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文学论文

2024-11-25

通俗文学论文(共7篇)

通俗文学论文 篇1

摘要:对于英国人来说, 下午茶是雷打不动的习惯, 自从茶叶传入英国以来, 就获得英国人民青睐, 起初英国茶叶只有皇室以及上层社会的达官贵族才有机会拥有和品茶, 正是由于英国皇室以及上层社会对茶叶的推崇, 使得茶文化逐渐开始在英国形成, 并极具英国特色, 最著名的就是英国的“维多利亚下午茶”, 当然, 随着英国茶叶贸易的繁荣, 茶叶最终还是普及到普通百姓中, 并形成了今天世界闻名的英国茶文化。最初英国进口的茶叶以绿茶为主, 由于英国水质以及英国自然环境的影响, 英国人发现红茶口感更佳, 更加符合自身的体质以及英国潮湿的气候环境。英国人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喝早茶, 一天的工作不管多忙, 也会抽出时间喝下午茶, 说到英国红茶文化, 就不得不提英国的通俗文学, 英国人这种浸透在骨子里的茶文化思想, 对英国通俗文学作家的创作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时也为英国通俗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本文针对红茶对英国通俗文学的影响进行几点研究。

关键词:红茶,英国通俗文学,影响

在英国红茶文化逐渐兴起和发展的过程中, 通俗文学的推动作用不可忽视, 而反过来红茶文化也丰富了英国通俗文学的内容, 提升了通俗文学的内涵。红茶文化是英国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内容, 在世界范围内也享誉盛名。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开始从中国进口红茶, 发展至今, 英国已经成为了中国茶叶的主要进口国, 英国红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东西方遥相呼应, 为世界文化长廊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 红茶的起源及向英国的传播

1.1 红茶的起源

红茶源于中国, 它是中国人民十分青睐的饮料, 但是随着茶文化在世界的普及和发展, 红茶也逐渐成为西方国家人民钟爱的饮品, 并在世界范围内普及, 在17世纪中叶, 茶叶经过葡萄牙、荷兰, 传入欧洲其它各国。

红茶文化同样起源于中国, 中国的福建武夷山就是红茶的故乡。在明末清初, 武夷山出现了一种以发酵为主的制茶方法, 并且出现了正山小种红茶, 这大约是在1567年-1610年之间, 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红茶。可以说武夷山的正山小种红茶就是世界红茶的“祖先”, 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 大约在1836年的时候, 中国的茶种及小种红茶制作传入了印度, 并被当地的居民改进简化了制作的工艺, 制作出了“分级红茶”即红碎茶。

1.2 红茶向英国的传播

在16世纪末期到17世纪初期, 荷兰从中国进口了很多茶叶, 这些茶叶被贩售到欧洲的很多国家, 英国也因此获得了购买茶叶的机会, 最初英国并不是直接从中国进口茶叶, 大约在17世纪中期, 一位英国船长率领自己的船队, 直接来到中国的厦门购买茶叶, 这个时候中国的茶叶才直接出口到了英国, 17世纪中期, 中国厦门为了满足茶叶贸易的需求, 专门设立茶叶商务机构, 中英茶叶贸易的帷幕为此拉开。另外, 说到英国的红茶文化, 就不得不提到查理二世王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 她有饮茶的习惯, 在嫁入英国之后, 她并没有得到了幸福和爱情, 对故乡的思念以及生活的苦闷无处发泄, 她便借饮茶来排解, 她从自己的国家带来了大量的红茶和茶具, 并喜欢在自己的卧室举办茶会, 招待前来拜访的贵妇们。

实际上, 英国最初开始进口茶叶的时候是以绿茶为主的, 红茶是在18世纪才逐渐流行起来的。英国茶文化以红茶为主, 这与英国的自然环境、气候环境有直接联系, 由于英国水质很硬, 并属于弱碱性, 如果与绿茶相配, 味道、口感都很差, 但是红茶与这种水质结合在一起, 味道竟然格外浓郁, 同时红茶性温, 正好适合长期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英国人饮用。红茶便于储存, 即便是在气候潮湿的英国, 也不会发霉。因此, 在英国茶文化从皇室上层社会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的过程中, 红茶的地位越来越高, 英国茶文化的核心地位也逐渐被红茶文化占据。英国红茶文化的巅峰就是维多利亚时代, 英国红茶文化是完全建立在其他国家文化基础上, 英国人十分巧妙地将其他国家的商品借用来, 塑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红茶文化, 并在欧洲普及和发展, 受到了很多国家的追捧。

2 红茶对英国通俗文学的影响

红茶文化对英国通俗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英国众多文学家, 以及它们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大量对红茶文化的描写, 并且从这些描写中, 读者能够深深感受到英国独特的饮茶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下面就对这些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红茶文化的描写进行具体分析:

2.1 在茶叶进入英国市场之后, 不仅受到了当时皇室以及达官显贵的追捧, 同时也受到了众多文人的热爱, 这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是相似的。很多诗人以及小说家将饮茶作为创作的源泉。在英式下午茶的熏陶下, 英国红茶文化在英国文学作品中频繁出现, 这些作品将英国特有的红茶文化以艺术的方式, 展现了淋漓尽致, 阅读这些文字, 读者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个鲜活的饮茶场景。代表作品之一就是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 在这部作品中, 有大量饮茶的描写, 比如“到了喝茶的时候, 叫人忍不住笑的苦算受够了, 喝茶以后......内特先生高兴地请人朗读东西。”从这些对于饮茶场景的描写, 将英国上流社会, 饮茶的方式、时间以及目的展现了出来, 并且对饮茶时的茶具、穿戴的服饰、播放的音乐等都进行了描绘, 英国红茶茶会是丰富的、是隆重的、是高雅的。

另外一名作家狄更斯在他的成名作《匹克威克外传》中, 使用茶这个字, 超过了80次, 在这部作品中, 人们可以了解到英国非正式的茶会, 了解到英国平民的茶会。在英国, 女性对红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女人为了打发无聊的下午时光, 就会相聚在一起, 一边喝茶, 一边聊天。这就是英国最真实的市井平民的生活写照。杯子、盘子叮叮当当, 成群的喝茶人、六便士的茶水, 读者读到这里, 仿佛身临其境。好像自己就是英国饮茶者, 在牌桌周围围观, 看到很多古怪的老太太和老头子正在谈论一些奇闻异事。

2.2 英国文坛的著名作家塞缪尔·约翰逊对红茶也十分热衷, 并以开创了以茶会友的文学俱乐部, 当时在英国风靡一时。英国的剧作家皮内罗对品茶文明同样赞赏, 并表示有茶的地方, 就有希望。在诗歌和散文领域, 红茶文化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浪漫主义诗人济慈在诗歌中这样写到:一点一点吃着烤面包, 在叹息中等待凉茶。同一个时期的诗人雪莱利亚也有这样的诗句:“药师医士抱怨的饮品, 而我会不顾劝诫大口痛饮, 当死神来临我们将抛硬币决定为饮茶而死谁第一。”而世界闻名大诗人拜伦, 同样是茶的狂人粉丝。拜伦将茶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需品, 甚至要比英国人经常使用的啤酒、牛肉的地位还要高。这足以体现红茶对英国文人生活与创作的影响。

2.3 英国另外一名女性作家凯斯盖尔夫人在自己的作品中对红茶文化的描绘同样十分精彩, 从茶文化的描写中, 可以感受到英国人的道德修养。在它的作品《克兰福德镇》中马蒂因为银行快要倒闭, 所以处于即将破产的境地, 她想要多赚一些钱来维持生活, 但是又不想降低自己的身份, 这个时候她的好朋友就建议她, 想要不降低身份, 又能够赚钱的方法, 就是开一家茶店。从这个描写中就可以看出来, 饮茶在英国是一件“高雅”的事, 是一件“不降低身份”的事, 在马蒂开茶店的事情被周围的人知道的时候, 他们也纷纷给与了帮助和支持, 并且很多人的帮助是不需要回报的, 这些人的品德也体现了当时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的审美与道德品质。它们既高雅、有品位, 也有低调的姿态, 能够宽厚待人。在这部作品中福列斯特太太也想要组织下午茶会, 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这是由于将体面看得非常重要的英国人, 计算实在落后的时候, 也忌讳讨论金钱的问题, 也总是想要将自己的困难掩藏起来。福列斯特太太虽然自己亲手做了点心, 但是前来赴会的亲朋好友并没有点破, 而且善意的对她的行为进行评论说, 她自己心中有数, 我们也是如此等等, 这种英国式的幽默, 实际上是对他人的体贴和尊重, 是善良的举动。

结束语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 茶文化与文学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 世界第一部以茶文化为内容的文学著作《茶经》, 在这部作品出现后, 文学与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茶叶逐渐传入英国之后, 英国人用他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建立属于自己的红茶文化, 关于英国的茶文学作品也不胜枚举, 世界人民通过这些文学作品, 了解了英国红茶文化的精彩与特色, 也促进了世界茶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从大量英国文学作品中茶文化的描写, 我们也能够感受到英国人的高尚品德与高雅的生活方式, 这实际上不仅仅是红茶文化的传承, 也是英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集中体现, 茶文化就好像一个跳板, 将英国的文化与世界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 促进了世界茶文化的发展, 以及世界文化的繁荣。

参考文献

[1]陈桂琴.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 (8) :79-82

[2]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 2015 (5) :13-18

[3]王玉洁.对武汉沦陷时期在汉英人状况的考察[D].华中师范大学, 2016 (8) :45-49

[4]寒松.下午茶[J].农业考古.2014 (2) :34-36

[5]蛋蛋, 小溪.嗨, 吃货们下午茶时间到[J].世界.2013 (3) :26-28

[6]付恺.悠悠下午茶茶香飘天下[J].健康大视野.2012 (18) :67-68

通俗文学论文 篇2

大家晚上好。大家晚上好,很荣幸作为全场第一个发言的人,我得向大家解释今晚辩题的定义。

影响: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通俗点说就是让人了解并认知。

当代社会:指我们这代社会,有別于古代社会与未来。这是我们辩论的背景 所谓通俗文学是指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而文学名著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作为一个比较性辩题,我方经过多方查阅 认为判定影响大小的标准就是更深刻的更广泛的对别人的思想或行动起作用。

基于标准,我将从以下三论述我方观点。

1.众所周知,通俗文学数量多,影响广泛,涉猎范围广,流传广。他涵盖当代社会各个层面的阅读人群。而文学名著因为他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所以需要一定知识基础的人群才能加以理解和体会。这一点说明了通俗文学相比文学名著的阅读人群更具有广泛性

2.当代社会就要有当代意义。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如果文学名著是高深莫测的诸葛亮的话,那么我们的通俗文学就是那三个臭皮匠。影响一个人的往往不是文学名著中那些虚无缥缈毫无时代意义的枯燥的大道理,而是通俗文学中的点滴,相信在场的同学与评委都深有体会。当年的刘备为了自己的爱将差点摔死刘阿斗,鲁智深打死镇关西,黛玉更是死得冤,放在当代社会,这实在是愚蠢之极的做法。这就说明通俗文学相比文学名著有更高的可行性

3.今晚我们讨论的是通俗文学与文学名著,从传播途径上来看,著作是专指创造性的文章。因此文学名著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 便注定了它只能通过书面形式传播。而通俗文学则形式多样除了小说、散文诗歌等以书面为载体的形式外,还以影视剧、音乐比如民谣等口口相传的方式在人群中广泛流传。一个人或许不经常看书,但他也会被动的从电视,电脑等手段接触到通俗文学。这点说明了通俗文学相比文学名著有更好的接触人群机会。

通俗文学史上的奇峰 篇3

还珠楼主是三十年代初崛起于文坛的通俗文学大家,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之一,位北派四大家之首。他一生创作小说40部,剧本数十个,总字数达两千多万字,这在中国文学史上似乎无人可比。他的作品构思奇特、充满奇思妙想,牵动了那个时代读者的心,出现了持续不衰的“还珠热”,他的新作一出版,几天内即可销售上万册。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位武侠小说奇才的名字渐渐被历史的尘土所埋没,直到八十年代末还珠楼主的名字才被人记起,他的代表作《蜀山剑侠传》等又开始在社会上流行,然而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属非法盗版,而且零碎杂乱。为了使广大读者能欣赏到还珠楼主作品的全貌,为了给现代文学研究者提供一份详细的一手资料,为了使这一份珍贵的文学遗产得以保存和流传,经还珠楼主的子女授权,山西人民出版社与北岳文艺出版社联合推出了46卷本《还珠楼主小说全集》。《全集》将还珠楼主的全部小说分为仙侠小说、武侠小说和其他小说三类进行编排,末尾还附有大量还珠楼主研究资料,从中我们不但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感受到武林各派中正与邪、善与恶、美与丑的交锋,而且可以了解到还珠楼主奇特的人生经历、奇特的武功、深厚的文化修养、奇特的创作方式、奇特的想象和奇特的艺术世界。

还珠楼主原名李善基,后改名李寿名。还珠楼主这一笔名寓含着他对初恋情人文珠姑娘的深切怀念。还珠楼主于1902年4月6日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他12岁时父亲病故,他随母居住在苏州,结识了美丽温柔的文珠姑娘,文珠弹得一手好琵琶,一曲《潇湘夜雨》让还珠楼主听得如痴如醉,还珠楼主则善于神聊,天南地北聊得文珠心驰神往,就这样日久天长,音乐和故事交织成一个青梅竹马的爱情之网,将两颗心紧紧地网在了一起。然而为生活所迫,还珠楼主不得不离开文珠到天津去谋生,后来文珠竟不幸堕入烟花柳巷,幸得一位姓朱的律师相救才出了火坑,文珠出于感激和朱律师结为百年之好。还珠楼主听说此消息时悔恨莫及,只好遥祝文珠幸福了。这铭心刻骨的初恋一直在还珠楼主的心中生长,最后生长成一部武侠小说《女快夜明珠》。

还珠楼主于22岁时到天津担任傅作义将军的中文秘书,后因过不惯军旅生活转入天津邮政局任职,并兼做天津大中银行孙董事长的家庭教师。他的学生孙二小姐孙经询,因羡慕他博学多才,能写会画,而对他情有独钟,他也被孙二小姐秀丽文静、大方高雅的风度所倾倒,俩人演绎出一段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可孙董事长知道后却勃然大怒,立刻将还珠楼主辞退了。然而孙二小姐与还珠楼主之间的情丝却怎么也斩不断了,孙二小姐常在家里将情书用橡皮膏贴在孙董事长的汽车牌照后面,还珠楼主则在大中银行门口等孙董事长下车走进银行后,悄悄地走到汽车旁将情书取走,而且也用同样的方式给孙二小姐传递书信。

这样孙董事长上下班用的汽车竟成了还珠楼主与孙二小姐传情递意的邮车。这事后来被孙董事长发现,他一怒之下一巴掌将孙二小姐打倒在地,这一巴掌将孙二小姐希望父亲回心转意的幻想打得干干净净,她毅然决然地离家出走了。孙董事长为了断绝女儿的想头,逼女儿回头,竟重金买通英国工部局,把还珠楼主投入监狱,后来经朋友从中周旋,还珠楼主很快就被释放。孙董事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以拐带良家妇女为名将还珠楼主送上法庭,当天津地方法院公开审理此案时,孙二小姐突然出庭作证,申明是自己愿意嫁给还珠楼主,使还珠楼主胜诉,这件事成为当时天津市的头号特大新闻。后来还珠楼主以此事为题材写成了长篇小说《轮蹄》,这是还珠楼主社会言情小说的代表作,其中虽不乏引人入胜的浪漫想象,但其基本上用写实手法写成。在还珠楼主的其他小说中还有许多忠贞不渝、以生死相许的爱情故事,这些大都源自他对爱情的亲身感受。从《蜀山剑侠传》中的凶恶妖怪绿袍老祖身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孙董事长的影子。

还珠楼主打赢官司后,并没有马上与孙二小姐结婚,他为了报答孙二小姐的深情厚意,决心要把婚礼办得隆重一些,为此,他必须挣足够的钱。恰巧天津《天风报》向还珠楼主约稿连载,还珠楼主便硬着头皮应约写出了《蜀山剑侠传》,不意这一炮意打得非常响亮,《天风报》销量顿时大增,还珠楼主也一举成名。在《蜀山剑侠传》的写作过程中,孙二小姐对还珠楼主关怀备至,她不但为他准备好可口的一日三餐,而且还与他同榻安眠,然而他们却从未有越轨之举,到1932年他俩正式结婚前,他们先请妇科大夫验明是处女,登报声明后,才举行婚礼,这在当时被传为佳话,《蜀山剑侠传》正是他们纯洁爱情孕育出的杰作。还珠楼主最初的写作动机虽是为了赚钱,但他一投入写作,就沉醉于他所幻想的世界中不能自拔,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又写出了《青城十九侠》、《云海争奇记》等家喻户晓的仙侠小说。

据说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并不会什么武功,可还珠楼主却颇有些武术功底,他曾练过太极拳、少林拳、八卦掌等,尤其是气功功夫颇深。常有武林中人从南北各地赶来找他切磋武艺,还珠楼主虽然绝不和他们交手,但从彼此的交谈中却获得不少教益,这为他的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不少好的素材。还珠楼主还没有结婚时,孙董事长曾雇佣一帮青皮想教训教训他,青皮头子马五爷想以请还珠楼主吃饭为名给他一点颜色。在吃饭时马五爷顺手夹起一片火腿,直送至还珠楼主唇边。他的意思很清楚:你若是不张嘴,那就说明你胆小无能;你若是张开嘴,那我就会用筷子在你口中捣牙戳喉。还珠楼主毫不畏惧,他张开口,等马五爷的筷子一伸进口中,突然运力于齿,将筷子牢牢咬住,再一发功,就将筷子咬断,然后轻轻一吐,被咬断的筷子头就直直地钉在桌面上。马五爷见还珠楼主功夫甚是了得,只好甘拜下风,连赔不是。还珠楼主不但对武术气功颇有造诣,他对儒、释、道等传统文化,对医卜星相、琴棋书画、民俗风情、山水胜迹、园林建筑、奇鸟怪兽、仙花异草等也样样精通,这些都为他的小说创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1937年“七七”事变时,还珠楼主已成为著名作家,他因拒绝为侵华日军效劳而被关入监狱,备受酷刑,尤其是眼睛受到严重伤害,以致后来不能亲笔写作,只能口述,由秘书记录。他常常能同时口述六七部小说在六七家报刊上同时刊登,足见其创作才能是何等的超凡绝伦。由于长时间的写作非常费力劳神,还珠楼主常常吸食少量鸦片来提神,因而染上了大烟瘾,每次写作前必先吞云吐雾一番,才能进入创作境界。他每天早晨抽足鸦片后,就闭目静坐在藤椅上,一句一句地口述,由他的秘书记录成书。吸食鸦片固然对身体有一定的伤害,每当烟瘾发作时,他那痛苦的样子更是令人不忍目睹,但鸦片也在某种程度上激活了他那潜藏的丰富的想象力,使他能调动所有的生活积累,创造出一个奇幻的艺术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景物光怪陆离,雄奇瑰丽,气象万千。在这个世界中的人物超凡脱俗,神通广大,具有超人的力量:他们的意念所到之处,海可沸,山可移,陆可沉;他们可以摄金木水火土、雷电声光磁、风霜雨雪冰之英为凶杀武器,藏可纳之于怀,发可威力无穷。在这个世界里,他们可以如天马行空,役使万物,率性而为;他们可以超越人自身和现实世界的各种局限,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一旦你进入这个世界,你就能摆脱生活中的烦恼,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还珠楼主与他同时代的知识分子一样,决心洗心革面,重新作人,他放弃了写作自己善长的武侠小说,改写较为写实的历史小说和戏剧。尽管如此,他还是在反右后期受到了无情批判。由于无故被冤,他气愤过度,热血上涌,突患脑溢血偏瘫,他躺在床上依然口述出十多万字的历史小说《杜甫》。三天后他带着一大堆未了的心愿,结束了自己的人生旅途。

还珠楼主可以说是通俗文学史上的一个奇人,他根据其奇特的经历,加上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一部部奇书,这一部部奇书累积起来就形成了通俗文学史上的一座奇峰。《还珠楼主小说全集》的出版使这一奇峰耸立于干百万读者的脑海中,并永远地耸立于青史。

网络文学通俗化写作弊端种种 篇4

网络文学创作种类繁多, 言情, 悬疑, 恐怖, 穿越, 五花八门, 但有一点是共同的, 那就是通俗化的写作方式。通俗并非语言的通俗, 浅显, 易懂, 而是在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上体现通俗的特点。首先是放弃只是分子的历史责任和社会义务, 不去追求真知卓见, 不再注重率先觉醒之战士的身份, 也不去探究国家的前途, 民族的未来, 一味地去迎合市民大众的审美趣味。就作家而言, 失去铁肩担道义的人格力量, 没了主旨, 少了深刻, 很难看到独具特色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感悟。此类作品读时很兴奋, 读后厌倦, 心里一片空白。

其次, 通俗化写法的具体表现是以色情, 凶杀, 隐私外泄来吸引读者。这些手段在古往今来的文学大千世界中触目皆是, 为网络写手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材料源泉。通常的作法是塑造帅哥美女的形象, 总而言之, 就是用满足人们各种色欲想象来吸引人眼球。这期间有手段高明者还能体现一些水准, 而手段低劣者就简直惨不忍睹了。呈现在网络上的就是一个色欲横流的世界。诚然, 网络文学也不乏成功者, 但这是以制造了一个污泥浊水的网络文学世界为代价的。

除了色欲之外就是物欲了。作品中的人物都有一个共同的背景——有钱。色欲和物欲本来就是孪生兄弟, 拜金成为各类爱情的底色, 很多作品根本不交代财富来源的背景, 主人公一出现就是有钱人, 有的是忽遇奇遇, 一夜之间, 钱就多得花不完了。这就满足天下人都想发财的梦想。作品中处处标榜“我是有钱人”, 以追求物质为人生的全部境界和追求, 从中体现出来的人生价值取向完全是拜金主义的, 物欲横流的。这其中所显现出来的低俗和负面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对于物欲和色欲的追求本来就不易夸大和直率地加以表露, 因为传统的价值观是不赞成这种人生追求的。但网络作家往往以颠覆传统和叛逆精神以及真实表达为借口, 为物欲和色欲的表达披上合理的外衣。这种大胆地袒露内心世界甚至写出自己不为外人道的隐私和方法在日本的私小说当中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了。郁达夫很好地使用这种方法在现代文学史上为自己的创作争得一席之地。但网络写手们为暴露而暴露, 以隐私的暴露来引人注目。殊不知, 真实的并不都是合理的, 结果这种暴露隐私的伎俩成了低俗的标志, 除了让人们看到其内心的龌龊便什么都没有了。

通俗化写作与商业化特点相结, 形成了“世俗化”。中国大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逐渐成了主导形式。在经济杠杆的作用下, 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 精英文化失去了市场与活力, 文学在伦理, 道德, 政治方面的职责被消解, 消遣和娱乐被置于首要位置, 一改中国传统文化中抑商扬士的色彩。商业性, 时尚性成为最明显的特征。“包装”, “炒作”成为最流行的词汇。文学转化为流行商品, 追逐时尚, 追求时髦, 文学被染上过多的实利色彩。作家进而比的是收入多少而不是作品的质量。商业性使传统的文学被边缘化了, 造成了精英意识的失语, 这种弊端简直就是文学的灾难。诚然, 通俗性, 娱乐性的审美追求改变了以往文学的政治功能, 道德说教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暂时可以克服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孤独感, 危机感, 但它却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

“世俗化”的审美趣味关注普通人的庸常生态, 忽视时代风云中心, 历史事件的表现, 很少有英雄业绩的描写。网络上流行一时的“小白文”就是以文章内容的浅显为特征。“小”就是短, 就是不谈大事, “白”就是浅白, 不深刻, 这类文本在初中生群体拥有大量的读者。制造这些读者的都是些年轻写手, 他们的长处是与年轻的读者情感接近, 价值取向相同, 容易引起共鸣, 但他们正处于青春情感期, 渴望表达倾诉, 却没有生活积淀, 激情有余而阅历不足, 共鸣有余而无力引导, 这就是典型的媚俗和从众了。

通俗化写作必然强调语言的世俗化。网络文学创作很少使用典雅诗性的语言。更不追求作家自身独特的语言风格。以通俗之语写世俗人生, 以粗俗之语写俗人俗事, 完全违背文学语言陌生化的原则, 降低了文学语言的审美标准。似乎谁都可以成为文学家, 谁都可以成为大诗人, 与新诗发展的初期散文拆成行就是新诗一样, 作者众多, 质量下降, 而使新诗的发展走了弯路。而网络文学的语言的世俗化倾向同样也会使当代文学走弯路。

网络文学的商业化, 通俗化倾向使读者被置于最重要的地位。文学被推向市场, 读者与作者之间构成了买卖关系, 瞄准市场需求, 揣测受众心理, 然后有针对性地快速批量生产。读者需要爱情慰藉, 那就生产言情小说, 悬疑, 穿越有大量的读者群, 那就抓紧赶制, 坐上这班车。文学成了社会时尚, 精品意识淡化了, 经典意识消失了, 仓促草率地制造精神快餐。数量有了, 时尚性也具备了, 可这种时尚性也只能是过眼云烟的一次性消费, 怎么能写进文学史呢?机械复制必然陷入类型化困境, 迎合大众, 迎合消费, 失去了写作和阅读, 剩下的只有营销效果了。文学追求的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中还能找到“善”与“美”的影子吗?游戏, 颠覆, 戏仿过程中, 通俗文学演变为粗俗化, 文学的价值何在?文学的生命何在?

参考文献

[1]陈宁来.网络文学审美的特殊性及其审美缺陷[J].学术交流, 2007.

通俗文学论文 篇5

关键词:美国通俗文学 大学英语 文化导入

一、美国通俗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必要性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学导入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这样不仅能很好的辅助语言教学,更能起到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作用。但是,多数大学英语教师会选择以英美经典文学名著作为导入的素材,对美国通俗文学的导入并不多见。通俗文学以其包容性和大众性,已成为当代受众面最广的文学形式,因此,对通俗文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其在语言教学中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纠正偏颇观点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文学研究应以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历来人们所关注的美国小说,实际上只是按照文论家心目中的批评标准圈定的所谓严肃小说,但美国的文学发展已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代,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注意到数百年来被划入亚文学范畴的通俗小说[1],其实,所谓通俗并非低俗,它只是由于更容易被大众接受而变的流行,美国通俗小说主要包括科幻、西部冒险、城市言情、侦探、社会暴露、恐怖等题材,多数为畅销小说,创作这些小说的作家们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追捧,以美国当代恐怖小说大师斯蒂芬·金为例,他是1974年跻身于美国恐怖文学创作的,自1979年10月起,他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至今,他已出版了60多部小说,其中大部分的发行量超过100万册,整体销售量超过3亿5000万册,创造了美国出版史上的奇迹。可以说,通俗文学在当今时代已趋于主流地位,过分的强调“通俗”与“经典”的区别已没有太大的意义,学生对这一现象和观点的了解,有助于自身批判性思维的发展,文学的发展是动态的,批判性思维也应具备与时俱进的特点。

(二)完善知识结构

文学属于文化的范畴,在以往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人们谈到的文化常以英美的主流文化为主,包括社会习俗、语言习惯、经典文学等,但是,在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通俗文化的重要作用,在1950年前后的美国,学者们在文化研究的热潮中,兴起了对通俗文化的研究,一些大学开设了通俗文化的课程,开始研究通俗小说,1990 年版的《美国文学史》和《美利坚合众国文学史》中始现对通俗小说的研究[2],美国通俗小说的蓬勃发展正是美国通俗文化欣欣向荣的体现。学生对于通俗文化的了解,有助于自身理解和接受美国社会多种并存的文化形态,并且能够以多种视角来解读美国文化,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拓宽,知识结构更加完善。

二、美国通俗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要求所导入的文学内容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将学生在今后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考虑在内[3]。文学导入的目的是服务语言教学,在文学导入的过程中,教师可侧重将更具实用性的要素加以提炼,比如特定题材的文学作品涉及的特定词汇、英语阅读与写作技能、文学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这样一来,学生不会以为文学导入的重点就是单纯的文学欣赏,而是将文学与语言应用能力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这样的课堂不仅不会抽象、空洞,反而会形成较好的良性循环效应。

(二)阶段性原则

阶段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要求文学内容的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接受和领悟能力,确定文学教学的内容,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3]。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学习者常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刚刚由高中升入大学,由于之前忙于应试,对美国通俗文学知识的了解并不一定很深入,如果在文学导入这种教学方式之初,教师就选用比较难理解的、结合了美国社会特定历史时期特点的小说作为素材,就会造成学生的知难而退,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相反,如果先以在学生们中间比较流行的美国影视剧的原著小说为基础,逐渐扩展到不同类型与题材的小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并增添课堂的活力。

(三)适合性原则

适合性原则,主要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的适度,教学内容的适度要求考虑到该文学作品的代表性问题,教学方法的适度则要求正确处理好教师讲解与学生自学之间的关系[3]。以美国恐怖小说为例,它最早起源于英国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哥特式小说,而严格意义上始于19世纪末,早期主要采用简单的超自然恐怖模式,20世纪初,恐怖小说的发展进入“克苏鲁神话”时代,也属超自然恐怖的分支,在二战后,现实恐怖小说成为了其发展的主线,在当时众多作家的眼中,现实社会即是恐怖的根源,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现实恐怖小说流行的局面被社会恐怖小说打破[4]。在美国恐怖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小说家与作品的数量都不断呈上升趋势,教师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素材进行导入,比如美国著名恐怖小说家爱伦·坡、安妮·赖斯、斯蒂芬·金的小说,这些作品不仅代表了经典,而且体现了不同时期的特点,因此可作为非常适合的教学内容。恐怖小说涵盖的知识和文化现象广泛而复杂,在有限的课堂讲解之外,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兴趣进行课外阅读,从而辅助课堂教学。

三、美国通俗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的策略

(一)专门讲解法

我国现行的大学英语教材按单元来划分,每个单元的主课文多节选自美国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不同单元反映不同的主题,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在背景知识讲解或正文讲解的过程中,适当的导入相关的美国通俗小说。由于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该小说,对其内容比较陌生,这种讲解还应以教师的专门讲解为主,讲解要点包括小说家的生平、写作特色、小说的创作背景、基本情节、主要人物、所表现主题等。讲解的形式以概括性的提炼为主,教师应注意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文学的导入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是教材的补充与辅助,不应成为课堂的重点,通过教师的讲解,能起到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教材中课文的内容,并能实现对其相关知识加以拓展的目的就足够了。

nlc202309031355

(二)比较研究法

在文学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常采用比较研究法,即对两国文学的比较。在上面提到的专门讲解法的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一类型的美国通俗小说有了基本的了解,教师可顺势引导学生比较中美两国的小说。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可安排学生以不同学习小组的形式,在课下展开调研,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形成小规模的调查报告,在课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PPT呈现的方式,由小组中的代表来讲解调研成果。比如,学生可将中美两国的侦探小说进行比较,二者虽然在创作手法、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却存在着很大的相似之处,主要在于侦探小说有着相对稳定的故事框架,都属于“寻找凶手”的情节模式,都包括至少六个具体步骤:侦探上场、描述犯罪情况、调查、破案、解释破案经过和结局[5]。学生在课下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课上利用5-8分钟的时间来进行成果展示,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并培养了自身自主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三)影视欣赏法

在大学英语视听说的教学环节,学生可欣赏到大量的视频片段,改编自美国通俗小说的影视作品的片段便成为了这一环节教学很好的素材。比如,教师在有些课文的讲解中,会涉及到意象的运用,对文本的分析毕竟是有限的、相对枯燥的,而影视的欣赏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弥补文本分析的不足。于2004年上映的电影《秘窗》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对带有象征色彩的意象的运用是该片最大的特色,增添了整个影片悬疑的色彩。电影中的主人公莫特是由好莱坞著名影星约翰尼·德普扮演的一位小说家,在婚姻与事业的双重危机下,他躲进林中小屋进行创作,分不清虚拟与现实,精神逐渐分裂,电影中的湖边小屋和汽车象征莫特所处的特定环境,电话、手表和凶器象征莫特的性格,帽子和镜子象征莫特精神分裂的过程,秘密的窗户和花园则是电影主题的象征。教师将英文原版的视频片段的欣赏与讲解相结合,并适当安排课堂讨论,使学生对意象这一文学和影视中常见的创作手法有了更加形象与直观的了解,通过视、听、说 与读、写的结合,使整个单元的学习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总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美国通俗文学的导入是一种必要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弥补仅以英美经典文学名著进行导入造成的缺失,同时,也能够为创建更加完善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供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黄禄善.美国通俗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

[2] 黄禄善,刘培骧.英美通俗小说概述[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

[3] 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4] 刘英昕,李敏.斯蒂芬金小说中的恐怖元素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2015(3).

[5] 黄永林.中西通俗小说叙事:比较与阐释[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通俗文学论文 篇6

在研究通俗文学的时候, 就不能不提到范伯群先生《《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插图本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范老先生的这两本研究中国现代通俗文化史的著作, 为研究现当代通俗文学史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让后来的研究者站在更高的平台上开展通俗文学史的研究。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 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功, 提出了很多新的观点和看法, 并且对于通俗文学的历史定位经过了否定, 肯定, 又否定, 又肯定的历史循环中。对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的研究, 我们认为还有十分很多没有挖掘出来的新观点, 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自古以来, 文学、文化和历史就是无法分开的, 俗称“文史不分家”, 三者之间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在冲突中达成妥协, 在对抗中不断发展。本文将就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我国现当代文学史的研究关系的研究进行的阐述, 以期提出富有独创性的看法和见解。

一、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表现

1. 通俗文学表现形式

学术界普遍认为通俗文学有三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鸳鸯蝴蝶派文学, 该派文学建立在市民社会上;第二种是海派通俗文学, 海派文学里面包含了大量的通俗文学。那时候的海派作家大多数都认为自己的文学作品就是写给普通的市民大众看的, 他们的读者群体也是较为固定的。到了张爱玲的时候,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加的紧密了。第三种是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出现在解放区的文学和国统区的都市文学。解放区文学的主要描写对象以农民为主, 并且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形式。例如, 在都市文学中, 出现了像通俗文学, 又不像的作品。典型的解放区的通俗文学作品的代表是赵树理先生, 赵树理先生的《小二黑》结婚就是典型的通俗文学作品。通俗文学除了上面的几种形态之外, 还存在以下的表吸纳:第一, 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体现, 某种程度上是对于传统的市民文学的继承。在过去白话文还没有成为官方正式用语的时候, 白话文小说只在传统的市民阶层之间流行, 后来在新文化运动的提倡下, 白话文才成了“开启民智”的工具, 并逐渐成为了主流大众的语言。第二, 通俗文学与海派文学并非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它们的关系既存在相互包容的地方, 也存在互相冲突的地方。第三, 左翼大众文学的本质是对大众进行“教育”而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 因此, 左翼大众文学并不是大众文化的反映。例如, 以瞿秋白为例, 他在创作《东洋人出兵》这部文学作品时, 就使用了两种国语和地方方言。上述三种关系的表述充分展现了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之间的关系。

2. 大众化语境下的市民文学

其实, 在文学史上, 关于市民文学的定义还是存在较大的争论的, 如果把描写市民生活的文学作品就叫做市民文学显然仅仅从字面上理解, 未能抓住市民文学的本质。如果那这个定义去套一些我们所认为的市民文学, 就发现这个定义的悖论了。以老舍的文学作品为例, 不管是《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还是《我这一辈子》都是描写了北京的市民社会, 但老舍的观念并非属于市民的观念, 他更加注重于对这种市民阶层的批判, 甚至将自己作为“市民”的对立面去从事文学创作的。但是老舍的文学作品究竟还是属于市民文学。自范伯群先生开始了对通俗文学的研究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之后。通俗文学近些年来又有了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便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 网络文学也随之兴起。

二、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朵奇葩

现当代文学史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文学的历史。现当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古代文学都是一脉相承的, 在现当代的文学形式中, 仍然有着许多的文学表现形式来自于古代文学文学。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并不存在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界定, 学界普遍将描述大众社会生活的文学作品称之为通俗文学, 因此, 通俗文学的概念范围是十分广泛的, 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在文学表现形式上的反映, 而通俗文学又对一定时期的大众文化进行了必要的描绘和阐述, 让人们对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1. 现当代通俗文学的特点

(1) 大众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通俗文学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尤其一系列武侠、传奇、言情等小说等文学作品, 表现出了文学是由经济基础的决定的特质。上述通俗文学作品, 表现了大众文化的品位和取向, 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这种对社会层面的揭露和曝光在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如对于社会底层一些现象的描述, 像卖淫嫖娼、拐卖妇女等问题, 这种广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充分的说明了改革开放之后文学的生命力得到了张扬。

(2) 媚俗化

在大众化的特点下, 是通俗文学逐渐的变得越来越媚俗了。人类的物质欲望及对传统文化的解构的文学作品不断地出现, 通俗文学的媚俗化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物质欲望的膨胀中得到了彻底的阐释。媚俗的罕有贬义的色彩, 也就是文学作品抛弃了它本身的价值, 急功近利的向社会大众讨好。当然, 这种媚俗化也是高雅相对应的, 在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史上, 通俗和高雅两种文学形式。

2. 通俗文学的发展趋势

从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关系上来说,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本身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部分。从这个角度来看, 也可以发现通俗文学发展的某些趋势:

(1) 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的模糊化

文学自身存在的价值是由一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所决定的。审美、调节社会关系、娱乐都是文学的功能和价值, 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纵观整个文学史, 尤其是现当代文学史, 可以发现文学的情趣、审美和价值都是在不断地变化的, 随着未来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各种媒体的出现,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将会更加的顺畅, 便随而来的就是通俗文学的高雅化, 以及高雅文学的通俗化, 也就是通俗和高雅之间的界限将不再那么分明。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网络文学, 在网络文学诞生之初, 并不为主流的社会所认同, 但及至今日, 网络文学的地位逐渐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网络文学概念的外延也更加的宽泛了, 其读者也不再局限于青少年了。

(2) 通俗文学的数字媒体化

通俗文学自产生以来, 就是和传统的媒介共同的发展的。随着大众传媒传播功能的加强, 大众文化也逐渐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文化, 通俗文学在这个潮流之中, 也必然会顺应着传统媒介的发展而发展。网络文学的出现让传统的印刷文学处于岌岌可危的地位。虽然网络文学作者的水平参差不齐, 整体水平较低, 而且产生了大量的糟粕和垃圾, 但是它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创作空间, 一方面确实有些十分功利化的作品, 给已经充满物欲和功利的社会加油打气, 但是另一方面, 也让一些潜心创作的作家提供了一个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从这个角度上来看, 未来一定时期的中国文学史恐怕将会以网络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了, 当然, 这正好说明了通俗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结论

综上所述, 通俗文学和大众文化是紧密联系的关系, 而它们与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的关系, 也体现在通俗文学的表现形式、特点上。整个中国现当代的文学史中, 通俗文学占了很大的比例, 而且在未来的中国文学史上, 通俗文学也将开放出美丽的花朵。

参考文献

[1]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4) .

[2]汤哲声.中国通俗文学与大众文化[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9 (03) .

[3]中国雅俗文学研究 (第二、三合辑) [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09 (03) .

通俗文学论文 篇7

一、理想情节与通俗小说模式

叙事就是讲故事, 故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人物和情节。《多少恨》对情节做了完美处理, 使整个故事充满了张力。托多罗夫有“理想情节”说, 其含义是“理想的情节应该包括从静止—不平衡—重新平衡这样一个过程”[3], 《多少恨》正是契合于此构建的。虞家茵与夏宗豫的爱情故事始终遵循着“静止—不平衡—重新平衡”的发展路径。从某种意义上说, 电影院相遇之前, 虞家茵与夏宗豫的生活是静止的 (此处指二人的感情、生活轨迹) , 冥冥中似乎缺少什么, 于是隐含作者安排他们会面, 打破原有的静止, 埋下“不平衡”的“隐患”。随着故事的进行, 隐含作者一步步加紧二人生活轨迹相交, 设置一个又一个巧合, 家茵急着找工作, 宗豫急着找家庭教师, 又通过同一个中介人, 于是二者走进了彼此的生活。在家茵做家庭教师期间, 两人感情迅速碰撞, 急剧升温, 静止状态被迅速瓦解, 进而转向不平衡。宗豫在女儿生病时的呢喃中警醒到自己对家茵的感情, 于是主动进攻, 请家茵看电影, 频繁去家茵的住处, 终于在与妻子吵架出走的那晚, 向家茵倾吐了钟情, 并赢得了家茵的回应, 不平衡至此彻底展露水面, 故事到这里进入了高潮。可是理想情节使这种不平衡不能永远持续下去, 它必将重回平衡的状态。于是, 世俗的道德、家茵的父亲、宗豫的妻子、女儿, 一点点的将不平衡抹去, 加速了家茵与宗豫的分离, 最终他们的爱情在家茵的出走中走向了幻灭, 一切重又回到了平衡。

其实透过这一表层的理想情节, 我们还能看到另一种情节模式---通俗小说模式。“在言情小说中, ‘巧遇相识+相爱+小人作梗+无奈分离 (+团圆结局) ’成为结构的惯用模式, 其基本框架大都表现为‘二元对立’的结构特点, 言情小说中情与理的对立、冲突推动情节发展”[4]。毋庸讳言, 张爱玲承袭了这一模式:因电影院买票事件而相遇的宗豫、家茵逐渐相爱, 却有宗豫妻子、姚妈、家茵父亲从中作梗, 除了这些“小人”的干预, 家茵面对的还有情与理的对立, 一边是自己的爱情, 一边是不能破坏别人家庭的理性, 这些干预和抉择的压力使家茵无力承担, 于是她选择出走, “无奈分离”。在爱情刚刚开始的时候, 女主人公便毅然决然却又万般无奈地掐断了, 她带着仅有的一点点自尊, 以一个苍凉的手势离开了。

二、模式背后的意识

在这里, 张爱玲实现了中国通俗小说模式与西方叙事学情节模式的对话, 使叙事具有了多样色彩。对通俗小说模式的运用, 是张爱玲通俗文学意识的浅层表现, 若深入思考下去, 会发现其对情节的重视是对通俗小说的一种深层次践行。汤哲声教授指出通俗小说是“情节小说”, 针对人们对其模式化的指责, 他称“没有了模式就没有了通俗小说本身”[5]。张爱玲是深知通俗文学这一特性的, 她曾说“即使找到了崭新的题材, 照样的也能够写出滥调来” (《写什么》) , 所以她特别重视情节的建构并且不排斥模式的存在, 而其对通俗小说模式的自觉运用更是以实践认同了通俗小说的模式性。通俗文学之所以追求模式, 是由其受众决定的。通俗文学所面对的消费群是普通大众, 大众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 其对故事的发展有着固定的发展路径的偏好, 通俗文学正是在把握大众这种固定偏好的基础上, 创建了各种类型文学的叙述模式。因而模式化彰显的是通俗文学的大众性特质。张爱玲通过《多少恨》情节模式的建构, 遵循通俗文学言情小说类型的情节模式, 表达了其对通俗文学模式化的肯定, 从而认同和实践了通俗文学的大众性特质, 实现了其追寻通俗文学的自我意识。

张爱玲自觉使用西方叙事学的理论和策略进行文本情节的的建构, 而其建构的深层含义和精神指向是对通俗文学的探寻和实践。这种以西方叙事学策略为表层, 通俗文学特性为内涵的创作,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西方叙事学和中国通俗文学的对话, 为通俗文学代入了一些雅化成分, 为其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因而, 张爱玲的这一充满通俗文学意识的自我意识叙述, 获得了双赢, 既实现了自己对通俗文学的追寻, 又促进了通俗文学对雅化成分的吸收, 保证了通俗文学的活力。

参考文献

[1]Seymour Chatman, Story and Discourse: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8.P.248.转引自谭军强.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第209页.

[2]张爱玲.多少恨[M].广东:花城出版社, 1990.第101页.

[3]刘锋杰编.文学批评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第76页.

[4]李祥伟, 王凤霞.通俗小说中的自我意识与读者意识——以张爱玲小说《多少恨》为例[J].广州大学学报, 2008, (2) :81.

[5]汤哲声.中国当代通俗小说的叙事策略及其批评[J].学术月刊, 2009, (12) :99.

上一篇:景观行业下一篇:老年慢性肺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