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道路论文

2024-09-11

哲学道路论文(通用4篇)

哲学道路论文 篇1

冯友兰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是中国哲学研究和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关键人物。他提出的很多重要的思想和指导方法奠定了中国哲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对中国哲学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世纪20年代,他刚刚进入哲学这个领域,就提出把比较方法、科学方法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研究中国哲学,特别是1925年以后,他更是提出了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而不能一贯沿用过去的“汉学”、“宋学”等老传统方法。30年代出版了具有中国哲学史典范的《中国哲学史》。1937年他明确地提出了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六种方法论,较为系统地构建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科学方法。30年代、40年代他又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方法———“释古”、“照着讲”、“接着讲”、“正的方法”“、负的方法”等等,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哲学的科学体系,创立了新理学哲学体系。50、60年代冯友兰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与观点,重新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看待中国哲学历史的发展,并对哲学史方法论做了新的拓展与研究。80年代,冯友兰逐渐走出曾经给学术界束缚的政治化藩篱,恢复往日的学术自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的基础下,重新对中国哲学史做了一番整理,并编订了《中国哲学史新编》一至七册。

一、《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

冯友兰的两卷《中国哲学史》可以称为中国20世纪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典范。冯先生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他释古的立场,他认为以前传统的史学家都是对以前中国的历史资料深信不疑,站在信古的立场角度去解释和分析问题。清末到五四运动时期以顾颉刚等人掀起了疑古思潮,认为以前的传统史料都不可信,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推敲和论证,对古典书籍提出了一系列大胆的质疑。而冯先生自己对于史料的观点既不是像以前史学家那样对史料深信不疑,不加推敲,也不是像顾颉刚等人认为所有的史料都有可疑之处,推翻过去古书上所有的结论。信古派对所有的古书深信不疑,疑古派只求论证古书是否真伪,认为伪书并无价值。而冯先生则认为伪书虽然不能当成那个时代的真实史料,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某些群体的思想文化,是值得参考借鉴的,不能一味地抛弃之。

冯先生将中国哲学史的发展过程分为两大阶段,他将生动活泼、立异标新的先秦哲学划为中国哲学史发展的第一阶段,将汉至明清的哲学发展划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的特点是思想统一、政治上奉行专制主义。因为清末以后的哲学发展还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体系,因此,《中国哲学史》未写出第三阶段。

冯先生的《中国哲学史》较为注重中国哲学中的义理的理解和体会,而对于文字的训诂和考证期相关的历史背景并不看重。他认为哲学史本身是比较重视思想本身的含义、概念命题的分析和哲学流派之间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冯先生对于中国哲学发展中的新旧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了他是用新文化的观点去阐释中国过去的旧文化。他认为近代中国的文化历经三个不同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用旧文化去理解、解释新文化;第二个时期是五四运动时期,特点是以新文化去批判、否定旧文化;第三个时期则应该注重中西文化之间的相互阐明。

由于冯先生《中国哲学史》运用了较为客观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的优点是其他哲学书无法比拟的,因此在《中国哲学史》出版后的不久,就完全取代了胡适编写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成为国内学习哲学史的标准教科书,对后世及国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1]146。

二、《中国哲学简史》的思想探究

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冯先生从史学的角度出发,以时间为脉络,讲述了中国哲学各学派包括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等诸子百家的有关哲学思想的发展起源,为我们呈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盛世的气象。他以宏观的视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经过。在书中,冯先生总是以客观的态度对待各家学派的思想,并以我们当代人的思想为基础向我们阐释了各家学派思想中包含的深刻的哲学道理,获得了很多读者的赞同。比如他在讲述公孙龙关于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时候,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层面去论证这个命题,启发了我们对于这个命题的更为深入的思考。又比如他在阐释道家的无为而作的观点时,运用了浅显易懂的语言加以阐述道,老庄的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并不是告诉人们什么都不要做,而是不要以多少作为评价的标准,更不要以多为胜,相反少的方面更要把握住精细、精巧,有效地做到“少而精”。还有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有一句“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并不是告诉人们不要做事情,而是要求做事的人行为处事不要太过分,要把握住一个“度”。

其实说到底,在中国古代的诸子思想中,所谓的哲学思想其实就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冯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用简洁的语言为我们讲解了先秦时期诸子百家各家学派所描绘的理想的生活状态和国家制度。中国的哲学系统的主要作用并不是为了增强人类某些知识层面,而是使人类的心灵得到净化并放松,并超越现实世界同时用道德的力量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依照中国的哲学传统,中国的圣人就应该是内圣外王的典型代表,而中国的哲学之道就是要探究和讨论内圣外王之道,并进一步指导人们如何去实现内圣外王之道。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探求知识的不断深入,一些宗教式的信仰逐渐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世间存在的普遍真理和基本规律,这时哲学才能发展到一个更好的层面上。因此,哲学取代宗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尤其是中国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的哲学思想很多都是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寓言、日常事例来对一些晦涩难懂的蕴含哲理性的道理进行解释说明,以一种艺术性的情趣去表达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达到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

对于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中庸,冯先生为我们澄清了许多理解上的误区,并做了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中庸思想告诉我们我们日常的为人处事要把握住一个度,要把握住一个心理上的平衡,不能过激。其核心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物极必反,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端的时候,就会引发使它朝着另一端发展,最终会使我们收到事与愿违的结果,这跟“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乐极生悲”的道理是一致的。正如黑格尔所说的任何事物都包含了它的自我否定,蕴含了辩证法的思想。同时冯先生也看到了中国哲学所提倡的理想的政治形态,特别是儒家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基本上是一种“循环往复”的状态而并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社会形态“螺旋式的上升”,中国哲学处在一种思想不断修补、改正的循环状态,缺少发生“质变”的动力因素,缺乏一种创新的动力,没有突飞猛进式的发展状态而是渐进式的缓慢发展[2]148。

三、《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学术自信

20世纪70年代,冯友兰先生逐渐摆脱文化大革命对学术禁锢的阴影,决意要按照自己对哲学的理解去重写中国哲学发展史。《中国哲学史新编》对于冯先生来说是把自己的学术思想推向一个新的境界,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打破以往陈陈相因的历史成说,向世人表明自己的一种学术自信。

首先《中国哲学史新编》是新中国第一部囊括古今包括上至商周下至建国后的完整、系统的哲学通史,同时也是冯先生唯一一部个人著作,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发展过程的历史总结。其次,冯先生运用了唯物史观的观点、方法、立场阐述了中国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哲学的性质与功能。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巨大的社会转变,分别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建立;第二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进入近代化时期;第三次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以及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因此中国的历史也被分为四个阶段:上古、中古、近代、现代;相应的中国的哲学史也被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包括春秋战国,第二阶段是秦汉至明清时期,第三阶段是清末至戊戌变法,第四阶段戊戌变法至今。再次,《中国哲学史新编》根据中国哲学史发展的特点在两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比如过去以往中国的哲学问题总是离不开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总与这些问题纠缠不清。对于这类现象,冯先生认为单讲哲学问题是无法将问题讲透讲明白,只能把哲学史的研究范围扩充为思想史的范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读者窥视全貌。

冯友兰的一生最为重要的三本书就是《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以及晚年的《中国哲学史新编》,为此他对写哲学史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明确地说明清楚一个哲学家的哲学体系;第二必须明确地说清楚一个哲学结论所获得的整个具体过程;第三必须说清楚哲学家个人的世界观以及他对待哲学问题所应用的方法论。这些哲学史上写作的独到见解,是他总结数十年的经验教训后得出来的,也同时是他学术自信的重要表现,他的一些重要的经验无疑对我们中国哲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哲学道路论文 篇2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中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不动摇,这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它要求我们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了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的哲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不仅鲜明的反映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开辟对世界历史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中国模式;中国梦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6-0-03

马克思主义改变了中国,中国改变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进一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要宣言和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1]其中道路自信就是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不动摇,这体现着全国各族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来源及内容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有其内在的一般与个别的哲学依据,邓小平曾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鲜明的体现着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性,又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来源涉及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发展观和价值观三方面的内涵。

首先,扬弃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产生中有其重要的历史依据。“扬弃”就是既要克服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不顾本国实际特点,僵化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教条来指导实践的弊端,又保留了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制度遭到了普遍的质疑,而中国共产党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唯一正确的道路,因为它既不是照抄照搬别国模式的道路,也不是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上抄来的道路,它是对封闭僵化老路的否定和批判。社会主义道路的创立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克服一切困难不断努力的成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几代领导人坚持在否定意识的基础上同时借鉴国内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创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富有创造性地成功的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特别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功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在对社会主义的初步探索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开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万分宝贵的经验和物质基础。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明确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体系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发展”这个“硬道理”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国内外纷繁复杂的时代下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从“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破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应运而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推向了新世纪。新世界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提出了怎么样发展的问题。发展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向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如今,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继续深入推进把这条道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正披荆斩棘,中国梦也愈加清晰,民族的伟大复兴越来越近。

其次,科学的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新意识产生的重要条件。整个世界处于一种永无止境,不断变化和永恒发展的过程中,而创新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必须在正确意识即正确的发展观指导下才能不断地促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正是中国几代领导人在历史发展选择的洪流中抓住了时代的背景、时代的脉搏,与时俱进,做出的正确的道路抉择。实践证明,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模式可以正确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循序渐进式的改革,使中国的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同时也顺利的实现了社会的稳定转型,避免了中国在发展中走向极端化。这一发展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正如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到的那样,全党全国人民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

最后,正确的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实现的最终目的。道路自信这种创新意识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在于形成一种普世的价值观,也就是中国人要对自己的道路有自信心。只有中国人自己对自身的整体价值观具有充分的自信,才能自觉的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让中国不断崛起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如今,以一种无可比拟的发展速度崛起的中国,充分展示了对自己革命道路和理论价值选择的自信,只有坚定这种道路自信,奋发向上、百折不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中国近代百年的历史证明着,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道路自信,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定对自己所选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自信,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的实现途径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坚持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所阐述的普遍发展道路,又密切联系了中国当代的具体发展道路,它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和社会的巨大进步都已证实了我们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只要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既不走死板封闭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就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由于中国目前并将长期处于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就赋予了“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时代特征。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建党百年的“中国梦”,这是实现建国百年“中国梦”的最重要的一个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基于中国实际的国情,以实践为依据,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创造性地成功开辟的道路,它是被实践反复证明的唯一正确的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之所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成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是因为它是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道路,具有独特的优势,更为“中国梦”实现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坚持道路自信是实现“中国梦”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以推进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最稳定的政治核心,有其独特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中国的决策者也好,各级干部或老百姓也好,有一种特殊的哲学思维,就像邓小平的“白猫黑猫”理论,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态度。因为有这样的态度,遇到问题时,大家并没有卷入了抽象地意识形态争论,而是认为问题出现了,我就应该解决问题。这种意识非常的重要,首先承认了问题的存在,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够实事求是的针对问题,有效的解决问题。

中国共产党注重从中国实际出发,立足于中国国情,得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生产力很不发达,综合国力很弱,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因此这一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不断增强了综合国力,这是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成为党的十八大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就标志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成为中华文明格局开启的演进新里程。“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入了全新的能量,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经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方向,而且也必将以“中国梦”为精神寄托和承载主体。实践证明,实现“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终归宿,只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道路自信,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文明型国家必将崛起,“中国梦”必将实现。

(二)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改革开放为基点的以全面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发展道路。正像我们领导人一再强调的那样,自从建国以来中国的发展历史是不能割裂的。中国之所以能成长为今天如此强大的中国,既要和毛泽东等领导人构建的国家制度有关,又要和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开辟的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的模式密不可分。所以,直到今天,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国体始终没有改变,始终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大方向,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发展阶段,仍然在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探索着,不断发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独特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就是在改革开放中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推进经济、政治等体制的改革,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又要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地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历史抉择要求我们要抓住国内国外两个方面,既要联系国内自身的发展特点,又要根据国内外的发展要求,把握发展方向。充分发扬国内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在国内外条件相互转化中抓住发展机遇、创造发展条件、把握发展全局,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的全面发展的道路,它又是在改革开放中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中国梦”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向往,只有真正的实现了“国富民强”它才不是一个“梦”。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动力。而今天,我们之所以要唱响中国,不仅为了告诫人民,中国经历了什么,创造了什么,又取得了什么,不断激发我们追求中国梦的正能量,更重要的是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方式,走向了世界文明的舞台。

(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特征的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主流的发展道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为了更好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自己的道路、发扬民族精神、凝聚民族的力量。因为自己的道路一边连接着自己的国情,一边又衔接着中国的理想世界。它既承载着过去的历史,也预示着未来的明天。中国道路的开创是有历史源头的,也是历史的延续和发展。是几代人的共同奋斗、创造和积累的伟大成就。然而,中国道路的内在灵魂,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没有这个科学的主义,这个理想的层面,道路也就不可能有灵魂的指引。更重要的也是因为,道路自己本身也是传承着中国五千年伟大的历史的辉煌,有其传统的道义。为了寻梦、实现梦、就必须先寻路。中国的道路,本来就承接着中国梦的,而中国梦也就是中国道路的信仰。无论在探索积累还是在发展中国道路的过程中,始终坚信我们对现代化的现代梦、社会主义的国家梦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民族梦的不懈追求和高度自信。中国梦虽然很让人向往,很诱惑人,但它绝不虚幻。因为在道路探索的开创中,一直坚持以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从这个层面上来看,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民族的梦,更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我国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不仅要使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更要使全体人民、全部地区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十几亿中国人的民心所向,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真正的主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真正的使每个人感受到发展的利益和发展的成果,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成为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而获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肯定,这样才能不断地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历史影响及世界意义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灿烂文明的伟大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在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风云变幻的今天,中华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保持独特的中国风度、中国气派、中国精神、中国特色,努力占据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需要一代又一代国人为之奋进、有所作为。我认为,其中“坚定信念”是尤为重要的,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方式走近了世界文明的制高点,振奋精神、激动人心,有助于增强自信从而坚定信念。

单纯的从宏观的历史角度来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的出现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巨变和发展经验。近代以来,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围绕着实现现代化进行了不同模式或发展道路的探索,而我国的发展模式主要是强调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通过艰苦奋斗、努力创新和大胆实践,探索出一个适合于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开拓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苏联等一些曾经的社会主义国家相比较,改革开放30年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国力的巨大提升,突破了苏联僵化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中国发展道路既不照搬西方或者其他任何模式,但又能汲取其他文明的一切优点而不失去自我,成功的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对未来世界的发展作出独创性的贡献。与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相比较,中国发展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的联系起来,创造性地实施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有效地化解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独辟蹊径的创造了适合中国实际的发展模式。从我国目前的发展成果上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确立了我们选择道路的正确性,更加激发了我们沿着这条道路不断向前的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推动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更使人们看到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希望,进而更加有力的推动了世界性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国模式总体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实践内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时候,中国模式能否经受住历史的考验,中国梦能否实现,成为了中国人民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完善中国的发展模式,建立“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也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唯物主义辩证法中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个方面,我们既要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广阔前景,又应该看到发展道路中的挫折和曲折性,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很多问题,诸如思想上对道路、制度和方向认识不一致,尤其是腐败正严重侵蚀着执政党的肌体,破坏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但这些问题与我们的成绩不能等量齐观。更重要的是历史没有终结,未来对于每一个国家来说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是,该做好自己该办的事,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如今,中国模式的成功更加坚信我们的宏伟目标,和伟大的历史使命将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实现。

在未来的发展中,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中国就能打赢经济仗,打赢制度仗,打赢信念仗,打赢虚拟世界的传播仗。到那时,中国人将会对自己国家不同于西方的道路和制度深怀自信,中国模式也将被世界所尊重。在这个大变局中,坚定这个道路自信,就是坚信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只要我们坚定这个自信,中国必将战无不胜,百年复兴之梦就必将实现。

——————————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6,12-13.13.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3,63,371.

〔3〕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复兴之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哲学道路论文 篇3

在多年的德育课教学实践中, 我只是注重向学生讲授过多的理论知识体系, 而忽略了他们的个人意愿, 脱离了他们的实际生活, 使得德育课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实效性及时代感, 也失去了德育课的德育功能和育人功能。而现在的新教材去掉了“基础知识”, 避免了受哲学理论体系的制约, 并且加上了“人生”, 把讲哲学的目标指向人生, 而这人生问题恰恰是中职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也是本教材的主编王霁教授说:德育课要关注人, 必须把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放在核心地位, 我们不是为了讲哲学而讲哲学, 我们要不拘泥于原有哲学的学科体系, 要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 把学哲学与解决做人问题、走好人生路的问题紧紧结合起来。按照这样的思路构建这门课、安排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因此, 本门课程确定为《哲学与人生》。

那么, 《哲学与人生》是什么样的新课程?

新课程思路

———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要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

———以哲学基础知识为知识载体和基本线索 (以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的顺序把这些人生问题组织起来) 。

———体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用哲学引导人生, 用人生体验哲学) 。

———5个单元共15课, 每个单元有一个主题。

具体来说每课有四大块即四个框题:一、与人生问题紧密联系的哲学观点, 如第三课第一个框题自觉能动性是人特有的能力;二、哲学观点与人生问题的联系, 如第三课第二个框题人生是自觉能动的过程;三、人生问题的分析, 如第三课第三个框题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四、怎么做 (以哲学观点为指导来解决中职生人生问题) , 如第三课第四个框题积极进取, 自强不息。总体上有两大步:由人生的具体问题引出与人生问题相关的哲学知识 (学哲学) ;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分析反思人生, 解决与人生密切关联的人生问题 (用哲学) 。

《哲学与人生》有哪些新变化?

1.课程性质和任务上的变化。

从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教育转变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2.课程总目标的变化。

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 解决好如何做事、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 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贴得更近, 针对性更强。突出了哲学的功能。

3.教学目标及评价的变化。

本次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有一个重大变化:

由“认知、运用”二维目标变为“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三维目标, 增加了“情感态度观念”。由二维 (认知、能力) 评价标准转变为三维 (认知、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 评价标准。

“态度决定一切”, “观念一改天地宽”。另外这种变化也更好地体现了德育课的性质。

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个人成长、成材的基石, 而且是职业发展和事业成就的支撑。从个人角度看:面对社会转型期价值观的多元化, 物质生活逐渐富裕、体验式学习机会的减少, 使得年轻一代 (特别是独生子女群体) 常常处于多重选择标准的矛盾之中, 他们迫切需要通过教育树立和完善正确的价值观。从社会角度看:近期国内外企业界的相关调查表明:劳动市场的评价标准在经历了资历取向、能力取向之后, 已经向素质取向发展。劳动者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工作态度, 已经成为企业招聘员工的首要条件。

如何引导学生学好《哲学与人生》?

1.要相信学生完全可以学好这门课。

哲学虽然是最抽象、最一般的道理, 但是, 哲学也是从最具体、最真实的生活经验开始的。换句话说, 哲学也是来自于最具体的生活, 而学生本身就有生活的实际基础。

中职生的确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在人生道路上发展也不顺利, 但是, 并非他们就没有希望了, 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幸福人生、快乐人生和成功人生了。相反, 只要自己努力, 他们的人生同样可以是幸福的、快乐的。他们需要有哲学的指导, 需要解决人生的困惑, 需要发现自己的人生智慧。

我们做教师的有责任去帮助他们。这就需要我们克服困难, 努力去适应德育课的新要求。

2.要改进原有的教学模式。

(1) 情境设计 (导入) ; (2) 体验思考; (3) 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 (4) 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 (5) 归纳评价 (我们应该怎样做) 。

作为《哲学与人生》课教师, 不仅需要哲理, 更需要人生的真情和感悟, 不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是人生的导师。准确理解把握大纲精神:以学哲学, 用哲学, 学会做人为目标。

哲学道路论文 篇4

第一, 全面、系统地清理与总结了马克思人学的研究成果, 重点梳理了当代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作者把当代中国学者对于马克思人学的研究划分为三阶段:第一个阶段, 是从理念和价值观上强调必须要尊重人, 重新恢复人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意义和地位;第二个阶段, 是力求在学理上讲清人, 在实践中如何塑造人, 从而开启了马克思人学研究的系统梳理阶段;第三个阶段, 是对马克思的人学的基本特征、人学研究自觉转换范式等, 力求作综合与整体把握, 并试图以此来导引当代国人的生存与发展。在全面清理与总结以往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作者又进一步展望了未来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前景, 对于深化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 开创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的新境界, 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 提炼了马克思开辟的人学道路及其基本价值。人学研究之所以能够被提升为人文社会科学之一种, 从思维模式、理论视野和价值建构方面来说, 其直接得益于马克思哲学的奠基作用。与传统意义上的人学不同, 马克思的人学不是对传统人学在主题上的延伸, 而是对其在理论范式上的一种创新。就马克思所创造的新人学的使命来说, 它不仅在于要“解释世界”, 更重要的还在于要“改造世界”, 就是要在对旧世界的批判中, 努力去创造一个新世界。基于此, 作者并没有在马克思所言的个别字句中做纠缠, 而是把马克思的文本视为是一个整体, 进而沿着马克思基于实践基础上所开辟的人学道路, 从总体上去建构和阐释马克思的人学观。在此基础上, 作者凝练出马克思人学的基本价值, 即注重现实生活世界中的人;注重人的实践的创生性;注重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注重先进理念引领社会实践;注重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一致;注重每个人能力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发挥。这些基本价值的揭示为研究当代生活世界中的人提供了科学的方法支撑。

第三,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维度梳理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学研究的逻辑与中国现实需要的契合, 是人学在中国兴起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从学会尊重人到进一步关注解放人和开发人的问题, 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所承载的时代课题和使命, 就是要努力超越传统社会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打破自闭、保守与落后的生存模式, 进而培育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重理性、重利益、重能力、重自立和重创新的现代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作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学道路, 梳理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东方社会主义实践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线索, 并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的中国化进程。这对于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人学理论研究和人学道路的实践进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四, 探讨了创新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新道路的现实性和可能性。就文本维度而言, 就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价值, 开辟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新道路;就历史维度而言, 就是在反思当前中国人学研究的困境基础上, 开辟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新道路;就现实维度而言, 就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发展阶段和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现状, 开辟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新道路;就价值观维度而言, 就是在协调好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辩证关系中, 开辟当代中国人学研究的新道路。在新世纪, 中央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这也向当代中国人学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即要求当代中国人学研究者自觉承担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的历史使命,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学理支撑。

上一篇:教师与职业下一篇:优化农田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