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2024-10-24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精选11篇)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1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演示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教具或教学仪器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利用样品、标本、模型等实物和各种挂图、音像资料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归纳,以获得知识的行为方式。

上学期我担任幼师班的游戏课教学。幼儿游戏主要包括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具有:图片、录音机、挂图、自制教具、实物等配合讲解动作进行表演和示范。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解理论知识的同时为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使抽象的讲解变得通俗易懂,运用演示法给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我在上音乐游戏课时,课前准备了“数高楼”的图片及录音机。当讲到音乐游戏的教学步骤时,先板书:1,听律动进教室。

然后放录音,让同学们当小朋友听音乐进教室。

2.教音乐游戏(板书)

@出示图片。

我边板书,边以幼儿园老师的口吻:“小朋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漂亮的图片,你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学生回答:白云、马路、高楼、小朋友、、、、、)

“我们一起数一数,共有几层楼?”、、、、、、、、、、、、、、、然后进入下一步骤:@教学歌词。

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老师与小朋友的情景角色贯穿教学。比如,智力游戏:奇妙的口袋。主要运用实物皮球、积木、小汽车等进行演示,开始老师讲解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的理论知识,再用皮球、积木、小汽车等实物进行演示,边讲解边演示,把整个游戏的玩法和规则贯穿在“奇妙的口袋”的实例中,使学生直接看到了知识点在实践中是怎样运用的。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此外,配合练习法,讲完理论知识后,让学生上来演示直观教具,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直观演示和情景教学,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提高。

许多学生一开始胆小,不敢说,不敢上来练习,经过几次课的锻炼,她们都能比较自如地讲解,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运用老师与小朋友这种情景教学,让学生体验当一名幼儿教师应怎样组织游戏。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还要不断探索演示法的新技能,使这些技能充分地为教学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赵国英

2009.3.25.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2

搞好教材教学,把握高中生心理发展水平和思维水平,是政治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笔者对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实验演示法”的所得谈一些体会,与大家共勉。

一、激发学生兴趣,改善学习情境

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学中常会发现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学得很快、很好,而不感兴趣的即使背了几十遍都记不牢,由此可见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只有当学习的兴趣油然而生时,学生才会有求知的欲望,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只有在这种氛围下,教师才能有效地组织教学,提升课堂效果,从而获得成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在教师唱独角戏的课堂上,一般都会显得消极被动,缺乏学习的兴趣。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已经缺乏新鲜感,也就很难引起他们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学习情境方面也存在封闭、单一的缺点。全班学生被要求全神贯注于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思维被框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还要求只看重教师的思维,简单地认定教师的思维是正确的。而实验演示法通常是在理科教学中出现,在政治课中使用实验演示法,把课本以外的信息引进课堂,就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怀有一种期待,从而能够创设一个较为活跃开放的教学情境。

如在教学《求索真理的历程》时,可以用“纸片托水”的实验。先拿出一张小纸片和一瓶水问学生:“如果我用纸片盖在瓶口再倒转过来,你们说这张薄薄的小纸片能托住瓶里的水,不让里面的水流出来吗?”在学生纷纷猜测的时候,教师可以请一位学生上台一起做这个实验。这时,班级里其他的学生都仔细关注着实验的过程,而在发现小纸片能够托住整瓶水,不让它流出来时,学生对发生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顺势导出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为教学内容的顺利发展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

二、启迪学生思维,化解教学难点

在政治教学中尤其是哲学课中,有些原理非常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如果强硬记忆下来,一方面不能消化,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运用。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演示实验,变抽象为具体,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启发学生思考预设问题。学生的观察与思考是通向理解的桥梁。

如在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如果只是依靠教师从理论上讲述原因,就很难讲解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而通过做演示实验的方式就可以比较容易突破这一难点,让学生从直观的实验演示中找到答案,归纳出原理。这里我做了小实验“鸡蛋进小瓶”:拿出了一个去壳的鸡蛋和一个小口瓶子,问学生有没有可能让这个鸡蛋完整地从这个小瓶口进入到瓶子里。很多学生表示不可能,也有一些学生觉得有可能。于是我请了一位学生来试试,他摆弄了一会儿,表示不太可能。这时,我点燃一张纸,放进瓶子里,等火快熄灭的时候把鸡蛋放在瓶口上,鸡蛋完整地掉进了瓶子里。学生惊讶不已,同时也明确了要用实践的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正确。

由此可见,实验演示法教学确实能改善学习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它融合课内外的知识,在实验中使思维冲破教材和教室的束缚,活跃师生双方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带来教师教学方式的改进———由指令型变为引导型。而后产生的结论客观性强,是学生能自然接受的,有利于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一个实验启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传授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不仅应该给学生传授知识,更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科学思维方法教育,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高中政治学习的一般方法,如:归纳、演绎与假设,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等,使其学会自主学习。教师使用演示实验不仅能向学生传授知识,同时还能有意识地使学生领略到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从而把知识传授和科学思维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演示实验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学会理性思维分析,从而使学习对象抽象化,进而促成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转化与过渡。

动手能力是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方面。实验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可以在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动脑,深化对抽象知识的理解。同时,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也能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使其产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从而变被动、机械的学习为主动灵活的学习。

四、灵活使用,打造魅力课堂

从教学实践的结果看,由于实验演示法充分地注意到了学生的心理水平、思维水平,因而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此外,实验是把事实真实地摆在学生眼前,比较具有客观性,因而实验的结果也比较有说服力,能够获得学生的内心认可,从而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这也是比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更为优越之处。

当然,不需要在每堂课每个环节都使用此方法。如果只是单纯为换种教学方式而没有认真研究教材与实验演示方法之间的结合点就盲目使用的话,恐怕反而会带来负面效果,影响教学效果的实现。因而,只有正确使用实验演示法,使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效,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在使用时也应结合课堂实际情况,把它与其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相结合,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使我们的课堂充满魅力。

五、结语

当下,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教学环境、教学对象也有了新的改变,新课程也不断对我们身处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方式、新的手段,为全力提升教学效果,打造魅力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 1986.

[2][日]依田新.青年心理学.知识出版社, 1981.

[3]魏所康, 朱川彬.课堂教学论.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12.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3

【关键词】中职数学 构造法运用 学生能力培养 实践与思考

数学宗师乔治·波利亚曾经指出:“构造一个辅助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这是在突出强调数学思维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科学发展史上,诸如高斯、拉格朗日等人都曾经运用构造法非常成功地解决过数学方面的重大难题。什么是数学构造法呢?就是人们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经过认真地观察、分析和思考,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一个比较合适的等价问题,并把原问题作为已知问题去思考一个可能相关的问题,或者首先去解决一个既可特殊又可一般的问题,然后促使原来数学问题得以最终解决的一种方法。构造法既是数学运用的基本思想方法,也是数学思维的一种巧妙艺术。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实际运用呢?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出抛砖引玉之论。

一、数学构造法的价值意义和解题步骤

在数学解题中恰当而合理地运用构造法,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中收获简洁明了、出奇制胜的效果;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学生以抽象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它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具有极其重要的数学价值和解题意义。构造法的主要特点是“构造”,而审题则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运用这种解题方法时,我们要注意把握两个方面问题,即“为什么而构造”和“如何把握题设条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构造法的一般性解题步骤可以归纳流程如下:①认真审题,精准把握题意。主要体现在“确认问题类型”“弄清其中主要已知项”“明确所求问题的结论”等三个方面;②根据已知条件,精准构造一个与原命题紧密关联的数学模型;③利用上述所构的数学模型,把原本复杂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具体的新问题,从而迅速获解并得出最终结论。

二、数学构造法的主要类型及实际运用

1、逆向构造法的类型及其运用。就是按照逆向思维(或求异思维)的方式,让学习思维向其对立方向发展,从问题的相反面进行推导;或者对于某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进行倒过来思考,使得问题更趋简单化,以便于最终解决。【例1】求和:S=1×3+2×4+3×5+…+n(n+1)(1+2).分析如下:若按照常规求和方法考虑上述题目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引导学生不妨进行逆向性思考,构造一个比数列更高阶但结构比较相似的数列S=1×2×3×4+2×3×4×5+3×4×5×6+…+n(n+1)(n+2)(+3).然后顺其方向继续深入地思维下去,问题就可以得到最后的解决。这是一种与由繁到简的习惯方向完全相反的思考途径。历史上的“司马光砸缸”就是逆反思维的聪明之举。在中职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开展逆向思维的训练活动,能够有效打破学生的惯性思维模式,促使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反其道而思之”,对于活化思维方式和培养创新能力,能够发挥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

2、归纳构造法的类型及其运用。就是通过许多个别现象归纳出共有特性,从而得出一般性结论的一种论证方法。归纳法既可先举事例再归纳结论,也可先提出结论再举例加以证明。【例2】已知f(n)=(2n+7)×3^n+9,存在任意自然数m,使得对任意n属于整数,都能使m整除f(n),求m的最大值。解题程序如下:由f(n)=(2n+7)×3^n+9得f(1)=36, f(2)=3×36,f(3)=10×36,f(4)=34×36,由此猜想m=36.接着用归纳法予以证明:①当n=1时,显然成立。②假设n=k时,f(k)能被36整除,即f(k)=(2k+7)×3^k+9能被36整除;当n=k+1时,[2(k+1)+7]×3^(k+1)+9=3[(2k+7)×3^k+9]+18(3^(k-1)-1),由于3^(k-1)-1是2的倍數,所以18(3^(k-1)-1)能被36整除。也就是说,当n=k+1时,f(n)也能被36整除。由①②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都有f(n)=(2n+7)×3^n+9能被36整除,m的最大值为36.有目的地联想能打开思路、拓宽视野。

3、直觉构造法的类型及其运用。“数学的全部力量就在于直觉和严格性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而直觉思维虽是非逻辑思维的一种,但它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构成了创造性思维,又因“是持久探索和思考的结果”,仍然具有逻辑性。【例3】求sin10×sin30×sin50×sin70的值。首先假设A=sinlO×sin30×sin50×sin70,再构造对偶式B=coslO×cos30×cos50×cos70,由A×B 可逐步求出A 的值。在这一解题过程中,对于式子B=oslO×cos30×cos50×cos70的构造,就是凭借感性经验、已有知识结构和潜在性解题意识汇合作用而产生的想法。这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就是直觉构造。换言之,直觉是一种直接的领悟性的思维方式,其活动原理正如钱学森所言:“…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而对信息加工的具体过程,我们则没有意识到。”如是而已。

微课程在数学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篇4

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加深了对微课程的理解,简单地说,微课程应该是指利用最短时间,讲解一个非常具体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型教学。下面,我就谈谈微课程在教学中应用情况:

1、它的优点:它既可以用于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又可以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前预习,课后辅导。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优良学习习惯,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微课程在我校的应用:我校是县城城郊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改扩建工程完成后,学校的硬件设施应该还是比较先进的,每间教室都接通了网络,安装了电子白板,为实施微课程教学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因此,有一部分老师上课时尝试了微课程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垂直”时,垂直的概念只有一句描述性的语句,即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虽然概念看起来比较简单,但其中真正的内涵常常让学生搞不清。于是我网上搜索了一个录制好的“垂直”微视频,形象直观,语言幽默,我大胆发扬拿来主义的精神,让学生观看微视频,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曾经最难让学生理解的概念在2分多钟的微课里带来了欢乐与效益,学生对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比我以前教一届学生都好得多。

3、存在的困难:微课程尽管优点很明显,但要全面实施微课程教学目前还有很多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还达不到要求,微视频的录制,制作等相关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需要培训。②部分学生条件有限,没有电脑、学习机等设备,导致微课程教学只能在课中,无法延伸到课前及课后,没有发挥微课程的最大作用。③全面实施微课程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说课程体系的设置,导学案的编制,微课的设计,相关制度的制定等等,需要一个过程。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5

摘要: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受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理解相关的知识,从而影响良好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空间与图形”教学的探究中,如恰当的运用对比法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更好把握知识的本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要素,突破认知难点、明晰知识前后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提升学生空间观念。关键词:对比

作用

空间观念

新课标指出:“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生活的空间,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推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1]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受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准确理解相关知识,从而影响良好的空间观念的建立。

对比教学法就是指在教学中,将一些具有某种联系和区别的教学内容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相同和不同之处,使学生在明确了一个内容之后能够自然地联想到另一个内容,并能自行理解和掌握,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2]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在实际教学“空间与图形”的过程中我发现如能应用恰当的对比法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更好把握知识的本质、自主建构数学知识要素,突破认知难点、明晰知识前后的联系和区别,从而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提升。

一、对比引发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要自然生成,首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学习数学最重要的基础。利用对比创设问题情境,往往能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由此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自觉进行下一轮实验探究活动。例如教学《角的度量》,为了引导学生探索量角工具及方法,特意创设了以下情境: 师:同学们看,黑板上的两个角,哪个角大,猜猜看?

(注:∠1=40度,∠2=30度)

师:到底是哪个角大呢?光凭眼睛看是不够的,要知道哪个角大,我们还得动手比一比。师:用什么比?(活动角)

师试:怎么比呢?(指名比角)用活动角来比较角的大小时要注意什么?(顶点对顶点,边对边)

师:要想进一步知道∠1和∠2的大小,或者∠2和∠1大小相差多少度,该怎么办? 生:可以用同样大的小角去摆。

在此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两角大小比较的情境引入课题,首先找准知识的生长点,激活了学生已有量角的方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又为学生后面积极探索量角工具及方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再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同样为了引导学生有探究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兴趣,教师提供给学生四组小棒进行对比探究,每组中都有红、黄、蓝三根小棒,每根蓝边长度都相等是10厘米,红黄两边的长度分别是5厘米、7厘米;4厘米、11厘米;4厘米、3厘米;6厘米、4厘米。让学生通过动手围一围后发现:前两组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后两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如“一石激起千尺浪”,为整个学习过程创设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二、对比明晰概念本质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既是思维的基础,又是思维的“细胞”,是正确推理和判断的依据。在平时学生空间与图形练习的错题中不难可以看出,大多数的错题都是由于数学概念不清或者对数学概念理解不够确切而造成的,又因为空间与图形中的概念由于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难度也是可想而知。古人云:辩则明。对比教学法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后,从中发现两者的区别,就能突出一方的重要特征,并会给学生以鲜明、强烈的感受,使学生很容易区分异同点,从而抓住概念的本质。

例如《认识周长》中,建立周长的概念,理解周长的含义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进行周长概念教学时我采用了求同存异的比较法进行教学。

师:秋天到了,树上的许多叶子被风一吹,飘到了地上,蜘蛛、甲虫、蟋蟀、蚂蚁四只小昆虫准备在树叶运动场上跑步。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四只小昆虫跑步的路线有什么不同?(电脑演示:蜘蛛沿树叶边线跑了一圈,甲虫沿树叶中间的脉络跑了一段,蟋蟀沿着树叶边线跑了一周,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没跑满一周。)

师:这四只小昆虫跑的路线一样吗?你能根据跑的路线分成两类吗? 生1:蜘蛛、蟋蟀、蚂蚁跑的路线为一类。生2:甲虫跑的路线为一类。师:你为什么这样分?

生:蜘蛛、蟋蟀、蚂蚁是沿树叶的边线跑的,甲虫跑到了树叶的中间去了。

师:蜘蛛、蟋蟀、蚂蚁这三个小动物跑的路线都一样吗?你还能再将它们三个分一分类吗? 师:为什么这样分?

生:因为蜘蛛、蟋蟀跑满了一周,蚂蚁没有跑满一周。师:老师把它们的树叶运动场搬来了(贴:黑板上),想知道蜘蛛和蟋蟀跑了多少路?你们有好办法吗?

生:用尺量。

师:可是尺是直的,量起来不方便,还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软尺或用绳围

师:这办法可真好,表扬他!谁来和老师一起用软尺量? 师指名上前围测,随机教学使用软尺的方法,报出长度。师:蜘蛛和蟋蟀跑了45厘米,这个45厘米又是什么的长度? 生:45厘米是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

师:对呀,树叶边线一周的长度就是树叶的周长。教师恰当地把握了教学要求,虽没有下周长的定义,但对其本质属性的感知训练非常地细致到位,以蜘蛛、甲虫、蟋蟀、蚂蚁四只小昆虫在“运动场”(树叶)上跑步这一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对载体,通过两次分类对比,帮助学生清晰、深刻感知周长的本质属性——“边线”和“一周”,从而使学生自觉、深刻的理解周长的概念。

三、对比建构知识要素

新课标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3]所以数学学习的过程不能只是一个遵照指令进行程序操作的过程,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应该设法引导学生不断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来自主建构知识。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运用直接有效的对比,不仅容易让学生获得知识的本质、方法、思想,更是引导学生建构认知的有效途径。例如六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为了引导学生精确建构方向的要素——角度,教师创设了以下对比环节:

在电脑制作的雷达屏幕上出示E点和F点

师:看样子,同学们已经能比较准确地描述一个点的位置了。看,屏幕上又显示了两个求救信号,它们在哪个位置呢?

生:E点在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

生:F点在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

师:按你们的意思这两点都在基地北偏东方向20千米处?那是在同一个位置喽? 生:不是。

师:那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生:它们偏过的角度不同。

师:看来光说北偏东方向还不够精确,我们还得看北偏东偏过的角度到底有多大。教师特意通过两个点的位置比较,让学生在探索和交流中,逐步感受到光任意一点的位置光说方向和距离显然是不够精确的,还要看它究竟偏过了多少角度。整个过程正因为运用了对比教学,所以学生能很轻松地发现问题,很自然的完成自身知识的建构。

四、对比突破认知难点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因为认知水平的有限产生认知错误,造成教学难点,而作为老师,如何能巧妙地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是我们一直在思索的问题。由于对比教学由于具有利于激发认知矛盾、差异,让从正反例中自主找到正确答案,所以在认知疑难处我们可以设计巧妙的对比帮助学生成功建立正确的认知。例如《平移和旋转》一课,根椐以往学生情况,经常会有学生认为看平移的距离是看平移前后两个图形间的间距,为突破这一学习难点,教师把学生熟悉的小火车请出场,通过两列火车所走路程长短的对比,排解学生思维上的堵塞。具体过程如下:

课件出示两列红蓝两列不一样长的小火车同时开动,同时停止。师:谁平移的路长? 生1:蓝火车走的路长。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我是看两列火车之间有几格来比的。师: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红火车走的路长。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2:我是比谁的车身长就谁走的路长。师:同学们觉得这样比有道理吗?

生:没道理。

师:对,比谁走的路长与车身的长短是没有关系的。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我认为它们走的路一样长。师:你又是怎么想的?

生3:因两列火车从开始出发到结束都是走了6格。

师:现在我们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比谁长只要比开始到结束之间的间距,另一种认为只要比开始车头到结束车头之间的距离。师:那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火车从出发点开始移动一点点,没有出现间距)师:那它平移了吗? 生:平移了。

(课件再演示移动一点点,仍没有间距)师:有间距吗?那它平移了吗?

生:还是没有间距,但它确实平移了。师:从这个例子可以说明什么?

生:看火车平移的距离不能看开始到结束之间的间距。师:那应该怎么看什么呢?

生:车头。师:我们在一般情况下看火车平移的距离,都是看出发时的车头到停止时的车头之间的距离。(出示两个点)„„

教师选取两列长短不一的火车开动入手,围绕“谁开的路长”这个问题展开,得出两种不同的答案,然后利用媒体模拟火车开动,从开动一格到几格的动画对比否定看间距,肯定看平移的距离可以看从出发时的车头到停止时的车头的距离,让学生轻松有趣地明确了看平移距离的正确方法,有效地突破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对比沟通知识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要关注知识之间的联系”。[4]数学本身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知识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和发展,所以教学时我们要善于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之中。采用对比法进行教学,可以使新旧知识的异同点变得更鲜明、突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易于让学生整理发现,从而形成完整系统的认知结构,并一定程度上发展学生思维。

例如六年级下册学生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后,我们可安排一节课让学生来探索直柱体体积的计算方法,在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不管是求底面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还是三角形、梯形这些直柱体的体积,它们都是只要用底面积×高。有的教师往往教到这里就认为教学任务完成了,这样显然会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像一条条相互平行的直线,永远没有交点。所以在此基础上教师是应继续让学生回顾刚才直柱体体积的推导过程,再回忆以前学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让学生比较说说它们在推导过程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通过对比,很自然就会发现研究立体图形体积和平面图形面积都是运用“转化”这一重要思想来实现的,而且研究立体图形体积计算是建立在研究平面图形的基础之上的,最后就可总结新知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旧知基础之上。因此,选择合适的比较对象并确定相应的比较点让学生去进行对比分析,去异求同或去同求异都能使学生发现知识之的内在联系,不仅可以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更能很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

综上所述,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对比教学法的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整合知识和透过事物表象找出本质异同的深层分析探究的能力,从而使空间观念得到提升和发展,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当然“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实践教学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发展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6

摘要:强夯法是地基处理方法之一,它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软-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不严的工程,在设计前必须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其适用性和处理效果。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主要用来提高土的强度,减少压缩性,改善土体抵抗振动液化能力和消除土的湿陷性。

关键词:强夯法 地基基础

这种方法是将重锤(一般为80~400KN)提升到高处(一般为6~40M)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烈的冲击力和振动,使土体结构破坏,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通过裂缝排出孔隙水和气体,地基土在新的状况下固结,从而提高承载能力,并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施工简便,效果显著。,我们在宜昌兴山县公安局看守所-监室工程施工中对高填土下卧可液化土层地基采用强夯处理,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深受建设方和有关专家们的好评。

一、工程概况及地质条件

宜昌兴山县公安局看守所监室、位于兴山县新县城古夫镇北侧古洞口小区,南与电业公司住宅楼毗邻。建筑面积2800平方米,基础全部坐落在高填土上,填土厚度3M-6M。填筑材料为碎石,砂,卵石和少量崩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等。由于该工程位于6度地震区的高填土上,并且下卧可液化土层,必须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二、确定地基处理方案

根据该工程的地质条件,我们进行了多个方案比较:

1、沉管灌注桩基础,采用桩基技术可保证,但基础不仅耗费大量建筑材料,而且工期长,工程造价高。另外不可预见的打桩时会遇大的石块,这样施工就更难了。很难保证施工中桩的质量。

2、挖孔桩:考虑到该地基填土厚度只有3M-6M,加之拟建建筑物只有二~三层,荷载小,所以采用人工挖孔桩。既不能满足挖孔桩构造要求,又增加了造价,延长了工期,这样的方案不可取。

3、强夯法:地基加固效果显著,使用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速度快,投资省,既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又能增强抗液化稳定性。

经上述方案对比研究后,确定采用强夯法对地基加固,然后进行钢筋混凝土浅埋基础施工。

三、强夯法施工

(一)强夯设备

采用15T履带式起重机作为提升机具。夯锤重120KN,以20MM厚的钢板为底,底面积1.8×1.8M,外包高0.96M。厚10MM钢板,内设多层锚固钢筋并满浇C28混凝土,锤底到锤面埋有5根ф100MM的通气管,以降低夯击的气垫作用,锤顶采刚性吊环,使用吊钩得以迅速而方便的挂上。自动脱钩装置由船用脱钩装置改变而来,开钩拉绳一端系在脱钩装置的把柄上,另一端穿过焊在吊车大钩侧板上的.转向滑轮,然后固定在吊车起重臂底部的轴上,当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时,开钩拉绳即张紧而拉开脱钩装置的锁卡,使夯锤脱钩下落。

(二)参数试验

根据经验公式H=a M・h/10 ,取a为0.7,(a根据土质情况选定),选定锤重M为100KN,落距h为10M,单击夯击能为1000KN・M。为判定强夯效果并确定夯击参数,在现场进行了强夯试验,将施工场地划分为2个试夯区,每试区6个试夯点,详细记录每击的地基下沉量及地面变异,每连击2次后进行静力触探,记录各层地基承载力提高情况,各试点夯击完成后进行钻探及静力触探,取得夯击后的有关数据。

(三)施工概况

1、夯击参数和夯点布置。依照试验所得数据,确定施工中每个夯击点夯击8次,夯击3遍,前2遍夯击点按上部结构的墙柱位置进行布置,尽量使夯击坑成为基础的基坑,夯击点中距为6、4.5、3.3 M,后一遍落距为3M,每点夯击4次进行“搭夯”。

2、施工准备。对施工现场做好三通一平后,按照夯点平面,布置图进行定位放线,准确标出夯点的位置,并设置了四个水准点,以便施工中测量夯击沉降量,拟定夯击施工顺序。

3、施工操作。施工按拟定的夯击顺序逐点进行。每点夯击程序为:起重机就位→夯锤对准夯点位置→将夯锤起吊至预定高度→拉开脱钩装置锁卡夯锤自由落下,这样循环多次,直至完成夯击次数,夯击时注意保持落锤平稳,夯位准确,当夯锤气孔被土堵塞时,及时进行清理,以免影响夯击效果。前两遍全部夯击完毕后,用推土机将周围的土填平夯坑,再进行低能级搭夯,将场地表层松土夯实。施工中,为防止吊车臂杆在较大仰角时因突然释重而后倾,在臂杆顶端加了两根钢绳系在停放前面的推土机上,行动也比较方便。

4、质量与效果检验。施工中现场监测人员着重检测夯点位置、锤重、落距夯击击数、每击沉降量等关键项目,并详细记录每点的夯击情况。夯击完成后,对地表面的下沉量作了测定,并进行静力触探,旁压试验,标准贯入试验,确定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和抗液化性能。

四、强夯效果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7

关键词:形象演示法,概念教学,初中物理

随着物理教学理念的逐渐发展, 形象演示法已成为物理概念教学的一种必要的教学方法。物理概念是整个物理学科的基础, 在物理概念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明了的学习、认识物理概念。许多物理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 往往忽略了形象演示, 直接将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教给学生, 造成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理解困难, 学习有障碍等问题, 这不利于进行物理概念教学。形象演示法的实施, 教师与学生都可以进行演示, 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帮助。

一、结合生活现象进行演示

所有的物理概念都来自于生活, 利用形象演示法进行概念教学需要物理教师结合生活, 从生活中的现象入手理解物理概念, 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物理概念学习更加轻松。物理概念多是抽象化、规范化的语言, 单纯地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会给学生的理解带来很大的困难, 许多物理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 不能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导致部分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学习失去兴趣, 物理综合水平不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 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理念, 将生活作为形象演示法对象, 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简单电路”第四节“电压和电流表的使用”这堂课为例:在使用电压表之前, 学生理解产生了疑问:到底什么才是电压。然后我将电压同生活中的水压联系起来向学生讲解:电压就像水压一样, 电池就像个大水池, 从电池里面流出来, 就是电流, 而电要流出来就要有压力, 这个压力的大小就是电压, 同时我又将课本P71图13-25做成动画, 利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观察。通过我的讲解和观看动画之后, 学生一下子就理解了电压的概念。有的学生提问:水管断了水会继续流, 那么!电线断了, 电也继续流吗?我给他们解释说:电线断了, 由于空气是绝缘体, 相当于把它堵住了, 不会再流。学生对于电压这个概念的理解, 在生活中水压的形象演示下, 变的轻松、简单, 课堂效果也得到明显提升。

二、物理实验形象演示

物理实验是物理概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 多数学生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演示, 让学生明白物理概念中的实际含义, 进而透彻的理解物理概念。对于一些难度偏大的物理概念, 教师应该亲自进行实验的演示, 让学生在演示中观察。对于一般难度的概念, 老师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可以发现物理概念中的一些细节。最终, 通过物理实验的形象演示, 加强学生对物理概念的感悟、理解。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阻”为例:书中电阻的概念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然而学生不明白电阻具体是怎么阻碍电流的, 于是, 我让学生准备干电池若干节、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的电阻若干、导线若干等进行了一次物理实验。实验以小组的形式展开, 每个小组利用电流表测出在相同电压、不同电阻的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经实验得出, 在电压为3V的情况下, 如果电路中的电阻分别为5Ω、10Ω、15Ω, 则电流分别为0.6A、0.3A、0.2A、很明显, 电阻越大, 电流越小。通过实验演示, 学生对于电阻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三、多媒体形象演示

利用多媒体形象演示进行物理概念教学, 是利用多媒体的各方面优点对物理教学中难以解释的物理概念进行演示。许多学校物理实验器材有限, 学生不能亲自操作实践, 这时教师要利用多媒体方便、快捷, 声色图文并茂的特点进行演示。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第四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三节照相机与眼睛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实像和虚像两个概念, 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演示眼睛成像模型与相机成像的光线传播原理, 学生看完多媒体演示之后, 将虚像、实像的含义理解, 也将对凸透镜的一些原理有了基本的掌握。本次多媒体形象演示概念教学, 赢得了许多学生的喜爱, 课堂效果收效极好。

四、模型演示

物理模型演示法是最为形象直观的概念教学方法, 老师只需让学生观察模型, 然后向学生讲解模型中所蕴含的物理概念即可。学生在接受文字概念的时候, 理解程度较浅, 而在接触到模型实体之后, 则可以对物理概念产生深刻的印象, 进而帮助学生分析物理概念, 理解物理概念原理。

以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这堂课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明白分子与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这一概念, 我让学生利用高倍数的放大镜观察钢笔写的字体, 学生发现笔迹是由一连串的小颗粒组成的。然后, 我拿出事先准备的物理分子模型让学生观察, 学生理解明白, 原来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具有间隙。通过模型演示这样非常形象直观的方法, 学生轻松掌握了分子之间有间隙这一概念。

形象演示法在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教师结合生活现象、物理实验、多媒体形象演示以及模型演示等教学方法的实施, 可以全方位的提高学生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最终, 为学生的物理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提高学生的物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琴.如何保证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 2010-09-10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8

一、形象演示法的存在形式

在传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比较容易忽略学生的感官刺激,学生的主观意识思维被忽略,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只是被动地去接收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而形象演示法运用各种各样的实物将数学知识带到课堂之上,于是,通过形象演示法的运用,增强了数学课堂形象教学的吸引力,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也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有趣。

1. 以教师为主体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现代的初中课堂之上,想要完全摆脱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可能的。所以为了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的有趣,教师们寻求各种方法,将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变得不那么死板。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是不可忽视的,教师利用形象演示法来引导学生观察实物,让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建立一个清晰完整的空间概念。比如说,教师在讲解“轴”这一课时,出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九宫格图片,教师将手中图片上的两个正方形涂黑,并要求学生们沿着对角线的方向,将剩下的一个正方形涂黑,最后将九宫格对折,以此来研究“轴对称”这一课题。教师通过一定的实物与学生进行互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游戏中学习数学,效果肯定是事半功倍的。

2. 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逐渐深入,许多的教学方法得到了改善。教师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也不再是试卷上的分数而是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因此,许多新的教学方法也运用到了实际的教学当中。初中数学的形象演示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以学生为主体的形象演示更是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实在在地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有充分发挥自我的机会,而教师以一位引导者的身份,为学生指引道路。

比如说,老师在上课时,可以设计一些利用形象演示法来开展的小游戏,这样可以吸引学生们学习的兴趣,也可以将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在讲解“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看哪位学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剪出面积大小一样的长方形。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能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学习的快乐。

3. 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受到许多学校与教师的推崇,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中学教学必不可少的辅助教学工具,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弥补实体模型无法变现的缺憾,多媒体教学利用自身的特点,通过一定的影像、声音、图形等对学生的视觉、听觉都造成了非常深刻的影响。

比如教师在讲解“三角形”这一课题时,可以出示由三角形构成的不同图形,让学生观察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构成的,从而了解三角形的功能、形态,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三角形的概念,这样融合多重感官进行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质量。

二、形象演示法的应用准备

形象演示法的存在形式其实有很多,而如何将形象演示法的长处发挥到最大化,还需要老师们做好准备工作。在教学过程当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才能将形象演示法发挥到最大的效用,仍是不少老师头疼的问题。

1. 做好检查工作

在进行演示工作之前,教师要做好检查工作,以免在上课时出现失误。而且教师在上课之前,要明确自己的演示目的,不能为了随大流而盲目地使用教学演示。比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了解所有教具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如何利用教具与学生进行更好地沟通等。这些准备工作都是需要老师在上课之前准备好的。

2. 明确演示目标

教师在进行演示之前,要明确自己演示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演示教学学生能够从中获得什么知识,要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演示教学,获得一些收获。所以教师要树立明确的演示目标,不可以盲目地使用演示方法。

3. 选择正确的演示方法

是否选择正确的演示方法,是教师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不同的课堂教学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有些教学根本不必使用形象演示。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选择正确的教学形式,不能随随便便。选择错误的教学方法,不仅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会浪费课堂时间,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9

新余市观巢中学

兰宁

付昆

内容摘要:多媒体是一种辅助教学、服务教学的一种手段,但若使用不当,则画蛇添足,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我们应合理地使用,使其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那种为使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思想要不得。

关键词:多媒体

辅助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

信息容量创设情景

情感互动

思维单一化

教学流程

本体地位

介入时机

服从目标

促成知识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意义:

1.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景,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2.可以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3.可以动用视觉、听觉等多种分析器官参加语言实践,从而有利于学生识记感性材料。4.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言语操练和开展课外讨论活动。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中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而有之,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要保证中学语文教学按照自身学科性质完成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2、要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信息技术可以起到展示或演示“具象”的作用,这对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又不能用计算机来替代学生的想像。所以,如何发挥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作用,无疑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3、信息技术的使用要能够适应并与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而且对于改进语文教学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要建立在语文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接受的程度及其对语文教学的理解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的基础上。

5.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全面补充语文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已成为教改的热点,它以生动、形象、易被感知的优势,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局面,使得我们的学生也能享受到现代化教学手段下的教育。能否合理、有效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真正服务于初中语文教学,这还得我们的语文教师作更多地学习和尝试。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旗下,我也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一些尝试,尝到了许多甜头,也走了不少弯路,对于怎样合理运用多媒体也有自己的一些心得,其中感受最深的一点莫过于要将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进行优化组合、合理利用,切莫为了多媒体而用多媒体,把语文多媒体教学搞成多媒体“展示”课,而应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合理的运用。

不可否认,多媒体教学具有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结果的功效,对于语文教学而言,它能冲破时空限制,促进教学形态的多样化;它能充分提供感知对象,扩大直接经验的范围;它形象具体,生动活泼,有利于引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把学生的听觉、视觉等一一起调动起来,容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节省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

不仅如此,多媒体的运用还能加大课堂内信息的容量。因为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的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或者说,是语文信息的变换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计算机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就会增多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课堂的密度,达到理想的效果。

例如在初中第一册《春》的教学中,我使用课件,让课题在一阵悦耳的笛声中,从不同的角度飘入背景为一片桃花的屏幕中,清屏后随之出现作者的头像与简介,使学生在对作者的形象有一个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师再补充作者的有关情况,使学生对作者有更深的认识。随着头像与文字的逐渐隐去,屏幕上出现五幅小画,分别对应课文中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图。五幅小画可做按钮使用,用鼠标选择需要播放的段落,这样在小窗口可出现连续的图画、视频图像、动画等。通过多媒体的强大功能,将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了一起,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拓宽了信息传递的渠道,增大了课堂的语文信息容量。

其次,多媒体的运用易于创设情境、启发想象。现在初中语文课本所选的范文,最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在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的前提下,较多地增加了语言优美、立意新奇、境界开阔的文章。学习这些文章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丰富了他们的语言。但教这些文章时,如果仅靠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笔,往往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头雾水,关键是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不够。如果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特性,通过有声的画面,再现生动的形象,则很容易把学生引入文章所描绘的意境,体现文章的主旨,获得深刻的印象,既陶冶了情操,又提高了审美能力。

如在讲《敕勒歌》时,开始学生觉得这首诗平白如话,没什么意思。于是我做了这样的一个课件:一开始,在屏幕上出现一些静止的画面,分别对应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学生看后基本上没有什么反应。这时,我就可以启发学生:诗中描绘的天山、草原、牛羊都是什么颜色?哪些景物是这幅草原画面的主体形象?它们各占多大的比例?你认为在这些图画中还应加点什么?这时,学生们定会活跃起来,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来描述他们“看”到的草原景象:在无垠的蓝天下有一片辽阔碧绿的草原,在和风吹拂下,丰茂的草木府垂摇曳,绿波此起彼伏,正在吃草的白色羊群时隐时现。而那草原与蓝天之间镶着的紫色远山,又勾勒出了天高地广的恢宏气象。接着屏幕上出现了与同学们想象一致的有关草原景色的录像,使他们真正看到了雄浑豪放的北国草原,从而共同感受到了诗的美。我随后就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的想象,牛羊是这幅草原图画的主体形象,是绿色锦缎上托出的明珠,是画中的诗。美妙的是作者不是把这个主体形象死板地画在那里,也不是一开始就让看到,而是直到末了才时隐时现:风吹草低,现出了牛羊,言外之意就是风吹草起,又隐没了牛羊。那么,草原深处还有多少牛羊,还有多少美的事物,那放牧牛羊的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是天真活泼的姑娘,还是踏着牧歌归去的小伙子?......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会徜徉神游于这个广阔的审美空间,尽情地领略这首诗的神韵妙境,充分地品味这“诗中有画”的美景,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一种从传者到受者之间含带信息的物质工具,多媒体的种类较多,有听觉媒体,如广播,录音;有视觉媒体,如幻灯,投影;有视听媒体,如电影,电视,视盘;有交互媒体,如语言实验室,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等,不同的教学媒体具有不同的教学功能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有自己不同的特点性质,这就要求将多种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起来,发挥它们各自的功能去传递不同性质的教学内容,以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但若使用不当,则画蛇添足,产生不好的效果:

首先,使用不当妨碍师生情感的互动

语文课的魅力在于教师成功地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激活思维,形成师生情感的交流和思想火花的碰撞,而不当的媒体使用使语文课这一充满人性的特点荡然无存。有位老师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时,采用了很多有关园林的图片。上课时老师忙于让学生观察园林的图片,在讲台上认真地操作着多媒体,一遍遍地演示着图片,老师忽视了学生的存在;而学生则目不转睛地盯着演示屏,忽视了教师的存在,师生之间没有了信息反馈与情感交流。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对话”都已被冷冰冰的多媒体取代,又怎能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 其次,使用不当造成学生思维的单一化

现在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选定的,使用的素材也都是教师自己去搜集的,这就等于教师在课前就已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笼子”,课堂上老师就是要花时间把学生一步步引入这个“笼子”,课堂不再是学生的课堂,教师的思维行为主宰了课堂的一切,学生毫无个性可言,思维也是被动的。比如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等方面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多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但如果老师认为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让学生去模仿,让学生学得惟妙惟肖就算是成功了,那就形成了思维的单一化。学生都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难道一句话一段文字就只有一种读法吗?我们怎能将机械化的东西强行施加给学生呢?

第三,使用不当导致课堂教学流程的僵化

课堂教学具有“生成”的特点,每一堂课实际上都是教师无法预测的,这就给课堂增加了许多不确定因素。正是由于此,我们在上课时会发现精心打造的教案到了课堂便有点“力不从心”;而也正是由于此,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时却异常地生动活泼,异彩纷呈。现在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固定程序,僵化了原本灵动的课堂。有位老师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原本设计得很好,准备先请学生在读课文后找出刻画费利浦夫妇性格特征的语段来读一读,然后再用多媒体出示这几段文字。但在实际教学时没想到请到了一位偏不按老师的意图读课文的同学,这个同学找了一段老师认为根本不重要的话,这下,老师可急坏了,想方设法准备把这位学生引入自己的思路上去,真可谓手忙脚乱。实际上,这位学生找的那一自然段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正是描写人物性格的重点段落,而老师却一味的让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走,这样还是灵动的课堂吗?任何程式化的僵化的课堂教学都将是失败的。

第四,使用不当会弱化教材的本体地位

语文书上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筛选编辑而成的,其系统性、序列性、科学性是其它载体所无法比拟的。在时下的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从上课到下课,文本都由多媒体加以演示,重点的段落都在屏幕上显示,学生眼睛盯的是演示屏幕,思维是跟着屏幕上的内容变化而变化。一节课下来,连书角都没翻动一下,在这样的课堂里,教材已是纯属多余。不可否认,演示屏幕上的内容是图文并茂,声色俱佳,但这毕竟不是原汁原味,已经过了老师的加工。语文是人文化、情感性极强的科目,新课标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只有通过反复地诵读,细细地把玩文本,才可能领略文中的奥妙,体会文章的感情。教学中只有做到了以本为“本”,学生才可能和这些艺术大师们的丹青妙笔展开真正的“对话”。如果单纯为了多媒体而用多媒体,势必会画蛇添足,弱化教材的本体地位。那么如何发挥多媒体优势、更好的服务于语文教学呢? 我认为首先要选择适当的介入时机。一般地说,教材中难以用言语表达、学生缺少感性认识而难以领悟的地方介入多媒体,就能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使学生茅塞顿开。如教《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中,可以把“甲骨文”、“竹简”、“木牍”、“书”、“视盘”、“缩微图书”等,用图片演示给学生,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些涉及历史文化、著名人物、事件等,应用信息技术时,可以用意境深远的图片配以名人名言,加强教学效果。如《三峡》课文组织学习时,可以用李白的《静夜思》来突出乡愁,使学生感悟游子思乡的复杂心理。

其次选用多媒体,首要原则就是媒体要服从于目标。因此,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然后制订出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进而设计出为之服务的电教方案,确定有效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体类型和使用技巧,以便使媒体发挥更大的作用,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理解教材内容,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诸方面得以和谐发展。例如教学《食物从何处来》一文,可用课件展示动、植物异养和自养的示意图,这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把握课文。

第三,运用多媒体还应注意启发学生的联想促成知识的运用。阅读教学中,既要注重词句的理解、赏析训练,更不能忽视语文教材中作者的妙笔之“点”的利用,即教师要巧借语文教材,找准课文的中心词句,运用电教手段启发学生的奇思异想,给学生营造一个知识迁移、指导作文的宽松空间。例如《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在教学时先放映一段城市雪景,再配以优美的音乐和深情的朗读,让学生对文章的景物描写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再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运用多媒体还应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教学手段变化了,但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没有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不能为了跟形式应付检查而简单地堆砌、滥用;也不能心中只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让现代化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作用与学生紧密相结合,使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本文从行动学习的核心理念出发,详细分析了MBA行动学习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换和职责。

关键词:行动学习;MBA;教师角色

一、引言

行动学习最早是由英国物理学家瑞文斯(Revans)教授提出的。

瑞文斯认为,传授结构化知识是现代教育和培训的主要形式,但是在快速变革的社会中,仅仅依靠这种学习方式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创见性的提问。

他同时指出只有以团队的形式将传授结构化知识和询问结合起来才是完整和有效的学习[1]。

行动学习中,参加者通过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反思他们的经验,相互学习和提高[2]。

行动学习融合了传统的“做中学”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的主体而言,突出“以学员为中心”;在学习形式方面,重视团队学习,强调通过学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方面,倡导在团队支持下基于行动、反思的循环学习。

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行动学习强调理论探索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在全球正在受到关注,并逐步成为国际管理教育培训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

全球越来越多的公司把培训模式转向行动学习模式,把行动学习作为更有效、更有力的工具来发展和培训管理者的管理能力[3]。

国外高等教育中有一些课程把行动学习作为主要的学习方法,尤其是在管理发展领域[4]。

在我国,行动学习已被应用到学校教育和领导人才的教育培训中[5]。

MBA教学中,学员学习理论知识,改变管理理念,并不一定能将这些知识和理念转变为现实的管理能力和实际的管理行为。

只有把理论应用于具体的管理实践,使学员亲身经历和参与管理问题的解决,进而获得实际的体验和感悟,才能实现知识和理念向管理能力和行为的转变。

行动学习正是实现这种转变的有效途径[6]。

演示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 篇11

【关键词】演示实验 设计实验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是发展最成熟、高度定量化的精密科学,又是具有方法论性质,被人们公认为最重要的基础科学。而物理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物理是一门新的学科,如何让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学习物理的开端,而物理实验在这个方面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吸引学生去观察实验现象,激起学生去探究实验现象的本质,也可以使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那么,我们如何来运用这一“神兵厉器”来为我们的物理教学服务呢?我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实践。

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形式。在苏科版的教材中有大量的演示实验,在做演示实验前,我们应该充分地做好准备。

一、让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演示实验重在观察,学生只能在老师演示的实验现象中进行观察。因此,演示实验的现象必须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比如:在声现象——声音的产生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关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这一知识点可以通过设计相应的演示实验来说明。用小锤敲击音叉,音叉振动发出声音,这时老师可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音叉声大家都听到了,那么音叉声是谁产生的?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很容易发现,音叉声是音叉传过来的,是由音叉产生的。那么又是如何产生的呢?由于音叉振动太快,学生很难观察出来,这就需要设计实验,如何使音叉的振动让学生看出来?老师可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到水中,学生会看到音叉在水中激起水花;或用细线系个泡沫小球去靠近发声的音叉,学生会看到泡沫小球被弹开。这两个现象分别通过水花的出现和泡沫小球的摆动,将音叉的振动现象放大,使学生能清楚地观察到,证明了发声的音叉确实是在振动的。这样学生就记住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并加深了印象。

演示实验的实验器材也很重要,为了能让学生清楚观察到实验现象,器材的尺寸要尽可能大,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必要时可以通过实物投影将整个实验过程投影在银幕上,便于学生观察。实验器材的位置也有讲究,要与背景有明显的对比,这样观察效果才比较好,一般采用衬托背景、染色、照明等来加强效果。

比如:在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这节内容的教学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是本节内容的重点,为了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我设计了三个实验,让光分别在空气、水、玻璃砖中传播,让学生来观察,在这三种介质中,光是不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在实验的准备过程中发现,激光笔发出的红色光束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光路看不太清楚,于是开始改进实验。当光在空气中传播时,我将一张点燃的纸片放入一只烧杯中,燃烧片刻后用盖子将烧杯盖住,此时烧杯中产生大量烟雾,再用激光笔在烧杯的一端发出光束,此时学生立刻看到了清晰的光路了;做光在水中传播的实验,我将几滴牛奶滴入装有水的透明水槽中,用玻璃棒搅拌,再用激光笔在水槽的一端发出光束,学生就能看到在白色半透明的水中看到红色光路;做光在玻璃砖中传播的实验时,由于玻璃砖中无法渗入别的物体,所以我用同样是固体的有色透明果冻来代替玻璃砖,效果也是很明显的。

二、确保演示实验的成功

由于演示实验的现象直接体现物理规律,如果老师在演示实验中出现差错导致实验失败,就会使学生对教学中所要学生了解的物理结论表示怀疑。所以要求老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必须确保实验成功。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演示实验的成功率呢?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要明确实验原理,只有清楚实验原理,才能使演示实验成功进行。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要想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我们需要用实验来演示,一般都会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但这个实验不容易做成。这个实验原理是将半球的空气抽出,外界的空气对两个半球产生强大的压力,将两个半球紧压在一起无法分开,从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而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经抽气后半球内仍有大量空气,使内外气压平衡,这样两个半球就很容易地被拉开了。究其原因是半球边缘不吻合导致漏气或者抽气机抽气效果不好导致,找到了原因后,我们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2 实验条件对演示实验的成功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在做碘升华实验时,在给碘晶粒加热时若温度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碘晶粒先液化再汽化的现象,也就看不到升华现象了。这个演示实验的成败关键在于加热条件,碘晶粒必须在缓慢吸热的条件下才能升华,一旦吸热过快就会出现先液化再汽化了。掌握了实验条件,我们就可以改进实验,对于这个实验来说酒精灯加热对热量的控制比较困难,水浴法加热比较容易控制温度,因此我们用水浴法加热来代替酒精灯加热。

3 还要注意环境条件,不合适的环境往往会导致实验失败。比如:做摩擦起电的实验,除了玻璃棒和丝绸要干燥外,环境湿度也不能大;在做大多数的光学实验时都要保证观察体比较亮,而环境却要比较暗。

上一篇:未办统计证情况说明下一篇:在绿化公司试用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