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2024-09-21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共9篇)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篇1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的反馈艺术

第一次集中反馈——导入新课,了解学情。

教师向询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党的生日、同学的生日,引入新课。第二次集中反馈——学习探索,寻找规律

1、初步感受年月日

师: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一点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是怎么规定的?(演示三球仪说明)

师:同学们能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吗? 生1:今年过春节放花炮到明年再过春节放火炮就是一年。

生2:今年5月7日是我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7日,我长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生3: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就是一个月。

生4:今天早上8点钟上数学课到明天早上8点钟在上数学课就是一天。

(课堂上,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说着、笑着、回味着生活得经历,初步体会着年、月、日的时间概念)

师:要想知道现在几点钟了,看钟表,要想知道现在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看什么呢? 生:年历卡。

2、学习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

(1)教师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年历卡,认真观察,并提出问题进行思考。①一年有多少个月?

②一个月有多少天?每个月的天数有什么不同? 两人一组,边观察边议论。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板书: 31天:1、3、5、7、8、10、12 30天:4、6、9、12 29天:2 28天:

(2)教师介绍大月、小月的知识后,师:只有2月很奇怪,有的时候28天,有的时候29天,真有意思!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去请教一下智慧老爷爷吧。(播放平年闰年的由来录音)生说年份,教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吸引学生去发现规律。师出示连续的年份表格,让学生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第三次集中反馈——灵活运用,巩固加深。

1、判断平闰年(出示反馈卡,平年举红牌,闰年举绿牌)

2、计算一年的天数。

3、质疑。

生:这大月小月是谁规定的?为什么二月份天数这样少?(播放凯撒、奥古斯的故事)

第四次集中反馈——归纳概括,寻找规律。① 记每月天数

介绍拳记法、歌诀记法 ② 填空 ③ 动脑筋

小强满12岁时,只过了3个生日。猜猜他的生日是哪一年? ④ 小游戏

按1到12月出生的顺序,挑选12名同学戴上头饰排成一行。随着教师的提问,立即采取行动。比如大月同学向前一步走等。

反思: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学生”双向、多向信息交流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信息交流的顺畅否,取决于教师的调控艺术,信息交流的深刻与否,有取决于教师的反馈艺术。

1、全程反馈

吴老师把信息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教学前的超前反馈-教学中的随堂反馈-教学后的总结反馈”的全程反馈模式。

① 超前反馈:在上新课前她通过与学生谈话、讨论和向学生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等问题导入新课,又联系学生的生日,使学生进一步领会年月日的概念。进行简单的前置性测试,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准备状态,诊断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缺陷,检验教学计划的可行性,以便于作出必要的调整。

② 随堂反馈:在这一堂课内吴老师及时客观全面反馈课堂教学信息。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看(学生表情、态度、练习的速度、专注情况等),听(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讨论问题等),问(自评、达标情况、存在疑难等)。做到了当堂问题,当堂解决。

③ 总结反馈:在这节课上完后,吴老师针对年月日的内容设计的反馈题,掀起了课堂的小高潮。实施抢答小测验、小游戏找生日,了解学生本课达标程度。,对于存在的薄弱环节,在进行必要的补救。避免了积累误差和“滚雪球式”的问题出现。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篇2

《认识方程》是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记得一年前自己执教这个内容时, 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学生脑中搭建的“方程”这个模型不够全面, 导致课后作业一半学生错误。那么, 吴老师是怎么建构“方程”这个概念模型的呢?

一、建模准备, 感知对象

在开门见山式的揭示要研究的课题内容后, 吴老师问学生:“要想学习方程, 离不开一个重要的朋友, 你们知道我带来了什么吗? ”学生猜出天平后, 老师揭开黑板上用白纸掩盖着的简易天平图片。接下来通过肢体语言的表达, 让学生充分感知天平。

概念类模型的建立是渗透数学模型思想、实施“模型化”数学教学模式的基本形式和基础。高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 思维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殊阶段, 知识的形成大多以实物图、形象图作蓝本。因而整节课, 吴老师以天平为线索, 从“实物天平”到“心中的天平”, 让学生借助“天 平”这个脚 手架搭建 “方程”的模型。

二、建模过程, 丰富表象

接下来, 教师通过黑板上的砝码和水果, 让学生初步体验天平平衡和不平衡两种情况。吴老师的设计分为三步:

第1步:从熟悉的算式入手。黑板上天平的右边摆了300克的砝码, 要求学生选择相应的水果使其左右两边平衡。学生很快就在黑板上选出1根香蕉180克和1个苹果120克进行操作。但吴老师并没有立即进入下一环节的操作, 而是问学生:你能用数学语言记录下这种现象吗? 引导学生用式子来 进行表达 。当学生 说出 :180+120=300。吴老师及时给予肯定:真好, 这是我们过去学习过的加法。这沟通了方程和加法算式的联系。

第2步:引导学生进行迁移。吴老师从黑板上拿走1个120克的苹果, 问学生:这时候天平会怎么样? 毫无疑问, 学生都说:斜了!紧接着她又拿出另一个苹果, 继续说:“我现在要把这个苹果换上来, 这个苹果有多重, 并不知道。该怎么表示? ”学生在下面说:x, 用字母x表示。老师笑着说:“和我想到一块去了。那你说, 把这个苹果放入盘中, 天平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根据学生的操作, 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 记录下三 种情况 :180+x=300, 180+x>300, 180+x<300。此时 , 老师又把黑板上的香蕉拿下来, 换成质量相等的都为x克两个苹果, 学生又顺利地列出了含有乘法的等式。

第3步:丰富学生表象。有了前面充分的铺垫, 学生对后面发生在天平上的现象都能正确记录。但吴老师并没有让学生进行重复地练习, 而是让学生“摆脱 ”操作 , 在头脑中 进行想象。引导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达。由于思维定势, 学生都想到用字母来表示。于是老师问学生:“还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吗? 不是用字母表示的, 请你在纸上写出来。”终于, 一个孩子展示了她的式子:30+□=50。吴老师相机展示了另外一种表达方式:30+1个核桃=50。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 吴老师充分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提供了丰富的感性学习材料, 从具体到半具体半抽象再到抽象, 运用类比、概括等方法, 把实际生活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 将其数学化。

三、建模本质, “分类”“抽象”

吴老师问学生: 这么多算式, 都是被谁给“称”出来的?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天平。“面对黑板上这么多的算式, 你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分类。由于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 课堂上,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分类, 吴老师又用到了“天平”。当学 生把这些 算式分为 两大类———等式和不等式时, 吴老师说:“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等式。这里等式都一样吗? 哪儿不一样, 还可以再分类吗?”引导学生进行二次分类。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把都是数字的分为一类, 把含有字母的分为一类, 含有文字和□的分为一类。在学生把黑板上的等式用粉笔圈出来后, 吴老师指着都是数字的算式说:“像这种情况, 你们过去见过吗? ”学生齐说:见过。老师说:“这就是我们学习过的算式。那这样的情况 (师指着剩下的两类) , 大家没有见过。这样的式子, 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 叫什么?”部分学生脱口而出: 方程。此时教师顺势而问:“什么叫方程呢? ……”

至此,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方程”这个概念进行了描述, 脑中建立了“方程”这个概念的模型。课堂上, 吴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归纳等思维活动, 复合表象, 将本质属性抽取出来, 构成同类对象本质的关键特征。同时, 让学生对“方程”的关键特征尝试用语言或符号进行概括与表征, 从而获得概念。

四、建模目的, “内化”“应用”

揭示出方程的定义后, 吴老师请学生到黑板前圈出是方程的式子。意料之中, 这个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当年我班上学生出现的问题一样。他只圈出了含有字母的等式! 于是, 老师引导其他学生和这个学生对话, 通过“苏格拉底式”的问答, 让这位学生认识到自己对概念认知方面的不足, 从而完善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在模型应用阶段, 老师出示了一道题: 把2000毫升的水倒入一个200毫升的水杯和2个热水瓶, 正好倒完。理解题意后, 吴老师问学生:“这里有天平吗? ”学生纷纷摇头:没有。吴老师又问:“真的没有天平吗? ”学生开始说:有! 吴老师紧接着说:“真好, 都看见天平了。那把你心中的天平‘亮’出来。”于是, 学生又一次用肢体语言表达出这道问题。此刻, 吴老师说:“把你看到的这个现象用数学语言来表达, 也就是要列出什么?”学生接口说:方程。借助于“心中的天平”, 学生顺利地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篇3

面对记者,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吴正宪坦言,这一过程,其实她并没想到,“有兴奋,有激动,但更多的是压力,是‘一个人失语就意味着67万人缺席’的沉甸甸的责任。作为人大代表,我会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为国家教育发展建言献策,争取不负众望。”。

对于教育界人士而言,吴正宪可谓是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数学教学的资深名师,以快乐课堂为核心的“吴正宪教学法”更是风靡多地中小学课堂。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前,除了老师,她还常被称为“吴委员”。10多年北京区、市两级政协委员、常委生涯中,吴正宪富有感情的观察、不失理性的见解和敢想敢言的执着,都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做小学教师 她是孩子们最喜爱和爱戴的老师

每天从早忙到晚的吴正宪终于在参加完调研之后,挤出时间接受了记者的专访。眼前的吴正宪笑容可掬、亲切和蔼,快人快语。她告诉记者,在学生时代,她就有“小老师”的绰号。

绰号来自吴正宪的成长经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刚读初中的吴正宪就曾经登上讲台,为全区讲过数学观摩课《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听课的一位专家断言“这孩子是做教师的料”。

1970年7月,未满16周岁的吴正宪从北京108中学初中毕业。在学校表现出色的吴正宪,因为班主任马惠玲老师的全力推荐,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这个脸上还挂着稚气、小学五年级时就萌发了当教师理想的小姑娘,既兴奋又惋惜地在日记中写道:“当我的一只脚刚刚踏进青春的门槛,另一只脚还流连于做学生的纯真时,就已经开始承担起成人的重任。我多么希望还能在求学的征途上继续学习深造,汲取营养。”尽管上大学深造的梦想未能实现,吴正宪却格外珍惜当老师的机会,暗暗在心中立下了“为千千万万的孩子们带去幸福和快乐”的大志愿。

为了弥补自己学历低的不足,尽早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吴正宪为自己制定了约法三章:要敢于吃别人不愿吃的苦头,要乐于花别人不愿意花的时间,要敢于下别人不愿下的苦功。

通读《中国通史》、一字一句亲手抄写《唐诗三百首》……一个又一个夜晚,当同龄女孩子享受花季时,吴正宪却伴着孤灯苦读。“尽管搬了好多次家,可是那一尺多高的手抄本我一直舍不得丢。因为这些东西一直是激励我不断学习的动力。”回忆这段日子,吴正宪十分动情。

大量的阅读,勤奋的学习,为成就今天一代小学数学名师吴正宪打下了厚重的人文底色。

机会总是垂青时刻准备着的人。1978年,吴正宪被选送到北京第一师范学校深造,圆了系统学习的梦想。1980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北京市崇文区锦绣街小学。校方找她谈话,现在学校数学老师很缺,下学期从教语文改教数学吧。她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要接手的课是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课,对刚从中师毕业的吴正宪来说应该不是难题。可那个暑假,她一天都没歇。她找来了小学数学1至12册的全部教材,全盘通读一遍,亲自做了一遍所有的例题、思考题及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同时,还查阅了大量的参考资料,虚心向老教师们学习,并根据数学知识内在联系整理成知识网状图,记下了厚厚的一大本学习笔记。学习中,吴正宪遇到精深数学难题解决不了时,就动员爱人、哥哥、嫂子一起来参与讨论,直到弄懂为止。

“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我在台灯下认真演算着数学题,凡是要求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解的题目,我首先从自己做起;遇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辅导中的高难度题目,我就一张张草稿纸地演算,草纸摞起来比写字台还要高。当时《人民教育》发表的329道小学教师自测题,我只用几个晚上便全部完成了。我还精心整理了《小题库》、《难题辨析》、《思维训练》、《趣味数学》、《教海拾贝》等二十余本学习笔记。就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我攻下了第一关——教材关,为提高数学素养奠定了基础。”回忆自己最初走上数学教学岗位的情景,吴正宪记忆犹新。

多年来,她致力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

2008年,吴正宪提出了符合儿童认知需要和心理特点的“既有营养又好吃”的数学教育理念。即强调数学教师应该坚持向儿童提供符合其心理特征和能力水平的数学教育,促进儿童终身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以及科学的探究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提供符合儿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实现“营养”又 “好吃”的双重价值追求,使儿童真心爱上数学,实现“乐学、爱学、学会、会学”的良性循环。最终吴正宪提出了“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的全面育人目标。《吴正宪创设儿童喜爱的数学课堂实践研究》分别荣获北京市政府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课程改革成果一等奖。

做教研员

她是教师们尊重信赖的教研员

1994年初秋,吴正宪结束了25年的小学教师生活,来到北京崇文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成为了一名教研员。2002年因工作需要,调入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任小学数学研究室主任。

她是北京“吴正宪数学教师工作站”的领军人,她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引领基层教师实现专业发展,带出了一批批优秀的骨干教师队伍,在北京乃至全国产生良好影响。

2012年,吴正宪荣获国务院全国“两基先进个人”称号。而今,虽然她获得了不少的奖项和荣誉,但是吴正宪的身影依然常常出现在农村的偏远地区。她的办公室在基层、在学校、在课堂。她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和教师们、徒弟们交流着如何让学生喜欢数学、如何让学生会学数学、如何实现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聚集了来自北京市16个区县的72名市区骨干教师及教研员,这些团员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主动为北京山区教育服务,形成了一个“1+8+n”教师研修机制。

吴正宪作为北京教科院的研究人员,始终关注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她采取分层培养、措施到人的方法,精心培植青年教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她培养了一批具有高敬业品格、高合作精神、高专业水平的青年教师,他们中已有不少人崭露头角成为所在地区的教学骨干,在各自岗位上充分发挥着作用。吴正宪特别关注山村的教师成长,高度重视支教工作。几年来,她与小学数学团队行程遍布首都的京郊大地,吴老师亲自上课,与山区教师现场对话,悉心倾听老师们的心声,感人至深。她的每一场讲学都引起轰动效应,在当地产生强烈反响。

她创新教师团队研修机制,提供了新课程下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建设方式的变革范例。作为老师的老师,她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特别是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几年来她团队的队员已经有20余位成为北京市特级教师。每当提起此事时,吴老师总是说主要是团员及基层学校的努力。

吴正宪曾在国际数学研讨会上代表中国教师宣读论文,被译成英文在国际上交流;她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制了教学片,中国教育台在《名师讲坛》中播放了她的个人专辑;她作为北京市特级教师代表,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与院士同台为来自全国的一千多名师生代表进行现场交流;她曾作为教育部专家组成员参加了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2I世纪实验数学教材的审定工作;她在海峡两岸研讨会上做了学术报告,代表中国教师在英国进行学术交流,受到专家及教师的一致好评。她已独立完成近百万字的四本数学专著,吴正宪的课堂教学及论文多次获全国、市、区优秀奖,在中国小学数学界产生较大影响。她主持的课题分别获教育部国家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科研成果一等奖。她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人民教师奖”、“北京教科院职业道德标兵”等称号。在全国,吴正宪拥有千千万万的教师粉丝。

作为人大代表,

她认真履职,为百姓说话

2013年,是吴正宪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她是来自北京基础教育系统的基层教师代表。深知作为人大代表,肩上又多了一份重任。

这两年来,她更忙了,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进行深入的调研,可以用马不停蹄来形容。每一项议案背后都要有扎实的调研为基础。她的工作需要经常到基层做教研、督导。这也成为了她深入基层,了解民生的重要途径。此外,她还随全国人大、教育部国家督学到部分省市进行调研及督导检查,参加了人大专项调研。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让她开阔了眼界,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教育、看民生、看社会、看发展……

在广泛调研中,吴正宪深切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感受到自己工作的价值。她深刻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代表,在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之余,更要为大家服务,替人民说话,为人民办事,传递人民的声音,这样的建议才能更有力量。

作为新代表,让吴正宪颇为意外的是,自己被安排参加北京团的媒体见面会。 “我觉得很多市领导都在,应该问我的不多吧?面对记者的问题该如果回答?”刚接到任务时,她心里忍不住打鼓。

岂料很快就有记者抛出问题:给学生减负了减这么多年,但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是为什么?“我一开始很紧张,但很快平静下来,这是我了解的问题,我做了大量的调研,了解学生、家长真实感受,对这个我有发言权啊。”

《吴正宪代表:如果孩子连做梦的时间都没有又怎能实现梦想》《吴正宪代表:换个角度看减负》……她朴实而生动的回答立即被媒体高度关注,并在社会上引发广泛讨论。

让吴正宪感动的是,当年的班主任立即发来短信:正宪,看到了你在人代会上的发言,很为你高兴。“还有学生、同事,许久不联系的老同学、老街坊,都打电话发信息,说这个提得好给你点赞,这个还可以怎么提,那个还应该再研究。”在吴正宪看来,这充分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全国两会,对人大代表的履职抱有很高期待。

2015年的两会,吴正宪说自己还会关注残疾学生、特殊儿童的问题,她正在做调研。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减轻学生负担问题、老年社会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学,应该建立老年大学,让老年人过有品味的老年生活。这些问题她都会持续关注。

吴正宪认为,代表履职,是一个可以向他人学习并不断督促自己学习的过程。与其他平台相比,人大代表的一言一行要更加严谨,要经得起推敲,时刻接受社会的监督。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吴正宪 篇4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除法算式,看看大家谁的反应最快?(课件)28÷4=

2÷100=

6÷4=

0.7÷2=

9÷10= 师:两个数相除的商有可能是整数,也有可能是小数。1÷6等与多少呢? 生①:0.1666…

师:1除以6除不尽,结果除了用循环小数,还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②:

师:这是你的猜想,光猜想不行,我们还得验证,经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这个问题。

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研究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师:这是一个圆形纸片,把当作一张饼,如果要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多少张,该怎样列式?

生①:1÷3=

结果是多少张?(课件演示)

师:每人分得1张饼的,就是张(板书)1÷3=(张)

d)如果把3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吃,每人吃多少张饼呢?怎样列式? 生①:3÷4 师:每个人手里都有3张纸片,以小组为单位,亲自剪一剪,拼一拼,看看结果是多少?(小组合作)交流

生①:把每个人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吃一份,就吃了张。师:谁能给他们组的想法提几个问题? a:你们是几张几张的分的?

b:每人每次分得多少张饼?(张),c:分了几次,共分了多少张?(就是3个张就是张)d:怎样才能看出是张?

师:谁是和他们分法一样的?还有更简单的分法吗? 生②:把3张饼摞起来分,每人分一块,就是张。师:提出问题:

a:现在是几张几张分的?

b:每人分了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 c:3张饼的就是多少张饼?

d:怎么看出是张?(还得一张一张的摆)师(小结):【课件出示】

把3张饼一张一张的分,每人每次分得张张饼,分了3次,共分得3个张,就是张; 也可以把3张饼摞起来一块分,每个人都分得了3张的,就是张(板书)3÷4=(张)【评析】两种分法都强调分得了多少张饼,让学生初步体会了分数的另一种含义,即表示具体的数量。

借助学具,深化研究。

如果把2张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应该分得多少张?用学具分一分。生①: 2÷3=2/3(张)借助想象,巩固研究方法。

刚才大家都是拿学具亲自操作的,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想像出5张饼平均分给8个人,每人分多少张吗?

生①:略。(课件演示)(5)刚才大家研究了分饼的问题,如果不借助学具你能计算7÷9的结果吗?(7/9)【评析】借助学具分饼、想象分的过程、抛开情境给出除法算式三个环节的呈现层次清楚,逻辑性强,为学生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提供了足够的操作经验。

观察算式,概括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大家观察这些算式,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生①: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师:被除数÷除数= 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a÷b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大家还需要补充什么?(b≠0)

特级教师吴正宪商不变教学实录 篇5

——商不变性质课堂实录

吴正宪老师执教

(一)故事设疑 激发兴趣

游戏导入

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

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起立—坐下)。

3、看手势做动作(手正面—起立,手背面—坐下)。

4、看符号做动作(1—起立,2—坐下)。

提问:这当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板书:变 不变)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除法算式中的变与不变,有兴趣吗?

1.师讲故事。

花果山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南里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给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说:“给你6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只小猴子吧。”小猴子听了,我只能得到2个桃子。连连摇头说:“太少了,太少了。”猴王又说:“好吧,给你60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0只小猴,怎么样?”小猴子得寸进尺,挠挠头皮,试探地说:“大王,再多给点行不行啊?”猴王一拍桌子,显示出慷慨大度的样子:“那好吧,给你600个桃子,平均分给你们300只小猴,你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觉得占了大便宜,开心地笑了,猴王也笑了。谁是聪明的一笑?为什么呢?(一个小小的故事,一个有趣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极大的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回答)生1:猴王的笑是聪明的一笑。按照这3种分法,每只 小猴得到的都是2个桃子。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 6÷3=2

60÷30=2

600÷300=2 师:真聪明!(同时板书算式)

2.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这几个除法算式的商是2)3.大家观察得很仔细,你还能编出几道商事2的除法算式吗?

生:12÷6=2

24÷12=2

30÷15=2 ……(选其中一道板书)4.师提问:怎么编题,商总是2,你有什么窍门吗?

(二)合作学习

教师指导

(三)小组汇报 各抒己见 1.第一组发言:“拿60÷30=2来说吧,被除数60乘2,除数30也乘2,就得到120÷60,商没变也是2。被除数60除以3,除数30也除以3,就得到了20÷10,商和原来比也没变,还是2。”

第二组发言:“还是拿60÷30=2来说,被除数和除数都乘5,就得到了300÷150=2,被除数和除数都除以6,就得到10÷5=2。被除数和除数变了而商不变》”大家纷纷表示同意。2.教师在板条上写出算式:

60÷30=2

(60×2)÷(30×2)=2

(60÷3)÷(30÷3)=2

(60×5)÷(30×5)=2(60÷6)÷(30÷6)=2 ……

3.师:同学们观察得很好,都是找到一道标准题,拿其他的题目与标准题相比,看到了被除数和除数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而商不变,看来大家都同意这个观点,我把大家说的算式表示出来,是这样的吗?(生:对,学生看着这些算式,不住的点头)4.师:对这些算式的排列,同学们有什么意见吗?

5.一女生站起来说:“我想给您提个意见,这些算式放在一起,太乱了,如果把这些算式重新排一下,看起来就更清楚了。”

6.小女孩在老师的帮助下,将刚才写的板条重新整理分为两栏:

左边是:(60×2)÷(30×2)=2

(60×5)÷(30×5)=2 ……

右边是:(60÷3)÷(30÷3)=2(60÷6)÷(30÷6)=2 ……

7.师:同学们,这个意见提得好不好?好在哪里?

“左边的算式都是被除数和除数乘一个数,商没变,右边的算式都是被除数和除数除以一个数,商没变。她把这些算式分成了两类,更清楚了。”

“既然大家都说这个意见好,我们就接受这个意见,谢谢你,小姑娘,你观察问题很有顺序。”

8.谁能把这些算式用比较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

生1:小男孩说:“我通过研究发现,这几个算式里,被除数变大,除数跟着变大,商不变;被除数变小,除数也变小,商也不变。”

9.吴老师根据他的回答在黑板上写出:“被除数变大(小),除数变大(小),商不变。” 自言自语道:真的是这样的吗?

10.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讨论,使学生明确:变大可以是同时加上一个数,变小可以是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但是这样的情况,商都会变。一位勇敢地女孩说:“加一个数,原数也变大,减一个数,原数就变小,可是商变了。应该说如果被除数乘几,除数也乘几,商不变,或者说被除数除以几,除数也除以几,商也不变,这么说更准确。” 11.教师鼓励性的小结:

对小女孩说:“小姑娘,你真棒!我欣赏你流利的表达,更佩服你的勇气。你敢于挑战对方提出不同的意见,很了不起。”

对低着头的小男孩,拍拍他的肩膀亲切的说:“小伙子,你也勇敢,正是有了你的发言,才给我们带来了一次深刻的思考,一次有意义的讨论,使我们大家对这个问题了解得更深刻了,谢谢你。”

12.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乘几用数学语言可以说成扩大几倍,除以几可以说成缩小几倍。谁能把刚才的发现这个规律再完整地叙述一遍。”

13.有了刚才的交流,同学们更踊跃了,一位一直没有发言的同学在吴老师的邀请下,站起来大声说:“在除法里,被除数扩大几倍,除数也扩大几倍,商不变;被除数缩小几倍,除数也缩小几倍,商不变。

14.师:你们真了不起,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发现了这样一条很重要的规律,这就是商不变规律。(板书课题)

(四)举例验证 质疑提高

1.师:这个性质对所有的除法算式都适用吗?你们有没有对其他算式进行试验过呢? 2.学生用不同的算式开始验证: 生1质疑12÷6=2,8÷4=2,这两道题之间也符合这个规律吗?

(五)反馈练习深化认识 1.抢答:根据3120÷260=2,很快说出下面各题的商。

312÷26=

31200÷2600= 1560÷130= 6240÷520= 312000…00÷26000…00=

(1000个0)2.判断下面的算式,哪一个与12÷3相等。

(12×2)÷(3×4)

(12+9)÷(3+9)

(12÷6)÷(3×6)

(12+12)÷(3+3)(12×3)÷(3×3)

3.揭示生活中商不变性质的应用。

启发学生发现:买3件衬衫120元,买6件同样的衬衫240元,买9件同样的衬衫360元,也可以用商不变的性质。衬衫的件数扩大几倍,总价钱也扩大几倍,而衬衫的单价不变,即商不变;等等。4.找朋友。

一位同学手里拿着卡片32÷8=4走向讲台高呼:“我的朋友,请过来!”,其他同学拿着事先发的卡片完成游戏。附: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性质

60÷30=2

(60×2)÷(30×2)=2

(60÷3)÷(30÷3)=2(60×5)÷(30×5)=2

(60÷6)÷(30÷6)=2(60×10)÷(30×10)=2

(60÷5)÷(30÷15)=2 ……

……

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

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篇6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读后感

说实在,读惯了文学类的叙述故事,第一次读教育类的策略方法感觉还是挺枯燥的。但在几次课堂教学后,感到迷茫也无助时,拿起这本书,就像是吴老师在远处给你指明了方向一般。它像是一本工具书,从小学数学课堂的各个方面给你提出建议和改进的方法。

印象深刻的是,在教学习题课时,我们班的课堂气氛总是死气沉沉,孩子们的注意力也都不集中。在我课后反思时,翻开手中的这本书,在书中我找到了答案和方法:我的习题课就是按部就班的从第一题到最后一题,从学生做到老师讲,可见我的课堂没有生趣的原因就在于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吴老师告诉我们:对小学生来说,让数学练习伴随着有趣的情境出现是非常必要的。练习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要给学生提供积极思考和交流的空间,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习题课的设计也需要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老师要先观其全貌,透过数学知识看到深邃的数学方法和思想。

应用此策略,在之后的教学中,孩子们课堂的气氛明显活跃了很多。吴老师给我支的招却不仅限于此,这两天我正在进行《9的乘法口诀》的一课四讲。备好一堂课应从教学目标入手,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理念、教材编排等都发生了变化,虽然对于我这个刚刚开始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手来说,这些变化都没有经历过,但如何面对学生的实际来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实施“以学定教”还是有些难度的。本书中吴老师就支了三招,即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研究学生,直面学生现实。在一讲过后,白校长就问了所有学生一个问题:在讲课前都谁已经会背9的乘法口诀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是:二年2班共55人,有25人会背9的乘法口诀。我的两个班也大都如此,在学习了1~8的乘法口诀后,编口诀和整理口诀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对大多数学生来讲,口诀的记忆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主要困难。因此我也对我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定做出了调整。相信围绕目标设定教学环节,这样的课堂是更能促进学生发展的。

吴正宪教学年月日 篇7

一、以情激趣——创造敢说敢为的氛围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要想获得实实在在的发展,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必要的前提,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敢说敢为的宽松氛围。吴老师就是这样, 为孩子们创造了敢说敢为的氛围。她总能用最短的时间黏住孩子们的心, 激起孩子想学的兴趣。

(一) 以真情引领“走进门”

学生以怎样的情感投入学习, 对于一节课来说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前沟通能为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吴老师在简短的课前沟通中, 用温暖的话语和微笑传递着教师的真情, 激起了学生“走进课堂”的愿望。

温暖的课前1分半钟

在一次公开课上, 吴老师面带微笑走到学生面前, 热情地说道:“同学们大家好!”可学生却没有回应。

吴老师继续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 你们好啊!”

学生像被叫醒似的, 齐声答道:“老——师——好——”

吴老师继续亲切地说:“四面八方坐满了老师, 吴老师拜托大家一件事, 发言的时候声音要尽可能的大, 让最后一排的老师都能听到我们的声音, 好吗?”

“好——”学生声音洪亮地齐声答道。

吴老师却及时地指出:“不拖长音, 正常交流。你们说好吗?”

“好!”学生齐声喊道。

吴老师又亲切地说:“不用喊着说, 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 可以吗?”

“可以。”学生轻快地答道。

“这就对了。谁愿意跟老师大声地说句话?请你来。”吴老师将话筒递到了身边的一个男孩面前。小男孩怯生生地站了起来, 却没有说话。吴老师及时收回话筒, 轻轻地摸着他的头, 依旧微笑地说:“还没想好呢?没关系, 再想想看。”

“老师, 我叫何雨桐。”一个女孩大胆地站了起来。

“何雨桐同学, 你好。吴老师认识了你, 一会儿吴老师会慢慢地认识你们每一位。”

就这样, 在短短1分半钟的课前对话中吴老师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氛围。每个学生都带着信心、带着期待走进数学课堂。学生面临陌生的教师和环境, 难免会紧张, 这时的课前谈话是有必要的, 这是教师对学生情感的理解和尊重。“接不上话”的小男孩得到了理解和宽容, 大胆介绍自己的小女孩得到了温暖的问候和鼓励, 还有更多没来得及站起来的学生也从吴老师的微笑和话语中获得了信心和期待, 学生与教师就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消除了陌生, 拉近了心理距离。

与此同时, 吴老师对学生的尊重, 又不是一味地鼓励和包容, 她并没有放过学生的“问题”, 而是很巧妙地对学生不自然的语言方式进行了指导和纠正, 为整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各方面的充分准备。

(二) 以真情关注“每一个”

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 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先听懂数学, 学会数学。只有听懂了、学会了, 才可能喜欢上数学。吴老师在课堂上总是细心关注每一个学习者, 精心呵护每一个新想法, 不留“死角”。真正的教育公平就在教师对“每一个”的关注中实现。

一个都不能落下

在“乘法分配律”一课的教学中, 有这样一个小片段。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 (如下图) 分别提出了“左右两边的花坛一共有多少朵花”以及“左右两个花坛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的问题。

吴老师让学生任选其一试着列综合算式解答。这时每个学生都在认真思考, 写下了自己的理解。吴老师在坐位间巡视, 不错过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接着, 吴老师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将自己解题的算式写在了黑板上, 还不时地鼓励学生:“只要方法不一样的就可以写到黑板上来。”在教师的鼓励下, 先后有四名学生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自己的算式。

课堂上让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堂生成和实际需求继续展开教学是吴老师的教学特色之一。类似的, 在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中, 给学生创造开放空间后, 教师总会担心学生是否能够说 (或写) 出教师预设的各种情况。因此巡视时, 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谁写的有价值”, 一旦教师“需要的”出现了, 那么就会急忙地继续往下进行。表面的“顺利”是否隐藏了“被忽视的”和“被落下的”, 教师常常关注不到, 或关注不足。然而, 此时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却没有简单地“继续下去”, 而是出现了下面的细节:

吴老师从黑板前走到学生中间, 问道:“一个方法都没有写出来的有没有?也就是写出一种方法也有困难的有没有?举手老师会去帮助你。”吴老师仔细地关注着每一名学生的表情, 甚至还随机询问了一名学生:“你求的是什么?”该生答道:“面积是140平方米。”吴老师又将话筒递到了另一名学生面前:“你求的是什么?”“花有160朵。”吴老师继续面向全班问道:“谁求的是花的数量?请你挥挥手。”吴老师的目光扫过每一只挥动的小手。接着又问道:“谁求的是面积?也请你们挥挥手。谁跟大家的结果不一样?”问完这个问题, 吴老师静静地等了几秒钟。环顾了课堂中的每个角落, 确认没有人举手了又继续说道:“哦, 没有。好的, 那我们继续研究。”

吴老师在课堂上就是这样用心地关注着每一个学生。她耐心细致的询问是对课堂中每一个思考者的尊重, 同时也是对学生每一点创造的呵护。吴老师用朴实而真诚的语言激励学生,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和愿望。同时,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学习”, 就要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掉队”, 尤其是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

吴老师善于在课堂上洞察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这是帮助他们从不会到会的重要环节, 也是教师为学生营造“学会”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吴老师曾提出“听懂了, 才会喜欢”, 不让任何一名学生落在成长的途中。

(三) 以真情助推“你能行”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学习, 最重要的是课堂上要给足学生主动探究和交流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在学习的氛围中自由活动、自主探索、相互对话、彼此启发。教会学生对话, 就是教会学生思考。这是学生获得真知、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吴老师正是用教师的信任、尊重和宽容为学生搭设这样的时空, 用师爱唤醒、呵护学生的智慧,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我能行”。

悄悄话的力量

在一次数学课上, 吴老师一如既往地让有不同想法的学生将自己的算式写在黑板上。但接下来, 吴老师并没有像其他教师那样, 由教师当“裁判”逐一评判, 而是将分析的机会留给学生, 让学生在相互对话的过程中彼此启发, 形成共识, 完善认知。但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并非易事, 需要教师巧妙的点拨、及时的评价。

课堂上, 吴老师指着黑板上的一个算式, 请算式的“主人”拿起话筒与大家对话。可这个男孩拿起话筒却只说了一句:“这是我的。”然后尴尬地站在那里。身边的吴老师并没有着急, 而是面带微笑地走到男孩身边, 趴在他的耳边小声地说了说。只见这个男孩的脸上扬起了欣喜的笑容, 接着自信地拿起话筒说道:“这是我的算式, 你们对我的算式有什么想问的?”接着他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还不时地追问:“你听懂了没?”俨然像一位小老师。在吴老师的提示下, 他还将回答问题的机会给了其他的同学。

吴老师用一句神奇的悄悄话, 化解了男孩的尴尬, 不仅教会了他对话的方式, 更为全班同学营造了一个平等、宽松的交流氛围。在吴老师的课堂里经常能够听到掌声, 那些掌声通常是送给富有创造性想法的学生, 还会送给那些出了错、跌倒后自己爬起的学生。吴老师就是这样用儿童喜爱的方式走进儿童的心理世界, 她成了学生的伙伴, 一起玩, 一起学, 一同快乐, 一同成长。

吴老师在关注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 更会关注他们是否掌握会学的方法。在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常常可以自由地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 这里饱含着教师的宽容与期待, 吴老师用真情为学生营造了敢说敢为的氛围, 教师的真情就是一个个关注的眼神、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次次轻轻的抚慰……吴老师善待学生的每一个想法、每一点发现, 哪怕它不那么完美, 不那么精深。教育就是唤醒, 唤醒学生的情感, 唤醒学生的智慧, 唤醒学生的创造力。

二、以情导学——呵护生命成长的力量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是很正常的, 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应体现在以恰当的时机、恰当的方式帮助学生跨越学习的障碍。在吴老师的课堂上, 学生敢说敢为, 敢于暴露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到困惑的问题。吴老师则用真情呵护学生成长中的每一次努力, 或是失误, 或是成功, 总会有吴老师的微笑相伴。

(一) 以“问题”呼唤“期待”

许多教师常感慨, 学生在吴老师的课堂上总能全情地投入, 深入地思考, 愉悦地交流。吴老师正是用自己的真情去启发学生思考、提问、交流和分享。用自己对学生生命成长的期待培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浓期待。

带着期待开始学习

在“认识方程”一课的学习伊始, 吴老师在黑板上大大地写下了“方程”两个字, 说道:“今天我们来学习方程, 你们对‘方程’有哪些了解, 或有哪些问题吗?”这时学生开始了静静地思考, 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什么是方程?”吴老师及时点评:“多好的问题啊!”短短的一句话给了提问者极大的鼓励, 于是又有学生接着问道:“用方程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方程有什么用?”吴老师欣喜地告诉学生:“你们提的问题越来越深刻。是呀, 在没有方程的日子里, 我们过得挺好。今天要学习新的知识方程, 它对我们解决问题会有帮助吗?大家就带着这么多问题, 带着对方程这个新话题的期待, 一起开始学习。”

期待是一种心理状态, 更是一种成长的力量。对学习充满期待的学生又怎能不爱学、不乐学呢?吴老师将“启思”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并充分肯定了学生的提问, 可以说教师的问题唤醒了学生的“问题”, 学生的一个又一个问题又为整节课的学习涂上了期待的色彩。

同是这节课, 在判断“a-15”是不是方程时, 学生中出现了争议。起初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 吴老师没有急着给出答案, 而是给学生留了几秒静静思考的时间, 渐渐地有不同声音出现了。于是吴老师请持两种不同观点的学生代表进行对话。反方学生首先发问:“请问什么是方程?”正方说:“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反方继续问:“请问这个是等式吗?”正方学生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笑嘻嘻地说:“不是。”反方同学又追问道:“那你怎么说它是方程呢?”这时和反方观点一致的学生都笑了, 争论带来了欢笑, 欢笑带来了学生丰富的收获和快乐的成长。

吴老师爱学生、尊重学生, 但吴老师不会漠视学生的错误。当学生出错时, 吴老师总会想办法指出, 绝不姑息。神奇的是, 在吴老师面前犯错的学生不会觉得难堪和懊恼, 而是欣然接受, 甚至是豁然开朗!因为吴老师与他们总是平等的, 她用心去读懂学生, 走近学生, 真正地成了陪伴学生成长的大朋友。

(二) 用“期待”唤醒“成长”

课堂上, 无论坐在哪儿都可以感受到吴老师的热情、关注和尊重, 哪怕是坐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千万别叫我, 我肯定不会”

吴老师在一次借班上课前, 这个班的数学教师“叮嘱”吴老师:“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墙角位置的是个学习成绩很差的插班生。”吴老师立即将目光投向了那个容易被遗忘的角落, 那个学生正用怯生生的眼神望着吴老师。吴老师和全班同学进行了简短的交流之后, 走到了他的身边。提到学习数学, 他表示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老师, 我妈说我脑子有毛病, 不是学习的料。”吴老师便试着与他商量“今天上课我提比较简单的问题, 请你先回答怎么样?”他连连摇头:“千万别叫我, 我肯定不会。”

吴老师立即意识到这个孩子需要一次超越, 一次从“墙角”走向“舞台”的超越, 这离不开教师的帮助。于是在小组讨论中, 吴老师首先走到他们组, 耐心地聆听他的想法, 与他交流。几经鼓励, 他终于勇敢地举起了右手。虽然是在教室的一角, 虽然这只小手举得不快, 也不高, 但却立刻被吴老师看到。于是欣喜的微笑, 鼓励的话语, 甚至是热烈的掌声, 成为了“勇敢”换来的收获。吴老师还不忘再次鼓励他:“今天你在同伴们面前风光而洒脱, 但愿这能成为你走向进步、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可以想象这样的一节数学课会给这个学生留下什么, 其实, 每个班级都会有些“坐在墙角”的学生, 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爱。吴老师的真情就是对每一个学生的“不放弃”, 她总是及时地捕捉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需求, 努力制造机会, 让这些“坐在墙角”的学生也有机会体验成功, 有机会跨越学习的困难, 有机会找回属于自己的自信……教育是一种呵护, 是一种成全, 更是一种超越。

吴正宪学习心得 篇8

沭阳县实验小学 王宜平

2013年12月21日,我校选15位数学老师去沭阳县第二实验小学听课,我有幸参加。一开始心里想没有什么,大大小小的课听了不知多少节,再说今天是冬至的日子,心理还是有点不情愿,可是一天学习下来,感觉收获很大,真没有白来。在这里我把一天的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活动在第二实验小学的会议厅举行,活动主题为主题为:吴正宪精英团队成长范式与成果展示暨小数报名师大讲坛“走进真实的儿童数学学习世界”。本次活动拉近了我们与吴老师之间的距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名师、学习名师、走进名师的机会。

会议开始了,我们首先听取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团队工作汇报,与吴老师一起分享了团队的研修故事,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的团队。听取了吴老师和他的团队介绍、观看了会议期间的资料,让我再一次走进了吴老师本人:

吴老师的人格特点:善良、简单、智慧、重情义。

吴老师多年来的工作写照:要吃别人不愿吃的苦,要花别人不愿花的时间,要下别人不愿下的功夫。

吴老师的基本教学理念:走进学生心中,读懂学生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看数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需求来设计、组织教学。

吴老师的儿童观:创造儿童喜爱的教学教育的途径——“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确立了儿童数学教育的三维目标——“传递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提出了明确的儿童数学理念——让儿童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学习。

吴老师的教学观: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创造了八种特色课堂:“真情流淌的生态课堂、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经验对接的主体课堂、机智敏锐的灵动课堂、以做启思的实践课堂、追本溯源的寻根课堂、纵横联通的简捷课堂、充满魅力的生活课堂”。其次是教育局刘泽民局长讲话。教育局在这次的活动中充分对当今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视,对我们全体数学老师作出了要求,也对吴正宪团队能来我们宿迁做交流表示感谢。

再者就是听课。我们一共听了四节课,分别是吴正宪的《行走中的数学问题》、武维民的《租车问题》、杜建军的《体积与容积》和薛铮的《积的变化规律》。

他们的课真是精彩,给我很深的印象,到现在我还在回味这四节课,我在想,如果我去上,我肯定不如他们上的那么轻松。这四节课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我一定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运用,丰富自己的教学。

最后薛铮和我大家一起交流。

从这次活动中,不仅让我们走进了吴老师及她的团队,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迪:

一、挚爱儿童教育

吴老师对教育的热爱深深感染着我们,我们会以吴老师为榜样,把对教育的热爱融入到自己的心灵,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乐前行,享受教育带给自己的幸福。

二、追求高尚师德

“做人、做学问、做老师”是吴老师对我们的教诲,也是吴老师自己成长的写照。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不仅要业务精良,还要师德高尚。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孩子喜欢,给孩子带来智慧和力量的好老师。在家庭,我们要做一个给他人带来幸福,富有责任感的家庭成员。在社会,我们要做一个充满人情味,有爱心、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三、提高教学业务能力

吴老师是一位善于教学的老师,课堂上的吴老师面对学生的生成游刃有余,面对意外的情况巧妙应对,这与她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分不开的。吴老师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我们要准确理解数学的本质,准去把握数学的本质,准确把握教材的内容,准确理解学生的需求。做一名数学功底扎实,专业知识精通,教学基本功娴熟、深受学生喜爱的数学教师。

四、读懂儿童 做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真正的了解儿童,把满足儿童成长需求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时刻提醒自己对学生要真诚平等,在和学生交往的过程中,给学生独立体验的机会、给学生适当的空间、给学生建立自信的勇气„„要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教育智慧、高尚的道德、积极的人文关怀影响和教育学生,做一名真正能读懂儿童的好教师。

五、勤于研究

吴老师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读书人、终身学习者,充满了反思意识的人,天生的思想者,要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专业持续发展的助推力。我们不仅要好学而且要善学,要适时地向文本学习,事本学习,人本学习。做一个充满思想并不断思考的人。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地进行研究,不断的解决问题。把学习、思考、研究作为自己专业成长的主旋律。

学习吴正宪有感 篇9

抓住数学概念的本质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话题。概念就如同数学的基本细胞,相关概念之间形成网络就构成了数学的基本内容。小学数学涉及的许多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它们是数学这座大厦的基石。教学中给数学的基本概念以核心地位,使学生领悟概念的本质及内涵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概念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根基。学生形成智慧,不能仅仅依靠掌握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实践,以及在实践中获得的经验。

“倒数的认识”这一课的核心内容是“倒数的意义和求法”。“倒数的意义”属于概念的教学,我认为,只有让学生关注基础知识本身,让学生在深入剖析“倒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学会数学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成功体验,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需要。↘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比赛吗?现在我们来进行个口算比赛。课件出示两组乘法口算。(1)× ××

60×

×

×

×12 ×(2)× × × ×12

× 5× 1×1 ×

比赛规则:同桌两人一个人做第一组口算,另一人做第二组口算。在规定的时间内做的对的题的数量最多的同学获胜。

学生开始紧张激烈地比赛。教师组织评议,评选获胜同学。

生:老师,这不公平。第二组的题目比第一组简单,乘得的结果都是1。(部分同学很不服气,认为第二组的题目太简单)

师:比赛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特点。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难道不是吗?(不服气的同学脸上露出了笑容)

师:刚才有同学发现了这些算式的乘积都是1,谁还想说说自己的发现?(课件只显示第二组口算题)

生:我还发现:相乘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位置是颠倒的。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些算式的两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正好颠倒了位置,我们可以把这样的两个分数叫做“倒数”。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倒数”的知识。(板书课题)师:通过我们刚才的发现,谁来说说你认为什么是倒数呢? 生1: 倒数是指得数是1的两个数。生2:我不同意,应该说乘积是1的两个数。生3:对,我也觉得应该是指两个数的相乘的积是1。师:请同学们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出示倒数意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探究讨论,理解概念。1.剖析倒数的意义

师:在倒数的意义中,你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是什么?为什么? 生1:我觉得“乘积是1”比较重要。它强调了只能是乘法计算的结果,而不能是加法,比如说,+=1,我们就不能说和互为倒数,同样减法或除法的结果是1的两个数也不能就说是互为倒数。

生2:我认为其中“两个数”也比较重要。它告诉我们不能是3个、4个或者更多数的乘积,只能是两个数的乘积是1。

生3:我还认为“互为”也很重要,只是不太理解。为什么不说“叫做倒数”而是说成“互为倒数”呢?

师:谁能帮助xx解决这个疑问?

生4:我想是“互相”的意思吧?也就是可以正着说,也可以倒着说。比如,可以说是的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

生5:我觉得“互为”应该表示的是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可以说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倒数,也可以说第二个数是第一个数的倒数,不能说一个数就是倒数。

生6:我同意他们的看法,比如与互为倒数,我们就可以说是的倒数,也可以说是的倒数,但不能说是倒数,是倒数。师:刚才这几位同学很善于动脑思考,还举了一些例子进行解释。xx同学,现在你明白“互为”的意思了吗?

生3点头,紧皱的眉头一下子舒展开了。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观察、思考和交流,不仅知道了倒数的概念,而且找出了一些重要的词。在判断两个数是否互为倒数时,同学们一定要认真思考:看看是否符合倒数的意义。2.师示范举例。

师:现在老师写一个算式,大家看看是不是符合这句话的意义?

教师板书:

×

生齐答:符合。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算式的乘积是1。师:那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和互为倒数。和

互为倒数。教师板书: 师:谁能完整地说一遍?

生1:因为 生2:因为××

=1,所以=1,所以

和是

互为倒数。的倒数,是的倒数.3.学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师:现在请每个学生也写一个这样的算式,然后让同桌照样子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写的,谁来说说看?

生1: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

生2:因为×=1,所以与互为倒数。„„

上一篇:人鱼的旋律全部乐曲歌词下一篇: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半年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