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的美术教育

2024-10-26

浅谈农村的美术教育(精选10篇)

浅谈农村的美术教育 篇1

浅谈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现状

论文关键词:“农村中学” “美术” “专业素质” “美术教育” “美术课程”

论文摘要:农村中学缺乏合格的美术教师,美术课堂教学的缺失现象严重,让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蒙上了阴影。在提倡教育均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值得深思。笔者认为:要改变农村中小学目前的状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以求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

(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

(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

(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因为,统一的美术教材,不可能适应所有的地区与学校,各个地方的情况千差万别,只有针对各校的实际情况,立足自身,分析校情、教情和学情,才能用适当的教材及教法,来出色地完成美术课的教育教学任务。

浅谈农村的美术教育 篇2

一、教师需要转变自身观念

教师自身对美术教育观念还没有转变, 一直抱着七十、八十年代的美术教法不放, 认为美术课就是图画课, 只要教学生绘画一些简单的人物、动物、静物就行了, 至于其他方面可教可不教。其实, 美术课的内容及任务远远超出具有以上教育观念的教师的想象。因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 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2.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3.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4.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5.提高学生发现美, 感悟美, 创造美的能力;6.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综上所述, 我衷心地希望教育观念还未转变过来的美术教师们, 为了培育祖国的未来, 培育我们的下一代, 为了时代的需要, 抛弃旧的教育观念, 来学习新的教育观念并转化为新的教学方法, 将我们的农村孩子教育成具有审美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农村小学硬件不足

由于农村小学经济条件较差, 大部分学具学生无法准备齐全, 美术教育教学的硬件不足, 比如彩纸、吹塑纸、蜡光纸、宣纸、白卡纸、橡皮泥、刻刀、各种颜料等都不能带齐。有些材料由于区域的限制, 连教师都无法准备齐全, 有钱在当地市场上也买不到自己在教学中所需的材料。从而导致教师也无法完成课本上的纸工、泥塑、雕刻的教学内容, 只好向学生叹口气说:唉!我们这里找不到书上所需要的材料, 我们也就无法做出像书上那样漂亮的工艺品来, 干脆同学们自己看书了解一下就行了。学生们也只好望洋兴叹。时间一长, 学生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爱好就会大打折扣, 从而降低了美术课的美育价值。跟着也就出现了一种现象, 当农村的学生考上高等学校时, 其他学科不比城里学生差, 但美术科就相差太远了, 城市里的学生习以为常的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农村学生却是从未见过, 美术知识更是少的可怜, 甚至几乎为零。很多考上高校的农村学生都会说: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只是学会用铅笔画画, 其它的什么也没学到, 现在有条件我可以尽情地学习美术了。这就是农村学生的心声。

为了不让我们农村的学生在今后出现以上情况, 尽量缩短农村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 我现在就谈一下本人从事美术学科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心得体会以供大家参考。

1. 遇到多数同学都能带齐的学具, 只有少部分学生由于经

济条件差, 无法准备齐学具情况时, 就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 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让学具准备齐全的同学把学具借给学具不齐的同学用一下, 以便大家都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每节美术课在课程的设置上要打破课本的束缚, 因陋就简, 挑选农村小学生能够找到、找齐的课堂内容来布置任务, 决不能因为教师的盲目追随课堂花哨随意给学生加重负担。

2. 对于比较昂贵、在当地又买不到的学习材料, 比如水粉、

国画颜料等, 我就不要求全班学生都准备, 而是在教学此内容前几个星期, 让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提前向家长说明情况, 让学生把买材料的钱带到学校交给我, 然后我自己或托人到县城购买所需要的学习材料。到教学这一内容时根据学生准备学具情况进行分组教学, 4-6人一个学习小组。这样就可以让大家都认识了水粉、国画颜料的用法及色彩等。

3. 遇到可以找替代品进行教学时本人绝不错过机会。

例1:在教学一年级下学期第十六课折纸浸染时, 由于学生无法准备宣纸及颜料, 我就让学生带上2~3张餐巾纸, 教师自己带一张宣纸或棉纸, 再带上红墨水、蓝墨水、或者是带水的颜料。先教给学生基本知识, 什么是宣纸及染纸的基本方法, 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把自带的餐巾纸折叠好后, 排队上讲台来进行浸染。染出后的效果不低于用宣纸浸染出来的。本节课气氛活跃, 教学效果很好。

例2:在教学三年级上学期第二课插接玩具时, 课本上需要的材料是吹塑纸, 但学生没有。我就让学生把家长抽烟时剩下的包装一条烟的包装纸找来, 如果家里没有就到小百货找来, 拆开后就可以做插接玩具, 做完后的效果也跟吹塑纸做出的悬殊不大。然后再用颜料涂上就显得更加漂亮, 这样学生就得到了动手、动脑的锻炼, 从而也体会到了自己亲手劳动的成就感。例3:在教学低中年级的泥塑时, 由于大部分学生没有钱买橡皮泥, 我就让学生从自己的家附近找一些粘土用塑料袋装好带到学校。在教学时注意强调教室卫生, 结果学生带来的粘土中有黑色的、黄色的、白色的, 捏出来的物体只是颜色要稍微单调一些, 但是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4. 让学生自己在家里建立一个百宝箱, 找一个纸盒放在自

己的房间里, 把自己平时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适合自己在美术方面用到的废旧物品收集在里面, 等到上美术课需要时再拿出来。

收集的物品教师在开学初就要有目的地告诉学生。例如在教学中常用到的鸡蛋壳、可乐瓶、酸奶瓶、细铁丝、纸烟盒、旧挂历等。学生准备好以上废旧品后, 对我们的美术教育是大有好处的。

5. 根据当地的特点, 教师还可以利用周围一些容易找到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

由于我长期以来都坚持以上5点进行教学, 我所任美术课的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在校内举行的画展、黑板报、学习园地等活动中都表现了较高的美术技术。有的学生进入中学后更加体现出了他们自身的优越性。

浅谈农村美术教育的困惑及对策 篇3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困惑;对策

随着国家实施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我国的艺术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由于诸多原因,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大多数家长、教师只关心语、数、外等主要考试科目成绩的高低,对于美术课视而不见,学生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也无暇顾及。笔者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实践体验、观察思考,总结了以下六个弊端及相应对策:

一、教育评价因素的影响

由于我国自身教育的实际原因,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育放在首位,大多数学校领导、教师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家长只关心孩子的排名。为了孩子能考个好成绩,考上名牌学校,多数学校教师随意占用每周仅有的一节美术课,特别是临近期中、期末出现争抢美术课的尴尬局面。有的学校甚至一节美术课也不上用主科代替美术课。只不过为了应付领导检查,课程表上却安排着美术课。尽管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了《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使学校美术教育更加规范。虽然国家实施素质教育也有十年了,在农村素质教育并没有引起重视。农村美术教育还有许多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导致农村美术教育受到考试制度的影响。要想改变这种教育现状,关键还是要改变目前教育评价制度。

二、观念落后,意识淡薄

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农村大多数人忽视美术教育。认为美术课是副科,他们单纯要求孩子学好主科就行了,没有必要在美术学科上下工夫。许多家长及学校领导、教师认为美术就是画画,是一门技法。这样错误的认识使他们不了解美术知识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能够帮助学生陶冶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创造力、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更忽视了美术教学对学生手、脑、眼综合训练的过程。面对学校领导、教师、家长不理解美术课在孩子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针对这种落后思想就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向他们耐心细致地阐述现代社会中美术与社会生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要努力提高家长、教师正确的美术教育观,同时加强教学监督,杜绝随意安排非专业教师从事教学工作。

三、教师专业素质偏低

农村学校美术专业教师几乎没有,有的美术教师只是美术爱好者,专业知识也不高,大多数美术教师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让这些不懂美术的老师上课,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另外教师对教学大纲钻研不够,对教学目标的要求理解不到位,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认识不当使得教学效率低,限制学生主动学习美术的愿望。可见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自身业务能力在培养学生兴趣方面起着直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是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改变这种现状的主要策略是加强师资培训,提高农村美术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各级教育部门要有计划地对教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他们对教材的分析理解能力、组织学生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教学设备的能力等。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进行区域内美术教师交流,定期对教师进行专业素质考核。另外,教育主管部门也要采取有效办法吸引美术专业教师深入农村教学,以缓解美术教师不足的问题。

四、重技能训练,轻美育教育

新的《美术教学大纲》中指出:“美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大纲》中明确规定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然而,农村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偏重技能训练,把美术课与绘画课相等同。要么简单地作一下示范,要么让学生看着教材画,缺少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欣赏课开设。这样就失去了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使美术课单调无味,失去了美术广义的特点。

教师给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养成爱祖国、爱学习、讲卫生、爱惜粮食的良好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同时加强美术欣赏课教学,既拓展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提高了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还可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生动形象的深入分析、理解,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增强学生辨别善恶、美丑的能力。比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秦大虎、张定钊的油匦《战斗中成长》(抗战时期一位满载而归小战士的形象),齐白石的国画《群虾》(栩栩如生游虾的形象表达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另外,广泛开设手工制作、剪纸、编织、泥塑、拼贴添画、装饰画等课程。用多种形式的艺术语言训练学生的动手、动脑设计能力,让学生从中感受艺术美。

五、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农村美术教师主要采用讲授法(教师通过语言向学生讲解知识)、演示法(教师做范画,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这些教学方法比较死板单调地向学生强行注入美术内容,不考虑学生的心理感受,看不到学生个体差异。使学生学习时很被动,增加了学生厌恶美术课的情绪,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不能发挥学生想象创造的精神。

教师要根据具体教学内容,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的学生,从教学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学方法。鼓励肯定学生的创意,积极展示讲评学生作品,分组分工合作练习,让学生相互评议作业得失,探究体验创作过程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能够积极主动地观察、思考、发现美,让学生消化和掌握美术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六、教学条件、生活环境的制约

城乡差异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城乡学校之间教育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有限,在美术教育上的投人自然非常少,美术器材严重不足、教学设备单一。另外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相对接触美术的机会较少,视野不开阔,对美術知识的积累有限。学生自身有一种畏惧不自信感,从学生组织的画面看给人一种胆小、害羞的情绪。针对这些现状教育主管部门要增加美术教学设备的投人,给农村学校提供一定的教学经费,确保美术教学工作正常化,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教师要改变农村美术教育落后的状况,就要转变观念重视农村美术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深刻理解美术新课程标准,结合农村美术教育的特点努力探索、改善农村美术教育中出现的问题,自觉把农村美术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当中,全面提升农村美术教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美术兴趣的培养 篇4

关键词:农村;美术兴趣;小学生;

素质教育在我国当代教育界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它标志着我国教育观念的重大转变。基础美术教育又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学生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学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近几年来我们国家也非常重视美术教育,许多学校也取得了不少教学成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影响学生对美术兴趣的原因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求知欲望的源泉,是成才的动力。特别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美术教学条件不好,更需要教师的不断探索与研究。根据我对顶岗实习所在农村小学学生的观察,对农村学生对美术的爱好,以及家庭态度、学校课程开设情况、教师的师资教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了解,从孩子开始动笔到小学五六年级对美术有兴趣的孩子明显减少;短短的几年教育,怎么使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下降了如此地步呢?经过调查分析,有如下因素。

(一)家长陈旧的思想观念

上学之前,农村里大部分孩子就常在山上田地里玩耍,就这样度过了他们的学龄前日子。因为要养家糊口,家务繁多,有些家长总想着早点送孩子到学校读书,不用整天看着孩子。能入学的孩子由于太小进入学校,长时间下来容易讨厌学习,而没进入学校的孩子则成天在外玩耍,没有好的行为习惯。进入了小学阶段后,家长都认为学习成绩是最重要的,而这个学习成绩在他们眼中就仅指语文、数学、英语方面。他们认为画画是玩,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的关系,只要求孩子学好语文、数学、英语,便忽略了对孩子各种能力、兴趣的培养。强制其只学习文化知识,这样就扼杀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

(二)校园老式的教学管理模式。

以前大部分学校学校都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学校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成绩和学校的升学率。很多学校不开设美术课,就算是设了美术课也是形同虚设。就算美术课正常进行,课堂上,或没有美术方面的资料,或为了省事,老师就只教学生临摹作品,要不就是照着书画,要不就是照着老师画的画,课堂气氛沉闷,是使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这些都局限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创造力的发展兴趣培养。现在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许多学校的教育意识没有转变,许多老师的思想观念还没改变。

(三)小学生自身心理、生理的发展

学龄前期的孩子,他们用笔随便乱画线条圈圈,乐在其中,但大人却看不出画的是什么。这时候千万不要阻止或能骂他们乱画的行为,而要鼓励、支持、称赞他们。接着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开始想画某种东西了,已经能画出一些形象来了,用笔也较流畅,他们不求外形的准确,只求表达出他们的思想和感情。这时孩子的画里充满了天真的想象。这种想象的发挥是极可宝贵的心理品质,这时候的绘画心理也是最值得重视的,大人要珍惜和小心爱护培养。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逐步进入写实期,这时期孩子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都有所提高。他们认为画得

越像就是画的越好的。幼儿时期的那种大胆渐渐受到写实的拘谨。但由于画画技法不好,他们又往往对自己的画不满意,很容易失去对绘画的兴趣和信心。因此,从整体看来,五六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二、提高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越来越越重要了,那么该怎样来培养农村小学生对美术兴趣的呢?学校外面的因素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改变内在因素,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从课堂抓起,培养其兴趣。

(一)读懂学生心理,发展兴趣培养

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使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教学观念,提高审美意识

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不能有副科意识,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等意识。教师应主动将美术与其他各学科结合,渗透各学科知识,体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知识和意识,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因为农村教学条件的限制和教师水平的差异,使得农村的美术教育参差不齐,美术教师的个人意识也有差异,我们的美术课并不是把学生培养成画家、美术家,也不是为了应付一节课或者认为是简单的陪孩子玩。在学习过程中是为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审美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也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少有居高临下的指责。

(三)改革课堂教学方法

过去有些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教师讲,学生听,致使学生思想没有创新,这样就使学生失去了兴趣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直观、形象、生动,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对学生因材施教,让他们感到上美术课是一种享受。教师不能再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课堂教学内容不能只能是简单的讲讲或是让学生自己看看就上自习课了。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使学生真正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老一套的传授知识,应该是引导、发现在创作的过程,利用情景教学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要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四)充分利用已有设备,直观教学。

只有搞好课堂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美术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上美术课时,总不能天天“游戏”,时间长了就使得美术课单一枯燥。要搞好课堂教学,我们还要利用现有设备,培养学生兴趣,上好美术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激发人的创造热情、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学生没有学习兴趣,那么就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现在上美术课很多的都是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有些图片可能印刷次数过多,颜色与原图有出入,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但农村却没有这样的教学设备。只有通过老师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等,通过作品欣赏等,才能使学生增加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学生在不断的艺术熏陶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

(五)就地取材,让学生愉快地学好美术

美术课要准备不少材料,如果没有材料,美术课便难以开展。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美术的兴趣,可以将家乡有的材料引入课堂——没有橡皮泥,可用田地里的泥巴代替;树叶、树枝、稻草,还有鸡蛋壳、毛线、石头,都可以用来上手工制作课。

让学生把美术创作与手工劳作相结合,全面调动他们的感官去观察、分析事物的颜色、形状等,并进行思考,考虑如何选择工具、方法进行制作作品。在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创作,从中感受到创造的成就感。随而提高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学兴趣。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因各种客观、主观因素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难题,这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每位教师、每位学生,甚至全社会的正确认识和关注。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术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鲜活生命力,它对学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更应该引起重视,要让农村的小朋友也成为一个爱美懂美的人!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的艺术[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3年

[2] 袁振国主编·教育研究方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3] 尹少淳著·美术及其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

[4] 郭声健著·艺术教育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年

浅谈农村远程教育的重大作用 篇5

一、开展好远程教育,解决农村学校资源缺乏的现状。

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很多教学设备不齐,教师很难上好一堂课。如果利用远程教育接收来的资源、关盘,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多教师专门用讲,但效果一点也不好,利用接收来的资源进行教学,情景交融,学生益于接受,能把自己当作里面的学模仿里面的学生的学习方法。这样就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注意力,转变了缺乏资源而受影响的负面因素。在新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着一科,每课时都涉及到录音机、挂图等教具,由于学校资源短缺无法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我们只有通过远程教育,为山区小学开足、开齐、开好课程创造条件。

二、开好远程教育,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

兴趣使人们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想活动。有了兴趣,学生

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才能够不知道疲倦地学习。在课堂上为了让课堂“活”起来,就必须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每个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不得了,学生软绵绵的,一点提不起精神来。教师费了力气,反而没有用,久而久之,也就身心疲惫了。如果课堂山河利用远教资源,教师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可以跟随资源走,他们也就“活”起来了,注意力也集中了,学习兴趣上来了。这样,比教师讲一百遍都起作用。

三、开展好远程教育,丰富课堂情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凭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给学生上课。学生门经常注意力不集中,特别是大热天,十几岁的孩子就像八十岁的老人,他们不管是坐态,还是回答问题的样子,给人的感觉就是老爷爷、老奶奶,一点活力也没有,在这种情景下,老师觉得很累,学生更累,并且一点也学不好。自从远程教育开展以来,很多细节学生可以从电脑、电视里面看到,即使是枯燥的语文课,他们也可以从电视里面看到画面,让死气氛活跃起来。

四、开展好远程教育,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传统的教育方式都只注重考试,不管你平时怎么学,只要考试考得高分就性。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这样的说法: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书本上的知识也选着学,要考的重点讲,不考的就略讲。这样下去很多学

浅谈农村的美术教育 篇6

黄飚

摘自:《崇明教育网》

在二期课改深入推进的今天,美术教学的理念也要更新。以往的美术课中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绘画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把学生画得象不象作为评价学生习作的标准,而忽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其实,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情感性”是所有艺术的一个基本品质,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其根本目的正如我国近代美学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感情为目的者也。”美术课能陶冶、培养学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因此,要加强农村初中美术课中的审美教育,这与二期课改的理念吻合的。

一、开展农村初中美术课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农村初中美术课审美教育,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

美的事物生活中处处都有,但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和增强的。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爱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比如,外出写生时见到的旷野里随风婆娑的芦苇,江边翔集的江鸥,大江上飞架的大桥,挺拔的雄姿,映衬在的绿荫花丛的农民新村……都能唤起我们艺术表现上的激情。再如:嫩绿的春芽、火红的秋阳、皑皑的白雪、湛蓝的大海……都能引起我们对美的构思与遐想。这时老师及时地审美讲解和示范能激发学生不可遏止的审美创作的冲动。当学生把握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真谛,捕捉到了现实生活中美的瞬间的时候,他们表现美的欲望和激情被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会大胆地运用各种材料,并进行绘画上的创新,表现他们心中特有的对生活、对美的感悟和憧憬。因而,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乃至一生都将具有积极的影响。

(二开展农村初中美术课审美教育,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能提高学生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如在欣赏西方著名的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和著名的雕塑《米洛斯的阿芙罗狄特》过程中,由于这是学生第一次欣赏人体艺术。课堂上,学生会窃窃发笑或忸怩不安。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往往对人体绘画作品和淫秽画刊分辨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在美术课上,教师要转变学生的传统观点,消除学生对人体艺术的神秘感,让学生树立对人体艺术欣赏的正确观念。通过这种审美教育,死学生形成辨别美丑的能力,自觉追求高尚的美,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农村初中美术课教学如何开展审美教育

(一)培养高尚发审美情趣

情感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一种功能,是无可非议的。美术作品常常对人产生情绪感化的作用,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曾经征服过不少人,许多人从中受到了爱美情操的感染。美术课要善于发掘艺术作品内在的健康的感情因素,使之转化为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他们爱美的情操。这种情感教 育可以通过参观、作品欣赏、写生和临摩优秀作品等多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也应该从自然、社会和艺术等范围 多方位地展开。如家乡风景的写生和校园风光的描绘,能激发学生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和保护校园环境的责任感。

(二)培养多种形式的美感

作为视觉造型艺术的美术,无不依赖形式而存在。学生接触美术,首先接触美术的审美形式,即构成美术作品的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肌理等。学生们通过对这些形式美的感受,构成了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所以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能力,就成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方面。

如在初中美术课的最初阶段,首先引导学生去认识线条的魅力。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是造型的基础,各种不同粗细、浓淡、干湿、疏密、轻重及抑扬顿挫、刚柔并蓄、变化莫测的线条,表现了不同造型、不同质感的千变万化的事物。美术教师要善于选择有代表性的优秀传统作品指导学生去进行欣赏和分析,然后通过白描练习加深理解。在课堂中则通过临摩优秀素描作品和写生,来培养学生对这一造型因素的感受和表现能力。又如在美术课中教师通过讲解、观察、练习,使学生懂得色彩的一般知识和调配方法,培养他们对色彩的观察分析 能力。进而掌握这一造型语言。在图案课里,则让学生了解诸如均衡、对比、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形式 法则,并通过图案组织规律的训练,系统地了解和初步掌握造型艺术的形式美规律。

(三)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美术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想像力和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以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去从事改造生活的实践。农村学生的见识虽然不如城市的学生那么广泛,但同样对美的事物充满幻想,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他们的丰富的想像力转化为审美创造力。这种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以学生逐渐形成的想像力为前提,又以在美术课中逐渐学到的技能技巧为必要途径。学生们运用所学到的有关线条、色彩、比例、构图、透视、解剖、质感、肌理等造型手段,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就能够变无形的想像为可视的形象,创造出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美术作品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篇7

1 留守儿童在受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人格发展不健全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教育对人格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1) 孩子正处于情感、性格变化的转折时期, 长期与父母分离, 极易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

(2) 留守儿童放纵溺爱型家长多, 主要是监护人管不了, 不敢管, 不会管, 外出父母舍不得管, 留守孩子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 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1.2 学习习惯、成绩较差

(1) 父母对子女总体期望过低, 缺乏硬性约束, 孩子完成学业认为自己是尽义务。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大多数留守儿童和祖辈或其他亲戚、熟人生活在一起, 普遍年龄大, 身体差, 文化层次低, 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因此导致成绩较差。

(2) 学习上缺乏主动性、自觉性, 心不在焉, 应付了事。即使出现了一些坏的习惯, 也无人纠正, 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坏的学习习惯。

1.3 思想品行差

儿童的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律阶段, 自律能力很弱。只要不犯大错, 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 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 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 存在行为偏差。如不听祖辈教导、不遵守规章制度等行为。

1.4 缺乏安全感

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 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 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保护意识和防范防护能力, 导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等安全事故发生。久而久之, 留守儿童就缺乏安全感。

1.5 缺乏亲情

研究表明, 亲子抚养比隔代抚养和寄养能更好地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留守儿童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 往往焦虑紧张, 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和安全的忧虑。

2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经济收入与子女教育之间取舍失衡

绝大多数农民没有认识到教育是最大的投资, 而认为其是最大的负担。

2.2 家长 (或监护人) 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形成巨大落差

外出务工的家长整日忙于打工, 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 对孩子的困惑、需求、交往、兴趣的关注就更少了, 家庭教育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2.3 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与儿童身心发展不相适应, 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并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

3 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方法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 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的问题, 由于这一人群正在加大, 问题正在凸显, 因此, 我认为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整体地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 才能够标本兼治, 彻底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3.1 在政策体制上,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逐步消除城乡差距

政府应制订和逐步实施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 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 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 给予农民工及其子弟以切实的市民待遇, 适当鼓励、帮助民工将其子弟带到城市上学和生活, 充分发挥家庭的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配套改革到位前, 可先期开辟打工子女就学“绿色通道”, 使其享受与打工所在地孩子同等的受教育的待遇, 免除一切限制和收费。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

3.2 在教育体系上, 要重点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

一是农村开办寄宿制学校。农村留守学生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 学校和教师的教育功能不能更有效的发挥。因此,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力度, 不断完善其基础设施, 要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 让留守儿童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二是学校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 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 与家长交流, 使学校内外对儿童的影响产生合力效应。

三是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 分类区别对待, 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要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 开通家长 (监护人) 热线, 组织留守儿童参与文体娱乐活动, 多与他们沟通交流, 慰藉他们残缺的感情。

四是大胆创新课程设置。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强化留守儿童自尊、自立, 帮助他们知法、守法的知识技能;学校成立心理咨询机构, 开设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课程, 专设心理教育教师, 共同对儿童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 为留守儿童排忧解难, 引导儿童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 帮助儿童健康、和谐发展。

五是要切实加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 建立与之配套的学校、学生和教师综合考评体系。

3.3 构建一个以“留守儿童”为中心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

一体的教育保护网络, 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因人落实教育保护方案。

学校方面:开展安全法制讲座, 开设心理教育课程, 充分利用学校阅览室、图书室、兴趣小组等阵地,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老师加大家访力度, 通过家访、座谈、结对帮扶等办法, 给学生以更多的关心。针对此问题, 我校开展师生同学习、同活动以及“四个一”活动 (一个教师联系一组留守儿童, 每天一起吃一顿饭、每周一次谈心, 每月一次与父母网上见面) 。

家庭方面:留守儿童父母应主动配合学校工作, 在外出打工之前, 一定要将自己在外打工的情况、联系方式等告知学校, 并主动地与学校加强联系, 以便及时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状况;要加强与子女的交流和沟通, 至少每周联系一次, 还要经常与临时监护人保持联系, 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利用打工的淡季, 尽可能多回家与孩子团聚, 做到挣钱与关心子女教育两不误。

社会方面: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宣传和监督, 营造全社会关心“留守”儿童的氛围。建立“关心留守儿童工作委员会”, 适当开展少年儿童活动, 弥补儿童离开父母后的空虚感。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公共娱乐场所的管理、整治, 加大社会闲散人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 共同营造孩子积极向上的良好环境。

3.4 发展才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

留守儿童不仅仅是教育问题和生活问题, 更是经济体制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就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 所有的问题才能得到根本解决。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篇8

关键词:留守儿童;现状;原因;教育;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据统计,我国留守儿童数量有229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占86%。留守儿童在全国的分布也很不均衡。

一、农村留守儿童目前的状况

1.心理自卑,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我们班上有一位同学,一开始成绩非常优秀,父母在外地以擦皮鞋为生,当同学们知晓后,他深感自卑和羞辱,成绩每况愈下,在日常和这些留守儿童的交往中,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当被问及父母的职业时,这些孩子总会稍稍停顿一下,眼角流露出些许低落,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显示出自卑。

2.对亲情的渴望

留守儿童通常比同龄人懂事,能够理解父母的做法和尊重父母的劳动,由于留守儿童年龄较小,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父爱母爱,他们需要和父母交流和沟通,向父母倾诉自己遇到的一些困难、心中的苦闷。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他们经常通过玩游戏来排解自己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我们班上就曾有过这样一个学生,他下午一放学,为了省几块车钱,徒步到集镇网吧上网,一上就是一个通宵,我找到他谈话时,他说只有在玩游戏时才感到快乐,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受刑。父母忙着打工,无暇顾及他。

3.缺乏社会责任感,自私自利

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对家庭、朋友、邻居、社会冷漠少情,自私自利。

4.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像梳头、洗脸、铺床、整理衣服和用品,打扫房间、缝扣子、系鞋带、洗鞋袜等比较简单的日常生活小事,在幼儿大班就应该会做。然而在已上到三年级的孩子中,也只有少数儿童能做到其中几点,即便是五年级的学生中还有很多方面没能做到。在他们看来,这些事情是监护人做的,从来不觉得这些应该是自己做的。

二、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现象呢,原因何在

1.家庭概念模糊

0~6岁是人生行为习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父母外出务工,收入普遍不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对孩子的教育也就忽略了,加上父母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以为只要物质上满足了孩子就行,这些对孩子学习、身心发展极为不利。祖辈隔代抚养大多溺爱孩子,以生活照顾为主,对孩子学习的辅导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学校教育不足

中国地大物博,教育资源分布却很不平衡,特别在农村,师资严重不足,有的班级五六十人,教师没有精力,心有余力而力不足,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在学习上、生活上很难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对那些有问题的留守儿童更是难以管理。

3.社会环境不良

在互联网、电视、电影、录像、影碟、书刊等文化传播媒体中,有的为了追逐市场卖点,牟取暴利,渗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等腐朽内容,对缺少亲情关爱、性格孤僻、苦闷无聊的留守儿童具有腐蚀性和诱惑力,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三、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

为了对这些留守儿童全面负责,使他们成人成才。我们该如何做呢?

1.学校多给留守儿童关注

留守孩子远离父母,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应对留守孩子多一点爱心、多施温暖,可通过谈心等方式,帮助留守孩子树立自信,塑造乐观的心理品质。

2.发挥家庭职能

家长在教育理念上换换脑,在教育方法上变变脸,改一改以往传统的做法。由学校出面向在外打工的家長发出一封信,希望他们在跟家人联系时,不忘与孩子沟通交流。有可能面对面接触当然好,不可能的话,也该通过电话、书信、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联系,在联系过程中渗透情感教育。事实上,亲子之间的感情、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对孩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社会齐抓共管

加强网吧等游戏场所的监管,严防黄赌毒对孩子的毒害,在每个村委会设个图书室、多建几个游乐场,让孩子闲暇之余有玩乐的场所。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一起努力,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浅谈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篇9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当落后和贫困的状态,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本文就如何发挥农村自然优势,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谈几点看法。关键词;农村、幼儿教育、现状、发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我市各级党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农村幼儿教育事业坚持以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努力改善办园条件,提高保教质量,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总体发展还是好的。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为了让孩子们得到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为了我市的学前教育计划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我提出的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

成的,因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

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另外幼儿家长的观念改变也尤其重要。由于农民经济收入

偏低,农村家长隔代教育现象严重。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

后,不重视幼儿教育。农村家长更多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健康。或是重视智力的培养,轻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很聪

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

还有就是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

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

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小作

坊式的私立幼儿园在我镇相继办起了好几家,他们名义上是以

幼儿学前班为主但实际操作中却以小学低年级课程为主,主要

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却很受

家长的欢迎,许多孩子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家长也要求我们教

幼儿写字,做算术题,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为标准

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

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

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

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

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幼儿园要开班家长学校,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

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共同促进幼

儿全面和谐发展。

邀请家长来幼儿园参观幼儿的一日生活,参加班级的节日庆祝活

动,以加深家长对孩子的全面了解。让家长看到孩子们在幼儿园是怎

样开心快乐的生活的学习的,是怎样在好玩的游戏中学到知识的。彻

底改变家长认为教育就是读书认字的陈旧观念,从根本上认识游戏活

动的重要性,解放孩子的天性,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优势。

人们往往认为农村幼儿教育的最不利因素是资金的匮乏、设备短

缺。其实恰恰相反,农村幼儿教育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区资源。充分认识大自然对孩子的影响力,让农村孩子回归自然,是发挥农村

幼儿教育优势的重要途径。比如,田野是农村孩子很好的游戏天地,在田野里玩泥巴、放风筝、抓泥鳅、捉蚂蚱、打土仗,在田埂上跑步

等,这些活动非常有利于孩子发展动作,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教师

也可以在空旷的田野里固定几根木柱让幼儿练习攀爬。刚开始可设脚

蹬,随着能力的发展,可逐步取消脚蹬,类似爬树,这种运动有利于

发展幼儿体能。教师还可以让幼儿参与简单的劳动,如捡麦穗,掰玉

米、摘苹果、拾棉花、给菜浇水,捉虫、等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参

与力所能及的劳动的意识、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又能使孩子知道

粮食来之不易。另外,农村的孩子可以自己饲养小动物,如小鸡、小

兔、小猫、小狗等,在实践中学会关心,爱护小动物,促进情感的发

展。

三、优化环境,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幼儿园环境与幼儿全面发展息息相关,不管是外在的物质环境

还是内在的心理氛围,其好坏都直接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组织实施不分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农村幼儿园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充分地加以利用,挖掘农村幼儿教育的优势,将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

作用。农村幼儿园布置环境,要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农

村自然条件好,活动场地大的优势,又要注意因陋就简,少花

钱多办事,不要盲目的项城市看齐,教师可以多利用自然物如

树叶、种子、各种废品等制成各种图案,玩具来装饰活动室,用野果蔬菜拼成各种飞鸟走兽,用树叶杂草构成各种景物等。

草构成各种景物等。

四、发挥传统游戏的价值

简陋的设备与教学质量之间并不成正相关,农村幼儿园游戏

浅谈我国农村与城市教育的差1 篇10

据新华社北京13日电农村人口中低学历人口的比例远远高于城市人口,城市人口中高学历人口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人口的比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距成为我国最主要、最显著的教育差距。这是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课题组,于近期发布的研究结果。研究表明,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现在国家已经开始关注教育问题,但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我国城乡教育之间仍然存在差距,而且这差距随着学历的增高明显拉大。在我国,城市教育相对发达,乡村教育相对落后,城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差距比较大,如何加快乡村教育的发展步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是我们建设和谐教育的首要任务。

一、目前我国城乡教育间的情况及特点

(一)、随着学历的增加,城乡教育差距逐渐拉大

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51.5%和16.3%;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41.5%和32.4%;高中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6%和21%;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8%和13.2%;大专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2%和11.1%;本科文化程度的人群在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所占的比例分别是0.02%和5.63%。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这些鲜明的数据给了我们更加直接的视觉冲击,让我们清楚的看到,我们国家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而且形势比较恶劣。随着学历的增高,这差距逐渐拉大,这在无形中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带入到下一代中,使得这种差距在隐形的复制。

(二)、我国现在重点大学农村学生减少

有关课题组研究表明,国家重点高校,占有较多文化、经济和社会资本的社会阶层的子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学生和弱势阶层的子女逐渐减少。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相对较弱的地方性高等院校聚集了较多农村学生。这表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转移为隐性的、更深层次的城乡差距。

研究表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家重点大学,20世纪90年代以来招收的新学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清华大学2000年农村学生的比例为17.6%,比1990年减少4.1个百分点。

(三)、高中教育成不均等瓶颈

研究表明,现实存在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距并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整个教育体系结构性不均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高中阶段机会不均等的一种积累和延续。

1998年至2002年,我国高中到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46.1%上升到83.5%,增加了37.4个百分点。农村普通中学的数量在逐年减少,降低了7个百分点。2002年,全国城镇人口占39.1%,农村人口占60.9%,但农村的普通中学却只占49.6%,城市中学数量首次超过农村。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中教育的发展的不平衡和滞后,成为影响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瓶颈。

二、我国当前教育差距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城乡间教育条件的差距巨大,农村教育困难重重

我国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是反映一个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和投入程度的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长期以来,我国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与其他国家比较明显偏低。近几年来,我国在教育投入方面虽然已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教育的投入仍然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世界上许多比我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而且教育投资分配不均衡,具体表现为:教育投资不均衡,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师资水平差距明显。

(二)、重点学校制度及其引起的高额择校费

现在重点学校的学费比较高,农村的收入水平低,明显负担不起高额的教育费用,因此不得不选择水平低一级的学校。

(三)、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得不到平等的义务教育

我国明显存在着教育机会不平等问题。小学阶段,农村每年尚有100万左右的儿童没有入学;初中阶段,在《义务教育法》公布之前的1985年,农村小学毕业生的升学率只有64%,其中贵州、广西和西藏三省区农村不到50%;到1999年,农村的升学率上升到了91%,但低于90%的省区仍有15个,全国有130万的农村少年在小学毕业后即走向社会成为“劳动力”。而城市的升学率几乎为100%。

(四)、大学在不同地区录取分数线不一致,不同地区间进入大学的机会差距大

(五)、重点大学,尤其是热门专业中,社会高等级阶层子女的比重极高,教育正在成为阶层和阶级分化的加速器

三、我国总体城乡教育不均衡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制度因素

1、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我国教育制度的最大缺陷在于它的二元分割性。它是一种双重的二元教育制度,其表现形式是,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整体分割,形成“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天壤之别;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教育阶段实行内部分割,形成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的两个世界。其实质内容是,政府有限的教育经费向着城市学校和各级学校中的“重点”倾斜。其直接结果是,分属于两种制度下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权利的实现程度截然不同,不同的社会成员及其子女必须宿命地面对着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2、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投入体制。1985年以来实行了“分级办学,地方为主”制度,调动了基层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办教育的积极性,但却将应该由政府、社会和家长共同承担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主要转嫁给了农民,乡镇财政则普遍成了“教育财政”,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制度。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新体制。2002年4月26日,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强调要实现两个转变,即把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从主要由农民承担转到主要由政府承担,把政府的责任从以乡镇为主转到以县为主,其核心是县级政府负有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责任,即通过调整本级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预算,合理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做好“三个确保”(即工资发放、公用经费、危房改造及校舍建设),而乡镇不再承担义务教育投资责任的重压。实行“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虽然基本实现了保障教师工资、保障学校日常运转的目标,但是涉及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资金,县级政府则普遍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现有的“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县级财政所占份额很小,加上乡(镇)级财政也只占全国财政收入的20%。

(二)经济因素

1、收入分配不平等影响教育公平。改革之后,人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受教育程度与个人回报开始呈正相关关系,人们的教育需求受到极大刺激。但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1990年城乡居民的收入为2.2∶1,2002上升到3.11∶1。城镇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扩大,2002年1季度对城镇居民的收入统计表明,20%的高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人的46.2%,20%的低收入者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高低收入差距为7.66倍。这表明,社会财富越来越向高收入的居民集中,农村和城市贫困家庭无法承受子女的教育成本压力,差别越来越大。据国家统计部门统计,贫困人口素质较差,平均文化程度仅为6.12年。收入差距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而教育的不平等又会拉大收入差距。

2、市场机制对教育公平的影响。市场机制介入教育领域,导致学校之间产生以竞争、选择、权力下放、付费与利润、服务与回应性为主要内容的新的社会关系。市场机制偏重强势地区、强势学校和强势人群,使弱势地区、弱势学校和弱势人群处于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追利性将使教育资源流向能给他们带来最大利润的地区、群体和个人。因此,市场机制加剧了现有的社会与教育不公平。

(三)观念因素

1、对义务教育的理解偏差。义务教育应当有两个基本特征:强制性和免费性。家长有责任和义务保证子女接受完成政府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政府也有义务和责任提供一切必要的教育资源。但在对义务教育的理解上,总是强调家长的责任和义务,而忽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其实政府的责任应是第一位的,政府应该办学校、培养师资,通过立法规定必要的办学标准并创造条件,使得所有的人都有条件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如果忽视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义务教育将得不到保证。在我国,由于这种观念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在管理模式上采取了低重心的做法,责任下放到地方,有些地方政府规避责任,引进社会资本和民间力量办学,使义务教育领域变成了追求利润的场所。

2、扭曲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人们在转型时期面临着传统的平均主义与现代竞争中优胜劣汰思想观念的双重影响。有些人片面追求平均主义式的公平,将公平与平均等同起来;有些人认为市场经济就要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则,讲究效率,把公平与效率对立起来。义务教育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淘汰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选择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但精英教育者认为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突出重点,确保重点,主张将有限的资源用于重点地区和少数的精英人物。因此,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为了尽快实现现代化,赶超西方,在教育价值方面实行了精英教育加全民教育,效率优先的政策,有限的教育资源向城市、重点学校倾斜,教育机会向分数、金钱、权力倾斜,扩大了教育的不公平。

3、家长对教育意义的理解和重视程度的影响。由于城乡父母自身特点的不同和城乡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城乡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同。我国城市青少年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在总体上与农村青少年父母相比处于优势地位。与农村青少年的父母相比,城市青少年的父母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更全面、自觉和科学,其精力和物质的投入也更大。在农村,父母虽然“望子成龙”,但囿于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各方面条件限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相对来说主要还是处于一种自发的或自然而然的状态,有时更多地考虑经济因素。再者,由于农村“重男轻女”思想的严重影响,他们通常把对后代的期望寄托在男孩身上,对男孩给予更多的关心、关注和要求,而对于女孩则不同,导致女孩失学、辍学的比率高于城市。

四、在研究生领域中,城乡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我国的考研形势所迫考研人数还会进一步增长,人群构成更加多样

除应届本科生之外,比如高自考和在职的考生也逐渐增加。现在国家政策规定高自考的考生如果在研究生考试之前拿到文凭就可以参加考研,所以又增加了一些新的考研人群。2004年国家明确规定在职考生报考研究生的时候不需要单位签字、盖章表示同意,考完了之后再确定也可以,广大在职考生现在报名也很踊跃。现在很多人考研是因为就业的恶性竞争,所以就去考研,最后导致考研的压力也变大,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二)、招生地区差异显著,地域集中程度较高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的地区差异比较显著,地域集中程度非常高。比如北京,由于它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加上经济发展快,就业前景比较好,一直是考研的热点地区,其招生单位数量占全国总数的20%左右,招生人数占全国总数的近15%。而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上海市,凭借其较强的办学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每年也能吸引大量考生的报考。此外,江苏、湖北、山东、辽宁等教育大省,在各项指标中也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也都是考生选择的热点地区。但同时,在相对落后的边远省份,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和地理位置的相对偏僻,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都非常有限,如新疆、内蒙古、广西、贵州、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八个地区,招生单位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6.0%,招生总数仅占全国总数的4.7%。这在某一程度上也造成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三)、城市乡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

据统计,目前国家培养一名硕士研究生的费用约为3万元,培养一名博士研究生需4.5万元,研究生阶段与大学阶段一样,不是义务教育,不能完全用国家的钱,收费是大势所趋,近期内公费的名额越来越少,自己负担一部分理所当然。但是对于农村家庭来说,他们一般有2个孩子,且现在基本都接受教育,所以再考研对这些学生的家庭来说是有一定的负担的,所以他们最后不得不选择就业。

(四)、传统思想的影响

由于学生家长们的教育水平、工作性质经济收入的不同,城乡家长对于教育的看法不同。农村的家长普遍认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就行,不需要太高的学历,上完大学就你应该去就业,就应该考虑成家立业问题,不适宜在研究学问了,这就导致一部分大学生在毕业后选择就业,而城市的学生,他们的家长一般支持他们再接受教育,获得更高的学历,以此来提升他们自身的素质,所以这在一方面也导致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

五、城乡教育差距问题的改善

(一)、与城市化进程相适应,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城市化” 改革农村中小学教学体系,使其课程的设置和教材更加贴近农村生活实际

(二)、加快财政改革的进度,为增加教育投资创造体制条件,政府在制订教育政策时,应当有针对性地突出农村教育的地位,建立规范的教育成本补偿制度,弥补农村在教育投入上为城市所作的贡献

(三)、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实现城乡教育统一发展,同时建立与农村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在农村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行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

上一篇:高一语文听课记录下一篇:蔡文姬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