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我控制力(共8篇)
如何提高自我控制力 篇1
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延迟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4岁被试儿童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头枕双臂做睡觉状,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得两颗软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在我们的身边经常诸如这样的抱怨:快要考试了明明知道该多去学习,可还是在玩电脑,虽然知道玩电脑不对应该去学习,可还是忍不住去玩;明明上课走神讲悄悄话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可总是无法控制自己„„一直烦恼着:“我的自我控制能力差要怎么办呀”?那么究竟什么是自我控制能力呢?
自我控制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 它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和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时地监督调节自己的行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它表现为意识对自我的协调、组织、监督、矫正、调节的作用,使自己整个心理活动系统作为一个能动的主体,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以成功地适应社会。
那么对于我们中学生,哪些是自我控制能力低下的表现呢?
因为初中生生长发育还不健全,心理正处在一种不安的状态,再加上认识上模糊,致使初中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学习、生活中容易成为情绪的俘虏,受到情绪的困扰。这不仅影响自己的精神和学习状态,而且影响人际交往。甚至有些初中生不能摆脱情绪的干扰,凭着一时的冲动,做出一些违纪、违法的事情。
案例1:
小英,14岁,是某校初一的一个学生。面对一个新组建的班级,班主任在开学之前就走访了全体学生。初见小英,感觉他是个腼腆不多话的孩子,但是那乌黑明亮的眼眸却在努力地观察老师,心下便觉她是个聪慧的孩子。
开学后,班级干部竞选,他主动提出参选,最后当上了英语科代表。一段时间下来,发现他上课能听进,但是坐姿却很不端正并且手上动作过多。班主任把他叫到面前来,先是肯定了他开学后的表现,进而提出了发现的他身上的缺点,小英很诚恳地说自己会改正。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的毛病,并且上课听讲时更多凭着自己的喜好,如果不喜欢,更是不肯静下心来,而是会影响同学也没法听课。为此,还和同学发生过一些不小的矛盾冲突。
小英的行为是由于中学生缺乏自制力导致的,具体表现为:要求上进,但意志薄弱,信念不坚定;想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但学习主动性较差,自控能力薄弱。初中生虽然较之小学生在自制能力方面已有很大提高,但仍处于心理没有完全成熟的阶段。学习自制能力差的学生往往都是本质比较好的学生,这些同学往往都有改正缺点和不良习惯的良好愿望,往往有较强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们也能认识甚至痛恨自己的毛病,但是由于学习自制能力差,再加上形成了不良习惯,一遇到问题就管不住自己。结果给人造成了一种“虚心接受、坚决不改”的错觉。
在这里,我们给小英的建议是:
1、明确自己作为初一新生学习成绩并不是最为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全方位的素养是更为至关重要的。
2、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计划的起点要低,使得自己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同时经常做一些积极的自我暗示,如“这节课我完全可以专心致志地听讲”、“同学也在认真听课,有话我下课再和他说”等,这将有利于自制能力的培养。
案例2:
同学们都知道 “ 小不忍则乱大谋 ”,意思是说,如果在一些看似小的问题中,缺乏克制,有时会酿成大错,后果不堪设想。我们的学习生活也是如此,学习生活犹如开车,要有规则、有方向地运行,否则,一味地感情用事,缺乏理智的方向盘,很容易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李某是学校的示范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自从上初二以后,就迷上电脑游戏后,成绩直线下滑。
下面是她在家的一幕:晚上 10 点多,李某关着门兴致勃勃地在上网,玩游戏。他妈妈很高兴,还认为儿子学习用功。班主任来电话,妈妈接的电话:王老师?哎、哎,什么?他上课想打瞌睡?无精打采?啊?还成绩下降?这怎么可能?他最近挺用功的,不出去玩。李某痴迷于电脑,被妈妈发现。“你初中毕业是不是不考高中了,专攻游戏?以后成为游戏大师”。我知道了,妈妈我不打了,你别生气。可是李某禁不住上网的诱惑,又瞒着家人偷偷上网。
为什么李某同学的成绩会退步?
李某同学误入歧途的根本原因,就是不能把握自己的学习方向,自我监控能力差。像李某一样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同学,在我们同学中并不少见。班规班纪,不够遵守;放纵自己的不良行为。
我们给他的建议是:
(1)制自己的时间。控制学习、娱乐、睡眠等时间,给自己列个时间表,充分地利用时间。
(2)控制承诺。我们既然作了承诺,就有责任使它成为一项契约,并一定要实现自己的承诺。
案例3:
1965年9月7日 ,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十分得意,因为他远远领先对手,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登上冠军的宝座了。然而,正当他全力以赴拿下比赛时,发生了令他意料不到的小事:一只苍蝇落在台球上。这时的路易斯本没在意,一挥手赶走苍蝇,俯下身准备击球。可当他的目光落到主球上,这只可恶的苍蝇又落到了主球上。在观众的笑声中,路易斯又去赶苍蝇,情绪也受到了影响。然而,这只苍蝇好像故意要和他作对,他一回到台盘,它也眼着飞了回来,惹得在场的观众开怀大笑。路易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了冷静和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不小心球杆碰动台球,被裁判判为击球,从而失去了一轮机会。本以为败局已定的竞争对手约翰·迪瑞见状勇气大增,信心十足,最终赶上并超过路易斯,夺得了冠军。路易斯沮丧极了。应该说,路易斯并不是没有能力拿世界冠军,可眼看金光闪闪的奖杯就要到手时,他却暴露出了心理方面的致命弱点:对待影响自己情绪的小事不够冷静和理智,不能用意志来控制自己,最终失掉了冠军。
在我们中间,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心理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我控制力,也不容易控制自己情绪化的行为,因而影响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于因为一点小事,与其他同学发生矛盾,违反校纪校规甚至打架斗殴。
愤怒是一种极度的不满情绪。当一个受到戏弄、打击、污辱时,就会怒火中烧。发怒,人人都会,但暴躁易怒,则是不良的性格和气质特征。暴躁易怒的人,动辄发火、伤身、害人、损物。这些都是我们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的表现。
如何控制愤怒呢?我们的建议是:
(1)加强个性修养,以平和的心态去待人、处事。
应该认识到,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人生的道路上常常会遇到挫折、不幸,要以宽广的心胸去待人处事,在日常生活中,要逐步养成宽怀大度的品质。
愤怒有损人际关系。如果你发怒,对人家说一两句不中听的话,你可能会有一种发泄的痛快感。但对方呢?他会分享你的痛快吗?你那敌视的态度,你那火药味的口气,能够使对方更容易赞同你的观点吗?因此,发怒,只能引起别人对你的反感与敌视,并且常常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隔阂、情绪对方和关系紧张。
(2)转发怒为发奋,把发怒转化成前进的动力。
愤怒会使人犯错误,违反校纪校规,做出与中学生格格不入的事情,甚至触犯刑法。(3)此外,还可采用下列方法:如远离刺激源;转移注意力,使自己从愤怒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有意识地控制不愉快的意念,用意志驾驭感情;找个知心的人倾诉;理智地让步等等。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既是人们顺利完成工作和学习,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帮助人们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进行愉快合作的心理基础。
为此,我们给出下面几点建议,供同学们参考:
(1)有远大的学习目标。歌德说: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伟大目标及达到伟大目标的决心。有了远大的学习目标,就容易排除不良情绪的干扰,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2)要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逐步磨练自己的意志。高尔基说: “ 哪怕是对自己一点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 一味地放纵自己,原谅、迁就自己,只能使自己在错误、缺陷、恶习的斜坡上越滑越远,最终不能自拔。
(3)改善环境,转移兴趣。自制力的缺乏也跟环境有关。当你意识到某件不好的事而又一时无法摆脱时,也可改变一下学习的环境,拓宽兴趣的范围。另外,可以让家长,老师来监督一下,给自己制造一个环境压力。
(4)进行自我暗示与激励。自制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自我暗示与激励等意念控制上。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较醒目的位置贴上座右铭,时时警戒自己,或在周记中经常进行自我反省。
(5)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在严寒酷暑中经常磨练,培养勇敢、顽强、坚韧、机智、果断等良好意志品质,有效地增强自控能力。
如何提高自我控制力 篇2
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一种能力。它表现在各人身上是不一样的。许多心理学家曾对自我控制提出过不同见解,其中柯迫的观点是比较全面的。他认为: “自我控制是个体自主调节行为,使其与个人价值和社会期望相匹配的能力。自我控制能制止或引发特定的行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缓满足,制定和完成行为计划,采取适应于社会情景的行为方式。”本文利用体育课堂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在课堂“小社会”中发生各种行为,如控制与自控、竞争与合作等。学生从课堂中体验着由沉默、反抗、竞争、合作、成功、失败等带来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逐渐形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二、利用体育课堂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1. 研究对象
以7 ~ 8岁新入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育课程标准的精神,学校体育已由原来的对学生进行“身体的教育”转变为“通过身体而进行教育”的过程。学生心理健康目标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学习领域的目标之一,学校体育课程中蕴涵着许多心理健康的内容,两者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通过一学年的教学实践后发现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有较大提高,并学会理解和遵守课堂常规、游戏规则等,认识到遵从社会规范的意义。
2. 研究对象的心理、生理特点
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不少孩子都是家中的“小太阳”,孩子平时在家里处于较封闭状态,与同龄人的交往少,因此他们有较强的自我中心倾向,对家庭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上学后,学校代替家成了他们主要的活动场所,但他们还不习惯在这生活,也不熟悉这个社会中的种种规则。同时,由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体内新陈代谢过程比较旺盛,精力比较充沛、活泼好动,充满朝气,特别喜欢在体育活动中开展竞赛以显示自己的力量,但他们的认识能力和自控能力还比较低,往往不知将多余的精力用到什么地方,以此常常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甚至触犯“规范”的事。教师通过体育课堂这一主渠道,创建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3. 不断提高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只有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才能提高自我控制的动机水平。在教学初期,课堂上经常出现小朋友被推倒、相互打架、骂人等不良行为。教师可以让孩子站在对方的立场和角度进行换位思考,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其实,吵架也是孩子成长中的“必修课”。记得有一次,我让学生按友伴型分组进行练习,这时班上的“小调皮”小建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一起练习,他当时也很尴尬,不知所措地站在原地。“老师跟你一起练习好吗?”我走过去轻轻地跟他说,他惊喜地直点头。下课了,我特意把他留下。“小建,你其实很可爱,但是有一个坏习惯,喜欢捉弄别人或把玩笑开过头了。你看,今天小朋友都不愿和你做朋友了,这样你不是很孤单、很寂寞了吗?”小建惭愧地点点头。在以后的课中我也多次提醒他。一个学期下来,他改了自己的“毛病”,还被小朋友们推选为体育委员。在教学中开展自我评价、自我批评、自我推荐等手段,可以不断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从而实现他对个人行为的自我调节。
4. 让学生有自主权和主动权
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要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去进行尝试练习、改进练习、巩固学习、体验成功的乐趣以及思考、讨论等活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统一,教学手段单一,形式单板,不论学生“吃得饱”还是“吃不了”都实行“一刀切”,致使有些学生精神负担过重,心情受到压抑,个性发展受到阻碍,潜在能力不能发挥,缺乏独立自主性。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加强学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以锻炼他们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我所教的班级中有好几个肥胖孩子,所以在好多运动项目中他们都是处于劣势的,如果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肯定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甚至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在练习中我经常降低要求,而且形成这个氛围,让其他同学也这样看待他们,对于他们的一点点进步,我都让其他小朋友给予鼓励。
5. 开展丰富多样的体育活动
儿童世界是一个通过自发游戏来表达情绪的世界,游戏常常给人快乐的情绪体验,儿童在游戏中使用道具来表现各种角色和经历。在经历各种感情的历程中,他们控制着内容,角色和结果。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儿童有机会打破现实中束缚他们的各种限制,体验到更大的快感、控制感,并提高对情绪的意识以及他人和事物的敏感性。
案例: 游戏“捕鱼”。游戏在一块圆形场地上进行,此场地代表池塘,学生分散在池塘内,代表鱼儿。教师手拿鱼网捕鱼,若被鱼网套住就视为被捕到,将被安置在规定场地内。游戏时,教师在音乐声中指绘故事: “哈哈……鱼儿们,你们已长成大鱼了,今天老夫要捕一些到鱼市上去卖了……”
教师通过场地的布置,语言的指绘,音乐的渲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学生通过动作的控制,调整自己的情绪,对儿童自控的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6. 培养儿童顽强的毅力
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在受到挫折时不会垂头丧气,在成功时不是趾高气扬,在冲动时不会横冲直撞。比如,一个小朋友在“运球比赛”中不小心摔倒了,很疼,但是他为了全组的荣誉,毫不犹豫地爬起来继续前进,一直坚持到底,表现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在课堂上,我的学生如果摔倒了,他( 她) 会继续前进。其实在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他们一咕噜地趴起来,并不是这样的,记得我上第一次课的时候,有四个小朋友哭了,一个被踩了一下,一个被推疼了……我上课的时间都变成哄他们了。在以后的课中,我也根据情况处理这些事情,一方面,我对坚强的孩子给予表扬;另一方面,我对那些“娇小孩”进行冷处理,用眼神鼓励他们,你应坚强。
7. 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控行为的多次重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降低自控行为引起的紧张感,使自控行为容易完成和保持。俗话说: “坐有坐相,站有站相”,正确的身体姿势将为他们健康地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如果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就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体育课堂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有利的良性的社会互动环境,使儿童在活动中学会遵守规则,学会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学会建立和维护秩序,学会等待、轮流、合作、自律等社会技能,提高了儿童的自控能力,从而使其主动地调控自我,使自身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要求,更能融入到集体和社会生活之中。
摘要:自我控制能力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教育的作用下,逐步增强主体意识的结果。实践发现,利用体育课堂这个特殊“小社会”,通过提高儿童的自我评价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等途径,是提高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好方法。
如何面试时提高自我风度 篇3
西装:最容易被接受的男性西装颜色是浅蓝、黑中带浅灰色,接下来就是褐色和米色。质地应该是纯毛,在视觉效果上羊毛比任何其他衣料都要好。勿选欧洲设计者设计的西装,因为他们裁剪得都较紧身,且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保守世界来说太花哨。两件一套的西装在现在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是在几年之前人们必须穿3件一套西装去面试。
衬衫:这里的着装原则很简单:原则1:总是穿长袖衬衫;原则2:总是穿白色或浅蓝色衬衫;原则3:永远不要违背原则1和2。在此说“白色”并不是要排除带红或淡蓝色的白衬衫,这些“白色”衬衫尽管不是一流的,但都是可取的,单一色的白色衬衫传递着某种不可言传的感觉:诚实、聪明和稳重。它应该是你的首要选择,而艺术家、作家、工程师和其他创造专业人员有抵触白色是事实,对于他们来说,淡蓝色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记住:颜色越淡。底色越精妙,你给人留下的印象就越好。
领带:一条纯真丝领带产生的职业效果最佳,其体现出来的优雅给人的感觉最好,也最容易打好。亚麻领带太随便,最易向起皱,只是在较暖和的天气合适。毛料领带不仅外观随便,而且打结困难。人造纤维有发光的特点,当你希望它们给人淡雅的感觉时,它们的颜色却令人刺目,可能有损你的职业形象。由此看来,纯真丝的领带,或者50%的真羊毛和50%的真纯混合织成的领带应该是你面试时的选择。
领带应该给你的衣服增色。这就是说你的打扮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平衡,一般的经验是你领带的宽度应大致和你的西装上衣延及胸前的翻领的宽度相似,至今已经流行了十多年的大家普遍接受的标准,是领带的宽度在23/4英寸和31/2英寸之间,如果你的领带比此标准宽,那你给人的感觉是你仍停留在迪斯科时代。
鞋子:男士应穿黑色的皮鞋,其他材料和颜色都不妥,会冒太大风险!
系鞋带的皮鞋是最保守的选择,但几乎广为接受,无带的也较大方得体,但切勿把这种鞋与船鞋混为一谈。这种无带的皮鞋朴素大方、鞋帮较浅,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在正式场合中都较合适(系鞋带的皮鞋在晚宴场合中显得有点笨拙)。
袜子:袜子应和衣服相协调。因此,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棕色,袜子的长度应该以你跷腿时不露出太多的胫骨为宜,在你移动双脚时也不至于在脚踝部隆起。总之,弹性较好的裹及小脚处的袜子是你最好的选择。
小饰物:你戴的手表朴素大方,这意味着“米老鼠”手表、运动型手表以及广告式样的手表都被排除在外。现在没有人再对数字式电子表感兴趣:你不必为戴配有皮质带的朴素手表而担心被别人嘲笑了。
在任何情况下,避免戴廉价的伪劣金质表带。
假如你要提手提箱,定会加强你的职业形象,皮箱效果最好,其他材料制成的手提箱的效果就差远了。棕色和紫红色是较好的选择。箱子本身应该大方,有些很昂贵的品牌虽然能显示你的身价,但往往只会削弱你希望产生的效果。
棉布或亚麻手帕应该是每位求职者必备的一部分。纯白的是最佳颜色。在面试之前,求职者出现手心出汗的症状是常见的,因此,你准备的手帕也可以用来缓解这种症状引起的后遗症,尽量避免狼狈的握手。
皮带应该和选择的鞋子相匹配。因此,蓝色、黑色或灰色西装将需要黑皮带和黑鞋子搭配。而棕色、棕褐色或者米色的西装应配棕色的皮带和鞋子。至于皮带的材料则应坚持使用皮质的。
首饰:如果有的话,男士可以带结婚戒指和一副小巧柔和的袖扣(如配带法国袖扣,当然可以)。除此之外,任何其他的首饰都不妥当。手镯、项链或者纪念章都可能传递错误的信息。
大衣:最安全以及最实用的颜色是米色和蓝色,应坚持穿这两种颜色的大衣。当然,如果你能不穿就尽量不要穿(穿时显得累赘,脱下来显得零乱)。
如何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篇4
所谓学习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指获取获识、增长才干的本事。首先,要强化的学习意识,切实做到想学、真学、能学。其次,要掌握学习的方法,切实做到会学、学好。第三,要善于挤时间学。要克服“工作忙没时间学”的思想观念。在学习的过程中“绝不找借口”,不能强调忙而不学。学与干是一对矛盾,两者关系处理得好,就会做到“两促进”、“两不误”;第四,要重视知识的更新。目前,随着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知识的保鲜期”相应缩短。对于学习来说也应与时俱进,既要强化继续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自觉地增长知识,又要不断更新知识,创新学习。
那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呢?首先要具备读有字之书的能力,要善于阅读书本。有字之书,是我们平常说的用文字记载的知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本上记载着人类丰富的历史经验,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要在阅读有字之书的过程中,能够准确理解所阅读材料的内容,了解其内涵,把握其真谛、精髓、实质,这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前提。其次,要具备读无字之书的能力,在实践中学习。无字之书主要指实践。实践是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的重要途径。有字之书要读,善于学习前人的经验。无字之书更要读,善于学习今人的经验,一要自觉地向实践学习,自觉了解实践,尊重实践,总结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知。二要自觉地学习他人的经验。善于运用“他山之石”“攻玉”。再次,要在读书的过程中打造钻进去、跳出来的能力。一方面要专心致志,用功夫去阅读书本知识,寻求“真知”。学习不能“撒芝麻盐”,要“打深水井”,切实深入进去,甘心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徜徉,并能够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真正消化吸收,变“他知”为“我知”。要在学习掌握丰富知识的基础上,善于通过外部特征和表面联系,挖掘反映对象的本质,乃至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在了解、读懂的基础上,能够跳出书本,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际工作中去。另外,要善于理论创新。在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的同时,善于做“结合”的文章。运用所学知识不是照抄照搬,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把握,灵活运用,并从中不断总结新鲜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新的理论,不断完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使自身的工作得以提高和升华。
当然,学习的目的主要在于运用。学习运用与运用学习则是最为重要的学习能力。学习以及提高学习能力,重要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和用中学习。当前,最重要的是以公司生产经营中急需的内容中心,按照“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眼于新的实践和发展,切实解决本单位、本部门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可以培养一种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加强4 5 分钟课堂效益。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
(1)抓教材处理。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
(2)抓知识形成。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
(3)抓学习节奏。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
(4)抓问题暴露。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 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开销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开销的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5)抓课堂练习、抓好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 / 4-1 / 3,有时超过1 / 3,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
(6)抓解题指导。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7)抓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
3、体验成功,发展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实现自我提高 篇5
信息技术对人类的影响有目共睹,它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学习和工作的方法、人际交往的手段。信息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引发了教育方面的变革,从2001年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但对于信息技术这门基础学科的态度却在应试的大环境下无法改变,不论是学生、家长、其他科目教师、学校领导还是信息技术教师本身思想都没有从忽视信息技术的状况中转变过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人类掌握的基本技能更多地集中在思考、学习及建构等方面,而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教育正是我们获得基本技能的关键途径,信息技术课程不是素质教育的装饰品。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对改变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责无旁贷,所以我们需要思考信息技术教师要做些什么来扭转这种现象,我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做起。
一、明确职责、正确定位自己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确实身兼数职:电脑维修、机房管理、网站建设、文印工作、财务报表学籍管理等,只要与电脑沾得上边的事,我们信息技术教师都有份。这些好象与我们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没有关系,但为什么我们又在做呢?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没有地位?由于信息技学不列为考试范围,虽然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各个学校都有所谓的主、副学科之分。无论是学校领导、主科教师,还是学生及家长从心里都不会十分重视副科的教学和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他们要的是分数、要的是学生考入重点学校。其实,作为信息技术教师也不难发现,除了信息技术学科以外,音乐、体育和美术同样是副科,这些老师的地位如何?据我了解,他们的地位也比信息技术教师高,这又是为什么?其原因很简单,高考有艺术、体育专业报考,但没有信息技术这个专业。这种情况下,关键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看待问题,在工作教学中怎样正确地给自己定位。
(1)先要上好每节课。
信息技术教师首先是教师,教师的根基在课堂上,教学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所以信息技术教师先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师传授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本身意味着严谨性和规律,因而容不得教师丝毫懈怠和疏忽,备课、上课都要严肃认真。许多学科教师反映学生很喜欢信息技术课,大部分原因或许源于网络或游戏的吸引。这时信息技术教师能因势利导,调动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在认真备课前提下精心组织课堂,这节课离成功也不远了。教师的课上得精彩,学生在你的课堂有收获,也得到学生认可,那么这种信息反馈给学校和家长,通过良性循环,所有人不仅尊重你更认可信息技术课的价值。我们是否认真备课、精心组织课堂?只有我们认真对待这门课,认真上好每节课,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地位和待遇。
(2)明确教师职责和理想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崇高职业理想是把从事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它是衡量自身价值的尺度,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要树立教育事业心、有教育责任感,不能认为自己是“副课”教师,随便应付,我们传达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和处理问题的方法,在学生身心方面都要给以关心爱护。信息技术课堂有其特殊性,在机房上课比较轻松,教师需要传达的思想及认识学生不一定能领悟到,偶尔在教室安排一节课,变换一种环境和交流方法,效果比较好。为了责任和理想,我们要勤于思考,淡泊名利,以平常心态踏实工作。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不仅收获了人才,还收获真挚的师生感情。
(3)多出教学成果
虽然大力倡导素质教育,但各个学校都存在主、副学科之分。信息技术属于副课之列,同样命运的音乐、美术、体育,这些教师他们地位怎样?在为他们担忧时,我们发现许多学校音乐、美术或体育教师辅导的特长生竞赛或高考,成绩是硕果累累。这些教师怎能没地位!地位是自己争取不是别人给的。信息技术的方面的竞赛不少,只要精心组织、辅导,会取得一定成果,这也是体现价值之所在,提升自我、实现自我的过程。一旦有了教学成果别人就另眼相看,也认识到信息技术学科有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二、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决定着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质量,提高信息技术教师自身素质势在必行。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师应从以下几点提高自身素质。
(1)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科间的相互综合已成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因此,为了适应发展的要求,真正做到对知识的融合贯通,这就要求教师在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广博的文化科技知识和教育科学理论。科技的迅速发展,要求每个劳动者在知
识、技能方面都要有一个较大的突破,所以教师在具有宽广深厚的专业知识下还应提高专业技能。教师的专业技能包括教学技巧和教学能力,它们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并在活动中展示出来。教学技巧可以控制课堂气氛和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实施教学的能力。通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更新知识和创新的能力的综合能提升实施教学的能力。与其他学科相比,信息技术课缺少现成的教学经验供我们借鉴,教师可以依据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一套教学经验,再主动和同事交流心得,不断学习、完善,来提升自身能力。
(2)掌握新课程理念。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信息技术教育不仅是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而是要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和素养。信息技术学科知识更新快,如果学生的知识、技能完全依赖教师的教导,那只能被时代淘汰,所以要重视可持续发展,为学生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如果缺乏教育理论和教学教法的教学过程,虽然技术过硬,但教学效果却不一定好。
(3)要有自学的能力
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内容浩瀚无边、更新快,不断出现的各种应用软件铺天盖地,网络技术的发展瞬息万变,网络产生的新生事物层出不穷,信息技术教师不可能完全掌握这么多内容,只能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无限地提升。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师来说,要不断地自学,给自己充电。通过网络、报刊等手段,学习普通文化知识将其内化为个人文化素养,学习所教学科知识来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学习教育学科知识去理解“如何教”,将三者结合通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
三、要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是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我认为提高教学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教师“我教你学”、“我讲你听”居高临下的地位,学生完全任教师摆布,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失衡的。学生在这种情形中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创新能力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下,教育活动中,师生是一种平等、自由、宽容、关心、合作的关系,教师要善于给学生提供表达自己思想、意见等的机会,鼓励他们积极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这样能够创设一种愉悦、和谐、充满人文情怀的课堂氛围。教师要确立与学生平等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主导,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最大限度地促进个体的发展。
(2)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是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教师精心准备每节课是培养兴趣的前提,所以首先教师要有认真的态度。组织好课堂,让整堂课有序而不死板,学生活泼而不混乱,先使学生信服教师,再培养对学科的兴趣。针对具体的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所,确定一个非常精彩的教学主题可以引起学生兴趣;铺垫良好的教学氛围,善于合理利用教学软件,这是上出一节好课的基础;针对学生特点、教学环境,采用科学、恰当、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巧用学与玩,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3)多听课、参加研讨。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告诉我们借鉴是提升自己的手段。信息技术学科新,年青教师多,经验少,要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听同行的课、常研讨是必不可少的捷径。这样有利于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的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利于激发了教师的兴趣和热情,形成良好的教学风气。听课过程中,注意听课、观察教师和学生,教师上课是门艺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设计方法;有的教师幽默风趣,课堂氛围轻松快乐;有的教师激情澎湃,学生的情绪高涨。他们坚实的基本功、教学技巧和方法,都在提醒我们需要学习改进。
如何提高职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篇6
关键词:职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提高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
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 (A·Bandura) 把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一个人对其完成特定工作或任务所需能力的自我判断或自我评估, 也是对其能胜任特定工作或任务的一种信念。”通俗地讲, 就是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和评价。班杜拉的研究表明, 即使个体知道某种行为会导致何种结果, 但也并不一定去从事这种行为或进行某种活动, 而是首先推测一下自己行不行, 有没有实施这一行为的能力和信心。这种推测和估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感的表现。例如, 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讲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 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 才会认真听课。能取得好成绩固然是每个学生的理想所在, 但力不从心之感却会使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所以, 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 自我效能感就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
影响职高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
根据班杜拉的理论, 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 笔者认为, 影响职高学生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信息源。
行为信息这是指学习者过去的亲身经历, 它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使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自信;反之, 则易使人对自己丧失信心。自卑感是职高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有相当比例的学生认为, 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 上大学的梦想破灭了, 对上职高信心不足或毫无信心。有的学生说:“虽然现在职高学校有对口升学的机会, 可以报考高职院校, 但由于社会存在偏见, 总感觉职高生低人一等, 内心有一种自卑失落感。”这种自卑失落的心理使学生精神不振, 学习缺乏动力, 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也直接影响了学习效果。
代理性信息个人能够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关于自我可能性的知识。一个人看到他人取得成功, 会说服自己应该怎样做。这种认识是通过将他人与自己进行比较形成的。当看到一个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时, 会增强对自己的信心。相反, 当看到一个与自己具有类似能力的示范者, 虽然经过巨大努力但还是失败的时候, 对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会有较高的评价, 所付出的努力也不会太多。我们知道, 社会上职高生成功的案例远远没有普高生成功的案例多。由于我国人才市场发展还不健全, 职高生往往成为无人问津的“被遗忘的角落”。因此, 职高生普遍存在一种悲观失望的心理, 认为自己在学校学得再好, 能力再强, 也难于就业, 从而感到前途渺茫, 学习没有兴趣, 甚至自暴自弃。
言语劝说他人的言语暗示能使自己相信可以做从前不曾做到的事。言语劝说的效果要依劝说者的可信性、声望和专长而定, 劝说的内容如果得到了一致公认的评价, 或被劝说者已具备足够的相信此种劝说的理由, 那么, 这种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作用较大。反之, 如果劝说者不可信, 或劝说内容与自己的经验不一致, 就不可能产生好的劝说效果。教师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 大多是空话大话, 不能说到学生的心里, 不能让学生明白他能干什么和怎样干, 所以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情感唤起在充满紧张、危险的场合或负荷较大的情况下, 感情易于被唤起。研究表明, 焦虑水平过高的人往往低估自己的能力, 疲劳和烦燥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任务。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接受的是基础教育, 进入职高后转为职业教育, 知识结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对于缺乏独立生活能力和实践锻炼的职高生来说, 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另外, 职高学校更重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重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 学生感到心理负担很重。在调查中发现, 部分学生认为专业课太难, 自己基础差, 学不懂, 对完成职高学业感到焦虑, 特别是一年级学生对学校规定参加专业技能等级考核非常惧怕。这种焦虑紧张的心理, 给职高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
环境信息某些情境比其他情境更难以控制。由于受应试教育影响, 学校和教师过于强调书本和分数, 致使学生养成一种扭曲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 同学之间缺少友爱和互相协作。更有一些学生对别人比自己强心怀嫉妒, 看到别人成功比看到自己失败还要难受;还有学生对别人的成功不屑一顾。这些学生聚集在一起, 大家相互观望, 一个不想学, 个个不想学, 想学的学生积极性也被严重挫伤。这种环境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不利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和提高。
培养职高生自我效能感, 激发学习动机
教师要着手培养职高生的自我效能感, 促进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兴趣, 该如何做呢?
外部强化班杜拉指出, 在人们掌握了某些知识和技能, 显示了自己有能力的时候, 外部强化的恰当运用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建立。例如, 笔者在班上进行口语训练, 让每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并模拟招聘会现场, 让学生了解就业要求;指导学生参加各种演讲、朗诵比赛和专题讨论, 增强学生自信;配合学校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参加国家有关职业技能的考级、考证;组织适应择业需要的实用技能训练和技能大赛;创办校级文学刊物《天湖文苑》, 组织并指导学生写作, 还鼓励学生将文章发表。通过开展实践活动, 学生不仅受到了锻炼, 培养了创新精神, 提高了实践能力, 同时还受到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教育, 感受到了成功, 明白自己能做什么。这些为学生毕业就业奠定了思想和能力基础。
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人不仅受到外部强化的影响, 还受到自我强化的作用。它是以自我奖赏的方式激励或维持自己达到某个标准的行为过程。培养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强化, 关键是使学生建立合适的标准。标准过高易遭受失败和挫折, 标准过低又不利于激发进一步努力的热情。在一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中,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自己的学习进展情况或问题解决的程度来判断自己的能力, 还可通过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能力。过度的比较易使值得高兴的事失去强化的作用, 引起自卑的事会使学生更自卑。但如果没有比较, 差生会自暴自弃, 好学生会固步自封。因此, 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心理, 引导学生进行正面的比较, 而避开消极的比较。要让学生进行自我比较, 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进步, 建立信心。看到差生有一点点进步就应及时给予鼓励。在学生遇到失败时, 尽量避免将他们与其他人作比较, 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 鼓励他们向更好的学生看齐, 鞭策其进步。总之, 使学生学会设立目标, 促使其进行自我比较, 是提高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有效的办法。
归因训练长期以来, 不正确的归因损伤或泯灭了职高学生的自信心。很多教师和家长常常指责成绩差的学生, 把学习成绩差的原因归结为学生智商低、接受能力差、脑子笨等, 严重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 导致学生惯于把学习中的失败归结为自身能力差, 最终变得不思进取, 成为“惯于接受失败者”。教师在进行归因训练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针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任务、不同的场合和条件, 给予学生不同的归因反馈, 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学生的自尊, 使学生对成功有良好的期待, 激励学生进一步努力。在归因训练中让学生学会对原因有客观认识也很重要。一个倾向于把一切原因都归于自我内部的学生往往较勤奋, 成功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 失败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努力不足, 因而需付出更大的努力。这样学习, 不论成功与否, 都能使他们对新的学习产生较高的期待, 维持或提高自我效能感。但一切原因都归于内部主观上也是不现实的, 容易在失败之后产生自责心理。倾向于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因素的学生, 常有较低的自我效能感, 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估计不足, 缺乏责任心, 在学习中不是对自己要求过低, 就是高得不切实际, 不愿对学习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做出更大的努力。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有一个平衡的归因结构, 使学生对自己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有科学的认识。应使学生在成功时认识到自己是有能力的, 在失败时不对自己的能力丧失信心, 促使其进一步努力。
学习策略培养一些教育心理学研究者认为, 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由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管理和自我监控。为此, 学生应具有恰当的观念和方法, 还应抱有对完成学习行为充满自信的主观认识。在学习中如果学生知觉到课题很难, 以自己已有知识和技能应付起来很困难, 就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学生具有使这些消极知觉转化为积极动机的策略和技能, 那么持续探究问题的兴趣和努力程度也不会降低。这表明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有助于提高自我效能感, 因为学习策略是工具性知识, 它会使学习行为更有效。常用的学习策略有:搜集信息、记录和追踪、复述和记忆、确定目标和计划、组织和转换、自我推论、自我评价、寻求帮助、检查笔记、复习和评估测验等。通过对学生这些学习策略的培养, 就可以使其学习行为更有效, 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过分依赖教师的辅导逐步过渡到自己独立学习, 在介绍某种学习策略之前先讲授教材上的内容, 这样学生就不用费劲地同时学习两种新东西了;要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做示范;要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策略更有效;要鼓励学生琢磨自己的学习策略;要给学生提供探讨和参与各种学习方法全过程的机会。
当然, 实际上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综合过程, 教师可根据不同情况、针对不同条件、采取不同途径来提高职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刘诚.青少年心理:社会动机与学习[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89, 17 (2) :162-175.
[2]黄毅英.自我监察与强化作用对解难表现的影响[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90, 18 (1) :27-34.
[3]侯杰泰.如何在归因研究中量度成功及失败的原因[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89, 17 (1) :11-16.
[4]侯杰泰.个别学业成败原因的归因含意[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89, 17 (2) :148-153.
[5]潘泳棠.归因论与教育[J].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报, 1989, 17 (1) :3-9.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篇7
关键词:小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提高;思路
1 引言
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是相对家长或者教师提出的管理被动产生的管理意识相对应的,是在经过学习或者教育之后形成的,学生自己由内向外而产生的一种自己约束和管理自己的意识。在对小学生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对于是非观仍判断不准,价值观也不明确,因此还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与更多的引导。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大,尤其小学中年龄比较高的已经具备一定了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思考的意识,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教师和家长都需要充分的发挥和引导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让学生在主动管理自我的过程中度过,这对于对学生的管理效率提高,以及学生独立性的提高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1]。而且本身自我约束和被动管理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不同的,被动管理只能是遵守,家长或者教师应通过恰当的范例示范,或者语言行动上的引导,形成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2 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的必要行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又是发展的主体,教育活动是他们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学生对教育信息不是被动地全盘接受,而是能动地有选择的接受,因此,这就提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促进能力与意识的形成。那么什么是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呢?严格的讲是指小学生对自己本身、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管理的意识。德国作家约翰.保罗曾经说过:“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是能够认识自己。”在现代的班级中,一般都有几十名同学,那么在这数十名学生组成的班级中,光靠班主任、任课教师等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最有效的管理效果的。而要想真正的达到有效管理,那就需要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这也是新时期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形成的必要途径[2]。
3 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的主要思路
3.1 给与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机会
要想让孩子或者学生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首先就需要给学生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而现在在生活实际中,由于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甚至有一个家庭八位长辈共同关注一个孩子,真正的掌上明珠。这种情况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就随之而产生,事事都为孩子考虑,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谈何自我管理,一切都有家里安排好。到了学校,教师也是一样为了提高班级管理效率,或者课堂行课效率,教师就对学生严格要求,一切都要按照教师的意思来,绝对的服从,这样时间长了之后,孩子慢慢的就失去了自我管理的意识,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管理的能力。为了摆脱这种弊端,家长在家庭中需要适当的放松对孩子的管理,比如节假日,家长可以让孩子自行选择做什么,在一定的监控范围内,让孩子做他们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还有有目的的给孩子创造一些让他们自我管理的环节。比如让孩子试着自己给自己做饭,自己给自己洗衣服。在学校中,教师也要适当的给学生创造的自我管理机会,比如建立学生班级民主管理机制,给学生更多的民主管理机会,在班级内部形成自我管理的氛围,一些涉及班级管理的事情由学生自主商讨一些管理办法。比如,关于迟到问题的处理,教师就可以征求同学们的意见,集思广益,让同学们提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而且又能惩罚分明的办法。
3.2 强化学生对自我能力的整体认识
形成自我管理的意识,首先应该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也就是应该让学生能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包括:自己的能力、智力、个性和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取长补短的利用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进行自我管理和提升,促进全面提高。当然,学生对自己的认识需要教师的引导,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对自我正确认识的过程中,传授更多的方法层次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个别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全方位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分析结果把班级中的学生分成几类,然后让性格、能力、智力相似的学生们再进一步探讨,最终让学生都对自己有个准确的认识[3]。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有了准确的认识之后,他们就可以对如何管理自己,管理自己的哪些事情有个更加准确的了解,有利于有的放矢的开展管理。
3.3 促进自我管理意识环境的形成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精神状态,即学生的自我教育、自主管理。而自我管理需要有一定的环境,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他们年龄较小,能力有限,需要有一定的环境来随时提醒和激励他们,自我管理是正确的,让学生们随时想到自我自我管理。在整个班级,乃至整个学校,都要形成一种把自我管理当成榜样的环境和局面,让每个学生都能随时想到自我管理,引导学生积极开支脑筋,想办法,根据班级特点,能动地、自主地进行工作。尤其对那些平时自我管理能力和意识强的同学,教师需要给与适当的精神与物质奖励,让大家都看到自我管理是一种正确和高尚的事情,只有这样,时间长了,才会让每个学生都形成这种自我管理的意识。而且这其中,教师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设定最恰当的引导模式,创造最适宜他们发挥的氛围。
4 结语
让学生形成自我管理意识,尤其对于小学生而言,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看似简单,就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问题,但其实真的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形成最自己发挥的管理意识,形成最佳的管理效率,这事一个长期的过程[4]。而且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能够说明,马上就能立竿见影的去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这需要长期的摸索,才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建立不同的培养模式,最终形成一套有效的方案,让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我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清宁在线:引导小学生学会自我管理[EB].
[2] 小学生如何进行自我管理[EB].
[3]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EB].
如何控制好自我介绍的时间 篇8
硕士毕业的小李口才很好,曾经在学校参加过演讲比赛,校外做过销售兼职,因此对于即将到来的面试中的自我介绍环节很不以为然,以自己的经历,完全无须花时间准备,到时候临场发挥就行了,他的求职意向是做网站策划,在应聘一家著名的网站时,面试官要求他进行自我介绍,在这个过程中,他从行业的现状,到发展,趋势,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结果被面试人员毫不客气地打断了,自然这次面试也再无下文。这便是不善于把握自我介绍时间的恶果,那究竟该怎么样控制自我介绍的时间呢?我们建议,最好每一分钟,阐述一项内容。
在面试自我介绍中,给予求职者的时间一般是三分钟,在这三分钟里面,如何安排时间呢?首先,第一分钟的时候,可以进行个人基本情况的介绍,例如教育背景,第二分钟的时候,可以就自己以前的工作情况做一个展开,如果你是应届毕业生求职者,可以说说你在学校的社会实践情况,在地三分钟里,你可以简单谈谈对本职位的了解,以及本行业的看法,在面试中,经常会见到1分钟自我介绍这种面试方式,这个时候,时间更不充裕,应该就一点开始展开,例如你是应届毕业生,就应该侧重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丰富,则应该具体阐述工作经历。
在很多面试中,一些求职者不重视自我介绍,只是简单介绍下自己叫什么,是什么学校毕业的,曾经工作在哪里,几秒钟就结束了自我介绍,浪费了面试官给你的介绍机会,这点是很糟糕的,一方面,面试官无法从你的这些介绍中,抽取所需的信息和你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你在表达能力的欠缺。在面试中,应当合理把握自我介绍时间,既不要浪费,也不要拖拉。
关于我的大学生活演讲稿范文精选 我的大学生活演讲稿(2)| 返回目录
大学生活最经典的说法是鲁迅先生的四部书:大一是《徬徨》,大二是《呐喊》,大三是《伤逝》,而大四是《朝花夕拾》。
我现在大二了,这些时间是在想一个问题:以前的时光学到了什么?回想起来真是可笑,没有多少光荣的学业。但也并不是一无所获的。
记得大一刚来的时候,面对陌生的环境,心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有着一连串的事件,让我觉得自己特别倒霉。军训时由于别人的错误,我被教官编排到最后一列,不能参加检阅。和同学一起外出,丢失了身份证。回到学校食堂吃饭时,发现不见了饭卡。当我想要从书本海洋忘掉这些不愉快,去图书馆借书,却找不到借书证。那一刻,我觉得上天是不公平的,世界是黑暗的,我怎么就那么地不走运。情绪很低落,甚至觉得我的美好的大学生活在萌芽就惨遭天灾了!
生活终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有云散月明的时候。大一时我积极地参加了许多社团活动,我加入了系里的团委会,加入了班的篮球队,我还参加了演讲、辩论赛,并获得优异的成绩,还得到同学们的推选,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这些都让我的大学生活充实起来,也让我学到许多课本以外的知识经验。
让我感到遗憾的事也有不少。由于参加了很多社会工作和课外活动,学习抓得不紧,真有点后悔之前没有博览群书,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尤其是计算机、英语方面的学习还很不够。衷心地希望师弟、师妹们珍惜现在的学习时间,在参加社团活动时,一定要把握一个度,做到全面发展。
大学生活已经过去了一半了,洗却当初的不知所措的惶恐,我知道我长大了,也明白了许多。不管生活多么地不走运,这决不是上天的故意捉弄,也不只是只有你一个才人才这样,生活就是要有挫折,有磕磕碰碰才能促使人长大:也不管你曾经有多少成绩,多么优秀,那都是过去式,人不可能只能停留在过去而不进步:也不管生活有多少遗憾,只有能认识到,永不放弃心中那份追逐梦想的挚热,就会有前进的动力!
【如何提高自我控制力】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自我控制能力10-07
如何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11-07
如何规划人生和提高自我能力09-29
项目部如何控制施工成本提高效益06-14
中学生如何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06-12
浅谈如何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监控能力05-20
如何提高口语08-27
如何提高唱歌技巧10-21
日语听力如何提高06-13
如何快速提高口才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