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堂教学

2024-08-12

生物课堂教学(共12篇)

生物课堂教学 篇1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师范院校生物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是未来中学生物新课程的实施者,他们的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成与败。高等师范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母校,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出更好的、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新型教师。

《生物教学论》课程是师范院校生物学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它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教学的基本规律、教学的基本手段及方法、掌握教学基本技能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面对中学生物教学的实际情况,《生物教学论》课程如何为师范生保驾护航,造就他们雄厚的竞争实力,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脱颖而出,进行《生物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实现新课改背景下该课程的教学与中学生物教学的有效对接, 已经成为高师院校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对《生物教学论》教学提出了全新的挑战。

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尝试,我深刻体会到在掌握新课程标准理论的基础上,加强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对快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增强师范生的竞争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尝试:

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对一个问题在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互动、对话、研讨等形式,引导学生运用教育学理论知识对所描述的教育情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何正确有效地实施案例教学,让学生通过此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提高能力,我认为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寻找典型的案例、设计有针对性的思考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案例应源于教学实际,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所编写的,教学所选案例应具有典型性、代表性,案例能尽量客观而多维地反映事件发生的背景,并力图包含大量的细节和信息,以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学案例必须设计一定的问题以启发学生针对案例内容进行思考和讨论,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中,要含蓄,通常是显而不露,启发学生思维,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二是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好“导演”的角色,把握好课堂的气氛和节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当了课堂中的“主角”,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担任好课堂“导演”的角色,适时地抛出问题,点明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维;在学生困惑、有分歧的时候,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恰当地运用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观点;对学生讨论的结果进行高度地概括和总结,并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生物教学论》的教学目标总的来说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真正把学生带入一个思维和辩论的空间,通过此教学方法的实施,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生物教学论》的总教学目标得到了实现。

采用“微格教学”的实践训练方法

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始终是生物学教师的职业追求。新课程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对于教师而言,传统的教学技能不但不能抛弃,而且还应使这些技能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浸润下,更加鲜活、生动。为了使学生能掌握扎实的教学技能,在今后的教学中得心应手,我在生物教学技能的实践训练中采用了微格教学的训练方法,并加大微格教学的训练力度,以求用较短的时间和精力,迅速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控制的实践系统。它是建立在教学理论、视听理论和教学技术的基础上,系统训练教师教学技能的方法。与传统的技能训练相比,微格教学能将复杂的生物教学过程细分为容易掌握的单项技能。如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强化技能、演示技能、结束技能等,使每一项技能都成为可观察的,并能逐项进行分析研究和训练。微格教学利用现代化的摄像技术、视听设备,真实而准确地记录教学的全过程。在实际的训练中,每个小组由6-8名学生组成,每个人的角色频繁地调换,从学习者到执教者,再转为评议者,学生反复地从理论到实践,经过实践再进行理论分析、比较研究。这样的训练方式,既体现了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改进,又体现了新形势下教育观念的更新。这对于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的巩固和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引入“说课”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微格教学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教学基本技能,但这样的技能训练并不能看出师范生运用了哪些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教学。为加强学生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掌握和运用,我在《生物教学论》的教学中增加了说课的环节。

所谓“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利用口头语言和有关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与听课人相互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活动。说课不同于上课,上课是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展示教什么和怎么教,说课不仅要说明教什么和怎么教,重点要说明的是为什么这么教,其教育教学理论依据是什么。即要求教师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通过在教学中增加说课的训练,不仅师范生的课堂教学能力得到了加强,而且能帮助师范生更好地以科学的、全新的教育理论去钻研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学程序,选择教学方法,有效地提升了师范生的内在教育理论素养。

通过近两年对《生物教学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在教学中加强和重视实践环节的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师范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和热情。学生从以盲目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地参与教学,使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进而增强了他们未来从教的信心和竞争力。

生物课堂教学 篇2

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生物实验室实验教学工作,以及高二(3)班生物教学工作。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开展好实验教学,是学好生物的前提条件。本学期高二的生物要完成选修1和选修3二本书的教学,教学任务重。本学期实验是量多,特别是初一和高一,还有就是高二生物技术实践课。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室工作

1.在实验教学工作中,首先要熟悉教材,了解教材常规的实验内容,掌握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与教师任课的大致进度和时间,在开学做好本学期的生物实验计划,为实验顺利进行做好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实验中, 药液的配制、选材都将预先实验,取其最佳的实验效果,达到实验的目的。根据任课教师开出实验通知单,或在特殊情况下,提前告知要做的实验(但在实验后要及时补填实验通知单),充分准备好仪器、药品,做到准、净、齐和及时,确保实验一次成功。对有些实验,实验教师应事先亲自试验,若有改进的实验或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教学的,向课任教师说明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万无一失。在实验过程中要协同教师随堂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或者帮助任课教师进行实验课的指导。生物实验中指导年黄倩倩进行实验准备和教学。

2.实验室管理。我行了一个全面的整理维护和维修。实验室的贵重仪器特别是显微镜,进行维修;如显微镜箱体、目镜物镜污染、镜筒下滑等情况,本人利用无课的间隙对其进行修理。很多仪器藏污纳垢严重,也一并进行了清理清洗工作。实验室的仪器使用以后防锈防尘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较精密的显微镜等仪器,每使用后,要认真清理和擦试镜头和有关活动的部件,然后装入箱内保存,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玻璃仪器使用完毕以后应该及时清理清洗的,玻璃仪器重新进行清洗整理和贴签,分类分规格放置,这样使用起来方便,便于管理。不能无序放置。备用的玻璃仪器不能都拿出来使用。对实验室的仪器用品,要象对待自己家的东西样爱护,仪器做到常清点,常保养,常维修,随取随用随维护,药品使用注重节约,用多少配多少,用剩的药品集中放置。玻璃器皿、玻片标本的破损给予相应的记录。熟炼地操作使用生物实验室的仪器,并介绍给课任老师使用。在学期结束前,将仪器进行全面清理和维修,做好记录,并进行盘点。做好实验室的水电管理工作和防火、防毒工作,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把实验室的安全工作落实到实处。按时打扫实验室卫生,确保室内外的整洁。

3.认真做好实验台帐的管理,对新进仪器的进行录入仪器帐目表中。对实验通知单,分组演示实验和仪器使用维护和维修等做好记录。对仪器柜贴签,对玻片标本盒帖签,对滴瓶帖签,对应配已配仪器录入电子文档,对仪器药品进行盘点并录入电子文档,做到购物有登记,帐目清楚,帐物卡三对应工作。

4.优质服务,提高实验效率。生物实验室更新了仪器柜,仪器的摆放既要科学合理,看上去又要使人有一种舒适美观的感觉,我开学后首先利用无课的间隙,对实验室内的仪器进一点重新安置,按照仪器的类别,分柜摆放,根据仪器大小规格,移动仪器柜内活动隔板的位置,将仪器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对仪器柜门和抽屉贴小标签,将仪器进行分门别类分层分柜。仪器、药品存放做到分类存放,定橱定位,取用方便,效率较高。实验所用仪器药品在实验结束,也应及时清洗、整理、归放。

二、高二生物教学工作

1、本学期的高二已经完成了生物已经完成学业水平考试,文理已经分科,对理科生而言生物是一门主科,新课教学内容主要是选修1和选 修3,选修内容也是高考的内容,因此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在学期初,就制订好全学期的教学整体计划,并告诉学生,使师生紧密配合好。

2.注重新课学习,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教学,构建知识网络。生物学基础知识教学是学业水平的基本要求,打好了基础能力才会提高。模块学习必须立足课本,以大多学生己有知识水平为教学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并根据开始确定的临界生分层教学。教学内容要细而全,要有层次。基础知识的教学以课本基础题为水准,把深刻、精确、熟练作为教学目标。在方法上可运用概念图和图解,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比较、归纳、整理和分析,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网络图。引导学生学会识记的一些方法。强化新知识的消化吸收,给学生多练的机会,如绘制概念图,绘制图解等,听写默写概念,背诵朗读基本原理等等,划出课本中重要的句子段落等。布置适当的作业。重视课前的复习巩固。进行章节复习小结。遵循学习规律,“学识习之”。利用图解和概念图有助于形象识记,动员学生的运用多个感官,如手写口读,眼看心记,克服遗忘。3.以课本为主进行,选修1 能做的实验尽量完成,给学生充分动手的空间。使学生产生兴趣。对课本中何涉及到很生僻的概念,领导学生读,学会读书是个不错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结构的重要作用,也让学生体会到“题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规范训练答题,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教给学生解题方法:审题时,看准关键词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重视题干中的指向性条件;分析时,要突破思维定势,利

用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落实好与题目契合的知识点及其相互联系;组织答案时,要特别注意答案的科学性、精确性、逻辑性、创新性,正确使用生物学专业术语,全面考虑,答全要点,行文要简洁流畅。要规范训练和提高解答选择题的精确性,做到一次性不失误或少失误;训练学生解答简答题时,除加强解法指导、重视解题思路分析外,要注重表达能力的培养。

4.注重探究式学习和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课堂内的师生互动式,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式学习,在有效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自主活动、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在有效教学中,教师是以研究者的心态致力于教学的,以研究者的目光审视和分析生物学教学中的多种问题,反思教学中的自身行为,对学生中出现的多种问题进行反思,及时总结和提升已有的认识,进,使课堂教学达到“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效果。开展研究式学习,拟定研究性学习的题目,指导学生学会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生物的科学素养。

5.平时我也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三人行,必有我行焉。我注意平时和其他老师交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学习教学方面的好的经验、方法,学习管理学生方面的好的办法,本学期取他人之长对我的帮助不小。本班在中考中取得了好的成绩,感觉非常圆满。

生物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素质教学 生物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对比 问题研究

一、素质化生物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

现代化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体系的建立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要突出信息化教学和个性化教学,所谓的信息化教学就是要结合信息化的产品和信息化知识传授的方式来突出高效率的个性化课堂教学体系,具体的实现方式要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教学数据为主要依托结合学生学习的兴趣构建一个立体化的课堂。素质化课堂教学模式还要突出一个个性化教学方式,就是要结合信息教学的手段来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可以制作个性化的教学ppt课件和动画视频短片的制作来完善个性化学習引导机制,根据信息多媒体集中化的个性教学方式的应用来突显视频信息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关注知识原理,确立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生物课堂素质体系建立

要想充分提升高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必须依据学生教学的特点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体系,满足于学生多元化学习的需要和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素质化课堂教学体系建立的过程中,一方面是根据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建立多动协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一方面是建立特色化的课堂素质教育方式,根据学生课堂的学习的表现能力,选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引导。同时在素质化课堂教育体系搭建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现实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打造专业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模式,认真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调查,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确立每一个学生语文教学体验中的学习目标,全方位的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素质。

三、课堂素质教学模式打造

高中生物课堂学习质量提升全面落实于课程教育的素质教育水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知识视野的扩展。课堂教学模式提升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热爱,在抓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全面落实于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性的实践思维,换言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方式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备较高的理论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理论加实践进行科学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新阶段当中的生物素质教学方式正是应运而生的一种教学方式,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落实学生的实践性知识认知,但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具备学科本身所倡导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认知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通关相关式的课程教育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认识,丰满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性思维,素质课堂的教育方式要注重的是学生合作性的学习,通过同学之间彼此的共同动手配合来完成实验,结合于老师的正确指导来得出正确的实验认知结论,共同保障教育方式的质量。其教育方式的普及一方面来源于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方面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对不同教育手段的优化组合来汇聚成独特的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保障学生课堂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型总结思维。

四、课堂教学体验模式的设立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体验模式要根据每一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对全班的学生进行有效的层次划分,针对在课堂学生的实际变现和知识的实际接收能力,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计划,做好每一个学生的知识讲解工作和实际学习情况调查,为每一个学生语文知识的实际学习排忧解难。同时根据学生学习的素质水平,打造班级体的课堂体验模式,选择不同的知识讲解方法让学生来进行实际选择,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讲解知识,同时要根据每个学生知识接收能力的不同,选择适合于课堂的知识难点解释模式,做好学生的知识讲解工作,结合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知识体验,改变教学方式,提升班集体的素质水平。依据于信息技术手段的实现和信息,借助于多媒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打造智慧型语文课堂,用三维图像,知识原理分析图像和电影教学方法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结合于学生成长的需要,选择优质的内容进行课堂讲解,增强学生的感性思维能力和实际理解能力,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认识,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

五、课堂实际教学方式研究

单纯的进行课堂实际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需要的,结合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注重信息操作模式的教学,在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教学体验,确立课堂教学宗旨,在满足于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结合于什么样的信息操作模式,确立什么样的课堂主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课堂兴趣。当然,在确立课堂教学主题的时候,要选取适合于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的信息感官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提高自身的知识学习认知,理解课堂知识,了解知识原理,形成科学化思维,提高知识的感官意识。同时,教师在了解课堂教学不足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扩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满足于知识原理认识需要的前提下,丰富自身的眼界,结合于优质的信息教学资源,打造信息立体化科学课教学课堂。

六、结语

现代高中生物教学方式主要来源于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的提升和学生自我认知水平的完善,不断地结合于现代教学理念完善高中生物素质课堂教学体验,满足于学生生物知识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欣.浅析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10)

[2]黄梅,龙武安.三维教学目标的内涵关系与整合实施[J].教学与管理. 2008(13)

生物课堂教学 篇4

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能把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视讯等不同媒体信息, 安排在不同的介面上并进行组合及流通, 并可在计算机上存取、转换、编辑及同步化等, 达到计算机和使用者双向交互对话。并提供多样化的操作环境, 具有色彩夺目, 动作生动及声效迫真的效果。能将特定的声音和某一特定的活动图像组合起来, 可迅速播放某一节目, 可以按需要对某一节目进行重播和反复播放, 直到学会为止, 这就是多媒体教学。综合使用多媒体教学, 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教学媒体的功能, 可以产生、制造生动活泼的效果, 空间可以放大或缩小, 如细胞的构造, DNA的分子结构;时间上可以拉长或缩短, 如花朵的开放, 细胞核的分裂演示等等, 既可瞬间即逝, 也可定格停留。可让抽象的事物具体化、直观化, 可以进行模拟仿真。颜色变化可多样化, 更有立体感和速度感, 更具有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信息技术的整合在生物教学中的利用可以克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化静为动, 信息量大, 图像生动, 音响逼真, 在理论教学中, 可根据内容特点, 合理选用, 互相配合。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促进教学优化。

1. 声像并茂,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生物课堂上, 一节课的时间只有45分钟, 但教学内容会非常的广泛, 而且有些知识难以理解, 如在学习有关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时, 教师要向学生讲清楚有关内容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而且由于抽象和枯燥无味, 学生也难以提起学习的兴趣, 但如果在介绍有关内容时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视听结合, 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所以我播放了两段《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元的功能》视频, (播放) 创设与教材相关的情景,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达到寓教于乐, 寓学于乐的目的。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新鲜、好奇、兴奋感, 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 使思维聚焦在老师的控制之下, 并深入到教学内容的深层。

2. 画面丰富, 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生动、直观、形象的感性材料最容易被学生接受, 多媒体课堂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直观材料———图形, 图形比文字更易识记, 无论在记忆保持、概念形成, 还是在信息提取速度及信息量上, 均比单纯语言记忆效果好。应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有关的生物图形, 与传统教学上的展示教学挂图有很大的差别, 多媒体播放的图形不但播放方便, 而且数量、清晰度都比挂图有很大的提高。

3. 变静为动, 动静结合, 便于学生轻松理解重难点。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 化静为动, 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 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 神经系统的组成动画 (播放) 、呼吸和吞咽关系的动画 (播放) 、条件反射的动画 (播放) 等等, 多媒体课件克服了传统教学中学生面向静态呆板的课文和板书、挂图的缺陷, 形象地展现画面,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使学生轻松地理解了重难点。

4.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由于多媒体课件不仅能演示播放音像、动画, 还能能突破时空的限制, 在说明现象、概念、规律时, 简明准确, 省时省力, 同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能在瞬间表现那些在时间、地域上彼此并不关联的事物和生命现象。如:动植物的比较 (播放) , 生活在北极南极的生物 (播放) , 克隆绵羊“多莉”的诞生 (播放) , 海底世界的奇妙 (播放) 等等, 运用多媒体技术都可以清晰地展现出来。

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多媒体技术通过精美生动画面的展示和悦耳动听音响的播放, 让学生边看、边学、边思考,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生物教学中, 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合理运用于教学之中,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优化课堂结构, 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达到培养具有生物科学素养, 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的目的。

生物课堂教学 篇5

生物教学论文

作为一名高中生物教师,想要将高中生物教好,必须对新课标和新教材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这样才能注意知识前后的联系,形成知识框架,并能将知识系统化;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知识水平,做到因材施教;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我们要尽量从“要学生学”转变为“学生要学”,课堂教学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那怎样转变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自主、高效的构建自身的知识,接下来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

当学生走进生物课堂时,他们的头脑并不是一张白纸——对生物有着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教师不能把他们看着“空的容器”,按照自己的意思往这些“空的容器”里“灌输生物”知识。这样常常会进入误区,因为师生之间在生物知识、生物活动经验、兴趣爱好、社会生活阅历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他们对同一个教学活动的感觉通常是不一样的。 所以教师掌握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现代化教学直观性强,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投影仪,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我们在教学生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围绕着学生展开教学。在教学中,自始至终让学生占主导地位,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只需做好学习的领路人,让学生看到老师的真实思维过程是怎样的。经常去问问学生,对生物学习的感受,借助学生的眼睛看一看自己的教学行为,是促进教学的必要手段。

最重要的,我们还要转变看待学生学科的态度。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中,初中生物是不参加中考的。生物便成为了我们心里的一门“豆芽科”。学校不重视生物学科的发展,学生、家长也持无所谓的态度,生物教师更是提不起精神。但是生物知识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新课程改革提倡从应试教育逐渐过渡到素质教育,旨在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适应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其次,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个体的学科。在学习初中生物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先从认识身边的生物到认识自己。再从了解自己到了解其他生物,最后熟知我们生存的环境----地球。通过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自己,例如,知道我们从哪儿来?为什么需要吃东西?怎样才能健康的生活?明白其他生物和我们一样都是有生命的,进而形成珍爱生命、爱护环境的态度,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利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生物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饮食、卫生和疾病预防等,都离不开生物学的知识。学生学习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的确定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明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改革倡导素质教育的培养,体现在教学教学目标上就是三维目标的确立,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学习不在是课堂教学的唯一目的,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争取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所收获。同时,备课时要依据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灵活运用教材。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每一节课都有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教师要能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灵活应用教学方法。生物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往往采用情景教学的方法来让学生学习新知识。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上,有时要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要有教学重点或难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而整堂课的教学都是围绕着教学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要通过语言、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实物、多媒体课件等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了更好的突破教学难点,适当地安排一些教学参观、实验、角色扮演等活动,杜威的活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他强调教育应该建立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从经验中产生问题,而问题又可以激发他们去探索知识,产生新观念[2]。学生在活动时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留下强烈的印象。在对难点进行讲解时,最好是由易到难,阶梯式上升,然后再深入浅出,将知识点讲解透彻。课堂之尾还可以让学生巩固练习、或者交流讨论,总结出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以便加深对知识重难点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

三、教学方法的选择

1、符合学科特点

首先,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多理论、规律的得出都以科学的实验为基础,学习和领会科学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而体验教学正好能够让学生体验科学家设计实验的思路、方法,获得所需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不断的体验中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的创造力。其次,初中生物学的内容主要是关于生物和生物的生存环境,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的饮食、卫生、和疾病预防等,也都离不开生物学的知识,它能够教会我们如何健康的生活。学生在学习生物以前就已经了解和积累了一些生物学知识,因此,以生活经验为基础的体验较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这为体验教学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基础。总之,体验教学能够很好的激起学生学习、体验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2、关注初中生特点

初中是学生身心加速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得到加强,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社会化能力得到迅速发展。初中生的好奇心较强,独立意识也渐增强。体验教学法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他们能在教师提供的教学情境中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或小组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的思考问题,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爱上生物,可以多将学生进行适当分组,让组与组之间形成竞争模式,然后每周用一定的时间来考验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形成班级有竞争,班内有竞争,使每个人在学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基本掌握,形成意识,造成氛围。

3、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在能力培养,概念教学、环境保护、德育强化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初中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而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样是新课改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体验教学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主,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提升,对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有直接的帮助。

四、习题讲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了解学的对所讲内容的掌握情况。在讲课或是习题时,当我们向学生介绍一些精巧奇妙的解法时,特别是一些奇思妙解时,学生表面上听懂了,但当他自己解题时却茫然失措。

在堂课中,教师该精讲是不能缺少的,该重复的地方不能少讲,该少讲的地方不能重复累赘。让学生在掌握经典题型的同时还要多动手,多动脑,手脑并用。不要每次上课,看到学生一道题目要思考很久才能出答案,就有点心急,然后就忍不住将方法告诉他们。这样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的依赖,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学生的思维本身就是一个资源库,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他们会想出意想不到的好方法来。

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把要讲的问题设计的十分精巧,连板书都设计好。如在讲完一个概念后,给学生说出这个概念的中心是哪些,重点是什么,怎样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然后抽学生起来理解;讲完一个例题后,开始练习,根据练习的难易程度请水平不同的学生上台板演。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不但要多对他们进行板演练习,还可以对他们多提问,让他们有较多的锻炼机会,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兴趣,让他们能热爱生物,学好生物。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多看他们的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引导他们简单清晰的理清题意,简洁规范地书写解题过程,提高学习效率。要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五、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 常用的生物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图文结合的思想以及实验、模拟、探究、小组合作、体验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生物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生物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形成科学态度的目的,培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提高学生在每堂生物课的学习效率,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多了解学生,多反思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多思考、多准备,充分利用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使学生深爱生物,学好生物。为今后的社会生活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晏玉霞. 高中数学教学的建议[J].新课程教育学术,,(4)

[2]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闽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3] 黄煜峰,雷雳,杨伟.初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生物课堂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课堂效率

生物实验在生物科学领域内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生物科学的形成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思路、教学方案和教学重难点有意识地转到实验上来,广开自己的教学思路,丰富自己的实验教学的内容,采用多样化趣味性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课堂效率,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探究的科学精神奠定基础。

一、开展开放式教学模式,激发创新式的教学思路

新的课程改革下,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将差异的、动态化的和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搬入生物课堂。开放式课堂的创立会激发从事相关工作的教育人员进行必要的创新,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丰富课堂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开放式教学模式的生物课堂教学是将教学目标、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时间和空间等几个方面进行开放。例如,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里有哪些绿色植物”,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开放式教学,将学生带到附近的森林公园进行观察,让学生自己寻找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之间的差异,由此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初中生物的实验形式有很多种,有演示性的、观察性和制作性实验等。这些实验很多,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热情,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才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效率,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进步。

生物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单纯演示的实验方法,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将生物课堂还给学生,将演示性的实验慢慢向制作性的实验进行转换,让学生慢慢地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他们学习。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初中生物第三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的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里试着种玉米、小麦和花生等农作物,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并且做下记录,顺便可以让家长帮助学生进行这项活动,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培养他们對生物科学的热爱和热情;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互助合作,增加亲子之间的互动。

三、拓展课外生物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想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的课堂效率,教师就需要在完成了教学目标的同时,在课堂之外布置一些学生力所能及并且感兴趣的课外动手操作的作业,这将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

课外活动作为学生的一个作业,可以补充完善课本知识,激

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完人教版的初中生物的第三单元的“生物圈里的绿色植物”以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制作植物标本来作为课外活动,这个活动需要学生花时间和精力去户外采集标本、查找资料和制作标本等几个关键环节,在

这个过程中学生就学到很多生物知识,进一步培养了动手能力和观察制作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创新自己的教学思路,充分利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尽量拓展一些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生物实验课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生物实验课堂的效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进,陈士元.对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师要规范更要创新[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08).

[2]刘东亚.初探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新亮点[J].考试:教研版,2009(04).

[3]祁小春.初中生物实验探究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教研),2011(03).

(作者单位 江西省兴国县第一中学)

生物课堂教学 篇7

一、利用多媒体, 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早已走进了课堂教学的舞台, 发挥着其独特的作用。多媒体将图像、视频、声音等多种元素融合为一体, 具有直观、生动、形象以及具体的特点, 深入学生们的喜爱。同时, 多媒体的使用, 往往能够简单而清楚的将知识点进行直观的阐释, 减轻了教师们的教学压力。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 生物还是陌生的知识, 仅仅通过教师们抽象的知识描绘, 学生们很难领悟到其中的真理。此时, 结合教材内容, 利用多媒体进行生动的直观的讲述, 不仅能够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而且还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容易的接受新知识。

例如, 在学习《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这一课时, 笔者就会在备课的时候, 精心的选择影视资料, 将地面上的生物、水中的生物、空气中的生物以及土壤中的生物的介绍, 通过影视短片播放出来, 如“动物世界”这个栏目就有着很多这样的资料。通过这样形象的生动的形式, 让学生们直观的了解到环境中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还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 而这些是文字描述难以达到的效果。

二、巧设疑问, 激发学生兴趣

疑问与悬念一样都有着让人急欲探索真相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 疑问的设置, 往往能够将学生们的好奇心激发出来, 并对疑问的结果有着“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执着精神。如何设置教学疑问呢?笔者认为, 根据生物教材内容, 紧密结合学生们的现实生活, 精心设置一个与学生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疑问。这样的疑问往往更加能够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中, 通过疑问的设置, 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 抓住学生们的眼球, 引导学生们集中精神进入课程的学习。

例如, 在学习《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这一课时, 笔者就会列举这样一个疑问, 如“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东西, 一旦不吃东西, 我们就会觉得饿, 没有力气, 一旦吃饱了, 又会觉得精神百倍,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生物学上又该如何解释呢?”这样实际而简单的问题, 学生们都深有体会, 可是要深入的分析, 学生们又很难说出个所以然来。此时, 这样简单的实际问题, 就能够深深的吸引学生们, 引导学生们进入《人体的物质能量来源于食物》这一课的学习, 寻找问题的答案。

三、趣味互动, 激发学生兴趣

在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教师们往往采取了“填鸭式”的教学模式, 以自己为教学的中心, 忽视了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 不仅大大消减了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而且由于缺少师生间的互动, 教师们难以把握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优化课堂教学有害无利。在现今的生物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要抛弃这样的教学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而要做到这些, 那么我们必须要重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 通过互动, 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通过这样双向的互动, 既能够让教师们及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又能够让学生们及时的提出自己的不解。由此可见, 在课堂教学中互动不可或缺。

笔者在生物课堂教学中, 常常会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例如, 在学习《生命进化的长河》这一课后, 笔者就这一课时的知识, 展开一次互动交流。此时笔者会精选设置几个问题, 让学生们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如“生命进化的原因是什么”“生命进化的历程有哪些”“生命进化的学说有哪些”等等。大多数的初中生, 都有着表现自己的欲望, 此时在互动中, 大家就会努力将自己所知的都表现出来, 这样课堂上的气氛也就跟着活跃起来。而在互动的同时, 学生们也能够对这一课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巩固。

兴趣是我们最好的老师, 也是我们最佳的源动力。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作为教师的我们, 一定要充分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进而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因此, 我们要善于挖掘教材的趣味性因素, 运用各种趣味方式来增添生物课堂上的趣味性,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优化生物课堂教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 生物教学的主旨主要是培养学生们基础性的生物知识, 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作为初中生物教师, 我们应该努力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素养, 为学生们以后生物知识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完善教学模式, 成为了目前生物教师们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生物,趣味横生,教学效率,多媒体,互动

参考文献

[1]娄继武:浅谈中学生生物教学[J].中华素质教育, 2012, (5)

[2]李金平:生物学知识巧记[J].生物学教学, 2012, (8)

[3]江霖:提高学生生物课学习兴趣的探究[J].科技资讯, 2011, (35)

生物课堂教学 篇8

一、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反思与创造,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如在学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 笔者就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1. 准备阶段:

把全班分成12个小组, 教师对各小组组长进行辅导, 试着请各组组长先提出将要探究的问题, 尽量使探究的问题多样化 (即包括水、光、温度、空气、土壤等非生物因素) , 由小组长组织各组成员自主合作准备实验材料, 设计实验方案, 预测实验将要出现的结果, 形成文字材料以便课堂交流。

2. 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学校地处农村, 笔者用自拍的离校不远的棋盘山水库风景作为多媒体课件来设计教学情境, 引出本节探究课题。运用农村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求职兴趣和直觉灵感。优化了生物课堂, 也使农村学生已有的潜能被激活,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3. 重点呈现快乐探究。

从新的课程标准看, 课程内容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社会发展的现实, 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的整合, 因此对本节探究实验我把它改为了多元化的探究实验, 即让学生自由结组, 自命组名, 由各小组自主选择探究实验的题目, 采集实验的生物材料, 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

比如, 有两个小组探究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这个实验中, 学生从稻田中采集到了小鱼和蝌蚪, 这给了笔者启示, 于是便拍摄了由两位同学解说的无污染水养育生物的录像, 为让学生更好理解水质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又选择一位同学对学校周围一条污染河进行了考察, 同样做成了课件, 这样一对比, 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水质对生物的影响, 而整个过程学生的潜能被无形激活。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 让学生亲历探究实验的过程, 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还能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挖掘了学生已有的知识,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科学态度, 达到提高自身生物素养的目标。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的影响中, 有四个小组参与, 但选择的变量不同, 为让其他学生都能理解其中的变量及鼠妇的生活环境, 笔者同样将一个小组采集鼠妇的过程拍摄下来, 做成课件在课堂上由小组成员对其解说。

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蚯蚓的影响中, 笔者把雨后发现裸露在地表的蚯蚓回到土壤的录像设置成探究实验的情景, 在录像中有一段是往蚯蚓身上点水的过程, 引发学生提问, 并要求在实验中要用沾水的脱脂棉给蚯蚓擦拭体表帮助呼吸, 培养学生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

全班12个组合的组名很奇特也很时尚, 体现了环保意识, 于是笔者选班里的2位同学把小组名称编成了一句很有创意的话: (括号中的就是组名) 各种生物及生活环境组成了生机勃勃的生物圈, 记得 (阳光女孩) 、 (青春酷仔) , 我们共同有个 (蓝天之约) , 在蓝天上 (自由飞翔) 。我们是 (创新一代) , 我们是骄傲的 (未来之星) , 有责任成为 (绿色天使) 、 (时代先锋) , 让我们 (风雨同舟) , 做 (环保一族) , 做勇敢的 (地球卫士) , 相信吧, 我们是永远的 (梦想组合) !从而使这节课达到高潮。

在整个实验探究过程中, 笔者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 应用自拍的录像, 把全班同学引入现实情景中, 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就在身边, 改变课本中枯燥乏味的知识, 使课程有了“应用味”。在整个学习活动, 教师的情感伴随着学生情感的波动而起伏, 充分展示了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主导者, 学生也不再是总受制约的主体者, 师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眼神交融、语言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 师生真正得到了民主、尊重、平等、友善、理解的心理情感考验, 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课堂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二、生物教师要提高语言的素养

1. 锻炼语言的准确性。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 准确使用语言并正确表达是一项最基本的条件。语言要精彩、准确, 使学生能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中学习, 尤其在实验时要正确描述注意事项和实验过程。

2. 锻炼语言的艺术性。

各个学科都是相互关联和交融的, 如讲捕食关系时可以一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在讲述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时可以用一句:“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3. 锻炼语言的幽默性。

作为教师, 要适时把握时机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入手, 让生物课堂充满活力,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从社会生活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注学生发展的需要

1. 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

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丰富的学习背景, “从生活中走进生物”从生物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进而参与到生物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来, 体验到学生物的乐趣和享受解决问题成功的喜悦, 从而提高学生能力。

2. 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进步,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规模越来越大, 团队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在课堂组织开展讨论、交流和合作学习, 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 拉近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距离。

3. 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的中学生物学教育应重视提高农村公民的科学素养, 要使学生有科学探究精神, 在实践中应用科学原理, 关注身边农业的发展。

四、老师的导在“问”的艺术上

1. 要突出重、难点。

应该把一节课中最需要问的内容精心设计成二三个问题, 让学生有兴趣地参与思考、讨论。

2. 要创设情境。

问题情境的创设应生动直观、富于启发, 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多媒体技术、趣味实例等手段, 为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创造条件。

3. 要讲求角度。

在设计提问时, 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作多角度的设计, 并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选择最佳角度。

4. 要注重启发性。

教师提问时态度要温和, 语气要委婉, 带有引导、鼓励性。

5. 要适度评价。

教师对待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是应公正的, 让不同兴趣和精力的学生参与, 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展示自己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 如:“你真棒。”“你的回答很符合要求。”“相信你下次回答会更出色。”

6. 要面向每一位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 给他们展示自我的空间。在学习资源的分配上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7. 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教师要善于搜集整理学生的信息, 相应地调整自己预先设计好的答案。

生物课堂教学 篇9

一、生物学史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大大增加了生物学史方面的内容,使新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色盲遗传时,新教材上介绍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和第一个被发现是色盲的人是同一个人———道尔顿,这大大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时就轻松地突破了这一难点,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如青霉素的发现、进化论的提出、沃森和克里克创立的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的成功、“多莉”羊的克隆成功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等,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教学中以故事作导入或在枯燥的理论学习中插入一个感人的故事,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大脑和解除疲劳,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和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的科学习惯。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物进化时,在对达尔文做简单介绍时指出:在18世纪到19世纪,上帝创造世界、上帝造人的思想占着统治地位,达尔文一开始也是一个虔诚的神的信徒,是“神创论”的坚定维护者和宣传者。但是,在有幸随英国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8年环球考察过程中,他发现很多自然现象和科学事实与“神创论”的思想是不相符合的,甚至是背道而驰的。于是,他对“神创论”思想产生了怀疑,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悉心研究,逐渐地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并在1859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系统地阐述了生物进化的观点,后被马克思认为是19世纪三大自然科学发现之一。生物书通过这一科学史的介绍,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很多重大的科学现象,就是从身边发现的,从生活中发现的,而它的发现更需要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深入地观察与思考;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从生活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生物科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新教材在讲述生长素的发现时,重点地介绍了学生熟知的三位科学家:达尔文、温特和郭葛,以及他们发现生长素过程中所设计的巧妙实验。其实验过程大致如下:(1)用两株带胚鞘尖端的燕麦幼苗,一株在光下生长,另一株在黑暗处生长。(2)切去尖端,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发现,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实验做到这里,通过(1)(2)对比,科学家就推测:可能是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是这种物质引起植物的生长和弯曲。为了验证推测是否正确,科学家紧接着设计了如下的巧妙实验:(3)将放在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放置在切去尖端的燕麦幼苗顶端的一侧,一段时间后,它恢复了生长,并弯向了放置琼脂块儿的另一侧。而将没有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儿作为对照,重复该步实验,则植株既不生长又不弯曲。这一巧妙的设计,科学地、严密地证明了胚芽鞘尖端确实能够产生促使植物生长的物质,并为最终发现生长素奠定了基础。

这一科学史的讲述,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觉地运用这些科学的方法来观察和分析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生物科学史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能力。

例如,新教材第三章“生物的新陈代谢”中增设了酶的发现的教学要点,分别解释了五位科学家所作的贡献和相关的科学实验。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使科学家们普遍地认为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但是,历史的快车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生物的某些RNA也具有催化功能,从而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我们以前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片面的。因此,在新教材中,对酶的定义由原来的“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蛋白质”改为“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有机物”。通过这一科学史的教学,不仅使学生深深地认识到科学家对酶的本质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入和不断修正的,而且使学生认识到随着科学的发展,还会有新的种类的酶被发现,使学生牢固树立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的思想。

五、生物学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

新教材在很多地方提到了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了我们国家在生物学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先进行列,有很多重大的科学成就甚至是独领风骚,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荣誉感。例如,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982年首次人工合成酵母丙氨酸转运RNA;素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之称的袁隆平院士及其合作者创立的水稻二系杂交法令世界刮目相看。而此时,他正向水稻的一系杂交最后获得成功而不懈地努力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中,我国承担了1%的研究计划,是加入该计划中唯一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它不仅打破了发达国家在该高科技领域的垄断,而且使世界充分地认识到了中国,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在国际中的影响力。

生物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篇10

在生物教学中, 加强对学生生物素养的提高, 是生物教师在备课推理与确定教学目标, 开拓备课思路, 构思教学策略和设计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关注的内容, 是完成生物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和情感价值观, 应为每个教师深思的课题.下面谈谈笔者在这方面的一点肤浅认识.

一、教改是学生生物素养提高的捷径

就传统的中学生物科学体系来讲, 从学科内容的编写和传授上, 都突出知识传承的发展脉络, 即按照植物、动物和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这一模式进行循序地讲述, 在讲述过程中往往是从低等到高等, 分门别类, 以求突出进化的脉络.其目的是仅从知识传承的角度, 知识结构构建方面传讲知识, 以便学生容易掌握生物知识体系.然而, 在当今信息渗透各个行业领域的社会中, 这种重知识传承, 轻能力培养的做法已凸显出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使就知识传承方面, 应当传承的不是信息量, 而是信息的质量.传统的知识的传授方式越来越突出求大面宽, 严重挤压着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离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相去甚远,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和进行有选择意义的学习.

在这方面, 新的课程目标要求给了生物教师切身的启发和指导.如在教学中结合活动, 突出学生自主地观察、实践、调查和资料分析等一系列科学探究举措, 是教学中必须推敲和选择实施的.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学生能力的发展水平和需要, 先安排思维与操作技能要求较低和容易做到的探究活动.如教师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生物做起, 循序渐进地安排技能要求较高的并采用多途径的一些探究活动.如制作切片, 装片到对比探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等, 通过学生主动实践来寻求知识的答案, 而不是光凭教师手舞足蹈地去演示或讲解.在学生亲自动手、动脑的技能训练中就不知不觉地强化了学生的生物知识素养和生物知识体系.

二、教材是为学生生物素养提高设定的航标

生物教科书不光从深度和广度给生物教师的教学提出了可实践的超前思维模式, 还强调了教师要从当地学生自身的情况出发, 因地施教, 因人施教.如通过“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中的图片——“小鸟何辜”, 学生就能自然联系到当地某些人对鸟的伤害, 引起学生对其他图片分析讨论的兴趣.如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地应对, 就无形地把生物教学推向了“本本”的深渊中, 不但有违目标教育的实施, 而成了栓在教科书上的一只蚂蚁, 总是探不出新思路、新教法来, 并且越“缠”范围越小, 营造不出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课堂氛围.

在构思和确立讲课目标时, 如能灵活地开合思维之门, 把思维精力放到对教科书的深度探究上和对所教学生每天思想波动的真实全面的了解上, 设计出具有课堂操作价值的教学方案, 才能使自身的教学处在淙淙小溪中, 永远有清晰的思维出现.

清晰思维的存在, 当然与教师自身的知识素养有关, 但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是靠一两本专业书就能一蹴而就的, 务在通过涉猎其他各学科领域, 使自身的知识框架硬郎起来, 在备课举例与讲课引证时才能游刃有余, 课堂就不再是传授、解惑一门学科知识的“专卖店”而是一个“超市”;不是一本生物“经典”, 而是一本“笔记本电脑”.如是, 无论你怎样去设计课堂, 都会得到学生的喜欢和家长的赞许.

三、课堂是为学生生物素养提高搭建的平台

初中生物教师面对的, 不是学科的继承和发展的传承, 而是一个普通公民的生物科学的素养和发展, 即提高每一个普通公民最基本的公民素养.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所涵盖的相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是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 生物教师在课堂上追求的是可以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水平参与, 获得一种个体化的充分发展的人际交流与合作, 以便共同进步.所以,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减少整齐划一的要求, 为不同的学生搭建一个发散性的、开放性的、留有余地的发展平台.

发散性课堂平台的搭建, 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的是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和生活, 从事经济生产, 作出个人决策所必需的对生物学概念和过程的理解, 以及应有的探究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概念就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点, 是每一个生物教师要心领神会的.否则, 就无法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清晰的教学思路, 在课堂上对生物的讲解总嫌不过瘾, 不到位, 于是就设法补充, 结果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弱化了学生的生物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皆在提高学生生物素养, 改变学生重知识轻素养的传统学习方法和思维意识.所以, 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为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实践等探究活动, 获得信息, 掌握和应用知识, 提高能力.

设定课堂教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基本目标时, 要有侧重点, 不能面面俱到, 该要的、能做到的, 必须要有, 做不到的、不该要的, 就不要生搬硬套地写入教案, 否则只会加重备课负担, 空耗精力.

生物课堂教学初探 篇11

关键词:生物知识趣味化 激发学生兴趣 幽默的教学语言 感染吸引学生

如何改革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是值得探索的一个课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强大内驱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

一、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生物知识趣味化

1.巧用比喻化疑难。细胞膜的结构像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

2.妙用诗词添兴趣。例如,物质出入细胞膜有两种方式:自由扩散,可形象地表述为“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表明不需要能量,“直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且不需要载体;主动运输:可形象地表述为“逆水行舟用力撑”,“逆水”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行舟”表示需要载体,“用力撑”表示需要能量。

3.口诀谐音助记忆。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原核生物:一(衣原体)支(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蓝(蓝藻)子。

4.用比较法综合复习。课本中有2个“基本”、3个“基础”、4种“能源”极易混淆,如何区分它们呢?我把它们找出来,排在一起,加以比较,学生一目了然。2个“基本”是: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3个“基础”是: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细胞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的基础;4种“能源”是:主要能源-糖类,储备能源-脂肪,直接能源-ATP,最终能源-光能。

二、加强生物实验,提高学习兴趣

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让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要好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则错过了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期下去,学生自然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DNA的结构》一节时,我花了两课时,采用了先实验后得出结论的探究式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一课时,教会学生自己动手制作DNA的双螺旋模型,通过制作让学生有感性认识,第二课时,再去讲DNA的结构以及特点。采用这种探究式教学使学生对每节课都抱有极大兴趣,“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在以后的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兴趣高,而且思维活跃,正所谓“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直观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生物教学的特点,就是直观性强,而多媒体教学恰恰具备这种强的直观性,并充分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的刺激,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象丰富,思维活跃,记忆牢固,把学习当作一种愉快的事情,主动、自觉地完成自己的任务。例如在讲《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用多媒体展示,映入眼帘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加上解说:“狡猾的狐和凶猛的鹰,活像两个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不论是显赫一世的蛇还是温和的兔、多害的鼠、羽毛美丽的歌声动听的小鸟,都成了它们的腹中餐,小鸟为了生存狠狠地吃掉了蝗虫……它们之间是你吃我,我吃它。”我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图解,形成食物链及食物网的概念后,又以动态方式显示了在大量捕杀蛇或鹰后所形成的严重后果,很好地向学生传授了生态平衡这一概念。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思维也很活跃,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效显著。

四、使用幽默的教学语言感染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生物课堂教学 篇12

《生物技术实践》共有6个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酶的研究与应用、DNA和蛋白质技术和植物有成分的提取。其中每个专题下又分为2-3个课题, 共16个专题。笔者按着课题的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 将其分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具体划分为: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可依据实验的不同类型,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学生独立实验

《生物技术》中, 笔者认为有三个实验原理简单, 可操作性强, 材料装置易取, 适合学生独立完成, 可以在实验室进行, 也可以在家中完成。要尽量让学生在做中学, 尽量将实验的设计与学生的生活内容相关, 在学生的理解范围内为其建构新的内容。如:果酒的制作

实验思路: (1) 果酒的制作其实操作非常简单, 需要榨汁机、发酵瓶、灭菌锅, 其实在家中完成用消毒的手可以代替榨汁机, 未开封的矿泉水瓶可以代替发酵瓶 (因矿泉水瓶本身已经灭菌, 发酵时拧松瓶盖就可放气) , 这样可节省大量时间。 (2) 为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可以事先准备好已活化的酵母菌。

实验器材:每组未冲洗的赤霞珠葡萄若干 (新疆地区品种优良, 来源广泛) 、烧杯1个、未开封的矿泉水1瓶 (学生自带) , 75%的酒精棉, 活化的酵母菌少量。

学生实验过程:挑选葡萄;冲洗;去梗榨汁 (用75%的酒精消毒双手和烧杯, 直接用手挤压葡萄, 尽量揉烂一点) ;装瓶 (留出1/3的空间不要装满, 便于以后放气) , 并在瓶内滴入几滴活化好的酵母菌;盖好瓶盖并拧紧。

课后任务:学生将自制的发酵瓶保管好, 最好不要放在阳台上暴晒, 每天要观察现象并记录, 如果一旦瓶子胀气了, 要及时轻轻拧送瓶盖放弃并注意闻闻气味, 是否有酒香, 有时一天需要放气2~3次。

二、学生小组实验

《生物技术》中有部分实验虽原理简单, 但个人不易完成, 需要教师适时地对一些操作技能进行指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在此期间教师要仔细观察每组学生的实验进展情况如何, 对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适宜的引导, 同时要让学生彼此之间学会合作。随后当实验完成时, 教师要对小组的实验结果给予恰当的评价与总结, 同时还要让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总结。这些看似程序性的教学模式所隐含的意义非同小可, 学生在动手操作、讨论、提问、合作、评价中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 还有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 而这也是选修Ⅰ课程的教学宗旨。

三、教师演示实验

教师在进行选修教学过程中, 除了要教会学生实验技能以外, 在适当的情境中还应引导学生能够进行科学的推理, 即给学生做示范。在这个推理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应成为合作伙伴, 师生应就某些科学现象构建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如果直接地告诉学生答案则不会有长远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与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应一起就科学现象的根本原因提出猜想或假设, 再一起收集数据, 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最终师生共同建构理论或模型解释现象。在此过程中, 不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 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对学生的认知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把握, 也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借鉴, 对教师的生物教学能力有显著的提高。

教师只有拥有正确的态度 (坚定的信念) 、丰富的视野平台 (知识领域) 、充实的内在营养源 (专业知识) 、必备的硬件设施 (实践知识) 以及灵活的教学策略, 教师才能较为全面地理解选修Ⅰ的内容实质, 才能较好地完成选修Ⅰ的实验教学。

摘要:《生物技术实践》共有6个专题: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植物的组织培养、酶的研究与应用、DNA和蛋白质技术和植物有成分的提取。其中每个专题下又分为2-3个课题, 共16个专题。笔者按着课题的可操作性和难易程度, 将其分为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 可依据实验的不同类型, 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生物技术实践,学生独立实验,学生小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参考文献

[1]刘浩然.高中生物教师“生物技术实践”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8-42

上一篇:市北高中下一篇:体系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