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但并不是说制度因素都会对生产力发展有利,只有那些高效率的制度因素才能真正的推动区域旅游的发展。针对目前我国东西部制度因素差异,西部地区的差在于有效的制度因素供给不足,无效率的制度因素供给过剩,所以从根本上来说,制度因素的制定不是数量的多少问题,而是要重点考虑制度因素的质量和性质。

参考文献:

[1]王汝辉,杨辉.西部旅游区域市场的弱根基性[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2, 11(3)

[2]敖荣军,韦燕生.中国区域旅游发展差异影响因素研究———来自1990~2003年的经验数据检验[J].财经研究, 2006, 32(3)

[3]王颖.中国旅游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的研究[D].硕士论文, 2007

[4]朱俊杰,丁登山,韩南生.中国旅游业地域不平衡分析[J].人文地理, 2001, 20(1)

[5]万绪才,丁敏,宋平.南京市国内游客满意度评估及其区域差异性研究[J].经济师, 2004, 3(1)

[6]王文瑞,伍光和,曹忠祥.甘肃省旅游业区域差异性分析及发展建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11(3)

201113034周新凤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篇2

关键词:“黄金周”,问题,带薪休假,对策

“黄金周”, 即每年“十一”、“五一”、春节三个假日 (各为期7天) , 它始于1999年“十一”。在此期间各地旅游业出现“火爆”场面, 但“火爆”背后存在的问题, 值得我们去深入分析, 并积极寻求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黄金周”旅游的现状

近几年“黄金周”旅游收入持续增长, 出游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产品日趋多样化, 旅游供给能力明显增强, 旅游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从总体上看, 目前我国的假日旅游市场还很不成熟, 虽有改善但基本上仍处于一种自发、无序的状态:交通混乱不堪, 景区人满为患, 住宿客房爆满, 一些无处栖身的游客竟然迫于无奈, 栖身于街头, 加之部分导游临时聘用服务质量低下, 旅游部门管理困难等, 大大降低了人们对旅游的兴致与热情。

二、“黄金周”旅游存在的问题

1.计算 “黄金周”成本时忽略了负外部成本

统计 “黄金周”旅游收入时在减去的旅游成本中, 对外部成本考虑很少, 从而, 忽视甚至歪曲了旅游成本水平, 虚增了旅游创造的价值。用一经济模型来分析旅游收入成本 (内部成本、外部成本) 。

假设旅游市场是完全竞争的, 各消费项目都相同。

假设对旅游市场消费项目的供给函数和需求函数为:

供给:P=a+bQ

需求:P=c-dQ (a>0, c>0, 0

Q的单位为项/天, p是每项的价格。

供给函数定义为边际私人成本 (MPC) , 需求函数定义为边际私人收益 (MPB) , 即假设该市场不存在外部收益。因此, 在旅游市场竞争均衡的情况下, 均衡点为MPC=MPB时所得出的P, Q, 但为了实现配置效率, 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时必须考虑外部成本, 因此须在边际生产成本 (MPC) 上加边际外部成本 (MEC) 构成社会成本 (MSC) :MSC=MPC+MEC, 假设边际外部成本MEC=eQ (o

(1) 行政管理成本

在全国统一的“黄金周”前后, 全国旅游及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全力投入协调管理监督、检查, 这种经营和管理模式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大相径庭, 与此同时, 很多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止工作, 这种状况不利于政府机构正常、高效、稳定地运行, 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金融、信息等快速运转的要求, 给日益增多的涉外活动带来诸多不便, 这种无形的损失也应计算在旅游收入的成本中。

(2) 出行积极性及情绪成本

“黄金周”期间旅游交通拥挤, 物价居高不下, 景区景点人满为患, 旅游服务和管理不尽如人意, 基础设施不完善, 安全隐患重重等等, 使旅游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已开始厌弃浮光掠影的旅游方式。把人们的出行愿望浓缩在“黄金周”, 预支了人们的出游积极性, 从长远看, 加大了旅游收入成本, 不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

(3) 接待地居民生活受影响的成本

在“黄金周”期间, 接待地居民日常生活出行不便, 物价飞涨, 垃圾增多。以牺牲接待地居民以往平静、安逸的生活为代价的, 接待地居民的好客资源如不加以呵护, 会形成“反观光客浪潮”, 直接影响旅游的长远发展。

(4) 旅游资源集中破坏的成本

“车水马龙, 人满为患”如此大规模的人类行为, 使旅游业成为一种破坏性经营, 加速资源的损耗、环境的破坏, 损害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增加了“旅游收入”的成本。

2.人为加剧旅游淡旺季, 基础设施闲置, 旅游工作人员面临失业, 供需矛盾更加尖锐

“黄金周”期间旅游消费过于集中, 基础设施和接待设备若按“黄金周”来设计, 旅游高峰过后, 大量基础设施将被闲置, 闲置设备会自然损耗, 相当一批旅游从业人员会面临失业的危险, 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

3.短期的假日旅游, 并没有从根本上刺激和扩大消费总量

长假确实创造了消费市场的“即期繁荣”, 但从长期的观点来看, 长假前后出现的消费萧条以及长假期间造成的巨大的社会成本足以抵消长假期间超额消费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消费经济学认为, 居民消费函数为C=f (Y, W, P, r) 。其中, Y是现期收入, W是财富, P是预期未来收入, r是银行利率。根据消费函数可以看出, 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是收入和利率, 而与假期的长短关系并不大。如果居民的收入不增加, ‘假日消费’不会变成有拉动作用的消费数量。长假消费只是改变了人们消费时间上的传统偏好, 人们将原来长假时间以外的消费集中到长假期间来进行, 而消费总量的增长率并没有因长假而有明显的增长。

三、针对“黄金周”旅游问题进行对策探讨

要使假日旅游步入良性循环,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做好假日的分流工作

(1) 游客的分流。

推行带薪休假制度, 兼顾各业:根据不同行业部门工作特点分行业有序安排带薪休假时间;除法定节假日全国统一规定外, 允许不同省份根据本省实际分类安排城镇职工带薪休假时间, 注意省际差别、衔接与客源互补, 并相对固定, 使各省旅游城市、景区客源更趋均衡、合理;对现行每年114天的公休日和休假时间不变, 只对公休日和休假的频次及节奏做必要的调整。

(2) 游客在旅游空间上分流。

为解决著名旅游区和旅游景点过于集中的问题, 应大力开发和宣传新的旅游景区, 拓展旅游空间。

(3) 旅游项目和内容上分流。

推出更多更好的消费方式。如可推出体育旅游项目, 有登山、骑马、游泳、滑雪等;以历史、美术、音乐为主体的教育旅游活动;开展温泉、海滨的疗养保健推广活动, 并结合针灸、推拿、气功等中国医术的医疗健康服务;开展广场娱乐项目和各种书展画展, 延长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及健身场所的开放时间等。针对高收入人群, 可专门为其设计一些消费项目以满足他们高消费的需求。如举办车展和房展, 推出世界品牌的商品展示会, 吸引他们消费。

2.认识假日旅游市场特点, 合理配置资源, 保证供给

黄金周期间景区景点宾馆、饭店人员爆满, 供不应求, 但黄金周一过, 各宾馆饭店门前冷落, 客房闲置。各级旅游部门和企业应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区旅游的组织和接待服务能力, 解决淡旺季旅游市场出现的问题。

(1) 引入居民房向旅客开放模式

引导当地居民开设家庭客栈, 在旅游旺季时接待游客, 淡季时可自用, 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它既不需政府进行大量投资建饭店、宾馆, 又避免了过多的旅游饭店、宾馆平时客房出租率低而亏本经营, 还可以给当地居民创收。

(2) 引入分时度假及交换系统

目前国际盛行的分时度假及交换系统是:将一处住所 (如酒店或宾馆的客房) 每年的使用期分为52周, 将52周中的51周分时销售给顾客, 每个单位的分时度假产品即是在预定的时间内 (一般为20年—40年) 在这一住所住宿一周的权利, 顾客根据需要可购买一个单位或多个单位的分时度假产品, 而且客人可以凭借购买的酒店或宾馆的度假时间去换取酒店或宾馆在世界各地加盟酒店或宾馆的使用权。如果能建立起一个百万名会员的分时度假及交换系统, 将极大地推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直接拉动内需市场50亿—70亿元人民币, 间接拉动200亿—300亿元内需, 直接盘活300万—500万平方米的存量房产, 并直接增加2万个就业机会, 间接增加近10万个就业机会。分时度假及交换系统概念的引入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条新思路。

四、对我国旅游市场理想状态展望

随着我国旅游市场得到不断规范和完善, 及相应的措施达到预期效果, MEC (边际外部成本) 将变成MEB=eQ (0

参考文献

[1]张智翔, 向洪.假日经济——全球新兴的休息革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0.

[2]王兴斌.中国休闲度假的必由之路:从“黄金周”到带薪休假.2002.

旅游行业中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篇3

【关键词】旅游行业;失业问题;经济学分析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的转型,就业和失业问题既是一个典型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解决失业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目的国,因此,旅游行业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但是由于行业特点以及供需差异等原因,旅游行业中失业问题也比较严峻。因此,要对这些失业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解决问题,以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

一、现阶段旅游行业中失业问题的分析

失业问题的严重性不言而喻,人们一旦失业,那么就代表这部分人失去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从而导致他们的生活水平下降,造成心理问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失业人员必须是有劳动能力,并且有就业意愿但是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员。根据主观的意愿来划分,可以分为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根据失业的表现形式来划分,可以分为显性失业和隐性失业;根据失业的原因来划分,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不同行业所表现出的失业形式各不相同,在旅游行业中的失业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严重的摩擦性失业

掌握熟练技术的人员,在工作的转换过程中或者是刚进入人才市场的一种状态下的短期失业,称之为摩擦性失业。在旅游企业中,高素质的员工流失率较高,高达20%以上,所以经常有人处于放弃旧工作和找到新工作之间的失业状态,而在其他行业中,企业员工的流失率大概在5%~10%之间。由此可见,我国旅游行业正处于人才流失危机中。

2.基本不存在结构性失业

由于行业的衰落和技术的淘汰而导致的失业,称之为结构性失业。处于结构性失业的人员只有重新进行学习才有可能再就业,而旅游行业如今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即使个别企业存在着危机,也不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旅游行业是服务性质的行业,所以不必担心由于技术的淘汰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3.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的周期性、阶段性的波动而导致的失业,称之为周期性失业。由于旅游行业受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因素变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存在着明显的周期性失业。旅游产品不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经济繁荣时期,旅游业发展繁荣,周期性失业下降;在经济衰退时期,旅游业不景气,周期性失业上升。当外部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时,对旅游业有着严重的打击,像2001年的9·11事件、2004年的非典、2008年的金融危機,都导致了大量的旅游行业以及旅游相关行业的从业者失去工作。

4.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失业

由于行业的季节性特征而导致的事业,称之为季节性失业。旅游行业存在着明显的淡旺季,因此在不同的季节对人才的需求量也不相同,很多企业会根据淡旺季调整人员安排。因此,在旅游行业中,这一类的失业人员占很大一部分。

二、旅游行业中失业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

1.对旅游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从对经济的积极影响上来说,失业有利于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对完善劳动力用工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有着促进的作用,能够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入。但是,如果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严重的失业现象,就一定会影响本行业的经济。在旅游行业中,失业的劳动力一方面是对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供给直接影响了旅游经济的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和风险,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稳定性。除此之外,旅游行业的失业还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损失,降低了旅游人力资源的利用率,从而对旅游业的经济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间接影响了行业的发展,也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2.不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

失业并不只是个人问题,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水平,整个家庭的消费水平变低,也就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另外,旅游行业并不是一个独立性的行业,与其他产业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旅游行业中的失业现象不仅影响到本行业的经济发展,还会影响相关行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旅游业的失业问题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3.如何解决旅游行业中的失业问题

虽然发达国家的经济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较严重的失业问题,因此,我们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理经验,结合我国社会经济情况,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的解决对策,以下针对旅游行业中的失业问题特点,提出了几个解决旅游行业失业问题的对策,从而改善失业现象,促进就业。

三、政府加强宏观调控

1.增加旅游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

政府要大力扶持旅游产业,从而增加其对人才的需求,增强其就业吸纳能力。一方面,政府可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扩大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旅游行业提供便利,从而推进旅游行业的发展,增加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在资金上给予旅游企业扶持,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和项目可以提供贴息贷款,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对旅游企业的资金支持,加快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其对劳动力的需求。

2.推进高校对旅游专业进行改革

国家要大力推进高校对旅游专业的改革,提高劳动力的供给质量。现阶段旅游行业存在严重摩擦性失业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高校教育水平有限。虽然我国旅游院校的数量较多,但是由于经费有限,绝大多数对专业的定位不合理,教学质量上不去,与行业实际需求脱节,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因此,高校对旅游专业进行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政府要积极引导,鼓励高校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对专业进行定位,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尽量避免供需错位的现象出现。

3.调整旅游业的劳动力供求关系

政府要使用宏观调控手段,建设就业服务机构,建立相关政策对收入政策进行调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旅游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可以在淡季给予员工补贴,减少季节性失业现象,从而改变旅游市场劳动力的供求,增强员工的稳定性。

四、完善旅游企业制度和加强旅游产品创新

1.对企业制度进行创新

企业制度包括薪酬制度、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员工的职业晋升空间等等。员工对企业的制度不满意,就会导致员工出现跳槽或是转行的情况。因此,旅游企业必须要对自身的制度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调整薪酬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除此之外,要建立相关培训制度,对员工的职业生涯做好规划,使员工看到自己在企业的发展前景。

2.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

旅游行业要对旅游产品进行创新,由于旅游行业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在外部环境发生大的变动时,会严重制约旅游业的发展。但是,旅游需求是多样的,只要适当地根据情况调整产品和市场战略,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创新力度,就能刺激市场旅游需求,从而减少企业损失,维持企业乃至行业的稳定发展,进而减少失业的现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人才缺口很大,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旅游业存在着严重的失业现象,比较明显的是周期性失业、季节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手段,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和高校教育水平。与此同时,旅游企业也要采取有效手段,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完善企业自身制度,逐步改善旅游行业的失业现象,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續发展。

参考文献:

[1]衣莉芹,毕明建.旅游行业中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1,27(1):165-167.

[2]郭为,厉新建,许珂等.被忽视的真实力量:旅游非正规就业及其拉动效应[J].旅游学刊,2014,29(8):70-79.

[3]王柯.金融危机对中国旅游经济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基于北京的实证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10.

[4]张建星,张静.旅游院校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以九江学院旅游学院为例[J].科技广场,2011(4):213-215.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篇4

关键词:低碳经济;茶文化;旅游

当下,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之一。每逢节假日,与家人朋友外出游玩也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为我国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收入。而与之前的传统旅游方式相比,现在的人们却愿意选择更节能环保的方式。作为节能减排的代言人,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引领了一股新的旅游风潮,在低碳经济理念下,旅游业变得越来越绿色环保。而低碳旅游的发展对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大有裨益。茶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生态化的旅游乐国,它不仅能够让人们看到恬静的茶园景色,也能够加深人们对于茶文化的了解。因而,在此背景下,分析低碳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将会为经济旅游模式注入一股新鲜血液。

1低碳经济与旅游的关系

1.1低碳经济概述

20世纪九十年代,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与之前只顾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相比,低碳经济将环境保护放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因此,低碳经济的主旨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耗能,在节能减排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更好的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更能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土壤。在全民上下高度关注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重要性也由思想意识高度上升到国家的政治高度。低碳经济模式的实施也展示了我国负责任的大国态度,表明了我国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可见,低碳经济不仅是某个人的事情,或者某个组织的事情,它更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达成的共识。在全球化经济融为一体的背景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能够改变某些国家对这方面认识的不足,提高他们对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意识。

1.2低碳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篇5

.【摘要】河南地处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资源。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河南旅游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旅游业发展成果显着,已开始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挺进。实践证明,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国民经济收入,赚取外汇,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劳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本文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和影响因素,为河南省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统计分析

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地方政府对旅游的认识和定位,大体经历了从隶属于外交政治事务的政治事业,到独立于外事业务的政治与经济性并重的新兴经济产业,再到各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最后到现在各地的新支柱产业、三产的龙头产业、优势产业或先导产业,这样一个产业地位日益突出、功能日益重要的发展过程。“十一五”规划中,河南省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河南重点培育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但是,与一些旅游业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因此,本文采用描述统计、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分析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研究河南省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找出影响河南国内旅游收入的影响因素,以期望为相关管理部门和企业做出决策提供依据。

一、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现状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河南旅游业获得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已开始由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强省挺进。河南实现旅游强省、旅游立省的跨越发展,既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存在一定的差距。

首先,丰富的旅游资源、完善便捷的交通设施以及不断壮大的旅游产业集群赋予了河南旅游业很大的优势。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远古时代就是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之地,旅游资源类型多、数量多、品位高,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在河南广阔的土地上,点缀着嵩山、云台山、白云山、伏牛山、鸡公山、尧山(石人山)、太行山大峡谷、牛尾山(伏牛山之尾)等名山大川,绽放着洛阳牡丹和开封菊花等奇花异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此外,随着旅游业快速发展和市场运营机制的不断完善,河南旅游产业不断壮大,逐步走向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呈现出全方位、多元化的格局。

当然,河南旅游业尚存在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观念的落后导致很多丰富的旅游资源因当地政府财力有限而未得到重视,旅游资源开发也很有限,河南旅游企业整体规模小,综合实力不强,融资能力较差。就旅行社而言,小、弱、散是其显着特征。

2006年国务院发出通知明确提出“加强黄河中游、长江中游等集中连片旅游区的规划,推进跨省区旅游合作”。面对这一机遇和挑战,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更是把这种重视进一步提升到“旅游立省”的高度。近些年来,寻根旅游兴起,到河南寻根谒祖的海外友人络绎不绝。河南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在于如何充分发挥地方特色,确立发展方向。旅游所呈现的区域性特征是明显的,江南秀色、沿海风光、西部荒原、冰城奇观,周边旅游省份对游客的分享,也要求河南以更高的姿态、更好的服务来吸引、招徕游客。

二、河南省旅游业经济效益分析

旅游业经济效益是指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的实现所需投入与产出的比较。作为

经济活动,就是研究用较少的资源占用与劳动耗费来获取较多的产出,但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产业,还需考虑其间接经济效益,即旅游业的发展对相关行业部门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

对河南旅游业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从根本上认识旅游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找出影响旅游产业经济效应应发挥的因素,为河南的旅游开发工作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旅游业对河南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旅游业收入效应分析

旅游业对河南省经济的直接作用(见表3-1)。1997年,旅游收入占河南省GDP的比重为5.64%,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9.45%;2008年,旅游业的总收入占到了GDP的8.65%,是当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的30.20%;除2003年(受非典影响)外,总的来说,从1997-2008年12年间,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在河南省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中所占比重稳步增加。旅游业已成为拉动河南经济社会增长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中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

(注:1997-2004年旅游外汇收入按1:8.2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旅游总收入=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

(二)旅游业就业效应分析

旅游业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服务行业,其产品的绝大部分是以劳务的形式体现的,为旅客提供面对面的服务,手工劳动所占比例较大。在安排和解决就业问题上,和其他行业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2000年河南旅游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约为21817人,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数据的统计口径是相当小的,它只是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没有包括旅游区附近摊点的从业者,所以,建立在此数据基础之上的分析,也只反映出旅游业就业效应的一部分。到2006年末,这一指标总数已经达到了73528人,其中,星级饭店50693人,旅行社12117人,其他旅游企业10728人,比2000年增长237.02%。河南省2006年年末从业人员合计为5719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为1318万人。从数据上看,河南省旅游业对全社会从业人员的贡献是很小的,只有0.13%,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农村大量隐性失业人员也被统计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之内,所以这一数据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而从旅游业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贡献率来看,这一数字是0.56%。当然,这只是就业的一部分。

根据旅游组织资料介绍,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机会,社会就可以增加5个就业机会。因此,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河南省2006年旅游业的直接从业人员约为7.4万人,那么间接就业人数将是37万人,所以,河南省旅游业总的从业人员为40多万人。因此分别占到了当年河南省全社会及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的0.77%和3.35%。

(三)旅游业创汇效应分析

依据旅游收入来源不同,可以将旅游收入划分为国内旅游收入和国际旅游收入。国际旅游收入或旅游外汇总收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入境游客在旅游目的地国家旅行、游览过程中用于交通、参观游览、住宿、餐饮、购物、娱乐等方面的全部花费。通常,国际旅游收入都以美元表示。国际旅游收入的高低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收汇能力和对该国国际旅游收支贡献的大小。

如表3-2所示,河南省旅游创汇从1991年以来高速增长(平均增长率23.2%),使得河南省旅游创汇在2008年达到了3.7443亿美元,虽然这个数字还不够大,但对一个内陆省份来说,旅游业能有这样的创汇额实属不易。

由于受时空距离及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外贸出口额方面,虽然在总量上增长较快,但与全国相比,河南省的增长速度还没有跟上全国出口增长的节奏。

三、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分析河南省1997-2008年旅游收入的数据发现,国内旅游收入在河南省旅游总收入所占的比重一直在95%以上,而且这些年来国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9.5%)明显超过了国际旅游收入的年均增长率(13.3%)。因此,为了更好的发展旅游业,有必要对影响国内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因素进行研究。

(一)数据的选择与处理

1.影响因素的选择

影响国内旅游收入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国内旅游收入人数、居民人均花费及包括交通条件、服务设施、接待机构设施在内的旅游基础设施等。经分析,考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国内旅游人数(X2/万人次),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X3/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4/元),并以公路里程(X5/公里)和铁路里程(X6/公里)作为相关基础设施的代表。为此设定了以下形式的计量经济模型:

Y=+X+X+X+X+X++

其中,Y为第t年河南省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为估计模型参数,收集到了1999~2008年关于河南省旅游业的统计数据,如图4-1所示。

2.模型的估计

利用Eviews软件,采用这些数据对模型进行OLS回归,结果

t=-461.0832+0.072X2+0.5067X3-0.0060X4+0.0608X5+

0.00000103X6

3.模型的检验

由于R2较大且接近于1,而且F=1256.999>F0.05(5,4)=6.26,所以国内旅游收入与上述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着。但一方面样本容量为10,引入了5个解释变量,所以模型的估计结果可能并不可靠,过高的拟合优度可能提供的是虚假信息,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另一方面由于t0.025(10-6)=2.776,不仅X3、X4、X5、X6前面的系数估计值未能通过t检验,而且X4、X5系数的符号与预期的相反,这表明解释变量之间很可能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此外,DW=2.2054,根据DW检验,因模型包含变量较少,无法确定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现象。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以看出,每个要素都与国内旅游收入Y具有较高的相关系

数,而且各解释变量相互之间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证实确实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

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多种,包括逐步回归法、岭回归法、增大样本容量法,本文经过选择,将采用逐步回归法来修正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将变量逐个地引入模型,每引入一个解释变量后,都要进行F检验,并对已经选入的解释变量逐个进行t检验,当原来引入的解释变量由于后面解释变量的引入而变得不显着时,表明可能出现引起严重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应经多方面对比,保留最优的变量,而将其他引起多重共线性的变量剔除。逐步回归法的好处是将统计上不显着的解释变量剔除,最后保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多重共线性不明显,而且对被解释变量有较好的解释贡献。

其具体步骤先用被解释变量Y对每一个所考虑的解释变量X2、X3、„、X7做简单回归,然后以对被解释变量贡献最大的解释变量所对应的回归方程为基础,再逐个引入其余的解释变量。经过对各个引入新变量模型多方面的综合比较,保留2改进最大,且不影响原有变量显着性。经逐步回归,使得最后留在模型中的解释变量既是重要的,又没有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最后修正多重共线性影响的回归结果为:

t=-149.0336+0.0726X2+0.0213X

3(27.5295)(0.0046)(0.0086)

t=(-5.4136)(15.6383)(2.4821)

=0.998656 2=0.998272 F=2600.823 DW=1.7696

(三)结论

这说明,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当国内旅游人数X2增加1百万人和城镇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增长1元时,国内旅游收入Y将分别增长726万元和213万元。因此,为了加快河南省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应积极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扩大旅游消费需求。

四、进一步发展旅游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旅游立省”战略符合河南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内外部环境的实际,实施“旅游立省”战略是实现我省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针对目前河南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结合以上分析,对现阶段河南省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几点措施和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

旅游业是一种涉及面极广、关联度极高的综合性产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政府主导”不是“政府主干”、“政府主财”,也不是“政府主宰”,更不是事无巨细全由政府进行管理。在行使职能的范围上,应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以宏观调控为主,把握好干预范围和干预程度。在行使职能的性质上,应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真正实现由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变革。

(二)打造人文旅游精品,突出河南旅游特色

旅游产业在开发过程中如果面面俱到、产品雷同、缺乏特色,就不会引起游客的兴趣,影响旅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河南文化底蕴深厚,比如以少林武术文化为特色的少林寺和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温县陈家沟、以佛教文化为特色的龙门石窟和洛阳白马寺、被联合国评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安阳殷墟、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古都开封、寻根问祖为特色的新郑黄帝故里等。这些旅游景区已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力,河南应紧紧抓住这些中原文化特色,加大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推介,力争创出河南知名品牌,从而推动河南省整个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抓住机遇,加大宣传力度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篇6

课题与课时: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经济目标预测(2课时)。

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SWOT分析方法,学会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实际

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主要是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难点主要有如何在实际中运用SWOT

分析法。

知识要点: 1.SWOT的含意

2.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

3.SWOT分析的主要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手段

课的类型:理论综合课

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一节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单位现实情况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如何去避开的东西,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明确以后的发展方向。根据这个分析,可以将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明确哪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哪些是可以稍微拖后一点儿的事情,哪些属于战略目标上的障碍,哪些属于战术上的问题。SWOT分析法已较好地运用在各级各项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之中。它很有针对性,有利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区域旅游的发展上做出较正确的决策和规划。

一、SWOT的含意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它是由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SWOT四个英文字母代表Strength,Weakness,Qpportunity,Threat。意思分别为:S,强项、优势;W,弱项、劣势;0,机会、机遇;T,威胁、对手。从整体上看,SWOT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用来分析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用来分析外部条件。另外,每一个单项如S又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这样就可以对情况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了。

二、进行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

1、分析环境因素

运用各种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出旅游企业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即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能力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包括机会因素和威胁因素,它们是外部环境对公司的发展直接有影响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属于客观因素,一般归属为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人口的、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的、市场的、竞争的等不同范畴;内部环境因素包括优势因素和弱点因素,它们是公司在其发展中自身存在的积极和消极因素,属主动因素,一般归类为管理的、组织的、经营的、财务的、销售的、人力资源的等不同范畴。在调查分析这些因素时,不仅要考虑到现在旅游企业的历史与现状,而且更要考虑整个区域旅游的未来发展。从这两方面来审视旅游业发展的区域环境,以确定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条件。

2、构造SWOT矩阵

将调查得出的各种因素根据轻重缓急或影响程度等排序方式,构造SWOT矩阵。在此过程中,将那些对区域旅游业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大量的、迫切的、久远的影响因素优先排列出来,而将那些间接的、次要的、少许的、不急的、短暂的影响因素排列在后面。

3、制定行动计划

在完成环境因素分析和SWOT矩阵的构造后,便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行动计划。制定计划的基本思路是:发挥优势因素,克服弱点因素,利用机会因素,化解威胁因素;考虑过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运用系统分析的综合分析方法,将排列与考虑的各种环境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组合,得出一系列区域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可选择对策。

第二节 区域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目标预测

一、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目标

一般来说,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目标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标利润:确定在旅游业发展的每一个营业期内获得多少利润,以便采用各种合理而且可能的方法努力实现这个目标。主要指标有营业收入总额目标、旅游接待总人数目标、盈利能力目标、投资效果目标、投资回收期目标。

为了使我们编制的旅游规划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规划中的经济目标都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经济目标要用具体的数量指标来表示;第二,经济目标应能在预期内实现;第三,经济目标必须切合实际,是建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二、旅游业发展的经济目标的预测

1、预测的分类

按预测时间:可分短期预测、中期预测和长期预测。

按预测方法:可分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

按预测内容:可分宏观预测和微观预测。

2、预测的目的旅游规划中,对旅游业经济目标进行预测的目的(1)经过对规划期内经济目标的合理预测,证明该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增强旅游业有关部门对实施规划、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帮助决策人员对旅游业发展的树立信心。

(2)满足规划编制过程的末期,对规划草案(“征求意见稿”)的专家评审的需要,即满足投入产出法来权衡旅游系统各部分投入和产出关系的正常、合理,保证规划选优时不失之偏恶。

(3)为旅游业各部门的经营人员提供参考依据,如经营人员、确定部门计划的俄语算,确定营销机会和经营策略等方面做出合理的安排。

3、预测前应了解的问题

(1)预测的范围。即首先要确定预测哪些项目,这些项目的预测牵涉到哪些方面,这些方面了解掌握的程度。

(2)确定预测的期限。短期、中期、长期。一般短期为3-5年,中期5-10年,对长期10-20奶奶的预测进行较少,或只是大概预测定值。

(3)预测的精确性。一般来说,在旅游规划中对经济目标的预测往往是根据客源市场预测而定,为了便于操作和应用多采用偏低、中等、偏高三个档次进行预测,有利于实施规划过程中的灵活性。

三、旅游业发展经济预测技术

经济目标预测不能建立在主观意愿的基础上,从宏观方面看要建立在上节的SWOT分析基础上,即对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会/威胁的总体形势上;从微观上说,则更应建立在旅游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如综合接待能力方面:规划区内规划期其实际客房可得数、客房出租率、平均房价、客人总数、客人平均支付费用、用餐客人数、平均支付能力等等;规划区内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自身条件、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规划区内现有的市场状况、竞争对手等等方面。预测内容主要有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收入预测、旅游经济效益预测。

思考和练习题:

1、什么是SWOT分析

2、SWOT分析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旅游经济学的案例分析 篇7

海岛旅游以其休闲、神秘和冒险等特殊性,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逐渐成为近几年的旅游热点, 关于海岛旅游开发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广东省海岛旅游业蓬勃发展, 海岛旅游开发研究也取得了大量成果。陈升忠[2]针对广东省海岛旅游的特点, 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措施;许仪等[3]借鉴东南亚各国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为实现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针对广东省粤东各市[4]、珠海[5]、茂名等[6]地区海岛旅游发展研究也鲜有报道, 郭晋杰等[7]对广东省滨海旅游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也做了初步的探讨, 但基于经济学理论分析广东省海岛旅游业的工作尚未开展。

1 广东省海岛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广东省是海岛大省海岛数量居全国第三海域空间辽阔, 区位优势明显。广东省近年来海岛旅游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各地都出现了大量的海岛旅游产品。粤西地区主要有湛江的东海岛、硇洲岛、南三岛、特呈岛、三墩岛和罗斗沙岛等;茂名的放鸡岛等;阳江的南鹏岛、海陵岛、东湖星岛、双山岛和大树岛等。珠三角地区主要有惠州的大甲岛、三角洲岛;深圳的三门岛、东山珍珠岛;广州大虎岛;珠海的荷包岛、外伶仃岛、万山岛、九州岛、桂山岛、东澳岛、淇澳岛和大杧岛等;江门的上、下川岛和古猿洲等。粤东地区主要有潮州饶平柘林湾双岛;汕头南澳岛、金银岛;汕尾湖东狮球王岛、海马洲和龟龄岛等。

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共同特点是:自然景观资源突出, 历史人文景观独特, 区位条件良好;旅游形式主要以观光旅游为主, 配有海鲜风味大餐及简单的海上游乐项目。与东南亚的马尔代夫、韩国的济州岛等国际旅游胜地相比, 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体现在: (1) 海岛旅游形式单一, 以观光旅游为主, 休闲度假体验式旅游发展缓慢; (2) 海岛基础设施落后, 规模小, 相关配套设施不足, 没有形成强大的市场号召力; (3) 海岛开发企业大多规模小, 产品创新速度慢, 企业效益普遍不高。

2 海岛旅游业开发现状的经济学分析

2.1 产业优先发展理论

1960年, 罗斯托在《经济增长阶段论》中提出了产业优先发展的“起飞”理论, 即在某地区以其主导产业部门的优先发展来带动整个经济的“起飞”和持续发展。他认为:在成熟的经济增长中, 前进的动力是靠少数主导产业部门的迅速扩张而得以实现, 这些部门的扩张有巨大的外在经济和其他次级效应。英国在产业革命时期就是以纺织业为主导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对于具备丰厚旅游资源条件的海岛而言, 海岛旅游业的发展相比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海洋交通运输和海洋矿产开采等产业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首先, 从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来讲,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并将成为最庞大的产业, 以美国和日本为例, 美国第三产业比重由2000年74.6%增至2006年76.7%, 日本由65.8%增至68.1%, 而我国同期比例为39.3%和41.1% (《2008国际统计年鉴》) ;其次, 从产业关联度来看, 旅游业是一个高关联度行业, 其产业效益不仅沉淀在本行业, 而且广泛分布于相关行业, 据《对我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研究显示, 旅游产业直接收入每增加1元, 其他相关产业产值就会增加4.3元, 旅游产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 社会就能间接增加5个就业机会, 海岛旅游业亦具有同样的优势;再次, 从海岛旅游业自身的特点来看, 海岛旅游是一种集猎奇、怡情、休闲和娱乐为一体的朝阳产业, 在海岛经济发展过程中必将会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广东省拥有丰富的海岛旅游资源, 如粤西东海岛群, 阳江海陵岛、茂名放鸡岛、珠三角地区的大亚湾列岛和汕头的南澳岛群旅游景区。近年来, 一些海岛的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极大地带动了当地海洋捕捞、水产品销售及海洋手工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有良好的“起飞”条件和能力。

2.2 发展极理论

发展极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 (F.Perroux) 于1955年提出。他认为, 从空间上看, 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在经济增长中, 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行业在一些地区和城市聚集, 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 这些“发展极”的功能是多样化的, 如生产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信息中心等。具有“发展极”的地区优先增长, 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 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 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佩鲁认为, 发展极的形成至少应具备3方面的条件: (1) 具有创新能力和强劲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企业集群; (2) 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3) 具备适宜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

“发展极”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邓小平“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 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人, 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理论不谋而合, 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特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空间上的“发展极”, 特区经济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珠三角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为全国经济的发展模式树立了典范。同样, 对于广东省海岛旅游业而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海岛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 形成了以粤东、珠三角、粤西全面布局的态势;但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 海岛旅游业仍处在粗放型的初级发展阶段, 发展水平整体较低, 究其原因, 就是没有形成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发展极”, 不具有带动性的特色海岛旅游典范, 故没有带动整个广东省海岛旅游经济的跨越和高速发展。

将佩鲁提出“发展极”观点, 借鉴于广东省海岛旅游业, 结合“发展极”形成应具备的3个条件, 分别探讨广东省海岛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发展极理论认为, 发展极的形成首先需要在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内具有创新能力和强劲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企业集群。以东南亚海岛旅游强国马尔代夫为例, 其开发思路“四个一”模式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中之“一”就是“一座海岛及周边海域只允许一个投资开发公司租赁使用”[8], 在企业的选择上亦下足了工夫———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把关, 目的就是要引入具有强大实力、能够进行长远规划、大规模投入的企业。广东省海岛旅游开发企业无论从投入、实力及企业理念等方面与国外成功海岛开发企业都有较大差距, 倘若能在海岛旅游发展中统观全局, 建立合适的“海岛旅游特区”, 通过政策、法律和税收等方面的优惠, 引入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群对广东省海岛进行重点打造, 那么, 这些具备优秀竞争力的企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对海岛旅游开发进行合理的规划, 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度挖掘, 从而形成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发展极”, 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发展极形成的第二个条件是规模经济效益, 即因规模增大带来的经济效益提高。马尔代夫是以一岛一酒店的模式对岛群进行规模开发形成规模经济效益[8], 不断提高其国际海岛旅游典范的优势;韩国济州岛则是以海岛旅游业为核心, 将教育、医学疗养和高科技等相关的产业进行整体引入, 从而形成规模经济效应[9]。广东省海岛旅游普遍是对单个岛屿进行独立开发, 内部相关业态投入少, 各产业发展参差不齐, 没有形成海岛旅游的规模经济效应。岛群开发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综合规划岛群旅游结构, 构建特色旅游风格, 形成独树一帜的海岛旅游产品, 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利于形成有效的规模经济, 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展极形成的第三个条件是适宜的外部环境。也就是需要政府从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有力的支持。以韩国的济州岛为例, 其市场环境非常优越, 该岛为韩国第一大岛, 是韩国民众首选的旅游胜地, 加上近些年来的大力投入与宣传, 其旅游国际知名度不断提高,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游客;该岛同样也具备良好的投资环境, 韩国政府对于济州岛的发展极其重视, 2006年将济州岛设置为韩国首个特别自治区, 对其投资环境相关的法律、税收、教育、医疗及基础设施 (交通道路、航班) 等进行了全方位调整, 积极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加盟[9]。从市场环境来看, 广东省具备优越的区位优势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目前人们越来越重视滨海休闲旅游, 尤其是海岛旅游, 海岛度假市场环境较为优异;广东省政府高度重视海岛旅游业的发展, 但由于广东省海岛旅游仍处于探索和开拓阶段, 海岛基础设施环境有待进一步提高, 开发体制和政府监管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海岛开发的相关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以惠州大辣甲岛为例, 2005年曾进行过两次拍卖, 但由于海岛相关法律的缺失, 导致该海岛的开发仍处于停滞阶段。

2.3 产业链理论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日趋成熟, 旅游业已从传统的宾馆、旅行社、景区景点开始扩大到涉及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 从而形成了旅游产业特有的基于共同服务对象的旅游产业链, 并出现了以旅游业为基础, 其他产业为补充的产业链。

海岛旅游的产业链是以海岛旅游产品生产、服务提供过程及其所对应的市场为要素的产业链。海岛旅游产业链主要围绕海岛风情游览、海岛运动娱乐、海岛风味餐饮、海岛海韵住宿、海岛交通和海岛特色商品等展开, 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海岛旅游产业链条。

世界著名海岛旅游胜地, 不仅囊括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 而且在纵向和横向上都进行了深度挖掘, 最大限度上增加了海岛的旅游价值。以墨西哥海岛旅游胜地坎昆为例, 它不仅具备吃、住、行、游、购、娱全部的产业链条, 而且在横向开发上更是进行了深度挖掘, 不单具有海岸高尔夫、水上运动、海上娱乐休闲项目和水族馆等旅游设施, 同时也是国际知名的会议中心、免税购物的理想天堂和古老文明猎奇体验的教育王国等。

通过对广东省海岛旅游产业链分析发现, 广东省海岛旅游产业链普遍存在纵向不完善, 横向不丰富的特点, 整体没有进行充分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体现在:首先, 大部分海岛仅能满足吃、住、行、游以及简单的娱乐项目, 不能满足旅游者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其次, 横向产业链条没有得到有效拓展。以大亚湾海域旅游开发较好的大辣甲、三角岛和三门岛为例, 海岛住宿设施大多均为世纪年代投资产品, 设施老化、功能不全、服务质量差, 住宿相关的其他服务产品少, 附加值小;海岛旅游产品主要是以海滩、海钓和潜水等初级产品为主, 没有进行定期的升级和创新, 难以满足不同档次消费人群的需求;餐饮方面则主要是以海鲜为主, 档次和特色没有充分体现;交通方面主要以渔船及中小型游艇为主, 设施陈旧且拓展性附加功能缺乏等。

2.4 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 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可观的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 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 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探寻海岛旅游特定的战略价值环节, 进行优势凸显和开发, 是实现海岛旅游产业经济腾飞的制高点。以巴厘岛为例, 除充分开发传统的旅游资源外, 还大力拓展传统戏剧和竹筏漂流等其他旅游价值环节, 集历史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为一体的Garuda Kencana Wisnu纪念碑文化公园是目前巴厘岛打造的核心价值战略环节[10]。广东省海岛旅游的价值核心仍停留在吃、住、娱等传统产业方面, 缺乏海岛旅游价值链的战略核心, 所以海岛开发一直较为缓慢和滞后, 经济水平增长平缓。

2.5 小结

本节基于产业优先发展的“起飞”理论、发展极理论、产业链理论和价值链理论等经济学理论, 从宏观定位上, 分析了对于旅游资源丰富的海岛, 须大力推进优势产业的先行发展, 进而带动整个海岛经济的腾飞, 至具体策略上的展开———海岛旅游特区的建立和开发企业的选择、规模经济的成型及外部环境的有力支撑, 方可构筑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的“发展极”;从微观视角, 给出海岛旅游业产业链须在横纵方向深度挖掘, 海岛旅游发展须抓住其价值战略核心等观点。通过对广东省海岛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以期为广东省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借鉴思路

3 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的对策措施

根据对广东省海岛旅游业发展的分析结果, 结合国际海岛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为实现全省海岛旅游业高效、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如下建议。

3.1 重点开发, 典型示范, 有力带动

从产业优先发展的“起飞”理论和形成“发展极”需具备的条件可知, 对于旅游资源良好的岛群, 应将旅游业作为支撑该岛发展的主要产业来推进;通过设立“海岛开发特区”, 政府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政策上的倾斜, 引进实力和创新能力强大的企业进行开发;深入探索广东省海岛旅游发展模式, 树立成功典范, 带动整个广东省海岛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3.2 加强引导, 全力配合

海岛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 其地域特征决定其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落后, 尤其是岛陆之间、岛岛之间的交通及通信问题。因此, 在建设初期, 政府应引导并协同企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海岛开发耗资巨大, 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重, 存在一定的投资风险, 政府同样需要适时、积极地引导并配合企业进行海岛开发。

3.3 合理规划, 严格监督

合理的规划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海岛旅游开发的成败, 它必须具有超前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因此, 规划制定过程中, 建议以企业为主导, 政府予以引导和配合, 立足于长远规划,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原则, 积极听取民众意见和建议, 构筑海岛旅游开发的合理规划;同时, 海岛规划一旦制定, 在执行过程中, 政府需严格把控, 监督其按规划有步骤、有原则地进行建设。

3.4 加大创新, “双链”把握

产业链横纵向的深度挖掘, 价值链战略核心的成功定位, 不仅可以实现海岛旅游产品的多元化, 而且能满足游客们全方位的体验和享受, 进而创造更多的效益财富。在此过程中, 必须要加大创新, 结合海岛的实际条件, 对产业链整体进行充分的延伸和拓展下转第页 (上接第86页) 找到适合海岛旅游发展的价值链核心。

3.5 重视保护, 审慎开发

海岛自然风光独具特色, 但其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且破坏后难以恢复。因此, 必须加强海岛生态环境保护, 限制海岛开发强度, 避免资源过度开发, 控制上岛游客数量, 提高游客自我约束意识, 提倡生态旅游运作模式, 实现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6 加强宣传, 重视人才

大力的宣传促销可以使优质的海岛旅游产品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向往。政府协同企业应拨出专项资金, 借助于广告、会议、影视等多种宣传形式, 对开发海岛进行有效宣传;同时, 通过市场调查或问卷等形式不断了解游客需求, 强化各项旅游设施和服务。海岛旅游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人的参与, 因此提高海岛旅游人才综合素质, 吸引国际优秀旅游管理人才加盟, 对于促进海岛旅游业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3.7 重视服务, 提高管理

周到齐全的社会服务和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亦是海岛旅游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舒适的服务设施、齐全的旅游服务、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和井然有序的管理等都可以使旅游者得到更大的精神释放全情享受海岛旅游的愉悦和惬意同时也可获得较高“重游率”, 促进海岛旅游经济平稳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昆.山东省海岛旅游开发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旅游学院, 2004.

[2]陈升忠.广东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及对策[J].海洋开发与管理, 1995, 12 (3) :1-7.

[3]许仪, 陈智麟.借鉴东南亚经验实现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Z].2005.

[4]张平增, 李重芬.整合资源构建精品, 拓展粤东滨海旅游业[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5, 22 (1) :79-82.

[5]廖伟群, 陈德宁.珠海市荷包岛旅游开发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 :32-36.

[6]陈烈, 王山河, 丁焕峰, 等.无居民海岛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广东省茂名市放鸡岛为例[J].经济地理, 2004, 24 (3) :416-418.

[7]郭晋杰, 刘英杰.广东省滨海旅游与海洋经济的关系及其发展前景[J].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1, 18 (1) :63-65.

[8]伍鹏.我国海岛旅游开发模式创新研究:以舟山群岛为例[J].渔业经济研究, 2007 (2) :10-17.

[9]吴士存.济州模式的海南思考[J].今日海南, 2008 (8) :32-33.

山西旅游经济分析 篇8

山西2005年旅游业总收入为292亿元,处于全国下游。

旅游经济包括旅游食宿、交通、购物、邮电通讯、旅游资源开发、旅游收入与分配、旅游辅助建设、环境保护、旅游宣传与景区文化教育多个部分,是一个高度综合、高度开放而又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大系统。旅游业发展对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带动力。

山西的旅游经济劣势分析

在前几年的一次全国性旅游资源综合测评中,山西出人意料地排名第一,但是山西的旅游业总收入为何与这样的测评相差甚远?

总体来说:一是开发力度不够,这与山西省目前的整体经济状况是分不开的。山西的地区生产总值2005年在全国排第16位(4121.21亿元),在全国31个省市中处于中等水平。但这与山西的能源业收入在其中所占比重较大分不开,作为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收入在山西还属于待发展的产业。2005年山西的旅游总收入仅占地区生产总值7.09%。二是缺少宣传,这主要是政府部门不够重视以及观念落后的缘故。长期以来,山西重工业基地的发展策略导致旅游宣传的薄弱,即使一些历史名胜(如四大佛教圣地的五台山等)也由于强化力度不够,旅游收入不能尽如人意。

不过山西的旅游业宣传工作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2005年山西在平遥国际摄影节、大同云岗恒山国际旅游节、五台山佛教文化节和运城关公国际旅游节等一系列活动的带动下,全省国际、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增长。全年全省接待海外旅游者42.1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6545万人次,分别增长42.5%和17.3%;累计旅游外汇收入1.16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81.9亿元,旅游总收入292亿元,分别增长43.1%、41.1%和41.4%。

另外,山西旅游资源自身还有一些弱点也制约着山西旅游业的发展。

1、山西景点以历史名胜为主。这就决定了对此感兴趣的往往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游客,而他们只占游客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其中许多人都属于参观、访问、考察而不是自费旅游。

2、景点分散、交通不便。山西特殊的地形使得旅游成为一项较为艰苦的磨练,道路条件和客运经济的落后使得大部分山西景点只适于自驾车或随团旅游而不方便自助旅行。

3、自然环境恶劣。山西本身就是多风沙、多煤尘,而工业污染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发展山西旅游经济的必要性

1、旅游业是一项产业经济。

旅游业是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拉动作用的支柱产业,其社会性、综合性很强,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极大地带动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旅游业是高度开放的国际化产业,是中国率先与国际接轨的先行产业,外商可以通过旅游这一窗口了解投资环境,考察投资趋向,确定投资方向。旅游业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先导型产业,作为一种“无烟工业”,其高附加值日益令人瞩目,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充分发挥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催化裂解作用。旅游业是扩大就业、促进稳定的重要支撑产业,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不可避免地带来大量下岗、失业现象,旅游业以其产业的高度关联性,有利于大批消化劳动力,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2、发展旅游经济可以改变山西的经济结构。

山西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比重偏低,2005年三产比重仅为36.2%。大力发展旅游业,可以吸引大量外地消费资金,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推动交通运输、城建园林、文化文物、商业金融、对外经贸、轻工纺织、邮电通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把整个第三产业做大搞活。

旅游需求本身是最终需求,旅游消费可多次重复,即使是一次性消费的观光性旅游产品由于不可替代性,也对结构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制定“十五”计划中,有20个省提出以汽车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引起了经济界的普遍忧虑。同时有20个省提出以旅游业为先导产业,因旅游产品本身的不可替代性,不仅不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反而有利于各地形成特色,互相竞争,共同发展。

旅游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一个拉动社会生产的巨大需求.在显示经济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旅游,把不同形式的消费统一到一个过程中来,把单点的消费活动变成群体的规模消费,使个人可支配收入更多地流入到国民经济的循环体系中来,促进社会产品由生产到价值实现的飞跃,加快从供给到需求的转化过程.这是一种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力,是一种促进经济健康繁荣的重要力量.

3、发展旅游业也促进山西对外开放。

旅游本身是一种开放行为,旅游业特别是国际旅游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旅游环境就是良好的开放环境。通过这几年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我们扩大了与世界各地的交往和联系,有力地促进了对外开放。

通过发展旅游来促进开放,不仅指通过发展旅游业直接扩大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的对外贸易,吸引游客和外商投资开发;重要的是通过发展旅游业,形成一种开放的意识和氛围,提高整个城市的开放程度。

4、发展旅游也是发展城市建设。

城市化是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积极推进城市化进程,是提前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旅游业发展在市场需求、客源扩张、资金融会、景区开发、产品进入诸多方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城市化进程中,旅游又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这几年,山西通过城市改造建设,加速了城市的国际化、现代化进程,城市旅游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

旅游基于其产业特殊性质,在推动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克服和避免城市病方面,能够发挥其独有的一种优化功能。旅游的生命在于特色。凡是旅游发达的城市,无不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发展旅游的推动下,各地在城市建设中十分注重针对特点,营造特色,最大限度地体现旅游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旅游业来提升城市品位,凸现城市特色。

5、发展旅游就是宣传山西文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在还是内涵,只有突出各种不同的文化特点,才能吸引广大旅游者,才会产生旅游消费和经济活动。对每个进入风景旅游区的人来说,不仅仅是享受和观光,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某种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消费,很大程度是进行一种文化产品的消费。因此可以说,没有文化特色就没有旅游业,旅游业不可能没有文化,旅游也是宣传文化的过程。

旅游文化可分为主体、客体两类。主体旅游文化主要有资源文化、服务文化和物产文化;客体旅游文化主要指环境文化、氛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必须有载体,一个景区、一座文物、一个游览点就是一个载体。旅游业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最好载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特殊的功能。

山西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中国历史文化大省,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国内外游客通过参观旅游景点、名胜古迹,可以了解、品味山西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旅游产业发展了,也能够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

6、发展旅游可以扩大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核心的产业,游客必须觉得旅游产品有吸引力才会旅行游览。旅游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和不可分割性,决定了旅游产品不是购物商品,无法到市场上直接交易出售,决定了旅游促销卖的是“项链”而不是“珍珠”,必须整合促销方法和手段,有效地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个事物有知名度不一定有美誉度,有美誉度也不一定有知名度;而旅游业却要求既有高知名度又有高美誉度。国内外旅游业发达的城市,无不是在人们心目中有着良好知名度、美誉度,充满美好想象的城市。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涉及到30多个部门,加上旅游业服务质量一次性的特点,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就是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抓旅游,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在党委、政府主导下,社会各部门共同创造和维护城市高知名度、高美誉度,增强城市在国内外的辐射力、影响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昆明、大连等著名的旅游城市就是这样的成功典型。这些城市通过发展旅游业,优化城市环境,完美服务设施,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的整体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城市景色优美,市民文明好客,城市管理有序的良好印象。

7、发展旅游经济也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跨入21世纪共同的科学选择。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谋求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和谐发展。包括旅游在内的一切产业都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1954年4月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制定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和《可持续旅游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的基本思想。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行动纲领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也明确要求旅游必须坚决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旅游思想应该成为全世界旅游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要求人类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个合理的“度”,反对不顾及子孙后代的掠夺性开发。在兼顾人类长期利益和现实利益的前提下,搞旅游要科学开发资源,合理配置资源,使旅游业与旅游地的自然资源、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习俗等方面保持和谐的关系。可以预见,在人类追求自然、崇尚自然的今天,生态旅游业必将成为21世纪旅游的主题,旅游业的发展必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发展山西旅游经济的相关建议

1、转变观念,增强旅游经济的意识。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联度高、带动性和生命力强的综合性经济产业,“办旅游,兴经济”已成为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子,“抓旅游就是抓经济”的观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目前山西省的旅游业带来的经济潜力已经受到山西省省委、省政府重视,把山西的旅游业确定为“十一五”期间持续推进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

2、旅游局及旅游协会积极配合,明确分工,继续旅游法规的落实和旅游行业的管理。

近几年来,山西的旅游也发展较快,旅游从业人员不断增加。截止2005年底,山西省各类旅游经营单位已达到7413个。其中,旅游景区(点)525处,拥有各类旅游接待设施4821个,星级饭店277家,旅游餐饮单位368个,旅行社568家,旅游运输单位47家,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128个,旅游娱乐单位682家。全省旅游行业直接从业人员185418人,旅游从业人员总数已达93万人。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过快,但相关旅游管理并没有跟上,许多景点旅游服务仍然极不规范,尤其在一些新开发的旅游景点,乱收费、宰客现象仍很严重。这就需要山西省旅游局及旅游行业协会积极配合、认真落实好《山西省旅游条例》、《山西省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条例》,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各地区旅游工作目标责任考核方案,加强责任落实和督促检查,对破坏山西旅游形象的景点及个人加大惩处力度,再塑“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的形象。

3、加大旅游投资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完善旅游配套设施。

2005年山西的旅游总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7.09%,这个数字虽然比起2000年山西的旅游总收入仅占山西GDP4.4%进步很多,但比例仍然偏低,作为山西省“十一五”持续推进的支柱产业之一,旅游产业的整体规划已有大致框架,但具体的硬件及软件配套设施还没有跟上,今后,山西省的旅游监管应在细的方面下工夫,加大旅游产业的投资力度,提升旅游产业整体素质。

环境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影响山西旅游形象的一个大问题。对此,山西省省政府提出了建造“蓝天、碧水”工程,提出多套方案来改善山西的环境污染,相信随着山西旅游环境的逐步改善,山西会吸引到更多的游客来山西观光、游览。

4、整合中部六省旅游资源,建立区域间旅游市场的联合。

山西作为“中部崛起”的六省之一,发展区域协作首先需要各省建立一个中部六省协作联合机构,以便开展协调组织,使各省之间的联合成为实质性的运作。还要建立规范的信息交流制度,开展经常性的旅游交流与合作,在各省之间建立顺畅有效的沟通渠道。通过协作组织,进一步拓展和扩大中部旅游交易会成果,使区域协作工作更加扎实有效。通过协作组织,研究提出在中部崛起战略中扶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加强在建立资源环境补偿、振兴改造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政策建议研究的协作。坚持互商互谅,协商共赢的原则,解决协作过程中出现的景区开发、旅游团队纠纷等方面的分歧,使之成为促进中部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5、加强与媒体联系,扩大山西旅游文化的知名度。

如2006年央视《乔家大院》的播出,使乔家大院景区连续几个月参观旅客爆满。可见,媒体宣传的效应之强,山西的文明起源较早,从晋国成为战国强国起,到近代的晋商文化,山西历代名人众多,典故层出不穷,但是,山西对外宣传仍然不够多,宣传的方法、手段也不够全面。今后,山西省不仅要在宣传的方式上拓展思路,在国内通过媒体、广告、博览会等方式宣传山西旅游,更要打开国外市场,增加旅游外汇收入。

上一篇:雷锋诗歌——《参观雷锋纪念馆》下一篇:小学体育课说课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