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有几方面

2024-07-29

企业文化有几方面(共7篇)

企业文化有几方面 篇1

随着国内企业管理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不断推进,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快速、有效、扎实的将企业文化贯穿到企业的经营和生产中去, 是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最为关心和急需解决的内容。本文所论述的培训中心, 不仅包括大型企业设立的培训机构, 也包括中小企业所开展的内部培训项目。在深入调研企业内部培训机制的基础上, 提出发挥企业内部培训中心的优势实施文化传播的几种可行性建议。文中首先论述分析了企业内部培训中心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从培训中心的教学过程、实训过程、培训环境等几个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其次探讨了培训中心实施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从教学、服务、环境、理念等几个方面寻找方法。

二、培训中心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优势

企业存在的核心是盈利, 设立培训中心的直接目的就是加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培训, 特别是针对每一个工种、岗位、职务等都会开展相关科目的培训, 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正是基于这种直接的经济目的, 培训中心在开展企业文化传播方面的内容较少。但是培训中心所具有的良好文化环境和充裕的时间安排正是企业文化传播所需求的, 认识培训中心在企业文化传播中的优势是十分必要的。

1. 文化环境布置方便

文化环境不仅包括对于工作环境和培训环境中宣传标语张贴、文化事物摆放、文化口号的鼓吹等硬件条件, 更加注重的是人文环境的建设、理念思路的沟通等软件条件。

(1) 硬件环境。培训中心拥有专门的培训教室和实操场地, 较之生产环境有更多的地方用来摆设企业文化宣传标语和物件。也可以为开展专门的企业文化宣传活动提供场地和硬件支持。

(2) 软件环境。大型企业的培训中心中一般都有专业的企业文化培训师资, 中小企业也可以聘请到优秀的培训师。相对于生产车间人员, 这一部分人的整体素质较高, 能够产生更大效应的同伴影响。通过开发一些企业文化培训课件和直接的授课造就良好的软件环境。

2. 时间安排充裕

培训和生产相比较时间安排相对宽松, 任务量较小, 在培训期间安排企业文化的宣贯是可行的。

(1) 课程计划安排。培训项目实施之前都要进行课程的设置, 利用好课程计划的安排, 在其中插入企业文化的课程内容, 形成课堂上的文化宣贯。

(2) 学员时间充裕。企业将生产人员送入到培训中心培训期间, 员工放下了生产车间的忙碌和加班加点, 将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提高自我, 利用好这些时间做实企业文化传播是十分有效的。

三、培训中心实施企业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在认识和分析优培训中心企业文化传播优势的基础上, 通过调研和实际的应用, 提出如下可行性实施方法。

1. 课程内容设置

通过调整单一的技术技能类和管理类课程设置, 在每一次培训中按照培训总时间设置10~20%时间量的企业文化课程。

2. 文化环境布置

(1) 遵循常规宣传方法将企业文化相关内容制作成标识牌和宣传栏, 放置在显眼位置。

(2) 开展企业文化的宣贯的大型活动, 按照宣贯主题对于整个培训中心进行布置。

3. 对于授课讲义和实训室的宣传

全部按照企业要求作统一部署, 提高品牌意识和统一理念。

四、结论

企业文化的传播和落地是提高公司效率的有效途径, 做好这项工作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和提高员工的认同度都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培训中心的角度探讨和研究这一问题, 提出了培训中心在这方面的优势和有效传播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5:50-60.

企业文化从五个方面推动企业创新 篇2

企业文化的愿景给企业创新提供指南。所谓愿景就是企业的远大事业蓝图,是企业要做一个什么事业、企业想要把这个事业最终做成什么样的追求。愿景是我们大家强烈渴望实现的远大目标。它是我们的,而不仅是经营者的,因此可以把全员凝聚起来,在全员身上产生动力。它是强烈渴望实现的,因此它既代表了事业的利益,又代表了全员的利益,由它产生的动力必然是强大持久实在。它是长远的根本的目标,因此它既代表了事业的利益,又代表了全员的利益,由它产生的动力必然是强大和持久实在。它是长远的根本的目标,因此它不是短期努力可以达到的,它必须把长远的根本目标分解为一个一个的短期目标,一个一个地去实现它们,从而不断地向长远目标逼近。因此,企业的愿景有长期愿景和短期愿景之分。完成了一个短期愿景,必须立即提出新的短期愿景,以和长期愿景衔接并向长期愿景推进。长长的愿景链规定了企业的事业永远处在动态发展之中,一个个具体愿景的提出和完成,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思想和行动,并始终不偏离根本愿景指引的方向。任何保守、任何停滞、任何一蹴而就,任何偏离行为,都与企业的根本愿景相违背。企业的创新受到了企业文化愿景的根本規定和指导,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本质规定。

企业文化的使命给企业的创新做了根本的定位。使命不是别的,它就是企业愿景的崇高化、神圣化、信仰化和责任化,是企业事业和责任的根本定位。为了不至于使企业的愿景变成乌托邦的幻想,不至于使企业愿景虚无缥缈、不着边际,一方面愿景的提出要从实际出发,符合社会需要,的确承担起了社会某一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愿景必须在全员心目中成为崇高的、神圣的、信仰的东西。只有崇高的,人们才能敬仰它;只有神圣的,人们才会尊崇它;只有信仰的,人们才会坚信它;只有责任的,人们才能承担它。所以使命是愿景的落地,是愿景的现实化。使命最终转化为企业的责任定位,这就给企业的具体创新提供了根本定位。比如做门窗是一项事业,是一种社会责任。但做门窗的企业对这种社会责任有不同的定位,有的把做门窗定位为“阳光事业”,有的定位为“安全事业”,有的定位为“空间事业”,有的定位为“心灵事业”,有的定位为“文化事业”,还可以有许许多多的定位,定位为什么事业,就承担什么责任,就从这个定位出发,去努力,就把这种责任崇高化、神圣化、信仰化。企业从此就沿着这个定位坚定不移地创新。创新不是任意的,无规范的,那样会丧气目标、浪费资源、成本极高,收益极小。有效的创新,必须在自己的责任定位的目标和范围内进行,它有助于责任的实现和深化,有助于向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满足需求的个性化产品。我们不能抽象地谈论创新,一般意义上谈论创新,这对企业创新无实际指导意义。深入到企业文化与创新的具体关系中,微观地观察,正是企业文化给企业朝什么方向创新作了定位规定,它使创新十分实在,在确定的范围内创新有了具体的目标和追求。

企业文化的宗旨给企业创新规定了根本原则、途径和方法。如果说使命表明企业承担了什么事业和责任,宗旨就规定了企业如何实践责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共产党的使命是为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命就必然达到。宗旨是使命的深化,是企业文化延伸到方法论层面的规定。创新必须遵循创新的原则途径方法,这些创新的原则途径方法就包含在企业的宗旨中。杜邦公司的使命是“为社会贡献美好生活”;它的宗旨是“安全与创新”,这是创新的根本原则途径方法。杜邦是一个化学公司,化学公司的生产存在安全隐患,产品也存在安全隐患。美好生活与不安全相对立。这就规定了杜邦的创新首先是安全创新。杜邦把安全和利润联系起来,它创新地推出了许多保障安全的产品,并大大地提高了杜邦产品的安全性,赢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利润,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杜邦公司在创新中坚持“奉献美好生活”的原则,把创新的焦点集中到“美好”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杜邦立即推出了大量化纤织品,紧接着创造了一个巨大的化纤产业,解决了人类穿衣问题,为人类奉献了美好。以后在核电建设方面,以及大众日用方面,杜邦围绕“美好”作出了许多创新贡献。可见宗旨对于企业如何创新有规定和方法指引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使企业创新的核心能力动态化。企业不仅应当具有一般能力,而且应当具有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其他企业不可模仿、不可照搬、不可抄袭的能力。这种能力保证企业独占优势、独占资源、独占先机。比如,拥有第一不是核心能力,能不断做出新的第一是核心能力;独占某种技术不是核心能力,能不断创造新技术是核心能力;拥有某种资源不是核心能力,能不断创造新资源是核心能力;拥有知识不是核心能力,能整合知识才是核心能力,如此等等。企业的就可以能力是从一般能力中产生出来、提炼出来、锻造出来的。指导企业核心能力形成,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核心理念就是对企业一般能力的选择、深化、个性化和固化的根本价值理念。定下打造什么为核心能力的方针,定下如何打造核心能力的做法,定下了如何长期保证核心能力的方针,保证企业长期一贯集中地坚忍不拔地在某种能力上投资,使企业最终形成了某种核心能力变化。而深化核心能力。始终不变的核心能力最终会变成一般能力,使企业被动而至于淘汰。核心能力它包含了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调整适应能力。企业的创新,根本是核心能力的创新。坚持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实行核心能力创新,在核心能力的方向上创新,最能乘势、最为有效、最为可行、成本最低、产出最高。放弃核心价值观指导,在每一方面去创新,事倍功半,是没有不失败的。

企业文化的企业精神是创新的精神支柱。企业精神是企业情感与意志的凝结,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企业的生命意志,是企业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恒定力和穿透力,是企业凝聚全员、鼓舞全员的精神力量。它贯穿于全员经营行为之中,成为全员横扫困难、障碍的精神铁扫帚。顺利时企业精神鼓舞全员继续前进;困难时鼓舞全员百折不挠,勇于攀登。没有精神的企业萎靡不振、一击即溃;有精神的企业神采奕奕,迎难而进。企业创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创新就是打破旧的、创造新的,就是推发展、推进创造,其中的困难、挫折、障碍、种种不利因素会遭遇无数。创新特别需要有目标指引、有精神支持、有必胜的信心。企业精神、就是支持创新的精神,它鼓舞员工创新,支持员工创新,推进员工创新;它把创新由一个层面推向更新的层面,一个境界推向更新的境界。企业精神给企业创新提供了永不枯竭的支持。

从上述各方面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不是创新的障碍,而是推动企业创新发生的源泉。企业所以需要企业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它能推动企业事业不断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法宝,企业文化的灵魂就是创新。创新的基因就存在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之中。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旦形成,它就会长期存在,长期发生作用。但它需要结合实际变化进行新的阐释、获得新的内容和新的表现形式,从而能长期指导创新。企业文化的应用价值观在核心价值观指导下,与环境条件紧密结合而形成。环境条件变了,应用价值观也会随之而改变。而应用价值观的变化,也是为了能给企业更好地创新创造条件。企业文化是变与不变的结合,核心价值观不变,其阐释和应用价值观会变。因此它永远不会成为企业创新的桎梏,而只能成为企业不断创新的最主要的推动力量。认为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变得保守、滞后从而成为创新障碍和桎梏的看法,是表面的、片面的,是对企业文化本质的肤浅理解;不承认企业文化自身具有动态适应能力,而认为它必然落后,僵化,阻碍创新行为的发生,这种观点实际上否定了文化作为有机体的生命力。正是这种生命力使一种文化的个性不仅是永久存在的特性,又是通过多种形式动态表现其丰富性。这种个性动态延续和表现,就是它自身的适应性。中国从古至今,它的文化个性始终保持不变,但它的动态延续却极其丰富,总是不断适应的。难道企业文化不也是这样吗!

企业文化有几方面 篇3

清朝前期在西藏地区多次用兵, 并派清军驻防。这些措施, 极大地推动了西藏地区与内地、藏族与内地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这些文化交流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清军轮番进出西藏, 带动两地文化交流。清廷多次用兵西藏, 战争结束之后大军绝大部分便要撤回内地;而驻扎西藏的军人, 又实行三年轮换, 形成了定制。所以, 清朝的军人持续不断地在两地之间来回。清军把军用物资生活用品和内地的农耕、畜牧、建筑、书籍、艺术等先进文化带进西藏, 又把西藏的地方特产、各种艺术品等藏区文化带回内地, 形成广泛的交流。清廷也曾明确要求进藏清兵, 要主动学习并适应西藏的文化,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和谐与当地人的关系, 以确保完成使命。

第二, 藏僧到内地活动, 既学习了内地文化, 也将藏地的宗教在内地进行了传播。大批的西藏僧人来到内地, 主要是到京城, 或学习, 或供职, 或主持寺庙法事, 也使藏族的宗教和文化传统影响了内地的广大地区。

第三, 从事两地货物贸易的商人, 往来不绝, 也带来两地文化有意无意的交流融合。随着内地和藏区的贸易不断加强, 汉藏贸易不断发展, 不但增进了内地和藏区的了解沟通, 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融合, 也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汉藏文化共同特点的城镇、集镇, 成为汉藏民族团结友爱、共存共荣的桥梁和纽带。

二、内地文化在西藏的传播

清军本有满、汉、蒙等各族士兵组成, 文化来源复杂。清统治者鼓励他们要“熟悉夷情”, 他们进藏后主动学习藏族文化, 所以与当地番兵百姓接触很多, 藏族人民也因此有大量机会向清军学习先进的内地文化和生产技术。

婚姻方面, 驻扎在藏的内地军人与藏族相互通婚、和睦相处, 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尽管清廷出于种种考虑, 曾经明令禁止, 但没有效果。到了清末道光年间, 清兵与藏族通婚, 渐成潮流。婚姻与家庭生活, 给不同民族文化带来的融合, 是最直接、最细致、最深刻的。

建筑方面, 清军在与藏族民众的接触中, 建造了不少关帝庙。有学者考证, 清军在西藏所建关帝庙有10多座, 这些关帝庙成为藏汉民族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拉萨的磨盘山关帝庙至今犹在, 位于布达拉宫以西约500米处, 由福康安于1792年所建, 是西藏僧俗人民缅怀中央政府和清军历史功绩及祭祀关公的地方。清朝政府还在西藏留下了大量的石碑石刻, 记述用兵西藏驱逐外敌安定海内的丰功伟绩。这些石碑石刻, 供当地贵族官员僧众百姓凭吊参观, 无形中也促进了内地文化在西藏的传播。遍布青藏高原各地的藏传佛寺, 建筑内外墙壁几乎无不彩绘, 其中不少内容是反映藏汉民族团结友好历史的。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 西藏地方要在拉萨布达拉宫加盖宫殿, 以为纪念。康熙帝曾派遣114名汉族和满族工匠, 参与了工程建设, 因此该部分建筑在斗拱、梁架、金顶等方面颇具汉族的建筑特色。

在教育方面, 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地区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清朝初年, 西藏地区的地方政府, 以达赖为首, 主要包括两方势力掌权, 一方是格鲁派为代表的西藏藏传佛教势力, 另一方是固始汗为代表的蒙古势力。清政府的统治政策之一就是扶持黄教, 通过宗教安抚西藏人民, 以防范蒙古势力向西藏的进一步渗透。这种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 使得宗教几乎垄断了教育行业。可以看出这时西藏的教育形式很单一, 就是寺庙教育, 教育内容就是佛教经文。1720年, 康熙帝平定准噶尔后, 在西藏设立噶伦政府, 蒙古部的势力被清除出西藏。清政府再无假寺院势力牵制蒙古势力之需求。1739年, 乾隆帝正式设立驻藏大臣, 协助西藏地方政权处理政务。后来的《藏内善后章程》则规定, 藏内大小事务, 都得禀明驻藏大臣办理。这种变化在教育事业中也有所反映, 那就是, 世俗政府开始为社会提供教育服务。幼童在为数不多的私塾中经过基本听说读写训练后, 可以进入僧官学校或俗官学校学习了, 寺庙不再是唯一的选择。这种政府举办的僧官学校和俗官学校, 相对寺庙教育来说, 学习的内容更专业更实用。清政府以出兵和驻军等军事手段为后盾, 逐步促使西藏地区的政教分离。带来的一个结果是, 改变了西藏教育完全由寺庙提供的局面, 从而出现了为宗教和政治培养不同人才的教育模式。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对后来西藏现代化教育的出现起到加速和推动的作用。

天文历算方面, 内地在清朝前期对西藏也有影响。1644年, 清朝建都北京, 次年颁布《时宪历》。1714年, 康熙帝对《时宪历》加以修订, 改名为《御制皇家历象考成》。后来, 他命令对历法有研究的蒙藏官员、活佛哲布尊丹巴 (蒙古地区的藏传佛教领袖) 、兰占巴等多人参与, 译成藏文, 题为《康熙御制汉历大会》 (俗称《汉历大全》) , 于1715年 (康熙五十四年) 刊版。乾隆八年 (1744) , 甘肃东北部华瑞地区的马杨寺数理学家索巴坚赞将前书简化, 作成《马杨寺汉历心要》 (又译作《汉历要旨》) , 先后流传到甘南拉卜楞与西藏拉萨地区。

18世纪末期, 西藏地方主事大臣竺仁·丹增班久在内地游遍各地名胜, 广泛接触各地歌舞音乐, 带上扬琴返回拉萨。他把内地的音乐元素融合到西藏非常流行的歌舞音乐“朗玛谐”中, 使这种西藏音乐中带有内地的昆曲和江南丝竹某些特色。

三、西藏文化在内地的传播

顺治帝时期, 达赖喇嘛应皇帝之邀进北京访问, 受到清廷极高的礼遇, 为西藏的喇嘛进内地弘扬佛法和其他藏传文化起到了示范和激励作用。1652年, 专门耗巨资修建了北京西黄寺作为达赖喇嘛来京驻锡之所。1653年, 隆重接待五世达赖喇嘛。同年5月, 在达赖喇嘛返藏途中, 皇帝遣礼部尚书觉罗郎球等赍送镌有满、汉、藏3种文字的金册、金印, 册封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清廷的这一重要举措, 不但正式确定了清朝中央与西藏地方的属领关系, 而且积极促进了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同内地的交流。

随着清廷对西藏用兵驻军措施的实施, 道路交通通畅安全起来, 僧众往来更加方便。从康熙朝开始, 大量的僧众陆陆续续到内地学习、游历、传法、灌顶、修塔、建寺。

有一位著名的活佛, 名叫土观·却吉尼玛 (1737-1801年) , 主要生活于乾隆朝时期, 是清代藏汉交流的重要人物。乾隆二十八年 (1763) , 他奉帝诏入京, 出任掌印喇嘛、御前常侍禅师等职。土观活佛进京时, 颐和园的前身清旖园落成。他以御前禅师身份游园, 被园中美景激发灵感, 写下了非常优美的诗歌《颐和园礼赞》, 成为汉藏文学交流的表现。他还与博学的章嘉国师一起, 参与了《四体清文鉴》、满文《大藏经》的编纂、翻译工作。

《四体清文鉴》被许多人认为是清朝为了民族交流融合所做出的重要成就。满文《大藏经》的翻译, 在中外翻译史上可以说是罕见的。清王朝当时集结了国内众多的既懂佛学, 又懂藏文、汉文、满文的高级人才, 历时近二十年才翻译完成。这些译者为了不同民族间文化交流, 可谓是呕心沥血。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王朝是由满族人所建封建政权, 满语一度被定为“国语”, 朝廷公文必须用满文写就。国语通行全国各地, 作为中国, 部分的西藏当然也不例外。在清代, 藏族人懂得满语的人也不少。在北京的理藩院中, 设在弘仁寺的喇嘛印务处, 就有几个藏族笔拈式, 专门办理有关喇嘛事务的公文。在章嘉国师的周围同样有一大批懂得满文的西藏喇嘛, 在京处理日常的喇嘛教事宜。

乾隆四十五年 (1780年) , 六世班禅入觐祝寿, 受到乾隆帝和清廷的隆重欢迎接待。为了接待六世班禅, 年届古稀的乾隆帝专门在承德颁诏敕建了一座占地3.79万平方米的“须弥福寿之庙”, 专供六世班禅安禅使用。同时, 乾隆帝为同六世班禅用藏语交流, 不顾年迈和国政繁忙, 潜心向三世章嘉活佛学习藏语藏文, 每与六世班禅见面, 先用藏语互致问候。在承德举行的文艺表演会上, 六世班禅随从中的12名舞童做了为时两天的藏族歌舞表演, 还展演了西藏杂技、马术等, 同中原戏剧、舞蹈同台演出, 不失为一次多民族文化艺术的大交流。

五世达赖和六世班禅进京, 随从逾千人, 一路传教、说法、释经, 传播藏传佛教文化和藏族文化, 接受内地文化, 购买内地物品。同时, 清廷在经济上的赏赐次数多、数量大, 五世达赖和六世班禅也有丰厚精美的贡物献于皇帝和王公大臣。正是在这种经济和政治的相互作用下, 清廷逐步强化了对西藏地方的统治, 也推进了西藏和内地两种文化的交汇融合。

参考文献

[1]松筠.《西招图略》.西藏人民出版社, 1982年版.

[2]赵志忠.《清王朝与西藏》.华文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从五方面入手 以文化立校 篇4

文化立校是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主渠道。学校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文化就是学校的空气,对身在其中的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极大地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对于文化立校,可以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五个方面人手,逐步凝聚、弥散、历练、伸展,直至形成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一、内化于心,凝聚“天人合一”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群体共同的心理和行为中体现出来的理念、价值体系、心理特征及精神价值传统,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慢慢积淀起来的。它构成了学校文化的内核,决定着学校的校风、学风和教风,制约着学校文化系统的取向和性质,需要精心的培育、长期的积淀,并与时俱进。

我校经常发动学生、教师、校长讲身边历久弥新的教育故事。这样的“草根故事”源于真实的生活,是师生思想价值观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提炼其共性的东西,就更接近思想的深处,也更容易被认可、维护和发扬,这是学校精神文化的主要来源。

融人适合的社会文化因素和校长的思想价值观,整合、提升、凝聚,最后回到广大师生中去,这样的精神文化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每年的开学典礼上,学校总会从发展历程中撷取几个故事,提起几位先贤,推崇“幸福由努力和负责中来”的校训,与师生们温习共享。学校以“大爱”为核心价值观,将精神文化的核心确定为“大爱育人,责任于行”,凝聚了“自主、活泼、乐学、进取”的校风,以及“幸福快乐教育”这一核心办学理念。

二、固化于外,弥散“虚实结合”的物质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其建设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校园文化的质量和整体水平。物质文化的建设既包括校园内可见可触的客观存在物,如各种建筑物、文体活动设施等教育教学硬件设施,还包括可观可赏的环境布局。内涵丰富的物质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师生员工的素质和创造能力,同时对身在其中的学生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我校在物质文化建设中做到“一楼一主题,一隅一文化”,坚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幸福快乐的智慧,并将其点染在本无温度的建筑与自然环境中,使一切有了色彩与温度。在我校,建筑是凝固了的教育,教育自由流动于建筑之中。启智楼、启慧楼、启德楼、启秀阁、启真楼、启正楼、启蒙楼,普通的七座建筑也具有了不普通的文化求索。每个楼中的主题不是单纯策划出来的,而是扎扎实实做出来的教育场。大量的学生作品在少年科学院、少年文学院、少年书画院、少年健体大厅呈现。这里不仅是学生创造、游戏的乐园,更是学生展示个性,呈现风采的舞台。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任何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的传递、创造,都离不开主体的作用。所以,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看这个文化的“场”有多大的吸引力。一个扎扎实实的文化教育场是基点,也是一切教育成功的必然走向。

陆机在《文赋》中说:“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以求音。”即从虚无中求实,从寂静中求声。我校正是这样将幸福陕乐的智慧春风化雨般地“化”人环境中,从无声的建筑中求声,外感而内通,以无声的召唤引领着学生的成长。

三、融化于制,历练“刚柔并济”的制度文化

制度是学校的文化契约,也是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共同遵守的契约。学校要生存、发展,一定离不开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制度又是文化。制度与文化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制度是硬文化,文化是软制度。

营造师生和谐发展的制度文化,首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制度制定方面走群众路线,让教师充分发表意见,充分参与讨论修改,然后再组织实施,并在实施中逐步完善。这种人性化制度形态的校园文化把“软文化”与“硬制度”熔于一炉,在人文精神辉映下建章立制,用科学的规章制度保障人文关怀。

制度是教师的行为指南和行为底线,合理的制度可以保证建立起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保证学校朝着既定的目标顺利发展。所以,在管理中,学校将制度作为刚性管理来规范教师行为,将情感作为柔性管理来凝聚教师心灵,冷热相融,刚柔并济,使学校的文化理念在师生身上知行归一,气韵相合。四、物化于象,伸展“有无相生”的课程文化

学校的育人目标需要通过课程来实现,这就决定了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中最主要、最根本、最核心的部分。从课程目标的提出,到课程体系的构架,再到课堂教学的实施,都要围绕学校的核心教育理念和育人目标进行。课程文化的建设同样要本着“继承中发展,发展中创新”的原则,反复研讨国家课程政策、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发展的需要,才能走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程建设之路。

目前,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政策范式,赋予了学校更大的改革空间。我们围绕学校的育人目标加大了课程建设的力度,将校本执行课程理解为国家、地方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学校自己开发的课程两大部分,构建了选修和必修两大体系。选修包括学科课程和学校的特色课程,必修包括走班课程和社团课程。以更好地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培养全面加个性的“书香人、文明人、自信人、快乐人”。

五、实化于行,形成“返璞归真”的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的教师与学生,在教学管理与学习生活中对精神文化的实践与传承。学校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化到师生血液里的过程和外化,是学校育人活动中最直接、最广泛也是最深刻的部分。学校行为文化需要全体师生的参与和坚持,才能达到文化育人之境界。

我校通过“引路子、架梯子、搭台子”促进教师成长,本着“特色培养、扬长避短、典型带动”的原则,打造“和而不同”的教师队伍,引领教师成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各具特色的名师。倡导教师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情融人教育,打造“仁爱、敬业、创新”的教风。引领教师以“仁爱”化人,打造真心、真情、真诚关爱学生的仁爱之风,激励教师内外兼修、品位与品格双赢。

积极发挥学生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是学校回归教育核心价值观的举措。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学校的文化就会失去其创造性、继承性。学校文化建设是否有成效,不仅要看它对学生的影响程度,更要看学生参与建设的程度。学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为此,我校成立了30多个学生社团,以“校园四节”为平台,定期展示学习成果。

浅析电力企业营销方面存在的问题 篇5

1.1 相关的供电企业的服务意识不强

伴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 经济不断的发展, 电力市场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电力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的进步, 就必须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 在服务方面作出努力,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赢得客户的满意。由于我们国家的电力企业在之前一直是处于垄断的地位, 这就是导致相关的人员服务意识不强的, 服务手段单一的原因, 服务的设施也存在很多的问题, 对于客户的问题都没有及时的解决。长期这样就对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形象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阻碍了企业的长期的发展。在目前的情况下, 如果电力企业想要不断的赢利, 不断的发展, 就要不断的为客户服务, 以客户为中心, 对传统的观念做出改变, 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

1.2 电力企业的市场意识薄弱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龙头的企业就是业扩报装工作, 但是现在这个工作还是处在等用户上门的状态, 还是很被动。对于不断进步的和发展的市场以及不断变化的客户都没有进行深刻的研究与关注。导致很多的高效环保的电气设备都没有在用户中间普及。而且目前推销的模式还没有被引入进来, 业扩报装中还没有一条龙的服务。与此同时, 电力负荷的经济效益也没有完全的发挥, 这就导致负荷的应变的能力很低, 配网运行的方式不灵活, 停电的现象就经常的发生。另外, 没有合理的执行电价也对电力市场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不同的用户在电价上都是没有区别的, 优质优价的原则并没有在电力市场中体现出来, 这些都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1.3 企业的营销手段很单一

电力的营销手段会对营销的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 我国的电力系统对电力市场的开发还很不完善, 营销的手段还很单一, 用电潜力的分析工作做的很不到位, 没有完全的了解客户的需求, 这些对于企业来讲都是很严重的事情, 对企业的营销水平都有严重的影响。另外, 电器企业落后的设备对电力系统的服务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像设备的老化。缺乏电力技术的支持, 电网建设很不完善, 这些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电力企业的营销水平。

1.4 电网的建设比较的滞后

在我国的电力市场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电网建设的滞后, 电网建设的发展远远的跟不上经济的发展。还有, 城镇电网的主网络一般比较的不好, 农村的电网覆盖面积小以及线路老化等等的这些因素。致使很大一部分地区的电力没有办法送出去, 而另外部分的地区的电力用不完。所以, 很多企业的市场占有份额存在很明显的劣势, 提高自身服务质量的时候也没有明显的效果。虽然国家在农村电力的建设上投入了很大的资源, 但是还没有明显的改变现在的状况。

2 电力企业提高营销工作水平的方法

2.1 增强工作人员的整体的服务意识

电力企业电力营销的工作实施中最主要的对象就是企业的用户, 随着用户需求的不断的变化, 良好的服务观念与意识对于市场的占有具有很大的作用。电力的营销水平对电力系统的发展有很大的限制, 然而服务观念与意识对于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 想要提高企业的营销水平, 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相关人员的服务意识的教育, 不断的更新服务的理念。不断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另外还要不断的提高系统自身, 及时的解决客户的需求与要求, 把服务的质量作为第一重要的任务, 不断的完善电力企业的系统水平, 向客户提供更多的更全面的工作, 增强对服务的满意度, 科学合理的解决客户反映的所有的问题, 不断的提升企业的营销的水平。

2.2 对电力电网的建设不断的加强力度

供电企业一定要不断的对电力电网建设工作进行加强, 不断地提升电网的水平, 与地方上的政府进行仔细的沟通, 保证这个地区的经济的发展与电力电网的步伐是一致的。在发展中不断的提升电网的供电的能力与质量, 慢慢的完善电网的结构, 要实现电力电网的建设一致跟随经济发展的步伐, 不断的发展提升电力营销的水平。另外, 还要不断的加快农村电网的建设, 重视农村的电力营销, 努力地把农村的电网建设的工作做好, 使农村地区的电力营销水平不断的得到提高。

2.3 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的素质

电力企业的营销人员, 一定要具备良好的营销素质和专业的营销知识, 目前来说我国电力营销工作开展的时间还很短, 水平普遍很低, 人员的素质都不高, 实践的经验不足这些都对营销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要不断的加强对人员的培训工作, 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以及培训,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去学习专业的营销技能与专业的营销知识。在不断地活动中激发出员工的潜能, 使他们能够真正的优质服务理念掌握在心, 认真的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和不同的问题, 不断的提高营销的水平。

结语

在社会不断的发展的环境下, 供电企业面临着很多的挑战, 但是同时也有很多的机遇等着他们, 想要不断的发展, 就要不断的完善自身的整体的能力。不断的朝着电力市场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为了企业能够不断的提高, 取得更好的成绩,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就要不断的提高电力营销的水平以及对服务的质量。作为相关的人员, 也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营销的能力, 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常青.电力系统营销管理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06) .

[2]何正军.供电企业内部营销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0.

[3]吴兰.供电公司客户服务策略审计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 2010.

企业文化有几方面 篇6

有一则被反复提及的故事, 它可以说明商业智能 (Business Inte llige nce, 简称BI) 的应用价值。曾有一段时间, 沃尔玛在美国的店面经理发现一种现象:每周啤酒和尿布的销量都会有一次同比攀升, 但一时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后来, 沃尔玛运用BI技术发现, 购买这两种产品的顾客几乎都是25~35岁、家有婴儿的男性, 每次购买时间均在周末。沃尔玛分析了相关数据后得出, 这些人习惯在晚上边看球赛、边喝啤酒, 对于要照顾的孩子, 为了图省事就用一次性尿布。得到这个结论后, 沃尔玛把这两种商品集中摆在一起, 结果销量有了显著提升。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 在当今的商业环境中, 那些看似杂乱无章、错综复杂的信息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能否从中分析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进而支持管理者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 这对企业应对复杂的竞争是相当重要的。

不过, 相对于沃尔玛这种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极致的企业, 中国本土企业在BI应用上却鲜有作为。虽然工商银行、民生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等金融企业, 和乐百氏、双汇这类传统企业都在着手建立BI系统, 但目前还无法验证应用的效果到底如何。

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 在国外, 投资建设BI的企业有60%~70%以失败告终;而在中国, 这个数据可能会更高。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缺乏历史数据支持、理解上存在误区等等。双汇集团CIO刘小兵认为:“虽然BI技术并不复杂, 但若要它发挥应有的作用, 至少要有3~5年的历史数据积累来辅助研究, 不然投入再大也是徒劳。”

BI应用的三大障碍

那些能够成功地利用手中所掌握的信息资源的企业, 它们必然清楚地知道信息所能带来的商业利益, 不单是提升硬件上的效率, 而且在提高销售业绩、改进工作效率和增强客户满意度等软的领域获益匪浅。

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 信息至今仍是一笔未被充分挖掘的资产, 也就是说, 大多数企业还没有从花费巨资所构建的信息系统中享受到应有的益处。那么在企业部署BI的过程中, 常常会遇到哪些障碍呢?

首先是不能提供可靠的信息。

据《商业周刊》去年的研究显示, 43%的商业人士不能确信他们企业内部的信息是否准确, 77%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因为缺乏可信的信息而做出过失败的决策。这其中, 数据的质量存在很大的问题。

比如本土银行, 它们的数据库中的信息少则几千万条, 多则几亿条。数量是足够庞大了, 但质量如何呢?同名账户、废弃账户, 一个人有多个账户, 这些信息需要专业的工具来清洗和改良, 还要预防质量低下的数据输入系统。外资银行在业务流程中, 就特别地强调客户信息搜集的准确性, 这使得它们在把握客户需求和产品创新上占得了优势。

其次是能否针对非技术人员设计出简便而形象的用户界面。

对于非技术人员而言, 系统操作的简便程度如何, 很可能成为能否普及BI的一大关键。也就是说, 最终用户希望简捷、自动地获取信息, 而不是被迫学习和认知一个全新的环境, 或者依赖于IT部门的帮助。特别是, 商业决策的制定从来不是靠某个人在真空的环境中完成的这需要用户围绕着信息数据开展协同和商讨之后才能做出, 这就要求有一个易于操作的环境。

施工企业纳税筹划的四个方面 篇7

1. 施工企业应税收入的确认。

在建工程项目应税收入的确认: (1) 如果施工企业能准确核算建造收入, 建设单位支付款项与完工进度保持一致, 则施工企业在取得收入的当期应全部确认为收入。这只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状态, 实际工作中是不多见的。 (2) 施工企业未能在财务上及时正确核算建造收入, 工程价款结算与工程进度脱钩, 明显偏低的, 主管税务机关按照企业财务账面归集的累计已发生的工程成本与合同总成本的比例来确定项目完工进度, 从而计算企业当期应税收入。施工企业未及时进行成本费用归集的, 由于工程监理部门有施工进度记录, 主管税务机关将按监理部门的记录来确定完工进度。对于后一种情况, 施工企业应做好工程进度基础工作, 尽量避免由税务机关来确认收入。

已完工工程项目应税收入的确认: (1) 施工工程项目已经交付使用, 以交付使用报告签订的日期为工程项目完工日;工程项目尚未验收交付, 但实际已使用的, 以实际使用日为工程项目完工日。 (2) 对已完工工程项目, 尚未出具工程审计报告的, 主管税务机关在确定工程价款时一般暂按合同价款扣除按照行业标准 (一般为5%) 预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后确认收入, 预留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待企业实际取得时再确认收入。对已完工工程项目, 并且已出具工程审计报告的, 可按审计报告确认工程价款。

2. 施工企业计税成本的确认。

施工企业应当按照财务会计制度或会计准则的规定准确归集核算真实发生的成本, 按照发票管理规定和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政策规定, 对应当取得正式发票但企业未取得的, 主管税务机关将责令企业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内作限期改正, 对未整改的按照企业所得税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处理。实际工作中, 税务机关的企业所得税的核定率最高可 (曾) 达30%, 这对于建安施工企业来说是十分被动和不利的。

施工企业如收入、成本均不能准确核算, 可根据《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办法》 (国税发[2008]30号) 核定其应纳所得税额;对于能准确核算 (查实) 收入总额, 但不能准确核算 (查实) 成本费用总额的或能准确核算 (查实) 成本费用总额, 但不能准确核算 (查实) 收入总额的, 可采取核定其应税所得率的办法征收企业所得税。

在计税成本的确认上, 应严格执行《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填开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时开具发票。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

二、施工企业人工工资

一般来说, 施工企业支付的人工工资有两大块, 一是本企业的正式员工工资, 二是劳务工人工资。本企业的正式员工主要从事工程监督管理质量安全或高技术含量工作, 这类人员的工资由企业直接发放。劳务工人的工资由企业支付给专门从事建筑劳务分包的单位或个人。劳务工人有两种情况:其一, 直接与劳务班组签订劳务合同, 造工资表发放工人工资;其二, 与劳务公司签订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劳务款项付给劳务公司, 由劳务公司给工人发放工资, 劳务公司向建筑公司开具建筑劳务费发票, 建筑公司将其计入工程成本。

采取第一种方式对建筑公司而言存在以下风险: (1) 劳务工人与公司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 支付的工资税务部门不会认可为“工资、薪金”, 会面临代扣劳务工人以及包工头的个人所得税等税务风险。 (2) 政府社会保障机构会要求建筑公司为劳务工人缴纳社会保险, 这会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采取第二种方式对建筑公司的优势有: (1) 省去了代扣包工头、工人个人所得税的麻烦; (2) 回避了为劳务工人缴纳社会保险的问题; (3) 解决了劳务费用的票据合规问题; (4) 减轻了对可能出现的工人伤亡的经济负担和刑事责任。因此, 建筑公司使用劳务工人的最优选择是与劳务公司签订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将劳务费支付给劳务公司。

三、施工企业混合销售、兼营业务的计税依据

1. 混合销售纳税案例分析。

纳税人的混合销售行为, 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 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例1:某公司主要从事防盗门窗销售业务。2009年与某房地产开发公司签订销售、安装协议, 约定共计为房地产公司某开发项目安装防盗门1 200户, 每户金额 (含安装费) 1 000元, 合同总金额为1 200 000元。该种防盗门市场销售价格为800元, 材料成本为500元。

应纳增值税=800×1 200÷ (1+17%) ×17%-1 200×500×17%=37 487.17 (元)

应纳营业税= (1 000-800) ×1 200×3%=7 200 (元)

例2:某建筑公司负责为某工厂建设一座大型厂房。工程施工合同总造价4 500万元, 其中含土建工程款2 100万元, 钢结构安装工程款500万元, 钢结构设备款1 900万元。所需钢结构设备全部为建筑公司自身制造的、可以单独对外销售的成型设备构件。该部分设备可抵扣进项税额250万元。

分析:该建筑公司主营业务应为施工。依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其混合销售业务应分别处理。

营业税应税劳务应纳营业税= (45 000 000-19 000 000) ×3%=780 000 (元)

销售货物应纳增值税=19 000 000÷ (1+17%) ×17%-2 500 000=260 683.76 (元)

2. 兼营业务纳税案例分析。

纳税人兼营应税行为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 应当分别核算应税行为的营业额和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的销售额, 其应税行为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货物或者非应税劳务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行为营业额。

例2:某建筑公司主营业务为施工, 同时还从事建材销售和建筑工程机械修理业务。2009年总收入为6 800万元, 统一记入“经营收入”科目中。经地税机关审核, 建安收入为5 000万元, 建材销售业务收入为1 500万元, 修理修配业务收入为300万元。假定建材销售与修理修配所适用的增值税税率相同, 均为17%, 增值税可抵扣进项税额为255万元。

应纳营业税=50 000 000×3%=1 500 000 (元)

应纳增值税= (15 000 000+3 000 000) ÷ (1+17%) ×17%-2 550 000=65 384.62 (元)

四、施工企业甲供材中材料和设备的认定

现行税法强调,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 (不含装饰劳务) 的, 其营业额应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 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对于工程所用设备一定要区分是由建设方提供还是由施工方外购, 对于由建设方提供的可不并入营业额。营业额是否包括设备价款主要看“设备由谁提供”, 在实务操作中判别的依据是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对于提供“装饰劳务”的, 以“清包工”作为营业额, 不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例3:A建筑公司2008年12月中标X单位写字楼工程, 工程标的3 000万元, 其中含电梯设备采购价款500万元。A公司应该如何计算应纳税款?

分析: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 (财税[2003]16号) 规定, 施工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不应包括设备价值, 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也就是说, 凡是属于列入省级地方税务机关列举的设备名单中的建筑工程设备, 无论是甲方提供还是施工单位自行采购, 均不缴纳营业税。《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规定, 自2009年1月1日起, 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 (不含装饰劳务) 的, 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按照《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的规定, 由于电梯设备属于A公司自行采购, 其应税营业额应当包括电梯价款在内。A公司应纳营业税=3 000×3%=90 (万元) 。

上一篇:2023年国家公务员备考下一篇:四年级语文第五单元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