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

2024-11-21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通用8篇)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 篇1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来源及偿债能力研究

预览:

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来源及偿债能力研究 作者简介:周沅帆,男,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摘要:地方投融资平台对地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地方融资的快速扩张,庞大的债务规模和潜在的风险隐患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各个级别的主要资金来源、债务偿还能力及其对政府财政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关键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资金来源;债务偿还能力;财政状况

一、引言

近年来,地方投融资平台成为地方政府大规模融资的主要手段,在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地方融资的快速扩张,庞大的债务规模和潜在的风险隐患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地方投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威胁着我国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甚至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发展带来影响。由于地方政府级别和财政实力存在很大差异,不同级别的投融资平台的偿债能力和风险也存在较大差距。本文以过去两年2009年6月-2011年6月间246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发行过的260只债券作为样本,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各个级别的主要资金来源、债务偿还能力及其对财政状况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我国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在各个级别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隐忧进行全面了解。

二、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主要资金来源

(一)企业资金来源渠道理论分析

一般来说,企业资金来源分为两种,一种是初始资金,一类是后续资金。初始资金主要是成立之初,公司的注册资本,也叫法定资本,是公司制企业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或发起人认缴的出资额或认购的股本总额,并在公司登记机关依法登记,主要来源于发起人的初始投入。后续资金,主要是指公司成立运行后,所获得的资金。后续资金从企业筹集资金的来源的角度看,又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是企业依靠其自身盈利能力进行内部积累,将自身税后利润转增资本金的筹资方式。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从企业自身以外的经济主体获取自身所需资金的融资方式,主要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使之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主要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租赁融资、商业信用以及财政投入或补贴等来源。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 篇2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服务创新就已成为欧美一些国家推行社会改革的主要内容。2004年,温家宝总理《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高级研究班上的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概念。2005年3月,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相对较晚,在我国传统文化意识中,政府都是管制型政府,其服务意识不深,服务创新能力较为薄弱[1]。在转型期中,建设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社会及经济建设的核心主题之一,提升政府的服务创新能力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而作为拥有10多亿人口的大国,地方政府服务创新系统成为全国政府服务创新系统的构成单元和发展基础,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有赖于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完善。鉴于此,本文尝试将公共服务理论应用到地方政府服务创新的研究中,旨在挖掘影响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

1 理论框架

影响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因素是复杂的,同时,研究政府内外部因素对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更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已有文献表明,对于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大多是选择一些具体要素(诸如创新的维度、途径等)来进行研究,缺乏全面性和时效性。由此,本文尝试运用系统要素的观点,从当前构成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三大要素(行政文化、组织架构以及行政环境)进行分析[2],构建如图1所示的理论框架,在理论上探讨这三大要素对于建设地方服务型政府的核心目标及其关键成功因素——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

2 因素分析

2.1 行政文化层因素

文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具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在行政活动领域即表现为行政文化。行政文化对政府中的个人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它是不言而喻的价值观和信念。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在长期自我循环的小农经济与高度集中的体制中形成,必然暗含专制、封闭、保守的行政特点,带有明显的传统权威主义[3],表现为官员独断、官老爷、非公仆思想、腐败观念等传统行政道德文化。服务型政府的核心是提高公共服务创新能力,与之相对应的是公共服务型政府行政文化。根据贺培玉等的观点[3],行政文化分为精神层和行为层,其中,精神层要素体现为价值取向,行为层要素体现为行为规范。

2.1.1 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是指导政府内在机构运转与外部职责实现的基本理念,体现政府是为谁服务。服务型政府价值取向以提供公共服务为核心的理念,并将此理念内化为政府内部人员的心理和态度,作为每个人判断自己工作的心理标准,以调整个人的工作行为。政府则以此理念重新审视行为与政策,作为政府再造的原则,从而对公共服务行为进行持续创新,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服务型政府建构的理念应该表现为合法性、法治性、回应性、责任性、透明性、有效性、参与性、稳定性、公正性、廉洁性。

2.1.2 行为规范

政府内部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主要表现为机关作风、风气。目前机关作风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气氛、进取精神、服务意识、工作纪律、工作作风等方面,这些存在的问题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相悖,要形成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的作风,必须认同创新、容忍错误。认同创新指对创新人员的行为和取得的成果予以认可、赞同。在政府内部,要求工作人员维持内部稳定,服从组织安排,而创新者往往是标新立异,敢于改变现状,敢于向权威挑战,而每一次的创新往往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层次的,创新行为是不容易得到认同的,只有形成认同创新的氛围,才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创新能力。容忍错误指政府内部成员对创新出现的错误能客观评价,允许错误的发生。创新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创新过程中遇到挫折的几率是很大的,如果成员没有一颗容忍错误的心,不允许创新者有犯错的机会,则不利于创新者的出现。

2.2 行政组织层因素

2.2.1 内部人力资源

任何组织中的要素归结起来都可划分为两类:人化因素和物化因素。由于物化因素往往通过人化因素起作用,且人化因素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故人化因素是组织中更为活跃的因素[4]。这对于行政组织而言更为明显,人化因素的作用贯穿于行政组织服务创新的整个流程。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主要领导的素质和能力。我国政府是首长负责制,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一把手在民主的基础上对本行政组织所管辖的重要事务具有最后决策权,并对此全面负责,领导的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对全局起关键作用。“当官要为民做主”,政府责任的动力源自政府官员的个人修养和自身的管理水平[5]。提高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要求地方政府首长具有把公共服务作为核心工作的理念,并具备相应的工作能力。

(2)一般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通常都是由一般工作人员负责执行的,缺乏优秀的工作人员,即使领导有卓越的工作理念也无法落到实处。此外,公共服务创新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与群众互动的过程,对群众的要求进行接收与答复通常都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而卓越的创意理念或处事风格往往都来自基层。

(3)学习型组织。创新的行为是组织成员的行为,成员的知识水平直接影响创新的数量、效率、效果,而政府成员的知识吸收、积累和增长是政府服务创新的源泉和基础[6]。推进政府服务创新,要求政府官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这些均需要成员的自主学习、政府的长效培训、“干中学”机制等多方面的配合。

(4)成员间合作。目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出现“搭便车”和“单兵冒进”现象。一些政府成员希望能直接学习他人先进的创新经验而避免出现风险,或者对创新行为持一种消极、漠然甚至抵制的态度,成员间没能协调,使得创新沦为形式,趋于无效。事实上,只有提高协同效应、形成整体合力,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提高才能得到保障。

2.2.2 制度安排

没有制度的约束,人的行为就容易陷入混乱。制度安排和建设是提高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创新制度的建设应该主要从问责监督制度、绩效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建设这三个方面进行。

以行政问责为核心,建设责任政府。政府的权力及其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直接导致目前出现的“路边工程”、“盆景工程”等伪创新行为。因为一般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导致政府中一些人为了个人或小团体的目的和利益,不顾人民需要和当地实际,不惜利用手中权力开展劳民伤财、浮华无效却能标榜政绩的工程。因此必须加强对政府的监督,对以权谋私、失职渎职、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政府官员实行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引咎辞职责任制等[7],以制度强化政府的政治责任意识,保证政府的权力和资源真正为民所用,服务于公众。

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建设活力政府。政府对组织成员的绩效考核所出现的走过场、不科学或一味追求经济增长而很少将公共服务创新作为关键考核指标的现象存在,难以激励地方政府服务创新。绩效考核已在多个领域被证明是对创新行为有效的管理手段,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应大胆使用。

以信息公开作为保障,建设透明开放政府。根据信息经济学,以信息公开作为保障,建设透明开放政府即实现了从卖方视角向买方视角的转变,实现了从少数人利益最大化向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转变,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信息公开有利于公共服务创新。

2.3 行政环境层因素

任何组织都存在于特定的环境中,只有当组织不断与环境进行物质、信息等交换,组织才能充满生机。地方政府作为一个组织,其环境即为行政环境,分为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必须对人民和社会要求进行回应,双方须互动,只有不断主动地与环境交换物质和信息,政府才能对公众的要求做更好的回应。

2.3.1 政治环境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政党制度、阶级状况、政治文化等构成了这个国家公共行政的政治环境。政治环境对地方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创新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是否得到充分授权。政府创新就是指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现实挑战而进行的政府行政的新方法、新模式的探索,地方政府只有在财权和事权得以充分行使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公共服务创新的决策和执行。第二,上级的干预。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各级政府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现状,上级政府往往对下级政府的创新进行干预,影响创新的进行。地方政府只有在充分授权和上级减少干预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公共服务创新,减少上下级博弈产生的内耗。

2.3.2 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主要是法律意识形态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法律规范、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机构、法律设施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政府公共服务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使政府进行公共服务创新的决策和执行有法可依;第二,规范大众的行为,禁止部分人为对创新的破坏,降低创新的成本,提高创新的效率。

2.3.3 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是指影响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经济利益等因素。经济环境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经济体制决定政府行为方式。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市场干预力度更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在有限范围内对市场和社会进行干预。第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地方政府财力资源,财政收入越高,越有利于公共服务创新能力提高。

2.3.4 社会人文环境

社会人文环境是指地方政府辖区内居民的传统生活习惯、教育水平、参与政务的积极性、价值观和宗教信仰。居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参与政务积极性越高,越有利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的提高;反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越高,也将促进公众的知识水平、参政意识不断提高,引导公众的行为越趋理性和规范。

2.3.5 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指影响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信息公开和吸收信息的信息技术环境。计算机、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下,政府部门普遍实行电子政务,畅通的政民沟通网络有利于政民的交流和理解,促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行为。微博、博客的使用人数越来越多,一些政府部门成功地运用这些新媒体化解了矛盾与危机。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环境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的能力。

3 结束语

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多变,但归结起来,主要包括行政文化、行政组织和行政环境三个方面。当前,地方政府尚未真正建立公共服务创新的行政文化,而只有形成公共服务创新的行为文化,地方政府才称得上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才具备服务创新的能力。强势的领导可以建立一种行政文化,而形成的文化也可以影响个人乃至行政组织本身[8]。正因为地方政府并未真正建立起相应的公共服务创新文化,才有必要从组织因素中较活跃的人力资源和制度安排这两方面去促进公共服务创新文化的形成。当然,任何地方政府都是在特定的行政环境中存在的,外部环境对行政文化和行政组织均产生重要影响[5],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实际情况中的行政环境,促进地方公共服务创新行政文化的形成和行政组织的完善,从而最终提高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创新能力。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具备服务创新能力,这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来说具有战略性意义。基于系统要素理论,得出影响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分析并指出这些分布于组织内、外部的影响因素如何对提高地方政府服务创新能力产生作用。

关键词:地方政府,服务创新,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杨雪冬.走向以基层治理为重点的政府创新:2010年政府创新综述[J].行政管理改革,2011(1):51-54

[2]金太军.政府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J].政治学研究,2008(2):97-107

[3]贺培育,于云云.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行政文化创新[J].企业家天地,2009(2):68-69

[4]易新涛.地方服务型政府构建的限制性因素及其规避路径[J].行政与法,2009(2):4-7

[5]倪咸林.服务型政府创新的制度供求、创新困境及创新特征分析[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4):44-47

[6]杨建生,廖明岚.现代服务政府与制度创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6):19-26

[7]李晓园.当地中国县级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10-160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能力建设

一、研究背景

当前,我国面临着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局势,我国地方政府的行政实践对 “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研究的要求也愈加强烈。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如金融危机、汶川大地震等都对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发出挑战。然而,尽管我国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有所提升,但仍是失误频发,多年来 “机构改革”的效果更是差强人意。目前,以解决深层次矛盾为目标的各项改革正深入进行,国家现代化进入了关键发展时期。我国各级地方政府治理能力正面临前所末有的挑战,并因此构成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宏观价值目标之一。

二、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科学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能力不足。许多地方政府在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而制定科学的决策上,尚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第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目前,地方政府对民众的公共要求反应迟钝或缺乏应有的敏感性和回应力,出现了地方政府回应性不高、服务品质低的问题,从而招致民众对地方政府诸多不满的情绪,各级地方政府不同程度地陷入信任危机。第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不足。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调控不力,使得整个社会呈现了高分化低整合的特点,呈现许多无序状态。国家机关权力失控,导致各种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的行为频发。第四,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反应能力及处理能力不足。危机意识淡薄,存有侥幸心理,许多地方没有应对危机的常设机构,也没有完善的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制度,危机信息发布体系不完善。第五,强调地方利益,全局意识薄弱。地方政府在执行上级政策时,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代表中央或上级利益,另一方面代表地方利益,是一个矛盾综合体。近年来,地方保护主义已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做大做强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三、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不足的原因

(一)政治因素。首先,社会治理体制不顺。我国现有的社会治理体制仍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强政府,弱社会”的静态管理体制,一方面影响着现有地方政府社会治理的观念、制度及机构等,另一方面以分化、复杂化和多元化为特征的体制转型,对这种传统的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了严峻挑战。其次,社会治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社会治理手段单一,部门分割,多头管理,缺乏有效的社会监测体系及危机预警系统。

(二)经济因素。长期的计划经济模式使得政府凭借高度集中的行政权力控制全部社会资源,且垄断其分配,限制了地方政府的权力,地方政府的自主性相对薄弱。在经济体制中,财政体制、金融体制等不健全,对地方政府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有一定,也对地方政府间的关系及政府行为过程、方式产生制约作用,从而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产生影响。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也严重制约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

(三)技术因素。首先,地方政府战略因素上的不足。当前某些地方政府不能正确地确立目标,目标不明确、缺乏前瞻性,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其次,地方政府运作流程不确定。政府机关往往从工作程序和组织职能出发考虑工作,容易导致本位主义,从而产生组织整体绩效不高、执行力大打折扣弊端。再次,某些公务员素质不高,结构因素不合理。公务员的新陈代谢机制、保障机制、竞争机制、监督机制不健全,对于公务员队伍的建设有很大影响,也影响了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而高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和奖惩制度尚未建立,因而缺乏对公务员的执行力情况进行考察和评价的有效方法。

四、提升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基本途径

(一)转变地方政府治理理念。第一,地方政府协作应该坚持法治原则、诚信原则、利益最大化原则、互利互惠原则,培育协同治理理念,制止地方保护主义。第二,地方政府由“划桨”的角色向“掌舵”的角色转变,引入市场理念,将某些可以由市场提供的公共服务逐步市场化,提升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第三,培育学习型地方政府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塑造有地方特色行政文化,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大环境。第四,各级地方政府要有忧患意识,树立公共危机意识,增强处理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的能力。最后,强化法治意识,促进依法行政。政府首先应成为执法守法的楷模,才能缔造一个守法的公民社会,从而维护公民的权益与自由。

(二)加强地方政府内部运行机制建设,提升地方政府执行力。第一,建立责权利统一的执行组织架构,重新分配政府执行权力,推行“制度执行责任制”,同时实行绩效考评与奖惩。第二,建立政府执行监控机制,包括执行问责制与绩效考评机制。第三,提高考录职位级别,扩大考录范围,健全公务员培训制度和培训法规体系,实行公务员考核制度的科学化、民主化,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三)理顺地方政府与社会及市场的关系。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  政府应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由微观管理为主转向宏观管理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 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政府要转变直接参与经营的做法, 将精力集中于调节区域经济、执法监督、政策指导以及组织协调,为市场主体提供服务并且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上, 大力培育各类社会中介组织, 发挥社会的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功能,为公民参与社会管理提供许多新的平台,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治理结构。

五、结束语

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现行的地方政府治理体制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也逐步加深,但仍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要解决这些新问题,地方政府必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地方政府要不断增强行政能力,提高行政效率,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最关键的是,地方政府必须建立健全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目标规划,将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纳入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进程中,并将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上升到改革原则的高度,在长期的改革进程中持续不懈,与时俱进,并根据时代的需要随时不断地更新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地方政府创新与善治:案例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2] 张璋.理性与制度--政府治理工具的选择[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6

[3] 沈远新.中国转型期的政治治理若干问题与趋势[M].北京:中央编译出社,2006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 篇4

2010-09-07 10:18:25 作者:cegov 来源:西安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

网络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研究熟悉网络,重视网络舆情处理,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只要科学应对,善于运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将会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主动接受网络监督。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让互联网成为执政党学习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把互联网作为向实践学习和群众学习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良好氛围。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领导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我国现有的传统主流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应把这种信誉和权威延伸到网络,依托党报党刊办好政府能掌控的主流核心网站。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核心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在洞悉网络舆情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网民的有序参与,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坚决抵制和批判失实、低俗信息的传播,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传播和弘扬的场域,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三)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地方政府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四)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

网络在反映群众心声、表达群众诉求方面有独特优势。运用得当的话,可以成为党和政府发现问题的“显微镜”、体察民情的“晴雨表”。要认真对待网民留言,通过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建立网民与地方官员直接对话的网络平台,进一步拓宽信息沟通渠道,认真听取群众的好意见、好想法、好思路,努力集思广益,避免闭门造车,从而使决策制定体现公正性、增加透明性,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网络问政的意义在于对民意结果的运用,要确保民众反映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确保群众贡献的智慧得到有效发挥,从而把网络优势转化为执政的优势。网络问政应该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要以建立长效机制为目标,完善信息运作体系,细化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建立顺畅的舆情集中、归纳、核实、提炼、处理、反馈的机制,让网络成为干群沟通联系的绿色通道。各级领导干部是网络问政的主体,也是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主体,在掌握网络技能的基础上,必须树立以人为本、开明开放的执政理念,以宽阔的胸怀、强大的承受力、超强的应对能力,通过论坛、聊天室、电子信箱、博客等形式与网民交流,引导群众思想和社会舆论。要通过科学民主的程序,把网民民意内化成一种良性的执政思维与行动,争取更大范围的理解和支持,自觉把互联网的优势转化为推进社会治理的现实动力和强大合力。真正做到让网民满意、使工作受益,以实际行动解民之忧、取信于民,改善政府形象,提高社会治理能力。提升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对策与措施

2010-09-07 10:18:25 作者:cegov 来源:西安日报 网友评论 0 条

网络改变了我国社会舆论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崭新的网络舆论场,在新的舆论格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对政府管理方式正产生着一系列冲击和深刻影响。研究熟悉网络,重视网络舆情处理,学会运用网络获取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是新形势下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要求,也是政府服务职能的集中体现。只要科学应对,善于运用,蓬勃发展的互联网将会为实现公众有序政治参与、政府汲取民间智慧提供一个重要平台,成为地方政府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建设性力量。

(一)加强宣传和培训,增强党员干部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自觉培养适应网络舆论监督下开展工作的能力。

日益开放透明的舆论环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不仅面对舆论压力要有承受能力,更要提升应对水平;不仅要使信息公开成为常态,更要学会主动研判网络舆情。要在公务员培训中加入应对舆情的课程,特别是根据新媒体的特点,定期开展舆情培训,创新舆情管理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通过专门培训,提高公务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运用互联网的能力、舆论引导的能力,提高网络舆情的敏锐性,确保政府在应对舆情中掌握话语权、占得主动权。必须学习在群众和舆论的批评和监督下推进工作,主动接受网络监督。通过网络这个载体,拉近领导干部与群众的距离,使老百姓可以直接向领导干部建言献策、表达诉求。让互联网成为执政党学习和提高素质的重要手段,把互联网作为向实践学习和群众学习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形成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良好氛围。网络反映的问题,有些不完全准确,有些偏颇过激,这需要领导干部具有清醒的判断力,真正把民众利益当成政府施政的方向。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念,既不畏惧网络带来的冲击和挑战,也不忽视网络的优势和作用,把网络建设成为表达民意的平台,善于从网络舆情中发现工作的盲点、弱点和问题,寻找舆情形成的社会基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发挥政府主流网络媒体的作用,加强对网络舆情的正确引导。

我国现有的传统主流媒体,都是党和政府的新闻舆论宣传机构,在受众中享有较高的信誉和权威。应把这种信誉和权威延伸到网络,依托党报党刊办好政府能掌控的主流核心网站。地方政府要加大对本地主流核心网站的扶持力度,使其尽快发挥应有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要努力加强正面舆论引导,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用正确舆论引导广大网民,充分发挥重点新闻网站舆论引导“主力军”、主要商业网站正面言论“放大器”和政府网站权威信息“资源库”的作用,构建大范围、宽领域、多层次网上舆论引导平台。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传播迅速、网民参与面广、互动性强、容易形成热点等优势,实现舆论引导效果最大化。在洞悉网络舆情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引导网民的有序参与,善于倾听网民的心声和民情,坚决抵制和批判失实、低俗信息的传播,使网络空间成为社会核心价值传播和弘扬的场域,使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形成良性互动。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通过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向社会提供全方位信息,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层次的信息需求,用正面宣传挤压各种噪音杂音的生存空间,用正面声音消解各种错误、反动观点的不良影响。

(三)建立健全应对舆情的工作制度和应对机制,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是应对舆情的关键环节。要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在主流媒体或重要门户网站,及时将重点、热点工作信息公布。要建立舆情监控制度,利用舆情工作者队伍密切监控重要舆情动态,掌握舆论动向。要建立舆情引导制度,对舆情迅速分析研判,查找发生问题的根源,并以权威发布的方式,及时回应公众疑问,不作无谓争辩,不跟风炒作,不人为制造热点。要建立舆情处理预案制度,就工作中的热点问题和容易发生舆情的网络等媒体,事先研究制定相关应对预案。同时要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快速应对机制,积极探寻内在规律。坚持预防为主,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预警机制,对涉及本地且可能造成突发舆情的事件及时预警,防患于未然。要强化正面疏导,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对网民反映情况属实或有一定根据的批评性网络舆情,做到及时纠错、公开答复,争取工作的主动性及预见性;对于反映情况失实或恶语中伤的,要通过正当途径公开辟谣、以正视听;对于不当炒作、可能引发重大不稳定事件的,依法妥善处置;对媒体关注甚至热炒的有关敏感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接受专访等方式,做好有关解答。要做好风险评估,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研判机制。地方政府要依照舆情反映的对象是否具体、线索是否详实、情节是否严重、后果是否值得关注等诸多变量仔细研判,做好风险评估,确立舆情危机等级,启动与之相对应的反应机制。要充分利用公众媒体,建立应对网络舆情的联动机制。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及时、客观地发布信息,争取到广泛的理解、合作与支持,避免出现不利的舆论导向。

(四)以优化社会治理环境和推进社会治理水平为目标,构建网络问政新体系。

地方常委如何提高自身执政能力 篇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关键在于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地方党委书记作为承上启下而又主政一方的一把手,担负着抓一方改革、兴一方经济、促一方发展、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重要使命。因此,地方党委书记必须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升华,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努力把自己锤炼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实践者和组织推动者。

1、在讲学习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基本依据,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一要学会用宽广眼界观察形势。一方面要用历史的深远眼光,正确认识古今中外谋求发展的成败得失,注重汲取经验教训,大胆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力求在加快发展中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另一方面要用世界的全局眼光,清醒地看到激烈的国际国内和区外竞争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风险,深谋远虑,未雨绸缪,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二要学会用理论思维分析形势。要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形势,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把外部世界变化与本地发展前景相联系,学会在普遍联系中把握本地发展趋势。三要学会用战略思维判断形势。要立足现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放上鼠标按照提示查看文秘家园实,着眼未来,在国内外发展大背景、大趋势下,从更高的站位、更大的范围、更宽的视野来审视本地的发展空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谋划符合本地实际的未来发展方略,把握好本地发展的前进方向。

2、在讲发展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把握客观规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一要着力把握经济规律。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特点,努力掌握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促进本地经济健康运行和快速发展。二要着力抢抓发展机遇。要积极主动地创造机遇,清醒敏锐地发现机遇,迅速果断地抢抓机遇,千方百计地用好机遇。当前,特别是要全面、正确、积极地理解和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把宏观调控作为调整结构的机遇,大力推进所有制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把宏观调控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机遇,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把宏观调控作为深化改革的机遇,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三要着力创新发展方式。要勇于破除一切妨碍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破除一切束缚经济发展的做法和规定,破除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实现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向追求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转变。

3、在讲创新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才能经得起来自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以及自然界的挑战和考验,化解前进中的矛盾和困难。一要注重分析研究新情况。要高度关注新形势下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从全局的高度,认真分析研究人民内部矛盾新的表现形式、特点和发展趋势,使我们的政策和各项工作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始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进一步集聚促进发展的强大合力。二要注重建立工作新机制。要以开展建设“平安xx”活动为契机,通过建立健全“严打”长效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预警工作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综治领导责任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要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不断提高见微知著、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并整合各种资源,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妥善处置各种突发事件,努力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三要注重运用工作新方法。要坚持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为重,学会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来化解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入情入理地做思想政治工作,诚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化解矛盾,理顺情绪,从而为加快发展减少阻力、增加助力、集聚合力。

论如何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公共管理能力的强弱成为衡量政府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我国各地政府普遍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导致政府的公信力逐步下降,政府的执行力不高,工作效率地下,群众找政府办事难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面临这些问题,各级政府要尽快强化宏观意识,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

作为承担着整个社会公共管理任务的各级政府,如何有效地行使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不断提升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是需要面对的历史性课题。我认为从目前来说,要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应从转变政府职能人手。

一、强化宏观意识,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政府是否有为,不在于管得有多宽,而在于管理的范围和方式是否合理,管理的行为和结果是否有效。长期以来,我国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通过“政府办企业,企业办福利”的方式行使公共管理职能。造成了政府公共权力高度集中,机构膨胀,管理方式单一,行政效率低下,服务不到位,财政补贴负担沉重等弊端。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的推进,政府的管理对象、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及社会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行政环境的变化要求政府职能发生相应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一种有限权力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政府在公共管理职能上应由“划桨”变为“掌舵”,由微观管理为主变为宏观管理为主,由直接管理为主变为监督管理为主。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主要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凡是市场和社会可以自行调节与自我管理的,政府没有必要越俎代庖。政府要把主要精力集中于满足社会公共需求,不断给企业、居民或生产者、消费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提供市场不能提供的公共产品,解决市场不能或不愿解决的公共问题,如公共安全、发展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社会基础设施领域公共项目的投人、就业、社会保障、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等。

二、强化为民意识,实现由“官本政府”向“民本政府”转变

“官”作为封建社会的特定产物,本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质的变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作人员应该不再是官,而是社会的公仆。由于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儒家思想的禁锢与灌输,“官本位”思想可谓根深蒂固。古时候读书人把做官当做惟一的出路,直到现在,这种“官本位”意识并没有多大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扩展之势。在人们的观念中,公民的一切好像都是官员给的,把官员奉为“衣食父母”和“青天大老爷”。人们只能感谢政府、感谢官员,不能向政府及官员要求什么。“官本位”思想的泛滥,助长了政府机关的官僚主义作风,影响了政府与公民的沟通与交流,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最终削弱了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宪法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政府是代表全体人民行使权力的。随着行政改革的深人,这一宪法精神应该充分体现在政府的治理理念中。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政府一定要从高位走下来,真正从“官本位”向“民本位”转变,扮演一个“服务者”的角色。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了要整顿政府的官僚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务必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始终把人民的利益作为最高利,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倾听群众的呼声,汇集群众的智慧,关心群众的疾苦,赢得群众的感情,塑造一个民主、参与、亲和的政府新形象。

三、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由“管理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

传统上我们一直把政府仅仅视为社会的管理者,认为政府的职责就是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活动。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政府的职能定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政府变成了服务的提供者,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由于受源远流长的“官本位”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政府部门养成了强烈的“朝南坐”心理,认为政府就是管人的,就是做发号施令、审批许可的事情的,习惯用权力、压力而不是用道理、法律来推行管理。这种行政方式在社会上形成了“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机关形象,助长了政府的官僚主义作风,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损害了政府的威信,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因此,政府在管理方式上必须由“行政—控制型管理”转变为“规则—服务型管理”。因此,在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过程中,必须坚决抛弃“衙门”思想,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必须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价值观,及时准确地

掌握公众的服务需求;必须最大限度地简化行政办事条件和程序,不断扩大服务领域;必须严格规范行政实施中的强制性手段,更多地提供人性化服务;必须建立健全公示、听证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必须不断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四、强化效率意识,实现由“低效政府”向“高效政府”转变

效率不高是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造成效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职能转变不到位。现实中,一些人对机构、权力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直观的层面上,即通过机构运用权力来严格“管理”社会、控制社会,不信任社会自身的作用,不断通过扩充机构、增强权力来管理社会,让社会一味按照政府机构的意图、行政权力的指向发展,忘记了权力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的本性。逐渐把行政权力部门化、行政权力利益化、部门权力合法化,进而导致部门利益至上,官僚主义滋生,效率观念淡薄。结果是机构越来越臃肿,人员越来越多,运转越来越不灵,负担越来越沉重,效率越来越低下。要革除这些弊端,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就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不断转变观念,科学合理地界定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职能定位,减少和削弱旧职能的载体,促使和催生新职能的到位。要加大机构改革的力度,精简机构,精简人员,尽可能缩短职能转变的时间和周期。职能的转变,行政的运行,都要靠各级公务员的身体力行,公务员的素质是影响行政效率的重要因素。要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强化公务员选拔与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竞争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使国家公务员队伍在思想作风上、工作方式上都能适应政府职能转变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要求,成为各级政府持续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保证。

五、强化责任意识,实现由“权力政府”向“责任政府”转变 各级政府部门都掌握着相应的行政权力,运用权力行使公共管理职能无可厚非。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习惯于依靠行政权力,采取强制性的直接行政手段来处理。加之长期以来权力缺乏制约,导致行政权力滥用现象屡见不鲜。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有禁不止;不顾人民利益,强行拆迁、滥占土地愈演愈烈;以

权谋私、权钱交易、弄权枉法时有发生。现代政府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要行使行政权力,必须明白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不能忽视政府的行政责任。没有政府责任,行政权力的运行就没有制约,公民权的行使就没有保障,违法行政就不可能受到追究,依法行政就不可能真正得以推进。在人民与政府的关系上,我们应当明确,不是人民为了政府而存在,而是政府为了人民而存在。人民政府应当始终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实现者、维护者,应当实现从政府权力本位向责任本位的转变。在责任制度上,不仅强调公民责任,而且要强调政府责任;立法不仅要重视设定公民责任,而且要重视设定政府责任;行政执法不仅要重视行使行政权力,而且要重视承担行政责任;监督制度不仅要重视设置监督行为、方式,而且要重视落实行政责任。要进一步建立健全适应各类责任主体的政府责任体系,做到政府责任法定化。当前,特别需要强化政府的政治责任,建立和完善行政首长在政府工作出现重大违法、失职、滥用职权等情形时罢免、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的政治责任制度。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公务员因违法失职、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等行为而受到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的制度,以及建立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因轻微违法失职或官僚主义等而向公民、法人赔礼道歉的道义责任制度等。

六、强化法律意识,实现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

改革开放以前,受旧中国长期封建专制的影响,我国行政管理基本实行的是以人治为主导的管理模式。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依靠政策办事,依靠领导人的指示、命令办事,人们的法律意识非常淡薄,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违法,领导人的话变了,“法”也就变了。政府要转变职能,实现由人治向法治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至关重要,这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更是新形势下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政府,提高政府公共管理能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十分完备,行政执法程序不规范,行政审批过多过滥,行政执法中违法行为较多,行政权力缺乏监督与制约等问题比较突出。要真正建立法治政府,做到依法行政,就必须进一步强化法律意识,一切行政权力的取得必须具有法律依据,没有法律依据的权力坚决不行使;一切行政权力的行使必须遵

守法律,违背法律的权力坚决不行使;一切违法行为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要深刻认识到,依法行政的重心和实质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依法行政是政府行政机关在观念、组织、人员、职能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从人治行政到法治行政的全面转变,是政府管理模式的一场真正的深刻革命。

七、强化公开意识,实现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

我国旧政治文化向来讲究“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政府与公众缺乏沟通交流,政务信息公开程度很低。加上新中国成立后长时期保密制度不完善,保密范围过于宽泛,遂使封闭行政、暗箱操作成为政府管理的一种常态。政府制定政策往往从便于自己管理的角度出发,很少考虑企业和公众的呼声。由于暗箱操作和缺乏有效的监督,权力行使的随意性增大,使得许多事情可以这样做,也可以那样做;可以做,也可以不做;可以今天做,也可以明天做。造成许多事情要凭人际关系才能办成,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行政腐败。现代政治理论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接受和承认,公共行政是一种根植于社会之中并从整个社会获得自己必然性的社会活动。政府要行使公共管理职能,就必须转变观念,更多地考虑公众的感受、公众的参与、公众的反馈等因素。要强化公开意识,增强透明意识,把政府政务活动中涉及到公共事务、公共服务的事项向社会公布。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加快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建设,创新服务方式,使网络真正成为政府与公众交流的桥梁。例如推出“一站式服务”、"24小时自助式服务”,使得公民不需走进政府部门,仅通过计算机就可以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全部信息。公民在一个站点办事,就可以得到全程服务。政府还可以设立信息反馈中心,随时进行处理,使互动沟通渠道更为快捷。建立透明政府还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建立新闻发布制度,通过媒体向公众及时发布有效信息,借助媒体了解群众的意见或建议。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全方位的社会协商对话活动,采取听证会、座谈会、征询意见会、民意测验、问卷调查、意见反馈等形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的智慧,收集信息,分析民意,为决策提供依据,树立开放、民主、透明的政府新形象。

八、强化信用意识,实现由“缺信政府”向“诚信政府”转变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 篇7

一、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研究现状

随着公推直选的开展, 学界和理论界对公推直选探索和试点的主要原因、主要成效、面临的问题等进行了研究,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公推直选的经验及成效总结、公推直选意义的阐述、公推直选的程序研究、公推直选中的突出问题及其改进。就公推直选的研究现状来看, 国内对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 严重滞后于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实践。

1. 从研究内容上看。

主要在介绍和总结各地的实践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存在的突出问题, 其研究内容过于笼统与宽泛, 更重要的在于没有找出影响公推直选成效的主要问题, 因而也未能提出提高公推直选工作成效的有效方法。

2. 从研究对象上看。

主要集中在对村级、乡镇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研究, 而对于实践中出现的县处级领导干部的公推直选跟踪研究不足, 没有针对地方政府 (市级) 部门领导干部的相关研究。

3. 从研究方法上看。

现有的研究大多都是归纳演绎的定性研究, 虽然也有少部分研究采用了案例研究的方法, 但实证调查研究较少, 其研究结论的价值性和推广性不强。

二、地方政府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研究

尚虎平、李景平 (2006) 把国际上逐渐推广“竞值架构理论”引入地方领导干部管理能力评估, 以解决目前领导干部公选的困境。刘伟、宋援朝 (2006) 结合国外能力模型, 提出在领导干部选拔方面应重点考察申请人是否具备岗位胜任能力, 对其能力进行量化测评。就领导干部的胜任能力特征也得到了部分学者的关注。例如, 赵国祥 (2002) , 郑学宝、孙健敏 (2004) , 赵辉 (2006) , 王登峰、崔红 (2006) , 李森、程好 (2008) 都对其进行了探索研究。

综观我国领导干部胜任能力特征研究, 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

1. 研究对象的针对性不强。

以往的研究更多是将领导干部作为一个整体, 而对领导干部不同级别细分对象的研究相对缺乏。更重要的是, 对于地方政府部门处级领导干部这一特定主体的研究还存在明显不足, 并且地方政府部门专业领导和正副职之间也由于职能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2. 研究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国内以党政干部为对象的胜任能力特征研究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不足, 在仅有的实证研究中也多以问卷调查为主, 不符合胜任能力特征的科学定义, 没有采用对应的测评手段。

3. 研究结果缺乏可操作性。

所提到的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 绝大多数缺乏可操作性定义, 对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概念的界定比较抽象, 现有的研究也多为领导干部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或者胜任特征, 对于这些核心能力如何评价的研究明显不足。更重要的是, 如何将其直接运用于领导干部的公选直选还是空白。

三、基于核心能力评价的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研究意义

为解决目前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公推直选过程中能力缺失、评价标准笼统、评价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 需要以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 构建基于核心胜任能力的领导干部公推直选模式。应重点解决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中的核心能力评价问题, 结合公推直选程序开发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实现公推直选过程与领导干部核心胜任能力有机融合, 以提高公推直选工作的效果。针对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研究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评价, 具有重要意义:第一, 将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范围, 为全面、深入推广领导干部公推直选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同时, 构建公推直选工作效果的评价体系, 为科学量化、评价领导干部公推直选工作的效果提供依据。第二, 通过科学方法开发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核心能力体系, 为公推直选及其领导干部的管理提供依据。第三, 在完善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的基础上, 开发公推直选各阶段领导干部核心能力的评价方法, 实现直接民主与岗位胜任能力的有机结合, 切实提高地方政府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成效。

四、基于核心能力评价的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研究内容

领导干部公推直选作为一个新生事物, 在实践中还普遍存在科学性和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其中科学性不足具体表现在:公推直选程序中对竞争者的能力评价比较粗糙, 缺乏科学的能力评价标准和有效的评价方法。系统性不足具体表现在:公推直选的程序和配套措施不健全。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就会严重影响公推直选的效果和持续健康发展。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关键是选出的领导干部能力是否胜任岗位要求。公推直选应该是以选拔出优秀且胜任的干部为导向, 只有坚持不同领导岗位的核心胜任能力, 以领导岗位的核心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才能提高公推直选的成效。目前, 公推直选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仅仅是程序是否严谨、公正, 而是首先要解决公推直选过程中的能力评价问题, 具体包括: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核心能力指标体系、核心能力的评价标准以及核心能力的具体评价方法等。因此, 公推直选的具体程序如何对其核心能力进行评价是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公推直选成效的主要方法。

1. 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的核心胜任能力研究。

利用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 区分地方政府部门处级领导正职、副职以及专业处级, 通过焦点小组、行为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开发处级领导干部的核心能力指标体系。针对现有多数研究并没有对访谈内容的结构进行统计检验, 也没有与工作绩效联系起来, 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因此, 需要通过实证调查、重点研究不同的核心能力对于处级领导干部工作绩效的差异影响, 以探索核心能力的维度构成与绩效之间的深层次关系, 特别关注其核心能力对个人绩效与组织绩效可能存在的不同影响。

2. 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优化研究。

一是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条例》, 深入研究和把握公推直选不同程序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二是通过文献和相关文件的收集整理, 总结归纳各地现有的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 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三是立足于公推直选程序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对组织部门和人事专家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优化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

3. 地方政府部门领导干部核心能力评价标准和方法研究。

以地方政府部门处级领导干部核心胜任能力体系为基础, 深入研究特定核心能力的具体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一是根据领导干部核心能力评价体系, 在360度访谈的基础上开发领导干部核心能力评价标准;二是利用领导干部能力测评理论, 综合国内外领导干部能力评价方法, 对常用领导干部能力测评工具与方法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 以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领导干部能力评价方法;三是结合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 重点研究不同程序阶段其核心能力的评价方式, 主要包括公开推选程序、考试测试程序、面试答辩和组织考察程序中的能力评价方式。

4. 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程序中能力评价的保障机制研究。

如何发挥领导干部公推直选过程中的能力评价功能, 如何实现公推直选程序与能力评价的有机结合, 这需要建立相关方面的配套措施。应在梳理现有公推直选有关政策、法规的基础上, 立足于提高领导干部公推直选的效果, 深入研究公推直选程序中能力评价的保障机制, 并重点研究这些保障机制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公推直选能力评价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 ■

地方政府偿债能力研究 篇8

关键词:公务员;政府公共关系;公关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D6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5-0050-01

一、强化政府公务员的全员公关意识

第一,灌输全员公关理念。首先,提高领导者的全员公共关系意识。在对公务员进行公关能力培养过程中,领导者必须重视培养基层公务员注重公众利益的意识,强化政府公务员服务公众的意识。其次,要实施全员的公共关系配合。鼓励、支持、引导公务员学习公关知识,一方面,在公务员中进行不懈的公关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开展公关工作的自觉性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强调学习公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政府系统内部组织开展全员公关活动,从实践中培养公务员的公关情操和公关兴趣。

第二,强化每个政府公务员“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政府系统内部还有的干部受到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缺乏为民服务意识,行政管理采取人治式的“管制”方式。所以,要强化每个政府公务员“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可以采取集中培训、自觉学习、会议宣传等方式,通过定期与不定期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对政府公务员进行思想上的洗礼,使其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第三,强化各级政府公务员危机公关意识。要强化各级政府公务员的危机公关意识,就必须要让政府公务员明白一个道理即在危机发生时,政府不能隐瞒,要主动公布危机事实,让公众了解危机的真实情况,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社会恐慌。另外,需要政府利用各种公关手段,集合社会资源并有效利用,化解危机,事后要有总结意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让政府危机公关工作卓有成效。

二、制订符合实际、具有个性特色的能力培养计划

第一,要制订具有个性特色的公关能力培养计划。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政府要针对具体公关活动的需要和不同职业类型的公务员,制订不同的公关能力培养计划。根据各职类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制定培养方案,同时依据个体的兴趣、能力、性格、气质等不同的特点对公务员的公关能力进行培养,使每一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同时还要便于在工作考核当中加入公关能力测评指标,实时了解和掌握公务员公关能力现状。

第二,根据已制订的公关能力培养计划,结合实际模拟公关实践活动。可以在政府系统内部将政府公务员分为公关主体和公关客体来就社会上发生的某个问题模拟开展公关活动,并邀请专业的公共关系人员进行点评。通过公关活动,政府公务员可以利用培训当中掌握的公关技巧来处理面对的公关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府不仅可以通过公关活动了解到公务员公关能力的大小,同时还能够使公务员了解到自身的不足,从而不断修正自身的培养计划,使培训效果更佳。

三、拓展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途径

通过多种方式对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进行培养,才能真正提高公务员的公关能力。

第一,院校的系统培训。目前,我国已有许多大专院校开设了公共关系专业和公共关系系,一些省市还开办了公共关系专业的自学考试。通过大专院校对政府公务员进行公关能力培养的优点在于,政府公务员可以系统地学习公共关系理论,可以使政府公务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多方面的公关实务技巧,同时还拓宽他们的知识面,为其以后有效地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工作奠定坚实的业务基础。

第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主要是向非公共关系专业的人员普及传授公关知识,使公关知识成为大众化知识的一种教育活动。非公共关系专业的政府公务员可以熟悉了解公共关系专业方面的知识,如果个人感兴趣的话,还可以进一步参加专门的培训,这样就可以从业余的转变为专业的公共关系人员。

第三,短期培训。短期培训具有灵活性较强的优点;培训内容上可以根据学员自身情况和具体要求灵活确定,培训时间也具有伸缩性,可长可短。短期培训既可以通过公共关系理论讲座来普及公关知识,也可通过专门性的公共关系实务技巧的探讨来加深政府公务员对公关知识的理解。

第四,业余学习。政府主管部门应采取措施促使政府公务员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主学习,鼓励政府公务员在业余时间学习公共关系方面的理论和技巧,培养他们对政府公共关系的兴趣,从而起到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作用。同时要求政府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 渗透公关意识,政府公务员直接承担着政府部门内的各种事情,如果政府公务员在这些常规工作中渗透公关意识, 就能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此外, 政府公务员及时地处理和答复各种函件, 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达到树立政府良好形象的目的。

四、完善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制度体系

第一,建立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测评机制。能力测评的内容要全面并且能反应实际情况:一是公共关系基础知识。对政府公务员进行公共关系基础知识的测评是检验政府公务员是否具备基本的公关业务能力的有效方法。二是能力结构。除传统政府公关要求的基本能力之外,政府公务员还应当具备适应网络公关能力。三是性格气质与兴趣。工作作风受性格影响,特别是政府公务员在面对媒体是,不能够大放厥词,一定要言辞谨慎。因此将不同性格的人互补组合进行公关能力培养,这样效果更佳。

第二,建立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一是要有专业的公关从业人员队伍,为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提出中肯的意见。二是要聘请专业公关人员完善具体的公关能力培养评估办法。包括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三是要在专业人才的指导下保证评估结果的有效反馈。让政府公务员知道在能力培养过程中自身存在的缺陷,修正自身的能力培养方案。

第三,丰富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形式。一是要建立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培养的定期轮训制度,采取理论知识学习、实务技巧学习、跟班学习等多种形式。二是要重视对公务员对政府公关兴趣的培养,让兴趣成为学习的动力,才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四,创造有利于公关能力培养的氛围。一是要从政府内部的领导干部着实,让领导首先知道政府公关的重要性。二是要大力宣传全员公关意识,营造浓厚的公关能力培养氛围,让政府公务员多接触政府公关事迹,使政府公务员对政府公关产生浓厚兴趣。只有培养机制完善了,政府公务员公关能力的培养才有了制度保障,政府公务员的公关能力才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 廖为建.政府公共关系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 唐钧. 政府公共关系[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詹文都.政府公共关系[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3.

[4] [美]格伦?布鲁姆,艾伦.?森特.有效的公共关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5] 谢红霞,胡斌红.中国新公关[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6] 周安华,苗晋平.公共关系理论、实务与技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 齐小华,殷娟娟,李兴国. 政府公共关系案列精析[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2.

上一篇:工业多元回归分析下一篇:黄庭坚《清平乐·春归何处》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