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

2024-10-09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通用10篇)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 篇1

一、教学内容:第五单元第 22 课

二、教材和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单元课文主题是“赤子情怀”,讲述的是一系列爱国者的英雄事迹,《左公柳》这篇课文虽为第二篇课文,由于第一篇是《古诗三首》,以文章面目出现的,这却是第一篇。这篇课文通过对沙漠中左公柳富有感情色彩的描述和讲解,向我们生动介绍了一位100多年前为祖国领土完整,不顾年老体衰,毅然主动请缨,千里抬棺赴敌的英雄形象,表现出英雄爱祖国,爱新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壮志豪情。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文本中阅读的基调偏于情感。学情分析:

1、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基本的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

2、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增强,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强烈的要求自主、独立、成功。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将整体感知,字词的理解,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完成。给学生一个立足点,给他足够的体验。

3、文本所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经历,学生平时接触较少,应该通过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和教师辅助介绍的方式将这些背景资料呈现给学生。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帮助学生会认“戈、慷、慨、湘、棺、屹、淌”,会写“廊、纤、戈、俄、拱、慷、慨、惫、湘、棺、携、谋、屹、淌;”理解“戈壁、纤巧、拱手、疲惫、携带、屹立、流淌、慷慨激昂、楚楚动人、力排众议、马不停蹄、拱手相让、视死如归”等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过程与方法:

运用朗读法、批注法等引导学生读懂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文章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三、【教学过程】(课前预习)

1、读通课文,标注感受或疑问。2、搜集有关左宗棠的资料。

(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课前预习,为新课的学习打下铺垫。)

(一)导入: 1、课件出示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生读,教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用来言志的对联吗?)2、课件出示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师:这是王震那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你们知道是用来歌赞谁的吗?)

3、他就是清朝一代名官,为收复新疆、建设新疆,发展民族工业等方面立下赫赫功勋的人——左宗棠。

4、今天我们就学一篇有关他的文章,来了解他的赤子情怀。板书课题并齐读。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用这样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左公有了初步的了解,也给左公赋予厚重的文化色彩,丰富了学生的积淀。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课件出示: 慷慨激昂、湘、棺材、戈壁、屹立、流淌、走廊、纤巧、拱手相让、谋划、携带

① 自己读、指名读。

② 交流识字方法。③ 同学交流: 在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你不明白?(生生互动,质疑解疑)“请缨”是什么意思?(缨就是带子,请缨就是请求杀敌或请示给予任务。本课指的是左宗棠主动请求收复新疆。)

(2)关注下列语句:

a标点符号:

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这新疆是无数先辈历经千心万苦才开辟的疆域,建立基业,岂能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拱手相让!“:”在本句中作用?这句话中冒号的作用是什么?(引出解释或说明)

“岂能”换一个词语,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进行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为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打下良好基础。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质疑批注,写下感受。

(1)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从几个方面介绍左宗棠的事迹?(两方面:收复新疆、建设新疆)(2)理出思路:

①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两方面内容?(3)再次读文,边读边批注,质疑:

这是一篇写人还是写物的文章?(写左宗棠为什么题目是左公柳?)

3.解疑:学习课文1——3段。(1)要想解答同学们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什么?(左公柳什么样,有什么特点?)

(2)画出全文描写左公柳的语句,认真思考。

①突然,我们发现前方不远处的地方,傲然挺立着一棵柳树。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挺拔,枝条刚劲有力,树冠宛如帷幄。……啊,好粗的树哇!两人合抱都抱不过来。

a引导学生体会出左公柳高大、健壮、直的特点。

b联系上文“沙漠没有春风,没有绿色。映入眼帘的除了黄沙还是黄沙”再体会:

你的眼前出现怎样一幅画面?体会出左公柳生命力顽强。感受到作者的惊讶与对它的赞美。

c朗读。

②听完导游的讲述,我们情不自禁地再次凝望眼前的这棵柳树——它依然屹立在黄沙之中,那茂密的树叶,那铁筋般的枝条,那挺拔的身躯,那在同沙漠进行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

a“——”在本文中的作用?(解释说明)

b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c体会排比句的作用:抓重点词语“屹立”、“茂密”、“钢筋般”、“挺拔”、“生死较量中流淌着的顽强的生命力”体会左公柳的刚强、生命力顽强。

③……这里的柳树枝干是挺拔的,枝条坚定地向上生长着。这屹立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引导学生体会出作者在赞美这棵树:“这棵塞外的柳树”与内地柔柳的不同,赞美它具有坚定、刚强、生命力顽强的品质,大有大有英勇无畏、压倒一切困苦的气势。

④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a这句话什么意思?

b用什么修辞方法?(设问加反问)

c初步体会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强调它不是普通的柳树,它是刚强之树,而是特殊的精神之树。这精神就是像爱国将士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品质。d朗读。

引导深入学习;把写柳树的几个句子连起来看一看,你有什么发现?(先写树的外形、再赞美树的品质、再赞美具有不屈不挠、坚韧顽强品质的人)

教师讲解:这几个句子,随文逐步出现,让我们对柳树的认识得以加深、升华。既是写物,更是颂人,这就是借物抒情的写作手法。板书:借物抒情

(三)、再次质疑,引发思考

(1)再次质疑

学贵在生疑,对比这几句话,你有什么疑问?(作者为什么借左公柳抒发自己的感情?左公柳与左宗棠和爱国将士们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为什么以左公柳为题?)(2)弄清重点段层次、内容

要想弄懂这些问题,我们就要先了解什么?

引导学生认识到先了解课文讲述了左宗棠哪些方面的事迹?(收复新疆失地、建设西北边疆)一共写了他几件事?你能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动笔写一写。

第一件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收复新疆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第三件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建设新疆

弄清文章大致些什么了,请同学们带着疑问,自学课文,思考,下节课解决。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意图在于让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为学生更深层地感悟文章内涵打下基础。

一、作业:多次阅读全文,看看有什么新感受。板书设计: 左公柳

第一件事:力排众议 主动请缨 收复新疆

第二件事:抬棺出征 收复新疆

第三件事:植树造林 建设新疆建设新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者、文本中的不同人物情感的互动,在“读——品——写“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领悟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从左宗棠感人的爱国事迹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文章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品——写“中理解文本理解人物,领悟情感。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抬棺出征的影片、新疆日新月异变化的图片等)学生:查找有关左宗棠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左公柳》。回忆一共写了左宗棠几件事?(教师板书)

(复习导入,该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板书来自于学生的发言,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上的自信心,教师还可以通过板书的内容梳理学生思路。)

(二)、走进文本,体悟情感:

1、研读“力排众议”:

(1)“力排众议”是什么意思?(一个人竭力排除大家的意见,坚持自己的主张)

(2)左宗棠是怎样力排众议,让我们感受到他刚强、坚韧、不屈不挠?请你们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画出来。(3)创设情境,角色换位,故事再现:

师:我就是光绪,你们就是大臣,我们来演演当时的情景。“大臣”们阐述不同意见,左宗棠据理反驳。

师:我是光绪,你们都是左宗棠,再来说说收复新疆的理由。(4)指导朗读。

师总结:以一家之言驳倒众议,这就叫做“力排众议”。

2、过渡:69岁高龄的左宗棠身体非常虚弱,经常咳血。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但发出了力排众议的豪言,还作出了怎样的壮举?(齐读第七自然段。)(板书:抬棺出征)

(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换位,激发了学生兴趣,与文本进行对话,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悟文章内容。)

3、研读“抬棺出征”:

(1)自读有关段落,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抓住重点字词圈点评划,并说一说为什么让你感动?(2)学生汇报:

a、“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仍信心百倍。”(左宗棠面对重重困难,仍信心百倍,足见他的刚毅坚韧。)b、“左宗棠的队伍一路西行,浩浩荡荡、、、、、、、、、” 播放“抬棺出征”的影片。

(教师借助影片可以使课文相关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运用得当,能收到“一图穷千言”的效果。配以音乐,可以激荡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了情境,创造出氛围。)

师语言倾情:同学们,你们的脸上写着敬佩,能把这种敬佩之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a 同学们,如果你就是左大人,此时,率领着抬棺队伍前行的你正想些什么呢?

b 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西行队伍中的一员,你正在想什么呢? c 将士们,在西行的途中,你刚刚收到了家书,你的母亲重病在床,可是面对凛然前行的左老将军的背影,面对这口黑漆漆的棺材,你在想些什么?

d 是左老将军的精神感染了你,带着敬佩的感情读—— 是左老将军的悲壮行为打动了你,带着必胜的信心读——(3)你觉得左宗棠是个怎样的人?(具有满腔爱国热忱)(4)“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介绍左宗棠收复失地,再次激发学生情感。

(由于学生的生活阅历非常有限,他们与许多课文内容存在明显的心理差距,对课文涉及的背景环境也缺乏了解,通过多角度、全方位的角色换位,使学生全方位地探究文章内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品读“植树造林”。(1)指名读。

(2)这段内容哪里让你感动了,小组合作交流。(3)汇报“在征战中,他深感茫茫戈壁、、、、、、”

(4)师总结:补充资料:他的朋友杨昌浚到西北为他筹备军务时本以为会看到王之涣《凉州词》中描绘的景象“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课件,学生齐读),没想到看到的却是片片树林,写出了:“新栽柳树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的诗句。(出课件,学生齐读)除了种树,左宗棠在新疆期间,为保证军粮供给,发展地方经济,曾大力兴办屯垦业,其功绩遗泽至今。

5、小结:学到这,我们从左宗棠力排众议,主动请缨;抬棺出征,收复新疆;植树造林,建设新疆的壮举中,从几万将士与侵略者的战斗中,强烈地感受到什么?(爱国情、赤子心)

(三)揭示写法,升华情感:

1、课件出示图片“左公柳”

师:看到这钢筋般的枝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那挺拔的身躯,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

引读第十四自然段:听完左公柳名字背后的故事,我们再次凝望它。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2、再来看课题,这篇文章仅仅是在写柳吗?(写人)引导学生认识到:既指生长在千里戈壁滩上的大柳树,更指为保卫新疆和建设新疆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左宗棠。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 篇2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98-9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应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2. 使学生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难点:理解用画符号作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

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他是谁?

师:米奇来到了水果超市,他看到了哪些水果呢?

米奇要想一下子就能数出草莓、橘子和苹果各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做呢?你觉得应该分几份比较合适呢?(课件将凌乱的水果分成3份)

板书:分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再把它们……(排一排),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数出橘子有……草莓有……苹果有……

师:这种分一分、棑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上学期学的统计,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统计。(板书: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唤醒学生的分类思想,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方法。]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小朋友一起到米奇的妙妙厨房看一看。

播放课件录音:今天我请客,准备给每位客人发一块巧克力,你们愿意帮忙吗?看,这是做巧克力的磨具,你知道它能做出哪些形状的巧克力吗?

继续播放米奇录音: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呢?

师:是啊,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应准备多少块呢?米奇决定打电话去问问他们。我们一起来听米奇打电话,看看咱们能不能帮助米奇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播放课件)

米奇:你好,米妮,我是米奇,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你喜欢哪种?

米妮:我喜欢正方形的。

米奇:高飞,你呢?

高飞:三角形的。

师:其它小动物呢?

电话录音: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

师:电话打完了,你们有没有帮助米奇记住三种巧克力各要多少块啊?为什么没有记住啊?

师:是啊,那么多的电话,仅仅靠耳朵听,比较难记住,看来我们得想想别的办法了,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米奇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呢?

生:用笔记下来。(板书:记)

师:你打算怎么记呢?

生1:打一个电话,就把图形画下来。

生2:按形状分下来记,三角形记在一起,圆形记在一起,正方形记在一起。

生3:用数字记。

生4:写字记。

[设计意图: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以“声音”的形式呈现被统计的对象,把学生带入随机事件中。学生感到用旧知识已不能解决新问题,“逼”着学生去思考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种方法的探究又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打电话记事”的生活体验来完成。]

师: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一张白纸,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好吗?

展示学生的记录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记录

这是第一个小朋友的记录

□△□○△○△△○□□△△○□△

问: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张记录单中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有几个?这个小朋友的记录能帮助米奇解决问题吗?

再来看第二个小朋友的记录

△△△△△△△

○○○○

问:从这张记录单中,我们知道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呢?圆呢?

思考:你觉得上面的两种记录方法哪一种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为什么?

出示第三种方法:

□√√√√√

Δ√√√√√√√

○√√√√

问: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可以吗?那你能告诉我正方形有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里的一个勾就表示……,5个勾就是……

教师指着三角形后面的勾问:这里的一个勾又表示什么?为什么?那圆形后面的4个勾就表示……

随机展示学生其他的记录方法。

比较:第2种方法和第3种方法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既清楚又方便?为什么?

师:确实,从这两种记录中,我们都能一眼看出每种图形的个数,但是记录时画勾感到怎样啊?

伸出你们的小手,比划一下,如果画一个正方形需几笔?如果画勾呢?

问:你们想不想用画勾的方法再为米奇记录一次?

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作业纸,用画勾的方法记录。

问:用画勾的方法记录,你感觉怎么样?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画勾的方法进行记录。(板书:画“勾”)

师:根据刚才的记录,你能填写下面的表格吗?试一试

问:这里的16是怎么得到的?从这张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你觉得上面的两张表哪张看得更清楚?

师:用画勾的方法记录了以后,我们还需要把每种图形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板书:填)

[设计意图: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通过分步展示学生不同的记录,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哪种记录比较清楚?哪种记录既清楚又方便?层层深入的追问使学生逐步认识“画勾”记录方法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用画勾的方法再记录一次,目的是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画勾”的记录确实既清楚又方便。]

3.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出示一个圆片,认识圆片的正面和反面

师:如果老师把圆片轻轻往桌上一抛,结果可能是哪个面朝上?如果让你抛20次,结果又是怎样呢?想不想试一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在游戏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看看这个游戏怎么做,每个小朋友做什么。

播放录像:我是组长,我来抛花片,第一次……正面(其他小朋友用画勾的方法记录),第二次……反面。

师:由谁抛花片啊?请各小组的组长起立,你们只负责抛花片,不用记录,注意边抛计数,不能多抛,也不能少抛。其他小朋友打开数学书99页,找到想想做做第一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啊?

各小组活动。

汇报结果,填写统计表

问:这一小组一共记录了多少次?符合老师的要求吗?

第二组符合老师的要求吗?为什么?

师:米奇也抛了20次,他反面朝上7次,猜一猜,他正面朝上多少次?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各小组检查一下,看看你们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次数加起来是不是也正好是20?

师:抛圆片的游戏里面蕴含着有趣的数学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多抛几次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设计意图:抛花片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也有机渗透可能性相等的统计思想,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师:抛完了圆片,米奇还想带大家到马路上去统计汽车。(录像)

问:米奇看到了哪些汽车?

出示下表

问:米奇要想知道30秒内马路上一共经过了多少辆公共汽车、面包车和小轿车,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又方便?

出示下表,你觉得下面的记录可以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在画勾之前,先要做一个准备,那就是在记录单的前面……

生:画图。

师:还可以怎样呢?

生:写字。

学生记录并完成统计表

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师:是啊,短短30秒钟,马路上就通过了8辆汽车,可见马路上的车辆怎样?所以小朋友们在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练习中先出示不完整的表格让学生辨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统计表的本质特征,为学生今后的后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就“如何完善表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初步掌握统计的要领,并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师:刚才小朋友们为米奇解决了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活动一下好吗?

出示转盘

师:这是一个转盘,上面还有一根指针,如果我轻轻地转动一下转盘,猜一猜,指针可能指向哪种颜色?还有其他可能吗?如果我们转动10次,估计一下,指针指向哪种颜色的次数可能多一些?哪种少一些?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试一试。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转转盘,其他小朋友进行记录,一共转动10次,统计一下,指针指向这三种颜色各是几次?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记录之前该做什么准备呢?

学生转动转盘并记录

反馈学生的记录单,完成统计表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转动转盘,并尝试让学生独立进行记录、填表,训练学生独立练习统计的完整过程,既活跃了学生的身心,深化所学新知,也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相机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的随机意识。]

四、回顾反思,总结交流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真的很棒。你们看,很多小朋友得到了老师奖励的星星。唉,我想一下子知道黄星星、红星星、蓝星星各有多少颗,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让学生上来棑一排

小结:象这种星星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就可以用过去学习的方法分一分、棑一排、数一数进行统计,而要统计像经过的汽车,抛圆片的结果就不能用分一分、棑一排的方法,那我们就可以用画勾的方法统计。画勾之前,我们还需要先……(分)然后……(记)最后……(填)小朋友们,统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就一定会学会更多的本领。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 篇3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认数(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十”,知道10个一是1个十,初步感受十进制;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了解这些数的数值,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初步学习估计物品的数量,培养学生初步的数感。

3.让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宴事物,渗透应用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认识计数单位“十”)

1.谈话:小朋友喜欢玩吗?你们最希望到哪儿去玩呢?悄悄地告诉同桌。老师猜,小朋友一定非常希望到儿童乐园去玩吧。(多媒体出示儿童乐园情境图)谁能用学过的数说一说?

[设计意图: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创设展现数学趣味性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爱玩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一年级学生。以到儿童乐园去游玩作为引子,会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上课伊始便能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全新的学习环境之中,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谈话:在我们已经学过的数中,最大的数是几?在认识10的时候,我们曾经把10根小棒捆成1捆,还记得吗?那是一次重要的操作,让我们再做一次。请同学们把小棒拿出来,数出10根小棒捆成一捆。(学生动手捆小棒)

3.谈话(出示图:10根小棒一捆):捆前是多少根?(10根)我们用1根代表一,捆前是几个一?(在10根下面板书:10个一)我们用1捆代表几?(十)1捆就是1个十。(在一捆下面板书:1个十)你们看,10个一和1个十有什么关系?(板书:10个一就是1个十)闭上眼睛再想一想,一是什么样的?十是什么样的?10个一是什么样的?10个一与1个十是什么关系?想明白了吗?

4,谈话:1个十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例如,10枝铅笔捆成1捆,这1捆就是1个十,有人要买10枝铅笔就不用一枝一枝地数了,拿出1捆就行。再如,10个羽毛球装成一筒,这一筒就是1个十,有人要买10个羽毛球,只要怎么办?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和建立起来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计数单位“十”的认识过程,对于这样重要的数学概念,花费足够的气力形成清晰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安排学生操作、看图并想象,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十”的表象,列举成捆的铅笔和成筒的羽毛球,不仅丰富“十”的表象,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学生会自觉地把1个十看成10个一,在接下去数小棒时就会自觉地先取出1捆,而不是一根一根地数。]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认识11~20各数)

1.谈话:在课桌上摆12根小棒,怎样摆容易清楚地看出是12根?请在课桌上摆一摆。

(学生摆小棒,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摆法)

预计一般都会摆成1捆另2根,展示一个学生这样的摆法。

提问:你来数一数这是不是12根。(从10数起,11、12)这种摆法看得清楚吗?如果有其他摆法,先检查是不是12根,再让大家评议这样摆是不是容易看清楚。

小结:让我们摆12根小棒,就先摆1捆,再摆2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有效激活学生数数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数数活动。]

2.提问(出示三幅图:1捆另1根,1捆另3根,1捆另8根):你能数一数每幅图中各有多少根小棒吗?(指生数后教师分别板书:11,13,18)谁愿意来说一说是怎样数出中间一幅图有13根小棒的?

3v谈话:小朋友们都学得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你们。我说数,你们摆小棒,摆好后同桌互相检查。

(出示14根、16根、19根小棒,让学生摆一摆)

4.提问:如果在19根后面再添1根是多少根?20R怎么摆?

提问(待学生把散放的10根小棒捆成1捆后再提问):这里是把几根小棒捆成1捆的?又捆成1捆有什么好处?2捆是2个什么?是多少根?(2捆是2个十,是20根)

5.让学生看书第78页。在两个()里填上数。

完成后再说一说身边的数哪些是11~20。

[设计意图: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自主探索空间,让学生经历发现物体个数11~20的表示方法和运用这种方法表示物体个数的过程,并通过活动体会到数学学习不但要观察,还要动脑想、动手做。在教学的关键处,教师要作细致的教学处理:充分发挥单位“十”的表象作用,在认识单位“十”的基础上认识11~20各数。教学认识20时,先利用数数经验,19添上1是20,再讨论“20根怎么摆”。引导学生再一次建构“十”,进而以“十”为单位认识20。]

三、实践应用,质疑深化(巩固11~20各数)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抓一把小棒,数一数有多少根。如果超过10根,要想办法使人看得清楚;如果不够10根,放下重新抓。

(学生活动后指名说出抓的根数和自己的处理方法)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要及时注意反馈,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同时,尽量让学生通过活动品尝成功的喜悦,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请拿出尺子,看着尺子上的数,从0读到20,手指着数读给同桌听。

(出示尺子图,再指认11、15、17等数)

提问:尺子上的数越往右边越怎么样?

3.“想想做做”第3题。

数数给同桌听,一人从7数到17,另一人从11数到20。

4.“想想做做”第4题。

谈话:图中画了一些草莓和雨伞。先估一估是多少,再数出来,看一看自己估得怎么样。要注意一定先估再数,不能数好了把数出的数作为估的数。

(指定几人说出估计的数,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再让学生数,数后评议学生的估计)

谈话:估计物品的数量是一种能力,今后还要多练习。为了清楚地看出草莓和雨伞各有多少,你还可以在书上怎么办?(引导学生数出10个并圈起来)

5.“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看书上插图)

谈话:你在哪里见到过这样的数?(如果学生不认识,就告诉学生这几幅图分别为公共汽车上标明的几路车、指挥车辆或行人通行的红绿灯标志、一袋大米的千克数、电梯里面楼层的牌子)

你会读出这些数吗?读给同桌听。

提问:读了这些数,你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6.“想想做做”第6题。

谈话:请在数学书上数出1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然后重新数,数出20张纸,用手捏一捏,再看一看有多厚。两次的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这说明20与10相比怎么样?

7.“找朋友”游戏。

一名学生报数,对号学生说到。

[设计意图:有层次地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掌握数数方法,会表示11~20各数,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感。抓小棒,用手捏10张、20张书页,凭触觉感知数的大小;读米尺上的数,按顺序数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感受数的大小关系;估计物品的数量,加深对数的多少的体验;启发学生捆小棒,自主建构“十”的模型,加深对计数单位“十”的认识;“找朋友”游戏,了解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在这个过程中,无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四、总结评价,延伸拓展(应用11~20各数)

1.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学到了什么知识?你对哪些学习内容最感兴趣?

[设计意图:其实放手也是美丽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是为了激发学生去探索,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课尾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索、归纳小结、相互补充、共同完善、融会贯通,比由教师小结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2.谈话:我们这节课认识了10个新的数,课后留心观察在哪里能见到这些数。

左公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篇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探究“左公柳”这一名称的由来,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2.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凄课文,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重点难点

1.重点:探究“左公柳”这一名称的由来,了解左宗棠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体会他在收复新疆失地和建设西北边疆中表现出的满腔爱国热忱。

2.难点:体会部分句子的含义以及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情感。

教具准备:收集左宗棠的图片以及文字资料。教学过程

一、读词导入,了解左宗棠

1.教师出示下列四字词语卡片,全班一起读一读。

挺身而出 力排众议 千辛万苦 慷慨激昂 铁骨铮铮 主动请缨 以身报国 忠义之举 刚毅坚韧 视死如归 置之度外 年逾花甲

2.引导学生发现:同学们,请你们再轻声地读一读这些词语,你们一定会有所发现的。

3.指名反馈: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词语都和一个人有关,都是用来形容左宗棠的。)

4.介绍左宗棠。

左宗棠(1812~1885):晚清军政重臣,湘军统帅之一,洋务派重要首领。字季高、朴存,号上农人,湖南湘阴人(今湖南湘阴县界头铺镇)。1881年夏,调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1884年6月,奉召入京,再任军机大臣。时值中法战争,法国舰队在福州马尾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全军覆灭,左宗棠慕命督办福建军务。ll月抵福州后,积极布防,并组成“恪靖援台军”东渡台湾。L885年病故于福州。著有《楚军营制》(附条规),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

二、探究由来,体会人物品质

1.教师:同学们,这个左宗棠和“左公柳”这一名铝称的由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我们再读课文。

2.学生带着问题,静读课文,思考。

3.指名反馈:左宗棠和“左公柳”这一名称的出来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人们为了纪念左东棠,便将这柳树称为左公柳。)

4.教师导读: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左宗棠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读课文,想一想,文中叙述了左宗棠的哪些事情? 5.集体反馈。

第一件事:新疆将被侵占,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并主动请缨,收复了新疆失地。

第二件事:左宗棠在征战中不忘建设新疆,为新疆戈壁植下了一片树林。6.引导学生联系这两件事情,说说人们用“左公柳”纪念左宗棠的原因。

7.教师小结:是呀,如果没有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并主动请缨,收复了新疆失地,新疆有可能已经被外国人侵占;如果没有左宗棠为新疆戈壁植下了片片树林,玉门关今天就不会有“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所以.人们用“左公柳”纪念左宗棠,这就是“左公柳”这一名称的由来。

8.教师:了解“左公柳”由来的同时,我们对左宗棠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你从课文所述的两件事情中,感受到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指名反馈:爱国、坚韧顽强、睿智、祝死如归、不屈不挠)

9.教师导读:同学们,左宗棠的爱国、坚韧顽强、睿智、视死如归、不屈不挠全都流露在他的言行举止中。请大家再读课文,画出左宗棠令你感动的地方。10.集体反馈。

教学步骤:⑴指名反馈令自己感动的语句,并说说自己感动的原因。⑵引导其他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不同感受。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关键的语句如下:

“眼看新疆将要被外国人侵占,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挺身而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新疆失地。”

“他慷慨激昂地反驳道:„天山南北粮产丰富……如果放弃新疆,无异于给侵略者留下进攻我国腹地的缺口!‟”

“这位铁骨铮铮的六旬老人主动请缨,他以身报国的忠义之举和满腔的爱国热忱折服了满朝文武。”

“那是一个令人神伤的夜晚……马不停蹄地赶往千里之外风烟滚滚的战场。” “啊,原来……但是他已完全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就是这位年逾花甲的老将军,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率部完成了收复新疆失地(除伊犁外)的伟业。”

11.教师小结:是呀,同学们,当时的左宗棠年逾花甲,但他为了祖国仍挺身而出,率兵出征,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他的满腔热情感动着我们,他的精神可敬可佩。

三、总结深化,激发学生爱国热情

1.教师:同学们,通过导游的讲述,我们全面地了解了左宗棠爱国的忠义之举。当老师回头看破[ 棵柳树和时候,和作者有一个同样的感受。那就是——(教师出示语句,学生读)

“这哪里是一株普普通通的柳树?它分明就是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之树!”

2.指名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教师小结:同学们,这是一株酱普通通的柳树,但这株柳树是无数爱国将士们不屈不挠、坚韧顽强的精神的象征。作者是在赞扬柳树,更是在赞扬尤数热爱祖国的中华的英魂。

4.拓展思维:作为新时代的你们,能为祖闰做些什么呢?(热爱祖国,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做贡献。)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同学们,又一个爱国志士用他们的铿锵言行感动了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好好学习,将来为建设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自己深受感动的段落。

2.搜集资料,进一步阅渎有关左宗棠的故事。3.多音字注音。冠?uān()乘chén?()累léi()?uàn()shèn?()lèi()

纤xiān()度 dù()奇 jī()

qiàn()duó()qí()4.先把句子补充完整,再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⑴这柳树高大茁壮,身姿,枝条,树冠如。⑵这 在戈壁滩上的刚强之树,大有、!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5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学生自备画图用直尺。【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初步建模 1.图片:感知“间隔”

师(出示学校或广场树木、路灯、建筑等图片):熟悉吗?用数学的眼光看一看,这些景物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板书:间隔)2.站队:认识“一一对应”

师:树和树之间、柱子和柱子之间、路灯和路灯之间有间隔,咱们同学站队的时候有没有间隔?谁愿意到前面来站一站?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个人,几个人几个间隔?再来一人,几个人几个间隔?你发现了什么?(生:人比间隔多1个)为什么呢?先不管这个同学,从前面看,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一个同学一个间隔,怎么样?有规律吗?这种现象在数学上叫做“一一对应”(板书)。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人,人数和间隔数相比怎么样?如果继续往后排,排到墙,没法站人了,几个人几个间隔?人与间隔怎么样?一一对应,相等了,是吗?这节课我们就应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一些新问题。【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有趣的排队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间隔现象有新的认识,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二、探索规律,建立模型 1.猜测

师(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先猜一猜,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呢? 2.找规律

师:猜测毕竟是猜测,究竟哪一个结果正确呢?还需要进行更细致的研究。咱们能不能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摆一摆,或者画一画?用你们自己的方式找一找这其中的规律,好吗?请大家用一一对应的眼光看一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3.展示交流,总结规律

师:哪个小组是用小棒摆的?先上来说一说。(板书:棵数 间隔数)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哪个小组用了画图的方法?还有不同的画法吗?除了画图,摆小棒,还有用其他方法的吗?通过各小组的研究,我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规律,是什么?(棵数比间隔数多1)4.优化方法

师:在刚才找规律的过程中,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有的同学研究了几根小棒,有的同学画了图。比较一下,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捷?为什么?如果画图的话,怎样画更简捷?以后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也可以像今天这样,把大的变成小的,把多的变成少的,从简单的例子入手进行研究,这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学习方法。学会了吗? 5.验证规律

师:刚才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是不是正确呢?一起来验证一下。用一条线段表示20米长的路,每隔5米栽一棵,一共分了四段,栽了几棵树呢?棵数与间隔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多这一棵? 6.应用规律

师:这个规律能不能用到100米的小路上?哪个结果正确呢?谁来解释一下算式的含义?(强调100÷5的意义,即求出的是间隔数)7.拓展与深化

师:如果是1000米的小路,能栽多少棵树?如果是10000米呢?都多一棵。这一棵是哪一棵?如果这一棵不栽,会是什么情况?想象一下。这时候棵数和间隔数怎么样?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另一头也不栽呢?你还能发现什么规律?看来这里边还有很多的学问呢!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

三、拓展应用 1.路灯题:在一条全长2千米的街道两旁安装路灯(两端也要安装),每隔50米安装一座。一共要安装多少座路灯?

2.垃圾箱问题:为净化环境,公园沿一条600米长的小路一侧设置垃圾箱,每隔30米放一个(路的一头不放),一共需要多少个垃圾箱? 师(总结课题):刚才大家说的都像植树问题,人们也把具有这一类特点的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类似于植树问题?公园里还有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再帮着解决解决。(出示课本118页例2)

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6

1、认识并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词语。

2、通过重点句子体会人物品质。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心情。

3、学习袁隆平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

1、体会袁隆平坚持不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2、理解课文中对袁隆平的描写。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神农氏”吗?(生答:知道或不知道)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生介绍搜集的资料)

2、神农氏真是非常的神奇,我们来认识一下他。教师简介神农氏。(出示课件)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他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因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成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

3、神农氏是这样一个伟大的任务,那么,你知道当代神农氏指的是谁吗?(生答:袁隆平)袁隆平为什么会被人们称为“当代神农氏”呢?今天,我们就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二、合作交流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扫请文字障碍。

2、指名读本文词语,并说说对这些词语的理解。

3、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袁隆平的事迹。

4、教师简介袁隆平。

三、品读感悟

1、自由读文,思考:袁隆平为什么会被誉为“当代神农氏”?从文中找出具体说明的句子来。 课件出示:

袁隆平先生培育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一大奇迹。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袁隆平先生是杂交水稻的创始人,是世界杂 交水稻之父。 ⑴、齐读这句话。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袁隆平是一个让中国人为之骄傲的人,他的成就让世界瞩目,让国人自豪。) ⑵、你知道“奇迹”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吗? (奇迹:出乎意料的不平凡的事。)

⑶、为什么说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的成功是世界的奇迹呢?

(因为在全世界,这是一个不可攻克的难题,在此之前,没有人取得成功。现在,我们中国的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终于获得了成 功,这是出人意料、举世瞩目的,所以称为奇迹。)

2、过渡:袁隆平凭借着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成功培育出了杂交水稻。那么,课文中哪些语句能体现出袁隆平伟大的科学精神呢?请大家找一找,画一画。

3、课件出示:

粮食,粮食,有什么办法能增加粮食产量呢?袁隆平,这个普通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忧心忡忡,心急如焚。 ⑴、指名朗读这句话。

⑵、你知道“忧心忡忡”“心急如焚”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 ⑶、这两个词语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当西方学者断言“搞杂交水稻是对遗传学的无知”时,袁隆平偏偏要啃这块“硬骨头”。你体会到了什么? (用“偏偏”表现他迎难而上的决心,“硬骨头”突出这一任务的艰巨。)

4、课件出示:

他卷起裤腿,脚踩污泥,头顶烈日,手持放大镜,像大海捞针似的在稻田里逐株逐穗地寻找。灼人的阳光晒黑了他的皮肤;小刀

似的稻叶刮得他脸上、手上、腿上发痒发痛;汗水如注,一行行、一滴滴地透过稻叶,滴进水中。 ⑴、指名朗读这两句话。

⑵、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两句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细节的描写,比喻的修辞方法,表现寻找的困难,即这种试验的难度之大,体现袁隆平坚忍不 拔的精神。)

5、课件出示: 第一天,没找到。 第二天,没找到。 第三天,还是没找到。

⑴、你从上面三个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体现时间漫长,表现袁隆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精神。) ⑵、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6、课件出示:

袁隆平和助手们跳进水沟,小心翼翼地把稻株连根带泥挖了出来。 ⑴、这句话,表现了科学家们怎样的心情?

(表现了科学家们对实验成果的珍爱和成功时的喜悦。) ⑵、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指名朗读这句话。)

7、课件出示: 像慈母似的抚摸着。

你体会到了什么?(比喻句再现袁隆平当时兴奋、喜悦、失而复得的复杂心理。表现他对自己研究成果的珍爱,对科学事业的热 爱。)

8、课件出示: 不论是晨曦初露,或是日落黄昏;不论是晴空万里,或是阴雨霏霏,袁隆平都时刻守护在试验田边,精心培育。

⑴、你从这个句子的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

(这句话能够体现出他一丝不苟,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坚持不懈的精神。) ⑵、句子中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精神? (不论……都……,守护,精心)

四、巩固延伸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了解到它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本文全篇采用倒叙手法,开篇下那突出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的伟大意义及获得的高度赞誉,同时也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2、这么写,你认为有什么作用? (更能突出人物的伟大精神品质。)

五、布置作业

1、积累词语,熟读课文。

《晏子使楚》教学及设计意图 篇7

1.会写14个生字, 会认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侮辱、威风、矮小、冷笑、为难、规矩、招待、囚犯、出息、大臣、柑橘、盗贼、取笑、笑嘻嘻、赔不是、实话实说、面不改色、安居乐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晏子能言善辩的才能和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 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讲“wōwówǒwò”的故事。 (小结:说话一定要严谨, 不然要闹笑话)

2.说到说话严谨, 有艺术,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能言善辩的政治家, 你都知道有谁?

3.介绍晏子:出示晏子资料;师讲解。

引:我们今天就要走近这个外交家, 感受他的外交风采。

【设计意图】课文围绕人物的语言进行, 引题运用一个言语笑话, 让学生体会到说话严谨的必要性。继而引出主人公晏子, 介绍晏子生平, 水到渠成。

二、解题

1.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晏子”。

“晏子”原名“晏婴”, 为什么称他为晏子呢?

你还知道哪些人的称呼中也带“子”吗?

(小结:看来, “子”是古代对有贡献的男子的尊称)

2.“使楚”。使:出使。

3.解题:晏子出使到楚国去。

引:读过这个故事吗?读过3次?5次?了解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 对晏子这个称呼有了认识, 更增对晏子的敬佩。

三、检查预习

1.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3.找一找。这篇课文是根据古文改编的, 原文中有这样一些词:

张袂成荫 挥汗如雨 比肩继踵

(1) 会读吗?

(2) 这几个词的意思藏在课文中, 快速读课文, 找一找, 画出来。

(3) 这三个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预设:人多)

(4) 今天, 我们常常会用到这些词, 还有一些相似的词。如:摩肩接踵、挥汗如雨、举袖成云。也是形容人多的, 我们读一读, 记住它们。

4.抄一抄。齐读所有词, 选5个抄一抄, 积累。

5.找关键词:侮辱。

引:所有这些词中, 有一个词很关键, 它推动故事的发展, 你能找出来吗?为什么你找这个词?

【设计意图】学语文要注意学以致用, 这是每个语文教师时时应该记住的。但是教学字词时不能单纯只教学字词, 要注意创设语境。词不离句, 句不离段, 一个词也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围绕关键词就能概括出整篇故事内容, 所以“字词小环节, 可有大作为”。

四、梳理文脉

引:那么, 围绕“侮辱”这个词, 你能提些什么问题呢?

1.生提问:为什么侮辱?怎么侮辱?结果如何?

2.小结学法:像这么长的课文, 有时我们就可以围绕重点词, 提出问题, 再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思考, 就能更快地梳理清文章脉络。

3.让我们再读读课文, 从课文中找一找关于这些问题的关键词, 画一画。

4.谁能用关键词来概括说说这些问题的答案? (生口述)

5.师板书:开狗洞……

6.你能看着板书, 结合自己的话, 把晏子使楚的过程简单地介绍一下吗?

7.总结:作者就是通过这三个故事, 把晏子使楚的经过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设计意图】从学字词过渡到梳理文章, 非常自然。抓住关键词不但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 还让学生进行了发散性的提问。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梳理出文中的三个小故事, 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 形成能动善思的课堂。

五、体会“口才”之妙

1.楚王一次又一次处心积虑地侮辱晏子, 结果怎样?从文中找一找, 画出来———“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2.晏子凭什么本事赢得了楚王的尊重? (预设:口才)

3.让我们走进第一个故事, 体会晏子高超的语言艺术。读这个故事, 画出晏子的语言。个别汇报读、齐读。

4.引:有人说, 晏子的语言妙在话中有话, 你能读出这话中之话吗? (出示:这是个狗洞, 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 才从狗洞进去。如果我从狗洞进去, 楚国就是狗国) 在什么情况下, 楚国是狗国?

5.引:其实这就是晏子话中藏着的话呀, 齐读。可是晏子为什么不直接说 (出示语段1:晏子看了看, 对接待的人说:“如果我从狗洞进去, 楚国就是狗国。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 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而要这样说呢? (出示语段2:晏子看了看, 对接待的人说:“这是个狗洞, 不是城门。只有访问‘狗国’, 才从狗洞进去。我在这儿等一会儿。你们先去问个明白, 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

6.读一读, 比一比, 想一想为什么? (生读, 答)

【设计意图】晏子明明可以针锋相对, 说话却如此委婉。为什么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也引出了一些大胆的猜想。其实答案无所谓对错, 重要的是, 引起了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兴趣。

7.其实, 这个故事有个背景。PPT显示出晏子使楚的时代背景———

在齐景公即位的第二年, 由于他在晋国访问时的狂妄态度, 引起了晋国高层的不满, 于是派出军队对齐国实施攻击。齐景公一开始并不在意, 但后来晋国军队几乎兵临城下, 使得他不得不服软。通过这次教训, 景公意识到单凭齐国的力量是无法与晋国抗衡的, 于是他将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国, 决意与楚修好, 共抗晋国。但是, 楚王目空一切, 狂妄自傲。晏子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使楚国。

【设计意图】此时出示的时代背景, 更加引发学生的思考。晏子是因为自身是个外交官, 应该有一定的风度吗?是因为他身负重任, 不能有辱使命吗?是因为他懂得用尊重换取尊重的道理吗?这些对课文语言深层次的解读, 是学生研读的乐趣所在。

8.个性化朗读。通过了解故事背景, 你对晏子的言行有了更深的理解吧。谁来当当晏子, 读读他说的话。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生读师点评)

【设计意图】朗读怎样才能个性化———必须是在自己深刻的理解下!理解成什么样, 就能读成什么样。

9.点出“计”之妙。

引:这真是棉里藏针呀!在这次与楚王的交锋中, 晏子用了什么计策?

【设计意图】晏子的话看似委婉, 实则寸步不让, 滴水不漏, 是非常耐人寻味的。这个“计”就藏在话中。这里提出的问题, 也引出了课外阅读的内容, 将课堂进一步拓展。

10.拓展———朗宁的故事。 (请生读)

加拿大外交官斯切特·朗宁, 1893年出生于中国湖北, 是喝中国妈妈的乳汁长大的。他回国后, 在30岁时竞选省议员, 反对派诋毁他, 说:“你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 你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

朗宁坦然地反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结课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 篇8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11~12。

教材及学情分析:

这节课主要教学两步连除或乘除混合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例题及习题大多以图文结合为主的呈现形式寓信息于画面和对话中,以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和利用条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的经验是用连乘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这就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提供了可能。

本节课还有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寻找条件之间的关联性,进而构建数量关系模型,培养学生运用综合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深化对相关数量关系的认识,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或从所求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价值,能用两步连除或乘除混合正确解决问题。

2.运用几何直观等手段,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感悟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建模意识。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究,激活经验

1.观察分析。

师:同学们爱看书吗?(出示主题图)今天跟老师一起去图书馆参观一下吧。

师: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学生收集信息: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224本书)

师:管理员要将这些书放到两个书架上,每层都要放,而且要放得一样多,应该怎样放?你能帮助管理员解决这个问题吗?用算式把你的想法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该环节的教学对教材中的主题图进行了一番修改,这样使应用题变成了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利于学生理解。“应该怎样放”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比教材中“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多少本书”的问题更有探究性。】

2.交流思路。

(师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

方法(1):224÷2=112(本) 方法(2):2×4=8(层)

112÷4=28(本) 224÷8=28(本)

师: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信息求的?

师:为什么用除法或乘法?(课件动态演示每种方法平均分的过程)

方法(1):把224本书用一个大长方形表示,先平均分成2份,再用除法求出每个书架有112本书,最后求出每层放多少本书。

[224本] [?本][112本]

方法(2):每个书架有4层,先求出两个书架有8层,再用除法求出每层放多少本书。

[?本]

【设计意图: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自主探寻解决问题思路的过程。“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根据哪两个信息求的”等问题,既是引导学生思考方向的发问,又是综合法策略运用的体现。几何直观能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既沟通了图形与算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又丰富了知识的表象,建立了应用连除或乘除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尝试检验。

师: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有28本书对不对呢?我们可以怎样检验?

【学生可以用28×4=112(本)、112×2=224(本)或2×4=8(层)、8×28=224(本)来检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结果进行检验,既沟通了与前面学习的用两步连乘解决问题之间的关系,又使学生构建了良好的认知结构。】

4.反思比较。

师:这两种方法在解题思路上有什么不同?在解决问题的策略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比较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这个环节,旨引导学生思路上求异、策略上求同,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二、尝试实践,迁移经验

师:刚刚大家用不同的方法帮阿姨解决了问题。(课件出示下图)看,这里还有一些书呢!

[,][。]

1.学生了解信息,尝试解决问题。

2.呈现学生的解题方法。

方法(1):2×5=10(本),30÷10=3(层);

方法(2):30÷2=15(套),15÷5=3(层)。

3.交流:根据哪两个信息求出了什么?为什么用乘法(除法)?

4.直观出示乘法和除法的解题图示。

方法(1):

方法(2):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是上一个情境的延续,在同一个情境里安排了两次不同的放书活动,且这两个活动中数量之间的关系迥然不同。这个情境是“等份除”及“包含除”的综合运用,数量关系复杂,且不易发现。安排这一环节,既让学生用刚刚习得的方法、经验解决当前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更多的数量关系,实现“以一例带一片”的教学目的。】

三、拓展应用,丰富经验

1.师:有位小朋友生病了,医生给他开了一瓶药(出示下图),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你能解决吗?试试看。

(若有学生质疑或做不出来,师追问:为什么做不出来?)

生:少条件。

师: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出示:这瓶药一共有150片)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是根据什么条件求的?为什么这样列式?)

【设计意图:将教材中“一共有150片”这个条件省去,旨在引导学生寻找条件间的关联性,有效构建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使他们懂得从问题出发思考问题解决的策略。】

2.出示题图(如下)。

[共384箱]

师: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两步计算的问题吗?

生:平均每辆汽车每次运多少箱?

师:用一句话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并说说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设计意图:教学中没有直接出示问题,而是要求学生自己提出两步计算的问题,这其实就是学生寻找条件之间关联性和构建数量关系模型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根据两个已知条件解决一个问题,再根据这个结果与已知条件的关联性提出另一个问题。同时,“用一句话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叙述出来”既是图文应用题向文字应用题的过渡,又是培养学生整理信息能力的需要。】

3.师:周末的时候,小明和小刚去买羽毛球拍(出示下图),请你来帮他们算算,每个羽毛球拍多少元?

(1)出示学生的三种解法。

方法①:192÷2=96(元),96÷4=24(元);

方法②:2×4=8(个),192÷8=24(元);

方法③:2+4=6(个),192÷6=32(元)。

(2)组织学生讨论,辨析对错。

(3)师(小结):看来,在解决问题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把教材中“我们每人买2个羽毛球拍”改成“小明买2个羽毛球拍,小刚买4个羽毛球拍”,目的是为了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不让学生以为学习了连除或乘除解决问题,所有的习题都要用这种方法解答,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通过辨析,启发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结合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运算意义,弄清相关联的两个条件之间可以建立怎样的关系。】

……

总的设计说明:

整个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用解决问题的理念指导应用问题的教学,具有问题色彩、探究意味,突出了综合法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应用,并借助几何直观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思路,理解解决此类问题时每一步算式的意义。同时,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应用四则运算的意义以及积累的经验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促进数量关系的理解,感悟解题策略,积累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经验,从而使他们在数学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小班音乐教案设计及意图 篇9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学会倾听、并基本掌握游戏玩法,能自编动作。

2、能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会根据音乐的节拍、速度、情绪,用不同的表情、动作表演不同的角色,提高孩子灵敏地反应能力。

3、幼儿能体验愉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1、活动前熟悉音乐的节拍、曲式结构、力度、速度等。

2、小兔、大灰狼以及各种其他动物头饰若干,各种蘑菇、大树等森林道具若干。

3、游戏场地上画好圆圈。

活动过程:

一、欣赏乐曲,为游戏进行打基础。

教师放录音,让幼儿欣赏音乐,启发幼儿听辩音乐的变化,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

教师指导:请小朋友仔细听,用什么样的音乐形象来表现最合适?(分曲一、曲二欣赏)。对,这段曲子里就藏着一个小兔与大灰狼的故事。

注:引导幼儿分辨出:曲一:高音很跳跃,表现灵巧、活泼的小兔;曲二:音低、节奏紧凑、速度较快,表现凶恶的大灰狼寻找食物,追吃小兔的情景。

二、鼓励、引导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即兴表演、创编动作(二遍)。

1、全体扮小兔表演

启发幼儿想象:开始时,小兔子在愉快的、高兴的跳着;它们会怎样做?(启发用动作表现)但当它们遇到大灰狼后,小兔子会怎么样?——害怕、逃跑、藏起来,那应该怎样表现?(请幼儿模仿),可是,到哪藏呢?应该怎样藏呢?

教师及时发现,选取好的动作及时鼓励肯定。

2、全体扮大灰狼表演。

现在大灰狼出场了,你们看见的大灰狼是什么样子的?当老狼正饿得肚子咕噜咕噜叫,但却没发现有好吃的时,它会怎样做?(动作表示)当老狼突然发现有许多小兔子时,它又会怎么做?用动作表示一下。

三、新授游戏

《左公柳》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范文 篇10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领会在逆境中,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适当的让步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了解雪松能在逆境中生存的原因。

教学难点:

联系课文内容及生活实际,理解“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地发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山谷中的谜底》(揭题,齐读)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在这山谷里存在着一个奇异的景观(板书:奇异景观)

(出示)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引人注意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柘、女贞等杂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同学们还记得这景观到底有什么奇异的地方吗?

指导朗读

【复习上堂课“奇异景观”的奇异之处,让学生清晰了解东西坡的差异,紧扣“差异”对“奇异景观”有明确的认识。明确“奇异景观”这条文章主线,提出第一个问题,奇异景观是什么?】

二、引导解读“弯曲”“反弹”

1、这一奇异的景观始终是个谜,谁也不知道谜底是什么。直到1983年的冬天,两个旅行者的到来才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学生自由朗读)交流

2、让我们先来看看谜底

出示:东坡雪大,其他那些树,因为没有雪松这个本领,树枝都被积雪压断了,渐渐地丧失了生机。而西坡雪小,树上少量的积雪根本就压不断树枝,所以除了雪松之外,柘、柏、女贞之类的树种,也都存活了下来。

3、谁来读读这段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形成这一奇异景观的原因是什么?

【扣住“奇异景观”这条文章主线,提出第二个问题,奇异景观的成因。】

4、交流:

(1)东坡雪大

(2)松树有这样特殊的本领

形成东坡只有雪松一种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我们先来看第一个,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特别大。读读第三自然段的前几句话,找一找,哪些词告诉我们雪下得特别大?

出示“1983年冬天„„厚厚的一层雪。”让我们来读出这雪的大。

你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雪大了?

学生找出词语,交流,指名读词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漫天大雪吧。(欣赏雪景)

出示词语:大雪纷飞、漫天飞舞、厚厚的一层雪

指名读、齐读

5、东坡是这般鹅毛大雪,那西坡是这样的景象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对比)

【本文是一篇哲理性课文,学生的学习困难主要在于,如何在叙事中体会文章最后揭示的深刻道理,即“对于外界的压力,可以通过正面抗争去战胜它,但有时也需要像雪松那样先弯曲一下,作出适当的让步,以求反弹的机会。”此处对于东坡大雪的设计,充分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到东坡生长的植物所面对的压力究竟有多大,不弯曲,只会被毁灭。此外,再次扣住东西坡“差异”,与前文“奇异景观”相呼应。】

6、东坡与西坡的雪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在东坡生存的植物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板书:压力大)这是形成这一奇异景观的一个外部因素,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谜底中揭示的雪松的一个本领。

7、出示“当雪积到一定程度时„„苍翠挺拔的身姿。”读读这段话,找一找,雪松到底有什么特

殊的本领?

(富有弹性、弯曲、反弹)(相机板书:弯曲、反弹)

假如,我们此刻就是这茫茫大雪中的一株雪松,让我们一起来对抗大雪吧。

(老师指名上来表演,伸出手臂一起演示大雪压松的情景。边演示边读。)

8、如果你就是这其中的一棵雪松,我想问问你,当你面对着大雪的时候,为什么要弯曲,而不

是硬抗到底呢?

9、雪松的这种富有弹性的枝丫经过了长期严峻的考验,当雪松刚刚挺直,大雪又来袭了。大雪

不断地“积”(出示),积到一定程度松枝就向下“弯”(出示),待枝上的雪“落“(出示)下,松枝又“弹”(出示)回去,就这样(点读)“积、弯、落、弹”

完整出示“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不论雪下得多大,雪松始终完好无损。”(引读)

【在理解了雪松的本领后,再回归到语言文字,进一步品味雪松本领的特殊之处,从理性提炼回归到感性描述,品味作者语言文字的味道,反复体验雪松在大雪面前那种顽强而机智地对抗,用认同式阅读,在雪松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建立起对雪松的情感。】

10、大雪过后,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雪后的青松。此时的雪松是什么样的?

东坡的雪松在大雪过后依然如此苍翠挺拔,形成了这道奇异的风景。让我们一起再次回顾一下这奇异景观的成因(齐读谜底)

【在学生积累了对雪松肯定的情感的前提下,让学生进入情境,通过切身体验,来诠释文章最后揭示的深刻道理,有效地做到披文入理,从容自如,学生的理解水到渠成,在解决了第二个问题的同时,也为第三个问题的回答打下了伏笔。】

三、引导感悟“能屈能伸”

1、这谜底看似简单,但许多人都曾尝试过要揭开这个谜底,却都没有成功,直到这两位旅行者的到来。值得称道的是,这两位旅行者不仅解开了这个谜,还从中得到了有益的启示。这奇异的景观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呢?

2、请同学们读读旅行者的话,你能从中读懂什么?

在对待外界压力时有哪两种解决的途径?(正面抗争,弯曲以求反弹)

【紧抓线头,抛出第三个问题:奇异景观给人怎样的启示。旅人得到的启示是文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有了前置设计,让学生把自己当做雪松的前提下,对于面对压力的两种抗争途径,学生已有了很好的体会。】

3、同学们,在你们所知道的历史故事中,有这样面对压力选择先弯曲,再抓住时机反弹的例子

吗?讨论讨论,用几句话简要的话来介绍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

【课后作业设置中有对文中揭示哲理的话的理解,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谈谈。个人认为,学生的人生阅历有限,生活中难有此类感受,所以我设计了学生联系历史故事来谈谈感受。从而也能检验,学生是否真的掌握了文章所揭示的哲理。】

4、在这些故事中,他们的弯曲是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寻求机会反弹是为了更好的——发展

5、是啊,面对大雪,松枝的弯曲不是„„,而是为了„„

6、让我们牢牢记住:“确实,有时弯曲不是屈服和毁灭,而是为了生存和更好的发展。”

【最后再次回归文本,用反复咏叹式地朗读让学生牢牢记住文章所揭示的哲理,加深印象。】

7、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到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的一条山谷里观赏到了一道奇异的景观,了解了这奇异景观的成因,并从中获得了有益的启示。

四、课后作业

以《雪松留给我的启示》为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的经历,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17山谷中的谜底

奇异的景观???

弯曲生存

压力大

上一篇:科研单位十三五规划下一篇:工程项目沟通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