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流程

2024-05-18

生物课堂教学流程(通用12篇)

生物课堂教学流程 篇1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创设情景,激趣引疑。本环节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利用生物标本、模型、实物、录像等各种条件,或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某些现象,营造特定的环境或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维联想,帮助学生同化知识,促使学生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经验、兴趣、需要建立联系,顺利进入新知识学习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创设不同的教学情景,以达到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引起认知冲突,激发探究欲望的效果。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主要包括生动讲述法、观察演示法、组织讨论法、质疑问难法和联系实际法,具体方式如:制造悬念,创设疑境、联系实际,创设用境、奇中揽胜,创设奇境、利用矛盾,创设辩境、添油加醋、创设趣境、观察演示,创设直观情境等方式,课堂上,教师要善于不间断地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学习态度和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本环节主要是在学生产生质疑或认知冲突的基础上,依据学案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有效实施本环节需要教师科学地组织和指导。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范围、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学习方法、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为此,教师在课前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内容要求和学生的知识状况、心理特点等,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置导学提纲(或学案)。为了让学生的探究顺利开展,教师设计的问题或活动,应注意循序渐进。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组内或班内展示交流,分享经验,碰撞问题,聚焦疑点。本环节,教师必须保证学生充足的自主时间,自主空间,让学生能够充分地看书、思考、设计、操作、交流,特别要提醒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吸纳别人经验,学会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发展、提高自己。

协作释疑,精讲归纳。这一环节需要引导学生突破自主探究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明晰知识结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地位尤其重要。首先,教师应针对前面交流碰撞产生的问题,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相互启发,利用群体智慧,释疑破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和主导作用,让学生通过生生互动,组组互动等形式对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深入探究,达成共识,并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交流。然后,教师适时介入学生的互动,对学生无法解决或仍存偏差、岐意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点拨。教师的点拔应根据需要可有可无、可详可略。讲解时,应尽量通过启发设问,让学生思考、探索、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梳理形成知识网络,深化对基本知识的理解。

强化训练,迁移创新。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依据教师给出的学案练习或达标检测,利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如自己记忆理解,同桌质疑释疑、小组讨论交流、限时自主练习等,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利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并且,根据内容特点,通过设置新情景问题或变式训练,使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了解知识的联系,发展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学生的训练,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矫正补救,促使学生建构系统、全面、科学的知识体系。完成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教师必须根据学习目标,遵循“层次性、针对性,有效性,系统性”原则,为学生精心设计好课堂巩固练习,保证学生的训练质量。一般地,课堂检测题要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及初步应用能力的考查,章节或单元的复习检测,要在侧重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应用的前提下,兼顾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各种训练或测试题的题型要与中考题一致,且尤应加强对分析简答和实验设计类题目的训练。

小结反思,提炼升华。本环节是让学生通过自我反思,总结收获,发现不足,交流体验,深化完善学习目标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反思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回顾总结知识获得、方法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得失。特别要让学生通过反思,认识到自己在自学、合作中的不足,找到问题原因和正确的解决办法,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学会学习。教师要通过个别交流了解学生的反思情况,并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大家分享经验、分享成功,分享喜悦,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全面发展。

生物课堂教学流程 篇2

1. 认识流程图的类型,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

教师要非常熟悉教材中的流程图,并且可以简单地将流程图进行分类,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提供依据。

流程图的类型主要有三种:文字流程图、图文并茂流程图、图片流程图。

文字流程图主要通过简洁的语言文字的形式把生物技术的流程展现出来。优点是文字简洁,便于记忆,缺点是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在教材中主要应用于“基因工程”和“生态工程”专题中,如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图和蛋白质工程流程图。

图文并茂流程图主要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形式展现生物技术的流程。优点是同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缺点是不利于学生的记忆。主要应用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专题中,如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流程图和牛胚胎移植流程图。

图片流程图主要是以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这部分生物技术流程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容易,教材中往往直接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如教材中的“获得白菜—甘蓝杂种植物的生物技术流程图”。

2. 优化处理生物技术流程图,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流程图的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需要,适时地加以转换、改进和增添。

2.1 流程图的转换。

根据教学的需要,可以把图文并茂流程图转换成文字示意图,以便加强学生记忆;也可以把文字或图片流程图转换成图文并茂流程图,以便加强学生理解。比如哺乳动物受精示意图,可以转换成以下文字流程图。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练习的形式体现不同流程图的互换。

2.2 流程图的改进。

教材中有些流程图比较繁琐,学生不易看懂和领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加以适当的改进。比如,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扩增目的基因、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教材中P8图1—6相关流程图比较复杂,学生不易理解,可以改进成如下图示。

2.3 流程图的增添。

为了增强教学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把语言文字转换成流程图。比如单倍体育种,可以根据语言文字转换成如下流程图。

3. 充分利用流程图,进行探究性教学

课程标准要求实现三维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技术流程图,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落实上述目标。

3.1 理解流程图,进行充分的教学预设

生物学老师不仅要理解流程图的操作程序,而且要理解关键操作的相关原理。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预设。如在牛胚胎移植流程图中,教师除了需要熟悉胚胎移植的操作流程外,还需要理解以下内容:对供受体母牛的选择、同期发情处理、超数排卵、冲卵的生理学基础等。只有理解了流程的操作要点,才可以设置一系列的问题串,才可以为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3.2 利用流程图,在动态生成中完成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流程图的教学,为动态生成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素材。

为了更好地实现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对流程图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探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如在对“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流程图”教学中,可以设计出如下问题:(1)什么是单克隆抗体?生产单克隆抗体的基本原理是什么?(2)什么是免疫的小鼠,怎样进行对小鼠进行免疫?(3)图中的B淋巴细胞有何功能?如何获得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有何功能?(4)怎样才能将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有哪些方法?(5)融合后可能有几种类型的细胞?(6)两次筛选的目的是什么?如何操作的?(7)培养杂交瘤细胞的方式有哪两种?杂交瘤细胞具有哪些优点?(8)小鼠体内培养的原理是什么?怎样理解从小鼠的腹水中获取抗体?(9)单克隆抗体有哪些特点和应用价值?

教师结合多媒体动画流程图提问上述问题,通过学生的问题探讨、合作探究,解决相关问题,师生在互动探究中,实现教学目标。

3.3 通过流程图教学,合理地处理好细节与整体性教学的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性和细节性,又要考虑这二者在教学中的结合。通过整体性教学有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细节性教学有利于实现探究性的课堂教学。生物技术流程的教学也是如此。

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者挂图等,将流程图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对相关的流程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再通过探究性教学实现关键操作步骤的学习。也可以先通过过程性教学实现关键操作步骤的学习,再归纳总结该流程图。

教师通过细节性的课堂教学,可以将与流程图相关的知识串联在一起,进一步地促进整体性教学;通过整体性的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解。教师对整体性教学和细节性教学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通过教学的精心预设和动态生成,最终可以达成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摘要:“生物技术流程图”在选修教材的教学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如何有效利用生物技术流程图进行有效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新课改下生物课的教学流程 篇3

一、预习课

1.下发导学案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教学策略自己编写的一種题单,以填空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出现,以提炼重点知识,捋顺知识点。编写要目标明确、层次分明、难易结合、贴近生活。对于高中生物,画图是重要环节。

2.阅读教学目标,完成导学案

3.同桌讨论

同桌之间互对答案,将答案不统一的、有问题的地方用红笔标清,课下或展示课讨论解决。

4.教师初评导学案

教师可以抽查几名学生的导学案,也可以将全班的导学案收

上来,掌握学生各题的完成情况,了解个别学生的预习情况,上课时可以重点关注、讲解。

二、展示课

1.导新

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出本节课的知识,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

趣,将现代生物技术中的难题简化。

2.小组讨论

6~8名学生一组,每组学生都经过了预习课上的讨论,标记问题。小组讨论阶段就是要求同学们互相帮助理解知识点。

3.分组展示任务

教师根据掌握的预习情况,将导学案的讨论题分组,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展示。

4.展示

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分到的题目来确定展示方式,可以板

书、朗诵、表演、问答接龙……最佳的展示方式是全组参与,共同

努力。

5.质疑对抗

当展示组展示完毕后,其他组可以直接提问,也可以纠错,还可以把自己组认为更好的展示方式表现给大家。

6.点评

教师或学科代表根据每个组的表现,从多个方面对小组进行打分,比如知识的准确性、展示的多样性、质疑的针对性、对抗的激烈性等多方面进行点评打分。

7.小结

教师将整个知识梳理一遍,使学生大脑中对本节课的内容系

统化、形象化,可以利用多媒体等资源。

8.反馈

教师及时出示相关习题,巩固并检测学习的情况。如果在反馈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可以将有问题的知识点再次讲解。

三、练习课

1.复习知识点、考点

教师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学生复习知识点,通过提问、背诵等方式将历年所涉及的考点指出并重点讲解。

2.易错点、难点归纳

学生将自己做错的解决不了的和难理解的写在黑板上。

3.易错点、难点分析讲解

教师将黑板上的内容再次归纳,找到普遍问题进行强调,小的问题可以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解决。

4.强化训练

教师根据习题的完成情况分层次地留适当讨论题作为课后

作业。

新课程下的生物教学过程就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服务者,为学生学得更多、更准确、更有趣而服务。

生物课堂教学流程 篇4

一、目的

规范微生物实验室管理程序,确保临床报告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

微生物实验室的各类真菌检测。

三、职责

实验室检验人员均必须熟知并遵守本程序。

四、程序

(一)临床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1.皮屑

边缘、疱壁、脓液、深层趾(指)间皮屑或活动边缘皮屑,取材前75%酒精消毒,作KOH涂片。

2.甲屑

用细挫或牙科磨钻取病甲与正常甲交界处并且贴近甲床部的甲屑,作KOH涂片。

3.毛发

取病发(变色,无光泽,弯曲,脆易折断,松动易拔除)15根,75%酒精消毒,3~5根作直接镜检。

4.脓液

无菌采集,注意颗粒,用无菌蒸馏水稀释后寻找。可作革兰染色,常规的KOH涂片。5.CSF

采集于无菌试管3~5ml,立即送检。置冰 箱不宜超过1h。离心后以无菌吸管吸取离心沉淀物1ml,作墨汁涂片镜检。

6.血液

无菌抽血3~5ml立即于无菌抗凝管中,BHIB:血标本量为培养基量的1/10,37℃5~7d出现浑浊或菌团,挑取镜检同时移种SDA(注:每天检查完毕后需摇动培养基,37℃震荡培养可加速真菌的生长,提高检出率。不作直接检查,因其直接检查阳性率低。

7.体液、痰液、尿液、粪便

①体液标本量10ml离心沉淀取2ml沉淀液做直接镜检培养。②晨痰3~5ml集于无菌瓶中(无菌生理盐水漱口数次后),挑取黏液或脓性部分:KOH涂片培养。③早晨中段尿或清洁尿10ml,离心取沉淀液1ml做KOH涂片培养(SDA每管种0.5ml)。④拭子:一般尽量不用,缺点:A.不能得到足量的标本;B.采集的标本也不易从棉花纤维上分离下来;C.容易干竭。采集标本后应迅速放入内装1~2ml无菌蒸馏水的试管送检KOH涂片培养。⑤纸盒送检,挑取黏液、脓血、乳酪样部分KOH涂片培养(加抗生素)注:单纯培养阳性,不一定有临床意义,KOH涂片发现菌丝,有诊断意义。

8.组织:标本置无菌平皿中立即送检,置无菌匀浆器加2ml蒸馏水,研磨成浆或1~2mm的小块,KOH 涂片培养。

(二)涂片染色和直接镜检的质控

1.氢氧化钾/复方氢氧化钾法:标本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浮载液,盖上盖玻片,放置片刻或微加热,即在火焰上快速通过2~3次,不应使其沸腾,以免结晶,然后轻压盖玻片,驱逐气泡并将标本压薄,用棉拭或吸水纸吸去周围溢液,置于显微镜下检查。检查时应遮去强光,先在低倍镜下检查有无菌丝和孢子,然后用高倍镜观察孢子和菌丝的形态、特征、位置、大小和排列等。

2.胶纸粘贴法:用1cm×1.5cm的透明双面胶带贴于取材部位数分钟后自取材部位揭下,撕去复带在上面的底板纸贴在载玻片上,使原贴在取材部位的一面暴露在上面,再进行革兰染色或过碘酸锡夫染色,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双向胶带粘贴在载玻片上时不可贴反,而且要充分展平,否则影响观察。

革兰染色检查法:在载玻片上滴1滴生理盐水,将所采集的标本均匀涂在载玻片上,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或甲醇固定。再选择革兰染色方法,染色后,以油镜观察。

3.染液的质量控制

(1)革兰染液每次新配置和使用中每周一次进行质控,并进行记录。(2)氢氧化钾/复方氢氧化钾每周进行一次质控。(三)真菌鉴定质量保证

1.对酵母样真菌如念珠菌或隐球菌在常规临床细菌室已有较成熟的方法学,可用显色培养基。

2.常规鉴定丝状真菌主要依赖于其生长过程中形态变化和特点,所以要求从事丝状真菌检测的检验人员应作专业短期培训;任何实验室都应建立规范的涂片鉴定方法,要正确区分酵母样真菌或丝状真菌、毛霉菌和曲霉(有顶囊),对不常见的真菌不要轻易作为污染菌报告。(四)结果报告

1.药敏岗位检验人员综合真菌鉴定和药敏结果形成检验报告并签名,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人按照相关抗菌药物试验标准操作规程核对药敏结果,尤其注意异常和少见结果。

2.告病人结果之前,应确定质控在可接受范围。3.经双人双核后的报告单交报告发放员分发到各病房或门诊病人,注意签收并记录。缺乏审核者得报告结果,应由微生物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人在 24 小时内进行评估。

4.血培养阳性涂片为真菌和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的初步报告经核实后,按《三级报告程序》报告。5.完成分析后的微生物标本,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后标本保存程序》安全保管标本和平板,要求有明确标识以备复查。3-5 日后,由废弃物处理岗位人员按照《废弃物处理程序》处理。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篇5

一.课堂教学过程贯彻“学案导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原则,落实渤海新区中学课堂教学改革方案,采取适合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基本流程

(一)语、数、英、物理课堂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课前自学

第二、对基础知识复习,尤其是教学内容需要衔接的知识进行检查、复习。

形式要注意灵活多样,如采取抢答式、提问式等。

第三、导入新课,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第四、自学案答疑、规范、基础知识巩固(基础知识疯狂记忆)。

第五、探究

1、探究:教师重申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

2、探究重难点内容,采取自学、对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探究问题,汇总疑难问题。

3、全班合作,探究共性问题。

适时地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讨论探究,采取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学生展示、小组展示、教师展示均可。目的是解决教学问题

第六、课堂小结,整理本节课内容,回归教学目标。

第七、当堂检测,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检测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给予即时评价。

第八、布置作业。

第九、指导学生预习下一节导学案,教师根据两个学案的教学需要,时间可长可短。

课堂教学基本过程

(三)思品、历史、生物、地理课堂教学基本过程。

第一、对基础知识复习,尤其是教学内容需要衔接的知识进行检查、复习。

形式要注意灵活多样,如采取抢答式、提问式等。

第二、导入新课,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

第三、课上自学。

第四、自学案答疑、规范、基础知识巩固(基本内容疯狂记忆)。

第五、探究。

1、探究:教师重申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目标、重难点。

2、探究重难点内容,采取自学、对学、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探究问题,汇总疑难问题。

3、全班合作,探究共性问题。

适时地组织小组或全班学生讨论探究,采取灵活多样的展示形式。学生展示、小组展示、教师展示均可。目的是解决教学问题

第六、课堂小结,整理本节课内容,回归教学目标。

第七、当堂检测,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当堂反馈检测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表现、学习成效给予即时评价。

第八、布置作业

细化教学流程 焕发课堂活力 篇6

一、做足“备课功”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 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 (是否有亮点) , 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做足工夫, 注重创新, 力求上出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教材的每个框题、标题下都有学问可钻研, 要善于组织材料, 精选事例, 巧用方法。若大家都认为某课题的内容不好讲, 而你却能讲出特点、新意, 那就是你的创新。

二、导入新课要精彩

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 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 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 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文质兼美, 形式多样, 很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适合学生学习。因此, 每堂新课开始前, 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 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 讲述生动的小故事, 提出一个引起思维的现实问题, 阅读一篇具有教育意义的美文等方法导入新课。这从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 激发起他们求知的兴趣。当然,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三、情景设计合理巧妙

情境体验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法, 更应认定为一种教学思想、境界。这种模式的基本理念要求是: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通过师生间的协作讨论, 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解决问题, 以此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行为。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 主要有创设问题情境;用影片、录像、漫画、新闻照片、图片、音乐等创设直观感受的情境;创设活动角色情境等有效方式。

教学中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 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 这些都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利于教学实效的实现。

但在情景设计上很多教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将知识性的问题等同于情境;问题情境涉及的要素单一, 缺乏综合;情景设计不合理, 缺乏教育性;情境问题设问缺乏层次性……这些都会对实际教学效果产生影响, 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尽量给学生留有自由支配、自主发挥的时间和空间, 创造合理巧妙的情景使学生主动地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才华, 展现自己的个性。

四、善于运用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技能是指在课堂中出现超出自己备课预料之外的情况下, 能利用自身的深厚素养, 调整原先方案, 因势利导, 不露痕迹, 巧妙完成当节课的教学任务。

课堂上的教学机智往往来自于课前充分的预设。预设越是注重细节, 相关知识外延越是宽广, 教师的机智便能自然生成, 顺手拈来, 化平淡为精彩, 化静止为灵动。

如在教授初三《做负责任的公民》时, 讨论完问题后, 学生总结“每人都应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 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这时一个学生怪声怪气地说:“美人! (一男生名) 就是美人!”顿时引来一阵哄堂大笑。我突然灵机一动问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美人’?这位同学所说的美人一定有深层含义, 我们谁能破解?”学生纷纷发言:“心灵美的人!”“质朴的人!”“有强烈的求知欲以及美好理想的人!”“有责任感、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好!同学们对‘美人’理解得很深刻。有责任感的‘美人’更令人欣赏。谢谢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这样好的一个思路。”那位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

当前的问题:教师忽视对学生的观察, 不能及时就课堂中出现的学生群体或个体问题进行反馈, 错失引导或纠正的机会。

对策:强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的基础是理解‘学’, 教是为了不教”的观念, 始终关注学生的变化, 并给予反馈;通过对教学案例的集体探讨以及个人的自我反思能够提高自己的及时点评技巧, 促进课堂教学的深化。

五、教学内容衔接自然流畅

每一节课教学目标的实现都是由多个分目标一步步逐步实现, 这必然要求教师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应由多个环节构成。环节与环节如何过渡, 正是一节课逻辑性的关键之处。因此, 要想上好一节课, 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步骤, 内容衔接要自然娴熟, 运用自如, 方法要灵活多样,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不要生硬, 拘谨做作, 拿腔拿调。

生物课堂教学流程 篇7

关键词:生物及土壤样品;艾斯卡试剂;半熔法;氟;氯

氟元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化学元素之一,占地壳总元素组成的0.072~0.078%。在所有的元素中,氟是电负性最强、化学性质最活泼的一种非金属元素,几乎与所有的元素都能发生作用[1- 2]。

同时,氯是一种卤族化学元素,自然界中常以氯化物形式存在,以化合物的形式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重要意义。由于氟和氯的自身特殊的化学特征和不同的地质运动,此外受后天各种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测试方法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不同的物质载体采用不同的测试方法。

1生物及土壤样品中氟的测定

1.1 方法提要:

样品经碱熔,水提取后,pH6.5条件下,用柠檬酸掩蔽干扰元素[3],以氟离子选择性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与待测溶液组成测量电池。从测得电位计算氟的含量。

1.2 主要仪器:

PXSJ- 216型离子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饱和甘汞电极;电磁搅拌器。

1.3 主要试剂:

艾斯卡熔剂:Na2CO3 (优级纯)与ZnO按3:2的質量比在玛瑙研钵混合备用。

离子强度缓冲剂: 1mol/l柠檬酸钠溶液。称取固体柠檬酸钠294g,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

氟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经500℃灼烧过的氟化钠晶体1.1055g,溶于少量水中。定容500.00ml后,保存于塑料瓶中。此液为ρ(F)=1.000mg/ml氟标准溶液。

氟标准工作液 分取氟标准储备液50m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后,转入塑料瓶中保存备用。此溶液为ρ(F)=100μg/ml氟标准工作液。

1.4 校准曲线的绘制

分取200、400、800、1000mg的氟标准于100ml容量瓶中,用空白溶液定容,摇匀后,各分取10ml溶液于50ml的小烧杯中,加一滴溴甲酚绿指示剂,用1+3硫酸中和到兰色变黄色,加入离子缓冲剂10ml,置于电磁搅拌器上,放入搅拌子,读取稳定的读数。用微机处理数据,做出氟离子浓度与电位线性方程。

1.5 测定步骤:

称取样品1.000g,加5克艾斯卡熔剂,低温升至750℃保温0.5h(中间200℃停半小时,400℃停半小时,600℃停半小时),用水提取,定容50ml,取清液10ml,加一滴溴甲酚绿指示剂,以下操作同校准曲线,求出氟离子的含量。

2 生物及土壤样品中氯的测定

2.1 方法提要

氯离子在酸性介质中能取代硫氰酸汞中的硫氰酸根CNS-,加入铁盐(Ш),使与游离的硫氰酸根CNS-起作用,借以间接测定氯离子含量。

Cl-+Hg(CNS)2 = HgCl2+2 CNS

Fe3++6 CNS- = [Fe(CNS)6]3-

2.2 主要仪器

日立150- 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2.3 主要试剂

艾斯卡熔剂:Na2CO3 (优级纯)与ZnO按3:2的质量比在玛瑙研钵混合备用。

硫氰酸汞乙醇饱和溶液:称取硫氰酸汞1.5g,溶解于500ml无水乙醇中,剧烈振荡即得(若浑浊可过滤),保存于棕色瓶中。

高氯酸铁溶液:称取硝酸铁[Fe(NO3)3·H2O]25g,加入70%高氯酸50ml,缓缓加热(勿盖表皿),蒸发过量的高氯酸铁直到析出大量的黄色结晶,停止加热,冷却后即得。

称取上述制备的高氯酸铁66.2g溶于500ml5mol/L的高氯酸中,此溶液1ml含铁6.9mg。

氯标准溶液:称取1.6512g 1500C烘2小时的氯化钠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1mg Cl-。

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0、5、10、20......50ug氯的标准溶液于50ml比色管中,用水希释至10ml。加入高氯酸铁溶液和硫氰酸汞乙醇和溶液各2ml,摇匀。20分钟后,于460nm处分别测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2.5 分析手续

称取样品1.0000g,加5克艾斯卡熔剂,低温升至750℃保温0.5h(中间200℃停半小时,400℃停半小时,600℃停半小时),用水提取,定容50ml,取10ml清液,用HClO4中和至PH=7(PH试纸试),按标准曲线的绘制手续进行显色,测量。

参考文献

[1]桂建业,韩占涛,张向阳等.土壤中氟的形态分析[J],《岩矿测试》,2008(04):25~28。

[2]中国国家标准汇编[M],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3]李冰等,《岩矿测试》[J],2001,20(4):241-246。

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操作流程 篇8

高 二 数 学 组

该教学模式参照石家庄精英中学高效6+1模式中的“导”、“思”、“议”、“展”、“评”、“检”6个教学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而制定,形成了自主预习,展示交流,堂清反馈融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搞好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没有预习的课不能上,预习不好的课不能上。预习与否,预习效果如何,直接决定着展示课能否获得成功。预习是落实此教学模式的关键,我们数学预习这一环节的基本操作步骤是:

1.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

2.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老师做好预习指导 3.当堂发放讲学案学生先自主预习4.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预习笔记 5.教师搜集错例,整理到纠错笔记上 6.小组反馈疑难,师生共同确立展示题目

(一).师生共同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先看学案上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弄清在预习过程中哪些知识作为了解内容,哪些知识作为掌握内容。

(二).教师提出预习要求和预习方法

预习要求:学生对知识与技能达到目标的要求,还包括预习所用的时间,预习的内容具体到讲学案的哪一项

预习方法: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组内也可组间)、师生交流。

(三).教师作好预习指导

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前,教师要向学生出示预习提纲,可口述也可板书至黑板上,还可以印制在讲学案上(预习提纲一般是以问题串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教师把学生学习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编成一个一个的问题),因为预习提纲是“方向盘”,是“指向标”,所以预习提纲的编写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我们集体备课时要精心设计。

(四).学生搜集各种信息,做好双色预习笔记 对学生的要求是:

①利用上课时间通读教材,找出课本概念、定理、公式,并读懂例题的解题思路,完成课本基础题以及课后随堂练习;用红色笔把重点知识、定理、公式、出错的原因、疑难的解答整理到预习笔记上,达到醒目的作用。②课上学生先通读教材,标出重难点,易错点,精彩点,并进行反复揣摩,而后完成讲学案。

对教师的要求是:

教师要参与到各个小组中,通过观察,抽察等方式来掌握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遇到共性疑难时,只是予以启发,决不是讲解,从而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自主学习任务。

(五).教师搜集错例,建立数学医院

教师在进行预习指导的过程中,还要搜集预习中的错例,作为数学医院中的“数学病例”,让全班同学“会诊”,找出错误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同时要求学生把错例整理到错题集中。

(六).小组反馈疑难,师生共同确立展示题目

在预习任务结束之后,各小组共同交流,通过预习存在哪些疑难有,组内也可组间展开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活动,清扫疑难障碍,师生通过这一环节,共同确立展示课中的展示题目、展示重点。

二.认真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课上应该展示什么:

展示这一环节遵循的原则是:在预习过程中,学生都会的不展示,通过小组讨论都能解决的不展示;展示的是学生出错率高的,一题多解的,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以及与日常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

(二).应该怎样展示:

一般地,展示时大体上分为以下六个环节:

(1)预习交流

(2)明确目标

(3)小组合作(4)能力提升

(5)巩固练习

(6)堂清检测

有了预习这一环节的充分准备,展示这一环节就变成了学生的天地,就变成了学生展示数学才能的舞台,这一环节的把握是对自主学习环节的升华。对学生的要求是:

①、板前展示的同学讲解声音宏亮,落落大方,讲知识点,讲解题方法,重因轻果,合理板书,字迹工整。

②、听课同学注意力集中,认真观察思考、监督,对出现的错误及时纠正、补充,同时要认真整理笔记。(学会简记:记规律,记方法,记听不懂的地方)边听边记,不能影响听课效果,同时要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展示时,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评价者,为了实现教师的引领作用,要求教师作到以下几点:

①、认真听,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考虑不周的地方,让其他同学纠正补充。②、注意观察其他同学的表现,适时提出问题让全班同不参与,防止展示课成为优生的舞台,打消优生讲,中下等生被动听的局面。

③、想尽一切办法,让每个学生自动地进行板前展示,积极地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进来,相信学生,利用学生,放手发动学生,给学生一个机会,学生就会还你一个又一个惊喜。

④某个小组的学生展示完后,教师要给这个小组进行评价,可语言鼓励,精彩点也可学生鼓掌,使我们的展示课更加精彩。⑤教师对整体进行课堂宏观调控。三.搞好堂清反馈,真正实现弱势群体的达标

展示完了,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预期目标。成绩较差的学生是否能够学会,需进行堂清反馈,对师生的要求如下:

(1)每节课留有3-5分钟进行堂清反馈,体现分层教学。

(2)收齐各小组堂清检测题,进行部分或全部批改,弱势群体必须全批。(3)堂清不了的学生通过课下 “兵教兵”活动,让组中的学生进行帮扶。

通过“兵教兵”活动实现双赢:

一赢: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优生的帮扶使自己的知识水平得以提高.二赢:优生通过给困难生的讲解也能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深化。(优生与困难生之间签责任状)

今后努力的方向:1、2、3、4、培养课上的主持人。

提高学生展示讲解时的参与度和投入度 进一步探索培优补差、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 认真落实集体备课

语法教学流程 篇9

一、语法教学常规模式

语法教学应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目标和不同的教学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1、单元常规教学模式

“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应每遇到一个新的语法项目都花费大量时间去讲解和操练,而应根据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每单元花费一定时问,采用“观察——发现——归纳”的方法,专项突破该单元的重点语法项目。

2、语法专项复习模式

“集中呈现——对比分析——专项梳理——巩固运用”

进行期中或期末或一学段复习时,教师可以集中所涉及的语法内容,通过对比和归纳,引导学生梳理语法规则,并加以巩固和运用

同时,注意设计语法练习时,应尽可能让学生在语篇中完成,避免学生死扣语法规则、出现生搬硬套的现象。

二、探索英语语法教学

(1)情景教学法

语法教学不应该在孤立的句子中进行。而应该把语法知识与情景尤其是课堂真实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不仅在情景中轻松的掌握了语法,同时还进行了语言实践。教师要多留心,多想办法,多总结经验,充分利用课堂上能为学生感知的各种人和事,比如天气,教室中的摆设、教具和简笔画,教师和学生的情况以及教师自编的童谣,歌曲,游戏等都能让学生在贴近生活实践的语言材料中感知,理解和学习语言。

例①,教授am/ is/ are的用法时,可以采用歌谣: 我用am,你用are, is连着他,她,它,单数名词用is,复数名词全用are, 变疑问,往前提,句末句号莫丢弃,变否定,更容易,be后not莫忘记,疑问否定任你变,句首大写莫迟疑。

例②在教授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时,采用了以下的游戏来巩固be going to do something这个语法项目:

老师拿起粉笔,说:“I am going to draw something.But what? Can you guess?提示让

学生使用句型”You are going to draw...“。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You are going to draw...",直到他们猜对为止。这个游戏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真实的情景去

使用语言,让他们在玩乐中无意识地训练了所学的语法。

例③在教授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比较级)

我事先给学生带去了一些礼物,我选取了当天的“幸运之星”并送礼物给他们,当然我

准备的礼物是有“预谋”的,比如:又大又红的苹果和又小又丑的苹果,新鲜的花朵和枯萎的花朵等。老师拿起礼物,说:“Which apples do you like?”学生当然会选择又大又红的苹果和新鲜的花朵,他们会说:“I like this apple/ flower..”老师说:“Why?”学生就会说出自己的理由:“Because this apple is bigger than that one.” “ Because this flower is more beautiful.”老师再拿班上的同学/物品来作比较,让学生发现不同的形容词有不同的比较方式,最后老师再作总结。

(2)任务型教学法

①发表观点型任务

例a:教授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时,老师提出了下面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使用定语从句。老师:What kind of teachers do you like? 学生:I like teachers that… 老师:What kind of movies do you like? 学生:I like movies that… 老师:What kind of books do you like? 学生:I like books that… 笔者这样设计的课堂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定语从句的目的。

例b:在教授What would you do?时,笔者提出了下面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学生使用if引导的条件句。

老师: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 what would you do? 学生1: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buy a big house.学生2: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build a school for the homeless kids.学生3: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学生4:If I had a million dollars, I would give it to education research.这样设计的课堂活动达到了进一步巩固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目的。将语法始终与课堂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颇有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

②信息差型任务

消除信息缺口,完成交际任务。

例如:教授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时,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就是回家后咨询父母对我们班有什么想法和好的建议。因为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就是学习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于是,教师设计了这样的信息差活动。教师对学生说:“Yesterday, I asked your parents to give some advice to our class.What did your parents say?” 让学生回忆并转述回家后问过父母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时很自然地使用了间接引语。

③解决问题型任务

这类任务是分配给学生一个任务和一些相关信息,学生需要经过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答案可以有多种,也可以是唯一的。

例a:教授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时,就要求学生去做市场调查并作出调查报告,其形式如下表所示: 请调查你的朋友并给出结论。What & Why The best school The best supermarket The best cinema The best radio station My report I surveyed my good friend×××, She thinks the best school i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cause________________.She also thinks the best park is________________,becau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nd she thinks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在作报告陈述自己的理由时恰好就是在使用我们这单元的语法。

例b:教授Why don’t you get her a scarf?时,就故意在前一节下课后表现出忧虑,表明自己的朋友生日要到了,不知送什么礼物给他才好,希望同学们帮忙出出主意,然后第二天上课时我就急不可待地问同学们想出了什么好点子。同学们就热情地帮我出主意:

学生1:You can give him a new toy.Maybe he will like it.学生2:You should buy a big birthday cake for him, because all kids like cakes.学生3:Why not ask him what he wants first? 学生4:You’d better discuss with your husband.学生在给我出主意的过程中几乎将给建议的几种方式全罗列出来了,我只是稍加整理就完成了这节课的重要语法教学内容。(3)曲线教学法

语言学习,离不开时间和反复练习,外语学习基本上是一个形成习惯的过程。语法教学不是从“语法——语法”的直线教学,而要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上升到理性认识,到最后让学生在理性认识的正确指导下再进行语言实践。即:“语法——理论——实践”的曲线教学。

例如,在教授This is my sister时,既要注意he, she的用法,又要考虑his, her的用法,如果一味讲解可能表面上感觉到位了,其实学生不一定真正掌握,所以在实践中要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操练,如:He is a boy.She is a girl.或This is my book.That is her book.It’s his book等,学生便能很快的分清楚当中的差别。

三、语法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

要重视学生的参与,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时地改变教学活动,设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性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要强调运用、强调实践,利用一切机会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逐步去掌握语法规则。(3)互动性原则

语法教学之所以乏味,关键是缺乏能引起“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交流,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互动的机会,改变语法课堂中的沉闷气氛,让语法课充满生机。(4)适时适量原则

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流程探究 篇10

关键词:翻转课堂;高中物理;教学流程

翻转课堂是指教师课前创建学习视频,学生在课外观看,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突破重难点,完成学习任务的新教学形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翻转课堂让学生在家可以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达到答疑解惑、突破重难点、运用知识等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校为翻转课堂搭建了教学云平台,它是基于网络环境和录播教室,以平板电脑和网络平台为载体的教与学综合系统。教师用平板备课、上课,推送微课、资源等,学生用平板上课做笔记、完成试题,课外看微课、看课堂实录、完成作业等。教师的教学资源以及课堂教学录像均上传网络平台,可随时查看。学生课堂和课后试题解答通过平台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教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做到因材施教。课外只要在网络环境下师生就可在线答疑,开展教与学的全程互动。

一、课前四个环节

1.制作导学案

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精心编制导学案。导学案的编制以问题为导向,不求面面俱到,以启迪学生思维为中心。

2.录制教学微课

教师针对核心知识点、疑难点录制微课。微课要做到短小精悍,时长5~10分钟为宜,教学信息清晰明了,内容针对性强,如一个物理模型、一条物理规律,或一个物理小实验都可以录制微课。微课录制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运用录课软件既可以结合PPT课件录课,又可将书本重点内容拍照,用电子笔在照片上勾画讲解,甚至可以用一张白纸录屏讲解。

3.学生自主预习

导学案和教学微课通过云平台推送至学生的平板,学生通过认真自学,完成基础知识储备。

4.教师掌握预习情况

教师立足于教学核心内容编制预习检测试题,难度基于学业水平测试要求,不出难题、怪题,题量以学生能在10分钟左右完成为宜,确保大部分学生在认真学习导学案基础上能独立完成。电子试题课前推送至平板,学生完成后提交至云平台,通过统计功能将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反馈给教师,便于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课堂四个步骤

1.小组合作探究

建立4~6人的学习小组,注意男女搭配和学习能力差异搭配。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检测发现问题,先在小组提出,由组内成员通过思考、讨论解答;若组内不能解答,则可在小组间互助合作解决。小组间交流可通过平板在线提问和解答,全员互动,每位学生均可关注他人发现的问题,激发学习的思维。原则上,学生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教师只关注不讲解,个别问题可适当点拨。

2.教师释疑拓展

各小组将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平板在线上传,教师利用平台统计功能整理出多数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和典型性问题,在课堂上集中讲解。对于复杂问题,教师要有效、合理地分割,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思考。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将知识适当拓展,合理延伸,实现重难点知识的突破。

3.典例训练,展示交流

教师依据重难点知识精选的典型试题通过平台以发起做题的方式推送给学生。可以限定学生抢答或定时答题,制订小组加减分的激励机制,以游戏和竞争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答题。客观题可通过平台的统计功能实时了解答题的正确率和错误选项的分布率,方便教师选择性讲解,做到有的放矢;主观题可以通过大屏幕投影展示个别学生典型错误的解答过程,教师点评、学生交流,对优秀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及时强调,对暴露的问题及时解答,对易犯错误及时纠正。

4.互动总结

每节课均要留出时间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并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学生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完善知识网络。一是对知识的总结,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课堂讨论、学习,对当堂内容形成知识体系,对于物理模型和规律予以总结,对易错点着重标明;二是对学习方法和解题思维进行总结。

三、课后三个延伸

1.练习巩固、课外拓展

教师精心选编练习题,尽量做到知识点的全覆盖,难度要求高于预习检测,强化变式训练,突出能力训练,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要善于将课本题目拓展、引申,围绕主干知识选编试题,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保证上层学生“吃得饱”,下层学生“吃得了”,人人有题目做,人人得到发展。

2.在线答疑,全时互动

通过师生的平板,只要在有网络的环境下,学生可以在线发送问题或解答过程。教师可以只对某一学生在线答疑,也可以录制微课全班推送。这样的在线答疑大大减少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既方便了师生,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3.课堂实录、助力复习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和教学课件、微课、试题等资源均存放在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调看、查阅,方便学有困难的学生反复观看掌握知识,也便于学生积累复习资料。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的流程 篇11

一、激情导入, 创设氛围

我认为, 每一节语文课的课前导入是必不可少的, 好的导语能深深的吸引学生注意力, 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 那样就容易扣动学生的心弦,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为调节课的内容作充分的感情铺垫, 它是语文教学至关重要的步骤, 它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导语的设计不能离开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无论设计何种类型的导语, 都要针对教学目标, 都要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教《唐雎不辱使命》时, 导语是这样设计的:“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往事越千年, 每当吟诵起这流传千年而不衰的诗句, 便会想起荆轲刺秦王那慷慨而悲壮的一幕, 然而随着图穷匕现的一刹那, 荆轲留给我们的只能是悲壮却又遗憾的感慨了。而另一位小国之臣, 在秦王寻衅的情势下出使秦国, 毫不畏惧, 敢于同秦王展开面对面的斗争, 最终理直气壮的折服秦王, 不辱使命。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唐雎不辱使命》。

二、结合背景, 理解主题

在九年级课本中, 有些课文必须结合背景及作者本人, 学生才能理解课文内容。背景资料的介绍, 有助于学生很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内容, 否则, 如果没有这些背景资料的介绍, 学生学习课文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根本不知所云。

三、展示目标, 提出要求

新课标上课前必须板书教学目标, 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从而避免语文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目标的提出可以用不同的方式, 比如能够利用多媒体的教室, 可以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要求, 而很多不需要利用多媒体的课堂, 就可以通过口述的方式让学生明白。

目标的确定一要体现语文学科的学科性。二是要有具体性。语文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太含糊笼统, 应力求明确具体才能起到应有的导向作用。

四、自读课文, 整体感知

通过自读课文, 如查字典解决生字词, 自己分段, 归纳段意和中心, 自己总结写作方法等等, 自己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在导入课文之后, 一定是让学生对课文的阅读, 对课文的阅读, 形式是多样的, 可以是教师的范读, 学生的范读, 也可以是听课文的录音, 但是不管何种形式的读, 最终一定不能少了学生的自读, 大声诵读或是默读, 我总认为其他任何形式的读, 代替不了学生自己的读, 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 总是带有一定的问题, 这便是对课文的整体感悟。

例如在学习《故乡》一课时, 引用背景引入学生对课文的自读, 给学生出示了这样三个问题:

1. 用一段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2. 小说的线索是什么?

3. 理清小说的思路, 划分层次。

五、重点探究, 研读赏析

在学生整体感悟的基础上, 引入对文章重点语段的品读探究, 既是品读探究, 就一定要在学生对语段的品读的基础上完成, 这个过程中, 可以设计几个有关的问题促进和加深学生对语段的研读。例如《我的叔叔于勒》, 按照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理清文章思路: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之后, 我们引入对小说的重点语段的品读和探究,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部分的品读, 充分领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例如菲利普夫妇的虚荣、自私、贪婪、势利、绝情, 心中只有金钱, 毫无亲情、甚至没有人性可言。

六、语言品味, 学习鉴赏

语文教学实际上主要是语言的教学, 在教学中, 要重视培养学生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对阅读中的语言赏析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体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赏析品味时, 应当有适当的教师引路, 例如在教学议论文《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时, 首先让学生明白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 富于战斗性, 带有嘲讽意味。教师适当引路, 文章开头, “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了”, 充满着嘲讽意味。“总”, 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 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 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 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 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 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紧抓关键词, 通过对关键词的仔细揣摩来理解、领悟鲁迅语言的特点和这些词语所蕴涵的强烈的讽刺意味。

七、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生活的外延有多大, 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 课本仅仅是个例子, 我们充分利用好课文这个例子的同时, 更要要适当地做好课本的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视野。拓展延伸要以文本为依据, 我们要避免脱离文本、离开语言教学的盲目的、毫无选择的为延伸而延伸的教学行为, 衔接或与文章的主题有关, 或与文章的写法相似。例如我们在教学《唐雎不辱使命》后, 拓展让学生介绍历史上“士”这个阶层的典型人物和事迹, 以了解“士”的历史时代和特点, 同样我们还让学生介绍了历史上像唐雎一样出使他国、不辱使命的著名人物, 还找来课外阅读材料《毛遂自荐》供学生阅读。

识字教学流程 篇12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这次新课程改革推出的语文教材,在低年级要完成很大的识字量。而低年级孩子的学习并没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的注意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所以,教师如何优化识字教学,让学生打下扎实基础这一问题是值得进行研究的。

第一步,自读课文,勾划生字词,包括带生字的词组、成语等。

出示标注了拼音的生字词。在小黑板上出示标注了拼音的生字词,先让同学们自己认读,然后让一至两名学生读。而后,教师打乱顺序指读。最后教师通常会问“这些生字有哪些是要注意的?谁来提醒大家?”这时学生们会找出一些易错字音领读,教师也会进行补充与点拨。之后必定是多种形式的读生字词活动。

第二步,加大难度:去掉拼音,读生字词。

去掉生字上的拼音,只留生字词,再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教师的过渡语言一般都是“同学们读得真好,现在老师要加大难度,去掉拼音,你们还能读吗?”孩子们也必定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能!”此法是为夯实字音。可用多种方法读:开火车、接龙、顶针读、小组赛读等。

第三步,再加大难度:自学自悟生字、生词。

去掉熟字,只保留生字,依旧让学生用多种形式读。教师此时的过渡语言一般都是“同学们真了不起,现在老师要再加大点难度,去掉熟字,你们还能读吗?”孩子们仍然会异口同声的回答“能!”而且,大部分的学生此时的确能够读准这些生字; 接下来分析字形,字形教学开始时,教师应该按笔顺来引导学生分析笔画,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学生认识的笔画形状、名称、偏旁部首和基本字也逐渐增多,这时,就可以用一个字的部件为单位来分析字形,不必再以笔画为单位来从头分析。在学生掌握了较小部件组成的较大部件以后,就应该以较大部件为单位来分析字形,不必再分析较小部件。尝试让学生自己去分析字的特点,去学去悟。

第四步,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点拨识记生字。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字形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将新旧字形联系起来,用“拆”、“合”、“加”、“减”的办法,简化儿童识字的心理过程。帮助学生突破字形难点。利用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由熟字带入生字的方法,不仅使学生的心理过程趋于简化,而且复习了熟字,增强了识字能力,提高了识字效率。

在一般的识字教学中,最常用的识字流程就是如此,这是目前最常用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流程的四步曲,不论是集中识字课型,还是阅读课一开始的识字教学部分,这四步都被习惯性地使用着,很实用很有效,老师易用,学生易学。粗浅的经验,不够成熟,还需继续斟酌。

低年级识字教学一般程序

在小学低年级的课本中,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识字和课文,就识字和阅读来说,寓识字于阅读之中,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和认识事物的规律,能抓住识字的根本,分散识字的难点,提高识字和阅读的效率。那么在阅读中如何识字呢?我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总结了初读识字音,细读识字义,析形---练写---悟美感三步走的基本程序,取得了较好的识字效果。记忆字形如同看画,记人的容貌,很容易记住,只要以后有适量的复习机会,就不会忘记的。可是,对字义的理解却不那么简单。字词意义的理解需要生活经验的丰富积累,也需要基本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而儿童这方面的不足是非常明显的。意义的理解是个渐进的过程,意义的领悟需要时间和条件。记认字形与理解字义,不可能同时完成。不仅儿童这样,成年人也难以做到。

一、初读课文识字音

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初读课文的要求之一是正确地朗读课文,首要的一点就是要把生字的字音读正确。

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基本步骤:

1、文中识字。低年级的小学生机械识记能力较强,一篇儿歌听上几遍就会读甚至会背了。根据孩子的这个特点,一年级上学期的时候,一般可以采用老师范读课文或者听录音,学生指着字来听,让学生对生字的字音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或者独自读通句子,在句子中认识生字。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的时候,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互相帮助自己读通句子,认会生字了!

2、词中识字。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些孩子课文读的呱呱叫,但单独指出其中的一个字却不认识。可见孩子们即使会读课文,有时候却是在语流中顺出这个字音的。这就需要缩小语境,摘出词、语、短句认读,如“蓝天”“我们的祖国”,再把生字从这些词、语、短句中摘离出来,把字音与字形对应起来,单独识记。为了增加识字的趣味性,提高识字的有效性,可以设计多种形式来进行识字。如:猜字谜、找朋友、开火车、小组合作玩生字扑克„„将这些孩子喜闻乐见的有趣多样的玩乐方式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识记生字,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带学生进入有声有色的课件游戏中,使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3、回归课文。通过以上两个步骤对生字、词语的反复识记,把生字再回归到课文中,让学生在语境中再次朗读,巩固对生字字音的掌握,顺利达到读正确的目的。

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由大的语言环境到小的语言环境,再回到课文这个大环境中去的过程,学生对生字从字音上进行了强化记忆,对字形有了初步印象,对字义能根据生活体验有初步的直观感受。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细读课文悟字义

在细读课文时感悟字义,能将阅读教学和识字教学有效结合起来,减少学生的机械识记字形,增强理解记忆。同时对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字词,培养读写能力,理解课文内容也有重要意义。在阅读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感悟字义。

(1)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字义。有些字词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关联,可以让学生回忆感悟理解。比如“尖”字让学生回忆生活中尖的物体,然后结合物体的形状记忆字形。(2)通过组词造句感悟字义。组词造句是一种传统的识字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感悟字义,还可以使他们积累和运用词语,如学“晴”可让学生组成“晴朗、晴天”等词语,从而体会到晴和太阳有关系,所以,用日字旁。特别是一些关联词语,本身意思就很抽象,是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让学生多读例句,进而仿照写话,即学会了用词,又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3)用直观演示感悟字义。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实物、图片、课件、表演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字义。比如学习《春天的手》一课,有很多表示到作的词语,对学生熟悉的“拍、拉”等动词,让学生做做动作就能更好的理解字义、文义,而“抚摸”一词,生活中不常用,教师只需轻轻地抚摸孩子的头,让学生感觉到“抚摸”,就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了!

(4)联系上下文感悟字义。有些含义深刻的字词,可联系上下文来体会它的意思。这种例子非常多,不再赘述!

(5)运用比较分析感悟字义。根据汉字一义多字、一字多义及近义词、反义词多的特点,可采用找近义词、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字义。比如:“温暖-寒冷”、“勤劳-懒惰”“富裕-贫穷”等。

在阅读中感悟字义的方法很多,而不管哪种方法只要从学生的实际认知出发,从阅读教材的实际出发,把识字、理解词句、朗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又多次与生字见面,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

三、析形练写悟美感 书写汉字是为运用汉字做准备的。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最能感悟方块汉字的优美。笔者有亲身体验,炼字时曾仔细揣摩每一个汉字,感觉他们各有动人之处,或妩媚,或端庄,或质朴,或灵秀。每个字都有着自己的灵魂。我想这便是汉字的魅力了!新课标中提出了不仅要写硬笔字,还要练写毛笔字!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汉字的书写训练。每一节语文课都应该让学生有动笔写字的时间。当然,每课中要求学生写的生字不一定一课时完成,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可以将要写的生字分到两课时进行,将难点分散。减缓坡度,利于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间架结构等知识,指导学生运用这些知识主动分析、记忆字形。对汉字中难字和易错易混的字,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避免错误。使学生的观察、思维、记忆、注意都参加到解决难点中去。这样,可以提高识字效果,提高学生掌握字形的能力。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写字指导,例如:学生在田字格里练写完生字后,教师巡视时,找出写得好的或者典型性错误的,利用实物投影仪打出来,让学生评价写得如何或错在哪里,教师再予以指导。这样给学生深刻的印象,既激发了学生兴趣,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也有利于及时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上一篇:在届高三学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下一篇:班会课程化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