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2024-06-18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通用10篇)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1

魏书生课堂教学十条要求

1.每堂课都要备课,老教师可以用旧教案,新教师的教案也不用写得太详细,但一定要有备课薄。

2.每堂课至少要有三类不同的教学目的,以供同学们选择。最优秀的学生会了可以不听课,做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更深更难的题。后进学生听不懂也可以不听,要选一些适合自己的浅题来做。老师一定要帮助陪坐的、“待业的”、“失业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选择不同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教师讲授时间别超过20分钟。近5年又提出了别超过15分钟。大部分学生能看会的,老师不要讲,更多时间还给学生去读、去想、去查资料、去讨论、去练习。

4.如果是讲新课,学生发言别少于10人次。学生也可以替老师讲难点、讲重点;当然也可以提问题,谈看法。

5.学生动笔练,包括板书时间别少于10分钟。

6.处理偶发事件别超20秒,以减少老师们发火的机会,增长教育智慧。7,请学生做课堂教学总结,每堂课请一两名学生谈一两条看法。

8,至少留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以使不同水平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循序渐进的作业。

9.下课后的课间十分钟,不离开学生,学生们做操就和他们一起做操,学生在室内,就坐在教室里找三五个学生谈谈心,聊聊天,商量商量怎么学习更愉快、效率更高。

10.备课簿上写一句话,这节课成功在何处。教师固然要反思,但我觉得首先要正思,找到自己的优点,找到学生喜欢的环节,坚守坚守再坚守,发展发展再发展。这样反思发现的那些不足才会一点点地减少。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2

新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学习,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积极参与, 勤于动脑、动手, 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 获取新知识和具体的实践活动能力, 同时, 突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 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欲使初中生物课堂真正高效, 完成大纲要求的任务, 让学生获得多方面能力, 笔者凭借多年从事生物教学的经验积累, 归纳出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

一、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在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植物的光合作用时,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由于我们班级人数较多, 预习时就给他们分成小组, 提出问题: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条件是什么?产物是什么?把相关实验目的, 实验所需器材让他们搞清楚, 然后组员分工合作, 在课下组织实验, 实验中遇到问题可查阅资料。根据预习及实验情况, 课堂上小组选代表发言, 重点阐述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最后让学生代表总结, 教师点评。这样, 这节课的内容就变得非常丰富多彩, 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不只顺利完成了本节课任务, 又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同时还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二、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以期能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积极地探索知识, 并学以致用, 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这样才是高效的课堂。

教师应将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学和练,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促进者, 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例如在讲“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这节课时, 让学生分成小组, 先阅读课文, 搞清楚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 然后组织他们组内讨论, 日常生活中、电视、电脑中他们见到的动物行为, 哪些是先天性行为, 哪些是学习行为, 分类统计, 比较哪一组找到的最多、最准确, 对一个加1分, 最后看哪组得分最高。因那些好胜心很强的孩子们踊跃发言, 积极为组内提供素材, 大家讨论决定, 一节课下来, 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这样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交流合作能力, 又促使同学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因为他们深深体会到了“处处留心皆学问”。这种课堂教学形式要求教师知识面要广, 孩子们提到的现象五花八门, 教师要能帮助他们判断, 并给予解释, 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三、科学的学法指导

要想达到预期教学效果, 除注重以上两点外, 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予人以鱼, 惠其一时, 授之以渔, 惠其一世”。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 善于为学生创设提问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引导产生疑问, 进而发现问题, 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 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 能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三种学习方式融为一体, 变“学会”为“会学”, 这是高效课堂的核心, 同时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 还要让学生跳出课本, 不能只关注课本知识;跳出课堂, 关注自然、社会、生活;跳出老师, 不迷信权威, 不轻信已有结论。只有这样, 才能挖掘出学生的更多潜力。

四、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直观教具等, 激发学生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当今社会已经步入现代化、信息化,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则标志着教育的现代化。传统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 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兴趣容易转移。而合理地选择, 组合和使用挂图、模型、投影、录像等直观手段, 特别是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工具, 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 有较强的吸引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不但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而且学生易懂, 印象深刻。如植物的光合作用, 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血液循环, 视觉、听觉的形成等内容非常抽象, 初中学生理解起来较难, 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特有的表现力, 能形象、生动地引入新课, 课堂进行中, 清晰的、可操纵的画面播放, 使教学重点、难点深入浅出, 轻松突破, 教学结束时, 内容的提炼总结, 有助于学生理清思路, 节省了时间, 又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优化组合, 视听感官多重刺激, 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多方位的评价方式

改变评价方式, 以激励学生的学习, 打造高效课堂。现有的评价方式是一份试卷定成绩, 这样不太公平合理, 要想更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 应结合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 内容包括资料的搜集, 材料的准备, 实验的开展, 课堂表现, 作业情况等综合考量, 这样既比较公平合理, 同时又鼓励学生把功夫用在平时, 要不卷面分数再高, 也不一定能拿到好成绩, 这就有利于培养出乐于探究, 勇于创新的人才, 这也是我们21世纪所需要的人才。

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篇3

关键词:专业素养;优良师德;伟大师爱;表达能力;科研型教师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教学不能达到高效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教师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少系统性和逻辑性。因此,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一个优秀、称职的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知识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新课程改革中不仅明确指出“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向哪个方向发展由教师决定。因此,学生要发展,首要的是教师的素养必须提高,否则,学生的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那么,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必须从教师这个职业必备的基本功抓起。

1.优良师德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着塑造祖国下一代灵魂的伟大使命,要让学生做人之模范,教师本身必须是“人之楷模”,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无形中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若能处处对自己严格要求,凡事率先垂范,这样,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充分体现了“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

2.伟大师爱

教师的职责是教育好学生,我们都知道“亲其师而信其道”的道理,学生只有喜欢这个教师,才能听这个教师的教诲,效仿这个教师的行为,因此,作为教师,必须心底存有对学生无限的爱,才能使师生关系变得和谐,才能使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3.表达能力

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为教师,一定要具有口语表达能力,一段饱含深情、意味深长、富有哲理的话也许会改变学生的一生,可见,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会用篇幅不长的话尽快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的心,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里所想,从情感上接近学生,从心理上贴近学生,这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功。

二、努力成为科研型教师,不断汲取营养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一个教师只是一味地效仿同行机械地教,那么,他永远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并且,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同状况,他也束手无策。因此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与时俱进,进而不断研究,不断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模式,向教育专家学习,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

总之,每一名教师都要像大教育家孔子一样“学而不厌”,只有这样,才能“诲人不倦”。

高效课堂课堂教学评价要求 篇4

一、导学案审核要求

按新课标的编制、模块的知识能力要求,重点突出,难易适中,设计ABC分层,切实引领学生的自学、讨论、思考,防止简单化、习题化。

1.编制导学案按程序,提前一周编制,中间研究两次,备课组长、教务主任参与组织,研究、修改好,全部使用电子稿保存,实现资源共享,最后定稿印发给老师和学生。

2.导学案要包括: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指导、相应练习、当堂检测、学习反思等(不同课型、不同内容的导学案应有所侧重);训练学案要分层设计,有适当迁移拓展、归纳小结,必要时要有使用说明。

3.每份导学案要有编制人、审核人的签字,要有日期和编号。

4.数学、语文、英语学科导学案要在前一天晚上发给学生,有指导,有要求,有收有批,有评有纠;其它学科导学案随堂发给学生,并随堂完成导学和展示的全过程。

二、讨论要求:

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

1.学科小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ABC分层讨论、分层达标。

2.小组长控制讨论节奏,安排组内“兵教兵”,例如可A1准备拓展,A2教CI,B1准备展示,B2教c2等。

3.讨论要全员参与,防止假讨论或不讨论。

三、展示要求:展示的准备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给学生提供最大学习动力。书面展示各小组同时进行,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布由谁展示。口头展示要指定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要求脱稿。展示要突出重点难点、规律方法以及疑难问题。展示结束都要有掌声鼓励。

四、点评要求:点评的准备和对知识方法的归类拓展是高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1.由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的生成过程,每个学生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同学们都听明白了吗一同学们还有补充吗?”鼓掌表示赞同。

2.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

3.即时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及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达,每节课都要有学习班长对学习小组进行总结性评价,一定评出最佳表现个人和学习小组。

五、课堂效益要求:高效课堂不只是在知识的掌握上,重点是在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

1.课堂的意义在于让学生学会其不会的知识,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能学进去,并积极地动脑思考主动出击,小组合作效果好,全班处于学习最佳状态。

3.每一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尝到学习目标完成的快乐。

4.老师要组织调控好各小组的讨论、展示、点评,这是无形的指挥棒,是高效课堂的关键。

5. 学科小组长和行政小组长的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的培养是高效课、堂的重点,两个小组长既是小组学习的领袖又是老师课堂教学的助教,老师每周都要对小组长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做好小组长的培训。

六、课堂文化要求:和谐的班级文化为高校课堂提供较好的心理环境和活跃的学习氛围。

1.班级概念最好的概括是“家”,师生、生生之间最佳的关系是“家人”,要打造家庭亲情关系班级文化,这就是关爱、信任、支持和欣赏。

2.构建基于“家人”责任的班规,互教、互助、互帮、互学,共同发展,为“家”而学习,为“团队”而努力。

3. 最大限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人翁意识,通过对学习过程的科学组织,不断给学生提供立体的学习驱动力。

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有什么要求 篇5

1、 教师要有效率意识

课堂时间上主要解决重要的,学生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不能在一些非重点问题上浪费时间。

2、 教师要有层次意识

在课堂提问、疑难问题的点拨、师生交流、课堂评价等环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策略。

3、 教师要有调控意识

学生活动应在教师充分备课,合理安排指导下有序进行。

4、 教师要有联系意识

在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中,只要是能帮助学生理解新知识的,应该与新知识联系起来;生活实际能与知识联系起来的,尽可能与知识联系起来。

生物高效课堂要求二:高效课堂要重视学习兴趣和方法的研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生物学的研究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生命的奥秘最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欲望;生物学的发展是人类认识自然、认识自我的历程,其中不乏精彩的人物和事件;在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很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生物学的内容也适合于开展实验和探究。这些都是生物学科发掘感情价值、目标的优势,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激发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就有了动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就有了保障。

生物高效课堂要求三: 高效课堂应着眼于优质的教学设计

1、 课堂导入要重实效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有效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虽然导入时间不长,只有三五分钟,确是与课堂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环节,巧妙地导入,能为整个课堂打下良好的基础。精短的导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有趣的导入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结合教学实践,可以大致分为七类:

(1) 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法

例如在讲授《人的生殖》时,先提出“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个体是怎样来到世上的?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就会油然而生,急切的想到知道答案。

(2) 诗词导入法

(3) 故事导入法

(4) 直观教具导入法

生物是一门与日常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学好这一门课。学习“空中飞行的动物——鸟类”是时,为了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鸟类适于飞行的结构,在导入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一只鸟的标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寻找鸟类适于飞行的外部形态特征。现在的孩子缺乏对自然的感性认识,寻常的一只鸟的标本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5) 新旧知识联系的方法导入

(6) 实验导入法

通过实验,感受深切,使学生获得了准确的感性材料,为理性的推断提供了直接的依据,记忆深刻,满足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能力。

(7) 音乐导入法

如在《保护生物多样性》这节课时,可以用《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听完后问“大家听了这首歌,有何感想”让大家对这首歌中的事件谈谈自己的看法,引出新课。

2、 课堂组织形式要灵活有序

“活”而有“序”的组织形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载体,有序的课堂更有利学生保持专注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行为虽然是个体行为,但课堂的小组讨论式学习更有利创设学习氛围,更有利于学生互相帮助的联动式学习,也更有利于教法多样化的实施。所以,课堂的组织形式要把“个体活动”、“小组活动”和“整体活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相互穿插进行。“个体活动”要避免学生和教师的单线活动,而应该让学生成为面对全体学生示范的个体。

3、 注重课堂提问的针对性和高效性

恰当的提问方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它有利于将学生学习引向深入。课堂提问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能仅仅把提问看成是老师的权利,也不能只把提问当作一种检验学生学习的情况手段。教师的提问是引起学生积极思考,提醒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的教学活动,是和学生交流的一种手段。

4、 课堂结尾要“活”而有“绩”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6

根据《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黔教督〔2017〕28号)要求,现将义务教育学校“20条底线”要求督导相关操作简要说明如下:

一、操作程序

第一步:摸底调查。摸底调查对象为2017年教育事业统计报表上的所有义务教育学校(或进入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作“20条底线”要求督导管理系统→督导检查数据→指标数据→学校明细→查询可以看到你所在辖区的学校),1校1表填写《“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统计表》,加盖学校(或乡镇教育辅导部门)公章报县(市、区、特区)教育局项目办和督导室审核,县(市、区、特区)审核合格后督导组组长签字,留存在县教育局督导室备查。

第二步:成立督导领导小组。以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成立2017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工作组。

第三步:添加督导组,生成新的用户名和密码(详见操作说明)第四步:用新生成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督导填报平台,将督导组长签字的《“20条底线”要求达标情况统计表》录入系统

第五步:保存、提交

“二十条底线”要求督导管理系统简单操作方法

一、督导管理平台

(一)登录

网 址:http://qggbdd.cee.edu.cn/ 用户名:地区代码+dd(例如230184dd)密 码:初始密码为“123456”

浏览器要求:IE9以上,火狐可用

(二)修改密码

1、登录后会出现“您当前的密码为初始密码,请重围密码后继续!”,点击“确定”进入密码修改页面,要修改的密码必须在6位以上,一定要记住修改后的密码,如丢失很难找回。

2、输入两遍新密码后,点“重置”,新密码修改完成。

(三)进入系统

(四)添加督导组

1、依次点击左侧“督导任务”、“督导任务列表”,在右而点击“督导”

2、在新出现的页面中点击“添加督导组”

3、填入“督导组名称”、“督导组长”、“督导成员”、“联系人”、“联系电话”、“督导时间”内容后,点“提交”完成督导组添加。(可添加N个督导组)

需要注意的是“督导组长”一经填写不能修改;“联系电话”必须填写真正能够正常使用、接收短信息的手机号码,用以接收密码短信息;“督导时间”填督导检查预计时间段,完成时间尽量往后填5至7天,过了所填时间后,将不能填写、修改督导检查信息。

4、每添加一个督导组,就会自动生成一个该督导组的用户名,该用户名为“填报平台”用户名,要记住自动生成的“填报平台”用户名,密码会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到上面所填的“联系电话”上

(五)督导组的修改、删除、重置密码

1、修改

用来修改督导组除“督导组长”信息外的其它信息。

2、删除 督导组的删除要慎重,因为删除督导组后,该督导组所填报的督导检查内容将一同全部删除。

3、重置密码

该密码的重置,是重置的该督导组进入“填报平台”的密码,密码会再次以手机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到“联系电话”手机号码上。

二、督导填报平台

(一)登录

网 址:http://qggbdd.cee.edu.cn/

用户名: “督导管理平台”添加完督导组后生成的用户名 密 码:以短信息的形式发送到所填的“联系电话”上的密码

(二)进入系统

(三)添加督导学校,并填报“20条底线”督导内容

1、点选登录页面的“指标填报”

2、点击“添加”

3、在相应的学校后面点击“督导”

4、勾选“20条底线”督导达标情况,不达标要写不达标原因,填报完成后点“保存”(如果该校全部达标,可在点选第一项后,使用TAB+空格键的配合来点选下一项为“达标”)

注:一所学校可多次进行督导检查,检查结果以最后一次检查结果为准。

5、督导检查结果可进行修改

(四)提交督导情况

在该督导组完成所有学校督导检查任务,并填报完成所有督导检查 学校“20条底线”督导内容后,可“提交督导情况”

在首页下的“指标填报”处,可查看所填报的督导检查学校名称及“20条底线”督导结果,确认无误后,可点击“提交督导情况”

(五)查询学校督导检查达标情况

在主页的“数据查询”中可查询各学校督导检查达标情况

温馨提示

本操作说明为本人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可能存在缺陷,请各位在操作过程中多包含,如果你有更好的操作方法请分享,交流。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7

一、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建立起真正教学相长关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就是教师,学生只是学生,教师仅担当教书的职责,学生的任务只是学习知识。师济发展决定坚持“包容性增长”,就是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实际情况的真实反映,并且必将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

2.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任何事物都与它周

围的事物相联系,要求我们坚持联系、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各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各国加强相互交流与往来,实现国家跟国家之间是协调、和谐的发展。这些“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充分体现了联系、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3. 整个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

观点看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坚持“包容性增长”,是从当前的国内、国际发展状况出发,站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高度和立场来研究科学的发展方式。

4. 事物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上的特点不同,要求我们坚

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坚持“包容性增长”,符合当前的国内、国际发展的特点。

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我们必须树立群

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使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同步进行的“包容性增长”方式就是以人民利益为重,坚持群众路线和集体主义价值观。

三、政治常识角度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履行国家职能时坚持“包容性增长”方式来发展社会经济,才能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保护者,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使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同步进行,缩小全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的“包容性增长”方式,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和维护人民的利益。

3.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但是,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导下,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生在教学活动中彼此孤立、机械,教师很难判断其教学效果,学生很难反映自己的困惑,体现不出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往往导致教师为传授知识而传授知识,学生为识记知识而被动听。现实中的“书呆子”不绝于耳,也势必造成教师和学生拉长战线,加重负担,教学效率可想而知。而打造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转换彼此的角色,做到该为师时做教师,该为“生”时做学生;学生做到该为生时做学生,该为“师”时当老师。彼此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及时地转换角色,共同参与,合作探究,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在理论知识的预设环节让学生大胆搜集信息,互相交流;在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知识的生成,师生共同求知,教师教学生,学生教老师,学生之间也互相交流。这样的师生关系很显然既有利于师生教学相长,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二、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课堂要求师生共同创设合作探究的环境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解放孩子的手,让他能干;解放孩子的口,让他能说;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让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做自己想做的事;解放孩子的空间,让他接触大社会、大自然。”这段话告诉度并存,使我国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又带有了复合制的一定特征。生动地体现了我国“包容性增长”发展方式的巨大包容性。

4.我国公民与国家之间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使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同步进行,缩小全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的“包容性增长”方式,表明国家维护公民的正当利益。

5.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使人民生活的改善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同步进行的“包容性增长”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有序地开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要求和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体现。

6.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

商制度,其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这鲜明地体现了我国发展方式的包容性。

7. 我国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指

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民族矛盾;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来对待人们的信仰问题,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使多种宗教并行流传,以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也体现了我国发展方式的巨大包容性。

8. 在国际社会中,我国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遵循

联合国的宗旨、原则,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多次声明同各国一道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而努力,并在国际政治关系中加以践行。生动地体现了“包容性增长”要求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

总之,运用高中政治的知识,多角度地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要坚持“包容性增长”进行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和把握这一新观点,更好地理解我国在新一轮建设、发展高潮中出台的方针政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打造愉悦型高效政治课

———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学的出路

孟红涛

(中牟县县直第三初级中学,河南中牟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着初中政治课的教学工作。回顾过去,有许多的感慨;展望未来,有不少的忧虑。在初中阶段,政治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全面提高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由此,政治老师必须具备较高而灵活的教育教学技巧,惟有如此,方能真正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就新课改下政治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政治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些体会。

一、注意课堂教学语言的提炼

在政治课教学中,最不受欢迎的就是语言平淡的照本宣科和千篇一律,把政治课上成说教课。如果我们能注意语言的幽默化,寓乐于教,则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于学生感到抽象的观点,我们可以借助一些笑话、漫画、故事、古诗等达到预期的目的。比如在阐释“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原理时,就可以运用比喻:把生产力比喻为脚,把生产关系比喻为鞋,每个人鞋的尺寸是根据自己的脚来决定的,并且每个人的脚随着生长发育而发生变化,鞋必须合脚,随着脚的变化而更新。合脚的鞋有利于脚的健康与正常活动,不合脚的鞋则不利于或束缚脚的健康与正常活动。在以后的学习中,学生只要想一想自己的脚与鞋的关系就能教师要推进素质教育,打造高效课堂需解放学生,必须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一起合作探究。为此,师生要共同创设共同探究的教学环境。

合作探究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教学方式,也能为师生共同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提供有效支撑。“合作探究”教学形式能有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种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多项互动的交流,增加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中,师生可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交往和互动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能培养合作精神、批判精神、求证精神和乐于探索、追根究底的好奇心。如在讲解汇率的有关知识时,我就事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到有关经融机构了解相关常识,然后师生在课堂上模拟现实中有关汇率的具体情况,大胆地让学生们自己去操作,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参与实际经济生活能力,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感觉这样的课堂很轻松有趣。可见,师生创设探究合作的环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三、打造思想政治高效课堂要求师生改变教与学的方式

高效课堂是在师生间相互交流合作中生成的,是双方共同努力的成果,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学生则要不断地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向注重学生的能力提高与发展转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传统教学活动比较重视学生的知识的积累,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效果,而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以人为本,致力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不是“教书”,而是“用书教”,即教师通过对知识、技能的传授,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实现学生能力的提高。

会意和领悟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这样就大大降低了难度,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为提高。

二、注重课堂教学情感的培养

思想政治课最大的悲哀就是学生往往对课堂没有兴趣,甚至一上课就犯困。其实,政治课本身是丰富多彩的,问题在于课堂教学方法不尽如人意。我们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体态表情给学生学习情绪的影响。在教学中,一个温和的眼神、一个赞赏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都会给学生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令学生兴奋、思维活跃,从而在愉悦的心情中接受知识。因此,政治课教师在叙述政治学科知识时,不能像和尚念经一样置身事外,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使课文的内容随着教师的情感延伸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以激发和感染学生。

三、适当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

拓展的目的是什么?一是知识的丰富;二是能力的培养;三是情感的升华。适当进行有目的的课堂拓展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我们应该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方式,让课堂“活”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和思考、活动的自由。教师或者让同学们动口“说”,或者让同学们用手“写”,或它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责任感。同时还要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以及科学和人文素养,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及学生个体的综合提高。

教师要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由单一化向多样化的转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往的教学内容远离生活实际,学生感觉知识繁、难、偏、旧,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又比较单一,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缺少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形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情境,更谈不上合作学习了。新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呈现方式。如采用图片、游戏、表格、背投等直观、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将时事政治的材料,运用多样的方式向学生呈现出来,效果更加明显。这样学生不仅乐于接受新知识,而且可以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要在多样化的解决问题和灵活性的评价方式方面下功夫,激励学生发现学习固定的逻辑答案。单一的评价标准,钝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探究活动的开展。这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要求教师不断地加以解决。教学中淡化教师逻辑式的精心讲解,鼓励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独立思考,认识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仅仅看一次考试分数,更不能产生刻板效应。教师应通过书面考试、口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建立成长袋等方式,灵活地评价学生,充分体现评价的指导性、激励性、尊重性,以调动学生去学习。学生会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地思考、发现,不断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8

一、指导思想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的总方向和总要求,是课堂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推进高效课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为目标,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达到课堂教学从低效到有效,从有效到高效的转变。

二、理论支撑

皮亚杰及其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为基础,主动地探索、发现、总结、实践的反复过程,是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学生的认知发展,得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的结论,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体。《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也提出,在探究式教学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策略是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利还给学生,教师的作用更多表现在倾听、引导、启发、帮助、支持、鼓励,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因此,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从理念上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突出三维目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家布鲁诺认为,教学不应是奉送真理,而应是教人发现真理。课堂操作上要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有启迪性的情境,“精心导入”,“精讲示范”,用教师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快速进入课堂角色后开动脑筋,形成理解,“质疑消化”,发展能力,陶冶情操,轻松地完成知识的“迁移练习”,引导学生经历“感性-理性-实践-感性”的思维转化过程。

三、总体要求

从理念上——“3”突出:突出学生主体,突出三维目标,突出基础习惯。

从操作上——“4”强化:强化激情感染,强化授课条理,强化启发思维,强化重点难点。

从环节上——“5”步骤:精心导入,精讲示范,质疑消化,归纳小结,迁移练习。

从效果上——“5”清晰,教学目标清晰,知识体系清晰,课堂结构清晰,讲授语言清晰,学法点拨清晰。

“3·4·5”高效课堂模式必须根据教师的个人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做到三个必须:教师个体必须根据学生和个人实际进行二次备课,做到二次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必须精编精选练习,杜绝照搬照用参考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战役之苦;教师之间必须相互学习,博采众长。

四、实例分析

现以《溶液的形成》一课(部分教学实录)为例:

师:在课前,我们发了《溶液的形成》的学案,提了四个问题。我们来看我们同学在课前解决这些问题的情况。第一道题:你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溶解现象?

……

师:第四道题,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生:可以用洗涤剂、洗洁净或酒精去除油污。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

生:(齐答)看见过。

师:有没有没有在海边游过泳?呛过海水吗?知道海水是咸的吗?

生:(齐答)知道。

师:有没有同学知道海水里溶解了什么?

生:(齐答)盐。

师: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将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盐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首先我们来研究第一个实验,大家仔细阅读实验要求,对照自己的学案认真完成实验1

探索新知探究1-溶液是如何形成的?

实验几种固体物质溶解于水

药品:食盐、蔗糖、硫酸铜晶体、水(在大烧杯中)

仪器:玻璃棒、50mL 小烧杯三只、药匙

提醒:……

步骤食盐蔗糖硫酸铜晶体现象(师行间巡视,指导实验,提醒学生对照学案完成实验)

师:请哪一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

师:刚才大家发现固体消失了,固体哪里去了呢?(举起讲台上课前配好的各种颜色的溶液)我们看到了这么漂亮的溶液。我们以蔗糖和氯化钠为例,刚才我们说蔗糖由什么构成的?我们来看一个动画。(课件显示动画:蔗糖溶解的动画)看完之后,我要请同学告诉我,蔗糖是怎么消失的?

……

师:哦,是以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我们来看一看,氯化钠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扩散到水中。同学们,再请你仔细观察,你刚才获得的三种溶液,你发现,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相互讨论一下,我们看哪一组有所发现?

生:(小组讨论后回答)这三种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而且没有产生沉淀。

……

师:那什么是均一稳定?我们再来看一看文字的叙述(师读课件内容)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完全一样,在温度等外界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再看一看,再想一想,你觉得溶液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知道的请举手。

生:(举手回答)它们都是混合物。

师:我们首先能得到溶液的特征,那么溶液的特征是什么呢?(板书:溶液的特征)

生:(齐答)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师:请大家来完成学案思考练习1的1、2、3题。思考与练习1:……(生练习,师巡视)师:做完之后,和同桌相互交换一下,看有没有不同答案?(生相互交换,检查)师:有没有不同的答案?没有问题的请举手。(生齐举手)师:请大家找出高锰酸钾,三个小烧杯仍放在那儿,用药匙的小匙部分取少量的高锰酸钾,你可以把它放到氯化钠溶液或蔗糖溶液中去。然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实验2.向上述氯化钠或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粉末,观察现象。师:你这时候得到的是不是溶液?均一吗?那么,你做的这个实验是几种物质分散到水中呢?……师:于是我们就把它叫做溶液,这就是溶液的定义。(板书:溶液的定义)……师:我想你经过下面的实验就应该有新的认识,请大家认真阅读探究实验2,完成该实验。在完成这个实验时,想一想我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探究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情况相同吗?……探究3-溶质可以是液体吗?……探究4——液体与液体都能互溶吗?……分析:教者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见过大海吗?有没有在海边游过泳?呛过海水吗?知道海水是咸的吗?有没有同学知道海水里溶解了什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将带着同学们一起来研究盐是怎样溶解在水里的。首先我们来研究第一个实验,大家仔细阅读实验要求,对照自己的学案认真完成实验1。”研究始于问题,问题产生于情境。以生活中熟悉的事例,创设问题情景,精心导入,强化激情感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探究。接着教者设计了溶液是如何形成的自主探究实验1。把简单易做的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多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不仅激发了旺盛的求知欲望,又能培养学生全面观察实验能力,弥补了教师演示实验一些细微现象不易被全体同学观察的缺陷。还培养学生了动手、准确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而后小组汇报,课件展示蔗糖和食盐溶解的动画。面对以往知识无法解决的问题,学生困惑剧增,迫切要揭开谜底,进一步探究溶液的形成过程的要求会更强,借助多媒体课件,精讲示范,质疑消化,使学生全面体验知识。小组讨论:刚才获得的三种溶液,它们都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呢?这一步是在强化启发思维。由点带面,由一般到特殊,从而得出溶液的概念,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和归纳小结能力。语言的准确表达离不开实验的仔细观察,教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准确表达。通过简短的迁移练习对刚刚形成的溶液概念进行检验、巩固,以达到深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练习,教者行间巡视,进行学法点拨。设计自主探究实验2: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情况相同吗?自主探究实验3:溶质可以是液体吗?自主探究实验4:液体与液体都能互溶吗?在教学过程中,多次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方法,通过设计⑴活动探究:设置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体会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学生在亲自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比思维探究能力。⑵教师释疑:教师讲授语言、授课条理清晰,言简意赅,指出重点难点、易错点,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评价纠错,突出基础习惯。⑶思考交流:突出学生主体,学生通过每个知识点下若干小题进行反馈练习这样的环节,课前延伸设计了讨论: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溶于水?生活中,有哪些方法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自主探究实验4:液体与液体都能互溶吗?借助实验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生活实际中,比较溶解与乳化的不同。同时体现了本文的“课前延伸”前后呼应,使课堂结构浑然一体,课堂结构清晰。突出三维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2.从微观角度理解溶液形成的过程;3.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学生善于动手,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知识与技能目标得到了落实,而且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强化重点难点,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难点:从微观角度理解溶解的过程。

四、改革效果

“3·4·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成了燃烧激情的舞场,浇注热血的圣坛,青春飞扬的草地,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笔者的学生在参加省”金钥匙“科技竞赛中,获得特等奖一二等奖项30多人次,在中考中全校化学成绩各项指标均名列全县第一,很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撰写的科学小论文在杂志报刊发表获奖。

教学相长。在短短的二年中,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飞速提升,取得了不少成绩:执教县、市级公开课7节,参加教师全能大赛获市初中化学组一等奖,撰写的论文10多篇在《化学教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或获奖,1人被评为“县优秀班主任”,2人获记功表彰,4人获嘉奖表彰。

五、努力方向

任何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在实施该模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只重模式,而不对化学教学的内核做认真分析,也会导致化学课堂教学“千人一面”,缺乏个性,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就如同经过水流长时间冲刷的鹅卵石一样,久而久之,没有了棱角,个性化的课堂就不复存在了。因此,我们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完善,真正使化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科学素养得到全面提升。

课改的大潮已经风起云涌,只要我们坚定“3·4·5”高效课堂模式的正确方向,潜心打造,坚持不懈,我们的化学教学定会绽放出更加艳丽的花朵,化学的春天永在。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9

为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以及全省综治维稳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依据国务院《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以及江苏省公安厅、教育厅《江苏省中小学幼儿园治安保卫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确保校园安全和稳定,现提出以下十项基本要求:

一、所有学校门卫一律聘用专职保安,实行24小时值守,并配备对讲机、橡皮棍、防爆长棍、防割手套等必要装备。专职保安年龄不得高于50周岁。

二、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在学校主要出入口必须安排不少于2名的专职保安人员同时在岗在位。寄宿制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保安力量。

三、学校应组织不少于3名教职员工佩戴明显标识,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开展对学生的疏导、护导和管理工作。对提早到校学生,要加强看护、管理,避免学生在校门口及附近聚集、逗留。

四、必须在学校主要出入口门卫(传达)室隐蔽、便于操作的部位安装与公安机关联网的110紧急报警按钮。

五、学校主要出入口,应至少安装1个与公安机关联网,能够清晰显示出入人员体貌特征及车辆牌号的彩色视频监控探头,并保证

24小时进行图像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30天。

六、校园围墙应安装周界报警或电子围栏系统,并24小时设防。

七、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除上学、放学时段外,所有校门一律关闭。上学、放学时段,禁止学生及教职工以外人员进校。

八、本校师生及车辆一律凭有效证件出入。其他人员及车辆需进入校园的,值守门卫应履行“电话联系确认、核验真实身份、检查携带物品、逐人逐车登记、发放来访证件”等工作职责,严防来历不明人员进入校园。

九、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涉校突发事件,学校应建立健全警校联动、快速反应的应急处置预案及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学校要定期开展各类不安定、不安全因素的排查,及时消除隐患。

十、属地公安机关应加强对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学校周边地区的治安巡逻与交通疏导。

5高效课堂十条要求 篇10

[关键词]高效课堂 新课改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人教版历史新教材以新的形式和内容编排对传统的教法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向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转变。因此,教师必须在充分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前提下,融会贯通,准确把握,及时转变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探索新的有效教学方式。

新课改对教师、课堂都做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如何让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很快适应课堂并能积极融入课堂呢?这是摆在初一历史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对此笔者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对教师的要求

1.知己知彼

如果教师没有进行充分的备课,课堂就会是放任自流、杂乱无章的,也必然是低效的。要打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的备课是非常重要的。而备课不仅是对教参教材进行充分的研究,更要充分备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去研究教材,组织课堂。比如如何导入新课才能吸引学生,如何安排板书才能一目了然,如何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有课前充分备好课,使学生在课堂上有目标、有目的、有需要、有释放,才能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质量。

2.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首先,课堂是民主的,要想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必须要为课堂讨论创造一个和谐宽松的民主氛围,让学生心情愉快、思维活跃,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课堂讨论效果比较理想。

其次,课堂是灵活的,“教”是为了“学”。教师课前的充分备课,并不是为了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学生也会提出许多疑问和有自己的想法,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一些与课本知识紧密联系的问题还可让全体学生共同讨论。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历史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最后,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的。当课堂教学过程波澜不惊,学生就很容易出现“三分热情,七分走神”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热情,密切关注学生,对学生提出纪律要求。只有学生精神集中,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以教师的激情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持之以恒,学生才有可能在课堂中处于注意力集中的状态。

3.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学法指导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 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学会学习, 已成为现代人的基本要求。 历史课内容繁多,时空跨度大,学生普遍反映学时容易记时难。因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 创设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的环境,引导学生多管齐下,发现和总结适合于他们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对学生的要求

1.课前做好预习

学生应利用手中的学案,通读教材内容,填写“主干知识梳理”,找出教材中对自己而言的重难点。同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带到课堂上解决。做到这些,课堂学习才有目标,学习效果才能事半功倍。

2.课堂上认真学习

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求知。课堂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与能力。新教材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使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行分组合作、互助探究;既有成果展示,又有自测互评,还有思维拓展、师生质疑。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和调动其学习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3.课后做好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温故而知新。要求学生利用课间以及回家的时间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复习,以便于下一节课回答老师的提问与进行听写。同时,课后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后练习,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对每一单元的知识进行检测,并对试卷进行分析,查漏补缺,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并督促学生及时进行错题的整理。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更要让他们学会做人。提高课堂效率,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突出教师的主导与引导地位,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

上一篇:跳过看不见的地雷的面试技巧下一篇:湖上作,湖上作贯休,湖上作的意思,湖上作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