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金融业务的心得(共7篇)
做金融业务的心得 篇1
我作为一个新的管理人员,我一定要取其精华,努力学习,真正领会企业服务理念,并在日常工作细节上认真对待,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人员,还希望各位前辈和领导能给予更多的指导。
以效益为目标,抓好销售工作
2、客源结构扩展。酒店在原有协议单位、上门散客、国际卡等自然销售渠道的基础上,拓展增加了团队房、网络订房等渠道,并按各渠道客源应占酒店总客源的比例,相应地按比例分解指标。这样,下达给销售员的指标才有据可依,分解指标合理,能促进销售业绩的提升,进而能使酒店下达的经营指标如期完成。
3、餐、房提成奖励。根据本酒店市场定位的特色,以接待协议单位商务客人、上门散客和国际卡客人为主,以网络订房、团队房等为辅的营销策略,制定了对销售部人员按高出每月销售指标后给予以一定比例提成的奖励。这一奖励政策,极大地调动了销售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增强了服务意识。
4、投诉处理。销售部直接服务客人,也是客人咨询问题、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投诉不满等较为集中的地方。本着“宾客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销售部接待并妥善处理宾客的大大小小的投诉,为酒店减少了经济损失,争取了较多的酒店回头客。此外,销售部按酒店领导的要求,开始从被动销售到主动销售、从无序工作到有序工作,直接赢得了销售业绩的显著回升。
做金融业务员心得范文
做金融业务的心得 篇2
互联网金融 (ITFIN) 也就是将互联网应用技术和金融业务结合, 在网络平台上实现功能化金融业务, 创建服务体系。我国互联网金融格局主要是由传统的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两部分构成, 前者主要指在传统金融业务基础上的互联网创新及电商化经营, APP软件等, 后者主要指使用网络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P2P、手机理财APP, 及类似支付宝的第三方支付。
首先, 在用户方面, 互联网金融的业务使用者规模不断增加, 尤其是小型或者微型的企业和零售业务, 充分运用互联网金融谋求发展, 据统计, 2011你那网上银行交易金额达到781万亿元, 用户注册有4.34亿, 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其次, 运作成本低,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资金供求双方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中介, 省去了交易的成本, 在垄断方面没有利润可寻, 他们可以直接通过网络自行交易, 这样既可以节省运营成本又可以让使用者在透明的状态下交易, 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第三, 互联网金融业务有一定的风险, 中国相应的信用体系及法律不完善, 较低的借贷门槛准入, 为不法分子的入侵提供了便利, 此外, 网络本身就存在风险, 网络金融犯罪也是层出不穷, 使用者的财产安全可能会受到威胁。
二、互联网金融业务对银行金融体系的影响
(一) 对央行的影响
央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 是国家等级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组织机构, 特别是在货币体系角度来看, 央行有着独一无二的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的权利, 且对其它金融机构有着监管的权利。首先, 央行受到互联网金融业务影响的主要方面也是在货币体系上, 互联网金融业务推动了电子货币的使用, 这样会限制一定的交易和投机行为, 进而冲击到整个货币体系, 尤其在货币乘数方面更明显。其次, 在社会融资数据方面。央行把融资数据作为实施宏观调控的有效指标, 这样能够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然而, 传统的数据统计不没有计算互联网业务的融资规模, 这样就导致数据指标不准确。再次, 金融产品或者是收益的利率, 一般比银行的利率高, 然而,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使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势在必行。除此之外,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很多高收益项目出现, 对一些资金的流向和规模很难进行监测, 势必会影响到央行的宏观调控效果。
(二) 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
传统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主要的业务是存贷款, 低利率吸收公众、企业等的存款, 再以较高的利率贷出是主要的运作方式, 中间的差价就是所得利润, 起着调节经济、创造信用的功能, 是整个金融体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然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中介作用, 特别是在存贷款的金额方面。例如, 现在很多的存贷款业务都运用互联网金融业务的P2P模式, 取代了商业银行在存贷款方面的地位, 弱化了商业银行的价值, 这种虚拟的互联网运作模式缩小了商业银行存在空间, 势必造成冲击。
(三) 对金融监管方面的影响
金融监管主要是指国家政府通过指定的机构, 例如, 央行, 规范或者限定金融交易的行为, 属于政府规制的行为。定期对金融机构监督和检查, 确保其健康稳健的运行,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业的风险, 规范存借贷行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 而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及时更新, 这样必然限制金融监管作用的发挥, 可靠性得不到保障, 监管难度增加。主要表现在, 相关的金融监管的法律的滞后性, 不能很好的规范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监管不当的问题经常出现;在技术层面上, 对传统银行金融体系的监管方式不适用与互联网金融业务, 这种不匹配性导致乱象出现;金融监管界限模糊, 没有明确的监管界限划分, 很难对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有效监管。
三、银行金融体系的应对策略
(一) 提高央行的宏观调控水平
面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央行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 积极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不断深化金融改革, 运用货币政策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提高央行的业务操作水平, 相应的财政部门的财政政策也要跟上, 在面临胡亮网金融业务发展的形势时, 央行应该确保自身的可靠性, 把握好经济发展命脉, 加强宏观调控。
(二) 传统商业银行应该加大创新
首先, 面临业务冲击, 商业银行应该站在经济形势的前沿, 加强自身银行业务的创新优化, 增强竞争方式的灵活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群开发不同的业务, 改革和推出金融新产品, 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其次, 商业银行还可以改变业务经营模式, 调整战略规划, 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挖掘新的服务内容, 和第三方支付机构建立密切合作, 实现网上的投资理财, 还可以进行企业重组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冲击。第三, 商业银行也可以开发支付平台, 借助互联网, 开发交易平台, 在进驻电子商务市场时, 商业银行可以开发手机网上银行业务, 抢占移动支付的空间, 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此外, 商业银行加强和电子商务的结合, 能够有效拓宽金融服务范围, 运用各种服务手段, 满足客户的需求。
(三) 维护好基础数据, 立足专业领域, 提高服务质量
第一,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客户群体和交易信息逐渐庞大, 然而这些信息和客户的挖掘仍然是以清晰、完备的基础信息为依靠, 因此, 银行金融体系仍然要以基础数据开发为重, 确保信息的增值, 这样也能够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优势在于交易不受人群和数额规模的限制, 人人都能互联, 而且网上交易具有实时性和公开性, 获得客户信任, 银行金童体系也可以根据这一优势, 提高服务质量和透明度, 降低银行交易的成本, 对于数额规模不大的散户也要认真对待, 获得信任, 增强客户黏性, 再次基础上还可以深度开发客户资源, 宣传理财知识。
第三, 现在很多的银行也开始利用互联网, 加强投资, 建立自己的电商平台, 但是如果每个银行都开发出一项像淘宝那样的电商业务, 必然会带来资源浪费, 不利于提高管理, 因此, 银行根据自身情况立足专业的领域, 发展特色业务, 创新开发更多精专的业务, 避免广撒网, 乱投资, 提高在同行的竞争力。
(四)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带来很多问题, 也存在金融风险, 为了净化其运行环境, 需要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加强监督和控制。第一, 建立以监管当局、内控制度和行业自律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监管组织体系, 加强金融监管法律的完善程度, 根据和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的特点, 完善监管机制, 确保金融业务的合法性。第二, 在监管的技术手段上加强创新, 运用网络技术, 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全面监管, 避免这一领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第三, 与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合作,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弱化了国界的限制, 在互联网上, 金融体系的开放性特征明显, 很多国际业务也如火如荼的开展, 所以, 我国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 加强协调和合作, 一方面这是我国大国形象树立的必然要求, 另一方面, 国际上的金融监管也在起步阶段, 我国及早参与, 可以争取主动权, 维护自身的利益。
四、结语
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发展, 冲击着银行金融体系的经营模式, 服务内容及宏观调控的思维方式, 同时, 也给金融行业的发展带来活力, 这就需要银行金融体系正确对待,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全面分析互联网金融业务给央行、商业银行及金融监管体系等方面带来的问题, 提高央行的宏观调控力度, 加大商业银行创新力度,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立足专业领域, 发展特色业务, 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增强经济活力。
金融ic卡业务培训心得 篇3
根据人民银行的要求,规模较小的中小银行也应积极行动起来,把金融IC卡的受理、发卡工作提上议事日程。
一、金融IC卡应用现状分析
1. 业务方面
目前,国内工、农、中、建、交等大型商业银行都发行了金融IC卡,如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商银行”)几年前就发行了基于E M V 标准和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而规模较小的中小型商业银行的IC卡业务进展缓慢,很少发行金融IC卡,银行工作人员对IC卡业务知识的掌握也不全面,缺少IC卡业务经验。
2.技术方面
目前,中小商业银行信息系统正在建设过程当中,一些中小银行因为对发展IC业务没有迫切要求,也就没有建立IC卡业务管理系统,对IC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有效规划,对IC卡技术与应用标准研究缺乏深度。
3.人员技能方面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小银行从总行到分支行,熟悉磁条卡业务运营管理的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非常多,但全面掌握金融IC卡应用管理的业务和科技人员相对缺乏。
4.IC卡产品开发方面
近年来,国际上IC卡技术飞速发展,IC卡应用广泛且深入。但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国内I C卡技术的引进和产品开发较为迟缓,只有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较早涉足了金融IC卡业务,发行了基于E M V 标准和P B O C2.0标准的双界面接触式I C 借记卡和信用卡,而中小银行则很少涉及IC 卡应用。
5.IC卡受理终端方面
目前,国内磁条卡受理环境日趋完善,但是,由于IC卡对机具技术要求较高,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导致IC卡终端投放缓慢,能够受理IC卡的A T M、P O S 数量还相当有限。
二、中小银行推广IC卡应用举措
1.制定IC卡业务发展规划
中小银行应依据人民银行要求,积极行动起来,制定IC卡业务发展规划, 成立IC卡业务与技术小组, 认真学习有关IC卡业务运营管理知识、E M V 标准、PBOC2.0 标准和IC 卡应用技术,向IC卡业务先进银行学习,全面熟悉掌握IC卡业务运营管理方法。
2.制定IC卡业务操作规范
中小银行在制定IC卡业务发展规划、建设和改造IC卡业务管理系统、进行IC卡终端改造的同时,要不断完善现有的银行卡制度,增加金融IC卡收单、资金清算、授权控制、脱机处理、制卡、换卡、密钥管理等一系列业务操作规范,明确分支行岗位职责和业务操作流程,为IC卡业务发展建章立制,保驾护航。
3.建立和优化计算机系统
还没有建立IC卡业务管理系统的中小银行,应尽快开发投入使用IC卡业务管理系统, 使其能够受理和发行符合E M V 标准、PBOC2.0标准的IC卡;已经发行IC卡的中小银行,应做好I C卡信息系统设计开发、测试、改造和推广应用工作,改造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增加主机系统中金融IC卡标准密钥和报文信息的处理、本行及跨行资金清算、批量及联机交易的修改等功能;二是加强与国际银行卡组织及发卡机构的清算处理能力;三是加速金卡前置、A T M、P O S、圈提、圈存、自助终端等外围电子服务渠道的修改;四是网点柜面交易要配备读卡器,要能够脱机和联机处理IC 卡交易;五是改造打卡程序和打卡机,使其能够制出符合标准的IC 卡等。
4.积极发行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
1 9 9 3 年, E u r o p a y 、Ma s t e r Ca r d 和Vi s a 三大国际银行卡组织共同制定了芯片卡规范,即E M V 规范,之后相继颁布了3.1.1 版本(EMV96)和4.0 版本(EMV)。在EMV 规范的基础上,中国人民银行于20__年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 C)卡规范(2.0)版》,即PBOC2.0 标准,20__年中国人民银行又颁布了《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 C)卡规范》(20__年版),标志着我国金融IC卡应用已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在此背景下,中小银行也应该积极发行符合PBOC2.0 标准的金融IC 卡。
5.逐步用IC卡取代磁条卡
目前,国内多家商业银行发行了符合PBOC2.0标准的金融I C借记卡、贷记卡,市场上已有部分受理IC卡的P O S 终端和A T M、查询补登机以及IC卡圈提、圈存设备,银联与各家商业银行共同努力,使得金融IC卡受理环境正在逐步得到改善。按照人民银行的计划,20__年底前完成P O S 终端的IC卡改造,20__年12 月底完成A T M 的改造。因此,现阶段磁条卡和IC卡还要并行使用,以配合受理IC 卡的POS 和ATM 等设备的改造进度,从而逐步用IC卡取代磁条卡。
6.加强IC卡应用研究
第一,做好银行卡从单一应用向多领域应用、跨行业整合应用的过渡工作。IC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可以一卡多用,避免了磁条卡每个应用领域需要发一张卡的弊端。因此,商业银行在发行金融IC卡时,可以把消费、本异地跨行存取现、转账等金融应用与交通、校园、社保、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整合在一张IC卡上,从而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投资,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二,要做好手机移动支付应用的研究。手机移动用户只要将具有信用卡或借记卡功能的手机智能卡安装到手机上,就可以用手机进行支付结算,还可以进行A T M 取款等操作。20__年6 月,工商银行、中国联通、中国银联、深圳市政府共同举行“牡丹联通信用卡暨手机信用卡快速支付业务发布仪式”,推出了全国首张手机SIM 卡+PBOC2.0 信用卡,拉开了手机移动支付的金融应用序幕。可以说,在不久的将来,手机信用卡、手机借记卡等非接触式移动支付工具有望取代现在的银行卡,真正成为人们能够随身携带的银行。
7.做好IC卡业务培训和推广宣传
做金融业务的心得 篇4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概念
衍生金融工具又称衍生工具, 是指其价值随某些因素变动而变动, 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很少净投资, 以及在未来某一时期结算而形成的工具。衍生金融工具一般是以合同或协议、协约的形式存在的。一般称的衍生金融工具主要是指衍生金融资产, 是指以货币、债券、股票等基本金融工具为基础而创新出来的金融工具, 它以另一些金融工具的存在为前提, 以这些金融工具为买卖对象, 价格也由这些金融工具决定。具体而言, 衍生金融工具包括远期合约、期货合约、互换合约或期权合约, 或具有相似特征的其他金融工具。其具有几下特征: (1) 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随着特定利率、金融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 (2) 跨期性, 或称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金融衍生工具是交易双方通过对利率、汇率、股价等因素变动趋势的预测, 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按照一定条件进行交易或选择是否交易的合约。 (3) 杠杆特征。不需要初始净投资或很少净投资, 能体现出以小博大的杠杆特征。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一般只需要支付少量的保证金或权利金就可签订远期大额合约或互换不同的金融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的杠杆效应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它的高投机性和高风险性。
(二) 商品期货的概念
商品期货是指买卖双方只需支付定金, 通过商品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方式达成协议, 买进或卖出标准数量的商品合约, 这种期货合约已是商品交易所规定的标准化契约, 通常期货交易并不涉及实物所有权的转移。只是转嫁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商品期货的种类包括金属期货、农产品期货、能源期货等。商品期货合约具备衍生金融工具的三大特征: (1) 期货合约的价格随着期货市场的竞价变动而变动; (2) 商品期货合约要求支付定金, 合约交易结束后定金收回, 不需要净投资; (3) 在将来的一定时间于固定的地点进行结算 (平仓) , 并且时间落实到商品期货合约内容里。
二、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原则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时间
当企业成为衍生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 应当确认一项衍生金融工具的增加。据此确认条件, 企业应当将衍生金融工具合同形成的权利或义务, 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并予以计量。但是, 如果衍生金融工具涉及的金融资产转移或产生衍生金融工具的合同权利或义务终止, 则不应将其确认或应当终止确认该项衍生金融工具。对于商品期货, 当在期货市场里支付定金买进或卖出合约时, 就要确认衍生金融工具的增加。
(二) 衍生金融工具计量的原则
衍生金融工具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 是参与市场交易的理智双方充分考虑了市场的信息后所达成的共识, 这种达成共识的市场交易价格即为公允价值。因此, 公允价值实际上是与公平市场的交易价格相一致的, 可以将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商品期货的计量价值是期货市场公开竞价形成的, 来自于公平交易的市场。
三、衍生金融工具的账户设置和账务处理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账户设置
为了加强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 考虑此类业务的特殊性以及账户、账簿设置与管理的成本效应原则, 新会计准则里增设了专门的账户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根据新会计准则的要求, 企业应该设置“衍生工具”账户核算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衍生工具”相对于基础会计或财务会计中的账户来讲, 不是很常见, 属于共同类账户, 即既能反映资产也能反映负债, 既可以当资产账户用, 也可以当负债账户用。日常核算中按照衍生金融工具的内容设立明细账。如衍生工具-期货合约。本文以衍生金融资产为例, 即以投资商品期货合约方为例。由此其账户结构为:
为了记录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对当期财务成果的影响, 设立“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 损益类账户, 核算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以期货合约为例: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
衍生金融工具的核算按照时间点分为三个模块: (1)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确认的账务处理:衍生金融工具增加时, 按其公允价值确认“衍生工具”的增加, 类似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 投资时发生的交易费用, 计入“投资收益”, 同时按支付的款项减少货币资金相关账户。 (2)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负债表日的账务处理:资产负债表日按照衍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调整“衍生工具”账户的账面价值, 同时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3) 处置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根据实际收到的款项增加货币资金相关账户, 按衍生工具的账面价值贷记“衍生工具”账户, 差额确认“投资收益”, 同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下面以商品期货合约为例, 具体介绍衍生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
[例]2010年2月1日, 黄海公司投入某期货公司100万元, 进行期货合约交易。2月6日买入合约一张, 单价为1600元, 数量为150吨, 应付保证金15600元。2月底该期货合约单价上涨至1610元, 3月底该合约单价上涨至1615元, 4月15日公司按照单价1620元卖出平仓。
商品期货合约的投资要求在一定的期货市场里, 与买卖股票一样的也需要在期货市场里开户, 存入保证金, 投资期间以保证金账户进行结算。期货交易通常并不涉及实物所有权的转移, 只是转嫁与这种所有权有关的由于商品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核算会计分录如下:
(1) 黄海公司于某期货公司开户, 存入保证金额
借:其他货币资金——存出保证金100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00
(2) 购买合约, 支付合约商品金额6.5%的保证金
借:衍生工具——期货合约156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存出保证金15600
(3) 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
2010年2月底, 期货合约公允价值上升,
借:衍生工具——期货合约150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1500
2010年3月底, 期货合约公允价值再次上升,
借:衍生工具——期货合约750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750
(4) 2010年4月15日, 卖出合约, 收回保证金, 确认投机收益:
借:存出保证金——某期货公司18600
贷:衍生工具——期货合约17850
投资收益750
同时结转“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入“投资收益”: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250
贷:投资收益2250
这样, “投资收益”账户发生额为3000元 (2250+750) , 正好为初始的公允价值与处置时公允价值的差额 (1620×150-1600×150) , 即为本次投资的投资总收益。
四、衍生金融工具的披露
我国对衍生金融工具披露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 (CAS37) 之中。根据相关内容, 企业应当披露下列和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内容: (1) 编制财务报表时对衍生金融工具所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计量基础等信息。 (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 当然包括了衍生金融工具所形成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 (3) 对于不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的金融资产转移, 企业应当披露下列信息: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性质;仍保留的与所有权有关的风险和报酬的性质;继续确认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 披露所转移金融资产账面价值和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继续涉入所转移金融资产的, 披露所转移金融资产整体的账面价值, 继续确认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相关负债的账面价值。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译:《国际会计准则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会计研究》1999年第6、7期。
做金融业务的心得 篇5
一、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的特殊性
金融业务档案是金融企业经营活动发生与查考的原始依据, 是其业务活动及服务过程中形成的真实记录,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金融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形成的档案, 比如财务会计档案、审计档案等;另一部分是与客户业务往来形成的档案, 比如信贷档案、保险业务客户资料、证券业务客户档案等。由于金融业务的特殊性, 其档案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1) 档案数量庞大。一方面, 金融业只要有业务发生必然产生相应的档案资料, 尤其是近年来金融企业业务的拓展较快, 产生了大量的档案沉淀;另一方面, 由于金融行业档案管理的特殊要求, 虽然部分档案已采取了影像化、信息数字化的处理, 但是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安全, 纸制凭证仍需归档保存, 即档案“双套”制管理, 这也是庞大的档案库存的主要原因[1]21。 (2) 档案保管期限长。金融机构的业务档案是权利、义务和法定责任的依据, 因此需要相当长时间的保管期。比如人寿保险机构开展业务及服务过程中的契约、理赔、保全等资料保管期限甚至需超过投保人的寿限。 (3) 档案具有高度专业性。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形成的业务档案既包括一般企业业务档案的内容, 又具有反映了货币和信用关系的特殊内容, 期间牵涉复杂的法律关系。
二、加强金融业务档案“出口”管理的必要性
1. 降低金融企业的档案管理成本。
目前金融企业应对日益膨胀的金融业务档案问题, 普遍采取的主要方式是自建、租赁档案库房。而金融机构大多地处市区中心地段, 寸土寸金, 加之专业的档案管理硬件设施的投入, 如:中心控制室、机房及高容量的服务器、数据库实时备份磁带库及档案查阅室、专用空调系统等等必须一应俱全, 才能达到档案库房所具备的基本存储条件, 投资相当昂贵。因此, 建立健全业务档案销毁制度或通过专业的外包机构管理业务档案, 实现优化的“出口”管理是困境下的唯一出路。
2. 提升金融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在面对与日俱增的业务档案的情况下, 金融企业大多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 造成档案管理分散, 每日产生的合同及单据, 由生成部门在法律规定的实效期内保存, 一方面造成巨大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各部门间各自为政, 信息资源难以有效利用, 导致资源浪费。因此, 选择有资质的专业化、市场化的档案外包服务中介机构, 可使金融企业降低管理费用的同时, 提高档案资源的综合贡献率。
3. 有助于金融机构实现完善的灾难备份。
灾难瞬息万变, 评估与防范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至关重要[2]17。为应对小概率灾难事件的发生, 保证档案业务工作的连续, 档案存放的服务外包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方案。如纽约交易所在1993年经历了世贸中心车库爆炸案后, 就吸取教训制订了灾难恢复系统 (BCP) 计划, 使其在“9·11”事件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 迅速在长岛恢复了交易。而在当时能快速恢复办公的其他公司大多也是做了异地灾难备份的, 相反则大多倒闭。
三、金融档案“出口”管理的制约因素
1. 金融外包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尚待完善。
由于我国的档案外包行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 因此还没有推出对其加强监管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其行为, 虽然银监会于2012年10月对商业银行下发了一份《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理指引 (征求意见稿) 》, 但这仅是针对商业银行的服务外包业务风险而制定的, 只涉及部分金融档案的外包业务及监管。档案外包提供商和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基本上是靠双方制定的合同来约束, 其委托与受托方的权利义务不能明晰。而民间针对金融服务的监管机构如行业协会等组织, 虽在部分城市相继成立, 但也仅仅局限于监管金融的服务外包业务, 而细化到档案管理的外包, 也只是其内容的一小部分, 对档案外包企业运作的监管意义仍较小。因此档案外包行业无论从市场准入, 还是从业人员资质约定还存在混乱局面, 其中若涉及商业秘密、客户信息的保密等敏感信息, 如果服务外包商信息泄露, 即金融机构非公开数据被服务提供商非法获得或泄露, 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 档案销毁缺乏制度保障。
金融机构的业务档案与其他档案一样也应符合生命周期的规律, 保管期满就应当鉴定销毁。然而由于金融档案的特殊性, 对海量的档案进行分类、整理、鉴定、销毁需要很强的专业与法律知识及制度保障才能厘清档案的保管与销毁标准。需要档案管理人员既懂得相关的金融知识, 又要懂得相关的金融法规, 还要有非常强烈的责任心, 加之传统的档案管理与档案生成脱节, 一旦销毁, 在未来的企业及客户权益的保障及打击经济犯罪上都处于不利的地位, 因而金融机构一直以来都持审慎态度, 部门之间怕承担责任, 干脆多多益善, 因此档案销毁根本无制度保障, “出口”不畅, 造成金融机构综合管理效率低下。
3. 金融业务档案外包的服务企业数量少, 业务发展不平衡。
据国际外包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世界五百强企业中采用了档案外包服务管理档案资料的占85%以上, 而这一服务在我国的企业中还不到5%, 金融机构的档案外包业务占比与执行额更是刚刚起步[3]78。从目前国内现有约150多家档案外包服务企业的分布看, 仍存在诸多不足:首先, 金融外包企业地区分布不均衡。这些企业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 而许多二、三线城市的金融机构也同样面临着金融业务档案的膨胀问题。其次, 外包企业的业务范围不够广泛。目前开展档案外包管理的企业原来很多是IT企业, 其主要业务是从事档案数字化管理, 内容主要包括档案扫描和检索, 而开展高端档案咨询和专业寄存业务的服务提供企业非常少[4]13。这主要是由于档案咨询业务常常涉及档案的法律归属和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壁垒高, 既要求熟悉金融业务又要具备严谨的法律知识, 即要有良好职业操守, 保证档案管理过程中的严密性和防止客户个人信息的外泄。而寄存业务由于场地与资金投入都有较高的门槛儿, 前期投入高, 相对风险较大, 因而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四、加强金融企业业务档案“出口”管理的对策
1. 构建完善的、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金融与外包行业法律、法规与发展规则。
第一, 以《档案法》为依据, 细化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各行业的档案管理准则, 由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 制定不同的档案鉴定与销毁的制度规范, 明确鉴定档案销毁处置的方法, 使档案销毁工作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第二, 出台档案外包行业的相关法规, 从行业准入、寄存与咨询的权利与义务界定都有明确的法律条文, 规范档案外包企业的行为, 打消金融企业对档案外包的疑虑, 使金融行业档案的法律归属和知识产权问题都有相关的法律保障。第三, 积极组织与倡导由相关企业与组织成立档案管理的外包行业协会, 制定行业认证和管理的操作办法, 制定行业发展的规则标准, 引导档案外包行业规范和可持续的发展。
2. 构建完善的“前端控制, 全程管理”的管理体制。
首先, 建立金融机构各系统业务档案的“出口”标准, 并将标准向前延伸至“入口”。各金融企业当从档案的生成源头即明确原始资料的归档种类、保管期限、历史价值, 做好标识, 进而形成流转与保管过程的不同疏导渠道, 以减少日后查找的纰漏及工作量。总之, 要将档案鉴定的规则和标准进行全过程的实施贯彻, 最终保证金融业务档案从生成、流转、保管、利用到“出口”的全程制度化。其次, 对于现有存量档案仍然要厘清外包及销毁标准, 集中定期逐年外包及销毁。对于存量档案的管理最重要的是判断档案的业务价值及历史价值, 尤其是对于销毁的档案, 需加强部门联动, 明确职责边界的同时给予档案管理部门尽职免责的政策支持。再次, 对金融机构档案管理人员开展鉴定销毁的操作培训, 提高档案人员档案鉴定的工作能力;对金融外包机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以提升外包机构人员综合素质。
3. 以现存金融档案外包机构为依托, 逐步建成综合性的“金融档案外包产业基地”。
由于中国金融档案外包市场发展的时间还较短, 该行业的发展也不够规范, 因而被认知、接受还将经历一个较为漫长时期, 虽然市场资源丰富, 但形成一个真正有活力的产业, 任务还是较为艰巨的。未来应借鉴国外金融机构档案管理的先进经验, 以现有的金融服务外包企业为基础, 全面拓展其业务领域及范围, 增加诸如档案缩微、新型载体档案的管理、全文数字化处理灾难备份等多项高端档案管理业务品种, 多层次发展金融档案外包业务, 最终创建专业化、市场化的高端档案外包管理的品牌企业[4]15。并在此类品牌企业的示范作用下在几大区域性的金融中心逐步建成综合性的“金融档案外包产业基地”, 为地区金融业发展提供优质的“生态环境”, 真正实现成为客户文档的“延伸仓库”及异地灾难备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忆庆.银行业务档案胀库问题的影响、原因及对策[J].上海档案, 2012 (1) .
[2]唐跃进.数字档案信息存储与灾难恢复研究[J].档案学通讯, 2011 (2) .
[3]刘莉, 吴绒, 李楠.金融外包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做金融业务的心得 篇6
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是针对居民个人的收入、消费、理财、投资经营进行的金融服务。研究创新问题, 我们必须从现实入手,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才能为创新产品和创新经营的开发和研究奠定基础。
1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1.1 社会环境。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 我国居民个人的社会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个人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 截止2009年底北京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为26738元 (京)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56328元) , 上海地区人均工资水平为28838元 (沪)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008年56565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9) , 2009年末,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26.5万亿元。收入的提高带来居民个人消费结构及方式的变化, 人们开始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突出体现就是金融产品的保值升值同时还得有个性。这表明居民金融资产在数量、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 社会财富格局的改变进一步引发了市场对个人金融业务的需求。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 商业银行为居民提供的相应服务差距还很大, 远不能适应人们的需要。
1.2 体制政策。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是制约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我国至今没有完善的居民个人信用体系, 在进行个人金融业务时, 个人信用信息对商业银行的决策很重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与居民之间缺乏互信机制, 银行与居民个人在收入与信用方面的信息严重不对称, 例如, 为开辟信用卡市场, 各家商业银行竞相降低门槛, 为居民办理信用卡, 尤为甚者有的竟把业务办到了学校, 让一些没有收入来源的学生成为持卡者, 造成很坏的社会影响, 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自然也引起了社会对商业银行经营能力的方式的怀疑。我国一直实行的是统一的利率政策, 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的价格方面没有更多的决定权, 在产品的设计及营销方式上也基本是大同小异, 跟多的是关注对个人的消费信贷, 而忽视金融服务在居民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1.3 市场环境
目前, 我国商业银行所开展的个人金融业务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差距还是很大的。首先, 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单一、规模有限。目前我国对个人金融业务主要体现在储蓄形式和住房及高档消费品的信贷服务上, 缺少个性特点, 无法满足多元化的需求, 信贷规模有限, 信贷的约束条件也很高, 致使居民消费信贷的规模难有大的突破;其次, 营销体系不健全, 售后服务不到位。随着电子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的应用, 个人金融产品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 需要通过具体形象的演示才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和接受。商业银行往往由于宣传方式及营销手段的落后, 使银行推出的新产品无人问津;再次, 技术手段落后, 电子化及网络化程度低, 以及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限制等, 都在制约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发展。
从以上的现状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需要产品的创新和营销制度的创新, 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2 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产品创新及营销制度创新的几点看法
借鉴发达国家银行发展个人金融业务的经验, 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状况, 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拓展个人金融业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经营战略。金融体制改革实施已经有20多年,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已经具备很强的现实条件, 个人金融业务成为银行主要业务之一。因此, 商业银行必须充分认识个人金融业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转换经营观念, 调整经营战略, 真正把个人金融业务当作主要业务来抓, 将信贷投放由支持生产为主转变为支持生产与消费并重, 把服务对象由企业为主转变为企业与消费者个人并重, 并尽快改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 树立以个人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 认真研究个人金融业务的运行规律和特点, 科学设计个人金融业务的运作模式及所采用的手段, 使个人金融业务朝着健康、高效的轨道发展。
第二, 加强个人金融业务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改进现有服务品种, 完善功能, 使其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如以银行卡为载体, 对已有的个人金融业务品种、功能进行整合、完善, 借助多功能银行卡推动个人消费、外汇、证券、保险、基金、债券、代理收付、消费信贷等各种个人金融业务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 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长期的支持。
第三, 运用高新技术, 加快网络化进程。近年来, 我国银行的电子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对个人客户所提供的网络化服务大多处于试运行阶段。要想使我国银行能与外资银行相抗衡, 应尽快发展我国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 利用网络技术, 向个人客户提供以存款为基础的个人汇兑、结算、代理、投资、咨询、评估、理财等业务, 真正为个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安全、可靠的服务。
第四, 采取适当手段和策略, 加强营销管理。银行在开展个人金融业务时, 营销策略和手段的选择会变得更加重要。我国银行要想把个人金融业务真正很好地开展起来, 也必须确定适当的营销策略和营销手段, 必须通过对环境的客观分析, 通过细分市场, 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和发展战略, 并针对不同的市场采用不同的产品、定价、分销和促销策略。只有采用了适当的策略和手段, 才能缩短个人客户与银行之间的距离, 增强银行与个人客户之间的联系, 在客户与银行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把我国的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应该说, 目前各银行所开展的客户经理制是强化银行个人金融业务营销管理的有效途径。
第五, 加快培养和引进个人金融业务专业人才, 努力提高个人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商业银行要尽早培养或引进相关的专业人才, 努力提高个人金融队伍的整体素质, 为未来竞争打好基础。同时, 要进一步健全激励约束机制, 加大绩效挂钩在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分配比重, 体现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分配差距, 通过公平、合理的分配机制, 激励员工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六, 强化风险意识, 建立健全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与企业相比, 个人搬迁、工作调动频繁, 流动性大, 不易管理。拿个人贷款业务来讲, 银行很难了解借款人的信誉、品德、收入水平和还贷能力, 很难确定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另外, 目前我国银行缺乏一套系统地调查借款人资信的技术手段, 也没有像对企业那样的资信评估方法, 并且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个人债务追索、托收机制。面对个人客户大量的借款申请, 银行不得不提高借款的门槛, 增加审批手段, 延长调查时间, 提高担保的要求。消费者个人则因手续繁杂、长期等待和收费过高而望而却步。因此, 必须尽快建立个人信用档案、个人信用评估体系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像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一样的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机构, 在法律的保护下, 通过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共享, 在客观、公正、中性的原则下评估个人信用程度以促进银行开展个人金融业务。
摘要:个人金融业务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 市场经济萧条, 扩展商业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 积极开辟新的金融产品, 探索新的营销方式成为当前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不可忽视的方向。
关键词:个人金融业务,创新,营销方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才凤玲.商业银行客户经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做金融业务的心得 篇7
11月15日至16日, 二十国集团 (G20) 第九次领导人峰会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作为国际经济合作论坛, G20一直在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而作为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后起之秀, 中国如何为完善国际金融体系贡献力量, 成为G20布里斯班峰会的一个重要看点。去年, 在出席G20圣彼得堡峰会时, 习近平主席提出, 要把G20建成稳定世界经济、构建国际金融安全网、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力量。今年, 习主席再次提出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 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 完善全球经济治理。
点评:对内, 中国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 且已取得积极进展;对外, 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 主导成立亚投行和金砖国家银行, 并开放运营上海自贸区。这种种迹象都表明了中国在完善国际金融体系上已不再只是旁观者,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