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企业文化的创新

2024-12-05

论现代企业文化的创新(精选8篇)

论现代企业文化的创新 篇1

人文科学导论结课论文

题目:论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学生:]

论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摘要] 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促进企业方针和目标的实现。从文化的视角论述了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当代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并指出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创新

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稳定地延续性,严密的伦理性,突出的人本性和进取的奋发性。文化不是僵死的和一成不变的,而是处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的。而作为亚文化的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切 特征,自然也是动态的、发展的。在现代企业里,随着经济体制的转换,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自主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企业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都应随着企业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企业文化必须不断创新才能使企业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与时俱进。否则,以企业文化的不变来应实际环境的丰富多变,只能使企业文化的源流枯竭,使企业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活力。因此,企业文化既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一、企业文化创新的内涵

近年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发展了重要变化。由于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和灵魂,是判断企业行为的标准,也是指导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必然带来企业文化的深刻变革。

1.协作文化。现代企业是由一群具有共同目标且相互依赖的分属于不同组织或部门的决策者组成的团队。协作是保持这个团队稳定、和谐有序状态的重要机制。如果个人的能量不断增强,但整体协调的情形不良,只会造成混乱,企业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协调活动。发扬团队精神,在企业内部营造在上下级之间、企业各部门、各员工之间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融洽关系就至关重要。

2.速度文化。在当今新经济时代,由于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速度”已成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的工具,谁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以最快速度满足了顾客需要,谁就获得了市场盈利的更大空间,这使得企业把速度看作是嬴取竞争优势一个重要砝码。特别是在产品、价格、服务等方面无法与对手拉开距离时,速度无疑成了企业最关键的竞争手段。因此,培育一种重视速度的企业文化成为当务之急。

3.学习文化,之所以要构建企业的学习文化,就是因为团体的智慧高于个体的智慧,团体能放大个体的力量。特别是当今社会知识正以爆炸速度在快速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企业持续运行期限或生命周期受到严峻挑战。企业只有培养自己的整体学习能力,才能丰富知识和提高企业快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在竞争中赢得主动。因而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将企业打造成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将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4.形象文化。企业形象是公众对企业在运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和精神风貌的总体评价和综合性反映。良好的企业形象,对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增强企业的内聚力,对外可优化企业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获得消费者的好感,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企业要在员工中进行形象文化教育,教育员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企业形象,树立以质量求生存,以管理增效益,以科技求发展的主导思想,面向市场,面向大众,以优质产品取胜,以优质服务取胜,以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社会良好的声誉。

5.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企业只有通过自身的创新才能应对快速变化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激烈竞争的今天,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创造性和灵活性已成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要重视和培养职工个人的独立性、个性和灵活性,激励创新,最大限度地发挥全体员工的创造热情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型企业文化。

6.融合文化。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工业时代那种你死我活的竞争,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整合资源,更多的是寻求一种“双赢”的共生关系,既在竞争中合作,又在合作中竞争。而企业文化的融合是这种“竟和关系”能否有效的前提。因为企业各自创业史、经营发展目标、员工素质不同,因而各自形成的文化也不同,没有企业文化的融合,就会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很难做到真正的有效合作。

二、企业文化创新的模式

根据约翰·科特的观点,企业文化的创新模式是一个自上而下的过程,企业高层领导是这个过程的发起者和倡导者,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他们首先要根据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战略目标确定企业发展的经营体制和经营方针,为了确保他们所倡导的经营理念得以贯彻实施,他们一方面要进行大力宣讲经营体制变革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又要对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如用人、奖励、晋升、考核等制度进行改革,同时身体力行带头执行,以促使新的经营方式的产生。而新的经营方式如果行之有效的话,就会产生新的成就与业绩,显著的成就与业绩就会促进企业行为规范的逐渐改变以及企业共同价值观念的逐渐改变,从而形成新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新的企业文化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企业高层领导者应当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困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这是因为企业文化具有稳定性,企业文化的创新要在排除陈旧企业文化观念阻碍的基础上,改革与实现环境不相适应的传统行为,倡导与建设新的价值观念与行为准则。因此,为确保企业文化创新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企业高层领导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2.要高度重视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由于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因此,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的确定是企业文化创新最重要的工作。企业新的价值标准确定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

(1)企业价值标准要科学、简洁,有鲜明的特色;(2)企业价值观要体现企业的经营哲学、宗旨和战略发展方向;(3)企业价值观应与

企业员工的认可程度、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协调,标准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4)确定新的企业价值观要认真广泛听取各种意见,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多次反复,审慎地提炼出既符合本企业经营特点又被员工认同的企业价值观。

3.要具有鲜明的个性。企业文化创新要体现本企业的风格和特色,要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培育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塑造什么样的企业形象,倡导什么样的价值观念,提倡什么样的企业精神,都应从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突出企业特色和体现个性,就不能舍弃优秀的文化传统,这是挖掘自己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的着眼点,只有从文化传统中提炼出为现实的企业文化可用的养料,企业文化这棵大树才能根深叶茂。

4.要坚持企业文化创新的动态发展观。企业文化是一定时期历史的产物,是为企业经营发展服务的。因此,当企业的内外环境、经营条件、经营战略变化时,企业要不断对企业文化进行调整、更新、丰富和完善,使之保持持久的活力。

论现代企业文化的创新 篇2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创新

未来的发展潜能,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凸显医药的特色, 因此应建立能够彰显医药特色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工商管理、经济学和医药学三个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应为以下几大模块: (1)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思

技能方面的素养。公共课由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组成。 (2) 经济学课程模块:西方经济学、医药国际贸易等;这部分课程保证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经济学科专业知识。 (3) 管理学课程模块: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医药企业管理等;这部分课程保证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管理学科学知识。 (4) 医药课程模块:基础化学、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现代医学概论等;这部分课程保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医药知识和技能。 (5) 营销专业课程模块:市场营销学、推销与谈判、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这部分课程保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6) 工具课程模块:统计学、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应用文写作等。 (7) 实践教学模块:统计软件SP SS、市场调研、营销模拟实验、医药企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专题设计等。此外还应适当增加任意选修课课程。

3.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是动态的, 是随着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吧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渗透到课程中去;另外, 由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 都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些课程, 不能照搬一般的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而是要把医药知识与营销知识有机的融合。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观念,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影响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 实现教与学相辅相成。

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目前, 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 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的条件更加成熟, 现代化设备使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抽象问题, 增强直观认识。

4.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和课外实习及实践活动上。包括案例分析、实验课、课程的课间实习、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活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策划、毕业专题实习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尤其是毕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必须有一个可供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实习基地, 以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创新环境, 使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迅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实践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未林: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2]石秀丽:创建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研究版) , 2 0 0 4, (2)

欧阳丽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已经广泛开展。但对于企业文化创新问题, 现代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指企业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元素的基础上, 不断突破原有文化的束缚和限制, 创造、吸收或借鉴各种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的优秀文化元素, 充实、优化和提升现有企业文化的活动。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日趋激烈, 要持续增强企业活力, 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创新至关重要。正如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所说的那样, “如果你想让车再快10公里, 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 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 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 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企业在努力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 还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不断扬长避短, 适应环境, 以实现现代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过程, 甚至有的企业文化要经历革命性的变动过程, 这与企业自身发展, 以及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剔除自身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理念, 适时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一方面, 企业自身发展规律需要企业文化创新。一般说来, 企业自身成长过程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 大多数企业经历创立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 生存的压力显得不那么紧迫了, 企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份额比例合理、企业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等。久而久之, 上至企业领导层, 下至普通员工, 都非常容易产生惰性心理, 而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同步问题, 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 将会使企业失去活力, 逐渐走向僵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所滋生的惰性, 往往会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企业要克服这种发展的惰性, 就必须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 就企业外部环境而言,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企业适时地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尤其是企业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的成长, 以及由此引发的新财富创造机制的变革迫使企业渴望持续成长的组织开发以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 进行企业经营战略重组, 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使企业处于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 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文化适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以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 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生存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调查显示, 企业平均生命周期, 至少以它成功的时期而言, 从未超过30年以上。尽管此项研究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组织, 如美国的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历百年而不衰, 但该研究至少说明了一点, 那就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克服自身滋生地惰性, 适应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活动, 才能实现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由此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跳出狭隘的自己组织的小天地, 着眼于更广阔的天空, 实现地域、民族的跨越, 实现文化的超越与创新, 才能为更多的组织内外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从上不难看出, 现代企业要想长期处于良性的运营和发展状态之中, 就必须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和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但尽管如此, 企业文化在创新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相当多的阻力, 这些问题处理不好, 将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成败与效果。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首要遇到的就是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带来的阻力, 这包括组织原有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等等, 长期以来已经根植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之中, 成为组织成员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要改变或革除已经被人们所习惯的规范和准则均十分困难。一些企业文化改革措施在初期往往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究其原因正在于文化创新不同于简单技术或制度创新, 它往往触及组织较深的层面, 特别是对价值观念、精神面貌, 以及职业道德的触动,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组织成员的观念和行为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这种文化的创新对组织成员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 或张望等待, 或另寻出路, 是文化创新中最难处理的难题。

此外, 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另一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往往是要革除保守的、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不良的旧有文化痕迹, 但这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所坚持的, 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惧怕现行组织的任何变动, 害怕这种变动会对现存的利益分配有所改动而影响其现行利益, 因此, 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三、减少现代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对策

可以说, 任何企业在自身文化创新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 这是任何企业文化创新所不能回避的, 但只要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 还是可以将创新的阻力减少到最小。

首先, 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做好企业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 要反复强调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制约作用, 强调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及对未来的组织的发展的影响, 消除组织成员的顾虑, 从而消除组织成员文化惯性的心理抵触。

其次, 在创新过程中, 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导者应具备一整套领导艺术才能, 富有远见卓识, 他们必须以身作则, 积极通过言行举止传播新的企业文化, 要善于描述理想文化的前景, 激励组织成员不仅希望得到新的文化, 而且愿意投身于它的实现。组织成员既是企业文化作用的客体,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创新成功与否, 以及创新的程度。创新领导者要注意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 让组织成员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意义及其影响, 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 共同努力改变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行为。

第三, 要恰到好处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 首先要吸纳新的成员加入组织, 这些新的组织成员一方面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没有惯性思维和情感依恋, 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文化变革和创新的举措;另一方面, 新组织成员的加盟本身也会带来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所需要的新价值观和行为, 有利于加速企业文化的创新进程。其次, 要实现那些不愿意接受文化变革的人对组织的脱离, 这也会大大减少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从而加速变革的进程。但必须指出的是, 在对组织成员吐故纳新度的掌握上一定要合适, 在吸纳新企业成员的同时, 一定要兼顾老企业员工的情感和利益, 以免使企业现有成员对组织丧失信心, 这将直接背离企业文化创新的初衷。

第四,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也是调动组织成员参与企业文化创新积极性, 消除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有效手段。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组织领导者的激励对于组织成员价值观和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将奖励和报酬与那些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挂钩, 让组织成员了解如何才能受到奖励, 从而引导他们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

第五, 围绕组织发展战略创新的需要, 渐进有序地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都与时间有关, 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生活的时间越长, 其对旧有组织的向心力越大, 对新型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可就越难。原有企业文化越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就越困难。此外, 组织的规模越大, 组织成员就越复杂, 同样也增加了企业文化的变革的难度, 同时让更多的人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时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充分注意到时间因素的影响, 不要急于求进, 以革命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剧烈变革, 应兼顾文化自身变革的特征, 以及组织自身发展规模, 采取渐进的方式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合理、有序地进行。

论现代企业会计文化的塑造 篇3

摘 要 随着经济改革和企业创新的不断深入,企业会计的透明度和科学化要求越来越高。有效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会计工作凝聚力、最大限度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成为实现企业会计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所有这些方面,都需要有先进的企业会计文化作为支撑。

关键词 现代企业 会计文化

一、企业会计文化及其层次结构

(一)基础层面

物质文化是指企业会计活动中实体性的文化性设施与文化环境的总和。是企业会计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企业会计文化的载体。企业会计物质文化的营造,迫切要求会计工作从落后的"计算机外围会计方式"向先进的"计算机内在方式"和"网络计算机方式"转化。企业会计物质文化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完备的企业会计信息工程,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和辅助决策系统。

(二)核心层面

精神文化是指在前两种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会计人员的思想意识、精神面貌、心理素质、价值观念、会计形象等,它是企业会计文化的核心所在,是会计文化中无形的精神财富。企业会计精神文化是企业会计文化结构的最深层次,是企业会计文化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主导性作用并且相对比较稳定的内核,是整个企业会计文化的源泉和动力。

(三)衔接层面

企业会计行为文化根植于企业会计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行为文化。企业会计行为文化是企业会计人员通过工作学习和生活行为折射出的动态人文文化观念。主要由企业会计部门领导、先进典型及广大会计人员的群体行为构建组成。如企业会计部门领导的主要行为是会计决策及创新会计文化,并把驾驭全局、多谋善断的高层次文化观念内化到会计目标、任务实施和工作程序之中。另外,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和任务重点,树立相应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和表彰,并以此规范、影响和带动其他会计人员的行为,就可以塑造优秀的企业会计文化。

二、塑造现代企业会计文化的基本原则

(一)系统性原则

企业会计文化是一个由多层级、多要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所以,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要以整体思考的方法深入研究,深思熟虑,细密量化,从整体上把握各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发挥各个要素独特效用的同时,充分重视各要素间的协调配合,使会计文化达到最优。

(二)客观性原则

企业会计人员工作和生活有其自身规律。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中突出个性,就会产生文化感召力、亲和力、吸引力和冲击力,能给人以强烈印象,带来良好感受,也易于被人接受和认可。在构建企业会计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尊重客观实际,按客观规律办事。要根据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原理,借地方会计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成果,从企业会计活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与之相适应的企业会计文化。

(三)人文性原则

企业会计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企业会计人员,而企业会计人员又是遵守会计文化要求,并不断创新和发展企业会计文化的实践者和原动力,而且企业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知识水平、工作能力、道德准则、思想觉悟等,是影响企业会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果在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中脱离了对人的考虑,则最终无法形成有效的文化影响力和认同感,相反很可能会对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带来相当大的阻碍。必须充分认识到人的因素在企业会计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注重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善于激发会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力,这样才能保持企业会计文化长久的活力。

三、塑造现代企业会计文化的具体措施

(一)构筑企业会计道德观

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实践中形成的企业会计特有的职业道德心理、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称。企业会计职业道德是靠会计人员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等手段,促使会计人员自觉保持应有的职业态度和风范,以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从而赢得人们对会计职业及人员的尊重和信赖。要在全面把握企业会计职业道德内涵的基础上,将会计职业道德分解细化成若干侧面和问题,采取民主协商、专题讨论等形式进行宣传和组合式教育,促使广大企业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二)树立企业会计价值观

企业会计价值观是会计人员通过长期的企业会计实践,在正确价值观念体系的支配和滋养下,逐步形成和优化的群体意识,反映着企业会计整体的追求、志向和情趣,是企业会计的灵魂。因而,会计价值观为企业会计部门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是企业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追求的最大目标,也是企业会计活动的总原则,在企业会计文化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会计价值观建设必须继承历史传统,体现时代精神,明确会计目标,激励会计个体的原则进行。

(三)健全企业会计制度

完善的企业会计制度是具体化的企业会计文化,具有相当的强制力,规定着所属会计人员的行为,也是建设企业会计文化的重要方面。在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中,严格规定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减少会计制度中会计选择的弹性区间。为保障企业会计控制制度的存在和有效性,需对企业会计控制的方式、内容、标准做出明确规定,且上级财务部门还应当对所属各级财务部门的会计控制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配合制定相应的惩奖制度。

(四)完善企业会计监控体系

现代企业文化应创新(定稿) 篇4

经济学家魏杰最近提出,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差异,而目前我国企业恰恰缺乏这种企业文化。

他说,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与企业管理相对应的。对企业的管理,不能仅仅靠完善管理制度,而且更应注重培育现代企业文化。

论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的制度创新 篇5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对其在国际上的排名和地位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细胞,企业的总体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关系到一个国家总体经济的发展和运行,企业的发展对一国经济有如此重要的影响,那么影响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哪些呢?在当今经济时代又有哪些要求和变化呢?在我国大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是否有合适的企业发展制度,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各种制度应该如何进行调整以适应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这些都是极其值得思考的问题,只有找到有利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产权制度,企业的制度创新,企业的治理机制,并不断地去进行调整和改进,企业变得强大了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对于社会经济的细胞作用,使得一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具有保障。

关键词:知识经济管理制度产权制度制度创新 第一部分: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制度的不断革新,在过去使用的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生存法则都需要不断地调整改革以适应其发展,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和制度上都存在不少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知识经济时代是讲求知识的运用与效率的时代,知识经济的发展也对企业的制度及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下文正是针对知识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方向进行的。

第二部分:正文

一.提出问题: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缺陷

(1)在组织形式上以个人、家族企业为主

企业组织形式主要是个人独资。参照钱德勒的研究思路,王宣喻等人的研究显示,我国86% 的中小私营企业股权掌握在企业主手中,而实际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其家庭手中。我国家庭企业的家庭成员不仅控制着高层职位,还控制着很大一部 分中层经理职位;企业的实际控制、决策权由家庭牢牢控制,外来经理人员很难独立做出决策。民营企业创业者大多文化程度不高,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知识,更谈 不上技术和制度创新,对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人才不够重视。大多数企业在制定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投资战略时,缺乏创新发展意识。

(2)产权制度缺失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与企业家的个人产权是混合在一起的,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形成现代企业所具备的 独立和完备的产权制度;其次,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结构是完全意义上的单一结构,这种一元化产权结构是摆脱不了家庭血缘关系的干预的;第三,人力资本不能享 受产权收益。民营中小企业的高薪只是承认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劳动,并不是承认人力资本的价值,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产权制度是不完善和不成熟的,尽管其所有 权归属是清晰的。民营企业大多数选择的仍是个

体业主制、合作制等产权制度形式。这种制度选择最大的弊病是投资者通常要对经营负无限责任,投资风险大,而且 投资主体较少,企业很难上档次、上规模。

(3)治理机制优劣势并存

企业治理机制是一组委托代理的制度安排,它是经济效率与制度适应的统一。不难看出,治理机制是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和经营效益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企业的财 产和企业家的个人财产紧密相关,民营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也十分完善,不存在任何代理问题。虽然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但是,由于缺乏职业经理人,民营中小企业 在人才、外部融资、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劣势比较明显;企业的管理缺乏制度化、规范化的程序,管理和决策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民营企业家很难与中层经理及员 工平等地交流和沟通。

(4)管理制度缺失

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缺失的起点就是企业规模的扩大,这也是其发展进程中最危险的时期。管理则表现出更多的随意性,缺乏全面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受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法律背景和传统习惯的影响,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选择了家庭式管理方式。这一方式在企业资金规模较小的初创时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 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需要大量引进外来的各种专业人才进入企业的核心领导阶层,这一方面往往导致专业管理人员与企业主亲属形成两个利益集团,诱发企业 内部各种矛盾,造成有些管理制度形同虚设,难以执行。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家习惯于业务管理,习惯于自己独立操作,习惯于自上而下地指挥别人,使有才能的员 工感到不能获得尊重,不能实现自我。所以,民营中小企业很缺人才,但又留不住人才。

(5)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缺失

一是观念歧视仍然存在。主要是在一些政府部门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疑私”、“怕私”和“防私”观念。二是市场准人限制多,政策不平等。一些行业和领域在准人政策上虽无公开限制,但实际进入条件则限制颇多,主要是对进入资格设置过高门槛。三是融资渠道窄、贷款困难。四是企业实际 税费较重。五是企业权益不时遭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遭受侵犯的案例日益增多,一些行政执法机构对个体户、小企业滥施罚扣的现象时常发生。六是 社会服务体系远未建立。大量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特别需要的创业辅导、企业诊断、技术支持、员工培训等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或是基本没有,或是尚处于起步阶 段。相当部分中小企业处于无助地位。七是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政府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多头管理、各自为政。

二.分析问题:知识经济对社会及企业的影响

(一)对社会的影响

知识经济并不是一个严格的经济学概念,“知识经济”通俗地说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对投资模式、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教育的职能与形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投资模式方面,信息、教育、通讯等知识密集型高科技产业的巨大产出和展现出的骤然增长的就业前景,将导致对无形资产的大规模投资。在产业结构方面,一方面,电子贸易、网络经济、在线经济等新型产业将大规模兴起;另一方面,农业等传统产业将越来越知识化;再者,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将以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创新为前提,在变化的速度和跨度上将显现出跳跃式发展的特征。在增长方式方面,知识可以低成本地不断复制并实现报酬递增,使经济增长方式可能走出依赖资源的模式。这不仅使长期经济增长成为可能,还使经济活动都伴随着学习,教育溶于经济活动的所有环节;同时,知识更新的加快使终生学习成为必知识经济又是新的信息革命导致知识共享以高效率产生新知识时代的产物。新的信息革命——数字

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人类信息共享,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或者说提高知识生产率,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条件,并最终推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知识经济的基础是信息技术。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生产率,即创新能力。只有信息共享,并与人的认知能力——智能相结合,才能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知识经济的概念,更突出人的大脑,人的智能。反过来,人的智能,只有在信息共享的条件下,才能有效地产生新的知识。所以,信息革命——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为信息共享,高效率地产生新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这就是说,信息革命,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直到目前,在国际上,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智能经济,往往还同时使用。

(二)对企业的影响

(1)知识经济要求企业资源利用智力化

从资源配置来划分,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可以分为劳力资源经济、自然资源经济、智力资源经济。知识经济是以人才和知识等智力资源为资源配置第一要素的经济,节约并更合理地利用已开发的现有自然资源,通过智力资源去开发富有的经济资源。知识密集型的软产品,即利用知识、信息、智力开发的知识产品所载有的知识财富,将大大超过传统的技术创造的物质财富,成为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形式。在企业中,只有合理的运用企业的人力资源,正确的运用人才,将适当的人置于正确的位置上,充分发挥其才能,为企业创造大的价值。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信息等智力成果为基础构成的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无形资产成为发展经济的主要资本,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的比例超过50%。无形资产的核心是知识产权。知识经济要求企业通过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来维护企业的无形资产,以保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知识经济要求企业发展产业化,经济发展可持续化

知识形成产业化经济,即所谓技术创造了新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的创新是企业立足和不断发展的源泉,新科技的研发和运用是企业取得竞争胜利的必须保障,产业链的建立是企业扩展的方向,在任何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都要着眼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即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知识经济重视经济发展的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因此采取的是可持续化的、从长远观点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战略。

(3)知识经济的发展引起企业发展虚拟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主要是靠关键技术、品牌和销售渠道,通过许可、转让方式,把生产委托给关联企业或合作企业,充分利用已有的厂房、设备 职工来实现的。

三.解决问题:知识经济对中小型民营企业改革的影响

(一)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是指新制度(或新制度结构)产生,否定、扬弃或改变旧制度(或旧制度结构)的动态过程。具体地说,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是 ”以企业为主体,为更好地实现企业制度的功能,在收益与成本评价的基础上,在制度供给的范围内设计新的企业制度的过程”。制度

创新主要涵盖企业财产关系、治理结构、分配融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创新范畴,它与技术等其他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和显著特征。首先,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是其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等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前提,是产生主动创新和持续创新的重要制度保证;其次,企业制度要随着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就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不断创新;另外,制度创新涉及企业内部不同层面的机制变革,同时还涉及企业外部的金融体制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外部制度变革,我们必须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注重企业外 部制度创新与内部制度创新的协调运行,促使其互动共进。

(二)创新的思路: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战略路径安排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环境还很不完善,只有坚持制度创新,积极改善现存体制和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各种制约因素,使民营中小企业的创造力和生产 力与制度框架在交互作用中不断演进,才能使企业跨上新的发展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制度创新应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企业家创新

对民营中小企业而言,企业家精神将极大地影响到它的经营哲学、企业宗旨、思想观念、文化氛围、价值理念等创新发生的“基础设施”和动力机制的形成。企业战略基础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模仿性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精神的不同所形成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机制,从而支撑着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持续不断的创新:所以,培育优秀的企业家精神,将是企业制度创新的核心内容。

(2)产权制度创新

有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特征就是两权分离,所以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家应该把企业的经营权交给所谓的“职业经理企业家”,本人只做所有者享受资本收 益,如此形成的民营中小企业制度就可以摆脱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可以使“货币资本得以选择合适的经营者”。我们认为,家庭式的民营中小企业不应被轻易否 定。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从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中总结出来的,而民营中小企业则与大型企业有着完全不同的管理特征,如果把这些看似完美的理论硬往民 营中小企业身上套,其结构无异于刻舟求剑。但有一个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营中小企业不应只是为摆脱“家庭帽子”而改制,为现代企业制度而改制,而是 应该仔细地研究家庭企业的优势和管理的效率,然后再分析它在哪种情况下需要进行什么样的改造,这样的态度才是客观、公正、合理的。

(3)管理制度创新

现在的民营中小企业绝大多数仍处于原始管理阶段,真正好的科学管理必须要有监督管理。因此,民营中小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人事管理、营销管理、财务管 理、薪酬管理、组织管理、战略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时,还得建立有效的约束和制衡机制。而这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法人治理结构,才能实现管理的专业化和制衡化,使原来的利益共同体导向向命运共同体导向转变。更为重要的是在WTO环境下,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使得中小企业更需加强由生产质量、劳工工作环境、环保等方面所构成的生态管理制度的建设。

(4)治理结构创新

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建立规模的公司治理结构,不能照搬国外固有的模式,也不能仅仅局限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法律框架,而应该因地因时制宜,着力塑造与民 营企业自身情况相匹配的治理结构。要由家庭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过渡,实现“企业家庭化”向“家庭企业化”转变;优化自身的融资结构。提高负债意识,走自身 积累、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相结合的道路;重视组织文化建设;创新经营理念,建立合理科学的企业传承模式。

(5)分配制度创新

我国民营中小企业首先要突破传统的分配模式,建立将企业职工与企业发展前景紧密联系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新型分配机制,有效地将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 产参与分配。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技术股、创业股、管理股的方式使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智力、才华成为企业的无形财产,通过股权或期权的方式将其作为资本计入股份参与企业利润的分配,实现劳动力资本的价值。使员工的利益真正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激励员工的敬业创业精神。

第三部分:结束语

通过这次的分析及阐述我们可以得知知识经济与企业发展密不可分,人类社会已悄然走进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把人创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看成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因素,其主要特点是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人们在强调知识经济这一概念时,主要是区别于物质、资本在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物质经济和资本经济而言的。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现代企业经济的增长则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的知识含量的增长。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的创造中其功效已远远高于人、财、物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成为所有创造价值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因此知识经济的提法可以说正是针对知识在现代社会价值创造中的基础性作用而言的。但不能由此就认为知识经济仅仅是区别于所谓的物质经济或资本经济。

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知识经济正在给中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和带来更好的际遇。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协调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彻底消除贫困等,有利于在新的世纪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进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黄达 金融学 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 第二版 2008

[2] 赵有生 现代企业管理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王守安.中国经济新名词词典[Z].北京:南海出版公司,1994

[4]陈佳贵,李扬,刘树成,汪同三.经济蓝皮书春季号·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10年春季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5]孙国强.全球学[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12

[6]方福前,杨万东.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J].管理科学文摘,2010,(4)

论现代企业文化及我国发展现状 篇6

论文题目:论现代企业文化及我国发展现状

学生姓名: 专 业: 班 级: 学 号:

2012年

4月

30日

摘 要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选择。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当是今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年代,要在激励竞争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21世纪是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对企业管理的优化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企业文化,从狭义上讲体现为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企业文化重视人的因素,强调精神文化的力量,希望用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和社会的发展而努力,并通过各种渠道对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产生作用。

关键词: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

I

目 录

1.1 企业文化的含义................................................1 1.2 企业文化的作用................................................1 第一章 绪论.........................................................1

第二章 现代企业文化概论综述.........................................3 2.1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的概述........................................3 2.2.1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含义.....................................3 2.2.2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3 2.2.3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4 2.2.4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6 2.2.5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结构.....................................7 第三章 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不足.............................9 3.1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9 3.2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9 3.2.1 重外在形式, 轻内在精神.....................................9 3.2.2 盲目照办模仿,忽略自身创新.................................10 3.2.3 领导者自身功能缺位........................................10 总结...............................................................11 参考文献.............................................................................................................................................12

II

第一章 绪论

1.1企业文化的含义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主要包括的内容有: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

1.2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功能,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经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并达到普遍认同和共鸣,通过无声的命令来指导企业和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在此次学习活动中,通过对南京公司下属的几家分公司的考察学习,无论是外观的各基层单位的企业整体CIS,还是员工交流讨论中职工流露出的内心感受,都使我感到公司在培育职工良好价值观上“润物细无声”的导向功能得以体现。

(二)激励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不断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南京盐业“诚信立足,创新致远”、“永不满足,勤奋工作每一天”的价值理念正是在全公司的上下形成了一个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风貌,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

(三)约束功能。

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非强制性的“软”约束作用,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不足。南京盐业强调精细化的管理,培养员工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意识,通过做好细节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做好细节来打造过硬团队,通过做好细节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的良好约束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四)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团结在一起。南京盐业通过统一着装、唱好唱响企业之歌增强员工归属感;通过开展登紫金山比赛、划竹筏比赛、龙舟赛等各种团体竞技活动,强化员工相互协作的意识;通过鼓励员工写身边人,唱身边事,让员工发现他人之长,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通过积极倡导职能模糊化、流程清晰化的柔性化管理,鼓励员工突破程式化的工作,形成一种柔性的企业内部联合体,促进员工间加强协作、职能部门间协作、与外企业间协作,发挥整体应变效用。正是采取了融思想性、群众性、科学管理为一体的系列措施,提高了员工的团体意识,促使全体员工尽职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五)绩效功能。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可以促进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南京盐业运用提薪、奖金的杠杆,在薪资分配上遵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通过设定量化的KPI指标,将公司工作任务合理分解,并重新制定和完善了绩效考评制度,力求对每一位职工的劳动成果做出全面客观的评定,形成了公司内部以实绩论英雄、凭贡献论奖惩的公平竞争氛围。

第二章 企业文化理论综述

2.2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的概述

2.2.1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含义

现代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哲学为主导,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道德为准则,以企业环境为保证,以企业形象为重点,以企业创新为动力的系统理念,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现代企业及其员工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具有现代企业个性的共同思想、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群体意识、行动方式、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最大限度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它培养和发挥企业及员工的创新能力,它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知识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大趋势;它不断增强企业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极大地推动现代企业健康、快速、高效地发展;它促进企业立足国内,走向世界。现代企业文化产生和发展于企业自身,得到企业内部全体人员的认同与维护,并随企业的不断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现代企业进步和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2.2.2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特征

1.时代性

企业不但存在于一定社会条件这一空间环境中,而且同时也处在一定时间环境这一时代条件下。企业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产生、生存与发展,企业的现象本身就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折射,所以,企业文化中必然反映出特定的时代精神,例如:20世纪50年代鞍钢的“孟泰精神”,60年代大庆的“铁人精神”和煤炭系统的“石圪节”精神,以及原大同矿务局的“特别能战斗”精神。

2.人文性

企业文化学说作为以人为中心的现代管理发展中的新阶段、新思想,它高度重视对企业中人的因素的管理与激发,虽然如此做的终极目标在于企业价值的顺利实现,但这并不妨碍企业以开发人的潜能为切入点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的巨大张力。将其视为企业生产经营诸3

要素的首要一条,以及其他一切管理行为的基础和出发点。企业的成长与发展需求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在企业文化这个层面达到了完美的契合。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着力于以文化因素去挖掘企业的潜力,尊重和重视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3.民族和区域性

任何企业都必然存在于特定的国家、地理区域和民族聚居范围内。因此,企业文化总会受到特定国家历史、民族传统和区域习俗的影响,它们会从各方面给企业文化打自己的烙印,形成某种企业文化特定的区域特质。蒙牛企业文化概念是“草原文化”、海尔企业文化概念是“海文化”、九牧王企业文化概念是“长青林文化”„„名不正则言不顺,企业文化概念的提炼是否恰当、是否独特也是企业文化与同行区隔的关键所在。

4.系统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整体有机系统,企业文化的各个构成要素以一定的结构形式排列,各个要素相对独立,各司其职。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严密有序的有机结合体,由企业内互相联相联系、互相依赖、互相作用的不同层次、不同部分结合而成。企业文化既然以企业价值实现为最终目标,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业的战略规划;既然以人为本,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人力资源开发;既然是一种管理方法,那么就不可能不涉及到企业的管理制度„„可以说,企业文化今天之所以被管理界推崇备至,与它的这一性质不无关系。

2.2.3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

1.现代企业目标

确定现代企业目标必须要从总体上体现现代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有一定的竞争性和一定的超前性,注意解决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考虑到现代企业目标的复杂性、动态性、现实性,制定与贯彻企业目标,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争取现代企业目标最佳化。

2.现代企业哲学

现代企业必须着眼于培养现代企业家和现代企业员工的哲学思想,以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正确处理企业中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经济规律的关系,统一全体员工的思想,激发企业活力,带动企业前进。

3.现代企业价值观

现代企业价值观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决定和影响着现代企业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现代企业各项规章制度的价值和作用,现代企业中人的各种行为和企业利益的关系,为现代4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基本方向和行动指南,为现代企业员工形成共同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

4.现代企业精神

现代企业精神是现代企业文化的高度浓缩,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灵魂。现代企业精神的内涵应该丰富而深刻,意义重大而深远。现代企业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约束力,是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观念、立场观点和精神支柱。

企业因自己的生产方式、历史传统、产品结构、管理风格、员工状况的不同,受社会潮流、民族精神的影响,必然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企业精神。这种独特的企业精神一般应包括企业对远大目标的追求、企业和员工强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企业所肩负的崇高使命、企业正确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企业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5.现代企业道德

对现代企业道德必须包括以下内容:遵纪守法,国家、企业、个人利益统一;履行社会职责,向社会负责,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互惠互利;优质适价,竭诚为消费者服务;重视人的价值,关心爱护员工;不断创新,追求卓越,等等。

6.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一般指企业的规章制度或管理制度,是现代企业组织或群体为了维护其生产、工作和生活秩序而制定、颁布执行的书面的规划、程序、条例及法规的总和。

7.现代企业文化活动

现代企业文化活动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为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开展的学习培训活动;为开发企业员工智力,培养员工的创造性和成就感,开展的技术创新活动;为培养和提高企业员工艺术审美水平和艺术创造能力开展的文学艺术活动;为丰富企业员工的精神生活,陶冶员工情操的娱乐活动;为培养企业员工勇敢拼搏精神,增强体质开展的体育竞技活动;为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感情,加深对企业福利环境和文化氛围的依恋,开展的福利性活动;为了使员工树立起主人翁意识,强化和确立共同理想和现代企业意识开展的思想性活动等等。

8.现代企业环境

现代企业环境包括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同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是使现代企业文化具有个性的重要原因。一般讲,企业的内部环境,是构成现代企业文化的重要因素;企5

业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则综合地体现了企业的基本信念、价值观、道德风貌和经营哲学。

9.现代企业形象

现代企业形象包括的内容很多,但基本的内容主要有:现代企业理念形象、现代企业外表形象、现代企业产品形象、现代企业领导者形象、现代企业员工形象、现代企业目标形象、现代企业的经营形象、现代企业的销售服务形象、现代企业的公共关系形象等等。

现代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形象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现代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现代企业形象,良好的现代企业形象背后必然有良好的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形象反映的是现代企业个性文化的形象。因为现代企业的特有形象是由现代企业的思想、信念、策略、方针、准则、价值观等构成的。

10.现代企业创新

现代企业创新实质上是指现代企业文化的创造力,是现代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是确保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

2.2.4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每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良好的企业文化便员工潜移默化地接受本企业共同的价值观,人们在文化层面上结成一体,朝着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奋斗献身,这样,那些繁复琐悄的规章制度反而显得不怎么重要了。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是无声的号令、无形的管制。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软约束产生的依据在于人的文化性和社会性,任何一个作为组织成员的人都有一种心理需要,那就是自觉服从基于组织的根本利益而确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员工在企业中的行为如果得到承认和赞许,就能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满足,相反,就会产生挫折感与失落感。这种约束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在特定的文化氛围之下,员工们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产生出对本职工作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对本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员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行为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从而使企业产生一种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在 一种“人人受重视,个个被尊重”的文化氛围中,每个人的贡献都会及时受到肯定、赞赏和褒奖,而不会被埋没。这样,员工就时时受到鼓舞,处处感到满意,有了极大的荣誉感和责任心,自觉地为获得新的、更大的成功而瞄准下一个目标。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对各种不合理的需要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所以,积极向上的思想观念及行为准则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是一团很好的酵母、一种热力强大的辐射源。所以当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

2.2.5现代企业文化的主要结构

(一)现代企业文化的四要素结构

(二)现代企业文化的结构关系示意图8-1

(三)现代企业文化结构要素的简要说明

1、现代企业物质文化

现代企业家从事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所创造的物化成果,就是企业的产品,它是现代企业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还包括企业环境、企业建筑、企业广告、产品包装设计等内容。现代企业物质文化也是企业精神文化的载体,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最表层。

2、现代企业行为文化

是指现代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企业经营、宣传教7

育、人际关系、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现代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体现,也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的动态反映,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第二层次。从人员结构上,企业行为又可划分为企业家行为、企业模范人物行为、企业员工行为等。从企业运作的过程看,企业行为又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行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行为、企业与社区之间的行为、企业在处理环境问题上的行为等等。

3、现代企业制度文化

是指现代企业为实现现代企业目标给予企业职工的行为以一定的方向、方式的具有适应性的文化,是企业文化中人与物、人与企业运营制度的中介和结合,是一种约束现代企业和职工行为的规范性文化。这种对职工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它能使现代企业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良好状态,从而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它包括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现代企业组织机构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等内容,它是现代企业精神和现代企业行为文化的基础和载体,也是现代企业物质文化的必然存在。一定的现代企业物质文化只能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企业制度文化,它处于现代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

4、现代企业精神文化

是指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现代企业成员共享的经营管理观念和价值准则,它是现代企业文化的深层结构,在现代企业文化整体构建中处于核心地位,是以人为本管理思想的内在要求,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精髓部份。现代企业精神文化建设,旨在优化职工群体素质,开发人力资源,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提供精神支柱和活力源泉。现代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精神、现代企业经营哲学、现代企业伦理道德、现代企业价值观念、现代企业风貌、现代企业目标等意识形态的总和。它是现代企业物质文化和现代企业行为文化的升华,是现代企业制度文化的必然结果,属于现代企业的上层建筑。

第三章 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3.1我国现代企业文化的发展现状

我国企业的一大“软肋”,即没有现代化的企业文化理念和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氛围。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共有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它包括两个层面,一是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理念层面;二是制度和行为层面。

就目前而言,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有人认为,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有效的组织构建,没有建立职业化的管理队伍;但陈健认为,民营企业内部没有形成与设备现代化、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文化氛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没有与企业形成共有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作为企业,应该更加注重人文的东西,注重人对企业的重要性,而不仅仅是技术设备的先进性,企业文化就显得分外重要。

许多曾经红遍中国的著名企业, 名牌产品, 百年老店和老字号, 如今在社会生活及市场中已难觅踪影。然而, 许多企业连同其文化一起经过变革兴盛起来了, 一批老的著名企业, 老的名牌产品重新又红遍中国, 如青岛啤酒、北京烤鸭、同仁堂等。一些新的著名企业, 名牌产品不仅仅红遍中国,还走向世界, 如海尔、联想、长虹、格兰仕等。大量企业范例表明态度, 衰亡的企业其衰亡历程是从企业文化的变质衰败开始的, 兴盛的企业兴盛历程是从企业文化的变革复兴开始的, 当我们从更高更广的视野来审视另企业的文化生存状况, 就可以清楚地看到, 凡是显现出强势企业文化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必定显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而弱势企业的文化生存状况必定是弱势, 这揭示出一条经营之道, 企业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

3.2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3.2.1 重外在形式, 轻内在精神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实质,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行动指南, 是企业发展方向的有力推动器, 是企业丰富内涵以文化方式所呈现的外在展示。概而言之, 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隐实质和外在形象的有机统一, 而我国有些企业在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过程中, 容易淡化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将企业文化建设的着眼点诉诸于形式化追求。

3.2.2 盲目照办模仿,忽略自身创新

企业文化的研究和应用肇始于西方国家的企业。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存在模式并不具有普适性,它必须与其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土壤相适应, 才可能具有勃勃生机。所谓“本本主义” , 就是指有些企业不能全面理解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 不顾企业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企业文化赖以生存、成长的我国民族文化传统, 盲目地搬用、套用、模仿西方企业文化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假设、术语、准则,手持西方 “企业文化标签” 四处乱贴, 把企业文化当作纯粹而单一的技术性方案或技术性工具, 错误地认为只是世界的, 也可以是自己的。

3.2.3 领导者自身功能缺位

企业领导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决策者, 应着眼于对企业长远发展进行战略思考, 出思路, 出理念, 形成科学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并以身作则, 身体力行, 进行相应的体制改革, 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企业主要领导者作为企业的特定成员, 其言行更是决定着文化建设的发展状况。如果他们不能认识到自己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不但不能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有时甚至会对企业文化产生破坏作用。对企业文化建设破坏性最大的领导行为包括言行不一和领导人之间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不统一。当员工发展领导人之间对企业文化认识的不统一。当员工发现领导人在台上喊的是马克思主义, 台下行的是自由主义, 倡导员工勤俭持家, 自己在花天酒地时, 他们就会对领导人强调的价值观和原则产生怀疑。如果不同的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对企业核心价值观和原则进行不同的解释, 甚至强调一些与企业新的内涵完全不同的价值观和原则时, 员工同样会对公司新的文化产生怀疑。

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说明了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是严格管理,注重激励,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结是无形的,但它与物质形态的产品一样,也是可以感知的,企业文化内聚人心,外部形象,既可以改善经营,又可以强化管理,使企业活力得以开发并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封闭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停滞和退化,开放的文化必然导致社会的繁荣和进化,企业也一样,所以加强企业文化的融入是企业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在企业文化的管理应用中,“以人为本”是最能吸引人才的一条内容,所以如今许多企业和企业家标榜自己”以人为本”。然而如果在企业的管理体制上,在企业老板的领导作风上,在企业的分配方式上,在职工的基本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等等都没有丝毫体现出真正尊重人才、尊重员工的态度,那么“以人为本”只能是空谈。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想立于不败之地,企业领导必须充分了解和认识本企业的优势所在和存在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防止和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在市场经济中做到游刃有余。经营是艺术,管理是科学,体制是保证,人才是根本。把握好企业经营、管理、体制、人才这几个方而,企业才有希望健康发展,也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J].科技咨询导报.20(20)

[2] 周晶;;浅析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3] 陈霞;;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4] 史秋秋.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J]中外企业文化, 2003,(11).[5] 胡晓清.中国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社会文化困扰[J]管理世界, 1998,(03)[6] 冷冰:《浅谈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工会论坛2006第4期

[7] 李秋红;;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A];第三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03期

论现代企业档案服务工作的创新 篇7

1. 加强服务意识创新, 确立档案工作为现代企业服务的发展目标。

现代企业档案工作服务发展的目标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 以体制创新为保证, 以机制创新为动力, 带动服务模式、方法创新, 建立以创新为核心的档案服务工作的运行机制, 达到档案服务类型多元化、服务功能全面化、服务方式科学化、服务系统运行网络化。现代企业档案服务工作创新, 首先, 要更新观念。档案人员要增强服务创新意识, 增强档案工作为企业服务的紧迫感和危机感, 把握企业发展变化规律, 大胆创新。其次, 要增强创新的能力。善于吸取其他行业如信息管理、信息服务行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 吸收企业中各部门的创新建议, 积极加强沟通联系, 不断为档案服务工作创新注入活力。

2. 加强企业管理,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管理作为生产力要素, 将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现代企业管理必将适应这种转变, 进行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上的根本性改革。因此, 以管理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档案服务工作, 就成为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服务的重点。企业档案服务工作要适应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变化, 需要适时调整企业文件的归档范围, 既要将文件材料收集齐全完整, 又要优化收藏结构。特别是以出口产品为主的企业档案部门应认真研究世贸组织规则, 将凡是与维护国家利益和本企业利益的文件材料收集完整, 提升企业档案服务工作的层次, 增强服务效果。

3. 加强服务机制创新, 提升企业档案服务工作的层次。

服务机制是企业档案服务工作的中心, 档案服务搞得如何, 能否及时准确、系统、全面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于企业, 关键在于服务机制能否创新。因此, 服务机制的创新是检验企业档案服务整体水平的标尺。随着我国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 尤其是企业转制, 档案信息产品已成为领导决策、参与竞争、工作咨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等领域的重要资源, 特别是现代企业档案服务工作更能显示出促进生产、经营发展的积极作用。企业改革对档案工作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档案工作服务要积极探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档案服务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4. 加强参与, 为企业市场竞争提供有效服务。

企业档案工作更加及时有效地为企业市场竞争提供有效服务, 是新时期赋予的新任务。档案服务工作虽然不直接参与企业具体的生产经营和市场营销, 但它可以通过档案信息载体为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提供原料, 是企业重要的信息保障。企业充分利用档案服务这种信息保障, 从多方面掌握和运用信息, 为企业超前决策提供依据。加强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进行国际合作、反倾销服务的力度, 要求档案工作服务以市场竞争需求为导向, 不断研究企业需求变化的趋势, 挖掘档案潜在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档案信息多样化、多层面的需求。

5. 加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服务。

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企业档案服务工作的中心任务。企业档案人员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 始终把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企业服务放在企业档案工作的首位。在新形势下, 要求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供服务, 具体围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管理、推动科技进步、开展厂务公开等方面提供服务, 以能否通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促进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来检验档案工作服务的质量, 努力以优质服务体现档案工作的价值, 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6. 加强企业档案的利用, 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企业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至关重要, 企业经营理念、员工精神面貌及价值取向, 对于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影响。企业档案实际上是一部生动的企业发展史, 是对员工进行教育的生动教材。企业档案部门要以新的观念来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 认真探索档案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的方法和途径, 为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倡导团结进取的企业精神, 增强企业员工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不懈努力。档案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只有坚持循序渐进, 不断创新, 才能完善企业精神、企业战略、企业道德, 以及企业经营理念、管理理念和服务理念, 努力构筑现代企业理念与文化。 (1) 加强对厂务公开档案的利用, 为企业科学民主管理服务。厂务公开对于企业民主决策、科学管理和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厂务公开档案是企业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依据, 是维护企业职工切身利益、妥善处理企业内部矛盾的重要凭证, 加强对厂务公开档案的利用, 是企业档案工作为企业服务的一个新的切入点。 (2) 加强对企业信用档案的利用, 为企业建立诚信体系服务。信用是市场经济的枢纽, 诚实守信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与标志。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秩序的要求, 必须加强信用形象, 诚实守信, 合法经营。企业信用档案是证实企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或违法违纪、欺诈、拖欠及逃避债务等行为的重要凭证和依据, 是评判企业信用资质的依据, 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只有利用好企业信用档案, 才能帮助企业抓住每一次扩大业务、拓展市场的机会。

7. 加强探索数字环境下的服务模式, 全面推进企业档案服务工作机制。

企业档案服务工作要在切实加强档案基础业务建设、确保档案安全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创新。当前, 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企业资源计划以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业务管理平台的出现, 已经引起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文件形成电子化、文件传递网络化、文件存储数字化、文件管理动态化的趋势。因此, 探索电子环境下档案服务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 积极推进企业档案服务工作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档案服务工作创新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晓黎.中国产品为何屡遭反倾销[N].人民日报, 2003.6

论现代企业文化的创新 篇8

关键词: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企业文化建设;结合

中图书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32-0065-02

企业文化是一种由企业价值观念、文化观念、企业宗旨、企业服务等构成的企业文化形式以及行为模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可以形成企业对外的形象代表,是企业的一种象征。而对内,深厚的企业文化可以凝聚员工,让企业所有的员工都团结在一起,共同为企业的发展而奋斗。而要想企业员工思想向企业文化的方向靠拢,就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表扬、批评、示范、疏导等方式对员工进行教育,从而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为企业实现目标提供精神动力。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探讨了把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想结合的有效措施。

1 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异同

1.1 同

首先,在对象上,都是以人为中心。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对象是人。它主要研究人的思想政治道德的形成、变化以及发展规律,围绕人来展开相关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政治信仰以及价值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其最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以及发挥人的创造力,为企业经济利益而服务。而“人本化”原则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特征,企业文化要以人为本,通过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对象都是人,即企业员工。

其次,在研究领域上,都是研究人的意识形态。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影响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想道德规范。而企业文化是按照人意识形态的认知规律,让符合企业发展的价值观念、制度文化深入人的观念中,从而潜意识地规范员工行为。

1.2 异

第一,范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政治范畴,企业在党的政策领导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党先进思想对员工进行教育和规劝,以提高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而企业文化建设属于企业管理范畴,直接涉及到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主要采用的理论是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第二,适用范围不同。就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来讲,思想政治教育适合于我国的任何一个企业的。而企业文化具有个性化特点,是企业长期发展以来企业价值观念、生产和经营方法、管理模式的积淀,是企业的灵魂,其他企业是不可轻易复制的。

2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持与保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企业的发展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特征,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潮流,这样才能得以生存。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马列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社会主义和谐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保证企业文化建设的大发展方向。大发展方向正确,才能保证国家、企业与员工三者关系的一致性,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形成了优秀的传统。因此可以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企业发展最终目的是获得收益,而获得利润需要提高生产技术。而技术掌握的根本是人。所以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维护员工的权利与地位。这就是我党长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给企业文化建设的提示。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的辅助。建设企业文化,培养企业精神的最重要手段是对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在此过程中,就把管理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了,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形式。另外,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形式,让思想教育可以寓教于生产,寓教于乐,提高了思绪政治工作的教育效果。

3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结合的措施

3.1 “以人为本”管理思想

不管是企业的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核心都是人。所以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企业要改变过去的“利益为中心”的价值观念,要注重人的创造性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在管理时,不能把企业员工当作是单纯的受管理的客体,这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阻碍了员工创造能力的发挥。在管理过程中,要尊重员工的思想意愿,培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让员工可以以企业为家,企业兴我光荣、企业衰我耻辱,这样的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的蓬勃发展。

3.2 强化企业中的党组织领导作用

在很多企业中,都不注意党思想文化教育工作,党组织在企业中成为了可有可无的角色。由上文可知,思想政治教育是与企业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所以企业需要强化党组织在企业中的领导作用。让党组织领导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保证企业发展的方向,提高党在群众心中的地位,提高党的权威性,从而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营造积极、良好的企业氛围,促进企业在社会主义中的良好发展

3.3 让员工参与管理

无论企业文化建设,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员工都是主体,企业可以在管理的过程中让员工亲自参与管理,从而确立员工的主体地位,实现民主管理,有利于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更好地团结在一起,形成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让员工参与管理,首先企业的领导要放下“官架子”,淡化官本位的思想,转变传统观念,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和帮助员工解决困难,与群众和谐、融洽相处。其次,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企业领导要定期向企业的全体员工报告企业的发展动态以及生产经营情况,让员工了解企业的发展形势以及发展目标,让员工产生强烈的“员工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的意识,关心企业的发展,主动发挥自身的潜力,促进企业发展。

3.4 软硬结合的管理措施

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软硬结合。趋利避害、趋乐避苦是人固有的原始心理,是很难克服的。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如果单单是靠教育来引导员工有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要求他们有良好的信仰和作风,这是很难有效实现的。在“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尊严,关心员工利益的同时,必须要加强相关管理规章和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让员工的行为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约束和规范,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有序地发展。

4 结 语

总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的建设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但它们是紧密联系的。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以人为本,二者相辅相成,这样才能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顺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潮流。

参考文献:

[1] 蒋明全.浅议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J].大众商务,2009,(5).

[2] 张志才.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探析[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7).

[3] 王继民.试论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结合[J].华章,2012,(10).

[4] 丁俊.论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8).

[5] 李晨,施翔.企业文化建设与职工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

[6] 路黎明.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省直分校学报,2005,(2).

[7] 王功敏,袁汪洋.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J].前沿,2007,(2).

上一篇:团员自我评价100字范文下一篇:音乐之声简单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