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通用8篇)
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篇1
导语: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汉语拼音教学步骤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汉语拼音教学步骤
一、轻松学习,体验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纯拼音教学是抽象的、枯燥的。长达一个多月的拼音教学枯燥无味,很不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我认为应让拼音教学生活化,即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如:“小姐姐爱唱歌,张大嘴巴 aaa ”,“清晨公鸡要打鸣,圆圆嘴巴 ooo ”。当教学汉语拼音第3课,我讲到“ b ”的字形时,说“小姐姐听广播,右下半圆 bbb ”。学到声母“ p ”时,我问“你准备怎么记住 p 的样子呀?”一名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学着编了句儿歌“小弟弟爬山坡,右上半圆 ppp。”我听后大加表扬。后来的汉语拼音学习,基本上是学生自己编儿歌记字母,我只是稍加指点。如“姐姐弟弟来摸瞎,两个门洞 mmm ”,“椰子树上椰子多,左 i 右 e ie ie ie ”,“我爱北京天安门,左 a 右 n an an an”等等,这样不仅让学生对学习汉语拼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也使学生的语言得到了发展。
除此以外,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发挥想像编造故事,吸引学生。在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yi、wu、yu 时,我也是编故事穿插。如:“小 i 的妈妈是大 y,它们生活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i yi yi ”,“小 u 的爸爸是大 w,他们住在屋子里,整体认读音节 wu wu wu ”,“小 ü 没有爸爸和妈妈,去掉两点和大 y 在一起,整体认读音节 yu yu yu ”学生对这类故事特别感兴趣,新知识掌握得既快又牢固。
二、课件展现,图音结合,色彩记忆。
多媒体计算机的声、光、色、形能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激发兴趣,展现色彩鲜艳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入了美的境界,进行美的享受。让学生在感官认知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知识。
如在看图说话时,寻找图形与字形,图意与读音的相同点如教学单韵母ü:图上画着条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在吐泡泡。出示投影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田图上画着什么?它在干什么?它跟单韵母ü什么相似点?学生仔细观察后得出答案:单韵母ü的发音和鲤鱼的“鱼”第一声相同。翘着尾巴的大红鲤鱼的身子就像单韵母ü,红鲤鱼吹泡泡就像是ü上的两个小贺点。学会比较,为后面的读音记形奠定的基础。
采用不同颜色制作图片、幻灯片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有个孩子就曾拿着自制的拼音卡片对我说:“我以前者分不清声母z、c、s和整体认读音节zi、ci、si,可现在我一看见卡片上的颜色,我就知道它叫什么了,因为我把声母全部涂成了红色,把整体认读音节涂成了蓝色。”受到这个孩子一番话的启发,我课件的“拼音角”也利用了不同颜色来书写;红色代表声母,黄色代表整体认读音节,黑色代表韵母。这种符合儿童认知特点的教学设计我想可能比老师直接把知识灌输给他们要深刻得多。
三、巧创儿歌,记忆字形。
根据儿童的语言发展的特点。学龄儿童特别喜欢一些顺口的儿歌。若把它与记字形联系起来,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新教材在编排上抓住了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拼音教学内容中编排了大量的儿歌,有机地把拼音与识字结合起来,我认为这种安排不仅是巩固和运用汉语拼音,还在于运用汉语拼音学习一部分构字率较高的独体字,为学习合体字准备条件。如如“马蹄印儿ddd”、“右上半圆ppp”、“伞柄朝下ttt”、“9字加弯ggg”等。在教“ing”这个后鼻韵母时,我问他们怎么记住这个韵母的发音,有个孩子站起来说,她要用儿歌来记:“天上一颗星,树上一只鹰,墙上一颗钉,地上一块冰。”这样大大地提高了学生记忆的效率。
四、结合游戏、娱乐来进行拼音的教学,发展肢体运作智慧。
“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事,都就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洛克语)对于刚进校的一年级学生,拼音教学如果不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那么他们将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注意力难以集中。低年级最常见的游戏就是“找朋友”。不过这个“找朋友”可以找不少名堂。可以复韵母找朋友(如:an 一个学生拿a,另一个学生拿n);可以整体认读音节找朋友,也可以两拼、三拼音节找朋友,还可以图文找朋友(如:“转笔刀”,一人拿图片,另一人拿相对的拼音词语名称)。形式多样,灵活实用。除了“找朋友”,还有“摘苹果”比赛。在“苹果”后面写上音节,进行拼读比赛。还可以利用拼音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来编成“汉语拼音休息操”。既可以在上课时进行放松休息,同时又可以巩固拼音知识。"
1、点点头,伸伸腰,我们来做拼音休息操。动动手,动动脚,我们来背声母表b、p……
2、扭扭脖子,扭扭腰,我们来背韵母表a、o……站要直,坐要正,我们来背整体认读音节表zhi、chi、shi、ri……
3、专心听,勤动脑,学好拼音基础牢。在教“o”这个单的母的形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你的肢体动作来展示o的样子?”于是,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有的孩子把嘴巴张开,拢成一个圆形;有的孩子把食指和大拇指围成一个圆形;还有的孩子把两只手臂团成一个圆形……各式各样的“o”让孩子们兴奋不已。
这些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从多方面进行分析综合,形成暂时联系,提高了学习效率。同时,又发展了他们的肢体运作智慧,使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学起来轻松愉快。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在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这个载体中,教师、教材、学生是一个有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整体。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驰骋学生的想象力,开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拼音教学也不例外。其实,汉语拼音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我们只有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才能达到新的课程标准制定的目标。使汉语拼音教学真正能为整个语文教学奠基铺路。
(二)《汉语拼音》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会前鼻韵母Bnenin和整体认读音节yin及其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和Bnenin组成的11个音节,会读拼音词。
教学重点、难点:
1、前鼻音n的发音。
2、三拼音的拼读,特别是介母i和韵母Bn的拼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了6个——(单韵母),9个——(复韵母)。谁能大胆地把6个单韵母来背一下。(指名背)
2、(边出示卡片边说)9个复韵母有没有记住?(开火车抽读卡片)
过渡:小朋友们的本领У谜婧谩=裉欤?颐窃倮囱?卤玖臁G胪??们看图。
二、观察语境图,引导看图说话。
1、(投影示图)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弟弟把遥控器一摁,荧屏映出了什么?(天安门)色彩非常鲜艳。同时传来了美妙的音乐声。编书的叔叔们给这幅图编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
2、(听录音)想不想学?我们跟着录音机一起来念一遍。
遥控器,摁一摁,荧屏映出天安门,色彩鲜艳音乐美,小朋友越看越开心。
三、揭示课题,学习前鼻音n。
1、根据语境歌中“摁一摁”的“摁”,“天安门”的“安”,“音乐美”的“音”就引出今天我们要学的前鼻韵母Bnenin(贴卡片)
2、找共同点,学习前鼻音n。A同学们找找这三个韵母 都有一个什么字母?(用红笔描出)B 师:在这里,它不是声母n,而是一个前鼻音n。这个鼻音n怎么发呢?C教发音方法:我们只要把舌尖顶住上牙床(用手指上牙床),鼻子出气发音。(师示范,学生模仿,个别读)声音是从鼻子前部发出的,我们叫做前鼻音。(开火车读,抽读)
过渡:学会了发前鼻音n后,再来学今天的韵母就很容易了。
四、教学前鼻韵母Bnenin。
1、(指图上的天安门)问:这是什么?
2、出示卡片Bn,今天学的前鼻韵母Bn就是读“天安门”的“安”。
3、指导发音。Bn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师用手先遮住n,再用手遮住B)发音时,我们先摆B的口形,然后把舌尖顶住上牙床发前鼻音n。(教师 用手势演示)(师示范,领读,开火车读,抽读)
4、学习en。
A、按照我们刚才的发音方法,en先摆什么口形?然后......?
B、en就是摁遥控器的“摁”的发音。
5、学习in。
A、学会了Bnen的发音,你能按我们学习Bn en的发音方法,自己来发 第三个前鼻韵母吗?(学生自己练读,抽读检查)
B、师:in就是发“音乐”的“音”。
C、你是怎么发这个音的?
6、说得真好。让我们用这种方法一起再来读一下这三个前鼻韵母。集体抽读,指名读,开火车读,一个学生抽读3张。
7、小结:刚才同学们读得都不错。我们知道n(单个卡片)单个出现的时候,它是声母n。它和单韵母一起出现的时候(出示Bn)就不是读n,而是一个前鼻音n。我们今天学的三 个韵母都有一个前鼻音n,所以我们把它们叫做前鼻韵母。(抽读,开火车读)
8、小组活动,标四声。
师:在你们的课桌上有许多的苹果,背后写有我们今天学的三个前鼻韵母,你能给它标调吗?
(1)先分工。
(2)再标调。
(3)后练读。
9、游戏:“摘苹果”
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老师带着小朋友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名字
叫“摘苹果”。
师:谁来摘苹果?
生(齐):我来摘苹果。
摘到苹果反过来领读。
五、学习声母和Bnen in组成的音节。过渡:Bnenin是韵母,它和声母在一起就组成了音节。
1、出示书上声母与Bnenin组成的音节。
2、用“找朋友”的游戏认识音节bBn3、小组自由练读音节。
4、游戏:“坐飞机”
师:“bBn”的飞机在哪里?
生:“bBn”的飞机在这里。
六、读书、写字。
1、今天,我们学的汉语拼音13课在书上第45页,请同学
们把书打开,让我们一起跟着录音机来把我们今天教的内容读一下。
2、Bnenin 这三个前鼻韵母怎么写呢?师范写,学生描红。
七、总结。
今天
这堂课,我们学会了前鼻韵母Bnenin,还学会了Bnenin和声母相拼的音节,一些带有介母的音节比较难读,回家要多练习。
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篇2
一、选择教学策略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特点和个性心理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分析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
从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来看, 初入学的孩子在知觉、记忆方面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形象性, 抽象思维较弱, 注意力容易被新颖的刺激所吸引。因此, 要让孩子们愉快地掌握那些枯燥乏味的拼音, 就必须采用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 在教学过程中, 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使他们初次接触学校与课堂就建立起愉悦的心理体验, 这对他们将来的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提高业务素质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与参与者, 教师的业务水平, 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 每一年都要选择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较高、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一年级教学工作, 并采取多种措施, 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
1.自我学习心理学与教育学有关知识, 学习新《课程标准》, 更新教育观念。经常写业务笔记、教育随笔。通过学习, 以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为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打下基础。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在培训中, 调动自我积极思考与实践, 以主体身份主动投入到培训中, 这样才能提高培训效率。
三、丰富课堂教学
一年级新生注意力容易分散, 需要借助外部刺激来集中注意力, 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采取游戏、儿歌、活动等儿童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率。
1.游戏。教育家洛克说:“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 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游戏可以把索然无味的汉语拼音教学变成一件学生非常喜爱的事情,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使他们快快乐乐地学, 轻轻松松地记。例如, 在教学“ɑi oi ei”时, 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 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 我是小ɑi, 你是谁?”“ui ui ui, 你是ɑi, 我是ei。”通过游戏, 学生反复朗读, 能加强记忆, 取得良好的效果。
2.儿歌。儿歌由于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而受到学生的喜爱。在教学中, 紧紧抓住一特点, 把大量的儿歌引入课堂, 使儿歌成为提高汉语拼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途径。例如, 在学习“ɑo e”时, 教学生朗读儿歌:“张大嘴巴ɑɑɑ, 嘴巴圆圆o o o, 扁扁嘴巴e e e。”学生边唱边记住了ɑo e的发音。
3.图片。从儿童心理角度来看, 学生的抽象思维较弱, 对于抽象的字母的学习, 往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 需要借助直观教具这一外部的刺激来集中注意力。图片能把抽象的无意义的字母和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 引起学生的注意, 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字母的读音和字形, 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因此, 在上课时,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挂图和课本插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仔细观察, 找出字形和图片上相似的地方, 这样学生的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就会结合起来, 学生的记忆能力就会提高。
新课程的汉语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更体现了拼音学习的规律, 我有一些拼音教学的建议提供给大家: (1) 语境中学习拼音, 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每一课都有很漂亮的情景图, 我们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图培养孩子自主发现拼音字母的发音和形态。 (2) 在发现中学习拼音, 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图中与字母相近的地方, 发现j q x与ü相拼两点省略的规律, 发现复韵母、鼻韵母的组合规律。 (3) 设计拼音游戏卡, 把凡是能够拼读的音节进行归类, 设计成不同系列的游戏卡片, 比如把ɑo e i uü与b p m f能拼的音节全部在游戏卡片中。让学生把卡片带回家, 努力把卡片中的每一个音节拼读正确、熟练, 第二天回学校, 老师可以抽测10个音节, 如果全对, 可以给学生一些奖励, 还可以设计一种专门为复习巩固汉语拼音的游戏棋。
四、开展丰富活动, 巩固学习成果
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能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除了常规性的拼音验收以外, 班级或学校可举办拼读拼写比赛, 表彰拼音学得好的学生, 激励学生学好拼音, 说好普通话, 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学拼音的重要性, 并学以致用, 巩固学习效果。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学校和教师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 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 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每学生入学之初, 我们都及时召开家长会, 虚心倾听学生家长的教育意见和建议, 并邀请教育专家为家长做专题报告。平时与学生家长保持经常的、密切的联系, 力求及时沟通, 在教育方法上与家长保持一致, 最大限度地争取家长的支持。
现代文高效教学的基本步骤 篇3
现代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现代文全过程的最主要、最常用的形式。由于这种形式能使教者有序,练者有格,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反映现代文教学本质、体现现代文教学规律的高质高效的程式。它已被许多优秀教师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现代文教学基本步骤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早期准备工程
早期准备工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实施的关键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突出一个“变”字,即“变教为学”。这一工程有两种设计形式:
一是“先问后读”式,即教师先提出课文的学习要点(或投影展示或口头表述),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二是“先读后问”式,即先让学生阅读课文,然后教师提出该课的学习要点。
这是现代文教学前期准备的两种设计方案。实施这一工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体现了教师的“导向”作用。确定了学习要点,也就确定了教师的导学方向,从而明确了教师在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指路”和“搭桥”。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导向”既包括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即学习要点;还包括指导学生使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对初一、初二年级或水平较低的班,指导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如怎样查阅字词典、怎样释词、怎样速读等,甚至有时还要为学生补充一些必需的背景知识和资料。
第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确定了学习要点,也就确定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对于教师提出的学习要点,一般来说,学生都会认真对待、积极思索,或借助工具书细读课文,领悟文章主旨,并在疑难处圈、点、划、批、注、评等;或苦思深探,对课文进行纵向或横向的对比研究,努力寻出寓于文章之中的各种知识与信息。
第三,为学生在第二阶段钻研课文、提出问题,做了充分的准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阶段:中期主体工程
中期主体工程,是指师生共同钻研课文。实施的关键在于师生共同活动、双向交流,突出一个“活”字,即“活教活学”。
这一工程有三种设计形式:
一是“师问生答”式。即教师利用各种方法自然而巧妙地引导学生围绕学习要点,深入钻研课文,回答问题。这是基本的教学形式。
二是“生问生答”式。即教师指定学生替代自己组织课堂并指出课文的学习要点。一般情况下,教师应不予干涉,只在必要或适当时给予指点和补正。这是目前的一种比较新颖且可行的教学形式,因为它生动体现了教学民主的原则,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
三是“生问师答”式。即师生换位,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进行回答。这种形式一般应在完成“学习要点”之后进行。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无论对错,教师对其积极性都要给予肯定和保护。
以上是现代文教学的中期主体工程的三种设计。实施这一工程,具有以下几种明显的作用:
第一,大大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课堂结构形式,变“满堂灌”为“满堂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创设了乐教乐学的教学环境。
第三,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使二者达到最优的结合。
第四,较好地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当然,作为现代文教学的中间环节和主体工程,在实践过程中,若实施不合理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实施这一工程时,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教法与学法要力求多样实效,或反复阅读(泛读与细读,朗读与默读、单读与合读、男生读与女生读),或定题问答(教师定题或学生命题),或质疑解难(抓疑难重点进行分析),或分组讨论(同桌、前后、男女)。
第二,既要反对“放羊式”(放而不牵),又要反对“牵羊式”(牵而不放)。该放要放,放在“绿草地”;该牵则牵,牵在“不毛地”。
第三阶段:后期配套工程
后期配套工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巩固并发展所学知识。在这一阶段里,教与学的相互结合达到最高和最佳境界。实施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致力于把“教”变为“学”,把“会教”变为“会学”,突出个“会”字或“用”字。这一环节分先后两种设计形式:
一是温习巩固式。即根据课文学习要点温习巩固该课所学知识。其方法多种多样,或由教师归纳总结,进行评定;或由学生思索,自我消化;或双向交流,互为补充。
二是训练发展式。即教师精心设计练习,对学生进行适度训练,达到触类旁通、学以致用的目的。设计这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练习应本着如下原则:①形式上力求多样化,既有单项的,又有综合的;既有听、读的,又有说、写的。②内容上注意启发性,在巩固的基础上着眼于创新,如设置造句、改写、仿写等练习。
实施这一环节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作用:
第一,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
第二,为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读、说、写提供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篇4
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吴必尊
一、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一)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 分析学习需求; 2. 确定教学目标; 3. 设计解决方法;
4. 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二)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三)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四)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五)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 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 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或要素)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系统的有序性,不仅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表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中,不仅要贯穿课堂教学之中,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之中,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③最优化:
最优化系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而不是系统的要素“样样都好”。最优化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工作方案。
最优化的实现,还要依赖于不断完善的改进工作来达到。3.教育效能观
教育产出 教育效率 = ──────
教育投入 要求合理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三、教学设计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学生与教学内容(教材)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学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和智力,把蕴含于知识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观念和心理品质,逐步完成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的任务。
2.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过程的辩证统一。
一种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强调学习过程学生内因的作用,忽视外因的作用;
一种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观,在我国至今仍相当普遍)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认知的主体;而教师则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当前,应当注意屏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及“唯师至上”、“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智”的教学理念。
正确的做法是:既注重教师教的设计,也注重学生学的设计。3.教学过程是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的统一;
心理学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意向活动,另一部分是认识活动。
人的认识活动的心理特点称为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人的意向活动的心理特点称为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动机、意志、兴趣、爱好;非智力因素构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条件。
有学者研究证明:①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②越是低年级,相关系数越大;③智力水平中,下等的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更大。
教学设计既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因素,也要重视调动与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4.教学过程是知识、技能、情意的内化和外显的统一。
内化即把外部客体的东西转化为内部主体的东西。内化的过程是信息的输入、加工和贮存的过程。
知识的内化即外部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认知结构(方式:同化、顺应);
技能的内化即外部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学生头脑内的智力操作。情意的内化即非智力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
知识、技能的内化过程总是伴随着情意的内化。教学过程忽视情意的内化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外显即把内部主体的东西转化为外部客体的东西。即信息的提取、运用和迁移。
教学过程的外显实质上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和情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与结果。
忽视外显的教学,就无法获得反馈信息,不能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调控。内化与外显的关系是:内化是外显的基础,外显是内化的反映。
教学设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认识轻意向”、“重主导轻主体”、“重内化轻外显”的偏向。
注:教学设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1.要从教学对象的实际出发; 2.要从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 3.要从教师自身条件的实际出发。
四、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1.目标导向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起着导向的作用。教学目标的导向作用主要有三种:
①目标的指向作用: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与目标有关的问题上; ②目标的激励作用:能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与意向; ③目标的标准作用:一是目标成为检查教学效果的尺度;一是反过来教学效果成为评价教学目标的合理性、适切性的依据,以便调整目标。
2.教学结构的整体优化原理 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教学过程结构具有整体优化的品质。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抓住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方式,使教学过程各要素达到有机的配合,才能使教学得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各要素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此,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教学效果的力并不是各要素的力的简单加和,而是各要素关系之间构成的“合力”。这是教学设计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理。
善于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争取最大合力,这是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
3.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原理
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有序不但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
教学有序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要体现在学生本身的学习上。不仅要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而且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中,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4.反馈控制原理
为使教学过程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的措施。
教学设计中对教学过程的控制方法主要通过师生之间的信息反馈(前置反馈、即时反馈、延时反馈)进行。
五、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三大部分、八个基本要素,如下图所示:
1.教学对象分析 分析要点:
①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水平,为确定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提供依据;
②分析学生认知心理特点及认知发展水平,包括情感、动机、兴趣和意志等心理因素,以及学习能力和智力发展的水平,为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依据;
③分析社会背景,包括学生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对教学可能产生的正负面效应,以便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补救措施。
2.教学内容分析 分析要点:
①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该部分内容在整体内容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分析本节教学内容的范围与深度、重点与难点,以适应多层次学生的需求; ③分析蕴含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和情意因素,以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和智力的开发。
3.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主要描述的是学生通过教学,预期产生的思想、情意和行为的变化。⑴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特别要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可操作性和适切性三大特征
①教学目标的整体性是指教学目标必须包含:①教育性目标;②教养性目标;③发展性目标。(三维目标)
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中把教学目标分为:
素质教育也把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为三维目标:
②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是指教学目标中的认知行为动词必须是可操作的或是可计量的。
例如:常用的认知行为动词有:了解、理解、掌握、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
③教学目标的适切性是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⑵教学目标的制定方法: ①对象和行为的表述; ②标准和约束条件的表述。
注意:①教学目标要逐级分解(如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
②要区别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教学过程和学习结果的不同。4.教学策略选择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的思考、策划和谋略。教学策略因着眼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分类。具体的教学策略有: ①传统的接受式教学策略; ②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策略; ③斯金纳的程序法教学策略; ④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教学策略; ⑤巴班斯基的最优化教学策略; ⑥提问教学策略; ⑦创设情景教学策略; ⑧反馈和矫正教学策略,等等。教学策略的设计具体包括:
①划分教学单元、课时,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顺序; ②选择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③组合运用教学媒体。
5.划分教学单元、课时,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顺序 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①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等于教材内容)②教学内容的容量、深度和广度要恰当;
③教学内容的重点要明确,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主要内容上; ④教学内容的难点也要明确,并要设计好解决、检查难点的方法; ⑤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既要按知识的逻辑结构排列,又要按学生的认知次序来排列。
⑥精心设计练习的量和质,以及练习的方式方法。6.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的选择 一般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①集体授课; ②小组学习; ③个别化教学。一般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讲练法、讲演法、练习法、实验法、图示法、比较法、启发法、提问法、类比法、程序法、掌握学习法、发现法、讨论法、探究法、自主法等等。
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主要要依据不同的课型、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的设备和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条件等而定。
7.教学媒体的组合运用
教学媒体指传播知识或技能过程中显示信息的手段或工具。传统教学媒体有:书本、语言、黑板和图片;
现代教学媒体有:录音、录象、投影、电脑、多媒体课件等。合理运用组合媒体,是实现教学最优化的重要措施。在教学设计中,对教学媒体的运用要求是:
①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必须有机组合,以达到最佳效果; ②媒体的运用必须做到适时、适量、适度、有效。8.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设计
1.形成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评价。目的是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足,使能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形成性评价一般有:提问、讨论、练习、小测验、问卷、观察、个别谈话等。2.总结性评价:是一种阶段性评价,也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评价。其目的在于检测教学目标的到达度。
汉语拼音教学基本流程 篇5
一.讲一个小故事(绘本、自编故事……)【3分钟左右】 二.复习【2分钟左右】
三.导入(小故事或生动的情境)【1分钟左右】
四.读准音、记住形(教师范、领读、变顺口溜记住形,学生参与记住形,个别生带读、自由练习、全体个别读、同桌互相读、打乱顺序读、个别生抽读……)【5分钟左右】
【复韵母的发音和拼读的教学教师范读、领读的作用非常大,要告诉学生是怎么发出来的。】 五.拼读训练。【16分钟左右】(1)熟练掌握四声读音。
(2)设置情境,了解拼读规则。(3)多种形式反复训练拼读。(先让学生自己拼一拼,说说是怎么拼出来的,教师再利用生动、直观的课件、儿歌帮组学生记忆,之后一定要利用教具、学具辐射到每个孩子。)(4)拼读比较。(如:nü-nu
lü-lu)
(5)拓展、检验。将所学知识拓展到生活中或在游戏中进行检验。六.课中操。【3分钟】 七.指导书写。(注意评价与反馈。以鼓励为主。)【10分钟】
识字教学基本流程(识字课一课时)
一、讲故事。
二、多种形式(游戏)复习巩固。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四、初读词语,读准字音,标画生字:一读词,二找字,三标画,四练读(指文读字)。
五、创设情境,自主识字。1.读生字,交流记字的好方法。(鼓励多种方法,但老师在重难点处一定要有好的方法的准备。特别鼓励好有方法和生活中识字的孩子。)2.教师揭示识字规律。3.用字口头组词。(当学生有错用时老师一定要把准确的词语写在黑板上。)4.识字拓展练习。
中间间进行课中休息(课中操)5.小组练读。(全班),去掉注音(课件)再读词语、生字。6.初读韵文,圈出生字。
六、迁移、巩固、检测。(一定要涉及重难点,涉及到每个孩子。)
七、指导书写。
识字教学基本流程(识字课二课时)
一、讲故事。
二、多种形式(游戏)复习巩固。
三、情境导入,朗读课文,初学生字:
1.朗读韵文,对本课韵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2.同桌互读。
3.交流识字方法。
4.字的拓展练习:组词、造句、其他语境中识记…… 5.回文朗读。
6.同桌互检,不注音读文、背诵。
四、课中操
五、课外阅读短文。
说课的基本步骤 篇6
“说课“是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内,针对具体课题,采用讲述为主的方式,系统地分析教材和学生等,并阐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一、说课的作用
说课其实也是一种集体备课的形式,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思想碰撞,一次智慧的交流。通过说课,教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教材,预设学习中的各种“教学事件“,反馈教学中的得失,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研究。具体有以下作用:
1.可以更好的吃透教材
教师在备课中,虽然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这就可能发现备课中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的吃透教材,优化教学设计过程。2.
可以提高理论水平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要这样来做,这就迫使教师要认真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要认真去思考如何解决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帮助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
3.简便易行,共同提高 4.
提高表达能力
二、说课的内容 1.
说教材
说课首先要说明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说教材的目的有两个:一是确定学习内容的范围与深度,明确“教什么“;二是揭示学习内容中各项知识与技能的相互关系,为教学顺序的安排奠定基础,知道”如何教“。说教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说教材的地位作用。要说明课标对所教内容的要求,脱离课标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还有说明所教教学内容在节、单元、年级乃至整套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说明教材编写的思路与结构特点。
(2)
说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说目标的完整性,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的目标;二说目标的可行性,即教学目标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切合各种层次学生的实际;三说目标的可操作性,即目标要求具体、明确,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工作。
(3)
说教材的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除知识重点外,还包括能力和情感的重点。教学难点,是那些比较抽象、离生活较远或过程比较复杂,使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并要具体分析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之间的关系。2.
说学生
就是分析教学对象。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说课必须说清楚学生情况。这部分内容可以单列,也可以插在说教材部分里一起说。说学生包括:(1)
说学生的知识经验。这里说明学生学习新知识前他们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这种知识经验对学习新知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2)
说学生的技能态度。就是分析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所必须具备的学习技巧,以及是否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态度。
(3)
说学生的特点风格。说明学生年龄特点,以及由于身体和智力上的个别差异所形成的学习方式与风格。3.
说教法与手段
就是说出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手段,以及采用这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1)
说教法组合及其依据。教法的组合,一是要考虑能否取得最佳效果,二是要考虑师生的劳动付出是否体现了最优化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二种教学方法为主,穿插渗透其他教法。说教法组合的依据,要从教学目标、教材编排形式、学生知识基础与年龄特征、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设备条件等方面说明。因为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必须是教法和学法同步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说课时还要说明怎样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规律。
(2)
说教学手段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学工具(含传统教具、课件、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要尽可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具的选择一是忌多,使用过频,使课堂教学变成教具或课件的展览;二是忌教学手段过于简单,不能反映学科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还有说明是怎样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征、学校设备条件、教具的功能等来选择教学手段的。4.
说教学程序
说教学程序就是介绍教学过程设计,这是说课的重点部分。因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的分析才能看到说课者独具匠心的教学安排,它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个性与风格。也只有通过对教学过程设计的阐述,才能看到教学安排是否合理、科学和艺术。教学过程通常要说清楚下面几个问题:(1)
说教学思路的设计及其依据。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教学环节的顺序安排及师生双边活动的安排。教学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说明教学思路设计的理论依据。(2)
说教学重点、难点的处理。教师高超的教学技艺体现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投入的精力最大、付出的劳动最多的方面,也是教师的教学深度和教学水平的标志。因此教师在说课时,必须有重点地说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策略。也就是要从知识结构、教学要素的优化、习题的选择和思维训练、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的选用、反馈信息的处理和强化等方面去说明突出重点的步骤、方法和形式。
(3)
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要联系实际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方法等说出各个教学环节时间安排的依据。特别要说明一节课里的最佳时间(20——25分钟)和黄金时间(15分钟)是怎样充分利用的。
(4)
说教学设计及其依据。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这堂课的板书类型是纲目式、表解式、还是图解式等?什么时候板书?板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板书的展现形式是什么?等等。板书设计要注意知识科学性、系统性与简洁性,文字要准确、简洁。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本身特点等加以解释。5.
说教学效果的预测
教学效果是教学目标的归宿和体现。教学效果的预测,既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期望,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自我把握程度。教师在说课时,要对学生的认知、智力开发、能力发展、思想品德的养成、身心发展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可能的预测。
三、走出误区,从本质上理解“说课”。
1、误区之一:说课就是复述教案
说课稿与教案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有明显的区别,不应混为一谈。说课稿是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写成的,说课稿不宜过长,时间应控制在10分钟之内为宜;教案只说“怎样教”,而说课稿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教师备课这个复杂思维过程的总结,多是教学具体过程的罗列,是教师备课结果的记录,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操作性方案。它重在设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具体内容和行为,即体现了“教什么”、“怎么教”。说课稿侧重于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的阐述,它虽也包括教案中的精华部分(说课稿的编写多以教案为蓝本,作为参考的第一手材料),但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即思维内核。简单地说,说课稿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而且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我为什么要这样教”。教案是平面的、单向的,而说课是立体的、多维的。说课稿是教案的深化,扩展与完善。
2、误区之二:说课就是再现上课过程
有些教师在说课过程中一直口若悬河,激动万分地给听者“上课”:讲解知识难点、分析教材、演示教具、介绍板书等,把讲给学生的东西照搬不误地拿来讲给下面就座的各位评委、同行们听。其实,如果他们准备的内容和课程安排面对的是学生,可能会是一节很成功的示范课。但说课绝不是上课,二者在对象、要求、评价标准以及场合上具有实质性的区别,不能等同对待。
说课是说教师的教学思路轨迹,说教学方案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设计的优胜之处在哪里,设计的依据是什么,预定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这好比一项工程的可行性报告,而不是施工工程的本身。由此可见,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3、误区之三:说教学方法太过笼统,说学习方法有失规范 “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是说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有些教师在这环节中多一言以蔽之:我运用了启发式、直观式等教学法,学生运用自主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等等。至于教师如何启发学生,怎样操作,却不见了下文。甚至有的教师把“学法指导”误解为:解答学生疑问、学生习惯养成、简单的技能训练。
4、误区之四:“一穷二白”,说课过程没有任何的辅助材料和手段
有的教师在说课过程中,既无说课文字稿,也没有运用任何的辅助手段。有的教师明明说自己动手设计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但在说课过程中,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让听者不禁怀疑其真实性。所以,说课教师在说课过程中可以运用一定的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实物投影仪、说课文字稿等,在有限的时间里向同行及评委们说清楚课,说好课。
四、说课稿体例
1.课题名称,教师所在学校,教师姓名 2.
对课标的分析
3.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及处理
4.对学生情况分析(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和能力储备;已有知识和新讲知识的差距,如何解决;以往教这部分内容时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5.
制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6.教学方法的选择(陈述理由,要体现教学思想、学习特征等)7.
恰当选择教学资源
8.教学过程的简单陈述(学法体现,重点、难点如何突破,教学资源的运用)9.
板书设计(体现课堂教学的思路与线索)说课文字稿格式:
课题名称: 教材版本: 教师姓名: 学校:
教师年龄: 教龄: 职称: 教学背景分析
(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
(二)教学内容分析与选择
(三)学生情况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和难点 i.教学重点 ii.教学难点
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主要教学方法
(一)教学资源
(二)主要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设计
简述教案设计创新之处及特色(300字)
五、说课要求
1.依据说课稿体例撰写完整的说课稿,一式三份,于说课前交给评委。2.
配合说课过程,要有PPT演示文稿。
3.说课前要对教师本人、说课教材版本、课题做简单介绍。
4.说课中要简述教学过程,重点说明如何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难点,以及如何突出学科特色。
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步骤 篇7
在电力行业, 正确识读电路图是做好设备运行维护和设备检修工作的基本技能之一。笔者将识读电路图的基本步骤总结如下, 以供初学者学习参考。
1 阅读设备说明书
阅读设备说明书, 目的是了解设备的机械结构、电气传动方式、对电气控制的要求、设备和元件的布置情况, 以及设备的使用操作方法、各种开关按钮的作用、各种电气符号等。
2 看图纸说明
看图纸说明, 搞清楚设计的内容和施工要求, 就能了解图纸的大体情况, 抓住看图的要点。图纸说明包括图纸目录、技术说明、设备材料明细表、元件明细表、设计和施工说明书等。由此对工程项目的设计内容及总体要求做大致了解, 有助于抓住识图的重点内容。然后看有关电气图, 步骤是:从标题栏、技术说明到图形、元件明细表, 从总体到局部, 从电源到负载, 从主电路到辅助电路, 从电路到元件,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3 看电气原理图
为了进一步理解系统或分系统的工作原理, 需要仔细地看电路图。对于复杂的电路图, 还应先看相关的逻辑图和功能图。看电路图时, 先要分清主电路和辅助电路, 交流电路和直流电路, 再按先看主电路、后看辅助电路的顺序读图。
看主电路时, 一般是由上而下, 即由电源经开关设备及导线向负载方向看, 也就是看电源是怎样给负载供电的。看辅助电路时,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即先看电源, 再依次看各个回路, 分清各辅助电路对主电路的控制、保护、测量、指示、监视功能, 以及组成和工作原理。
4 看安装接线图
安装接线图是以电路为依据的, 因此要对照电路图来看安装接线图。看安装接线图时, 同样是先看主电路图, 再看辅助电路。看主电路时, 从电源引入端开始, 顺序经开关设备、线路到负载。看辅助电路时, 要从电源的一端到电源的另一端, 按元件连接顺序对每一个回路进行分析。
安装接线图中的线号是电气元件间导线连接的标记, 线号相同的导线原则上都可以接在一起。由于安装接线图多采用单线表示, 因此对导线的走向应加以辨别, 还要搞清楚端子排内外电路的连接。
5 看展开接线图
识读展开接线图时, 应结合电路图一起进行。看展开接线图时, 一般是先看各展开回路名称, 然后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识读。这里要注意的是, 在展开接线图中, 同一电气元件的各部件是按其功能分别画在不同回路中的 (同一电气元件的各部件均标注同一项目代号, 其项目代号通常用文字符号和数字编号组成) , 因此, 读图时要注意该元件各部件动作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样需要指出的是, 一些展开接线图的回路在分析其功能时, 往往不一定是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序动作的, 而可能是交叉的, 识读时应加以注意。
6 看平面、剖面布置图
看电气布置图时, 要先了解土建、管道等相关图样, 然后看电气设备的位置, 由投影关系详细分析各设备具体位置及尺寸, 并弄清楚各电气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 线路的引入、引出、走向等。
由于要识读的图样类型不同, 识读时的步骤也各有差异, 因此在实际读图时, 要根据图形的类型作相应调整。
古代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篇8
一、扫整体。明轮廓
阅读赏析古诗,首先要对诗歌的整体进行扫描,初步明确轮廓。一看标题。因标题常起统领或暗示的作用,帮助读者了解诗歌内容的指向或由来。它透露出很多信息,往往通过某一个词可以判断诗的类别:如送别诗、咏物诗、怀古诗、讽喻诗、恋乡思亲诗、边塞烽火诗、借物说理诗等;有时还点明时令,如“桃、李、梅、燕、荷、菊、霜、雪”等。二看作者。诗的作者大多数为大家所熟知。基本上了解了诗人的风格是豪放派、婉约派,还是山水田园派、边塞战争派以及诗人的身世历程,仕途命运的逆顺等。三看小序或注释,有些诗歌的前面有小序,后面附有注释,千万不可忽视,它实际上暗示许多信息,有助于把握主题,挖掘思想内容。如杜甫的《春望》,诗后注释为:此诗写于唐“安史之乱”,京城长安陷落之后。问诗末句写诗人“搔头”的细节,表现诗人怎样的心绪和情感?可以由注释联想到“安史之乱”给国家、民族、百姓带来的灾难,表达出诗人对国事、家事的深深忧虑和牵挂。四看题干,如阅读柳宗元的《江雪》,结合诗人朝廷受贬,政治上受排挤,“孤舟”“独钓”反映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题干实际上已作了明确提示,所以答案可整合成:作者虽遭贬,但决不向险恶妥协的孤傲的性格以及永保自己的节操和政治理想的品格。
二、找诗眼,抓意象
“诗眼”是诗中最传神的一个词。有时在题目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喜”在诗中虽没露面,但全诗无处不流露出无限的喜悦之情。又如李清照的词《醉花阴》中的“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眼”,画龙点睛,形象地概括出全词的意境,表现出女主人公的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特征。“意象”是诗歌中的形象思维,是作者借景抒情、咏物言志的有机结合。
诗歌中的景、物、事、声、色等都是艺术形象的代表。据《三辅黄图·桥》记载:“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到此,折柳赠别。”由于“柳”与“留”谐音,故后人以折“柳”暗喻离别,有惜别怀远之意。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及其《塞下曲》中的“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又如陆游《钗头风》中的“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不同的意象在诗人笔下有不同的含义,如“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俗,常常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实际上,燕子并不是“误人寻常百姓家”,只是房子的主人变换了,不再是东晋王导、谢安等大贵族了,这样,借燕子这一意象,既暗示了乌农巷昔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又如“梅花”迎寒开放、美丽脱俗,是坚韧不拔、高风亮节的人格的象征;“菊花”欺霜傲雪、清丽淡雅,不与群芳争列,是恬然自处、傲然不屈高尚品质的象征;“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常常被视为处于浊世而仍保持气节的高洁之士的象征。
三、善联想。组画面
诗歌鉴赏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诗歌的跳跃性十分强,读者可以跨越时空和区域界限,将表面看似不相关,而实际有密切联系的意象有机地组成一幅完整而美妙的画面。如王驾的《雨晴》,诗人并没有描写邻家小院的景色,但绘出了“蜂蝶纷纷过墙去”的实景,试想邻家小院内若无花红柳绿,那“蜂蝶”岂能“过墙去”?这样就会让读者联想到邻家春色美不胜收的画面,连路人“我”都会驻足观望,更何况那些爱花如命的蜂蝶呢!
如问李白的《子夜吴歌》一、二句描绘了什么画面?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前句的意象“月”是背景,后句的意象“捣衣声”是主体,二者共同组成了一幅画面,使读者想象到万户妇人之所以能在夜晚捣衣,就足以证明月光之皎洁。再借助诗的下联进一步联想,“秋风”和“玉关”则是妇人们“捣衣”的原因:亲人在玉门关戍边,不能不令家人牵肠挂肚,加上秋风阵阵,寒冬将至,怎不让人担心远在北方的亲人身无寒衣呢?由此答案得出:诗的一、二句描绘出了皎洁的月光下远近起伏不断的捣衣声,于冬寒将近之际,为戍边的亲人准备寒衣的画面。其作用也就不言而喻:此画面为下联的“玉关情”作了解释说明,并为全诗描写了环境,渲染了气氛。
四、品风格。辨手法
古典诗歌的语言风格一般是相对而言:庄重严肃与诙谐风趣,形象生动与质朴敦实,精练简洁与缜密细腻,含蓄隐晦与平白明了,尖锐犀利与清淡平和,委婉沉郁与豪爽热烈。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是一种清新明丽之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全诗运用白描,不加修饰,直接铺叙,这是一种平淡质朴之美。又如杜甫描写燕子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远鸥浮水静。轻燕受风斜”,两个“斜”字准确而生动,真正捕捉到燕子翻飞的形态,不仅于“斜”字之中见飞,而且于飞的形象中见神,这是简洁而又缜密之美。
诗歌中的艺术手法。亦称艺术技巧或表现手法。这是鉴赏诗歌最重要的一步,每年高考几乎都涉及到这一内容。“写景抒情”是诗歌创作中最常见的手法。“写景”,从描写角度上看,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有时正侧结合,有时明暗相应;从用笔上看,有工笔(细笔)和白描(粗笔),所谓“工笔”,是以精雕细琢,重彩浓墨的笔触加以渲染,以突出形象,所谓“白描”,是以极其简洁精练的笔墨,不加任何渲染烘托。很粗放地勾勒出鲜明的形象,如贺之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从描写的内容上看,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又多样化,有动景,有静景,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抒情”,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也有很多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咏物抒怀等。而“借景抒情”一般有四类: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衷情。以乐景衬哀情,以哀景衬乐情。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还很多,如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铺垫),方式方面的反衬与对比等。而“反衬”和“对比”又有不同,“反衬”采用相反、相对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以突出被衬托的一方;“对比”是把两个相互对立矛盾的事物并举出来进行比较,以突出双方各自的差异。还有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就是前面有意设置疑问,悬而不答,以引起读者对下文的思考,诗末一言中的,画龙点睛;同时还应注意“赋、比、兴”,用典、象征、渲染等手法以及比喻、夸张、拟人、借代、互文、通感等各类修辞手法。
这里还需强调一点,“表现手法”不同于“表达方式”。“表达方式”即“语言形式”,是指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语言表达形式,它和“表现手法”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应区别开来。
五、挖意境。掘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