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护室工作制度

2024-07-28

监护室工作制度(精选12篇)

监护室工作制度 篇1

西安华都妇科医院有限公司Q/HD-ZY-78-2011

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

一、监护室在科主任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主治医师给予必要的协助。

二、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安静,避免噪音,不得在病房内大声喧哗。

三、保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天通风3次:清晨、上午、下午各1次。

四、医务人员着装整洁、严肃,不得在病房打手机,不得在病区内吃东西。

五、患者住院期间必须穿病号服,除必需生活用品外,不得存放过多物品。

六、病房床位和物品摆放规范,所有与医疗、护理有关的仪器和物品,如监护急救仪器、急救物品、药品及一次性用物等放置在固定位置,使用后应物归原处,不得随意乱放。

七、急救仪器设备和用物应常备不懈,并指定专人负责每日清点、检查、填充,做到有备无患。

八、值班医生24小时不允许离开病房。

九、做各种操作前后要注意洗手,患者使用的医疗仪器及物品要专人专用。

十、遇有严重感染、传染、免疫功能低下等患者应与其它患者隔离,有条件应安置在单间隔离病房,专人护理。

十一、护士交接班必须在患者床旁,接班护士确定无问题后,交班护士方可离开病房。与医疗护理无关人员限制出入,探视人员应穿隔离衣及鞋套。

十二、全科医务人员均有方便快捷的通讯联系方式以应付紧急情况,任何时候都要以病房的工作为先。

十三、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及设备,并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监护室工作制度 篇2

1 护理礼仪在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 ICU病人不仅病情危重, 加之环境改变, 亲人不能陪伴, 以及对治疗费用和疾病预后的担忧, 使得病人精神压力重大, 而ICU护理人员成为与病人接触交流最多的“朋友”。良好的护理礼仪可增强自信, 提高交际能力, 提升病人和家属满意度, 树立医院形象。在护理工作中, 礼仪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 护理礼仪渗透着尊重病人尊严、人格、价值的人文精神。同时, 也塑造了新时代白衣天使的素养与形象:旨在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 有益于疾病康复和病人的身心健康。使整个医院工作处于和谐有序状态, 从而不断地提高医疗质量, 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因此, 应“诚于中而行于外”, 加上热心诚恳的表达形式, 这将使护理工作达到满意的效果。

2 具体做法

2.1 增强礼仪意识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部分护理人员礼仪缺失、医患交往与沟通能力偏低, 使得他们与病人和家属的冲突时有发生, 严重影响医患关系。加强礼仪教育, 重塑礼仪理念, 改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院十分重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聘请专业礼仪人士授课, 作为科室业务学习内容之一;开展礼仪讨论, 提高礼仪意识, 增强他们的礼仪认同感;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礼仪课程培训, 并成立专门的礼仪小组。

2.2 具体的表达形式

2.2.1 护士仪表、仪态

衣冠整洁是护士工作中最基本的礼仪。人的容貌是情感传递的途径之一, 有传递情感和愉悦身心的功能, 体现护士特有的精神风貌, 象征着护士的自信, 凝聚着护士的骄傲和希望。试想一位不修边幅、面容憔悴、衣冠不整且身穿满是药迹和血迹的工作衣的护士, 如何能使病人和家属对其产生信赖, 并放心将病人让其护理呢。因此, 护士面带微笑、着装大方整洁、妆容淡雅得体可减轻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 唤起病人对生命的向往和治疗疾病的信心, 也带给病人好心情, 激发病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2.2.2 微笑礼仪

在现代医患关系紧张的医疗环境中, 微笑是有效沟通的法宝, 是医患关系的磁石, 发自内心的微笑, 以及微笑所表现出来温馨、亲切的表情, 能有效地缩短医患双方的距离, 消除病人心理恐惧感而乐于接受和配合治疗, 并且病人能用微笑接纳和回馈对方, 从而形成融洽和谐的医疗氛围。

2.2.3 入科礼仪

当病人由于病情变化或术后需要入住ICU时, 环境和医务人员的突然改变, 加之亲人不能陪伴, 使病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焦虑、孤独和无助感, 影响病人的身心健康, 从而加重病情。因此, 如何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 如何让病人和家属在陌生的环境里有安全感呢?俗话说:“良言一句三春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在工作中使用通俗性、礼貌性、安慰性、鼓励性语言, 避免使用简单生硬、粗鲁、讽刺、谩骂性语言;在护理工作中要注意每一个细节。在病人入科前做好各项准备措施, 包括病床和各种监护设备的准备, 千万不要让病人“等待”。我科针对入科病人和家属制定了一套规范化语言。如责任护士对首次入科病人家属采用人性化宣教, 环境介绍, 还有对一些择期手术术后进监护室监护的病人, 术前针对性宣教, 消除了入监护室内的紧张心理。

3 小结

礼仪, 说到底是一种善良的举动, 因为它需要真心实意地让对方感到舒适、幸福、快乐, 作为护士主体的女性, 提高自己的修养, 则会更成熟、更善解人意, 更能实现人文护理, 从而将“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和“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落到实处, 真正做到“微笑在脸上, 文明用语在嘴上, 娴熟动作在手上, 仪表整洁在身上”, 用“四心” (即细心、热心、爱心、耐心) 真情换来病人的理解、尊重和支持[2]。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礼仪,护理

参考文献

[1]王翠萍.现代护士礼仪与修养探讨[J].护理研究, 2008, 22 (suppl.2) :213-214.

监护室工作制度 篇3

【中图分类号】R1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33-02

在新世纪里,人们日益关注工作压力。护理工作是有压力的职业。国内外学者早已认识到压力对护理工作的影响。研究表明,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内科护士。ICU护士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承担的护理任务多,病人病情危重多变,护士要承受很强的压力,压力过大会降低工作效率,还可导致心身疾病,严重影响工作质量,良好的应对方式可以减缓工作压力,增加适应能力,本文旨在了解ICU护士工作中主要的压力来源、压力程度和应对方式,为护理管理者有效地帮助护士减轻工作压力提供依据。

1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来源

1.1人员的严重缺乏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救治水平的迅速提高,重症监护病房和发展越来越为医院管理者重视,并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护理要求,但人员的严重缺乏和长期加班加点,导致护士长期处于身心疲惫状态。

1.2繁重的工作量和紧张的工作 ICU患者有其特殊性,患者大多存在意识障碍,甚至昏迷,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ICU护士除了完成必需的治疗外,患者所有的日常生活所需,如饮食、大小便、清洁等都需护士协助完成;同时ICU患者病情存在突变、易变、多变特点,实施抢救多,特别是夜班护士,既需独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要担心患者出意外,同时还要时刻准备收治急诊患者,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样繁重的工作量和高紧张度的工作状态,加上临床护士数量普遍不足等因素,使ICU护士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1.3缺乏各科护理知识 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不同科室的病人,病种多,病情重,这就要求护士有更高的综合素质。除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外,还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应急能力,还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使护士完成繁重的工作之余,还得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否则难以胜任监护室的工作需要。

1.4 复杂的人际关系 在医疗卫生服务活动中,护理中最主要的两种人际关系是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内科重症监护室护士面对的是一个个受疾病痛苦、心理状态不同,知识层次不同的患者。面对这样的患者护士只有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和理解的心情,解决问题,以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关系也是主要的压力源,护士面对的是全内科医生,每位医生对护士的要求也不一样,再则医生是受到社会的认可,而护士永远是医生的助手,而不是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护士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肯定和补偿,造成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怀疑自身价值,而导致心理压抑。

1.3 不良的工作環境

特殊的工作环境 ICU护士经常面临急症抢救、技术革新以及各种疾病的威胁,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并及时准确做出反应,同时要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这都使护士产生工作压力。长期的噪音污染,如ICU病房心电监护仪、呼吸机、危重病人的呻吟、烦躁病人的尖叫等。上述噪音远远超出国际声委会规定的标准(35±45dB),这些超标的噪声会引起护士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导致其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烦躁、注意力不集中。

1.4 个人价值的内在期望与现实冲突 ICU护士均是全院优秀护士。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工作之余还刻苦学习,更新知识,学历的增高提高了ICU护士的自尊。而工作量及性质却并未随之而改善,现实与理想产生了矛盾,护士外出学习机会少,社会地位低下,出现心理压力。管理者和医生对ICU护士期望值很高,当护士的行为与期望值之间有差异时,管理者的批评和医生的不满意就会使其感到被否定,降低了其归属感,产生心理压力。同时,年龄、护龄的增加使ICU护士对日复一日超强度的工作产生了厌倦、疲惫感。

1.5 心理学知识欠缺 心理承受压力能力较差,可应对资源缺乏,不能科学地应用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工作和情绪,造成对压力的易感状态。

1.6 ICU护士高素质的标准要求

由于医学的发展和各种仪器日新月异,加上NICU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较强的应急能力外,还要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迫使护士在完成繁重的工作之余,还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否则知识老化,难以胜任NICU护士护理工作的需要。这也是压力之一。

2 对策

2.1合理安排人员创造和谐的科室氛围 上级领导部门应注意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工作的不利影响,合理调整科室人员配制,增加护士编制,合理排班和采用弹性排班制度[4]。工作忙时增加人员减少压力,创造科室优良氛围,开展各种各样的科室活动,让护理人员有一个减压的机会。

2.2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素质 护士长定期组织业务学习,业务查房,选派责任心强,专业思想稳定的护理人员进行专科进修,或参观考察,学习护理新技术,举办护理知识竞赛,现场急救,护理知识有奖问答等,促进护理人员主动学习并激发护理人员的学习热情,提高业务水平。

2.3 保持良好的心态 面对各种压力的情况下,学习和运用积极应对策略,减少消极心理,提高心理适应能力是最为重要的方法。应用心理学知识进行平衡调节,正确认识自身的应对能力和应对技巧,降低和减少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2.4 建立默契的医护关系作为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应该有敏捷、灵活的头脑,还要有正确的判断力及观察力,作为医生的助手,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成功的抢救,需要医生和护士配合默契,首先应尊重医生,认真执行医嘱,还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业务知识。

2.5应该增加ICU人员的编制 给予人力资源的倾斜,适当增加ICU的护士人数,减轻工作负担。另外,管理部门在考虑给ICU等压力源较多的科室配备专业人员时,应把具有较强应激能力作为首要条件之一。调整在ICU工作时间较长的护士到普通病房,让她们的心理、生理机制得到调整和恢复。

2.6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在解决人员编制基础上试行弹性排班。节假日及病人较少时可安排轮休或组织人员集体参加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保证她们充足的休息和睡眠。采取自我身心放松,緩解工作压力。如进行深呼吸训练、放松训练,看轻松愉快的节目及游览大自然的美丽景色。还可大吃一顿,听音乐,找人倾诉或讨论。

2.7提高ICU护士的适应能力 定期组织护士学习心理学健康知识或对护士进行心理指导,使其学会压力的应对技巧。孙欣等开展院内心理指导站,对全院护士开展心理疏导和咨询辅导,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2.8提供继续教育的条件 加强护士业务能力的培训,组织到大医院ICU参观学习,支持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并给予宽松的学习环境,从而减轻她们的压力,护士所在组织给予有效支持,也有助于工作压力的减轻。

2.9增加对ICU护士的关心及理解 对患者进行权利与义务的宣传教育,增加其对护士工作的理解和尊重,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对护士工作加以宣传。改善ICU护士的工资及福利待遇,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增强白衣天使的自豪感。

2.10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ICU病房设施采用隔音材料,各种仪器的报警声设置要尽量柔和,将噪音控制在最低点。

3 小结内科重症监护室工作是充满压力的工作,如果护士长期处于高压力中,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导致工作疲惫感,从而影响护理质量。因此,护士的心理压力必须靠自己来调节,护士应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业务学习,注重培养自身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学习,保持平和乐观的精神状态,使自己在身心健康中愉快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刘玉馥,周莉.护士压力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1):3.

[2] 赵芹芹,刘华平.重症监护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法的研究进展.中华护理管理,2007,4.

[3] 周勇霞,邓向红,李玉燕,等.弹性排班与ICU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探讨.护理学杂志,2004,19(21):43.

[4] 戴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3):14-16.

重症监护室规章制度 篇4

(一)探视病员要按规定时间,每次两人。学龄前儿童不得带入病房,传染病员一般不得探视和陪伴。

(二)探视危重病员,可持病危通知单,由医护人员特别安排。

(三)探陪人员必须遵守院规,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不得擅自翻阅病历和其他医疗记录,不得私自将病员带出院外,不要谈论有碍病员健康和治疗的事宜,不在病员床上睡觉。要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不准吸烟、饮酒。要爱护公物,节约水电。

(四)凡探视、陪伴人员损坏、丢失医院物品,应负责陪偿。

二、病房小药柜管理制度

(一)病房小药柜所有药品,只能供应住院病员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

(二)病房小药柜,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药和保管工作。

(三)定期清点、检查药品,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有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等药品时,停止使用并报药剂科处理。

(四)毒、麻、限剧药品,应设专用抽屉存放,严格加锁,并按需要保持一定基数,动用后严格按《毒、麻、限剧药品管理规定》执行。

(五)药剂科对病房小药柜,要定期检查核对药品种类、数量是否相符,有无过期变质现象,毒、麻、限剧药品管理是否符合规定。

三、ICU收治原则及疾病范围

ICU是收治危重病人的地方,凡生命体征不稳定且有抢救希望者,可入ICU。原则上待血液动力学稳定及呼吸通道建立后转入ICU,以免在转运途中发生危险。

具体疾病:

(一)各种严重休克:(二)严重心力衰竭;(三)严重心肌梗塞;(四)严重心律失常;(五)急性肺损伤,ARDS:

(六)严重呼吸衰竭:(七)严重急性肾功能不全;(八)严重肝功能不全;(九)MODS(MOF);(+)DIC;(十

一)严重代谢功能障碍;(十二)昏迷;(十三)严重体液失衡;(十四)各种严重中毒;(十五)严重中暑;(十

六)严重创伤及多发伤;(十七)挤压综合征;(十八)脂肪栓塞综合征;(十九)严重产科并发征;(二十)心肺脑复苏术后;(二十一)重大手术、操作、全麻等术后。

下列情况原则上不得转入ICU

1.传染病。

2.各种慢性疾病的终末状态,如恶性肿瘤晚期。

3.经济条件不许可者。

四、ICU病人的管理

(一)ICU职责:维护重要脏器功能、生命体征稳定、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营养支持、感染防治、各种检测、监护等。

(二)临床科室ICU之间须相互理解通力协作。严重复合伤、跨科病人、重大治疗方案的更改、实施、病人进出ICU适应证的选择等问题,原则上由ICU与各科共同协商,ICU须充分尊重专科处理意见。当治疗方案出现分歧时,可通过院内会诊。当适应证及转出方向发生分歧无法解决时,由ICU主任决定,权力与责任同在。

(三)ICU须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加快周转,提高使用率。

(四)与医疗管理有关的各项制度,如:疑难病人讨论,死亡讨论等按统一规定执行,必要时ICU与相关科室共同参与。

(五)ICU与临床科室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分配原则

五、病房管理制度

(一)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主治或高年住院医师积极协助。

(二)为保证重症监护良好的工作环境,防止交叉感染,本室不留陪侍人,家属可留电话,保持联系。

(三)各级医师各司其职,按岗位责任严格要求。主任医师每周查房至少一次,主治医师每周查房至少两次,危重病人随时查房、巡视。

(四)涉及重大抢救事宜,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并报医务处及有关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救治。涉及各种纠纷的病员救治要及时向医务处及有关部门报告。

(五)保持病房整洁、舒适、肃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六)医务人员必须穿戴工作服,着装整洁,必要时戴口罩、病房内不准吸烟。

(七)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岗位,认真履行交接班制度,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并应逐步建立各

种危重病员的抢救程序及重症监护规范。

(八)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监护室工作制度 篇5

一、环境管理

1.科室布局、设施设备符合《中国重症加强病房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

(1)应划分医疗区域、医疗辅助区域、污物处理区域及生活区域。

(2)开放式病床每床的占地面积>15平方米。

(3)每个ICU最少配有一个单间病房,面积18-25平方米,有条件者配备负压病房1-2间。

(4)安装足够的感应式或脚踩式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单间每床一套,开放式房间至少每两床一套。

(5)病床间距符合要求,床间距>1米。

(6)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做到定时开窗通风,有条件者最好配备空气净化系统。

3.ICU环境安静、整洁、舒适。

4.办公室、治疗室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标识醒目。

二、人员管理

1.护士长应具备主管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2.ICU专科护士的固定编制人数与床位之比不少2.5~3:1,护理人员数量与人员梯队结构合理。

3.护理人员要经过ICU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上岗。

4.护理人员岗位分级管理和使用。

5.排班体现科学、合理、弹性化。

三、医院感染管理

1.严格执行ICU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2.各区域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醒目。

3.具有合理的人流和物流的进出通道,最大限度减少各种干

扰和交叉感染。

4.感染患者与非感染患者分别安置,特殊感染者应安置在单

间病房或进行床旁隔离,必要时启用负压病房。

5.未配备空气净化系统的病室应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每日

用紫外线循环风消毒机空气消毒一次,并做好记录。

6.做好病室地面及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工作,地面和物表应

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

洁与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700mg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

擦拭,作用30分钟;物体表面消毒方法同地面或采用

1000-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拖布分室使用,标识

醒目。

7.落实ICU探视管理制度:

(1)集中探视时间,控制探视人数,尽量减少室内人员的过多流动。

(2)工作人员或探视人员进入ICU病房必须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外出时需更换工作衣、外出鞋。

8.工作人员患有感冒及其他传染性疾病时应避免接触患者。

9.严格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10.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11.留置管道管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要求。

12.患者转出后,医疗仪器及床单位应做好终末消毒。

(1)床单位应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

(2)各种医疗器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清洁、消毒。

(3)呼吸机管道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冲

洗、晾干后送供应室进行集中灭菌。

13.各类仪器设备及灭菌物品、一次性耗材、消毒液等的管

理符合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4.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15.按照Ⅱ类环境的要求,每月对病房空气,无菌物品、物

表、使用中的消毒液等进行卫生学监测。有记录。

四、质量管理

1.ICU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岗位职责等健全,并落实

到位,2.成立ICU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定期检查,及时反馈,体现

持续改进;并定期进行质量评析,有记录。

3.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ICU常见疾病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

作规范、各类仪器设备的操作及各项急救技术操作等。

4.严格按照《基础护理质量标准》落实各项护理工作。

5.严格落实《特级护理质量标准》,持续24小时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详细记录。

6.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准确的执行医嘱。

7.护士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正确的治疗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8.护理文书书写符合《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标准》。

(1)护理记录内容需客观、准确、及时、规范、完整,时间应具体到分钟。并且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达准确、语言通顺、标点正确。

(2)每位患者均需建立护理计划;并能够根据病情及时修订。

(3)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效果记录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且具有连续性;护理措施能够体现时效性和个体性。

(4)护理记录每小时至少记录一次,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记录的,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9.药品管理

(1)常备药品做到原盒存放、专人管理、及时补充。

(2)高危药品专盒存放,标识醒目,管理规范。

(3)急救车内药品、物品齐全、做到“四固定”,急救药品物品完好率100%。

(4)严格落实毒麻药品制度,实行专人专柜双锁保管,固定基数,护士班班交接,有记录;毒麻药品使用中,如有残余量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并做好记录。

10.各种仪器设备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班班交接,有记录。

11.严格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如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等)。

12.落实患者安全管理目标(包括身份识别、用药安全、危急值的报告等)。

13.制定并落实防范意外伤害事件的措施(如跌倒、坠床、压疮、非计划性拔管、谵妄等)。

14.制定、培训、演讲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停电、火灾、猝死、误吸、输液反应、输血反应、输液外渗、躁动、自杀、针刺伤、医院感染暴发流行、重大意外伤害等)。

15.落实患者转入、转出交接制度,详细做好患者的出入室登记。

16.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有记录。

(1)主动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及相关的规章制度。

(2)做好患者或家属的健康指导工作,主要包括正确指导患者饮食、用药和活动等。

(3)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的疾病、药物、特殊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等。

(4)做好患者的康复指导,重视患者的功能训练。

监护室工作制度 篇6

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计划每月组织一次护理查房,分别针对一般、疑难危重等不同病种。全科护士不定期参加科内医生组织的业务学习并做记录,纳入考核内容。制定确实可行和有效的三基理论、专科知识学习计划,将三基和专科理论按内容分篇,每月每篇人人考核过关,并设立奖励制度进行鼓励。每月一次按时组织全体护士学习ICU专科常见病、疑难杂症的治疗护理新动向与体会,并讨论、记录、总结提高。成立操作考核小组,以临床随机考核为主,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列为重点考核内容,每人每月3项培训并考核,提高操作水平和护理内涵质量。科内继续每季度分组集中床边操练各种ICU监护技术一次,做到人人熟悉各种抢救及监测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并能熟练配合各种抢救。联合脑外科、心内科年底举行ICU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竞赛。根据科室工作情况,继续分批选送科内护士去胸外科、神经内、神经外科院内进修专科护理技术1周。

三、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继续倡导ICU内的“慎独”精神和爱伤观念。坚持现行的制度,每周五护士长利用晨会组织学习、提问职责制度,并予以安全警示。制定职责制度、应急预案学习和考核计划,每季度进行考核一次,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强化,并利用每月全科护士例会分析当月全院及科内的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强化ICU护士的“慎独”精神,强调用药安全,护士长利用跟班时间及时督查违规行为,并予以严惩,每月组织学习和考核新药用药知识一次。以身作则加强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收集一些关于职业道德和做人规范方面的文章,利用每月护士例会,组织全体护士学习讨论,叙说心得。继续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监测记录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四、配合医疗工作,学习和引进实用的护理新技术、新项目,积极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收集和整理护理科研资料,提高论文发表率。结合ICU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相应的护理新技术。进一步完善CRRT护理新技术,加强对CRRT小组成员的再培训和操练,同时帮带全科护士人人学会操作床边血滤机。继续进行“俯卧位机械通气”新技术的临床护理实践工作,完成相关护理常规.....

加拿大公共监护制度研究 篇7

1 加拿大公共监护制度之历史演进

1853年加拿大首次引入法定监护人的概念, 而由于某些疯人院的病人没有亲属, 因此无法为其指定法定监护人, 针对这一状况, 多伦多法律规定如果疯人院的病人没有任何亲属可以担当法定监护人, 则疯人院的会计自动成为病人的财产监护人, 此后, 其他省也遵循这一范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 只由疯人院的会计担当监护人可能会带来诸如侵占病人财产等方面的问题, 某些省进而对此规定作出调整, 疯人院的官员不再是疯人院病人的当然监护人, 法律规定某些特定公务员或小的政府机构也可成为病人的监护人

当加拿大开始逐步认识到公共监护的必要性的同时, 另一个英国曾经的殖民地, 新西兰, 于1873年1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公共监护办公室。办公室的设立源于殖民地官员发现找到愿意并能够承担监护责任的人非常困难。适合担任监护的人可能会没时间, 或不愿担当监护人, 很多正在担当监护人的人也希望解除自己的责任。其于此类原因, 出现了大量违反监护义务, 侵犯被监护人权利的案例。为了防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新西兰设立了公共监护办公室, 从设立之初即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当英国的国会议员, 霍华德文森特爵士, 于1884年拜访殖民地时, 新西兰的模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了大约二十年的时间, 1906年英国建立了第一个公共监护办公室, 然而, 由于没有依照文森特原本的计划, 在英国的办公室并未取得新西兰那样的成功。虽然早期的加拿大并无公共监护办公室, 基于本国的监护状态, 借鉴了英国的模式, 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于1919年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公共信托办公室。其他省相继效仿。到目前为止, 加拿大各省和地区都拥有公共机构管理行为能力欠缺成年人的财产。

2 加拿大公共监护制度设立的动因分析

虽然早期加拿大设立公共监护办公室的原因并不十分明确, 但是面对逐渐增长的服务需求, 公共监护机构会让许多彼此重叠的机构或官员的活动理性化。以魁北克为例, 为了弥补规定司法禁令的法律漏洞, 设立了公共保佐人办公室。在魁北克省, 只有精神病人的亲属有权申请禁令, 而对于那些没有亲属的人来说, 将无人保护他们的财产。因此需要一个公共机构申请禁令, 公共保佐人办公室解决了这一问题。各省需要一个公共机构去监督私人财产监护人的活动, 并提供一个被认可的便宜方便的转账方法。在公共信托服务机构设立前, 很多省和地区, 监护人必须当着省高院法官进行转账。公共信托服务让法院减轻了负担, 同时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监督监护人活动的方式。

近些年, 由于有过多的需要监护的欠缺行为能力人, 而有些欠缺行为能力人的财产并不多, 私人的信托公司不愿意对这些财产进行管理, 公共监护机构的设立则解决了这一难题。它减轻了私人对于属于无行为能力成年人的少量财产的管理负担。其次, 它使重合机构的活动变得理性化。由于加拿大变为福利国家, 因此政府负有保证住院病人的护理和治疗的义务, 从而免除了法定监护人的义务。然而, 由于设立了一个复杂的制度管理社会援助和救济金, 制定了一些去机构化, 非机构化和跨机构化的政策。以前被限制在公共机构中的一些人正在接受社区或私人处所的护理和治疗, 联邦和省政府提供了部分的资金, 过去由于被认定缺乏管理经济事务, 在这种情况下, 有能力住在社区。公共信托机构也帮助客户管理其他财产和提供人身服务, 例如填报退税单。他们也为客户提供法律援助, 由本机构的律师提供服务, 或者由机构聘的律师事务所来提供。的确, 公共信托机构认为他们即是律师事务所也是会计师事务所。他们有能力帮助客户解决包括家庭法、财产法等各方面的法律问题, 当欠缺行为能力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 可担当诉讼代理人帮助欠缺行为能力人维护自身的权益。

3 加拿大公共监护机构的权利

相对于一般的财产和人身监护人而言, 加拿大公共监护机构拥有更多的权利, 从而保障公共监护的顺利进行, 保障最大限度的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

3.1 调查权

只要一个案件被提交给公共信托服务机构, 它就会被转给本机构内负责的部门或工作人员, 随之, 被指派的部门或人员就会向与欠缺行为能力人有关联的各方如银行等机构或个人发放调查问卷。目的是获得尽可能多的与欠缺行为能力人财产, 债务和责任有关的信息。并且会使用这一方式寻找掌管欠缺行为能力人财产和经济事务的适合人选。为了确保财产安全或财产接管的顺利进行, 公共监护机构将有一或两名代表拜访被监护人的家或他的处所。在多数省, 这个任务由公共监护机构的总部或分支机构负责。但是, 如果被监护人的家或财产处于偏远地区, 或者如果财产中包括农场或生意, 则这一任务将由当地的省政府代表执行或者与被监护人有契约关系的各方执行。在有些省, 为了确保财产安全和接管财产的顺利进行, 公共监护机构也可能委托与本机构有契约关系的保险公司代为调查。

3.2 财产扣押权

如发现被监护人的财产正在受到侵害, 或即将受到侵害, 公共监护机构有权向任何为被监护人提供工资或其它收入的个人, 政府部门, 或其它机构发放通知。一旦接到通知, 相关各方应有义务只向公共监护机构提供被监护人的工资或其它收入。如果被监护人为老年人, 公共监护机构将通知发放养老金和救济金的联邦或各省政府机构。一旦接到通知, 相关机构不应再向本人发放养老金或救济金, 而应将养老金或救济金发放给公共监护机构。公共监护机构将根据被监护人的需求使用和保管。如发现被监护人的财产正在受到侵害, 或即将受到侵害, 公共监护机构也有权下令任何处置被监护人财产的行为立即终止, 采取直接的行动, 找到财产, 确保财产安全, 必要时有权冻结财产。

3.3 财产投资权

多数省的公共监护机构采用保留和管理法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流动财产可能会被投资于各种政府债券和私人债券。比如有些省规定财产中疯人10%可进行短期投资, 25%够买联邦债券。50%投资在市政府或省政府发行的债券, 余下的可放在公司债券。公共监护机构还可保有一个共同基金, 所有的财产都放在这个基金中, 由于数目很大, 因此这个基金可以获得较大的利率。由于公共信托基金的使用, 财产可以获得增值。利率会定期按比例的汇入客户的账户中。而客户所拥有的股票将在第一次公共监护机构管理时被审核, 每年机构也会审核股票收益。如果股票的投资是正常的, 则保持不变。但是如果股票投资不稳定的话, 则机构将被认为没有专业的投资能力, 由于任何人都无权用另一个人的钱去赌, 则机构会卖掉股票, 并且将不会做出此类投资。

3.4 监督权

定期或应被监护人的要求, 公共监护机构担任监督人监督财产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账目的的管理, 要求监护人必须经由公共监护机构转账, 从而规范了财产监护人的管理。此外公共监护机构也有权对被监护人的账户进行审核, 从而确定是否正常, 是否符合被监护人的最大利益。公共监护机构也有权组成顾问委员会, 委员会包括两个高级财务官员和一位律师。每周开一次会接受和审议监护人的建议书。委员会对财产管理作出决定后, 把决定提交给信托人批准。法定机构, 像公共信托投资顾问委员会每个季度见一面检查和审议所有的投资。这个委员会包括一位来自于省财政部的代表, 委员会设立的目的是保护客户的利益, 帮助信托人作出正常的投资决定。, 魁北克即为典型的范例, 它的投资顾问委员会也是一个法定机构, 对指导公共保佐人的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委员会会对保佐人每个季度提供的投资报告进行审议和讨论并为保佐人提供投资策略方面的建议。在爱德华王子岛, 官方信托顾问委员会是法定机构, 委员会就办公室的管理和运行等通常的规定提出建议。委员会主要用于咨询, 当有更多的要求时, 信托人可获得建议和帮助。

4 结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过去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自治而对欠缺能力成年人进行监护的制度越来越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而我国现行民法通则对于欠缺行为能力规定较为简明, 对公共监护机构的规定过于笼统抽象, 我国未来民法典可借鉴加拿大的公共监护制度, 明确规定设立公共监护机构, 并赋予公共监护机构以调查权, 财产扣押权、投资权和监督权。

摘要:针对加拿大公共监护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提出我国可借鉴加拿大公共监护制度, 设立公共监护机构, 赋予公共监护机构以法定调查权, 扣押权, 投资权和监督权。

关键词:公共监护,调查权,扣押权,投资权

参考文献

[1]M.Melinda Munro, Guardianship of adults:good faith and thephilosophy of mental disability, Canadian Journal of Family Law, 1997 (14) .

[2]Israel Doron, Mental Incapacity, Guardianship, and the Elderly:An Exploratory Study of Ontario's Consent and Capacity Board, Canadian Journal of Law and Society, 2003 (18) .

浅谈未成年人监护制度 篇8

一、我国监护分类

(一)父母监护

结合《民法通则》第16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3条来看,父母是未成年人第一顺序的监护人,除非死亡、丧失监护能力或被剥夺监护资格。看起来,谁是父母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个想当然的概念,实际上,很多情况下,对父母的理解和确定也是个复杂的问题,这给未成年人能否获得适当监护也带来了挑战。对于父母的理解,简单来分,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继父母。对于养父母和继父母的监护资格确定,相对容易一些,但也依赖于对生父母的确定。《婚姻法》(2001修正)第二十六条和第二十条做了明确规定。第二十六规定:“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养父母和养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养子女和生父母间的权利和义务,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第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二)特定亲属法定监护

特定亲属法定监护,是指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丧失监护能力后,由特定的亲属担任监护人。对于这些特定的亲属而言,只要他们有监护能力且被指定,其监护人的身份确定不以本人意愿为转移。这些特定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

如果监护人因为监护能力有缺陷不能履行监护职责或不能适当履行监护职责,那政府就有义务调动资源协助家庭提高其履行监护职责的能力或者帮助改变监护人。除了监护能力外,是否对监护人有利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要素,而且对于有识别能力的监护人,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

关于这些特定亲属之间的监护顺序是平行的,还是有先后顺序的,该《意见》(试行)第14条规定:“人民法院指定监护人时,可以将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二款中(一)、(二)、(三)项或第十七条第一款中的(一)、(二)、(三)、(四)、(五)项规定视为指定监护人的顺序。前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对被监护人明显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被监护人有利的原则,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择优确定。被监护人有识别能力的,应视情况征求被监护人的意见。”也就是说,祖父母、外祖父母是平行的,他们的顺序优先于兄姐。对于被监护的未成年人,如果有识别能力,也应该征求他们的意见。但因为承担法定监护的特定亲属有几个,他们之间对谁担任监护人也会有争议,因此,《民法通则》第16条第3款规定了争议解决程序:“对担任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对指定不服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裁决。”

(三)亲友意定监护

从《民法通则》第16条第二款的规定来看,除特定亲属法定监护外,还有亲友的意定监护。亲友意定监护与法定亲属监护有很多不同:(1)亲属范围上,可成为意定监护人的亲友范围更广,不局限于特定亲属,而且包括朋友。(2)在监护人的确定上,这些亲友成为监护人首先基于本人意愿,而不是法定的。(3)除了本人意愿外,这些亲友成为监护人还需要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

(四)特定组织监护和国家监护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第四款规定,在没有父母监护、特定亲属法定监护和亲友意定监护的情况下,“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我们将父母所在单位、村委会或居委会担任监护人的监护定义为特定组织监护,将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监护定义为国家监护,此处我们先谈父母单位、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担任监护人的现实可能性。对于国家监护,我们将会在后面单独分析。

二、我国的未成年人监护制度表现出不少的弊端

第一、监护人资格的规定不完善。监护人的条件直接关系到监护人能否正确履行监护职责,以及监护目的能否实现。我国《民法通则》第16条对未成年人父母担任监护人,仅笼统地规定监护人必须有监护能力,却没有具体说明何谓“有监护能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1条规定:“认定监护人的监护能力,应当根据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条件以及与被监护人的生活上的联系状况等因素确定。”上述规定也不够详尽,因而难以保证监护人能够真正承担监护职责。再者,将未成年人父或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也纳入到监护人的范围,这种作法规定缺乏可行性与合理性。

第二、缺乏有效的监护人监督机制。从我国《民法通则》第17 条、第18 条、第19 条的规定来看,我国监护监督机构的设置不完善。首先,我国没有专门的监护监督机构。而是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行使监护监督权。其次,在现实中 “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单位” 情况十分复杂,而且在现在的经济体制下父母所在单位多数为盈利性组织,其本身也没有监护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是一种群众自治性组织,对监护的监督权缺乏权威性,无法真正的落实对未成年人监护的监督。缺乏监督的监护成了纸上的“法律条文”,有监护之名,无监护之实,致使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监护制度

第一、规定监护人的具体资格。立法可规定下列人不得作为未成年人监护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为身体上原因没有监护能力者;有显著劣迹、浪费挥霍、酗酒吸毒成癖、生活放荡对被监护人不利的人。另外,废除由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充当监护人的规定。参照各国的通行作法,在无自然人作监护人的情况下可设立专门的机构来担任监护人。在我国,可以考虑将孤儿院、福利院选定为监护人或者设立专门的未成年人保护机构。

第二、完善我國的监护监督制度。①设立专门监护监督机构。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立法经验,设立专门的“监护法院”、“监护法官”等,代表国家处理监护事宜并行使监督权,为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②各级民政部门应作为代表政府的监护监督机关,参与选任监护人、听取监护人的报告、检查监护人履职情况等事宜。

电气作业安全监护制度 篇9

一、基本原则

工作监护制度是保证人身安全及操作正确的主要措施,在电气设备的检修、安装、试验等工作都应设置安全监护人。

二、对监护人的要求

1.2.

3. 监护人的安全技术水平等级应高于操作者,安全生产的思想觉悟高,善于监护人在执行监护任务的同时,不应兼作其它工作。监护人不得擅离岗位,因故离开工作现场时,必须经工作负责人同意指派发现问题,勇于管理。了解有关安全措施的人员接替监护,是监护工作不致间断。

三、监护人所监护的内容

1.2.

3.4.

1.2.

3.4. 部分停电时,应始终不断地对所有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进行监护,使其与带电作业时,应监护所有工作人员的活动范围不应小于接地部位的安全距监护人发现某些工作人员中有不正确的动作时,应及时提出纠正,必要时负责检查工作人员劳动护具穿戴整齐,器具合理使用。设备(线路)全部停电,一个监护人所监护的人数不予限制。在部分停电的设备周围,且不是全部设有可靠遮拦以防止触电时,则一个在部分停电的情况下,配电装置内的敷设电缆工作,在采取安全措施的情其他工种人员进入变电工作区,在部分停电的情况下工作时,一个监护人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离,工作位置是否安全以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等。令其停止工作。

琥珀中学西区学生健康监护制度 篇10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以提高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能力,特制定本项制度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工作组成员为学校卫生工作领导组成员,负责该项工作的组织、实施、督查。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关系到师生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学生健康监测”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将该项工作纳入学校卫生日常管理、考核内容,切实落实传染病防控工作职责,做好传染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不断提高我校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反应能力。

二、各班班主任经过晨、午检,收集、填报当日新发现的有疾病症状的、因病缺课的和复课学生等相关健康信息并报送学校医务室;校医每日按要求及时、准确做好网络报告工作,报告内容为前一日相关学生健康监测信息。

三、校医定期对信息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上报相关校领导;及时发现、报告传染病发病异常情况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落实防控措施。

四、按上级要求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肝功化验、结核菌素试验等项目的检查,将体检结果及时统计、分析、上报相关部门。

五、传染病流行期间,做好该传染病的预防、监测、消毒、隔离、疫情上报等工作。

六、传染病流行值节假日期间,返校时实行入学健康监测登记,并加强公共环境卫生整治和日常预防性消毒,加强晨、午检的监测力度。

七、报告流程:班主任将本班健康监测信息情况填报后上交医务室,遇有异常情况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校医在向学校领导报告的同时及时向上一级(属地疾控中心、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协助进行相关的工作,做好后续防控措施的实施、落实。

琥珀中学西区

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完善 篇11

关键词:老年人;监护制度;改革

一、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现状分析

我国现行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立法理念已明显落后于先进的法律思潮。首先在各国纷纷出台保护老年人人权的基本框架时,我国依然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这样一部概括性和原则性很强的法律,《民法通则》和《婚姻法》中都没有专门关于老年人的法律条文。

1.我国独特的概括监管模式

“正常化、自主决定权”已成为老年人监护制度保障的准则。而“最小限制”原则,是指监护仅于必要时设立。[1]

我国现行成年监护制度,通常被称为成年精神病人监护,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成年监护规范体系显示:我国的成年监护制度模式,既不属于旧式的医疗监护也非最新成果的人权监护,反倒是一种独特的隔离式概括监管模式。以无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为例,原则上来说,当一个人被隔离于社会生活之外时,他所做的法律行为则是无效的,必须由他的监护人为之代理,从另一个角度说他的自主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其实基本上就被剥夺了。制度的设计是以保护财产为中心,不重视本人人身自由和医疗保健等事务的保护。另外,在处理自己的事务这个问题上,本人是基本没有自我决定权的,而是监护人为他们替代决定,概言之这种监护模式实行的就是所谓的概括式监管模式。

2.我国监护类型单一

目前我国现有的监护措施并没有作强制性的区分,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受监护人一般分为两种:一是对无能力人的监护,而这一监护措施则是赋予监护人代理权和财产管理权;二是对限制能力人的监护,其监护措施也是代理权和财产管理权。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所采用的是:监护,一种概括式的保护措施,[2]它既不是一元化,也不是多元化。我国监护措施的此种立法,隐藏着对人权实现和保障的若干阻碍:[3]第一,违反了必要性原则。第二,从考量科学性的立法上看,只是单一的监护措施会缺乏灵活性,也会使法规在运用时显得僵化。

总之,只有将保护措施类型化,并赋予内容以每种不同的类型——或辅助或援助或保护——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使本人残余的意思能力得到尊重,在自治空间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最终才能符合比例原则。[4]

3.我国监护制度适用主体范围极其有限

我国民法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与国外的规定比较接近,但我国民法对监护制度的规定却未与民事行为能力相适应,对不同层次的行为能力人未作不同的规定,而是笼统地规定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加以监护,并未对两种监护人规定不同的职责。如此笼统的规定,一来满足不了现实生活中各色各样健康状态老人的需求,就比如那些不能处理自己事务的老年人,就算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诸多不便,也无法为其选任监护人。

二、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立法构想

1.确立有限监护为中心的法定监护体系

由于全面监护在实践和理论中存在着诸多弊端,我国未来的法定监护制度宜采取有限监护为主。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在监护的设立因素上,应废除《民法通则》第13条的法定类型制,即废除无行为能力,仅保留限制行为能力。并将限制行为能力再分为三类:第一、限制大多数法律行为(日常生活行为、纯获利益的除外);第二、限制一些重要的行为以及法院就个案裁定的行为;第三、限制上述二种中的个别行为以及另由法院个案裁定的个别行为。

2.扩大我国监护制度主体范围

我国未来《民法典》总则应扩大成年人行为能力各类型适用范围,明确以因年老高龄而意思能力耗弱丧失者为适用对象。在中国未来《民法典》中修改行为能力制度,扩大限制行为能力及无行为能力制度适用对象,除规定因精神健康而辨识能力不足者外,同时规定因年老高龄而意思能力耗弱丧失者。

3.确立以意定监护为主、法定监护为辅的监护方式

老年监护方式的设立可以分为意定监护方式与法定监护方式,而法定监护方式下又可以分为全面监护、部分监护与特定监护。[5] 前者由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老年人依自由意志设定,监护人选任、内容和方式的确定具有较大弹性。后者由法律明确规定,针对行为能力余存情况配以不同监护方式。

意定监护和法定监护可以同时存在,即被监护人可以同时有意定监护人和法定监护人。在位阶的适用上,应该是以前者为主、后者为辅。在我国,任意监护与法定监护应该相辅相成,从主动与被动两方面共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对我国老年人监护方式可作如下规定:因高龄而心智障碍或身体损坏以至不能表达意志或不能处理自己事务者,采取全面监护。本人的法律行为需监护人同意或代理,但本人从事日常生活行为除外;因高龄而心智障碍或身体损坏以致妨碍部分意志表达或不能处理自己部分事务者,采取部分监护。

三、小结

在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对于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研究是需要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出发的,相比国外先进的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理念和设计,对于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不仅需要我们转变僵化固有的思维模式,更重要的是需要在立法体制上作出实质性的修改,为我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保障和依据,真正实现“老有所养”。

参考文献:

[1]龙卫球.《民法总论》(第二版)[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254-255页.

[2]李霞.“成年监护制度的现代转向”[J].载《中国法学》,2015年第2期.

[3]杨立新.“我国老年监护制度立法突破及相关问题”[J].载《法学研究》,2013年第2期.

[4]李霞.“论成年非完全行为能力人的类型及其法律行为之效力”[J].载《政法论丛》,2010 年第5期.

[5]李霞.“台湾地区新修正的成年监护制度及其评析”[J].载《法学论坛》2010年第5期.

作者简介:

邓晶(1991~),男,汉族,云南昭通人,法律硕士,单位:云南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

王骏悦(1990~),男,汉族,云南昆明人,法律硕士,单位:云南大学法律硕士(非法学)。

浅析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构建 篇12

关键词:老年人,监护,构建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老年人作为国家的功臣、社会的弱势群体, 应当受到尊敬、关心、爱护和帮助。但因为体力、脑力的逐渐衰退, 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现象时常发生。因此, 构建老年人监护制度已经成为积极应对老龄化、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新课题。

一、老年人监护制度的概念

老年监护制度是指为了保护因年老而不能全部或部分处理自己事务的人的合法权益而为其设立监护人, 对其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进行照护和管理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一般来说, 现代发达国家的监护制度包括未成年人监护制度和成年人监护制度两大部分, 而老年人监护制度隶属于成年人监护制度。作为成年人监护制度的一部分, 老年人监护强调对被监护人人身的照护、财产的管理及精神上的慰藉。

二、我国建立老年人监护制度的必要性

1、应对老龄化趋势的需要

目前, 中国正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每年老年人口递增速度高达八百多万, 是世界上老年人人口数量过亿的唯一国家。2014年, 中国老年人口已超过两亿, 预计2025年将达到三亿, 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百分之三十。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正以每年百分之五的速度增加, 到2040年将增加到七千四百多万人。人的体力和脑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衰退。老年人作为弱势群体, 其合法权益被侵犯的现象时常发生。因此, 及时构建老年人监护制度, 对适应老龄化趋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

目前, 不给付赡养费、侵占老年人房屋、侵占老人耕地、霸占老年人退休金、不允许老年人再婚、侮辱虐待老年人、冷漠忽视老年人等问题屡屡发生。尤其是有些农村的老年人, 儿子常年在外打工, 与儿媳一起居住,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有些儿媳文化水平低, 道德素养不高, 把老人看成是自己的累赘, 为了节省费用, 限制老人的生活起居, 限制老人的用水用电等开支, 不为老人交付医疗费, 使老人只能在抑郁哀叹中度过余生。因此, 应不断完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设立老年人监护制度, 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为老年人愉悦地度过夕阳红, 提供更好的制度和法律保障。

三、我国老年人监护制度的现状

我国民法通则对监护制度作了原则性规定, 婚姻法、收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等也有若干条款对监护进行了规定。然而, 我国法律仅仅在《民法通则》第16条、17条中, 针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的监护进行了规定, 还没有对非精神病的成年人的监护做出规定, 更没有建立老年人监护制度, 只是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6条中, 增加了有关老年人监护的条款。

四、国外老年人监护制度

目前, 在老年人监护制度研究方面, 日本、德国、英国和美国做得比较成熟。

1、日本老年人监护制度齐全

19世纪末, 日本制定的民法典中, 对成年监护制度作出明确规定。随着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重, 保护老年人权益的需求逐步上升。1999年, 日本对原民法典进行了修改, 并通过4部法律对任意监护、监护登记等制度作出明确规定。日本老年人监护制度内容齐全, 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法定监护制度, 其中包括后见、保佐、辅助三种制度。后见的对象是精神丧失的人。辅助的对象包括轻度的痴呆、智障或精神障碍者。保佐的对象是精神耗弱者。二是任意监护制度。任意监护制度是指老年人在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时 , 依自己的意思能力任意选择监护人。三是监护登记制度。对监护实施登记管理。法定监护和任意监护, 在事项发生变更时, 都应当到登记机关进行登记。

2、德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德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一直沿用禁治产和准禁治产制度。1990年, 德国制定成年照管法, 对原有监护制度作了修改, 增加了对老年人的人身照顾内容。目前, 德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有以下特点。一是监护制度的设置遵循必要性、补充性原则, 尊重被保护对象本人的自主决定权和防老授权。二是废止禁治产制度和准禁治产宣告制度, 出台照管制度。三是增强法律可执行性, 对照管人的选任和职责作出细化规定。

3、英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20世纪80年代, 英国通过持续性代理权授予法, 对老年人监护制度进行了规定。主要规定了代理人的选任、权限和代理权的生效条件。代理人是年满十八周岁且没有破产的自然人或者是尚未破产的信托公司。保护对象为高龄者, 权益保护范围起初仅限于财产管理。后经改革将保护范围扩大到人身保护方面。实施代理权登记制度, 且代理权不允许撤回。

4、美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

美国的老年人监护制度包括法定监护和意定监护两种, 最大特点是政府担任了老年人监护的职责。监督对象非常广泛, 包括智力残疾或者迟钝者以及无家可归者、艾滋病晚期病人等。保障权益包括财产权和人身健康权益两方面。美国老年人监护服务质量较高。政府制定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和计划,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为培训合格者颁发资格证书。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了监护人的技能水平 , 保障了政府监护服务的质量。

五、对我国成年监护制度的启示

1、引入先进保护理念

随着国际人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 发达国家陆续在老年人监护制度改革中, 引进了“尊重被监护人的自我决定权”以及“维持被监护人生活的正常化”等先进保护理念。联合国《精神耗弱者的权利宣言》、《世界人权宣言》及《国际人权规约》对人权保护作了明确规定。先进理念的引入, 一方面是保护人权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 也是彰显民法终极价值的需要。因为民法是权利法的宣言, 它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以及自由与平等。

2、增加意定监护制度

以前, 各国制定的监护制度不考虑被监护人的实际利益。现在, 各国在老年人监护制度中都增加了意定监护的内容。意定监护制度是在老年人本人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时, 预先选任自己信赖的自然人或机构, 在自己丧失判断能力时, 担任自己监护人的制度。该制度授予老年人完全的自由选择权, 充分尊重了老人的自我意愿, 符合现代私法自治的精神。我国监护制度保护方式比较单一, 只有法定监护与指定监护两种, 应当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增设意定监护制度, 赋予老年人自由选择权。

3、增加对被监护人的人身照顾

在进行老年人监护制度改革时, 大陆法系的日本和德国增加了对被监护人人身照顾的内容。英美法系, 美国和英国最初只适用于财产管理, 后经过改革, 也增加了人身健康的内容, 将人身照顾纳入保护范围。目前, 我国对老年人监护制度的规定很笼统, 只是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6条中, 增加了有关老年人监护的条款。应当对监护内容做出细化规定, 在规定财产监护的同时, 引入人身监护和精神监护等内容。

4、强化政府在老年人监护中的作用

目前, 发达国家的政府在老年人监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设置政府老年人监护管理监督机构, 对老年人监护制度进行监督管理, 制定监督机构工作人员培训制度和计划, 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提高监护人的技能水平, 保障了政府监护服务的质量。鼓励社会力量设立公益性服务机构, 为老年人监护奉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肖金明.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3:202-206.

上一篇: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西双版纳 导学案.doc下一篇:秋天的小区4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