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财务管理理解

2024-10-16

战略财务管理理解(精选7篇)

战略财务管理理解 篇1

对于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以创造企业文化为核心竞争力为例

摘要:在当今世界企业文化业已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产品要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服务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经营要有突出的文化特色,管理者要有全面的文化素质,战略规划要有深厚的文化基

础。

关键词: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创新;以人为本

Abstract:In the world today,Corporate culture has become a core competence.Corporate culture determines strategic direction, management trategic direction, management philosophy, management and staff quality of a company.It i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ndogenous motivation.The world economy and culture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has set new and higher requirements: products have a rich culturalhave a rich cultural content, services have a high cultural taste,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usiness, quality managers have a comprehensive cultural, strategic planning have profound cultural foundation.Keywords: Corporate Culture;Cone competence;Innovation;People-oriented.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1.1 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简单而言,就是每一位员工都明白怎样做是对企业有利的,而且都自觉自愿地这样做,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习惯;再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习惯成了自然,成了人们头脑里一种牢固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一旦形成,又会反作用于大家的行为,逐渐以规章制度、道德公允的形式成为众人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软实力的体现,事实上在国际分工及全球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企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企业的灵魂,强大的灵魂是支撑和促进一个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

1.2、企业文化的实质

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观念、企业精神、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形象以及全体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就其实质来看:(1)企业文化是普遍存在的,有企业的地地方就有企业文化,社会文化与企业文化是一种互相交融,互相制约,共同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2)它是一种综合性的个体文化,是一种“硬管理”与“软约束”的有机统一。“硬”表现为对规章制度的创建,对文化环境的创建,“软”表现在重视创造风气,树立企业精神,培育组织成员的价值观念,加强成员间的感情投资。(3)企业文化是观念与行为的统一,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是最深层次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念是较浅层的企业文化,人创造的事物,如企业的结构,是表层的企业文化。三个层次的和谐才能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尤其是企业员工共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积累才能形成。(4)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相互沟通的机制。企业文化以人为管理主体,以企业精神的共识为核心,以群体的行为为基础,以形成最佳的管理机制为目的,是一种特殊的管理哲学。以人为本的管理需要有效的沟通机制,同时反过来又促进沟通机制的完善。

1.3、企业文化的终极内涵

总的来说,概括以上,企业文化包括四个层面的内涵:

(1)共同的价值观念——是企业决策者主导和倡导的,支撑企业发展的使命、宗旨、核心价值观、战略愿景等一系列价值观念、价值主张。共同的价值理念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支撑着企业的发展目标,是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目标指引。这些价值理念是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不断适应内外部挑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为企业大部分员工一致认同的努力目标;同时,这些深入人心的理念体系也是企业转型变革过程中引发一系列问题的深层原因所在。

(2)共同的行为模式——共同的行为模式包括由共同的行为意识、行为能力、行为实践构成的行为习惯和相应的行为结果。共同的价值观为企业发展的愿景目标提供了一个共同努力的方向指引,但是,价值观、价值主张的实现是通过员工的具体行为模式来体现的,正是由于全体员工多年形成的行为习惯、支撑组织生存发展的行为结果,才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并习以为常的心智模式,才使得企业文化得到真正的体行、固化、和延续,成为支撑企业生存的组织凝聚力。同时,员工的行为习惯、心智模式,在保证企业文化代代相传的同时,导致了文化转型的阻力。

(3)共同的感觉氛围——组织群体共同的心理契约,形成了大家习惯的感觉氛围,这个氛围也是我们通常讲到的文化氛围。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带来支撑企业发展目标的有效行为的同时,也使得企业内部的员工之间建立起共同的思维习惯、交流习惯、工作习惯,甚至是生活习惯,形成大家舒适的、喜欢的感觉。

(4)外在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感受和认识。在共同的价值观、行为模式和文化氛围的作用下,企业的组织特征也会以其特定的企业形象向外部展示,向企业的客户、供应商、其他利益相关者展示。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形象也是市场营销、公共关系部门和专业机构关注的内容。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实质问题——企业形象同样是企业的价值理念、企业员工行为模式的结果和表现,是员工共同感觉氛围的外在延伸。企业形象需要用专业系统的方法建设和管理,但是不可能通过营造、包装的方法改变其实质,企业形象的基础和支撑还是企业价值理念和员工行为模式。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2.1、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具有指导性的作用。

在当今世界企业文化业已成为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的战略方向、经营理念、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对企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产品要有丰富的文化含量,服务要有较高的文化品位,经营要有突出的文化特色,管理者要有全面的文化素质,战略规划要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因而,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日益显性化,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技术和管理制度、方法等都是可以引进的,但企业文化及其决定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等是难以引进的,需要企业在明确自身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凝结、锻造、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独特的、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由此,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指导性作用显而易见。

2.2、企业文化具有推动企业发展的作用。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1、塑造形象,提升整体企业的精神面貌和企业形象。企业展示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海尔的文化和理念,是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进入到每个海尔员工心中的。在海尔的工业园区里,员工们胸牌上写意的画着一张笑脸”我是海尔,我微笑”这样的标语随处可见,而员工脸上的笑容更让人感到亲切和温暖.这与”海尔真诚到永远”的宗旨共同树立了海尔亲和,真诚的企业形像,使海尔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工厂,成长为产品行销五洲,员工来自世界各地、享有世界声誉的企业集团。可见,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2、推动企业经营业绩,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员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鲜明的个性特征,有利于企业适时地制定出符合本企业实际、与众不同、克敌制胜的发展战略。与“蓝脸大亨”IBM抗衡的戴尔计算机,把直销渠道变成一种强势文化。“向顾客直销”始于其创始人——戴尔的大学宿舍时代。并作为公司的奠基石一直保持至今。他的三大核心经营战略开辟了计算机行业新的局面:

1、服务,没有中间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优质服务的基础设施,领导了现场服务的潮流。

2、拼弃存货,以天甚至小时计数而不是以周数来界定存货的含义,促进了形成全球性的顺畅及时的生产运作。

3、亲近顾客,公司全部的经营活动以收到顾客订单为指导,比任何企业更了解客户的需求,在客户需要什么样的新技术方面一直处于战略性的领先地位。同时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战略目标和战略方案得到全体员工的正确认识、理解和支持,激发员工的热情,统一员工的意志,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奋斗。正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力量,使松下公司能从仅有三个人生产灯泡插座和插头起家,发展到今天拥有几十万员工,年销售额几百亿美元,产品行销全球的跨国集团;也正是由于企业文化的力量,倡导“顾客第二,员工第一”的罗森帕斯公司才能成为全球三大旅游管理公司之一。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2.3企业文化对企业具有进一步体现凝聚力的作用。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人才具有感染和凝聚作用,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一项全球性的人力资源统计数字表明,在跨国公司中,89%的辞职人员说,他们不是因为报酬太低而提交辞呈的。

我们来看一下宝洁公司的例子:在宝洁公司,企业会帮助每一位员工规划今后两年、五年甚至二十年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宝洁公司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这种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使员工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不全是经济人。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物质需求是最底层的需求,当物质满足了之后,就会有高层次的需求。此时物质利益对他的吸引力就非常小了。因此,作为企业,单纯靠高薪,高待遇是不容易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因为只凭借高薪是无法满足他们高层次需求的。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三、核心竞争力的核心——企业文化

3.1 核心竞争力的涵义

核心竞争是群体或团队中根深蒂固的、互相弥补的一系列技能和知识的组合,借助该能力,能够按世界一流水平实施—到多项核心梳程。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3.2、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企业的文化必然具有三个基本的条件,即有价值、杰出和难以模仿。有价值的企业文化,能在制度和经营流程上使企业以高销售、低成本和高收益的方式运行,或者以其他方式实现企业价值和增值。关于企业文化的许多文献都认为,文化对企业而言具有重要的积极的经济价值,一定的企业文化能促使企业按照其员工、顾客、供应商和其他组织期望的方式进行经营,而没有这样文化的企业则很难做到或者不能获取相应的价值与经济地位。难以模仿的企业文化使竞争对手不能实施改变其自身文化的行为从而具有被模仿企业的文化特征,或者即使能尝试模仿,这些竞争者相对于被模仿的企业也将处于某种不利状态(如企业声誉、经验等)。

3.3、企业文化对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效应

判断一个企业的资源和能力能否构成核心竞争力,可以从有价值、稀少、难以模仿、不可替代和具有延展性五个标准来着手(如下表所示)。有价值这意味着企业能通过利用其外部环境中的机会或消除外部环境中的威胁来创造价值,形成和实施能创造特定客户价值或客户感知价值的战略。稀少和独特意味着企业拥有的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资源和能力在竞争对手中是差异化的、稀缺的和非普遍存在的。而难以模仿则强调,不同的企业有其不同的成长路径,能不断积累反映其独特历史的能力和资源;同时,这些能力和资源形成的原因与具体在企业中的运用是比较模糊的,其中许多也是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资源的产物,包括企业长久形成的公众关系、声誉等,都是竞争对手难以清晰辨别加以模仿的。不可替代指企业拥有其他竞争对手所不具有的战略对等资源,资源和能力越不可替代,而且越不可见,竞争对手就越难以超越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和地位。资源和能力的延展性要求其能拓展到企业其它产品和服务中,形成资源和能力的规模经济效应。

四、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辨证关系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要素,又是其它要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在各要素中并连续各要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影响企业整体竞争力。同时,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又会充实到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成为企业文化的新增部分。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能有效的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多种企业能力经过整合、提升、确认等过程才得以形成的能力,文化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之一。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进性,企业核心竞争力要素中的企业价值观会强烈地影响企业领导与职工的行为方式和偏好,并通过决策和行为习惯支持企业文化建设。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也可能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基于经验积累形成的一种制度性的体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稳定性很容易表现为某种抗拒变化的惰性,这种惰性就是核心竞争力刚性。而企业文化建设为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往往需要对原有的系统进行某些变革。如果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能适应企业文化的变革,原有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积极作用的核心竞争力将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消极因素。

(三)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促进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已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个企业的动力及凝聚力都来自于企业的文化,技术只是一个平台,没有一套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力是有限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受局限的。

企业文化之所以存在的理由首先是企业自身的需要。企业文化是企业概念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尤其对现阶段处于由人治向法治转换过程中的国内公司,健康的企业文化将能削弱甚至取代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条件。其次是管理制度的需要。企业中没有完美的管理制度,制度中存在的各种漏洞导致的后果的大小完全取决于企业文化对员工企业的忠诚度影响,一味地依靠制度管理企业,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和不稳定因素。企业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最后是人才竞争、市场竞争的需要。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良好、健康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效率,减少费用支出,提升品牌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企业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大家的公认。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作用,在21世纪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外企业发展的成功实践表明,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管理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加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研究、运用和实践,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完善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途径。企业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企业的发展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技术,技术来自于管理,而管理靠的是企业文化。脱离企业文化,是谈不上核心竞争力的。

一般说来,企业文化对企业生存与发展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像一根纽带,把职工和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使每个职工产生归属感和荣誉感。企业文化的这种凝聚作用,尤其在企业危难之际和创业开拓之时更显示出巨大的力量。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注重研究的是人的因素,强调尊重每一个人,相信每一个人,凡事都以职工的共同价值观念为尺度,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协调作用。企业文化的形成使企业职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对很多问题的认识趋于一致,增强了他们相互之间的信任、相互交流和沟通,使企业的各项活动更加协调。

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对职工行为具有无形的约束力,经过潜移默化形成一种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实现外部约束和自我约束的统一。

塑造形象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企业文化与企业可持续成长密不可分。企业文化具备开放性、阶段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在运作中若不能准确把握企业文化的这些特点,将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与可以枯竭的物质资源不同,生生不息的企业文化是支撑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支柱。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近年来,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以上分析说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是双向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企业文化建设,而企业文化建设也会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发展。

任何一种企业文化都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生产经营地域范围相联系的,当时间和空间环境发生变化时,企业必须适时地变革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否创新发展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全面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同时,也要看到,尽管企业文化的建设现在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重用,但是企业文化也不是万能的,也并不能够为企业解决遇到的任何问题。重要的是企业文化一旦确立,企业的一切行为都必须遵循其核心价值,并在关键时刻能为核心价值观赋予新的意义,将新的经营思想细化到企业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通过不断的企业变革来实现员工行为上的改变,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吴金法,经营管理.中国新闻传媒集团出版。

[2]弗郎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海南出版社。

[3]周忠英.企业文化——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J].商业研究, 2004,(03)。

[4]杨红梅.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分析[J].管理世界.2010.(4)66-67。

战略财务管理理解 篇2

早在1986年, 中央民族大学的陈永龄教授就提出了“跨界民族”的概念, 但迄今为止, 学界对“跨界民族”的内涵仍未达成一致意见。跨界民族的界定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于新疆特殊的地缘政治和人文环境, 这一地区的跨界民族应该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原生态民族, 其本来所拥有的相对集中的传统聚居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于毗邻国家的民族。新疆的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族属于典型的跨界民族, 他们处于新疆的边缘地带, 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接壤, 与这三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典型的同源跨界关系”[1]。

当前, “一带一路”战略迅速推进,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 必将进一步走出封闭, 在向西推进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新疆的跨界民族由于与周边国家的同源民族有着地缘、人缘和文缘方面的优势,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中发挥着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跨界民族的大学生, 作为该民族的精英群体, 视野开阔, 知识面广, 是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生力军, 是“一带一路”战略的积极响应者。但是, “一带一路”战略对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疆跨界民族也有负面影响。因为跨界民族跨国界而居, 而哈萨克族、吉尔吉斯 (柯尔克孜) 族和塔吉克族在中亚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中占据主体地位, 他们在本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政治认同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错位”。“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必将进一步加大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与周边国家同源民族的文化交流, 周边国家较为明显的民族主义倾向也会进一步影响他们。当然, 新疆跨界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不能过分担忧“一带一路”战略对其国家认同的消极影响, 但这并不意味着认同问题不存在。事实上, 有一部分跨界民族大学生在不正确的舆论导向下, 还存在“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看法, 有些新疆籍的哈萨克族 (包括大学生) 很向往哈萨克斯坦, 而移往邻国后, 实际情况令其失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有些民族分裂分子利用跨界民族, 误导认同问题, 使新疆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处于“树欲静而风不止”的状态。

二、“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必要性

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旨在促进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理解”, 从而化解各种矛盾, 增进社会和谐。二战以后, 许多西方国家由于大量移民涌入, 使得国内的文化群体更加多元化, 他们为此曾采取过“同化”政策, 但都以失败告终。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总结“同化论”的教训, 逐步探索出一条促进不同文化群体和谐相处的路径, 即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 各种多元文化主义思潮陆续传入我国, 并进行了本土化的艰难历程。

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新疆跨界民族的双语教育, 旨在通过语言文化的沟通, 来促进不同民族群体的相互理解, 共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 “三个离不开” (即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离不开) 和“四个认同” (即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的教育, 在新疆一直是常抓不懈。但是, 由于新疆跨界民族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形势, 本民族又有着鲜明的文化个性, 其开放心态和公民意识还远远不适应“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要求。所以, 我们还要重视对跨界民族这个群体特别是大学生这一生力军进行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使他们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将“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2]的理念内化到他们高尚的公民人格中去, 促使他们以“和而不同”的心态来积极同国内外各民族进行交流。

三、“一带一路”视域下强化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的可行性路径分析

在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中有效开展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当然需要有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 虽然新疆特别是边境地带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局势, 但我国的民族政策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个前提下, 需要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教育。

(一) 强化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权利和义务意识。

“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同国家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 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3]就目前而言, 应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导向, 培育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意识, 使这些年轻的文化群体切身感受到“中国公民”的尊严, 感受到中华大家庭的温暖。同时, 还要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加强法制教育。权利不可能脱离法律而独立存在, 因为权利“是已载入法律而且供所有公民行使的普遍的权利”[4]。新疆跨界民族的大学生, 当然也要遵守我国的宪法和法律, 这样他们的权利才有保障。

(二) 加强“大国学”教育, 在双语教育中强化文化要素。季羡林先生曾经指出:“‘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 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5]不仅汉文版的“四书五经”是“国学”, 哈萨克、柯尔克孜和塔吉克等民族的英雄史诗也称得上是“国学”。通过这种“大国学”的教育, 可以使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地位, 使他们体验到本民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之独特一景的自豪感, 从而为不同文化的交流提供精神动力。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 对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而言, 语言不只是一种交际工具, 它作为“文化”载体的作用凸显。目前, 有些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的大学生认为, 中小学阶段的双语教育片面关注了“语言翻译”,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多元文化之间的“理解”。因此,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 必须增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理念, 将现代文化要素深入到双语教育的实践中去, 这也有利于开拓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现代思维。

(三) 以儒学和伊斯兰两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为视角, 开拓国际视野。

儒学是中国文化的主流, 伊斯兰文化对新疆的几个典型跨界民族影响深远, 这两种文化中都有着丰富而深邃的和谐理念。比如, 儒家文化中特别强调“忠”与“恕”, 前者主要强调一个人要对他人负责, 忠诚于他人, 主张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这与我们今天强调的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意识高度契合;后者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理念一致, 其内涵与西方社会普遍推崇的道德“黄金律”有深度的相通之处。伊斯兰文化也特别强调对人要宽容, 穆罕默德就强调:“你自己所讨厌的, 不要施与别人;你自己所喜欢的, 施及于他人。”[6]伊斯兰文化在“一带一路”中有着广泛的影响, 加强儒家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交流, 发现两者的相通之处, 有利于开拓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摘要:在“一带一路”战略视域下, 非常有必要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多元文化理解教育, 以强化他们的国家认同。为此, 必须强化公民意识, 改善双语教育, 开拓国际视野。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界民族,理解教育

参考文献

[1]安晓平, 高汝东.公民意识视角下新疆跨界民族的文化认同培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5

[2]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 2003, 3

如何理解“互联网+”战略 篇3

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互联网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为人类营造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生活空间。当前,互联网方式正在逐步改变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估计将会有500亿设备被连接到互联网。这其中可能有1/3会是计算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而其余的2/3将是其他东西,比如传感器、执行器以及一些新发明的能够监测、控制、分析和优化我们的世界的智能设备。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截至2014年底,中国共有6.49亿互联网用户,而有大约5.57亿人是通过手机上网。这就意味着,中国已经有一半的人口是互联网用户,并且移动互联网正在蓬勃发展。互联网对许多行业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在过去的一两年,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相结合已经产生了许多化腐朽为神奇的事物。

2015年3月5日,在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战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概括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传统各行各业的融合,或者说是互联网对传统三大产业的融合与改造,即互联网+工业=工业互联网,互联网+农业=农业互联网,互联网+传统服务业=服务业互联网。由此战略可见,互联网的重要性和基础性明显提升,这既显示出政府对互联网的理解加深,也表明了互联网在政府心目中已经升级为国家级主导产业。

社会各界对“互联网+”

的反应及相关实践

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之际,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既是为了刺激国内经济增长,同时也让中国的科技公司能够有一个在海外做得更好的机会。有些观察家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信号,说明政府热衷于应用技术来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同时中国有志于在技术世界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正如互联网专家方兴东说,报告已经显示出,促进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已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互联网不仅能重塑经济、社会和政府管理,也能为连接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创造新的机会。在过去二十年间,中国已经从世界互联网行业的追随者转变成为主要参与者。未来十年将是中国的互联网向全球扩大影响的十年,借助互联网,中国将会以全球视野来追寻发展机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认为,“互联网+”是通过在线平台和IT技术将互联网与传统产业融合在一起,它将有助于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并转变政府职能。并且,“互联网+”不仅具有经济利益,亦会改善公共服务。例如,打车类的应用程序就可以帮助节约能源,并减少排放量。对于忙碌人士,在线预约医生、远程医疗和视频讲座很显然更为方便。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认为,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战略,不亚于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提出的信息高速公路战略。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未来参与经济转型的核心,是与政府和制造业一起分享技术红利和数据能力。正是沿着这样的战略指引,阿里巴巴从去年2月开始,先后跟海南、贵州、甘肃、新疆等12个省市的政府达成了合作,并且把阿里系的云计算、大数据、支付等能力进行开放。阿里云应用基于互联网+的技术,帮助政府把IT系统从原来的封闭系统中慢慢集中起来,逐渐形成数据的统一管理。这样政府不但节省了IT成本,还实现了数据的集中,为未来政府开放数据奠定了基础。在与贵州省政府合作的“云上贵州”项目中,阿里帮贵州省政府节省了51%的IT成本。除了这些与政府的合作,阿里还与许多公司进行了合作。比如阿里与美的电器合作推出了可以联网的产品,并且基于数据进行一些业务转型;与施耐德电器合作,推出了智能楼宇解决方案,等等。而为了推进“互联网+”战略,阿里云会注重发挥生态聚合效应,跟合作伙伴一起参与产业的转型升级,阿里云和微博合作首创的法院庭审视频直播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

重头戏是发展工业互联网

报告中提出的“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开发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术,着力在一些关键领域抢占先机、取得突破”,表达了国家对工业互联网的期盼,好希望通过相关技术实现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互联网+工业,即工业互联网,应该是2015年发展的重头戏之一。工业互联网即工业4.0,旨在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适应性、资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在商业流程及价值流程中整合客户及商业伙伴,其技术基础是网络实体系统及物联网。

其实,工业互联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德国早在2011年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就提出了“工业4.0”,旨在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提高德国制造业水平,形成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雏形。将“工业4.0”称之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相对于前三次工业革命而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而开辟的蒸汽时代(工业1.0),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开创的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即电气时代(工业2.0),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生产过程的高度自动化的信息化时代(工业3.0)。

战略财务管理理解 篇4

全面深刻理解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纲,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是目.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根本保证.着力发展经济增长极--城市群则是区域振兴,乃至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虽然主体功能区划分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的载体,但目前需要明确单元划分,量化标准,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划分若干亚区或亚类等相关问题.

作 者:张贡生 ZHANG Gong-sheng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学报编辑部,甘肃,兰州,730020刊 名:湖北经济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年,卷(期):6(1)分类号:H161.5关键词: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主体功能区

战略财务管理理解 篇5

2006年07月18日10:24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张磊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讯 为进一步把学习研究宣传科学发展观引向深入,7月18日上午9:00“《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网上座谈会”在人民网召开。本次座谈会由中宣部理论局主办,人民网理论频道承办。

会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副主任张磊做了主题发言。

以下为发言全文:

各位网友好,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于我们深入学习领会科学发展观,学习领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里面我就我的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大家进行交流。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实践的发展给理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党的创造能力大大增强,理论创造步伐明显加快,显示出了旺盛的理论创造活力,形成了一系列重大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对我们的事业发展发挥了非常明显、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创新性国家、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我理解它们是统一的。首先它们统一于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它始终围绕“发展”这个主题,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最重要的主题。同时它又是对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它们从不同方面,不同领域展开,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强调加强民主、法制、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使社会主义总体更加明确,使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三位一体,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紧密联系,整体推进,发展布局的要求。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强调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求。提出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深刻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

提出建设创新性国家,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作为国家的重大战略,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深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发展途径的要求。提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把科学发展和对外和平发展结合起来,把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深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要求。

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强调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深刻体现了伟大事业与伟大工程的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要求。

总之,这些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规律的认识。

重大战略思想贯穿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第一,他们贯穿了“以人为本”这个本质和核心,都是我们党从维护和实现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提出来的。也都要把维护和实现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准则和根本标准。都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二都贯穿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无论是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性国家,都要求总揽全局、科学规划、统筹兼顾、系统协调,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都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全面发展的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也要紧紧围绕贯彻社会主义发展观,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检验。

第三、都体现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这个实质。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我们的根本发展战略。”我理解这个“根本发展战略”灵魂就是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快又好的发展,所以我们党的一切工作,一切战略,一切理论始终都是围绕这个目的,就是更好的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充分体现了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的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把这些创新性的成果作为科学发展观最重大战略思想不可缺少的有机部分进行了展开和阐述。《读本》的第六部分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进行了重点的阐述。第七部分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行了重点地阐述。第四部分,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性国家进行了重点地阐述。第五部分对走和平发展道路进行了重点地阐述。

战略财务管理理解 篇6

时至岁末年初,众多管理者在评价过去一年经营绩效的同时,也纷纷开始规划下一年度的发展。最近几次与客户交谈的过程中,老总们都向我们表示正在着手准备编制企业来年的计划,并且打算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为此感到欣喜之余,另一种担忧随之而来:预算管理果真得到了正确的认识吗?预算是否能够真正发挥管理者们预期的作用?

手边恰好有一份3月一些国外机构对全球15家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与30家投资银行的高级分析师进行的关于预算管理的调查访问。在调查中,许多受访者都谈到了预算的正面作用,但同时也都在抱怨:“预算没有很好地支持公司的.战略,甚至与之产生冲突”、“预算更多地注重成本的减少,而不够注重价值的增加”、“预算管理中只是强调上下级的垂直命令与控制”、“预算管理缺乏弹性,对市场变化反应迟钝”等。

“环球同此凉热”,国内管理界中存在的问题恐怕更为突出。有些企业的工作安排中根本未曾考虑过编制预算,更谈不上用预算管理来作为优化业绩的有效手段了。

一些企业管理者虽然认识到预算管理的重要,却并没有真正理解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不知道如何实现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的有效整合,这必然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带来与预期相悖的反效果。

预算是什么?

根据安达信公司“全球最佳实务数据库”(G7oba7  Best  Practice)中的定义:“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

上述定义阐述的重点在于:预算本身并不是最终目的,更多的是充当一种在公司战略与经营绩效之间联系的工具。预算体系在分配资源的基础上,主要用于衡量与监控企业及各部门的经营绩效,以确保最终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

传统认识误区1:“全面预算就是指一套涵盖所有会计科目的表格,最终得出公司明年的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具体预测结果。”

曾经有这样一家企业,在布置预算工作的会议上,公司总裁要求财务总监和在场的财务部人员运用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结合上一年度的实际经营数据,出具一整套预算表格,最终的交付成果就是“财务三张表”。在那位老总的心目中,这就是通过“科学定量方法”得出的公司全面预算体系。财务部人员在得到总裁的指示后,如期完成了工作,却在预算审批会议上受到其他业务部门的质疑,认为没有反映公司与部门的工作重点,仅仅追求财务数据上的严密性,根本不切合业务实际。

迫于压力,财务部门不得不就事论事地对某些数据做了调整。尽管如此,各个部门依旧各行其是,那一整套表面上逻辑严密的预算表格最终还是被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在我们看来,这种传统认识的最大问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是一个复杂系统,期望仅仅通过数据勾稽作一番“表面文章”来得出全面预算,只能是徒劳无功的尝试。预算真正要发挥其辅助战略目标实现的作用,不但要考虑所有直接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因素(这才是“全面”二字的正确含义,而并非是指涵盖所有的会计科目或财务报表),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要与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广义上的企业业绩控制系统,预算才能够名副其实地扮

关于管理会计划分阶段的理解 篇7

20世纪初期, 为了应对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美国的许多企业开始推行泰罗制。这种制度是以科学管理学说为基础的, 强调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通过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制定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同时又最具有效率的标准, 以实现生产各个方面的标准化。标准制定后, 必须严格执行, 不允许一切可避免的浪费存在。当时的成本会计为了配合泰罗科学管理的需要, 就引进了“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 来代替传统的“先干后算”的成本会计制度。标准成本计算和预算控制的共同特点是:首先通过测算, 制定出作为未来活动的理想规范的标准数;然后就拿它作为控制实际数的根据, 并进一步分析它们之间出现差异的原因, 确定经济责任, 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一般认为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属于管理会计的萌芽或早期形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并运用于生产之中, 生产力获得迅速发展;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企业进一步集中, 企业规模越来越大, 生产经营日趋复杂, 企业外部的市场情况瞬息万变, 国内、国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领导认为单纯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企业内部经营合理化的科学管理和职能管理, 已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 于是通过重新审查组织目标、组织环境、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等, 形成了企业管理的行为科学学派。行为科学管理认为, 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不应以产品为中心, 而应以人为中心, 来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让职工参与管理和决策, 借以提高产品质量, 降低产品成本, 扩大企业利润。客观上调动了积极性, 提高了生产率, 开辟了资本主义管理实践的新道路。会计界普遍认为20世纪50年代是管理会计建立时期。

20世纪60~80年代, 现行会计由于受到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信息经济学和代理理论等各种管理思想的影响, 使会计和管理的结合更为密切, 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技术方法日益先进, 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因此, 这个阶段被认为是管理会计的发展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 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重大变革和发展必然要对传统管理会计产生重大冲击, 从而在管理会计中不断孕育出新的领域, 使之同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新发展所形成的企业内外新环境和条件相适应, 如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战略管理会计、适时生产系统与存货管理等。这个时期是传统会计向新型的现代管理会计过渡的一个历史时期, 被认为是管理会计的变革时期。

二、从管理会计发展的显著特征上看管理会计的划分阶段

20世纪20年代管理会计制度只用于美国产业界, 其他国家尚没有使用, 美国会计前驱麦金西在1922年出版了《预算控制》, 1924年又出版了《管理会计》, 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管理会计的论著。这时只是确定了管理会计的雏形。

1952年在伦敦举行的会计师国际代表大会上, 正式提出了“管理会计”这一术语, 标志着会计正式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财务会计侧重于为外部的报表所有者提供信息, 而管理会计则侧重于为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所需的相关信息。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管理会计学研究的繁荣。从20世纪50年代起, 英美等发达国家陆续将管理会计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和其他财经管理专业的主干课程。50年代初, 责任会计概念的明确提出及内容定位是向现代管理会计演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专业管理会计团队的成立是现代管理会计形成的标志之一。1972年, 美国全国会计师联合会成立了“管理协会”。同年, 英国也成立了“成本和管理会计师协会”。1972年美国全国会计师协会开始举办“审定管理会计师” (CM A, 执业管理会计师) , 凡考试合格者颁发给“管理会计师证书”, 作为上岗的依据。1980年, 在巴黎举行的世界会计人员联合会第一次会议上, 也把管理会计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 这次国际会议的举办表明管理会计的影响已开始扩大到世界范围了。

三、从管理会计目标上看管理会计的划分阶段

在管理会计发展的初期, 管理会计的内容主要包括预算和控制, 尽管后来人们又充实了成本习性分析、本量利分析等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但在实践中, 管理会计的行为始终停留在个别或分散的水平上, 仅限于决策方案的落实和经营计划的执行上, 集中体现在“控制”方面, 因此这个阶段管理会计的特征是以控制会计为核心。这个阶段内企业管理部门十分重视为编制财务报表的目的而计算的全部成本, 重心是寻求“真实成本”或“绝对真实的方法”。

上一篇:2023中心学校考核班子汇报下一篇:2022湖北村官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