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教学设计

2024-10-18

知音教学设计(共11篇)

知音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知音》是快乐读槲葜械囊黄课文,讲述的是俞伯牙断琴谢知音的故事。古琴师俞伯牙在乘船游览时遇到了知音钟子期,并相约来年再见。再见时得知钟子期已病逝,俞伯牙悲痛至极,断琴发誓,终生不再弹琴。文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整篇故事情节曲折、悲戚感人?

设计理念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应以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贯穿整个教学,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目标

1.反复品读,体会俞伯牙、钟子期的深厚友谊,懂得“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2.认识课文中的12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教学准备

1.《高山流水》乐曲。

2.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高山流水》乐曲,谈话导入新课。老师板书课题:知音,学生齐读课题。

2.你知道“知音”是什么意思吗?“知音”一词是怎么来的?这中间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

(用乐曲和谈话导入新课,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3.指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通过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细读,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俞伯牙为什么称钟子期为“知音”?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文本。

(1)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俞伯牙的孤独寂寞。

(2)读第2自然段,重点朗读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对话,体会俞伯牙因为遇到了“知音”而欣喜的心情。

2敝幼悠谌ナ篮螅俞伯牙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

读第3自然段,体会俞伯牙失去了知音的痛苦。找出表现他痛苦时动作、语言的句子反复读。

(1)“一曲终了,他突然举起琴,狠狠地摔在地上……一辈子再也不弹它了!”(俞伯牙的这些行为,表现了他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令人感动。)

(2)“俞伯牙果真再也没有弹过琴……这样的知音了。”(印证了题头明示的这篇课文的主旨——“千金易得,知音难求”。“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感慨也自在其中了。)

(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悟重点句子和重点词语,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理解“知音”一词,体会“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真正含义。)

四、读文,落实认字

1鼻胪学们再读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愈伯牙与钟子期的真挚情感,体味“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含义。

2北究我求认识的字,你都认识了吗?

(1)自己练习认一认,还没记准的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音。

(2)同桌之间互相考一考。

(3)出示生字卡片,以不同形式反复认读、巩固。

五、拓展、延伸阅读

1倍亮苏飧龉适拢你觉得该怎样与朋友相处?

2笨文谕卣埂T亩痢缎⊙в镂脑亩磷试础分械目挝摹兑徽藕乜ā贰

(1)读后回答课后问题。

(2)如果是你,会怎样写呢?和同桌说一说。

3笨瓮庠亩痢缎⊙в镂脑亩磷试础分械目挝摹渡峡吻暗挠岩辍罚读后回答文后问题。(江西省于都县城关小学兰永红张金香)能说会写

知音教学设计 篇2

一、紧扣词句, 追溯这段友谊之根源

“伯牙善鼓琴, 子期善听。”寥寥数字, 这段流传千古的友情便从这句话开始。重点解析两个“善” (擅长之意) 字:俞伯牙擅长弹琴, 而钟子期善于听琴, 也就是具有很强的音乐鉴赏能力。这两人在一起肯定有很多共同话题, 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教学课文时, 可以提出问题, 让学生猜猜他们两个在一起会谈些什么, 还可以让学生想象他们二人促膝长谈的画面。 (板书:共同的话题, 共同的爱好)

二、挖掘“高山流水”的深层意蕴

“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些教辅书将之解释为:“伯牙弹琴时, 心里想到高山……心里想到流水”。这些译文都流于表面, 过于简单, 不能很好地显现文本深层的含义。要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伯牙、子期的崇高友谊, 我们不妨问:文中为何列举了“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而没有列举其他的呢?因为“高山流水”具有代表性, 有特殊的含义。伯牙为什么会想到高山?因为高山象征着坚毅、挺拔、刚劲, 伯牙执著于像泰山一样巍然屹立在天地间的高尚的情操。音随心动, 发于弦端。伯牙又怎么会想到流水呢?孔子有云:“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仁者动, 智者静。仁者寿, 智者乐。”宇宙之中, 最灵动者莫过于水, 最智慧者也莫过于水。江河奔腾, 浩浩荡荡, 川流不息, 洋洋洒洒, 悠然自在, 随物赋形。伯牙的智慧和气质正与这江河大海之奔流不息不谋而合, 所以他便借三尺瑶琴表达自己的追求与志向。伯牙所念, 子期为什么必得之?因为“子期善听”, 他在音乐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能够准确感知不同音符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感情。更因为他和俞伯牙一样, 都追求高洁的人格, 都有着高尚的情操, 都有着江河一般灵动的智慧和大海般广阔的胸怀。因此, 这琴声才很容易触动子期心中的那根弦, 才容易与之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才会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之叹。教学这一部分时, 教师可以借助图片等资料, 让学生较直观地感受巍巍大山的深沉、稳重、坚毅、挺拔, 感受汪洋江河的无束无羁、灵动自如。并引导学生透过“高山”“流水”进入二人的精神世界, 感受二人的精神交融, 把这份友谊从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话题, 推升到更高的精神交融的境界, 为理解伯牙为什么绝弦铺设坦道。

三、感受知音逝去的悲哀

钟子期死后, 俞伯牙做出了一个令人惊愕的举动:“破琴绝弦, 终身不复鼓。”理解这一句,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 要深入体会伯牙痛失知音的悲哀。我们不妨先打个比方:对于一个侠客来说, 剑是他的生命;那么对于一个音乐家, 琴应该是他的全部。俞伯牙摔破了自己心爱的琴, 在有生之年再也不弹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子期的死对他来说显然比要了自己的命还难受。他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子期已属万幸, “千金易得, 知音难求”, 他的琴声因有了子期的理解而更加动听, 他的生活因有了子期的陪伴而更加精彩。甚至可以说:他的艺术生命为子期而活!子期已死, 他便破琴绝弦以自戕, 结束了自己的艺术生命, 让灵魂随子期于九泉。这是多么凄楚的场面啊!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友情啊!他们的友谊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立下了一块碑鉴, 为我们做出了交友的榜样。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 “高山流水”和“知音”的典故不仅在炎黄子孙中传为美谈, 而且名扬海外。教学这一部分, 教师应在学生理解了字面含义的基础上, 追问学生:伯牙摔破的仅仅是一把琴吗?伯牙挑断的仅仅是一根根琴弦吗?并不断启发学生, 让学生明白一把心爱的琴对于一个痴迷音乐的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力求让学生体会到伯牙在失去知音之后的悲痛。

四、什么人才能算作“知音”

知音教学设计 篇3

整整3个多月,这辆特殊的寻人车一直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我们不禁好奇,这个叫林飞阳的洛阳男孩为何会在武汉失踪,他遭遇了什么?本刊记者联系到这位不远千里来武汉寻找儿子的父亲——林少卿,在他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对充满矛盾的父子。专横、强权的父爱,让原本单纯快乐的儿子变得孤僻、封闭自我。当父亲层层入侵儿子的人生后,儿子不惜用消失来逃避这“压力山大”的亲情绳索。在儿子失踪后,父亲才幡然醒悟,以下是林少卿的口述:

儿子失踪,严父悔不当初

2015年11月26日,是我永生难忘的一天。那晚9点左右,我刚结束完厂里的工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住所。突然想到远在俄罗斯留学的儿子,不知他现在适应得怎么样了?好几天都没接到他的电话。我打开电脑,用Skype语音软件拨通了儿子在俄罗斯的手机号码,儿子没接电话。我连续拨了十来遍,电话那头始终是一段我听不懂的俄罗斯语。顿时,我心里一沉,都说父子连心,我下意识地觉得儿子一定发生了什么。

第二天,我辗转找到俄罗斯的朋友,请他帮忙去儿子所在的莫斯科大学瞧一瞧。几个小时后,朋友语气焦急地告诉我,儿子已经有一个星期没去学校了,连室友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儿子不见了!我要去找他!我立即办理了去往俄罗斯的旅行签证,并坐上了最近一班从广州到莫斯科的航班。

到了莫斯科后,儿子所有的同学、老师都组织了大范围的寻人活动,可一无所获。最后,我只能求助莫斯科警方,却得知儿子已于2015年11月25日,乘坐飞机回到了国内,目的地是湖北武汉!

我双脚发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儿子啊,你到底在干吗?为什么要玩失踪?此时,牵挂儿子的妻子打电话给我,询问调查结果,我支吾着告诉了她实情,她大哭起来,痛斥我:“林少卿,我告诉你,都是你害了我儿子……”

难道真的是我害了儿子吗?我暗暗发誓,不管付出什么代价,我一定要找到他。我卖掉了在深圳的工厂,开着车来到武汉,开始满城寻找我的儿子。一边找,我一边回忆着和儿子的点点滴滴。往事如电影般,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眼前……

我叫林少卿,今年45岁,河南省伊川县人。1996年6月26日,儿子林飞阳降临,我欢喜不已。对于这个延续我生命的小人儿,我寄予了全部的爱和希望。为了让儿子从小就能接受好的教育,我和妻子从伊川县搬到洛阳市。初来城市,我们一无所有,只能在棚户区租住。我害怕儿子在这种环境受影响,咬咬牙在市中心某教师小区租了一套房子。那时,我经常告诫儿子:“这是城里,和农村不一样,你一定要懂事。爹妈赚钱不容易,你千万不要惹麻烦,不然我们没有钱去监狱里赎你!”每次,我都把监狱里的情形说得特别恐怖,儿子眼里充满了恐惧。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有一次,儿子把刚发下来的数学课本弄丢了,我气愤不已,觉得儿子真是一点都不懂事。当即火上心头,就想好好教训下这个小子。但又怕在家里打孩子影响不好,就把儿子拖到小区外面的僻静处,拿树枝狠狠地把儿子抽了一顿。儿子跪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大声求饶:“我不掉书了,再也不掉了!”此时,我才感觉解恨。还有一次,我下班回家,发现家里的衣柜被翻得乱七八糟。一问才知,原来儿子想买玩具,不敢找我要,就在衣服口袋里看有没有“漏网之鱼”。我当即血往上涌,觉得这孩子从小就不学好,不把心思用在正道上,拿起擀面杖就狠狠朝他头上砸去,顿时他头破血流,大哭起来。如今回想起这些,我心痛不已,不明白自己当时为何会对儿子如此残忍。此后,我发现儿子的确温顺不少。在家里,他绝对听话,在学校里,他从来不打架闹事,就连老师都说他温顺得缺少男孩应有的顽皮。然而,我却认为自己的管教是成功的,因为自古“儿子怕老子”就是对每一个父亲最大的肯定。

强权父爱,入侵儿子人生

当儿子进入初中后,我发现他说话更少了。我去朋友家,总看到别人家的小孩时不时有同学来家玩,气氛很是热烈。我就劝儿子不要老闷在家里,也多交几个朋友。但儿子却说:“我跟同学合不来。”我有些奇怪地问:“为什么合不来?”“我想的和他们不一样,他们太幼稚了。”儿子的话让我目瞪口呆。仔细观察,我觉得儿子身上的确没有年轻人的活力与稚嫩,充满了老气横秋和看淡世事的漠然。可我非但没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反而认为这样很好——别的孩子都傻里傻气,我儿子如此成熟。

那时,我绝大部分重心都扑在事业上。2010年,我远赴深圳开厂,将妻儿留在洛阳。我的想法很简单,我负责赚钱,妻子负责儿子的养育。由于两地相隔千里,我除了春节回家外,其余时间都在深圳。因为忙,我很少给家里打电话,别说儿子了,连妻子我也是很久才联系一次。每年春节回到家,是我跟儿子一年中相处时间最多的时候。可就是这短短的几天,我们父子俩说话也不超过二十句。那时,我以为儿子只是闷头闷脑、不爱说话,我从来没想过,他其实是在封闭自己。

直到我现在为了找儿子联系上他曾经的同学后才发现,儿子在初中和高中,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几乎所有人给他的评价都是:“内向、冷漠、怪人”。我曾经引以为傲的儿子,为什么在同龄人眼中,竟然是这样一个人?当得知林飞阳从莫斯科不辞而别时,他有个高中同学告诉我,林飞阳曾跟他抱怨:“人生很痛苦,为什还要活着?”如今,我翻看着儿子曾经的照片,想着他对同学抱怨的那句话,我忍不住泪如雨下。我的儿子,如果当时我能多关心你,你是不是会快乐一点?

林飞阳成绩一般,但特别喜欢折腾电器元件。他制作的小飞机,小模型等曾在洛阳市青少年科技大赛等比赛中获得过不俗的名次。高考后,他的第一志愿填写的便是安阳理工大学的电子系。当我得知后,很不满意:“你填电子系以后能干吗?打算像我这样一辈子捣鼓这些小玩意,当工人?”儿子沉默了片刻,鼓起勇气说:“我喜欢组装电子产品……”我重重地把志愿书拍在桌子上,大声地说:“我当了一辈子工人,你不能再当了。你就应该学物理,搞研究,以后把厂子发扬光大!”儿子疑惑地看着我:“物理?为什么要学物理……”儿子的问题,切中了我内心深处一个巨大的遗憾。从小我就喜欢读书,特别想当科学家,但因家境贫困,我连高中都没读上。如今我虽当了老板,但文化水平不高,一直是我的痛点。特别是近些年工厂设备升级,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我都不懂,得依靠外聘的技术人才。我很担心有一天,这些人会带着我的技术和客户另立门户。所以,我不仅希望儿子能完成我的夙愿,做个学问高深的人,更希望他能做一个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的企业家。

nlc202309090343

我所有的决策都是为了他好,我相信有一天,他会理解的。所以,选择专业这件事上我说一不二。最终,儿子妥协了,按照我的想法选择了物理系。儿子进入大学后,我也回到了深圳。此时我给儿子买了电话,但因工作忙,一个学期我也只给他打过一、两次电话。大学第一年寒假时,我回到家。有天,儿子破天荒地主动找我说话:“爸,我不想读了。”我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孩子犯了什么毛病!儿子接着说:“学校里教的都是一些理论化的东西,我觉得根本没有用,我还是想换专业……”我再次恨铁不成钢地把儿子痛骂了一顿,“拍死”了儿子想换专业的想法。

大一暑假,我让妻子带着儿子来深圳玩。这是儿子第一次出远门,听妻子说,他兴奋了好久。可到了工厂后,刚好我接了几笔订单,工厂的人手不够。我便让儿子在工厂里帮忙,每天从早上9点干到晚上9点。林飞阳很不乐意地对我说:“爸,我是来旅游的,不是来干活的。我想去深圳大学看看,你就给我一天时间行不?”我当即回绝:“现在厂里正缺人手,你不想着帮我分担,还想着玩,简直太不懂事了!”儿子没有反驳,我以为他知道错了。

大概过了三四天后,我突然发现儿子不见了。在工厂里找了个遍,都没有他的身影,打他手机也没有人接。我和妻子吓坏了,在深圳街头四处寻找,甚至还报了警。一周后,儿子却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回到了洛阳家里。他不辞而别,是因为不想在工厂里打工了。他去广州大学、武汉大学等名校逛了一圈,感觉很开心。他说不想在安阳理工读书了,他想退学重新复读,考一本,进好的大学读书。我觉得儿子的想法太过于幼稚,批评道:“你觉得自己复读一年,就能从三本跳到一本吗?你又不是天才,怎么可能短短一年就进步这么多?我劝你还是不要幻想太多,踏踏实实地学好物理。”电话里,儿子沉默,我以为自己说服了他。

步步紧逼,儿子你在哪里

没想到的是,妻子回到家后,告诉我,儿子不愿意去上学了。怎么劝他,他都不出门。我急忙赶回洛阳,跟儿子反复做思想工作。但他就是不想再去学校,他说跟同学没有共同话题,听不懂老师讲课,他想要换个环境。此时,我有几个朋友都把孩子送出了国,我也动了心思。于是,在与儿子完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我通过中介为他选择了俄罗斯的莫斯科大学,专业依然是物理。他不是说想要换个环境吗?我就为他选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让他重新开始。得知我要送他出国,林飞阳很不乐意,反复问我能不能不去。我告诉他,我已经交了钱,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

2015年10月,我把儿子送上了飞往莫斯科的飞机,并嘱咐他每周给我打一次电话。留学的第一年,读的是语言预科。儿子和来自东北、福建的两个同学住在留学生宿舍里,他说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几乎没有什么来往。

儿子失踪后,我曾问过他的室友。那个来自福建的小伙子告诉我,他曾经有心和林飞阳拉近关系,主动讨要林飞阳的电话号码。可没想到,林飞阳怎么也不愿意给他电话号码。这让他感觉林飞阳很不好相处。所以之后,两人也几乎没有什么交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语言、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我把原本就封闭怯懦的儿子送到了一个更加封闭的环境,他当时是怎样的痛苦啊!如今一想到这些,我就无比痛恨自己。

刚去莫斯科,林飞阳经常会给母亲打电话,说自己想回国,不想再呆下去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痛苦。妻子也反复劝我,让我把儿子接回来,无论上不上大学,只要他开心就好。那时的我,觉得男人如果连这种“独自在异地打拼”的苦都吃不了,以后还能有什么前途?因此,我一次次拒绝了妻子和儿子的要求,依旧每天绕着工厂转。

可现在,我渐渐明白:人就像一个密闭容器,如果情绪长期得不到排泄,压力就会越变越大,乃至最后爆炸。一直以来,儿子在我的强迫和压力下变得越来越痛苦,而孤身一人在莫斯科的生活,成为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他受不了了,他选择用“失踪”这种方式来逃避我,逃避一切。

2015年12月,我来到武汉报警。在武汉警方的协助下,我发现儿子从武汉机场出来后,乘坐了一辆的士,在常青五路下车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为了找到儿子,我想尽了一切办法。我卖掉了深圳的工厂,在车子上安装6个超大喇叭,反复播放着寻人启事。我印刷了无数张彩色传单,贴遍了武汉的大街小巷。我在十几处天桥上都拉上巨型横幅,写着“十万寻子”的广告。我找遍了儿子的同学、朋友、老师,甚至委托侦探公司介入调查……可儿子就像滴入海洋的一滴水,消失得无影无踪!

寻找儿子的这几个月,我每天一睁眼,眼前就浮现出他每个时期的模样,有小时候的活泼可爱,有长大后的沉默寡言,每每咀嚼往事,我都能从记忆中找到我犯下的无数错误。在这里,我想借助贵刊,写下自己这篇既是认错又是悔悟的文章。如果有机会,儿子能够看到这篇文章,我希望他能够明白一个没有多少文化、但确实真心爱着儿子的父亲的心。我想对他说:“儿子,我不是不爱你,我只是不知道怎么去爱你!爸爸已经放弃了一切,只希望能够找到你。爸爸再也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你不喜欢的事情!快回来吧儿子,快回来看看爸爸妈妈,我们太想太想你了……”

截至发稿前,林少卿仍在苦苦寻找着儿子,希望林飞阳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听到这个迷途知返父亲的泣血心声……

[小编发言]

林少卿是个可悲的父亲,他的父爱对于儿子来说是令人窒息的。因为自己平凡普通,所以希望儿子能够高大上。甚至在儿子选专业和出国时,他都强制地进行干涉。最终,他的强权父爱导致儿子用消失来逃避。从林少卿身上,我们能够看到,在这个社会里,很多普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都会错误地认为,孩子就是自己的“独资公司”,自己可以越俎代庖地决定“投资”方向,即孩子的人生方向可以由自己决定,甚至不需要遵循本人的意愿。不仅如此,父母们还经常把自己的人生缺憾嫁接在儿女的人生梦想上。以致他们上大学选专业、选工作、择偶等等方面都会加以干涉和左右。往往这种干涉让儿女产生了各种人生的遗憾。更甚者,父母还常常把“我是为了你好”等这样的话挂在嘴边,这无形成了捆绑孩子的软绳索,将孩子套牢在令人无法自由呼吸的亲情里。其实,作为父母应该明白,孩子虽然是通过你而来的,但他们不是你的,你只是一个工具、一个媒介,而孩子并不是你的占有物。一间房子能够被占有,一辆车子能够被占有,但是一个人从来不能够被占有。爱孩子,就请永远不要占有他们,否则你将摧毁他的人生。

编辑/吕晓娜

外国知音故事[定稿] 篇4

他们的友谊在历史上是无双的,虽然历史能够夸耀许多有名的交道:朋友们的终身事业是那样密切联结着,以至不能再分为你的我的,然而那其间总不免有勉强或固执的痕迹,甚或不过是隐忍着完全抛弃个性。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友谊却毫无种种勉强的痕迹。歌德和席勒是德国文学史上的两颗巨星,又是一对朋友。虽然歌德大席勒10岁,刊物《霍伦》,共同出版过讽刺诗集《克赛尼恩》。席勒不断鼓舞歌德的创作热情,歌德深情地对他说:“你使我作为诗人而复活了。”在席勒鼓舞下,歌德一气呵成写出了叙事长诗《赫尔曼和窦绿蒂亚》,完成了名著《浮士德》第一部。这是,席勒也完成了他最后一部名著《威廉·退尔》。席勒死时,歌德说:“如今我失去了朋友,所以我的存在也丧失了一半。”27年后,歌德与世长辞,他的遗体和席勒葬在一起。

?人们为了纪念歌德和席勒以及追念他俩之间的友谊,树立了一座两位伟人并肩而立的铜像。

屠格涅夫与果戈理

?1852年2月21日,俄国伟大的作家果戈理逝世了。

?他的挚友屠格涅夫伏案疾书,用沉重的笔和着自己悲伤的泪水赶写出一篇悼念果戈理的文章。

?但是,沙皇统治者害怕这个俄罗斯人民爱戴的名字此时出现在报刊上。彼得堡的书报检查机关禁止发表一切悼念和颂扬果戈理的文章,并且声言,如果屠格涅夫不顾禁令,强行发表文章,他就会遭到逮捕。正直和勇敢的屠格涅夫不怕专制主义者的威胁,他宁肯坐牢,也要慰藉死者的灵魂,尽莫逆之交的情谊。于是,他机智地避开沙皇侦探的监视,离开彼得堡,把文章送到莫斯科,趁那里还没有禁令,就把文章在《莫斯科新闻》上刊登出来。沙皇的特务机关第三厅不久见到了这篇文章,他们传讯屠格涅夫,沙皇早就痛恨这个经常在《现代人》杂志上登载《猎人笔记》的作家,在把屠格涅夫监禁一个月后,沙皇亲自下令,把屠格涅夫流放到斯巴基去。

知音故事 篇5

知音故事

管鲍之交,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又名夷吾,颍上人。青年时经常与鲍叔牙交往,鲍叔知道他有贤才。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后来鲍叔服事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服事公子纠。到了小白立为桓公的时候,公子纠被杀死,管仲也被囚禁。鲍叔就向桓公保荐管仲。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理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都是管仲的谋略。管仲说:“当初我贫困的时候,曾经同鲍叔一道做买卖,分财利往往自己多得,而鲍叔不将我看成贪心汉,他知道我贫穷。我曾经替鲍叔出谋办事,结果事情给弄得更加困窘和无法收拾,而鲍叔不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机有利和不利。我曾经三次做官又三次被国君斥退,鲍叔不拿我当无能之人看待,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时运。我曾经三次打仗三次退却,鲍叔不认为我是胆小鬼,他知道我家中还有老母。公子纠争王位失败之后,我的同事召忽为此自杀,而我被关在深牢中忍辱苟活,鲍叔不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会为失小节而羞,却为功名不曾显耀于天下而耻。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啊!”

关于知音的诗句 篇6

适遭云罗解,翻谪夜郎悲。

拙妻莫邪剑,及此二龙随。

惭君湍波苦,千里远从之。

白帝晓猿断,黄牛过客迟。

遥瞻明月峡,西去益相思。

【译文】

你家全盛的时候,祖宗高居相位,何等气派绚丽!助女娲斩除鳌鳖,也是炼石补天手。日月光辉频顾,三次招为宰相。一旦失势,就隐居在青门傍种瓜自保。仍然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三千光路歧。皇恩浩荡,雪洗愤懑,松柏也再次欣欣向荣。我不是王羲之那样潇洒的东床快婿,很惭愧与你姐姐举案齐眉。浪迹江湖,并未出世,只有空名震动京都。恰好遇到天罗地网的陷害,我被贬谪到几千里以外的夜郎,悲哀无比。你姐姐是莫邪剑那样的能干女子,与我紧紧相随。你远送我千里之外,真的让我很感动,很惭愧。我们一起渡过白帝城和黄牛峡,水流湍急,猿声哀愁。遥望前面的明月峡,我们就在这里分手吧,西去的路还遥远,更惹相思。

《金陵白下亭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译文】

驿亭外三株白杨树,正面当着白下门。吴烟蒙蒙笼罩长条柳枝,滔滔汉水啮裂杨柳的古根。向着来送行的朋友,回首难以笑言。以后你们再见到这杨柳的时候,为我攀一枝寄给我,聊表相思。

《赴南巴留别苏台知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贾岛。其古诗全文如下:

人过梅岭上,岁岁北风寒。

落日孤舟去,青山万里看。

猿声湘水静,草色洞庭宽。

已料生涯事,只应持钓竿。

《留别之望舍弟》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宋之问。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同气有三人,分飞在此晨。

西驰巴岭徼,东去洛阳滨。

强饮离前酒,终伤别后神。

谁怜散花萼,独赴日南春。

《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崔融。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斑鬓今为别,红颜昨共游。

年年春不待,处处酒相留。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

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

《留别丘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维。其古诗全文如下: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

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闲。

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

《长乐驿留别卢象裴总》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祖咏。其古诗全文如下:

朝来已握手,宿别更伤心。

灞水行人渡,商山驿路深。

故情君且足,谪宦我难任。

直道皆如此,谁能泪满襟。

《留别郭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昌龄。其古诗全文如下:

长亭驻马未能前,井邑苍茫含暮烟。

醉别何须更惆怅,回头不语但垂鞭。

《夜宴南陵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嘉祐。其古诗全文如下:

雪满前庭月色闲,主人留客未能还。

预愁明日相思处,匹马千山与万山。

《留别王司马嵩》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鲁连卖谈笑,岂是顾千金。

陶朱虽相越,本有五湖心。

余亦南阳子,时为梁甫吟。

苍山容偃蹇,白日惜颓侵。

愿一佐明主,功成还旧林。

西来何所为,孤剑托知音。

鸟爱碧山远,鱼游沧海深。

呼鹰过上蔡,卖畚向嵩岑。

他日闲相访,丘中有素琴。

《留别柳中庸》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端。其古诗全文如下:

惆怅流水时,萧条背城路。

离人出古亭,嘶马入寒树。

江海正**,相逢在何处。

《西湖留别》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作者为宋朝文学家苏轼。其全文如下:

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苏州江岸留别乐天》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张籍。其古诗全文如下:

银泥裙映锦障泥,画舸停桡马簇蹄。

清管曲终鹦鹉语,红旗影动薄寒嘶。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莫忘使君吟咏处,女坟湖北武丘西。

《贺圣朝·留别》作者为宋代文学家叶清臣。其全文如下:

满斟绿醑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

【译文】

斟满淡绿色的美酒,请您再住几日,不要就这样匆匆离去。剩下的三分春色,二分都是离愁别绪,一分又充满了凄风苦雨。年年都见花开花谢,相思之情又有多少呢?就让我们高歌畅饮,不要谈论伤感之事。明年牡丹盛开的时候,不知我们会在哪里相逢。

《颖亭留别》作者为元代诗人、文学家元好问。其古诗全文如下:

故人重分携,临流驻归驾。

乾坤展清眺,万景若相借。

北风三日雪,太素秉元化。

九山郁峥嵘,了不受陵跨。

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怀归人自急,物态本闲暇。

壶觞负吟啸,尘土足悲咤。

回首亭中人,平林淡如画。

【译文】

《文心雕龙·知音》浅析 篇7

《知音》是《文心雕龙》第四十八篇,从刘勰所用的题目看,是以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作比,表明读者应当成为作者的“知音”。刘勰认为,读者和听者相似,后者是通过听乐曲来解读演奏者的“乐心”;前者是通过读文章来追寻作者的“文心”。而读者要读懂文章,才能称得上作者的“知音”。这种阅读是“觇文辄见其心”的推己(读者)及人(作者),不单是以个人爱好为中心的主观鉴赏,也不单是某种批评理念和批评方法的演绎, 而是在鉴赏基础上的批评。

刘勰在这篇文章中主要说了四点:1.文学鉴赏批评存在着“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等不良倾向。「2」2.“音实难知”。客观上,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主观上,鉴赏评论家们又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3.提出了做好文学鉴赏批评的方法:主要是批评者应博见广闻,以增强其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排除私见偏爱,以求客观公正地评价作品;并提出“六观”,即从体裁的安排、辞句的运用、继承与革新、表达的奇正、典故的运用、音节的处理等六个方面着手,考察其表达的思想内容和这六个方面能否恰当地为内容服务。4.提出文学鉴赏批评的基本原理:“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3」

而谈到具体的鉴赏批评问题, 刘勰提出六观:一观位体, 首先看文章的体裁、体制大小和文情是否相称。二观置辞, 是观察章句安排来探索全篇的纲要和主旨, 从而研讨作者怎样安排语言。三观通便, 是观看作者撰写文章在文体语言上能否融会贯通地汲取前人的艺术养料, 溶化于自己的作品中。四观奇正, 是观作者怎样处理新奇与雅正的关系, 观察作品怎样执正驭奇的表现手法。五观事义, 是探索作者怎样引经据典以及融会书本学问来供自己使用。六观宫商, 是分析作品的声律, 从而探索作品的声律调配是否得当。如何利用六观来披文入情呢?刘勰说“玩绎方美”,也就是说请反复细致地玩味作品吧, 你就能领会作品的美在哪里!文学批评鉴赏是读者的艺术再创造活动, 聪明的理论家除了指出其鉴赏批评的规律外, 只能引导读者自己去实践。

而对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说,刘勰的六观说很有启发,首先阅读对写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通过阅读形成学生的文体感,有助于学生写出合格的文章。因此阅读教学应把观位体放在第一位。而指导学生阅读典范文章, 看名家的遣词造句,调配声律,也就是要重视“观置辞”和“观声律”,这样在学生写作时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或是说得不够漂亮, 就可以借鉴化用名家的典范之作了。引导学生进行古今范文的对比,即识通便、辨奇正,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章辨别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学习古今作者是怎样传承和创新的。

刘勰认为批评鉴赏家应该广泛地大量阅读文学作品,来扩大自己的视野,同时从位体等六个方面对作品加以观察评判。要评判首先要读的懂, 刘勰认为只要读者的理解力强,从语言文字入手,内容艰深的作品也是可以读懂的。至于批评鉴赏家自己的生活体验, 对作家生平以及创作的时代背景的研究,这些和理解、分析、鉴赏、批评文学作品的关系如何,作者在本篇中并没有谈到,这是他的不足之处。

摘要:《知音》是《文心雕龙》的重要篇章之一, 刘勰在该文中指出批评鉴赏的重要性, 以及怎样进行批评鉴赏, 并提出“六观”说。

关键词:文心雕龙,知音,鉴赏批评,六观

参考文献

[1]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杨明.文心雕龙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

“知音”浅析 篇8

关键词:“知音” “高山流水” 溯源 对象 标准

“知音”之说古已有之。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美谈,令无数文人骚客心驰神往,期待能遇到一位“知音”。对于创作家来说,“知音”是他们作品的“理想读者”,若苦心孤诣之作却不遇“知音”,则美玉良言可能会被视为“沙砾”。这是所有作者所担心忧虑的,也是“知音”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因此,时至今日,“知音”说仍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尤其在有文化、具备高素质理解力的读者越来越多;作品丰富,体裁多样;文论基础深厚等一系列条件下,为更多优秀“知音”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知音”不再如古之文人所怅叹的“可遇而不可求”,而是具有了很大的现实可能性。

一、“知音”溯源

“知音”的典故出于《列子·汤问》中“高山流水”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因此,“知音”就是指能够了解自己的心念、情感,与自己心有灵犀、志气相投的知己。“知音”遂成千古文人盛赞的佳话。

文论家刘勰借“知音”典故,专门著文讨论,成为“知音”说的重要理论。在《文心雕龙·知音》中,刘勰开篇就感叹道:“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表达对知音难觅的感慨。那么,知音为何难逢呢?刘勰认为,原因在于世人贵古贱今的陋习;文人自恋,崇己抑人;学识不够,信伪迷真;性情所执,党同伐异,不能圆融等等。因此,要成就“知音”,必须“圆融”:“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然后能平理若衡,照辞如镜矣。”我们可以将之理解为:如果要达到“圆照之象”,则首先要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即需要“博观”;其次在心态上要冷静客观,不能被私情偏爱所左右,以客观分析其辞义。刘勰接下来又提出具体的“六义”以指导阅读,即:“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做到了这些要求,还需要读者带着真挚的情感去理解文意,设身处地地去领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及其流露出的作者之情,即“啜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如此,“知音”境界自然也就可以到达了。

刘勰此篇从探讨“知音”难逢的成因入手,继而提出达到“知音”的途径,说理严密,合情合理,是我国“知音”学说的一篇重要理论,也为我国发展读者接受理论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二、“知音”的对象

刘勰探讨了他对“知音”的见解,那么,时至今日,时移世异,我们又应当如何看待“知音”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知音”之说,要“知”的是谁的“音”呢?在“知音”的对象到底是什么?是要“知”作者本意还是作品意蕴,抑或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通过作品观照自我内心世界,从而自我升华、自我提高,是要“知”自己之意?只有确定了“知”的对象,我们才能把问题讨论下去。

这是一个困惑了西方诸多文论家的问题。众多文论家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笔者以为,作者的本意不必深究,因为我们也不可能探究得到。首先,作者生活的时代往往距离我们较远,难以探明作者当时的心意;其次,作者在创作之时也并不一定明确自己的意念,更遑论读者去探究;最后,即使我们探明了作者本意,于我们自身也并无裨益。因为我们读书并非是为了复制作者的思想。因此作者的本意不必深究。但这并非说我们可以完全抛开作者本意。我们需要知人论世,即通过了解作者经历、当时时代背景、作者当时的创作经历、所表明的创作意图等,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意蕴。因此,虽不必以作者本意为阅读标准,但也不能轻忽以待。

那么,我们阅读是为了知道作品的本意吗?这里牵涉到一个问题:什么是作品的本意?对于作品的意义层次分析往往因人而异,西方文论家伊塞尔提出,文本可分为“潜势文本”、“阅读文本”、“文本传达结构”。

笔者认为,文本事实上可以分为三层:表层为语言结构,即通过语言规则,理解文本的表层意蕴。这也是从共时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第二层则为历史文化层面,即运用自己的文化积蓄来理解作品,即通过文中的典故、神话、文化传统,以及历代批评家的评论来解读作品,这是我们能否深入文本深层意蕴的开门密码,犹如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咒语。它是理解关键性的一步。我们在阅读不同国家的文本时常常会遇到这个障碍。譬如我们在阅读一首外国诗歌时,即使字面意思我们完全明白,但很多深层次的审美意蕴却往往如雾里看花。反过来,外国读者欣赏中国古典诗词时也同样如此,究其原因就在于在阅读与理解之间横亘着一道文化历史意蕴的门槛。甚至许多人因此产生了误解。总之,这一层面我们可以将之视为从历时的角度去理解作品。第三个层面是作品的深层意蕴结构。这一层面仅从作品本意、他人评说无法得到,必须从自己内心而来。也就是说,需要读者自身主观努力,运用自己的学识、阅历、情感、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结合前面两个层面,去挖掘出作品各种潜藏的内涵。我们可以将它称为“以意逆志”。这样得到的作品意蕴是读者以作品为基础,再经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它既源于作品,却又超脱出作品的意义层次。读者在第三层面中即挖掘出了作品的崭新意蕴,同时也借此观照到内心深层的自我,并在阅读、思考与创造中升华了自我,达到了知“彼”(作者、作品意蕴)而又知“我”(读者心意)的效果。也就是说,在第三个层面,作者、作品、读者之“意”融汇到一起,已经无分彼此了,因此,再穷究“知音”所“知”的对象到底为谁,已经意义不大了。

三、“知音”的标准

在分析完“知音”的对象之后,又一个问题产生了:为什么同样经过三个层次,有些人的理解被人评为浅薄,有些人的见解却为人称赞呢?到底评价见解阐释的标准是什么,人们凭何断定一个人是否是“知音”呢?

在分析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例子:高子与孟子均阅读过《诗经·小弁》,但同一篇文章却引出截然不同的见解。高子认为《小弁》怨亲,所以它是“小人之诗”。孟子则认为《小弁》虽然“怨亲”,但是“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是否怨亲,取决于事之大小。而《小弁》便属于“亲之过大”的情况,因此应当怨,这种“怨”并没有消减《小弁》的思想层次,反而显得其情更真。《小弁》虽怨亲,仍是一首思想纯正的好诗。孟子与高子结论之不同,关键在于二人所持的理念不同,孟子以儒家“亲亲”、“仁”、“孝”的观念去观照诗歌,便得出了不同俗见而又符合情理、于世有益的高明见解。

我们再看文学史、批评史的许多例子,千古以来,能够为人接受,予以高度评价的批评,均遵循了以下规律,即高明的批评见解均在符合作家、作品原意的基础上,能够自圆其说,符合情理,更重要的是它们还能超拔群论,独出新意,能于阐发原说之中吐纳己之新意,且其学说最终能为时世有所裨益。它们或是有安民教化之功,或具美刺之效;或予人审美崇高享受,或能澄明心境,使人升华;或引人忧国忧民……总而言之,能够于世于人于己有所裨益。于己则借批评观照自我,升华自身;于人则有所启发教诲;于世则促进移风易俗。这类评论虽出于原作,却已超出原作巢窟,获得了自己的生命力。因此,一名优秀的“知音”不仅要能理解作者、作品之意,还要能别出机杼,吐纳己意,与作者、作品交流促进。

四、“知音”之道

在明晰了“知音”的对象、标准之后,我们还剩下一个实质性的问题,即到底如何做一名真正的“知音”呢?借鉴刘勰“知音”说,以及西方接受文论,归结出以下“五点”:

(一)树立大局观念。只有“胸中自有块垒”之辈才不易为作者之意、凡尘俗见、前人批评所惑,以大识见洞破真情。因此,这大局观实为理解之“根苗”。当吾胸中拥有浩然之气,远大格局之后,再以此浩然之气以逆作者之意,二者碰撞融合,则易产生令人拍案之大识见。(二)培养、锻炼自己具体的阅读技巧。例如揣摩辞意、剖情析理等等。再如刘勰之“六艺”。这些技巧是可以“习得”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勤学努力来获取。但是我们在学习技巧的过程中,不能过于沉迷,将之视为阅读“标的”,以免本末倒置,为“技”所迷;同时在学习之中需善疑多思,以免受到技巧中所包含的文化权力影响,形成思维定势。(三)广泛阅读,务求圆融。一方面,我们需要广泛阅读,以扩大我们的眼界,提高我们的期待视野;另一方面我们阅读时需精心选择,“取法乎上”,则即能节省时间又能收到良好效果。(四)进入实际的阅历体验。俗话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还是很有道理的。生活的书可与物质形式的书相互印证。我们只有在具备了一定的阅历之后,才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很多文中潜藏的意味,仅依靠学识而不具备阅历者是无法理解、体会的。尤其处于当世信息社会,信息高度发达,许多人认为只要掌握了信息,则足不出户亦可知天下之事,是否阅历无关紧要。这种过度重视信息而忽视体验的做法会使人变成“单向度”的人,缺乏了实际切身体验,从而构成认知巨大缺陷。因此,我们要有高明的批评,必须积极入世体验。从第(一)到第(四)点内容看,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阅读的“先结构”,即我们在阅读之前即已具备的认知条件。(五):避免偏见,客观阅读。这里说的“客观”,并不是指要求读者不带任何情感去阅读,而是指要求读者在阅读时抛弃一切先入之见,如世俗见解、权威批评、“文人相轻”偏见、贵古贱今观念、由于“文如其人”观念而反过来将对“人”的评价带入观文……总之,摒弃一切会妨碍我们阅读的偏见,而纯以本心观照文本世界。在澄明的心境之中,我之情随言辞而婉转,情与文融,在阅读之中达到与作品之情,乃至其后潜藏的作者之情高度统一的境界。

总之,我们可以将阅读简化为两个步骤:在阅读之时尽力理解、领会作品和作者的真情原意;在阅读之后反省深思,以意逆志,将己意与作家、作品之意结合,然后熔铸新意,别出妙论新说。只要这些批评能够既符合文本基本意蕴,符合情理,可以自圆其说,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阐发新意,并能于己于人于世皆有裨益,则其论说可称为“高论”,其人亦可称之为“知音”了。

参考文献:

[1]刘勰著.文心雕龙注释[M].周振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马新国主编.西方历代文论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知音》读后感 篇9

《知音》150字

反正我家洋洋现在还是不让他看电视。还有为了让宝宝开发智力,那位妈妈每天都让宝宝游泳,首先宝宝游泳的最佳黄金期是四,五个月时,然后如果每天都游永对宝宝的身体并不好,他们都是用脖子去承受自身的体重,或多或少也伤害到他们的脖子的,脖子不好了,还是要影响到脑部供血,脑部供血不足的后果还是脑子不灵。总之,我觉得文章漏洞百出,有点闭门造车的味道。是也许这位作者没经历过如此做妈妈的辛苦,她要比正常做母亲的女人要辛苦百倍。如果时间我会把照顾洋洋的三百五十天心得整理出来,他还有十五天是在icu里。

无缘的知音诗歌 篇10

我无缘见到远方你的玉面,

飞来的提琴声里便知容颜。

韵味也告知你的娇艳无限,

才姿双绝亏欠了你的情感。

低沉的琴声飘着愁云一片,

呜咽打动灵魂发出了呼唤。

像黄鹂踏柳般的鸣声婉转,

让我感到和阳春里的.温暖。

那细如柳丝样的弦音轻颤,

似催眠曲送我到梦中相见。

那一声儿滑低又起飞上天,

就像似河面上点水的飞燕。

那绵延细腻之音悠远天边,

似如长流山涧的明净清泉。

那缓慢的错落又吞吐如喘,

又像急切无助的长空弃雁。

那喷吐出的激流浪花飞溅,

就如高山流水一泻千里远。

优美的音质绘出心图画展,

玉手将激情泼洒给了蓝天。

各种酸甜苦辣凝聚成琴弦,

拉出酸辣味颤悠出苦和甜。

连月神也伤心落泪哀情染,

烦乱成麻圆了缺缺了又圆。

自闭的窗口一旦放松开展,

长翅的心灵马上舒展容颜。

心有灵兮相通琴弦就发颤,

当干柴遇烈火即刻便助燃。

共相通尽为谋举杯并换盏,

雨无声胜有声浸润于心田。

琴弦的振荡声刺开心门槛,

如刺入心灵的飞箭和刀尖。

让平静的湖面激起浪花溅,

搅乱了沉睡的性情起波澜。

当我踏上灵桥进入你心间,

点燃满腹心火助长情欲念。

愿魂灵泡入你烧的烈火焰,

他乡遇知音 篇11

“我轻轻地拨动其中的一根弦,它发出一种使整个房间都颤动的声音。那音色清澈亮丽,但奇怪的是它竟还有种深邃低沉之感,仿佛这乐器是铜做的而不是木制的。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正是这音色让我着迷。从最轻弱细腻的泛音——如寺庙屋檐下的风铃,到浑厚低音颤动的深沉”。这是林西莉初次在北大的一间教室里见到古琴时的情景。在对古琴的历史以及它所蕴含的文化乃至精神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最初为之所吸引的,便是那独特的音色,时而清澈明亮,时而浑厚深沉。它不似古筝尖锐,不似二胡凄婉,也不似琵琶灵动,相形之下,它更多了一份优雅从容与波澜不惊。此外,它在中国古典文化中占据了及其重要的位置,人们常将其与修身养性、退隐山林以及儒释道思想联系在一起。千余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争相追捧,也留下了不少佳话与典故。

“古琴和其他高水准的乐器一样,都需要一生的锤炼和投入才能至善至美,而如此的锤炼和投入却是极少数人能够达到的。但通过粗浅地接触古琴音乐,让我们不但有机会见识到这样一种极其独特而曼妙动听的音乐,也有机会与整个中国古典文化亲近起来”。林西莉正是将古琴作为一个深入中国古典文化的切入点,通过自己学琴的亲身经历,慢慢领悟琴道,包括与琴相通的诗、书、画,以及那些传统文人的生活点滴与精神面貌。

全书分为“另一个世界”、“乐器”、“远古及传说”、“桃源梦”和“琴谱与弹奏技巧”五个部分。“另一个世界”以作者在北京学琴期间的所见所闻为主,描述了一段与古琴以及古琴大师们的奇缘。“乐器”和“琴谱与弹奏技巧”主要介绍了古琴的器型、材质、构造、音色原理、弹奏手法、著名曲目及其内涵意境等。行文并不似教科书般枯燥无味,而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夹杂自己的心得体会,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读者。“远古及传说”讲述了与古琴相关的奇闻异事,包括庄子、列子、聂政、嵇康、竹林七贤、诸葛亮等,夹叙夹议,深入浅出,并附有大量的诗歌、绘画、照片等,尤为生动,不落俗套。“桃源梦”着重从“物”出发,如“汴梁御园”、“静心堂”、“文房四宝”、“印章”等,探寻古典文化中的思想与情感。

全书贯穿始终的,也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作者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北京学琴的一段经历。当时,恐怕连她自己也未曾意识到,对于一个学琴之人来说,她遇到的是如何一段奇缘。

1961年初,当时林西莉二十八岁,随外交官丈夫来到北京,此前她已有近二十年学习西方古钢琴和六年学习中世纪双弦鲁特琴的经历。她抱着对神秘的东方古国及其文化的种种好奇与想象来到中国。此前,她原本打算在中国学习琵琶,因为在画册上看到的琵琶与她熟悉的鲁特琴十分相似。但她在莫斯科停留时遇到的一位苏联音乐家阿伦德教授却坚决反对她学琵琶。“一个简单乐器,音色还算得上漂亮”。阿伦德教授这样形容琵琶。而他认为,对于学过鲁特琴的林西莉来说,“唯一的选择即是古琴。正如欧洲文艺复兴时的鲁特琴,古琴亦是用来反思和感受心灵的乐器”。

林西莉在北京的两年里,一边在北大学中文,一边作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唯一的学员,跟随王迪等古琴大师们学习古琴。她在古琴研究会度过了两年愉快的学琴生涯。至今难忘的,是她的老师王迪在每教一首新曲子前,都要给她讲一个长长的故事,以便让她了解曲子所想表达的氛围、意境。春天来临,沉寂的大地伴着潺潺流水即将复苏,这便是《春晓吟》;朵朵纤柔的梅花在严冬的寒风中起舞,这便是《梅花三弄》;迷雾笼罩的竹林险滩上,船夫和纤夫随着桨橹的吱呀声,艰辛地拖着沉重的船只逆流而上,这便是《欸乃》。至于那些与历史上流传的戏剧性的动人故事相关的曲子,如蔡文姬与《胡笳十八拍》、嵇康与《广陵散》、庄子与《庄周梦蝶》以及伯牙子期与《高山流水》等,王迪更是讲得绘声绘色,给了林西莉极大的启发。她与只比自己长几岁的王迪可谓亦师亦友,他们常在一起由古琴谈论到书法、绘画、诗歌,时而又谈及嵇康,谈及清贫知识分子的坚守,谈及怎样生活。此外,她还记得瘦弱矮小的管平湖时不时进屋来关心自己的弹法,并鼓励地点头。“他把那双又大又黑像树根一样凸凹不平的巨手在琴弦上摊开时,反差极大。他的弹奏如此有力,仿佛整幢楼都要倒塌一般”。她也记得温文儒雅的溥雪斋“穿着那件带有丝绸里子的蓝布长衫,有时会轻手轻脚有点好奇地走过来”,评点自己的手势。还有大师们在隔壁房间里为一首古曲打谱时,时而争吵,时而又合奏,传出和谐的声音。有时,管平湖等人演奏时,还会悠悠然随着琴声低吟,超然物外,琴人合一。那段简单快乐的生活和那些可爱的人们,让她几乎忘记了外面与古琴的世界格格不入的穷困现实。

除了受到大师们的言传身教,林西莉的幸运还不仅于此。她第一次在北京大学跟一位杨姓的学生学习古琴时接触到的那把古琴,竟然就是“一把明代的琴,是他的家族传承下来的”。而当她成为北京古琴研究会唯一一名外国会员时,她竟能有幸每天与一把宋代古琴为伴,并每天抱着这把有个丝绸琴套的宋代古琴坐着公交车在北京城往来于北大宿舍和坐落于护国寺旁边的古琴研究会之间。试想,如果今天有人天天抱着一把价值连城的千年古琴坐公交车穿行于北京街头,那该是件多么奢侈而不可思议的事啊。在林西莉学成回国之前,古琴研究会送给了她一把明代的名为“鹤鸣秋月”的古琴。管平湖还对她说,要是还想继续学琴的话必须得有唱片听。但是当时中国古琴的唱片资料也不过三四张而已,于是管平湖说:“你去找个录音机来,我们给你录。”为此,林西莉特意跑到香港买了一个大录音机,然后,古琴研究会所有的人都郑重地弹了曲子录下来,并在大卷的老式录音带上写下“送给林西莉,1962年冬天”。如同过了很久林西莉才明白古琴研究会的那些老人们都是什么分量的人一样,她也是后来才知道这些古琴大师送她的这些录音意味着什么。那是古琴研究会所有成员唯一的合集,也是一些大师唯一留下的演奏录音——她的老师王迪,就不曾录过一张唱片。这些录音是何其珍贵,而她又是何其幸运啊。对于每一位古琴爱好者而言,如此的经历真可谓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奇缘了,着实令人羡慕唏嘘不已。而更令人感动的,正是老一辈琴人们对待艺术的严谨态度,以及用一颗质朴、无私的心对待学生、对待生活。“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这些老先生是何许人也。含蓄、友善、温和,有着那种只有智慧的长者和高僧才有的明朗的脸”。这在今天,似乎更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书中的一些细节也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中,知识分子们的生活境况。林西莉在学琴的过程中,终日与如此高雅之美相伴,而现实世界却是“鲜活的散发着蒜味的六十年代”,这种强烈的反差一时让她难以接受。她对一位同龄的中国朋友谈起:“就拿我正在读的沈复的作品来说吧。他描写他的妻子如何在晚上出去,将茶叶包在布袋里,放在即将闭合的睡莲的花瓣中,第二天早晨取出,便可喝上带有荷香的茶,快乐而享受。虽说那是发生在十八世纪的事,但至今仍有代表性。”而她的朋友说道:“你觉得这很奇怪吗?我们小时候就经常这样做。十年前搬家前,我们在北京也时而会这样。你不记得我们院子里有个很大的栽种莲花的瓦盆了?吸收了莲花香气的茶叶有一种清淡的香味。你从来没试过?”林西莉于是会心,“反而对那些清贫的知识分子、艺术家的种种作为更加好奇,尤其是那些不用花钱就能使生活更美好、更丰富、更舒适的办法”。这也许就是中国式的智慧在那些年代中的极致体现吧。就像在不大的琴房的地上放置瓦罐,通过瓦罐的共鸣创造声音的回旋之感,加强音响效果。凡此种种生活的趣味,也被林西莉一一写入书中,所记述的不再只是一张琴、一纸谱、一只曲,而是中国传统生活的精神范式,充斥着历代文人们对美的理解,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如今读来,不禁感叹,我们的先辈们生活在被我们称之为落后的年代,却过着比我们当下更为精致、更有情趣的生活,这是因为我们拥有了更多,还是遗失了更多呢?

上一篇:《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下一篇:影视特效赏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