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模块结构

2024-12-11

教学计划模块结构(精选9篇)

教学计划模块结构 篇1

教学流程

设问引入→“问题探讨”→体验“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阐述“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一)情景创设

教师:同学们,在前面我们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中,遇到过用什么材料做细胞膜的问题,现在有三种材料:塑料袋、普通布和弹力布,你选用哪种材料呢?为什么?

学生:细胞膜很薄,是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边界。

学生: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让一部分物质通过,其他物质不能通过。学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告诉我们,细胞能够在一定范围内胀大和缩小,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弹性。

学生:塑料袋只能满足作为系统边界的要求,普通布能够满足系统的边界和让一部分物质透过这两项功能的要求,只有弹力布能够满足前面提到的三项功能的要求。

教师:大家进行选择的依据是利用了细胞膜的功能,这体现了什么样的生物学思想呢? 学生: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思想。

教师:实际上,弹力布也并不能完全代替生物膜。要找到更好的材料,我们还需要对细胞膜的结构有更深的认识。

(二)师生互动

1、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

教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科学家当年正是怀着对物质跨膜运输现象产生的疑问,开始了对生物膜结构的孜孜以求地探索,历经了一百多年时间,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直到现在仍有许多科学家在继续深入研究。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这段历史,会让大家对科学过程和本质的理解有所启发。我想让大家穿过时空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假想一下: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科学家,你会怎样去研究细胞膜的结构?(提示学生,引导他们明白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还不能亲眼看到生物膜,无法想像它的结构是什么样的,通过什么办法进行第一步的探究呢?引导学生看教材后明白当时科学家是从生理功能入手来探究的,通过实验观察,科学家才有严谨的推理,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这一假说,提示学生作出科学探究过程中作出假设后的步骤是什么(通过实验来验证假设),从而进入下面的学习。

学生:可以从现象入手,去进行推测。

教师:这就是生物学研究上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假说法。这也是我们今天探究生物膜的结构的一个重要的方法,下面,就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和科学家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问题(1):探究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 展示材料①:欧文顿的实验及其相关的图片

时间:19世纪末 1895年 人物:欧文顿(E.Overton)

实验: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的通透性进行过上万次的实验,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是不一样的:凡可以溶于脂质的物质,比不能溶于脂质的物质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教师:根据实验,你能提出什么假说? 学生:提出假说: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教师:在得出结论之后,还有没有必要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 学生:有必要,通过鉴定能更准确地说明问题。

教师:那为什么一开始不直接对膜的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和鉴定呢? 学生:当时的技术不能实现。教师: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学生:这说明技术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教师:直至20世纪初,科学家才能第一次将细胞膜从哺乳动物红细胞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的确是磷脂和蛋白质。从而以实验说明了欧文顿的假说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假说是在实验与观察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同时又需要更进一步的实验来证明。

问题(2):探究这些物质是如何组成膜的?

出示资料②:1917年欧文·朗缪尔将提取的膜质铺展在水盘的水面上,发现脂在水面上形成一薄层,单脂层亲水的头朝向水面,疏水的尾背离水面。于是他提出:磷脂分子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所组成的分子,结构既有疏水基团(尾部),又有亲水基团(头部)。因为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所以在水—空气界面上磷脂分子是“头部”向下与水面接触,尾部则朝向空气一面。这样磷脂分子可以在空气和水的界面上展开为一层。

教师:大家分组讨论,利用手中的磷脂分子模型摆出下面两种情况下磷脂的分布情况①在空气-水界面上②完全浸没在水中

学生:小组代表上黑板演示

展示材料③:戈特 和格伦德对血影的研究 时间:1925年

人物:荷兰科学家Gorter和Grendel 实验:两位科学分离纯化了红细胞,从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中抽提脂类,按Langmuir的方法进行展层,并比较展层后的脂单层的面积和根据体积所推算的总面积,发现提取的脂铺展后所测的面积同实际测量的红细胞的表面积之比为(1.8~2.2)∶1,约为两倍。

教师:假如你是当时的科学家,当你做实验时发现单分子的磷脂分子正好是红细胞的两倍时,大胆地展开你的想象力,你能做出什么假说?

学生: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两层的。

教师:那这两层磷脂分子在细胞中又是怎样排布的呢?再分小组讨论、利用你手中的模型摆出来吧。学生:分组讨论,共可有六种排布方式,并提出细胞膜应两面都处于水环境中,所以讨论得到正确的排布方式。

问题(3):那蛋白质和磷脂的位置关系又是如何的呢? 展示材料④:罗伯特森的单位膜模型 时间:1959年

人物:J.D.Robertson罗伯特森

实验:用超薄切片技术获得了清晰的细胞膜照片,显示暗—明—暗三层结构,厚约7.5 nm,它由厚约3.5 nm的双层脂质分子和内外表面各为厚约2 nm的蛋白质构成。

提出假说:连续的脂质双分子层组成膜的主体,磷脂的非极性端朝向膜内侧,极性端朝向膜外两侧,蛋白质以单层肽链的厚度,通过静电作用与磷脂极性端相结合,从而形成蛋白质—磷脂—蛋白质的三层结构,称之为单位膜。他提出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具有相同的膜结构。单位膜模型的主要不足在于:把生物膜的结构描述成静止的、不变的,这显然与膜功能的多样性相矛盾。

单位膜结构模型继承了前人的有关结论,又成功地利用了先进的电子显微镜的观察结果作为证据。但是他将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刚性的结构,这一点很快又被新的技术手段下的实验所否定。

问题(4):有什么证据证明细胞膜中的物质不是静态的呢?

教师放映变形虫的变形运动、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细胞分裂的动画,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膜不是刚性结构。展示材料⑤:荧光标记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

时间:1970年 人物:Larry Frye等

实验:将人和鼠的细胞膜用不同荧光抗体标记后,让两种细胞融合,杂种细胞一半发红色荧光、另一半发绿色荧光,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两种荧光抗体均匀分布。

提出假说: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教师:很好,在继承前人的结论基础上,结合新的观察和实验证据,又有科学家提出一些关于生物膜的分子结构模型。其中1972年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好,学到这里,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我们有些话题想让大家思考讨论。以讨论小组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交流。

(1)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不是就完美无缺了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学生: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不可能完美无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永无止境,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的研究将更加细致入微,对膜结构的进一步认识将能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各种功能,不断完善和发展流动镶嵌模型。的确,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人们普遍认同的,但它无法完美地回答生物膜的所有功能。所以后来不断提出一些新的模型,如Wallach于1975年提出晶格镶嵌模型;Jain和White于1977年提出板块镶嵌模型等,迄今为止,已提出的生物膜结构模型达几十种之多,生物膜的结构模型虽然有很多种,但被广泛接受的结构模型基本内容是趋向一致的。其要点和特点基本相同,主要包括膜的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

(2)纵观整个人们对建立生物膜模型的探索过程,你能谈谈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怎样的作用? 学生: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实验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如血影的制取和化学成分的鉴定技术使人们认识膜的化学组成;电子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终于看到了膜的存在;冰冻蚀刻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使人们认识到膜的内外两侧并不对称;荧光标记小鼠细胞与人细胞的融合实验又证明了膜的流动性等。没有这些技术的支持,人类的认识便不能发展。

(3)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如何得到体现的?

学生: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始终引导人们不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使人类一步步接近生物膜结构的真相。例如,不同生物膜的功能是有差异的。在生命系统中,一般来说,功能的不同常伴随着结构的差异,而早期的生物膜模型假定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相同的,这显然与不同部位的生物膜功能不完全相同是矛盾的。还有,不同膜的厚度也不完全一样。由此促进学者们重新研究脂质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问题。一些学者使用了更加先进的技术,运用红外光谱等技术证明,膜蛋白主要为球形结构。冰冻蚀刻电镜技术又证明,脂双层中分布有蛋白质颗粒,这样又发展了生物膜模型。生物膜中存在不同种类的蛋白质,以及蛋白质在生物膜中的不同分布情况,恰能较好地解释不同结构的生物膜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

(4)分析生物膜模型的建立过程,你受到什么启示?

学生:科学研究是要在实验和观察的基础上,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假说,再通过实验进一步地验证假说。

学生:科学研究依赖于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了,可以得到更多新的实验数据。学生: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涉及到许多科学家的辛勤工作。

学生:科学发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往往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验证、修正和完善发展的。

学生:科学家的观点并不全是真理,还必须通过实践验证;科学学说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完善。教师:那流动镶嵌模型的具体内容是如何的呢?

(1)磷脂双分子层是生物膜的基本支架。其中磷脂分子的亲水性头部朝向两侧,疏水性的尾部相对朝向内侧。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这里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在细胞膜的外侧,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构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糖被与细胞识别、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密切联系。

(4)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大多数的蛋白质也是可以运动的,也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教学计划模块结构 篇2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 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模块具有教学新增内容多、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 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该模块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研究课程标准, 领悟《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的教学功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该模块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其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的基本观念, 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 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和培养未来在化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本模块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强调选择性, 共分为四个主题 (即: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 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 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统揽教材, 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 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材设计紧贴课程标准, 以必修为依托, 内容编排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 逻辑关系清晰, 整个体系主次分明, 主要线索线性化 (结构与性质) , 次要枝节散点化 (在正文适当位置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 , 使教材丰富多彩。知识体系构建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避免了雷同和重复, 如原子结构内容在初中课堂主要讲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 而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在教学设计时, 要重视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一步到位、随意拓展, 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材新增内容, 如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配合物理论、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 应采用从最简单物质及其结构的分析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如电脑动画、自制模型、制作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如, 对构造原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 教学时要求学生会应用构造原理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不要求学生探究构造原理中能级次序的原因。

三、优化教学设计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研究课程标准, 突出三维目标的落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属于化学理论, 学习内容深奥、抽象, 加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评价中的缺位, 教学时容易把学习重点集中体现在认知目标上, 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设计时, 要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可以利用本模块的主题内容,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阅读、交流、讨论, 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量变引起质变”、“事物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利用同化原理, 做好相关内容的衔接, 捕捉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习认知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在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关系,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 以利于知识的形成、顺应、同化。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学习, 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例如, 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 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 在学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需要将其进行同化, 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的本质是有些相同的, 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 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抽象、难度较大, 学习起来枯燥,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挖掘、整合课程资源,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背景素材, 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 重视化学发展、发现史的教学,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到很多化学发展史, 特别是对于概念发展的历史, 像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发展历史、共价键的发展历史等。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话”就有7个栏目, 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科学发现、发展史, 挖掘科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以收集、查阅、讨论史料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体验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化学研究的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例如, 对于原子轨道的认识, 可遵循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从卢瑟福模型到波尔模型, 然后到量子力学的原子轨道模型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原子轨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一个科学家把它写出来的, 而是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的。这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就会更深刻, 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就更有体验。

5. 利用直观教具, 变抽象为直观, 降低学习的认知难度。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理论性强, 微观结构难以理解,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 利用球棍、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各种晶体模型、物质结构模型, 让学生亲手制作、组装、观察物质结构模型, 使学习活动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晶体、非晶体的图片、用动画形式去演示一些晶胞、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各种晶体的晶胞;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晶体结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片或动画等等, 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6. 重视理论方法的构建, 让学生远离题海。

教学计划模块结构 篇3

一、《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必修模块

在必修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初浅的原子结构、化学键、晶体结构常识,获得了提供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感性知识,以及能初步解释与之对应的相关现象:如卤素(碱金属)单质性质的相似与差异;碳、氧单质的同素异形现象;乙醇、二甲醚等同分异构现象;干冰、石英等不同类型晶体性质差异等等。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是在学生完成高中必修教材分子结构等有关内容学习后,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进一步拓展与加深学生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提高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并能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觉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增强学习化学理论知识的兴趣。选修3是必修的延伸和深化,而必修模块则是它的前提和基础。

二、《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设置的意义

1.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是促进学生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的内在动力。本模块有丰富的科学史素材,如道尔顿的原子学说,阿伏加德罗分子学说,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惰性气体的发现,玻尔的原子结构理论等。这些科学发展史,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发现的背景和过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通过对这些发展史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如进行波尔原子模型的教学,可以先让学生观看氢原子光谱实验的录像或多媒体动画演示,由此发现卢瑟福原子模型不能解释的问题,然后提出“原子轨道”的假设,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推论,建立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2.理解物质结构的奥秘,获得创造新物质的基本理论知识

化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各种需要发现和制造各种具有特定性质的新物质,而合成新物质人们首先要知道他们的结构。因此,现代化学的发展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来指导,而这个新的理论就是结构化学,可见结构化学在现代化学中担当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应该对这方面的知识要有所了解,不管以后是从事化学还是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对结构化学知识有所了解对他们以后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而《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设置正好符合了现代社会对化学的需求及其学生现有的知识体系。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从微观上认识物质,理解物质结构的奥妙,初步获得创造新物质的基本理论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3.根据模块特点,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在高中化学中,物质结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抽象是指该模块涉及的微观粒子及其结构,包括其运动特点和规律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学生只能进行抽象的空间想象 。比如,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运动,原子轨道,电子云,金属晶体中原子的堆积模式,干冰等晶体的晶胞结构以及轨道的杂化等。另外众多的概念和原理本身也较为深奥、抽象,对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教学策略

本模块的知识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较强,若只是把理论知识单纯的堆积起来,不仅会使学生望而生畏、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也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困难,无法实现课程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识水平,注重抽象概念与具体实例相联系,尽可能通过直观模型和模拟活动增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实质性理解。

1.重视知识的衔接

学习认知理论告诉我们,一切新知识的习得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衔接,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基本学习,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要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例如在学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可以从必修2中涉及的有关元素周期律中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化合价、得失电子能力的周期性变化等入手,在头脑中进行回顾和再现后,顺理成章形成新概念——电负性和第一电离能。因为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电负性与非金属性在本质上一致,学生明白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2.重视配套练习的设计

通过习题可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状况,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促进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习题编排在教材编写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任一模块教材上的习题都不能完全满足教学要求,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中,对这些材料要精挑细选,优化组合。如氢键的教学,可以先设置教学情境,为什么冰的密度比液态的小?继而从研究冰的结构中提出了氢键概念,再指出氢键的存在使水的溶沸点升高,最后从H2O、H2S、H2Se、H2Te的沸点曲线图的异常中进一步加深对氢键的认识,这样就凸显了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学生也就学得易,学得牢,学得活了。

3.重视直观教具,多媒体的运用

本模块的理论性强,教师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在“晶体的常识”教学中,晶胞概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相关的立体几何知识,这时就可通过展示各种晶体的晶胞模型,帮助学生更直观更好地认识其空间结构特征,增强教学效果;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球棍或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各种晶体模型;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晶体、非晶体的图片,用动画形式去演示一些晶胞、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各种晶体的晶胞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会把枯燥、抽象、繁琐的物质结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形象,易接受,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重视多角度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心理和知识背景,不能只从科学程序、认知程序、知识顺序等学生外在的思路设计教学。否则很容易造成学生似懂非懂,对知识理解半生不熟,偏离教学目标。如,在“配合物的形成”一节中,课本的知识呈现顺序为“活动与探究: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浓NH3·H2O→观察现象→结论→交流讨论→得出配合物概念→应用训练”,虽然是按照探究学习程序来设计的,但是并没有从学生原有的认知背景出发来设计教学线索,对于学生来说实际还是一种突兀的硬性填塞,不能激发起学生的思考欲望。因此可以将这节教学设计思路改为“回忆:Al2(SO4)3 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H3·H2O溶液作用情况,解释原因→猜想:CuSO4溶液分别与足量NaOH溶液、NH3·H2O溶液作用情况→通过实验验证→形成认知冲突→阅读课文,讨论,答疑→形成概念,应用训练”。

新课程《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与必修模块有必然的联系,但同时又有很大的差异,只有深入了解这些联系和差异,才能正确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设置目的和课程取向。进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实现《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课程价值。

(收稿日期:2014-11-14)

美术学科工艺模块教学计划 篇4

一、分析教材内容

确立教学目标教材改变了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确立以审美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的教学新体系,着力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情趣,根据高中生的身心特点,注意联系生活实际,注意民族性、时代性,选择思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择结合生活和学习相关的课题,通过设计和制作发挥创造性,丰富知识领域和工艺技能。利用比较简单的工具,通过手工操作完成课题,使学生认知所利用的材料特性和特点,了解工具的类型和效用,合理有效地发挥材料的作用;掌握正确使用工具的要领,从而理解“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的原则,认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学会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创新,培养整体统筹的能力。

二、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教学内容定位“工艺”是为了帮助学生广泛的接触材料,认识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高策划、设计、绘图、制作能力和形成设计创作意识。现在的高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有较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渴求独立的愿望,对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对人、对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思想活跃,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情绪容易激动,对事既积极热情,又焦虑不安,不轻易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些内敛;独立思考能力大大提高,不轻易相信别人的意见,常持分析和批判态度,很反感老师和家长把他们看成小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自尊心特别强烈,最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他们力图在各个领域有较出色的表现,想争取在集体中赢得适当的地位,得到好评和重视。教材提供了9个案例类型,因为其中的石膏造型工艺制作、扎染的设计与制作、蜡绘的设计与制作、陶瓷造型的工艺制作四种课型需要很专业的工具,开设的难度很大。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增加了生活中熟悉的、常见的题材,制作材料容易准备,制作工具易操作的工艺制作课题。主要有:壁挂装饰画的设计制作、布贴画的设计制作、DIY包包设计制作、DIY美鞋的设计制作、靠垫的设计制作等。要求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完成一件作品。

三、教学中遵循的教学原则

1、审美性原则通过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受感知和表现,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思想性原则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在教学的内容与形式中有机的融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在课程的大部分时间里,我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来完成作品。学生通过分工协作,既能锻炼有效合理安排优化的能力,又形成了团结、奉献、帮助的良好精神风貌,形成好的习惯和品德。

3、量力性原则教学内容和方法应适合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浅显易掌握,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对学生的选材、制作及完成的要求应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水平的掌握上,不能用非常“专业”水平来要求学生,更不能用专业的形式来束缚学生的思维。

4、创造性原则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启发鼓励创造性思维。

这个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记忆力、判断力和动作反应力及速度都已达到人体的最高水平,是一生中最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时期。也许只是一种形态,一个想法,给于恰当的启发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对以后、将来的发展都是有益的。

5、实践性原则工艺本身就是实践性很强的一个课。老师讲解与学生操作训练相结合,充分调动眼、手、脑,协调并用。

足球模块计划教案 篇5

本单元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精神,依据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根据高中学生身心发育的特点,通过设置不同难度体现分层次教学。同时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和要求,充分体现以身体练习为主的特点和身体、心理、社会的三维健康观,使其在集体温暖、和谐、欢快的氛围里学习、练习,掌握足球运动基础运动技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设计思路

在体育教学不断深化改革中,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法的改革乃重中重。本单元的设计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的驱动下的一个尝试。

1、由统一规格,万马齐喑教学向差异性教学转变。

让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指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发展,一刀切,齐步走。本单元突出强调学生个体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存在差异性,依此创设“差异性”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自我定位、自我评价,从而避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弊端。课堂教学运作实行千人千尺的运作模式。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追求教学过程的实效性。

本单元设计中注重体现激发学生动脑、用脑与动体相融洽的展示。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技能既有概括的认识,又有运用的快感。注重教学过程的彰显。让学生心情舒畅地在活动中参与、体验、学习、反复实践,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情感,从而满腔热情投身体育锻炼。

3、优化教程,寓教于乐,乐中施教。

根据高中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水平五目标,以目标统领教学内容,全单元贯彻寓教于乐,乐中施教的精神,让学生心旷神怡地从事锻炼。如:课的始伊让学生自编徒手操代替老师枯燥的说教,使学生主动锻炼;课中学生自主发挥,大胆实践时播放音乐,愉悦学生的身心,激发激情,引发学生的思维。并同时结合课的任务,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由练习空间,以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创造和发挥余地。使学生“练在其中,乐在其中”。

三、教材特点

足球运动是学生十分喜爱的运动项目。从事足球运动能充分诠释人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同时,对于培养人良好的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团队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无与伦比。请相信,无论怎样,这项风靡世界的体育运动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四、教学策略

本单元的教学实施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反复实践——不断强化。具体的运作框架:领悟要领——建立概念——尝试体验——强化挑战——对抗巩固——竞赛升华。系统的运作流程:导入主题——发展活动——陶冶评价。

五、教学课时

本单元教学课时安排18课时(见单元计划表)实施。

六、教学评价

单元模块教学小结(大全) 篇6

现代社会的种种变革给教育带来机遇,同时带来挑战。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必须正视以下问题:学生喜欢看漫画、看电影、看电视,不喜欢看书,有人称我们已进入了一个“读图时代”;学生的阅读内容远离“经典”,大多为“文化快餐”;孩子们的阅读方式由传统文本转向电脑浏览,对于白纸黑字的课本越来越难以亲近。语文教师该怎样增强课堂教学的时代感,才能将学生从漫画里、电脑前拉回到书本上呢?主题教学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

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并整体构建课堂教学。简单地说,它是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通过多个文本间的碰撞交融,在强调过程的生成性理解中,实现课程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教学。这里说的“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不是知识主题,而是文化主题,是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如诚信、家乡、邮票、朋友,以及对自然的关爱、对弱小的同情、对未来的希冀、对黑暗的恐惧等等。借助于主题,学生会觉得原来语文学习并不那么枯燥,原来语文学习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再来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同时达到深化情感、磨砺思想的目的。这就好像每一个戏剧的引子、每一个风景点的引道一样,先把孩子从声、光、色的世界里引进语言的殿堂,然后教师仍旧借助主题给学生指出一个个路径,让学生有可能走进更多的作家、更多的文本,进行更丰富的语文实践,他们的收获才会更大。

在本学校提倡的单元模块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把整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

(1)教师要按单元备课。(2)提倡主题式单元整体教学的做法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的课本是按照主题的形式来编排的,每一个单元(或一组文章)围绕着一个主题,在文章的选择上尽量照顾到古今中外不同体裁的文章。如我所执教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共8个单元,其主题依次是:

1.大自然的神奇;

2.观察与发现;

3.童话;

4.动物的描写;

5.世界遗产;

6.人间真情;

7.成长的快乐;

8.科技发展。

一个主题一般是一个话题(也有的是文体,如童话;有的是写作技巧,如“观察与发现”“描写动物”等),围绕这个话题,从古今中外四个方面选择不同体裁和风格的文章(也有的单元不能全部照顾到这四个方面)。这与过去语文课本的编排有很大不同。过去按文体编排的文章,虽然体裁相同,但在文章的主题思想上差别很大,所以每篇文章都要归纳主题思想。现在既然一个单元就是一个主题,也用不着每篇文章都去归纳主题思想,一个单元的文章就是一个大的主题,只是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而已,学习每篇文章时只要找出这些不同就行了。

课本的编排体例变了,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变了。我们改变了过去那种传统的教学思路,每篇文章都去总结主题思想、开发课程资源,那样往往时间不够用,师生都感觉累。我们积极响应新课本的编排特点,搞主题式单元模块教学。

所谓主题式单元模块教学,就是教师要把一个单元看作是一个整体,围绕单元的主题把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写作、语文实践活动有机的整合起来,集中开发课程资源。

具体做法如下: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一个单元的主题。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阅读整个单元的文章,把握单元的主题,在每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教师就要把这个单元的主题、每篇课文的侧重点、整个单元的教学思路和活动安排告诉学生,同时布臵单元活动作业,便于学生明确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思路,在课下积极做准备。

比如说这册中的第六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古今中外的人间真情”。在这个单元的第一课时,我就把这个单元的知识树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选材的特点——“古今中外人间真情”。接着我布臵学生在课下搜集和阅读表现人间真情的诗歌、文章,搜集反映人间真情的歌曲、图片、摄影,调查发生在本地区、本学校甚至本班的人间真情的故事,体验自己与父母和家人的亲情,后两类要写成文章。

在本单元结束的最后一节语文课上,我安排一个主题汇报,主题就是“人间真情”。在这个主题汇报课上,同学们展示自己搜集的文章并朗诵精彩的片断,展示自己搜集的图片和摄影并讲述那感人的故事,表演表现人间真情的歌曲和小品,宣读自己的作文: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自己对父母和家人的亲情体验等等。这次活动使他们真正的体验到:语文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为了准备汇报,同学们在课下认真地阅读,积极地调查和写作,他们不再把语文作业看作是负担,他们是在准备一场精彩的演出,是在展示自己的积累和才华。

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以主题的形式编排单元的,所以我在教学每一个单元的同时,提倡学生们课外阅读也读这一主题的书和文章,如学习“人间真情”这一单元,我就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这本书,第三个单元是“童话”,我就向学生推荐格林童话。这样就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就使开发课程资源落到了实处。

教学计划模块结构 篇7

所谓“性向”, 是指性格、兴趣与方向。而“性向”教育指的是在明确设计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了解市场方向与学生们的兴趣导向, 合理的、有针对性地设置具有可行性的、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与相关的课题, 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具体课题的设计、过程的展示和成果的叙述等方面来。

目前, 我国的设计教育脱离社会现实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学生的学习与创作潜力在课程中未能得以有效的展示。黑川雅之在《世纪设计提案——设计的未来考古学》中提出, 教育的目的就应当是充分挖掘人们身上这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并设法将这些特点无限放大。反之, 如果我们的教育将所有人都培养成一种模式或同种类型的话, 就可能阻碍整个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只有大量优秀的、各有所长的设计专业的涌现, 才能不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创新。因此, 我们要打破同质化的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从“性向”教育出发, 设计多元的教学模块, 有目的地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

二、模块化教学方式与优势

一般而言, 模块化是指针对某产品在某范围内的不同功能或者是相同功能而不同性能、不同尺寸规格而进行在功能分析基础上划分并设计出一系列功能不同的模块, 通过模块之间的选择和组合构成不同的消费者定制的产品, 以满足市场上的不同需求。教学结构中的模块化是针对课程需求与学生要求来进行专业知识点的模块化的补充。

如今, 在各大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设置中, 除了开设基本的专业教学课程外, 同时也对课程中缺少的内容做了相应的补充。这种方式的教学模式与本文提出的模块化教学方式很相似。

模块化教学的方式就是借鉴机械类产品的组装原理, 根据具体课程内容需要来增设辅助模块内容。在实际的创作中, 无论是进行绘画艺术创作还是进行设计创作, 对于创造者来说所需要的创作能力不能是单一的, 而是要具备多方位、多样化的综合能力。因为大千世界是多元的组合体, 大众对于设计的各个方面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和宽泛的。因此, 在高校的教育中, 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应该教授学生各方面的专业知识, 训练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 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 能力更加多样化。

模块化教学的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 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补充

在某专业的课程内容设置中, 所涉及到的与之相关联的其他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支撑内容不能同时放在该课程内容里面, 这时就需要通过设定几个主要的课程模块并放在课外来实施。每种专业课程都有设置一定的时间周期, 而且都需要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并推动与后面的课程内容相衔接。因此, 设置模块化教学内容能有效地解决该课程中必须讲解但又不能占用正常授课时间的问题。

(二) 因人而异, 按需设置

目前, 国内高校采用的是“宽基础、活模块”的教育教学模式。这里的“宽基础”是指从以人为本出发、实施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 根据正规的全日制的教育培养要求来实施。而“活模块”的教育模式则是通过课程内容分模块化进行, 各个模块间灵活化地合理搭配, 其目的是在高校中培养学生宽泛的、基本的人文素养和基本的从业能力, 进一步培养他们的专业行业能力。

国内高校教育中同样提倡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各层次的需求。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做到按需设置课程的辅助内容, 做到有的放矢地设置教学内容。

(三) 合理配用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

模块化教学主要是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正常的教学期间经常会出现人为或教学资源的不足而使教学计划被迫修改的状况, 甚至有时只能取消某些教学计划。而合理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 根据教学时间与内容来分配各种教学资源与社会资源, 则能迅速解决因资源冲突所带来的一系列教学内容不能实施的实际问题。

在这方面, 英国坎伯维尔艺术学院插画专业就实现了与伦敦艺术大学中六所院校的教学资源共享, 他们将插画专业与视传课程的书籍设计、数码艺术、版画等课程内容进行对接, 从而得到设计版式与技法的补充。

三、国内插画设计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插画设计的风格与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就风格来说有装饰性的与写实性的, 有卡通的与夸张的;在用途上也是有比较多的方面, 如儿童读物上的儿童插画、包装设计、商业插画、书籍中的插图等。由此可见, 插画设计课程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应倾向于多元化的模块化的形式进行。

目前, 国内的高校把插画设计单独设置为一个专业的美术院校也不是很多, 大多数美术院校的插画设计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来设置, 将其融合在视觉传达或数字媒体专业方向里面。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周期的设计上也是以了解插画设计的流程、掌握基本设计原理为教学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该课程的课程时间短, 涉及的教学内容较浅, 学生的作品商业运用价值不高的状况。

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大形势下, 很多学生的美术专业基础水平高低不齐, 高校插画艺术教育体系就需要为此做出一定的调整, 采用不同标准进行教学设置。在传统的插画课程中, 教学内容设置大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方法, 教学细节方面通常偏向于传统绘画。对于插画设计中多元化的材料技法的运用、版式与装裱的成品等方面很少涉及到。然而这些被忽略的部分却会对插画专业的学生养成严谨的绘画习惯起着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

因此, 插画艺术设计教育应合理设计教学模块, 重视学生自身的个性差异, 因材施教, 从而不断探索出适应插画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新模式, 不断改进与调整教学方法与手段, 这样才有利于高校插画艺术设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四、“性向”教育下的插画设计教学模式

从字面看“插画”中的“插”意味着绘画的功能性, 而“画”字意味着绘画作品中的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因此, 插画中许多表现技法与绘画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插画的根本还是离不开“画”字, 也就是绘画造型的能力。

而在“性向”教育中, 插画教学模式是需要进行一定改革的。通识教育固然重要, 但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能力、不同兴趣爱好, 在课程设置的方向上也应该有所考虑。例如在插画设计课程的后期制作阶段, 主要是确定绘制的技法和材料的运用, 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上, 就不能采用泛泛介绍后就规定统一的绘制材料与技法, 而是要例举与展示多种材料, 展示不同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绘制效果, 在综合运用上又会体现出什么特殊的效果。因此, 要让学生在了解多种材料后自行选择适合自己与作品的材料进行绘制。这样的课程设置所体现出来的是多样化的视觉效果。这也证明“性向”教育中所指的合理有针对性地设置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的教学内容, 有利于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独特的艺术才能。

从“性向”教育的特点出发, 根据插画课程内容合理地进行调整,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 做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这样才能在插画课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创意思维。

五、插画设计课程教学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的思维方式, 就是综合地考虑某系统里的物象, 将其按一定的功能分解成不同的模块, 以符合不同的用途与性能, 模块与模块之间设置标准化接口, 使其灵活对接, 在选择某些模块时能够迅速组合成各种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模块。

就插画课程中的造型艺术部分来分析, 插画艺术所涉及的造型方面的技能门类非常广泛, 其中手绘造型的能力应该是最基础的部分;应用电脑绘制CG作品的电脑应用能力也是同学们必备的能力之一;插画中的造型部分所涉及的艺术性与技法则更为广泛, 因此在插画技能课程内容上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模块, 也可以把课程内容分割成不同的模块, 例如对在插画人物造型方面欠缺的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一定时间的速写与写生内容模块来提高与强化学生的人物造型基本功;针对电脑运用能力方面欠缺的学生, 则应在课程中设置软件的操作模块, 并配备专业教师作为辅助讲解。这样通过不同模块的教学内容来解决不同的问题从而最终解决插画中的造型问题。

因此, 在插画设计课程整体结构模块化设计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 教学模块设计有相对独立的特定功能

插画设计课程从前期主题选定、设计草图与构图的确定, 到色彩、造型风格的绘制, 这一系列内容在五周左右的计划课程内容是无法全部一一涉及的, 而且在这期间学生的专业审美意识与能力也参差不齐, 最后完成的作品有可能与预想的课程成果有一定的距离。因此, 在有限的课程时间里, 首先应明确教学目的, 在课堂上掌握学生普遍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为设置辅助课程模块内容寻找依据, 而后利用课后的时间开设与分配学生执行模块的教学内容。学生也可以在了解各个模块的内容后自行选择模块来学习, 如插画的造型模块, 就是单一解决造型基础不好的学生的实际问题, 教师可以直接把造型模块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分配给这部分同学, 并指导与监督他们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对插画中的构图存在问题的学生则安排作品鉴赏模块内容, 借鉴与学习优秀作品中的构图形式。当然, 各个模块内容之间都是有一定的关联性, 它们可以单独出来自成体系, 也可以与其他相关联的模块组合进行。

(二) 教学模块之间的互换性与通用性

在设置插画课程的各个模块时, 应该考虑到各个模块内容在学习时间段的互换性。例如插画的材料技法模块与造型模块内容在学习时间上是可以相互交叉进行的, 他们之间不存在内容冲突或基础要求不同等问题。

根据模块化的通用性特点来看, 插画课程的脚本设计模块、构成模块、造型模块、材料模块、技法模块等各个模块在设置好相应的内容后, 也是可以与其他专业课程内容对接的。如其中的构成模块可以与广告设计中的海报设计相衔接, 可以与书籍设计中书籍插画设计衔接, 从而尽可能地发挥出该模块的辅助功效。

六、结语

综上所述, 现在高校的插画课程结构应该顺应时代需求与社会的需求来进行相应改变。以人为本的“性向”教育方向与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在如今大数据的时代潮流中亦是一种教改趋势, 而插画设计课程所涉及的专业知识点颇为广泛,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 结合先进的模块化教学内容更能使插画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市场应用相适应, 达到国家提出的培养优秀的应用人才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美]戴维·马梅.导演功课[M].曾伟祯编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彭婷.插画设计项目教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3]刘军, 张小羽.商业插画[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4]凌继尧, 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教学计划模块结构 篇8

关键词:《物质结构与性质》;学习障碍点;高中化学

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养成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有着很大作用,物质微粒观的培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目标。培养物质微粒观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化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教学也有利于学生构建微粒观。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增设选3模块,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高中学生极感兴趣但又深感困惑,不甚理解,存在很多障碍。本次研究力图寻求突破。

一、研究方法

1.访谈法

选择河北正定中学的一线化学教师(包含中学二级、一级和高级,本科、研究生)共11名和部分高中毕业生作为访谈对象,初步了解学生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点。

2.问卷法

(1)问卷调查对象为本校2012级普通班学生共300人,问卷全部回收,有效问卷数为287。

(2)问卷内容制定

首先对学生进行访谈,记录他们存在的知识疑问并结合教师访谈结果进行整理。其次,结合2012年、2013年两年河北省新课标高考37题的得分分析。汇总发现,很多学生在杂化、晶体结构与计算、从结构出发解释性质的描述三个方面理解障碍突出。最后,确定问卷考查内容如下:根据团簇分子,写分子式;根据石墨结构及提取信息,均摊法计算化学式;围绕硅酸盐平面延展结构考查化学式;写出等电子体;从不同选项说明金属晶体的密堆积、非密堆积,配位数,模型;考查面心立方晶体结构及计算;以N原子及其氢化物为中心进行原子结构等的考查;借助物质稳定性、酸性、熔沸点考查学生用所学理论解释相关性质。

二、调查结果

1.概念繁多,易混淆

学生无法准确表达结构示意图、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外围电子构型等表达方式。以Fe为例,对最外层概念把握不精准,误认为3d能级也是最外层,对原子轨道数、电子的运动状态皆存在理解偏差。等电子体出现的理解错误:混淆常见10电子微粒,混淆等电子体和结构相似的关系易把NH3和PCl3当成等电子体,对陌生的离子找等电子分子把握不准。对于晶胞的定义理解不准,一看题目中的图形,就用均摊法来算。

2.理论不能完整构建,理解程度差,难以运用

对于价键理论,学生对σ键和π键成键过程的理解比较浅,不能和电子云重叠程度有效联系起来。在键能的应用题目中,显得苍白无力。如第8题第2小题问:H2Se和H2S的酸性比较,结果反映出只有一小半学生认识到酸性:H2Se>H2S,在随后的原因回答中,仅有少部分学生从键能角度进行回答。

对于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50%学生能够计算,出错是因为忽略孤电子对。问题突出表现在不理解孤电子对的排斥力大于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难以运用此知识来解决键角的问题。

对于杂化轨道理论,大多是死记硬背,随着学习遍数的增加,能逐渐清晰杂化考的类型,解题能力有提高,但是还是不明白杂化的意义所在。

对于配合物理论,不清楚中心原子或离子的空轨道来源哪里,难以辨别陌生物质是否存在配位键,给出相应结构后不会找配位键存在于哪些原子间。

对于微粒间的相互作用,理解很混乱。学生分不清楚离子化合物和分子,如BeCl2;难以運用离子、分子、原子、金属四种晶体的特点对熔沸点、稳定性、酸性比较等进行准确判断。给出具体物质,学生难以找全存在的作用力,尤其是经常误把氢键当成化学键。

3.晶体模型,构建、计算困难

此部分得分率特别低,遇到简单图形时50%学生基本能够解决,但如果图形略微复杂,则受到自身对图形理解分析能力的限制,就会产生想象困难。同时,受到计算能力的限制,很多学生对于密度、空间利用率的计算空着不答。

三、结论

1.结论

调查可知,学生主要面临三大学习障碍点:(1)生疏微观概念多,易混淆;(2)理论理解不清,不能正确运用;(3)晶体结构模型建立困难,晶胞计算出错。其中,相关理论的理解和晶体模型的建立两部分构成了学生该模块学习的主要知识障碍。

2.建议

(1)学校为学生提供工具,尤其在金属晶体的堆积模型学习时,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动手组建模型,从而建立晶胞,便于理解。

(2)教师应加强学习,多开发教学工具或寻找一些实际例子来比喻微观世界,便于学生理解和想象。

(3)学生应注重计算、审题,规范答题。主动建立知识体系,形成网络图,有意识地进行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多动手。

参考文献:

[1]王秀红,庄严,马云鹏.中学化学教师“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学科知识状况调查分析[J].化学教育,2012(05):49-52.

[2]陈洁.《物质结构与性质》教材中几个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探讨[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王磊,陈光巨,赵河林,等.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编写思路和特点[J].化学教育,2006(08).

“三模块”课堂教学模式 篇9

实验的具体内容、措施

(一)推行“自学·感知—研讨·探究—反思·拓展”的阅读教学课堂模式。即在课堂上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自学整体感知教材,而后引导学生对自主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和教材中内含的探究点进行研讨、交流,最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体验进行反思,或拓展讨论、或拓展阅读、或拓展写作。这个学习过程与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完全一致的。

1、“自学·感知”。在这个环节,教师首先要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学习目标,以使课堂教学变成可控的有序的行为。还要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明确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使学生通过引桥快速的走上自学的快车道。这一环节是整体感知教材阶段,教师可围绕对教材的整体感悟精心设计1~2个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实实在在地阅读(个别情况下也可以听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对问题深入思考,以达到对教材有个整体感触和了解的目的。在自学感知过程中,教师要鼓励、促进学生高效地完成好自学任务,可及时表扬速度快、效果好、特别是能创造性地学习的学生,可给“走错”或“迷路”的学生说几句悄悄话,指点迷津,但教师的讲话不宜过多,以免分散学生自学时的注意力。教师应通过课间巡视留心发现学生自学中的疑难,并认真分析,为第二个阶段的训练作好准备。这实际上也是教师在修改课前的教案,或者是“第二次备课”。

2、“研讨·探究”。针对学生自学感知阶段暴露的疑难问题和教材的探究点,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或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相互

启发,或班上交流共同研讨。总之,学生独立能解决的问题自己独立解决,自己独立解决不了的问题,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探讨解决。让学生自己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问题研讨中受阻或遇到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教师要相机启发诱导,适时点拔,或作些精要解释,重要的是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和查找、搜集、分析、提练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帮助学生寻找解题的规律。教师还要不断激励学生,教师的激励主要表现在评价性语言上,这种语言当以正面鼓励为主,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3、“反思·拓展”。在研讨探究过程中,学生对教材有了较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在思维碰撞中会进发出火花,教师要注意捕捉这些光点,或帮助学生找出问题探究的拓展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反思,或谈感受,在班上口头表述,或让学生书面表达,也可精选类文进行延伸阅读。总之要创造一些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去听、说、读、写。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能力迁移拓展的目的。

以上所述教学模式的特点可以用五句话来概括:“以学生为主体,以目标为中心,以质疑提问为线索,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手段,以培养发展语文能力为目的”。

上一篇:创先争优群众评议工作总结下一篇:学习·青春·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