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实践论文(共12篇)
文学实践论文 篇1
摘要: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越来越受到欢迎, 而这些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也逐步进入大学校园, 成为英美文学课的辅助教学手段, 丰富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学习文学的兴趣, 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 是一种有效的实践教学方式。
关键词:文学改编,英美文学实践教学,启示
作为英美文学课的教师, 我们始终都在寻找一种更为理想的授课方式逐步摆脱传统枯燥的理论教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媒体的诞生, 我们终于有机会向学生展示枯燥刻板的课本之外的广阔视野, 那就是电影, 一种逐渐融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绘画、摄影等艺术于一体的与人类生活密切联系的崭新艺术[1]。在如今这个信息咨讯发达的时代, 经典文学作品的通俗化、流行化趋势愈加明显, 而呈现出包容一切经典文学文本之势的后现代摄影文化, 将英美文学史上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一一搬上银幕, 从古老的英雄史诗《贝奥武夫》, 到莎士比亚的戏剧《王子复仇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再到奥斯汀小说《傲慢与偏见》以及福勒斯颇具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和纳博科夫的争议作品《洛丽塔》, 上演着一幕幕夺人眼球的人间悲喜剧。电影的文学改编以一种“经典作品重读”的方式, 给予小说一种可视、可听、可感知的形式, 现在已经成为电影发展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 也使得我们今天有幸能获得如此众多的“视觉化”文本, 为高校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课堂增添新鲜而富有活力的教学素材。
然而, 为了科学地运用这种新的教学手段, 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我们在把电影运用于教学实践之时有必要了解一些本质的区别和前提。电影和文学作品都属于艺术, 但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 它们的表达方式存在着一定差异。文学的传达媒介是文字和语言, 它们与艺术形象的关系是间接的。而电影的传达媒介是直观运动着的影像。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大量素材, 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改编自文学作品。电影扩大了文学作品的影响, 一部成功的电影可能促使文学原著的畅销, 掀起重读原著的热潮, 甚至使其成为文化热点。教师作为英美文学课程实践的执行者, 不能仅靠组织观看电影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想要真正地、深层次地解读一部文学作品还要依赖于对原著的阅读。因此, 教师不能用电影去替代文学作品的阅读, 应让学生了解电影与文学作品之间的本质区别, 以阅读原著为主, 以影视欣赏为辅。在组织学生看电影之前, 一定要让学生先读原著, 这样可以避免因先看电影所造成的先入为主的心理。而且, 作为改编后的艺术, 电影仍然会存在忠实性的问题, 即改编后的电影与小说的主题、人物、情节、时间、空间、背景等不一定完全一致。那么学生在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再去观看改编后的电影, 既能对作品和影视艺术有双重了解, 还能感受视听冲击力, 从而激发情感, 启迪想象和联想, 增进学习兴趣。影视作品本身也是一种艺术的升华, 欣赏影视作品可以加深对原著的认识和理解。所以在欣赏由文学改编的电影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要选好影片。应尽量选择那些忠于原著的影片, 因为它们最能体现原著精神, 从语言、情节到主题都对原著进行很好的诠释。在播放影片之前, 教师应围绕作品的欣赏重点, 将背景知识、情节梗概、艺术特色等与作家及作品相关知识简要介绍给学生, 导入对该作品精彩片段的阅读和欣赏, 并就作品主题、人物与意识等围绕教学重点与难点布置思考题。这是正式进行课堂教学前的必要铺垫, 可以避免学生在观看影片时一味追求故事情节而不假思索的被动状态。
在播放电影过程中, 教师应该避免角色错位, 即把自己变成单纯的电影播放员, 把学生当成单纯的观众。电影是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的教学工具。在电影播放过程中, 虽然教师不应频繁打断学生观看, 要使学生连贯地欣赏影片, 完整地获得语言信息, 感受语言、文学艺术的精髓, 但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影片中重要的细节是必要的教学活动。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 要仔细观察学生在电影播放中对影片内容的反应, 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地停止, 针对语言点或背景文化知识进行讲解和回放, 这样才有利于教学目标和效果实现。教师要事先有细致周密的计划来实施影片播放过程中的教学行为, 使学生在轻松地欣赏电影艺术之美的同时获得语言知识和文学知识, 提高言语技能。
在观看影片时, 为了避免出现教师学生角色错位的现象, 也可以在观看英文原版电影的基础上, 把光盘上的有关情节和教案相结合制成多媒体课件。在教师分析讲解后再欣赏相关的电影剪辑, 学生能更充分地体会到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把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看、听、说、写等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而加强英美文学课的直观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另外, 除了从头到尾地为学生放映影片外, 可以摘取一些经典片段进行重点讲解。作为作品中最精彩内容的节选, 它是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的重点。这些经典的画面、语言和镜头, 足以代表这部作品的艺术水准, 对于这些精彩片段, 教师把电影节选和文本选读结合起来讲解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讲解时, 可以对电影和文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比较, 也可以把同一故事的不同版本的电影进行对比, 还可以把电影中对人物性格的演绎与作品中彰显的人物性格进行对比以加深对文学作品、主题和人物形象的理解。学生也可以针对电影改编的成败优劣进行评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就播放内容展开争鸣探讨, 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大胆发表见解, 启发他们从主题、人物性格、创作风格、表演艺术等各个视角鉴赏、评析作品, 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让他们感受到文学思考和交流的乐趣, 有效地实现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对影片的欣赏, 学生会注意到影片对原著的处理诠释与教师传授的观点的类似;学生甚至可以注意到影片对原著产生的那种带有或多或少的偏见的阐释。这对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很有意义的, 因为越是优秀的经典作品其实越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越发享有想象的自由空间, 作品也就因此更具有文学性。而一部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可能是改编最多的文学作品, 如《傲慢与偏见》、《罗密欧与朱丽叶》。每一次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 不仅意味着一次再创造, 而且意味着不同时代、不同语境的“重述”。而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的是“为什么导演会使用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作品是如何产生震撼人的力量的”、“这种文学改编是否恰当”, 从而引发激烈的辩论,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与改编电影之间的多重互文关系产生浓厚兴趣, 而且会让他们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经验中获得启迪。
我们通过观赏电影提升了学生对于英美文学的兴趣, 同时还会出现一种出乎意料的文学视点的“倒流”, 即学生在观看了自己非常感兴趣的文学改编电影之后, 重新审视文学作品本身, 开始认真地研读、挖掘更深层次的作品内涵, 促进对英文原著的阅读和理解。
一部电影通常持续90到120分钟甚至更长, 一堂课内放映完毕是不可能的, 但如果牺牲两到三节课去放映一部电影又不值得。较好的做法是教师节选精彩的片段或影片与原著相对应的情节高潮。教师也可以在正常课时之外每周抽出三到四节的课外时间去组织看电影和讨论。由于各个学校的条件所限, 也许教师无法做到额外组织学生观影和讨论, 然而在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化的时代, 我们能够建立网络课堂教学, 将英美文学原著电影资源挂在网上, 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 并布置相关的讨论题要求学生课下准备并在课堂上作报告。我们也可以有计划地开设一些如《影视赏析》之类的赏析课程, 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互补。而且, 我们还要教授学生网络查询信息的方法和技巧, 并推荐优秀的文学类网站, 引导学生登录学术性数据库迅速查询有价值的信息;并在课程开设之初为学生开立书目和电影目录, 要求学生进行学期预习;在授课过程中, 则结合具体章节, 事先提出问题, 请学生在课前查询相关资料, 以备课上讨论或撰写学期论文。
在实践教学后, 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布置作业并组织其他教学活动。在欣赏完原著和电影后, 教师要求对电影和原著的共同点及不同点进行归纳总结, 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影片, 选取不同的切入点,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例如分析评论,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 让学生对作品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展开探究和讨论;或者比较, 可以从主题方面比较影片是否忠实于原著精神实质。切记比较的目的应是强化原著的主题, 而不是喧宾夺主地突出电影的主题;也可以从语言上比较, 一般而言, 名著的语言都有精练、个性化、生动等特点, 改编成电影后, 经过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艺术处理, 通常会更加精彩感人。通过比较,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语言的表现力, 也更能体会原著语言的精妙之处。在学生熟悉文学作品和电影之后还可以隐去电影中的声音和屏幕文字,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情节的理解和记忆为影片配以对话, 甚至配音, 以此来活跃气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就某段故事情节进行模仿或改编, 进行角色表演,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高交际能力, 加深对于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和对西方主流文化思想的把握。
综上所述, 在课堂上运用文学改编电影能够有效地辅助英美文学教学, 学生的阅读视野会因此更加开阔, 思路会更为清晰, 师生互动交流能够交流超越印刷文本之外的更多信息。尽管对于其恰当的使用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但运用电影教授英美文学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运用得当必将会让电影成为我们未来最强大且最有效的辅助教学工具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华商务网.http://knology.Chinaccm.com/phrase2006061609181600447.html.
[2]戴锦华.“写在前面”.罗伯特.斯塔姆, 亚力桑德拉.霍恩格编.文学与电影[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赵纯钧.电影的读解[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5.
文学实践论文 篇2
04服装一班 陈结
期待已旧的寒假终就来到了,在家无聊烦闷的我第一次有找工作的欲望,将计就计,一放假便随便在本地找了一份工做——餐馆的服务员。
我的寒假生活便在这里起点了,回想起来可真好笑,自己并不知道那么容易就可以上班了,也为工作时间及报酬等顾虑了不少,但最后还是不顾后果下定决心去。也许是第一天上班,来的特别早,心情很激动、兴奋,脑里开始想象该怎样过完今天…,一大早便跟着领班人打扫卫生,一切工作完后开始吃早餐,早餐仅是一碗白粥,但为了伪张自己坚强还是若无其事的吃完。便开始了衷曲的工作。记得接待第一位客人是一对俊男靓女的情侣,我礼貌的向他们打了招呼就开始端茶给他们,他们微笑的水声:“谢谢”,当时心理甜滋滋的,特轻松,接下来又一批批的客人的到来……。人多了,错误也就犯了,不小心端错茶,不小心打破被子……,我感到无地自容,那时好伤心,忍着眼泪,伪装坚强仍微笑待人,也许客人就是上帝,现在我只个为人服务的奴隶,只须服从,可一进洗手间,我再也忍不住了,这时我才发现我并不坚强,比谁都脆弱。但同事们都安慰我说你已经很能干了,来三天就能点菜干这么多活,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改正就行,这才给我点安慰,但还是很愧疚,夜晚腰酸背痛的躺在床上,回想白天发生的一切,心中荡涌出一种委屈感,何时该前进?何时该放弃?到底该不该放弃?心里细想,也许自己是在自找苦吃,也不知自己是否在成长,但现实好象的确在驱使我沿生命的轨道运行,我应该接受各种风雨苦难,才能获取经验,增长见识,想到别人能坐在吃,而我只能侍侯他们,悲哀的不是我,悲哀的是生活啊,我一定要努力、努力,最后,还是下定决心继续做下去,决不半途而废,于是又继续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最有意义,最值得我怀念的还是拥有了那一份可贵的友情,我的慷概赢得了他们的热情,有了几个好姐妹、好兄弟…,他们的热情、善良深深的打动了我,使我更有了信心。细细想想,我是在他们的感动中成长的,快乐与幸福也来自于感动,由此我信心百倍,工作做的妥善、放心,也发现了不少的兴趣,以“热情待人”的原则的我认识了不少同年龄、职业的朋友,慢慢便开始钟情于这份工作……。直到一个月后要走了,才发现时间的匆匆,时间的流逝,好心痛,好舍不得那些陪伴我一起走过的朋友,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拿到沉甸甸的几百块钱,我开心的差点落泪,这是我第一次用自己的努力所获得的报酬,它包含了我一个月的心血。
基于儿童文学资源的练笔实践 篇3
【关键词】儿童文学 练笔形式 想象 评论 写实
练笔实践是促成读写联结的关键,是从阅读通往写作的桥梁,也是促成写作知识向写作技能转换的关键。将作文训练有机地融入于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之中,以读促写,以写引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有效引领,更会促进他们言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为此,我们要积极利用儿童文学资源,探索新颖的练笔形式,搭建读写联结、互促的平台。
一、想象类练笔
(一)思维发散型
儿童文学中的童话类作品常常蕴含着中国孩子所缺少的最重要的营养品——海阔天空的想象力。我们可以依据作品所提供的某一个话题作为想象表达的发散点,激活学生的思维,达成想象力培养方面的训练。比如《蛋壳里出来的奶奶》一书,将埃利亚斯发现蛋壳里钻出“奶奶”的过程写得非常细致、传神,既写出了孩子的心理变化历程,又写出了“奶奶”的模样与鲜明个性。我们可启迪学生想象蛋壳里还会钻出什么,并根据书中的语言来模仿写作。有的学生描绘了自己发现一只微型恐龙钻出蛋壳的情景;有的书写了蛋壳里钻出个“大诗仙”——李白的过程;有的则写到动画片中的经典角色从蛋壳里钻了出来,来到自己身边……这些表达富有童心、童趣,展现着想象的无限魅力。
(二)时空穿越型
不少儿童文学作品讲述的是往昔年代的故事或是未来的生活,看似与学生当下的生活世界有些遥远,但我们可以采用“穿越型”表达,让学生置身于书中描述的情境,与主人公共同经历某一事件。比如梁衡的作品《数理化通俗演义》讲述的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穿越到某个年代某个地方,与自己崇敬的某位科学家面对面,一起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生对这类“穿越型”写作兴趣盎然,有的写自己穿越到17世纪的意大利,成为伽利略的学生,目睹他在比萨斜塔上做“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有的写自己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叙拉古城,见到了伟大的科学家阿基米德,与他一起用镜子击溃进犯的罗马士兵;有的则写自己穿越到南北朝时期,与祖冲之一起探究圆周率的奥秘……
(三)空白填补型
作家在叙述故事时,有时会特意留下空白或者将某些情节概述处理,这些简而处之的内容给了学生无尽遐想的空间。我们可让学生植根于故事,凭借想象进行细节描绘。如湘西才女彭学军的《腰门》第十八章写道:“铜锣”带着三位大学生去黄龙洞探险时,为了让船脱离漩涡,“铜锣”奋力一搏,结果掉进水里,被漩涡卷走了。这一情节可谓是跌宕起伏,但作者在写时,并未细致入微地进行描述,尤其是对于三位大学生,因为是配角,几乎没有写他们的言行。我们可让学生进行细节填补,还原遇险的场景。教师可这样设计练笔: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学生,在船陷进漩涡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心里又经历了怎样的煎熬?后来,你又是怎样被营救出黄龙洞的?请以“黄龙洞惊魂”为话题,写一篇习作。这样的练笔实践,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仿佛置身于险象环生的黄龙洞中,所创作的情节惊心动魄,感情真挚动人。
二、写实类练笔
(一)生活回忆型
学生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眼前常常会浮现出自己生活的影子,从而引发倾吐的欲望。我们可紧扣作品中的话题,让学生乘上记忆之舟,书写相似的生活故事。比如曹文轩的《我的儿子皮卡》系列之《背叛的门牙》,主要写了皮卡在自己的门牙掉落前后的喜怒哀乐。皮卡很想成为合唱队的领唱,可是比赛前夕他发现自己的门牙非常松了,他很害怕,一次又一次向门牙祈祷,甚至连做梦都想着这事,可门牙最终还是随着一个喷嚏掉落下来。绘本《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则讲述塔比莎的一颗牙齿松动了,她想尽一切办法要让它掉出来的有趣历程。小学生对于“换牙”绝不陌生,每个孩子都有着个性化的体验。在共读《背叛的门牙》与《一颗超级顽固的牙齿》这些儿童文学作品后,就可让学生写写“牙齿的故事”,留存童年的印迹。由于有儿童文学作品做借鉴,学生写起来也会格外顺心。
(二)历程描述型
每一位儿童都是鲜活的个体。儿童与书相遇、与书为友的历程伴随着各种鲜活动感的故事。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阅读某一本书时的历程,留存童年的印迹。林海音曾写过《窃读记》,窃读的滋味,很快乐也很惧怕。其实,这番滋味许多孩子也都曾亲身体验过。有的夜晚躲在被窝里,借助小电筒阅读;有的上课时挡不住课外书的诱惑,忍不住多瞄几眼;有的惦记着书中的故事,不肯入眠,借上洗手间的机会与书相伴。诸如之类的“阅读故事”,保持着“真实状态”,为儿童提供了言语和精神的自然生长方式,也牧养着童年的灵性。
三、评论类练笔
(一)情感共鸣型
儿童是情感的王子,他们沉浸于情感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中时,常常会心潮起伏,浮想联翩。我们可以紧扣情感的共鸣点,在学生情感波动、不吐不快之际,设计练笔,让他们以读者的身份或者直接化身于作品中的某位人物,道出内心的那份感慨。比如《腰门》一书中的哑巴——“水”坚毅、善良,一直以挑水卖为生。可是因为村子里装上了自来水,他只得选择离开,到别处谋生。“水”的默默离别触动了孩子们的心弦。我们可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跨越时空与“水”进行促膝谈心式的对话,也可从小说主角“沙吉”的角度谈出内心对“水”离去的不舍。“多情自古伤离别”,“水”的命运牵动着孩子们的心,每一段真情告白都是那般感人肺腑。
(二)观点碰撞型
有些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热点问题以及人生的一番思考。教师可巧妙设计话题,引发学生的思辨,谈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也可让学生提炼观点写出读后感。比如黄蓓佳倾情打造的成长小说《艾晚的水仙球》就涉及家庭教育的话题:艾妈妈溺爱“神童”艾好,生活中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只求他学习上能光宗耀祖,结果艾好却因生活不能自理被迫暂离学校。而对学习相对平庸的艾晚,艾妈妈则有些疏忽,但是艾晚有着善良、纯洁的心灵,她茁壮地成长着。就这样的家庭教育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思考,凝结成文字。有的学生以书信的方式与艾妈妈商榷教育方式问题,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艾妈妈应该用平等的态度对待她身边的璞玉;有的学生认为家庭教育不该只关注成绩,应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有的学生则以“拥有一颗温暖的心”为题,呼吁人们应像艾晚一样质朴、善良,给他人带来缕缕清香。
(三)人物简评型
表达生动具体、富有文采是一种能力,观点鲜明、语言凝练也是一种能力。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我们可让学生进行提炼、评价,学会有理有据、简洁准确地表达。如阅读《数理化通俗演义》后,可让学生选择一位最敬佩的科学家,模仿“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的表达方式,为其写一写“感动世界十大科学家颁奖词”,以精练的语言叙述该科学家的事迹与功绩,以激情洋溢的语言道出内心的敬意与感动。由于书中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是诗歌体,每个故事中也夹杂着一些诗化的评价语言,学生在创作“颁奖词”时,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显得热情高涨。于是,一段段情感真挚、文字简练的“颁奖词”在学生的笔尖流淌。
国际大奖小说 《绿拇指男孩》中写道:园丁翘胡子先生发现了小男孩弟嘟有着神奇的“绿拇指”,如果“绿拇指”点一下种子,不管这些种子在哪里,都会马上开花。依托儿童文学资源进行练笔实践,能洞开习作教学的一片新天地,让学生拥有充满生命感召力的“绿拇指”,书写富有童心、童真、童趣的儿童习作。
参考文献:
[1]叶黎明. 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朱自强.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M]. 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5.
[3]周益民.童年爱上一本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论韩愈文学教育思想及实践 篇4
关键词:韩愈,阅读观,作文观,课堂观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赞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 道济天下之溺, 忠犯人主之怒, 而勇夺三军之帅。”在文学史上, 韩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 是古文运动的领袖;在政治领域, 韩愈敢于上谏冒犯龙颜的《迎佛骨表》。韩愈在历史上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他还以教育家的身份影响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他曾历任四门博士、国子监祭酒等学官, 在职期间他整顿国子监学风并卓有成效。
一.韩愈的阅读教学观
1.应在阅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旁收杂取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遗之。”韩愈欣赏李蟠的原因在于其喜爱古文, 且学习“六艺经传”, 可见, 韩愈关于阅读的内容是倾向于“六艺经传”的, 也就是儒家经典。他在《读荀》中, 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 可见其对儒家经典是十分推崇的。
但在阅读上, 韩愈不只是主张阅读儒家经典, 他还主张阅读诸子百家之说。在《进学解》中, 他说自己读书是“贪多务得, 细大不捐”, “旁搜”、“远绍”, “俱收并蓄”, “诸史百子, 皆搜抉无隐”。在《赠别元十八协律》中, 韩愈强调了“读书患不多”。韩愈曾在《上兵部李侍郎书》中说自己“凡自唐虞已来, 编简所存, 大之为河海, 高之为山岳, 明之为日月, 幽之为鬼神, 纤之为珠玑华实, 变之为雷霆风雨, 奇辞奥旨, 靡不通达。”在《答侯继书》中, 韩愈自己也说“自五经之外, 百氏之书未有闻而不求, 得而不观者”。在《读仪礼》中, 韩愈得出“百氏杂家尚有可取”的结论。他不仅广泛阅读, 还写下大量读书笔记。如《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等。
韩愈一生致力于恢复古道, 因而, 他主张阅读儒家经典作品。韩愈一生著作颇丰, 他自身从阅读中获得很多写作的灵感, 因而主张广泛阅读。总之, 在阅读内容上, 韩愈主张在阅读儒家经典的基础上旁收杂取。
2.口手脑并用的精读法
韩愈在阅读方法上, 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韩愈在《进学解》中写道:“记事者必提其要, 纂言者必钩其玄”, 即后世所说的“钩玄提要”法。“提要”即阅读资料、史籍一类的文章, 一定要做出提要, 抓住重点, 理清条理;“钩玄”即阅读理论、辑录古人言论类的书籍, 一定要探索其精义, 着重领会其精神实质, 懂得参透其中的奥妙。对于“记事者”和“纂言者”两类不同文章, 应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韩愈一生文学成就颇丰, 这与他认真读书, 并讲求阅读方法是分不开的。
怎样才能达到对文章进行深加工的目的呢?韩愈认为应“口手脑”结合, 做到“口不绝吟”、“手不停披”、“手披目视, 口咏其言, 心惟其意” (《上襄阳于相公书》) 。即读书时要做到口勤、手勤、脑勤, 不仅要大声阅读背诵, 还要边读书边思考, 边作笔记。韩愈的这种读书法, 是全神贯注地读书。这种阅读方法, 让他有了《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和《读墨子》等几篇典型的读书笔记。
二.韩愈的作文教学观
1.作文应言之有物
韩愈主张“以文传道”、“文以载道”。他说:“读书以为学, 缵言以为文, 非以夸多而斗糜也。盖学以为道, 文所以为理耳” (《送陈秀才彤序》) 。他认为读书和作文重要的不是数量上的多, 而在于内容上要有“道”。他在《答尉迟生书》中说:“抑能所言者, 皆古之道。”而他所指“古之道”则为“斯吾所谓道也, 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 禹以是传之汤, 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 文、武、周公传之孔子, 孔子传之孟轲, 轲之死, 不得其传焉” (《原道》) 。可见, 其“道”的内容在于“儒道”。
一般认为, 韩愈的所谓道是代圣人立言。他在《原道》中还说:“博爱之谓仁, 行而宜之谓义, 由是而之焉之谓道。”由此可知, 韩愈认为写作的目的在于宣传儒家的“仁义”之道。值得提出的是, 有人认为韩愈的这种作文观迂腐陈旧, 会导致作文的中心思想千篇一律。实际上, 他的主张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 这是由于韩愈针对佛老盛行、儒学“道丧”的情况而提出的。对于当今的写作者而言, “道”可以拓展到题材主旨、中心思想、情感旨趣、态度观点、意见主张等内容;
韩愈在他自己的作品中, 也曾大量抒发自己内心愤懑感情。曾说“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其歌也有思, 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 其皆有弗平者乎” (《送孟东野序》) 。在韩愈看来, 当有了想要抒发的情感如忧思之感、怀念之情, 他就会寄托情感于文字, 用文章的形式把情感表达出来, 那么, 文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在《送孟东野序》中, 韩愈指出“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还认为“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荆潭唱和诗序》) 。事实上, 韩愈的传世之文大都饱含感情。《师说》中, 韩愈对“师道之不存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现状是感到悲伤的, 对于李蟠的“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读书行为是很欣慰的。在《进学解》中, 韩愈借假想的学生之口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在《祭十二郎文》中, 哀情感人, 被苏轼称为“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 其人必不友。”
事实上, 韩愈所谓的“道”也包含了当今人们所说的情, 道不是玄妙而不可言的, 而是包含了人情物理的, 日用生活即是道。因而, 可以说, 韩愈的文以载道启示我们写文章应“言之有物”。
2.作文应“辞必己出”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曾说:“有志乎古者希矣, 志乎古必遗乎今, 吾诚乐而悲之。”以古人为师, 才能“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 汩汩然来矣” (《答李翊书》) 。学习古人而不能拘泥于古人的章句、文辞, 不仅是因为它是陈言, 带有其时代标志, 更重要的是文章需要独具风格。他说:“若圣人之道, 不用文则已, 用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 能自立不因循者是也” (《答刘正夫书》) 。他把“能自树立不因循”作为写作的一般原则, 力求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所以韩愈在《进学解》中说:“蹱常途之促促, 窥陈编以盗窃。”遵循常规, 随世俗主流的人或者以抄袭窃取古人文辞为写作内容的人在作者看来是无能的。辞必己出, 也就需要“惟陈言之务去”, 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并认为, 即使是“师古圣贤”也应“师其意, 而不师其辞”, 力忌陈言套话, 人云亦云。他的创作主张是如此, 实际上, 他也践行了自己的这一创作主张。因其文章的语言具有独创性, 更显出其文章的魅力。
有人曾指出, 韩愈“写作语言艺术的成功源于其创造性地借鉴、吸取文本语言和生活口语中的精华, 兼之恰当、灵活地使用多种修辞手法。”[1]在《豫章黄先生文集》中, 黄庭坚感慨道:“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 退之作文, 无一字无来处, 盖后人读书少, 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为文章者, 真能陶冶万物, 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 如灵丹一粒, 点石成金也”。韩愈的“惟陈言之务去”, “辞必己出”, 也就是在借鉴古人的基础上创新自己的语言, 化某些已经腐朽的语言为妙言。
三.韩愈的课堂教学观
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的教师观
在封建社会, 多是地位高, 身份尊贵的人做老师, 而韩愈却在封建社会提出了在“道”面前人人平等的教师观。《师说》中, 韩愈认为, “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师之所存, 道之所存也”。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 这种思想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而且, 韩愈在《师说》中还认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 把师生的关系放在了平等的地位上, 这种师生观, 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平等交流, 有着这种师生关系的课堂将会变得和谐。
2.活泼生动的课堂形式
韩愈一生以道自任, 主张兴复古道, 但他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时, 却没有多少古板严肃的迹象。韩愈几次担任博士, 他在讲课中不是高高在上以夫子自居, 而是运用各种形式活跃课堂气氛。他的学生评价他“讲评孜孜, 以磨诸生, 恐不完美, 游以诙笑啸歌, 使皆醉义忘归。”[2]在他的讲解之中, 有诙谐的谈笑, 有吟诗唱歌, 可见其课堂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他说理生动易懂, 能拨动学生们的心弦, 使其沉醉在他的讲学中。
韩愈的教学形式是生动的, 活泼多样的。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他这种活泼生动, 有人认为他活泼生动的课堂有损于他自身形象及课堂教学, 于是对他的教学提出反对意见, 他的学生张籍就曾写两封信给韩愈谈到这个问题, “然欲举圣人之道者, 其身亦宜由之也。比见执事多尚驳杂无实之说, 使人陈之於前以为欢, 此有以累於令德”《上韩昌黎书》。他要求韩愈应无“务无实之谈”, 韩愈并不认可张籍的观点, 于是他反驳道:“驳杂之讥, 前书尽之, 吾子复之, 昔夫子犹有所戏。《诗》不云乎:善戏谑兮, 不为虐兮。《记》曰:张而不弛, 文武不能也。恶害于道哉?吾子其未之思乎” (《重答张籍书》) 。他认为教学不必太拘于单一形式, 要生动有趣, 要严肃和活泼并举, 应有张有弛, 教学形式的多样并不影响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贺晓玲、孙宏恩.从韩愈的写作语言艺术看当今语文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 2009 (9) :114.
文学社实践心得体会 篇5
书籍是孩子们一生的财富。社团成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台分享了自己喜爱的书籍以及读书感受。
社员们站在讲台上分享自己的阅读故事,在《老人与海》中,感悟“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坚强”;在《复活》中,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在《地球的奥秘》中,探索生命的神奇之处;在《活着》中,体会活着的真正内涵……其他人坐在讲台下聚精会神地倾听着。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同学们因读书而快乐,浸润于书海,收获内心的平静,在悦读中成长。
学生分享完毕,王主任上台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同学们要坚持阅读。随后,肖校长总结本次分享会的意义,与同学们互动,现场气氛热烈。
文学实践论文 篇6
一、旅游文学教育现状
高职旅游文学的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导游人员的人文素养,从而间接的为旅游事业服务。通过对导游人员进行文化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正确的将旅游文学作品与旅游的目的地进行结合,从而对旅游者进行引导。旅游文学是近期伴随着旅游事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旅游文学主要通过对大自然秀丽风景和风土人情的描写,以及旅游者的所见、所感来反映旅游生活的文学,与旅游事业起到一种相互推进的作用。笔者对高职学生进行旅游文学的相关调查时了解到,他们中的大部分学生对文学还是相当感兴趣的。在旅游文学中,通过对具体的风景名胜进行文学上的创作,如小说、散文等现代文学创作,可以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从而学好这门专业性课程。但是,在高职学校的课程安排中,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只有《旅游资源管理》,其主体教育内容更偏向于管理类。因此,学生首先缺少对旅游文学学习的知识储备,其次,学校更缺少必要的教育课程安排。
二、对旅游文学的教育研究
高职的旅游文学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获得更全面的发展。笔者在对提高高职旅游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中发现,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旅游文学进行有机结合,能够有效达到上述目的。由此可见,导游人员对旅游文学的感悟能力,决定了他们最终的服务质量。只有首先明确旅游文学的教育意义,才能合适地选取旅游文学的教育内容,从而对旅游者提供更好的旅游服务,使其获得更自由、更有价值的旅游经历。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能只局限于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客观描述的作品,更应该涵盖更多的人文主观感受类型的作品。对旅游文学来说,其从某种角度可以概括为“旅游类”,但从另外一些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些作品还可以有不同意义上的延伸。因此,旅游文学不应该只局限于对自然景观的介绍,对旅游文学作品的人文关注度也应做相应的提高,例如作品中“有感而发”的人文主义情怀等等。另外,在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时,还应该注意从高职学生角度出发,选取一些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的教学素材,注重文学作品所体现的知识性、审美性和人文性,更要注重任务情感的挖掘、体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收获知识,获得成长。
三、提高对旅游文学教育的重视
一直以来,旅游课程的设置都只注重旅游事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旅游事业的其他影响力。其中典型的,就是旅游文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旅游文学,更有声音表示支持旅游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旅游专业核心学科。由此可见,旅游文学的社会地位正在逐渐提高,只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更好的为旅游文学这一课程做好奠基。
现代信息技术使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方式变得多种多样,文本、图像、声音、影像等都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知识获取途径。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化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多媒体教育,这种新型教育方式的运用,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有别于传统的视觉和听觉占主导的教育,通过对多种感官的刺激,达到更高效学习的目的。
四、结合信息技术,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对一门课程的学习掌控情况主要取决于对这门课的感兴趣程度。因此,对于旅游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并勇于采用一些新兴的技术手段,比如,和现代信息技术做到巧妙地结合。这样的教育结合,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旅游文学的学习兴趣;其次,这种多元化教育方式的尝试,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旅游文学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学好这门专业课程,成为一个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兴趣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牵引住,才能更进一步的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进行培养。
五、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改革
(一)调动其他感官
学生在普通的课程学习中往往只能用到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而且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被动的接受教师知识点的灌输,这样的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课程质量不高。所以,教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调动起学生的其他感官,例如,嗅觉和味觉。
案例:教师在介绍旅游文学中有特色的风土人情时,可以准备一些当地的有特色的小吃。在正式讲课之前请学生进行嗅觉和味觉上的感官体验,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猜想。在学生体验之后,在教学课件中采用大量的图片来表示这种特产的创作过程。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要讲述的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体验,同时通过切身的体验,加深记忆。
(二)强化视觉体验
在旅游文学中,古代的旅游文学占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比重,但是由于很多高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学素养比较薄弱,在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上有着一定的障碍,学习时注意力往往很容易被分散开,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就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手段,例如强化学生的视觉体验,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案例:在学习“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时,最好的教材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为了更好地让学生体会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教师可以用一些恢弘的影像资料来具象地为学生提供参考资料。这对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深层意义的挖掘,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拓展知识面
另外,在学习主要内容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对一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例如,在古文学习时,可以进一步拓展到作者的生平和创作初衷。还可以采用“古今结合”的形式,对进行同样景观描写的音频和视频作一定的拓展和讲解。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更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案例:教师在对《滕王阁序》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之后,可以给学生拓展一首同名歌曲。学生在歌曲的播放过程中,使精神得到了放松,又通过对歌词的浏览,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四)激发想象力
学生在任何阶段的学习中,想象力的激发和运用都是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想象力加以激发,使其对所学的内容产生自己的独特理解。例如,在进行正式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跟课程内容有关的配乐诗朗诵,然后让学生在脑海中想象诗文中所描述的景观,在朗诵结束后对学生的想法和理解做一下采访,初步了解学生对诗文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情况。在这种想象力被激发的状况下,学生的情绪得到了完全的活跃和调动,课堂上的学习氛围浓厚,使学生产生了自主学习意识,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五)情感导入
在高职学生的教育中,情感方面的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教师可以收集一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情感故事,挑选其中富有感染力的部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选取相关视频或者音频在课堂上播放。学生在了解了当地景点基础知识的同时,还经历了一番情感上的洗礼。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就职中,就可以在为旅游者讲解中加入一些自己的理解,而非生硬地死记硬背。
案例:在介绍涂山“望夫石”时,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或者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望夫石的传说,大力渲染,使学生在接受情感熏陶的同时,完成课程的学习,加深印象。
(六)以学生为本
学生在教育中是教育的主体,那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要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学生在接受了一段时期的旅游文学教育之后,对文学作品的赏析有了一定的审美眼光和审美能力。但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在考试方式上也必须做出一定的调整。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自由的考试方式,比如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旅游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写出一篇小论文。这样就能在写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同时更具体地了解到学生对旅游文学的掌握情况。当然,也存在不愿意长篇大论的学生,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让学生进行口头表达,锻炼其思维活跃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或者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制作音频、视频文件,在课上或课余时间进行播放。
考试的目的在于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其形式并非一成不变。在以上所述的方式中,都可以达到考查的目的,而且这种多元化、灵活的考察方式更为学生所接受。另外,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提出的不同的观点,并耐心地对其进行正确的启发和引导。
对于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的高职学生而言,他的导游词是文化内涵的象征,而导游词的主要来源就是旅游文学。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旅游文学的教育意义更是在一天天凸显出来。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旅游文学的发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重视。旅游文学的教育工作者们,在进行旅游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自身的积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克服目前旅游文学教育中的问题,还要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善于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并深化旅游文学的教育方式。
参考文献:
[1]李孟娜.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09).
[2][3]王新亮,姚葆凤.对口高职旅游专业《旅游文学作品欣赏》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07).
[4]马婷婷.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插上文学的翅膀[J].学周刊,2014,(21).
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 篇7
儿童文学在人才培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在以培养合格的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人才为宗旨的高师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目前, 很多师范院校对儿童文学的重要性, 以及儿童文学课程建设等问题达成共识, 儿童文学的教学和研究有了很大发展, 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及教学体系。然而, 在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中, 对实践课程的重要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实践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一、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纵观当前师范院校儿童文学教学, 重点还是在理论学习上, 注重培养学生儿童文学理论素养和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能力。
(一) 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确定。
目前通行的、使用率较高的儿童文学教材主要有:黄云生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6年) , 浦漫汀、张美妮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 (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0年) , 方卫平、王昆健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 王泉根主编的《儿童文学教程》 (首都师大出版社, 2008年) 。这些教材普遍以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为主, 重点阐释儿童文学的本质论、文体论、接受论等, 有的教材加入了中外儿童文学的发展史及文学作品的选读。
教材的编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 多数高校形成了以论、史、文三者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是对其自身规律的揭示, 是对儿童文学创作规律、阅读规律的探讨, 对基本理论的讲授, 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科理论素养, 因而, 理论居核心地位;文学史是对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回顾, 了解文学史, 可以从宏观上把握儿童文学发展的概况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儿童文学精品, 这是学科发展的脉络;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标志着儿童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学意义。这三者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
(二) 儿童文学学科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般说来, 儿童文学学科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底蕴、深厚的儿童文学素养、执著的探索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创新人才。具体来看, 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 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原理, 扩大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 提高儿童文学素养;掌握儿童文学常见文体的特点;培养分析和鉴赏现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初步学会创编儿歌、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等等。培养儿童文学感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为今后从事小学或幼儿园教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尽管各高校普遍提出将儿童文学理论教学与儿童文学实践、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教学实际结合起来, 然而, 更多还只是停留在表面, 诸如引入幼儿园或小学教材中的一些内容, 像儿歌、儿童诗、童话、故事, 进行分析、印证, 效果还不够明显。
二、儿童文学实践课程的阐释
所谓实践课程是以获取实践性知识、发展实践智慧、形成实践能力为主旨的课程, 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并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体现对学生已有知识的应用与实践的课程。实践课程强调的是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需要为核心, 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及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目的是想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的应用和实践来达到学习过程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儿童文学是一门边缘学科, 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 在教学中, 不能仅满足于儿童文学理论、文学史及文学作品的学习, 还应该开设适当的实践课程。儿童文学实践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及儿童文学素养的多个层面, 以学生的专业发展为宗旨开设的, 它可以拓宽学生的儿童文学视野, 提高学生的儿童文学审美能力, 培养发挥学生的兴趣特长,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儿童文学实践课程, 一方面是培养、提高学生儿童文学领悟能力、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 如儿童文学欣赏、儿童文学创作、儿童文学表演等, 通过实践, 培养学生的儿童文学素养, 发展学生的个性与特长。另一方面是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儿童文学教育实践。
三、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的探讨
确立科学系统的儿童文学实践课程体系, 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多方面探讨, 不同的实践课程有不同的特性。
(一) 教学内容的设计。
1. 儿童文学欣赏实践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 儿童文学欣赏是人们在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时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 是由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引发的一种艺术思维活动和审美活动, 是对儿童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感受、体验和认识。未来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儿童文学欣赏能力, 更要具有引导学生儿童文学欣赏的能力。
儿童文学欣赏课程主要讲授中外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兼顾各种不同体裁的作品。因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及其创作过程都有其特殊性, 所以, 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有别于一般的文学作品的欣赏。儿童文学欣赏的重点是品味作品中独特的“童趣”、找到作品中的“共鸣”。
2. 儿童文学创作实践
儿童文学创作是儿童文学理论学习, 特别是儿童文学文体理论知识学习后必须进行的实践活动, 以儿童文学基本题材理论为指导,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选择自己熟悉的儿童生活场景进行的写作实践, 包括创编儿歌、儿童诗、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等。如果说儿童文学欣赏是侧重于培养感悟文学美的能力和提高内在修养水平的话, 那么创作实践活动更多的是培养再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将来从事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与儿童密切接触, 共同生活, 了解他们的思想, 熟悉他们的生活, 可以为创作积累素材。他们又有儿童生理、心理知识, 是最适合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群体, 因此在理论学习和作品阅读的基础上, 掌握基本的儿童文学创作要求和技巧进行创作实践, 并在老师指导下领悟儿童文学创作真谛, 这对发展学生的兴趣, 写出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
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以其生动的形象、鲜明的节奏、通畅的语言、浓郁的情趣天然具有表演因素, 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表演形式展现, 如儿歌、童诗、散文诗的诵读, 儿童故事、童话的讲述, 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演出, 等等。将一定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表演的方式表现, 能使儿童文学作品由平面变为立体。学生在表演过程中, 不仅要充分地体会作品的情感, 而且要通过自己的有声语言和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使作品的情节和形象更加鲜活。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又能提高阅读欣赏水平, 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表演水平。在表演过程中, 综合运用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4. 儿童文学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教育教学实践包括在校内开展模拟教学活动和到小学参加教育见习、实习活动, 要在这些活动中渗透儿童文学意识, 巩固和体现儿童文学的学习效果。
儿童文学运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主要是培养儿童对儿童文学的兴趣和文学素养, 以及对作品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 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倾听、故事教学、儿歌教学、木偶剧、童话剧表演 (包括情景表演) 、幼儿图画书创作、儿童文学活动环境创设等, 都是儿童文学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运用。
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可以帮助学生发改编、上演课本剧, 还可创编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儿歌、故事等, 使教学活动富有情趣, 提高教学效率。
这些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儿童文学理论, 而且可以为他们从事教育工作能提供很好的基础和经验, 增强学生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指导能力。
以上各种实践教学活动使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互相协调、配合, 能总体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学能力、实践运用能力, 并能使学生有儿童文学特长, 在语言表达、写作水平、表现能力、知识积累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二)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
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 在教师引导下, 学生自主实践、合作探讨、共同提高。同时应该根据不同的实践课程, 兼顾学生的兴趣、特长, 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
如欣赏课程既可以采取教师引导欣赏作品, 又可以由学生合作讨论;而那些优美的儿童诗歌、儿童散文, 则可以通过诵读的方式进行欣赏,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文字、音乐、画面结合欣赏;对于经典的童话、小说作品还可以先改编成舞台剧, 再由学生表演, 将欣赏、创作、表演结合在一起, 综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 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
实践课程的评价着眼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倡导多元的评价机制, 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的特点, 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学习、反思, 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儿童文学实践课程建设, 将儿童文学与游戏课程、语言课程、各门艺术课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结合在一起, 对提高学生良好的儿童文学解读能力、创造性地再现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及富于想象力、创造性的从教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儿童文学教学在高师院校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多数学校形成了以儿童文学基本理论、中外儿童文学发展史、儿童文学作品三者结合的教学体系, 但实践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探讨了儿童文学实践课程的建设问题:教学内容上, 加强儿童文学欣赏实践、儿童文学创作实践、儿童文学作品表演实践、儿童文学教育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
梅绍武英美文学的翻译实践及成就 篇8
一、梅绍武与英美文学翻译的渊源
1.对英美文学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梅绍武是近代中国翻译史上极具典型的人物,他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史记》、《汉书》等典籍,并有着一手熟练古文文笔,他为国人翻译了上百部外国文学作品,为英美文学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在上百年的中国翻译发展史上,很多翻译家并不是简单地从事翻译活动,梅绍武一生热爱文学,翻译作品上百种。人们熟悉的世界名著《呼啸山庄》由英国十九世纪文学家勃朗特所作,传入中国后有多个译本。但作为《呼啸山庄》的续集,《重返呼啸山庄》的翻译工作更加艰巨。梅绍武接手《重返呼啸山庄》翻译任务时,认为是一种较为轻松的翻译。其实,并不是这样,该作品填补了《呼啸山庄》中的情节空白,并巧妙地将续写内容与另一部名著《简爱》的情节融合一体,里面蕴含丰富的典故。为了翻译好该部作品,梅绍武还专门研读了勃朗特的其他作品,他认为该作品不同于一般的通俗文学,有着较高的品味。梅绍武最初学习外语及从事翻译工作,深受其父亲的影响。当时,梅兰芳经常出国进行访问演出,访问了西方的各大城市,当时他对通过翻译进行交流深感不方便。梅兰芳在其中年时,便聘请了一位英国人教他学习英文,并从英国订购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梅绍武从小便喜欢翻阅那些西方文学名著,并对学习英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笔耕不辍,逐渐走向翻译道路。抗战胜利后,梅绍武考入浙江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由于对专业不感兴趣,同时在其父亲及好友的劝说下,他又顺利考入燕京大学,攻读西方语言文学。从燕京大学一毕业,他便进入北京图书馆工作,负责转译英译本的前苏联作品,例如阿尔及利亚国歌就是他通过英译转译过来的,还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梅绍武从20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翻译英美文学名著,并调入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工作。在英美文学翻译方面,梅绍武在国际图书及外文图书选购方面得到张铁贤的指导与帮助,他阅读了大量的英美文学作品,为其以后的翻译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1951年,梅绍武与屠珍相识于燕京大学,他们都热爱文学,相同的爱好使得两人产生了爱情。梅绍武出版的第一部译著《一个匈牙利富豪》,他认为这是妻子鼓励的成果。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梅绍武与妻子屠珍一同被评为中国首批先进工作者,夫妻俩在人民大会堂一起接受奖励,成为一段佳话。在建国十五周年之际,梅绍武因其翻译成就突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他翻译了美国作家弥勒的《萨拉姆的女巫》。这部话剧于国内上演后引起了广泛关注,甚至一度成为全国文艺界的大事。值得一提的是,《萨拉姆的女巫》是新中国上演的第一部美国话剧,对此,梅绍武居功至伟[2]71。事实上,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梅绍武便以最早研究弥勒的中国学者身份撰写了大量有关弥勒的评论文章。在梅绍武看来,翻译与研究绝不能割裂,如果要将一部作品翻译得有韵味,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经历、成果是十分必要的。
二、英美文学翻译实践与应用
1.文学翻译的“实践性”要求。当前,很多译者都主动或被动身处英美文学的重译之风,对这一现象,梅绍武的看法是“:凡事都不能做得太过,重译优秀名著无论对译者还是对读者都有一定益处,但是,十多个译者同时翻译一部名著,真的没有必要。”梅绍武推崇应将翻译资源用到更多尚未介绍到国内的优秀英美文学作品。例如,梅绍武一直欣赏十九世纪英国作家安东尼·特罗洛普的作品,他撰写有长篇文章,极力推荐特罗洛普的作品,然而却没能引起国内学界的重视。与之相对比,当他的欧美同行们得知他对特罗洛普的研究时,都非常高兴地说“:我们也在研究特罗洛普,他的作品很受大家的欢迎。”梅绍武编译过很多特罗洛普的小说,译介的长篇小说《当今世风》获得国外多项图书奖。梅绍武对英美文学翻译有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他认为钱钟书的“化境说”非常赞赏,认为其适合于当代文学翻译的要求。梅绍武认为,英美文学翻译应将原作的内容理解透彻,之后才能借用汉语表达,唯此才能保持原作的文学性,否则就是抹煞了原作的文学性。梅绍武对翻译理论并不十分强调,认为翻译理论终究源于实践,理论观念过于浓厚反而会约束翻译实践。此外,原文语言的语言系统不能完全搬到中文语言系统中来。梅绍武强调,翻译过来的英美文学作品不应像论文及社科类著作。
2.英美文学翻译“应用”与“研究”相结合。梅绍武多次指出,翻译与研究的结合是十分必要的,要深入研究好一位外国文学名家,就必须从翻译其作品的过程中领悟其创作风格特点。反过来说,只有真正领悟原作者的创作风格特点,才能翻译好他的作品。作为当代出色的英美文学翻译家,梅绍武几乎翻译了弥勒所有堪称经典的作品。对高深难懂的纳博科夫作品,梅绍武能够顺畅翻译,而对当时认为较“俗”的文学作品也不排斥,因而成就了他的文学翻译美名。有人指出,福尔摩斯的作品在过去翻译时存在很多问题,唯独出自梅绍武译笔的《福尔摩斯探案精选》受到人们一致好评。正是由于梅绍武的努力译介,人们开始了解弥勒及纳博科夫,并演出他们的经典剧作。梅绍武五十年来笔耕不辍,在翻译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美国翻译所被戏称为“三剑客之一”。梅绍武对英美文学翻译有着独到的见解,主张翻译文笔必须顺畅,并在充分把握原作精神风格基础上利用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探讨如何将外语通过汉语来明白地表达出来,同时还应符合汉语的语言习惯及语法要求。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语言的混乱及语法的不当,也便于读者的接受。梅绍武在翻译过程中,经常打乱原作的句子结构,他曾说道“:翻译太难了,我搞了四十多年,如今还在学习与研究。”[3]115
三、梅绍武的英美文学翻译的重点及成就
1.经典英美文学作品的翻译重点。诺贝尔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作品是梅绍武翻译的重点,他专门翻译奥尼尔的作品集作为三联书店美国文库的重点收藏。《更庄严的大厦》是长达20多万字的剧本,同时也是奥尼尔多个连续剧本中的未完成稿,其主要描述物欲横流下人们精神上的空虚。该剧本中大部分为对话,所以有人认为剧本容易翻译。梅绍武认为要翻译好对话,需要考虑到每个说话者的身份、素质等多个要素。在翻译该部剧本时,梅绍武还发现原版中很多错误,他还多次提醒读者不能盲目迷信国外印刷。出生于俄罗斯,后来移居美国的纳博科夫是梅绍武较为欣赏的一位作家,他曾说“:我对他的作品有着特殊的深厚情感。”因此,他翻译了《普宁》这部被称为纳博科夫开山之作的作品。这部作品成功塑造了一位名叫普宁的俄罗斯裔流亡教授的形象。翻译完《普宁》后,梅绍武专门赴美国考察一年,并成为纳博科夫学会会员。在该会,梅绍武接触到了纳博科夫小说《微暗的火》,这是一部实验小说,题材新颖,以诗歌为框架,点缀有前言、脚注,描述了一个俄国流亡国王的故事。读者只有在前后对照脚注、索引的前提下,才能看懂该作品深刻的哲理思想,同时经过对比,在读者的内心深处自然成型了一部小说作品,而该作品的独特文学艺术风格也是梅绍武所推崇的。他便翻译了部分的内容,梅绍武说“:这部作品太深奥,不能急于求成,否则对不起原作。”[4]51
2.获得“资深翻译家”荣誉称号。他的翻译活动始于光绪二十二年,其与精通法文的王守昌共同翻译了小仲马的《茶花女遗事》,这是中国近代文学翻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反响。这部小说的成功翻译极大激励了林纾翻译外国文学的热情,并成功走上文学翻译之路。林纾先后与王守昌、王庆彤等人共同翻译外国小说二百多部,有着上千万字的翻译作品,其中包括西方多个国家,数十位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成功翻译奠定了林纾在中国翻译界的地位,被公认为中国翻译界的开山鼻祖,并有“译才并世属林、严”的说法。林纾的翻译为近代中国观察世界打开了一扇窗,使得国人通过国外文学名著来了解西方的社会生活及思想状况。钱钟书曾说“:林纾的翻译有着桥梁的作用,接触到他的翻译作品,我才对西方文学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英美文学价值,梅绍武的译著主要包括《马克思和世界文学》、《任性的凯芹姑娘》、《一个匈牙利富豪》、《微暗的火》等经典作品。梅绍武以其卓著的文学翻译成就获得中国第一个英美文学翻译奖。他翻译弥勒的《萨拉姆的女巫》在国外文化界获得巨大的反响,成为国内少有的弥勒研究专家。
参考文献
[1]吴钢.翻译太难我还在学——访翻译家梅绍武先生[J].上海翻译,2011(1).
[2]付启亮.故人交谊四十年——忆梅绍武[J].西南周刊,2005(6).
[3]聂友军.梅绍武的翻译实践[J].翻译研究,1999(2).
文学实践论文 篇9
一、初中生阅读文学名著的现状不容乐观
1.应试教育挤走了名著阅读。文学名著是文学的经典, 名著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必不可少的精神修炼, 是“积学”的捷径, 是治学和科学研究的起点。可以说, 名著阅读是学生语文学习最重要的智力背景, 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更加看重应试教育, 名著阅读常常被忽视, 学生的书包里放着“语文AB卷”、“课课练”等大量的练习册, 学生被埋在题海中, 时空被占得满满的。寒暑假虽然时间很长, 然而各种名目的补习班、形形色色的作业等更具“马拉松”色彩, 让学生无暇顾及名著阅读。
2.教师家长排斥名著阅读。教师和家长更加看重分数, 有些教师规定, 书包里不许放课外书, 否则被斥为“不务正业”;回家不许看闲书, 否则家长认为“心思不放在学习上”。
3.学生缺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我们曾在初中的一个班进行过有关名著阅读状况的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有80%以上的学生阅读兴趣不高, 名著阅读量少而且阅读面窄。据有关资料介绍, 前苏联小学生到六年级时, 书架上已经有100本左右读过的有益的课外书。相比之下, 我们的阅读现状是令人担忧的。
二、文学名著需要学生阅读
1.阅读名著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文学名著是经典文学, 丰富的情感内涵, 是名著的最大特点。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投入了深沉炽热的情感, 文学故事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普遍的情感, 那至死不渝的忠贞, 热情似火的浪漫, 纯洁无瑕的童真, 舐犊情深的母爱, 使读者的心灵受到震动, 受到洗礼, 受到启迪, 从而激发出内在的激情, 增强对世界、对人生、对情感的感受力。阅读名著, 是我们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 学生在倾听作者的心声、体验稳重的情感、品味精妙的语言、领悟文本的意义中, 不断形成相应的语文素养。
2.阅读名著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学段对课外阅读的要求是: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 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每学年阅读二三部名著。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写进了《语文课程标准》, 可见其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的重要性。
三、学生阅读名著需要自主
1.名著阅读属于课外阅读, 需要学生自主。学生阅读名著不同于语文课文的学习, 不可以有急功近利的思想, 目的在于渗透、积累、潜移默化, 否则的话, 让学生带着种种任务去读文学名著, 正如带着镣铐跳舞, 必然会败坏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
2.名著阅读属于个性阅读, 需要学生自主。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这首先就要求还学生一个自由的阅读空间, 允许学生自己去选择、去感受, 放手让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展开对话, 去理解, 去表达。我们不必担心学生“读不懂”或者“读不透”而硬要插上一只手, 如果设计几个问题乃至出几个考题来“指导阅读”, 势必冰消学生领略名著风采的热情。要让学生自己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从中得到营养。
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实践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兴趣。教师应该善于引领学生走近经典名著, 让名著来温暖他们的心灵, 激发他们心中温柔的、微妙的感觉和阅读的兴趣。如专家讲座、多媒体教学、电影观摩、片断鉴赏等, 以此作为教学的突破口。
2.教给学生自主阅读名著的方法。阅读要有科学有效的指导, 否则, 学生阅读经典的热情很快就会如火花般熄灭。教师要重视兴趣, 更要重视产生兴趣的源泉和维持兴趣的动力。教师应该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推进阅读, 并确定合理的阅读时间和进度, 教给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
中学生阅读名著, 一般来说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 善于摘抄, 勤于积累。摘抄是一种根据个人的阅读喜好, 将精美难得的资料摘抄分类保存下来, 以供阅读、品味、引用的积累方法, 是对名著阅读的整理巩固。摘抄的形式一是语录式摘抄, 善于摘录名著中的警句、精彩词句;二是内容提要式摘抄, 学会概括主要情节, 给名著列提纲;三是画人物关系树, 把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列举出来, 以关系树的形式进行记忆等。
(2) 整体感知, 注重体验。阅读首先是要感知名著的写作背景、内容、情节、主要人物, 然后分析名著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对名著有一个粗线条的了解;对名著中有些情节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体验。
(3) 细心品读, 贵在感悟。要引导学生对名著中的精彩部分品读, 将所悟、所感, 动情处、明理处, 采用写读书随笔、札记、读后感、人物评论、书评、艺术评论等形式记录下来, 也就是读与写紧密结合, 这样日积月累, 随着读书量的增多与质的深入, 必将会提升自己的阅读水平与能力。
3.创设学生自主阅读名著交流的平台。
(1) 开展朗诵赛。有的书不仅要读, 而且还要朗读, 比如冰心的《繁星》。这本书是诗、是画、是歌, 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 这样的经典之作很适宜朗读。诗歌笔调清新活泼, 热情饱满, 琅琅上口, 朗读更能体味文字的风格韵律。比赛时, 可以进行小组朗诵比赛, 让学生们制作好幻灯片, 配上音乐, 把内容显示到屏幕上, 让听众更好地享受作品的美。
(2) 开设欣赏交流课。为了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教师应每学期安排一定的课时开设欣赏交流课, 给学生创设一个交流阅读感受的平台。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 情感体验的深入, 可采取不同的交流形式。初一时举办故事会, 鼓励学生大胆讲述自己感兴趣的故事。从初二起逐步过渡到对人物形象的评价、作品主题的探讨上。
(3) 展示阅读成果。充分肯定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当一篇篇读书心得得到了老师的赞赏, 学生的满足感不言而喻, 他们将会以更大的热情去阅读。除了教师的肯定外, 还应创设更多条件来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 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启发, 如摘抄本的展台式展览、心得的墙报式展览等。
五、自主阅读文学名著的实践效果
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篇10
水文学原理的课程特点是内容丰富、涉及不同学科的知识较多、教学难度较大, 一般要求学生先修完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水力学、工程地质、气象学、工程测量、计算机程序设计等, 因此多被安排在大学三年级开设[1,2,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为东北农业大学新增设的本科专业, 水文学原理是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且学时较多 (56学时) 、学分较高 (3.5学分) , 目前开设时间为二年级第2学期。受授课学期限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气象学、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环境化学、测量学等课程与水文学原理同学期开设, 这无疑给授课增添了很多困难。笔者根据从事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 总结自己的教学体会和认识, 以期为水文学原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一、教材的选用
迄今为止, 国内出版的以“水文学原理”命名或名称中包含“水文学原理”的书籍 (包括讲义、教材、专著等) 并不多见, 如果按照出版年限划分, 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60年代出版的书籍主要包括Don Johnstone和William P.Gross合著的《应用水文学原理》 (吴瑞鋐和李昌华译) , 陕西省武功水利学校、重庆水利水电学校、江苏水利学院共同编写的《陆地水文学原理》, 施成熙和梁瑞驹主编的《陆地水文学原理》等。这一时期的教材主要为大学水文学专业、中等专业学校陆地水文专业、高等工业学校陆地水文专业编写, 并且多为学校内部交流使用或试用教材[4,5,6]。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版的教材中, 具有代表性的是胡方荣和侯宇光合编的《水文学原理 (一) 》、于维忠主编的《水文学原理 (二) 》及梁学田主编的《水文学原理》等。这一时期的教材专门为高校陆地水文专业编写或作为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专科通用教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将水文学原理教材分为两册编写, 《水文学原理 (一) 》以水文循环为核心, 主要阐明水文循环各要素和各种水体水文现象的物理机制、相互关系及时空分布, 为后续课程提供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 而《水文学原理 (二) 》则以径流形成为核心内容, 重点阐述径流形成过程的概念、基本理论及分析计算的基本原理[7,8,9], 这种设计教材的体系内容以及编写教材的思路值得借鉴。2000年之后出版的专著和教材相对较多, 主要有芮孝芳编著的《水文学原理》、缪韧主编的《水文学原理》、沈冰和黄红虎主编的《水文学原理》等。这一时期书籍的特点是适用范围较广, 一般可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土工程、环境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工程技术人员使用或参考[10,11,12]。
教材是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重要工具, 其编著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选用教材方面往往存在一个误区, 即最新出版的书籍质量应该最好, 介绍的内容和成果也应更全面、更新颖。然而, 大篇幅直接引用或稍作修改间接引用他人书籍内容的现象很常见, 这导致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时常面临一种窘境, 即对于一些介绍得简单、模糊, 甚至可能有误的内容, 往往很难究其根源或考证其真伪。根据笔者多年查阅专业书籍的经验, 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中, 不应局限于层出不穷的新书籍, 而应更多地参考和借鉴不同年代, 尤其是早期出版的专业书籍, 这些书籍不仅写作认真, 文献出处明晰, 并且错、误处相对较少。考虑到我国水文学原理教材的发展历程及适用特点, 本课程目前主要以芮孝芳编著的《水文学原理》为主, 前述的其他教材为辅, 同时也参考了部分专业书籍, 如《水文预报方法》、《流域水文模拟———新安江模型与陕北模型》、《水文水利计算》等[13,14,15], 综合这些书籍的内容编写了教师自用讲义, 同时大量积累教学经验和教学体会, 积极筹备编写适合本校专业教学计划和寒区水文学的水文学原理自编教材。
二、课程内容的选取、调整、修正及充实
根据东北农业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 考虑到课程特点、课时总数、与其他课程兼顾等教学要求, 目前水文学原理课程按绪论、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河流与流域、降水、土壤水与下渗、蒸散发、径流、流域产流、洪水演算、流域汇流等十章设计教学内容。需要说明的是, 受学科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的调整和变更等影响, 授课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 在保证课程主要知识体系不变的前提下, 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部分授课内容。如:对于“水文循环现象”、“降水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地球系统中水的储量”等传统授课内容, 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重复介绍次数较多, 作为专业知识学生一般都有所了解, 因此类似的内容在本课程中可以略讲或不讲;对于课程中出现的变差系数 (Cv) 等知识点, 由于在本课程之前学生没有学习过“水文统计”、“水文水利计算”等课程, 同学期开设的公共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对此类专业知识介绍得不多, 因此, 须简略补充这部分知识;课程中涉及的诸如气象知识、降雨量观测、降雨资料检验、区域 (流域) 平均降雨量计算等内容略讲, 因为同学期开设的“气象学”和“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等课程对此均有详细介绍;针对黑龙江省处于高寒区的地域特点, 将“冰雪水文”或“融雪径流”等概化为一节独立的授课内容, 并增加到径流一章中等等。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内容在应用中受限制或知识陈旧等现象, 然而以往教材对此并未提及, 此时应谨慎对待, 除进一步明确以往课程内容的应用范围外, 还应介绍和引进较成熟和公认的新内容。例如, 当缺乏水面蒸发观测资料时, 部分教材推荐应用桑斯威特 (Thornthwaite) 公式确定流域蒸散发能力, 该公式是一个经验公式, 应用月平均气温资料即可进行计算, 在美国和日本应用较广泛, 这是桑斯威特公式在应用方面的优点。然而, 当月平均气温低于0℃时, 计算“月热能指数”的公式将不再适用, 由于“月热能指数”是桑斯威特公式的主要计算因子, 桑斯威特公式也随之变得不再适用。在我国纬度较高地区的寒冷季节, 月平均气温最低可以达到零下几十摄氏度, 因此, 在讲授桑斯威特公式时要进一步明确该公式的适用范围。又如, 在计算水面蒸发量时, 部分教材推荐彭曼 (Penman) 公式, 然而, 彭曼公式自提出以来已经被多次修正, 且更多地被应用于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ETO) 。1998年, 联合国粮农组织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FAO) 提出了彭曼公式的最新修正式, 即彭曼—蒙蒂斯 (Penman-Monteith) 公式, 该公式不仅理论较严密, 且计算ETO的精度较高, 不改变任何参数即可应用于世界各地区, 被公认为计算ETO的标准公式。虽然彭曼—蒙蒂斯公式作为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公式提出, 但经过参数修正后可以用于确定植被的蒸散量, 目前在计算蒸散量方面应用较广, 因此, 彭曼—蒙蒂斯公式应被引入“蒸散发”一章的教学内容。
三、课堂教学
水文学原理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 由于一些原理和方法涉及的理论较多, 传统的板书讲述比较枯燥乏味, 难以吸引学生的全部注意力, 尤其是繁杂的理论公式推导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不仅增加学生的畏难心理, 同时也难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也难以透彻了解掌握课堂的讲授内容。集文字、图像、动画、音频及视频等多种信息为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极大地丰富了现代课堂的教学内容, 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为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 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兴趣,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公式推导、土壤水入渗、产汇流等教学内容, 可以预先制成多媒体课件, 通过相关的文本、图片、动画的演示,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还可以节省相应内容的板书时间, 更充分地讲述课程内容,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水文学原理的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是叙述严谨的专业知识, 能讲得“出彩”部分并不多, 为提高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 可以采用“提出问题法”和“章节总结法”组织教学, 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如在讲“降水”一章内容前, 提问“根据生活经验和前期知识, 你认为降水的形式应该包括哪些?”在介绍“流域”概念时, 不妨让学生先谈谈“什么是流域”等等。通过这种提问可以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 学生回答得正确 (全面) 与否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提问和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求真愿望。再如, 在学习每章的内容后, 可以带领学生做“串线”式总结, 梳理每章的整体脉络和知识细节, 了解每章内容在全课程中承前启后的作用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章节学习内容并掌握课程的知识脉络, 更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四、知识巩固及拓展
水文学原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 不可能在课堂上一一讲解, 应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内容。目前水文学原理教材课后一般无习题, 而学生在课后一般又不情愿主动复习, 授课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课堂讲授的内容,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此外, 一些教学内容 (如单位线推求、洪水演算等) 只能在课堂上讲解其实现步骤, 对于初次接触这些内容的学生而言, 如果没有经历亲手操作过程, 不易形成理性认识。据此, 笔者曾查阅大量资料, 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并借鉴一些专业书籍中的工程实例, 通过更改数据、重新设置参数等方法编写了一些有别于原资料的课后作业,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完成作业, 又可以杜绝学生抄袭原资料、投机取巧等现象的发生。笔者还尝试将班级划分为几个学习小组, 要求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工协作,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 参考教师建议的题目 (或根据兴趣自拟题目) 完成一份与课程相关的读书报告, 并在班级分组宣读。通过定期预留和检查作业、集中时间辅导答疑、组织读书报告等方式, 不仅可以巩固和提高课堂的学习效果, 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动手动脑能力, 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真正感受到课程知识在解决专业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文学实践论文 篇11
关键词:英美文学课 教学 实践
一、英美文学课现状管窥
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历来是英语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美文学是英语专业支撑性课程。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就业方式,大学生们不得不进入市场,接受各种挑战。此种压力下,英美文学课程也逐渐被边缘化,课时日益缩小,让位给一些实用性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外贸英语、旅游英语、法律英语等。
程爱民等在《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目前各大高校英美文学课程在认识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培训等方面存在各种问题。文学课程在地方本科院校边缘化现象主要体现在第一,学生对文学课程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文学课是一门非实用性课程,对就业并没有直接帮助。第二,课时量普遍偏少。文学课一般要涉及到文学史、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和文学批评理论。这么庞杂的知识至少需要三到四个学期才能讲解清楚。然而,不少高校分配给该课程的课时远远低于实际教学所需课时。第三,由于课时严重缩水,教师只能采用“一言堂”的方式给学生提纲挈领地灌输一些基本文学知识,难于真正赏析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更无从谈起。第四,课程选用的教材较多沿用按照文学史、文学选读和文史结合的方式编写的教材,没有将文论或者文学批评涵盖进去。如此一来,学习的顺序必须从语言上最难把握的文本开始。这种做法无疑加大了学生的畏难情绪,从而导致教师教学难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亦感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五,师资力量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
二、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与内涵解读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了解。授课内容可包括:文学导论; 英国文学概况; 美国文学概况; 文学批评。”
范谊和芮渝萍将文学课程的目标内涵分为五个大块:第一是英美文学原著的阅读体验。第二是英美文学的基础知识。第三是英美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第四是通过英美文学的学习,认识英美文化和英美国家的国民性格。第五是感悟人生、洞悉生命的意义,培养人文情怀,张扬人文主义精神。
由此可见,文学课程最终目标是培养师生人文主义情怀,使学习者成为自己人生的舵手。而人文精神也是教育的标准、目标和使命。而当今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人文精神的失落,而文学课则可成为医治该病症的一剂良药。同时,“从宏观教育哲学角度来思考,教育的功能除了适应和满足社会需要的功能之外,还有就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它还应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既要脚踏实际,又要仰望星空。”因此,作为英美文学课程的老师则更加应该怀揣责任心、信心和使命感,认真上好每一堂文学课,争取实现文学课程的各项目标。同时,由于客观上文学课课时相对较少,教师应探索文学课程的全新教学模式。在地方本科院校,更加关注人才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人才培养更加趋于服务地方经济。因此,文学课程也需因地制宜,加入一些实践元素,采用研究与实践并举的方式,既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又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涵。
三、实践与研究结合的课程改革
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对英美文学类课程进行了多层面多维度初步探索,一改往昔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和一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改革课程设置,拓宽思路
既然文学课旨在提高学生英语水平、增加审美情趣、熟悉西方文化、提高人文修养,并能够洞悉人生、指导自己的生活,如果能让尽量多的人从中受益,让大家一起来热爱文学,提高学生的素养,比起就提高英语专业寥寥一两百人的修养来得更加有意义。因此,在课程设置时,需同时关注本专业学生的文学课的安排与教学法,也关注非英语专业对文学有兴趣的学生的诉求。所以,英美文学课程既包括英语专业的英美文学简史、英美文学选读,相关教师也开设了文学类选修课程和公选课程,为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机会,同时也促进教师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更好地发挥和不断精进。在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强调基本的文本阅读和体验,还引入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辅助学生对文本进行理性批评;在非英语专业的文学类课程中,重心则以文本的解读为主。
2)改革教材,遵循认知规律
目前国内所用的英美文学教材绝大部分都是按照文学史、文学选读和文史结合的模式来编写的。在编写的过程中往往依从时间这个主轴,从最早的文学史和文学文本开始到近现代作品,从早期的诗歌、散文到后期的小说和戏剧。但是,笔者发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此种方式往往存在一些不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教师按照时间顺序,一开始就让学生接触古英语和各种晦涩的词汇,往往会加重学生的畏难心理。原本学生对文学课就已经抱着“不实用”的心态,如果再从最艰涩难懂的部分开始,可想而知,将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基于上述教学实践并通过集体讨论,教师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在第二轮教学过程中,尝试从最接近学生目前认知水平的文本开始教学。从近现代作品开始,在文类上从短篇小说作为切入点。在选取文本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比如学生的词汇量以及知识储备。在讲解的过程中先从小说文本阅读体验入手牵引出文学思潮文学史,再引入批评方法等。采用倒推的方式讲解文学史,并注重文学史之间的关联,同时注重不同时期文本之间风格主题等各方面的比较。实践证明,这种新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普遍认为,这样倒推的方式易于接受,并能更好地厘清文学发展的脉络。
3)改革教学方法,实践与研究相结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改变原本教师满堂灌的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启发为辅,力求实践与研究相结合。由于课时有限,也尝试利用第二课堂进行拓展教学。
学期开始之前,提前告知学生下学期所要学习的作家作品,提供第一个月阅读书目。要求学生在假期里以小组为单位,读完近现代英美作家作品(约2-3个文本)并做好阅读笔记,笔记包括章节的摘要、优美词句和心得体会。开学后第一星期,要求学生读完现当代部分作家作品(约2个文本),以此类推。
讲授小说时,要求学生根据所准备的材料以及读书心得,重新结成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重点主要涉及人物形象分析、文本主题、作品象征意象、叙事风格、与文学史之间的关系等话题。每个小组委派代表抽取该小组讨论话题。讨论完毕,每个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就上述某个话题做5分钟左右的陈述。比如在陈述人物形象这个话题时,既要分析人物性格,同时要指出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人物进行对比,从而得出自己赞赏的人物性格。在陈述过程中,要求学生在黑板上画出简单明了的人物关系图。同时,每次讨论前,教师也将随机抽取8名学生评委,对陈述人的表现评分。评分标准需课前公布,主要包括内容占40%,表达20%,板书20%,回答问题20%。去掉最高和最低分,取平均分。观众需对陈述学生提出问题,一般1-3个问题为宜。以此类推。教师也给出自己的分数,教师的打分占最终分数的60%,学生打分占40%。小组讨论不但培养学生搜集、整合资料的能力,也让学生体会自由交流的快乐,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通过交流思想,加深对文本各个方面的理解。通过甄别人物性格,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性格是趋近完美的,从而在自己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锻造完善人格。同时,尽量去理解人物性格缺陷,从而培养了同理心和宽容的胸襟。而教师只是辅助作用,对于个别较有难度的话题,教师可以从旁启发学生。每个话题陈述完毕,教师必须对该话题进行总结,归纳学生陈述的重点和亮点。同时,指出学生忽视的难点,并解释。如果时间允许,教师可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关联练习,比如,就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这一话题,教师可以请学生对比中国文学史上相似人物,探讨他们的异同,并分析产生异同的原因。这样的关联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可帮助学生养成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教授诗歌时也采用同样的方法。不同的是,诗歌讨论的话题侧重点略有不同,学生应在诗歌韵律、叙事结构、意象、主题等方面入手。同时,也可将英美诗歌同中国诗歌进行对比,从而分析诗歌中蕴含的中西文化差异。或者将不同时期的英美诗歌进行对比,观察不同时期诗歌的变化。也可播放该诗歌的音频或者动画,要求学生模仿音频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教授戏剧时,也采用小组讨论并陈述的方式,先鼓励学生抓住戏剧最基本的要素,对剧本进行深入解读。在此基础之上,进而根据事先选取的片段,请学生现场表演。表演时间一般不超过20分钟。学生不仅要背好台词,揣摩人物内心情感,并准备好动作,同时,还需备好道具和服装。短短20分钟的表演,凝聚了一个团队无数的心血。实践证明,学生的潜力往往出乎想象,表演惟妙惟肖。通过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氛围,又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研讨和查阅各种文献去揣摩内容,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凝聚了学生无限的努力和创造力。一场表演下来,不亚于写了一篇研究论文。所以,戏剧表演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研究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快乐。在合作研究中不断提升自身修养。
由于随堂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因此,我们结合第二课堂和兴趣小组,组织了戏剧社、文学研究社,另外在实践课程环节开设了英语诗歌散文朗诵。在戏剧社,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缩写冗长复杂的剧本。有的学生以西方某一戏剧为原型,进行了独具匠心的再创作;有些学生将中西戏剧结合起来,创造出中西合璧的新型戏剧。戏剧社有专门热爱戏剧和文学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定期召开研讨会,和学生一起探讨剧本。一部剧本的创作,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学期甚至更长时间。这些成熟的作品都将在大学生我外语文化节上亮相。文学研究社主要针对喜爱文学研究的学生所成立的兴趣小组,要求学生自愿报名,并选定自己研究范围,定期组织活动,每次活动之前教师都需明确布置任务,比如利用半个月时间找出研究话题,搜集资料。然后进行初步研讨,获得教师和团队成员首肯后方可进入下一轮环节。一般研讨班每半个月活动一次,一般分为材料搜集、确定话题、研究方案、研究框架、撰写论文初稿、论文二稿等环节。
除此以外,根据学生需求,我院文学教师还开设了各类文学选修课和公选课,比如有英语诗歌欣赏、英美文学影视欣赏、英语小说研究等。帮助热爱文学的师生拓宽视野,陶冶情操。
4)改革评价体系,倡导多维评价
英美文学课程一改以往“一卷定成绩”的陈旧评价模式,注重师生共同参与。评价主要分为五个方面:学生课堂互动和表现占30%;各种文章占40%;文学基本知识测试占20%;网络平台互动占5%;出勤占5%。学生互动方面主要是话题讨论,教师打分占60%。学生打分占40%。文章主要包括学期中和学期末两篇小论文或者读书报告(字数为1000字以内)。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各进行一次随堂文学基本常识测试,主要涉及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基本常识。学生将论文上传课程网络平台,相互之间就论文格式、内容、创新点等方面进行评价,教师根据学生互评内容打分。
四、结语
英美文学课程旨在激发师生人文情怀,寻找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性思维的能力。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仅需要人文精神,同时还需较强的实践能力。因此,通过改革英美文学课程,学生充分参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种讨论和表演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提升了个人修养。同时,基于各种分析和讨论,学生在撰写各种论文和读书报告,甚至改编文本的过程中,参与了整个研究过程,从而厘清了研究思路,锻炼了写作能力和进一步培养辩证思考的能力。这种基于实践和研究想结合的英美文学课程的改革在实施过程中也受到了师生的一致肯定,为英美文学教学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①程爱民,徐劲,柯可,唐晓忠.关于我国高校英美文学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J]. 外语研究:2002(1):14
②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 《高等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③范谊,芮渝萍. 英美文学的教学内涵与层次定位[J]. 外国文学研究。2000(3):151.
④蒋洪新. 大学的理想和英美文学教学改革[J]. 外国文学:2005(1):106.
[课题项目:该文为常熟理工学院2014“教学内涵建设年”研究性课程项目,项目名称:英美文学简史 项目编号:jxnh2014036]
文学实践论文 篇12
一、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作文教学相关概念
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作文教学是模仿网络文学的投稿、编辑、展示、评价等方式而在职高语文中应用的作文教学模式。它以网络文学为载体, 以模仿网络文学为基本模式, 将学生以“作家”角色来定位, 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作文教学并不是完全的学习网络文学, 而是和职高作文教学实践相结合, 融网络文学和作文教学为一体, 以促进学生的写作水平为出发点而实施的作文教学。
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作文教学的最大优点是摒弃了传统作文教学中教师讲讲, 学生写写, 教师批改、讲评的单调模式, 而将学生真正融入到文学创作中, 较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在该模式下, 教师成为整个创作的指导者和活动的组织者, 真正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导作用。该模式融合了传统作文教学、任务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模式的优点, 对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
二、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作文教学相关的实践
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作文教学是通过模仿网络文学的创作流程而进行的, 但又不是基于网络而进行的作文教学,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成立文学组
教师将班级成员分为不同的文学小组, 人数一般为5人~8人, 然后由组内成员相互推荐而选出组长。在小组成立中需要注意, 首先, 在人员搭配上, 可以宿舍为单位, 也可以兴趣为单位, 采用学生自愿、教师微调的形式进行, 即在学生自主组合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微调, 微调的目的是保证各个小组间能“势均力敌”, 从而提高竞争性。其次, 小组成立后, 为加强组内领导, 组长的选拔要采用民主选举制进行, 同时, 要对小组进行命名、成立小组章程、条例等。最后, 小组成员要尽量做到互补, 即各个小组内要兼顾男生、女生、优生和后进生, 这样才能让小组得到均衡发展。
2. 成立编辑组
编辑组的作用是对小组成员的文章进行审核、编辑, 编辑后展示。因此, 编辑组的成员在写作水平上要求就稍微要高些。通常语文教师可担任主编, 下设两名副主编, 根据小组数而选择数量不等的编辑成员, 编辑成员一般和小组数相等。在该过程中, 编辑并不是一成不变, 可采用计分制进行, 即按月或学期, 根据编辑所编辑的文章数量来进行打分, 打分后从高到底排列, 最后一名暂离开编辑岗位, 空出岗位由其他小组成员竞争后获得。
3. 写作投稿
各个小组在接到教师的要求后, 在一名编辑的带领下从文章主题、文章结构、措辞等方面进行分析、交流探究, 然后写作。写作后将稿件投寄到编辑部, 编辑部负责审核、编辑。在学校资源允许的情况下, 投稿可采用网络投稿, 也可成立QQ群, 或采用论坛的方式进行。如果学校资源没有网络, 则可在班级内进行。
4. 编辑展示
编辑部收到“作者”们的稿件后, 由编辑首先进行审核, 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编辑内部进行探讨, 两位副主编和主编参与讨论, 对本次创作初次总结。在该过程中, 主要是主编 (教师) 要带领编辑组对本次创作从宏观方向进行分析。接着编辑组对“作者”作品提出相应意见后进行展示。展示可利用网络论坛进行, 如果没有网络支撑, 则可在班级中进行。展示中全班对所展示作品进行打分, 对编辑的意见进行整合。
5. 合作交流
在合作交流阶段, 班级成员可通过浏览所有成员的作品来进行反复对比, 小组成员也可对所有成员的作品进行评价、打分, 提出意见或建议, 最后评选出本次作文的最佳作品, 最佳作品可分一、二、三等次。在合作交流中, 重点是要引导学生对学生作品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探究, 要让学生们从中取长补短, 最终促进自己写作水平的提高。
6. 再次创作
经过上述流程后, 教师可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一次总结, 总结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再次分析, 然后以相同主题和要求为标准, 再次进行创作。再次创作不是简单的抄写, 而是在对别人的意见进行整合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作品”重新审视, 然后修改, 再次从主题构思、结构布局、遣词造句上进行修改的过程。
应该说, 基于网络文学的职高语文作文教学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将学生以“作者”的身份来看待, 将作文写作以实践活动来进行, 较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让学生在实践中写作, 在实践中提高。但在实施中需要注意, 首先, 这种教学模式会受到网络条件的影响, 教学中如果学校无法提供网络, 教师则需要考虑用其他方式来替换。如在展示过程中, 就可以班级教室为单位, 设置展示栏、学生意见栏等栏目。其次, 编辑组在编辑成员的作品时, 是站在“我”的角度去进行的, 教师要引导他们和其他编辑进行交流, 从而全面地对成员的作品作出评价。最后, 教师在整个活动中主要是对活动进行组织, 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指导。在学生创作过程中, 教师要深入学生中进行指导, 尤其是在学生接到要求后的讨论阶段, 要引导他们把握住要求, 然后拟定提纲再进行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