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2024-08-25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通用8篇)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篇1

《高中地理课件研究与制作》课题研究报告

摘要:课题组老师在对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资源整合研究中,收集整理上百件地理素材,互学互研,制作 20多件地理课件作品,并由学生参与评选出四件优秀课件作品。探索出了符合我校实际的教学信息化的三段工作机制,即调查分析制定策略——学生参与老师互学互研——课件带动建设学科资源库。该活动起到典型示范作用,有力推动了我校教学信息化建设步伐。

关键词:地理课件研究制作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教育也毫不例外的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教学方式与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作为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宁强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全县初中只有一名正规地理课教师,我校是全县唯一的一所市级重点完全高中,也只有 3位科班地理课教师(其中一位还是函授地理教育专业)。正常的地理教学无法保证,学生地理学科基本知识普遍缺乏,更谈不上地理学科素养。因而地理学科是我校,也是我县最为薄弱的学科。

宁强一中是我县唯一的市级重点中学,省级信息技术实验学校。现有 146名教职工,40个教学班,2700名学生。学校专门成立了信息技术课教研中心,全面负责和组织实施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教研工作。学校电教的硬件设施比较齐全,基本能满足学校信息技术课教学和教研的需要。由于我们是山区县、贫困县,信息闭塞,资金、技术十分短缺,信息技术课起步晚,绝大部分教师尚不能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上课,见不多,识不广,对教育受信息技术冲击认识不到位。这就使得教学模式单一,方法单调,在很大程度上阻隔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式,也极大地制约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申报《高中地理课件的研究与制作》这一课题,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的整合,大幅提高我校地理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丰富其教学方式,推动信息技术在其他学科中普及,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二、研究依据和原则:

1、理论依据:

认识主义学习理论:人作为学习的主体,总是与认知对象与认识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信息交换,人的大脑的活动过程可以转化为具体的信息加工过程,人的认知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即由于人们对于世界的经验不同,人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识是学习者在与情景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构建的,学生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师是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

2、政策依据:

《课改纲要》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

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既要坚持系统性原则,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既要提高研究小组内部个个环节,各个成员的协调、统一、高效,又要以理论为指导,联系实际,加强应用,不断优化与完善,增强整个研究活动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1、实践: 钻研教材,并结合教学实际和教材特点,收集整理汇总课件素材。地理课件的设计、制作、试用、反馈、完善。推动信息技术课在我校全面开展,带动信息技术课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为我校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各科资源建设奠定基础。

2、理论: 为我校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资源整合、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手段探索新路子。地理课件的分类和制作程序。总结论证地理课件素材种类和素材收集整理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四、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课题研究中心不仅要学习他人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查询有关的报刊杂志,光盘和网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借鉴吸收。

经验总结法:既要学习经验,又要对课题组每阶段成果进行总结,以指导后期研究。

问卷调查法:有针对性的问卷,了解学生学习地理课的态度、方法、兴趣和自学能力等情况,制定研究方法和内容,力争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

五、研究过程: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本课题研究基本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年月到年月,问卷调查,现状分析:我们课题组成员精心设计了第一份问卷,对我校当时高

一、高二部分班级 200多名学生进行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地理基础知识缺乏,兴趣淡漠,自学能力和自学意识差,是学生普遍头痛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科知识比较抽象,枯燥是重要原因。同时,我们又认真查阅了2002年以前我校高考文综(或地理)成绩在汉中市排名材料。通过分析我们进行了第一次反思,寻找问题,决定将信息技术课与地理课进行资源整合,申报研究课题。

第二阶段:年月到年月,学习软件操作,制作课件。课题组的地理课教师与信息技术课教师结对,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在繁忙的日常教学工作之余,制作二十多个课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展示和试用。试用后,召集学生代表进行评议,提出了近百条修改意见。课题组老师在汇总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第二次反思,并进行了阶段总结,分析得与失。

第三阶段:年月到 200年底,总结分析阶段。对所有课件再修改、再完善,召集学生和部分教师代表进行评议,评选出四个优质课件存档,并上报。同时对整个研究活动进行了第三次反思,对存在问题、取得的成绩、后续研究设想以书面形式上报学校,并对学校开展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各学科的资源建设与整合提出建议和设想。

研究活动流程图:(略)

六、成果及分析:

1、优秀的高中地理课件:

课题组成员认真钻研教材,学习新课程理论,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制作出一大批高质量的地理教学课件,如李荣懋和吴开沁老师制作的《地球运动的地

理意义

(二)》,刘兴明和刘红艳老师制作的《地理运动的基本形式——自转和公转》,杜芬斌和郑庆华老师制作的《海水的运动》等等都是这次研究中制作出的高质量、高水准的地理课件。通过反复试验论证,评选出以下四个优质课件存档上报。

2、探索出信息技术条件下资源整合的三段工作机制,即调查分析制定策略→学生参与老师互学互研→课件带动建设学科网络资源。

在整个研究过程,课题组经过了三次反思,第一次是反思学生学习的实情,查找问题,第二次反思是学生积极参与,信息课教师与地理课教师互学互研,对收集的资源进行分类整理。第三次反思是利用制作的课件做典型示范,推动建设学科资源库的建设。这种的思路及做法得到学校班子和老师们的普遍认同,学校也决定按此三段工作机制来加快我校信息化教育发展的步伐。

3、在该课题研究活动的带动下,全校其他各科教师纷纷学做课件,自己和集体学习电脑技术,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在省市的课件大赛中获奖。

学校也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全员微机培训,并做为校本培训的核心内容,每周集中学习两次,每次时间不少于2小时。学期末,全员考试,不合格者补学补考,考试成绩列入年终考核范围。学校以现金补足的形式鼓励教师个人购置电脑,目前我校90%以上的教师都拥有个人电脑。全校教师的微机操作技术大大提高。在2005的全员赛教初赛中,40%的教师使用了课件,在复赛决赛中,所有教师全部使用课件,使全校的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加新颖、高效。4、学生的学习兴趣浓,自主学习意识强,成绩全面提升。

在研究的第三阶段,我们又设计了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经过分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地理课的自觉性增强了,绝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全面提升。地理课一直制约着我校文科综合成绩的提高,在2002年以前我校文综成绩居汉中市重点中学第九位,基本是末位。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地理课堂教学后,学生知识面宽了,通过课件演示,使抽象的地球运动、天体运行等知识更加形象生动直观,学生兴趣浓厚,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在2003年的高考中,我校文科应届生的文综平均成绩位居全市第四,2004年的高考中,我校文科应届往届综合平均成绩均居全市第一。由此2005年汉中市第二届名师评选活动中,汉中市教育局将我校唯一的一个名额指标分配给文科综合。由于吴开沁老师在本课题研究活动及教育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全校所有教师集体评议并投票一致推选地理教师吴开沁老师为我校名师候选人。

七、结论与思考:

1、迅速普及信息技术手段的新路子。

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晚,师资短缺,在短时间内要迅速在教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手段,转变教育观念,革新教育方法,一直是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通过研究,我们摸索出一个三段工作机制,即“调查分析制定策略——学生参与教师互学互研——课件带动建设网络资源”。这条路子受到学校的鼓励和肯定,并在教学研究和管理中逐步实施。

2、高中地理课件素材种类、收集的途径和方法:

地理网络素材最大程度丰富了课件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突破难点,突出重点,是整个课件的核心。地理课件的素材跟别的学科的素材一样,根据其呈现方式可以分为文本素材,图片素材,影像素材和动画素材四种。

地理课件素材的获取,我们课题组认为有以下几种:第一:使用他人完整课件进行修改。对部分时间精力不足,对多媒体课件了解较少的老师来说,可

以购买成熟地理课件。一般情况下,现成的课件不能适应不同老师的个性化教学,更不能体现不同教师的教学思路。所以我们可以根据自己需要来做少量的修改。第二,自己制作课件框架,大量使用他人的地理景观照片,各地风土人文图片,地球运动动画,地质变迁动画等等,以及最新的中国、世界地理事件背景分析素材可供下载,既免费又迅速方便。第三,自己日积月累,获取有价值的影像资料。由于影像资料庞大,不易在网上传输,所以网上课件一般无影像素材。而现实中,地理课件在市场上也很难购买,就连介绍地理知识的光碟也很少。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从电视上获取资料较好。电视上对地理知识介绍的内容多,对课件制作很实用。电视中的素材质量好,但获取却非易事,需平时日积月累。某些动画片如“蓝猫 2000问”对地理知识介绍很多,并且叙述浅显易懂,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对这样的素材,我们就要亲自动手录制,最后刻成光盘保存。当需要时,就可以随时截取其中的片断运用到课件中。

3、课件制作平台和技术条件:

在实践和研究中我们发现,地理课件制作的平台一般有“ 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AutoCAD”和“Frontpage”上述技术比较成熟,功能强大,普及程度高,而且采用这些平台制作的课件在一般计算机上都能使用,无需自备操作平台。学校在校本培训中把上述技术做为授课的重要内容,对所有教师和所学内容进行考试,成绩列入年终考核范围。

4、进一步明确了地理课件制作中的两组关系:

在制作地理课件中除掌握相当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 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AutoCAD”和“Frontpage”技术外,还要处理好以下两组关系。

息课知识和地理课知识互相补充,互相渗透。课题组的老师大部分只懂一科知识,要么是信息课,要么是地理课。课题组进行结对合作,每位成员既要学习地理课知识,还要钻研计算机操作技术,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这也是符合目前教育界倡导的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的要求。地理课教师要认真钻研信息技术,信息课教师也要学习地理知识。在制作课件时教师必须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载体,又是主体,课件的质量高低,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学生。课题组成员制作的十多个课件中,学生总共提出了 20多个合理化建议,经过老师再次修改、完善最终成形。学生的参与,直接关系到课件的质量。制作课件前,让学生提出可供参考的方案,制作过程中也可让学生直接参与,反馈、修改阶段更应让学生参与评估。

八、经验和存在问题:

1、该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要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特别是省市电教馆的同志给予了政策和技术上的指导与支持。学校对该课题的开题、研究和结题工作给予了指导,并多方筹措资金,建成两个微机室,一个电子备课室,一个多媒体制作室,开通了校园网等,在硬件建设上给课题研究大力支持。2003年底学校成立了领导机构,校长石正义同志亲自挂帅,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亲自负责该项活动,抽调了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课题组。课题组成员齐心协力,想办法,挤时间,既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常规操作方法,又要钻研地理教材,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确保了课件的高质量,高效率,又保证了课题研究活动的正常开展。

整个活动中也还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人手较少,时间紧、地理教学素材不多等,都或多或少影响着研究活动,特别是高中阶段,教学任务繁重,教师人员配备不足,要让教师在繁重、繁多的教学任务中挑出点时间搞教研,就太难了。由于我们基础差,起点低,与别的学校比,理论上升的程度很不够,我们重点做了些大量的实践工作。

2、后续研究:

将我们课题组探索出的三段工作机制推广到学校其他学科,各学科继续研究基于网络环境下各学科资源建设问题,力争使我们的研究在实践上更具操作性,理论上更具科学性。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篇2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不仅涉及记忆,更注重理解和应用,它要求对学习有一种积极态度。传统的浅层学习的学习者往往把课程材料当做与自己已有知识无关的内容,把课程材料中的章节内容孤立、割裂起来,单独地储存知识;或者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没有理解为何做如何做,只是记忆事实和模仿操作程序,把事实和程序当做权威确定的静态知识,没有对学习的意图和自身的学习策略进行联系、迁移与反思。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学习,批判性的学习。更关注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深层次建构与理解,在已有的地理知识基础上形成由地理基本观念统领的知识结构,创新或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并长期保持迁移应用。

深度学习的最显著特点就是要转变这种他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不再源自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主性学习。深度学习者本能地将所学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

深度学习并非教师教得如何深,而是学生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已有经验、心智相融合,并且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深度学习的基本理念是:教学应当把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作为基点,深度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深度学习理论的提出为深化有效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操作的理论依据。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地理课程“提供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基本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强调坚持地理科学素养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强调基础的重要性,高度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提倡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在教学要求中还规定了要重视地理学科核心能力的培养和地理核心观点的教育。

地理图像作为地理的第二语言,在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上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探讨地理深度学习有助于学生使用所学方法学习其他学科。借助地理图像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培养负责任的地球公民。

2. 课堂过程中的深度学习能力培养

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批判性构建知识网络,有效课堂要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所能占据的集体授课时间必须严格控制,这就要求教师有高超的浓缩教材的能力,在课堂上尽量压缩集体讲授时间,把更多课堂时间还给学生。

例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这一节的内容,在分析研究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时候,教师应该结合无锡实例,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例如:无锡新区工业选址的影响因素?无锡发展工业的区位条件有哪些?这一类结合本地实例的问题接近学生生活,学生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切合实际的问题和结论,这样不但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让大部分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例如《森林的开发与保护》一节,对于森林是开发还是保护的问题,教师预设一定的角色,学生从不同出发点进行讨论,加深对森林保护性开发的理解。

课堂中做到讲练结合,多媒体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通过讲练结合,动静交替,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使学生的大脑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样有利于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较为深刻准确地引导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效果比较好,课堂气氛和谐,质量得到提高。而且要求教师教学方式多样化。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讲求使用效益,和谐高效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学生学习目标的实现。例如《地球的运动》一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由于其特有优势,能变抽象为具体,将复杂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掌握重点、突破难点,而且课堂容量增大。学生理清地球运动各知识点的关系后,在头脑中能准确建立知识网络关系,进而绘制更形象、直观的“知识树”。

3. 构建知识树,促进有效性深度学习

知识树是用树形结构表述知识的结构和知识梳理的一种方法。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魏书生老师就引导学生画“语文知识树”。魏书生老师常把“语文知识树”比作地图,有了地图学习就能明确目标,选择最佳路线,可以少走弯路,而且学习中也有可行性。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是为了不需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知识是讲不完的,练习题是做不完的,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才能自己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树”教学能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进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知识遵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浅到深、从单一到整体和综合的生长规律。在这样的知识生长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生长的轨迹,构建有联系内容的“知识树”。这样的“知识树”可以是一册的内容,也可以是一单元的内容,还可以是一节课的内容。它集中反映了一个知识领域、一个知识板块的整体内容和整体结构。例如在学习《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节中,可以构建相应的知识区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在农业区位选择时的影响。如图所示。

总之,在以深度学习为基本指向的课堂学习过程中,以知识树的形式进行教与学是一种整体建构思想,让师生可以站在系统的高度,让知识都以系统化、网络化的面貌呈现。可以更形象直观,脉络更清晰地展现教材的知识结构,使学生能整体感知知识、深度理解知识,尽快找到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使地理素养与思维得到深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

[2]叶晓芸,秦鉴.论浅层学习和深度学习[J].教育技术导刊,2006(1).

[3]孙银黎.对深度学习的认识[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4).

[4]傅竹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3.

[5]王文明.促进深度学习的高中数学课堂行为研究[D].苏州大学,2013.3.

[6]Eric Jensen.深度学习的7种有力策略.[M].华东师范大学,2007.

[7]王玉强.深度教学—构建优质高效课堂的方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12.

[8]黎加厚,何玲.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29-30.

[9]陈卫花.用“知识树”串起文本[J].小学教学参考,2015(04).

[10]亢华杰.“知识树”在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篇3

关键词:“课题”研究;地理实践能力;中图版教材

一、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

地理实验是根据学习或研究目的,在人为模拟自然现象的条件下,通过仪器或其它方式使所要研究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表现出来。自然地理时空尺度大,所以地理实验在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应用较多。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模拟大气温室效应”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模拟实验。

模拟大气温室效应的实验[1]

1.活动设计

*活动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活动,为了每个学生都参与,可以限制每个小组的人数。

*实验准备: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1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2.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参考表1),并提出修改建议。

*学生利用课间和中午的时间完成实验,记录观测数据。

*小组成员一起对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写出书面报告。

*各小组代表在课堂上阐述分析结论,进行评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过程,理解了大气的温室效应现象,培养了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和科学实验的精神。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不意味着研究结束,实验后的反思同样重要。并不是所有的地理实验都能按计划顺利开展,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实验结果也可能与应有结果产生较大差异。教师借此引导学生进行失败原因的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方法。

二、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的培养

地理观察能力是对地理事物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能力。通过实践观测,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以中图版地理必修1“课题”中的“寻找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的证据”为例展示如何开展地理观测实验。

正午太阳高度的观测实验

1.实验目标

观察、记录某个物体正午影子的长短变化,通过测量、记录,证实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2.实验准备

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第3页的课题内容,准备实验所需用具(时钟、指南针、足够长度的皮尺、量角器、旗杆、树枝等)。学生根据各自的作息时间和家庭住址情况,自由组合。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分工,设计实验记录表。

3.实施过程

*教师检查各组实验计划和记录表(可参考表2),并提出修改建议。

*按照计划进行观测。注意根据每节后的提示检查进度,要求观测三周。

*汇报观测结果。汇报项目包括课题计划、观测过程、观测结果、自我评价。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深入而全面地理解相关的原理和规律,提高地理观察与观测能力,而且对培养想象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三、地理调查与考察能力的培养

地理调查是指通过参观、访问、查阅资料等多种方式,对学校所在地或某一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进行直接的、有计划的、全面系统地了解和研究的活动。

由于地理调查的场所主要在室外,因此开展地理调查活动必须先制订调查计划。学生应带着问题去调查并及时作好调查记录。调查活动结束后,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与原理,写出调查报告,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中图版地理必修第2册“调查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为例,展示学生地理调查能力的培养策略。

家族人口的增长和迁移的调查

1.调查目标

学生通过调查本家族人口增长和迁移情况,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以及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增长和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2.活动设计

*制定家庭成员情况的调查计划。学生向自己的祖父母调查他们的父母以及祖父母的有关情况,以表3的形式整理出整个家族五代的人口数以及相关情况。

*调查每代每个家庭的人口数、出生地、居住地、迁移经历、受教育程度和生活水平。如有可能,请学生展示每一代或目前的全家福照片。

*绘制家族每代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表。

*绘制每代、每个成员的迁移路线。

3.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学生向家庭成员发送调查问卷;根据调查结果制作统计图表;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小组内交流个人研究成果;对各家族的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完善统计资料。

*课题总结阶段。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分析原因,撰写调查报告;完成统计图表,画出人口增长折线图、人口迁移路线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学生不仅能了解人口增长的特点、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而且提高了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寓地理知识于活动之中,读图、绘图能力和地理调查能力均得到提高。

四、地理制作与绘图能力的培养

地理制作与绘图融地理知识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主要让学生制作简易的地理教具和绘制地图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中图版地理必修第1册的课题“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即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绘图能力。

画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1.活动设计

*知识准备:理解各种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学会通过调查,了解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实施方式:个人独立完成。

2.实施过程

*分析自然要素中某一要素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以所在地区的自然地理要素为例,说明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画出符合自己所在地区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影响链。

五、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类活动即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分析所在区域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中图版教材课题中的“分析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和“比较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对策”均能体现学生该项能力的要求。以“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为例展示如何培养学生的该项能力。

关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

1.活动设计

*学生成立相关的环保活动小组,确定本组课题,如本地的垃圾污染及处理的调查、污水处理厂的调查、水污染的调查等。

*制定调查计划并组织实施,如到现场参观采访,收集文字、照片、视频、实物等资料。

*小组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制作演示文稿等。

2.实施步骤

*个人研究阶段。选择当地某一环境问题为课题;查找资料,进行实地调查;形成初步研究成果。

*小组研究阶段。选择同一环境问题的学生组成课题研究小组;个人将自己形成的初步研究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对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小组讨论,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最后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总结阶段。各课题组在全班汇报交流本组研究成果;评选出优秀作品,修改补充后在学校交流。

掌握正确的地理问题分析方法是地理问题分析与决策能力培养的关键所在,教会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方法尤为重要。具体来讲即分析该区域“在什么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和“会怎样”的过程。

综上所述,中图版教材的课题研究重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各个课题对某一项具体能力有所侧重,各个活动内容、开展形式有所不同,但也有共性。如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明确“课题”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量法等),研究计划或具体步骤,“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调查研究报告、实验报告、学术论文等),“课题”研究评价等。▲

参考文献:

[1]陈燕.基于实践活动的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地理课题研究过程报告 篇4

《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组

吕敬

一、课题是怎样被确定的(2005.4)

我是怎样来做这个研究课题的呢?现在我想把它从头来说一下。

我记得是2005年 4月,学校科研中心下发一个通知,说是愿意申报教育科研课题的教研组可以在20日之前递交申请书。我并没有研究课题的经验,心里也不知道怎样去申报。于是在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我在西分校的一个办公室里就这个问题简单地向李萌主任咨询了一下,他很严肃地说了一些关于怎样选题和选成员的话,就让我有空到他的办公室去拿申请书。我在第二天的下午领取了申请书。翻开来看,才知道做一个课题是多么的不容易。

接下来的日子,我开始查阅关于课题申请的资料,以求弄懂每一个条款。怎样确定课题呢?这在我是一个大问题。我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杨晓萍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2006)上是找不到要研究的课题的。因为它说的与我所处的现实的教学环境相差很远,但是它终于让我懂得了怎样在现实的亳州二中的教学环境中去确定一个我能够进行的课题来研究。确定课题研究,即选题,就是确定研究什么教育问题的过程。没有问题,就没有所谓的科学研究,选题是教育科学研究的起点,而且是甚为关键的一步。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对此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

归纳起来我们确定这样一个选题有三个理由:

1、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形势

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方案及教学计划纲要已颁行,基于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理念的学习和实践,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效果观。那就是评价课堂教学,只看结果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看过程。一堂课结束了,即便学生说不出得到了怎样的明确的知识,然而,他确实交流了,沟通了,讨论了,体验了,操作了,经历了,你能说他一无所获吗?你能说教学效果不明显?至少要比记住几条干巴巴的结论得到的多,其教学效果也是深厚持久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可供学生在课堂学习时操作、探究和实践的平台。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不再是“发布”,而成为一种交流和对话;学生的“练”不再是做规范的习题,而更多的是操作、探究和实践。

2、校园网利用问题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推进,我校校园网络趋于完善,怎样提高网络的利用率,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我们选择构建高中地理互动教学平台,就是要使校园网成为师生互动交流的舞台,使校园网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媒体,而成为一锅大家都来添菜加料的美味“石头汤”。从中我们将探索出网络与教学相结合的最佳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校园网的功能,提高利用率。

3、高中地理利用网络资源的方便快捷

高中地理学科的空间性、综合性和学科交叉性的特点决定了网络必将在地理教学中发挥巨大作用,因此地

在2005年9月~10月这两个月内,我们按照计划开始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知名的教育网站,地理资源网站,网络教学互动模式研究资料,网络课程资源建设,网络互动平台的建设和地理网络教学相关的资料信息,查阅的结果使我们觉得自己构建一个纯粹的上课应用性平台很有必要,因为所有的相关研究都停留在一个简单的资料库阶段,是老师教学应用的一个资料库,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参与其中。也就是说互动研究处于初级阶段。这也就是下面我们课题的研究背景中所说的情况。

(1)世界各国重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

网络教育具有其它技术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无不对此给予高度的重视。美国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初就要求在2000年以前把每一间教室和每一个图书馆都联到Internet上。英国到2000年已有24门学科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课程与网络的结合。日本政府在100所中小学进行的联网试验研究项目要通过一系列科学试验探索新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2)我国在网络教育中处于尝试阶段

在我国,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策略主要是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程,“即在教师的教学设计及讲稿中注入互联网上新的内容,用新的资料更新教学设计或者在讲授中加入交互演示,或者改编在线找到的教学设计,或者围绕一些以前从未得到的资料创作新的教学设计”(潘东标语)。这种策略中,信息技术整合教学不是为了开发新的教学方法,而是用这些策略丰富课程,用互联网资源作为增进课堂活力的催化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应

月刊外其余都是月刊,所以我们每月有一个学习会议,阅读杂志并讨论相关课题研究资料、文献等,从中我们获得许多宝贵的理论知识和经验。根据学校科研中心的安排,定期向学校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和取得的阶段成果。课题组定期召开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课题组成员汇报近期个人研究进展情况,并进行充分讨论、交流。

学校科研中心给每个成员购买了一个256M的U盘,用来临时存储相关资料和电子文档。我们课题组自己购买了一个80G的移动硬盘,用来存储平时积累的相关资料和电子文档。购买了一个索尼DCR-SR62E的数码摄录一体机准备进行课堂教学实录,并与常态教学对比。

四、初步完成亳州二中地理平台构建(2005.11——2006.1)

1、本阶段网络平台整体架构确定,部分栏目已做好可以使用。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讨论和可行性论证,我们确定了11个栏目,分别是:新闻、地理知识专辑、网络课本、课件、论文、试卷、在线考试、作业、BBS论坛、地理游戏、优秀链接。其中网络课本(电子教材)、BBS已可以使用,其他的栏目内容在充实中,因为需要动态更新。在以后的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仅靠课题组的力量难以实现在线考试和作业栏目,我们就把这两个整合到网络课堂这个平台上去了,利用学生反馈来完成作业和试题自测。详见方迎春的《网络平台概述》和《亳州二中地理平台建设体会》。

2、撰写出阶段成果论文3篇并获得评比奖项和交

束缚,总觉得这样无法控制课堂,难以把知识的重点、难点给学生解释清楚,总想多占用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多讲解一点,归根结底还是不相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而且老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也不是很高,面对学生提供的大量反馈信息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即时反馈一开始做的不好。经过我们一段时间的学习,努力让地理老师掌握网络平台上的各项操作技能,使他们对平台能够了如执掌,对于出现的问题也能够自己及时解决,而不要信息技术老师全程陪伴上课了。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成功所在,在他们的心得体会中都有所述及。

详见李景文老师撰写的论文《运用网络平台·实践高中地理教学》。在这里引述一段其中的内容:组织教学时,教师和机器不能完美的结合起来。初次应用平台教学,找不到上课的感觉,感觉上课的过程不流畅,上课没有了节奏,怎么也不能和机器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计算机成了我上课的累赘、负担,不能发挥她应有的功能。我课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症结在我的教学方式一下子没有转变过来,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后来我们课题组的成员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彻底改变不适应网络平台的教学方式,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经多次的课堂验证和不断的修改完善,这个问题基本解决了。

3、培养教师的新教学理念,转变他们在传统教育中的权威角色。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利用网络平台就是要让传统课堂中老师的权威角色获得转变,让学生和老师在平等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对

解说了其中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时间不够,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网络平台教学,学生要通过平台给出的资料,对老师提供的引导性问题进行探索,展开讨论,后面还有课堂练习和疑点难点反馈。如果时间把握不好的话,45分钟很难完成课堂教学的。经过多次的课堂实践,发现这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后来讨论,决定采取一下几点措施:①提高学生的打字速度,因为很多信息是要通过电脑反馈到教师那里的。②对问题的设置进行改造。例如,变“农业区位的含义是什么?”为“农业的区位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 ;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这样以来学生要输入的文字减少了,节省了时间。③建议学生课堂要对新课进行预习和自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④教师对新课的讲解要突出重难点和疑点,要精讲,要减去课堂上繁琐重复的语言和过程。

5、向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结果写出分析报告。

教学实践表明:网络互动平台环境下的课堂教学具有松散性、不确定性和难控制性,如果不了解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及心理情况,我们就很难在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的理想驾驭,更谈不上让学生自主发展了,为此,我们需要聆听学生心声,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才能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工作不断深入,从而带动整个学校地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我们向实验班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结果进行了统计,并写出了长达1万字的分析报告。

本调查问卷以我校实验班26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有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计划表、问卷调查表、课堂教学评价表、成果获奖汇总表等);成果性资料:一些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的精品(能支撑研究报告的论文、教学设计、课堂网络平台、典型课例、课件、学生作品等);课题研究方案。争取客观地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

把地理网络平台中的栏目资料整理,完善一下。

2、录制精品课10节,并进行教师问卷调查。为了推广我们的研究成果,我们特别邀请了亳州市和谯城区教研室的专家以及兄弟学校的地理老师来我校进行听课和评课。并准备录制10节精品课程。在公开课后我们发放了调查问卷,以了解他们对于网络的认识和网络应用水平,制作和使用课件情况,对于网络在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认识情况。

这次公开课由李景文和于铁柱老师来上的,由于来自教研室和兄弟学校的专家和老师时间有限,安排在一上午,两人各上一节,这样我们可能无法给他们一个很完整的平台应用情况,只能看到和听到网络课堂部分,整个平台他们只能大致浏览,不能深入了解,这是一个遗憾,只能等以后有时间再邀请他们参加讨论。

我们从专家和老师的教学评价表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这种教学方法还是很感兴趣的,表示和新课程改革理念很吻合。

同时他们对于课堂控制也表示很担忧,因为与传统课堂相比,网络课堂显得很松散、纪律性差、学生随意性大。在评价里他们只是说课堂气氛活跃,在评课讨论会上说到纪律松散。

3进行外部访问的服务器上,想看一下社会效果。

4、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和研究过程报告。

课题面临结题,我们根据课题结题要求来撰写结题报告和课题研究过程报告。

为了能够顺利结题,我们商讨一下结题报告如何撰写才能更好地把我们的课题研究明确清晰地表达出来,让专家和评委一下子就能够把握住我们的研究精髓,我们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让专家和评委能够接受,也让广大一线的地理老师能够实践进行,而不单单是纸上谈兵。经过讨论,我们确定了结题报告的提纲,内容如下:

前言、致谢、摘要、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第二章 研究过程和方法、第三章 主要研究成果、第四章 研究存在的问题、参考文献、附录。由吕敬执笔完成。

过程报告的提纲如下:

一、课题是怎样被确定的(2005.4)

二、课题获得立项(2005.8)

三、开题会议和第一阶段计划落实情况(2005.9-2005.10)

四、课题实施阶段(2005.11-2007.6)

五、课题结题阶段(2007.7-2007.12)。

5、等待专家评估和验收。

我们课题组根据结题的鼓励参与、求真务实、总结反思、推动发展的原则,认真制定结题计划,提出结题申请,梳理实验材料和数据,讨论和确定成果形式和完成人,按期提交研究结题报告。内容如下:

(1)课题成果鉴定书一式三份(单列)

地理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篇5

课题研究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取得成效。它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我认为参与课题研究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收获的,更难体会到精神方面的充实与情感上的满足。

二、课题的制定一定要服务于教学工作

我认为一个好的课题一定要能帮我们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还要“近”、“小”、“实”。“近”就是贴近教学,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研究,以小见大。“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

我翻阅了大量书籍资料,调查访问了有关学生,最终我选择了《农村初中地理读图方法的研究》这一课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实实在在的对它进行了多维化的设计研究。该课题以认知理论和终身教育理论为依据,以调查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农村初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如何根据地理课堂教学中遇到学生的读图问题为前提,研究出符合学生实际的读图方法,让学生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穿插读图方法的讲解,培养、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发展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符合以人为本、减负増效的教育理念,选题新颖、方法可行、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三、不断反思是提升课题研究质量的关键

“教育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在我的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必须培植“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使课题研究自始至终都保持活力,不偏离研究方向。

我常常进行反思、注重细节反思,抓住稍纵即逝的教育“杰作”,进行深度思考,留住教育的“记忆”,形成智慧性积累,从而提升课题研究的洞察力。同时注重阶段反思,课题研究不是短暂的.、断裂的,它是连续的,系统的。我们在反思的时候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研究进度,按阶段进行反思,形成系列反思。

四、分析地理读图方法应该注意的事项

通过地理读图方法的训练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性,但在他们的心灵深处都有追求成功的渴望。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其中,让更多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需要地理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充分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贴近于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针对同一图形设计不同的问题,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会读图、析图。

2、要有足够的驱动力推动学生的自主学习

地理课堂中的读图题的难易程度的设计立足点是把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真正转移到“为学生的学”上,并把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作为检验教学的设计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因此读图的设计要难易适度。过多的读图会使学生长时间处于低水平思维状态,他们,尤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过多的难度偏高的读图则对学生的思维带来压力,尤其易增加学困生的挫折感。因此,读图训练一定要充分考虑学情,设计难度适中的图形,这样有利于为各层次学生都提供足够的驱动力,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篇6

《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课题实施方案

白城三中纪静波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素质教育的重要着眼点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作为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认识的地方,而且是学生生活活动的场所。他们要在这里成长,要实现人的整体性发展。课堂45分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具有一定优势。但一个人的知识来源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部分,两者缺一都是不完整的,如何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提高其主体性的学习及创造实践能力?从地理学科当前的教育形态来看,教师在教学中往往用语言、教材、图像、课件等虚拟出情境供学生学习,这样的教学尽管有许多优点,但缺乏实践性。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地理学科中如何探索和实践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充分开发学生的潜力。本课题着重解决如下问题:

1、探索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2、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加深对自我能动性的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3、如何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5、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分享和合作。

二、课题界定和支撑性理论

新课程改革面向素质教育,它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本课题研究力求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谐理论上,布鲁纳、施瓦布、费尼克斯等人在理论上系统论证了“发现学习”“探索学习”的合理性,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促进学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让学生直接体验到面临各类问题”罗杰斯认为大多数意义学习是从做

中学的,布鲁纳教育学理论认为:人们只有通过练习解决问题和努力去发现,才能学会发现的探索方法,一个人越有这方面的实践经验,就越能把学习所得归纳成一种解决问题式调查研究的作风,这种作风对他可能遇到的任何工作都有用处。

三、研究的内容要点

1、探索在初中地理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研究探索,加深对自我能动性的认识和体验,建立责任感,培养自主学习的志趣和情感。

3、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习运用各科学习中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

四、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

20世纪90年代,欧美诸国纷纷倡导“主题研究”与“设计学习”活动,日本在新课程体系中专设“综合学习时间”培养儿童的“生存能力”,我国台湾省推行的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研究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新课程所确定的基本理念是“终身学习,全人发展”,贯穿这一基本理念的课程体系则以“学会学习”为总目标。

五、运用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手段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个案分析法

六、研究的具体步骤及进度安排

1、起始准备阶段(2009年7月~2009年8月)

2、实验研究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3、结题推广阶段(2010年3月~2010年7月)

七、研究成员:纪静波、田春艳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篇7

在过去的20 年之中, 学术界最令人关注的课题之一便是“视觉文化”。“视觉文化研究”, 顾名思义是指视觉研究与文化学研究的相加与组合。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视觉文化研究却最缺少学科界限的桎梏。

追溯历史, 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于20 世纪50年代末在英国出现, 其经典学者包括了诸如雷蒙 · 威廉斯、斯图亚特 · 霍尔和理查德 · 霍格尔德这样的大家。此后, 由于文化研究方法论在社会学范畴影响甚巨, 因而其发展迅猛。到了20 世纪70 年代晚期, 英国文化研究就已经涉足多种相关学科和领域, 如:艺术批评、艺术史、文化批评、电影研究等。到了20 世纪80 年代, 文化研究已突破疆域界限, 把它的影响力推向了全球。从其诞生伊始, 文化研究就以研究“亚文化”“边缘群体与主导权力的相互关系”, 以及“文化对社会的塑造作用”为己任。视觉研究的滥觞, 则与20 世纪60 年代晚期出现的“新艺术史”同步。当代影像艺术日渐兴盛, 以克拉克、迈克尔 · 巴克桑达尔和琳达 · 诺克琳为首的一批知识分子开始被影像艺术的宽度与广度所吸引。作为一个专业词汇, “视觉文化”就是最早出现于1972 年巴克桑达尔的艺术史经典著作——《15 世纪意大利的绘画和经历》中。他们的研究将我们周边的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提升到了学术高度, 关注其中包含的大众文化, 关注差异、再现和权利。这种新的研究方法既关注视觉分析在研究中的真实存在, 又不回避文化实践本身的重要性。

视觉文化研究颠覆了人们以往对于传统意义上文化的思考。当分析文化经验和艺术实践时, 传统社会学和历史学在进行文化分析时, 无不是将文化中纯粹经验与实践完全抽干, 将文化简化为文本。这从结构主义角度分析是合理的, 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结论性的意义缺失。视觉文化研究则去除了这种学术偏见, 强调视觉本身在艺术感知, 与认知观念、经验与意义角度的重要性。当进行艺术研究时, 视觉文化研究更倾向于罗兰 · 巴特和瓦尔特 · 本雅明那种更注重于视觉问题的艺术史研究方法。

随着视觉文化研究近年来的飞速发展, 其领域已跨越了大部分人文学科。它不仅仅涉及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教育与实践;还包括电影研究、新媒体艺术研究、建筑研究、广告研究、设计研究等多种研究领域;还包含诸如城市广场、美术馆与博物馆、时尚购物商场、仓储超市等承载流行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公共建筑空间;学科领域囊括了人类学、社会学和考古学等。视觉文化研究就像一支“万能胶”, 把大部分人文社会学科黏合在一起, 这是其巨大的学科优势。

具体来看, 虽然被视为一门开放式、无边界的学科, 但视觉文化研究也并非无所不包。其基本内核是视觉性及其一整套的视觉行为体系, 呈现出对可视世界的全面而深入的探索。这意味着它打破了许多固有的视觉观念, 比如主要依托好莱坞大片所建立的那种以西方、男性和精英文化 ( 现在已经开始出现向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转化的趋势) 为中心的视觉模式。从跨文化的层面换个角度思考, 视觉文化研究也超越了国家种族党同伐异的界限, 把不同文化民主地融入异质结构的再现方式之中。例如中国的水墨艺术、伊斯兰几何形态、非洲视觉经验等, 它们在视觉方式上与西方文化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 在欧美一统的格局之外, 完全有可能产生另外一种不以西方视角为审美标准和依据的崭新的现代性、后现代性或者当代性。此外, 不同性别、身份、阶级的不同价值取向, 也会导致对于视觉图像含义南辕北辙的理解。在视觉文化研究领域中, 无论是精英的, 还是大众的, 高雅抑或通俗的, 只要是任何可见的视觉性真实, 都可能成为其研究对象, 并在视觉文化中生发出新的意义。因此, 既然视觉文化研究可以在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种族、不同身份的背景下生发出新的含义, 也就可以在处于完整人格、独立理念形成的关键期——“高中阶段”生发出新的意义。在“读图时代”的大背景下, 在裹挟着“卡通一代”历史烙印长大成人的“90 后”的头脑中, 他们是如何“看”艺术史这一整套视觉体系, 在打破了正统中心视觉模式的背景下, 他们又是如何“看”身边的视觉文化现象的, 他们对视觉文化的接受、感悟与理解, 以及思考方式就显得格外有意味。

视觉文化研究的以任意视觉图像为研究对象, 表现了对可视世界更全面的社会科学探索。中学生如何理解视觉文化, 他们对身边的视觉符号做出何种阐释, 这会非常有趣味。但前提是, 无需关注宏大的主题, 而是善于选择平常生活的视觉片段, “以小见大”地揭示其深层含义, 言之有物, 逻辑合理就足够了。拓宽他们思考的维度, 加深他们思考的深度, 训练他们的思辨能力, 这是本课题的目的、意义所在。

具体来说, 中学生基于本年龄段的认知会对动漫、电游、海报、涂鸦、电视、电影、摄影、卡通、校服、肖像、颜文字、童年玩具、新闻快照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依据图片、视频资料做出相应的分析阐释, 他们最终得出的研究结论是什么?这是这个课题的研究内容, 希望以此为“视觉文化研究”这门学科, 贡献一点低年龄段的研究成果, 最终得出“视觉文化研究”在中学阶段的独特理论意义和价值所在。并希望最终为中学年龄段学生的心理发展、关注的兴趣点、看世界的方式与方法, 得出一点研究性结论。

二、“高中视觉文化研究课题”的翻转课堂实践:课前部分

翻转课堂 (Flipped classroom) , 又译为翻转教室、颠倒教室, 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2007 年起源于美国, 翻转课堂会先由学生在家中看教师或其他人准备的课程内容, 到学校时, 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作业, 并且进行问题及讨论。由于学生及教师的角色对调, 而在家学习, 在学校完成作业的方式也和传统教学不同, 因此称为“翻转课堂”。

慕课 (MOOC) , 是近几年在教育领域最新涌现出来的一种较大规模的网络在线开放课程, 它将原来课上需要教授的知识, 通过在线微课程放在课前预先进行, 而将原来需要在课后完成的知识内化过程放在课上完成, 并通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来实现的。

笔者利用慕课提供的课堂资料如下:

如果你从事的是“视觉文化研究”, 但却等待牛顿式人物的出现, 这就好比“不仅是在等待一班永远不会到站的火车, 而且根本就是走错了站台。”这说明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及现象, 与自然科学根本不是一回事, 二者也不能用同样的方法。

什么是视觉文化研究呢?

从字面意义上看, 视觉文化研究, 是视觉与文化相结合的一门跨学科研究。

视觉文化研究从它出现伊始就对传统学科界限提出了挑战。近年来更是发展迅猛, 欧美国家著名学院都开设了视觉文化研究的相关专业。许多传统专业领域, 如电影美学、艺术史、社会学、文学和哲学等也都设置了这一新课程。

视觉文化专业的研究对象涵盖了美术史、电影、摄影、广告、设计、插画、新媒体、建筑、公共空间等多种图像领域, 并以此为媒介进行视觉性的哲学探讨。

作为举例示范, 先由教师提出2 个视觉文化的案例, 并加以研究分析。第一个属于生活经验类的分析, 动作文化含义的分析;第二个属于经典美术作品的符号学分析。其中, 前者更贴近我们的日常生活, 更能体现高中阶段视觉文化分析“小中见大”的特点与要求。

1. 案例一:“眨眼”与“挤眼”

眨眼是眼睑不自觉地盖住眼球, 使眼球得到清晰和润滑的动作, 平均3 秒一次。

这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

挤眼则是为了传达某种目的而故意为之。挤眼可以传达多种信息——友谊、共谋 (如:你懂的) 、取笑 (如:调侃) 等。

这是一个社会科学概念。

自然科学概念解释之后就结束了, 社会科学概念不仅要求解释, 还要求以不同的方式来理解, 如:目的、意图、感情, 等。

挤眼动作的语境是个人的、专属的、独一无二的。

例如, 一个敏感多疑的人会将传达友谊的挤眼理解成嘲笑。

2. 案例二:“能指”与“所指”

先看一幅作品:《背叛图像》, 作者:雷尼 · 马格利特, 布面油画, 1928-1929 年“Ceci n’est pas une pipe” ( 法语:这不是一只烟斗) 。

很明显, 这本来就是只烟斗。

同样也很明显, 这是一幅关于烟斗的油画, 不是一只真的烟斗, 它只是表现出一只烟斗的样子。这一道理在“pipe”这个单词上也同样如此。“pipe”并非烟斗本身, 只是可以代表烟斗存在 (或不存在) 的一个单词。

图像和语言均具备表示或伪示世界本真的能力, 马格利特的这幅作品恰好揭示了这个问题。

以上大家看到的所有关于“烟斗”的言语与描述均属于能指 (Signif ier) , 除了一个——那就是马格利特的原话——“Ceci n’est pas une pipe” (这不是一只烟斗) , 如果能抛开“pipe”这个单词 (因为单词本身也属于“能指”) 而言, 马格利特的原意是——“这不是一只烟斗的概念与含义, 所以这不是一只烟斗”, 只有概念与含义才属于所指 (Signif ied) 范畴。

三、“高中视觉文化研究课题”的翻转课堂实践:课上部分

教师引导:相信经过课前的学习, 学生对“视觉文化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结合学期初教师提出的问题, 即希望大家结合自身经验 (即迄今为止的高中生涯阶段及之前的综合经验) , 对诸如动漫、电游、海报、涂鸦、电视、电影、摄影、卡通、校服、肖像、颜文字、童年玩具、新闻快照等, 做出相应的视觉文化分析。相信大部分学生都做了精心的课前准备。

案例:《符号 (表情符号) 在网络聊天中的应用及其视觉文化分析》, 演讲者:孙兆宁 ( 高二12 班) 。

1. 标点符号在聊天中使用所产生的效果

这种不添加任何标点符号的裸奔方式, 其实是最淡定, 也是最让人猜不透的。

在一个问句后面添加一个错误的标点符号, 让人觉得轻浮、随性。

最为稳妥的添加方式, 在正确的地方使用正确的标点符号, 起码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认真的人。

小心翼翼试探性地询问, 一般没有什么急事。

然后我们来看一下, 一个最常见的“哦”字加上不同标点符号后产生的情绪化效果:

一般情况下的聊天, 我们不会为“哦”字配上标点符号, 意味着这只是对话中的一个小停顿, 没必要刻意加入标点符号, 又或者是……你很懒。

加上句号之后的“哦”, 瞬间高冷了好几个“level”, 好可怕!

这是一种兴奋的表达方式, 能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激动情绪, 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带着挑衅的感觉, 后面可以搭配上“然后呢?”或者“怪我咯?”又或许是真的对下文有兴趣, 可以搭配上“说说看?”

波浪号用在这里有点小温馨, 产生一种“萌萌哒地点头”的效果 (语调的波动) 。

答应了, 看来这事不是很乐意哦!

教师点评:网络表情符号的历史沿革网络表情符号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从1982 年被美国人卡耐基 ·梅隆大学研究人工智能的斯科特 · 法尔曼教授在大学的电子公告牌上用“:-) ”这个符号表示笑话, 用“:- (”表示需要严肃对待的问题。这样, 网络使用者就能避免网上交流产生的误解。从此网络表情符号得到了迅速普及和使用。随着今天虚拟世界从广度与深度的拓展中, 网络表情符号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年轻一代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为其深层含义的开掘和推广, 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 使用句点个数的分析

(1) 1 个句点:严肃认真, 高冷或手抖。

(2) 2 个句点:与3 个句点含义基本一致, 使用者一般懒得打第三个句点, 以致养成习惯。

(3) 3 个句点:最常规的使用方式 (某些输入法有现成的“。。。”按键) , 表示“无语了”“无奈”“不确定”“不好意思说了”, 亦表示试探性语气。

(4) 3 个以上:较少使用, 表达极度无语甚至受到惊吓。

3. 颜文字东西方视觉文化差异

与老外的交流过程中, 我们常常发现, 他们总是喜欢用“:-) ”来表示微笑之意, 而亚洲人则喜欢用“^_^”。作为亚洲中国人的你, 是否也觉得“^_^”更能表现你的微笑之意、开心之情呢?请大家思考一下?

结论:面部表情 (非文字语言) 像“世界语”一样, 在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只是眼睛抑或嘴巴这种看似细枝末节的小问题上, 就存在如此显著的差异。由此可见, 熟悉与掌握面部表情在不同族群文化中的差异, 在跨文化交流异常重要, 这将有利于语言不通的人们在交流中回避因各种差异而引起的误解, 推动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

4. 表情符号可以钝化负面情感 (极端情感不适用)

由于表情符号具有夸张、趣味性, 往往对于“愤怒”“悲伤”这类负面情感的表达起阻碍削弱作用, 一个“愤怒”的表情不如一句“我很生气”来的直接, 更不会让接受者神经紧绷。同时它反而会作用于它的发出者, 可能它的发出者本来是想表达些许愤怒的, 然而当他再看一眼自己所发出的这个表情的时候, 心中的愤怒估计也会削减不少。

教师总结:视觉文化研究的以任意视觉图像为研究对象, 表现了对可视世界更全面的探索。高中生身处这个年龄段, 如何理解视觉文化, 对身边的视觉符号做出何种阐释, 这会非常有趣味。刚刚孙兆宁学生的演讲非常精彩, 体现了这门课题原初的要求:无须关注宏大的主题, 而是善于选择平常生活的视觉片段, “以小见大”地揭示其深层含义, 言之有物, 逻辑合理就足够了。希望后面发言的学生在拓宽思考的维度, 加深思考的深度, 加强的思辨能力上, 进一步有所提高。这是本课题的目的、意义所在。

四、教学效果与设计

作为教师, 我们每天都在一堂堂地上课。若仔细分析, 课堂究竟是什么?又包含哪些内在的要素呢?笔者想, 首先, “教师”与“学生”是亘古不变的教与学主体, 而学习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环境、教学效果、课堂氛围、教学反思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元素。但别忘了, 以上要素可不是各自为战的孤立概念, 一堂生动有效的课需要这些要素互为你我、此因彼果地联系在一起的。慕课这一崭新的授课形式, 究其实质, 并没有更改、替换、增删这些教学要素, 但却像孩子们玩过的“华容道”游戏一样, 简单地挪动了几步就出现了豁然开朗的动态局面, 给予一潭死水注入一缕清泉, 也必然会带来课堂教学生态的崭新重建。笔者想, 这是这节课的教学特色之一, 当然这有赖于“翻转课堂”带来的生动给养, 笔者也将进一步探索其无限可能和广阔空间。

同时, 按照教育心理学的固有规律, 而非主观臆断地教学预判, 即按照递进环节抽丝剥茧地向前推进完成教学。笔者在教学设计上尽可能地引入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 如: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迁移理论、布鲁诺的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知识学习理论等。其中, 建构主义理论具体来说, 包含了支架式教学、情境教学、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等方法。

五、结束语

教学反思不但是教学要素之一, 长时间以来, 也已经变成了笔者的教学习惯。反思整体教学的得与失、优与劣, 以及具体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发现不足、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再接再厉。而且要在理论上归纳成文, 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讨。即使不诉诸笔端, 也会用心来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得失, 原因所在, 并及时落实在授课过程、方式、环节上加以改进。具体到本节课, 虽然课前部分备课还算充分, 但自我归纳总结, 教学引导具体互动环节的设计还可以精益求精, 在关键点的递进上还可以做得更精微、更巧妙、更细致。在当今社会大背景的形势下, 视觉文化图像介入生活领域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强, 而美术教育教学的意义就在于对遴选、鉴赏美术作品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的实践、理论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最终贯彻笔者心目中定义的理想的高中美术课的教学理念——“术艺并重、艺文融合、由眼抵心、籍艺塑人”。

摘要:翻转课堂实践由课前部分的案例分析, 课中教师引导、学生代表精彩演讲等部分共同架构。对于中学生来说, 无需关注宏大的主题, 而是选择平常生活的视觉片段, “以小见大”地揭示其深层含义, 言之有物, 逻辑合理即可。同时, 结合教育领域最新涌现出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慕课, 通过翻转课堂重建崭新的课堂教学生态环境, 拓宽学生思考的维度, 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 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视觉文化,翻转课堂,跨学科,能指与所指,表情符号

参考文献

高中地理课题研究报告 篇8

关键词:高中生物;合作;兴趣;思维

近年来我们学校多次举行“研究性课题”的讨论和实施方案,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高一高二年级各学科都确定了研究性课题,学生都踊跃参与到这一行动中。本人就此谈谈生物“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和一些想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生物必修本中有“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选修本中有“调查生物工程制品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情况”等10个课题。新大纲要求“教师要在课题研究活动中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尤其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和“这些课题要求学生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有些课题要在教师的适当指导下完成”。由于学校基础条件较差,又是刚开始使用新教材,因而每个课题的研究活动均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我校在开展“研究性课题”教学中,要求教师制订几个课题以供学生选择,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课题大多只有一个课题名称,而学生的课业负担已经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时间不能得到充分保证。为此在研究性课题——“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教学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细化、确定研究题目

新教材中的研究性课题,涉及面较广,应首先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联系当时、当地的实际条件,引导学生尽量地细化题目,选择确定一个较小的适合自己的子课题具体进行研究。例如,“实验设计,观察生长素或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可引导学生先将其细化为“萘乙酸(NAA)对苹果(梨、杨、柳等)插条生根的影响”等若干个子课题,然后再指导学生结合具体实际(材料的选取、器材的准备、药品的配制、时间场地、方式方法等)选定具体的研究方向,突出各自的特点。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应注意协调学生活动的全面性,即有尽量多的研究方向、尽量多的子课题。

二、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

题目确定后,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是否有一个科学、详细的实施方案。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题目,即所确定的较小范围的有具体方向的研究课题;目的,即通过活动要明确的问题,掌握的方法和提高的能力;理论依据,包括实验原理、假设、预期结果等;材料,包括时间、范围、内容、场地、仪器、药品等;方法、步骤,指采用的具体方法,活动的具体步骤,研究的主要方面,记录的主要素材(现象、数据)等等;结果结论,根据对素材的整理分析、推断而形成的科学、系统、确切、理性的结果结论。

下面是一个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实验设计案例:

实验题目:2,4-D对菊花花芽分化的影响。

实验原理:2,4-D对菊花花芽分化有抑制作用(假设),能延迟菊花的开花时间(预期结果)。

目的要求:学会设计实验的一般方法,学会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的方法,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巩固理论知识。

实验器材:盆栽菊花(5组,每组2盆~3盆)、2,4-D母液、小喷雾器、移液管、烧杯等。

实验步骤:

a.配制浓度分别为0.01mg·L-1、0.1mg·L-1、1mg·L-1、5mg·L-1的2,4-D溶液。

b.选取5组盆栽菊花(每组2盆~3盆)编号,放置在光照、通风、水分、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相同环境下管理。

c.分别用配制好的4种不同浓度的2,4-D溶液喷洒编号1组~4组菊花的植株(第5组作为对照组)

d.实验记录:定期观察、测量、记录菊花的发育情况。

e.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现象的可靠性(出现误差的原因);绘出浓度与时间的函数图表;分析2,4-D浓度与花芽分化时间的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写出实验报告。

思考题:用2,4-D处理菊花植株对花蕾大小、植株的大小是否有影响。

注意,在指导学生制订方案的实施过程中应提醒学生:科学性,即严密的理论依据,严格的操作过程、步骤;可行性,即切合自己实际,简单可行,效果明显;创新性,即突出自己的特点,有创新意识。

三、总结、交流研究成果

本阶段是整个活动过程的高峰和重点,也是我们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可分两步走:一是归类整理,即把每位学生或小组的活动成果、报告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归类。二是总结交流,对本次活动中有创新意识的、方法科学、可行性强的、预期效果显著的、环节齐全、步骤严格等代表性的题目,单独整理撰写出详细的研究报告,形成典型材料或案例,采取展示会、答辩会、报告会等各种方式在全体同学中交流,也借此激发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研究性学习,是以独立或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体验和研究探索为基本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归宿的活动课程。从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看,它具有如下优点:

1.研究性学习实现了知识、能力、态度的三位一体

参加任何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活动,都需要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和发展多种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合作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在研究性学习的体验中,给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的影响是深刻而长远的。

2.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

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只有方法对头,才有可能顺利完成任务。从收集信息到信息收集后的处理和分析,从调查研究到研究报告的撰写,从设计实验到实验实施和实验结果的分析,都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研究性学习强调的是过程和方法,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和亲身体验中,逐步掌握学习和研究的方法。

3.研究性学习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台阶

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形成,还能让学生学会互相尊重、互相合作、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让自己的个性得到充分和全面的发展。

四、在“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1.认识不到位

在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下,社会评价学校、学校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都以学生学习的结果——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这种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2.时间得不到保证

研究性学习从课题的选择,到调查研究、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总结交流,周期较长。而现行的教学内容偏多,教师的工作量和学生的课业负担偏重,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得不到保证。即使实施,也往往流于形式,或有始无终。

3.能力差距大

受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制约,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机会少,以致于学生形成的能力不能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五、研究性学习,作为新课程计划中的必修内容,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它

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起步阶段,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观念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合力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教育无限发展的空间。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出发,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做好组织和具体的指导工作。

2.掌握方法为研究性学习铺路架桥

在研究性学习实施之前,要进行方法论的指导,降低操作的难度。教师可就处理信息的方法、实验设计程序、如何开展社会调查、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的格式等,开设专题讲座,增强可操作性。

3.理顺关系,使研究性学习和谐发展

首先,要定位好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师生角色。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评价者,是配角。学生是策划者、操作者、自我评价者,是主角。要突出自我,探索研究,呼唤创新。其次,协调好主、客观因素。

4.总结经验,让研究性学习螺旋式上升

在每次研究性学习实施后,师生要及时总结。总结是评价的基础,总结是为了开拓未来。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后,总结出的成功的做法和经验并转化为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技能,一些不成熟的做法也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教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1):28-49.

[2]创新课时训练:生物.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3(1):57-89.

上一篇:学生如何亲其师信其道下一篇:会计学研究生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