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的乡土城堡(通用3篇)
中西结合的乡土城堡 篇1
当今世界,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地理信息得到了广泛应用。地理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要求学生必须了解、掌握更多的地理信息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而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得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和教师课堂的讲授, 更多是依靠自己在课余通过观察各种地理事物和自然现象、阅读课外地理书籍、上网查阅地理资料、与别人讨论交流、参观访问、野外实地考查等途径来获取。因此, 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并应用地理信息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成了当前中学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结合乡土内容, 培养学生搜集地理信息能力的途径
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 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密切结合乡土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搜集家乡的各种地理信息, 让学生在地理信息的搜集过程中获取新的地理知识, 并逐步学会运用地理知识来解释地理现象和解决与地理有关的实际问题。在地理教学中, 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途径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
(一) 利用学校图书室、村里的文化活动室或电脑, 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
乡土地理教学要求地理教师要熟悉学生家乡的地理, 也就是要求教师应尽可能地搜集学生家乡各方面的资料, 比如家乡的历史沿革、自然环境、经济建设概况、社会发展概况、重大历史事件、著名人物、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等,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搜集有关家乡这方面的资料。学校的图书室、村里的文化活动室无疑成为学生课余饭后搜集地理信息最好的场所, 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也为学生搜集地理信息提供了便利, 教师应引导学生应用多媒体来搜集各类地理信息, 让多媒体成为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得力助手。例如, 学习世界三大宗教时, 由于教材对三大宗教的描述不够详细, 学生理解宗教知识比较吃力, 笔者安排家中有电脑的学生负责上网搜集三大宗教建筑特色、各教徒宗教信仰习惯的资料, 安排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到学校图书室搜集三大宗教创始人、宗教节日的资料, 安排爱运动的学生到基督教教堂进行参观访问, 收集有关基督教的信息。由于安排任务时考虑了学生的家庭条件、兴趣、爱好且分工明确, 学生能很好地完成信息的搜集任务, 他们在信息汇总交流过程中体验到了搜集信息的快乐。
(二) 结合家乡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
家乡自然现象常常随着季节发生变化, 学生对这些现象及其变化有时会感到很亲切, 有时又感到很迷惑。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随时进行收集、记录, 并尝试运用地理知识对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进行探究、分析, 弄清变化发生的原因。例如, 前段时间, 本校抽水房附近出现了地面塌陷现象, 形成了一个深约1.5米、宽约3米的坑, 针对地面的塌陷现象, 许多学生感到很迷惑, 很想找出塌陷的原因。于是笔者指导他们观察了学校周边的地形地貌, 让学生首先认识到本地属于石灰岩地区, 石灰岩地区的基岩是由石灰岩构成的, 然后让学生上网查阅搜集有关石灰岩地层的资料, 安排学生双休日到村里的石灰岩山坡上进行实地观察洞内坡外的各种地貌, 之后和学生一起交流、分析、总结, 指导学生找出学校地面塌陷的可能原因。 (由于学生有了前期搜集资料、累积地理信息作铺垫, 所以遇到“为什么在桂林不适宜多建超高层现代化大宾馆”的问题时, 学生头脑中已形成的感性认识使他们懂得了桂林不适宜建超高层楼房的原因。)
(三) 结合家乡人的俗语、做法, 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
家乡人的不少俗语、做法是经过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而获得的经验总结, 在教学中, 教师应适当引入这些俗语或做法,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地理知识来解释这些俗语、做法, 使学生对这些俗语、做法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同时还应引导学生经常搜集家乡的俗语和做法。比如搜集“早出红日不过午”、“清明暗江水掉悬, 清明亮江水上涨”、“冬干年湿谷米满篮, 冬干年干谷米满仓”等俗语, 让学生分析这些俗语的含义及其合理性。搜集家乡人的一些做法, 如建房时房子的形式、朝向、门窗的大小, 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做法的好处何在。当然, 家乡人们在生活、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说法和做法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搜集信息时应让学生学会运用地理知识判断那些说法、做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四) 结合家乡地理事物的变迁, 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
家乡地理事物的变迁, 与家乡人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关系密切, 对家乡人的生活、生产、环境可能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了解并搜集家乡地理事物的变化信息, 让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矛盾和相互联系, 使学生对家乡产生自豪感或危机感, 从而树立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拼搏的情感。如在学习《中国的人口》时, 可让学生搜集家乡新中国成立后的人口资料, 让学生绘制出家乡人口增长图, 组织学生分析家乡人口变化带来了哪些问题, 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人口观。又如, 在学习中国的主要产业时, 可引导学生搜集家乡运输条件、信息传递方式、住房、公共设施、土地资源等方面的变化信息, 让学生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认识到家乡各方面的变化情况, 同时也受到人地关系的教育。
(五) 结合家乡农业生产活动, 引导学生搜集地理信息
家乡在农村的学生, 他们大多数初中毕业后会回到家乡从事家庭的农业生产活动, 要依靠农业种养等技术发家致富。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学到对他们的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一定科学种养意识、能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合格劳动者。为此, 教师要根据地理教材内容的编排, 适当地把农业生产的问题渗透到地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搜集并运用地理信息解决家乡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地理信息服务于家乡的农业生产。例如, 在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时, 笔者结合家乡人们近年在承包的山坡、耕地大量种植速生桉的事实, 提出了“速生桉大面积种植对本地水资源、土壤是否会造成影响?”的问题,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搜集当地的水资源、地表植被、土壤等资料, 到镇政府查阅未种植速生桉树以前本地水资源、地表植被、土壤资料, 指导学生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上网查阅、收集专业人士的说法, 再组织学生讨论大面积种植速生桉对当地经济、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指导学生为家乡建设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六) 结合家乡人的生活习惯、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收集地理信息
人们的衣、食、住、行与地理密切相关, 家乡人的很多生活习惯和生活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在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搜集这些方面的信息并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 家乡的人们为什么常在农历三月三后把棉衣、棉被晒一晒后收入衣柜中, 五月五端午节时为什么要在房前屋后喷洒硫黄、朱砂等药物, 家乡的人们为什么在三月三蒸五色糯米饭而五月初五却包凉粽, 为什么家乡的人们喜欢吃米粥、米饭、米粉……通过自问促使学生去解惑, 从而逐渐养成从生活中主动搜集地理信息并获取地理知识的习惯。
(七) 结合家乡的资源、环境保护问题, 收集地理信息
家乡人们在世代繁衍的过程中由于一些生活、生产陋习以及环保意识的淡薄, 使家乡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活产生的垃圾随处乱倒, 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后的药瓶乱扔,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牲畜乱拉粪便, 人们乱砍滥伐, 这都直接危害到家乡人们的身体健康甚至使环境恶化。在教学中教师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意识, 养成爱护家乡环境、保护家乡环境的习惯, 鼓励学生对家乡人进行环境保护的知识宣传, 引导学生随时搜集家乡的环境信息, 时刻关注家乡环境的变化。
二、结合乡土内容,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养成搜集地理信息的习惯
兴趣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潜在动力, 家乡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 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 学生最能切身感受到, 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结合乡土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中国的工业时, 学生了解了我国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后, 笔者问:“本地人们经济收入不低, 物产也较丰富, 为什么没有任何工业企业在本地分布?”学生一听到这个问题马上愣住了, 部分学生脸色凝重起来, 笔者抓住学生的思想变化又问到:“假如你是本镇 (村) 镇 (村) 长, 认为有无必要在本镇 (村) 发展一些工业生产?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并搜集有关的证据, 为家乡的发展出谋划策。”由于所提的问题是关系学生家乡发展的乡土问题, 课堂顿时活跃起来, 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 很多学生课后积极去调查、访问、搜集家乡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完善了自己的观点。事实证明, 在教学中利用乡土内容引领学生学习,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也可以驱动学生自觉地搜集地理资料, 进而使学生逐渐养成搜集地理信息的习惯。
结合乡土内容, 培养学生养成搜集地理信息的习惯须注意几点:
1.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及时引导, 促使学生养成随时随地搜集信息的习惯。
2.教师要经常鼓励, 给学生足够的信心, 激励学生主动搜集地理信息。
3.教师要适当表扬, 满足学生一定的“成就感”, 让他们体验到搜集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兴趣, 提高学生搜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总之, 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乡土地理蕴含着丰富的知识, 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最容易被学生理解、接受。在地理教学中, 结合乡土地理知识引领学生学习, 让学生在地理信息的搜集中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自然、感知社会、开启思维, 体验书本以外的新奇, 不仅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也提高了学生搜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雷鸣主编.中学地理教学参考[J].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2012.
[2]贺丹君, 蒋梅仙主编.初中地理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陈澄, 樊杰主编.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中西结合的乡土城堡 篇2
汪曾祺在四十年代时写过两种类型的小说:一类是以《复仇》、《小学校的钟声》、《绿猫》为代表的意识流小说, 这些小说欧化意味较浓, 主要表现作者的某种思绪, 另一类是以《戴车匠》、《异秉》为代表, 这时汪曾祺已经开始创作以高邮为背景的小说。值得注意的是, 在《戴车匠》、《异秉》中, 汪曾祺已经去掉了意识流手法, 而是“用一种清淡平和的格调, 在一种娓娓动听的叙述中, 表面不动声色实质充满深情的讲述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与汪曾祺八十年代后创作的小说无异。到八十年代, 汪曾祺主张“回到现实主义, 回到民族传统”, 现代派手法只是偶尔出现在小说的片段中 (如《大淖记事》) , 不易被人察觉。严家炎认为, 汪曾祺在四十年代同时写作“乡土派的传统小说和现代抒情的新型小说”, 《鸡鸭名家》无疑是这两种小说的完美结合。
《鸡鸭名家》大致可分为四个章节, 即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意识流手法的运用。汪曾祺在《鸡鸭名家》中运用的意识流远比《小学校的钟声》要圆熟、自然, 情节、线索更为明晰。小说开篇就发出疑问:“那两个老人是谁?”但是只一句便戛然而止, 跳回现实写“父亲在洗刮鸭掌”, “我”则是“很有兴趣地看着”。这部分内容由两条线索交织进行, 一条是现实情节的发展:我看父亲洗刮鸭掌, 由鸭掌联想到“这个地方的鸡鸭店”, 思绪被“一声鸡啼”打断;另一条是“我”的心理活动, 我的思绪一直被“那两个老人是谁”缠绕, 这一疑问不断插入现实情节的叙述中, 反复出现。直到经过“我”的一段长长的插叙、回忆, 这时“鸭掌、鸭翅已经在砂锅了”, “我”才从父亲口中得知“那两个老人”是余老五和陆鸭。
严家炎对汪曾祺意识流手法的运用给予了极高评价, 他认为:“可以说, 到了汪曾祺手里, 中国才真正有了成熟的意识流小说。”。
小说的第二、三部分是对余老五和陆鸭的讲述。第二部分写的是余老五——余大炕房的师傅。余老五“成天没什么事情, 老看他在街上逛来逛去”, “一年闲到头”, 而且“声音奇大”, “好管闲事”。随后笔锋一转, “只有在每年春夏之间, 看不到他的影子了”。接下来作者从“挑蛋”开始, 再写“照蛋”、“出炕”、“上床”, 极其详尽、一丝不苟地写“炕”小鸡、小鸭的繁复的过程。余老五“是这行的状元”, 因为他炕出的小鸡毛都出足了, 他敢比别人“多等一个半个时辰”。余老五“自掌炕以来, 从未误过一回事, 同行中无不赞叹佩服。道理是谁也知道的, 可是得不到他那种坚定不移的信心。这是才分, 是学问, 强求不来。”
第三部分写的“另一个老人”——陆鸭更有传奇色彩。他原名陆长庚, 是“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 因而“诨号陆鸭”。“我”父亲的一个老佃户倪二有一次赶的鸭子四散逃窜, 钻进芦丛不出来。在倪二一筹莫展急得直哭时有人出主意“除非陆长庚”。陆鸭是一个奇人, “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 众人只见他嘴里不知咕咕说着什么就轻而易举地把三百多只鸭子全召回来, 还能随手一拎就分毫不差地说出鸭子的重量, 宰鸭子他“刀也不用, 一指头往鸭子三岔骨处一捣, 两只鸭子挣扎也不挣扎, 就死了”。
汪曾祺写得最好、最为人称道的是写故乡人和事的“高邮系列”小说,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便是小说中的民间手艺人。他们都有着自己那个行业的“异秉”, 让读者感到新异、神奇。但他们都不是行踪诡异、出神入化的“江湖高手”, 他们依然会带着人间的烟火气息, 为生活所累。汪曾祺曾经满怀深情地写道:“这些店铺, 这些手艺人使我深受感动, 使我闻嗅到一种辛苦、笃实、轻甜、微苦的生活气息。这一路的印象深深注入我的记忆, 我的小说有很多篇写的便是这座封闭、退色的小城的人和事。”
有论者认为, 汪曾祺“在《鸡鸭名家》中竟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巅峰。可惜这是他早期唯一一篇登峰造极的杰作。整整32年后, 他才再次写出与《鸡鸭名家》相同水准的《受戒》和《大淖记事》。”笔者认为, 《鸡鸭名家》的独特之处在于汪曾祺把现代创作的手法融于表现乡土传统的小说中, 并且体现了他“溶奇崛于平淡, 纳外来于传统”的创作主张。虽然这是他在八十年代提出的观点, 然而纵观汪曾祺的晚期小说, 那些优秀的、为人称道的往往是偏向传统文化的创作, 几乎没有像《鸡鸭名家》这样乡土传统与现代派手法鲜明地结合在一起的小说了。
摘要:《鸡鸭名家》是汪曾祺早期小说创作的代表作之一。一直以来, 无论是讨论汪曾祺在八十年代复出后创作的“高邮系列”小说还是讨论他在四十年代时创作的意识流小说, 《鸡鸭名家》都会被讨论者忽略而只作为汪曾祺早期小说代表作之一被一笔带过。事实上, 《鸡鸭名家》运用了意识流手法表现其故乡高邮的风土人情, 是体现汪曾祺“现代创作与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学观念的代表作品。
关键词:汪曾祺,《鸡鸭名家》,乡土传统,意识流
参考文献
[1]汪曾祺.自报家门[A].钟敬文, 邓九平主编.汪曾祺全集·卷四[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90, 285
[2]陆建华.汪曾祺的春夏秋冬[C].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5:75
[3]汪曾祺.回到现实主义, 回到民族传统[A].钟敬文, 邓九平主编.汪曾祺全集·卷三[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289
[4]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C].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9:247
[5]陈林群.鸡鸭名家汪曾祺[J].上海大学学报, 2002 (3) :87
中西结合的乡土城堡 篇3
结合乡土文化的特征与这三个方面的阐释为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1.乡土文化为实现新课标基本理念提供丰富资源。新课标是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反过来, 教材是对新课标的再组织再创造, 是新课标精神的体现。目前课堂使用的教材无论是人教版的还是鲁教版、北师大版的, 都以此作为编排的依据, 但这三版教材作为全国通用教材都只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共性, 因此在资源的提供上有一定的限制。而乡土文化既体现中华文化的共性, 又体现地方文化的个性, 那么在教材的编排上, 在体现新课标的大前提下, 既是对通用教材的补充, 又是新课标精神理念在地方深入贯彻的体现。乡土文化内容的多样性和获得方式的多样性使得它与通用教材相比, 体现新课标精神的内容和手段更为丰富。
2.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的新课标理念。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 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 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而乡土文化多或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 如戏曲、楹联、地方历史等;或是借助语言为工具体现其存在, 如乡土民俗、名胜古迹等。前者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现象, 对其开发也就是对语文知识的学习, 语言的积累;后者需要资源开发者对语言文字准确生动的运用, 这更能有助于语文能力的提高、语文学习方法的改进:两者相结合从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 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的新课标理念。前文笔者已指出乡土文化此与彼的最大区别主要是审美观和具体文化内容的区别, 正是有这种区别, 才有乡土资源开发的必要, 也正是在对这种区别的深入研究中, 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
4.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体现“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 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的新课标理念。新课标指出:“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 按照具体条件和学生的需求, 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设计和实施课程, 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 建立互补互动的资源网络, 发展教师的教学个性和业务特长, 根据时代的需要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以上是新课标基本理念给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与语文课堂相结合带来的理论基础, 此外, 两者相结合也有其现实的基础———学生学习了解家乡文化意义。
一.乡土文化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可操作性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也是当时当下的主要教学方式, 是在当前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条件下不可替代的最有效的主要教学方式, 主要的教学方式当然是为了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通用教材文本的教学, 但通用教材不是新课标精神的唯一具体呈现方式, 新课标在“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部分明确提到“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 应积极利用和开发”。
二.但课堂教学也有其局限性
1.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我国, 一节课45分钟, 教学活动一般在教室开展。时间有限制但教学任务必须完成, 教师必须在两者之间平衡。绝大部分教学只能在教室开展, 空间的限制也就有了教学手段方式的限定。
2.缺乏直观性。由于课堂空间的限制, 大部分乡土文化存在的形式让你不可能将它们搬进教室让学生对其有个直观的了解。如特色建筑、民风民俗等。这些文化形态只有直接接触 它们才能真正感知它们的魅力。
【中西结合的乡土城堡】推荐阅读:
中西药物的有机结合07-03
中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05-31
兽用中西药结合的优势06-02
中西医结合的专科护理11-07
痔疮的中西医结合护理论文08-28
中西结合护理10-08
中西结合医院01-08
中西医结合儿科(老师划的重点)10-24
中西药结合06-21
中西医结合疗法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