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2024-09-17

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精选7篇)

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篇1

从《60分钟》和《新闻调查》看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纵观世界电视深度报道新闻栏目,美国的《60分钟时事杂志》(以下简称《60分钟》)以其四十余年来在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卓越地位、深度优秀精良的新闻作品以及在美国观众中的强烈反响而举世闻名。在中国《新闻调查》十余年前扛起调查性电视新闻的大旗,开启了新的调查电视新闻时代,节目开办之初致力于打造“中国的《60分钟》”,因此,通观两者栏目,具有一定的对比研究价值。

节目形态比较:

《60分钟时事杂志》是美国CBS广播公司于1968年9月创办的杂志型电视新闻节目,四十余年来作为美国电视新闻史上的常春藤。《60分钟》是一档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属于调查性新闻电视深度报道。每周一期,在黄金时段播出。每期的《60分钟》基本由3个独立的新闻深度报道和1个新闻评论版块组成,深度报道各13分钟左右,评论版块4分钟左右,加上片头导视、片花和广告,总共60分钟整。:第一则报道是当晚的重头戏,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时效性,往往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记者和制片人,它所占的时间也最长,约为20分钟左右;第二则报道略短,但仍然较为严肃;第三则报道可视作当晚节目的闪亮点,它富有浓郁的人情味,风格也颇为轻松。主要内容有事件调查、人物访谈、特别节目、人物概评。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当90年代中国电视时代蓬勃兴起,舆论环境日益宽松,国家级电视媒体中央电视台在改制中,人们对深度报道的信息需求就随着电视的发展成为一种趋势,于是,《新闻调查》顺应时代需求诞生。时任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主任孙玉胜和副主任袁正明明确提出:“我们要做中国的《60分钟》”。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首播节目《宏志班》。由于《宏志班》强烈的形式感,从形式到内容上呈现出的独特形貌,所以这个节目一面世就奠定了《新闻调查》的基准节目样态: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递进式探究。这种节目形态一直沿用至今。时长为45分钟,每周1期。每期有一个专题,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追求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

选题比较:

《60分钟》的选题根据三个内容板块的不同而素以内容包罗万象、题材亦庄亦谐、分析,深入透彻、背景充分详实、现场真实纪录、态度客观公允、立场旗帜鲜明的节目风格而著称。其报道内容中严肃的新闻题材最为重要。这类题材通常放在每期的首要位置,是“重头戏”,这类严肃敏感、时事性强的硬新闻题材而家喻户晓,并形成其特有的“侦探式”风格。每期节目中安排一些比较轻松的软新闻报道,成为整档新闻节目中的轻松亮色。接着是著名专栏作家安迪鲁尼的固定的评论栏目。《60分钟》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社会事件、司法公正、人类灾难、战火纷争等“硬新闻”为主,所以在整体定位上,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把选题定位于严肃的政治性新闻题材和当前最具新闻价值的热点事件新闻人物。提倡题材的新闻性、时效性、政治性和娱乐性。通常每则报道都有自己的新闻由头。这使得《60分钟》作为一档深度电视栏目,三个内容板块之间的新闻题材之间形成较好的层次关系,张弛有度。

《新闻调查》的选题标准:第一是调查性,第二是故事性,第三是命运感。新闻调查在开办初期选题有四种分类方式:主题调查、舆论调查、事件调查和内幕调查。后来栏目几经改版,终于回归到调查性报道的正途。栏目确定选题提出要求:

一、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和澄清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有没有关切度,即所调查的问题老百姓是不是关心。

二、这个事实有没有价值。

三、有没有典型人物。

四、它是不是有独家性。选题能否算得上调查性报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调查的内容是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第二,这种行为被掩盖;第三,调查是记者独立展开的。只要符合这三个要素,就是调查性报道。

《新闻调查》面对揭露性题材的报道,其目的也、是为了发现问题,揭示现象,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避免问题的重复发生,因而大量中性,正面的题材需要新闻工作者去挖掘,这给了《新闻调查》更加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记者(主持人)比较:

《60分钟》采用总制片人中心制,总制片人直接领导着栏目的七位主持人。每个板块没有固定的主持人。《60分钟》“被称作一群老家伙的电视王牌节目”,大多数的年龄都在35岁以上,在到这个栏目之前,他们都有过相当丰富的新闻从业经验,都是非常出色的新闻记者,迈克华莱士等著名主持人,他们有鲜明的主持风格和个人表现力。

《60分钟》的影响力主要是体现在它的独立调查和批判精神,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报道负面新闻,揭露丑行,进行独立的调查挖掘故事,伸张正义。主持人态度客观公正,这突出表现在采访过程中主持人客观冷静的提问上。从主持人的演播室介绍、解说词的补充说明、提问的巧妙设置,再到各式人物的采访,再到节目最后的评论,主持人基本上不把主观的意见和观点直接表达出来,会给观众留下一个整体的态度印象,不影响观众自身的理解和评判。主持人不把主辉的意志强加给对方,从而也不强加给观众,而且通过采访代表不同意见、观点和立场的新闻人物,也会给观众留下客观公允的印象。但观点往往隐藏在镜头与画画的精心编辑、典型画面及细节的突出和放大、主持人的巧妙设问及提问顺序中。

《新闻调查》目前实行记者中心制。在经历了编导中心制,策划人负责制。记者在深度调查中的位置、记者积极性的发挥非常重要,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以三位出镜记者为中心建立三个团队,每一个记者固定搭配三到五个编导,摄像、录音也相对稳定。这样就是赋予记者(主持人)足够的权力,从选题到成片都由记者带领自己的摄制组独立操作。

新闻调查性节目就是一个向观众展现调查过程的节目形式,主持人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对新闻事实的调查取证。二是记者对新闻事实的分析,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分析是在节目中进行的,这种分析现在多由记者的串场完成。这种分析是对新闻事实的规纳和总结同时使下面即将进行的调查路径相对清晰。记者面对观众对新闻事实的分析是对新闻事实的归纳而不是评述,形成对辅助性新闻事实的叙述。在《新闻调查》节目中,贯穿节目中的是解说词,这些解说词通过记者的配音体现在节目中,它同时也构成记者视角的一部分。

从《新闻调查》的节目选题内容上从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到对社会贪污腐败现象的揭露、对黑暗势力的鞭策,都体现出记者心怀天下,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新闻调查》是把质疑作为栏目的生存方式看待的,可见其对质疑精神的重视程度。记者在进行新闻调查行动中具有品性和质疑精神。

叙事策略和结构

《60分钟》的叙事坚持真实同时又具有戏剧性、形象性。首先,《60分钟》以讲故事的叙事方式报道新闻。片头设计就是一本杂志,这就意味着新闻报道的情节性特征。从主持人的一句话:“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迪鲁尼的评论”,每一则报道中主持人的开篇介绍通常也是娓娓道来,仿佛这是一个故事的开端。至于每一组段落镜头基本上都

是整个叙事过程中的一段情节,画面也是精心选取负载一定情节信息的画面,比如非常重视细节对于事件情节化的表现力。每一个部分都是主持人以讲故事的口吻对事件的发生发展贯穿始终。其次,使用形象的论据。不论是表现主题还是陈述事实,镜头、段落之间都严格按照实证性原则进行蒙太奇结构,以求论据的确凿、论证的严密和论点的有力。比如在《The age of megafire》中主持人亲临现场到超级大火的现场,按事件性质与发展线索采访重要人物,掌握充分详实的资料,使用大量大火燃烧森林被毁的真实画面造成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富含信息量的形象化论据来陈述事实、分析原因、阐明观点。

《新闻调查》是深度的调查性报道电视栏目,要使一期长达45分钟的专题性深度报道内容丰富而层次清晰,不仅需要大量的事实性素材更需要严密的论证结构。在《拷问食品安全》一期中,从食品安全法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第七次会议上获得通过这一标志性意义的法案说起,从一条流行短信切入到食品安全问题危及的普遍性,然后从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这一典型食品安全的现象就行剖析,采访相关行业的权威人士。从这一现象,深入分析这些行为背后的经济学原因,运用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理论、劣币驱除良币等进行解读。第三个层次是通过对相关专家的采访来提出解决食品安全的措施,健全国家监管体系、行业自律和公民监督。整期节目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遵循严密的论证结构。在王志采访刘姝威,几乎很少使用到图像资料,其中大部分内容是对话题的解释,这样在文本写作和编辑制作中就只能采取限制视角,即内外交叉视角来叙述故事。比如《新闻调查》的《拷问食品安全》一期栏目中为了说明食品掺假现象屡禁不止,记者柴静假扮食品生厂商打电话给售卖各种化学药品人,这种电话暗访在国内新闻节目中较为常见。但是《60分钟》中鲜有,他们多是以现场调查的形式出现。

包装形态:

《60分钟》是以节目时间为名称,贯穿节目中的是滴滴嗒嗒的秒表既呼应着节目名称,同时报告着栏目的发展进程,同时秒表的紧迫地滴答声又制造了一种紧张严肃的气氛,配合了严肃的调查性风格。60分钟是杂志型电视新闻栏目,在节目的包装也是一本杂志。耳边是时钟滴答走动的声音,随即黑色背景上出现了白色的方框,勾勒出一本尚未翻开的杂志的轮廓,封面上方写着“60minutes”,其中60是大字体的阿拉伯数字,中间和下方的内容是各位主持人姓名,告诉观众这是一本名叫《60分钟》的“杂志”。杂志的目录是对本期节目的导示,加入一些每段节目精彩的画面和有冲击力的镜头,设置悬念,吸引观众。接下来在每个板块中,主持人的背景是一本有关故事内容的打开了的杂志,占据

整个画面的五分之四空间,杂志左页的下沿是一条从左下方略微向右上方倾斜的弧线,这一画面构图的最大特点就是立体、直观、形象。

《新闻调查》的标志是黑色背景的白色字体,严肃庄重,具有调查性新闻报道的深度感。“新闻调查”四个字本身就表明了该电视栏目的性质。《新闻调查》的剪辑格式是在旋律激昂的开始曲中出片头,新闻调查四个黑底白字,白字黑底在局促的音乐中出现,色彩稳重。每期固定地在往期节目有代表性的名单、采访画面和记者中进一步说明节目的性质和体裁。之后精彩导视中撷取节目中的精彩画面和同期声,制造悬念吸引观众。进而在新闻调查标志下引出本期片名。切换到演播室,主持人简单引入本期节目,一分钟左右的导语,或交代播出由头,或简单勾勒背景,或关注人物命运,或预先提出问题但不做评论。进而进入正题,出镜记者进行现场调查。大约每十分钟左右,随着相关逻辑结构和叙事的结束,插入隔断,固定的片花隔断,再现片名,让观众歇三秒钟,同时标志下一单元的开始。结尾演播室是在现场调查内容结束后,记者在演播室简单总结,或报道事态最新进展,或表明媒体立场,或提醒关注等。

造型元素:

《60分钟》在采访人物时候多采用一对一的过肩镜头和大量特写镜头,通过真切反映被采访者的精神状态和面部表情来给观众带来直观的画面效果,给人强烈的真实感容易引起其情感共鸣。

采用多机位拍摄,在不同角度配合方位地反映事态发展和人物状态。

特技使用上中画面特技轻图标特技。对现实画面和背景画面,运动画面和固定画面,影视画面和摄影画面上主要拼接技巧,带来视觉上的流畅感。为在拍摄文史图片、报刊资料静物时,采取运动摄影,变静为动,镜头按照人的视觉规律和思维习惯,多从文史资料的左侧水平摇摄到右侧,或从上方垂直摇摄到下方;有时镜头会让观众首先介入信息的主体—图片中某个局部的特写,再拉回到信息主体的外沿——图片的整体,让观众以最快时间获得最有效的信息,表现出文献资料的历史感。同时,使用抠象技术,在字块的外框上巧用心思。但由于《60分钟》在论据上大量使用影像资料,是以讲故事取胜,尽量保持新闻的公允客观,较少进行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的特技。

《60分钟》画面制作精致,着力使用蒙太奇结构,造就精致的影视化拍摄编辑效果,画面色彩鲜明,构图优美,清晰度高。保持新闻事实性的同时不乏影视的审美性和艺术性。例如在《The age of magefires》中从不同距离、不同角度、不同高度甚至使用航拍,大量拍

摄森林失火,熊熊的烈火燃烧的画面让人顿感震撼。当大火熄灭后留下被烧毁的森林枯木,在蓝天的掩映下与昔日欣欣向荣的森林相比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

《新闻调查》在采访人物时候也同样采用一对一的过肩镜头采访。比如在《神话较量的人》中对刘姝威的采访是在刘姝威的家里,采访刘姝威主要是对其进行过肩采访,这样对刘姝威的动作表情拍摄。比如当刘姝威说到“我们法院不管蓝田窃取国家机密的事”“他说你知道吗?”“我当时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以死相拼了。”当刘姝威提到警察的到来以及话语“争议中奖战胜邪恶,你不要怕,我支持你。”时候眼圈红了,充满泪水。说话声音哽咽,这些镜头的对刘姝威在采访过程中的感情变化,进行了准确反映。同时穿插记者王志提问时候的上半身采访和背对式采访。但相对于《60分钟》的超大特写镜头的使用还是较少。

《新闻调查》在历史资料引用上直接进行镜头拍摄。在《与神话较量的人》中起因是刘姝威发表在《金融内参》上一篇关于停止对蓝田股份有限公司发放贷款的一份600字短文,在节目一开始对该文章进行镜头拍摄,并对“机密”二字进行镜头推进式特写,以强调其重要性,这一镜头也贯穿节目提及相关内容时反复出现。在对刘姝威短文中的引用部分采访抠像技术,但外框上没有修饰。

《新闻调查》在表现手法上注重新闻的纪实性。以深度报道内容与节目主打,调查性报道多深入调查事件的现场,进行跟踪、暗访、调查报道。由于这些事件现场多发生在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不为人知的恶劣环境中,客观环境本身造成了画面具有可观赏性。比如《拷问食品安全》对火腿生产者的暗访,生产地就是在小作坊中,卫生条件脏乱差,生产者从化粪池中走出来后就直接去接触火腿原料猪肉。由于是暗访,造成画面不稳且存在很多杂音。这就造成了《新闻调查》的画面质量上追求表现新闻事实而不同于《60分钟》的影视化特征。

《新闻调查》特技使用更加多元化。作为播出时间较长、内容深度较大的调查性新闻报道,为了使其论证更加充分,配合记者的述评语言,常常借助特技来增强画面的可读性。例如在《拷问食品安全》节目中,在论述市场经济机制时,大量人民币来表现人们唯利是图,受到金钱的诱惑,使用“”字形多米诺骨牌倒塌来比较优势劣汰。在分析食品添加化学物品背后的经济学原因是由于价格恶性竞争战中,借用蒙太奇比喻的表现手法使用网络游戏中的“魔兽”战场画面。在阐述另一个经济学原因是信息不对称时,使用动画特技买方和卖方不对等的平衡板过分倾斜,并借用具体实例来解释这一经济学现象。

参考资料:

《电视深度报道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季宗绍著 百度百科 新闻调查 百度百科 60分钟时事杂志

《从新闻调查看中国特色调查性新闻报道》央视国际网 何青

《<新闻调查>记者的职能——王利芬的电视论文》

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篇2

关键词:《新闻调查》,《60分钟》,新闻理念,调查性报道

电视调查性报道属于深度报道的范畴, 它通过记者对侵犯公众利益的集团或个人进行的相对独立调查, 最终以电视声画形式揭露出事实的真相。电视调查性报道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主要标志是三个调查类栏目受到公众普遍关注, 名列美国电视节目排行榜前列, 即:CBS的《60分钟》、NBC的《日界线》、ABC的《黄金时间》。相比之下, 真正意义上的电视调查性报道在我国出现, 已经是1990年代的事情了:1994年《焦点访谈》和1996年《新闻调查》分别开播。由于这类报道的选题都有极强的社会与现实意义, 又采用具有强烈故事性与冲突性的叙述手段, 因此, 调查性报道在树立电视栏目形象、提高电视收视率方面功不可没, 强调“新闻立台”的电视台都重视这类节目的增设。

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的特点:一、从选题内容看, 电视调查性报道具有很强的新闻性, 主要关注社会中被遮蔽的新闻事实;二、从报道过程看, 风险性是电视调查性报道的又一特征, 电视调查性报道是新闻媒介和新闻记者独立调查取证的过程, 事件的发展并不是事先确定的;三、从叙事风格而言, 电视调查性报道是一种贴近生活的层层递进的事实叙事, 并且调查性报道要从深层次、多角度揭露出那些被遮蔽的事实;四、电视调查性报道强调观点隐藏在事实中, 在整个报道过程中记者是一个公正中立的角色, 只是对事实进行客观记录, 并不发表具有鲜明立场的观点。

《60分钟》是电视调查性节目的鼻祖, 同时, 也对其他同类节目有很大的影响。它的内容非常广泛:从社会热点到历史事件, 从名人轶事到凡人琐事, 该节目几乎无所不包, 随主题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其节目风格时而严肃认真, 时而幽默诙谐, 是“新闻与娱乐的混血儿” (1) 。虽然报道风格变化多样, 但是, 将近40年的报道使“该节目形成了基本固定的、独特的节目框架, 即节目介绍、具体报道、安德·鲁尼的评论, 以及并非每期均有的观众来信选播。” (2) 在目前我国众多的调查报道节目中, 《新闻调查》是创办最早的, 它的发展历程体现了中国电视调查节目在向西方借鉴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理解与探索。CBS《60分钟》的栏目制片人史蒂夫认为, 《新闻调查》的表现手法和叙述方式可以与《60分钟》媲美, 是“中国的《60分钟》”, 因此, 选取中国的《新闻调查》和美国的《60分钟》进行比较研究, 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节目形态与内容选取比较

西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题材集中于对内幕和黑幕的揭露, 是负面性的;而中国式电视调查性报道除了揭露性的题材外, 还将调查范围拓展到了对复杂问题的探究上。西方调查性报道定义的核心内容是揭露真相, 强调的是“某些人或某些组织企图掩盖的新闻” (3) , 体现在《60分钟》上就是该节目选择的题材主要是涉及公共机构和政府官员、经济机构、犯罪集团这些领域的黑幕或内幕等负面性的报道。

《新闻调查》对事实真相的探寻, 不仅包括对各种内幕的调查, 还包括对复杂问题的探究。正是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新闻调查》做出了与《60分钟》不同的调查性报道节目, 比如《眼球丢失的背后》、《婚礼后的诉讼》、《打工子弟学校》等揭示事物复杂状态的中性甚至正面的调查性报道。从这个意义上说, 《新闻调查》对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进行的探索与实践, 使得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将视角转向更为宽广的社会领域, 这是中国式电视调查性报道与西方电视调查性报道的一大区别, 是中国特色的电视调查性报道。

二、节目运作形式的比较

《60分钟》的节目形式由节目预告、具体报道和评论组成, 而《新闻调查》每期节目都围绕一个故事展开;《60分钟》没有固定的串场主持人, 而《新闻调查》每期都要有固定的主持人将节目串联起来。《60分钟》首先通常用几分钟的时间把当天要播出的节目中的精彩部分展示出来, 通过声音和画面的最佳组合来吸引观众。随后的具体报道共有三则, 每个记者分别担任自己采访节目的主持人, 自报家门, 记者就是主持人, 最后一位自报姓名的记者说:“今晚请看《60分钟》的这些故事和安德·鲁尼的评论。”

《新闻调查》45分钟的节目只有一个故事。首先, 演播室中主持人用一分钟或交待播出由头, 或简单勾勒背景, 或关注人物命运, 或预先提出问题, 但不做评论;紧接着是出镜记者的现场调查, 以悬念重重的结构来吸引观众;结尾时, 一般在现场调查部分结束后, 主持人对事态的最新进展或媒体立场等做一分钟的总结, 但不下结论。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 相对于《60分钟》的活泼轻松, 《新闻调查》的节目风格更加严肃。

三、新闻理念比较

《新闻调查》与《60分钟》最根本的差别还是在新闻理念上。所谓新闻理念, 是指对新闻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取向。这种差异从中美调查性报道的不同定义中可以看出。密苏里新闻学院《新闻写作教程》的定义是:“调查性报道指的是一种更为详尽、更带有分析性、更要花费时间的报道”, “调查性报道目的在于揭露被隐藏起来的情况” (4) 。

西方新闻界对于调查性报道比较典型的定义, 虽然表述方式各有不同, 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条:一、它是揭丑质疑性的, 一些人或集团企图掩盖真相, 调查记者就要将其内幕揭露出来, 告知公众并解释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二、它是由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主动挖掘而独立进行的调查, 具有原创性和相对独立性;三、它所调查的一定是势力集团对公众利益构成了损害的事件, 题材是重要的和公众所关心的, 调查内容可涉及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 (5) 。

《新闻调查》在选题上分为四类:主题性调查、舆情性调查、事件性调查和内幕性调查。参照西方新闻界对调查性报道的界定可以看出只有内幕性调查与其定义吻合。而《新闻调查》中其他三种选题却比较多, 这不禁让我们质疑它是否应该被划为“调查性报道”?例如:《新闻调查·山顶上的希望》讲述了第一位接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学生完成学业之后, 返回大山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感人故事。《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是一个母亲为女儿捐肾的故事, 片中父母为决定谁来捐肾而争吵时, 父爱母爱的伟大就不言而喻了。有人甚至提出了“正面性调查性报道”的概念, 认为“西方的调查性报道定义过于严格, 限制了调查性报道在题材上的广泛性”, (6) 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本身“在题材上有更大的包容力和内涵”。 (7) 对此观点, 《新闻调查》的制片人张洁认为“国内对调查性报道和调查性节目经常混为一谈, 我们叫新闻调查, 并不意味着我们做的节目都是调查性报道。”他还提出了“调查式节目”的概念, 新闻调查中有大量节目使用了调查求证手法。“正面报道如果用调查的手法来做的话, 它可能是调查节目, 但它不是调查性报道。而调查性报道, 只是调查节目中的一个部分, 它就是揭露黑幕和内幕, 就是一个独立调查, 并且这个调查有一个完整的过程。” (8)

四、中西方新闻理念不同的原因

1、媒体的不同功能导致了中西调查性报道的差异

西方的电视媒体多是作为私营的商业电视而存在, 追求高额利润是他们的首要任务, 关于官员腐败、政治丑闻的报道很容易造成轰动效应, 吸引观众眼球, 因此这类题材的调查性报道很受电视媒体的青睐。但是, 我国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奉行的是“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社会效益要放在第一位。这决定了我国的调查性报道就不能首先去考虑制造轰动效应, 除了调查一些部门和机构存在的问题之外, 还要去调查一些反映社会重大变革的、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与整个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内容, 这些内容, 有负面的问题, 但更多的是中性的和正面的。

2、从新闻体制上来说, 不同的新闻体制导致了不同的话语空间

西方国家的电视台是独立的媒体机构, 它是作为与议会、政府、法院并立的“第四权力”存在的。而在我国, 媒体是舆论宣传机构, 是事业单位, 必须接受党的领导。这种依附关系导致了媒体对政府监督的乏力。中国传媒大学郭镇之教授对此指出:“媒体与政府合为一体的体制为世人所垢病, 媒体对政府的依附, 降低了媒体的公正性和可信度, 影响了新闻传播和舆论监督的效果。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只打苍蝇, 不打老虎’的问题就是由此而生。中国的新闻媒介从来没有独立揭发出真正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 披露严重的社会问题常常受到压制, 面对铺天盖地的腐败现象少有作为。同时, 由于监督对象及其上级部门越来越老练的抵制与干预, 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 (9) 正是由于体制的原因, 使得中国媒体在进行调查性报道时对选题极为慎重, 即使是在节目做出来以后, 有些也通不过审查。

参考文献

①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4月, 第198页

②王纬主编:《镜头里的“第四势力”——美国电视新闻节目》, 前引书, 第199页

③张威:《调查性报道:对中国和西方的透视》, 《国际新闻界》, 1999年第2期

④密苏里新闻学院编写组:《新闻写作教程》, 新华出版社, 1986年版

⑤谭天、杨书兰:《中美电视调查性报道比较——以《60分钟》和《新闻调查》为例》, http://blog.sina.com.cn/qidiboyin

⑥穆冰:《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 《军事记者》, 2003 (10)

⑦曹培鑫:《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探析》, 《现代传播》, 2000 (6)

⑧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 《新闻记者》, 2005 (10)

浅议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 篇3

最早的调查性报道起源于西方,专门用来揭露社会阴暗面、政府里的黑幕、大企业的罪恶勾当以及黑社会的内幕等。如果从19世纪末期掀起的“扒粪运动”(Muckraking)算起,调查性报道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历程。调查性报道最早在西方的报刊上兴起,并逐渐成为一种普遍被采用的特殊报道形式。电视,继报纸、广播之后应运而生。然而,与曾引起极大反响的、产生深远影响的报刊调查性报道相比,电视调查性报道的诞生可谓迟矣。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是一种追踪调查式的电视深度报道,作为对某一新闻事件作纵向拉长延伸和横向深层次的报道,通常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详细深入地剖析事件的起因和过程。

1968年9月,美国电视新闻王牌栏目《60分》诞生。《60分》的栏目理念是通过深入挖掘,探讨重大社会背景下的重大社会问题。所以在整体定位上,这是一档严肃的新闻杂志栏目。因此栏目在选题上以政府行为、社会事件、司法公正、人类灾难、战火纷争等“硬新闻”为主。

由于历史环境和特殊的政治气候,我国的电视调查性新闻报道起步较晚,但随着民主和新闻自由在中国的推进,调查性报道风起云涌,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电视新闻也在经历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全面的繁荣。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正式开播。它与《60分》不同的是,《新闻调查》是针对一件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展开全面深入的调查报道。在报道方式上以某一公众的具体事件或话题为主题,进行多侧面的跟踪调查与追究分析,着重于将调查的过程展现给受众。

由于中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历史原因的差异,西方的调查性新闻报道还是以揭丑为主要选题和终极目标,如《60分》对于“美军虐俘”事件和“克林顿丑闻”的披露。综观美国调查性报道,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以揭露政治活动的内幕、政府的贪污腐化、公司企业的营私舞弊行为、犯罪集团的活动等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报道。

而中国的调查性报道的特色体现在它不与揭露、曝光画等号,而是具有更广泛的内涵和外延。即使是揭露性题材,其报道目的也是由特殊到一般地追问其中普遍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内涵,希望通过警示性、典型性的“这一个”引起群众对类似问题的关注和警惕。如2003年5月17日《“非典”突袭人民医院》已经超越了调查报道本身,已经不是在调查“非典”而是在讨论中国的卫生应急体系。可见,非揭露性题材报道内容的合理开掘,同样有着许多事实和新意,从而产生不逊于揭露性报道的震撼力量。

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发现中国的调查性新闻报道可以对中国同类报道有如下启示:

改变重报道轻言论、述多评少的现状。《新闻调查》及其他新闻深度报道都存在重报道轻言论、述多评少的问题。国外的同类节目形态的新闻报道就很重视评述,如《60分》最后一个板块的新闻评论是它的一个特色和亮点,而中国电视新闻仍停留在“多报道,少评论”的理念上。电视作为新闻媒体的一种,不仅要传播事实,还应该传播声音和观点,报道与评论相结合,这也是当代受众的客观需要。在信息传播全球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方面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加剧,另一方面也同时培育、锻炼了受众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思考能力,使他们的独立评判意识、主观选择意识、不满足感和参与感都日渐增强。受众逐步认识到,要求新闻事件传播的纯粹客观是不现实的。新闻的客观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报道事件的过程本身就包括报道者对事件的发现和解释过程,主观介入不可避免。因此,受众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调动主观的能动性以保证事实的客观、公正,另一方面要对客观发生的事件有主观的分析和独到的见解。今天,面对信息传播的几何级增长,信息量的日益扩大,生活在信息洪水中的受众对信息的吸收已经从渴求转向疲惫,受众开始对媒介有了一种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纯客观的信息,还需要媒体能够对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梳理整合后,再传达给他们。所谓媒体的梳理与整合,是指对无效信息的排除,对有效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提炼,并包含自己的观点和声音,向受众提供更简便的选择,从而提高受众吸收信息的效率,提高信息转换的效益。同时,受众希望在了解新闻事实的同时,能听到社会各方对新闻事件的认识和评价。受众在声画一体的电视传媒中已能体验到对新闻事件的亲历感。但是同时,他们需要倾听见解、分析、评论,需要了解报道者的主观内涵。在认识了解了客观事件,又倾听了各方面的见解之后,自己作出判断才是最重要的。由信息的被动接受到主动寻求和研究信息,进而要求对新闻事件的报道与对事件的评价和见解并行,受众对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在保证报道事实尽可能客观公正的同时,将主观见解作为另一种客观存在体现在报道中,为受众提供一个完整的认识系统,使受众在事实和见解的同步接收中,开拓自己判断的思路,增强判断的依据,提高信息的价值,同时获得一种交流和愉悦。简而言之,就是报道要与评论相结合。

要有个性化的主持人和记者。新闻深度报道要想占领更多的领地,必须要办出特色和个性。个性化的深度报道少不了个性化的主持人。主持人、记者个人的学识、风度、气质、亲和力及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应该成为深度报道节目内容和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主持人和记者的素质来决定。让我们来看看《60分》明星主持人的特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60分》是由一群老人担纲的栏目。1986年迈克·华莱士采访邓小平时,他已70岁。在客观效果上,年长的主持人给观众一种信赖感。幽默也是《60分》主持人的长项。幽默感不仅为该节目和主持人自身增添了趣味性,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大增魅力,与节目理念也相承合一。比如迈克·华莱士曾问来宾:“在外星人拜访你家之后,你真的不相信他们存在吗?”

这样的调查性报道要求主持人具有富于个性的话语方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灵活敏锐的头脑眼光。而这样的“明星主持人”在我国目前还比较匮乏。主持人之于《新闻调查》,还仅仅是穿针引线之用,未形成独立卖点,有待加强探索。《新闻调查》的主持人虽面孔家喻户晓,但离“明星”的概念还甚远。有一段时间,《东方时空》频换主持人,就是想挖掘足以统率整個节目的灵魂人物。新闻主播或主持人是节目的“脸面”,他们不仅帮助节目树立和巩固在观众心目当中的品牌形象,为节目增加人际传播的个性化和软性化特征,而且还可以因其独特的个性魅力,成为新闻权威性、可信度和风格化的象征。一个好的新闻主播,就是一个优秀的新闻内容的“说书人”,成为观众与新闻事件乃至社会环境之间的中介;观众对新闻节目的品牌忠诚度,也常常和新闻主播个人形象的忠诚度紧密关联。

注重栏目整体包装,树立品牌意识,给受众以良好的视觉印象和冲击。节目包装在进入21世纪之后已成为节目个性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是观众对一个节目区别于另一个节目的标志,是观众第一视觉冲击作出的瞬间判断,是此节目而非他节目的具体形象代码。因此,“包装”对于电视而言,应该为节目“锦上添花”,在努力提高节目质量的前提下,对电视进行有效包装,做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使繁花似锦的电视荧屏上放出异彩,赢得观众。在这一点上,国内对于栏目包装在建立和提升节目品牌的重要性方面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虽然较之以前有所进步,但与国外相似的节目相比,还是不够精致纯熟。因此,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在包装制作上还要向“精品”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中美调查性新闻报道 篇4

事件调查及法律诉讼时间表

1945年:1945年5月英国驻奥地利军队的某个或某些军官公然违背上级的书面命令,发动了一个惨无人道的行动,导致在英军保护下的许多难民遭到俄罗斯人和南斯拉夫人的虐待或者残杀。

1957年:波兰历史学家约瑟夫・马基维茨(Josef Mackiewicz)出版了《反革命分子》(Kontra)一书,记录了英国军队遣返哥萨克人的野蛮过程。

哥萨克首领克拉斯诺夫(Krasnov)的侄孙尼古拉・克拉斯诺夫(Nikolai Krasnov)从苏联获释出狱,出版了《无法忘记》(Hezabyvaemoe)一书。

中美大学生创业对比调查报告 篇5

当太多太多创业的名人佳绩出现在眼前,身处象牙塔的学子不愿在一旁观望。他们走出书本和课堂,梦想着建造一个商业帝国。而作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创新程度。

虽然成功是难以复制的,财富与经验也不是唾手可得,但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没有那些新鲜的思维火花,没有在车库里的学生创业者,也就没有微软、惠普等世界著名的高科技公司。不仅是在被视为创业梦土的美国,在发展中的中国,创业这个词也在激励大学校园里许多热切追求理想的人们。

“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次创业了。”

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冯锡平在XX年拿到博士学位后,并没有加入熙熙攘攘的就业大潮,从博士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着手创业的他,毕业之后很自然地选择了自主创业。“我们研制出的产品年内就可以问世,并正式投入试用阶段。”他的表情里没有太多的兴奋,只是淡淡的欣慰。的确,失败过一次的冯锡平深知平和的心态和创业的激情并不相悖。他甚至可以给记者梳理出中国大学生创业所经历过的那些充满躁动的高潮期及其后趋于务实的阶段,因为他和他的伙伴们一直在其间经历着、观察着。“我的结论是,中国还没有一个好的适合大学生的创业

环境,”冯锡平的口气里充满了忧虑。

创业究竟有多热

比尔盖茨创造了微软帝国,也创造了学生创业的神话。上世纪90年代末,全球性的学生创业热潮开始登陆中国。

1998年5月,清华大学举行首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1999年3月,清华大学学生科技创业者举办了第二届创业大赛,这次大赛诞生了“易得方舟”、“视美乐”等学生公司。

在1998到XX年间,许多学生创业者投身到了网络产业中,并经历了一次泡沫破灭的洗礼。在那之后,大学生创业进入相对平稳的状态。

XX年,前程无忧网展开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调查报告的首题为:“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由此可见,创业的概念已在大学生的心里普及。

在当今中国的教育体制下,自主创业的“热”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它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而另一方面,不论是在公共话语空间还是在高校内部,“就业难”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创业成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现代大学生创业,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获取财富,而且融入了更多的作为社会人应承担的责任。

创业的中美差异

虽然自主创业一次次被中国大众所关注,却始终未成气候。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自主创业非常普遍,比如美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就高达20~23%。而在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重相对偏低,就一些分析数据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比重还不到1%。

在一些发达国家,创业计划大赛往往是优秀学生创业者诞生的摇篮,但在中国却出现了差异。在三年前的第四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计划竞赛中,厦门大学做了一次大型的问卷调查,有52.8%的人声明参加竞赛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工作经验和结识工商界精英,这无疑表明,过半的人参加计划竞赛并不纯粹是为了创业,而是为了给找工作时增加筹码。

美国是世界上创业投资最发达的国家,有成熟的资本市场,风险投资资金充足,信息服务行业发达,各种咨询服务机构齐全。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落后,创业投资处于起步阶段,融资相当困难,因而许多优秀的创业计划难以付诸实践。

从创业模式来看,西方高校起步早,且崇尚创新和个人价值,大学生的创业计划多数都具有可行性。而在中国,虽然各高校bbs创业论坛有大量“创业宣言”和寻求创业合作的帖子。但就记者观察,大多数创业者仅构思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对运作模式、盈利点、投入产出、计划书等一些创业应该考虑的基本问题,无法给出清晰解释。

就创业领域而言,美国大学生一般选择高科技领域创业,而中国则有相当大部分是从事家教、开小店、农业养殖等创业活动。

除了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外,高等教育模式的不同也造成了差异。如美国的教育是服务型、开放型的,学生往往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意识和竞争性格。而中国的教育是管理型、封闭型的,大部分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不多,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加上太过注重学习的过程与形式,而忽略了学习的目的,因而走出校园谱写创业史的不多。

生存才是硬道理

“企业家成长机制与创业环境”课题组曾对上海某著名工科高校34名创业学生进行了一次追踪调查。这些创业学生普遍感到创业后第一年、第三年是两个重要的坎。其中,创业一年后能够坚持创业的已不到10人,创业企业能够存活超过三年的仅6家。这些数据初步显示,大学生创业存在着“一年之痛”和“三年之痒”的情况。

不少大学生对创业抱有“一年观察期”和“三年承受期”的心态。一旦“创业”,就意味着时间、精力、资金等的投入,甚至是放弃其他就业选择,而当他们感觉回报太低或者不确定时,就会选择更为稳妥的就业机会。

冯锡平告诉记者:“在创业的过程中,常常是要忍受心理煎熬的。因为你不知道努力是否有可能得到回报,究竟什么时候能盈利。甚至在企业上了一个平台之后,你还会忍不住问自己,明天该怎么办,是不是会有新的危机?我的第一次创业坚持了十个月就结束了,但也不是没有收获的,至少在第二次的选择过程中,我为自己降低了门槛,我想我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生存下来。”

如今的创业就像是宽进严出的大学门槛,入门容易,毕业很难。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有人在大学生中做过一个期望值调查,结果显示,如果进行创业,有25%的人期望三年内达到年利润300万以上,有39%的人期望三年内达到年利润100万,只有5%的人期望三年内能够存活。

对于思维迅速,接受新事物和新概念能力很强的大学生来说,创业像是个一触即发的弹簧座椅,初速度猛烈,但减速又相当明显。初速度越快,也许落地的毁坏程度就越大。许多大学生在创业失败一次后,就再也没有斗志了。“失败并不可怕”,这句话只有在创业者意志坚定、风险意识不断加强的前提下,才不致沦为一句大话。

会拼才会赢

对于那些身在象牙塔而心系创业“江湖”的大学生而言,来自亲历“江湖”的前辈们的忠告应该是最中肯、最有帮助的。

“从以往情况看,大学生走的多是it的路子,现在看来,这个行业留给学生的空间已经很小。因此应先深刻了解市场和自己,切忌眼高手低。实际上,大学生尤其是本科阶段的学生,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找能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小项目更容易得到风险投资商的青睐。或者说,如果能找到好的切入口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苹果的创始人乔布斯就有很好的市场眼光,设计往往都不是他的,但他能看到新方向,他为此兴奋得大喊大叫,也挣得盆满钵满。但中国缺少这样的人。”曾经尝试在互联网行业创业的学生小马告诉记者。

有很多学生时期创业的“过来人”纷纷表示,优势互补的团队是自主创业的基础。大学生创业团队往往从友谊开始,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很多利益协调以及发展理念的分歧。一旦成员之间产生嫌隙,就很容易以散伙为终局。因此,只有保证创业团队形成最大的合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创业前一定要做足准备,结合自身条件,充分考虑外在因素,做好创业策划。而计划必须建立在现实、有效的市场调查基础上,不能凭空想像。要根据计划书的分析,制定出企业目标和详细的工作步骤。同时,要有周密的资金运作计划,并为自己营造一个好的创业氛围。

此外,暨南大学创业经济研究与实验中心主任张耀辉教授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指出:“客观地说,不是所有的大学生都具备创业的素质和潜能,应该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分流,引导他们去做最适合自己的事。那些在理论和学术上有天赋和造诣的学生就不适宜加入创业的洪流。”

我们需要怎样的土壤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只有2%~3%,远低于一般企业的创业成功率。原因何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当前中国的创业环境有待改善。

对于大学生创业,政府的帮扶作用不可小视。近年来,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全国各地也都推出了相应的政策。频频举行的全国性或地区性大学生创业大赛以及各地的青年创业实习基地等,都为大学生创业大开方便之门。但这些政策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在经营领域、融资渠道和税收优惠等关键问题上,“雷声大、雨点小”。

北京创业指导中心的车处长对记者坦言:“严格地说,目前的创业环境是对大学生不利的。北京现在正在酝酿这方面的政策,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新的政策出台,而旧的政策只涉及到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对创业方面并没有面向大学生的单独政策。”

有调查显示,45.5%的学生因为“缺乏启动资金”而导致创业梦搁浅。据了解,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投入几千万给学生,然后看其中80%~90%关门,政府值得这么冒险吗?”实际上,不管扶持的项目成功还是失败,给予大学生创业者支持和机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性人才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高校在大学生创业中所起的作用和所能提供的服务则是多方面的,其中,规范、适用、系统的创业教育是重中之重。在一些条件比较成熟的学校开设大学生创业方面的课程,教会大学生熟悉取得经营资格的程序和筹措资金的渠道,了解经营方面的经验和原则,防止违规操作,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方式。

张耀辉向记者阐述了他的观点:“近年来,创业教育逐渐铺开,这个概念正在得到推广。而我认为,除此以外,教师们要担当起责任,带头创新,引领学生去突破。我们对创新的理解,是不是只是创造发明?一个行业的形成,比如方便面、矿泉水,技术含量非常低,研发投入也少,但从创新的意义上来说,它对人类的改变是非常大的。整个创业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把思想向商业转化。创新应该是经济的概念,不是科技的概念。”

相对于欧美比较成熟的市场环境,中国的创业者肩上的负担更重,大环境也让他们更感艰难。只有在全社会的支持和理解下,才可能形成社会市场的良性竞争,并让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

论中国本土特色的调查性报道 篇6

用调查性报道表现非揭露性题材是受众的需要

从受众的角度看, 他们面对的新闻传媒所传达的信息是庞杂的, 让人目不暇接又难以选择。越来越多的受众逐渐不满足于媒体中诸多对中性尤其是正面题材传统的“说教式”报道方式, 不满足于简单的陈述性报道, 渴望看到由记者引领的更为详细、更为客观、更为彻底的深度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卡尔·霍夫兰认为:“当传播者被认为具有可靠和可信靠这两种品德时, 就会产生最大效果。”而“可靠”和“可信靠”这两种品德必须通过传播大量表现事件真实面貌的信息取得。调查性报道正好适应了这种需要:它以层层推进的调查方法为主要报道手段, 以能获得大信息量的调查手法使观众通过身在现场的记者“亲眼目睹”、“参加”调查的全过程。真与不真、信与不信, 观众完全可以自己判断, 自己得出结论。因此, 它一出现便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欢迎。

那么, 在非揭露性题材中, 什么样的选题更适合用调查性报道表现呢?《新闻调查》制片人塞纳认为:有真相可以探寻的题材, 无论是内幕调查, 还是对复杂问题的深层探究, 都可进入调查性节目的选题范围。所谓真相, 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有的被权力遮蔽, 有的被利益遮蔽, 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 有的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如果仔细分析, 这些真相呈现出两种状态:一种是属于通常所说的内幕和黑幕, 那是被权力和利益遮蔽的真相;另一种是复杂事物的混沌状态, 那是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所遮蔽的真相。按照这种观点, 我们可以把第一种状态归结为对假象的揭露———揭露性题材, 把第二种理解为对真相的再现———非揭露性题材即属于这个范畴。中性、正面题材中, 调查性报道更加适合以下几类题材:有曲折过程和复杂背景的重大事件;有被道德观念和认识水平遮蔽的真相的题材;有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和集体无意识遮蔽的真相的题材。

当然, 由于非揭露性报道通常缺乏揭露性报道那样扣人心弦的情节, 因此, 为了吸引读者或观众的关注, 对非揭露性报道采取悬念和叙述方式就显得相当重要。《新闻调查》曾在节目中插入以提问为主的间隔, 提出的问题都是下面将要回答的, 意在营造悬念。而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也能激发受众继续关注的兴趣, 获亚广联大奖的新闻调查《第二次生命》, 如果没有故事性因素, 其效果就要差得多。

调查性报道是表现非揭露性题材的有效形式

在国外, 调查性报道首先出现于报纸和杂志等平面媒体, 在中国也不例外, 报刊上的调查性报道远早于电视。大量的调查性报道为报刊赢得了读者, 使报刊销量大增。几年前央视调查中心的“主要城市阅读情况”调查显示:对一些社会问题较为深刻的看法, 人们往往是从报纸、杂志等媒体中获得的。当然, 与揭露性题材相比, 非揭露性题材的调查性报道成功的难度更大, 需要媒体花费更多的精力。

第一, 需要充分挖掘未知事实。未知事实对于受众是种诱惑, 选题的“独家性”能够大大增加报道的吸引力。调查性报道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并不像消息那样高, 这给了媒体广阔的选择空间。除了社会热点、难点, 那些有真相、有新意、有疑问的中性、正面题材, 受百姓关注或能反映出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典型特征的题材, 只要别的媒体没有报道, 都可以进入选题视野。

第二, 要选好切入点。非揭露性报道, 不像揭露性报道那样先天具有“看点”。寻找一个绝妙的切入点, 才会使报道通盘皆活。

第三, 善于营造悬念, 在叙述方式上下工夫。质疑的精神是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必不可少的。他们的工作就是不停地代表受众提出问题, 不断地寻找答案使调查层层展现于受众面前。由于非揭露性报道通常缺乏揭露性报道那样扣人心弦的情节, 悬念和叙述方式就显得相当重要。《新闻调查》一段时间曾在节目中插入以提问为主的间隔, 提出的问题都是下面将要回答的, 意在营造悬念。而故事化的叙述方式也能激发受众继续关注的兴趣。

第四, 强化报道的参与意识。调查性报道是受众“参与”最活跃的节目类型之一。调查手段的采用使受众从目光到情感再到思想都随着调查的步步深入而产生变化。记者在这里就是一个“引路人”, 受众不是被动的, 而是积极地“参与”到报道中去。这种广泛而深层次的参与是思想的参与。中国记者应当更多地重视对事实的“参与”过程, 因为过程本身比简单评论更具魅力和说服力。

第五, 以“人文关怀”吸引受众。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 人文关怀应该成为新闻传播的精神底蕴, 但我们的新闻报道中, 有不少作品还存在着忽视报道对象的主体性、报道模式化的问题, 有悖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如正面报道中, 对于劳模的报道一味宣传成绩, 而很少从人性的角度关照他们普通人的一面。中性特别是正面题材中, 事件和人物身上往往蕴涵着人文精神的闪光点, 善于捕捉和表现可能制造阅读、收视的亮点和情感的热点。

第六, 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调查性报道因其分量过重, 对记者特别是对受众, 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多样的表现手法和技巧能够克服调查性报道先天存在的这一不足。非揭露性题材也应当借鉴运用揭露性报道侦探式、分析者式和游客式的调查手法, 结合媒体特色, 形成具有媒体个性的表现方式。需要指出的是, 在用调查性报道表现非揭露性题材时, 应注意避免说教模式。要把观点蕴涵于恰当的内容选择和巧妙的结构安排上, 让事件中的人和事来表达记者的观点, 从而让论证水到渠成, 让观众自己作出判断, 应彻底摈弃以往新闻评论节目存在的“带着观点找例子”、“板起面孔教训人”的说教模式。由此看来, 调查不仅仅是用事实说话, 运用事实有效地展现获取事实的过程, 更能让观众相信这一切, 就是“用过程说话”。

中美新闻类周刊选题比较分析 篇7

[关键词]新闻类周刊《时代》《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故事选题

[中图分类号]:G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1)04-0091-05

1引言

以时事新闻为主要内容,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全方位报道的期刊,称为新闻期刊。其中刊期为一周的称为新闻周刊。新闻周刊以报道和解释新闻为主,着眼于解释新闻事件的含义及对事件发展趋势的展望。由亨利·卢斯(HenryLuce)和布里顿·哈登(Briton Hadden)于1923年创办的《时代》(Time)周刊是美国新闻类周刊的典范,也是创刊最早的现代新闻周刊之一,有着“世界史库”的美誉。在中国,与《时代》性质相同而又较具影响力的期刊非《三联生活周刊》(下文简称《三联》)莫属。《三联》现任主编朱伟也多次表示,要将《三联》打造成为中国的《时代》。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以及经济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这两种大众消费类新闻周刊呈现给读者的内容和风格也不一样。新闻题材选取和对新闻解析角度的不同,体现了每种期刊区别于其他同类性质期刊的特色。但是,由于新闻类期刊的性质使然,即以本刊独特的视角全景式地展现本国乃至全球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就使得《时代》和《三联》两种期刊具备了可比性。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两者2010年度封面故事的研究一窥其在选题方面的区别。

封面故事是《时代》的首创。由于封面故事在宣传杂志、吸引读者购买方面的作用,这一做法被国内外杂志纷纷效仿。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相当于报纸的头条新闻,通常做法是在封面上配以精彩图片和大字标题,再在内页用较多篇幅刊登几篇不同角度又相互配合的深度专题报道。封面故事的影响源于它是刊物的面孔,是当期杂志要详细报道的内容,体现了编辑部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和立场。可以说,封面故事集中体现了一本期刊的办刊宗旨和风格。

2《时代》和《三联》封面故事主题分类统计

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是经过编辑部详细策划的深度报道,内容上多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因此对其分类比较困难。但刊物报道分析的新闻事件,一般来说是可以归属于某一领域的,如隶属于财经类或娱乐类等,因此本文以封面故事主题所属范畴为划分标准。

2010年《时代》共出版51期,每期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和各类别数量如表1所示。

表1中“社会”一栏是指对国内国际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如灾难等)的报道或对某种显著社会现象的分析等。对此类问题的关注体现了期刊对社会的观察和记录。尽管在此类选题上期刊与报纸比起来时效性相对滞后,但其优势在于对事件和现象的解读。解读的角度和深度体现了一本期刊的独特价值。

一般而言,从封面报道的标题就可以判断其主题所属类别。表1列出了2010年度《时代》全部51期的封面故事标题。但也存在仅根据标题不能清楚界定封面故事主题类别的情况。对于此类标题笔者均在标题后简单解说了该期封面报道的主题(如表1标题后括号内内容所示),以便读者清楚地知道为何笔者将该期封面故事归于此类别而非彼类别。

2010年《三联》共出版52期,每期封面故事的主题类别和各类别数量如表2所示。

在接受采访回答“《三联》希望呈现给大家的是什么特色”这个问题时,朱伟说:《三联》“要提供的不应该是轻松的阅读。在别的媒体都做过第一道、第二道、第三道的新闻报道以后,《三联生活周刊》再来做第四道、第五道的解读,能不能让读者感觉到别有洞天,跟别的媒体观察都不同,这是我们想做的”。《三联》这种追求对新闻不一样解读的风格也使得要对其封面报道进行分类比较困难。但统一的分类标准是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因此在对《三联》封面故事进行分类时笔者采用了与《时代》相同的标准,即以封面故事主题所属范畴为划分依据。如引发“在富士康如何当工人”这一选题的是在2010年引起轩然大波的富士康“十三连跳”事件。显然它符合上文所说的“重大社会突发事件”,因此将其归入社会类。

3《时代》与《三联》封面故事选题比较分析

在目标读者这一点上,《三联》与《时代》的定位相同。《时代》的目标读者正如其创始人亨利·卢斯所言是“一百万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即受过一定教育、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渴求广泛的信息和深度分析、自己却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感兴趣话题的知识大众。事实上,《时代》读者中84%读过大学,39%拥有硕士学位。《三联》则是“面向一般的知识分子”“想营造一种生活方式。但是这两本杂志在选题倾向上不太一样,具体分析如下。

3.1选题类型比较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时代》和《三联》在选题时均注重题材类型的丰富性,基本涵盖了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体育娱乐和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

但与《时代》相比,《三联》的封面故事多了“生活方式”这一选题类型。在2010年所有的封面故事中,有4篇关注生活选题,依次为饭、酒、茶和水果。这亦符合《三联》一直宣扬的口号:“一本杂志和它倡导的生活”,并与其刊名相呼应。其中也反映了主编对杂志风格的影响。《三联》创刊于1995年1月,朱伟从1995年9月起即任《三联》主编一职。一直以来朱伟就是个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在他写的书中谈古典音乐、谈建筑、谈时尚、谈吃喝等,都不外乎是对一种生活品质、文化品质和精神品质的鉴定与追求。

3.2选题分布比较

毫无疑问,即便针对同样的细分市场,由于刊物办刊宗旨和办刊特色的差异,必然导致期刊的选题侧重点有所不同。

3.2.1重视社会类选题,但关注角度略有不同

在2010年,《时代》与《三联》分别用了15期和14期封面故事来报道社会类选题,分别占所有封面故事的29%和27%,远高于其他类选题,表明两刊对观察和记录社会问题的重视。但《三联》专注于分析社会重大突发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时代》则倾向于分析明显存在的社会现象。

在这15期《时代》选题中,《独生子女之谜》《谁需要结婚》《如何重圆美国梦》《反思住房自有率》《美国得了伊斯兰恐惧症》《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和《未来十年十大预测》7期是在反思美国社会存在的各种现象并对未来做出预测。《三联》只有《拆迁经济学》和《胀:我们的2010》两期关注国内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其余均是由社会突发事件引发的选题。关注角度的差异反映出两国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转型的关键阶段,社会问

题频发,理应成为媒体关注焦点。

3.2.2《时代》偏重政治类选题和政策解读,《三联》偏重体育娱乐类选题

《时代》和《三联》中另一类占比较大的封面故事选题分别是政治和体育娱乐。在2010年度《时代》封面故事中有关政治的选题占了所有选题的16%:而《三联》对政治的关注度则低得多,只有两期政治类封面报道,仅占所有选题的4%。此外,《时代》各类封面选题分别解析了政府的经济(《经济复苏了,经济更糟了,现在怎么了?》)、就业政策(《工作在哪儿?怎么找到它们?》)、医疗(《医改意味着什么》《美国的大麻》)、教育(《什么让学校伟大》)和金融改革(《金钱能买到最佳法案》),共6期。《三联》只有3期分析政府政策,为《中国思想力》《房产税:又要交多少钱》和《吸烟或戒烟谁说了算》。由此可见政治在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性。美国从建国之初即有这样一个传统,对政治人物和政治权力极度不信任。美国人认为权力一定要处于受监督和制约的状态,才不会导致其过度膨胀到不可控制的地步。政治,尤其是政府的每项决策与人民利益息息相关,所以他们会主动关注政治。因此,《时代》在选题上投读者之所好,用相当多篇幅来分析国内政治新动向,解析政府的经济、就业和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如何影响美国人民。由于两国政治体制的不同以及中国民众不很关心政治的现实,两刊对政治类选题的关注度差异应在预料之中。这反映了《时代》杂志的一个特色:参政议政热情高。笔者认为,通过这一区别也可以看出《时代》在发挥媒体“第四种权利”的作用、扮演政府监督者角色方面比《三联》做得好。

在《时代》将目光投向政治时,《三联》却更多地关注体育和娱乐。究其根本,笔者认为还是读者差异导致的。一般认为有什么样的读者就有什么样的杂志,杂志定位是在分析目标读者关注点和兴趣的基础上作出的。目前中国社会从总体上来看有些浮躁。比起美国中产阶级比较关注严肃和枯燥的政治来,普通中国人乃至中国拥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人对娱乐投入了更高热情。但是反过来,杂志等出版物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甚至塑造读者。若媒体坚持按自身定位引导和塑造读者,最终有可能因良性正反馈机制起作用而培养出与媒体旨趣相同的受众。如果媒体只是一味迎合读者阅读口味,往往会在恶性正反馈机制作用下丧失媒体自身的特色。当今媒体媚俗化倾向严重正是这种恶性正反馈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在当前中国有时很难分清文化与娱乐的界限。美国娱乐业也非常发达,但是《时代》去年的封面故事中只有1期是直接关于娱乐圈的,谈汤姆·汉克斯(Thomas Hanks)。而《三联》则有4期,涉及王菲、冯小刚、葛优和东北三省的艺人群。另外,去年是世界杯年,所以《时代》用1期封面故事来报道南非世界杯,而《三联》则用3篇来报道足球。可见在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方面,《时代》比《三联》做得更好。诚然,杂志定位要以读者兴趣为依据,但是引导和培养读者兴趣却是一本以社会主流精英人群为目标读者的高端杂志社会价值的体现。

3.2.3《时代》比《三联》更关注科技类选题

《时代》有9期封面文章谈科技,是除社会类之外占比重第二多的选题类别。其中8期分析科技与人类的关系,包括4期谈论医学的选题。《三联》则只有3期与科技有关的封面故事,其中2篇仅仅向读者展示了最新科技成果,至于科技如何影响人类生活则没有谈到。《时代》用如此之多的篇幅来关注科技,这是美国注重创新精神的体现。而两者论述角度的不同,则反映《时代》在文章的思辨性和深度方面比《三联》做得好。这种思辨性强的报道反过来又能够激发美国人的创新精神。《三联》比较注重经济报道,有6篇与经济相关的封面故事。中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期,读者和媒体都比较关注这方面的话题。应该说这也是中国社会主流兴趣的缩影。不过,两者关注经济的角度也有区别。《三联》关注经济多从个案研究着手,例如谈李书福、联想、国美。而《时代》则从政策层面分析金融政策改革、就业政策等。笔者认为,这反映出中国人更注重实用,期冀从成功个案中找到创造财富的秘诀;而美国人则更理性,报道视野更为宏大。

3.3特刊选题比较

从特刊选题看,《三联》倾向于关心本国历史,而《时代》则更具国际视野。朱伟在谈到周刊的新闻选题时曾表示:“一周的时间段内,不可能总有大事发生”,所以“没有大事发生时,就从历史题材中寻找”。这种思想在特刊的选题策划中得到体现。2010年《三联》策划的四期特刊分别为《火烧圆明园150年祭:王朝坍塌》《朝鲜战争60周年纪念》《甲午战争116年回顾:中国为什么会输》和600期纪念特刊1995—2010:我们与这个时代》,均是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这与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史有关,选题能激起国人的爱国热情。《时代》的两期特刊标题分别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和《年度人物:马克·扎克伯格》。应该说,评选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和年度人物一直以来都是《时代》的传统。在策划这两个评选时,《时代》将目光投向全球,而不仅仅局限于美国。中国的蒋介石、邓小平等都曾被选为《时代》年度封面人物。由于《时代》的国际视野,它们每次“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和“年度人物”评选都会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成为传媒界的盛事。

之所以出现这种差异,笔者认为乃是历史原因造成。一方面,中国历史悠久,《三联》可以从中寻找丰富而对当下有借鉴意义的选题;另一方面,《时代》创刊于1926年,至今已有85年历史,已成长为全球最知名、最权威的新闻周刊之一。而《三联》于1995年创刊,在世界传媒界的影响力与《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时代》在世界传媒界的地位有利于其策划具备国际视野的选题,并因这类选题又得到进一步巩固。

3.4封面标题比较

期刊封面的标题设计都会采用一个主标题(一般用加粗的大字体标识)配若干副标题的形式。通过对两刊的主标题进行分析,笔者发现《时代》比《三联》更倾向于用疑问句形式作标题。2010年《时代》共有19个标题是疑问句式,占全部51个标题的37%。《三联》则只有7个疑问句式标题,占全部52个标题的13%。从数字上看,《时代》疑问句式的标题占标题总数的比重接近《三联》的3倍,由此可见《时代》对疑问句式标题的喜爱。

笔者认为疑问句式标题除了可以吸引读者目光进而促进杂志销售之外,还可以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在读者中树立期刊重视思辨的品牌形象。这对于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为目标受众的杂志来说至关重要。《三联》应有意识地增加此种性质标题的数量。

4结语

通过对《时代》和《三联》2010年度所有封面故事的对比研究发现,两刊的选题类型都比较丰富完备,题材分布均匀,既突出了重点,也基本涵盖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体现出综合性强的特点。但是《三联》由于其“生活周刊”的定位,多了《时代》所不具备的“生活方式”类选题。从选题侧重点看,《时代》着重报道科技和政治类选题,而《三联》则将目光投向了体育娱乐和经济,反映了中美两国国情的不同。此外,《时代》参政议政热情高,倾向于对政府政策和科技发展对人自身的影响进行解读,文章思辨性较强,因此在对读者的引导和塑造方面,比《三联》做得更好。最后,从封面标题来看,《时代》更倾向于使用疑问句式标题,充分发挥了标题对读者的吸引和引导作用。

注释

[1][2]张莹.中美新闻周刊的封面报道研究:以《时代》和《嘹望》的封面报道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5]朱伟:周刊遭遇新媒体挑战培养杂志性格是关键[OL].[2011-05-10].http://news.sina.com.cn/m/2010-10-13/193221269077.shtml

[4]齐琳.论时代周刊的定位[J].编辑之友,2009(2):78-80.

[6][7]赵允芳.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访谈[J].传媒观察,2006(1):18-20

上一篇:学校获奖情况汇报下一篇:仿照荷花写作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