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2024-10-04

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精选8篇)

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篇1

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 财务其它 >> 论文正文→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作者:袁志刚发布时间:2006-10-17

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对高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 筹资

一、随着我国正发生着重大改变高;从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获得的科研及科技服务收入也明显增加,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必然会逐渐变化,向非全额拨款事业核算单位转变.2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各类市场对外开放,民办高校和股份制高校等多种所有制高校数量大幅增加.这部分高校的运行及财务管理大多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其高效的办学效率、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示范作用日益显着,推动着高校财务管理向国际化方向前进.旧的传统高校财务管理观念

及方法将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3、新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的实施,也为高校财务管理深化改革铺平的道路.如以高校为会计主体、采用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改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结存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采用新会计平衡公式等,无不预示着高校财务管理正面临着巨大突破,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研究人员都任重道远.二、高校财务管理的面临的问题

高校虽然是人才集聚的地方,的财务部门和其它行政部门,重部理体制落后高校发展需要..1产闲置不用、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2.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尝试多渠道筹资,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忽视.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及股票融资,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3、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与世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高校既是我国人才培养基地,也是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

一.丰富的研究和发展人力资源、长期的科研活动形成的科技成果等较大部分不能从反映学校经济活动状况的财务报表和资料中体现出来.科技投入重研究轻应用,重科研论文轻推广应用,重投入轻产出.资金投入效率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有存在着较大差距,知识产权意识薄弱.4、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5.不少学校的管理纠正.严,保管不善...首先是体制,在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参预率不高;校办产业、总务后勤及基建等二级财务部门往往各自为政.资金的流动和财产流动管理脱节,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设置了制度障碍;其次是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较差,许多高校虽设有管理科,但人员很少,仅为会计人员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其职能也仅仅是人员职称、票据等行政性工作.再次,长期的上拨下用,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的财务核算和经费分配管理习惯,仍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高校会计和管

理工作.会计人员习惯于记账算账等日常核算工作,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所占比重小.许多的高校领导,非常注重教学和科研,注重争取上级教学科研拨款和学生收费工作,但往往忽略学校的“内在修养”,忽略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和学校声誉对筹资的巨大作用,忽略已获资金的使用效率.许多高校都有这样一种现象,每年的十二月,支出速度加快,金额巨大.究其原因很多,无一不充分表现出高校理财理念的落后和财务管理观念和方法的滞后.本文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相关文章列表:

论高校教育惩戒权的程序控制

浅议e

财务治理与财务管理之异同

北京某高校教工主要慢性病患病状况及危险因素调查

普通高校信贷资金财务风险的控制

浅析新形势下高校发展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与对策

本篇论文关键词高校 财务管理

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篇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加快发展, 以财政拨款为主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 正发生着重大改变。

1.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 向受教育者收取一定的培

养费用已被社会广泛接受, 高校的非上级财政拨款收入比例提高;同时高校全面面向经济建设政策的实施, 从上级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获得的科研及科技服务收入也明显增加,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必然会逐渐变化, 向非全额拨款事业核算单位转变。

2.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各类市场对外开放, 民办高校和股份制高校等多种所有制高校数量大幅增加。

这部分高校的运行及财务管理大多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 其高效的办学效率、优化配置社会资源的示范作用日益显著, 推动着高校财务管理向国际化方向前进, 旧的传统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及方法将越来越不适应高校的快速发展。

3. 新的高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 新会计制度、会计核算方法的实施, 也为高校财务管理深化改革铺平了道路。

如以高校为会计主体、采用国际通行的借贷记账法、改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结存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采用新会计平衡公式等, 无不预示着高校财务管理正面临着巨大突破, 每一个会计工作者、研究人员都任重道远。

二、高校财务管理的面临的问题

高校虽然是人才集聚的地方, 但是担当财务核算和管理任务的财务部门和其它行政部门, 在观念上长期存在重核算轻管理, 重部门项目预算和项目控制, 轻筹资、投资和经济效益分析现象, 财务管理体制落后高校发展需要,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固定资产管理不善。

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重复购置资产、购入资产闲置不用、使用效率低等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 库存管理无科学性等。

2. 融资筹资意识较差。

大部分高校, 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 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 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 尝试多渠道筹资, 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忽视, 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及股票融资, 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

3. 无形资产和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与世界发展趋势不相适应。

高校既是我国人才培养基地, 也是我国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主体力量之一, 丰富的研究和发展人力资源、长期的科研活动形成的科技成果等较大部分不能从反映学校经济活动状况的财务报表和资料中体现出来, 科技投入重研究轻应用, 重科研论文轻推广应用, 重投入轻产出, 资金投入效率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

4. 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 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

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资金闲置或不足, 不注重资金的时间价值, 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5. 重钱不重物, 国有资产的损失浪费严重。

不少学校的管理者, 非常重视现金的管理, 收支严格, 保管妥善, 出了差错及时查找纠正。但对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购入的办公家具、固定资产等管理不严, 保管不善, 资产损失现象严重。

三、高校财务管理薄弱的原因分析

高校财务管理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体制, 在学校有关经济决策及经济问题研究讨论时, 财务管理部门参预率不高, 校办产业、总务后勤及基建等二级财务部门往往各自为政, 资金的流动和财产流动管理脱节, 为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设置了制度障碍;其次是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较差, 许多高校虽设有管理科, 但人员很少, 仅为会计人员的几分之一或十几分之一, 其职能也仅仅是人员职称、票据等行政性工作;再次, 长期的上拨下用, 多拨多用、少拨少用的财务核算和经费分配管理习惯, 仍深深地影响着目前的高校会计和管理工作。会计人员习惯于记账算账等日常核算工作, 财务管理工作在工作中所占比重小, 许多高校领导, 非常注重教学和科研, 注重争取上级教学科研拨款和学生收费工作, 但往往忽略学校的“内在修养”, 忽略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和学校声誉对筹资的巨大作用, 忽略已获资金的使用效率。许多高校都有这样一种现象, 每年的十二月, 支出速度加快, 金额巨大, 这充分表现出高校理财理念的落后和财务管理观念和方法的滞后。

四、高校做好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

加强高校财务管理, 是加快高教发展, 提高高校抗风险能力, 迎接教育国际化挑战的需要。

1. 重视财务管理有利于完善高校的内部管理制度。

利用成熟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 可以及时发现学校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加以纠正。

2. 高校重视财务管理有利于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率。

对高校而言, 如要实现跳跃式发展, 实现某项大型固定资产或大型教学科研仪器和设备的购建, 仅依赖国家财政拨款, 不仅可能性降低, 而且在时间上也容易造成机会丢失或技术的无形损耗。通过多渠道筹资, 实现缩短投资周期, 提高投资效率;同时, 高校筹资的渠道增加, 有利于选择合理的筹资方法, 有效降低投入资金的筹资成本。

3. 重视财务管理可促进高校资金运用的科学化、投资决策的民主化。

高校规模扩大, 发展加快, 资金投入增加, 更要求高校加强财务管理。在投资决策阶段, 财务管理可以帮助高校进行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找到好的投资项目, 做到科学决策;在资金运用的日常活动阶段, 搞好财务管理可以实施有效的监督, 对资金投入的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4. 重视财务管理可以拓展高校资金管理和运用的新思维。

从不同的年份看, 高校沉淀大量闲散资金, 这些资金大多存在银行, 获取细微的银行利息;从同一年份看, 各月份之间, 资金的存量差别也很大, 如九月份学生交纳学费、住宿费和各种代办费以后, 高校的现金比较充裕。加强财务管理, 可以使高校树立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 利用定期存款、购买国债、债券等金融资产, 实现资产增值;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可以促使高校在重视内部直接投资管理的同时, 进行适当的对外直接投资, 如对校办企业、其它企业或股份上市公司的投资, 进行资本运作。

五、高校财务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近几年高校财务会计核算电算化工作进展迅速, 繁

杂的记账算账等日常工作被计算机处理取代, 会计业务处理更加快捷准确。但这并不意味着财务工作的人员要减少, 财务工作重心应转移到财务管理上来。学校领导、财务部门及其它部门应对财务管理工作在高校管理的重要作用有新的认识, 财务管理部门要广泛宣传并及时调整工作方向, 把科学的财务管理学运用于实践, 以看得见的财务管理成效支持学校发展。

2. 学校的投资、筹资应结合实际情况。

如何拓宽筹资渠道集聚资金, 把握不同时期高校的发展机会, 应与学校的现实资源和潜在资源相适应, 投资应科学决策, 实现投资的事前可行性分析、事中的过程控制和投资后收益的评价和信息反馈, 这些都是高校财务管理要注意的问题。

3. 高校在注重大型投资和筹资项目的财务管理的同时, 更不能放松日常经费支出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应努力规范学校各层次经费使用的决策范围, 防止多人管和无人管现象, 实现学校全员科学管理。

4. 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再完美的方案, 如果没有制度相适应, 只能是空中楼阁;同时,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把财务核算和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上来。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 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完善学校的内部管理制度, 降低办学成本, 提高办学效率, 促进高校资金运用的科学化, 投资决策和民主化。针对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国有资产损失浪费严重、融资筹资意识较差、资金运用效率低等问题, 应树立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 对高校资金的运用、多渠道筹资、投资等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管理。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筹资, 并在注重大型投资和筹资项目财务管理的同时, 不能放松日常经费支出过程中的财务管理工作。

浅析如何做好高校财务管理 篇3

摘 要 现阶段随着经济体制的逐步变革与完善,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也在顺应时代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就目前形势来看,其使用经费通常被纳入到国家预算的管理范畴内,因此,受此需求影响,我国的高校财务管理已经愈发备受关注与重视。而本文鉴于此,主要对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相关举措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财务管理 高校 新形势 问题

一、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的几个主要突出问题

对高校来讲,虽然它是人才培养的基地,但是在其担任财务核算与财务事项相关联的财务部门及其他行政部门,在管理意识上一直以来都重视核算、轻视管理,即重视部门的核算项目及有关科目,轻视融资、投资项目及其经济收益的分析等现象。当前,高校财务管理机制的落后自身高校的发展需求,具体主要几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仪器设施等固定资产求大求新

我国有不少高校都极为重视基础教学设施及教学仪器的基本规模,这本无错,但对于基础设施,重复购置资产,并且所选后的设备、设施都有不少的闲置现象,使得一些固有资产过于闲置,与现实使用情况不符的情况是有发生;并且对于教学的试验材料等的购置都较为分散,库存清点方面管理效能散漫,无科学管理方法等。

(二)融资、筹资观念不到位

我国部门高校,重经费、收费现象特别严重,经费管理人员短期考虑颇多,而在经费管理方面缺少远瞻性,即贯彻国家对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教学要求、学校建设有利规划、尝试多种渠道融资、实现高校的跳跃式发展等却被忽视;顺应现阶段计划体制的变革需求,以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以及股票融资、短期阶段性融资等管理方式很难被管理主导者接受。

(三)照搬资金日常管理模式

不少高校在货币资本资金管理方面,较为重视资金的日常化管理,这种管理方式说不上错,但是脱节的地方是没有按实际需求程度去进行预测与管控,对减少资本资金的成本管理工作流程的重视度不够,往往出现资金闲置或者不足、对时间价值观念理解偏差等现象,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比较高。

(四)无形资产与人力资源财务管理和当前阶段的发展形势背离

高校是人才塑造的基本基地,但其同时也是我国培养科研发展型人才的主体力量之一。一直以来,在高校的科研活动中的科技成果的体现,往往通过资金过度投入来堆出成果,专研阶段的投入与成果体现不成正比。与之国外相比,在资本资金投入产出效率上和国外的发展、先进国家还有着委实不小的差距,知识产权观念也较为匮乏。

二、高校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新形势

(一)核算性质正逐步转变

我国现阶段来说的高校教育体制还不是义务教育,还是要向受教人员收取一定教学费用来进行教学的,并且非上级财政拨款收入比例逐年提高。同时,我国高校由于贯彻国家相应基本经济建设的实施政策,使高校在从上级主管部门与企业单位所获的科研及其服务收入显著提高,而这样在本质上就使得高校的财务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即向非全额拨款事业核算单位转变。

(二)财务管理方式正逐步转变

随着我国贸易市场的对外开放,加入世贸组织WTO,包括各种市场的逐步开放,伴随此种形势,民办高校与股份制高校的诸多所有制性质高校的大量增加,使得其财务管理体制路线越来越接近企业改革管理方式,并且自身学校的办学力度、资源配置以及对社会的示范作用越来越显著,推动着财务管理面向时代化趋势发展,走向国际化,使得传统高校财务观念意识及其手段越来越落后,逐步与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方式脱节,不适应现代高校建设与发展。

三、加强高校财务管理几点事项

(一)健全高校财务内部管理机制

加强对财务管理的内部管控机制,利用当前先进的、成熟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可有效再实践管理中发现日常财务管理所遗漏的主要问题以及管理的不足,从而采取相应举措加以改进。如,高校加强在内部管理机制中可以明确多种融资、筹资渠道等内容的实践方法,尽可能的缩短、降低投资抽泣,不但可使投资效率提升,还能避免仅仅依赖于国家财政拨快导致的机会流失、技术无形损耗等现象,同时这也适应高校实现跳跃式发展的相应时代需求,对固定资产的科学管理等。

(二)加强电算化工作经验

近些年来,高校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电算化工作进展迅速,繁缛的记账、会计信息处理等日常性财会工作被计算机所代替,使得会计工作流程及其相应工作职能发挥更为有利。但是这并不代表高校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减少,而是要求会计人员要把工作重心及其工作事项处理的业务经验融入到财务管理上。因此,高校领导、财务部门及其他部门应加强对财务管理在电算化会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及时调整工作重心,从而更好、更科学地应用好人力与物力相结合的工作状态,逐步为完善自身会计工作经验、业务技能做好准备。

四、结语

总之,高校现代化财务管理制度正在随着时代经济、科技的发展,其需求、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创新与革新。作为高校的会计人员应当加强基本业务技能的熟练程度,加强会计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高校自身的财务管理水准。

参考文献:

[1] 杜孙杰.浅谈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7(01).

[2] 杨素玲.浅谈高校财务分析.警官文苑.2009(01).

如何做好高校班主任 篇4

[关键词]高等教育 班主任工作 与时俱进

一、与时俱进是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认为,与时俱进是高校班主任应该有的精神状态,是重要的教育素养和做好工作的思想保证。

1.与时俱进是高校班主任应该具有的精神状态。千百年来,与时俱进已经演变成先进的中国人应对困厄,革故鼎新,推进社会发展的现实精神。与时俱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也是当代高校班主任应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对于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来说,做到一时一事的与时俱进并不难,难的是长期坚持,自觉坚持与时俱进,难的是在教育教学观念,班级管理艺术和引导学生发展等各个方面都能与时俱进,从而创造性地开展班级教育工作。高等教育实践没有止境,班主任工作的创新探索也没有止境。学习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我们班主任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前进,永不停顿,永不自满,永不懈怠,勇往直前。

2.与时俱进是高校班主任素养的重要内容。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学家,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肩负这样的神圣职责,高校班主任需要有适应社会需要、历史发展的教育素养。如果我们只是因循守旧的凭有限的经验开展班主任工作,就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步伐,越来越不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对于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来说,能不能做到与时俱进也是对我们班主任工作修养和综合素养严峻考验。也可以说,能不能自觉的做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是衡量高校班主任是否合格称职的一条重要标准。

3.与时俱进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思想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不能坚持与时俱进,不仅是一个教育的认识问题,方法问题,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立场和态度问题。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班主任能否做到与时俱进地开展工作,已经成为关系高校教育质量和事业发展的大问题。伴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大学生的素养和个性也在不断的变动中前进。与20世纪80、90年代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的个性面貌和素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再用20世纪80、90年代的标准来衡量21世纪的大学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用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确立新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念,与时俱进的完善自身教育素养,与时俱进的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

二、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开拓高校班主任工作的新境界

与时俱进的本质,说到底就是要不断创新。始终坚持与时俱进,高校班主任工作发展的基本趋势,主动迎接和积极回应高校教育发展的新挑战。

1.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班主任的新理念。新时代的高校班主任,需要树立新的人才质量观,新的教育管理观,新的学生发展观。班主任要确立“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真心实意的为广大学生服务;要变教育者的角色,权威者的角色,管理者的角色为“导师”,“导演”“导游”的角色。多做引导性的工作,疏导性的工作;要自觉的反思自己的教育过程和管理工作,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切实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脉搏,善于扮演大学生的“精神关怀者”角色。可以说,没有教育观念的改变,没有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开拓高校的班主任的新的境界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2.拓展教育过程,整合班主任的新资源。要善于把握班主任教育的基本规律,分析高校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拓展班主任工作的教育过程,如每一阶段的班主任工作重点应该是什么,各

个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可能产生的思想,心理问题有那些,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教育资源有哪些,如何整合学校,班集体,学生社团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有益的教育资源,如何去建立新的班级教育系统网络体系等等。当前,高校班主任要想方设法挖掘学生家长和任课老师的教育资源,多与家长和任课老师沟通交流,集中他们的教育智慧,形成新的教育合力;要立足校园,面向社会。广纳吸收社会教育资源,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服务,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社会认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3.优化教育方法,构建班主任工作的新载体。“教育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班主任工作方法故然多样,单最为重要的是能创新发展,整合优化,“对症下药”。面对新的高教改革形势,高校班主任要努力寻求为大学生所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新形式和新方法,善于在网络使用、在科技创新、在专业发展等方面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要善于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每一个大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成为班集体建设的真正主人,真正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努力探索一些新的班级教育管理方法,如班团干部轮换制、班主任助理制、以培养大学生的民主平等意识和集体责任感,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4.注重教育艺术,打造班主任工作的新模式。班主任工作属于一种极其复杂细致的创造性劳动。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高校班主任要针对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思想实际,针对班级学生素质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主题教育;要重视对一些“特别”大学生的特殊教育,如特困生、单亲家庭学生、严重违纪生,给予“牧师式”的教育关照,使班主任工作更加“人性化”,更有人情味;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因人施教、因势利导,维护大学生的人格尊严,合情合理地使用行政措施和奖惩手段,讲究班级教育管理艺术;要以全新的教育思维对班主任工作的内容、方法、手段、途径等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创新,努力学习借鉴成功的班级管理经验,积累总结好的工作经验和艺术,结合自己的个性风格,努力创造高水平、有特色、有成效的班主任工作模式。

高校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实施对班级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而“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对于一个班级而言,即如何使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健康全面发展。那么班主任究竟该从哪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呢? 要做好高校班主任工作,我个人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切实抓好新生入学教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使命感。

新生一入学,面对学校的一切都是陌生和好奇的,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切实抓好入学教育工作,包括学校基本情况,学生行为准则,违纪处分条例,专业介绍及思想状况等进行介绍、说明,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尽快了解、熟悉学校的基本情况和自己所处的学习环境。其次,引导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信心,并对他们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为人类科学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而努力学习,充分调动新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刻苦学习、坚定信心的成才意识和祖国繁荣富强而拼搏的使命感。

2、组建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树立良好的班风。

作为班主任,应该非常注意选拔品学兼优,责任心强,关心集体的同学担任学生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集体核心。班主任不仅要信任班干部,还应培养教育他们,经常关心、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和工作情况,教育他们对工作要严肃认真,勤勤恳恳,帮助他们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集体形象,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学风。

3、加强心理咨询指导,关注独生子女和贫困生群体的引导教育。

当前,高校学生群体中独生子女多,普通表现为个性极强,往往流露出“万事不求人”、“缺乏责任感”,甚至一旦遭遇挫折便意志薄弱,消极自卑等现象,为此,班主任必须关注他们,重视他们,使他们感到除了在原来特殊的家庭环境下有父母的关爱之外,还有班主任的关心和帮助,从而因势利导的、耐心细致的引导教育他们,而使他们不断增强责任感,树立自信心。

4、把毕业生推荐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中来。

随着毕业生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办法的实施,学生在择业与就业方面有了适当的自主权。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层次不断提高,这对专科层次毕业生来说,受到严重冲击。因此,作为生物教育专科3班的班主任,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到日常的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工作中来,引导鼓励他们发奋学习,做到品学兼优,争取直升本科资格,继续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增强就业竞争力;对达不到直升本科资格的同学,一时找不到合适单位,可以参加成人高考,经过成人高校学习深造,提高学历层次再就业。这样,使全班同学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既可推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又能缓解在校生就业的心理压力。

三、几点建议

创新教育是一个通过认识和掌握创新的规律和特点,并将其运用到人才培养中去的过程,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坚持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因而班主任工作必须按照人发展的需要来进行。

1、班主任要解决创新教育与中国传统教育的差异

中国传统的教育表现在以教师为主体,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忽视了对学生开拓、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人类认识成果的基础上着重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使学生的学习由感知与记忆的低水平提高到想象、思维的高度。创新教育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人、提高人。在教育方法上,传统教育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而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由“学会”逐步做到“会学”。

2、班主任要加强学生个性化培养

传统的“ 三好学生”的评选,强调标准化与划一性,忽略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的鼓励,同时过于强调终极评价,缺乏渐进性和延伸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应该在评选机制上进行改进,针对学生自身成才的特点,设立相应的奖项,并进行适时的跟踪和指导,以达到奖励的真正目的;创新教育应面向全体,尊重学生个性。“ 天生我才必有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从而正确引导,促使学生充分认识个性的优点和缺点,发挥优势,避免不良的个性习惯。但并不是每个学生的个性都是正确的,对于那些不良的个性,班主任应当及时给予纠正,使其顺利转化为自己的优势。

3、培育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个班级良好的管理制度对教学和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将有利于学生更快、更充分的发挥潜能,老师更为有效的完成教学活动。班级的文化是由学生、班主任共同创造的,班主任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不但有利于制订出高效、合理的管理程序和工作过程,提高管理的绩效,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制度之外的人文关怀,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出一种宽松的环境。

4、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

大学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文化底蕴,无论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应该兼具科学技术知识和人文底蕴。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人们追求的更多的是高效率、功利化,品尝的多半是文化快餐,特别是学生,报纸、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占用了他们思考的空间,不想看历史书可以改编成电视剧,不用练书法,因为有电脑,方便快捷的软件只需点一下鼠标即可,学生们在逐渐变成一个工具,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人们思维的简单化。而人文教育对人的影响是整体的、全面的,它与知识的教育不同,知识教育要靠灌输,人文教育要靠熏陶。对于班主任来说首先要在班级中提倡文化的自觉。其次,要结合时代特点和本班学生情况,在浓厚的先进文化氛围中陶冶师生的性灵。这样才能从不同的方面来创造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结束语

高校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 素质教育 思考

当前,全党全国都在讲素质教育,但不少人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思想政治素质,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技能、心理等因素上。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应该包括青年的政治信念(政治观念、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等),青年的政治品格(政治责任感、道德品质、纪律性等)和青年的政治能力(政治鉴别力、政治敏感性、分析解决政治问题的能力等)三个部分。思想政治素质是当代青年成才的核心,是青年个人信仰和价值取向的基础,也是青年调节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确发展方向的中心环节。

新的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信息化浪潮同步进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文化与西方文明多重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大学生面临空前的困惑与迷惘,这就可能带来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长此下去,势必影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素质教育,进一步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现状

第一、在理想、信念上,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认识,从青年群体总的信仰方面来看,仍然存在着相对混乱的状况。改革开放后社会形态的多样化给青年人的发展带来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也对他们的思想和信仰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一些青年偏向于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个别人甚至偏离了人生的目标,失去了人生的信仰;有的青年人对共产主义认识模糊,即使是要求入党也更多地是从个人的发展和追求进步出发;有的青年人过分崇尚物质利益,把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有的青年人处处讲究实用,完全忽视精神上的追求。

第二、在政治行为和能力上,认识和行为脱节,理论和实际脱节,表现出政治上的幼稚和不成熟。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当代青年,了解外界事务的眼界开阔,接收的信息种类繁多,加上个体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增强,他们对国内外各种事务的认识丰富而多彩。但由于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获取的局限,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他们实际处理各种社会事务的能力相对较弱,有时甚至会表现出知与行的矛盾。据中国青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对“你认为目前中国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选择“腐败”的有61.9%,占第一位,而且大都认为这个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表现出对这一问题的强烈否定与愤怒;而在同一个调查中,青年却对社会潜在的腐败诱因,对一些社会不良风气表现出肯定和认同,如对“你认为单位里什么样的人最实惠”的问题,有57.9%的青年认为是“与领导关系好的人”,24.1%的人认为是“请客送礼的人”。这不仅表现出当代青年知与行的矛盾,而且反应出他们在政治态度和自我行为取向上的不协调,这将极大地影响他们的社会性行为,影响着他们的成长方向和发展趋势。

总之,当代大学生成长在一个活跃开放的社会里,其思想政治状况总体是积

极、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是由于多数大学生思想还比较单纯,在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时易出现迷茫和不安,需要适当地加以教育和引导。正确地分析和评价他们的现状,是帮助他们成长发展的前提,也是继承、延续我们事业的客观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途径

在具体的工作中,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工作实践中,坚持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应着力抓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完善大学生的党建工作,积极引导、树立其正确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年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符合青年人积极追求进步、在政治上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同时在青年群体中树立了一股向上的正气。一是要坚持在所有的大学生群体中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进行党的基础知识的教育,开办业余党校,学生不仅在入党前必须接受党校的培训,而且在入党后也要不定期地进入业余党校继续学习,不断坚定信念,明确目标;二是引导大学生把积极入党的要求与改造自己的愿望统一起来,在正面引导的方式下大气力克服部大学生在入党问题上的功利思想,提倡“做共产党员首先要做一个适应社会的人,做一个好人”,保证青年党员的质量;三是在青年正式群体里形成以党员和骨干为主的集体核心,积极引导他们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在大学里,可以通过班团干部联席会、校院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发挥学生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核心骨干作用;四是通过评选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活动,规范青年党员在青年群体中的行为标准,在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建立起对党员的监督网络,保证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事实证明,当代青年学生是崇尚进步,追求真理的,只要我们切实努力地去抓大学生党的建设,并以此来带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绝大部分大学生是能够健康成长的。

第二、重视引导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转折时期,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加以正确地引导,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面对高校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特别注重方式、方法。由于大学生的思想尚未成熟,容易产生偏激。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要注重思想教育与实践相结合,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增强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帮助青年在社会大课堂中学习政治和人生。从途径上来说,一是不断推动学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帮助他们了解中国,了解社会。当代大学生基本上是在书斋里长大的,现存教育体制影响了他们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又极大地束缚着他们的手脚。社会调查和研究,不仅会增加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可以影响一部分青年学生的人生道路;二是把大学生放在社会工作和社会事务之中,让他们承担义务和责任。责任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身份和体验,缺少这种承担责任的体验,责任的概念就是空泛而抽象的。如利用高校的两课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普及思想道德知识、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在大学生中试行“义务服务制”,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时间的社会义务服务等等。都将会有力地促进青年学生在社会这个广阔的大课堂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人生的知识,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第三、支持青年学生理论社团组织的活动,发挥青年自身的积极性,引导青年社团在学习和研究中逐渐成熟。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刻,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影响很大,同时由于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生存环境的不断变化,大学生对同伴及同龄团体的依赖心理也较为突出。因此,学生社团组织是大学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影响都不可低估。在这方面,要破除单纯控制的思想,而代之

以引导、启发和支持;不要对学生社团组织过度放手,在学生社团的思想方向、活动范围、对外交往等方面时刻做到心中有数;要克服以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积极培养学生理论骨干,坚持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要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专业教师对学生社团的业务指导作用,培养一支素质良好的学生社团指导者的队伍;要建立以学校团委(学工处)为主、和各学院团总支积极配合的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坚持以学年为单位,定期对学生社团进行评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清理整顿,对活动好的社团进行表彰,对活动很少的社团限期整改或予以解散,对存在一些涉及方向和政治倾向问题的社团通过改组、整风等形式进行整顿,始终保持学生社团组织的良好状态。

第四、尽可能为大学生营造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良好环境。青年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最容易接受外界影响的时期。因此,为青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是青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青年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客观要求。影响大学生成长环境的有学生构成、校园地理位置、学校历史及文化基础以及教师总体状态等因素,但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工作。一是校风、学风的建设要常抓不懈。二是建设好的学生集体。

第五、建立心理辅导机构。心理辅导机构是在教育目标的指导下,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大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心理素质,解除心理障碍,适应环境,获得健康发展的心理教育机构。心理辅导机构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进行障碍性辅导。帮助心理障碍者减轻或消除导致痛苦的各种心理因素和异常原因,促使心理疾患的康复;或是帮助来咨询者解决在学习、工作、生活各方面的心理问题和困扰,消除和减少消极心理现象,保持心理健康;二是进行发展性辅导,帮助来咨询者挖掘心理潜能,发扬他们身上的某些优良的品质,改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适应能力,从而使其个性日臻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当前高校存在着只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培养,而相对忽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倾向,所以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发展和行为规范呈现出滞后于大学生知识能力技能发展的倾向,大学生综合素质得不到健康全面发展,就不能适应社会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对大学生素质发展提出的客观要求。高校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须加强和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想真正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根据大学生实际情况开展这项工作。随着科学的分工越来越细,分类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渗透越来越密,一个人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科学知识,还应具有其它学科的知识,一个专门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当是广博与精深相统一的。当代大学生应有意识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将自己培养成“厚基础、宽专业、多方向”模式的人才。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再接再厉、常抓不懈。

2.朱平.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06

3.王小燕.论以人为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理论学刊,2004,08

高校如何做好财务管理 篇6

浅谈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作者:王莉 徐忠杰 庄金鑫

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8期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学生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83-01辅导员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高校辅导员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为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将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为了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辅导员应坚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学习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方针政策,学习行政管理和业务知识,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树立先进的科学发展观。要履行好辅导员职责,必须具备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必须有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必须掌握各方面的信息,面对新事物有敏锐观察力,准确的判断力,与时俱进,使思想观念始终保持在时代前列;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坚持执政为民思想,增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紧抓工作要点,提高工作能力

制订两个“一二三四”计划:

(一)第一个“一二三四”是:一二三四的工作目标。即:第一年摸情况、打基础;第二年做规划、努力干;第三年订制度、搞规范;第四年见成效、上台阶。

(二)第二个“一二三四”是:制定清晰的“一二三四”学生工作思路。即:一个中心、两大抓手、三大特色、四条主线。

1.其中一个中心是:以培养学生的“好品质、强能力、高素质”为工作中心,促使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2.两大抓手是:(1)狠抓学工队伍的作风,树立“三个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育人意识),做到“三勤”(勤到学生宿舍、勤到学生课堂、勤于指导学生的课余活动)。(2)狠抓学生的学风:具体要求学生“三有三证三高二低”(三有:上课有效率、活动有效果、学习有收获;三证:学生在毕业前应拥有英语等级证书、计算机二级证书、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三高:高出勤率、高活动参与率、高就业率;二低:低作弊率、低事故率)。

3.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抓好三个特色活动。

4.四条主线:重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四条日常主线为:(1)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学生党建的主线;(2)以锻炼学生技能为专业活动的主线;(3)以培养学生素质为团学工作的主线;(4)以学生高就业率为就业指导的主线。

三、抓党团建设,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到位

大力实施学生党建“五三四四”工程。学生党建的“五三四四”工程即: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和学生党员做到“四个四”的承诺制。

学生党建的“五进”工程即:第一,进教室;第二,进宿舍;第三,进网络;第四,进社团;第五,进社会。每一进当中有三个方面的具体规定。落实“五进”工程,学生党员具体做到四个“四”。即:四个责任、四个带头、四个保证、四个关心。

四、抓宿舍文明,“同住、知情、关心、引导”到位

坚持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制度,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坚持晚点名制度,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狠抓文明宿舍和宿舍文化建设,把学生宿舍变成学生养成良好品行和习惯的道德实践基地。

五、抓学业、职业生涯服务,为学生人生发展引路到位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实施“双步导航制”工程,提升综合职业素质。所谓“双步导航制”双步:第一步在大一新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学习导航制”,指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工作及人际交往等;第二步在大二学生中开展为期一年的“职业导航制”,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能力。

以职业鉴定培训为依托实施双证制度,锤炼就业技能。

六、抓班风学风,营造浓郁成才氛围

集中开展优良班风创建活动,辅导员应认真落实与学习困难学生谈话、听课制度,明确班级目标,健全班级制度,积极开展班级活动,重视学生骨干培养,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把班

集体变成学生自我发展的平台和温馨和谐的家园,学生成长成才的小环境不断优化,学生学习成才氛围才会浓厚。

七、抓健康教育,为学生身心和谐护航到位

作为大学生健康教育三级网络体系中二级网络的重要负责人,辅导员担负起了“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和强健的体魄”的责任。应积极开展健康普查、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活动,积极参与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为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赵建利.职业化趋势下高校辅导员素养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6).

高校如何做好印信管理工作 篇7

一、印信的特点和作用

印信是单位行使职权, 对内对外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凭证, 是高校办公室做好服务工作的基本载体。印信的特点及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 标志作用。任何单位都具有独特的、唯一的专用名称, 而印信就是这个名称的“物化”标志。第二, 法律性。只有得到法律认可的、在公安机关备案的单位才具有刻制、使用印章的资格, 也只有加盖了印章的文字材料才具有法律效力, 受到法律保护, 承担法律责任。第三, 权威性。印信是高校身份与权威的体现, 是高校对内对外行使权力的标志, 加盖印章的材料代表着经过了单位的认可, 才会被校内及社会所承认和执行。第四, 证明和辨伪作用。对方单位或个人可以根据是否加盖印章来辨别文本材料的真伪, 免去再次确认其真实性、可靠性的过程, 降低调查成本。

二、高校印信的种类和使用流程

高校的印信种类较多, 适用范围较广, 主要包括:学校公章、学校钢印、校领导名章、法人签字章、学位委员会章、学术委员会章、合同专用章、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身份证复印件和学校介绍信。各高校的印信管理和使用规定略有不同, 但基本上都本着“谁主管, 谁负责, 谁审批”和“归口管理”的原则, 严格遵循逐级审批制度, 即用印单位草拟材料, 下载并填写《用印审批表》, 写明用印单位、发往单位及用印内容, 用印单位领导审批并签字, 再由主管校领导审批并签字, 最后由印信管理人员进行核对, 方可用印。

三、高校印信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各方面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印章管理与使用的范围越来越宽, 实际工作中反映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 制度规定的不健全。目前高校印信管理缺乏统一的、适用的上级政策依据, 加之不少高校还未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 凭经验、凭关系盖章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造成了印信管理的混乱, 容易使高校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出现法律纠纷无法追责。

第二, 对印信的权威性及严肃性认识不足。部分高校教职工或校外人士认为印信只不过是办公流程中的一个简单环节, 没必要严格办理审批手续, 或抱怨审批手续过于繁琐, 甚至有的服务对象一味强调用印情况多么特殊、多么紧急, 在审批手续不全的情况下就急于用印, 在用印被拒绝后还态度恶劣, 扰乱办公秩序。

第三, 印信管理使用不规范, 管理者素质有待提高。部分高校并没有安排专人管理印信, 或没有做好安全保管措施, 谁都可以管、谁都可以用、谁都可以借出。还有一些印信管理者对用印内容审核不仔细, 麻痹大意, 随意简化手续或违规用印, 盖“人情章”“关系章”, 造成印信管理混乱, 严重影响用印的严肃性、权威性。

四、对高校做好印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为了维护学校的利益, 保障印信的权威性, 杜绝违规用印的情况出现, 高校应该积极采取举措, 确保印信管理更加规范、安全、有效。

首先, 完善印信管理工作的制度规范。高校应该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政策法规,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对印信的刻制、管理、使用、废止等环节作出明确规定, 理顺各个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责任与义务, 制定或完善印信管理工作的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建章立制可以使得高校印信管理实现“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第二, 严格规范用印程序。高校应该严格实行用印的逐级审批手续, 审批以纸质批用表及签字为凭。从领导干部到教职工, 再到印信管理人员都要严格遵守程序, 即使在大批量用印的情况下也要合理安排时间, 对用印予以监督。在内容不符、手续不全、权责不明的情况下, 杜绝违规用印, 做到“办事照政策, 用印按规定”。同时用印实行登记制度, 设立印信使用登记本, 每一次用印都要严格实行登记, 以便于存档, 有据可查。

第三, 加强印信的安全保管与存放。按照保密性要求, 高校应该将印信存放在保险柜等安全、固定的地方, 实行专人专管、随用随锁, 禁止外借或带出使用, 谨防丢失或盗用。由于印信使用频率较高, 印信上会留下污渍、灰尘及印油等, 应及时做好清理, 保证用印质量、字迹清晰。

第四, 提高印信管理人员素质。印信管理人员是印信的直接接触者, 如何提高自身素质是保证印信管理工作安全有效的重中之重:1.应该提高政治素质, 紧跟学校发展新形势, 适应新情况, 及时了解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 秉公办事, 讲求原则, 不徇私情。2.应该提高法律素质, 对涉及重大事项的协议或合同要谨慎审阅, 鉴别是否存在法律风险, 适时可以征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同时牢固树立保密意识, 养成保密习惯。3.应该提高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本着对岗位和学校负责的态度, 把握好角色定位, 坚定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遇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 不要一味地拒绝或推诿, 而应该耐心地跟对方进行解释, 帮其找到解决办法, 如遇棘手的问题应该向上级领导汇报、请示。再者由于印信使用量大, 具有随时性, 印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乐于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 保证随叫随到, 尽职尽责。

参考文献

[1]方婧.关于高校印章管理的思考[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4 (1) :93.

谈谈如何做好高校档案管理工作 篇8

关键词:档案管理;归档范围;管理现状;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033-02

高校教学档案是高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和管理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实物、声像、计算机软件等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的总和,全方位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教学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高校评估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高校教学档案的管理,才能发挥其对教学的参考、指导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教学档案的特点及重要作用

教学档案不同于其它类型的档案,它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多样性、系统性、周期性、分散性等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是一种很复杂的实践活动,其产生于教学实践和教学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尽管如此,高校教学档案对学校的发展却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教学档案在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中发挥的基础和依据作用,它能帮助教学、科研人员利用知识成果,促进教育科学事业的发展。教学档案是高校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状态的记载,其中记录着教学活动中的经验和教训,反映着教学改革和研究的成果,对于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水平,适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要求,无疑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教学档案还可供院校间相互学习和交流。

二、高校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教学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作用重大,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包括教学管理活动和教学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材料,主要包括:上级机关下达的有关教育、教学工作指令性、指导性文件;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决定、规定、规章制度、校长有关教学工作的批示;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计划的报告及上级批复;全校教学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材料;各专业教学计划,重点课程教学大纲及课程简介;学年教学运行计划,任课教师名单及职称;实践教学计划、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实践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践环节指导书;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任务书、教学考核、课程安排进度表、考试试题、试题分析、优秀教学设计与教案等;教师培训的计划、进修成绩单、鉴定表等;教务处会议记录:召开的重要会議记录、文件材料;有关教学管理工作的各种统计表;各种教学工作简报;有关专业设置、调整、撤销、合并、更改名称的报告及上级批复;教学评估和各类教学情况调查材料;学校承担高等学校统编教材规划、上报推荐教材情况材料、学校召开的教材编审、编写会议纪要;校级一等以上教学、教材优秀奖,教学改革、建设成果奖评审材料及名单等;各类市级以上组织的竞赛通知、规则、赛题及获奖奖杯、奖状等;对在教学管理活动中拍摄的有价值的照片、录像带以及制作的光盘等。

三、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

从高校档案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高校教学档案工作虽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的问题日渐突出,给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消极影响。

(一)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从目前档案管理现状来看,很多高校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尤其是基层教学档案的管理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对教学档案的重视不够。随着高校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不少领导的兴奋点在发展上,而对发展的基础之一——教学档案的管理,不论在管理系统的设计、机构和专兼职人员的配置,还是现代化档案管理条件的完善,人员的培训,都较少列入领导的议事日程。

(三)教学档案缺少开放性。传统的教学档案管理方式往往是建档入库,注重保藏而忽视其应用价值,缺少开放性。档案室门口“安全重地,严禁入内”的牌子让人望而却步,教学档案也被误认为是与其它的档案信息资源一样保密性极强,这样就严重制约了教学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四)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水平偏低。目前计算机教学档案管理还局限在目录检索上,利用率还较低。尽管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将长期共存互动,并不能完全替代原始手写档案和纸质文档,但教学档案管理的数字信息化将大大改善其管理和利用的效率。

(五)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队伍不稳定。目前许多高校都没有给这些部门配备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其教学档案的管理基本是由各部门的教务、教学管理人员兼任,而且人员更换非常频繁。由于他们身兼多职,往往忽视档案管理工作,到年度归档立卷时敷衍了事,给教学档案管理带来很大不利。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的建设要由学校分管的校长负责组织,由校档案室具体牵头草拟制订,以体现档案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主要的工作制度应当包括:档案的编目分类制度,档案的分级管理制度,档案的存储借阅制度,各级档案管理人员的职责与奖励制度等。

(二)提高全员档案意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使档案信息在高校各项工作和改革建设中发挥其作用。教学档案工作重点是将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档案人员的劳动开发、挖掘,及时为学校发展建设提供高效能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工作管理人员应转变观念,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学校其他人员应提高对档案尤其是教学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予以重视。

(三)加强教学档案数字化建设。档案信息化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以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为核心,以信息网络为基础,建立高校电子教学档案数据库,通过将传统的纸制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完成“固化”档案资料到“活化”信息资料的转变。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教学中相关文件、数据库,及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网,使档案信息传递及时,通过网络向广大师生方便迅速地检查和查询所需的档案信息资料,为学院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服务。

(四)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与水平。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否能取得成功的根本在于档案人员的配备。为此,需加强对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以拓展档案人员的思维、知识面,提高其业务素质,以掌握新的档案管理技能和方法。同时,应引进高层次计算机专业及档案专业的人才。

总之,在信息被普遍重视的今天,做好教学档案的信息化和开发利用工作十分重要。搞好教学档案管理工作需要档案研究人员不断的研究与探索,更需要学校其它部门大力配合。

参考文献:

[1]强春晓.高校教学档案管理的特点及现代化管理对策.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7,(07).

[2]赵彦昌,刘柳.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与档案管理.学校档案,2007,(1).

[3]高校档案在教育教学和科研中的重要作用,王玉华,中国高等教育网,2007,(03).

[4]王炯.高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浅析.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6,(9).

[5]赵黎英.高校教学档案作用及管理策略散议.2007,05.

[6]浅谈高等学校教学档案管理.

作者简介:宋渊渊(1980-),女,河南驻马店市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档案助理馆员。

上一篇:管理会计报告下一篇:五下科技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