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名词解释(共8篇)
中国现当代名词解释 篇1
现代文学 文学研究会(第一章):P13
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周作人、郑振铎、茅盾(沈雁冰)、王统照、许地山、叶绍钧(叶圣陶)、朱自清、冰心、庐隐、俞平伯、老舍、丰子恺等。《小说月报》为代用会刊,还编印了《文学旬刊》及《诗》、《戏剧》月刊等刊物。
宗旨是:“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信仰:“相信文学是一种工作,而且又是于人生很切要的一种工作。”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以倡导“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其主要倾向;文学研究会倡导和创作的反映各种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问题剧”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盛极一时;文学研究会注重翻译,以俄、法及北欧的现实主义名著居多。
影响:它承接了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处于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创造社(第一章):P13
1921年6月,于日本东京成立。代表人物: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潘汉年、阳翰笙等。办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创造月刊》、《洪水》等十余种刊物。
文艺思想基本倾向是浪漫主义,强调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文学活动,尊自我、重主观、崇天才、讲神会,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艺术以感情为生命。他们创作了许多浪漫主义倾向的诗歌、小说及戏剧,翻译也以欧美浪漫主义作品为多。创造社也是具有较多现代主义气息的新文学社团。
创造社和文学研究会在当时形成双峰并峙的两大新文学社团,使浪漫主义成为当时新文学中和现实主义并峙的两大文学主潮。
1925年“五卅”以后,是创造社后期,郭沫若、成仿吾等主干人物思想变化,提倡革命文学;1928年进而提倡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9年创造社被国民党查封,成员多数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新月社与新月诗派(第一章):P14
1923年于北京成立。代表人物:胡适、陈源(陈西滢)、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原是一个文化社交团体。1926年4月,徐志摩在《晨报》上开辟的《诗镌》为其代表性刊物。和新月社有关的有影响的文学活动,一是新月诗派的活动;二是1928年《新月》月刊的创办。
《新月》是一个综合性的刊物,文学是其一个方面。徐志摩在《新月》创刊号上提出“健康与尊严”的原则,梁实秋在《新月》上发表文学表现人性的理论,反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左联曾对他们的原则和理论展开论战。新月诗派活动分前后期。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在《晨报副刊》上编《诗镌》周刊,要求创造新诗的新格式新音节,闻一多提出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新诗“三美”的格律诗理论主张,闻一多、徐志摩及朱湘、饶孟侃、刘梦苇等等发表新格律诗创作,称为“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对新诗发展有积极意义。
1931年,徐志摩又创办《诗刊》,后期有陈梦家等等。是年,陈梦家编《新月诗选》,收18人的诗,展示了新月诗派阵营及诗作成就。新月派的小说家有沈从文、凌叔华等。
湖畔诗社(第六章):P97
1922年3月,成立于杭州,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诗团体,主要成员为应修人、潘漠华、冯雪峰、汪静之四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出版合集《湖畔》,同年还出版了汪静之的个人诗集《蕙的风》。文学史上称这四位诗人为“湖畔诗人”。该诗社以写作爱情诗闻名。被朱自清评为“真正专心致志作情诗”的诗歌团体。
内容:爱情诗与自然景物诗都带有历史青春期的特色,清新、美丽。形式:自由诗、浪漫主义手法;天真、开朗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
鸳鸯蝴蝶派(第四章):P71
指的是清末民初专写才子佳人题材的文学派别。又名礼拜六派(因鸳鸯蝴蝶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而得名),始于20世纪初,1912—1917年为其繁盛期,直至1949年才基本消失。主要作家有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李定夷等。主要刊物有《礼拜六》、《小说时报》、《小说新报》、《小说大观》等。文学主张是把小说作为“游戏”和“消遣”的工具。这一类文学以言情小说为骨干,总体特征是情调和风格偏于世俗、媚俗。代表作品有:徐枕亚《玉梨魂》、李涵秋《广陵潮》、包天笑《上海春秋》等。
其主流为言情小说,有坏的支流如黑幕小说等。鸳鸯蝴蝶派小说内容多为才子佳人恋爱婚姻,接触到婚姻制度不合理,但又常囿于礼教。其中好的有一定社会、艺术价值,但也有许多作品以营利为目的而粗制滥造。这一流派在小说形式、技巧方面有承前启后作用。文学研究会对其游戏、消遣的文学观进行过批判。
问题小说(第三章):
是“五四”时期,小说创作的排头兵,主要在1919—1923年兴盛一时。一般说来,凡是明确地接触某一社会现象或人生现象,有意识地提出问题,甚至试图解答问题的小说,都可谓之“问题小说”。主要作家:冰心、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主要作品:《狂人日记》1918、《药》1919、《阿Q正传》1921、《是爱情还是苦痛》罗家伦、《这也是一个人?》叶圣陶、《两个家庭》《超人》《斯人独憔悴》冰心。
乡土小说(第三章):P52
指20Y初出现于文坛的一股文**流,靠回忆重组来描写故乡农村(包括乡镇)的生活,带有浓重的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的小说。重要作家:王鲁彦、彭家煌、台静农等寓居京沪的青年作者。主要作品:王鲁彦《柚子》、彭家煌《怂恿》、台静农《地之子》、许钦文《故乡》、蹇先艾《水葬》、许杰《惨雾》。
抒情小说:P56
在“问题小说”和“乡土小说”相继出现的同时,自叙传抒情小说也在“五四”时期的文坛上大发溢彩。自叙传抒情小说主张再现作家自己的生活和心理,侧重作家对心境的大胆暴露,包括暴露个人私生活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以及变态性心理,作为向一切旧道德、旧礼教挑战的艺术手段。
重要作家:以郁达夫为主的创造社抒情作家群体、王以仁、庐隐、dan女士(冯沅君)、浅草社与沉钟社作家、语丝社的冯文炳、废名及具有抑郁色彩的许地山等。
主要作品:郭沫若《漂流三部曲》:《歧路》《十字架》《炼狱》;郁达夫《沉沦》;王以仁《孤雁》;庐隐《海滨故人》;许地山《命命鸟》。
小诗:P98
是从国外输入的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或美的情思。短小的篇幅包容了广阔的空间,从外部客观世界的描绘转向内心感觉、感受的表现,自由诗体的句法与章法趋于简约化。
零余者:P57
郁达夫小说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这些主人公大都是“零余者”,即“五四”时期一部分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他们是遭社会挤压而无力把握自己的命运的小人物,是被压迫被损害的弱者。这些“零余者”同现实社会往往势不两立,宁愿穷困自己,也不愿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他们痛骂世道浇漓,或以种种变态行为以示反抗。郁达夫的“零余者”形象,实际上是对自己精神困境的一种自述,经拷问自己来探索五四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象征诗派(第六章):
象征诗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诗流,出现于20年代中期,代表诗人为“诗怪”李金发,这时期连出三本象征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以象征、暗示手法营构意象表现内心感受。同时还有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等创造社诗人,这时期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冯乃超《红纱灯》加强了诗的色彩感,被称为“轻纱诗人”。穆木天、王独清还发表《谭诗》等文阐述自己的象征诗理论见解。
初期象征派几乎与新月派同时出现,他们并没有结成一个团体,也没有专门的刊物,只因都师法于法国象征诗派,才形成有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追求的流派。
闲话风:P39—40
闲话也称“漫笔”,不仅指题材上的“漫”无边际,而且是行文结构上的兴之所至的随意性。“闲话风”是作者与读者的精神对话,作者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精神的互补,而非趋一。“闲话风”的散文就具有平等、开放的品格,充溢着真率之气,弥漫着自然、亲切、和谐、宽松的氛围。
语丝社:
1924.11成立,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刘半农、孙伏园、冯冯炳、俞平伯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针砭时弊的杂感小品,以倡导这种文体而获“语丝派”之称。林语堂所创造的那种着重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任意而谈的随笔文体,又称“语丝体”,鲁迅的许多杂文及散文诗集《野草》各篇均发表于此,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语丝》小说家有冯文炳(废名)等。《语丝》于1930年停刊。
《新青年》“随感录”:P114
1918.4《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首创“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议论时政、社会批评、文化批评的短小精悍的论文——杂文。《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鲁迅、周作人等,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他们当时带动了许多杂志、报刊,开辟了杂文园地,推动了现代杂文的写作热潮,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言志派散文:P116、117
周作人提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话体为主要体式的“言志”小品文的理论,形成了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派”散文。
内容:①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即抒我之情,把叙事、说理、抒情都浸在自己的性情里; ②更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苦雨斋”阴郁如雨的古典氛围里玄思、冥想,表达“凡人的悲哀”,“在文学上寻找慰安”。
形式:追求自然而隽永,富有艺术意味的闲谈。语言将口语、文言、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耐人咀嚼。
冰心体:P118
“冰心体”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 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所谓冰心“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爱的哲学”,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语丝文体(第七章):
在《语丝》周刊上刊载的散文,内容以社会批评、文化批评为主。内容上“要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形式上主张“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在艺术上主要以文艺性短论、随笔为主要形式。文笔幽默、泼辣,时称“语丝体”。分为两大支:以周作人为代表的“言志”的小品文,以鲁迅为代表的战斗的杂文。在现代散文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春柳社:P126
1907.2,由中国留学生组织,在东京成立,是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主要成员: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等。搬演了《茶花女》;改编并演出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这是中国最早改编的话剧。春柳社在公开发表的《演艺部专刊》里宣称,他们所要创造的,主要是借鉴西方的,以语言、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新的戏剧形式,当时称之为“文明戏”。1912年,春柳社成员陆续回国,组成了“新剧同志会”。1914年在上海建立了“春柳剧场”,大张旗鼓地组织职业性演出活动。
文明戏:P127
“天知派新剧”创造了中国现代话剧的早期创作与演出模式。因形式新颖和内容贴近现实,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为表达对新剧的夸赞,人人纷纷称之为“文明戏”。欧阳予倩在《谈文明戏》一文中说:“‘文明戏’的‘文明’二字用热情的观众赠予的美称,以示进步或先进的意思。”
天知派新戏:P127
1910年底,由任天知发起,聚集了汪仲贤、欧阳予倩、陈大悲等优秀戏剧人才,组成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性的新剧团体——进化团。他们打着“天知派新戏”的旗帜,以《血蓑衣》、《东亚风云》、《新茶花》一炮打响,演遍大江南北。
“天知派新戏”是“广场戏剧”的先河。内容上反映现实,具有教化功能,有功利性。形式上不在固定的剧场内演出。
民众戏剧社(上海民众剧社):P131
1921.5,成立于上海,汪仲贤首先提议,并联合了陈大悲及新文学界中的沈雁冰、郑振铎、熊佛西等人。这是“五四”以后第一个新的戏剧团体。同时创办了《戏剧》月刊,这也是以新的形式最早出现的专门性戏剧刊物。
理论主张:①第一次在中国倡导了民众戏剧的观点;②极力主张创作自己的、适合我们社会的戏剧;③在舞台艺术方面,要求建立新的戏剧观念、表演技巧、导演制度等;④在剧团体制方面,倡导非营业性质,不受资本家操纵,并独立于国家的支配存在,具有艺术实验性质 自由喜悦。
1922.1,民众戏剧社的活动中心由上海转移到了北方,扩建为新中华戏剧协社。
上海戏剧协社:P130
1921冬—1933,是接受“爱美剧”理论的影响,在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演剧团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早期戏剧团体中历史最长的一个,成员最早有应云卫、谷剑尘等,后来欧阳予倩、洪深加入,增添了活力。1922.1,民众戏剧社转移到北京后,上海戏剧协社成为南方“爱美剧”活动的主力军,直到1933年,长达12年之久。其中洪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①女演员登台演出;②提出严格的剧场管理制度。洪深是早期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
爱美剧:P131
汪仲贤在1920.10,演出箫伯纳《华伦夫人之职业》失败后,于1920。11发表了《优游室剧谈》。1921。1提出了“仿西洋的Amateur”,“组织一个非营业性质的独立剧团”的主张。Amateur音译成“爱美剧”,正式提出了“爱美剧”的理论主张。
陈大悲参加上海民众剧社后,受到汪仲贤的启发,也受到学生演剧活动的鼓舞,于1921。4至8月,在《晨报》上连载了《爱美的戏剧》长文。1922。3,编译出版了《爱美的戏剧》一书,对“爱美剧”的兴趣、起因、剧本、导演、表演、舞台艺术设计都有比较系统的论述与介绍。
“爱美剧”理论提出后,学生业余演剧活动出现高潮,并成为这一时期话剧运动的中心。南、北分别以上海、北京为中心。“爱美剧”是现代话剧在中国舞台上最初的尝试,是文明戏向现代话剧过渡的产物。
小剧场运动:P131—132
起源于19C末法国“自由剧场”的艺术实验,以后风行于英、德、荷兰、俄、美、日等国,这是一次以易卜生为代表的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戏剧,取代在西方剧坛占主导地位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戏剧的戏剧革新运动,它揭开了西方(与日本)现代戏剧的帷幕,在戏剧观念以及戏剧文学、导演、表演、舞蹈、美术等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
中国的“小剧场运动”:以业余的、非营业性的取代职业的、商业化的戏剧革新运动。倡导主要集中在2个方面:①建立不同于文明新戏的新的戏剧体制,使中国话剧走上正规化、专门化、科学化的道路。②更为重要的是:提出与建立一整套新的戏剧美学原则与表演体系和模式。创造出了“剧场戏剧”的创作与表演模式,即“大剧场运动”。
第四堵墙:P132
强调再现人生的真相,自然的生活的原态:“舞台上的生活,正如你透过一垛墙看到人家屋里那样”,因此,戏剧的最高目的是创造充满真实生命的“舞台的幻觉”:舞台美术追求逼真的、生活化的效果。
南国社:P134
1926年,田汉与唐槐秋合办“南国电影剧社”;1927年,又将其扩大为“南国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话剧团体,先后办《南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等,开展话剧运动在1928至1929年,多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特色。
革命文学论争:P150 指的是1928—1929年鲁迅、茅盾与后期太阳社、创造社之间关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论争。
论争起因:是创造社、太阳社在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时,由于受国内外革命阵营内(包括国际革命文学队伍内)左倾思潮影响及自身世界观原因,在理论主张方面存在严重的机械论错误倾向,以及对鲁迅、茅盾等进行宗派主义的攻击。鲁迅、茅盾等进行反击,阐述自己对革命文学的意见,批评创造社、太阳社的错误。
性质:这是革命文学内部的论争。
结果:论争在中国共产党的关注下(创造社、太阳社多数成员是党员)停止。影响:论争提高了双方的思想,扩大了革命文学的影响,形成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热潮,从而为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文艺大众化论争:P152—153
“左联”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开展了三次文艺大众化的讨论:①1930年,“左联”成立前后,提出了“大众化——到工农群众中去”,基本上只是个空泛的口号; ②1932年前后,涉及到作家生活要大众化,培养工农作家,重点讨论了采用通俗形式的问题,鲁迅写了《论旧形式的采用》、〈〈拿来主义〉〉; ③1934年,夏天发生过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的讨论,主要针对文言回潮,围绕文字改革,讨论大众语的改革。目的在于缩短文学与群众的距离,多创作大众文艺作品。
“两个口号”论争(第九章):
指的是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
原因: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
过程:“国防文学”按周扬的说法,指的是:号召一切民族作家,不问他们的阶层,都来创造抗敌救国的作品。这个口号团结了一批抗日爱国的艺术家。缺点是,有些作品只强调民族矛盾,忽视了阶级矛盾。
为了补充“国防文学”的不足,由胡风提出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鲁迅抱病写了《论我们现在的文学运动》、《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以“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为总口号,以“国防文学”为具体口号,两个口号并存。但是,因为鲁迅派与周扬派宿来不睦,所以引起了周扬等人的误会,并引发了一场论争。性质: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 下围绕建立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
影响: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自由人”和“第三种人”:P154
“自由人”指《文化评论》的胡秋原,“第三种人”指《现代》的苏汶。胡秋原在1931.12《勿侵略文艺》一文中自称“我是一个自由人”,说“文学与艺术,至死也是自由的,民主的”,在《阿狗文艺论》一文中反对‘将艺术堕落到一种政治的留声机”。他尖锐批判国民党“民族主义文学”,也批评左联。
在左联和胡秋原进行论辩时,苏汶著文以“第三种人”身分声援胡秋原,说“第三种人”是“死抱住文学不放”的“作者之群”,反对文学上的“干涉主义”,要求给作家充分的创作自由。左联和他们开展了关于“文艺自由”的论战。
这是一场复杂的论争,一方面,胡秋原、苏汶有着文艺脱离政治脱离阶级而自由的倾向;另一方面,左联对文艺与阶级、政治有着简单化、机械论的倾向。
通过论争,左联也检讨了自己“机械论的和左倾宗派主义的错误”。
“左联”:P150—151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3。2成立于上海。出席成立大会的有:鲁迅、冯雪峰、冯乃超、柔石、蒋光慈、田汉、阳翰笙等。刊物有:《拓荒者》、《萌芽月刊》、《北斗》、《文学周报》、《文学导报》、《文学》半月刊等,接办和该组了《大众文艺》、《现代小说》、《文艺新闻》等期刊。
性质:“左联”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文学组织,明确宣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一翼。
理论纲领:“我们的艺术是反封建阶级的,反资产阶级的,又反对‘失掉了社会地位’的小资产的倾向”,并表明要“援助并且从事无产阶级艺术的产生”。
在成立大会上,鲁迅做了后来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总结了革命文学倡导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指出“左翼作家是很容易成为友翼作家的”。影响: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命文学运动的迅猛发展。在白色恐怖的艰难环境下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文艺大众化运动的开展,创作了不少优秀的革命文学作品,成为国民党统治区一面鲜艳的战斗红旗,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6年春,为了服从旨在抵抗日本侵略的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左联”解散。
剧联:P328、329
1930.8,以上海艺术剧社为基础,集合了辛酉、南国、摩登等进步戏剧团体,成立了中国左翼剧团联盟,后又改组为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简称剧联。在“演剧大众化”的口号下,努力不戏剧向大众普及。主要剧团:“大道剧社”、“春秋剧社”、“光华剧社”、“蓝衣剧团”。强调演剧是“一种政治的辅助工作,所以是武器的艺术、斗争的艺术。”他们突破了话剧只能在都市剧院演出的狭小圈子,开始走向“广场戏剧”。
中国诗歌会:P271—272
1932.9,成立于上海。性质:是“左联”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诗歌团体。发起人:穆木天、蒲风、杨骚、任钧(卢森堡)等。上海总会有机关刊物《新诗歌》旬刊。
内容:提出要“捉住现实、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主张:①反映大众、时代的社会现实; ②反映无产阶级的认识。这是一个与革命同一步调,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普罗文学:
1928—1930年革命文学初期,是普罗文学阶段。创造社、太阳社作家是普罗文学的主要作者。普罗文学反映了北伐大革命时期和革命失败后的某些社会现实,描写了工农的生活和斗争,表现了一些小资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低潮时白色恐怖下的心态。作品很多具有很强的革命气息,一时风靡文坛,产生了很大社会影响。但普罗文学存在严重缺陷,最主要的错误是“革命的浪漫蒂克”,把残酷的现实斗争理想化、浪漫蒂克化。同时,革命文学初期的图解左倾盲动的倾向未得到清算。因此成功作品不多,代表作有:蒋光慈〈短裤党〉、〈菊芬〉等。
东北作家群:P238
形成于30Y中期,作品充溢着深沉的力,从东北流亡到上海、北平等地的一些青年作者,如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罗烽、白朗、李辉英等,是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作品反映了东北广袤的黑土、铁蹄下的不屈人民,表达对敌伪的仇恨,对故乡的眷恋,对早日光复国土的愿望,开了抗日文学的先声。以现实主义为基本倾向,以一种浓郁的眷恋乡土的爱国主义情绪、粗犷的地方风格。作品有:萧红《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端木蕻良《鹚鹭湖的忧郁》、骆宾基《边陲线上》。
社会剖析小说:P237
是以茅盾为首的一类小说,包括沙汀、吴组缃、叶紫等的左翼小说,其特点是:用二元对立的因果关系来表现复杂的社会斗争的。在创作时运用一定的社会科学思维对社会生活进行理性分析,来开拓形象思维的深广度。主题清晰,戏剧性冲突集中撼人,细节刻画人物雕镂性强,但情节结构呈封闭型,是左翼文学内部的主流小说体式。
京派:P242
30Y以北京为中心的小说流派,沈从文是“京派第一人”,还有周作人、废名、芦焚、林徽因、萧乾、朱光潜等。所以称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当时在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作品较多地在京津刊物上发表。林徽因、朱光潜组织的2个京派文学沙龙,把北大、清华、燕京几个大学的作者松散地组合起来,具有“学院派”的眼光。几代的京派文人活跃于《现代评论》、《水星》、《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文艺杂志》这些报刊上。
主张:关注人生,但是与政治斗争保持距离,也反对文学的商业化、世俗化。多数是现实主义手法,也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使小说散文化、诗化。
小说特点:①创作题材是乡村中国; ②追求人文理想,人的尊严,和谐生命的境界;
③为现代小说提供了比较成熟的抒情体、讽刺体样式。
海派:P247—248
中国现代消费文化环境的形成,集中表现在30Y的上海。代表作家:张资平、叶灵凤等。特点:①是新文学的世俗化、商业化。小说注重可读性,迎合大众口味,是一种“轻文学”; ②过渡性地描写都市。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夜总会、赌场、酒吧、投机家、交际花等,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 ③首次提出“都市男女”这一海派常写常新的主题,造成一种“新式的肉欲小说”; ④重视小说形式的创新。
新感觉派:P251
30Y在上海都市读者群中风靡一时的小说流派,以《现代》杂志为主要刊物,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为穆时英,被称为“海派大将”,还有刘呐欧、施蛰存、叶灵凤等。新感觉派小说是中国最完整的一支现代派小说。源于20C20Y日本的新感觉派。
内容:多表现半殖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的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
特点: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即在世俗化、商业化的都市中,极力捕捉新的感觉意象,挖掘心理、潜意识、瞬间体验和感觉,把主观感觉投射到描写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
影响: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在形式技巧上翻新花样。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
心理分析小说:P252—253
出现于30Y,以施蛰存为代表,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进行创作。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去开掘人物的潜意识、隐意识,表现人物的变态心理、梦幻心理,表现任务的性压抑、苦闷、变态。
施蛰存在30年代创作了一批心理分析小说,深入细致地严肃地描写人物的性心理、性压抑、性转移、性变态等等,代表作品:历史题材:《将军底头》、《石秀》、《李师师》等; 对现代都市女性心理的分析的小说:《梅雨之夕》、《狮子座流星》、《春阳》、《善女人行品》等,在现代小说中别具一格,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内容和手法。现代派:
19C末20C初,广泛流布于欧洲。现代派思潮是破坏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的思潮运动,它使人们放弃熟悉的内容和形式。它首先是人们感到自己的存在没有意义或不合理,对知识、理性、个性、事物的因果关系以及语言本身都产生普遍的怀疑,于是,现代派作家发掘的不是客观世界,而是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意识流动,追求梦境和抽象的瞬间感觉。技巧上广泛采用暗示、隐喻、象征、联想、想象、意象、通感等。布局谋篇往往颠倒,时间没有了先后顺序,空间也失去了清晰的界线。
现代诗派:P279
30Y,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Y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来的,同时还受到欧洲现代派影响。代表诗人:戴望舒、施蛰存、何其芳、卞之琳、废名、林庚、路易士、李白凤、金克木等。戴望舒1929年创作的《我的记忆》成为现代诗派的起点。1932。5《现代》杂志创刊,成了刊载现代派诗歌并使之独立与成熟的重要园地,“现代派诗”也因《现代》杂志而得名。戴望舒、卞之琳、梁宗岱、冯至主编的《新诗》月刊出版,扩大了现代派诗的影响,在1936、1937年间达到了创作的极盛期。
《现代》编者概括现代诗派特点: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现代的情绪,用现代的词藻排列成的现代的诗形”。
现代派诗以象征主义为主,兼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意象派的特点。
诗作表现了幻灭中的追寻,对现实的理性批判意识,孤独寂寞的心态,追求语言的自然质朴、形式的自由舒展,以新异的手法提升了诗歌的表现力。
莽原社:
莽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以创办《莽原》周刊、半月刊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高长虹等。《莽原》以提倡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多发表杂文、散文为特色。鲁迅的著名杂文《灯下漫笔》、《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及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各篇均发表于此。
未名社:
未名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新文学社团(成立于1925年),由鲁迅发起和领导,刊物有《未名》半月刊和《未名丛刊》等。主要成员有鲁迅、韦素园、李霁野、台静农、曹靖华等。未名社以翻译和介绍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创作上以台静农的小说集《地之子》为乡土文学的成功之作。
浅草社、沉钟社:
浅草社、沉钟社是文学革命后涌现的具有浪漫抒情倾向的新文学社团。主要成员陈翔鹤、冯至等。1922年创办《浅草》季刊,1925年停刊后,冯至等浅草社同仁和杨晦又成立沉钟社,创办《沉钟》周刊、半月刊,至1934年停刊。沉钟社文艺思想接近创造社,致力于创作,被鲁迅评为“中国的最坚韧、最诚实、挣扎得最久的团体。
论语派:
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以创办《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均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性灵小品,主张“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笔调”。采取与政治保持距离的自由主义立场。
美文:
美文的产生与周作人的大力倡导有关,周作人1921年发表〈美文〉一文,提倡多写“记述的”、“艺术性”的美文,王统照、胡适等起而应和,冰心、朱自清、郁达夫、俞平伯等进行创作实践,美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的地位遂得以在文学史上确立。
独语体: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P
简称“文协”。1938、3,成立于武汉。这是一个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包括了除汉奸以外的各派文艺家。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期间历时最久的文艺刊物。文协在团结作家抗日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在文协成立大会上提出了“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对推动作家与现实、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孤岛”文学:P
从地域而言,是指上海租界,一部分文艺工作者利用上海租界的特殊环境,在日本侵略势力四面包围中,坚持抗日文学活动;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11上海沦陷—1941.12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历时4年多。
“孤岛”文学最有影响的是:①杂文。孤岛作家唐弢、柯灵、王任叔[巴人]、文载道、周木斋等发表了许多密切联系现实、是非爱恨分明的杂文。王任叔和阿英于杂文曾发生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争论,后出版杂文刊物《鲁迅风》。②戏剧特别活跃。业余剧团遍布于各学校、行业。于伶《夜上海》《长夜行》等反映沦陷区及上海人民生活和斗争的剧本,阿英《碧血花》《海国英雄》等南明史剧,歌颂爱国注意和民族气节,产生很大社会影响。七月派和七月诗派:
七月派以胡风主编的《七月》文艺刊物而得名。《七月》于1937年10月创刊,1941年皖南事变后停刊,并出版“七月文丛”、“七月诗丛”,1945年后,又出版《希望》、《泥土》等刊物。《七月》等刊物培育了一批青年作者,小说方面有路翎,代表作有百万字长篇《财主的儿女们》。诗歌方面以艾青、田间为首(他们后来进入解放区),培育了绿原、阿垅、曾卓、鲁藜、邹获帆、彭燕郊、冀汸、牛汉等一批青年诗人,称为七月派或七月诗派。七月诗派以战斗的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诗为主要形式,是贯串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中国新诗派”:P448-449
成立:抗战结束以后,穆旦、郑敏、杜运燮、袁可嘉到了北平、天津,继续发表诗作与诗论。同期,南方的杭约赫[曹辛之]、唐湜、陈敬容、唐祈因成为上海《诗创造》的“四人核心”,以后又加入了辛笛。1948年,从《诗创作》中分离出来,创办《中国新诗》,与北方的穆旦等诗人联合起来,组成中国新诗派,提倡“新诗现代化”,即“新传统的寻求”。
主张:①中国新诗派的诗歌观念中的一个基本观念:“综合”,即“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②强调“诗的思维与语言的根本改造”,这集中体现了中国新诗派诗人的反叛性与异质性。
他们的“现代诗”的定义:“现代化的诗是辨证的、包含的、戏剧的、复杂的、创造的、有机的、现代的”,“现代诗接受了现代文化底复杂性、丰富性,而表现了同样的复杂与丰富”。当代文学
政治抒情诗:P149-150
是十七年诗歌的主要诗体样式。在这种诗体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思潮的评说与情感反应。在诗体形态上,是强烈的革命情感宣泄和政论式的观念叙说的结合,即“实际上是抽象的思想、抽象的概念,但用了形象化的语言来表达。”这种诗体,通常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加以铺陈。代表诗人:郭小川、贺敬之。
“山药蛋派”/“山西作家群”/“山西派”/“‘火花’派”: 赵树理等山西作家因创作上有某些共性而被称为“山药蛋派”。马烽、西戎等的共性:①地域:长期生活、工作在山西,作品写的也多为山西农村生活; ②写作与农村“实际工作”的关系:主张在生活中“不作旁观者”; ③“写实”的风格,作品的思想、形象,来自“当前生活的底层”; ④重视故事性、语言通俗。新生代诗歌 :
“第三代诗人”或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内容上,反英雄、反高、平民化成为后新诗潮的总体特征。艺术上,反意象、反修辞和口语化,是后新诗潮在语言实验方面的重要特征。以韩东、于坚为代表的原生态口语化倾向构成了对新诗潮经典性的意象语言规范的颠覆。第四次文代会 :
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召开的第四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是一个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对大会的祝辞,提出了一系列的有关文艺的新的观念原则。《祝辞》指出:“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对文艺的“行政命令必须废止”,作家“写什么和怎样写”,“不要横加干涉。”这对新时期文学在恢复期里大步走向繁荣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时期文学在复苏期的发展态势,是与这一阶段里一系列文艺观念的基本问题和创作中具有倾向性问题的热烈争鸣连在一起的。这些争鸣活动,既是理论界对新的创作成果的及时评价,又是对新时期文学发展历史的归纳、总结和升华,真实地记录了文艺观念拨乱反正的历程。
反思文学:
还是在“伤痕文学”兴盛之时,一批敢于思考、富有人生阅历的作家,尤其是一批因着我们党和国家在革命进程中的失误而历尽坎坷的作家,如王蒙、李国文、从维熙、张贤亮、方之、高晓声等,就率先突破了一般地提倡“恢复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口号的局限,提出了现实主义深化的主张,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写出了一批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历史深度的作品 茹志鹃于1979年2月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剪辑错了的故事》,是“反思文学”的起步标志。
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形成潮涌的“寻根小说”创作,“超越社会政治层面,突入历史深处而对中国的民间生存和民族性格进行文化学和人类学的思考”。
寻根小说最为显著的特点在于: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综览寻根小说,这一批作家对自己所寻的“根”究竞是什么,“文化”这一概念究竟是什么等并不甚了然,其对“根”或“文化”的态度也较矛盾,概括地说大致有这样三类:一是持肯定态度,代表作主要有阿城的《棋王》。二是持否定态度,代表作有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三是持辩证态度,代表作有冯骥才的《神鞭》
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它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北岛、江河、杨炼、芒克、方台、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朦胧诗孕育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地下文学”。食指(郭路生)、芒克(姜世伟)、多多(栗世征)等在“文革”中就已经开始了新的探索,其后有江河等诗人加入。他们的诗以手抄形式流传。1979年《诗刊》发表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1980年又以“青春诗会”形式集中推出了17位朦胧诗人的作品和诗歌宣言。朦胧诗迅即成为一段诗歌潮流,并且涌现了一大批广为流传的代表性作品。
先锋小说:
在“寻根小说”和“现代派”小说并行推进的同时,一种激进的叙事实践初露潮头,这便是以马原的《拉萨河女神》(1984)、《冈底斯的诱惑》(1985)和《西海的无帆船》(1985)等小说为肇始的“先锋小说”潮流。先锋小说具有实验性,创作上的特点主要有: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意识形态的回避、反叛与消解,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传统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通常采用戏拟、反讽等写作策略。
改革文学 :
“改革文学”作为新时期文学中最早“回到当下”的创作,以及作为本世纪文学发展进程中层后一次功利主义色彩突出、功利话语与审美话语结合得较为完美、表现得较有力度的小说思潮,含蕴着较为丰富的美学内容。
归来的诗人 :
70年代末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悲大喜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最初在诗坛上主要还是50年代、60年代活跃的诗人,贺敬之、严辰、李瑛、邹荻帆、严阵、顾工、雁翼都曾有较大社会影响的作品,他们的诗基本上是50年代、60年代诗的延续,只是诗中的政治内容、政治观点有了变化。随着一批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归来”诗人群。他们包括“七月”派诗人鲁黎、绿原、牛汉、曾卓、冀方、卢甸、彭燕郊、罗洛等,在“反右派”斗争中被处置的诗人艾青、公木、吕剑、唐祈、唐湜、苏金伞、公刘、邵燕祥、流沙河、胡昭、梁南、昌耀、孙静轩„„,也包括于50年代退出诗坛的九叶诗人。
伤痕文学:
1977年11月,刘心武的短篇小说《斑主任》在《人民文学》发表,立即引起轰动。《班主任》是新时期文学的开山之作,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久,《文汇报》(1978年8月11日)发表了卢新华的短篇小说《伤痕》,“伤痕文学”和“伤痕小说”的得名便源于此。表现“伤痕”作品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区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写知识分子、国家官员受到的迫害,他们的受辱和抗争。一是写“知青”的命运:以高昂的热情和献身的决心投人这场革命,却成为献身目标的“牺牲品”。
如何看待这些作品,曾在1978—1979年发生过争论,不久,“伤痕文学”概念的贬斥含义逐渐消退,成为对一个时期文学思潮的概括。“伤痕文学”的主要作品:《班主任》(刘心武)、《伤痕》(卢新华)、《神圣的使命》(王亚平)、《高洁的青松》(王宗汉)、《灵魂的搏斗》(吴强)、《献身》(陆文夫)、《姻缘》(孔捷生)、《我应该怎么办》(陈国凯)、《从森林来的孩子》(张洁)。九叶诗派: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郑敏等九人。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了较好的结合。
天安门诗歌运动 :
1976年“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严厉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所引发的机缘是政治性的。它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爱憎之情判然,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尤其这些诗歌在1977年以后结集出版,使得“天安门诗潮”中的文学精神得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并引发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
新写实小说 :
所谓新写实小说,简单地说,就是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意观察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新写实小说在观察生活把握世界时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不仅具有鲜明的当代意识,还分明渗透着强烈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意识,但它减退了过去伪现实主义那种直露的、急功近利的政治色彩,而追求一种更为丰厚更为博大的文学境界。”
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点主要表现在:创作方法虽仍以写实为主,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态”的还原,强调作品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应有一种毛茸茸的原生状态的感觉;主题意蕴更多的是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灰暗与无奈,大多采用客观化的叙述态度,提倡作家应“退出小说”、“零度介入”,即有意采用一种缺乏价值判断的冷漠叙述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作家有刘震云、刘恒、池莉、方方等。知青文学:
“知青”出身的作家,是80年代文学的重要支柱。他们的创作,在当时获得“知青文学”(或“知青小说")的命名。批评界对这一概念的使用,在涵义上并不一律。较普遍的说法是,第一,作者曾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第二,作品的内容,主要有关“知青”在“文革”中的遭遇,但也包括他们后来的生活道路,如返城以后的情况。
与“伤痕文学”等一样,这个概念专指叙事体裁(小说,或纪实性叙事作品)的创作,表现“知青”的生活道路的创作,在“文革”期间已经存在,但这一概念在80年代才出现,说明它开始被看做一种文**流,具有可被归纳的特征。
70年代末到80年代,发表过以“知青”生活为题材的小说作家有韩少功、孔捷生、郑义、王安忆、史铁生、张炜、张承志、梁晓声、张抗抗、柯云路、叶辛、陈村、李锐、肖复兴、竹林、李晓、陆天明、朱晓平、陆星儿、老鬼等。
中国现当代名词解释 篇2
近十年来, 我主要担任《中国现当代文学》一课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教学中发现了一些问题, 比如学生不爱阅读文学作品, 上课时对作品没有认识, 老师进行作品分析时学生难有深刻印象。我所教的班是汉语言文学秘书专业的学生, 与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学生相比, 该专业的学生在实践技能上更胜一筹, 学生也更注重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的提高, 比如计算机应用, 社会调查研究等方面的能力, 但对于培养人文素养的现当代文学这样的课程, 缺乏足够的兴趣, 而且在文学方面的课程相对较少, 文学的基础也较为薄弱, 如何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 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进行了一些大胆的尝试, 尽量改变以往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 在应用多媒体少量加入诗歌朗诵与影视欣赏的同时, 探索采用互动式教学, 尽可能有更多机会让学生去说, 甚至去演,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作品的积极性。
我认为提高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 应从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入手, 使学生能够真正从优秀的文学作品中感受到文学的内蕴之美, 从阅读与思考中开启兴趣之门, 使学生能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程。因此我在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时, 着重从这方面来考虑, 期望通过互动式教学达到这样的效果:让学生爱上阅读, 在兴趣中阅读, 在阅读中思考。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程内容较多, 既有文学史的梳理, 又有具体作家与作品的介绍、分析, 内容庞杂, 如果按照教材一一讲解, 难以真正深入作品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 因此我按照文学史的顺序设置了十五个专题, 每一个专题涉及到一至两个作家, 并以其中一个作家为重点。在这些专题中也穿插着介绍文学史的内容, 在每一段文学史的背景之下再分专题重点学习作家、作品。第一堂课先对本学期的文学课作一个总体性的介绍, 并将设置的十五个专题简要说明, 要求学生自由组合, 课后进行准备, 课堂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课堂教学。全班通常四十多个学生, 三至四人一组, 每组选一个专题进行专题研究。对学生的具体要求是, 首先要细读作品, 然后本组的同学一起商量课堂互动的方式, 可以查阅作家及作品的相关资料, 制作成PPT课件, 课堂上为大家作简单的讲解, 此为一;也可以选取作品中的片段, 设计课堂表演, 以表演的方式来强化对作品的印象, 此为二;也可以选取作品中的内容进行配乐朗诵, 特别是诗歌专题比较适合这样的形式, 此为三。当然学生也可以进行自主设计。因为专题中以小说居多, 也有一些戏剧作品, 如曹禺的《雷雨》、老舍的《茶馆》等, 我建议学生最好采用简要讲解加上课堂表演的形式来对文学作品进行阐释, 而诗歌部分比如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戴望舒的诗歌《雨巷》等, 比较适合用诗朗诵的方式来进行。学生在课堂要进行的活动时间通常为十五至二十分钟, 每堂课先由学生上场来进行讲解与表演, 然后由老师对学生所作的讲解与表演进行讲评。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一是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为了做好专题, 学生会去看原著, 至少对本专题的内容会认真阅读, 并进行非常细致的研究;二是学生学会了认真地搜索资料, 并从中整理出自己需要的材料, 从作家生平事迹到作品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等, 都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 学生会去很全面地学习本专题的相关内容, 而且要用独特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三是锻炼了学生了表达能力与自我表现能力, 要将整理好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在课堂上清晰地表达出来, 对于口语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同时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像老师一样地为本班同学讲课或者进行一些表演, 使得一些胆小的同学也能通过锻炼在临场发挥方面有一定的提高;四是通过现场的表演, 让更多的同学对于文学作品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固然学生的表演看起来显得不够成熟, 有时甚至会觉得有些令人发笑, 但因为表演者与观看者身份相同, 距离的接近使得台下的同学会更易于接受, 更有兴趣观看, 更有兴趣去了解并阅读作品, 让大家觉得文学作品不仅有内涵, 而且“有意思”, 这样的表演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非常有益。学生讲解与演出之后, 老师进行适当的点评, 对学生的努力给予肯定, 并指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如讲解时无法完全脱离讲稿, 对作品的分析不够深入, 表演所选取的部分矛盾冲突不够不适合表演等, 对学生提出改进的措施与期望。之后老师再结合学生的讲解与表演进行补充, 并重点进行作品的介绍与分析, 同时以提问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来参与互动。
中国现当代名词解释 篇3
在很多语言中,字典是应该定义如何使用语言还是要反映怎样使用语言还存有争议。这一版《新华字典》中包括了比之前的版本中反映怎样使用汉语多得多的词汇,但它还是避开了许多敏感话题。
这个编了七年多,添加三千多个新词汇和用法的新版到底包括了什么东西呢?这些新条目中有许多方言词,来自网络语言、小报上的丑闻以及其他非正式渠道。一些像“博客”、“团购”这样的词反映了如今这个电子时代。其他的,“愤青”、“香蕉人”,是反映新的社会群体和亚文化的名词。下面这七个词给我们提供了观察今天中国社会运动和关注的视角。
“房奴”
背负高昂房屋按揭贷款的人称为“房奴”,这个人造词现在和“车奴”、“卡奴”一样进入了字典。买房经常被视为中国男人结婚的必备条件,因为在过去十年中北京、上海和其他大城市的房价飞速上升,买房变得尤为困难。去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宣布了雄心勃勃的“保障房”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建成三千六百万套住房。实际上,“两限房”是新版《新华字典》收录的另一个新词。
NBA
这三个字母是美国篮球协会的缩写,它现在已经成了中国的官方文字。NBA可能是中国播放的国内外体育赛事中最受欢迎的一个。这个词的收录不仅反映了中国对有关“科比”、“艾弗森”和“林书豪”的狂热,也反映了美国对中国的不可抵挡的影响力——反之亦然。正如英语从汉语和其他语言中借用了许多词汇——包括“渴望(yen)”、“丝绸(silk)”,甚至还有“番茄酱(ketchup)”。汉语也从英语中吸收了很多词汇,例如“三明治”、“沙发”。因为比汉字易于输入,英文字母常在网络语言中代替汉字。比如用“3Q”来代替“谢谢”。
给力
“给力”從字面上说应该是输入力量的意思,不过它在俚语中用来表示“帅呆了”的意思。这个词曾在中国动画片《西游记》中出现过,然后就迅速流行起来。几个月后,在2010年11月,英特尔的一条广告中出现了这个词,最重要的一次是那个月在《人民日报》的头条上出现。这个头条用的是它的原意而不是俚语意思,但它上面加了引号。
PM2.5
在过去七年中,中国人越来越发现空气污染的破坏性后果。PM代表称为“微小颗粒”的空气污染的有害成分,2.5指的是用微米(百万分之一米)为单位的直径。暴露在高PM2.5水平的空气中可能引发呼吸道不适,恶化哮喘和支气管炎,最终导致肺癌和心脏病等致命健康问题。这个词是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帮助下进入中国字典的。美国大使馆受人欢迎的微博每小时公布一次北京非常之高的PM2.5数据。之前,北京政府只公布10微米以上的PM数值。
雷人
这个在过去几年风靡互联网的词汇的字面意思是“雷打的人”,它通常用来表示诧异。2010年3月,在有关两会的报道中还禁止使用“雷人”。 “雷人”这样的词通常是在网上的评论中用到,经常是拿中国的东西和美国的作对比时作这样的评价。和美国上世纪企图限制饶舌音乐一样,一些人担心这种文化会传播暴力和反社会行动,认为“雷人”这样的词反映了不稳定的亚文化。
宅男/女
宅男是翻译过来的日文词,它的原意是迷恋一些东西而一直待在家里的人。宅男/女沉迷于游戏、网络或粘在电脑面前进行其他活动。年轻的中国网虫半自豪、半自嘲地称自己宅男/女,可能和美国少年称自己“极客(geek)”的心态差不多。不过,他们对数以百万计的家长来说是很大的问题。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网民人数,它在2008年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病的国家,在全国都有网瘾戒断中心。
物联网
中国现当代名词解释 篇4
杨朔,擅于以饱满的热情抒写新时代,以真挚的感情,来赞扬普通劳动者。以《雪浪花》为例,赏析杨朔作品特点:1.杨朔擅于于平凡事物中捕捉诗意,通过巧妙的联想,发掘其深刻的思想,“咬”老渔民独特是生活经历,和老一辈英雄乐于奉献的气概。2.写景抒情,点化人物,创造深邃的意境。3.联想巧妙跑,构思精致,笔势曲折。
刘白羽,以《长江三月》为例,来赏析刘白羽散文特点:《长江三月》是一种日记体游记,从重庆→(经三峡)武汉→揭示了生活的哲理→人生是用走向黎明的过程。内容:描绘沿途的见闻和感受,歌颂祖国的江山如此多娇1.写景抒情的手法多样,笔墨酣畅,淋漓尽致,瞿塘峡——险峻壮美,西陵峡——水急滩多,巫峡——幽深秀丽,2.恰当的引用资料,表现当时时代风貌,历史变迁,增强了人文景观特色。
神女峰的传说,杜甫的诗歌,王昭君的故事,3.语言上辞藻华丽,笔势铺张.秦牧散文特点:深刻是思想性,丰富的知识性,健康的趣味性,以《花城》为例赏析秦牧散文特点:1.深刻我思想性,通过61年花市盛况赞扬了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歌颂了劳动人民,洋溢着强烈的自豪感,2.丰富的知识性。通过解说员向人民介绍各种奇花,民俗学家介绍了南北方春节习俗。3.健康的趣味性。细腻逼真的写花,介绍赏花的情趣和相关知识。启示:劳动创造美,生活中蕴含着美
第一次文代会是当代文学的起点。
1.背景:让从中国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来逐渐被迫分离在两个地区的文艺工作者进行大会
师
2.时间:1949,7.12~7.19,郭沫若批准地点:北平。824人参加
3.主要内容:①深刻总结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经验,特别是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
后的解放区文艺工作经验,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②确立全国文艺工作方针与方向,以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撒谎能够的讲话作为我们新中国文艺发展的方向。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③除了确定思想领导外,确立了组织领导。成立了“文联”(中国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作协”(中国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
4.①承前启后,拉开了当代文学序幕。1949.7月②彻底的结束了文艺工作者被分割局面。当代文学
含义:1949新中国成立至今大约半个多世纪发生发展消长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字,只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它限定在“中国大陆”的这一区域之中。
发展历程:1.1949~1948:当代文学史奠基与开拓时期(艰难发展)2.1949~50年代中期:对新的时期,新中国新生活的歌颂。3.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致力于社会主义文学的完善
4.6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非常”时期5.1979~至今:新时期文学
特征:一..文学形态变化。建国初30年,现实主义单一美学形态。多元美学形态:现实主义的复苏发展,现实主义引进二.文学本体变化1.文学思潮:现实主义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2.作品本身,题材由窄变宽,主题由单一到多元a.初30年题材多局限哥们,战争和农民题材,后20年题材范围扩大b.前30年主题多集中于比较集中明晰的重大社会政治主题3.艺术类型塑造:由单一到复面
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三突出原则:在所有人物当中,必须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
贺敬之 抒情短章:特点:多描写具体生活场景,表现诗人深刻的内心感受,高清细腻,注重遣词造句,如《桂林山水歌》具有民歌的风味
《回延安》赏析,真实抒发革命赤子对延安的感谢与赞美之情。从内容层次上分5层:1层:直抒胸臆,着重刻画刚踏上延安时的激动心情。2层:回忆在延安的成长经历。3层:延安亲人欢聚的动人场面。4层:参观延安,写延安城秀丽的风光5层:别延安,与在延安相结合艺术特色:1.立意高构思精巧。2.抒情节奏快慢适中3.成功运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长篇政治抒情:多取材于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气势粗犷豪放,洋溢着火热的政治激情,具有极强的宣传鼓动性,多采用楼梯式和交错式。
《放声歌唱.》1956年歌颂党的的伟大与英明,艺术特色:1.从现实追溯历史,2.抒情方式迂回曲折3.歌颂祖国不仅流于空洞的口号,而是化抽象为具体
《雷锋之歌》1963.3艺术特色:抒情方式独特,政论、形象与激情相结合,通过“我”来感受雷锋的英雄主义精神。
闻捷
《天山牧歌》内容:1.主要写新疆的美丽富饶以及神奇的自然风光,表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历史变迁,英雄人物等。2.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将爱情与劳动以及热爱祖国的情操相结合a.劳动产生爱情如《苹果树下》b.爱情使人产生精神动力 如《告诉你》《夜莺飞去了》c.青年人对爱情忠贞不渝,如《舞会结束以后》。
艺术特色:1.鲜明的民族色彩和浓郁的地方风情,2.擅于抓住人物瞬间的心理活动.3.创作手法再现式,设置简单的情节和人物,抓住富有情趣的生活片段从中提取诗意
郭小川
创作阶段:1.准备阶段《平原老人》2.爆发阶段:《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爱情三部曲《白雪的赞歌》《深深的山谷》《严厉的爱》将军三部曲:《月下》《雾中》《风前》3.成熟阶段:《甘蔗林—青纱帐》《厦门风姿》《昆仑行》《两都颂》4.抗战阶段:《团泊洼的秋天》《秋歌》
诗歌内容:1.抒情诗A.记叙革命的战歌。《甘蔗林—青纱帐》—继续革命,永葆青春。《团泊洼的秋天》—政治思考,思想觉醒。B.祖国人民的赞歌《厦门风姿》《秋歌》2.叙事诗a.讴歌纯真的革命爱情b.歌颂我军高级指挥员
艺术特色:1.具有特色的诗歌语言a.饱含哲理的警句b.融古诗词,民歌,口语与一炉,创造出古为今用民为文用。2.新颖独特的构思,大胆的想象3.不拘一格的诗体。50年代:楼梯式—半自由体—民歌体—像散去的新自由体。60年代:新辞赋体
杜鹏程《保卫延安》
内容:本书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正面描写人民解放战争的长篇小说。它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解放战争时期著名的延安保卫战的历史背景。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和以周大勇为代表的一大批指战员的英雄形象,歌颂了人民战士高度的阶级
自觉性和英勇的献身精神,构成了一幅壮丽的人民战争的历史画卷。
历史地位:“英雄史诗”
主题:延安保卫战的胜利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彭德怀的英明指挥,广大指战员的浴血奋战以及周边群众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共同的结果,是一曲人民军队的战歌
人物形象:以周大勇为中心,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群相。彭德怀:富有韬略的军事家,平凡的人民公仆。《保卫延安》历史地位:英雄史诗的美誉 史诗:本指古代长篇叙事诗,当代以重大的历史事件为基础塑造英雄形象,相比之下内容宏大,篇幅较大,气势磅礴充满了神话色彩,引申为能够全面反映历史时代优秀的长篇叙事性作品。精神体现:1.以雄伟的气魄反映了延安保卫战。描绘了人民解放军战争的壮丽画卷。
2.具有历史真实性,突出战争的激烈性。“一个脚印一身汗,一寸土地一滴血”3.艺术上,材料取舍恰当,主要突出青化砭伏击战,蟠龙镇攻坚战,长城线突围战
梁斌《红旗谱》
主题:反映农民由自发到自觉的曲折斗争过程,揭示一个真理,中国农民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有组织的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人物形象分析:1.朱老忠:具有“三性”的农民,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跨越两代由慷慨悲歌的侠义之士到共产主义战士,既有农民英雄的豪爽精神,有有共产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鲜明爱憎,坚忍不拔的斗争精神,真正展示了农民英雄坚韧英雄的风采2.严志和:胆小怕事,性格较好,勤劳善良3.运涛,江涛:在党的领导下成长起来的新一辈农民,既继承了父亲优良传统又接受党的教育。
艺术特色:1.地方色彩浓厚{自然的社会的}2.采用中国古典小说的传统手法来刻画人物,以一系列的故事来表现3.内容上的民族气魄与民族风格,小说描写三十年代发生在冀中平原的革命风暴,既有民族传统,又有时代特色
如“燕赵风骨”,指燕赵人民在长期的斗争中形成的品质与品格,其本质是反抗,品格是守信,美德为见义勇为,新的历史条件下转变为共产主义思想下的反抗。品格要阶级意识支配,美德为在革命原则纪律下的勇敢。
红岩精神:是革命烈士对共产主义信念执著追求的高度概括;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支柱。红岩精神永存!《红岩》罗广斌,杨益言。主题:真实再现了革命胜利前革命烈士与放革命分子之间的艰苦战争,有力的鞭挞了敌人凶恶残暴的本质,悲情讴歌了共产党人坚韧的斗争精神和视死如归的高尚情操
艺术特色:a.取材上既法于历史又高于历史。b.结构严谨宏大,情节错综明晰,主线:狱中的艰苦斗争。副线:地下党积极组织战争,游击队的斗争。C.人物形象塑造独树一帜。如江姐,机警干练,特别细心,对革命战友关怀无微不至。如许云峰,受人尊敬的成熟的地下党领导,塑造了众多英雄群体为革命舍生取义的红岩精神。
杨沫《青春之歌》
作品的自传色彩:自叙传小说,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经历作为讲述对象的小说。1.林道静与杨沫自我形象的对照a.家庭出身b.情感经历c.革命经历。2.作品的内在结构:两条线索:一条是林道静如何从一个具有反抗精神的知识分子成长为具有革命的战士,另一条是以林道静的内心世界为中心,写其爱情生活与情感经历。第一条线索(三次决裂):①与封建家庭
决裂②资产阶级和小资的决裂③与自我决裂。第二条线索:“因为我爱你,所以我革命”3.心理描写:a.通过细腻的情感变化表现人物性格。B.通过情绪变化来揭示人物内心冲突。C.采用主观的视角。
思想意义:1.塑造了众多不同的青年知识分子形象,有力的揭示了小说的主题(知识分支只有投身革命才能找到出路)2.战士了林道静的成长道路,给读者以启示,成为无产阶级战士需要经历艰苦的磨练
讨论:矛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a.反应历史,符合事实。B.林道静是一个典型的成功女士柳青《创业史》
与赵树理小说比较:赵树理的小说大众化,民族化。六七你跟受苏俄文学传统影响,讲究宏大的结构与思想的深度
主题:以强烈的历史意识和真实的阶级意志,通过描写梁家父子两人不同的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括了中国农民的生活经历,反应了他们改变苦难命运的强烈愿望,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集体化道路,翻身解放的农民才能真正的走上创业道路
怎样理解创业史是50年代生活的一面镜子
1.反映了5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社会面貌2.揭示了农村合作化的本质特征。两种思想斗争:
个人—集体,资本主义—社会主义。3.塑造了梁生宝崭新的农民英雄形象,坚忍不拔无私无畏,温柔稳健谦虚脚踏实地的实干家4.具有史诗的规模和特点:①做到历史的广度与深度的结合②囊括了农村各阶级各阶层的众多人物③采用了史诗的结构。
伤痕文学
含义:是在新时期文学发展过程中,率先以勇敢的不妥协的姿态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文学,是奉党和人民之命积极投身思想解放运动,实现拨乱反正时代任务的文学
思想审美意义:1.第一次闯入题材的禁区“文革”提出重大社会问题,产生重大的社会效应。
2.塑造了悲剧人物与悲剧性格,复活了悲剧艺术悲剧美化,中国文学史上的生命3.在当代文坛史上第一次高举现实主义旗帜恢复其原貌。刘心武《班主任》
主题:以勇敢的姿态发出文学思想解放的先声。发出了救救被四人帮坑害的孩子的呼声。人物形象:宋宝琦,文革时的新文盲。谢惠敏:(小左派)工作积极,品行端庄,但思想僵化,头脑简单,失去自我(对四人帮的恨基于老师对孩子的爱)。爱:①宽容的态度在冲动中要克制②理解的医院,肯于理解与自己不一样敌对的人③感化的信心
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获得矛盾文学奖,以农村为题材的伤痕力作,反映50年代合作化到70年代农村的一个矛盾,严格的按照生活本来面目,暴露“四人帮”文革对农村经济建设的破坏,更强的表现一种现实精神
内容:①许茂老汉生产上走上正轨②金东水与许秀云的结合,与郑百如的斗争③许茂老汉与金东水郑百如之间的关系一部力作
主题:描写了许茂一家的悲欢离合。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社会关系,概括了70你爱年代中期农村矛盾与斗争,实质上揭示了“七年**”给农民造成生活贫困和农民的不幸。
人物形象及意义:许茂:倔强固执自私狭隘的农民第一个走回头路。意义:批判了当时极左路线,对人民精神的一种摧残和性格扭曲。徐秀云:饱受生活磨难,但坚韧顽强对生活充满愿望“外柔内刚”。意义:寄托作者一个希望“好人一生平安”的美好愿望
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A.故事层,写章永璘与黄香久在艰窘,情况下结合又离异的故事,孤男寡女因性压抑与情感需求走道一起,又因为种种矛盾最后分手B.寓言层:性的叙述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精神压抑和生存处境的一种言说C.哲理层:用嘴具体的事物暗示最抽象的道理
古华《芙蓉镇》
创作背景:人生经历,创作素材来源
内容:小说描写了1963—1979年间我国湘南农村的社会风情,揭露了左倾思潮的危害,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的胜利。
主题含义:从一个小镇上几个普通人物在“文革”前后十几年命运的升沉变迁,从他们的个性不同程度的被扭曲、被异化,来探讨极左思想的渊源,来反思民族的历史。
成就:82年获茅盾文学奖。85年谢晋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多项国际大奖。富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画,借人物命运演乡镇生活变迁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
内容:该小说叙述的是某重型机器厂经历了十年**后,乔光朴赴命当了厂长,大刀阔斧的整顿队伍,建立新的生产秩序和奖惩制度,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人公精神,很快改变了全厂的涣散状态,扭转了生产被动局面。
人物形象:乔光朴。开拓精神的两个方面:一是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说干就干的快刀斩乱麻的作风——时间精神。二是他严格的科学态度,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数字精神。
高晓声
作品把握:1真实的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历程,深刻揭示了造成他们悲惨命运的政治。经济。历史及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等深层根源。同时写了社会变革中带来农民心理和性格的变化2.坚持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塑造了中国灵魂的农民,善良,朴实,敦厚——>劣根性。3.成功借鉴西方小说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莫言的《红高粱》
1.小说的精神主体是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带着原始野性、质朴强悍的生命力的赞美,对自由奔放的生命形式的渴望。2.交织着强烈的悲剧和反讽的美感。3.容纳了大量的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
对军事小说的突破。1.突破了军事小说,是战斗文学的狭隘模式,使军事文学社会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将军事社会历史真实的战斗与人民联系起来,使作品有时代纵深感和历史感。2.突破军事小说无冲突的论调,大量揭露了我军内部的矛盾。3.塑造了当代军人的形象,突破英雄神化的模式,不是将其当做神,而是将其当人来写
池莉《烦恼人生》印家厚烦恼:半夜孩子跌下床的慌乱,晨起洗漱解手排队的无奈,带儿子挤月票的拥挤争吵,评奖金只得了个三等奖的恼怒,对徒弟雅丽一往情深表白的恍惚,食堂吃饭吃到青虫的愤懑,为父亲祝寿准备礼物的奔波,住房的拥挤,经济的拮据„„零零碎碎地写出了生活的本色,本色的生活,道出了我们这个社会一个微不足道的工人过日子的辛苦与无奈。
女作家的构成1.五六十年代已经知名:宗璞《红豆》茹志鹃<百合花>。杨绛《老王》郑敏2.已届中年而在‘文革后’期才表现创作活力:张洁《沉重的翅膀》谌容,霍达等3.大多生于50年代初:(经历文革上山下乡运动知情:王安忆《本次列车终点》,舒婷,张抗抗,铁凝《哦,香雪》,残雪,刘索拉4.50年代末期60年代初:创作方法独特,如池莉,方方,毕淑敏,迟子建《秧歌》5.80.90年代开始形成创作特色:林白,陈染《世纪病》
朦胧诗的思想意义及诗学贡献
1.设个写作上对个体精神价值的强调,是中国诗人第一次以个人的声音表达我们所说的思想与情感,表达了社会历史的独特思考。2.强调语言“异质性”表现了某种程度的语言的反叛拒绝所谓的透明度,拒绝与单一符号系统的合作。
北岛:主要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的精神,以及在理想世俗中的争取对缺乏人性生活内容的拒绝《回答》《迷途》
舒婷:通过内心的映照来辐射外部世界,捕捉生活现象所引起的情感反映,探索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致橡树》《神女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现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篇5
1、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左联”)的成立:1930年3月2日,上海。
它的成立标志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正式展开,标志着共产党对文艺运动领导的加强。
“左联”成立后开展的工作:加强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研究;加强与世界文学的联系,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了前期的准备工作;开展文艺大众化运动;大力发展左翼戏剧、电影事业等。
“京派”作家群:“京派”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作家群”。以沈从文等人为代表。
“京派”主要是指以北京为中心的一个北方作家群。他们对文学的追求比较偏重于文学本身的艺术魅力,他们强调文学与时代、政治的距离,追求人性的永久的文学价值。他们愿意用一种温和的心态来吟咏人性和道德的重建,作品有一种田园抒情诗的氛围。他们的观点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倡导者的理论形成尖锐的对立。沈从文、萧乾、废名、林徽因等人是代表。
2、东北作家群:
3、“孤岛”文学
《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家》:
一、主题思想:小说通过描写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正在崩溃中的封建大家庭的悲欢离合”的故事,通过以高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广泛地反映了“五四”后的中国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封建大家庭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和吃人本质及其必然崩溃的历史命运。
巴金创作这部小说,主观上是宣泄他对封建大家庭扼杀年轻人的愤懑的情绪,“我控诉”,客观上描写了封建礼教是如何吃人的,封建家庭是如何崩溃的,“作揖”哲学是如何破产的,时代激流又是如何在封建大家庭中激荡并影响了年轻一代人的。
二、人物形象:一类是封建家族制度的维护者。高老太爷、克安、克定、觉世、觉群等人是代表。
第二类是改良主义者。以克明、觉新为代表。
第三类是时代叛逆者。觉慧、觉民、琴姑娘等人是代表。
三、艺术成就:
4、新感觉派:《家》是一部抒情小说。《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20年代末出现的“新感觉派”,其小说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次使都市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描绘了都市五光十色的繁荣景象,以及都市人的生存状态。
5、《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背景:抗战爆发后,大批文艺工作者纷纷从国统区投奔到解放区,对解放区的抗日文艺工作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也有一部分文艺工作者,世界观没有完成彻底的改造。在国统区他们不满国民党的黑暗政治,到解放区后对这里的物质生活又有情绪,在国统区写惯了暴露文学,到解放区仍从暴露与批判的角度观察事实,描写事物,在文艺创作上,他们不重视人民群众的需要,对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问题认识不清,个别人甚至公开宣传资产阶级文艺思想。当时的延安文艺界还出现了宗派主义情绪和教条主义倾向,此外,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化运动也还存在一些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理论问题。
二、时间:中共中央于1942年5月2日至23日邀请在延安的一些文艺工作者举行座谈会,开始了文艺整风。
三、内容:
一、提出了文艺为什么人服务和如何服务这一这一中心问题;
二、阐明了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此外,还对文艺与生活、暴露与歌颂、批判与继承等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并批评了延安文艺界存在的许多模糊观念。
四、意义:《讲话》是一个划时代的历史文献,具有深远的意义。讲话,对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了科学总结,为我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标志着我国革命文学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讲话》是我国无产阶级文艺运动最重要的中国化得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我党制定文艺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讲话》对解放区的文艺创作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不仅促进广大作家深入到工农兵中获取丰富的创作源泉,而且是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出现了一个新高潮,涌现出了赵树理、柳青、孙犁等一大批群众喜欢的作家。(讲话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的色彩和历史局限性,如文艺从属于政治,政治第一、艺术第二的批评标准,未能摆脱“左”的教条主义的影响;对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估价过低,对于农民身上的小生产者思想不够重视)
6、“赵树理方向”:有的反映的是青年男女为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而同封建意识进行斗争的;有的讴歌农民中开明、进步因素对愚昧、落后迷信等因素斗争的胜利;还有的讴歌农民对封建恶霸势力斗争的胜利——赵树理创作的主
要内容。
“赵树理方向”——解放区新型文艺创作方向。
7、“第一次文代会”:
8、“双百”方针:
9、八大“样板戏”:
10、“三突出”原则:
11、朦胧诗:
12、“天安门诗歌”运动:
13、《子夜》
一、写作背景:“中国没有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而是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阶级的共同压迫下,更加半封建半殖民地化了。”(茅盾《〈子夜〉是怎样写成的》)
军阀混战、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城乡工农运动兴起、关于中国社会性质的论战。
二、思想内容:原名《夕阳》,后改名《子夜》
30年代的上海——“冒险家的乐园”。
民族资本家与帝国主义扶持下的买办资本家之间展开较量,最终民族资本家惨遭失败的悲剧。
结论:民族资产阶级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内战环境的破坏下,在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的冲击下,企图走一条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三、人物形象:
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吴荪甫
买办资产阶级的代表——赵伯韬
劳工与资本家的矛盾;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买办资本家与民族工业资本家的矛盾
民族资本家的代表 —— 吴荪甫出身地主家庭,游历欧美,民族自尊心,三条“战线”
“弱”: 刚愎自用 孤注一掷狐疑惶惑悲观绝望 外强中干阴险狡诈
吴荪甫是一个站在民族资产阶级的立场上,以要求发展民族工业、具有反帝爱国思想等历史进步性为主,以反共、反工农大众等反动性为辅的民族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其他形象: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金融买办资本家赵伯韬的形象。“金融界魔头”、“做起公债就同有鬼帮助似的,回回得手。”还有其他民族工业资本家、国民党政客、交易所经纪人、封建卫道士、没落地主、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上流社会交际花、奴才、工人、革命者等社会各阶层的人物形象。
四、艺术特色:
1、广阔的社会背景和严谨的艺术结构。2人物形象塑造的多样化手法。心理描写、外貌描写、个性化的语言。
3、典型环境的烘托。
14、《生死场》萧红:小说前半部分展示的是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哈尔滨附近一个偏僻闭塞的小村镇里人民的生活图景。群像似的描绘了赵
三、王婆、金枝、月英、二里半、成业等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的形象。小说后半部分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为背景,正当村民们如蝼蚁般无声无息地生活着的时候,突如其来的民族劫难惊醒了这些如动物般生活着的人们,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变化。后半部分赞扬了村民们誓死不当亡国奴,坚决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民族气节。可以说,小说的后半部,是由人的生存死亡问题转向了革命前途问题。
艺术特征:⑴小说抒写的就是芸芸众生的麻木愚昧的生活状态,展现传统的落后的文化对人性的扭曲和戕害。群像式的描写。蒙昧与麻木,粗犷与顽强,文化——心理层面的视角。“细致的观察”(鲁迅语)。⑵小说的诗化、散文化风格。“越轨的笔致”,即逸出主流叙述模式的别样的写作姿态。⑶语言朴实纯净,平静的叙述中饱含感情。
“文化——心理”层面的观照生活的视角:农民们对家畜(牛、马、羊)的质朴的爱;对粮食的爱;对女性悲惨命运的关注。
15、《边城》沈从文:
1、思想内容: 小说描写了湘西边地撑渡船的老人和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当地掌水码头船总的两个儿子同时爱上翠翠以致造成悲剧结局的故事。作者并不在意回答结尾的让翠翠焦急又无奈地等待着的傩送会不会回来这个最终结局,作者目的旨在通过描写男女之爱、骨肉之情,以及人与人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来展示一种湘西世界里独有的人生形式,从而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古朴的人性。因此小说寄托了作者返朴归真的乌托邦的社会理想。
2、人物形象:⑴翠翠和傩送——理想人性的化身,代表着湘西少数民族淳厚诚挚、朴实自然的传统古风。⑵其他形象:老船夫、杨马兵、船总顺顺等人也具有美善的人性,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作者重塑民族性格的理想。
3、艺术特色:(1)人物形象生动自然⑵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描绘。⑶真切的湘西风俗画。⑷语言自然含蓄。
16、《金锁记》张爱玲:
1、思想内容及人物形象:麻油店家的曹七巧,姜公馆二少爷,姜三爷姜季泽,长白,长安,芝寿。
★ 金钱与情感(欲)之间的关系。
2、艺术成就:
⑴张爱玲的小说注重故事性和传奇色彩,又融入了西方现代心理分析等小说技巧,具有雅俗融合的特点。
⑵小说意象的独特和繁复。
17、《茶馆》:
18、《青春之歌》:《青春之歌》是新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学生运动、塑造革命知识分子形象的优秀长篇小说。作品以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运动这一历史时期党所领导的北平学生运动为背景,通过对林道静从寻求个人出路到自觉参加革命,从苦闷彷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长为无产阶级先锋战士这一艰难历程的描写。形象的揭示了在阶级斗争、民族矛盾空前激烈的年代,知识分子的觉醒与分化,展示了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表明了青年人只有走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道路,只有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由此也可以说《青春之歌》是一曲歌颂党、歌颂革命青春的赞歌。
19、《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通过对区委组织部日常生活的真实描写和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形象的刻画,将当时人民所关心的社会矛盾摆在了读者面前。小说突出成就就是通过区委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刘世吾的典型形象,深刻地剖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根源及对革命事业的危害。作为组织部第一副部长的刘世吾,他引以为豪的的是有过一段光荣的革命历史。他有工作能力,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他满有把握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但事实恰好相反,他不但没有做好本职工作,甚至成为革命事业发展的阻力,其原因就是在于对生活、事业缺少热情,对党和人民的事业缺乏责任感。刘世吾有一句口头禅“就是那么回事”,集中反映了他冷漠、拖沓、不思进取的性格特征。作者正是通过刘世吾的这一性格特征,通过他与林震的矛盾,揭示了官僚主义作风的危害性。
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篇6
1.当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命的灾难性实质。代表作家作品有: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王蒙的《布礼》、《蝴蝶》,方之的《内奸》等。
12.改革文学:兴起于1981年前后,这类作品从各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社会改革的热潮,形象地刻画了各条战线改革者的精神风貌和鲜明个性。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是改革文学的发韧之作,柯云路的《三千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等都是改革文学的重要作品。
13、寻根文学:于1985年勃然兴起,是对自新时期以来的文学之美学质地的一次整体性超越,是一次质的飞跃。作家们把思想解剖的笔锋伸入到民族历史的传统文化质地中去,力图开掘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审美优势,在历史的长河延伸透视本民族的生存状态,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艺术反思。韩少功的《爸爸爸》、阿城的《棋王》、贾平凹的《浮躁》等是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14、“寻根小说”: 80年代中期由一部分青年作家有意识地发起和自觉推动的一股创作潮流,其直接动因是前一阶段以反映改革为主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由于在艺术上面临着诸多难以处理的现实问题和改革本身的发展艰难曲折、复杂多变,迫使作家由现实问题转向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希望在一个更深层次上寻找现实问题的答案、吸取现实变革的精神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拉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对“寻根”作家的影响极为深远。因此,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就意味着当代文学开始了一个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铸造的艺术追求过程。在这过程中,以寻根为宗旨的小说创作,从根本上改变了当代小说长期以来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观照现实的艺术视角,追求小说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从此成了小说创作主要的艺术旨趣。这种追求同时也扩大了当代小说艺术表现空间,对小说艺术革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15、先锋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学与西方现代文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合流撞击的产物。它的创作摆脱了传统小说的写法,或运用意识流结构手法,通过联想进行时间空间对比;或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描写人物精神深处的荒诞性;王蒙的《夜的眼》是先锋文学的发韧之作,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张贤亮的《临街的窗》、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等是代表作。
16、先锋小说:中国当代文学中先锋精神的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文革中青年一代在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探索,但是直到80年代中叶才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可以当作先锋小说的真正开端。稍晚于他们也被人们看作是先锋小说家的有格非、孙甘露、苏童、余华、洪峰、北村等人。到90年代初,当初被人们看作是先锋的作家们纷纷降低了探索的力度,而采取一种更能为一般读者接受的叙述风格,有的甚至和商业文化结合,这标志了80年代中期以来的先锋文学思潮的终结。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先锋小说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与生存探索这三个层次上的推进,对以后文学创作的影响大。
17、新写实小说: 1989年3 月,《钟山》杂志隆重推出了“新写实小说大联展”的专刊,从而使一些早已在默默创作的年青作家被推到了众人瞩目的前台,其中的代表有池莉、方方、刘震云、范小青等。“新写实”三个字从此成为众多理论者经常提及的一个名词。以往传统的现实主义往往被赋予了过多的政治和教化责任,经过了“典型化”、“理想化”的变形,而成为一种“伪真实”、“伪现实主义”。为了纠正这种倾向,“新写实主义”的倡导和实践者开始追求生活的本来面目,力求不再对生活作人为的矫饰,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热衷于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并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主张之下,他们的创作呈现出新鲜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其创作特点概括为“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
18.女性文学:女性文学研究本是一种西方的文学批评观念,它产生于80年代末的欧美。以美国的格蕾·格林和英国的科拉·卡普兰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企图“改写所有由男性文化体系衍生出来的种种规范、典律”,“揭开久经压抑、掩藏的躯体、无意识以及文化、语言中的深层欲望”;其分析方法则“结合了语言学结构主义理论、马克斯主义、心理分析和解构论”。我国的女性文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指的是关注女性生存状态与主体思想的文学作品,其作者不一定是女性。女性主义文学源于英美,带有女权主义色彩,代表人物如波夫瓦以女性关心话题为主题、面向女性读者的文学。
中国现当代人物肖像雕塑风格流变 篇7
关键词:人物肖像雕塑,内容形式,国家意识形态,西方文化
20世纪20年代之前, 中国的雕塑还保留着强烈的古典形态, 雕塑创作者主要是不留姓名的民间能工巧匠, 雕塑服务的对象也是延续了几千年来的宗教雕塑 (石窟、寺观) 、宫苑、陵墓雕塑、民居建筑雕塑等。
民国时期, 随着第一批留法学习雕塑的雕塑家李金发、王静远、江小鶼、刘开渠等陆续回国, 中国才有了自己的现代雕塑队伍。区别于传统的宗教人像雕塑和民间人物雕塑样式, 中国逐步开始了现代人物肖像雕塑。随后中国现当代肖像雕塑艺术在内容题材上和雕塑形式、材料、观念的上, 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
一、中国现当代人物肖像雕塑内容上、题材上的变化
民国时期的雕塑脱离了以往传统雕塑功能, 题材从“神”到“人”的转变。当时出名雕塑有:如李金发创作了《伍廷芳》《邓仲元先生》 (图1) 等肖像雕塑;江小鶼创作《孙中山》就有5件, 还有《龙云》《谭延闿》《陈其美》《黄兴》《蒋介石》等等;
问题是所有这些创作都是政府的订件, 出于纪念丰功伟绩的人, 以对国人树立榜样为目的。李金发说:“我直到现在所做的雕刻, 没有一个是自己满意的创作:一切皆是人工订造的商品……”1他并非谦虚, 他在法国学习的是以人体为主, 创作的人物形象都是痛苦呻吟之状, 他的创作人物不做写实的追求, 而求情绪的表达。
1942年,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 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服务, 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随后, 刘开渠创作了《无名英雄纪念碑》《农工之家》等;付天仇创作了《反内战组雕》《暴风雨》《丰收的愤怒》等;王朝闻创作了《民兵》等。
建国后到文革结束, 受日益加强的意识形态的控制, 雕塑家们受前苏联等东欧纪念碑雕塑语言的影响, 大家事实上在用一种语言共同做一件事情, 就是表达“阶级斗争”和“个人崇拜”。创作了以毛主席纪念堂门前群雕、收租院和沈阳红旗广场的《毛主席万岁》 (图2) 、毛主席纪念堂座像等为代表的巅峰之作。当然免不了的图解性、口号性、内容空洞和语言缺乏个性。但是单从纪念碑式肖像雕塑语言上和气势上极其辉煌蓬勃, 是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一次高峰期。对于个体艺术家来说从个性化的语言全部被压制, 政治任务在民国是可做可不做的, 在文革集权下, 是一项政治任务, 雕塑家在工作态度上全部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奉献, 在艺术创作上一丝不苟, 和古代工匠们在做帝王陵墓雕塑工作态度是一样的。和民国时候的人物形象相比:民国雕塑人物形象具有现实主义色彩, 比如:江小鶼1929年创作的《孙中山》, 右手持拐杖, 面容憔悴, 刻画的是孙中山为革命奔波劳累的情形, 并不是理想化的。而毛主席纪念堂的毛泽东雕塑, 完全是理想化的形象, 面带微笑、淡定从容, 没有一根皱纹。这一时期其他人物形象都是激情、高亢、阳刚、乐观, 有着浓重的神圣感、理想性和非肉身化特色, 具有强烈的程式化。其高尚性之强, 让人多有“不食人间烟火”之感。
打倒四人帮后, 雕塑家创作以回避政治唯美清新的作品为主。代表作有:汤守仁的《林多娜》表现的是背着小孩的少数民族少妇, 白澜生的《海花》背着渔网的少女, 程亚男的《虎妮》表现的是虎头虎脑的农村娃、张德蒂《日日夜夜》刻画了轻吹汤药美丽的小护士的生动细节;余志强的《醉》表现的是一个喝醉酒状态的藏族女孩;王济达的《月亮花》, 夏肖敏的《少女》、吴慧明的《遐思》、潘锡柔的《西湖春晓》、张德华的《少女像》等。大部分作品女性和小孩题材为主, 作品内容上没有深刻的主题表达, 只是表现了人物甜美、有趣、可爱。在经历了文革的梦魇之后, 社会整体都在回避这段事实。更多的雕塑家还惊魂未定, 处于观望时期,
很快随着政策的稳定, 改革开放逐步实施, 各种以西方新的艺术理念为主导的艺术思潮、艺术流派烽烟崛起。雕塑上以王克平的《偶像》为代表, 正式对文革的偶像发起挑战, 在当时却是引起轰动。
90年代后,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艺术家们由莽撞变得冷静。大批的艺术家不约而同的对准文革的偶像。渠晨明的《沁园春——毛泽东在1945》忠实于照片表现了生活中毛泽东, 即使如此, 当毛泽东真正以真实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 反而让人们接受不了, 因为它从根本上颠覆和解构了曾经对领袖的天经地义塑造。
雕塑界先后产生了以隋建国为代表的波普雕塑艺术和以刘国力为代表的艳俗雕塑艺术。隋建国创作了《中山装》系列雕塑作品, 其《衣钵》象征性的让偶像缺位, 只有空空的衣钵。其后来创作的《沉睡中的毛泽东》, 似乎在宣告一个时代的结束。刘力国似乎一定要把偶像砸碎为快, 他用“很业余”儿童的手法做了大量的毛泽东肖像的雕塑。正如渠晨明所说:“领袖是人, 不是神, 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 应该站在历史文化的角度上, 探索领袖人物和历史人物的崇高精神境界, 并力求寻找切合作为平凡人的造型语言特征, 还领袖及历史人物的真实、自然面目。我认为将更符合时代进步的人文精神。”2这种风气延续到现在, 许多人以名人开刀, 出现了裸体的王小波雕塑、裸体的莫言雕塑、裸体的陈光标雕塑……李象群创作的《有个老头叫巴金》《郭沫若》等也都是把他们当做一个普通人来塑造。李象群创作的裸体性感的慈禧雕像, 表现了慈禧作为普通女的一面, 也更清晰地表达了一种小市民心态。这种火力点的分散, 表明了艺术家门对意识形态的兴趣逐渐消退。
90年代的另一股势力, 新生代的崛起, 雕塑家们关注身边的日常生活, 关注身边的平民社会, 不再纠结于宏大的主题, 重要的题材。题材的广泛性, 于是产生了许许多多的作品。有开始创作关注身边的朋友的作品:如刘杰勇的《站立的人》 (同学) 、汪玉峰的《男孩》《女孩》;有开始创作关注身边的事情的作品:如瞿广慈的《街角》、展望的《人行道》;有开始创作关注自己的内心的作品:如玩世艺术家岳敏君的《笑脸》系列、女性艺术家向京的《女孩》系列 (图3) 等;有开始创作关注世井生活的作品:如李占阳的《丽都》《人间万象》等。
这些类型创作在21世纪继续延续, 对日常和身边的关注, 变得越来越具体。具体到职业身份和事件的纪实性。如梁硕创作了大批的《农民工》、孟福伟的《2005年12月4日的三锅石》 (图4) , 作品落在了实处, 不再是假大空。
在意识形态下, “红歌再唱”在每个时期都有出现, 这和政府经常组织的大型展览有关, 如:五年一次的全国美展和各种纪念抗战纪念建党等展览, 表现重大历史题材的作品是一定要出现的。这在21世纪初, 表现尤为明显, 出现了以李象群为代表的北方群体热衷于表现以毛泽东为主的政治名人肖像。其表达人物的视角和深厚的雕塑语言功底, 给了其后继者以提示——在表现主旋律题材上, 还有很多空间。田世信一反以往的表现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 做了大量的建国政治名人肖像, 2009年做的《王者之尊》, 取材于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和毛泽东六尊高大的塑像。毛泽东肖像极不美化也不丑化, 颜色金碧辉煌, 反应了老一代雕塑家对红色年代的不释怀。
20世纪末, 互联网的普及, 使社会进入到了一个图像的时代, 二手图像资料成为人们了解和接触世界的主要方式。更新一代的雕塑家在没有时空界限的大量图像资源中异想天开地演绎, 于是出现了大批的异化了的形象雕塑。这些作品表现得极具个人化, 以视觉的冲击为主要的方向。如石向东的《前进》、陈文令的作品《英雄的奋斗》《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悬案》等。
因为脱离了对生活的亲身的体会, 大多变成了表面摆弄的游戏。看起来很宽的道路实际表现出来的面很窄, 前面的新奇很快被后面更新奇的景象所掩盖, 实际上还是在关注社会现象的表层, 没有挖掘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
二、中国现当代人物肖像雕塑在形式、材料、观念上的探索
民国时期, 当时的巴黎正是现代艺术风云崛起的时候, 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都已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达达和超现实主义正在兴起。先后在法国学习的李金发、刘开渠、曾竹韶、王临乙、滑田友等留学生, 他们对在校任教的立体派大事阿基本科和其他的先锋雕塑家并不感兴趣。他们最崇拜的是罗丹和与其风格接近的雕塑家, 布夏因为艺术风格和罗丹接近, 成为留学生们选择最多的老师。曾竹韶和滑田友的老师布沙尔也是以劳工为题材的现实主义风格。李金发说:“世界本来美丽无限的, 偏有新派画家如马蒂斯、毕加索等, 将其渲染的不可向迩, 这种时代狂徒, 给了文艺以耻辱……”3曾竹韶后来回忆中也谈到开始也喜欢新派的东西, 也搞过, 只是昙花一现而已, 想想也没人了解哪些东西, 那不适合中国人的文化。道理很明显, 一个之前对西方文化并不了解, 留学短短几年, 相当于一个本科生, 对西方艺术发展的的脉络和深层的文化内涵不可能有更深的认识。。所以民国时期雕塑家注重的是现实主义的造型, 对形式、材料、观念上几乎谈不上设及。
建国到改革开放之前, 雕塑家们运用和发挥了从前苏联学习来的的雕塑语言, 创作了一批辉煌的纪念碑群雕, 但是由于雕塑被赋予了太多的社会的、政治的内容, 赋予了太多的意识形态化的使命, 艺术上其它的东西必须要为宏大的革命叙事让路。形式、材料都没有新的探索, 雕塑家很少有个性化表达, 更谈不上观念上的表达。
改革开放后, 雕塑家开始对雕塑形式、材料的热衷, 在早期雕塑家更多是对意识形态的一种回避和反拨, 多表现形式的探讨。后来逐渐表现为雕塑家回到雕塑材料语言的探讨。
“星星美展”的王克平创作了系列木雕作品, 随木头形态, 人物形象只做少许雕琢。孙家钵利用布料树枝废物等杂物, 用石膏直接在上面成型, 创造了许多有意味的形式作品。
80年代中国雕塑基本上形式革命的年代, 雕塑家们已经了解和接受了西方的现代主义的雕塑。比如以形式为主体的立体派雕塑、未来派雕塑、构成派雕塑和以强调材料为主的布朗库西、阿尔普等大师以及直接金属焊接雕塑。他们强调作品与周围空间的关系、材料之间的诸种关系 (空间、材质、形体、质感、色彩等) 。
在形式上探讨的艺术家和作品代表如胡博、曾成钢等。胡博受构成主义和立体派的影响创作了《樊於期》 (图5) 等一些作品。曾成钢受立体派查德金的影响, 他结合中国青铜器元素, 创作了梁山好汉系列, 对雕塑的空间和重量感上做了探讨。
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 在材料上探讨的艺术家有殷晓峰、吴为山、何力平、杨明、焦兴涛等。殷晓峰的成名作《通古斯》是对石材的探讨, 之后创作的《修复的嬷嬷人》 (图6) 木头结合了金属;吴为山创作了大批的文化名人肖像, 追求泥的塑造的偶然性;何力平探讨木头的榫接构成和刀在木头上的痕迹。杨明以超现实主义的方式, 创作了一批熔化了的人物形象雕塑。通过改变硬质材料 (他对石头、木头、不锈钢等材料都有尝试) 的坚硬度, 改变人的心理习惯上, 来探讨材料的语言;焦兴涛直接锻造焊接了一批戏曲人物形象的金属雕塑。在这里, 材料的材质支配了作品的主要功能, 材料表达社会与人文的多种可能性在作品的转换中被逐渐打开。
20世纪90年代以后到当代,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西方艺术资讯如潮涌入的情况下,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原有的现实主义雕塑创作已经不适应时代, 新观念、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与研究已成为发展中国现代雕塑的迫切课题。雕塑家在这种艺术逻辑与社会变化的关联中, 必须改变他的说话方式, 才能建立起艺术与当下中国社会和文化之间的联系。
观念艺术对雕塑的影响开始于1992年前后, 这段时期隋建国、杨建华、刘力国、姜杰等一批年轻雕塑家开始把雕塑看作一种观念艺术的载体, 积极研究各种材料, 探讨材料对于观念表现的可能性, 而把雕塑性放在其次的位置。事实上, 雕塑概念在形式层次的边界也得到了突破。
隋建国的《衣钵》等中山装系列是典型政治波普雕塑, 《被俘的奴隶》《掷铁饼者》《马克思》 (图7) 等对西方雕塑经典名作的演绎, 我们尴尬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被破坏与被利用。杨建华、刘立国创作了大批的具有波普特征的艳俗主义雕塑, 调侃了文化大杂烩时代的中国现状。姜杰以女性视角, 创作了《平行男女》《魔针魔花》等系列作品, 以现成的塑料模特儿为基础, 运用棉线、纱布等材料, 通过包扎、针灸等与医疗有关的方式, 多以装置性的场景出现, 来表达她雕塑观念。
结论
纵观中国现当代肖像雕塑艺术所发生的所有变化, 不管是在内容题材上, 还是对雕塑形式、材料、观念的上。根本上是两点:一是围绕着国家意识形态, 和政策关系密切;二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学习和碰撞。但问题是:这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 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强调集体意识, 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要求统一思想, 明确共同目标, 劲往一处使, 学习西方文化的目的是富国强民。欧美为主的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奉行的是个人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国家鼓励个人利益的满足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所以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往往流于表面, 学习的目的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表现在人物肖像雕塑艺术上, 从题材上看, 民国出于救国愿望, 要树立的一个真实的“楷模”;随着国家政权逐步稳定, 出于统一思想的需要, 逐渐发展到文革时的造“神”时代;随着改革开放, 政治偶像的价值体系瓦解, 个人价值得到承认, 雕塑造像由回避偶像制作的被动到对平民造像的自觉;随着政策的宽松, 雕塑造像由对偶像的批判变成对偶像的嘲弄, 之后造像日益平民化, 世俗化、纪实化、个人化的特点。从形式风格上看, 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从来是具有选择性的, 民国时期“民主”思想觉醒, 雕塑家们选择了以法国为主的欧洲田园写实主义雕塑;文革时期出于阶级斗争统一思想的需要, 雕塑家们只能选择以苏联为主的东欧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理想主义雕塑;改革开放的初期, 出于对意识形态的规避和个人主义的逐步觉醒, 雕塑家们开始了抽象形式主义的雕塑的探索;改革开放的后期, 出于批判反思, 雕塑家们接受新的欧美艺术理念, 开始了以现实主义、政治波普、艳俗主义为主体的带有观念的人物肖像雕塑。随着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共享时代的到来, 中国肖像雕塑艺术处于转折期, 中国肖像雕塑出现了较为“百花齐放”的局面。
《毛主席万岁》1970年竣工水泥沈阳红旗广场
参考文献
[1]刘礼宾著.《时代雕像: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2年3月第一版.
[2]孙振华著.《中国当代雕塑》.河北美术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一版.
[3]刘淳著.《中国前卫艺术》百花文艺出版社, 1999年04月第一版.
中国古代“图族”文档名词研究 篇8
关键词:中国古代图族文档名词地图图书
Abstract:“Chart family”document nou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cient Chinese document words. The paper briefly analyze its race of docu? ment nouns by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ing Chart, Map, Diagram, Register, Genealogy, Domicile file and others 11 nouns. The“Chart family”document nouns originate earlier, have less numbers of docu? ment nouns and total amounts, have lower frequen? cy and present wavelike development tendency. The“Chart family”document nouns have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documents and related nouns(such as book)development.
Keywords: Ancient China ; Chart family; Docu? ment nouns; Map; Book
一、图族文档名词的特点及其使用情况
“图族”文档名词即含有“图”的文档名词聚类,“图”,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作为文档名词使用时指地图档案,《史记》载:“秦王恐其破壁,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1]后世在“图”的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文档名词,如地图、图表、图簿、图牒、图法、图籍、图谱、图文、籍图、图书,共11个文档名词。
(一)图族文档名词的特点
从具体组成来看,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从词素构成上来看,“图族”文档名词除了“图”是单音节文档名词之外,其主要由双音节文档名词构成,双音节文档名词的构成比例占90%。
2.从内涵的广度来看,“图族”文档名词的含义广泛,涉及地图档案,户籍档案以及谱牒档案等。其中地图类文档名词如图、地图等;户籍档案类文档名词如图籍;谱牒类文档名词如图牒、图谱。
(二)“图族”文档名词的总体使用情况分析
1.从“图族”文档名词的使用时间分布来看,宋朝“图族”文档名词的个数达到顶峰。具体来说,先秦是整个“图族”文档名词的起源时期,这个时期该族类文档名词较少,仅有5个(图、地图、图法、图籍、图书)。秦汉时期“图族”文档名词出现了短暂的增长,新增“图文”和“图簿”两个文档名词,名词个数达到7个。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又增加了“图牒”和“图谱”两个文档名词,名词个数达到9个。隋唐五代时期名词个数同前代相比较为稳定,出现了新的文档名词——“图表”。随着新文档名词“籍图”的出现,宋朝名词个数达到顶峰(10个)。元明时期文档名词个数开始下降,特别是明朝时期仅出现6个,清朝又开始增加,达到9个。如表1所示。
2.从使用频次上来看,“图族”文档名词整个族类除了在先秦、秦汉和清朝的使用频次达到中频次(1.0以上)以外,其他各朝代的使用频次均为低频次(1.0以下)。在具体名词的使用频次上,“地图”一词的使用频次最高。
从各朝代的频次发展趋势来看,“图族”文档名词呈波浪式发展趋势,先秦至秦汉呈上升趋势,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后,隋唐时期和宋朝又逐渐呈上升趋势,之后在元朝再次出现短暂的下降,明清又逐渐上升。从具体名词的使用频次来看,整个“图族”文档名词均属于低频词,即使用频次在1.0以下。其中“地图”一词的使用频次最高,也仅为0.453。具体而言,“地图”共出现了1167次,远高于其他文档名词;“图籍”“图”“图书”“图牒”出现次数在100至200次之间,频次为0.050至0.075之间,使用率略高;“图谱”“图法”“图表”“籍图”“图文”“图簿”出现次数在100次以下,频次在0.04以下,使用率较差。如表2所示(表中数据只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总体上,“图族”文档名词到了现代基本上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其中虽然“地图”“图书”“图表”三个名词保留了原有的形式继续使用,但是其文档含义已经不复存在,另作它义。
二、图族文档名词分述
“图族”文档名词中各名词属于低频次文档名词且数量较少,故本文对其逐个进行阐述。需要指出的是,“图文”,即图谶之文。其出现次数较少,仅有9次,与“图族”其他名词相比不具有代表性,故不作详细论述。此外,“籍图”一词在本族类系列论文《中国古代“籍族”文档名词研究》中进行了详细论述,故本文不再阐述。
(一)地图档案是文档名词“图”最常见的用法
“图”,作为单音节文档名词,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先秦时地图档案种类繁多,地位重要,地图档案是“图”最常见的用法。[3]主要指有关土地、疆域的地图或版图档案,如《周礼·夏官》中载:“司险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4]又如《尚书正义》载:“禹别九州,分其圻界。别,彼列反。九州,周公职录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5]其在三国、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作为文档名词的含义出现的次数已经很少,至唐朝之后基本上已经不具备文档名词的含义,主要以图画的含义出现和使用。此外,从使用频次上看,“图”作为文档名词主要在先秦及秦汉时期出现和使用,其中在先秦时期出现的次数最多,频次也最高(1.0左右),但频次略低于秦汉时期,这主要是由于先秦的文献略多于秦汉时期造成的。
(二)“地图”一词基本具备地图档案的意义,且是“图族”文档名词中出现次数和使用频次最高的名词
1.“地图”一词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起初其含义为描摹土地山川等地理形势的图,基本具备地图档案的意义。如《管子》载:“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冁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6]从这里可以看出地图档案包含的内容之丰富。又如《战国策》记载:“臣窃以天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并力为一,西面而攻秦,秦必破矣。”[7]这里的“地图”主要指按照一定比例绘制的地图文件或地图档案。在后来的发展中,“地图”一词也主要作为地图档案的含义留存下来。
2“.地图”一词是“图族”文档名词中出现次数和使用频次最高的名词,分别为1167次和0.453。除了在三国时期出现短暂的空白之外,“地图”一词在各个朝代均有出现,是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中通用性较高的文档名词之一。尽管“地图”一词在先秦时期最早出现,但是在使用数量上是各朝代出现次数最少的,频次也最低,可见在这个时期“地图”一词还处于萌芽阶段,没有得到大规模应用。在隋唐五代、两宋及明清时期,“地图”一词出现的次数开始增多,达到100次以上,特别是清朝出现了521次,频次达到了0.977。
(三)“图籍”和“图簿”均有地图户籍档案的含义,且“图籍”的使用范围和延续性更强
“图籍”,其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是由两个单音节文档名词“图”和“籍”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图籍”取两者综合之义,泛指地图和户籍档案。如《战国策》卷三载:“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8]又如《史记》载:“维我汉继五帝末流,接三代绝业。周道废,秦拨去古文,焚灭诗书,故明堂石室金匮玉版图籍散乱。”[9]“图簿”作为文档名词使用时,同“图籍”含义一样,亦指地图、户籍等簿册。如《汉书》载:“以图簿未定,未授国邑,且令受奉都内,月钱数千。诸侯皆困乏,至有庸作者。”[10]
尽管“图簿”与“图籍”都是指地图户籍档案,但是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从出现时间来看,“图籍”在先秦时就已出现,而“图簿”则在汉朝才出现。从时间延续性来看,“图籍”在三国之外的各个朝代均有出现,使用范围较广,延续性较强,而“图簿”仅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朝出现使用,延续性较差。从使用频次来看,“图籍”一词共出现了193次,频次为0.075,在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中排在第二位,而“图簿”仅出现了6次,频次为0.002。
(四)“图牒”和“图谱”均有谱牒档案的含义,且“图牒”还有图籍表册和图谶的含义,“图谱”具有医药档案的含义
1.从内涵来看,两者均有谱牒档案的含义,如明宋濂《张氏谱图序》载:“清河之族布于大江之南,其迁江阴者,则不知始于何世。图牒丧漫,不可钩考,至月崖翁始入于谱。”[11]《旧唐书》载:“臣得奉礼郎李冈、太祝柳仲年、协律郎诸葛畋李潼、检讨官王皞、修撰朱俦、博士闵庆之等七人伏称:‘谨按《高祖神尧皇帝本纪》及皇室图谱”。[12]需要注意的是,“图牒”还有图籍表册和图谶的含义。如“若其官邑之省置,风物之有亡,田赋之上下,盖存乎图谍。”[13]《旧唐书·唐俭传》载:“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非在今朝。”[14]而“图谱”还具有医药档案的含义。《隋书》载:“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15]
2.“图牒”“图谱”在元朝出现的次数最少。从时间上来看,“图牒”“图谱”均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且在出现之后的各个朝代均有出现,延续均性较好。从数量上和频次上来看,“图牒”一词出现的次数略多于“图谱”,达130次,而“图谱”为99次。从各朝代出现的次数来看,“图谱”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元朝出现的次数最少,仅有2次和3次,在隋唐五代出现的次数最多,达到了73次。而“图牒”同“图谱”一样在三国两晋南北朝较少,在元朝出现的次数最少,分别只有7次和4次。
(五)表册或簿册是“图表”的普遍含义,同时“图表”兼具谱牒档案的含义
与其他文档名词相比,“图表”一词出现时间较晚,其在唐朝才开始出现。同时,其延续性和使用频次(0.014)也不是很好。例如,在明朝的文献中未检索到其作为文档含义的用法。
作为文档名词使用时,其泛指记录各种事物的表册或簿册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如《续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三中记载:“从省称:‘为今次宣命指挥从省,交割时一匹匹点检看觑,当裏面别无小损破弱,即行交割,不云生事。从省又云:‘设使一色好绢(一○),亦须剩住几日。交割图表子细云云。”[16]另外,“图表”还有一个特殊的文档名词的含义,即谱牒档案,其用法如“今世谱式横而左行者,云始欧阳氏名欧谱。纵而下行者,云始苏氏名苏谱。虽纪文达不能不援用为谱。其实皆图表也,非世系也。”[17]
(六)在图录和法典的基础上,文档名词“图法”衍生出天文档案的含义
虽然“图法”一词早在先秦就已出现,但是其延续性和使用频次(0.024)并不好,三国及南北朝时期均出现了空白。“图法”一词最初的含义指图录和法典,《吕氏春秋·先识览》记载:“夏太史令终古,出其图法,执而泣之。”[18]值得一提的是,“图法”还在后世衍生出天文档案的含义。如《旧唐书》载:“又以祀九宫坛,旧是大祠。龟从议曰:‘九宫贵神,经典不载。天宝中,术士奏请,遂立祠坛。事出一时,礼同郊祀。臣详其图法,皆主星名。纵司水旱兵荒,品秩不过列宿。”[19]
(七)“图书”一词的文档含义较为丰富,且汉朝之后主要以书籍的含义出现和使用
“图书”从先秦到清朝均有出现,在整个“图族”文档名词中属于延续性较好的文档名词之一。在本文关于“图书”一词的整个检索数量中占比约为3%,而其作为书籍类含义的用法占到了大约97%,由此可见“图书”一词在古代主要是以书籍的含义出现和使用的。
1.从其内涵来看,“图书”一词的文档含义较为丰富:一是专指“河图”“洛书”。“河图”“洛书”是古人按照天圆地方说用记号来记录天文、气象、地理知识而绘制的立体图。[20]关于“河图”“洛书”,学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古时的历法(也有人认为是天文图和地理图),在原始社会末期,记号语言已相当发达,可以表示当时的任何科技事物,可以说当时的“河图”“洛书”,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文件,是首领们指导生产、安排生活的工具。[21]其具体用法如《竹书纪年》载:“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22]二是指“图籍”,即疆域版图与户籍等簿册。如《史记》载:“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23]又如《两汉纪》记载:“诸将皆争取秦宝货,萧何独悉收秦图书。”[24]三是泛指档案。如《韩非子》中记载:“豪杰不著名于图书,不录功于盘盂,记年之牒空虚。”[25]以及《汉书》载:“四年春正月,以诛郅支单于告祠郊庙。赦天下。群臣上寿。置酒,以其图书示后宫贵人。”[26]
2.从具体使用情况来看,“图书”一词在汉代以前主要以文档含义出现和使用,而在汉朝之后主要以书籍的含义出现和使用。先秦作为“图书”一词的起源时期,其使用量较少,作为文档名词使用的用法共出现了5次,但占总出现次数的80%以上,而在汉朝时“图书”作为文档名词的用法达到了高峰期,共出现了68次,占总出现次数的90%。在整个先秦及秦汉时期,“图书”一词的文档类含义用法占主导地位,书籍类含义的用法处于辅助地位。而在汉朝之后“图书”一词作为文档名词使用的数量开始逐渐下降,其含义也主要用于指代“书籍”,其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作为文档名词使用的数量分别为18次、25次、17次、4次、6次和18次,在各朝代检索到的数量中比例分别为4%、7%、2%、2%、1.2%和0.7%。除了数量下降之外,其文档内涵和应用也主要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无新用法出现。
总而言之,“图族”文档名词同其他族类的文档名词相比,虽然名词个数和出现的总体数量都较少,但是其仍是中国古代文档名词这个大族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发展,“图族”文档名词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沿用至今的“地图”“图书”“图表”三个名词其文档含义也已经消失。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项目编号:14BTQ071)的课题成果。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长沙:岳麓书社,1988:611.
[2]本朝代新出现的名词用不同字体及着重号加以标注以示区别.
[3]丁海斌,袁礼.中国古代文档名词发展演变史系列论文之一先秦文档名词研究[J].档案,2014(5):15.
[4]崔高维校点.周礼[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7:54.
[5]孔安国传,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189.
[6]蔡元培.诸子集成[M].长沙:岳麓书社, 1996:192.
[7]刘向.战国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280.
[8]刘向编集,贺伟,侯仰军点校.战国策[M].济南:齐鲁书社, 2005:31-32.
[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 2003:1394.
[10]班固.汉书(下)[M].长沙:岳麓书社, 2008:1544-1545.
[11]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9:470.
[12] [14] [19]刘昫等撰;陈焕良,文华点校.旧唐书[M].长沙:岳麓书社, 1997:604-3172.
[13]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79:936.
[15]魏征,令狐德撰.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3:937.
[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 1985:5654.
[17]谭耀华.谭氏志[M].香港:新华出版有限公司, 1957:379.
[18]陈国勇主编.吕氏春秋[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3:108.
[20]王英玮主编.档案文化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26-28.
[21]丁海斌.档案学的哲学与历史学原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158-159.
[22]张玉春译注.竹书纪年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88.
[23]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353.
[24]荀悦,袁宏.两汉纪[M].北京:中华书局,2002:16.
[25]李维新校注.韩非子[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212.
【中国现当代名词解释】推荐阅读:
中国现当代随笔08-23
中国现当代乡土小说05-10
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05-15
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10-12
中国现当代文学试题二05-29
中国现当代文学选择题06-07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讲义09-23
中国现当代诗人及其代表作05-24
中国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推荐10-04
湖师大考研中国现当代文学史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