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重要性

2024-09-25

企业文化重要性(精选9篇)

企业文化重要性 篇1

企 业 文 化 对 企 业 的 重 要 性

研究海尔成功管理模式的的着眼点

创先的企业文化

一、什么叫企业文化?

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

如何理解企业文化?

案例:

1)、松下集团企业文化之一:听到国歌会留下眼泪的人是符合我司的;

2)、丰田公司企业文化之一:无论在世界各地的任务一个角度、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一辆丰田公司生产的车停下来。如果有一个丰田公司的员工经过:他就会停下来,上去说:“我是丰田公司的员工,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吗?”

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的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海尔的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

海尔的管理: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海尔的目标:挤进世界500强

海尔经典之作:以无形资产来兼并有形资产“吃休克鱼”意思: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来兼并企业

海尔兼并红星案例“管理模式与企业文化”

方法:

A、目标:2-3年使红星电器厂成为同行业的老大

B、策略:用文化 用管理激活红星电器厂

C、资源:海尔文化+红星电器厂现有资源

D、行动:立即行动

1)、人力资源泉(企业文中心的人)

2)、张瑞敏、杨绵绵亲自讲解企业文化

3)、卖的是信誉、不是产品;给员工定目标

最后,三个月扭亏增盈,五个月盈利150万,两年时间成为洗衣衣机行业第一!海尔企业文化到底是什么?

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含义

■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到

■每天坚持清理,每天有所提高

责任问题归属:海尔模式是少数人制约着多数人!出了质量问题是员工的错误,还是机制的问题!结果最高领导者罚款500元,到员工只罚1元。

例:海尔一质检处处长在一台冰箱里的后壳里放了一张小纸,直到最后没有检查出来;最质检处处长被罚款并降一级!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把纸放在后壳里,你有没有想过,你这样做了给你的带来的是降一级吗?

回答:我想过,但我必须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海尔的质量!

这就是海尔的企业文化,这就是海尔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有哪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是企业经营的统帅

■企业文化是企业行动的指南

企业文化重要性 篇2

1 企业文化

1.1 企业文化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技术进步、管理科学发展、经济竞争加剧、人文因素传播等作用下蕴育的。它是企业在其长期经营活动中确立的, 为其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并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以企业的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1.2 企业文化案例剖析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4年5月,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1988年万科进入住宅行业, 1993年将大众住宅开发确定为公司核心业务, 2006年业务覆盖到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城市经济圈为重点的二十多个城市。经过多年努力, 万科逐渐确立了在住宅行业的竞争优势:“万科”成为行业第一个全国驰名商标。

万科公司给自己的定位是:做中国地产行业的领跑者。万科对内平等, 对外开放, 致力于建设“阳光照亮的体制”。万科把人才视为资本, 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万科企业文化案例为业界所推崇, 并凭借公司治理和道德准则上的表现, 万科载誉不断。以理念奠基、视道德伦理重于商业利益, 是万科的最大特色。坚守价值底线、拒绝利益诱惑, 坚持以专业能力从市场获取公平回报, 致力于规范、透明的企业文化建设和稳健、专注的发展模式更是万科获得成功的基石。

1.3 企业文化在建筑企业中的重要性

万科的企业文化一直坚持简单、规范、透明。万科绝不会要求员工在公司内外采用不同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万科秉承“人才是万科的资本”的用人理念, 使员工和公司、客户、合作伙伴之间一直保持平等、双赢的关系。二十多年来, 万科一直保持行业领跑者的地位, 实现了企业的稳定发展, 而其中, 起到有力支持因素的就是万科的一克拉文化。20多年来, 万科一克拉文化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步渗透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万科一贯主张“健康丰盛的人生”, 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为员工提供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倡导简单人际关系, 致力于营造能充分发挥员工才干的工作氛围。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万科建立了一支富有激情、忠于职守、精于专业、勤于工作的职业经理团队, 形成了追求创新、不断进取、蓬勃向上的公司氛围以及有自我特色的用人之道。实践证明, 万科的一克拉文化所展现的用人原则是万科多年来稳步发展的动因。

从王石领导的万科企业文化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与企业家视角下的浓郁的人文情怀是分不开的, 万科“阳光照亮的体制”让其“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不断成为现实, 企业家的思想境界正影响着企业的健康和进步。实际上, 企业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境界。因此, 在企业竞争到一定阶段, 企业之间的差异会直接体现在企业文化上。

2 企业形象

2.1 企业形象定义

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 (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 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形象是企业精神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它是社会公众与企业接触交往过程中所感受到的总体印象。这种印象是通过人体的感官传递获得的。企业形象能否真实反映企业的精神文化, 以及能否被社会各界和公众舆论所理解和接受,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

2.2 企业形象案例剖析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中国四川省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 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难发生后, 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 支援灾区人民。在地震当日, 中国著名的房地产公司———万科集团宣布捐款200万元, 但在全国企业界动辄上千万的捐款面前, 这笔捐款的数额以及万科董事长王石对捐款数额的解释给万科带来的不是鲜花与掌声, 而是全国范围的口诛笔伐, 这就是万科“捐款门”事件。万科在2007年销售额排名内地房地产企业第一, 超过523亿元, 净利超过48亿元, 此次捐赠的善款不足其净利润的万分之四。由此看来, 万科没有承担起与其能力相应的社会责任。

2008年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此次品牌榜的一个热点是汶川大救援中各企业的表现。在本次排行榜中, 万科的品牌价值为181.23亿元, 比去年缩水了12.31亿。具体表现在资本市场上, 2008年5月15日万科的每股股价为22.57元, 之后连续下跌6个交易日, 一直跌到5月23日的19.6元。“捐款门”事件对万科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短短6个交易日内万科集团公司市值蒸发了204亿元。

万科捐款门事件出来后, 舆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企业人伦理和企业家道德的讨论上。但单从管理角度来看, 这是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的一个典型案例。事件的引发, 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第一, 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足。危机管理属于企业公关管理职能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企业形象管理的表现形式。通常人们对内控风险的认识, 在法律风险、财务风险、质量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险这几方面比较关注, 但对于道德风险的关注相对比较弱, 这也是引发此次形象危机的一个关键问题。万科未重视在地震灾害这种重大事件中公司伦理道德观宣扬所引发的企业风险, 从而缺乏相应的规范管理控制, 导致形象危机的产生。第二, 企业危机管理不规范。和大多数中国企业一样, 以管理水平著称的万科看来也犯了一个常见的“中国错误”, 那就是未能把董事长纳入到这个组织机构当中。董事长成了组织管理中的“自由人”队员, 职责和权力的划分对董事长不管用。第三, 信息没有持续收集与传递。重大事件发生后, 情况不可能一步摸清, 需要持续关注, 并随时供决策层参考。在灾情还未全面体现出来, 万科能够拿出二百万元, 比许多企业都走在了前面。但是, 后续的跟踪却忽视了, 明显未能把信息持续传递到高层, 导致了误判。不仅使万科未能及时追加捐款, 更直接导致王石的博客文章的出现, 引发喧然大波。

当然, “捐款门”事件之后万科也做出了迅速的回应和挽救措施, 让企业的形象得到了及时的维护和重塑, 并开始了一个全新的起点。2008年5月21日, 万科地产董事长王石在四川绵竹市遵道镇考察时, 王石向记者表达了他对这一事件的歉意:“我现在认为在当时这种情况下, 我所说的那句话还是值得反思。这段时间, 我也为我这句话感到相当不安。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一是引起了全国网民的分心, 伤害了网民的感情。二是造成了万科员工的心理压力。三是对万科的公司形象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里对广大网友表示歉意。”王石到四川考察是为了与遵道镇政府商讨城镇的重建方案。“万科捐款门”引起了全国网民争议, 此次万科积极参与重建援助, 体现了万科一如既往的社会责任, 也是对网友指责的有力回应。

2.3 企业形象在建筑企业中的重要性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不断增强竞争实力, 把企业做大做强, 不仅要求企业要有先进的装备、精湛的技术、灵活的机制, 还必须要重视建设造企业形象, 以良好的形象, 赢得社会和业主的认同, 进一步扩大企业的影响力, 以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良好的企业形象更显的特别重要。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得到公众的信赖, 为企业的商品和服务创造出一种消费信心。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可以形成一大批追随者, 以拥有和购买企业商品为荣耀。

3 总结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反映出企业的方方面面, 也可以洞察企业的系统概貌和整体水平, 更可以评估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 建筑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是企业不能忽视的重要元素。

摘要:建筑企业发展与经营的过程中, 存在一些忽视企业文化和形象的现象, 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和社会利益的损失。本文主要通过万科集团的企业文化和形象相关案例, 阐述了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形象,案例剖析

参考文献

[1]陈亭南.现代企业文化与企业形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2003.

[2]王耀发.先进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南针[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2 (5) .

[3]李忠华.精心培育企业文化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J].山东社会科学.

[4]孙立国.企业的文化与企业形象.中外企业文化[J].2004 (1) .

[5]周锦尉.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J].中国企业家, 1996 (5) .

[6]王笑梅.试论建筑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形象战略[J].天津成人高等学校联合学报, 2002 (1) .

[6]刘光明.企业文化[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论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篇3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发展

0.引言

企业与文化共生,文化与企业共存,企业文化同企业是同步产生的。也许人们提到企业文化,都认为它是虚无飘渺的,很难将它与企业实践发展、经营活动联系起来。但在市场全球化和竞争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能够得以成功经营,精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企业领导人、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固不可少,同时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富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和服务,可以凝聚企业内部员工的精神信仰,间接影响企业外部的营销力,决定着企业长期的经营发展业绩。只有两者兼备,企业才能培养出足够的实力去迎接时代的挑战。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这一企业非技术因素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美日企业管理的比较研究,对成功企业存在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动因的研究,使管理者们认识到企业作为“文化机关”而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经过数百年的探讨,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解释各有不同,整体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文化的总和,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2.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

2.1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活动的导航针

“导航针”即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活动具有指导、牵引、推动作用,为企业经营活动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决策方向。积极、稳定、向上的企业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目标、经营决策明晰化,避免了事务主义、盲目主义、专制主义,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有利于牵引企业员T的个体价值观和目标追求与企业的整体价值观,整体发展目标相一致,自觉为企业发展而奋斗,成为企业发展的基本动力:有利于推动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企业的知识更新和技术革新,建立“学习型企业”,使企业始终保持不断创新的能力,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惠普历史上首位女CEO——卡莉,在她入主惠普后,极力用“速度”、“市场”、“变革”理念来代替原本的“稳健”、“协作”、“人本”理念,将“以人为本、尊重员工”抛于脑后,使惠普完全制度机构化,成为一个法治的公司。事实证明,卡莉针对企业文化的改变其破坏性大于建设性,也使自已在不知情的状态下被解职。

这种导航针的作用,无形的智慧无疑成为企业发展中最宝贵的财富。

2.2企业文化——企业员工思维的整合锁

“整合锁”即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维和力量进行凝聚、激励、拘束。企业文化通过对员工的价值观、理想、信念、目标的影响,重点突出以人为中心,形成人人受重视,人人受尊重的文化氛围,满足他们的自身需要,改变他们以个人因素考虑问题的习惯思维,使之产生强烈的向心凝聚力和黏合的团队精神,将员工和企业拧成一条线,同心同德,共谋企业的发展。在作为“无形的精神驱动力”的同时,企业文化也是“无形的精神拘束力”。企业规章制度、管理方法、企业特色的文化模式都会对员工形成一种拘束倾向,成为无形的准则。同仁堂全体人员的“德、诚、信”,领导干部的“六实”政策,管理人员的“三效”方针,批发营销人员的“四熟”原则,零售药业人员的“四心”品质,生产人员的“三真”信条。这些企业文化规范所产生的拘束力环环相扣,使同仁堂历久不衰,扬名天下。

“整合锁”可以大大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从而高效促进企业发展的轨迹。

2.3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器

“开发器”即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影响。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塑造了人,人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建构,并永远处于一种互动之中。企业文化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思想,注重人力资源潜质的培养,从而决定企业其他资源的开发,使各项资源齐驾并驱,互相促进,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创造出一条尊重人性、提升效益、高效稳定的成功之路。英特尔公司“永不停顿、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人力资源在技术方面不断加强开发研究,拓展产品的适用范围,牢牢把握新产品的主动权,使之位于世界上芯片制造工艺的最尖端。

“开发器”真正激发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创造力,使之不断追求创新,领先同行,为企业发展奠定强有力的基础。

3.营造优秀企业文化的途径

3.1以人为本,塑造高效实干的员工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形成的一种长期的精神向导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它是企业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由于企业精神文化源于企业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和文化学习,所以其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长期积累、循序渐进、不断创新,在企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顺应人性的管理,满足员工的自身需要,兼备继承创新,寻求最适合企业发展的精神文化,使之深深植根于企业员工的心中,成为企业文化中的最优力量。

3.2激励约束,塑造和谐公正的管理形象,打造企业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企业制度设计、实施、创新理念和思想的文化形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企业管理制度。它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中层。文化与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一定程度上,文化需要制度作为后盾。企业制度文化属于企业文化中有形的外在的部分,它的建设要根据企业的客观条件和外在环境,科学的将激励与约束作为两个互补的手段,使之成为衡量企业管理规范性,企业文化适用性的尺度,成为企业文化的保障力量。

3.3身体力行,塑造团结互助的主人翁形象,打造企业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企业人在生产经营、学习、生活、娱乐等各种活动中产生的一切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幔层。它将企业的有形资产——制度文化和无形资产——精神文化向物质文化转化,在企业文化系统中发挥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点,建设企业文化要从企业政治、经济、社会行为、企业礼节仪式、企业公益事业等方面全面系统的人手,把企业领导者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力量,培养他们敏锐的文化洞察力,高度的文化创新力和自身的行为导向:把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的推行者和遵从者,净化他们的自身思想,以身作则,营造良好人际关系,注重员工全面发展:把企业员工作为具有丰富现代意识的个性化人物,了解尊重他们的精神需要,培养他们强力稳固的主人翁意识。各方面的行为文化有条不紊的贯穿于企业文化之中,成为企业文化的推动力量。

3.4别出心裁,塑造独一为二的品牌形象,打造企业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是与企業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有关的文化形态,是企业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处于企业文化系统的表层。

企业物质文化涉及企业产品、品牌、广告、标识等内容,是企业对外形象的展现。企业的竞争是产品的竞争,产品的竞争是质量的竞争,持续稳定的优质产品,独一无二的品牌形象是维系企业商誉的丝带。可口可乐、索尼、雀巢、迪斯尼这些品牌沉淀着企业浓厚的文化内涵,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成功与巨大的财富,成为企业文化的先锋力量。

联想的“以人为本、顾客至上”、TCL的“变革创新、知行合一”、松下的“七精神”……这些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精神信仰,通过理想观念、道德伦理,在企业起步时,帮其迅速强大;在企业成就斐然时,助其扶摇直上;在企业面临困境时,使其东山再起。总之,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并不是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却是长期持久的决定因素,独特的企业文化,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参考文献]

[1]吴文峰,国企企业文化建设浅谈[J].中国石油和化工,2010,(63),

[2]李启蒙,建设优质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J].珠江现代建设,2010,(35),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篇4

10人力 陈佳琦 32010051126 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化,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一个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有一个好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使命的导向,他包含了很多方面。当人们常常争论企业经营是战略决定一切还是战术或细节决定一切时,稻盛和夫却断言:“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世界上不存在更高明的经营诀窍。”他在年轻时就提出了“六项精进”,认为只要做好,就能搞好企业。不仅是企业经营、而且为了创建美好的人生,这“六项精进”也是必不可少的。确实,企业文化也就是这个。

第一点,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正如我们小组所做的课题一样,花旗银行正是发现了,必须让每个员工付出努力才能使企业更强大。注重员工实力的好坏,也是只是根据他们的业绩去给予他们奖金、工资、职位,以及他们以后的职业道路。业绩好,便会升职加薪,而业绩不好只能暗自伤神。但是事实上,我们并不能单单凭借这些业绩的高低来评判一个员工的好坏。一个好的员工是要看他对自己的工作的投入多少来判断的,而业绩并不能准确的说明这一点。因为有的人没有那么充足的经验,也有的人没有在一个好的客户群中,而简单的业绩指数不能很好的让你看到一个员工的努力与汗水。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只要每个员工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那这个企业一定能够有长足的发展。

第二点,要谦虚,不要骄傲。这才是一个人的品质的体现。但是对于我们小组所做的这个公司,由于公司只注重业绩的增减,使得员工也更加注重自己的业绩而忘记了个人品德的优劣。比如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有80%的人认为业绩是要比品德重要的。我想这大概反应了很多花旗员工的想法,这就是公司的注重导致了员工思想的偏差。因为对于一个人而言,品德是最重要的。而每一个员工都先是一个人,后来才是一个工作者。谦虚,是做人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切真正的伟大的东西,都是淳朴而谦逊的。”世上凡是有真才实学者,凡是真正的伟人俊杰,无一不是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人。

第三点,要每天反省。正如稻盛先生讲的那样,一天结束以后,回顾这一天,进行自我反省是非常重要的。比如说,今天有没有让人感到不愉快?待人是否亲切?是否傲慢?有没有卑怯的举止?有没有自私的言行?回顾自己的一天,对照做人的准则,确认言行是否正确,这样的作业十分必要。抑制自己的邪恶之心,让良心占领思想阵地,这个作业过程就是“反省”。所谓良心指的是“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怜爱他人,愿他人过得好。与此相反的是“自我”,指的是利己心,只要自己好,不管别人。贪婪之心就属于“自我”。回顾今天,想想冒出了多少“自我”,抑制这种“自我”,让“真我”也就是利他之心活跃,这样的过程就是“反省”。自己的言行中,如果有值得反省之处,哪怕只有一点点,也要改正。和“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一样,天天反省也能磨炼灵魂,提升人格。为了获得美好的人生,通过每天的反省,来磨炼自己的灵魂和心志是非常重要的。

《爱与时尚》里的女孩说:“人总是要变的。要么改变别人,要么改变自己。”改变别人叫反抗,改变自己叫自省。我对“改变”的看法大致如此。

在这两种看似对立的改变形式中,前者比后者更难实施。自省人人都会想,却不一定去做;而反抗的勇气并非人人都有,而且代价也比较大。但不管怎么说,改变虽难,却是一件必需的事情。

人是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但在进入社会之后这些需要必须与其他

人妥协。一个不顾及他人感受与需求的人,必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同时,为了被社会接纳,人也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能很好实现自身价值的人,快乐的人。自省的作用就是这些。可以说它对每个人都是必要的。

第四点,活着,就要感谢。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更是这样。企业的文化就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就像一个人的信仰一样。学会感恩,对于一个人是必修之课,那么对于企业来说,也是更要去感谢这个世界,学会感恩。“感谢”非常重要,我们要感谢周围的一切,因为我们不可能单身一人活在这世上。空气、水、食品、还有家庭成员、单位同事、还有社会—我们每个人都在周围环境的支持下才能生存。不,与其说是“生存”,不如说是“让我生存”。

第五点,积善行、思利他。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积善之家有余庆”,意思是:多行善,多做好事就会有好报。不仅当事人,就连家人、亲戚也有好报。一人行善,惠及全家以至亲朋好友,中国先贤们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第六点,忘却感性的烦恼。完美主义者女性总是预先给自己设定一个十全十美的目标,凡事力求尽善尽美,一旦做不到就会深深自责,沮丧消沉,由此对自己的能力全面怀疑和否定,陷入了完 美主义的陷阱。其实,任何事只要我们努力就可以了,不要苛求结果。要善于学会为自己的每一点努力成果而喝彩,让自己时刻有成就感,知足自信的女人才会充满 快乐烦恼“失忆症”难于相处的上司、痛切的失恋、人际关系的烦扰、事业失意等等,人生烦恼无数,但我们不能对不愉快的经历耿耿于怀,任郁郁寡欢的情绪徘徊不去。我们要尽量学 着快速忘记烦恼,不如意时可以找一种迅速转换烦恼情绪的方式,或睡一大觉,或加入朋友聚会,或投入你最喜欢的一项娱乐或运动中,总之是能让你换上烦恼“失 忆症”的方式。而对麻烦和困境要坚决做一个“没心没肺”的女人

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篇5

——管理的催化剂

摘要:文化管理的实质是人的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方式的必然变革。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体现出对人本身的不断重新认识,人的本体地位不断提高,是一个从把人当作单纯的管理客体到强调管理中人的主体性的过程。本文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定义、内涵和表现形式、内容等方面认识企业文化,并阐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的功能,接着从企业文化对导向、道德规范、方式变革、以人为本、管理实践等几个方面来论证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字:人本管理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一、引言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的选择。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哲学,是借助文化力量的管理方式,可以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在当是今经济飞速发展,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的年代,要在激励竞争的市场中有立足之地,迫在眉睫的事情就是优化企业的管理方式。21世纪是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它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第一竞争力,对企业管理的优化乃至整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搞好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意义重大。

二、企业文化的含义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三、企业文化的主要作用

(一)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功能,企业倡导的价值理念,经过自上而下地推行并达到普遍认同和共鸣,通过无声的命令来指导企业和员工做什么、怎么做,发挥无形的导向功能。

(二)激励作用

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不断激活人们的“心智模式”,不断形成强有力的精神力量,用健康的理念激励和引导职工不断进取。

(三)约束功能

在企业行为中,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企业文化能够发挥非强制性的“软”约束作用,也是一种免疫功能,可以弥补规章制度等“硬”约束的不足。通过做好细节来提高管理效率,通过做好细节来打造过硬团队,通过做好细节来规范员工行为,企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的良好约束作用得以充分展现。

(四)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可以把企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员工团结在一起。把思想性、群众性、科学管理融为一体,从而提高了员工的团体意识,促使全体员工尽职尽力为企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五)绩效功能

企业文化渗透于企业的制度管理和发展战略之中,可以促进有效管理,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的目的。

四、企业文化对管理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有导向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理论基础。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各种文化手段为调节方式,是一种以激发成员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软管理”方式。其本质特征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主张将培育进步的企业文化和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作为管理的主导环节。在人力资源逐步成为企业战略资源的今天,企业文化理论所构建的人本管理思想体系重要的价值不仅在于阐明了一套管理的独特的文化方式,丰富了管理的内容,更重要的是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具有道德规划的作用

作为一流企业文化,企业经营活动不仅要赢利,还要符合道德的要求,要有个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重要的竞争要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不可忽视的无形资产。企业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这种道德规范,它能够有效的约束企业采取道德管理与行为,从而为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支撑,从而树立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如果能够遵循一些共同的道德规范,就能够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大的空间。

(三)企业文化是推进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发动机”

文化与制度都是规范,文化是引导性规范,启发员工忠于职守、追求卓越;制度则是底线规范,告诫员工什么是不能做的,越线将会受到惩罚。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二者的作用,能有效地放大管理的效能,企业文化成为现代管理方式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四)企业文化要求着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变革

企业文化坚持把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同化,把建立共享的价值观当成管理上的首要任务,通过多种途径对员工的理想追求进行引导。这种同化作用,使企业不再是一个单纯因为利益互惠而聚集的群体,而是一个由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追求和行为规范的成员凝聚起来的组织。所以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打造优秀员工队伍的根本途径。

五、总结

关于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篇6

企业文化是现代业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组部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企业文化也是企发展战略的关键素。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企业形成凝聚力、吸引力、发展力和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的价值观、发展战略、竞争策略、管理风格是息息相关的。企业文化的确定取决于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取决于企业领袖个人价值观,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塑造则主要取决于管理。也就是说,管理是形成企业文化的主要手段。“创新”是微软公司的文化特征,在管理上主要体现在对科技人才的选拔上不拘一格,工作方式不拘泥于形式。而正是这些,让公司的开发人员、也让公司保持了旺盛的创新能力,占据了行业的主导地位。三星公司在巨亏之际,大胆改革,从管理入手,抓产品研发,抓人才开发,放松研发人员工作环境,从而一举扭亏为赢,实现21%的利润率,赢利能力达到世界所有企业之首,产品进入高端产品形象之列,企业形象也得到改善,企业面貌得到改变。“海”文化是海尔企业的文化核心,而海尔企业的管理上则无处不体现着“博大精深”、“有容乃大”的“海”文化和“海”精神。海尔从一个国营小厂到世界500强知名企业,从自砸产品强调产品质量开始,海尔人、海尔企业就以管理手段在塑造、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而正是借助这种企业文化,让海尔走到今天的辉煌,迎接明天的灿烂。当众多的企业意识到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时,不禁纷纷大造企业文化,什么企业文化、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口号等一套全有了,而实际上呢?这也许只是为了全面包装企业而做的一些华而不实的工作,是为了赶潮流,搭乘上现代化企业这趟列车,而企业本身在经营、管理上并没有因为有了空洞的、所谓的企业文化而改变和进步,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的。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的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

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而要达成这种观点的一致性认识,就必须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

一、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企业领袖、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就需要企业和领袖、领导、管理者首先从思想和认识上深刻理解这种文化,并形成行为习惯、思维模式、做事风格,进而影响企业和核心骨干、企业团队,最终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全员行,深入到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每一个环节,以产生销售张力、竞争张力、发展张力。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的行为传播出去,也就代表了企业,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企业领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

二、依靠管理手段来塑造企业文化,必须以人为本。塑造企业文化,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到企业价值观上加以溶合,引导员工的事业心溶入到企业的发展目标,倡导企业精神形成员工的精神支柱,使员工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联系起来,使员工有了归属感和向心力,聚合员工的能力和才智,达到员工与企业共存和“上下同欲者胜”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贯穿着整个过程,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主力军。企业文化的塑造也必

须体现以员工为本,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使这个工作的核心不偏离,才能更好地得到员工的认同和接受,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整个企业的风气,形成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效的人性化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自我实现的工作氛围和发展机会,员工在企业中受到重视和尊重,其工作成绩受到认可和赞赏,由此激励员工为实现自我价值投入到企业的工作中,诱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激发起创造性。企业文化同时也对员工产生着无形的约束,它依靠其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形象标准和各项约定俗成,培养员工形成良好的习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和价值。有一位企业家说过一句话:企业企业,没有了人,就成了止业。这位企业家对企业中人的重要性的理解可为精辟。人是企业的主宰和命运,同样,企业文化也不能脱离人的因素而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用管理手段塑造企业文化,主要可以通过两种管理:即制度管理和行为影响。两者均属管理的范畴,前者是权力管理,后者是非权力管理。企业通过制定如员工手册、企业行为规范等文件和相关制度,来明确企业文化,并通过全员学习,以求员工达成认识并实施,形成企业文化的基础。而要真正使企业文化落到实处,就必须使员工从思想上理解,从心理上接受,这些则主要依靠企业领导、企业核心团队的行为影响和感染。

三、制度管理是塑造企业文化的基石和保障,为形成企业文化创造先决条件。制度管理主要是依靠制度来强行推广,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另外,有时候企业为了提高某一方面的企业能力,通过激励方式,以文件明确下来,激发员工参与积极性,日本企业为鼓励创新,提高员工忠诚度,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采取了很多有效的措施,如日本企业规定:提倡员工提建议,并对优秀的建议和采纳的建议给予奖励,还实行员工终身雇用制等,通过以上

措施,日本企业在世界企业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也使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四、文化领袖的行为影响是形成企业文化的根本动力,为塑造企业文化树立行典范和榜样。行为影响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行为影响可以使企业文化实现从文字到行动的转化,并产生影响,改变和效益,达到企业最终目的。通过行为影响,也可以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接受并认可企业文化、价值观,从而转化成一种自发的动力和行为习惯,形成一种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依靠制度管理所远非能及的。行为影响主要在于形成两个辐射中心,也就是企业文化的两个太阳,一个是企业领袖,一个核心团队即管理层。对于大型企业,这两个中心可分别理解为:总公司和各地分公司。如前所述,企业领袖、企业领导不仅是企业文化的首倡者和领头羊,更是企业文化的“航标”,应该以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来影响企业的每一个员工,行成员工的行为楷模和典范。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这绝非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纵观世界各大知名企业,以及文化突出的企业,首先,其莫不是在公司内部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使企业文化得以上行下效,产生深远、深刻影响,进而传播到更远。同时,由于企业有了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底蕴,更使得企业的发展如鱼得水,市场竞争势如破竹。

企业文化是管理出来的。这就对我们的企业家们提出了更高、更为严格的要求。作为企业家,一个企业的灵魂和领头羊、“航标”,你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你必须要不断学习;你可以没有钱,但你不能没有责任;你不仅要在八小时内、企业内,你还要在八小时外,企业外,处处起到带头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领袖的行为上升为理论,变为企业文化,得到企业上下、全

浅谈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篇7

一、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综合, 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 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文化观念、文化形式和行为模式, 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体现了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

企业文化理论吸收了行为科学、公共关系学、决策科学、管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精华, 其主要内容是在理性与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 包括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目标、企业制度、企业创新、企业形象、企业环境和企业文化活动等。企业文化的实质, 是以人为中心, 以文化引导为手段, 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任务是重视人、相信人、理解人、发动人、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和塑造人。

二、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 西方工业化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主要生产方式的阶段, 企业经营者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生产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在这种条件下, 泰勒的科学管理模式和韦伯的“科层制”的应用就导致了一系列理性化的科学管理实践。但是, 它们都是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利, 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经济报酬。科学管理理论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当时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20世纪20-30年代, “霍桑实验”使人们注意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正式群体等因素对组织效益的影响, 开始关注包括自我实现在内的人的社会性需要, 于是导致了一系列激励理论的出现。这些理论强调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以人的社会性为基础, 提出用“社会人”概念来代理“经济人”的假设。

50-60年代, 系统论的应用和权变理论的发展导致了西方组织管理在70年代的“战略热”和“系统热”, 即重点由组织内部的管理转向战略管理, 强调组织结构和系统的协调与适应能力。

80年代初, 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 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 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 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 企业领导人用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教育新成员, 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 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 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由此可见, 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 对组织的文化价值、经营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三、我国传统企业和现代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

(一) 企业管理很多都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脱节, 强调管理本身功能的发挥, 着重规章管理, 以解决企业当前的问题和执行交办事项。传统的人事管理使我国企业人员很难做到人事相宜, 人事配置手段较弱, 形不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机制。

(二) 没有营造和推进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专门部门

职工个人的价值取向与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战略不易形成一致。我国国有企业也未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人力资源管理, 使企业文化在一个企业中所具有的动力功能、导向功能、凝聚力功能、融合力功能、约束力功能没有被很好地挖掘出来, 没有被作为经济发展本身的一种科学规律加以总结和应用, 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成了一句空话。

(三) 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企业文化的理念虽然是个舶来品, 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国有企业垄断时代, 企业文化的代名词就是政治思想工作。即使在提倡政企分开的政策下, 大多数国有企业的“第一把手”已经不再是党委书记, 而是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者,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 中国企业的党群工作一直与企业文化相联系。

(四) 在关系处理方面比较从众

中国的传统文化重整体, 轻个体, 成绩是大家的, 问题是领导的;重和谐, 轻竞争, 共事或合作以感情为纽带, 人际关系的信任靠“缘”, 即血缘、姻缘、地缘、人缘等。企业和经理人的自强意识较弱, 企业一般听从上级的安排, 企业文化充满了“随大流”、“怕冒尖”的思想。

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知识经济早已敲开21世纪的大门, 并将以迅猛之势, 给人类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带来一场深刻的革命。但是, 知识经济的巨大威力只有在既有优秀企业文化, 又能够与社会融为一体的企业中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知本家”和“知识工人”的出现, 表明了企业文化在21世纪的企业里的特殊地位、重要作用和巨大价值。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 21世纪的竞争将会因经济全球化而加剧, 超强的世界经济的竞争, 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 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 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 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 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于企业文化重要性的研究 篇8

关键词:企业;文化;策略;创新;绩效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一套基本的假设、来自特定群体、学习的目的为适应企业内外部统合问题,同时具有传承及修正的功能。所有的企业都有其文化或价值观,而这些都会影响到企业内部人员的行为。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影响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企业文化的类型

企业文化的类型有助于了解企业归属及特征,也可以藉此探究对企业的影响。学者们因研究的差异,对企业文化的定义及归纳也有不同的见解。本研究汇整常见的企业文化类型,说明如下:

1.根据企业环境环境,将企业文化分为四种类型

(1)硬汉作风型:个人英雄主义挂帅,反应快速度、要求尽善尽美,喜欢高风险且富挑战性的工作,行动决策不管对错均快速回馈。属风险程度高的文化。

(2)工作娱乐型:工作与娱乐并行,态度认真积极,喜好以高规格面对低风险及迅速回馈的方式求得成功。属回避开风险以求成功的文化型态。

(3)赌注文化:凡事均乐观以对,万事重长计议,可以忍受需经过数年才知晓成败的决策。数风险极高,回馈缓慢的文化。

(4)过程文化:按照规定程序及手续办事。凡事态度消极,重视“如何做”,不愿回馈、不知如何回馈或极少回馈。属风险相当低的文化。

2.根据企业成员内互动的情形、企业气氛、工作环境,将企业文化分为三大类

(1)官僚型文化:企业结构属阶层式,职权与职责划分非常明确,企业作业大多都已标准化与固定化。这类的文化通常建立在控制与权力的基础上,此类型属成熟、稳定行事谨慎的企业文化,属权力导向。

(2)创新型文化:企业面临环境通常是动态刺激的,工作较具创造性及风险性,鼓励成员面对风险、接受挑戰、尝试错误。此类型文化属有创新、创造力,不畏变革,愿意接受变革,以结果导为向的企业家精神文化。

(3)支持型文化:工作环境开放、和谐,有家庭的温暖。具高度支持、公平、鼓励、开放与信任的企业,此类文化具有高度相互合作的精神,是十分注重视人际关系的文化。

3.将企业特性分为内向、外向与弹性、控制两构面,提出四种企业文化类型

(1)支持型文化内向、弹性:企业环境开放、和谐,具高度支持和信任,重视员工参与和团队精神与人际关系,行事态度谨慎保守,不喜接受风险和变革。

(2)创新型文化外向、弹性:工作环境开放,重视员工独特性及创新和挑战,容许冒险及尝试错误,面对未知风险乐于接受挑战,愿意改变。

(3)官僚型文化内向、控制:企业层级结构与权责划分明确,工作标准化与制式化,行事态度谨慎保守,规避风险及拒绝重大变革。

(4)效率型文化外向、控制:企业间重视成本控制与绩效及讲求效率,企业之间存在相互竞争的气氛,经常接受高风险与重大变革。

4.Frohman(1998)认为大部分的企业文化可分为

(1)家长作风式文化:高阶主管掌控所有权责,基层人员负责遵守执行,不接受计画以外的改变,不接纳新点子,有碍创新。

(2)个人主义式文化:企业成员独善其身,只做好自己的事,不互相协助,缺乏合作模式。公司无法建立团队规范,影响团队创新工作。

(3)团队式文化:企业以团队来执行公司目标,团队在企业中具最高权威性,团队目标与企业目标共存。

(4)全阶层式创新文化:在企业目标下,透过团队合作,发挥个人的专才与能力。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与影响

1.企业文化的功能

(1)可以解决外部适应的问题企业在面对外在环境时,为了求生存,会不断调整以适应外在环境的变迁,企业文化可以引导和塑造企业成员的行为,并促进企业系统的安定性。

(2)可以解决内部整合的问题。企业文化会形成共同的语言及基本概念,如对权力与地位的分配、成员间的亲近、情谊,以及关爱的标准、赏罚标准、意识形态及类似信仰的共识,使企业成员有归属感,并建立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增进对企业的承诺。

(3)可以减轻个人的焦虑。当企业内的成员面临困扰时,企业文化可以提供面对问题时有共同的基本假设、价值及信念,可以帮助减轻员工的不确定性感觉,进而消除忧虑。

2.企业文化的正面功能

(1)界定成员角色的界线,使所属的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

(2)使成员自觉有身分,认定自我。

(3)使成员会将企业的约束置于个人利益之前。

(4)提供成员严刑的标准,提高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可澄清疑虑以及做为控制的工具。

但是,企业文化也相对具有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外界环境有变化时,有些企业成员会囿于既有成规而无法适应。因此当外在环境稳定时,企业文化可能是一种资产,而当外在环境变化大时,企业文化可能是一种资产,也可能是一种负债。企业文化容易造成创新的障碍,以及阻扰企业的整合,而使企业的效能减低。

四、总结

打造企业品牌文化的重要性 篇9

21世纪的企业竞争,一定程度上是企业品牌文化的较量。那些有着强大文化基础支撑的企业之所以获得更多的成功和机会,主要原因是品牌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重视自身品牌文化的宣传和推广,让消费者有一定的认知,通过品牌文化效应来扩大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

企业品牌文化的作用是为了打造企业的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化本身就是打造品牌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品牌文化正是品牌的头脑。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在与世界强国斗智斗勇的征途上,我们必须以新的眼光来接收新的讯息,品牌文化是企业走向世界必不可少的条件。一个成功的品牌文化一旦在消费者心目中存在,它所代表的功能和利益与消费者认同的价值有了交集,就会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成差异性的竞争优势,使产品屹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作为消费者一旦对一种品牌产生认同,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就等于,品牌文化在带来高额利润的同时,起到了阻碍或者是减少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作用。为什么有些品牌的产品的售价往往比其他同类商品更高?而消费者却愿意为品牌付出额外的代价?这也是品牌文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品牌与产品的区别在于:品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产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而品牌文化是一种营销理念,打造一种精神力量。消费者在消费中因为认可其品牌文化,所以产生了对产品的信任,即精神文化带动物质消费,最后产生了经济价值,这就是是品牌文化的魅力和关键所在。

作为烟草行企业,近年来在品牌文化的塑造上赋予了品牌更多的精神文化内涵。不但积极推进品牌文化服务战略创新,寻找产品文化与服务文化的有效结合点,而且通过不断挖掘服务内涵和创新服务方式,开拓了其他行业没有想到或没有做到的服务,以独特的服务吸引人,塑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文化。比如,“中华”提出了“爱我中华”的文化理念;“双喜”以喜文化为核心理念,品牌传播语由“双喜双喜,人人欢喜”升级为“喜传天下、人人欢喜”;“白沙”提出了“鹤舞白沙,我心飞翔”的口号;“芙蓉王”提出了“传递价值,成就你我”;“玉溪”提出了“上善若水,德行天下”;“红塔山”提出了“享受不断挑战的乐趣”;“利群”提出了“让心灵去旅行”;“红河”提出了“万流奔腾,红河雄风”;“黄鹤楼”提出了“天赐淡雅香”,等等。其真正的寓意和效应在于彰显出品牌文化的价值和魅力。

对于品牌,从专业上来讲,品牌的核心是功能和质量。文化是品牌的功能和质量的集体升华,是品牌的最高境界与极致发展的表现。品牌已经可以脱离技术、科技、质量等之外的独特的营销力量,能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篇:谈素质教育方面的论文下一篇:敬老爱亲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