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2024-08-16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精选9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篇1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上常见的威胁人类健康和引起死亡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对AMI认识和治疗面有了长足提高。

对本病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采取适当而积极的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及改善病人的临床预后。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护理;问题与展望

1 病因及相关并发症

1.1 病因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终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通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持续完全闭塞。[1]

1.2 并发症AMI的常见并发症包括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心脏破裂、心室壁瘤、栓塞和心肌梗死后并发症。

2 护理

现代护理学的概念认为护理人员必须对疾病中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的改变作出判断和评价,这些判断和评价与医生的诊断同样重要。[2]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还要积极学习掌握最新的医学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

2.1 一般护理

2.1.1 AMI病人经确诊后立即转入监护病房,进行心电监护、血压监护、血氧监护及吸氧,吸氧作为AMI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梗死周围缺血心肌的氧供,缩小梗死面积;[3]准确记录病人的.血压、呼吸、脉搏、神志、出入量、末梢循环情况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动态演变,密切观察监护,及早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4]

2.1.2 绝对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对翻身、进食、大小便等均由陪护人员协同操作,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可给病人做适当被动活动及肌肉按摩,防止坠积性肺炎和深静脉血栓形成。

发病一周后,病情趋于稳定,可逐步进行穿上和床边的轻微活动。[5]

2.1.3 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齐、舒适、温度适宜,空气清新,减免探视,减少交叉感染及带给病人不良的精神刺激。[6]

2.1.4 护理人员以病人个体化制定合理的饮食结构,包括低盐、低脂肪、高纤维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量多餐,避免辛辣、发酵食物,以减少便秘和腹泻。[7]

2.1.5 AMI病人由于长期卧床和口服药物影响,胃肠道蠕动减少及膀胱收缩乏力,致排便习惯发生改变,排便时费力,导致血压上升,心脏负担加重,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危及生命。

护理人员必须协助病人保持排便、排尿的习惯,应用缓泻药物和小量灌肠药物,必要时留置导尿管。[8]

2.2 监护护理:熟悉监护仪的各项性能,并可鉴别监护中出现的各种心律失常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设定报警范围,准确的记录48~72小时内心率、血压、呼吸的生命体征。

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镇静止痛剂,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处置,如进行静脉推注和静点及电复律治疗。

[9]在治疗期间,认真了解病人的主诉和体征改变,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

必要时复查电解质和凝血项,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

2.3 心理护理:大部分病人对于监护病房的各种抢救设施、频繁检查和陌生环境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的悲观情绪,这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对治疗和病情的恢复产生负面影响。

护理人员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心理护理,运用医学及心理学知识进行安慰、启发和说服,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治疗寄予希望,并且在了解病情和处置时,态度和蔼亲切,技术精准娴熟。

宣讲AMI的健康教育,帮助病人认识AMI知识,增进医患和谐。[10]

2.4 溶栓治疗的护理:溶栓作为AMI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手段,对早期恢复心肌供血,挽救濒死心肌细胞,缩小梗死范围起积极作用,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除进行严密的监护观察外,护理人员还要求注意以下问题:(1)出血倾向,如有无黑便、血尿和淤血问题,重要是否有颅内出血的体征改变;(2)心律失常,多由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作突然,有些却威胁着病人的生命,及时发现,早期处理;[11](3)溶栓药物应妥善保管,现配现用,并禁止与其他药物共用同一静脉通道;(4)溶栓前应仔细详尽询问病史,评估适应证,并在溶栓后尽量避免肌肉注射和反复静脉穿刺。

2.5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够在微创的情况下开通堵塞的病变血管,作为目前心肌血运重建术重要的治疗策略,被各医疗中心所青睐。

[12]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具体做到:(1)术前,认真评估病人的的手术指证,完善各项化验检查,局部备皮和药物试敏,静脉补充电解质。

告知患者术中术后的注意事项,消除顾虑;(2)术中,保证导管室安静,减免不良干扰,操作动作轻柔,指导病人配合时,言语亲切,并适时告知病人手术进展,使病人心理舒适。

密切协助术者操作,保证手术过程流畅;[13](3)术后,密切监护治疗,观察病人穿刺部位有无出血和渗血,穿刺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血管搏动和加压包扎情况。

拆除包扎后,观察穿刺口周围有无硬结以及皮肤张力情况。

[14]对于形成的血肿,用笔进行描记,动态观察。

针对病人术后应用抗凝剂,严密观察出血及心律失常并发症的危险征兆,减免不良事件的发生。[15]

3 康复指导

有计划的康复锻炼能使病人的体力及自我照顾能力增强,还可促进胆固醇水平下降,降低AMI发生的危险因素。

病人出院时要做好宣教工作,逐渐增加活动量,戒烟、戒酒,改善饮食生活习惯,严格AMI的二级预防,定期复查,随时携带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等。

4 问题与展望

当今对AMI诊断治疗理念和手段日臻完善,但目标主要是改善心肌血供,减轻或缓解症状,恢复或保护心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降低社会家庭医疗负担。

使病人以最大的效价比获得最大治疗效益是目前AMI治疗的首要举措。

护理人员是病人接触最密切的人员,其对病情的观察判断,往往关系到能否及时挽救病人的生命,关系到病情的转归和结局。

这要求护理人员自身道德业务水平提升以及临床护理管理措施的健全外,还要加强倡导AMI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根本策略。

同时,随着新理念从医学领域逐渐拓展到护理领域,以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那么,相信AMI的治愈率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润霖、朱文玲、胡大一等.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杂志,

[2] 罗晓辉.心血管疾病护理新进展.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0

[3] 曾庆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期护理.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8

[4] 于晓华.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黑龙江医学,

[5] 范雪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

[6]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7] 李秋萍.内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8] 张冬梅.便秘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猝死的教训和护理,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9

[9] 农丽娜.急性心肌梗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护理,广西医学院学报,2002,5

[10] 董颖洁.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进展,中国社区医师,,18

[11] 冯俊桃.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进展,护理研究,,11

[12] 魏来临.冠心病理想治疗方式的选择,医学与哲学,2009,7

[13] 李玉华.老年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PCI术舒适护理的应用,中华全科医学,2009,7

[14] 阿依丽.10例PCI术患者72小时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新疆医学,2009

[15] 李婷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护理,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6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篇2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血常规,生化特点

目前,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不仅仅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 而且老年患者的所占比例也是逐年增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在治疗方法上比较复杂, 而且病死率非常高, 预后较差[1]。有关国外的相关研究表明, 贫血和慢性肾脏疾病以及血小板与白细胞值等数据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2]。但是在国内, 大部分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白细胞的计数和预后方面。为了探讨我国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贫血和慢性肾脏疾病以及血小板额计数等等方面的特点, 并以此为基础来评估预后, 研究和检测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常规与各项生化指标, 并且和中青年患者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以2008年11月—2010年10月的91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选取在该院住院并且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的患者共91例,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修订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做为标准。排除了下述情况所导致的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老年组为57例 (年龄>60岁) , 女为16例, 男为41例, 年龄在60~75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9岁;中青年组患者34例 (年龄<60岁) , 女7例, 男27例, 年龄在30~59之间, 平均年龄为46岁。

1.2 方法

对于该院选取的患者在入院以后的24 h内进行空腹肘静脉血的采集, 检测血红蛋白 (Hb) 、红细胞 (RBC) 、白细胞 (WBC) 和血小板 (Plt) 等各项血常规指标, 使用仪器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使用的试剂是原装进口的配套试剂;认真检测血肌酐 (Cr) 、总胆红素 (TBil) 、血尿酸 (BUA) 、肌钙蛋白I (TnI) 、直接胆红素 (DBil) 和肌酸激酶 (CK) 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 等各项生化指标, 以Hb<110 g/L (女) 或者<120 g/L (男) 做为贫血的标准;血尿酸值>420μmol/L为高尿酸血症标准;以血肌酐值为>133μmol/L定义为血肌酐升高标准, 并且把血肌酐做为评价肾功能的主要指标。

1.3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3.0软件, 对于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 对于计量资料组间的比较使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2 结果

2.1 血常规各种参数的比较

老年组RBC计数要明显低于中青年组计数 (P<0.05) , Hb含量, 老年组的患者贫血比例要明显高于中青年组比例 (P<0.01) 。Plt的计数都非常明显低于中青年组计数 (P<0.01) ;老年组中的WBC计数比中青年组要高, 但是二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血生化各项参数的比较

老年组的Cr、DBil、TBil和TnI以及CK MB的水平比中青年组要高, 但是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老年组的CK和BUA水平比中青年组要低, 但是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而老年组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肾功能不全比例要显著地高于中青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有关老年病学的研究认为, 当进入老年期以后, 在普通人群中男性体内的平均Hb浓度开始出现小幅度地缓慢下降, 但在更年期以后的普通女性人群当中平均的Hb浓度变化却不是很大;在老年人的血液当中, 其Plt计数和年轻人没有多大的差别, 但是Plt的生理状态却有明显的改变;虽然老年人的WBC稍微降低, 但大多是淋巴细胞额减少而导致[3]。该研究当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BC、Plt和Hb以及WBC额平均值都在正常范围之内, 但是和中青年组来进行相比, 其RBC、Plt和Hb值却是表现为明显地降低。贫血属于老年人的比较常见饿疾病, 其发病率是12%~20%, 这可能和患者年龄和高发的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等状态密切相关。该研究中,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贫血的比例更高, 这除了以上原因以外, 还有可能和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胃肠道淤血缺血和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及急性期的饮食限制等诸多因素密切有关。通过最近的相关的研究[4]表明, 贫血及合并肾功能不全等症状会大大增加冠心病出现死亡的风险, 而且对于伴有贫血症状, 特别是又同时合并有肾功能不全症状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它的预后有可能会更差。

胆红素做为抗氧化剂, 能够有效地预防低密度的脂蛋白的氧化修饰, 进而避免出现动脉硬化与冠心病。研究中胆红素在冠心患者血液中的水平要明显地低于年龄和性别相匹配的对照组而且胆红素的水平出现明显的年龄依赖现象, 另一方面, 慢性炎症的过程所造成的多形核细胞活化又会使红细胞的溶解增加, 从而促使肝脏来清除胆红素的活性也随之增加。老年人的肝脏清除能力开始下降, 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也会比年轻人要高许多, 在本项研究中, 显示着同样的结果。但是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很可能和样本采量不足有关。血尿酸有造成肾血管收缩、促进氧化LDL形成和增加Plt黏附以及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所以在老年糖尿病的患者当中, 血尿酸额水平和冠心病的死亡风险之间有着J型曲线的关系[5]。在该研究当中, 该两组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很可能是它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的预后评价作用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心肌酶出现了动态的改变, 并且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梗死的范围。该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很可能是由于梗死的时间和梗死的范围互相影响的最终结果。

总之, 该组研究表明,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贫血或者肾脏功能不全的发病率要比整体的老年人群高的多, 这很有可能和动脉粥样硬化和药物治疗 (特别是阿司匹林密切相关。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又合并有肾功能不全或者贫血的比例要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的心肌梗死的患者要高, 这很可能和年龄因素有关, 这也提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了预后不良。

参考文献

[1]欧阳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常规、生化标志物特点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0 (10) :35.

[2]付利.老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09 (6) :177-178.

[3]韦红卫, 张林潮.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的关系[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9 (2) :79.

[4]陈东运, 高大胜.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7 (5) :68.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篇3

【关键词】 优质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562-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血栓形成并且造成心肌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的一种心血管急症。AMI主要表现为胸闷、胸骨后疼痛,该病起病较急,病情变化迅速,并常有休克、心衰与心律失常伴发,是引发心脏猝死的主要因素[1] 。因此AMI的早期救治和护理显得尤为关键,笔者所在医院护理部门对AMI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疗效明显优于普通患者,现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纳入13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男38例,女30例;平均年龄(52.43±11.26)岁;前壁心肌梗死22例,后壁心肌梗死17例,下壁心肌梗死15例,广泛性心肌梗死14例。观察组男35例,女33例;平均年龄(50.14±10.17)岁;前壁心肌梗死24例,后壁心肌梗死18例,下壁心肌梗死14例,广泛性心肌梗死1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参考卫生部颁布了《2010年“优质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对症进行优质护理[2] 。具体如下:(1)建立一体化的护理制度,对每位患者实施专人护理制度,每日对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入院时,热心协助家属办理入院手续,协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的生活;针对患者的情况,及时正确地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关心、倾听、安慰、鼓励并耐心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精神放松,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全程治疗和护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排便护理,制定低热量、低钠盐及少食多餐的饮食制度,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糖的食物,另外训练患者床上排便、避免过度用力,以防大便用力导致心脏负荷增加,诱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同时在发病24 h内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呼叫医生处理。(2)创新护理管理,落实好优质护理服务,建立优秀护士评比制度;同时制定合理的排班制度,让护士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工作,以更好的服务患者。建立扁平化的护理结构,根据护士的职称与工龄,进行分层级管理,由主管护师担任护理组长,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1~3年低年资护士主要承担生活护理等。

2 结果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住院天数比对照组显著短,并发症发生率亦显著低(P<0.05);另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P<0.05)。漢密尔顿焦虑评分结果显示入组前两组患者间焦虑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7 d的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明显减轻,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AMI患者的焦虑心情,促进愈后。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内科常见的急症,是指持久的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我国男性AMI患者死亡率为(4~11)/10万,女性为(2~5)/10万,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有增高趋势[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发病突然,外加窒息性疼痛和濒死感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加之长期卧床、佩戴监护仪、吸氧管道等都会加剧患者的恐惧感受,使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通过优质护理,首先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症状,给予正确及时地急救,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其次让患者对医生和护士产生信任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增加其对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方面均达到放松的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另外通过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建立良好的饮食及床上排便习惯,也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建立优质护理制度,还能避免由于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不畅,未能及时了解患者需求,及时满足其需要而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一方面影响患者的心情,另一方面医疗纠纷也严重影响着医院的声誉。通过优质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使其对医生、护士产生信任感,有利于开展救治。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有效缩短住院天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AMI患者的尽快恢复;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可见优质护理在AMI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护理,建议其他医院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296.

[2] 廖容,彭锐.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25(4):151-152.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篇4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所选60例病例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常规组,各组例数均为30例,循证组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再发生率。结果:和常规组相比较,循证组患者满意度度评分和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比较高,住院时间短,同时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低,2组数据比较差异大(P均<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不仅可预防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强化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可提高其满意度,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关键词循证护理论文

循证护理是指在护理中有计划的把患者愿望与临床经验结合在一起,以此获取相应的依据实施护理服务[1。2]。本次研究择取9月至6月期间收治的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了循证护理,所获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60例病例均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所制定的关于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标准[3],入院诊治时间为209月至206月,所有患者和其家属均签订知情同意书,积极参与本研究。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各组例数均为30例。常规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45~76岁,平均(56.38±1.2)岁;循证组男19例,女11例,平均(56.41±1.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比性好。1.2方法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如对症支持、健康指导及心理干预等。循证组应用循证护理,如下:1)构建循证护理小组,加强小组成员循证护理要点和操作等的培训,查阅相关文献,评估患者情况,了解其所需,结合本院患者实际情况和患者护理需求提出问题,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2)循证护理干预实施:安排社会经验丰富、高专业素质以及强沟通能力的护士实施健康宣教,介绍治疗目的、所需费用、配合事项以及治疗效果等,强调治疗方案所具优势,消除顾虑;告诉患者不良情绪对疾病治疗的影响,使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经微笑或者点头等一些非语言方式来表达理解或者同情,借助于解释、情绪转移、保证以及鼓励等方式实施心理干预,消除患者心理所存不适感;可介绍成功案例,强化患者治疗信心,告诉患者家属对患者多予以关爱,合理放宽探视,获得社会支持;实施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后鼓励其尽下床活动,观察桡动脉搏动、肢体皮肤温度、血压以及患者面色等,术后利用弹性绷带对伤口进行包扎,指导患者取合适体位,增强患者舒适度;加强心律失常高发时段的巡视,做好记录,若患者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告知医师,协助其处理;指导患者合理用药。1.3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心律失常再发生率。1.4统计学方法用SPSS17.0软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比较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循证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循证组心律失常再发生率为3.3%(1/30),常规组为20.0%(6/30),通过比较检验(χ2=5.26,P<0.05)。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易威胁到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常采取介入治疗,多数患者存在负性心理,再加上长期卧床,很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4]。循证护理是把临床经验和科研结论有机结合,根据患者护理服务需求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以使护理工作更加科学化以及规范化,防止护理服务的盲目性[5,6]。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深化其对健康知识的了解,预防和减少心律失常的再次发生,有利于患者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曹宏霞,王霞,杨秀兰,等.循证护理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行直接PCI术中常见问题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7(15):53-56.

[2]布威海丽且姆买买提,王小梅.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的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6):209-209.

[3]刘晓敏,房立丽,于大利,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9):211-212.

[4]谭贤红,吴春平.循证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5(12):345-346.

[5]何爱萍.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循证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19(19):150-151,153.

急性心肌梗死 篇5

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某些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诱因如下: 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心肌需氧量突然增加,而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已发生硬化、狭窄,不能充分扩张而造成心肌缺血。剧烈体力负荷也可诱发斑块破裂,导致急性心肌梗死。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2临床表现

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驱症状,最常见的是原有的心绞痛加重,发作时间延长,或对硝酸甘油效果变差;或继往无心绞痛者,突然出现长时间心绞痛。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2.少数患者无疼痛

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3.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 可能误诊为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少数患者表现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易误诊。4.神志障碍 可见于高龄患者。5.全身症状

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6.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7.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8.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9.低血压、休克

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3实验室检查

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

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被越来越多的应用。4.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4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5并发症 1.心脏破裂

常发生在心肌梗死后1~2周内,好发于左心室前壁下1/3处。原因是梗死灶失去弹性,心肌坏死、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释放水解酶所致的酶性溶解作用,导致心壁破裂,心室内血液进入心包,造成心包填塞而引起猝死。另外室间隔破裂,左心室血液流入右心室,可引起心源性休克和急性左心衰竭。左心室乳头肌断裂,可引起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导致急性左心衰竭。2.室壁瘤可发生在心肌梗死早期或梗死灶已纤维化的愈合期

由梗死心肌或瘢痕组织在心室内压力作用下,局限性的向外膨隆而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可继发附壁血栓、心律不齐及心功能不全。3.附壁血栓形成

多见于左心室。由于梗死区内膜粗糙,室壁瘤处出现涡流等原因而诱发血栓形成。血栓可发生机化,少数血栓因心脏舒缩而脱落引起动脉系统栓塞。4.心律失常

多发生在发病早期,也可在发病1~2周内发生,以室性早搏多见,可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导致心脏骤停、猝死。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多见于下壁梗死患者发病早期,多可恢复,少数需永久起搏器治疗。5.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

可见于发病早期,也可于发病数天后出现,详见临床表现部分。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后2~3周或数月内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反复发生,可能为机体对心肌坏死形成的自身抗原的过敏反应。6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应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并加强入院前处理。治疗原则为挽救濒死的心肌,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脏功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1.监护和一般治疗

无并发症者急性期绝对卧床1~3天;吸氧;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变化及血压和呼吸,低血压、休克患者必要时监测肺毛楔入压和静脉压。低盐、低脂、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畅。无并发症患者3天后逐步过渡到坐在床旁椅子上吃饭、大小便及室内活动。一般可在2周内出院。有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低血压等患者卧床时间及出院时间需酌情延长。2.镇静止痛

小量吗啡静脉注射为最有效的镇痛剂,也可用杜冷丁。烦躁不安、精神紧张者可给于地西泮(安定)口服。3.调整血容量

入院后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前3天缓慢补液,注意出入量平衡。4.再灌注治疗,缩小梗死面积

再灌注治疗是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最主要的治疗措施。在发病12小时内开通闭塞冠状动脉,恢复血流,可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减少死亡。越早使冠状动脉再通,患者获益越大。“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因此,对所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就诊后必须尽快做出诊断,并尽快做出再灌注治疗的策略。(1)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有急诊PCI条件的医院,在患者到达医院90分钟内能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的情况下,对所有发病12小时以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应进行直接PCI治疗,球囊扩张使冠状动脉再通,必要时置入支架。急性期只对梗死相关动脉进行处理。对心源性休克患者不论发病时间都应行直接PCI治疗。因此,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尽可能到有PCI条件的医院就诊。(2)溶栓治疗

如无急诊PCT治疗条件,或不能在90分钟内完成第一次球囊扩张时,若患者无溶栓治疗禁忌证,对发病12小时内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进行溶栓治疗。常用溶栓剂包括尿激酶、链激酶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等,静脉注射给药。溶栓治疗的主要并发症是出血,最严重的是脑出血。溶栓治疗后仍宜转至有PCI条件的医院进一步治疗。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不应进行溶栓治疗。5.药物治疗

持续胸痛患者若无低血压可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所有无禁忌证的患者均应口服阿司匹林,置入药物支架患者应服用氯吡格雷一年,未置入支架患者可服用一月。应用rt-PA溶栓或未溶栓治疗的患者可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或肝素静脉注射3~5天。对无禁忌证的患者应给与ß阻滞剂。对无低血压的患者应给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对ACEI不能耐受者可应用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对β受体阻滞剂有禁忌证(如支气管痉挛)而患者持续有缺血或心房颤动、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率,而无心力衰竭、左室功能失调及房室传导阻滞的情况下,可给予维拉帕米或地尔硫卓。所有患者均应给与他汀类药物。6.抗心律失常

偶发室性早搏可严密观察,不需用药;频发室性早搏或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时,立即用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继之持续静脉点滴;效果不好时可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室速引起血压降低或发生室颤时,尽快采用直流电除颤。对缓慢心律失常,可用阿托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安置临时起搏器。室上性心律失常:房性早搏不需特殊处理,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快心室率心房颤动可给予维拉帕米、地尔硫卓、美托洛尔、洋地黄制剂或胺碘酮静脉注射。对心室率快、药物治疗无效而影响血液动力学者,应直流电同步电转复。

7.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和泵衰竭的治疗

肺水肿时应吸氧,静脉注射吗啡、速尿,静脉点滴硝普钠。心源性休克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阿拉明静脉滴注,如能维持血压,可在严密观察下加用小量硝普钠。药物反应不佳时应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术支持下行直接PCI,若冠状动脉造影病变不适于PCI,应考虑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8.出院前评估及出院后生活与工作安排

出院前可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超声心动图、放射性核素检查,发现有症状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和严重心律失常,了解心功能,从而估计预后,决定是否需血管重建治疗,并指导出院后活动量。出院后2~3个月,可酌情恢复部分工作或轻工作,以后,部分患者可恢复全天工作,但要避免过劳或过度紧张。9.家庭康复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医院度过了急性期后,对病情平稳、无并发症的患者,医生会允许其回家进行康复治疗。

(1)按时服药,定期复诊;保持大便通畅;坚持适度体育锻炼。(2)不要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和避免吃得过饱。在上述原则中,坚持合理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因为心肌梗死后,1~2个月心肌坏死已愈合。此时促进体力恢复,增加心脏侧支循环,改善心肌功能,减少复发及危险因素,是康复治疗的目的。应做到:①选择适宜运动方式和方法 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轻重、体质强弱、年龄大小、个人爱好等,选择能够坚持的项目,如步行、打太极拳等。②掌握好运动量,是一个关键问题 运动量必须与医生协商决定,运动量过小,尽管比不运动好,但起不到应有作用;过大则可能有害。运动中若有心前区不适发作,应立即终止运动。③运动量增加要循序渐进 尤其出院早期运动量一定要适当,根据体力恢复情况及心功能情况逐步增加运动量。需要再次强调的是,心肌梗死后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相同,运动康复必须个体化,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并应有家属陪伴进行。7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与梗死面积的大小、并发症及治疗有很大的关系。死亡大多发生在第一周内,尤其1~2小时内,相当一部分患者在住院前死于室颤。住院后死亡原因除严重心律失常外,还包括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等。急性期住院病死率上世纪60年代在30%以上,广泛采用监护治疗后降至15%左右,近年来应用直接PCI后降至4%~6%。8预防

心肌梗死后必须做好二级预防,预防心肌梗死再发。患者应采用合理膳食(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心态平衡。坚持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β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及ACEI制剂,控制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危险因素,定期复查。

对公众及冠心病患者应普及有关心肌梗死知识,预防心肌梗死发生,万一发生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除上述二级预防所述各项内容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避免过度劳累

尤其避免搬抬过重的物品。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可能诱发心肌梗死。2.放松精神

愉快生活,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3.洗澡时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冠心病程度较严重的患者洗澡时,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4.气候变化时要当心

在严寒或强冷空气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患者要注意保暖或适当防护。

5.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死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心肌梗死患者约70%有先兆症状,主要表现为:

(1)既往无心绞痛的患者突然发生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的患者发作突然明显加重,或无诱因自发发作;

(2)心绞痛性质较以往发生改变、时间延长,使用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3)疼痛伴有恶心、呕吐、大汗或明显心动过缓或过速;(4)心绞痛发作时伴气短、呼吸困难;

(5)冠心病患者或老年人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或晕厥等情况时都应想到心肌梗死的可能性。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篇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1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对症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显效41.1%,有效44.6%,死亡14.3%,总有效率85.7%。结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症状严重,死亡率高,应提高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知识认知程度,分析临床资料,予以积极检查、诊断、治疗,增加其生存率。

【关键词】 心肌梗死;不典型;急性;特点;治疗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疾病临床中存在极高死亡率,因为临床检测结果与很多疾病存在较高相似性,所以治疗时极易出现误诊现象。临床表现症状中,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为快速发作现象,若未予以及时治疗极易引发死亡情况,第一次治疗后24 h需对患者予以密切关注,观察患者机体各类指标情况,防止再次发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群体主要在老年患者中,因为患者机体功能逐渐降低,检查时有可能出现多种疾病,导致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无法得到较为有效确诊,极易出现误诊情况。本文选取11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其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6月112例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64例,女48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为(66.2±3.4)岁。入院时患者均予以心电图动态检查及心肌酶学检查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无典型性胸痛症状,心律失常患者36例,心力衰竭症状者34例,心源性休克者30例,肾功能衰竭者12例。患者具有胸闷、呕吐、突发晕厥等症状。患者基础性病变主要为:并发Ⅱ型糖尿病患者10例,高血压患者32例,脑梗死患者12例,肺心疾病8例,高脂血症患者4例。4例患者误诊成消化道溃疡,误诊为胃炎者4例,误诊作支气管哮喘者13例,急性胆囊炎患者7例,牙周炎患者4例,误诊率达到30.4%。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实施心电监护、吸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血压测量、予以氯吡格雷防止血小板聚集,止痛,给以拜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调脂等进行治疗。患有高血压及高血糖者则需对症治疗;并发心源性休克症状、心力衰竭症状、心律失常患者予以对相治疗;患者病情未诊断时,检测患者心肌酶改变,心电图情况,实施积极对症疗法,病情确诊后按照对应措施予以治疗。可以承受静脉溶栓法患者予以尿激酶静脉溶栓,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则予以临时起搏器进行治疗。患者在治疗时间安排上则按照患者实际病情确定,均予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进行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劳累是不会导致心绞痛症状,发作次数降低≥80%,心电图ST-T恢复至正常范围;有效:患者发作次数降低50%~80%,静息情况下ST段降低治疗后恢复>1.5 mm,T波直立状态;无效: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50%,心电图未得到改善或直接死亡。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结果

在本文选取的112例患者中显效者46例(41.1%),有效者50例(44.6%),死亡人数16例(14.3%),总有效率85.7%。讨论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血管疾病来讲不无较高比例,但临床检查时,此类疾病存在较为困难诊断。患者产生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时往往具有较高年龄,人体自身机能出现老化现象,而且患者往往出现其他类型并发症及其他病变病。大部分患者往往都存在其他疾病,例如上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及呼吸道疾病等,此类病变在常规检查时其临床症状与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存在较高相似性,例如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临床检查时一出现误诊情况[1]。

心肌梗死大部分因冠状动脉出现闭塞而产生的,有的心肌由于血流中断出现极为严重持续性缺血现象或直接坏死情况。并无典型性症状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在临床中也较为多见,而且其发生几率因年龄增长而有上升趋势。尤其在并发糖尿病、脑血管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年龄超过80岁时。有研究发现,超过60岁老年心肌梗死中出现再梗现象达到59.4%,此情况在临床中往往极少报告被诊断出再梗现象。分析其原因,老年患者痛觉交感神经纤维出现退行性变存在一定关系,老年患者多次心肌梗死使得病灶区神经末梢遭受破坏或并发其他内科病变,例如糖尿病会使得神经系统出现病变无法使痛觉顺利传入,增加痛阈,在心梗发作时无法较显著感知到疼痛。而且面积小时,心肌梗死能够释放出致痛物质量低,无法产生疼痛感,此也是导致心肌梗死无典型性发作因素。心肌长期供血不足导致代偿性侧支循环出现,神经长期缺血使得疼痛敏感度减少。老年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疾病,即便急性心梗出现疼痛感,也极易受到其他疾病所产生疼痛感掩盖[2]。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身存在的症状及体征特点均无明显典型性,若临床医生在检查过程中并未存在足够重视及认知感,极易产生漏诊误诊现象。医务人员在检查是对患者出现怀疑时,需及时实施心电图检查,由此能够有效防止发生误诊情况。在检查过程中,临床医师需对此疾病首发症状与有关变异症状,存在较高认识度及了解度。若患者产生胸闷、无力、气短、消化道病症、原因不明晕厥、心力衰竭、血压降低等疑似患者需及时予以心电检查及心肌酶学动态性检查,发展鉴别诊断时出现片面性及局限性。按照患者心电图改变情况及血清心肌酶检测结果,且与患者具体病史相结合,通常情况下能够得到准确诊断结果,尤其在检查过程中不可按照1次心电图结果,做出急性心肌梗死判定结果[3]。

总之,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检查过程中,积极预防显得极为重要,明确此疾病临床特点,避免发生漏诊误诊情况,在诊断后及时予以对应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愈几率。

参考文献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篇7

心肌梗死亦可称为AMI, 由于AMI病发突然、病情可在短时间内发生变化, 患者的心理与情绪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继而反作用于自身的病情, 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近年来心理护理被愈加广泛的应用到了急诊救治中, 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该研究将择取该院急诊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此次研究的对象, 对心理护理的效果予以分析与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该院急诊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 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均为55例。实验组包含男性31例, 女性24例;年龄不超过77岁, 不低于44岁, 平均 (63.11±3.47) 岁;发病部位分析:下壁14例, 前壁33例, 广泛前壁8例。参照组包含男性29例, 女性26例;年龄不超过81岁, 不低于43岁, 平均 (64.27±3.62) 岁;发病部位分析:下壁12例, 前壁34例, 广泛前壁9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具有均衡性, 可用于研究比较。2组患者随机分组, 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可用于研究比较。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行以常规性护理, 包括指导用药、静脉通道建立、体征监测等内容。实验组则并施心理护理, 首先当患者入院之后,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 努力赢得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2];其次,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及其家属简单讲解AMI的相关知识, 实施必要的健康教育, 以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工作的认知程度, 如果患者存在疑虑, 护理人员要及时解答, 言语的使用要注意浅显易懂[3];再次, 护理人员应当为患者营造出舒适、放松的环境, 指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进行呼吸, 从而使其精神状态得以放松[4];最后, 护理人员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 及时询问患者的实际需求, 尽可能使患者满意[5]。

1.3 临床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SAS评分 (焦虑量表评分) 、SDS评分 (抑郁量表评分) 。治疗状况:再通率、并发症的发生概率。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 计数资料以[n (%) ]形式表示, 通过χ2对其予以检验, 计量资料则以 (±s) 的形式来表示, 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 只有满足P<0.05时, 才可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心理状况比较

护理前, 两组的SAS与SDS评分几乎无差异, P>0.05。护理后, 两组的心理评分具有极为显著性的变化, 而实验组的评分要明显更低, 其差异从统计学上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状况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出并发症的概率低于参照组, 而再通率则显著更高, 各差异经过比较发现, P<0.05, 从统计学方面进行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AMI患者极有可能出现不良的情绪或者心理状态, 如恐惧、悲伤、焦虑、绝望等[6]。消极的情绪会反作用于患者的病情, 一方面可能会促使交感神经处于兴奋的状态[7];另一方面则有可能促使患者的心率与血压增高, 继而导致心肌出现梗死的面积增加, 最终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甚至是引发患者的死亡, 因此在对患者予以急救的同时应当辅以必要的护理[8]。

急诊护理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需具备全面的护理操作能力, 以满足常规护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当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能够应对急诊的突发事件[9]。护理后, 两组的心理评分具有极为显著性的变化, 而实验组的评分要明显更低, 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的概率 (10.91%) 低于参照组 (27.27%) , 而再通率则显著更高 (92.73%>78.18%) (P<0.05) 。此次研究结果与陶功杏[10]等人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 陶功杏的研究中对患者的死亡率与复发率进行研究, 结果显示接受心理护理的实验组其死亡率为0%, 复发率为1.7%, 显著低于未经心理护理的对照组 (5.0%、10.0%) 。常规性的护理模式涵盖内容广泛, 并没有有针对性的提出关于心理方面的护理, 本次研究对实验组并施有较强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研究结果发现患者的心理状况与预后情况均更具优越性。因而可以说对急诊AMI患者开展心理护理时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急诊护理人员应当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 一方面需具备全面的护理操作能力, 以满足常规护理的需求;另一方面应当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 能够应对急诊的突发事件。在对AMI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时, 护理人员首先应当保证自身的淡定与从容, 耐心的开导患者, 纾解患者紧张、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其次, 护理人员应当动作轻缓, 可适当运用肢体语言对患者进行抚慰, 赢得患者对医护工作的信任, 从而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再次,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家属予以必要的健康教育与安抚, 从而获得家属的理解与支持;最后, 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工作, 如针对有恐惧心理的患者, 应当对其予以必要的知识讲解;而针对存在抑郁情绪的患者, 则应当从环境的营造入手, 保证环境的舒适与安静, 或者可以让患者以听音乐或者看书的方式进行放松;如针对具有焦虑情绪的患者, 应指导其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训练。心理护理应当是全程化的, 无论是患者入院的初期, 还是病情恢复后, 都应当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进行关注, 以提高预后的整体效果。

综上所述, 心理护理在急诊AMI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经过心理护理后, 患者的情绪得到了缓解, 其预后效果也有明显提升, 因而心理护理可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加以应用。

摘要:目的 探析与常规护理相较, 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予以心理护理的优势。方法 择取该院急诊于2013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 将其以随机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 均为55例。参照组行以常规性护理, 实验组则并施心理护理, 比较两组的心理状况 (SAS评分+SDS评分) 、治疗情况 (再通率、并发症) 。结果护理后, 实验组的SAS与SDS评分分别为 (40.07±3.24) 分、 (39.91±6.05) 分, 显著低于参照组的 (45.87±3.90) 分、 (47.77±5.42) ;护理后实验组并发症的概率 (10.91%) 低于参照组 (27.27%) , 而再通率则显著更高 (92.73%>78.18%) 。从统计学方面进行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心理护理在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将其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加以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常规护理,急诊,心肌梗死,影响效果

参考文献

[1]初春.心理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6) :340-341.

[2]张晓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术的护理配合[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6) :66-68.

[3]李素玲.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5) :186-187.

[4]凌琴.心理和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效果对比[J].医药前沿, 2015, 5 (14) :258-259.

[5]练玉梅.心理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对比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 (5) :737-739.

[6]邓新霞, 桑红琼.急诊护理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4, 19 (4) :338-339.

[7]许新华.急性心肌梗死在急诊护理中的干预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6) :185-186.

[8]杨顺玉.心理护理干预对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 (2) :143-144.

[9]许新华.急诊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 (18) :40-41.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护理 篇8

文章编号:1003-1383(2009)04-0505-03

中图分类号:R 542.2+047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09.04.076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因持续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坏死。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溶栓治疗是恢复心肌再灌注的有效措施,是终止缺血心肌病理演变的关键,溶栓治疗时间越早,冠状动脉再通率越高,梗死范围越小,病死率也越低,而溶栓治疗的成功与否及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密切相关[1]。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收治AMI病人28例,现就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28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6例,年龄28~70岁,平均54岁,梗死的部位:前壁心梗12例,下壁心梗8例,后壁心梗8例。病人诊断根据WHO诊断标准:持续典型的胸痛30 min以上,典型的心电图动态演变以及心肌坏死物的动态变化,具有以上任何两项即可诊断[2]。

2.溶栓方法 AMI患者确诊后,经检查如无溶栓禁忌症,可行静脉溶栓,首先嚼服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尿激酶15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30 min内静脉滴注完毕。6 h后即开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1次/12 h,共5 d,辅以肠溶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每天1次,连服3天后改为100 mg,长期服用。

3.疗效判定 冠脉再通的指标[3]:① 2 h内或任何1个30 min时期的心电图前后比较,抬高的ST段回降≥50%;②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峰值提前至发病14~16 h内;③ 输注溶栓剂开始后2~3 h内胸痛基本消失;④ 输注溶栓剂后2~3 h内出现一过性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观察与护理

一、溶栓前的护理

1.病例选择及溶栓时机 病人入院后积极协助医生选择病例,严格掌握溶栓的适应症与溶栓时机选择病例如:持续胸痛≥30 min,含硝酸甘油不缓解者;心电图相邻的二个或更多导联ST段抬高在肢体导联大于0.1 mv,胸导联大于0.2 mv;年龄在70岁以下;患者近2周无活动性出血,无手术、活检、外伤及其它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4]。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在溶栓前血压应<21.3/13.3 kpa。溶栓治疗争取在AMI发病6h内尽早进行,发病2小时内溶栓效果更好,必需时放宽至12 h。

2.病人准备 AMI病人必须住在安静和舒适的病房里,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放松紧张心理,避免一切用力动作,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5];持续吸氧,立即开通静脉通道,采集血标本进行溶栓治疗前的常规检查,行十二导联心电图一份以与溶栓后心电图作对照,持续心电监护;对于患者胸痛应立即给予镇静剂如吗啡等。

3.心理护理 MI病人由于发病突然,无思想准备,病情危重,并因心前区疼痛而产生濒死的感觉,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关心病人和安慰,用亲切的语言对病人解释病情,解除病人不必要的恐惧;对可能影响病人情绪的解释尽量对家属讲,以免病人心理压力大而加重病情;对病人及家属讲解静滴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意义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等,使他们对溶栓治疗有所了解,而主动配合治疗;进行护理操作要稳、准、娴熟、忙而不乱。

4.药品及器械的准备 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如升压药、纠正心律失常的药物等;各种急救器械如吸引器、心电监护仪、除颤仪等;并使其处与完好备用状态,通过积极配合医生抢救病人,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溶栓时的护理

1.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在血栓溶解过程中,血管是否再通、症状和体征是否改善,溶栓并发症的观察,如再灌注心律失常、出血、低血压状态、过敏反映等;同时动态监测心肌酶谱,每隔2小时抽血查酶学,以判定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峰值是否提前出现。

2.并发症的护理

(1)心律失常的观察:溶栓治疗患者在血栓溶解,冠脉血流再通的瞬间,常出现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如前壁心肌梗死者,由于血液中儿茶酚胺较高,患者可出现快速的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下壁、后壁心肌梗死者,由于迷走神经反射作用,常发生窦房传导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因此需连续心电监护,了解心电动态变化,并准备随时抢救。输注溶栓制剂可引起不同程度的低血压反应,一但发生立即让病人处于头低脚高的体位,放慢输注溶栓剂的速度,配合医生处理。本组病人出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5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快速心律失常给予利多卡因静脉注射,然后进行持续静滴;缓慢心律失常使用阿托品治疗。由于早期识别,早期处理均收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2)出血的观察:溶栓药物对非冠状动脉部位的血栓同样有溶栓作用,因此,在溶栓过程中常可合并多部位出血。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口腔黏膜出血、鼻腔出血、皮肤淤斑、皮下血肿、黑便、血尿等出血倾向;肌肉注射、静脉穿刺时动作要轻,拔针后局部压迫时间>2分钟,避免局部出血。溶栓期间应适当限制绿叶蔬菜及新鲜水果,以防止食物中过多VitK进入肌体影响抗凝效果。如有出血现象,立即报告医生,配合处理,并适当应用止血剂。严重出血如大咯血、消化道大出血、颅内出血等,可危及生命,应立即停止溶栓治疗,给予鱼精蛋白硫酸盐静脉注射。本组患者中有2例出现皮下淤斑,1例出现皮下血肿。经及时处理后出血停止,未见严重内腔出血及颅内出血。

(3)过敏反应观察:部分病人有使用溶栓剂过程中可出现过敏反应,主要为风疹样表现,可伴有虚脱,本组患者未出现过敏反应现象。

三、溶栓后的护理

1.血管再闭塞观察 溶栓成功后,约10%的病人在住院期间可能发生再闭塞,动脉再通后出现再闭塞的表现:再度发生胸痛持续≥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ST段再度抬高;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及其同功酶水平再度升高。上述三项中具备两项者考虑冠状动脉再闭塞。护士一旦发现以上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若无明显出血现象,应根据医嘱及早再次使用溶栓药物。

2.生活护理 患者在发病后3 d内应绝对卧床休息,限制探视,在此期间患者一切的日常生活均由护士协助完成,并保持大小便通畅,嘱其避免用力排梗,以防止因便秘后诱发心力衰竭,甚至造成猝死。3 d后病情稳定,可在床上进行上下肢被动和主动运动,如患者出现乏力、头晕、心前区疼痛时应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有吸烟史的病人停止吸烟和避免接触二手烟,在合适情况下提供正规戒烟计划。

3.饮食护理 患者需禁食至胸痛消失;以后第一周给予半量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通饮食,宜进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食物,少食多餐,多食水果,忌过热,辛辣刺激以及硬质粗糙食物,避免过饱,以减轻心脏负担。病人出院后,即要开始低饱和脂肪和低胆固醇的治疗饮食。热量摄入必须与消耗能量相平衡,以达到并保持健康体重。有效的健康饮食护理,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和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6]。

护理体会

溶栓治疗是救治AMI的有效方法之一,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明确诊断、尽早溶栓治疗,溶栓的最佳时机是发病后6 h内施行[7],溶栓治疗效果与溶栓前、中、后的观察与护理以及正确、合理的生活护理密切相关。通过对28例AMI患者溶栓治疗、观察与护理,体会到护理人员掌握监护技术,病情观察及时,护理到位,操作准确,对提高AMI静脉溶栓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 岩.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的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4,36(5):391-393.[2]朱柏祥,赵 毅,刑永华.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后相关冠状动脉形态动态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5,6:349-350.

[3]杨晓珊.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护理进展[J].右江医学,2003,31(3):275-276.

[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6,24(5):328..

[5]郭丽杰.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0):1175-1176.[6]傅 江,李 薇,陈 哲. 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56-57.

[7]王爱玲,张新连,李春红.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治疗的观察与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95-696.

(收稿日期:2009-05-19 修回日期:2009-07-21)

急性心肌梗死如何治疗方法 篇9

AMI的临床处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及时而积极地治疗AMI的前驱症状,入院前的处理,AMI的监护和一般治疗,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限制梗死面积和早期再灌注治疗,增加和改善侧支循环的治疗,AMI并发症的治疗,调节血脂和防治梗死后心肌重构。

1、前驱症状的治疗

前驱症状的出现可能为濒临心肌梗死的表现,此时宜建议病人住院,及时而积极地按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措施处理,可减少这些病人发生MI的机会。

2、入院前的处理

AMI病人约2/3的死亡发生在院外,而且通常死于心室颤动,因此,缩短起病至住院之间的这一段时间,并在这期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这部分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对病情严重的患者,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待患者情况稳定允许转院时才转送医院继续治疗,转送病人的救护车上,应配备心电监护和必要的抢救设备,以便在运送途中也能继续监护病情的变化并及时进行处理。

住院前的诊治效果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及时除颤;早期解除疼痛和稳定病人的情绪;降低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和消除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颤等,但是,此时的治疗措施不应影响迅速转送病人到医院。

3、监护和一般治疗

(1)加强监护:本病早期易发生心律失常,且心率,血压也不稳定,应尽早开始行心电和血压监测,必要时还应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应注意观察神志,呼吸,出入量,出汗和末梢循环情况,建立静脉通道,监测心肌酶,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依据,监护的意义是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但注意要保证病人安静和休息,一般心电,血压监测时间为3~5天,有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和休克者则可根据病情监测时间相应延长。

(2)活动和饮食:患者应在冠心病监护室里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治疗照顾AMI的医护人员必须密切观察注意病人意识变化,宁静,设备完善的环境,亲切周到的解释,有助于减轻AMI给病人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1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病人进食不宜过饱,应少食多餐,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保持大便通畅,大便时不宜用力,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第2周可在床上坐起,逐渐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近年来多主张早期活动,因为它可解除患者的紧张与焦虑情绪,减少梗死后的并发症,有利于后期心功能的恢复,发达国家AMI病人多在1周后出院,我国的住院期略长,一般为2~4周,如病重或有并发症,应适当延长卧床及住院时间。

(3)吸氧:在AMI的早期,即使无合并症往往也有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当合并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低氧血症会更严重,因此,在最初2~3天内,通常间断或持续地通过鼻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为3~5L/min。

(4)镇痛和消除精神紧张:剧烈疼痛可使病人烦躁不安,使交感神经过度活动,引起循环高动力状态,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使心肌耗氧量进一步增加,如通过吸氧,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和(或)β阻滞药(对血压较高,心率较快的前壁梗死者)不能迅速缓解疼痛,应尽快采用镇痛药。

常用镇痛药有吗啡和哌替啶,吗啡是解除AMI疼痛最有效的药物,除中枢镇痛作用外,它能减轻患者焦虑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活性从而减轻患者的不安,并可扩张外周血管,使得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这两方面的作用均能降低心脏的代谢需求,此外,吗啡对肺水肿的病人也有明确的有益作用,吗啡的常规用量是5~10mg皮下注射或2~5mg静脉注射,必要时5~30min重复1次,直至疼痛消失或出现毒性反应(即低血压,呼吸抑制,或严重呕吐)阻止药物进一步使用,疼痛较轻者可用可待因或罂粟碱0.03~0.06g肌内注射或口服。

如使用硝酸甘油和吗啡引起的收缩压降低到100mmHg以下,维持患者于仰卧位和抬高下肢能减轻低血压反应,虽然有肺水肿出现时不宜采取平卧体位,但在肺水肿情况下吗啡很少产生低血压,静脉注射阿托品0.5~1.5mg有助于减少吗啡的过度迷走神经作用,尤其在用吗啡前存在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时,有严重疼痛或肺水肿的病人应用吗啡时,呼吸抑制并发症不常见,但是在其心血管功能状态改善后,吗啡引起的通气受损可能随即发生,必须注意观察。

4、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

现已明确血栓形成在AMI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故在AMI早期就应该应用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这种治疗的首要目的是建立和维持与梗死相关动脉的通畅,第二个目的是减少病人血栓形成的趋势,因而减少附壁血栓形成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性,抗血小板和抗凝治疗的疗效部分表现为减少了AMI病人的病死率。

常用的抗血小板药是阿司匹林,它对各种类型的急性冠脉综合征都有效,阿司匹林通过多个途径而起到抗血小板血栓形成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环氧化酶快速阻断血小板中血栓素A2的形成;削弱凝血酶原生成途径;阿司匹林的水杨酸部分能阻断血小板花生四烯酸代谢中的脂氧化酶途径和两种环氧化酶,由于小剂量阿司匹林(50~100mg)需摄入数天才达到完全的抗血小板作用,故首次服用至少需150~300mg,为了迅速达到治疗性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病人应咀嚼药片,促进口腔颊部黏膜吸收。

噻氯匹定,氯吡格雷也是近几年使用较多的抗血小板药物,它们是噻乙吡啶(thienpyridine)衍生物,在体外呈失活状态,在体内则为高效的抗聚集药物,是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选择性而非竞争性阻滞药,它们能特异性阻断ADP途径中的GPⅡb/Ⅲa活化,抑制ADP触发纤维蛋白原与Ⅱb/Ⅲa形成复合物,它们的治疗作用已经在短暂脑缺血发作,中风患者,外周动脉性或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得到确认,有研究显示,对于减少这些患者的病死率或非致死性中风,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的作用均比阿司匹林更明显,噻氯匹定用量为250~500mg/d;氯吡格雷为75mg/d。

噻氯匹定最严重的问题是骨髓抑制(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故在治疗期间应严密监测,临床研究证明,氯吡格雷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不仅比噻氯匹定强6倍,且骨髓抑制的副作用也要小得多,因而显示了其优越的应用前景。

近几年国外还开发出其他一些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并已试用于临床,如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血栓素和五羟色胺受体拮抗药等,其中,最有希望的一类药物是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糖蛋白Ⅱb/Ⅲa受体的激活是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通道,该受体存在于血小板表面,被激活后与凝血酶结合导致血小板聚集,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可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共同途径,现已证实,冠心病高危患者做介入治疗时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可降低重大临床事件发生率;AMI早期应用此类药物有可能使部分病人尽早达到再通,克服介入治疗需运送或等候所造成的时间延迟;介入治疗前达到再灌注最大限度保护心功能,提高疗效;此外,应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可降低介入术后的缺血事件,因此,有学者提出促进性经皮冠脉成形术(facilitated PCI)的概念,即通过联合使用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药和PCI,以达到最佳疗效。

抗凝药物多选用肝素,普通肝素静脉用法为500~1000U/h,3~5天,凝血时间应保持在正常值的1~1.5倍,由于普通肝素用药繁琐,且出血的发生率高,近年来逐渐被低分子量肝素所取代,生物利用度高;血浆清除率低;半衰期长;对抗凝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小;用药简便,此外,由于它与Von Willebrand因子的亲和力较小,增强血管通透性的能力和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也较普通肝素小,故其出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也低,由于其半衰期较长,体重调整剂量时可预测抗凝效果,故每天只需皮下注射1次,每次0.3m1左右,无需实验室指标监测,5~7天为一疗程,有报道称,延长疗程不仅不能使患者受益,还会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5、限制梗死面积及早期再灌注治疗

(1)硝酸酯类的应用:硝酸酯类可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同时,它还可以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改善侧支循环以及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等,因而对AMI病人,硝酸酯类可缓解疼痛,减少缺血和梗死面积,减少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早期静脉给药具有重要意义。

硝酸甘油是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发病后可先含服0.3~0.6mg,继以静脉点滴,先从5~10μg/min,直至平均压下降10%(但不低于80mmHg),高血压病人可下降30%(但不低于140/90mmHg);心率增快在10次/min之内,静脉用药3~4天后可改为长效硝酸酯类口服,静脉用药也可选用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静脉点滴,下壁和右室MI或血容量不足时,硝酸甘油易导致血压下降和反射性心动过速,应慎用或调整血容量后才用。

(2)β受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治疗AMI的效应可分成两个方面:即刻效应(指在梗死早期用药)和远期效应(指二级预防),AMI后早期予以β受体阻滞药治疗可缓解疼痛及减少镇痛药的应用,并能限制梗死面积,减少梗死并发症的产生,此外,还可使其住院期间病死率,非致死性再梗死和非致死性心脏骤停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研究表明,AMI第1天使用β受体阻滞药做早期治疗可减少心脏破裂和心电,机械分离的发生,由于β受体阻滞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预防心源性死亡)和预防再梗死作用,故能明显降低AMI的远期病死率。

高血流动力状态的病人(如窦性心动过速,无心衰或支气管痉挛表现的高血压)和MI发病4h内就诊的病人,不论是否采用溶栓治疗都适合应用β阻滞药治疗,如MI合并持续的或再发性缺血性胸痛,进行性或反复血清酶升高(提示梗死面积扩展),梗死后早期的心动过速等,也是选用β受体阻滞药治疗的指征,只要无禁忌证存在,AMI病人应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药,并继以长期治疗,虽然拮抗交感神经对心脏的刺激可诱发隐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肺水肿,但通常AMI病人使用这类药物时仅引起肺毛细血管楔压的轻度改变,如选用的病人合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完全性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仅为3%,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约为2%,如AMI患者合并有中至重度的心衰,传导阻滞或心动过缓,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等则应停用或禁用β受体阻滞药。

由于β受体阻滞药降低AMI病死率与减慢心率有关,故应选择无内在拟交感神经作用的制剂,临床研究表明,有内在拟交感神经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对AMI的即刻效应不仅有限,且在其二级预防中具有不利影响,故对于AMI的治疗,不选用具有内在拟交感神经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美托洛尔和阿替洛尔因选择作用于心脏,不增加周围血管阻力和影响后负荷,且不增加支气管阻力,故临床上较常选用,为挽救缺血心肌,静脉注射能更快发挥作用,大约在15s内起最大作用,美托洛尔静脉注射5mg,每5分钟间隔,再予用1~2次,共15mg(参考剂量,应通过实践掌握合适剂量),继以口服每6小时25~50mg;阿替洛尔静脉注射5mg(参考剂量),继以口服6.25~25mg,1~2次/d,这两种药物均应根据心率和血压调整剂量,也可试用半衰期极短的艾司洛尔以了解患者对β受体阻滞药的耐受性,美托洛尔急性心肌梗死试验(MIAMI)发现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发病时心率较快,获得的效果最明显,病死率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8%和15.2%,lSIS-I协作研究发现,阿替洛尔静脉注射因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减少对急死坏死心肌的冲击应力而明显减少了心脏破裂的发生率。

(3)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I):ACEI是治疗AMI的重要药物,它在心室重建,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治疗心力衰竭等方面均具有较好的作用,它不仅能降低住院期病死率,而且显著减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AMI后长期服用ACEI,还可减少心肌再梗死和冠脉搭桥手术的需要,提高远期存活率。

ACEI降低AMI病人病死率的效应,与阿司匹林和β受体阻滞药起相加作用,由于AMI病死率及病残率的降低为几种药物的共同结果,ACEI的疗效仅占其中的一部分,故它不能替代其他有效的药物,而是作为一种辅助用药,在服用阿司匹林,开始再灌注治疗方案并给予合适的病人用β受体阻滞药后,全部病人均应考虑使用ACEI治疗,对高危AMI病人,如老年人,前壁MI,既往有MI,病情在KillipⅡ级以上以及虽无临床症状,但检查发现有左室整体,心功能减退表现的病人等,应终身服用ACEI。

ACEI的主要禁忌证包括:妊娠,过敏和前负荷适当时的低血压,副作用有:低血压(尤其发生在首次服药后),长期服药可引起严重咳嗽,血管性水肿较少见。

(4)钙拮抗药:尽管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钙拮抗剂具有抗缺血功能,但无证据显示其对降低MI病死率和改善长期预后有任何益处,甚至有研究发现,短效的硝苯地平并不能有效地缩小MI范围或防止MI的扩展和控制缺血的再发,且有使AMI病死率升高的趋势,在AMI急性期使用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卓(硫氮唑酮)虽可控制室上性心律失常,但却没有减少梗死范围的效果,有研究认为,维拉帕米(异搏定)和地尔硫卓(硫氮唑酮)的早期使用有防止再梗死的益处,但仍缺乏足够的资料,目前,有许多学者提议:在治疗AMI时不宜常规使用钙拮抗药。

(5)镁:AMI时,儿茶酚胺诱发脂肪分解,自由脂肪释放,脂肪细胞内自由镁与自由脂肪酸形成皂,因而可利用的镁短缺,加上病人的心肌及尿中镁丢失增多,使机体对镁的需求量增加,镁离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辅助因子,参与细胞内300多种酶的活动,并对维持线粒体功能及能量产生,维持跨膜离子梯度,控制细胞体积,维持静息时膜电位起重要的作用,MI早期镁的缺乏可引起多种心律失常,有研究证明,在AMI早期补充镁不仅可防治心律失常,且可减少MI范围,预防心肌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顿抑。

对所有收治的AMI病人均应检测血清镁浓度,补镁后血清镁浓度应维持在1.0mmol/L或更高,早期给予镁剂治疗(最好在胸痛出现后6h内)对于高危病人,尤其是老年患者或不适于再灌注治疗的患者,有一定的益处,对于无并发症,无电解质缺乏的AMI患者,若补镁的时间过晚(>6h),则没有什么益处,收缩压如低于80~90mmHg的患者,不能使用镁制剂;肾功能衰竭者,由于镁不能正常排出,也不在使用镁范围之内。

(6)早期再灌注治疗:冠心病患者狭窄血管内不稳定斑块的破裂,产生与梗死相关的冠状动脉完全性闭塞,虽然有些AMI病人能自发地再灌注,多数病人的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持久存在,接着发生心肌坏死,从而产生左室扩张,泵功能衰竭及心电不稳定,最终可引起死亡,早期再灌注可缩短冠状动脉闭塞时间,减少左室功能减退和扩张,减少AMI病人发生泵衰竭或急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性,晚期再灌注(冠状动脉闭塞发作6h后恢复再灌注)对梗死愈合过程以及减少左室重构,降低泵功能异常和电不稳定性的发生,都产生有益的作用,再灌注治疗是当代AMI治疗的重大进展,使AMI的住院病死率进一步下降至10%左右,极大地改善了患者长期预后及生活质量,AMI后的早期再灌注治疗包括以下3种:溶栓治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急诊PCI)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急诊CABG)。

①溶栓治疗:由于绝大多数AMI是由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引起,并且在冠脉阻塞初期,心肌坏死的范围并不固定,迅速的血管再通会使受损心肌得到挽救,大规模临床研究已证实,AMI发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可使血栓溶解,梗死血管再通,从而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范围,改善心功能,使AMI病死率显著下降,因此,对有溶栓适应证者应立即给予溶栓治疗。

②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急诊PCI可使梗死相关的血管迅速再通并能消除固有的狭窄,也可用于溶栓失败或溶栓成功后遗留的严重狭窄病变,没有溶栓治疗的出血危险是急诊PCI的另一重要优点。

③急诊CABG:急诊PCI是实现早期再灌注的方法之一,这些年来由于采用心脏停搏,低温保护心肌等技术进行心内手术以及手术操作已有很大的改进,AMI施行再灌注手术的短期和长期病死率均明显降低,在有经验的医院,手术后的住院死亡率大约为2%;病死率为25%,如能在急性发病的最初4~6h施行手术,则濒死心肌的抢救可获得最大的成功,但由于多数患者是院外发病而不能及时到达医院,且临床检查,冠脉造影,术前准备等需花费许多时间,故目前尚不能将其作为AMI的常规治疗方法,如AMI患者出现下述指征可考虑行急诊CABG:施行了溶栓治疗或PCI后仍有持续的或反复的胸痛;冠脉造影显示高危冠状动脉解剖病变(如左主干病变);有MI并发症如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功能不全引起严重的二尖瓣反流。

6、增加侧支循环的治疗

近年来,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证明,心肌缺血和坏死可促使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有动物实验证明,某些血管形成因子如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可显著促进MI后侧支循环的形成,但尚待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有研究认为,肝素是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低亲和力受体,肝素治疗MI的部分作用与其增加侧支循环的作用有关。

7、并发症及其治疗

上一篇:产品内勤岗位说明书下一篇:地理教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