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2024-11-08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共12篇)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1

摘要: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企业环境变化日趋激烈, 文化创新成为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然而组织内部长期形成的文化惯性以及既得利益集团成为组织文化创新的严重阻力, 做好前期思想动员、充分发挥创新领导者的积极影响、建构合理的用人制度及薪酬制度, 采用渐进地方式进行创新能够有效减少现代企业文化创新所遇到的阻力。

关键词:现代企业,文化,创新

未来的发展潜能,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医药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凸显医药的特色, 因此应建立能够彰显医药特色的课程体系。该体系涵盖工商管理、经济学和医药学三个学科。课程体系设置应为以下几大模块: (1)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思

技能方面的素养。公共课由公共基础课和公共任意选修课组成。 (2) 经济学课程模块:西方经济学、医药国际贸易等;这部分课程保证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经济学科专业知识。 (3) 管理学课程模块:管理学原理、基础会计学、财务管理、医药企业管理等;这部分课程保证作为一个市场营销专业大学生所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管理学科学知识。 (4) 医药课程模块:基础化学、中医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现代医学概论等;这部分课程保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医药知识和技能。 (5) 营销专业课程模块:市场营销学、推销与谈判、公共关系学、广告学等;这部分课程保证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 (6) 工具课程模块:统计学、运筹学、市场调查与预测、应用文写作等。 (7) 实践教学模块:统计软件SP SS、市场调研、营销模拟实验、医药企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专题设计等。此外还应适当增加任意选修课课程。

3.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是动态的, 是随着市场营销学的学科发展而不断变化的, 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吧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科学概念渗透到课程中去;另外, 由于医药商品的特殊性, 都决定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些课程, 不能照搬一般的课程内容进行讲授, 而是要把医药知识与营销知识有机的融合。

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观念, 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 采取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教学、影响教学、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应当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 实现教与学相辅相成。

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 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网络资源。目前, 在网络普及的情况下, 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的条件更加成熟, 现代化设备使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大大增加;同时,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解决抽象问题, 增强直观认识。

4.强化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实践环节和课外实习及实践活动上。包括案例分析、实验课、课程的课间实习、开展读书活动和学术活动、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大学生挑战杯大赛、进行市场调研、市场策划、毕业专题实习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尤其是毕业实习这一实践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必须有一个可供学生实际业务操作的实习基地, 以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和创新环境, 使学生通过实习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迅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要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提高学生实践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吕未林:复合型医药营销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 (4)

[2]石秀丽:创建特色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教育研究版) , 2 0 0 4, (2)

欧阳丽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提高向心力和凝聚力,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法, 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已经广泛开展。但对于企业文化创新问题, 现代企业并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企业文化创新主要指企业在继承原有优秀文化元素的基础上, 不断突破原有文化的束缚和限制, 创造、吸收或借鉴各种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新的优秀文化元素, 充实、优化和提升现有企业文化的活动。随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现代企业所处的环境变化日趋激烈, 要持续增强企业活力, 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人力资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创新至关重要。正如通用电气前总裁杰克·韦尔奇所说的那样, “如果你想让车再快10公里, 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 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 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 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 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 现代企业在努力创建优秀企业文化的同时, 还要与时俱进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不断扬长避短, 适应环境, 以实现现代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

任何企业文化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都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和变化的过程, 甚至有的企业文化要经历革命性的变动过程, 这与企业自身发展, 以及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现代企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及企业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需要企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剔除自身僵化保守、固步自封的理念, 适时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一方面, 企业自身发展规律需要企业文化创新。一般说来, 企业自身成长过程要经过创立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 大多数企业经历创立期、成长期进入成熟期后, 生存的压力显得不那么紧迫了, 企业进入了相对稳定的阶段, 市场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份额比例合理、企业人才流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等等。久而久之, 上至企业领导层, 下至普通员工, 都非常容易产生惰性心理, 而不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的同步问题, 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 将会使企业失去活力, 逐渐走向僵化。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所滋生的惰性, 往往会导致企业最终走向失败。因此企业要克服这种发展的惰性, 就必须适时地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另一方面, 就企业外部环境而言, 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要求企业适时地进行文化创新。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给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尤其是企业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新的课题。科学技术发展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 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知识和信息的更新速度不断加快,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知识经济的成长, 以及由此引发的新财富创造机制的变革迫使企业渴望持续成长的组织开发以及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价值, 进行企业经营战略重组, 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也使企业处于更加激烈和残酷的竞争环境, 企业开始面临更多的生存困境, 所有这一切都要求企业文化适时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以满足环境变化的需要, 使企业获取竞争优势保障生存并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经过调查显示, 企业平均生命周期, 至少以它成功的时期而言, 从未超过30年以上。尽管此项研究并不适用于所有企业组织, 如美国的花旗银行、通用电气等历百年而不衰, 但该研究至少说明了一点, 那就是任何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克服自身滋生地惰性, 适应剧烈变动的外部环境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活动, 才能实现长久的存在与发展。由此企业文化的发展也必须跳出狭隘的自己组织的小天地, 着眼于更广阔的天空, 实现地域、民族的跨越, 实现文化的超越与创新, 才能为更多的组织内外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从上不难看出, 现代企业要想长期处于良性的运营和发展状态之中, 就必须适时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

二、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企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 不断创新, 这个观点已为大多数企业领导者和组织成员所接受和认可, 但尽管如此, 企业文化在创新实施过程中还是会遇到相当多的阻力, 这些问题处理不好, 将直接影响企业文化创新的成败与效果。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首要遇到的就是组织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惯性带来的阻力, 这包括组织原有的管理理念、核心价值观、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等等, 长期以来已经根植于组织成员的头脑之中, 成为组织成员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要改变或革除已经被人们所习惯的规范和准则均十分困难。一些企业文化改革措施在初期往往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反对, 究其原因正在于文化创新不同于简单技术或制度创新, 它往往触及组织较深的层面, 特别是对价值观念、精神面貌, 以及职业道德的触动,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要从组织成员的观念和行为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和变革。这种文化的创新对组织成员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性, 与生俱来的对变化的恐惧心理和反抗心理形成的文化惯性阻力, 或张望等待, 或另寻出路, 是文化创新中最难处理的难题。

此外, 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另一阻力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往往是要革除保守的、僵化的、不思进取的、不良的旧有文化痕迹, 但这些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既得利益集团所坚持的, 因为既得利益集团惧怕现行组织的任何变动, 害怕这种变动会对现存的利益分配有所改动而影响其现行利益, 因此, 企业文化的变革和创新会遭遇来自各个层面和各个方向上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对。

三、减少现代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对策

可以说, 任何企业在自身文化创新过程中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阻力, 这是任何企业文化创新所不能回避的, 但只要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把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并在创新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有效的策略, 还是可以将创新的阻力减少到最小。

首先, 在企业文化创新中要做好企业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 要反复强调企业文化对组织发展的制约作用, 强调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可行性, 以及对未来的组织的发展的影响, 消除组织成员的顾虑, 从而消除组织成员文化惯性的心理抵触。

其次, 在创新过程中, 企业文化创新的领导者应具备一整套领导艺术才能, 富有远见卓识, 他们必须以身作则, 积极通过言行举止传播新的企业文化, 要善于描述理想文化的前景, 激励组织成员不仅希望得到新的文化, 而且愿意投身于它的实现。组织成员既是企业文化作用的客体, 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参与行为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创新成功与否, 以及创新的程度。创新领导者要注意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 让组织成员充分了解企业文化创新的目标、意义及其影响, 取得组织成员的理解和支持并积极参与到变革中来, 共同努力改变不合时宜的价值观和行为。

第三, 要恰到好处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实现组织成员的吐故纳新, 首先要吸纳新的成员加入组织, 这些新的组织成员一方面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没有惯性思维和情感依恋, 在心理上更加容易接受文化变革和创新的举措;另一方面, 新组织成员的加盟本身也会带来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所需要的新价值观和行为, 有利于加速企业文化的创新进程。其次, 要实现那些不愿意接受文化变革的人对组织的脱离, 这也会大大减少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 从而加速变革的进程。但必须指出的是, 在对组织成员吐故纳新度的掌握上一定要合适, 在吸纳新企业成员的同时, 一定要兼顾老企业员工的情感和利益, 以免使企业现有成员对组织丧失信心, 这将直接背离企业文化创新的初衷。

第四, 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这也是调动组织成员参与企业文化创新积极性, 消除企业文化创新阻力的有效手段。在文化创新过程中, 组织领导者的激励对于组织成员价值观和行为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将奖励和报酬与那些有助于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挂钩, 让组织成员了解如何才能受到奖励, 从而引导他们实现行为方式的转变。

第五, 围绕组织发展战略创新的需要, 渐进有序地推进企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创新的阻力都与时间有关, 组织成员在组织中生活的时间越长, 其对旧有组织的向心力越大, 对新型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可就越难。原有企业文化越深入人心, 企业文化创新和变革就越困难。此外, 组织的规模越大, 组织成员就越复杂, 同样也增加了企业文化的变革的难度, 同时让更多的人接受新思想、新观念时十分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在企业文化创新过程中, 要充分注意到时间因素的影响, 不要急于求进, 以革命的方式在短期内实现剧烈变革, 应兼顾文化自身变革的特征, 以及组织自身发展规模, 采取渐进的方式实现企业文化创新合理、有序地进行。

总之, 现代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获得不竭发展动力的源泉所在, 现代企业要充分克服企业内部长期形成的文化惯性, 以及既得利益集团所带来的阻力, 通过做好前期思想动员、充分发挥创新领导者的积极影响、建构合理的人力资源选用制度及薪酬制度, 采用渐进地方式做好文化创新工作。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2

经济学家魏杰最近提出,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强调的是差异,而目前我国企业恰恰缺乏这种企业文化。

他说,企业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是与企业管理相对应的。对企业的管理,不能仅仅靠完善管理制度,而且更应注重培育现代企业文化。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3

一种新文化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在历史的沉淀中发展创造而成为独立的价值体系。这种文化融合、包容、创新、与时俱进将创造更大的繁荣与文明。

·商业插画的文化价值

现今,文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资源。随着这几年商业插画的风靡,商业插画文化价值得到空前提升。从商业文化角度看,今天插画被广泛运用于书籍装帧、标志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数码动画、网页设计等方面,可谓包罗万象;从学术文化角度看,受大环境影响,插画设计师成为当今炙手可热的职业,因此很多大型艺术院校也开设了插画课程作为必修课。近几年市场上展现的作品已呈现出个性化与国际化的趋势;从艺术文化角度看,商业插画已经融入到我们生活中,例如在美国,欣赏插画已经成为大众习惯,由于使用范围广,这种艺术环绕在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地培养着民众的精神文化,赋予了它独特的文化价值。

1、插画涵义

辞典上的解释插画是:(1)插画、图解(2)例证、实例 (3)举例说明。《辞海》对“插画”的解释是:“指插附在书刊中的图画。有的印在正文中间,有的用插页方式,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或艺术欣赏作用。”这种解释主要是针对书籍插图作出的定义,是一种狭义的定义。现代社会的发展,插画的含义已从过去狭义的概念(只限于画和图)变为广义的概念,“插画”就是我们平常所看的报纸、杂志、各种刊物或儿童图画书里,在文字间所加插的图画演变到具有商业价值的插图设计形式。

2、商业插画设计

所谓的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是“需求+信息+色彩”的一种视觉传达方式,目的都为了更好地传达信息,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设计大部分为商业性质、少部分为艺术性质。现代插画设计已退去传统绘画的制约性,是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插画设计被广泛地运用到商业活动中,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与用户成了依附关系,所以,有了市场这个平台,插画的设计功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便有了现在商业插画设计概念。

3、商业插画的文化

商业插画的文化相对其它艺术形式出现的比较晚,世界各国早期都是以商业插图形式出现,主要是运用在宗教文化读物中,大多用图形叙事形式真实描绘文本内容,以便于更广泛的传播,后来被广泛运用于自然科普类刊物中,使得书籍变得生动有趣,深受消费者喜爱。中国民间早期年画也是商业插画文化的前身,可谓是历史悠久。商业插画的文化经过了长久发展走到今天才逐渐成熟,是传统艺术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这种新艺术形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尊重、传承,成为新文化的代言者。

·商业插画设计的文化特征

设计是文化的载体,设计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和文化的进步。文化是设计的基础,设计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设计与文化从来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优秀的设计理念中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能带给人精神享受。

21世纪是信息化与多元化的商业插画时代,其时代性、审美性、技术性、诉讼性、艺术性、原创性和形象性让人性化、生命化的设计萌生。

1、时代性

商业插画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变迁、进步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都要依附于文明发展。插画设计进入了商业化时代,繁琐个性的表现手法给予了商业插画更多的文化价值和涵义,赋予了它不同于其它艺术表现形式,与时俱进更具时代性特征。

2、审美性

文化是一种审美活动,它在创作、传播、阅读、存储等方面,都与传统作品不同,有着自身的审美特征。成功的设计作品一般都很艺术化,但艺术只是设计的手段,而并非设计的任务,设计的任务是要实现设计者的意图,设计者的意图就是要表现美,让人欣赏美。现代插画由于媒体、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使它的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

3、诉讼性

作为商品的形象代言,商业插画的诉讼特征是较为直接的,目的是要引起消费者的关注,提升品牌的价值,为企业或产品传递商品信息,是艺术与商业的一种图像表现,这也是新艺术文化的创新体现。

4、技术性

目前,随着艺术的日益商品化,新的材料、工具、工艺、电脑等技术的出现,插画设计师们不再局限某一种风格设计,广泛运用各种手段,给予插画另类的质感,工艺可以创作不同风格,电脑制作可以让原本复杂的绘画过程简单化,它们各有千秋,使插画获得更为广泛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

5、艺术性

商业插画艺术是唯美的、生动的也是感性的,传统手绘技法给予它生活的气息。以比喻、想象、象征的手法反映社会生活,以主观,真实以及美的感染力融合到广告、书籍、媒体、报刊、服装等载体中。

6、原创性

原创设计的意思就是内容不是抄录别人的,而完全是自己创作设计的,而原创的根本就是经验和想象力,而手绘可以增加设计表现能力,所以笔者认为好的设计师应该都具备一定的手绘能力。插图师经常为杂志、报纸、网络等媒体配画,所以题材大多来自设计师真实生活感悟,要像摄影师一样具有各自的表现题材和绘画风格。在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里,具备商业价值的原创设计占据了设计活动的核心地位,因此作品则具备原创特征。

7、形象性

设计在商业应用上通常分为人物,动物等,运用图案表现商品形象,商品形象精美,线条,形态清晰明快,制作方便,所以覆盖面极广。

创新性和文化的关系

文化形成与发展不是偶然的,这是个累积的过程,打破传统寻求创新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只有“新”才能给文化带来新的血液和灵魂,也符合了时代的需求。

·个性化时代

商业插画不光表现艺术家或设计师的美学观念、表现技巧、甚至表现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自由形式、写实、抽象、黑白关系、以及材料的运用,个性化的设计层出不穷,给予插画文化独特的风采,迎合不同口味人群的需求。

1、主流个性设计

主流指的是已经被大多人接受而不排斥的东西,潮流则是主流的最前端,所谓的“潮人”指的就是潮流的人,时尚的人。例如:淘宝网络店(CARINONO卡里努努原创品牌)以潮流规则解密者和颠覆者身份出现,原创设计,个性潮流,工艺新颖,注重个人感受,拒绝被潮流程式化而淹没自己的个性,迎合现在潮流年轻人的主流个性时尚风。

2、非主流个性设计

非主流指被大众所不能接受的,认为异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另类过头的设计风格,很多插画爱好者们喜欢绘制一些另类、血腥的插画作品。例如:哥伦比亚Randy Mora的插画作品,其诡异的,神经质的,血腥的,木讷的画面令人咂舌。喜欢他作品的,总觉得画面中有一些疯狂的情绪让人抓不透,不喜欢的人觉得他的作品内容莫名其妙并且毫无美感。

不管是主流还是非主流,商业插画只是代表一种文化,这种文化在某个环境是主流,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就有可能变成非主流。因此,插画设计没有绝对的主流,也不会有绝对的非主流。

·数字化时代

1、电脑普及

电脑的普及使数字插画更加普及和高效。当传统绘画人还在为笔墨未干、作品难以复制苦恼不已时,可修改可复制的数字插画作品已印在成千上万的商业产品上了。一台电脑、一块手绘板,让更多插画设计师们随心所欲、无拘无束,神奇般地把传统绘画艺术从纸和笔中解放出来,借助媒体很快走进千家万户,并形成视觉潮流,真正实现了最佳的视觉效果。

2、网络普及

网络加快了商业插画的发展,改变商业插画原有的涵义和形态,一方面是静态展现;另一方面是动态升华。自主性、互动性、即时性设计出现在网页界面中,不再是静态无趣的表现,有了动态、生动的一面,提升潮流文化的创意高度,赋予了作品特殊的质感。

不同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文化的融合

历史表明,不管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明体系。这两个文明的体系并不是相互冲突的,而是相互补充的。西方的研究是形而下的,是线性思维;而中国的思考是形而上的,非线性的,是超逻辑的。

1、民族文化融合

中华上下五千年,祖先以伟大的创造力、强大的生命力铸成了今日灿烂的文明。中国有句古话:“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种艺术,只有凸现出名族的特色,才是真正的艺术,民族文化中蕴涵的优秀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与现代艺术文化结合,能在视觉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发挥作用,关键就在于民族文化的融合发挥着人性光辉的文化内涵。

2、外来文化融合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正在成为增强综合实力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就必须不断地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发展成巨大的创造力。科学地把握经济与文化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必须按照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对文化进行再认识,促进文化的再发展,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设计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商业插画设计在时代更替中不断突破常规,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打破传统设计表现,终于走到设计界前沿。传统的插画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设计需求,对于一个多元化的设计,不可能停留在某种状态中,民族文化大融合给予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所以用现代的新技术,新思想,新理念来发展商业插画设计是时代的需求。

结语

商业插画设计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创意设计产业具有广泛的支持和渗透性,对社会文化形态具有重要的审美影响力。在国外,插画教育与市场结合的非常紧密,很多大学教授都来自著名设计公司,他们将最新最前沿的设计意识带到学校。目前中国各大院校开设商业插画课程作为必修课,市场上也开设专业插画培训机构,它越来越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和经济产业。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4

随着新世纪中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 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企业经验加以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形态。实践表明先进的企业文化对于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起着驱动器和稳定剂的作用, 企业的经济发展促进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的文化建设促进企业的深化改革。

企业的兴衰成败、生死存亡, 根本取决于其经营实践活动是否合理。在任何一个企业中, 都有一个指导企业经营实践的根本思想, 这个根本思想就是企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也就是企业哲学。企业哲学是企业人格化的基础, 可以认为, 企业文化、企业灵魂、企业经营管理是企业进行总体设计、总体选择的综合方法, 也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

归根到底, 企业哲学是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逐渐形成的, 是企业在实践活动中的概括, 因而它不同于一般哲学, 而是具有企业特征, 即经营性、实用性等。由于各个企业的实践活动不同, 企业哲学也就不尽相同。

企业文化哲学的概念十分广泛, 可以说是一个集合体, 它不仅仅是企业的文体活动、标语口号、媒体宣传、文字表达和规章制度, 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经营理念、企业性质、职业道德、历史传承等。一个企业的文化直接反映企业的精神面貌、员工素质和竞争实力, 其核心是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管理者的哲学信仰。有人认为, 一个企业, 有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者, 这个企业就有一个什么样的企业管理;一个企业领导者有什么样的文化, 这个企业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纵观中外企业, 优秀的企业文化虽然各不相同, 但都具有不同的鲜明个性, 企业文化表象彰显于它的精神层面, 而实质追求的是物质利益。不管企业建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 打造什么样的企业精神, 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自身的文化底蕴。所以, 企业文化战略的实施, 首先要把企业已经沉淀了的文化底蕴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力。

——从独特的企业文化发展史中提炼企业文化精神, 体现精神价值高于物质价值并在积淀中提升企业的总体价值

在企业文化中, 凡属文化范畴的, 越久远、越厚重就越有挖掘的价值。每个企业文化都有特定的发展史, 发展史中又蕴含了巨大的文化价值。

——从企业文化建设中体现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展示对人性的尊重

企业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以人为本, 开发和利用好人力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要结合企业的文化建设, 抓以人为本的管理, 牢固树立正确的人才理念:人才是第一资源。为每一个员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树立“人的经营是根本的经营”、“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对每位员工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的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工作经验、思想觉悟等综合素质进行评定, 确定员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岗位, 注重人才的开发和使用。开展实施“新世纪员工素质教育”计划, 大力发展员工业务技术、劳动技能的学习培训和大练兵、大比武, 加强计算机、现代科技及经营管理知识、世贸组织基本知识和规则的培训, 提倡和鼓励员工岗位成才, 自学成才。以此激励企业员工适应新体制, 学习新知识, 掌握新技能, 开创工作新局面的积极性。

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人, 人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载体,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最重要的理论支柱, 从企业文化角度来看, 代表着群体团队精神的“人气”无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方面, 可以说人气也是企业文化的文化力。美国的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是美国的知名大学, 形容他们的时候, 人们通常会说, 哈佛大学培养了多位总统和数不清的大企业家;耶鲁大学产生了众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 一个是政治家和企业家的摇篮;一个是科学家的摇篮。虽然大学和企业不能等同, 但在根基文化的范畴里是没有分别的。通过对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深化改革及对人力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挖掘, 并使之升华到企业文化的高度。这些企业文化特征, 对于员工是一种无声的激励, 而对外部传递的则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的价值观。

一个人如果没有精神, 如同行尸走肉, 而一个企业倘若没有一种精神, 会是一盘散沙, 无法形成企业的凝聚力。精神作用有其两面性, 健康的精神可以使一个企业奋发向上, 锐意进取;颓废的精神往往导致一个企业走向衰败和消亡。在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企业不断深化改革、转变观念的过程中, 总结和提炼企业文化精神, 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和智力支撑, 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企业的生存理念如果没有共同的取向, 不能形成整体的聚合力, 这个企业就经不起市场经济的冲击, 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淘汰。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潜力, 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他的前进目标和行为方式, 如果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在私利、虚荣的驱动下为所欲为, 那么, 他必将走向失败;同样, 一个企业如果没有正确的、共同的价值取向, 就没有企业的内动力和竞争力可言, 因而, 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是企业文化不可或缺的核心组件。

二、酒钢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创新带给我们的一些启示

酒钢在这5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中, 一直有一种精神贯穿始终, 这就是“发扬铁山精神, 争创一流企业”的光荣感、责任感、紧迫感。“发扬铁山精神”是酒钢人的光荣, 而“争创一流企业”则是酒钢人的责任, 这种责任在酒钢人的理念中, 是时不我待, 必须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感。酒钢的这种“三感”精神犹如一根红线, 把“建设一流队伍、培养一流作风、掌握一流技术、实行一流管理、生产一流产品”的理念贯穿于新时代酒钢公司建设发展的始终。

(一) “三感”精神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基石

酒钢公司的“三感”精神是与时维新的,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赋予其不同的具体内涵。在新阶段, 酒钢集团公司同样面对三大挑战:一是竞争对手、特别是国内一流的钢铁企业在技术进步方面的优势;二是用户不断对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提升的需求;三是高新技术发展带来的钢铁替代品不断涌现的竞争压力。为了充分发掘新的精神优势, 应对新的挑战, 酒钢把“三感”发展到了“五感”, 增加了使命感和危机感:以“如果我们不能走在时代潮流的前面, 加快技术进步, 精品创新, 那么有的是21世纪, 而没有我们自己”的危机感, 自觉肩负起了把酒钢建成中国制造企业500强前100强、西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型钢铁精品基地和新工艺、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研发的重要基地, 从而带动西北钢铁工业水平的提高, 为西部大开发、甘肃大发展当好排头兵的一种使命感。

改革开放的30年, 酒钢公司始终坚持正确引导企业员工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效率与公平、自主与监督、竞争与协作、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坚决反对那种眼光短浅、惟利是图、见利忘义、贪赃枉法的行为, 坚持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 努力建构尊重企业和企业员工合法利益的现代企业道德。企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企业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 而精神文明创建又不断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企业道德建设。酒钢公司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 靠先进的文化、锲而不舍的创新理念, 在企业员工中培养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企业道德和企业精神, 使酒钢公司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2010年酒钢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155名、中国制造企业500强第70名。全年完成生铁655.4万吨, 钢856.7万吨, 材886.02万吨, 完成工业总产值455.55亿元利税总额32067亿元, 企业员工收入平均较上一年增长22%。

回顾酒钢的建设与发展, 我们就可以看到, 酒钢以“三感”精神作为企业文化基石, 为酒钢公司建设和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使得酒钢公司实现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跨越式发展, 真正完成了国有大型企业的政治目标与经济目标, 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企业的典型。

(二) CS战略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

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精华, 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用户满意文化。用户满意文化是新阶段酒钢公司建设和改革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但企业文化要完成其文化使命, 实现其推进企业发展的功能, 必须有赖于实现的形式与途径。CS (Customer Satisfaction用户满意) 战略就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载体。实施CS战略的提出, 以全面增强职工对用户的观念和对市场的观念来适应增强钢铁企业竞争力, 赢得新的竞争优势的需要, CS战略把以用户为本体的经营理念、管理方式和追求永续发展集于一体。在普及CS战略过程中的运作方式是TSM (Total Satisfaction Management全方位满意管理) 。

1.TSM的运作方式

酒钢公司的TSM有六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即:质量 (Quality) 、价格成本 (Cost) 、交货期 (Delivery) 、服务 (Service) 、环境 (Environment) 、创新 (Innovation) 。这六个方面始终围绕“CS——用户满意”这个中心运转。

质量——以用户满意为最高标准。酒钢公司不仅坚持产品生产标准, 更注重用户满意。酒钢公司提出了“酒钢标准+a=用户满意”的公式来考核质量, 公式中的a代表用户的各种特殊需求。酒钢公司认为质量不是检查出来的, 而是生产出来的, 必须提高操作指标, 重点领域的外销产品不能做到“百里挑一”, 也要保证质量的稳定性, 使产品达到先进的实物质量标准。酒钢公司多年前就开始贯彻ISO9000标准, 并请国内外的权威专家, 对体系进行认证以及后续的复审。取得了国内外一些市场的通行证, 既能够不断接受来自权威质量检验机构的苛刻检查, 又开辟一条不断改进质量的有效途径。经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 “要好钢, 找酒钢”的良好形象和信誉在中西部用户中得到了巩固和发展。酒钢公司的产品以其优质和规范, 被选为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鸟巢”的建设用料。

价格 (成本) ——为用户创造价值。酒钢公司认为品质是价格优势的前提, 成本是价格优势的基础。酒钢在定位精品的前提下, 向成本挑战, 努力实现产品的价值大于价格, 价格大于成本, 为用户创造价值。

酒钢以扩大市场份额和加速资金回笼为目标, 确定了其定价原则。一是跟踪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并反映出高质量产品的价格;二是追求产品销售目标, 用户效益就是酒钢效益, 酒钢在全球钢铁需求低迷情况下, 使用户使用成本降到最低, 酒钢要为用户创造价值。即把单纯核算钢铁成本变成把整个经济链成本一并核算。产品销售出去后, 还要跟踪到运输、仓储、资金筹措、产品使用等等, 把用户成本降下来, 以赢得用户, 畅通销售渠道, 占领市场要地。

交货期——100%按期交货。酒钢顺应快捷化和零库存这种现代企业生产和经营趋势, “工厂生产以市场为第一车间”。以销定产, 按期交货, 坚持100%交货。生产完不成合同, 增产再多也按欠产处理;销售完不成合同, 赚钱再多也算赔本。这就是一种制度化的规范, 一种市场行为约定, 一种企业根基信誉。酒钢以准确交货来赢得用户, 既为用户也为自己抓住了市场机遇。酒钢认为, 合同是法, 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 不仅要保质保量, 还要按时按价, “宁失利润, 不失信誉”。巩固和发展在用户中形成的“订到了酒钢的合同, 就等于拿到了酒钢的货”的良好信誉。“一个信誉就是多份放心, 而多份放心就是一片市场”。

服务——走在用户前面。酒钢响亮地提出:为用户服务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走在用户的前面。要求要服务在竞争厂商之前, 服务在顾客提出异议之前, 服务在顾客需求新产品开发之前。酒钢进一步总结为:“用户尚未想到的, 我们已经做好了;用户想到的, 我们要做的更好”。酒钢在认真研究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后, 得出了三个结论:一是生产企业越来越依赖上游企业的配套供应;二是原材料的质量越来越依靠上游企业的检验;三是原材料的使用技术研究越来越依赖上游企业进行研发。酒钢针对这种情况, 在调整营销策略的同时, 要求销售人员要熟悉产品生产工艺和掌握产品技术, 做到只要用户需要型号或样式, 就应该清楚是否有这一产品或是什么产品最合适。酒钢把最大限度用于方便用户作为改进营销方式的着眼点:一是部分子公司建立了远程查询系统, 提高了用户使用效率和节约采购成本。二是建立了品种齐全、现货先送的钢材分销中心, 满足各种用户的小批量或急需产品的供货需求。三是采取联合经营、联合投标等方式, 加深和扩大与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 形成利益共同体。酒钢提出, 用户至上的新理念。即不应一味强调自己公司开出的保质书就是最后的鉴定而无权更改。要变坐商为行商。用坦诚的心、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周到的服务, 赢得用户信赖。一旦钢铁行情不好, 勿失用户的心;越是产品畅销, 越要文明礼貌, 真诚待客。酒钢集团公司把服务态度作为服务规范的首要内容, 做到“三个一”:即送上一张笑脸, 让好一个座位, 端上一杯热茶。在用户中形成“售前售后服务周到”的良好形象和企业信誉。这也是企业文化一个重要的方面, 即企业的待客之道。

环境——适应与优化同步。在环境方面, 酒钢集团公司坚持内外并重。外部以适应为主, 主要是抓住市场机遇与技术机遇;内部环境以优化为主, 主要是凝聚人才, 凝聚员工。适应外部环境要重视信息和实现应对快捷化, 以利于抓住市场机遇和技术机遇。环境永远不会满足人, 不能一味埋怨外部环境是缺乏能力和心理欠健康的表现。优化内部环境, 首先要优化工作环境, 以一流的服务凝聚人、凝聚员工, 在联合营运的网络中, 相互提供一流的服务, 彼此日增合作之信任, 这样对外才能凝聚客户。酒钢集团公司教育职工要有主人翁意识, 既要创造优质产品, 又要创造美好环境。寓文明行为于文明的环境中, 创文明的环境于文明的行为之中。使环境与作业达到现代文明的艺术境界, 使工人和用户都身心愉快地面向未来。酒钢兴建森林公园、水上乐园和万亩葡萄庄园, 优化生态环境;以厂区绿化优化工作环境;员工在生产作业区要做到“三化”即物品摆放定置化、工装穿戴标准化、行为举止规范化。把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到生产、生活的各方面。

创新——与用户结成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在创新方面, 其目的是持续全员创新, 与用户结成可持续发展的命运共同体。酒钢集团公司认为, 在客户和供货厂商交互变频日益加速的趋势下, 客户满意率100%是自己算出来的, 是对客户未真正了解的体现。市场在变化, 客户需求在发展。满足于今天, 意味着失去明天。因此, 必须依靠持续不断的创新来满足社会的需求。酒钢集团公司近几年加大了创新力度, 有许多新产品、新工艺问世, 限于篇幅, 在这里就不作逐一介绍了。酒钢集团公司的发展道路是“持续全面创新, 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之路, 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证明, 酒钢人是“更善于创新”的群体。他们认为积极性不等于创新, 而创新是积极性的高层次的体现。所以, 酒钢集团公司是以创新来代替积极性。人人参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以不断改进的创新提升企业形象, 以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如果把这六个方面归结到一起, 即:把握一个宗旨——服务, 明确一个对象——用户, 实现一个目标——满意, 贯彻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新。

2.以CS战略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市场竞争的规律表明, 企业形象的好坏, 往往与企业的兴衰优胜相联系。而企业形象的好坏取决于它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这两个度的有机结合, 最终构成公众对企业内在精神和外在特征的评判依据, 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运作中的实力具体化的表现, 是企业形象在企业文化中的集中体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模式的不断多样化, 特别是企业面对市场的挑战竞争, 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已成为企业形象的竞争, 企业形象作为企业整体的一个重要部分, 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无形资产,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极其巨大的。酒钢集团公司以CS战略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 培养形成了积极向上、有竞争力的用户满意文化, 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对内凝聚员工、对外凝聚客户、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全面创新是酒钢公司企业文化的主旋律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 创新应成为企业文化的主旋律。企业在市场中的影响和作用, 往往取决于企业的创新动力。创新动力可以打破市场的平衡, 实现企业上新水平、新台阶。而做到这一点, 往往需要企业群体的每个人都保持创新的精神, 这是企业创新的保证和前提。美国著名企业家德鲁克就此指出, “创新就是创造一种资源, 创造一种新的市场”。由此看来, 企业的创新并不是一个概念、一个口号, 而是包含极其丰富的内容。比如, 技术创新必须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手段, 发明未必就是创新, 只有把发明转化为社会的经济活动, 并产生经济效益, 创新才有意义。又如, 技术创新的成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市场竞争千变万化, 技术创新的成果都是相对的、暂时的, 今天的成果并不能成为明天成果, 只有不断地进行技术的创新, 用明天的成果先否定自己、不断打倒自己, 才能永远不被别人所打倒。再如, 技术创新的含量多少, 并不取决于所谓专家的评说, 专家对技术创新含量的评定只代表了他们的意见, 而广大的消费者才是技术含量多少最直接的评判者, 消费者对技术含量的认可, 可以左右和决定产品的市场份额。所以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 蕴含着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新的企业管理活动模式, 其本身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 它并不是单纯的管理理论或管理方法, 而是一个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管理活动过程。作为一种管理实践, 它无疑会对企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这个意义可以说, 企业文化也是一种生产力。如同科学技术, 企业文化一旦真正运用或渗透到具体的经营过程中, 它就会由潜在的生产力状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对企业经营活动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酒钢公司企业文化始终以创新作为主旋律, 在创新中不断提升与发展。

——全员创新, 从“概念创新”跃进到“实践创新”。企业体制、机制、管理、科技及文化的创新, 首要的是观念的创新。为了营造企业创新的舆论氛围, 近几年, 酒钢公司多次开展两大论坛:“观念与创新”论坛和“新千年新思路”论坛。“观念与创新”论坛, 以总结交流、成果发布、研究讨论的形式, 让一批有创造成果的子公司登台亮相, 展示自我。我把最近几次的论坛主题做了些有选择的分拣, 以便能更清晰地显现其论坛的内容和力度。①瞄准国内一流, 推进全员创新;②注入新的观念比注入资金更重要;③盘活存量、创新脱困;④营造创新氛围, 增强企业凝聚力;⑤从严抓管理、创新出精品;⑥“零缺陷”文化的探索与实践;⑦转换机制, 做强主业。经过主题的不断变换, 讨论的层次越来越高, 范围也越来越大, 各个部门也的确出现了从未有过的新气象。“观念与创新”论坛把务虚与务实融为一体, 使“创新”这一企业的永恒命题从一般的抽象口号变得具体实在, 具有了切实的可操作性。“新千年新思路”论坛, 是通过适时邀请全国重点院校和科研机构, 为酒钢公司的政工干部讲解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格局、大背景、大趋势、大思路, 以促进政工干部开眼界, 拓视野, 找方向, 迈步伐, 紧跟国内外时代发展的新潮流。“新千年新思路”论坛, 起点高、信息量大、有战略眼光, 覆盖领域广, 使在大西北工作的一线政工干部受益匪浅, 同时, 又是集团公司领导与基层干部交流沟通的绝好机会。就这样, 酒钢公司通过大力营造企业文化全面创新的氛围, 在实现观念创新的同时, 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自我创新, 不失为一种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的成功探索。2002年, 酒钢公司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确立全员创新观念、推进全面创新实践”的新思路, 在生产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高唱创新主旋律, 树立创新观念, 营造创新氛围, 培育创新机制。把创新观念渗润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把创新活动的基点, 建立在日常岗位工作的改进提高上, 使得创新实践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

——持续创新, 将“用户满意文化”提升为“精品文化”。即使是最优秀的企业文化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它必然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企业的创新而创新。酒钢公司在通过企业文化营造创新氛围的同时, 也实现了企业文化自身的创新。酒钢集团公司内的各个子公司各有不同的特点, 有优势公司, 也有困难单位, 而且每个企业都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企业文化。在酒钢集团公司整合优化后, 通过加大促优扶困的举措, 既能把困难企业转变为生产精品的优势企业, 又可以生产更多的精品来进一步增强优势企业的竞争能力, 酒钢公司深刻认识到, 一个有机地整体必须要有统一的文化, 因而企业文化的融合势在必行。几年来, 酒钢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具体形态正随着企业的优化、配置、联合、重组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酒钢公司在进行企业文化融合的同时, 即以“用户满意”文化为核心, 又充分吸收各家精华, 博采众长, 同时坚持持续文化创新, 在创新中融合。酒钢公司明确提出, 酒钢的企业文化经过融合与创新, 要以全新的思路, 在“前进方向”上做文章, 为建成精品基地服务, 为国内企业500排名更靠前而服务。归结到一点, 就是将企业文化提升到“精品文化”。酒钢人赋予了“精品文化”以更为丰富的内涵, 他们把现代经营理念、传统政治优势和时代特点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公式:“文化精品=用户满意文化+艰苦奋斗文化+创新文化”。新阶段, 酒钢集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理论创新, 使企业文化体现为“先进文化”。酒钢公司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针, 坚持改革开放, 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民族文化为母体, 以优秀的国内外文化成果为借鉴, 以现代企业文化为基础, 建构代表先进文化方向的企业文化。不管是“用户满意文化”还是“精品文化”, 酒钢公司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和建设和改革发展之中, 把社会主义的道德文化渗润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中。酒钢公司的企业文化既符合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宗旨, 又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既提高了职工的道德素质, 有促进了企业管理;既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 又体现了企业的物质文化水平, 是企业两个文明建设的结合点, 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求。酒钢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酒钢公司, 文化创新与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共同构成了酒钢人的创新精神, 它根植于酒钢公司的每一部门、每一成员, 成为酒钢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的主旋律, 为酒钢集团公司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赢得优势, 获取企业利润最大化, 进而为企业做大、求精、图强提供了不竭地动力。

四、对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相互关系的几点思考

1.重视对社会的贡献, 体现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 社会价值高于企业价值

企业兴盛, 国家强大。一个企业不可能游离于社会而孤立存在, 它必须以其良好的业绩和丰裕的利润, 来回报社会, 报效国家。因此, 企业对社会和国家的贡献, 应该体现出一种社会贡献和社会价值。它不仅仅关系到职工的利益分配, 而是涉及到国家经济的总体态势。个体的价值或智慧总是有限的, 但把它融入到共同的价值体系中就会彼此激荡, 形成一股合力而真正显露出来;而企业的价值同样需要在社会这个大背景下, 通过社会这个交换平台, 才能呈现出企业的价值大小。社会价值之所以高于企业价值是因为社会给予企业以价值评估。企业价值不体现社会价值, 就等于没有任何价值。因为市场需求决定了企业价值。

2.企业文化也是生产力, 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产生深刻的影响

企业的“经营之道”不仅是指企业的经营规律和规则, 还应该包含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念等企业文化几乎所有的内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实质上就是借企业文化的力量强化企业经营过程中劳动者生产力这一要素的协调管理工作, 目的是运用企业的文化观念凝聚员工的思想, 激发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 营造有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环境和人际氛围, 以此促进企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实现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实践不仅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向心力, 扩大企业形象的影响力, 而且还可以形成企业文明强大的社会辐射力。

3.把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塑造

我国企业问题研究专家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魏杰教授指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我国企业被推进世界市场之中, 竞争对手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企业, 大量国外的企业才是我们竞争的对手。在这种形势下, 中国企业必须着力解决好三个问题, 即企业战略选择、企业制度安排、企业文化塑造。

(1) 战略选择中的企业文化

国外企业一般都有一个商务报告, 这种商务报告实质上就是这个企业的商务战略安排, 企业员工对自己企业的整个战略安排非常清晰, 企业战略选择的科学化取决于企业自己的判断力。

(2) 制度建设中的企业文化

企业制度是参与竞争, 最大限度调动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的积极性的文化建设。在拓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 要把管理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外延和落脚点, 突出以效益为本、以质量为本、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重视文化的功能, 运用文化手段, 实现有形的物质力量同无形的文化力量, 硬性的制度管理, 软性的文化管理的有机结合。

(3) 文化塑造中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企业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保证, 企业文化是沉浸于企业每一位员工头脑中的价值观。实践证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需要培育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的灵魂。企业精神具有客观性、渐变性和独特性, 这就要求企业精神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时代特色及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企业精神一方面要体现企业的精神底蕴和思想境界, 另一方面要体现企业的价值定位和目标追求。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 文体活动、媒体宣传、文字表述只是一种载体形式, 而企业精神的提炼、企业发展理念的构筑、企业价值取向的确立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内容, 形式服务于内容, 内容通过形式体现, 内容是纲, 形式是目, 纲举目张。面对市场竞争的新形势、新挑战, 如何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使员工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企业各项管理等工作达到市场要求。

4.企业文化与树立典型、公民道德、人力资源和思想政治相结合, 使全方位开拓的企业文化建设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当代中国, 先进文化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文化是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 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为了使企业文化建设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先进文化发展为推动企业前进的精神动力, 让企业文化渗透员工的精神和灵魂, 渗透与企业各个方面。企业文化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也要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 对一个企业的兴衰成败至关重要。

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在很大程度上还体现在企业员工群体的思想水平上, 而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取决于企业员工的市场经营觉悟和企业技术进步, 企业管理、服务管理、经营管理的整体素质。但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管理制度下, 企业道德具有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的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在企业中的集中反映。今天的中国已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在这样的背景下, 结合企业自身特色, 始终坚持正确引导企业员工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主义效益、效益与公平、自主和监督、竞争与团结的关系, 努力构建尊重企业和企业员工合法权益的现代化企业道德, 先进的企业文化精神通过企业道德建设显现出来, 因为企业道德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企业道德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而企业文化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精神就是要以文化为核心, 以技术进步为先导, 锲而不舍地开拓进取, 在企业员工中培育出具有现代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内容, 也是企业无形的财富的宝贵资源。通过企业的文化建设, 增强以人为本意识;全面提高员工素质,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

企业文化从形式上讲, 它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概念;从内容上讲, 它是反映企业的现实运行过程的价值理念, 是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战略选择在人的价值理念上的反映;从性质上讲, 它不是一般的只是信奉或者倡导的价值理念, 而是企业必须执行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从属性上看, 它是不同于国家的价值理念和社会的价值理念, 它是一种企业自身的价值理念;但社会的价值理念, 决定了企业的价值理念;从作用上看, 它注重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而不是作为包装企业的价值理念而存在的。

——企业文化需要积淀, 更需要主动创造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 经过岁月流逝逐步积累而成。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 反映了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被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行为方式, 以及这种行为方式所体现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所以, 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 既是用过去成功经验来参照企业员工今天的工作范式, 也是用新的观念指导企业员工适应新的技术革命。

——企业文化在学习中创新发展

作为员工自学行为结果的企业文化, 不仅是记忆型的, 也是学习型的, 传统的企业文化体现的主要是企业的“组织记忆”, 这种记忆记录了企业过去成功的经验。然而, 现代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环境是在急剧变化的, 过去成功的经验在今天崭新的现实面前往往显得无力, 这就迫使企业在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上不断创新, 这种创新要求企业文化必须是学习型的, 必须在学习中不断总结, 不断前进, 在发展中前进, 在前进中创新。

——通过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管理

企业文化会引导员工自觉地做出符合企业价值观的行为选择, 特定的价值观会激励员工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符合企业需要的行为, 受同一价值观的影响, 企业员工在不同时空的行为准则必然趋向相互一致。

——与建立创新机制相结合, 立意性高, 渗透面广, 经济与文化共融共进

企业文化建设, 重点在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立意高, 针对性强, 发动面广;二是将企业文化建设向基层延伸, 向员工贴近, 向社会渗透;三是做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意识相结合, 个体差异与群体认同相结合, 观念文明与行为文明相结合, 传统经济与现代制度相适应, 使企业经济与企业文化共融共进。

总之, 富有时代特征, 具有创新特色的企业文化, 已经成为企业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 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上, 适应市场经济的先进文化还没有完善起来, 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进程上还不够平衡。把握好继承与创新、共性与个性、提炼与培育相结合, 整体思考、全方位推进、突出重点才能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真正推动企业走上的高层次的发展轨道, 全面树立“优质服务”的品牌形象, 迈出新步伐, 实现新跨越, 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提供强有力保障。

在调研酒钢企业文化时我们总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今天中国的企业准备好了这样一种文化了吗?——它不是一堆空洞的抽象概念, 不是一套传统和外来的知识体系, 不是一串苍白的摆设、排场、装饰、宣传和表演, 不是一些低俗的娱乐消费, 而是国民精神里的信念、理性、情趣、想象力、创造力;我们的企业现在具备了这样一代知识分子了吗?——他们不只是掌握某种知识结构的学者, 或有一技之长的专家, 而是具有宽阔的知识视野, 博大的战略心胸, 灵动的创造思维, 深厚的文化底蕴, 高尚的人格情操, 健全的自由意志的现代精英。所以,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从现在做起, 进行深刻地反省, 远程的思索, 踏实的建构, 自主的创造。社会是活的生命体, 文明是人类创造出的有形结果, 文化是人类进行创造的内在精神。因此, 把握现代文明必须透过表层, 深入肌体及灵魂。自己崛起的关键, 是从人为视野和文化战略上, 重建内在的生命动力。

19世纪俄罗斯伟大的作家和思想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说得好, “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也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 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 而是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首要角色。一个民族若是丧失了这种信念, 它就不再是一个民族了。”而这一切是需要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来作为其支撑的。当今的世界与中国的发展, 要求中国有其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中国的企业文化是应该造就一个独一无二的角色, 把“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把它当成国家创新, 技术领先, 品质优异的名片。

参考文献

[1]酒钢公司党委宣传部.酒钢辉煌历程50年——经典文献汇编[M].2008.

[2]酒钢 (集团) 公司党委宣传部编.创业征程路漫漫.2008.

企业文化—现代企业的精神支柱 篇5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统帅”,是企业行动的“指南”,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具有无法替代的核心作用。许多大企业的发展表明,一个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并立于不败之地,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成功的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内容及特征的学习,加深对企业文化的了解,必将有助于企业快速、持续地向深层发展。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了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塑造形象的核心,因而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化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重要性,光有制度没有文化,企业很难走到最后,光有文化没有制度,企业整体运营软弱无力。

1.企业文化有利于组织形象提升。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向社会公众展示企业成功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管理风格和良好的经营状况,为企业树立信誉,扩大影响,从而提升企业整体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

从企业文化的建立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对组织形象提升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建设,通常经过以下4个步骤:

一是建立一个运营团队,调查组织文化的现状,分析组织文化建设的要求,诊断出组织现有文化存在的各种问题,为组织文化定位奠定基础。

二是分析组织的行业特征、使命、发展远景与战略,通过对组织文化基本要素的界定,对组织文化定位。

三是提炼出科学、简练、准确的核心价值观,完成组织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然后,以企业核心价值为中心,对相应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并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策略,将组织的核心价值灌输到员工的头脑中,体现在员工的行动上;并结合公司战略与目标,形成公司的管理制度体系,构建组织文化的行为与制度层面的建设。

四是运用CIS等营销手段,把组织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结合起来,以系统观为指导,将组织文化提升为企业的共同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展示给社会公众,最终树立起组织的良好形象。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文化的形成也标志着组织形象的整体确立。而良好的组织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财富,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法宝。

2.可以有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消费者(包括生产性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

研究发现,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3个层面:

一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

二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

三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

从这3个竞争层来看,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比较直观和外化;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也是组织文化外显的桥梁;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体现了组织的信念和精神,也表明了组织追求和倡导的价值。从这一结论中可以看出,企业文化正处于一个核心层,对企业增强竞争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世界上著名的长寿公司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些公司也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有一套比较被社会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在支撑着企业,激励着企业员工。所以,要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就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以人为中心,以文化引导为手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旦得到组织成员的广泛认可,员工就会对企业形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对企业的工作产生责任感;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使命感;对企业的利益产生维护感。员工便会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为企业效力。所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内在动力的基础,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

3.可以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只有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成长和可持续的发展。反之,一个企业没有核心的价值取向,没有顺应社会发展的经营理念,最终将会被社会淘汰。

例如,20世纪80年代,陕西省的知名电器企业黄河电器厂,该厂生产的黄河彩电曾经一度畅销,但是由于管理落后,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不注重创新,最终在激烈的竞争中销声匿迹。

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同时,企业文化也要适应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压力,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与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同仁堂就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

同仁堂一贯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同仁堂人的自律意识建立起了其文化质量观,历代同仁堂人恪守诚实敬业的药德,提出“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信条,制药过程严格依照配方,选用地道药材,从不偷工减料,以次充好。1989年,国家工商局将全国第一个“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授予了同仁堂,使同仁堂成为迄今为止在全国中医药行业唯一取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的企业。

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就是: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于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历代继业者,始终以“养生”、“济世”为己任,恪守诚实敬业的品德,对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一律以诚相待,始终坚持童叟无欺,一视同仁。始终坚持“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面对大的市场经济环境,他们不断进取和创新。

如今的同仁堂,继承了历史上讲人和的好传统,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增强企业凝聚力的新内容,从多方面创造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公司以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为原则;以“人和”为特色;以关心员工的物质文化生活为内容,营造日益改善的生活环境;以塑造企业形象为重点,形成良好的物质环境;以提高员工综合素质为目标,形成特色突出的文化环境。

同仁堂还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改革用人机制,制订和完善以人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优先为企业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解决住房问题,为学有所长、工作业绩突出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

总之,企业文化不是简单的几句口号,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长期坚持和培育。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源动力,也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最根本标志。

小结: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图形新材料新技术

中国传统图形的演变历经数千年的历程,己经沉淀出无数的华章,早在文字诞生之前,先民就开始使用图形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些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形艺术。但随着经济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以及新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观念、新思想的变革,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等的冲突。传统的东西在今天被视作文物彻底封存,在许多人看来,传统的图案图形是非常土应该被淘汰。还有另一部分人则打着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旗,生搬硬套或直接拿来运用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设计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其作品也必须具有文化性,一种能反映设计者自身民族的文化。设计师有着构建民族特色的视觉文化的责任。虽然传统的东西很重要,但要想将其真正的发扬,必须对本土文化充分的发掘与发酵,经过反复提炼和不断的锤炼,最终去芜存普,取其精华,与现代的思想理念不断的融合,将其纳入现代的语境理解,从而实现传统图形的现代化。我认为现代语境下的传统图形应具备如下几点:1、应具有文化信码的功能2、必须是“中国味”的3、必须有“时代”的特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锤炼与创新出现代图形,可以从立形、立意、立境这三个方面分析与运用。

一、立“形”。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形”是最直观的符号,视觉强烈,引人注目,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如果加以有机地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就会事半功倍。中国传统图形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渊源中的,中国文化不同于其他文化,它是以“中”为核心。“中”的展开,演进与丰富,实乃是一部文化史发展的肇端。作为一个立体的时空网格,是政治、地理、心理的统一,时间、空间、天上、地下的统一,上可对应天象,下可控制四方。天下宇宙因“中”而能“和”,所以“中”成为中国艺术的基本法则,是“和”的思想展开的本原与基础,凝结着一种理性化的象征形式。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传统图形中的太极图案,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中国的图案大多讲究对称,注重的是实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間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的同时,仔细分析传统图形的特征,运用现代的方法将其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将这些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设计重组,最后再立足于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形象逐渐抽象化、符号化,是一个由内容到形式的积淀过程,只有经过这样的反复锤炼的过程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传统图形。靳埭强先生创作的《沟通》海报,充分运用了太极图的形。用水墨表现的汉字“互”共用一个圆形一的,产生互动,很好的表现了主题。很好的表现了太极图中礼让穿插,共用形,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是一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创作的典范。

二、立“意”

俗话说“意在笔先”。任何图形一旦与中国文化交融,则其所表达的内容也必将丰富起来,产生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因为它摆脱了单纯的审美情趣,而代之以具有丰富人格情感色彩的审美标志。在长时期的文化制度演讲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逐渐以视觉的感性认知为主,我们接受一个事物往往从主观的感受开始,而不是细密的考察与推理。图形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一种“观念的外化”。而在中国,任何图案必有其含意,正所谓“物必有意,意必吉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向往美好的愿望是不变的,所以现代图形元素时尚感的背后也不能缺少传统的文化意义。无论现代的设计如何迎合人的时尚品味,如何使用高科技表现手法,都应使现代图形上所负载着原始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这一点不能改变的。只有充分继承传统精髓的文化才能形成有持久生命力的新生文化。例如中国联通的标志设计创意来源于中国传统图形——“盘长”。盘长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在民间常表达人们四环贯彻、一切通明的美好意愿,通常与方胜联用。使用“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本意来延展联通公司的事业无穷无尽,日久天长的寓意。所以,将现代图形立于传统文化的意之上,不仅可以“托物言吉意,作为一种物承文化,形承文化的存在,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将已经在人们心中形成共识的传统图形“意”,沿用到现代图形固有的内涵之中,从而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

三、立“境”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7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和内容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特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一个企业通过其长期的经营实践所形成的, 并为全体企业员工所公认和遵循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最能体现一个企业组织的价值观、行为标准、制度设计和工作程序。

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要的企业组织力量, 它能将一个组织的众多成员聚集在一起, 围绕一项共同的事业协同工作。企业文化的威力首先来自它所具有的精神魅力。首先, 是一种理想、追求信仰所具有的约束力, 感召力和激发力。其次, 作为一种共同利益基础上的价值观和相沿成习的行为规范的企业文化, 常常借助于行为个体间的传导、共同体内的熏陶、群体行为的诱导、集体精神的感染以及文化共同体对“叛逆”的惩处, 把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软管理”和“硬管理”统一起来。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1) 经营哲学, 也称企业哲学, 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 (2) 价值观念, 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 (个人、组织) 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 (3) 企业精神, 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 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4) 企业制度, 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 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 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 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 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 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 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二、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制度,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载体,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公司制的核心。现代企业制度是由现代企业 (Modern Enterprise) 的组建而形成和制度化的。现代企业是由一群领取薪水的高、中层经理人员所管理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多单位企业。企业从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发展到现代公司制, 不论从企业规模、组建制度, 还是企业营销战略方面都有质的突破。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一套观念、信念、价值和行为规则, 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模式, 是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来源, 是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企业改革的必由之路, 其目的在于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提高竞争力。这种竞争力的形成不仅依赖于企业制度的创新, 也依赖于企业文化的创新。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实质上就是要彻底改变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行政式”企业管理模式, 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使企业能自主经营、自我改造、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 走上依靠自身独立发展的道路。实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使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摆脱传统企业文化的束缚, 形成自己的目标追求, 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 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内在要求。

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把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管理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把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计划与市场、集权与分权等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使企业成为内求团结、外求发展、以不变应万变, 使企业成为既能反映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 又能体现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新型企业。因此, 实行现代企业制度以后, 企业只能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 只能依靠自身, 依靠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 选择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

四、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首先, 注重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要培育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文化就必须摒弃旧的企业价值观念, 树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的企业价值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旨在提高企业活力, 而释放企业活力之关键在于企业价值观念的转变。

其次, 注重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确立共同目标需要企业在大目标中融合员工的小目标, 使员工感受到企业每一个目标的实现给他们带来的利益与荣耀, 促使员工奋发向上, 引导员工树立与企业一致的价值观念并付诸行动, 从而产生价值共识。企业精神的形成, 不是一个自然的形成过程, 它需要理性提炼和培养, 具体途径为:确立企业共同目标。

最后, 不断提高企业管理者素质是重点。伴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健全与完善, 企业要成为市场的主体, 就要有具备战略意识, 富有竞争性、开拓性的真正的现代企业管理者。因此, 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之一是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培育和提高。

摘要:本文分别阐述了企业文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论述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关系, 以及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 提出了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8

在我国的企业中对于工业设计受到的重视是越来越多,但是就这方面的水平来说的话,由于是存在着种种原因的限制,大多数只是在模仿国外优秀的工业设计,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对于工业设计这方面也是逐渐加大了重视并且加强对于这方面上的一些资金、人才的投入。尽管经过了数十年的不断发展,我国在设计能力方面,在世界上还是排不上较好的名次,其根本原因还是我国设计多半还是在对国外优秀设计的模仿,缺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设计思想。因此,本篇文章主要的目的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提炼其精华并运用到当代工业设计领域,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理念。

二、“天人合一”的现代设计要则

“天人合一”的思想来源与中国道家学说,道家学说认为——“天”所指的就是自然,天地的本性就是自然,而“天人合一”就是人应该要顺应天而行事,不要去人为地违反自然的发展规律。《老子》中有这样一句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段话中其实可以看出,老子认为天下间所有的物都是从道中所产生的,而道则是要合乎自然的发展规律的。人之所有能够创造出器物其实是效法道的,其实也是效法自然。将此观念放在设计领域,一个好的设计首先应该符合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形态,从大自然中获取设计灵感,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会具有自然的灵性;其次在材料的选择上尽量尊重材料的自身属性,符合人们的认知;再次是对环境的考虑,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其实不应该是对立的,这两者之间其实应该是亲密无间的,能够互融互通的,因此产品应构筑出和谐的环境。比如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园林,其平面布局一般为曲线构图,曲径通幽、峰回路转的自然形态,而对称的这种结构却很少采用的;在修建的过程当中,不管说是迭山布石还是建造亭台楼阁,重点全都是自然随意,所追求的效果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样的一种效果;所追求的大多都是在平淡之处中能够见到其中的神奇之处,从天然的地方中能够看得出造匠者的用心之处。

三、”少则多,多则惑”的简约设计理念

《老子》中曾写道“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就是反对器物上过多华而不实的装饰,提倡简洁实用,崇尚一种淡泊宁静、娴雅恬静的审美情趣,这与德国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密斯·凡德罗的“少即是多”的简约主义是一脉相承的。例如明式家具,它所展现出来的风格就是典雅素净就是“质真而朴素”的典型例子:明式家具简练淳朴、典雅清新,呈现出一派“天然去雕饰”的悠闲气度;榫卯结构的使用,显得自然而不失规整,造型上的繁简恰到好处,显示了较高的艺术价值。另外,明式家具极少装饰,浑厚简练,线条流畅,是现代功能主义和简约主义设计精髓的先知体现。

反观当今设计界,不少过度装饰的产品充斥了我们的生活,这些产品不仅浪费了我们有限的自然资源,还将用户体验复杂化,这种设计也许会因为人们的新鲜感而流行一时,但始终是经不起时间的检验。作为一名设计师,我们应当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发扬“简洁而不简单”的设计理念,创造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

四、“观物取象”的象征设计方法

在我国的古代,“观物取象”这是认识世界重要的一种方法,“观物”就是说审视天地间的自然万物,“取象”所说的就是在内在的规律中将其中具有更深层次方面的精神内涵抽取并且提炼出来。古人就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对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且将其中的内在规律解析出来,并且用巧妙的具体形式将其展现在世人面前。比如秦朝钱币圆形方孔的造型设计就极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权”的象征。《吕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说天道之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圆;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主执圆,臣主方,方圆不易,其国乃昌。”秦代的统治者认为外圆象征天命,内方代表皇权,把钱做成外圆内方的形状,象征君临天下,皇权至上,因而货币流通到何处,皇权威仪就散布到何方。再如宋代的瓷器,颜色上多以青白素色,极少装饰,体现的是不施粉黛的自然美;造型流畅,质感纯净,宛如出水芙蓉,又似冰肌玉璞,将古人追求的清雅脱俗体现地淋漓尽致。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地不断发展并且运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各个国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都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逐渐变得统一,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差异也在不断地减少,与此同时,各个国家对于设计风格也是越来越变得“国际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文化内涵可以说已经是在工业设计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们开始更加关注产品深层次的精神内涵,并且对于产品的造型形象所要传达出来的内在的寓意以及其中的文化性也是更加的注重。后现代主义的设计更加流露出人们对产品所体现的情趣的关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国的现代设计如何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关键在于如何赋予产品独特的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日本设计能在现代设计中取得如此成就,就是将传统文化赋予产品设计之中,例如“禅文化”的代表之作——仓俣史郎(Shiro Kuramata)设计的扶手椅,就是将宁静、悠远的禅道内涵赋予到产品之上,成为现代产品中融合东方意境的成功范例。

这不失为在“观物取象”的思维方式对工业设计文化内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工业设计中可以运用比喻、暗示、象征、引用和模拟等手法,吸收与传承本民族内在文化精神,将其精髓运用到设计的造型上来,满足使用者的多元化精神需求,提升设计的文化品位。

五、“道法自然”的形态设计原理

道家云:“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此言是在极力赞美天地万物的自然有序,古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不是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而是以自然为师,学习自然,采取对自然顺从、吸收的态度。例如汉代的长信宫灯,整体为一手持宫灯侍女形象,其袖口为排烟管而身体内部为存水之用,起过滤排烟的作用,是传统仿生造物的优秀例证。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化的高速发展,造型冷漠的机械化产品充斥了我们的生活,与自然的隔阂严重破坏了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源于自然、取于自然的仿生形态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人类向往自然的渴望。道法自然,就是将自然界中生物形态通过优化将之融入到产品造型中,赋予产品独特的灵性与生命力。具体实施可以从“产品的形态结构、尺度比例、材料选择和表处理等几方面入手:大众的甲壳虫汽车造型,就是模仿甲壳虫圆润的外形而设计的,不仅符合了汽车的流线型造型,其独特的外形也称为城市街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苹果手机之所以受到众人追捧,除了其高科技的内部系统外,简洁,合理的外观尺寸也是原因之一;科技越发达,人们对于原生态的事物就越向往,日本的梅田医院用白色的棉布包裹起冰冷的金属,给患者创造了一个柔软、干净的就诊环境。由此可见,仿生学能够从科学、理性的角度为产品造型提供形态素材与依据,激发设计灵感,成为产品形态造型和材料选择的重要方法。

六、结束语

中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其中的传统造物文化可以在各个方面为中国现代设计提供借鉴和运用,从传统造物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精华,运用到现代工业设计当中,使得中国的工业设计在这方面的体系能够有一个完美的进展,能够在我国的民族文化中,找到完美的契合点。从而进一步可以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这一方面的领域上得到继承以及不断的发展进步,将“古为今用”这一目标实现,并且达到创新的目的。

摘要:要设计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产品,需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要求了解东方神韵和哲学思想。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造物观念的研究整理,旨在为中国当今工业设计提供某些新的思路和理念。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创新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学东.工业设计本土化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2(48).

[2]黄石.浅析中国传统造物文化[J].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3(11).

[3]杨先艺.中外艺术设计探源[M].武汉:崇文书局,2002.

打造现代版的企业文化 篇9

自然资源升级为信素已由过去的资本、息劳、知识和动力和/尹打聪明文化。才智企业, 凝聚企业分散的力文化激励员工发挥微造现量, 代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 是现征一、企业文化的含义及特代1文化是.一种微观文化企业文化的含义, 。跨越经企业版济和文化双重学科, 企业文化的是处于一定经济社会文化背

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企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展起来

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企业价业心而值观、生成的行为规范企业精神以及以、道德准此为核文惯则、、传统等等生活信念;、企业风俗它还应包括、在习化此基础上生成的企业经营理

念、经营指导思想、经营战略、科技战略和科技管理方法、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的科学技术

知识。简单而言,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信奉并付诸于实践的价值理念及行为方式。

2.企业文化的结构。从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出发, 一般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的一个同心圆。企业物质文化是由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构成的器物文化, 它是一种以物质为形态的表层企业文化, 包括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企业器物和企业标示等;企业行为文化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人际关系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是以人的行为为形态的中层企业文化, 包括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民主、企业文化活动和人际关系等;企业精神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形成的一种企业意识和文化观念, 它是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深层企业文化, 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和企业道德等。在企业文化的有机结构中, 精神文化是核心, 行为文化是桥梁, 物质文化是基础。

3.企业文化的特征。 (1) 特色性。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微观文化, 必然受到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氛围, 必然会产生具有不同风格的企业文化。 (2) 共识性。企业文化是一种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不仅是员工对于企业发展方向、前途和目标的共识, 也是对企业实现自身价值所采取的方式的共识, 因此, 应当尽可能地追求最广大员工的“共识”。 (3) 人本性。现代企业文化提倡精神激励, 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 只有重视人的因素, 才能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进而使企业强盛。 (4) 变化性。企业在建立之初已经具有了自己的文化, 但是随着宏观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自身的成长, 企业要学会学习和形成适应新形势的企业文化, 以符合企业的总体发展。

二、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

由于种种原因, 经营业绩不佳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存在着负面作用。最为重要的原因在于, 这些企业文化会对企业采用必要的新型经营策略或经营战术的行为产生抵触, 即便在那些汇集了许多通情达理、知识程度高的人才的公司中也是如此。那些鼓励不良经营行为, 阻碍企业进行合理经营策略转变的企业文化容易缓慢地、不知不觉地产生, 而且常常是当企业正处于获得较好经营业绩的时候。这种企业文化一旦存在, 就极难改变, 但它并不易为人所觉察。

美国《财富》杂志和何氏管理顾问公司合作, 用严格的标准选出1998年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 排在前5名的分别是通用电气、可口可乐、微软、迪斯尼、英特尔。在许多产业叫苦连天的1998年, 他们不仅突破困境, 甚至能持续执行既定的长期计划。为什么这些公司能做到如此非凡的业绩?当问企业领导者时, 他们大都将这种成功归功于良好的企业文化。

由此可见, 企业文化关乎企业的兴亡。一方面, 它能激发人们自觉地创造性地从事经营活动, 丰富企业物质财富。他们还可以以一种个性的组织文化去影响社会公众, 从而稳固和发展其顾客阵营;另一方面, 如果没有优秀的组织文化便不会有卓越的企业, 没有文化基础的企业大厦其结构难以楔合稳固, 终会经不住震动而一夜崩塌。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 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三、打造新型的企业文化。

透视全球成功企业的案例, 我们面临这样的问题———企业应该打造怎样的文化, 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呢?

首先, 企业文化中必须包含诚信的要素。诚信不仅是社会道德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 它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是核心竞争力的基石, 企业发展要把“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作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奋斗目标。世界500强企业树立的核心理念很少与商业利润有关, 而是把真实的财务状况、内外一致的形象、诚信的服务、团队协作精神以及以客户为中心作为自己的诚信理念。

其次, 保持创新意识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而且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企业家必备的素质, 是企业的生命之所在。当今时代,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若不能在市场竞争中时刻保持风险意识和创新意识, 企业就会逐渐被市场淘汰。福特公司前总裁享利·福特深有体会地说:“不创新, 就灭亡。”每一个企业家都应当学会用全球的眼光和长远的眼光审视自己, 居安思危, 用开放的心态主动接受外部新生事物和最新信息, 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再次, 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载体, 它是企业内在的各种文化要素所形成的凝聚力、创造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可以得到公众的信任, 而且能激励员工士气, 形成良好的工作气氛。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有利于企业招募人才, 保留人才, 而且有利于企业打造精益求精、奋发向上、追求效率的企业精神。另外, 良好的企业形象不仅能增强投资者的好感和信心, 容易筹集资金, 而且它还能扩大企业知名度。优质的产品形象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根本, 产品形象是企业形象的综合体现和缩影, 企业要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经营宗旨,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在此基础上, 系统地塑造品牌形象, 通过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 深化顾客与品牌之间的联系, 建立持久的顾客与品牌的关系, 最终构建强大的品牌文化, 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文化动力。

最后, 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倡导人人平等、互惠互利, 在社会多样性中追求协调合作、共赢共进。它具有亲和力、包容性, 求同存异。诺基亚将以人为本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它通过广告词“科技以人为本”诠释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成立于1812年的美国花旗银行现在已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声誉最响的全能金融集团。它之所以成功, 与其卓越的企业文化密不可分, 由于花旗银行不断创造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亲情化企业氛围, 让员工在花旗有“成就感”、“家园感”, 这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 而且是一种效果显著的激励机制, 对于团结员工力量、增进员工对企业的感情起着重要作用。

总之, 在企业文化塑造中, 主要通过共同价值观及理念的贯彻落实来增强内部的凝聚力, 通过企业形象及产品、服务文化的塑造来形成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力。企业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 时刻保持企业文化的开放与创新, 通过不断完善和更新事业理念来推动企业战略和管理变革, 千万不要等到环境逼迫变革的时候才有所动作, 因为那时企业已经丧失了主动权。

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的创新 篇10

一、加强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在现代企业中, 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经营管理, 需要事先确定经营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然后据此衡量执行的效果并反映目标在执行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偏差, 以便于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成本控制, 是按既定的成本目标, 对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各项费用的发生进行引导和限制, 使之能够按预定的目标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在现代经济社会中, 成本控制首先必须是全过程的控制, 不应仅是产品的生产成本, 而应控制的是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实践证明, 只有当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 成本才会显著降低;而从全社会角度来看,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达到节约社会资源的目的。

目标成本是按照一定的消耗数量定额, 剔除多余的环节和浪费而生产出一定数量、质量的产品, 从而计算出单位产品的生产消耗, 然后以此为标准进行管理, 从而达到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生存、发展、获利, 而这些目标要求财务管理完成筹措资金并有效地投放和使用资金的任务。企业的成功以至于生存,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过去和现在的财务政策。财务管理不仅与资产的获得及合理使用的决策有关, 而且与企业的生产、销售管理发生直接联系。因此, 从成本控制入手把财务管理推向一个新阶段, 这是企业目前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成本控制在企业中的作用

成本管理是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 也是企业挖潜的主要渠道。企业的利润说白了就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支出, 而支出中包括成本、费用、税金。当企业达到总收入等于总成本时, 即为盈亏平衡, 此时的收入即为保本收入, 超过盈亏平衡点以上即为盈利。盈亏临界点越低, 企业的利润空间越大。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各行业的竞争在比服务、比质量的基础上, 价格是最后的底线, 在同等条件下谁能突破最后的价格底线, 谁就是最后的赢家。随着国际市场的逐步开放, 商品不再受地域与国界的限制,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价格是企业之间竞争的杀手, 物美价廉的商品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 并且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对于自己的底价总是有底线的, 它至少不能低于成本价, 否则就是赔钱买卖, 谁都不会做赔本生意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如何更好地控制成本, 把成本降到最低, 以低价赢得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是成本控制的当务之急。

提高企业的利润可以有多种方法, 例如提高销售量, 提高售价, 降低成本, 减少费用……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从成本入手, 做好成本控制。因为只有成本降低了, 市场占有率提高了, 销量才能增加, 销量增加带动利润的增加,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从提高售价下手, 那么提高售价带来的是销售量的减少, 虽然售价提高了, 但销售量降低了, 营业额相对也会减少, 没有营业额, 那么利润的增加从何谈起呢?而费用的减少是有诸多前提条件的, 一个企业如果毛利为零, 尽管费用控制得很好, 那么它也无利可谈。因此, 企业要实现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 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 做好成本控制是重中之重。

三、成本控制的原则

1. 经济原则。

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发生的成本, 不应超过因缺少控制而丧失的收益。任何管理工作和销售、生产、财务活动一样, 都要讲求经济效果。为建立某项控制, 要花费一定的人力或物力, 付出一定的代价, 这种代价不能太大, 不应超过建立这项控制所能节约的成本。经济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只在重要领域中选择关键因素加以控制, 而不对所有成本都进行同样周密的控制。经济原则要求成本控制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 具有实用性。经济原则要求在成本控制中贯彻例外管理原则, 贯彻重要性原则, 注重灵活性原则。

2. 适合原则。

是指成本控制系统必须个别设计, 适合特定企业、部门、岗位和成本项目的实际情况, 不可照搬别人的做法。中国有些企业不爱自己动脑筋, 看到别人好卖的产品, 就一个劲儿地跟风、一个劲儿地打价格战, 从而导致了产品的薄利时代。我们应该要开源节流同时进行, 而且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去加强成本费用的核算。

3. 全员参与原则。

企业的任何活动, 都会发生成本, 都应在成本控制的范围之内。有效控制成本的关键, 一是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让每一个员工都具有成本控制的愿望和意识, 养成节约成本的习惯, 关心成本控制的结果。二是员工要具有合作精神, 理解成本控制是一项集体的努力过程, 不是个人活动, 必须在共同目标下同心协力。三是要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成本控制信息, 据以改进工作, 降低成本。

四、现代成本管理的创新与实践

1. 成本管理控制目标。

现代成本管理已突破了单纯以生产成本为分析对象, 以成本高低为评价成本控制的标准这一惯例。成本管理控制目标首先是全过程的控制, 不但包括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 而且还包括营销成本、人才成本、开发成本等。其次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同时还必须要兼顾产品的不断创新, 特别要保证和提高产品的质量, 绝不能片面地为了降低成本而忽视产品的品种和质量, 更不能为片面追求眼前利益, 采取偷工减料、冒牌顶替或粗制滥造等歪门邪道来降低成本。否则, 其结果不但坑害了消费者, 最终也会使企业丧失信誉, 甚至破产倒闭。

2. 成本节省到成本避免。

传统的成本降低基本是通过成本的节省来实现的, 即力求在工作现场不浪费资源和改进工作方式以节约成本和将发生的成本支出, 主要方法有节约能耗、防止事故、以招标方式采购原料或设备, 这是企业的一种战术改进, 属于降低成本的一种初级形态。但是, 这种成本降低是治标不治本的, 只是成本管理的一种改良形式。现代企业需要寻求新的降低成本的方法, 力图从根本上避免成本的发生。以“零缺陷”的形式避免了几乎所有的维修成本和因产品不合格带来的其他成本。成本避免的思想根本在于从管理的角度去探索成本降低的潜力, 认为事前预防重于事后调整, 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发生。这种高级形态的成本降低需要企业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 通过重组生产流程, 来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 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 是一种高级的战略上的变革。

3. 成本控制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企业。

现代企业的文化创新 篇11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国传统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为主体的、广义的、深层的文化,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传统作风、群体意识及整个企业人员的素质,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资源,是企业的无形资本和灵魂,具有很大的渗透力和凝聚力,是维护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从层次上看,主要包括四个层次:物质层文化,行为层文化,制度层文化,精神层文化。本文主要对企业的精神层文化加以论述。

日本是最早用企业文化来管理企业的国家。利用大和民族的文化形成其独特的企业文化理念,因此二战后的日本经济获得了飞跃发展,仅用了30多年的实践就成为了在经济上能与欧美相抗衡的大国。

而我国本土企业则更是在其企业文化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下面以同仁堂为例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

北京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清康熙八年。在三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必由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

翻开同仁堂的历史,我们立刻可以感受到其浓厚的文化底蕴。

首先,其名称——同仁堂——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仁”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古语有云:为仁者安天下、世事如棋局局新、仁者胜乃万古之理、仁者无敌等等。同仁堂以一个“仁”字无敌于中药行业,在百年历史变迁中永葆青春。可以说这以“仁”字就是同仁堂企业文化最核心的内容,其他各个方面都是以此为基础加以展开的。

其次,走进位于崇文门的同仁堂办公室,在其一层的同仁堂药店端端正正的挂着古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也是同仁堂深厚文化底蕴的表现之一。

同仁堂古训始于康熙四十五年同仁堂编纂的《乐氏世代相传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的“序言”中,几百年来,同仁堂人始终坚持贯彻执行。

这一古训也充分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诚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讲求诚信,只有做到货真价实,童叟无欺,才能真正赢得顾客。诚信观念也是中国人一直所推崇的。诚信是中国传统企业的道德核心,是中国古代社会商业经济活动中一项重要经营原则。诚信的本意是真实无妄、重信守诺。宋儒周敦颐在《通书》中写道:“诚者,圣人之本,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中国历来就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等词语来反映诚信观念对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影响。诚信是一个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在我国历史上晋商和徽商都是坚持诚信经营的典范,他们的经营理念和精神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在任何时候一个企业都不应该也不能牺牲诚信来获取暂时的利润。同仁堂的诚信经营理念为同仁堂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该古训已成为同仁堂人刻骨铭心的行为准则,将世代传承。

一、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企业精神

同仁堂的企业精神简称为“仁德”精神。上面谈到同仁堂的名称是就讲到,一个“仁”字体现了其企业文化的核心,修仁德自然成为同仁堂人的必修课。“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仁者爱人”、“求人得仁”讲的是一种人的内在的价值观念,要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真理正义,同时以博大的胸怀来爱护民众也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而为了达到其中“仁”的境界就必须“修”,而且是内外兼修。同修仁德,对内就要修身养性;对外就要报效国家,“杀身成仁”。同仁堂的仁德精神就是要求同仁堂人做到内外兼修,做人要正直诚信,而作为一个企业就更加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多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

“济世养生”是“仁德”的最高境界和目标,历代同仁堂人始终以“济世”“养生”为己任,对待求医购药的八方来客一视同仁,坚持以爱国爱人之心,仁药仁术之本,取信于民,造福人类。

“精神”是一个企业行动的指南,而同仁堂人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精神为自己行动的最高标准,时时牢记“医者父母心”,以病人的利益为自己的行为向导,做最好的药,力求把中华民族“中医”理论的精华全部融合在同仁堂国药之中,为弘扬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仁堂“济世”的精神也被历代同仁堂继任者牢记并始终贯彻始终。“济世养生”是“仁德”的最高境界,同仁堂始终关注人类健康,关注病人生命。同仁堂成立至今,时刻牢记要为社会做贡献。早在成立之初,每当京师会考,同仁堂向应试举子赠送四季应时药品,而每年冬天,同仁堂都要开粥厂,使那些饥寒交迫的贫民能够勉强糊口,夏天则会发放一些治疗预防中暑的药。直到今时今日同仁堂依然牢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每年都会从企业利润中取出部分用于慈善事业。同仁堂以这种贡献精神在社会上树立起了一个“仁德”的形象。

二、自主创新的企业使命

同仁堂“以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为企业使命。

同仁堂具有强烈的弘扬中华医药文化的使命感,同时在继承发扬中华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力求与国际接轨,开拓绿色医药的新潮流。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民族。《易经》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同仁堂人把中华民族的这一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同仁堂在继承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不断研究创新,致力于新的绿色产品的开发,着眼于是中老年人的养生保健,力求实现高科技与绿色医药的结盟。现在的同仁国药不仅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而且融合着高科技,实现制药技术的现代化。如今的同仁堂不仅使中华儿女看到了中医传统的博大精深,而且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的极大力量,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相信中医的疗效。相信中国的中医文化必将在同仁堂人手中更加发扬光大,对中国乃至世界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同仁堂人不会固步自封,必将研制出更多更有效的中药产品,为人类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以义为上,义利共生的企业价值观

同仁堂以“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为企业使命,讲的是一种对社会的贡献。以“义”为上的企业价值观再次反映了它的企业精神。强调了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感,讲“义”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企业才能不断发展。任何一个企业其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利润,可以这样说“利”是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如果企业不能获得利润,那它的存在就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与一个社会之中,这是一个社会的共同体,如果为了获得利润而牺牲他人的利益,那这个企业可能会获得一时的繁荣,但必将不会有一个长远的发展,因此对一个企业来说就必须兼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所以同仁堂把“以义为上,义利共生”作为企业的经营哲学。所谓“以义为上,义利共生”就是要以义取利,不取无义之利;尤其是当义、利发生矛盾时,坚持以义为上。坚信重义才能取信于市场,有了信誉才能赢利。

中国有句古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中国人讲义气,任何事情都把义字放在首位。我们这里所讲的义,当然并不是那种所谓的哥们义气,而讲的是大义,是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一个企业的信义和对社会的贡献。

同仁堂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二字凝结而成的;同仁堂的未来发展必须发扬重信厚义的传统,坚持产品高质量,不掺杂使假;坚持诚信经营,不求暴利;坚持以信用原则处理经济关系,不坑梦拐骗。同时自觉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以自身的义举,赢得更高的市场美誉度和顾客的信任。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得到社会和消费者的认可,才可能有生存发展的空间。“顾客是上帝”永远是企业经营的金玉良言。

四、同心同德、仁术仁风的管理理念

这其实讲的是同仁堂的人才观,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靠的不是一两个人,而是同仁堂的全体员工。

同心同德,语出《尚书·泰誓》,意为同一心愿,同一行动,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对同仁堂而言,这目标就是要以精湛的医术,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来治病救人,济世养生,奉献社会。同仁堂管理者遵从这句名言,意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和人心齐泰山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并推动历史发展的哲理。

在中国儒家的思想中,管理的本质是治人,管理的关键是得人,管理的方式是人治,就是一切都不能离开人。在一个企业中,员工才是企业的主人,只有依靠员工的力量才能把企业发展壮大。

同心同德、仁术仁风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已经成为一种纽带,用它来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使同仁堂成为一个强大的团体,这个团体就集中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在它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为了使全体员工能够到同心同德,同仁堂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才观,积极培养人才。同仁堂从创业之初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现代化企业集团,始终与发挥人才的作用密不可分。无论在历史,还是在当今,同仁堂都出现过许多既精通医药理论,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专家型人才。如今的同仁堂更是为各方面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为人才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制定和完善以人才为中心的各项政策待遇等等,总之是为了培养利用留住人才,做了许多工作。今天的同仁堂吸引并且留住了许多人才于企业领导对人才的尊重,对员工的倚重分不开的。

上面以同仁堂为例谈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建设的一些影响,其实不仅是同仁堂,我国的许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都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中华民族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许多优秀的文化影响并将继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面。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中有些思想观念已经陈腐过时,但只要条分缕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志迎.企业文化通论[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2、李柏松.企业文化宣言[M].蓝天出版社,2005.

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篇12

关键词:企业文化,内涵,作用

在市场经济不断成熟的背景下, 社会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 过去企业在产品、质量和技术之间的竞争已逐渐演变成服务、信息和知识的竞争。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 企业间的竞争由“硬实力”转向“软实力”, “文化制胜”日益成为维持企业长期经营发展的关键法宝。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理念、品牌形象和发展战略等的母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探讨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有利于正确培育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合理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从而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 它是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 在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作用下产生并发展的, 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则。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体系, 能够在组织的各个层面得以体现和传播, 并被传递到下一代员工的企业的一种运作方式。

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结构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即物质层、制度层和精神层。其中, 精神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是企业精神、产品理念和价值观等的体现, 指导着企业的各阶段目标和发展战略, 包含企业的使命、愿景等, 同时也无形中影响着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建设;制度层是企业文化的媒介层, 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三方面, 涵盖了企业中的各项规章制度, 是将企业文化具体化、规范化的一种形式;物质层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企业文化, 比如企业的建筑风格、办公环境等等, 体现了企业文化的各种个性特征。

企业文化是企业关键的软件基础架构, 其实质就是企业的价值观。同时,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上层建筑, 更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文化。它能够利用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来推动企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是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原动力。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一) 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首要作用就是对员工产生内在的凝聚力, 它一旦被员工认同后, 就会形成一种精神引力而将员工紧紧凝聚在一起。因为企业文化本身是一种内动力, 通过帮助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可以增加员工彼此间的沟通和信任, 使员工拥有共同的价值目标, 从而团结企业上下员工一致努力, 形成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这种凝聚功能使员工在获得物质回报的同时, 还对企业产生归属感, 进而使有着不同事业追求、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在卖力工作的同时, 能够感受到公司发展带给其精神层面的满足。而这种凝聚力, 也更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促进企业业绩的提升和企业内部的和谐。

(二) 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既然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行为准则, 它就能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对员工进行约束和规范。相对于企业规章制度的硬约束, 企业文化所营造出的组织氛围和群体行为准则属于一种无形的软约束, 是从价值观和道德规范上对员工的软性约束, 同时它也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使得企业员工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

这种软约束不仅能弥补企业规章制度等管理硬约束上的不足, 甚至有时候比硬约束更加有效。因为企业文化的影响力可以使员工的价值观逐渐向企业的价值观靠拢, 这样在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 能够减少企业管理员工产生的摩擦。此外, 企业文化的“软约束”可以减弱硬约束对员工心理的冲击, 缓解其产生的不平等、被约束的心里不适感, 从而使企业内部达成协调和统一。

(三) 激励功能

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价值取向, 从而使员工对事物的评判达成共识, 在共同的企业目标指引下, 员工会自觉地为他们认定的价值目标去行动。从需求理论来看, 未满足的需求会对个体产生激励作用, 而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需求的最高层次, 这种满足对于员工个人而言是强大的激励。

企业文化通过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 并在制度层面形成良好的激励环境和激励机制, 激发员工的斗志, 使员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和持久的驱动力, 将员工的被动行为转化为自觉行动, 是员工自我激励的深层次动力, 具有长效的激励作用。

(四) 辐射功能

企业的存在最终要面向市场, 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立于不败之地, 光靠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等硬实力已经远远不够。必须借助文化的传播作用和影响力, 来树立良好的企业声誉和企业形象, 并用企业深厚的文化底蕴来影响市场。

从辐射角度来看, 企业文化通常以企业产品、广告和模范人物等为载体, 将企业的价值体系反映到外界去, 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 树立信誉, 扩大影响力。一个具有良好企业文化的组织, 不仅能使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期保持稳定地发展, 同时对于本地区、本行业乃至相关行业的文化理念、生产发展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 保障功能

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保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企业文化作为一定时期企业价值观、企业形象、企业目标等文化要素的总和, 对促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企业文化一旦形成, 便具有传承性, 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某些方面会有所变动, 但其所传承下来的基本理念并不容易改变。因此, 相对于多变的市场, 企业文化可以保障企业拥有稳定可靠的长期发展战略。同时相对于制度层面的约束而言, 制度一旦制定则变动起来成本较大, 所以不易轻易变动, 但这又使得制度的安排不能够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动。从这个角度来讲, 企业文化这种软约束, 则更有利于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企业文化作用的实证分析

本文以史玉柱巨人集团的发展历程来分析企业文化的作用。史玉柱硕士毕业后自行创业, 成立巨人公司, 公司在成立第五年, 史玉柱就已位列《福布斯》内地富豪第8位, 之后在众人热捧下开始投资建设70层的珠海标志性建筑。1997年资金链断裂的巨人大厦停工, 巨人集团也迅速盛极而衰。这位昔日的中国巨富史玉柱成为了“中国巨负”, 于是开始北上, 全身心投入到保健品行业, 并成功打造了脑白金和黄金搭档两个产品, 成为保健品市场上的常青树, 之后他还成功发展了巨人网络公司, 使得巨人集团得以东山再起。

巨人集团的兴衰反映出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史玉柱曾将巨人倒下的部分原因归于企业文化的问题, 流于形式, 员工不能感同身受。在企业后续发展过程中, 他将企业文化核心贴近实际, 并且一步一步付诸实施。现在, 巨人的企业文化成为史玉柱管理的有力工具。比如史玉柱所倡导的企业文化中第一条就是只认功劳不认苦劳, 因为苦劳对一个企业没有任何贡献, 它不会带来任何利润, 而功劳则会带来企业效率的很大提高。再如集团现在的文化更强调民主集中。史玉柱早期在巨人公司, 往往有不民主的时候。巨人的失败也让他深深认识到公司的决策一定要既有民主, 又有集中。任何一个人都会犯错误, 即使你是领导。史玉柱鼓励大家多谏言, 他经常和内部骨干交流, 征求他们的意见以保证决策民主。史玉柱认为, 管理不善、贪污带来的都是企业的亏损, 而决策者的失误导致的损失是以亿为单位的, 一般企业扛不住这种损失。

这足以看出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帮助领导层实现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还能增强团队凝聚力, 促进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保持发展稳定, 为其实现长远的发展战略提供可靠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巍, 鲍升华.企业文化作用机理研究[J].江汉论坛, 2010.11.

[2]卢君.企业文化作用的深层次剖析[J].商业文化, 2010.4.

上一篇:原油乳状液下一篇:腹腔镜下子宫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