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综述(精选7篇)
卫生学综述 篇1
综述
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
宿州市立医院感染管理科 宋红岩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1]。手卫生是最有效易行的控制传染病传播和扩散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2]。强化手卫生,防止外来菌定值及传播是非常必要可行的预防感染的重要手段[3]。在外源性医院感染中,经手引起的直接和间接性感染占首位,多数医院感染为接触性传播所导致的病原体感染,主要出现在侵入性检查和治疗,以及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手污染或携带病原体而导致感染[4]。多年来,CDC对医护人员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的手卫生条例,我国制定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于2009年12月1日实施,对控制和预防疾病的流行及医院感染的发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医护人员对遵循手卫生条例的重要性、必要性仍认识不足,洗手的依从性仍然很低。因此,如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状况是目前控制传染病传播和医院感染急需解决的问题。现将医护人员手卫生及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状况对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医院感染与手部卫生
大量的研究及调查证实,医疗机构中医护人员在护理、诊疗活动后手上细菌污染严重,医院感染可通过医护人员手直接或间接传播[5],即手传播医院感染比空气传播的危险性更高。直接或间接经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感染占医院感染的30%[6]。有资料表明,婴儿自出生 到感染发生率与抱婴儿护士的手是否经过清洁消毒也有明显的关系,抱婴儿前护士未洗手婴儿感染率为2.65%,而洗手后抱婴儿的感染率降为1.24%[7]。有调查发现,随着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的上升,医院感染率显著下降。如果医护人员在诊疗工作中洗手不规范或不洗手,必然导致病菌通过手媒介传染给不同患者甚至是医护工作者本身。有研究表明采用肥皂加流动水洗手,可使手上的细菌数量减少60%-90%,基本上达到清除细菌的要求[8]。2 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现状
2.I有关手部微生物的研究 医护人员洗手前手部带菌量平均为822.2cfu/cm2 [9]。喻红波等[10]对护士手的细菌谱调查结果显示,护士手指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占总数的76%。烧伤病房或监护病房工作人员手指革兰氏阴性杆菌携带率可高达80%[11]。一项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研究表明,接触患者污物后未洗手时的手带菌率为100%,其中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念珠菌属[12]。
2.2 有关手卫生依从性的研究 我国医护人员目前手卫生的基本现状不容乐观。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依从率不高,且差异较大,体现在不同的病区、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操作上。国内尚少梅等对178名临床护理人员在不同情况下的洗手行为进行观察,结果实际的洗手率平均只有(16.36±12.62)% [13]。接触患者前、脱手套后的医生手卫生监测合格率89.8%,护士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6.7%;Ⅱ类环境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3.9%,Ⅲ类环境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 85.9%;医护手卫生监测合格率95.2%。韩黎[14]等研究表明,整体的手卫生执行率较低,小于60%;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执行率56.5%远高于接触患者前的35.6%[14],说明医护人员在执行操作前的洗手率明显低于操作后。科室不同,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依从率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姜宏敏等对口腔医院167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带菌监测表明,医生合格率为26.40%,而护士合格率则为66.67%[15],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为59.5%,依从率为64.6%;普通病房医护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为15.5%,依从率为23.9%。现阶段我国的医疗服务中,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基本上主导了医疗过程中手卫生执行情况。医护人员自我保护意识较强,但控制交叉感染意识薄弱。如厕前后、下班前、饮水和就餐前的洗手率较高,而其他各项洗手率较低,最低的为护士自身接触。分析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护士没有意识到自身接触也是一种污染,因而忽略洗手这一环节[16]。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无菌技术和侵入性操作前的洗手率也相当低,应引起管理层的重视。有研究表明病房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每例患者前后、非工作状态时的洗手率分别为59.46%、51.89%、97.84%。另外,临床医生洗手意识薄弱,70%的医生在洗手后为查房过程中自始至终未曾洗手,门诊医生有30%能做到在检查特殊或可疑患者后才洗手,60%的医护人员做不到在2例患者操作间用消毒液擦手。2.3洗手后再污染严重 有研究表明,采用不同擦手方式的医护人员手部带菌数和带菌率不同,其中以消毒毛巾擦手方式效果最好,全部为无菌;自然干燥或无菌纱布擦干热风干手器带菌率低,无致病菌 检出;洗手后使用经常使用的毛巾擦手,由于二次污染的原因,细菌的清除率仅为72.8 %[17],一次性纸巾、白大衣腋下、后背及臀部擦干后手带菌率高,尤其在白大衣后背、臀部擦手方式手带菌率最高,达300cfu/cm2,且有致病菌检出。
2.4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 影响洗手和手消毒频率的原因主要有肥皂不能保持干燥和清洁、皂液洗手造成的皮肤问题、工作太忙、洗手次数太多、没有足够的洗手设备[18]、习惯意识(观念不强)、培训教育不够、缺乏管理制度、干手产品不方便等。3 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手卫生标准。美国CDC 1985年发布了《洗手与医院环境控制指南》。1995年美国感染控制和流行病协会(APIC)发布了《医疗机构洗手与手消毒 指南》。2002年10月CDC又发布了《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其将洗手、手消毒等概念统一定义为手卫生,并规定了4项洗手指征。①双手有明显污迹或被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在疑似或证实有炭疽杆菌接触史时,应用普通清洁剂或除菌清洁剂及流动水洗手。②直接接触患者前、后,接触患者的体液、排泄物、黏膜、不完整的皮肤或伤口敷料后,接触患者周围物体后。③进行静脉抽血、动脉采血,留臵尿管、中心静脉、周围静脉导管等侵人性操作前。④双手从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至清洁部位前、戴无菌手套前及脱手套后、饭前便后。我国于2006年成立了医院感染控制标准委员会,将“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下称规范)列入第一批制定的标准计划。该规范2009年4月 颁布,2009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这标志着手卫生将以卫生行业标准的形式实施管理。该规范具有以下特点:①科学性与先进性并举。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充分吸取了WHO、欧盟、美国CDC和澳大利等制定颁布的“手卫生指南”中的精华,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将有科学依据的手卫生要求,全部纳入规范中。②实用、可操作性强。该规范是在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手卫生工作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并充分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不同地域的特点而制定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其内容主要包括术语和定义、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是我国颁布的有关医疗机构医护人员手卫生工作的第一部标准。该规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手卫生工作的里程碑,必将对推动我国医疗机构手卫生设施的改进,规范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方法、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产生深远的影响,为防控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自身的安全起到重要作用。4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策略
4.I建立手卫生的知一信一行的链条 尚少梅[15]等研究表明:护士实际工作中的洗手率平均为(16.36±12.95)%,实际观察的各项洗手率与自我评价的洗手率存在明显的差异。说明临床护士对洗手还只是停留在认知阶段,并没有把有关知识变成自己的信念,更没有贯彻到行动中。表明在洗手这一行为中,大部分护士还没有建立起知-信-行的链条。为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对医护人员进行正确洗手相关知识教育非常重要,目的是逐步提高并不断强化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意 识,充分认识到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对洗手和手消毒的依从性,使手卫生制度变为自觉行为,形成手卫生的医院文化。从行为科学的角度来分析,知识是构成信念的前提,而信念会指导一个人的行为。可见,拥有正确的知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的前提。洗手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避免感染,更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医院感染传播、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只有牢固树立这一信念,才可能促进医护人员洗手行为的良性改变。有研究表明加强行为教育干预和行为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洗手的依从性。另外,多举办集中讲座、全员培训,尤其是新上岗人员、进修人员、实习人员的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手卫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手卫生知识、洗手指征、正确的手卫生方法等;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如张贴规范洗手示意图、设臵洗手信号提示、分发宣传册子、办宣传海报、电视滚动播放等也是帮助医护人员提高手卫生信念的必要手段。
4.2 掌握正确的洗手技术 英国感染控制中心对护士洗手行为的调查表明,89%的护士忽略手的部分表面,其中56%忽略拇指,28%忽略手指背部,16%忽略指间,16%忽略手掌。我国卫生部对医院的抽样检查发现,护士洗手常漏洗拇指和指尖,并且洗手后不擦干就开始无菌操作,以致再污染。国内医护人员操作前能做到洗手的仅有54%,洗手不彻底、擦手毛巾不合格为32%,多数人洗手后在工作服上擦干。依据洗手指征、正确洗手方法、正确洗手时间(>10-15s)、保证洗手频度(医生>30次,护理人员>35次)、擦手用具防止洗手后再污染是有效消除皮肤上暂居菌的5大要素,是监测评价洗手技术操 作质量的重要内容。医院应在有效培训的基础上,建立手卫生监督机制,由专人督察手部消毒情况,定期追踪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时分析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及时反馈,从而促使医护人员实施正确的洗手方法。
4.3 配备完善的洗手设施 洗手设施不全或操作不方便也是导致医护人员洗手不合格的主要因素之一。医院应在手卫生方面给予必要的财力投入,如增加洗手池,提供洗手液,完善干手设施,大力推广速干手消毒剂的使用等,使洗手设施可及性强、方便、实用。还可以借鉴6条金标准来帮助提高洗手的依从性:①选择以乙醇为基础的擦手液;②洗手液应容易获得;③教育和推广洗手;④设立预防覆盖所有医院感染的经费;⑤树立高年资医护人员的榜样;⑥合理平衡医患比例。医院应为医护人员提供配备随手可得的乙醇类消毒产品,尤其是对工作负荷高和工作量大的医护人员,应在病房入口处、走廊、病床边,提供随身携带的酒精类擦手剂和床边可压取式酒精盒等[19],供随时使用。
4.4 树立行为榜样 有研究结果显示,被观察对象手卫生的依从状况受到同一空间中同级或更高级别的其他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的影响。因此,医院管理层在对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价的同时,将执行得好的人员树立成洗手楷模,以促进医护人员效仿榜样,重视洗手并自觉地采取正确的洗手方法。2004年4月,由中国CDC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教授领衔的专家开始了我国手部卫生创议的活动,以提高医护人员对手部卫生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理 解。手部卫生创议在中国的长期目标是:倡导并建立中国手部卫生指南和规范;建立医护人员和医院手部卫生的资质与认证体系。但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要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任重而道远,因此,医院应以制度为基础,以管理为手段,以监测为依据[20],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S/OL].(2009-04-01)[2009—06—18].[2] 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07—115.
[3] 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4] 牟玉英,王新,李君.不同病区医护人员手监测调查与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5):440—441.
[5] 胡国庆,林军明,潘协商,等.诗洁手消毒液消毒效果和毒性实验研究[J1.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43-45.
[6] 牛秀成,张素德,周素琴,等.医务人员洗手技术与手再污染研究[J1.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2):88-89.
[7] 朱士俊.新编实用医院感染学[M].山西:科学技术出版1994:144. [8] 尚少梅,王宜芝,郑修霞,等.促进护理人员洗手行为依从性的 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07-510.
[9] 曹乃美,扬春玲,李勇杰.治疗护士手部皮肤消毒方法的改进[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3,2(1):52. [10] 喻红波,邓温善.护士手指细菌谱调查及消毒效果的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85.
[11] 徐秀华.临床医院感染学[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30-534. [12] 张小容.医院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3):298-300.
[13] 刑红霞,张红英,武建英,等.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与管理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8):639-640.
[14]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2):140-142.
[15] 姜宏敏,刘伟.口腔专业医护人员手带菌的监测与分析 [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88.
[16] 尚少梅,郑修霞,王宜芝.临床护理人员洗手行为的观察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6):455-456.[17] 郑黎明.检验科人员手微生物监测及消毒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87-688.[18] 王宏柏.院内洗手新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9-720.[19] 周俏静,苏关关,袁玉华.手部卫生与医院感染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4):241-243.[20] 郝爱华,王连芹,余磊.等.加强护士手部清洗消毒预防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2):168.
卫生学综述 篇2
虽然各地都在组织基层卫生人力的培训,广大的基层卫生工作人员也参加了一些培训,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受自身年龄偏大、文化基础较差、记忆力衰退的限制,对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1];参加培训影响他们业余时间干农活及经济收入,存在严重的工学矛盾[1,4];缺乏正规的教材,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1];培训地点大多数局限在学校,很少利用医院[4];无相关的考核、奖惩、激励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督,学员缺课现象明显[5];工作离不开,不知道培训信息以及部分人认为学非所用[6];培训内容不能体现时代性,培训形式和途径也不能适应卫生技术人才的客观需要[7];培训时间太短、培训速度太快、对培训人员不够重视[8];缺乏实践以及培训教师教学质量不高[9]等。
1 培训需求
大部分基层卫生人员都有培训的需求,而且年龄越小、学历越高,对培训的需求越强烈。蒋祎等人调查发现,87.5%的被调查者愿意或者非常愿意参加培训,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参加培训的意愿最强烈,学历水平较高者参加培训意愿越强烈[10];王元元等人调查发现,高达94.2%的基层卫生人员有培训的需求[11];冯学山等人调查发现,90.3%的人愿意接受培训[8];力晓蓉等人调查发现,72.28%的人有培训的需求[12]等。
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合适的以及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不仅起不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反而会引起培训人员消极怠学的情绪。
很多调查发现,基层卫生人力有需求的培训内容包括:全科医学[2][4][10][13][14],中医药诊疗[4][10][13],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和急救知识[4][5][7],新的医药知识[6][12][14]和新方法、新理论、新技能[12][14],基础培训(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12][14],以及推广农村的初级卫生保健技术[15]等。张亚平等人认为,对乡镇卫生院人员,培训内容应侧重临床应用知识和适宜技术,对乡医培训的内容主要以常见病、多发病、防保知识、急诊急救、药物配伍、农村适宜技术等内容为主[16];刘卓英等人调查发现,社区卫生人员具有预防医学、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临床医学、行为心理医学、老年医学等培训需求[17];贺生等人提到,对乡村医生的培训,除了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还需一些护理知识的培训,如注射、配药、包扎、伤口消毒等[18];王贤旨等人提到,乡镇卫生院院长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管理方法和创新上[19]。
3 培训时间
基层卫生人员,特别是乡村医生,平常工作任务较重,工作也走不开,不可能拿出大量的时间集中培训。蒋祎提到,农村卫生人员最需要的是短期临床进修,时间在3-6个月较为适宜[10][13];张亚平等人发现,绝大多数乡村医生每年可接受的培训时间为10~20天[16];惠爱玲等人提出,乡村医生对短期培训(3~6个月)的需求较多[20];杨廷祥在总结了青海省乡医培训实践的基础上得出,乡村医生的培训时间定在3个月比较合适[21]。除此之外,其他一些研究中也提到,对社区卫生机构来说,进行分期分批的为期为3个月左右的系统轮训,具体培训时间最好能安排在下午[8],培训时间3个月左右或者每月或每周集中培训数日[9]等;对乡村医生来说,每个月抽出1~2周进行培训[22],为期3个月到1年的培训[23]以及乡镇卫生院每月组织一次乡村医生工作例会集中培训,时间为半天或者一天[24]等。
4 培训地点
对于基层卫生人力的培训地点,考虑到师资、教学水平的话,医学院校和三级医院比较合适,考虑到成本和时间的话,就近培训比较合适,在农村是乡镇卫生院,在社区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鹏提到,乡镇卫生院作为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地,省时省钱,是比较理想的培训地点[4];蒋祎提出,学历教育和资格培训的地点以高等医学院校为宜,临床实践则应考虑地市级以上卫生机构[10][13];方铁红等人提到,教学单位以高等医学院校和本地的卫校较受欢迎,进修单位则以二、三级医院为主[25];程然等人提出,乡村医生的培训基地可以考虑设在乡镇卫生站,中专学历教育由普通中等卫生学校承担,短期专项培训则有县卫生进修学校为主进行[26]。
5 培训形式
培训形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培训结果的产出,陈琦等人通过建立农村卫生人力培训效果的结构方程模型指出,培训形式是影响培训效果的最关键因素[27]。
高书杰和季宁东等人提出,为保证农村基层卫生人员培训具有实效性,就要突破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的培训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适应农村卫生人员不同的成长过程和个性特点,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如开展专题式培训、采用案例式培训、试行学徒式培训和互动式培训等[2][28];冯学山等人通过调查提出,培训方式的选择应以“可及性好”为原则,除了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函授培训外,还需重视选择能调动培训对象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启发式培训方式,如案例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自助培训法等[8];钱宁等人也提出,培训形式应多样化,除了讲课这种形式,还有利用网络的远程教育以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29];李国庆等人发现,卫生技术人员认为最好的培训形式是进修学习,其次是学习班学习[30];李学忠等人提出,适合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方式有短期脱产培训、长期进修学习、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技术比武、知识竞赛等[31];朱亚屏还提到了一种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素质的新型培训方法,完整教学法[32]。
6 培训费用
基层卫生人员大多收入较低,特别是乡村医生,他们往往没有固定的工资来源,收入主要来自于行医卖药以及农业劳动,进行集中的培训学习将影响他们开门行医和农业劳动的收入,而如果培训的费用由他们自己承担,势必会降低他们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从而对培训的效果也产生不良的影响。
王鹏提到,要设立乡村医生教育专项经费,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采取政府补助、集体支持和个人缴纳相结合的办法解决[4];力晓蓉等人建议,乡镇卫生院每年应拿出收入的3%~5%用于本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在职学习培训工作,应有较好的政策保证职工外出学习期间经济收入不受影响[12];钱宁等人建议,在省、市、区县各级政府都拿出一定比例的专项经费用于全科培训并纳入对政府社区工作年度考核的项目之中[29];谭胜国等人建议,应由省级卫生厅和教育厅制定一个“基层医生规范化培训项目计划”,明确对参加培训人员的学费筹集方式,如:省卫生厅补助总学费的30%,市县卫生行政部门补助总学费的30%,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和培养对象共同承担40%[33]。
7 培训考核和评估
高书杰和季宁东等人建议,评价可从4个层面来分析:①反应层面,主要是了解学员对培训课程的主观感受;②学习层面,主要是评估学员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学习情况;③行为层面,主要是考察学员的思想态度、行为方式的改变,也就是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这一层面可直接反映培训效果和学员的自我修养能力;④结果层面,主要是用已有的量度指标与培训结果进行对比,来考评诸如质量、数量、安全、成本等方面的变化[2][28]。蒋祎等人建议,应在培训后进行四级评估,一级评估是课堂教学效果评估,二级评估是培训一周后,通过考试方式考评培训知识掌握情况,三级评估是由受训者的上一级主管考察受训者的工作行为是否得到改善,四级评估即是从质和量两方面评估所学技能对所在单位产生何种影响[10]。
8 基层人力培训的建议
在培训内容方面,对基层卫生人力的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全科医学知识及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更注重临床应用知识和适宜技术;对乡村医生,更注重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中医诊疗及一些护理知识;而对社区卫生人员,主要就是全科医学知识的培训;对管理人员,更注重管理学方面知识的培训。
在培训时间方面,对于基层卫生人力来说,短期的培训比较合适。对于乡村医生来说,应该避开疾病高发季、农忙季节,进行为期3个月左右的培训,或者利用村医上站时间,在乡镇卫生院进行为期几天的集中培训;对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鉴于上午病人较多,工作繁忙,培训统一安排在下午或者比较清闲的时间,进行累计时间大约3个月左右的培训。
在培训地点方面,对于乡村医生来说,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应该就近安排,比如安排在乡镇卫生院;对于学历教育,则应该在正规高等医学院校进行;对于临床进修,则应安排在县级医院或者比较近的地市级医院。对于社区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员,理论知识的培训应在本单位进行或者安排在离社区较近的机构进行;对于学历教育和临床进修,则应安排在地市级的医学专科学校和规模较大的医院进行。
在培训形式方面,在传统的面对面灌输的基础上,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病例讲授和互动教学以及网络教学等方法。此外,还有一些方法如函授、下发材料自学、利用广播电视进行科普讲座和健康教育等等,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在培训经费方面,为了保证一定的培训经费,政府必须制定出一定的政策,确保从政府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专款专用,专门作为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经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政府或者卫生行政部门补贴、单位和个人共同承担的方式,其中个人承担的比例不应太大,谭胜国等人所提的建议不失为一个好的探索。
在培训的考核和评估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授课内容方面,主要是考察授课的内容是否适合参加培训的学员的水平,是否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这一部分可以通过每次培训后的调查反馈来实现;理论知识方面,主要是考察参加培训的学员对培训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培训一段时间后或者培训结束后的理论考试来实现;工作行为方面,主要是考察学员参加完培训后,能否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的医疗工作中来,自身的医疗水平和看病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医生处方的合理性及病人的反馈来实现;单位效益方面,主要是考察学员参加完培训后,是否能够为单位提高经济效益,这一部分可以通过单位的患者量和经济效益的变化来实现。
卫生学综述 篇3
【关键词】高职高专 学前卫生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0C-0022-02
学前卫生学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基础必修课程,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领域内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提高学生从事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和能力。随着《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的出台,作为学前教育专业主干课程之一的学前卫生学也面临着改革和挑战。因此,对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学前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情况进行梳理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十年发表于国内各种期刊上关于高职高专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文章,对其进行综述探讨,以期为该门课程在各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通过对近十年相关文献的检索发现,我国各高职高专院校对于学前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逐步开展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体现在该门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等两个方面。
一、关于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上倾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研究者龙明慧(2011)将学前卫生学课程内容分为:健康与保育、幼儿生理特点与保健、幼儿心理卫生、幼儿生活与教育活动卫生、幼儿膳食与营养、疾病与急救、幼儿园环境卫生等。他认为健康与保育是该门课程的核心,但传统的学前卫生学在教学内容上往往忽视了这一部分,从而导致学生在幼儿园实践时缺乏相关的保育知识与技能。张灵(2007)指出目前该门课程内容陈旧,现有的相关教材不能满足教学所需,教学内容以概念为核心,理论性过强,缺乏综合性和应用性。学生缺乏卫生实践的经验,忽视对学生运用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秦金亮(2011)在《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一文中指出学前卫生学一直是卫生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医学倾向明显。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并不做保健医生,因此,目前该门课程的课程目标过大,实际效果却不大,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卫生学知识过多,实践操作性较差等问题。罗偲(2012)指出学前卫生学就课程内容而言,既包含了需要识记的理论基础,还包含了需要练习的操作技能。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重理轻保”的现象屡见不鲜。由此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在实习或上岗初期难以适应工作,表现在不知道如何为幼儿穿衣服、塞汗巾、擦屁股;也不知道如何应对幼儿鼻出血、擦伤、中暑等意外事故。
(二)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对学生保育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张灵(2007)认为该门课程沿用“课堂讲授理论—作业练习”的传统单一的注入式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没能很好地与课程结合。此外,还缺少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缺乏幼儿园卫生实践的经验。贲春明(2009)、张晓燕(2011)指出传统学前卫生学课程存在的弊端,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灌输式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的学习大多局限于理解、记忆,缺少学习主动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太少,没有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王婷婷(2011)分别对传统学前卫生学课程存在的弊端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该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存在着以下弊端: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课堂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缺乏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培养的实习、实训;教学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三)教学评价上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评价方式单一。研究者宋晴葵(2008)指出现行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考试方式单调,主要采取笔试方式,过分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机械记忆;考试内容安排不合理,侧重知识考试,没有突出学前卫生学课程的应用性。张晓燕(2011)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指出传统的学前卫生学课程在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多沿用本科教学的学科结构,没有体现高职特色;考核评价方式单一,传统教学以考查书本知识的闭卷笔试为主,考核内容局限于教材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唐晓庆(2012)认为目前学前卫生学课程存在着如下一些教学现状:该门课程从学习内容上分析,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然而,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将精力集中在理论课程教学上,轻视了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意义;在教学评价方面,评价体系单一,仍停留于对书面知识和理论体系的笔试考核,从而导致学生重视理论知识的短期记忆,轻视知识应用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二、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针对目前关于该门课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职院校也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关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研究者贲春明(2009)指出应依据能力培养目标选取教学内容,舍弃不是职业能力培养必然要求的“纯理论”性的内容;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校内实训室、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形成实践教学体系。罗琴(2009)认为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要符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以应用性强、实用性广为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只要求学生做一定的了解,对于常用而又实用的知识点则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而且要会运用。姚玉娜(2011)提出了应该精选教学内容、淡化理论、自编教材等。潍坊工程职业学院王来圣(2011)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中,主张按照“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日程”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基于幼儿园保育岗位工作内容的课程体系。他根据幼儿在园一日生活日程的安排,从入园、晨间检查、晨间活动,到游戏、学习、活动、进餐、如厕、盥洗、离园、睡眠等环节,把《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内容设计为九个项目(环节)。在课程考核方面,主张考核形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课程考核过程化、实效化等。张晓燕(2011)认为在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应依据职业能力,选择教学内容,如删减部分孕期保健、新生儿等非幼儿保健的内容,设幼儿个人生理、心理卫生保健、幼儿园的环境、膳食、生活制度五大卫生保健专题。
(二)关于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研究者张灵(2007)指出在教学方法上变“灌输式”教学为“探讨式”教学,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多形式拓宽教学途径,加强与幼儿园的联系,从而使教学更加符合幼儿园卫生要求的实际。贲春明(2009)等提出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直观演示法、现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或小组合作教学等方式进行《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的教学改革。除此之外,少数高职院校通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实习环节等途径对本校的《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的探讨。研究者龙明慧(2011)指出学前卫生学课程应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以参与式、探究式学习为主,根据内容和教学目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研究者张晓燕(2011)认为在课程教学法方面,改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采用小组讨论法、直观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调查实践法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归纳能力。
(三)关于课程教学评价的改革。在教学评价方面,研究者宋晴葵(2008)指出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考试内容应当突显职业特色,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形式应该多样化,形成开卷、闭卷、作业、现场情景模拟等多种考试方式,应着重考查学生将所学的理论运用于保教实践的能力。唐晓庆(2012)在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和教学评价改革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如注重教学实践环节、积极开展技能训练活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注重职业素质的评价等。罗琴(2009)认为学前卫生学课程在教学方式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模拟操作法等,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在教学评价上,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将理论考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在考试方面,可借鉴中级保育员考证的方法,分理论和实操两部分进行考核。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各高职高专院校对学前卫生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已陆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和课程教学评价几方面。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目前各高职院校对于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大部分都仅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层面,研究成果并未付诸实践,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保育知识和技能的相关研究很少涉及。因此,笔者认为,从探讨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保育知识和技能标准为切入点,进而探讨该门课程在各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是目前该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的基础和起点。
【参考文献】
[1]龙明慧.“学前儿童卫生学”课程教学探索——基于新规划纲要精神[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
[2]张灵.高师《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咨询导报,2007(2)
[3]秦金亮,朱宗顺.学前教育专业“三学”受到的挑战与未来改革路径[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1(7-8)
[4]罗偲.对师专院校《学前卫生学》教学的思考[J].黑河学刊,2012(12)
[5]贲春明.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18)
[6]王婷婷.高职高专《学前卫生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J].考试周刊,2011(19)
[7]宋晴葵.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考试改革设想[J].职业,2008(21)
[8]张晓燕.高职《学前卫生学》课程改革实践探索——以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3)
[9]唐晓庆.论高校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其职业素质提升对策[J]. 成功(教育),2012(4)
[10]罗琴.职中《幼儿卫生学》实践性教学探索[J].南昌高专学报,2009(2)
[11]姚玉娜.《学前卫生学》课程教学探讨[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1(1)
[12]王来圣.基于岗位能力的高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设计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11(5)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4JGA299)
【作者简介】梁春娟(1983- ),女,四川自贡人,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基本理论。
卫生学综述 篇4
摘要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对《行政组织学》的简单介绍以及通过一些实际情况凭借沟通的原理进行分析,然后对得出一些结论进行分析从而获得启示。最后总结出针心得。学习了《行政组织学》之后,我更加全面地理解了行政组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了如何建立行政组织并使行政组织正常地运行和发展,我也获得了分析行政组织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三年来,在老师的指导教育下,在同学、朋友、家人的帮助支持下,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总结如下,结合实践情况,对该课程进行综述。
关键词:行政组织学;课程综述;行政管理
一、《行政组织学》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
《行政组织学》包括十四个章节。第一章对行政组织学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一定的要素组成的目标统一的开放系统,就是组织。组织的目标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而且组织具有特定的文化特征。第二章主要讲的是组织理论的发展过程。对组织内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并加以解释最后做到能够预测,这就是组织理论。第三章主要对行政组织内部的环境与管方案进行讲解。不同环境下产生的组织的结构是不同的,组织的目标等也并不相同,组织环境既可以对组织运行起到积极作用,也有可能抑制组织的运转。第四章阐述了行政组织的结构以及组织的设计。组织的总体结构是由组织各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这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分工和协调。第五章为我们讲述了中国的行政组织的结构。中国的行政组织分为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第六章行政组织的社会心理与管理。由于人是构成行政组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人的心里行为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我们研究的大体方向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行政组织对社会心理以及组织的管理的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强调对组织内员工的研究。第七章行政组织中的领导。在行政组织中,领导的行为以及作风会影响到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从而对组织的目标的实现造成影响。第八章行政组织中的决策。人类主要依靠决策活动对自然和社会进行改造,在组织运转时,决策活动是十分必要的。第九章行政组织中的冲突管理。组织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交往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可能导致人们之间的合作和分歧。第十章行政组织的沟通。人们、群体间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就是组织沟通。我们可以通过沟通来消除之间的矛盾以及一些隐患,从而使双方在认知和行为上达成一致意见,让组织成员在实现组织共同目标的途中齐心协力。第十一章行政组织学习。时代在变化,社会上的各种关系也越来越复杂、行政组织只有不断的学习,夯实基础完善体系才能够不断的克服困难提高业绩进而增强组织的整体实力。第十二章行政组织文化与管理。文化是管理取得胜利的秘密武器。建设优良的行政组织文化,能够使组织更加团结,有利于加强组织的凝聚力以及鼓励组织成员对待工作认真负责。自1970年经济全球化越来越近,现在也迎来了信息时代,人们对行政组织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行政管理领域出现了绩效管理这一政策。第十四章组织变革与发展。为了适应环境的发展和改变,组织不得不进行改革。
二、“行政组织沟通”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我们应该将所学的《行政组织学》的知识,运用到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去,从而在遇到问题时,善于分析问题并找到解决的方法。行政组织管理中信息沟通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沟通是人类集体活动的基础,是人类存在的前提。在具体的行政沟通中,应用行政沟通理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行政沟通环境,降低沟通噪音
经济在国际领域活跃度提升的背景中,行政领域加工数据的水平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获得强化,更加准确的信息才是我们需要的。信息沟通的高效可以通过消除通信编码中的不利因素实现。其次,针对行政领域机制设置的不足加以弥补、修正,增强其深层分歧的调和,助力改革进程加快。行政运行需要更加透明,这可通过建立政府对公众的新闻发布机制来达到,使公众对于政府从无知到有知。最后,倡导法治,使公众受利于行政机关沟通法律的建立健全,监督权与知情权得以行使。
(二)行政沟通方式的正确选择
行政沟通有许多种不同的方式策略与风格,其中,每种方式方法都有自己独特之处。公共部门因而要在行政沟通时作出选择。选择的沟通途径恰当有助于顺利实现行政沟通,提高行政沟通效率。行政人员经验是否丰富与判断是否准确对于行政沟通最优方式的选择有很大影响。公共行政传播方式的选择有一定的策略。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对方的信息接受方式,然后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以使交际意图更完整、更准确地接受和理解。特别是,作为公营部门的领袖,我们应该更灵活,而不是一成不变、僵化。在工作中不断汇入各种形式的行政沟通,不断总结,得出各种条件以适合不同沟通方式,使工作高效,使行政沟通水平提高。
(三)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管理和组织的每一变化都会使相应的沟通方式改变,组织的沟通方式是从上到下型的垂直型沟通,纵向沟通与横向沟通成了垂直型沟通后来的样子。社会交际系统包括行政组织。它须适应如今以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网络化的管理和沟通方式。传统的行政沟通方法,虽然信息的传播的正确性很高,但是信息渠道是单一的,信息链在信息渠道被封锁时就会被破坏。改变行政组织结构的结构是很困难的。沟通方式相对于组织结构而言,更容易被改变。
其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结合时,非正式的沟通应作为指导的关键点。除了传统的“文件流通”和以领导人讲话方式为代表的正式沟通外,非正式沟通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需要被加强。例如,领导者会偶尔召开座谈会,与下属进行研讨会,或与下属进行面谈。了解他们的意识形态趋势,工作和生活条件,并尽可能地帮助他们。由于组织结构和特征的局限性,正式的行政沟通常常面临缺乏灵活性和形式化等缺点。如果非正式沟通中能积极发挥作用,那么就能以非正式的沟通为正式沟通排除过失,为正式的沟通渠道减负,使组织参与的态度更加积极。同时,组织应该防止非正式的沟通陷入“谣言”的误解。
其二,实施双向沟通机制,建立新的会议制度。自有以来的行政沟通,多是从上到下一个方向的沟通,信息通过文书和演讲来传达,或者通过“会议”,严格按照听的过程传达。会议也是行政沟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传统会议中,通常按照职位由高到低的顺序对演讲排列。这将导致一种“领导定基调和下属合唱”的局面。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双向沟通的原则,建立新类型的会议系统,指导者只不过是将会议讨论的话题在开始时决定下来。这样人们就可以针对主题以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三,其他沟通方式。第一种:上行沟通。经过上行沟通,上级领导可以了解下层员工的见解,由此组织成员能够更加参与到组织当中并且可以获得满足感;同时,上级和领导也能够了解到组织成员的现况,并根据事实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
第二种:畅所欲言”这是平行沟通。组织中各部门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这有利于消除之间的误解与隔阂,有利于组织内部的团结,以及制止组织内发生专制和个人主义等的问题。第三种:下行沟通。领导用这种方式把自己的想法传递给成员,使成员了解组织的工作目标和自己的任务以及权利;当然,领导也可以把工作中的一些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要求传递给组织成员,让组织成员参与其中,从而增强其对组织的归属感;下行沟通也能够使不同部门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职务。
三、学习该课程的体会和收获
学习《行政组织学》之后,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什么是行政组织学以及行政组织学的基本理论,明白了行政组织是怎样建立以及发展运行的,养成了准确分析组织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的解决方案。组织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组织的目标机构等都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组织环境既可以对组织运作与管理产生有利影响,也能够产生不利影响。行政组织是个开放系统,处于特定的环境下,环境会对行政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运转方式都会产生影响。分析行政组织环境有利于我们了解不同的环境对组织的影响有何区别,以便于后来我们对环境的变化趋势进行预判,从而改善组织来适应新环境,从而使行政组织能够与时俱进,并正常运转。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一些典例把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更好的学习行政组织学。行政组织学是管理学的一门小学科,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学科,我们通过合理运用行政组织学的原理能够明显地提高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学校卫生学 篇5
学校卫生学既然是研究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科学,那么它首先要研究对学生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内因(遗传、内分泌、神经及内环境等)外因:外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
(一)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它是生命的普遍属性。遗传性是人类世代相继的根据,而变异性则是人类进化、发展的条件。人类的许多变异,如高矮、肥瘦、血型的不同属于正常的变异,当变异超过正常范围,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就会引起遗传性的疾病,可以代代或者隔代相传下去。遗传病可以分为三类: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
(1)DNA异常时出现的疾病:21三体综合症(先天愚型)患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和智力低下,生活不能自理,成为家庭和社会负担。染色体的病: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它发生异常就出现遗传病 ⑵单个基因异常:
a.显性遗传病:舞蹈病、多胎妊娠、多指(趾)症。b.隐性遗传病(携带基因,但不一定发病)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呆小症、高度近视、血友病等。患者与正常人结婚,其子女有1/4可能患病,2/3可能为携带者,但近亲结婚其子女患病率增加几十倍或更高。单基因病:由于某个或某对基因发生突变,就会造成先天性、代谢性疾病。
⑶多个基因异常:无脑儿、脊柱裂、先天性心脏病等。多基因遗传病:是由两对以上基因影响的遗传治病因素与环境致病因素造成。
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优生优育显得非常重要,每对夫妇都希望自己有一个聪明、健康的孩子,而不是痴呆儿。
(二)外因:外环境(均平衡,人才能正常生存): 自然环境:水土、空气、植物、动物
社会环境:生产活动、建筑、交通、文化环境(教育)、经济环境。
(三)环境和教育:
(1)环境与健康:人的健康与周围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环境里生活、学习和工作,我们的一切活动都会影响环境,而环境的变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2)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儿童的环境(生活条件),最重要的是社会生产方式,即一定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国民经济生活,而且影响科学文化水平和教育的发展,从而也影响儿童的身体和智力的发展。
要是教育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起到良好作用,在教育方向确定后,还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考虑儿童本身的原因(内部矛盾),以及环境教育与这个内部原因的辩证关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受到良好的效果。
二、生长发育有哪些特点
(一)童年期
1.身体发育速度平稳,身高体重及体内脏器每年均匀生长发育,身体抵抗力增强,患病死亡率下降,但近视、龋齿增多,主要还是卫生习惯问题。
2.情感逐渐稳定,意志力增强,但自控能力仍然较差,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好动好问。
3.由于神经系统进一步发育,神经纤维之间的联系增多,再加上多门功课的学习,儿童语言能力有较大的发展,说话基本能恰到好处,而且有条理,主要是各种模仿的结果。
(二)青春发育期
1.性器官和性机能的发育:女性;男性。
2.以身高、体重为例说明身体的发育形态。身高处于递增的趋势,每10年增长1~2厘米。早晚身高有所改变,早比晚高1~2厘米。女性比男性生长发育早2年。在生长发育期间,人体所摄取的养料首先保证脑和内脏器官的生长发育,其次是躯干,最后才是四肢。营养好身体高大,否则会矮小。男女发育的体型特征:男性:四肢较长、躯干较短,肩、胸宽阔,上臂粗壮,下肢及骨盆较细窄。女性反之。
3.心理的发展:在青春发育期,随着身体内外快速发育,青少年心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逐渐产生了独立性,但又不能完全独立。
4.常见的疾病:龋齿、肺结核、外伤、心律不齐、青春期甲状腺肿大。
(三)青年期(15、16岁~23、25岁)特点:
1.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最体格健壮、精力旺盛、思
维敏捷、运动灵活、感情丰富、欲望强烈的时期; 2.也是发育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6.要慎用抗生素。3.由于性的成熟,对爱的要求,所以如果异性交往、恋爱与婚姻等问题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问题。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不同,所以人的生长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但也存在着一般规律。(1)生长发育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复杂过程:身体大小重量不断增加;各器官组织分化和机能的逐步完善;身体发生一定的形态变化(2)生长发育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具有一定程序的,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每个阶段都有特点,区别于其他阶段,同时每个阶段又彼此有规律的交替、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前一阶段的好坏直接影响后一阶段的发育。(3)各年龄段生长发育的速度不同:身体各部发育的比例不同,即非等比性发展(4)儿童身体各系统发育的非均衡性与统一性 A神经系统:人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最快。B生殖系统:生后头10年没有发育,以后在青春发育期快速生长发育。C呼吸、循环、消化系统与身高、体重发育有一致性,一直生长发育,但在青春发育期增长最快。(5)生长发育包括密切联系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史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互相影响,相辅相成。(6)每个儿童的生长发育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发速度和特点,不仅在发育各个阶段中表现出来,就是达到成熟期也各具特征。由于遗传因素、身体内部其它条件不同及每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不一样,所以生长发育也有所不同,世界上人很多,要找到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却很难。
三、脑活动的特点(学习时大脑皮层机能的特点和规律)学习为第二信号系统的工作,需大脑皮质参与完成。学习为脑力劳动,活动锻炼劳动为体力劳动,均须大脑皮质参与。1.优势法则:外界刺激→使大脑皮质相应区域兴奋(同时使其它的区域呈抑制状态)→形成优势兴奋灶→ 注意力集中→学习效率高。由于儿童神经兴奋时间短,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如听觉过程。2.动力定型:当内外部的条件刺激依一定的顺序不变地重复多次后,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也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形成大脑皮层的动力定型,在行为上形成所谓的“习惯”(如:学习、睡眠、进餐、锻炼、大便等)。3.镶嵌式活动:大脑皮层分工精细,不同区域代表不同功能。不同课程或不同工作性质的事情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不断转换,大脑皮质各区能轮流休息,大脑长时间工作不易疲劳,提高了学习工作效率。这一大脑皮质特性要求学校合理安排学生各种活动及课程交替,注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适当轮换,而且持续时间不能太长。这样就能保证大脑工作的高效能,提高学习效率,保证身心健康。4.始动调节:在人工作学习开始时,大脑皮质工作能力低,然后逐渐提高。神经细胞有惰性,从抑制→ 兴奋或从兴奋低→ 兴奋高转变。这就要求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从易到难,循序渐进,把难度大的放在神经兴奋高时进行。5.保护性抑制:神经细胞由兴奋→抑制(保护性)→ 疲劳(头昏脑胀、瞌睡、失眠)→不能休息→ 过度疲劳→ 影响学习、工作,也影响身体健康,引起神经衰弱。
四、怎样预防近视 a.阅读和写字注意保持30厘米距离和正确的姿势;b.注意自然光线和保证室内充足的照明,光线要从左侧来;c.劳逸结合,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每阅读1小时应休息10~15分钟;d.不要躺着、走路、坐车看书;e.远眺法:在学习或写字1个小时后远眺大自然景色,使睫状肌调节松弛f.坚持做眼保健操每日3~4次 g.青少年还应多吃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各种蔬菜、蛋黄及动物的肝等h.配戴合适眼睛。
服装卫生学总结 篇6
一.服装卫生学概况
1.服装卫生学的定义:
服装卫生学从生理学,卫生学的角度研究衣料,服装与人体生理现象,环境之间的科学关系,根据生理卫生学的观点来指导服装的设计和制作,指导人们科学地购衣与穿衣,以保证人们穿着舒适。简单地说,服装卫生学是研究穿着舒适性问题的一门科学。
2.服装卫生学的研究意义:
首先,随着人类涉足的地理空间范围不断扩大。人们接触到的天然和人为气候条件更为严酷,这就需要在正确的服装卫生学理论指导下开发特殊用途的功能性服装,从而提高恶劣环境下的工作效率。
其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舒适感的追求日趋强烈,除了在工作中要求有穿着舒适的工作服外,休闲及运动中也要求有舒适的休闲服和运动装。所以,开发各种不同使用要求的休闲服装和运动装也就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也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及保障其人身安全。所以,对服装卫生性的研究,可以指导开发舒适性优良的服装,这就满足了大众的需求。这也就是研究服装卫生学的意义所在。
3.服装卫生学的研究内容:
服装卫生学就是以人— 服装— 环境为系统,以人为中心进行研究,从而研究出能够保证人们身体健康的符合卫生学要求的健康服装。使人类能够根据生理卫生的观点来指导服装设计者科学的设计服装,指导服装生产者科学的加工服装,指导服装消费者科学的选购服装与穿着服装,以保障人类有一个健康而舒适的穿衣环境。
服装卫生学这门课主要阐述服装气候与服装,人体运动与服装,皮肤生理与服装,安全防护与服装的基本理论,并就各类服装的基本卫生学性能进行论述。其主要内容为:(1)服装卫生学的基本概念,服装卫生学发展史等;(2)服装气候与服装,含有温湿环境,人体的温热生理,服装气候与寒暑着装等;(3)人体运动与服装,含人体运动机构,运动功能性服装的组成要素与服装设计,服装运动功能性的评价方法以及运动功能性服装的选择等;(4)皮肤生理与服装,包括皮肤的构造与功能,肌肤保洁与着装,肌肤触感与着装,衣料服装中的生态毒性物质及其检测等;(5)身体防护与服装,含有安全防护服装的分类及应用,服装的防虫性,服装的防霉防菌等;(6)各类服装的卫生学性能介绍,如四季服装的卫生学性能,婴幼儿服装的卫生学性能,少儿服装的卫生学性能,成年人服装的卫生学性能,中老年人服装的卫生学性能,运动服的卫生学性能,防护类服装的卫生学性能,服装附属品的卫生学性等等。
二.运动装在服装卫生学方向上的发展现状
运动服是能给人们的运动带来方便且具备吸湿,透气,弹力,贴身等功能的一类服装,它分为专业运动服和非专业运动服两大类。专业运动服即运动员比赛服和训练服及一些专业户外人士所用服装,例如登山服,潜水服等,他们能够为运动员提供最佳的身体外部环境以便创造出优异的体育成绩。非专业运动服也可称为休闲型运动服,多用于一些基于健身,非专业但是十分爱好体育运动的人士,它们也需要能够为穿着者提供优良的舒适性。由于近年来各个国家对体育运动越来越重视,在运动服装方面的研究投入也越来越大,出现了许多具有各种功能的高性能运动服。例如具有吸湿性控制,温度调节,抗拉伸性,防风防雨性以及抗摩擦性等功能又兼具针对不同体育项目要求所具有的专业功能的运动服装。这些对运动服装的研究大多数都从服装卫生学的角度出发,再根据服装人体工学的原理,设计出即舒适又可以提高运动成绩的高性能服装。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服装卫生学对运动装的影响:
1.服装的气候调节性:
人是恒温动物,体温在36~37℃ 之间,当外界环境温湿度发生变化时,露出部分的皮肤温度变化是很大的,而覆盖部分以躯干变化最小。人体舒适的平均皮肤温度为33—34℃。也可以说,保持体温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那么怎么来保持呢?一是靠人体自身发出的能量转化为热能;二是靠衣服来保持体温。服装的功能就是要在人体和外界环境之间营造一个小环境,或者称作“小气候”,好比相当于人们生活在屋子里,调节室内温湿度。人生活在里面就会感到舒服,但屋子是不能活动的,服装穿在人身上可以自由活动。当外界温度低时,采用保温好,导热系数小的材料来做服装。同时,为保持小气候内有一定的湿度这种材料又必需具有很好的吸湿性能。当外界气温高时,则要采用散热快,同时又能吸湿以及放湿的材料来做服装,好将人体发出的热量,湿度很快发散出去。而外界的热量又要不使它辐射进来。
这种服装性能的研究对于长跑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长跑这种运动会使人产生大量的汗液和热量,如果排放后被闷在服装里会使运动员感觉很不舒服,还会大量的消耗体力,影响体育成绩。所以长跑运动服必须要有能快速排汗快干和降低温度的功能。Nike设计师设计的hike sphere长跑服,衣料内面有一个个的突起使衣服材料与皮肤脱离,即使是汗流浃背也不会粘在身上。而且这种面料的降温效果比一丝不挂还要好。有实验证明,这种面料中的负离子对于体力的大量损失起到缓解的作用。利用人体的热能和人体运动与皮肤的摩擦加速负离子的发射,从而使细胞活化,促进新陈代谢,清除体内废物。这一功能可以有效地减除体内乳酸的堆积,加快机体的恢复,使运动员身体的内部以及外部都更加舒适。而对于户外运动员遇到冰雪天气而言利用的就是其中保暖排湿的功能,穿着防寒防雨的高性能运动服无疑大大增加了野外的存活几率。日本运动衣公司制造的Solar A防寒服,采用含有碳化锆粒子的面料制成,能吸收太阳能再转换成热能,而且还可以根据湿度的变化来改变织物的空隙,大大提高实用性。大运动量的滑雪以及登山等运动员常常产生过量的代谢热,在许多环境下热量不能尽快散失,对流性降温逐渐增加。美国Gentec公司开发了一种层压织物,织物中有一层不透水的防水材料,既可阻挡任何湿气从外面潜入,又可以将汗水传送到外面。这些研究都给运动员穿着者带来舒适和健康。
2.服装的皮肤清洁性:
其性能是保护皮肤不受外界的及内部的污染,外部污染如灰尘,不良气体和其他粉末等,服装还要具备外界致病微生物及病毒不能侵入的性能。内部污染是指皮肤表面的汗液,分泌的皮脂,脱落的表皮细胞以及附着在皮肤上形成的污垢等,服装必需具备能吸着这些污垢的性能,并能在洗涤后去除。用吸水性小的纤维材料制成的服装,或者吸水性虽好,但因出汗或者污垢造成吸水能力下降,都会因潮湿而使人体感到不适。同时容易促使皮肤上生长和增殖细菌以及微生物,污染后的服装作为媒介,有时会引发疾病。
其实这种性能是在研究每一种运动服装时必须考虑的,由于运动员的训练是长时的,且许多运动是属于户外的,所以无论是运动员自身排出的代谢物还是户外空气中的污染,都可能会对运动员的训练以及比赛造成影响。如果运动员所穿的服装是具有抗污性的,那么对于穿着者本身而言就降低了被感染的风险,是有益于健康的。
3.服装的活动适应性:
衣服对皮肤的压力即服装压,指衣服是否适合人体动作和身体运动,以及是否影响人的生长发育等。人在活动时,身体部位产生伸缩与变形,所着服装不随皮肤变形而变形时,动作就会受到压抑。因服装而产生的动作压抑,使人和服装之间消耗的无效功增加,生活教率低下,容易产生疲劳。穿过重或过紧的服装,会使服装压增加,压迫皮肤血管,阻滞血流,甚至对体内脏器产生影响。服装的伸缩性小,就会妨碍身体的活动。有报道说,长时间穿着紧裹下腹的牛仔服装,会导致不育,尤其对发育期的青少年尤为重要。服装压对人体的压迫感而为人感知,与皮肤的伸展量,衣料的弹性和衣服的宽松度等有关。从服装卫生学的观点来考虑,服装应有柔软性,可伸缩性,压缩弹性,拉伸强度等性质。
大多数运动项目都是竞技性对抗性很强的项目,队员的动作幅度很大,若运动服的伸缩性不好,就会使关节以及肌肉活动的范围和活性受限,影响人体的运动。所以运动服拥有良好的伸缩性可以更好地增加服装的舒适性。此外,弹力服装对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运动性能起到重要帮助作用。
就拿短跑运动员来说,百分之一秒对提高成绩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运动服能提升运动员的起跑和冲刺能力,无疑对运动员获得好成绩起到巨大作用。例如,Nike Swift运动衣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采用紧身无袖运动衫和短裤,再配上专门的运动长袜,大幅度减少了空气的阻力。此外,swift用弹力纤维及紧身设计,能够保持肌肉协调,防止了运动员在高速奔跑过程中手臂和腿部肌肉因大幅震动导致肌肉疲劳,从而提高了运动员的爆发力和持久力。
再来谈谈游泳运动,科学研究表明,水的阻力大约是空气阻力的800倍,因此水中运动无疑会更加消耗体能,再加上运动员要进行大幅度的动作,如果能减小阻力且加大服装弹力,势必会提高运动成绩。Speedo公司推出了第4代鲨鱼皮系列泳衣,名称为“LZR Racer”。由美国航天局研制的“LZR Pulse”面料制成,具有极轻,低阻,防水和高弹的性能。泳衣的制作采用无缝技术并在泳衣的胸部,腹部和大腿外侧加上了特别的镶条,令水流更舒畅地通过泳衣表面。此外,泳衣中覆盖在人体主要肌肉群上的部分使用了高弹力的特殊材质,强有力地压缩运动员的躯干与身体其他部位,降低肌肉与皮肤震动,帮助运动员节省能量,提高成绩。
从上述几点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服装的卫生性能在运动装中的大量运用。可能有一些性能,我们至今还不能将其运用到服装中去,但服装卫生学的任务,就是在这千变万化的服装组合中,去研究以及探索对人体卫生保健最有利的理论和方法。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1.运动服装功能的复合化:
首先依据标准,对面料的功能性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评价。从而使各项功能性以明确,可靠的数据结果进行评判与比较。其次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各项性能,使得吸湿,保暖,弹性,轻便,柔软,防风,防雨,抗菌,防紫外线,耐磨等性能更持久,更有效。在此基础上功能复合化是运动功能产品开发的趋势,当然复合功能也是根据实际需要,我们不用一味的追求多功能化,只要适合就好。
2.运动服装的科技化:
该趋势特别表现在高科技手段用于新面料的开发及服装结构设计和产品加工工艺上。近年来,高技术在运动服装上的应用实践表明,运动服装科技化在国际上已成为重要趋势,并在提高运动成绩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加大与知名面料生产商,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的合作,开发功能多样化的面料,制作结构更加合理的服装,以此提升运动服装产品的科技含量。3.运动服装产品的环保化:
运动产品也要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走绿色环保之路。许多公司在其发展的初期,就将环保理念牢牢渗入其中,原料使用绿色环保纤维,后整理不仅要考虑功能性更要全面考察后整理助剂的使用对人体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例如RecoTex—cool产品即是一种用废弃物回用聚酯纺出的异形纤维用于运动服装,还有一些运动新品牌已采用可持续利用的有机棉或大豆纤维,另外天丝绿色环保纤维等面料也开始了在运动装中的应用。
卫生学综述 篇7
为促进卫生装备与医学工程事业科学发展, 繁荣学术交流, 本刊“综述”栏目面向全国读作者征稿。该栏目主要是介绍医疗器械、卫生装备、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热点问题。向该栏目投稿, 优秀稿件的出版周期将大大缩短, 欢迎您踊跃投稿。
论文应反映卫生装备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并就选题的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论述。论文格式参照本刊稿约, 请保证文章版权的独立性, 严禁抄袭, 文责自负, 请勿一稿多投, 谢谢!
(注:凡来稿请务必在稿件开头注明作者通讯地址、邮编以及联系电话和E-mail, 以便我们及时与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