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硕士论文

2024-10-08

哲学硕士论文(通用11篇)

哲学硕士论文 篇1

摘要:霍耐特的承认理论在黑格尔、米德、哈贝马斯的基础上,以辨证的角度批判继承前人理论,对于批判理论关于时代问题的诊断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并且完善发展。

关键词:承认理论;批判理论;社会哲学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第三代的主要代表人物,阿克塞尔·霍耐特和批判理论的前辈们一样,力图剖析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霍耐特在他的《权力的批判》一书中,在《批判理论--从思想传统的中心到边缘》的论文中,对于批判理论关于时代问题的诊断的理论进行了反思和批判。①

一、霍耐特承认理论的理论渊源

二战后复杂的社会环境促使霍耐特从各方面寻找合理的支持,因而在理论渊源上显得十分复杂:主要是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承认学说、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米德主我-客我关系理论,当代纷繁复杂的自由主义等等……这些理论学说、思想观点对霍耐特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他借鉴的对象,也有他批判的对象,这些都影响了霍耐特构建自己的理论。

“承认理论”的核心原型就是黑格尔在耶拿时期阐发的“为承认而斗争”的思想,霍耐特的承认理论直接来源于耶拿时期黑格尔对承认问题所做的阐释,“黑格尔逐渐意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建立首先要克服桎梏了整个现代自然法权传统的亚里士多德原子主义迷误。把彼此孤立的主体被假定为人的社会化的自然基础,这样它们就不再能够阐发人与人之间的伦理统一状态。”②黑格尔所阐发的“为承认而斗争”模式,为霍耐特的社会规范理论提供了最好的理论资源。但是,霍耐特并没有对黑格尔相互承认观点的简单再现,而是再次挖掘和改造黑格尔的承认思想,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黑格尔承认理论中的危机,即以一种交往理论的丧失为代价,以至后来是按照精神的自我关系模型来思考承认理论的实质内容。

霍耐特将目光聚焦在了米德的社会心理学说,通过“主我一客我”理论来改造黑格尔在耶拿时期的主体间性学说,实现了经验主义转向,为自己的承认理论奠定了基础。霍耐特通过经验研究与规范阐释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主体间三种相互承认形式:爱、法权、团结。

霍耐特看到了交往行动理论所存在的致命缺陷,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缺乏主体的道德体验,因此他并没有满足于其师哈贝马斯所建立以语言为媒介的交往行动理论。哈贝马斯把世界交往合理化的过程视为主体之间通过语言作为媒介来达到相互理解并且知晓社会规范准则的过程,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社会规范视角就根植于解放过程,并没有根植于主体的道德体验当中。霍耐特却认为在社会中主体所遭受的对社会承认诉求的伤害使主体体验到自身尊严、荣誉、完整性遭到破坏和正义期待遭到歧视。霍耐特克服了哈贝马斯交往范式中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实现从语言理论中承认理论的转向。

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霍耐特的承认理论扬弃了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思想使之发生唯物主义转向,他以一定的规范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为依据,建立自己的社会承认理论。他所建立的社会承认理论中相互承认形式可以阐释为:以爱和关心为主导的家庭亲密关系;以权力义务规范为主导的法权关系;以个人为社会所做的贡献为衡量标准的社会尊重关系。

1、爱的承认形式

霍耐特认为主体互动伙伴之间相互承认的第一种形式是“爱”。他提到的爱不仅指两性之间的亲密关系,还包括父母和子女关系、友谊关系,这些都是基于主体之间的情感需要所建立的相互承认关系。霍耐特把“爱”作为主体之间的相互承认的第一种形式,是因为只有在爱的过程中,才能够彼此了解对方的需要,把对方当作一个有需要的存在而彼此承认。霍耐特的独创性恰恰在于他能够采用一定心理分析原理来为爱的承认关系给予经验支持。

2、法权的承认形式

在法律的承认关系中,黑格尔和米德都将其理论建立在这样的事实之上,“只有当我们反过来认识到必须对他者承担规范义务时,才能把自己理解为权利的承担者”。③霍耐特说:“由于自我和他人对这些规范有共同的知识,并根据这些规范,他们所参与的特殊的共同体确保他们赋有权利和义务。于是他们相互之间承认对方为合法的主体。”④霍耐特认为,黑格尔和米德的法律承认思想都局限在前现代社会的法律承认语境上来进行阐述的,在前现代社会中个体的合法性诉求还不能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原则相结合。在阶级社会里,不同的阶级地位将会导致分配的不公的权利与义务,而法律承认也只是按照个体的社会地位来划分不同的等级。但是在现代社会,是绝对不允许有任何特权存在的,每个社会共同体成员均是享有平等法律地位的个体,因此主体也能在道德规范上能够自主的作出决定。

3、团结的承认模式

霍耐特在法律的承认关系中提到,在传统社会法律向现代社会法律的转变过程中,“尊重”概念延伸为两种涵义,分别是对人普遍个性的尊重和对个人特殊能力的尊重,其中第一种涵义关注的是人之为人的一般特性,其中心问题是确定人作为法律上的人的普遍特征;第二种涵义是在社会重视层面上对人的特殊性能力的尊重,关注的是个人区别于他者的特征,其中心问题是如何建立一种评价体系来衡量人的个体性格特征和价值。霍耐特认为:“只有进一步把主体间共有的价值视域之存在假设为必要条件,才能恰如其分地理解这种承认模型。因为,只有自我和他者共有一种价值和目标取向,彼此显示出他们的品质对他者生活的意义和贡献,他们才作为个体化的人相互重视。”⑤故此,社会重视承认要求一种新的交往媒介,必须能够以一种普遍的、主体间强制的方式表达着人类主体的个性差异,突出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贡献。

参考文献:

[1][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分裂的社会世界--社会哲学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第2页。

[2]王风才著.蔑视与反抗一霍耐特承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抬伦理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版,第185页。

注解:

①[德]阿克塞尔·霍耐特著《分裂的社会世界--社会哲学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版,第2页。

②王风才著.蔑视与反抗一霍耐特承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政抬伦理转向” [M].重庆:重庆出版社20版,第185页。

③[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 译,曹卫东 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版,第115页。

④Axel Honneth: The Fragmented World of The Social:Essays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State Unive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p.254.

⑤[德]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M].胡继华 译,曹卫东 校,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版第127页。

哲学硕士论文 篇2

一般而言, 问题意识是对主体知觉、揭示矛盾内外部诸方面之间的关系、进行辩证思维的主观能动性的反映。如果仅就心理层面而言, 它通常是个体在认识活动中因遭遇到疑难而产生的困惑、怀疑和欲求解决的心理状态, 进而促使个体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可见, 问题意识虽源于问题, 但却是对问题本身的超越。问题本身是多样的, 是经验层面的;问题意识则进入到了理性及理论层面。问题意识的提出, 即意味着学习者与研究者已形成了一定的理论自觉, 且具备了一定的分析与把握问题的能力。因此, 遵循问题意识的内在理论, 必然要求实现相应的理论自觉。然而,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的实际教育活动中, 问题意识的凸显常常停留于经验层面, 呈现为简单化的分析框架, 学生们往往不会提出“真问题”。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

首先, 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正日益被社会对哲学的功利性要求所侵蚀。当很多报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只是将对之作为改变自己未来处境的跳板时, 当哲学无法变成以“思”与“问”为特征的、令人向往与痴迷的职业的时候, 他们不再相信精神的力量, 亦不再追求思想的乐趣, “理想的逐渐消失可悲地证明了人类的努力遭受了挫折。在古代的学园中, 哲学家们渴望传授智慧, 而在今天的大学里, 我们卑微的目的却是传授各种科目。从古人向往追求神圣的智慧, 降低到现代人获得各个科目的书本知识, 这标志着在漫长的时间里教育的失败”。

进而, 哲学本应具有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育功能日益片面化为单一的授业功能, 进而丧失了哲学的最大之“业”即思想的意义。哲学 (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训练是一个纯粹理论思维的训练, 它需要拒绝哲学教育的实用色彩和庸俗化倾向, 需要人们尊重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因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 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但近年来, 尤其是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变成是知识教育, 本专业的很多学生也变得懒于思考甚或害怕思考, 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课程分数以及能否顺利毕业。

此外, 线性的知识体系、单薄的知识储备以及教科书式的思维模式是问题意识缺失的内在原因。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能够总体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 还要求学生对西方哲学的背景知识有专业储备;同时, 它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哲学素养, 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文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与宗教学等多学科知识;此外, 它还要求学生打破过去以主/客二元对立为特征的近代理性思维模式, 建构一种主—客体的现代哲学思维模式。而现状是, 学生知识结构的突出缺陷就是狭隘性和封闭性, 这将直接导致学生在解读文本时意义发生漂移, 研究视野不够开阔, 理解流于表面, 进而造成一系列困境:不能透彻理解经典作家们的写作意图, 不能厘清问题的来龙去脉, 亦不能建立起与问题情境的有机联系, 更无法形成问题意识。

由上可见, 问题意识的缺失一方面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浮躁焦虑感, 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生教育工作中的困境。基于此, 大力倡导并促进问题意识的养成, 将十分有助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水准。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言, 关于问题意识养成的路径, 至少可从两方面加以思考。

一方面, 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批判精神是哲学教育的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更是需要养成学生的批判精神。因为, 批判精神使得我们不故步自封, 不囿于偏见, 不盲从权威, 它是学术创新的前提。当然, 这种批判精神并不是对已有的思想进行无根基、无文本依据以及无内在逻辑的纯粹否定, 也不是对现实的犬儒主义抵抗。其内涵应主要包括:首先, 是对对象的研究性介入, 并对这种介入本身与研究缘起的正当性与合理性发问, 始终在肯定的同时抱有怀疑精神的否定性姿态, 从而意识到视角的多维度、视野的开放性和思维方式的多样性。可以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批判中产生的, 也是在批判中发展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正是这种批判性, 使得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世界化的进程中始终保持一种开放性。其次, 批判精神要求我们以批判的方式去对待批判自身,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恰恰说明了对批判本身进行批判的必要性。批判之所以可能和必要, 在于它意识到了批判对象与批判自身的有限性。进而, 批判的存在也基于批判对象及批判自身的超越性。前文已提及,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一定意义上可视为一部批判史, 它是认识批判、社会批判和自我批判的历史, 这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超越本性所决定的。众所周知,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显然哲学家要关注自己的时代, 但哲学家关注时代的方式不是简单的镜像式反映或反射, 他/她需要的是中介性的方式, 即在关注时代的同时要与时代保持一定的距离或张力,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哲学的一切根本性问题必定都是不合时宜的,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哲学或者远远超出它的当下现今, 或者反过来把这一现今与其先前以及起初的存在联结起来。哲学本质上是超时间的, 因为它属于那样极少的一类事物, 这类事物的命运始终是不能也不可在当下现今得到直接反响。”可以说, 当哲学家们仿佛总是以不合时宜的姿态出现在时代中时, 事实上他们却是时代的真正的而清醒的观察者、诊断者和批判者, 同时哲学也在批判与自我批判中不断重铸其传统。

另一方面, 就具体操作层面而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问题意识的养成至少可以从以下层面进行:其一, 拓宽学术背景, 完善知识构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学习, 不能仅仅只阅读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原著, 更需要涉猎与通晓中西方哲学史, 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与民族化的进程, 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意义;与此同时, 我们的思维方式需从理性哲学的近代知识论传统转向现当代哲学的存在论传统, 对哲学的理解也需与政治经济学、文学、艺术、历史学、政治学、地理学、生态学、宗教学和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结合起来, 进一步开阔学术视野。其二, 应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很重要的是就“问”本身提问, 发展创新性思维。海德格尔曾言, “进行哲学活动意味着追问:究竟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倒不在?而这种询问则意味着, 通过澄清所要询问的东西去冒险探究和穷尽在这一问题中不可穷尽的东西。哪里出现了这样的活动, 哪里就有哲学。”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研究生而言, 这种哲学之问不是虚假问题之问, 而是对生命之根本的思考与提问, 是对人的解放与自由何以可能之问。同时, 提问方式本身也就决定了问题的意义与价值,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其敏锐的问题意识, 掌握理论思维的工具并对我们周围的世界进行反复追问, 进而“改变世界”。其三, 通过以研读经典为主要方式的学术训练, 培养学生对学术问题的敏感性, 对文本和材料的判断力, 以及思维的逻辑性和对生活世界的洞察力。通过研读经典, 可以让学生以历史主义的眼光去理解过去的哲学, 并从中领悟到事实上过去哲学所提出的问题往往以新的形式出现。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或原典, 它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留下来的思想资源, 又是有待于我们进行创造性诠释的文本。也正因为此, 马克思主义哲学才一直保持着它的开放性, 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整个20世纪东西方世界的发展, 直到今天并仍将继续发展。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的硕士生教育, 一定要注重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 哲学和哲学教育应使我们“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是直言,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所以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养成, 不仅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也是重新恢复哲学理想、赋予哲学和哲学教育以生气的有效路径。

摘要:问题意识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前提, 而且是恢复哲学理想和重塑哲学教育的有效途径。要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训练水平, 需探讨养成研究生问题意识的路径, 即:一方面在抽象的意识层面, 需首先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 重新恢复哲学教育的理想性。另一方面, 拓宽学术背景、完善知识构架;且学习如何发问、发展创新性思维;研读经典, 关注生活世界。

关键词: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M].北京:三联书店, 1987:184.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 北京:三联书店, 2002:5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437.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1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20.

[6]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10.

[7]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熊伟, 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9.

[8]张载.张子语录[M].

哲学硕士论文 篇3

2018考研专业硕士解析:金融硕士

设置方案

一、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创新金融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特设置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二、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

三、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充分了解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

四、金融硕士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金融实践领域对专门人才的知识与素质要求,注重分析能力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

五、金融硕士培养过程须突出金融实践导向,加强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半年。

六、金融硕士专任教师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吸收来自金融实践领域的专业人员承担专业课程教学,构建“双师型”的师资结构。

七、学位论文须与金融实践紧密结合,体现学生运用金融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可以是理论研究、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毕业设计等。学位论文答辩形式可多种多样,答辩成员中须有金融实践领域具有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

八、修满规定学分、完成金融硕士专业实习并通过论文答辩者,授予金融硕士专业学位。

九、积极推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与金融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一、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

三、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1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和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四、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五、已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生。

六、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1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哲学硕士论文 篇4

应用型研究生定位明确――提升就业资本

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工程硕士或被看好

硕士研究生参考人数高达151万,据权威机构的相关调查,在百万考研大军当中,大部分人的考研目的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就业空间。而经过笔者多方调查发现,目前的研究生就业市场却并不乐观,许多用人单位都反映学术型研究生(即学术硕士)专业技能不佳,工程实践能力弱,又没有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研究型项目只能由博士来做。换言之,学术型研究生(即学术硕士)是专门供给读完硕士后马上读博士的研究型人才和准备当教师的人才做中间跳板用;而应用型研究生(即专业硕士)重点则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实践能力,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专业设置面向就业。

就工科专业来讲,改革开放后,国家急需纯学术性研究型工学人才配合理科人才从事研究工作,借此填补我国在学术方面的理论空白。然而在理论成型、社会分工越来越明晰的今天,注重应用的工程硕士相对于偏重理论的工学硕士,其优势愈发凸显。而我们的招生模式、报考取向却并没有因此及时调整。据有关部门统计显示,自我国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以来,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不足90万人,不到研究生招生总数的10%,而与此对应的另一个10%是我国硕士生毕业后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就业的仅为10%左右,即便是博士生毕业后从事科研与教学的也不过30%.针对越来越严峻的研究生就业形势,有些专家提出改革研究生培养体系刻不容缓。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表示:“如果现在还关起门来闭门造车,一味抱着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这棵大树不放,而对于另外一个大的广阔天地上市场所需的大量应用型人才、高层次人才不去培养,那这个高校是有责任的。”

一份上海高校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报告研究显示,上海8成以上用人单位将所学专业放在首要选择标准上,其后才是毕业院校、学习成绩、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学历高低。北京某高校届硕士毕业生对笔者说:“我读本科的时候,计算机专业很火,后来研究生保研计算机工学硕士,觉得不读白不读。毕业后应聘很多IT类公司,但HR都说学我这个专业的人太多,专业太大,所学的课程方向不明晰,实务内容较少,找我不如直接找相应的软件工程专业硕士毕业生。”这样的例子在国内还有很多,反观研究生教育最为发达的美国,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早已超过学术型人才,硕士教育中超过55%的人获得的是专业硕士学位,哈佛大学等研究型名校也不例外。英国的研究生教育仅次于美国,近年来这一比例达到了75%.在很多发达国家,硕士阶段的教育是职业定位,而在我们国家,学术型研究生比例占到了每年招生人数的绝大多数,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大部分毕业生和市场的需求脱节,最终在就业市场上呈现出来的便是越来越艰难的就业现象。

但在另一方面,与应用实际相结合的专业学位毕业生却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以工程硕士为例,笔者有幸采访到了北京软件行业协会执行会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孙伟博士,据孙博士介绍,北航软件学院的软件学科排名之所以能够位列全国第一,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先进的市场化办学理念。与工业界达成联盟,第一时间知晓企业的用人需求,并将实际应用贯穿到整个教学环节当中,做到教育与产业界的紧密结合。

“教学内容针对企业需求不断调整与完善,就业便会有保障。例如学院下设的‘移动云计算’软件工程硕士专业,便是受到了工信部、北京市政府、联想集团、Adobe、中国移动、爱立信、黑莓、法国电信、阿里巴巴、华为、HTC、TCL等机构的邀约和支持,国内IT巨头联想集团与国际IT大鳄Adobe已向该专业捐赠了‘联想-移动云计算联合实验室’和‘Adobe RIA开发联合实验室’”孙伟博士如是说。同时在教学设置上注重实践,例如要求学生自组团队,在业界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一款可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的`商业级APP(移动应用软件)。“这是一项实践性和创意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如果一个毕业生在学校完成了一款商业级的APP,那么他/她就成为了一名有经验的工程师,具备完成公司实操项目的能力,自然大受用人单位的青睐;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会有不同的规划,学院也鼓励其自主创业,对优秀的学员和项目提供创业孵化”孙伟博士在谈到“移动云计算”专业全国首创的独特教育模式时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笔者了解到,目前已有500余家国内外知名IT企业向北航软件学院提出了人才订单需求,除安排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外,企业还将向学院下设的相关专业提供各类教学支持,包括出资建设实验室,提供公司内部项目资料作为案例教学材料,派出业界资深工程师为学生授课,把公司部分实验或研究课题带到学院来做等等。有些企业甚至把自身真实的产业环节带进学院,比如联想集团就在学院的“移动云计算”专业下设立了一个“适配与测试中心”,由专业学生对乐phone手机上的移动应用软件进行测试。

教学结合产业,对于学生及早融入实际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北航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就业平均起始年薪高达11万元人民币,而像‘移动云计算’这样的国家紧缺人才专业就业年薪预计将达15万元甚至更多。更重要的是,绝大部分软件工程硕士来源于非985大学,95%的学生属于单证硕士,由于重视应用、重视企业需求,在短短的2年时间里,软件学院将很多传统意义上被认定为‘不够优秀’的学生成功培养出来,成为一批IT企业的骨干和核心力量,为近3000个学生创造了辉煌的人生职业生涯”孙伟博士对笔者兴奋的道出了这些令人羡慕的数字。

很多研究生手持高学历却在毕业后仍为就业发愁,而同时又有大量企业不遗余力的与知名高效展开合作并极力找寻实用人才,这正是教育培养体系与用人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所造成的矛盾。一个好的教育体系,不但会解决就业问题,也会加快社会发展的速度;一个不好的教育体系,不但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更会影响学生的职业人生。在读研选择上,每个学生都应对自己负责,明确读研目的;在人才培养上,各大高校都有责任面向社会与企业的需求,不断创新,共同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法学硕士和法律硕士的区别 篇5

法学硕士要求必须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不限本科专业,原则上不招收同等学历的非本科生;法律硕士要求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的非法律专业的毕业生。但从起,允许法学本科毕业生报考法律硕士(法学)方向。

二、考试试题倾向不同

法学硕士专业课试题倾向于理论化试题,以主观题为主,重视理论深度。而法律硕士起源为英美,遵循美国法律人才培养原则,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所以法律硕士是由本科为非法律专业毕业生考录,题目倾向于实务,其试卷较法学硕士试卷难度相对较易。

三、录取比例不一样

法学硕士的录取比例,按每个高校的报考程度不同而区分,一般在5:1-10:1之间徘徊,个别学校个别专业可能在12:1以上。法律硕士由于引进于英美国家,属于国内考研热门专业,加上有权招收全日制法律硕士的院校主要是国家重点大学,所以竞争极为激烈,通常起步比例在15:1,更有甚者在20:1的比例。当然,这其中有一样特殊情况,即法律硕士(法学)的报录比,因其仅仅限于法学专业报考,大部分高校报考人数过少,近些年大量出现调剂情况。其报录比常在2:1,甚至更高。

四、教学培养方式不同

法学硕士分专业采取导师制,每个学生一个导师(教授或者副教授),在读期间能够得到导师的不断辅导,深入学习相关法律理论,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其实践阶段时间较法律硕士少了许多。

法律硕士大多数不分专业,采用“双导师”制或教研组教学制。以经世致用为原则,实务为先,贯彻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教学理念。但近些年,一些高校在法律硕士教学与培养方式上也开始变通,有些高校已经在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分导师培养,主要教学老师即校内老师,校外导师仅仅在二年级做实践阶段的课程指导。还有些高校,已经将法律硕士分方向培养,通常在研究生二年级开始进行。另外,法律硕士(法学)在某些高校已等同于法学硕士培养。

六、学制不同

法学硕士一般学习期限为3-4年,以3年较为常见。法律硕士分为两种情况,法律硕士(非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为3年,而法律硕士(法学)通常学习期限为2年。

七、学费与奖学金比例

自起,我国各大学将逐步进行奖学金改革,即逐步取消公费读研,改成自费读书,然后依据学生入学成绩进行奖学金评定。通常情况下,一等奖学金额度为当年学费。法学硕士在此环境下也未曾幸免,但其优势是大部分高校奖学金为法学硕士设立,甚至个别仍在实行公费(主要为非985、211高校)的高校其照顾对象主要是法学硕士而非法律硕士。法律硕士通常是实行自费的,个别学校也给与其参加评定奖学金的资格,但大多数学校仅仅是在单项奖学金上给与其政策优惠,有些学校甚至没有任何奖学金。法律硕士的学费一般较高,越是名牌法学高校的法律硕士,因其就业形势较好,通常学费越高。

八、未来就业取向有少许差异

法学硕士与法律硕士因其培养模式的稍许差异,以及社会认知情况的影响,其毕业生的就业取向也有稍许差异。以法学硕士为例,常见的就业去向,多为继续深造读博、教师教学、科研等工作;法律硕士以务实为主,主要毕业生,还是以律师、法务等工作为首选。这也是未来其他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的发展区分的大势走向,特别是在硕博化深度发展的未来,学术硕士主要还是以科学研究、高校教师为主要培养目的。

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 篇6

生在中国哲学中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可以说它是一个核心的地位,有人将这两个的关系进行了描述,认为生命是生的全部内涵,并将其与中国哲学进行融合;也有人在道德层面上进行论证,就笔者而言,两种观点都值得认同,但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的部分。中国哲学有关于生的独到见解,到现在还非常适用。

一、生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观念

儒和道是我国的主要哲学派别,而哲学的实质其实就是解释人生意义的存在意义所在,而相似的,两者在回答该问题时,基础都是“生”这一含义。它不仅仅是基础,还是主线,无论是哪种哲学派别都在试图去解释证明它,并通过它来解释哲学的本质内核。而在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是其描述的最高境界,其中的天指的便是事物存在于世间的规律与方式,而其落脚点其实还是生。而和其相似的,道家中也有类似于“天”的概念,那就是“道”。而我国古代,很多道家代表人物的描述中也能看出,其实道也是生的规律和功能。总而言之,“生”在道和儒这两大我国原生学派中都占有根本且重要的地位。

相似的,也有一些外来的哲学进入我国后产生了一些有我国特色的变化,例如佛教哲学。而佛教的最高层次是不生不灭,可以说,在佛教中“生”的意义也非常重大。可以说,我国哲学的基本内核是“生”,而对其进行研究首先要明确其意义和概念。

二、生的基本含义

目前,科学技术进步也很大程度解释了生的意义,科学的解释中,最基本的生应该是宇宙生成论,在哲学中,这方面的描述也有很多。而和西方的哲学相比,我国的哲学更多的是生成论的,而不是构成论的,因此在诉求本源的方面更加深入。生其实就是创造、成长。在中国哲学中,生命创造的环境是自然界,而其是一个整体,其实也是一种生命的存在形式,两者的概念相互包容,因此两者在进行哲学思考时也要结合着看待。而人和自然也不能单独的来思考,人是生命体同时也能够创造生命体,同时还能够改变自然环境。我国哲学从最初阶段的思考中,就将自然界赋予了生命的概念,其也是循环往复不会消失的,人是大环境中的一员,但同时,由于其智慧的产生,它和其他生命体也有了区别。《周易》在我国哲学中意义非凡,而其描述的本源价值可以总结为是一种整体论。而笔者在对《周易》进行深入研究挖掘时,发现“易”其实就是一种变化,阴阳交替进而万物产生,因此生其实是易的根本目的。

而在这其中,万物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代指,意指生命,这在中国哲学中很是常见,这个概念是广义的,宽泛的,并不仅仅指的是活物,也指的是和生命有着很大联系的事物。而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是否是生命体这一概念被区分的很开,同样的,人和其他生命体也进行了区别,这一点和中国古代哲学相差很多,而和“一切平等”的一概而论的理论相比,也有所区别,我国哲学将生命作为自然界的基础和存在形式,而和它有着直接联系的非生命物却不能排除去思考,它和生命息息相关,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便是生在中国的基本含义。

三、生命创造的价值含义

自然界和生命息息相关,甚至是生命的一个特殊形式,也是价值之源。而在我国的基本价值中,价值的来源一般都是人类本身,类似的概念还有关于真理,有人认为这种概念也是人所独有。但是和中国哲学相比,这样的想法就太过于狭隘了,没有一样事物是独立存在的,万物发展都离不开相互作用与影响。因此,在这个领域中讨论价值的来源和意义并不能单单着眼于人类,更要着眼于自然界的总体。而价值的含义其实也是广泛的,并不局限于现在我们所说的金钱、利益,而更多的指代的是其意义所在。而要解释该说法要从生成论来展开,生的概念是非常广泛的,不仅是出生也可能是产生,不仅是创造,也可能是增长,这样广义上看,生命创造实质就是一个价值的提高。因此,可以认为是由生导致的生命价值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因果关系中不存在刻意的关系,更多是自发而成的,相应的,提高就会导致进化,甚至在道德方面,也会产生类似与价值一样的提高。

四、生命存在的内在价值

笔者认为,存在着的事物实质上都有价值,甚至已经逝去的事物也会在现在产生价值。这一个看法实际是在对中国哲学进行研究探索所中产生的,所有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那是因为它们都有其内在的价值,因此孔子会去称赞马的品德,会去给狗下葬,不会去伤害飞鸟,那是一种对他们价值的尊敬。和其相似的还有孟子,他认为人不应该欺辱猛虎,并认同树木也有自身的美,也有其生命的价值,值得尊重。而那以后的哲学家对生命内在价值的描述更加详细具体,具体可以总结为两个方面。

首先是从广义上讲,人和动物是类似的,想着有互通的方面,二者的价值其实是相同的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生命形式,而人类研究人,便觉得人心比动物的思想复杂,但也能够被了解罢了。而要做详细区分的话,人和动物之间很大的区别,甚至不同的动物的生命价值也有区别。在进行深入思考时,不能够简单的一概而论,这个角度想说的是就价值的高低而言,动物并不如人类的生命价值高,而物品本身的价值在三者之中是最低的。

五、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与自然的相互影响方式是怎样的?怎样评价人的意义和位置?这其实是这类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所在。自然即是生命体,又是生命的创造环境,在目前的情况下已经和谐的运行了很长时间,这其中,人是很渺小的组成成分,但同时又有其独特的特点。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作用很大,而其所起到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直接影响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否。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如何看待和解决这类问题其实在我国哲学中也有所涉及。

一方面,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统一的,人是自然界的一份子,其生存其实都依赖于后者的和谐有序,同时,人类也不能够且没有能力去控制自然界,因此,不能够去肆意破坏自然,科技的发展也不能够以自然的破坏为代价。中国哲学将天和地比喻为父母,也就是说充分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意义,是自然孕育出了人类,并赋予了人类影响自然的能力。而人类其实也代表着一部分的自然精神,以及自然特性,二者之间并不是十分简单的因果关系。而同时,它也提到人们对自己和自然的关系现状并不自知,总是想向外探索,却不知那是人类生存的必须环境,这也说明了人类没有将自己与自然界结合去思考,而《周易》中认为,人类是自然界的主人,应该去控制,而非损害。而之后的孔孟之道则对其进行反思,明白了人不能够控制自然,而应该去顺应自然。

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主客体关系上,还是需要二者结合着去思考,两者都是主体,这在中国哲学界是一个基础理论,逻辑思考其实不是中国哲学所看重的,而人本才是。因此,生命各个阶段的不同情感诉求和出现的问题是重点研究对象,而在生的领域中,用爱去影响自然,创造生命是我国哲学所看重的。

结语:

中国的哲学大部分是主灵的,因此,更在乎仁字,在面对事物时,尊重的态度,平等地看待一些事物才能达到灵魂上的提升和进步。而在自然方面更是如此,不随意损害,努力去保护,才能达到二者的和谐统一。这也是中国哲学关于生的精髓。

参考文献

[1]严春友.百年中国哲学研究方法之反思与现代发展之路——兼谈思想的创生能力与现代合法性之关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12.

[2]余治平.哲学的中国方式:追寻、反思与心态分析——中国哲学及其学科范式创新的生成性研究[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03:1-7.

哲学硕士论文 篇7

近年来,随着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大专生选择参加硕士留学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然而由于国内外教育模式和体制有很显著的区别,很多专科生在国外求学时碰到了很多学习问题,有些学生甚至半途而废。育路留学专家表示,其实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参加硕士预科来解决。那么专科生出国读硕有哪些硕士留学预科方案可供选择呢?育路留学专家为您详细介绍。

大专生出国读研方案一:英国硕士预科

作为老牌热门留学国家之一,英国一直深受中国学生的欢迎。英国名校众多,师资力量雄厚,学历含金量高,能够有效帮助大专生就业。除此之外,通常在英国学习1-2年既可以完成英国硕士学习,因此可以节省大专生出国读研费用。

国内英国硕士预科项目很多,各有优势。以中央财经大学英国硕士1+1项目为例,该校通过与英国名校如埃克塞特大学、拉夫堡大学、斯旺西大学、纽卡斯尔大学、斯特灵大学等多所英国大学合作,开设英国硕士1+1课程,为希望出国深造但语言或专业基础薄弱的本、专科毕业生提供了一条高效、便捷的留学之路。

清华大学学术通英国专/本科升硕士留学预科项目则是通过强大的师资力量,科学的课程设置以及严格的管理,为大专生的出国读研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也非常受到学生的欢迎。

大专生出国读研方案二:美国硕士预科

每年数以万计的中国学生美国留学。美国留学优势明显:首先美国是世界上教育质量最高的国家之一,拥有有很多世界闻名的大学,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另外,美国为学生提供数额丰厚,种类繁多的奖学金,助学金等。自由开放的专业选择体系使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考虑自己的未来。因此很多大专生出国读研时首选美国。

很多国内高校也为大专生开办了美国硕士留学预科项目。北京外国语大学推出的.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预科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参加北京外国语大学硕士预科课程的大专生,在国内就读的时间为一年,主要学习英语培训课程以及少量商科选修课程。通过考核,学生将赴美国留学深造。

中国人民大学英美顶尖金融名校硕士留学精英计划也是大专生出国读研的一个很好的参考方案。中国人民大学英美顶尖金融名校硕士留学精英计划旨在帮助在英美读硕士课程时感到非常不适应,甚至无法完成硕士课程的学习,拿不到硕士学位的大专生。所以对于国内学生来说,如能在出国之前先强化提高专项英语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用英文学习一些英、美大学金融专业课程,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出国留学所必需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也是被英、美名牌大学录取并顺利毕业的保证。

女硕士月薪比男硕士少八百元 篇8

“届大学毕业生男女签约差别分析报告”近日揭晓。因性别歧视导致女生就业难度远高于男生,甚至有些单位一见是女生就根本不给实习和录用机会。即便给了机会,她们以后在职场上的发展也大多会因性别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正在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大学毕业女生的就业问题也是代表和委员关注的一项重要问题。由中国政法大学完成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状况的调查”显示,有54%的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遭遇过就业歧视。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法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侯欣一教授说,这里既有观念上的原因,更有制度上的原因。目前社会对于平等就业的观念还比较缺乏,现行的反就业歧视的法律制度不完善,对平等就业权利的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受到歧视伤害后的司法救助措施也没有建立起来。

侯教授的分析与麦可思2011届大学毕业生流向月度跟踪调查结果不谋而合。其中的男女生签约差别调查从12月至2月,结果发现,被调查的2011届大学和硕士毕业生中,女生的`平均签约月收入均低于男生。而且,学历层次越高,同学历层次的男女生平均签约月收入差距越大,本科女生的平均签约月收入(2243元)比本科男生(2573元)低330元,高职女生的平均签约月收入(1917元)比男生(2086元)低169元,女硕士(3623元)又比男硕士(4438元)低815元。

从签约用人单位的类型来看,本科女生和高职女生与民营企业签约的比例最高,分别为45%和65%.女硕士去政府机构或科研事业单位的比例比男硕士足足高了14个百分点,这可能与她们毕业时已接近婚育年龄且追求工作的稳定性有关。国有企业则是被调查的2011届男女毕业生签约比例差距最大的单位。本科女生、高职女生和女硕士与国企签约的比例,分别低于同学历层次男生比例的9%、9%和10%.

目前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就业促进法等法律,都有关于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的规定,但往往缺少程序上的保障和有效的实施机制。侯欣一教授表示,我国可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设立一个专门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的机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不同性别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

本报记者 王蔚

哲学硕士论文 篇9

对意识形态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马克思和曼海姆,虽然他们都没有对意识形态的概念做出明确的解释。但是曼哈姆继承和结合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研究,分析整理后认为,意识形态存在两种独特的可以分离的意义,并通过不同主体来划分特定意识形态观念。曼哈姆认为:“当我们对别人所提出各种观点怀疑是,它所隐含的就是有关意识形态的特定理念。不管别人用何种方式来来掩饰他的本性,都是为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曼哈姆在<意识形态与乌托邦>中就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意识,而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继承和开创。

带有形而上学的现代意识哲学,由于违背了康德形而上学可能条件的忠告,在20世纪中期遭到怀疑,而且陷入相持的局面。康德主张先验主体,它将客观世界分为现象与自在之物。悬置了上帝,与笛卡尔理论主张刚好相反,这从一方面说是限制了主体的范围;两一方面将主体有借贷主体提升到真正意义的主体上来。康德哲学在总体面貌上表现为积极乐观的思想,它是理性对其自身的自信。树立了相对于现象的权威。他主张“我思”的唯我论,在当时哲学史中掀起了很大的风浪。

在批判传统和谋划科学的形而上学时康德认为形而上学不能是经验,应该用综合方法建立普遍知识体系。,他把命题确定为科学的形而上学合法形式。但是现代意识哲学以事实材料和人类具体认识历史方面为依据来谋求形而上学理论。因而在本质上有很大的经验性。所以节学的必然选择就表现为:出发点的具体给予性逻辑地决定与综合方法对立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论体现了现代意识哲学对科学性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科学的模仿,并没有认真分析内在方法及其有效性的表现形式。自然科学字本质上研究的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构成规律,因而实证方法是满足他有效性的特定方法。但哲学要求的是具有整体意义的普遍知识,其论断要超越经验对象。所以从特定经验内容出发的哲学史主观独断的普遍性。着从本质上为哲学任意妄断打开了后门。前康德形而上学遭到西方哲学批判最多的就是这种推理。

在对现代主义的批判和认识中,海德格尔把现代的主体落实到形而上学中,这在当时也具有一定的独创性。他希望克服康德所建立的意识哲学的不足。海德格尔的哲学表明它所研究的是构成主体的本体基础,是不同于康德的经验主题的。海德格尔放弃了形而上学所提出的要求,而是用一种对“此在”的生存“显现”的逻辑来进行哲学推论用非理性的实践来取代理性的认识。即便如此,海德格尔并没有真正得走出哲学怪圈,他只是把主体哲学的思维模式颠倒了一下,仍然在主体哲学中迷失了方向。

哲学本身要求对普遍性的追求,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即他必须从事物的普遍性出发,有自己的逻辑和规则,这样才能更好的金人哲学构建的各个环节。如果从逻辑观点看,现代意识哲学的方法论已在根本上决定了自己走偏了路。因此,现代意识哲学不可能克服后现代主义加于它的无根据、无理念、等形而上学的批判。现代意识哲学把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

在西方哲学史中有一种后现代主义哲学,它是在反对现代意识哲学中形成的。从他们对峙中可以看出,现代意识哲学所主张的经验存在也恰恰是后现代主义主要批判的方向。现代意识哲学并没有否定经验存在的不确定性,而后现代主义却要以此为由把现代意识哲学逼迫出局,否定其所主张的经验存在。现代意识哲学与后现代哲学之争,当时主要体现在赫拉克利特与克拉底鲁之争。他们以“你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与“你不能一次踏进同一条河为论证命题进行辩论。这也从反面折射出现在哲学斗争的实质。

后现代主义主要反对意识的现实存在,它对哲学构成了存在合肥站的挑战,诱导哲学发现意识批判主体,是西方哲学思想历史处境的一种提示。意识批判具有一般形而上学的的特点,从他的各个观点和方法论中可以看出一是批判是形而上学的开端,并为自己规定了由纯粹反对观念直接而无独断的发现意识存在的普遍形式的任务。

结语:

哲学硕士论文 篇10

东南大学将招收书法艺术硕士书法硕士

和博士

东南大学将招收书法艺术硕士、书法硕士和博士。这是记者日前从;东南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成立仪式暨中国当代中青年书法精英研究展开幕式;上获悉的。据介绍,以工科见长的东南大学在艺术教育和理论方面的研究也由来已久:著名艺术大师李叔同、吴梅、宗白华、吕凤子、陈之佛、徐悲鸿、傅抱石、吴作人等均曾在东大执教。上世纪90年代,东南大学成立了艺术学系和现代艺术设计研究中心,2006年又在此基础上组建了艺术学院,2007年东大艺术学被教育部增列为国家重点学科。

哲学硕士论文 篇11

关键词:阿兰·德波顿,《哲学的慰藉》,哲学,慰藉作用

哲学, 在很多人看来是一门艰深的、不实用的学科。哲学家们仿佛都是偏执狂, 都有些怪癖, 思维异于常人。哲学思考的问题即使是简明的, 也会用一种让人难以明了的方式来表达。总之, 哲学仿佛包罗万象, 却大而无用。

但是, 英伦才子阿兰·德波顿并不这么认为。德波顿选择了西方哲学史上六位著名的哲学家, 以生活为切入点, 运用他散文般的笔调, 阐释了哲学的作用———对于人生的最深刻的慰藉作用。[1]

《哲学的慰藉》开篇就提到了苏格拉底。德波顿没有全篇详述苏格拉底的哲学观点, 而是从他的个人的行为处事的方式、质问人们的思维方式展开。苏格拉底之死, 尽显了他的固执, 他的与世不同、与世不和、坚持自我的哲学。

社会中总存在一种所谓的“多数的暴虐”。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当权者的暴虐, 另一个是得势舆论、得势感想的暴虐。

一种意见一旦具备了这种性质 (被认为是多数人共有的、能够在公开场合公开表明) , 就会产生一种强制力———公开与之唱反调就会陷于孤立状态, 就有遭受社会制裁的危险。为了免于这种制裁, 人们只有在公开的言行中避免与其发生冲突。[2]

孟德斯鸠说:“多数人可以构成对少数人的暴政。”人们对于真理的认识, 常常来自于传统概念、历史经验, 或者就是大众舆论。习俗这东西, 不仅如老话所说是第二天性, 简直是一向被误待为第一天性。[3]传统概念、历史经验可能已经不再适合于不断变化的情况, 而“公共舆论中真理和无穷错误直接混杂在一起” (黑格尔) 。通常, 人们并没有勇气作为第一个向固有的错误概念说“不”的人, 没有勇气与多数的意见叫板。

而苏格拉底的哲学启发我们, 没有绝对的真理, 应该有一种质疑的思维, 只有经得起质疑的理论才是真理。一种思想或行动是否有价值不取决于它广受赞同或广受攻击, 而取决于它是否合乎逻辑规则。[4]当我们处于一种少数的位置上, 没有多数的支持, 其实, 我们很有可能正发现一条不被社会大众接受的真理。

现代社会, 科学经济急速发展, 物质越来越丰富, 很多人妄图通过物质享乐来达到快乐的境界。无法否认, 获得快乐感需要物质作为铺垫, 但是缺少钱财真的就无法快乐吗?或者, 快乐只是精神上的满足, 需要摒弃肤浅的物质?

本书第二章在这个问题上给予我们启示。伊壁鸠鲁不同于一些厌恶享乐、以艰苦自律的同行[5], 他原则上不是一个苦修者。他甚至说:“如果我把口腹之乐、性爱之欢、悦耳之娱、见窈窕倩影而柔情荡漾, 一概摈弃, 那我将无法设想善为何物。”他承认物质、声色能够为人们带来快乐。但他其实却不是个享乐主义者, 现实中他没有豪宅, 饮食也很简单。

追求快乐, 伊壁鸠鲁将这当作哲学的目标。他承认物质给予的欢娱, 认为它能在一定限度内提升人们的快乐指数, 一旦超过某一阶段, 物质再丰富也无法提升快乐感。所以缺少钱财的人们, 无需为自己的不富有而不快乐。

德波顿将伊壁鸠鲁哲学思想中对于快乐的理解, 形象地用一张清单列出。伊壁鸠鲁的快乐需求清单中包括友谊、自由、思想、食物、蔽风雨处、衣服, 而广宅、鱼、肉、名望、权势都属于不那么必要的, 或者干脆就是不必要的。

我们的快乐终于还是和一些关乎内心、思想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伊壁鸠鲁指出, 一小群真正的朋友可以给予我们的关爱与尊敬是财富不见得能提供的。可以顺应自我内心, 能思考洞见人生, 这样我们就是快乐的。快乐可能得之不易。不过障碍不在金钱方面。[6]这就给了那些汲汲于钱财、权势的人们, 或者为生计所累的人们一种解脱, 它给出了一个不那么昂贵的快乐的方式。伊壁鸠鲁运用自己的哲学智慧, 慰藉了清贫而想要追求快乐的心灵, 并向他们指出了更加明智的快乐的所在。

挫折, 几乎是人人生命中都不可避免的, 且总是一遍一遍不厌其烦重复的课程。

在第三章中, 德波顿用“挫折词典”这种形式来介绍了塞内加对于挫折的看法。德波顿认为, 所有的挫折都是主观愿望与严酷现实之间的冲突。而塞内加运用他的哲学, 希望减少我们对挫折的过激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并不能使我们摆脱挫折的困扰, 或者克服挫折, 它往往加剧事态的不可逆转性。

如果, 我们对现实并没有太多太大的期望, 或者认识到挫折是有理由、有可能发生的, 并且觉得它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挫折, 那么我们对于挫折的免疫能力就会提高, 在遇到挫折的时候, 不会显得那么措手不及, 而是更从容。

人们往往在自己毫无预期的挫折面前摔得最疼。塞内加说, 他从来没有信任过命运女神, 他把金钱、官位、权势———都搁置在一个地方, 可以让她随便拿走而不干扰自己。这样, 她只是把它们取走, 而不是从他身上强行剥走。可以看出, 对于挫折有所准备, 才能自如地应对命运女神突如其来的没收。哲学的任务是教会我们在愿望碰到现实的顽固之壁时, 以最软的方式着陆。[7]

或许, 有人认为这样的态度表现出了一些对于人生的逆来顺受。但塞内加并不止于此。在挫折出现之前, 我们有所准备。而另一方面, 当我们真正遭遇或是经历着挫折的时候, 我们不是一味地服从, 塞内加认为对于经历过的挫折, 要让它有其意义, 就必须进行思考或者做出改变。

这就显现出哲学的作用。它就在于:第一, 使人认识到任何一种坏事都可能发生, 从而随时作好准备;第二, 帮助人理解已经发生的坏事, 认识到他们未必那么坏[8]。

人无完人,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缺陷。可能是仅仅表面的没有漂亮脸蛋, 也或许可能是书中提到的听起来让人难以启齿的———性无能。

德波顿选取了蒙田思想的一些可以共同结为对缺陷的慰藉的片段。蒙田认为凡是可能在人的身上出现的特征 (我们不说是缺陷, 他们再正常不过了) , 其实都是在丰富人类这个整体的特征。用蒙田自己的话:“每一个人的形体都承载着全部人的状况。”[9]谁也没法定义正常和不正常的界限、标准。我们无需为自己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而懊丧、不自信, 哲人总是从一个更宏观、更高远的角度看问题。

蒙田教给我们对待自己的一种更坦诚、更宽容、更睿智的高度, 让我们更加欣然地接受自己, 获得内心的平静, 以追求更深沉、更有意义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所长、有所短。看似, 蒙田的哲学的确能让人得到对缺陷的慰藉, 其实哲学的这个作用何尝不是在教给我们一种看待自己、看待世界的一种角度, 使得我们更自信、更自爱。

书中还有两章分别从对伤心的慰藉、对困难的慰藉的主题叙述了叔本华的和尼采的一些思想, 在此不一一赘述。

阿兰·德波顿用简单、亲切的文字, 辅以生动的图片, 用一种新鲜的方法, 很成功地带领我们窥见了奇妙、博大的哲学世界的一角, 也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读哲学的普适方法:将哲学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其实生活中经常有哲学思想的体现, 或者说是需要哲学发挥它的作用, 给予一种慰藉, 或者是一种指导。哲学其实和我们的生活很近, 并不是远在天边, 并不是那么艰深难懂。任何的哲学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并且都可以为你所用。

参考文献

[1][8][9]周国平.哲学不只是慰藉 (推荐序) .2008-12-1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222.

[3][英]约翰.密尔.论自由.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4.3, 第一版:7.

上一篇:工会联合会调查问卷下一篇:县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持人最后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