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课程改革(共12篇)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1
1 部队物资采购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明确的采购模式
现阶段部队总部没有制定一个通用的采购模式,各个不同的部队都是自己采购,以满足本部队的实际需求,管理状况也各不相同[1]。部分部队将物资采购的的工作安排给了战勤部门,而部分部队的物资采购又由军需(物资)部门负责,还有些部队是由油料部门或者后勤领导直接负责物资采购,管理手段都不相同。有些部队专门设置了采购机构来负责物资的采购,而很多部队由临时采购机构采购相应物资。总之,整个部队缺乏明确的采购模式,没有统一设置专门的采购机构,规范部队的采购行为,是部队物资的采购管理水平提升的一大阻碍。
1.2 部队各部门对物资采购监管不力
虽然说部队制定了相应的物资采购制度,但是执行起来还是显露了很多的不足。通过分析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第一,有些部门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执行物资采购制度的重要性,缺乏服务精神,只畏惧权力,进而也不会配合管理部门来落实物资采购制度,没有将制度落到实处。第二,财务部门没有发挥该有的审核作用,很多人员为了简化工作,拿到发票都没有认真审核就付款,使得很多人能够浑水摸鱼。第三,在验收方面的工作也不够严谨,没有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来进行验收。第四,在采购过程中,决策者与组织者是同一人,审计部门也没有安排专人负责采购的审计监督。总的来说,部队相关部门没有对物资采购实行强有力的监管,致使物资采购管理水平无法有较大的提升。
1.3 缺乏规范的操作运行机制
部队尚未进行全面系统的物资采购改革,各方面工作还不成熟,不仅负责物资采购工作的人员没有专业的工作能力,同时也没有规范物资采购的各项活动。很多负责采购的部门甚至没有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物资采购工作,没有严格按照上级制订的采购计划与程序来进行采购,甚至有的人员利用职权,与供应商串通,在采购过程中谋取私利。
2 部队物资采购管理改革的路径
2.1 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
要提高部队物资采购管理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统一的物资采购模式,设置专门的物资采购与监管部门,规范物资采购行为。当然,在制定物资采购模式的时候要注重灵活性,以满足新时代下对于物资的需要[2]。在采购部队物资时,要坚持将区域集中采购与分级集中采购结合在一起,两种采购模式互补的原则,根据所需物资的数量与种类的不同,分别制订不同的采购计划。对于小数量的采购项目,可以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进行;而对于大数量的物资采购项目,则要执行专门的采购方案,并要逐级上报经领导批准才能予以执行。采购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地域的特殊性、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以及各部队本身的采购能力等,确保部队物资采购工作能够在规范的模式下进行。
2.2 完善部队物资采购管理的监管机制
为了能够加强对物资采购工作的监管,必须明确各方的监管职责,将部队制定的物资采购制度落实到实处,将采购者与监管者分离开来,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调整和优化,严格按照上级制定的采购管理办法与流程开展工作,将监管部门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此外,部队还需要建立和完善采购举报投诉制度,采取相应的激励手段和监管手段对部队的物资采购活动进行约束。
2.3 强化采购队伍建设
采购队伍的建设对物资采购水平的提高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采购人员的选拔要注重其专业素质,为部队的物资采购工作选拔精通采购业务的人才,建设好物资采购队伍。对于现有的物资采购人员,也要对其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不仅在思想上要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以国家和部队的利益为重,尽可能减少物资采购过程中存在的浑水摸鱼、破坏国家利益的情况[3]。此外,在重新调整部队物资采购部门的结构与职能之后,要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交流,明确各自的工作内容,根据部队的实际需要进行物资采购活动。
2.4 规范采购程序的操作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信息失真的状况,这会对部队的物资采购造成极大的影响,也会很大程度降低物资采购管理水平。为了能够在新环境下顺利实施物资采购计划,不仅要在数量和类型上确保所采购的物资符合实际需要,更要确保物资的质量,以确保部队的经费都能有实际的用处。这就需要物资采购部门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对所需物资的种类以及供应商的各方面情况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严格按照招标保密的原则开展招标活动。此外,为了保证能够以最优惠的价格采购物资,还有必要引进竞争机制,尽可能多地挑选产品质量合格、有信誉保障的供应商来进行投标,确保物资采购的效率。在组织招标过程中,为了防止出现意外情况,要同时确定几个符合条件的供应商来彼此竞争,同时要采取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尽可能降低采购的成本。
一种质量问题处理的工具——RCCA
李亚军,王燕玉,刘军
(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株洲412007)
[中图分类号]F273.2[文献标识码]A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质量问题的处理,提出一种新的有效解决问题和更好地赢得顾客满意的过程方法,称为RCCA,即“基于根本原因的纠正措施”。RCCA总结了目前众多解决质量问题的思路,采用5Why、故障树图等方法,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以赢得客户的最大满意度。
1RCCA背景
传统思维里,人们对于出现的质量问题,倾向于急于解决,急于下定论,采用“创可贴”式的权宜之计解决,导致问题原因分析失败,达不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杜绝问题再次发生的目的。
常见问题分析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1)问题定义不准确。
(2)停止在表面的原因分析阶段。
(3)过多关注问题责任人的指定。
(4)视野狭隘,只关注单方面的原因的寻找。
(5)过于武断地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6)未对事实进行分析,采用先入为主的解决方案。
(7)受分析人员知识结构和范畴的限制。
(8)根据经验或专业知识进行猜测,而没有依据事实开展分析。
(9)受经验影响,使用以前实用的解决方案。
(10)思维随大流。
(11)没有验证成功的方法。
RCCA工具力求高效地识别问题的根本原因,并与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工具关联使用,这也与ISO 9001和IRIS(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质量体系标准中要求的对与产品和过程相关的缺陷进行分析,找出根本原因,确保纠正措施的实施有效性,吸取经验教训并进行持续改进的理念不谋而合。
要]RCCA(Root Cause Corrective Actions)是一种质量问题处理的过程方法,它从事故本身入手,利用故障树图原理,通过分析根本原因,逐步制定临时遏制措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最终达到解决质量问题,杜绝事故重复发生的目的。RCCA对于形成完整的问题分析处理报告提交给客户或进行内部知识库管理,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推动了过程的持续改进。[关键词]基于根本原因的纠正措施(RCCA);故障树图;8D报告;成因链;质量管理
[文章编号]1673-0194(2013)17-0068-05
2RCCA过程流程
RCCA是一种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方法,是一个为了识别并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防止类似的问题重复发生而制定并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过程。结合8D方法,确定其过程流程如图1所示。
针对RCCA过程流程中的这5个部分,分8个步骤进行实施。
(1)确定问题的内容。
[收稿日期]2013-05-20
!!!!!!!!!!!!!!!!!!!!!!!!!!!!!!!!!!!!!!!!!!!
3 结论
部队在新时代进行物资采购改革,不仅有利于物资采购水平的提高,更能推动部队的发展,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在部队物资采购改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能够有效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规范部队的物资采购活动,确保在强有力的监管下减少采购过程中的腐败现象,提高部队的作战能力。
参考文献
[1]尤浩,杨全斌.部队物资采购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2(16):301-302.
[2]林建,邓建宇.军分区部队物资定点采购探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1):289-290.
[3]陈敬万,曹葆华.军以下部队物资采购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军事经济研究,2008(3):125-126.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2
(1)量的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包括交谈所需要的信息,所说的话不应包含超出的信息。
(2)质的准则要求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系准则要求所说的话内容要关联并切题,不要漫无边际地胡说。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3
关键词:工作过程 课程改革 优化教学
【分类号】G712.3
1 引言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高职教育的办学方针就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就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设计并开发新的教育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采购管理》这门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必修的职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学科广,与社会心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逻辑学等密切相关,操作流程较多,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 是对专业核心能力系统培养训练的重要环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介绍笔者在主讲《采购管理》这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进行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2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教学内容过时
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大部分教师是完全按照所使用的教材来组织教学,而一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材的形成必然会滞后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部分教师照本宣科,拘泥于书本内容,使得教学内容过时,出现与社会发展脱节的现象。
2.2 教学方式陈旧
在进行课程讲授时,教师通常还是作为教学的主体,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填鸭式”的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学生无法一直高度集中,积极性不高。
2.3 考核方式不合理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以讲书本知识为主,考核方式也通常是以试卷的形式来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通常在考试的知识范围局限于书本,并且老师会进行考前复习。大多数学生会抱有“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这种心理,进行有针对性的考前复习,应付考试,根本无法达到课程教学的真正目标。
3教学组织设计的改革
本门课程在教学内容没有完全根据教材来选取,围绕“工作过程”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坚持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性采购管理人才为目标,强调教学内容对学生的适用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针对采购管理工作岗位要求选取教学内容,强调教学内容对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同时兼顾现代管理思想,引入供应链管理思想和现代采购管理理念,强调教学内容对社会发展的先进性。
4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
为保证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笔者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教学主体身份,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
3.1 游戏教学法
根据课程内容,设置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活跃课堂氣氛,提高课堂效果,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例如:在开学第一堂课的时候,笔者设置的是发给学生虚拟货币,采购没标价的虚拟货品,最后看谁所采购的商品的实际价格总和最接近自己所持有的货币。这样,实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他们对本门课程的进行探索的欲望。
3.2体验教学法
体验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3.3 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让学生根据课文情节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故事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本门课程在此方法的应用上是采取编写剧本的方式,让学生根据剧本进行表演,表演后笔者根据表演内容里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进行讲解。此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锁定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3.4 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即在课前或课中提供具体案例,让学生通过自己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或者总结其成败的原因、经验以及教训。在应用此方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对案例的选取,枯燥无味的案例是勾不起学生的兴趣的。要选择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素材及案例。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的某一案例是“苹果手机上的LOGO被谁咬了一口”。苹果手机很多学生也在用,这种案例能够抓住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分析具体案例、探寻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3.5 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职教育的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其“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的全新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死板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积极创设情景,给学生分配工作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必要时和他人进行合作,分析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例如,在评讲“采购计划与编制”时,笔者设计出“为举办班级晚会制订采购计划”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小组之前进行互评,最后老师进行点评。
3.6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模拟某一岗位或扮演某一角色在教师创设的一种背景中进行技能训练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典型的互动教学法。在高职教育中,由于多方面的条件限制,学生很少能到真实的企业真实的岗位上实习,情景模拟能在很大程序上弥补客观条件的不足。
3.7 仿真训练法
在校内实训室,通过采购软件进行仿真训练,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4 课程考核的改革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过程化考核,加大平时成绩的考核力度,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对采购管理主体内容的掌握与理解程度以及对基本原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通过过程化的考核,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5 结语
本门课程基于工作过程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通过真实案例、真实的工作任务,突出其职业性;以工作任务为纽带,将学习和工作联系起来,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强调对采购知识的掌握及应用;以富有趣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亦玩亦学,突出“教学一体”。本门课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真正的作为了教学的主体,学习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结构的理论基础【J】 .职教通讯, 2006 (1)
【2】张健,体验式教学法【J】.职教通讯,2013年36期
【3】张晓忠,尝试情景模拟教学法 创新教学改革新模式【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5期,P103—P105,115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篇4
21世纪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已经逐步取代企业之间的竞争, 核心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往往对供应链的文化和合作伙伴选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外包的兴起、电子采购的繁荣和专业采购团队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采购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发展。加入合适的供应链并维系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良好关系, 使企业自身成为核心供应链联合体有机的组成部分, 已经成为供应链时代背景下企业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 采购管理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甚至被视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为此,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将《采购管理》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的校公共平台课程, 并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为反映当今采购管理理论研究前沿和企业采购实践的新变化, 《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也需与时俱进, 不仅立足于反映当前采购管理与其他学科融合的理论进展, 而且需要注重吸收欧美及国际性采购组织规范性的采购业务流程实践, 将《采购管理》这一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与新的采购管理理念和思想结合起来, 突破传统的基于流程和活动为基础的采购架构, 是《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者追求和探索的目标。为此, 本文基于《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需要,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提出“构筑一大逻辑体系, 组建三大平台, 开展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采购管理》教学改革思想, 这将显著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一大逻辑体系构筑
采购管理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 采购管理甚至被视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网络和通讯技术的推动下, 采购组织、采购流程、采购方式乃至采购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全球化采购、外包采购、电子采购、柔性采购、电子协同采购等日益兴起。在供应商关系的重新诠释和界定下, 精简和整合供应商、虚拟价值网、供应商早期参与研发、战略联盟与合作伙伴关系等大行其道。如何将采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合理分配时间一直以来是《采购管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重大问题, 但这也是本课程不断发展、不断变革的关键。教学团队将企业采购问题分为采购的内部变量和外部变量, 其中内部变量是企业采取的采购内部组织和管理形式, 主要解决企业采购流程和供应组织的问题, 涉及采购业务效率与供货协调绩效, 包括由谁负责采购 (Who) , 为何采购 (Why) , 如何采购 (How) 等变量, 其中如何采购 (How) 又分为何种流程 (How flow) 、何种待遇 (How treat) 和何种方式 (How way) 共3个子变量。外部变量是企业作为采购方与外部供应商共同商榷的事项, 主要解决企业采购方式问题, 涉及物品或服务的需求特性, 实践中称为采购“7R”变量, 即“关键采购七变量”, 包括合适的来源 (Right source) , 合适的质量 (Right quality) , 合适的时间 (Right time) , 合适的价格 (Right price) , 合适的数量 (Right quantity) , 合适的地点 (Right location) , 合适的商品 (Right commodity) 。在此基础上, 教学团队积极编纂新教材, 以便反映重新架构的整个采购管理课程逻辑框架。
三、三大教学平台组建
为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围绕《采购管理》精品课程建设, 教学中充分利用校内、校外两种资源, 依托三类平台, 即校内教学平台、网络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 辅之多样化的教学项目开发和案例开发, 共同形成对学生课程的综合考核体系的支撑, 最终服务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提高上来。其中, 校内教学平台是课程的核心教学环节, 主要按“项目设计—项目开展—项目分析—教学反馈”的思路进行。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场地和体验环境, 是学生获取感性认识的主要来源, 实行三学期制, 通过将实习安排在不同学期, 借助“实践—教学—实践”的学习规律, 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网络课堂多媒体平台则是校内外教学平台的有力补充, 是知识拓展、师生互动、不间断学习的有效工具。
四、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2003年7月德国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由此诞生。该方法作为当前盛行于国际教育界的一种先进教学方法, 以其应用性广、实践性强、综合型和开放性的特点获得广泛青睐。项目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将传统的学科体系中的知识内容分解、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或事件, 通过设置场景和实例, 引导学生自主开展调研、分析、讨论并提出分案, 从而完成“项目”的一种教学方法。由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项目”, 可以让学生直接全程参与, 体验、感悟、论证和探究, 并最终落实到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自主学习、自主思考的目的。
该方法的特征包括: (1) 知识模块项目化: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2) 教学学生主体化: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工作形式, 自行组织完成项目。 (3) 项目全程参与化:工作要主动, 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 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 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操作中, 可具体分为六个环节: (1) 确定项目任务和目标。课程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熟悉企业采购流程及相关要素, 掌握如何为采购部门制定合理的采购战略, 与供应商建立合适关系, 并能运用采购方法对采购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2) 进行项目分组。一般40人左右的班级可分为4~8组, 每个项目为2~4学时。 (3) 制定项目计划。首先根据课程性质设计项目, 明确项目选择范围和要求, 方便学生据以选择研究对象, 或在框架范围内自行选择研究对象, 注意项目方案的指导要简洁、清晰和具体。项目设计既要重视课程本身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又要考虑与物流其他课程的衔接。 (4) 实施项目计划。学生可以通过查找资料、市场调研、小组讨论、组织撰写等多种手段准备材料, 在项目成果的呈现方式中, 可考虑采用模拟谈判法, 即通过模拟场景、角色扮演和角色转换, 学生以小组形式互相讨论、教师启发, 从而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协作和进行项目的能力, 也可采用提交报告或流程图方式来呈现项目实施结果。 (5) 项目结果深化。教师通过评论、提问题、总结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 深化项目学习效果。 (6) 项目总体评价。由教师对学生提交结果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打分, 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主要依据之一。其中项目提交可采取小组共同提交方式, 也可采取个人提交方式。
五、因材施教,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管理中, 为促进学生学有所得,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需要采用不同教学手段和方法加以引导。 (1) 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 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内在化教学形式。如在项目教学中, 要求学生分组自行组织实施项目设计、检索、分析、讨论、撰写、汇报等环节工作, 教师则通过界定项目范围、推动项目的执行、把握项目进展的时间、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讨论、总结学生的项目汇报等方式促使学生独立思考, 提高学生组织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形成“以教师为多面手”的目标教学形式。教学中, 任课教师需要发挥“多面手”的作用, 在项目设计中起到“引导”的作用, 帮助学生明确项目本身的需要和达成目标的路径;在项目组织中起到“参与”的作用, 需要与学生共同排除实现目标中的障碍;在项目进展中起到“裁判”的作用, 需要对完成工作目标的学生给予奖励, 对未达到要求的实行预警;在项目汇报中起到“评判”的作用, 需要对项目整体各方面进行合理评价, 达到锻炼学生的目的。 (3) 因材施教, 促进学习效果。教学中, 既要考虑同一年龄段学生心理特点和智力水平的普遍性, 又要注重不同类型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如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进行分类, 让学习态度积极、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各组组长, 让全局把握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对项目进行规划, 让表达能力强的同学负责对项目结果进行汇报等, 并对积极性差的同学以鼓励、提问、督促等形式, 使其参与到团队讨论中来, 从而实现切实提高每位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4) 突出创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实践、重能力培养, 实施体验教学,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增加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个人满足感的机会, 提高学生实现目标的能力, 克服当前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不主动、不积极的“随大流”心态, 促使学生从“被动学”到“主动学”, “教”、“学”并举, 夯实“三基”, 全面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结论
《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直接关系采购理论与实践的融汇, 关系到学生专业知识的教学手段和教育方式, 通过“构筑一大逻辑体系, 组建三大平台, 开展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采购管理》教学改革, 能显著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 促进师生互动, 加强学生主体性, 增加课程的趣味性, 引导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采购管理在实践中地位的提升促进了其教学的重要性, 通过“构筑一大逻辑体系, 组建三大平台, 开展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相结合, 全面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采购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适应课程教学改革需要, 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能力。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智忠, 姚红光.项目教学法在《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建设中的应用[J].理论探讨, 2014, (6) :204-206.
采购管理课程设计安排 篇5
课程设计以个人形式展开,完成以下三个题目。在17周完成。
选题一:
小张工作多年,近年来,想自己创业当老板。看到这几年物流行业发展较快,因此他想开一家物流公司或者快递公司。由于自身资金悠闲,需要提前做一个预算,看开办一个物流公司需要使用多少资金。
要求:(1)进行调研,查看现在物流公司运用物流设施设备的情况,结合自己的目标,写出创办物流公司的策划书,包括业务规模、范围、机构人员设置等方面。(2)结合策划方案,列出需要采购的物流设备。(3)查找设备资料,制定采购计划,编制采购预算。
选题二:
今年3月份,学校从教学经费中拨出60万专款用于建设机房,要求8月底必须完工,以备开学后学生使用。现场地已经选好,初步估计需要服务器一台,投影仪一台,电脑120台,空调2台,电脑桌120个,相关附件若干。现需要向全社会进行招标。
要求:(1)编制采购招标方案,写出采购招标文件;(2)制定评标标准。
选题三:
小王是某公司的采购人员,在采购工作岗位上已经干了十年,在这十年中与许多供应商打交道,并且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每逢过年过节,这些供应商都会对小王有所表示,少则小礼品,多则几百元的现金或者超市购物卡等。小王对这些表示也一一笑纳。小王有一个原则,从不向供应商开口要什么。他的观点是,在不牺牲单位利益的情况下,获得供应商的好处也没关系。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6
1. 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方法,概念最早由美国教育家凯兹和加拿大教育家查德共同提出,并在德国职教领域得到创新,现在世界各国职业教育领域广泛应用。
所谓的项目,是指针对某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与实践接近的工作任务,项目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予学生,从信息的收集整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任务评估与总结,由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具体负责完成,教师的任务是设计与工作情景吻合的教学内容,在项目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咨询、指导与答疑。该教学方法的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团队力量,利用学习资料,发挥主体性和创新精神,有效地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建构。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包括明确项目任务、制定项目计划、组织实施计划、检查与评价、归档并实践检验五个阶段。
项目教学法的价值在于:将企业的工作任务设计为具体的教学项目,理论与实践结合,实现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通过分组教学,体验调查考证、讨论分析、设计项目操作环节,培养学生自学、分析、协作、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起到导师的作用,不但需要具有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应具备创造和应变能力,是一种增强教师综合力的教学模式;吸引企业参与项目教学,学生能进行实践工作技能的锻炼,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实现校企双赢;对于涉及知识点广,综合能力强,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课程,项目式教学法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2. 采购管理课程的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采购管理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应用型极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是让师生通过共同实施“项目”来完成相关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性,将信息传送转变为多向交流,建立轻松的教学氛围,学生能够愉快、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设计原则。对比传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以学生、项目、实践为中心,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二是项目的选取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案例为素材,难度应适宜;三是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创设学习环境;四是以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来评价项目学习效果。
合理选择项目任务。项目的合理选择是项目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之一,设计的项目既要符合教学知识的要求,又要与培养方案一致;所选项目应紧扣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设计难度适中的项目;项目安排上应按照先小项目,后大项目的顺序;项目应具有实效性,项目选择宜就地取材,便于学生进入情景。
项目准备。项目教学准备从教师的准备和学生的准备两方面入手。教师应对任务进行研究,收集案例,了解项目背景,将知识点设计到项目中,做好教学计划和项目评价表,向学生说明项目的作用,做好动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应提前阅读相关材料,进行小组人员分工和讨论,制定计划方案,获得必备材料。
项目实施。这一阶段应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项目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一般以小组为学习中心,小组6-8人一组,人员搭配上应能力互补,但以学生自由组合为主,每个小组选举一名组长,负责组员任务分工、监督和组织实施等。项目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的自学和互助为主,鼓励大胆创新,学生在各自的角色下观察、思考、分析、决策,发现解决问题,激发个人潜能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师起指导作用,要少说多听,对学生的方案以鼓励为主,进行阶段考核,学生在阶段评价的基础上,找出操作的不足,进一步改进项目方案,圆满完成项目任务。
综合项目成果的提升和评价。项目教学法关注的是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升,在单个项目完成后要进行评价并设计综合项目,整合学习内容,综合项目实施后进行总评。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和企业总评的方式。自评发挥学生自我反思性,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职业态度;互评有利于共享成果,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和改善方案;总评着重项目实施的整体性,利于完善项目,培养学生的系统观和组织能力。
3.项目教学法在采购管理课程中的实践
根据项目教学模式的要求,笔者针对《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开展了实践研究。
项目选取。《采购管理实务》课程内容分成采购基础与组织设计、物料需求计划与成本管理、供应定位模型与采购策略、供应商选择与管理、招投标管理、采购谈判与合同管理、JIT与电子商务采购、采购绩效考评等八个模块,在项目选择上都紧扣教学大纲,难度适宜,各模块项目背景互有关联并就地取材,便于学生进入情景。比如在招投标管理中,选取学校附件的一家公司进行注册采购师认证培训项目招标的实例作为教学项目,因为学生对采購师资格证书这个标比较熟悉,具有学习热情,所以能很快融入到项目的学习中。
项目实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项目实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充当采购人员的角色完成教师设计的单个项目,第二阶段,分组研究整个采购活动在企业内部的运作模式,进行采购流程和策略方法的应用练习;第三阶段,完成综合实训项目,如进行模拟企业的采购与销售运作全流程的实践演练。
效果和评估。项目活动结束后,对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我们发现在项目的过程中,采用项目教学法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加强,围绕项目为中心进行学习,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制定的项目计划得到了有效的实施,同学们认为通过采购策略、方法、工具的运用,对企业的采购运作活动有了清晰的认识,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实施将抽象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相结合的项目教学法,学生能深入实际完成项目任务,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有利于实现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值得高职院校推广。
(作者单位: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邮寄地址:湖南省长沙市五一西路717号五一新干线1125室 收件人:何建崎,邮编:410000,电话:13307317856
美国公共采购制度改革历程 篇7
美国公共采购制度最先是在南北战争时期制定的。二战之后, 美国政府相继制定了1947年的《军事采购法》和1948年的《联邦财产与行政服务法》。依据以上法律, 美国国防部又制定了《军事采购规则》、国务院一般采购厅也制定了《联邦采购规则》等公共采购规则。之后, 为了促进政府采购制度的近代化及统一化, 1979年, 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联邦采购政策改正法》。现行的公共采购制度大都是依据该法等相关法律, 由国防长官、一般采购厅长官及NASA (国家航空宇宙局) 长官提案制定、生效的。从此, 美国政府公共采购制度实现了统一的政策和采购程序。
二、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公共采购制度改革
1. 改革背景。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公共采购制度改革的主要标志是《契约竞争法》和《小企业竞争促进法》的实施, 两法实施的背景如下。
(1) 当时, 政府采购者在选择供给者时, 对裁量权的行使持一种消极的态度, 并不具有民间企业采购者的积极性。针对这一状况, 为了改进采购者的工作态度, 政府认为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激励措施。
(2) 当时, 采购者对采购价格等问题, 一般很少问及。采购者对供给者的不法行为缺乏起诉的动力, 得过且过。
(3) 采购者与供给者维持长期供给关系, 形成了官商勾结的腐败体系。
2.1984的年《契约竞争法》。该法出台之前, 联邦政府一直采用非竞争形式的单一来源采购方式。其结果导致了政府为采购商品与服务付出了高昂代价, 也曾使联邦政府一度陷入了财政赤字的困境。为此, 美国国会于1984年通过了《契约竞争法》。该法把竞争机制引入了公共采购制度中, 它的实施不仅削减了政府财政的经费支出, 还确保了能够及时采购到物美价廉的新商品, 同时, 也给新参入的供给者提供了更多的销售机会等。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完全、公开的竞争的实施。该法要求, 今后的政府采购除了一些明确的、限定的例外情况, 满足采购者的资格要求的所有供给者均可参加投标。 (2) 例外规定。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主要有两种。一是固定单一来源供给者, 二是对非竞争手段的使用做出了限制。 (3) 异议申诉。即如果出现了非正当化程序, 并且该程序还正处于异议申诉期间的情况下, 应禁止采购者与供给者签订采购合同。 (4) 竞争维护官制度。为了扫除妨碍完全、公开竞争方式实施的壁垒与障碍, 该法还导入了担负“促进竞争”责任的竞争维护官制度, 要求竞争维护官必须就采购过程中采购者运用竞争方式的情况以及排斥竞争的状况等向采购官厅的领导进行报告。
3.1984年的《小企业竞争促进法》。为了扶持、促进小企业的发展, 美国联邦政府从政府采购的层面, 准备了一系列的法律制度, 以切实保护小企业的利益。1984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小企业竞争促进法》, 赋予了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的机会。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导入评价制度, 促进政府使用标准化商品、民生用品。 (2) 要求采购者积极采取促进小企业参加投标的措施, 废除采购招标的事前审查标准。 (3) 要求采购官厅对于采购信息的发布尽可能地让小企业知晓, 以吸引小企业参加采购投标等。
三、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公共采购制度改革
1. 改革背景。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国会相继通过了《联邦公共采购简化法》及《联邦公共采购改革法》两部采购法律。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 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采购制度改革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改革背景、前提的不同。
(1) 20世纪90年代的改革起因于采购者行使自由裁量权受到的限制过多、过大的问题, 政府认为, 有必要缓和其规制, 调动其积极性, 发挥其应有能力。
(2) 政府认为, 采购制度改革不能只是修改个别公共采购规则的表面行为, 还必须对整个公共采购制度体系进行全面的评价、修改, 只有这样, 才能彻底改善既往的公共采购制度。
(3) 以往的制度使政府的负担、责任以及风险等转嫁给了供给企业, 这必然会导致采购价格的提高、质量的下降等, 并且还会妨碍参加采购的供给者的自由参与。
2.1994年的《联邦公共采购简化法》。
20世纪80年代的公共采购制度改革的结果, 是对公共采购的实施等设定了各种各样的竞争要件、检查要件以及社会、经济要件等。当时, 这些制度、要件的设定, 无疑是促进了政府采购的公正性、竞争性, 也规范了政府采购的各项制度。但是随着该制度的实施, 人们发现, 这些规制过于繁杂、细致, 反而使公共采购的手续变得异常复杂, 也增加了政府采购业务方面的负担, 以至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采购竞争。为此, 政府认为有必要对当时的制度进行改革, 由此, 1994年, 《联邦公共采购简化法》出炉。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简化采购程序。该法对民生用品的定义做了扩大解释, 并且规定军事设备商品、服务等政府特有的采购可以不必套用那些繁杂的合同要件, 简化了这类采购的手续。再者, 该法规定, 2500美元以下的小型采购, 可以不必履行采购手续, 要求与消费者一样, 可以直接利用政府的信用卡到附近的商店进行购买。 (2) 其他方面的改革。包括两方面, 一是要求采购者在选定供给者时, 要考虑到各个投标提案者过去的供给实绩;二是对于没有与其签订合同的供给者, 要求采购官厅必须说明没有签订合同的具体理由, 目的是为了降低异议申诉率。
3.1996年的《联邦公共采购改革法》。
为了解决1994年《联邦公共采购简化法》中未涉及到的具体问题, 1996年2月,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联邦公共采购改革法》。该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为了促进有效的竞争, 赋予了采购官厅选定参加投标提案者的权限。 (2) 对于政府办公大楼及其他公共设施等的设计、建设等方面的采购招标项目, 要求采购官厅不但要对投标者的提案书进行技术评价, 还要进行价格评估, 采购者要履行两阶段的审查选定手续。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8
采购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对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 企业对采购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采购管理》作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一门核心课程, 它围绕采购管理工作流程展开教学, 内容涵盖了采购组织设计、采购需求分析、采购计划和预算编制、供应商选择与评估、采购方式确定、采购商务谈判、采购合同签订、采购绩效评估等模块。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 更以培养学生能从事商品采购管理工作的职业能力为核心,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 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二、采购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 很多学校进行了积极探索, 提出了基于情景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来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取得了一些效果, 但笔者认为这些教学设计仍然存在不足之处。首先, 上述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 忽视了学生参与教学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达不到教学设计应有效果, 学生也无法真正从教学设计中获得职业能力的提升。如案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 一方面由于采购涉及企业商业机密, 要获得真实的案例相对困难, 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对案例背景资料有距离感, 参与度不高, 学习积极性差。其次, 由于与采购管理课程相配套的软硬件资源不足, 目前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计中仍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 教师为主体, 实验教学缺乏, 学生无法参与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不能切身体会采购不同环节之间的关系, 也无法体会采购对企业整体运营的影响。再者,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仍然遵循传统试卷的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缺乏对学生在具体活动和工作任务中表现出的综合能力素养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评价。
三、采购经营沙盘在采购管理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 采购经营沙盘的设计思路
采购经营沙盘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商品采购交易平台, 它把采购管理工作流程清晰展示在模拟沙盘上, 把枯燥抽象的管理理论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学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沙盘, 每组同学分别完成采购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两个角色的企业模拟经营。通过采购经营沙盘, 学生可以参与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 掌握采购管理的关键理论, 体会商业博弈和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还可以在沙盘中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锻炼职业技能, 提高职业素养, 强化团队协作, 真正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采购经营沙盘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
采购经营沙盘将采购管理工作流程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 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沙盘的操作流程, 将采购管理的理论知识穿插讲授。采购经营沙盘流程涉及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1) 采购需求分析。采购企业根据获取的市场订单, 进行订单汇总、合并和优先排序, 结合产品的库存情况, 物资消耗定额、物料清单, 利用MRP理论知识, 对产品和所需原材料的需求进行核算。
(2) 采购计划与预算编制。为配合企业的销售和生产, 对原材料的采购数量和时间制定详实的采购计划, 同时, 结合市场供求状况, 制订采购预算, 作为采购成本控制的依据。
(3) 采购方式确定。利用系统提供的招投标采购、询价采购、议价采购、公开市场采购、反向拍卖这五种采购方式获取物资。比较不同方式获取的物资价格, 掌握每种采购方式的特点、适用条件、操作流程。
(4) 采购洽商。编制供应商评估标准, 完成供应商选择决策;进行采购商务谈判, 模拟企业谈判博弈过程, 掌握谈判要点, 刺探同行商情, 争取获得最低的采购价格;掌握采购合同基本格式和主要条款, 起草、修改和签订采购合同。
(5) 采购合同履行。定期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跟踪订单的执行过程, 完成采购物资的验收入库和财务结算。
(6) 采购绩效管理。根据沙盘的运营结果, 进行采购成本分析, 考评采购计划和采购成本控制的执行情况, 总结采购管理工作得失。
(7) 全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利用采购模拟沙盘的平台, 学生还可以学习与企业不同部门间和外部企业的沟通协调与商务交流, 培养团队协作意识, 体会以整体利益为导向的组织团队对企业成功运作的重要性。
四、采购经营沙盘在教学改革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学与做并重, 理论与实操结合
采购经营沙盘提供了很好的实操平台, 但从上述可以看出, 采购经营沙盘的模拟必须以掌握采购理论知识为基础, 离开理论知识积淀的实操就是无本之木。如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MRP知识就是根基, 因此, 教师对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还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安排上, 教师可以结合沙盘操作流程分阶段进行理论讲授, 实操与理论穿插进行;也可以先进行理论学习, 再集中沙盘操作, 但在课时分配上, 要保证理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40%, 这样学生才能驾驭理论知识, 做到运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
2. 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
在采购管理课程的教学中要充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 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沙盘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索学习, 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在实践中掌握采购经营管理的规律和方法。同时以学生为主体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从单纯传授知识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 从填鸭式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式教学。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 对操作过程进行点评, 还要引导学生面对采购经营困难时能主动思考问题, 积极寻找解决办法, 总结经营得失, 达到学生真正获得职业素养培养的目的。
3. 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沙盘教学
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方面, 沙盘模拟不是万能的, 它有自身的短板。如学生利用沙盘模拟掌握了线上采购的方法, 而对商务谈判技巧和商务礼仪的学习, 系统却无法提供。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 用多种教学方法辅助沙盘教学, 取长补短, 丰富教学手段, 完善教学效果。如结合身边的采购实例, 采用案例教学法设计谈判背景资料, 让学生在面对面商务谈判中, 运用谈判技巧, 实现谈判目标, 学习商务礼仪;开展班级辩论会, 如“企业在商品采购时成本越低越好”等, 让学生更加透彻理解采购管理对企业成本控制的作用。
4. 改革考试方式, 注重能力考核
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注重的是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 , 而采购经营沙盘将理论知识通过实操体现, 因此, 沙盘的运营状况既能很好的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 除此之外, 还可以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运用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进行动态跟踪考评。通过设计合理的考核体系, 知识与能力评价并重, 完成对学生综合素质表现的全面衡量。
总之, 采购经营沙盘在采购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不仅很好地解决了采购管理课程实践教学设计难和学生职业技能培养难的问题, 更多的是让这门课教学生动性增强, 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明确学习目的和意义, 培养岗位职业技能和素养, 增强就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采购管理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结合采购经营沙盘的设计思路, 阐述了采购经营沙盘与课程教学内容的结合, 最后给出了采购经营沙盘在教学改革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改革,采购经营沙盘
参考文献
[1]张晓芹.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采购管理课程开发[J].广州职业教学论坛, 2013 (2) .
[2]张红丽.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齐鑫物流教学, 2012 (8) .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教学探讨 篇9
1 课程的定位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原来针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课程是《物流管理实务》, 这门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较强, 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面较广, 但是每个知识点都没有深入的进行讲解, 这种教学的结果就是学生对于整个物流行业的管理情况都了解一些, 但是到了自己的实际工作岗位却不能很好的适合某一个专项较强的工作。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相关物流专业教师在研究探讨的基础上, 根据学生实际工作岗位的专业技能要求把原有的 (物流管理实务》课程拆分成现在的《采购与供应管理》、《仓储与配送》两门课程。并且把这两门课程定位为了专业核心课程。
2 课程设计思路的改革
2.1 课程内容设计围绕实际工作流程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打破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完全按照现实企业实际的采购流程进行模块设计, 即岗位工作———岗位技能——教学任务———教学情境。例如:一个从事采购谈判工作的人员, 要求具备的岗位技能就是采购谈判的技巧, 而针对这一岗位的技能要求, 该课程要完成的教学任务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采购谈判技巧, 教学流程就是通过情境模拟或是实践教学的方式完成采购谈判的教学工作。
2.2 多种教学实施手段共用
2.2.1 充分利用物流实验室资源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经济贸易系现有的物流实验室具有现代的网络资源以及相关的配套物流软件, 并且物流实验室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建设当中, 很多相关的软件、硬件设备也在采购过程中, 《采购与供应管理》这门课程能够很好的应用物流实验室现有的有效资源进行实践教学,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去浏览相关的采购网站或者通过E-mail、QQ等方式与相关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 以此了解最新的采购行业动态以及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学生还可以通过实验室内部安装的采购软件、第三方物流软件的操作来模拟企业采购工作的实际运行。在模拟操作过程中了解企业岗位需求的技能以及自身技能的掌握情况, 便于学生更好的给自己进行定位。
2.2.2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训基地进行现场教学或是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去相关实训基地实习。在实习过程中可以实际的参与到企业的采购供应工作中来, 或者把企业的相关资料拿到课堂上, 让学生进行现场模拟。例如学生可以到校内的超市、农场品销售中心实习, 负责产品的采购工作, 同时也可以到校内星辰快递公司实习, 负责相关的物流服务供应工作。总之学生在做中学, 学中做, 能够更好的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为以后参加工作打好基础。
2.2.3 采取QQ群进行师生交流
为了更好的便于师生间学习上的交流, 在开学初, 老师给教学班级的学生建立了QQ群, 学生和老师可以在群内就相关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 并且可以充分的利用群空间和群邮件的功能, 老师或学生可以把自己收集的一些好的或有意思的资料传到群空间或群邮件里供大家分享。并且在收发学生作业的时候也方便了很多, 避免了大量纸质资料的浪费。通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 觉得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
2.2.4 划分学习小组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开学初, 把教学班级的同学进行了学习小组的划分, 学习小组的划分也要注重科学性, 即把不同类型的学生混搭式组合, 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互相督促和互相带动, 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模块都由学习小组的同学共同完成, 并且每个项目都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 避免学习小组内出现浑水摸鱼的现象。
3 课程组织与实施的改革
3.1 课程内容组织
依据实际的采购业务流程, 将课程划分为四个大的任务功能模块, 每一个模块又包含若干案例和项目, 案例涵盖核心知识点, 重点帮助学生完成从散点知识到知识整体性的转化, 项目设计体现岗位技能要求, 突出业务岗位技能的训练。
3.2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除了利用教材《采购与供应管理》外, 教师还自编了手写教案和多媒体课件, 并且利用网络、物流软件、参考书籍以及一些相关影音资料作为教学的扩充资源, 通过多种资源的结合, 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效果更明显。
3.3 教学方法的改革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也做了大胆的改革, 在原有的案例教学法基础上又增加了项目教学法、实践教学法、观摩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 每种方法中又穿插了讲授、启发、讨论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例如实践教学法的应用在招标采购环节, 可以让学生以农校物流实验室招标作为模板进行实际操作。
3.4 考核方法的改革
3.4.1 原有考核方法存在的问题
原有的考核方法-试卷考核存在很多的弊端, 例如:考试方式单一。而且考试内容过分依赖教材, 考试命题简单标准化, 很难考核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知识的全面掌握能力。
3.4.2 改革后的考核方法
考核以课业为主、多种形式并用。例如:总成绩的考核可以由平时成绩、书面考核和项目考核三部分组成。并且没部分按照重要程度赋予一定得权重, 例如《采购与供应管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为:
总成绩=平时成绩 (20%) +书面考核成绩 (20%) +项目考核成绩 (60%)
其中:
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的日常考勤、平时的学习态度以及课堂笔记的记录情况。之所以考核这些内容主要是为了提醒学生课堂纪律的重要性, 也是为以后参加工作更好的遵守工作纪律打好基础。书面考核主要还是采取卷子考核的方式进行, 通过这种考核方式了解学生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项目考核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程考核, 也是总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最大的一个部分, 项目考核一般是给定学生一定的项目背景和项目目标, 然后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通过多种交流手段 (如社会调查、上网、去图书馆、走访等) 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然后完成项目报告。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考核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通用能力两方面的潜力。具体的项目考核方式是:
单一项目总成绩=小组出勤情况 (10%) +团队合作情况 (20%) +项目完成质量 (50%) +小组汇报情况 (20%)
《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在改革之后, 教学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而且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也为学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和参加相关的技能比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例如:物流师考试、ERP考试和沙盘比赛等等, 但是课程的改革还存在许多问题, 需要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摸索和改革。
摘要:随着现代企业岗位需求的变化, 实践动手能力强的一线操作人员在就业时占有很大的优势, 为了更好的培养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在大力的推广之中, 《采购与供应管理》这门课程就是黑龙江农业经济学院贸易系针对本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该论文主要就《采购与供应管理》的课程定位, 课程设计思路以及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设计的改革进行阐述。
关键词:采购管理,教学探讨,教学思路,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国珍.国外课程设计改革问题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 1998 (2) .
[2]壮国桢.高职教育“行动导向”教学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李传义.关于创建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A].2001中国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 2001.
[4]王平.课程改革中的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6.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10
项目化教学方法强调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引入实际项目的实施过程, 使学生可以直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完成能力训练和自主学习的过程, 是一种将项目实施作为载体的新型教学方法。《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在培养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对本门课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的采购计划、组织、实施、考核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初步具备物流采购助理等岗位的核心能力。将项目化教学方法作为本门课的主要教学方法, 将教学与实际采购项目进行无缝对接,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具有现实意义的采购项目。同时, 在这个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团队精神等重要的能力与素质, 为学生清晰定位未来的职业规划。所以, 《采购与库存管理》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采购与库存管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的目标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针对于物流管理专业, 其所培养的人才既不是一般的装卸搬运工、物流业务员, 也不是高层次的科技研发人员, 而是既具有一定实际操作技能与一定管理能力, 又拥有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的物流基层管理人员。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采购与库存控制》的项目化教学的基础是在对采购相关工作岗位的充分分析与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 同时借鉴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 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采购与库存控制的基础理论、采购组织和管理的技术与操作规程、采购计划与预算编制、采购谈判和风险控制、采购过程管理等基本业务知识。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商品或服务采购环境的能力、分析采购与库存关系的能力、采购计划与预算的运用与编制的能力、采购谈判技巧与风险控制的能力、实施招投标采购的能力,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二、《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设计理念是彻底打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纯传授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模式, 采用基于采购工作过程的教学模式, 用实际的采购管理项目作为对象, 让学生通过完成这些采购项目来培养采购职业素养和相关的业务知识。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理论知识的学习融合到要完成的采购项目中进行。所选择和设计的采购项目要充分考虑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物流管理专业对采购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在实施项目化教学实践过程中, 可以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网络调研、校企合作等多种方法,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与实践环境。
三、《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设计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的项目化设计遵循“以任务为驱动, 以项目教学为导向, 以培养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 优化课程设计结构, 合理选取教学内容。本文根据采购业务基本流程, 将课程分为4个项目、12个任务, , 模拟企业采购业务流程, 兼顾一般性采购与特殊采购形式, 在采购任务的同时, 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表1)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理论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 既强调实践技能的培养, 又不忽略知识理论水平的提高。考核成绩方式如下所示:
(1) 考核成绩由12个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小计得分 (A) 、期末理论考核得分 (B) 两部分构成;
(2) A=各工作任务得分×权重之和×70%;
(3) B=理论考核成绩×30%;
(4) 总成绩=A+B。
具体的考核内容:主要考核以每个项目 (或任务) 完成的情况作为考核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完成项目的态度、完成项目的质量、资料查阅情况、问题的解答、团队协作、表述能力、外语应用等。
同时, 为了更准确地考核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 设置了不同的考核表, 如表2、3、4、5所示。同时, 教师和学生进行身份的转化, 教师转为采购主管, 学生转为采购员, 每组的组长同学转为采购小组长, 模拟企业真实场景。 (表2、3、4、5)
四、《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教学方法
《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主要采用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案例分析法、课外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灵活的教学方法合理地使用,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五、总结
在《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中实施的项目化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了采购管理相关操作技能及职业素养,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完善了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规划, 有利于实现学生的“零距离”上岗。实践证明, 在《采购与库存控制》课程中实施项目化教学符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规律, 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应当逐步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路海萍.课程项目化: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走向的选择[J].大学 (研究与评价) , 2009.3.
[3]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11
关键词:任务驱动;项目化设计;绩效评价
0 引言
《采购管理实务》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采购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充分认识采购管理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熟练掌握采购业务的具体操作技能,能够灵活进行采购的相关管理工作,进而能够进行采购业务流程的设计与优化。“项目化”教学设计突出了《采购管理实务》课程教学的实用性,通过“项目化”教学方法构建教学情景,使学生能更好地将基础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运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就“项目化”教学设计在《采购管理实务》课程的应用做简要的介绍。
1 《采购管理实务》的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主要针对工业及商业企业采购员等岗位的工作内容进行项目化设计,课程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法,根据物料采购过程引入项目,学生通过实施项目学会相应专业技能。项目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習过程中目标明晰,从而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本课程以完成特定采购项目为任务,按企业实际的工作要求实施项目训练环节,促使学生积极掌握各项专业技能。
2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的教学实施项目
依据课程的定位和设计思路将《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通过五个项目,十三个任务来实施,共计28个教学学时,具体项目及任务见表1。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施项目,让学生全面掌握采购管理岗位的操作流程及业务管理能力,从而实现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3 通过“任务驱动法”组织教学
“任务驱动法”贯穿本课程的主要教学过程,通过布置任务、讲解任务和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来组织教学,教学实施的主要过程大致如下:①课前给学生发放预习任务单,主要是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知识点的预习;②课堂布置课堂教学任务,小组根据任务进行讨论;③小组制定任务方案或内容;④小组汇报完成成果;⑤教师根据学生汇报过程中体现的对知识理解应用程度,讲解相关有难度的知识点;⑥小组优化方案,小组相互谈论。下面以“采购准备”项目模块为例就其教学过程作简要的介绍:“采购准备”项目模块分为编制采购计划和确定采购方式两个分项目,在具体教学实施中通过实际企业的采购工作案例布置两个工作任务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一是根据企业的订单通过MRP等工具对BOM产品结构文件进行分析,编制相应的采购计划单;任务二是对采购计划清单中的不同物料结合供应市场分析选择合适的采购方法;在教学中老师选择典型的物料进行操作演示再由学生完成相关任务提交学习成果。
4 建立课程综合评价体系
本课程的评价主要是阶段评价与最终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相结合的模式,突出学习过程评价,注重平时实践性考核的评分。教学中任务模块评分的内容包括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沟通交际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运用和应用能力等方面,这种多元化的评价体系能够体现客观公正全面的原则,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5 结束语
《采购管理实务》课程通过实施项目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学生们表现出了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应用能力,专业素养和采购管理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升。
参考文献:
[1]郑文岭.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9.(1):55-56.
[2]职业教育研究课题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17.
[3]曹兴举.关于对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8):76-77.
物资采购课程改革 篇12
关键词: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政府采购
我国政府采购肇始于提高公共资金使用效率、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为了提高管理效率从而带来财政资金的节省, 与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 我国政府采购采取了“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相结合”的制度。考虑到有些部门或系统有专业项目的采购需求, 部门集中采购作为集中采购的一种, 已经在很多中央及地方部门不断被实践, 交通运输系统作为中央单位之一早在十年前就开始积极探索。笔者基于对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实践情况的分析, 结合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背景以及其他中央单位的经验借鉴, 提出了下阶段加强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若干思考。
一、部门集中采购概念辨析
集中采购是相对于分散采购而言的, 是指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各部门把需要采购的对象集中在一起由专门采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的一种采购组织形式。根据我国政府采购法等法律规定, 集中采购的范围包含在集中采购目录中, 一种目录是通用的政府采购项目, 委托集中采购机构代理采购, 另一种目录是本部门、本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实行部门集中采购。前者称为集中采购机构采购, 后者称为部门集中采购。
目前, 我国政府采购法尚未对“部门集中采购”作明确界定与定位。2012 年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中央预算单位2013-2014 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首次对部门集中采购项目作了定义, 是指“部门或系统有特殊要求, 需要由部门或系统统一配置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类专用项目”。《中央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管理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属于部门集中采购项目, 已经设立部门集中采购机构的, 应当由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具体组织实施;未设立的, 可以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经财政部门认定资格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因此, 部门集中采购是可以由本部门或系统自行决定采购活动的一种组织模式, 既可设立部门集中采购机构进行采购, 也可委托集中采购机构或是社会中介机构代理采购。
二、部门集中采购优劣势探讨
(一) 优势分析
部门集中采购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发挥规模优势, 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组织开展部门集中采购, 可以把原本分散在各单位的采购需求整合在一起, 发挥规模优势, 享受较高商业折扣;可以减少采购次数, 节约采购行政开支;有利于集中监督管理, 减少监督和管理成本。二是有利于更好地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目标。通过部门集中采购, 可以凭借着部门或系统内部采购活动的集约化、规模化特点, 更加高效地落实政府采购扶持本国产品、民族幼稚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政策目标。三是有利于贯彻执行资产配置标准、强化国有资产管理。本部门或系统有特殊要求的项目, 通常具有专业性较强、资产价值较高特点。针对这些采购项目实施部门集中采购, 有利于统一控制配置标准, 规范财政资金的物化过程;有利于促进财政精细化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
(二) 劣势分析
部门集中采购也有它的局限性:一是采购流程过长, 采购时效性降低, 零星、地域性及紧急采购状况难以适应。对于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部门或系统, 其各级预算单位需将具体采购需求逐级上报, 这势必对预算层级多的部门或系统造成采购流程过长进而降低采购效率。二是由于信息传递不畅等问题, 或将出现实际配置项目与使用单位的实际需求不符情况。三是部门或系统内部实施部门集中采购模式, 需要对各预算单位原有的采购事权和财权进行调整, 一定程度上不利于调动各预算单位的积极性。
当然, 上述部门集中采购的优劣势并不是绝对的, 如何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采购人员的采购水平。
三、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实践、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不足
(一) 部门集中采购实践
交通运输部下属有三大系统———海事、救捞和长航。自交通运输部实施政府采购制度以来, 这三大系统根据各系统特点积极探索对专业资产和服务的集中采购模式, 组织开展集中采购活动。截至目前, 这三大系统均已构建了各自专业资产和服务集中采购框架体系, 但在交通运输部层级尚未开展部门集中采购活动。下面, 对这三大系统集中采购实践作介绍。
1.海事系统。按照中央、地方事权划分, 海事管理机构分为两类, 即交通运输部海事局 (简称“部局”) 垂直管理的直属海事机构和由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管理的地方海事机构。此处所指海事系统为部局及其垂直管理的十四个直属海事机构 (简称“直属局”) , 负责监管全国所有海域以及主要跨省内河 (长江干线、珠江、黑龙江) 以及黑龙江、广东、广西、海南四省 (区) 其他水域, 具体行使国家水上安全监督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管理和行政执法, 并履行交通运输部安全生产等职能。截至目前, 海事系统初步形成了“适度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专业资产和服务采购管理模式, 即根据专业资产和服务在各使用单位的通用性、资产规模大小等情况, 逐步建立了部局适度集中捆绑采购、直属局适度统一采购、直属局所属单位分散采购三级采购管理模式。
2.救捞系统。救捞系统由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 (简称“部局”) 及其救助、飞行、打捞三支队伍 (即三个救助局、四个救助飞行队、三个打捞局, 简称“直属局”) 构成。救捞系统是中国唯一一支国家海上专业救助打捞力量, 承担着对中国水域发生的海上事故的应急反应、人命救助、船舶和财产救助、沉船沉物打捞、海上消防、清除溢油污染及其他对海上运输和海上资源开发提供安全保障等多项使命。自2003 年救捞系统体制改革以来, 该系统一直在探索适合本系统特点的采购组织管理模式, 截至目前已建立了部局集中采购和直属局分散采购两级采购管理模式。
3.长航系统。长航系统由交通运输部派出机构长江航务管理局及其六个直属单位 (长江海事局、长江航道局、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长江航运公安局等) 构成, 负责对长江干线 (云南水富—上海长江口, 干线航道里程2838 公里) 行使航运管理职责。与海事、救捞系统不同, 由于长航系统各直属局的工作职责不同, 需要使用的项目也有各自的专业性和特殊性, 因此该系统建立了以各直属局为主的集中采购模式。
这三大系统各自集中采购的具体组织方式及采购项目范围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笔者调研收集整理所得。
(二) 部门集中采购取得的成绩
经过多年实践, 以海事、救捞、长航三大系统集中采购为表现形式的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取得了显著成绩, 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集中采购工作逐渐规范。按照政府采购法的相关规定, 结合各自采购项目的专业性、特殊性等特点, 三大系统分别积极探索并构建了符合现阶段发展特点的集中采购管理模式, 这为下阶段交通运输部层级开展部门集中采购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持。
2.三大系统集中采购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不断上升。以救捞系统为例, 近年来在积极探索专用项目集中采购新模式和新措施, 集中采购范围不断扩大, 由最早的救助船舶集中采购逐步扩展到飞机、信息化系统、溢油清污设备和应急救助物资等专用资产, 以及船舶和飞机保险、船舶燃油供应等。集中采购规模也是逐年上升,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 “十一五”期救捞系统专用项目集中采购规模年均7~8 亿元, “十二五”时期年均达8~9 亿元, 约占整个救捞系统专用项目总采购规模的50%左右。
3.集中采购组织形式相对稳定。截至目前, 三大系统均建立起了相对稳定的集中采购组织构架。例如, 救捞系统为了开展好救助船舶和飞机等大型专用资产集中采购活动, 交通运输部或部局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监造小组等。各机构职责分工明确, 各项工作开展有序。
(三) 部门集中采购仍存在的不足
1.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缺乏总体规划。交通运输部作为本部门组织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主体, 应针对此项工作统一制定规划。由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发展才经历短短十几年时间, 很多领域仍在逐步推进甚至摸索过程中, 尤其是部门集中采购, 财政部作为全国政府采购管理部门, 仅在《政府采购法》等法律文件中提及, 尚未对“部门集中采购”作明确界定与定位。由于部门集中采购法律基础不完善, 交通运输部将侧重点放于贯彻落实国家政府采购政策, 加强交通运输部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设, 在部门集中采购领域未加以深入研究, 仅在国务院办公厅2007-2012 年印发的“中央预算单位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将救助船舶、直升机等纳入部门集中采购项目货物类目录中。但随着三大系统集中采购活动的积极探索和开展, 交通运输部层面不统一制定规划, 已逐渐阻碍交通运输整个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深入开展和规范操作, 不利于此项工作的长远发展。
2.部门集中采购架构不够稳定。部门集中采购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和专业性强, 需要一批稳定的团队各司其职分别负责监督管理、采购活动的组织实施等具体工作。目前交通运输部层面尚未制定统一规划, 同时也未建立一个稳定的部门集中采购组织体系专门负责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开展。虽然海事、救捞、长航三大系统也根据各系统特点初步建立起了集中采购组织体系, 但也基本上是在原有本系统组织结构下, 根据各专业任务的划分, 集中采购活动分散在各专业部门, 而未设立一个专门负责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部门。现有情况的存在, 使得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呈现较为分散、凌乱状态, 不利于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规范开展, 不利于部门集中采购活动极大地发挥规模效应, 也不利于交通运输部对部门集中采购加以集中监督管理。
3.一部分专业资产采购没有实现全过程管理。根据《政府采购法》, 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均属于政府采购行为, 应当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因此, 政府采购管理是全过程管理, 不仅包括当事人管理、采购方式管理和采购合同管理, 还包括采购预算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实施管理、支付和验收管理以及供应商质疑投诉管理等。但由于目前不少专业资产采购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这就导致部分采购行为还没有完全纳入政府采购管理, 各级财务部门不能全面掌握项目的全过程信息, 从而造成一部分采购行为不符合政府采购的要求, 影响了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推进。
总体上看, 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 使得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与我国政府采购制度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四、其他中央单位实施部门集中采购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一) 部门集中采购经验做法
自2003 年《政府采购法》正式实施以来, 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公安部、卫生部、水利部等多个中央部委先后组建了部门集中采购机构或者委托其他单位组织开展了部门集中采购活动, 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自2004 年9 月就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又如, 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 年成立了集中采购中心, 主管国税系统政府采购工作, 承担国税系统的政府集中采购和部门集中采购, 负责国税系统政府采购业务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等。再如, 公安部早在1960 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了公安部政府采购办公室警用装备采购中心, 随后该机构经历多次更名。2012年6 月7 日, 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准, 机构最新更名为公安部警用装备采购中心, 主要职责是受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的委托, 承担警用车辆、装备物资的集中采购等工作。
(二) 经验借鉴与启示
通过对其他中央单位部门集中采购发展历程、集中采购中心设定、集中采购目录及开展情况的分析, 得出如下几方面借鉴和启示。
1.根据本部门或系统资产的特点确定部门集中采购的内涵。例如, 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集中采购目录中, “金融系统专用设备及有价单证和凭证”是针对中国人民银行的部门集中采购项目。在实际操作中, 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这一项目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拓展。货物类包括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监控报警系统及配套设备、通讯设备;运钞车、护卫车、公务用车和其他交通工具;机械动力、电器、发行机具、医疗、炊具设备;帐表、凭证和其他印刷品;办公家具;其他货物。工程类包括营业办公用房、发行库、附属用房和其他建筑物以及安全管理工程的新建、改建、扩建以及修缮和装饰工程。服务类包括计算机软件购买、开发及维护;各类设备维护;中介服务;各项财产保险。以上项目几乎包括了所有中国人民银行采购的专业资产及服务, 并利用集中采购机构进行统一的管理。
2.结合本部门或系统自身特点, 构建部门集中采购的组织形式。上述中央单位均根据实际需求和特点, 设定符合系统的部门集中采购模式。具体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税务总局经中编办批准专门成立了集中采购机构, 设立相关处室, 负责本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公安部集中采购机构是从计划经济时期就延续下来, 经过几十年运作积累了丰富经验;卫生部没有成立集中采购机构, 而是将其负责的高值医用耗材和甲类大型设备招标工作委托给其下属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负责组织实施, 而水利部委托预算执行中心实施政府采购的管理工作并执行部分部门集中采购工作。
3.按照专业资产的不同类型实行分类管理。首先, 对具有标准、型号、规格统一的资产进行集中统一采购。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各单位使用的监控警报系统、通讯设备、运钞车、护卫车、凭证、计算机软件购买开发及维护等;国家税务总局系统各单位使用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税务登记证等税务票证印制, 税收业务软件, 税务制服等;卫生部下属各医院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等, 这些中央单位集中采购的项目都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各使用单位没有差异化需求, 从而可以高效地实现集中批量采购, 实现较好的规模效应。其次, 对其它专业资产或通用资产和服务的采购项目进行集中管理。如国家税务总局的集中采购机构不仅实施部门集中采购工作, 还负责编报和汇总国家税务局系统政府采购计划和信息统计工作;水利部预算执行中心受水利部委托承担水利部政府采购的管理工作。
4.建章立制, 规范部门集中采购活动。一项工作规范开展的前提要件是建章立制。为了规范有序开展部门集中采购活动, 有关中央部委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例如, 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工作规程》、《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保证金管理办法 (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电子化采购业务规定 (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小额项目采购操作规程 (试行) 》、《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廉洁自律规定》和《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水利部先后制定了《水利部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管理办法》、《水利部部门集中采购实施细则 (试行) 》和《中央防汛物资部门集中采购管理办法 (试行) 》;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国家税务局系统部门集中采购目录》。
五、加强交通运输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措施建议
(一) 对部门集中采购的管理方式及目标进行明确
结合交通运输部三大系统集中采购活动开展特点, 首先应明确交通运输部部门集中采购的管理方式及目标。根据《政府采购法》第三条“集中采购的范围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布的集中采购目录确定”, “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 应当实行集中采购”等规定, 交通运输部部门集中采购应当采取采购范围加采购要求的规范管理方式, 具体管理目标是对专业资产及服务采购进行“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在此基础上, 合理制定部门集中采购目录。考虑到部门集中采购目录范围大小对交通运输部政府采购推进的力度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目录的制定需要有一定包容性和弹性, 既体现专业特点, 又有相对灵活操作空间, 具体可考虑三个原则:一是目录范围要与管理和执行能力相匹配原则;二是目录要与建立集中采购机制相结合原则;三是目录要有利于操作执行原则。
(二) 完善部门集中采购组织架构
稳定的组织体系是一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借鉴现有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等中央单位的做法, 根据交通运输部所属单位的特点, 在交通运输部层级专门设立部门集中采购中心, 较全面地承担交通运输部直属单位的政府采购执行职责, 在采购时接受政府采购管理部门的监督, 为直属单位服务, 应当是未来发展的目标。但考虑到当前交通运输部部门集中采购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 构建部门集中采购机构并实现部属单位政府采购工作的愿景目标还存在一定困难, 包括专业资产采购有相当一部分执行基本建设程序, 在管理主体与管理制度方面与政府采购有进一步的衔接需求, 以及在目前事业单位改革背景下, 构建部门集中采购机构也不具备条件。因此, 建议先从制度建设入手, 搭建交通运输部部门集中采购制度平台, 逐步地规范部属单位专业资产和服务的采购行为, 进而在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愿景目标。
(三) 制定规章实行专业资产政府采购的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制定《交通运输部部门集中采购管理试行办法》, 从组织方式、集中采购范围、采购方式、采购程序、信息统计和报告、内部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方面作出规定。为了统一、规范部属单位部门集中采购活动开展流程和工作程序, 进一步制定《交通运输部部门集中采购工作规程》, 规定职责分工、采购项目管理、采购计划和采购需求编制、采购项目实施、采购合同管理、资金管理、验收付款、信息统计等内容, 从而实现对专业资产政府采购的全面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参考文献
[1]赵兴玉, 王庆成, 张峰.发挥部门集中采购职能推动政府采购改革发展——国税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回顾[J].中国政府采购, 2010 (9)
[2]欧阳希玲, 黄崇望, 刘源.设立省级部门集中采购机构的理论辨析——基于法律视角[J].地方财政研究[J], 2011 (2)
[3]宋军, 叶军.对“部门集中采购”的界定迫在眉睫[EB/OL].http://www.ccgp.gov.cn/llsj/llts/201012/t20101210_1443608.shtml, 2010.12.10.
[4]于海滨.加强央行集中采购工作之我见[J].金融与经济, 200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