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渗透

2024-07-23

课程渗透(通用12篇)

课程渗透 篇1

近几年, 学生自杀事件屡见报端。这些都说明学生对生命情感是多么缺失!目前, 学生对生命 (自己的、他人的、动植物的生命) 的漠视程度真是让人担忧。作为教育工作者, 在反思当今教育时, 应该在教育中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生命教育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最基本的是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命, 培养学生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 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使学生善待生命, 完善人格, 健康成长。教师都应结合各自学科教学特点,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自己所任教的学科教学中去, 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等教育, 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心, 帮助学生积累处世的智慧, 为他们踏实地迎向人生打好基础。

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包含着许多生命教育的素材, 是对学生进行生命认知基础教育的重要课程。历史与社会新课标也指出:在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 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 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从而唤醒生命的意义, 启迪精神世界, 使学生成为充满活力, 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的人。因此, 历史与社会教师应通过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理解, 挖掘历史与社会的课程资源, 实施体验与感悟的课堂教学, 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之中。那么, 具体实施途径有哪些呢?

一、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确立生命教育理念, 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尊重生命的情感体验

良好的生命教育理念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根本途径, 生命教育的成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理念。因此, 教师应强调对生命本体存在价值的珍视, 要致力于强调对生命神圣性的追求, 对生命审美境界的引导。在进行生命教育时, 应从认知、情感与技能方面充实自己, 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不断充实与生命有关的理论知识, 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充分感受生命的活力和生命的喜悦, 并能采取适当的方法, 适时地将生命教育融入教学之中。

1. 确立生命教育理念, 就要树立学生观, 尊重和关爱学生

这就要求教师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主体的人来对待, 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 以关怀人的成长为目的, 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个学生, 使学生身心得到和谐发展。同时要尊重学生生命个体是有差异的这一客观事实, 关注全体, 尊重生命的不同成长节奏, 宽容地对待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失误, 用生命教育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 在课堂上出现学生犯困睡觉, 我会走过去轻轻地推醒学生说, “老师以前上课也瞌睡过, 对付瞌睡虫的最好办法是用手用力按摩自己双手虎口处 (此为合谷穴, 按摩有提神之效) , 你不妨试试”———用这样的友好提醒代替批评;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 我会耐心地帮他分析问题内在的逻辑关系, 让他真正理解———用诚心的帮助代替毫无意义的指责;当学生考试不理想时, 我会把学生单独请到办公室, 和他一起思考、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并引导他们寻求改进的对策———用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来代替埋怨……总之, 要用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之后去尊重和关爱他人。所以, 要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 老师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生命!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

2. 确立生命教育理念, 要求教师确立知识与价值融合的历史课程观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 要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紧密结合, 将知识学习与保留学生早期敏锐的感受能力和强烈的感知欲望联系起来, 让学生的认知学习过程伴随着积极的情感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能够借助各种手段、利用丰富的历史史料或影像资料、历史纪录片等课程资源, 创设历史教学情景, 将知识学习放在特定的历史情景之中, 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解知识的意义。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注意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情绪感受能力、表达能力、调节能力相结合;关注生命情感, 将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 将学习过程变成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知识对生命的意义。

3. 确立生命教育理念, 要求教师确立正确的评价观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元的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 经常受批评或得不到别人认可的学生, 往往表现比较冷漠, 攻击性强, 而自尊自爱的学生发生伤害他人和自我伤害行为就较少。因此, 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 不吝啬表扬, 要采用多元评价及发展性评价手段, 多角度、多层面地肯定学生的长处。即使学生在学习上被落到后面, 我们也应该用“只要你努力, 你就总能进步!进步的学生就是好学生”等等来鼓起学生的信心, 使学生在老师的肯定和鼓励之中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态。

二、善于挖掘历史与社会的课程资源, 让课堂教学渗透生命教育内容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 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历史教育在培养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方面担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 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功能。所以, 我们教师要挖掘隐藏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巨大的精神财富, 采取有效的手段使其变成生命教育资源。要将这些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的知识挖掘出来, 启迪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感受到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 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地接受生命教育熏陶, 形成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

1. 挖掘教材里关于人类发展艰难历程史实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教材中, 有许多关于人类诞生和人类改造自然的艰难历程及种种辛劳的史实。教师要充分利用, 善于挖掘其生命教育资源。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 生命要顽强不息, 培养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例如, 在讲到《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的《史前时代》时, 我特意指出从旧石器到新石器, 从木棒到弓箭, 从茹毛饮血的生活到摩擦起火, 再到定居生活, 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恶劣的自然条件, 随时都将导致人类生命的结束。让学生进行今昔对比, 得出生命是多么来之不易, 是多么珍贵啊!同时强调在这历程中, 我们的先祖为了生存, 学会了适应环境, 学会了与他人合作。这也能启发我们的学生要关注生命的和谐与健康, 学会尊重他人与关心他人, 培养社会责任感。

2. 挖掘教材里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故事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教材中有大量历史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渗透于课堂之中, 让学生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 在于他们为人类、为社会所作的贡献。古今中外, 多少英雄豪杰, 一心为国为民为天下, 不惜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许许多多的历史英雄人物, 他们为国为民英年早逝, 他们虽死犹生, 其生命价值获得更长的延伸, 更充分的体现。从而启发学生珍爱生命, 让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 并为之不懈努力, 不断延伸生命的价值。

3. 挖掘教材里战争和杀戮史实之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教材中, 无数次的战争、征伐与杀戮的史实, 都渗透着生命教育的资源。这些都会让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和死亡, 从而更加热爱生命, 珍惜生命。比如一战的参战国共死伤三千多万人, 二战死伤人数更多, 中国战场在抗战中, 就一共伤亡三千五百多万人。仅南京大屠杀中, 被日军屠杀的中国居民就达三十万人以上。生命在战争中显得何等渺小, 何等脆弱。通过这些血淋淋的史实, 教育学生认识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是神圣的, 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善待。推而广之, 世界上、地球上每一个生命都是自然界的成员, 都有其生存的权利, 都应得到尊重和珍爱, 人与人、人与自然都应和谐相处于这个世界上。

三、实施体验与感悟的课堂教学, 让课堂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载体

实施体验和感悟的课堂教学, 是学生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获得生命教育的关键途径。生命意识不是教出来的, 而是在学生主体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与思维碰撞中发展起来的, 感悟出来的。课堂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形式。

1. 从人性的角度展示鲜活的素材, 让学生体验对生命的感

真正的生命情感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 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真实的教学素材才会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激起积极的生命情感。它是最具有说服力的, 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善于将最能体现人性光辉的鲜活素材展现给学生, 从而引导学生真情体验和感悟生命的可贵。例如, 在讲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在规则中自由长大”这一课时, 我从学生同龄人的角度, 展示了温州12岁女孩小露丹给所有司机的一封信:“妈妈在一次车祸中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知道妈妈再也不会回家了, 也永远看不到妈妈那亲我以后的笑容……三年后不幸又一次降临, 爸爸在去工地的路上被汽车轧死了, 那年我才六岁……”配着电台播音员深情并茂的朗读, 有女生开始抽泣了。此时教师无需太多的语言, 学生已有了深刻的生命情感体验, 懂得在生活中要遵守规则, 才能使自己、他人获得生命的权利, 真正理解“珍爱生命, 遵守交通规则”主题, 增强生命意识。这远比空泛的道德说教和规则条目的灌输来得有效。

2. 通过具体的课堂活动形式, 让学生体验对生命的感悟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 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我讲到《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在生活中运用规则”这一课时, 根据美国校园曾发生的真实火灾案例, 让学生分别扮演中国籍学生和美国籍学生。两个中国学生为了救他们的美国同学跳入火海而丧生, 可那两个美国学生却凭着老师教的逃生常识早已脱身。通过角色扮演, 不仅让学生掌握紧急救险措施, 落实了在生活中要学会寻求紧急避险的规则这一课题, 而且更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宝贵, 增强了生命意识。真正的教育或许就是陶冶, “润物细无声”, 学生的生命情感在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得到无声滋润、涵化、展延、厚实。生命不仅在于个体的“活着”, 更在于必须活出意义和价值。所以, 生命教育的目标, 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 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 追求人生的理想。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只有实现了这一目标, 才能使生命情感内化、升华为学生自我生命的积极情感。

3. 将课堂教学和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让学生寻找对生命的感悟

我们可将历史学习与学生自身的成长经历相结合, 引导学生寻找一段历史, 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感受生命的教育。比如我在讲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历史的传承”这一课时, 就要求学生为自己寻找一段历史, 写一段“成长的历史”。可以从父母及亲友那里了解自己幼年的故事——口述史;可以从自己的照片及用过的物品——“文物”来反映自己的历史;还可收集关于家族的有关资料, 如照片、家谱等。照片、书信、家谱都是生命历程中证明你鲜活生命的有力凭证。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分析问题, 让学生找到对生命的感悟:从自身的成长历史中了解生命成长不易, 体会到父母、亲友、师长的关爱和呵护。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生命的珍惜与敬畏之情, 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的态度, 这是每位历史与社会教师的责任所在。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 更要用真心呵护学生, 以善意感化学生, 以美感引领学生, 全心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焕发生命的活力。在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 应切实把握好生命教育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使我们的课堂成为实现学生生命价值的绿洲, 最终使每个学生都能珍爱生命, 享受到人生的成功与幸福。

参考文献

[1]于友西.历史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2]彭玲艺.新课程视角下的生命教育[J].教学与管理, 2005 (2) .

课程渗透 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基础上,知道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2、知道机动车以及工厂排放的废气会污染空气,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扩展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二、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学会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制作好课件;

3、蜡烛一根、碟子一只、打火机一个、“禁烟标记”一张;

4、学生人手一张纸,一盒水彩笔。

三、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复习巩固。

师:早上,爸爸妈妈是用什么送你们上的呢?(用自行车、助动车、摩托车等)师:上次我们知道了摩托车、助动车都是利用燃油式发动机带动转动轴使车轮转动起来的,叫做机动车;而自行车、三轮车是用脚踩脚踏带动链条而转动的,是非机动车。它们都属于什么呢?(交通工具)今天我们就到“菲菲车店”去瞧一瞧,看看那儿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声形并茂,帮助理解。

1、利用多媒体演示动画故事。

2、逐段看画面并提问:

①菲菲车店里卖哪些车呢?菲菲是怎样叫卖的?(点击声音图标,学生跟学,强调助动车的特点)

②有哪些动物来买助动车的?它们为什么要买助动车?(结合动物的特性和助动车的方便、快捷来说)

③为什么天空变得灰蒙蒙的、树叶不那么绿了,也有那么多动物生病了?

3、在电脑图片上区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找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答对或答错,电脑给予表扬和提示)

小结:非机动车费时、费力,但车子后面不排废气、无污染;机动车省时、省力、方便快捷但有污染。

(三)演示实验,启发思维。

1、看电脑画面。“其实除了机动车会排放废气以外,许多工厂、发电站的烟囱也会排出废气,你们看工厂的烟囱冒出滚滚浓烟,这些浓烟又随风飘散到远处,渐渐地看不出来了,但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就会被我们吸进身体,影响健康。”

2、做小实验:点燃蜡烛,把碟子放在火苗上熏一会儿,为什么碟面变黑?学生讨论。

小结:我们点燃蜡烛,在碟子靠着火苗的那面蒙上了一层乌黑的炭,这种炭通常进入空气中所以我们看不到,但这会污染空气。

(四)迁移经验,扩展想象。

1、为了减少空气污染,不少科学家做了研究,他们发明了无污染的电动汽车。(看电脑画面)

2、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才能减少空气污染?(学生分组讨论)

小结:我们可以让菲菲在它的车店里也多卖“绿色交通工具”,把树林变得更加美丽。

3、在小朋友家里有哪些空气污染呢?(煤气、油烟、成人吸烟等)老师这儿有一个禁烟标记,下课后我们也来画一个贴在家里,多种花、多植树,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四、活动延伸:

1、学生绘画禁烟标记。

2、学生为《菲菲车店》续编故事结尾,教师录音。

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渗透环保教育 篇3

关键词:课程资源 渗透 环保教育 生态文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绿色文明是21世纪的主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周围的环境也 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加强环境教育,不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加强对他们的环保教育,直接关系到我们的“今天”和“明天”能否拥有真正的绿色家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好语文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下面谈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如何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渗透环保教育的体会与做法。

一、选准语文教材,适时渗透环境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环境教育,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并根据这些教材的特点,将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适当结合。例如:人加班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燕子》、《燕子专列》、《翠鸟》、《珍珠泉》、《咏柳》等课文,在教学时要认真引导学生对课文的语言文字、图片进行分析、理解和品评,借助课件等直观影像帮助学生理解词句,鼓励学生围绕课文词句展开想象,有感情地朗读或复述课文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和欣赏大自然及人文景观的美丽和伟大,体验人类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对自然、对人文景观的热爱。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的说明文直接以环境问题为主题,例如:《黄河怎样变化的》、《只有一个地球》、《太阳》等。这类课文教学中我们应结合生活实际,找到最佳结合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段,认真想,仔细体味,自然地将环保教育渗透于教学中。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课文第四自然段后提问到:“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不能使他们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害,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威胁”。教学中启发学生牢记历史上破坏生态环境的惨痛教训,自觉地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教师:“如果不按自然规律办事,破坏了生态平衡,人类自身也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同时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文中出现的环境科学术语、环境科学知识,掌握适度利用环境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科学方法,从而增强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精心保护好我们周围的环境。”教师教学时要善于利用这些课文资源巧妙地进行环境教育。

二、在朗读训练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情景交融,非常感人,加强朗读,能使学生与文章作者产生共鸣,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还能收到良好的环保教育效果。例如:教学《燕子》、《鸟的天堂》、《翠鸟》、《咏柳》、《望庐山瀑布》等这类课文时,我着重指导学生欣赏描写自然美丽景致的语句,并用赞美和喜爱的语气读出自己对大自然、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激发学生保护好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情感。

三、利用语文课堂渗透环保教育

课堂是环保教育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应该充分利用这个阵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对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因为语文书上有许多课文或描述大自然的奇妙风光,或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怀,也有一些讲述因不受到保护而消失的自然景观的故事,很多还配有插图,我们可以用这些优美的插图和文字熏陶学生,让他们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引导他们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例如:开展环保手抄报、写环保征文等。在语文教学中,利用语文课堂进行环境教育并不要占太多时间,一节课只需渗透几分钟,以至两三句话,日积月累就能收到滴水穿石之功,巧妙“渗透”,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四、在习作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习作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在指导学生习作训练的过程中有机地将环境教育渗透环保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例如:教师可要求每个学生每天写“环保日记”,让学生记下自己每天为保护环境所做的事,哪怕是随手关灯、关水龙头,捡自己周围地上的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种植一棵树木,保护一只小动物等日常生活小事。又如:教师多给学生布置一些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习作。每次作文前要安排学生参加一次语文实践活动或观察校园、家乡的风景区,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环境方面来,要求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习作的方式写下来。通过对家乡优美环境的真实描写,抒发学生心中的真情实感。这样一来,学生所写的作文中,往往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也有对所见景致环境问题深深忧虑的,提出改善环境方面的自己的观点、见解等。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己周围的环境,引起学生对自己生存环境的关注,从而提高环保意识。在习作训练中进行环境意识的渗透,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習作素材。

开发生物课程资源,渗透挫折教育 篇4

关键词:课程标准,挫折教育,资源,开发,利用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他们从传统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探索者。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能仅仅依靠文化知识,素质教育中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随着青春期的到来,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迅速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迅速但同时伴随不稳定性,尤其是自信心和自尊心既脆弱又敏感,容易走向两个极端,他们的情感也逐渐丰富起来。以前的“挫折 教育”被人们 片面地误认为是吃苦教育、失败教育、速成教育,其实它是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开发生物教学资源,渗透受挫折的心理调节及应对困难挫折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循序渐进地受到教育,解决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保持一个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适应学习生活的能力。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能力目标”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并初步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或者社会实践 问题;“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 标里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命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增强振兴祖国和改变祖国面貌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生物教材中蕴藏丰富的心理挫折教育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利用资源,创造条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培养其自信心和自豪感。

一、借助成果收集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

生物学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实验性科学,实验、观察和调查是生物学的基本研究 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野外参观调查动植物,不仅可以激发浓厚的生物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还可以锻炼吃苦耐劳、持之以恒的良好品质和磨炼承受失败的意志。

初中学生刚接触生物科学时对生物学习充满好奇,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引入,学生能从大量形象生动的图片获得理论层面的知识,所以学生一开始都会充满好奇。在给初一新生上完生物第一节课后,我在学生对生物科学充满前所未有的兴趣和热情的情况下,给学生布置了一个课外作业,让他们分成小组,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去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寻找或者向父母亲戚请教等途径,收集关于我 国古代和 近代在生 物科学方 面的成就,然后以“探索生物的奥妙”为题目,结合课本的“科学·技术·社会”专题由小组做一个汇报,展示小组的分工合作过程和收集得来的研究成果,然后再评比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绝大多数学生对这个任务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他们收集的成果有:种植业:玉米的杂种优势利用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袁隆平首次用“野败”与栽培稻杂交,培育出水稻雄性不育系并育出了优良杂交水稻,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培育并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畜牧养殖业:培育体型巨大(如超级小鼠、超级绵羊、超级鱼等)、品质优良 (如具有抗 病能力、高产 仔率、高产奶率和高质量的皮毛等)的转基因动物;利用外源基因在哺乳动物体内的表达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如激素、抗体及酶类等。食品工业:为人类开辟新的食物来源,如植物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胚胎移植技术、单克隆抗体发酵工程。等等。虽然有些资料学生收集得偏又不齐全,但是学生们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为我国取得的成绩无比自豪。在学生们讲解结束后我趁机抛出问题:“生物科学上的成就的取得都是很顺利和容易吗?”接着在课堂短暂寂静之后学生又热烈讨论起来。最后我以“人工合成胰岛素———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为例,给学生讲述我国科学家邹承鲁院士在研究人工合成胰岛素时的状况和所遇到的困难,他凭着对生物学的热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在设备简陋的实验室里,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打破生命物质与非生物物质的界限,打造出人工改造生命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人工合成胰岛素。我还重点跟学生说做实验做科研要注重查阅文献,了解相关项目科学家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要善于总结,再来制订实验方案。方向重要,方法更重要,正确的方法可以避免走很多弯路。最后,并高度赞扬了学生在这次收集成果活动中取得的成功。

二、设置教学“坡度”,引导学生攀登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像一个爬坡的过程,有的学生会因爬得慢和艰难跌倒而沮丧,但是当最后爬上顶峰,达到“最近发展区”,这种成功的感觉将会给他们带来强烈的喜悦感。因此,教师在教 学中应故 意设置教 学“坡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是难免的,我们只要有恒心,正确对待困难,磨炼我们坚强的意志,找到正确的方法,定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同时这 种在磨炼中获得的学习成果,又促使学生自我强化,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从这 种有“坡度”的学 习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快乐,进而增加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各种层次的学生接受挫折的磨炼。创设情境中的问题要适中,要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桃子,跳需要勇气,能摘到桃子则是让学生经过磨炼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事实证明,经过自己的奋斗战胜挫折取得的成功才最能激励人、鼓舞人。挫折教育不是让学生在苦圈里循环,而是激发学生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在生物教 学中,教师一要展现生物家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二要展现教师的思维过程。例如,在解答生物例题和习题时,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展现自己真实的思维过程,然后去揭示方法的思考选择过程,尤其是易错点的剖析。教师可利用一节课的后四分之一时间开始“即席答题”,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反问对老师提出难题,给学生看老师最初的解题设想是怎样碰壁的,再看一看老师遇到挫折后是如何调整自己的解决方案,从老师的解答中逐步找到正确的对策,从而教给学生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方法,锻炼其意志和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以及处理 失败的能 力———挫折能力。对此,我在讲解某些知识点时总是先易后难地讲解,利用教材实验让学生尝试体验科学家的创造发现过程,我还让学生尝试以蝌蚪来观察青蛙的生殖发育、通过种植植物来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让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和体会实验的艰辛,同时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三、以生为本,在实验中增强学生的耐挫能力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以人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教师要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信念;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学会为他们的长远利益着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困难和挫折,意志坚定者,一般的困难可能轻易越过;意志薄弱者,可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陷入困境。生物教学和心理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生物教学中渗透挫折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生物知识。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从生物学科的实际出发,切合学科特点,在教学生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学习生物学家的优秀品质,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在未来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够自信、乐观、坚持不懈地奋斗。

例如,初一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学生需要制作洋葱鳞片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洋葱细胞中取表皮的部位和薄厚很重要,在实验中压片也很关键。实验中我特意让学生先自己预习课本的实验步骤,然后分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后做实验。在实验观察中有的学生观察到重叠的细胞,有的观察到大的动来动去的水泡,有的对着显微镜找了很久都找不到细胞,这些细节都体现了学生对实验取材部位的选择、试剂的量的多少和放的顺序和部位是否正确、实验步骤的操作是否正确、显微镜调光时使用步骤是否在前一节课掌握牢固。这些我都看在眼里,不断地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方向。在学习“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时,有的学生因为没有掌握实验技巧,反复几次都没有成功观察到细胞,有的学生会有些残渣,还有的粗心地把自己的口腔刺破,有的在盖盖玻片的时候压片不好产生气泡,有的在观察细胞时对着显微镜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细胞。这时候有的学生开始失去耐心,从最开始对实验的期待到抱怨实验难做。有的干脆不做。我看着那一张张慌乱而失望的脸,马上暂停 实验,和学生们一起进行实验总结,从材料的正确选取、试剂的量的多少、实验操作步骤和影响实验结果的重要因素出发,引导他们找到问题的症结,认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接下来当学生战胜困难观察到效果良好的切片时,他们会体验到抵抗挫折的成就感,重建自信,体会到实验的乐趣。实验结束后我告诉学生:生物学既是自然科学也是一门实验科学,生物学的许多重大成就和突破都是在实验中取得的,科学家们的探索历程也是充满艰难险阻的,以此来说明我们在实验中、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并不可怕,挫折可以教育人、磨炼人,大凡成才 者,经历的挫折和磨难都会成为他们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学会换个角度,换种心态看待挫折,挫折可以催人奋进,使人坚强。

四、开展课外活动,带领学生亲近大自然,开阔学生心胸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南宁,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南宁动物园,借此研究动物的行为和生活习性;带领学生参观广西药用植物园,了解我们广西的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以及植物对我们人类生活的作用和药用价值,让学生在观察中领悟生物适应环境和改变环境的状况,从而明白人也要适应和改变环境的道理;带领学生到青秀山景区和良凤江森林公园,让学生的情操在自然风景的广阔、美丽、宁静、和谐中得到熏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宽广的心胸,让他们拥有平和的心态。这样学生在遭遇挫折时,就会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去解决。

课程渗透 篇5

石阡县白沙镇小学 陈廷军 学校是进行法制教育的主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法制教育正在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近年来,在各级学科渗透法制教育相关文件的指导下,中小学法制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法制教育在很多农村学校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法制课很难进入学校正式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我们站在教学一线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的自身特点,将法制教育其有机地渗透到小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就显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抓住科学课的特点,捕捉好法制的有利时机,运用恰当的方式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渗透法制教育呢?

一、科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如今,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才培养的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是高素质、高起点的,他们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学校是法制教育的主阵地,中小学教育作为基本的、起始的教育途经完全应该适应并挑战于这一全球性的发展趋势。学校的各科教学不应该只局限在传统理念上的教育观,置现代法制教育于不顾,否则,势必受到历史潮流的抛弃。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学科渗透,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情的要要。在科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从而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法律观念,以更好地适应当今法治社会的需要,这是科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

二、如何开发利用科学教学中的法制教育资源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科学课程不但包括了生活中常见的水、电、动植物等常见的内容,还包括了生物学、遗传学等方面的知识。所以,科学教材中蕴含法制教育内容非常丰富,通过钻研教材,充分地挖掘自然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并通过合适的情境创设与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叠加,从而能够有效的促进教学目标和教育功能的达成。

如学习“各种各样的动物”,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学习“声音的产生”,可以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噪音污染与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中噪音的处理;在教学“电”的知识时,当学生认识了电的作用和产生电的难度时,适当地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让同学们懂得电是商品,电力设施是国家财产,偷电,破坏电力设施都是违法的事,教育学生不能破坏公共电力设备,并能行动起来,宣传监督。

在教学 “生物的多样性”过程中,通过图片,多媒体了解了我国的珍贵动植物后,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让学生树立生态与环保意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森林法》规定,林业应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它指明了林业建设的发展方向。另外“森林法”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的职责及单位和每个公民都有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美化环境的义务。

教学水的知识、空气的知识时,当学生了解了水的宝贵,水资源的有限性,空气的重要性及空气污染严重现状时,向学生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觉保护水域、空气不受污染。

2、结合生活实际渗透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在教学中将自然知识、法

律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结合,这样的话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挥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列举那些置法律于不顾,见利忘义,破坏森林资源、乱捕乱杀野生珍稀动物、破坏草原、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事例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对破坏环境,违法犯罪的痛恨,从而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在科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应注意的问题(1)找准法制教育渗透切入点

在科学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能牵强附会,必须从教学内容实际出发,专研教材,挖掘教材中法制教育渗透点,找准切入点,不断地提炼、组合,顺势而为,使渗透法制的内容与学生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相吻合,才能使渗透教育的效果得到保证。(2)把握法制教育渗透的深度

向学生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科学课的主要任务,它不等同于法律常识课,因此,在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时,不能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要根据教材具体教学内容和法制教育资源的关系,把握好渗透的度与量。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渗透的法制教育内容不宜过甚过深。

(3)选用合适的方法渗透法制教育

在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为载体是一个关键。无论是传统的讲授法,生动的启发式、案例教学法,还是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的讨论交流,游戏互动,或者是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它们各有长处,教师必须根据相关的教学内容,选出最能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广泛参与,能引起学生共鸣,从而达成教学目标的方式。

(4)选择合适的法制教育渗透时机

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在师生的“教”与“学”的良性互动中,蕴含着法制教育的良好机会。为了能调动学生的“学”,选准时机很重要。对于渗透时机的选择,有赖于教师通过认真钻研教材,很好地理解和把握法制渗透的内容,应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考虑教学的进程及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在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依法治国的今天,人们各种行为必然要受法律的约束和规范。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随着社会主义法制的不断健全,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传授自然科学知识的同时,积极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以便使学生形成法律观念,增强法制意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的法治社会。

作者单位:石阡县白沙镇小学

高职核心课程渗透式结构模型研究 篇6

[关键词]高职 核心课程 渗透式结构模型

[作者简介]王昆欣(1961- ),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教育;李成军(1975- ),湖南安仁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课程论。(浙江 杭州 311231)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03-02

为了充分实现高职教育的就业导向,对高职院校来说,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性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许多高职院校开始进行核心课程建设。本文认为,课程结构的设计是成功进行核心课程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在分析当前课程结构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旅游类高职专业为例,提出了基于层次性职业能力的核心课程渗透式结构模型。

一、当前高职课程结构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程结构是指各类型课程及其内容间的构成比例及相互间的纵横关系。课程结构决定了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学生按照什么顺序来掌握这些知识。我国现行的高职课程结构主要采用了模块式。按照模块之间组合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并立式组合。当前高职的模块式课程主要为并立式组合模式。这种模式的课程结构一般是将课程按照能力和知识的分类组合成各种知识模块和能力模块。在这种模块式结构中,学科知识体系与专业能力体系是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学科知识模块既有思想素质类课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类课程、数学和科学技术素质类课程、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等公共基础知识模块,又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等专业知识模块。专业能力模块或专业技能模块主要由实验、设计、实训、岗位实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构成。

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知识模块如何适应职业能力发展需要的问题。这种模式虽然也认为,课程结构的相应部分都对应职业能力的相应部分,即职业能力与课程内容应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但是由于知识模块一般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来组织课程内容,因此与职业能力体系很难匹配。第二,职业能力的分解及组合的问题。该模式的课程结构主要是一种叠加式扁平结构,课程内容可按照模块的方式任意拆分和组合,职业能力也相应地随之分化组合。实际上,能比较容易地通过随意拆分组合的方式进行培养的职业能力主要是任务化的动作技能,因此,在该模式的视野中,职业能力往往是由各个分解的岗位操作能力通过叠加而形成的扁平型动作技能结构,与完成一项项被细分的工作任务相联系。①很明显,模块式课程结构仍然未摆脱学科课程结构的框架,且由于重视课程间的拆分及组合,而忽略课程内容之间的渗透及联系,因此,难以有效地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2.累积式组合。这种课程组合方式中,课程模块一般被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类,并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顺序安排课程。这种课程结构关注课程模块安排的纵向顺序,且这种顺序不可随意打破。安排越早的课程模块,其适应范围越广,其基础性越强。

这种课程结构对应的学生能力结构主要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普通文化知识;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能力和知识;第三部分为专业能力和知识。目前,在累积式组合方式中,虽然也重视这三个部分的能力和知识的层次性,并强调各以前一个层次的知识和能力为基础。但实际上,由于仅仅从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知识和能力的层次性,而对职业能力发展的层次性难以兼顾,也就难以满足高职就业导向的需求了。

由此,在模块式课程结构难以满足核心课程建设要求的情况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层次化的职业能力的渗透式课程结构模型,以更好地满足核心课程促进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

二、层次化的职业能力是课程结构的基本依据

核心课程是面向该专业核心职业能力的课程,这些能力是该专业所面向的就业岗位的必备素质,因而是该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因此,满足职业能力发展的需求是核心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设置高职旅游类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了满足发展旅游行业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对服务业的从业者来说,仅仅进行岗位动作技能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一般性的通用能力,如沟通交流能力等。作为高职人才,与中职相比,更应侧重管理能力以及一般性的逻辑能力,如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等。由此可以认为,对高职旅游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注重发展和形成学生层次化的职业能力结构,而不仅仅是扁平型的操作技能结构。

旅游职业能力由低到高主要有三个不同层次:第一,基础能力,如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第二,职业通用能力,即某种职业领域一般的、具有共性的普通职业能力。对旅游行业来说,职业通用能力主要有交流沟通能力、管理能力等。第三,岗位能力,即针对专门岗位上的职业能力,如酒店的前厅服务岗位。这种层次的职业能力因为有其高度的岗位指向性,适应性和反思性都较低。

这三个层次的能力在不同行业及不同层次的人才能力结构中的地位是不同的。就行业来说,在制造业中,由于一线人员面对的主要是机器,因此,特定岗位的机器操作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而旅游业岗位,由于工作内容侧重于与人打交道,因此,旅游业高技能人才更强调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就人才层次来说,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区别应该在于高职教育在三者均衡发展的基础上更侧重第二层次的职业能力,即职业通用能力,而中职教育侧重第三层次的职业能力。

总体说来,旅游行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结构应当包括这三个层次的职业能力,传统的模块式课程结构已经难以满足层次化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从课程形式结构与实质结构两方面探讨了应该建立层次化的而不是扁平式的、渗透式螺旋上升的而不是简单叠加的课程结构模型。

三、分层次的课程形式结构模型

课程形式结构关注的是课程形式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如课程门类等因素,合理的课程形式结构应该建立在对课程门类合理分类的基础之上。但是,当前课程门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课程知识的学科或专业属性,学科知识体系的界限就是课程之间的界限。因此,这种课程形式结构的实质在于解决了各类学科知识间的比例关系及其学习的先后顺序,而并没有解决知识应该如何划分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能力发展的需要这个问题。

基于层次性职业能力结构的渗透式课程结构模型认为,高职核心课程并不按照学科知识界限进行类型划分,而应按照课程在职业能力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来分成不同性质的课程单元。每一类课程单元自成一个体系,涵盖该专业对应的职业能力。由于各自侧重不同的职业能力,这三大课程单元在课程结构中的地位也有所不同,应按照在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决定每一类课程单元的课时比例,课程单元之间要形成相互渗透的由低到高的层次性关系。课程单元的层次性是指这三类课程单元各侧重职业能力体系中的一个层次,因而形成一个层次结构。渗透性是指这些课程单元并不是互不相干的,且低一层次课程单元的职业能力是高一层次课程单元设计的基础。

按照这个模型,高职旅游类专业核心课程结构可分为三大课程单元:第一类主要是针对基础能力的课程单元,如一些基础文化课程;第二类主要是针对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单元;第三类主要是针对岗位能力的课程单元。底层课程针对基础能力,第二层次针对职业通用能力,第三层次针对岗位能力。由于更加关注基础能力和职业通用能力,旅游类高职教育的课程结构也应更加关注基础能力单元和职业通用能力单元。根据这个模型,这些课程单元之间形成既相互渗透又具有层次性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1.基础能力单元。基础能力课程单元主要关注不针对特定岗位和职业的一般文化知识,如概括能力、分析能力、社会政治等方面的一般知识。就一般文化知识而言,课程知识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进行安排有助于对这些知识的掌握。但就基础能力的发展而言,课程应当以行动导向为依据来安排内容。所谓“行动导向”,就是在学习过程中,个性能力培养和认知能力培养应该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也就是说在“做”中习得。作为一般学习目标,能力本身是和具体内容的学习目标相联系而获得的。②基于行动导向的课程则应当以活动任务为依据进行课程划分。

2.通用能力单元。通用能力课程单元关注的是某种职业通用的知识和能力,并不一定针对某个特定的工作岗位。因此,其课程知识的分类也应当以行动导向为线索。就旅游行业来说,通用职业能力主要有沟通交流能力、管理能力等。对该课程单元内容进行设计,一方面,要考虑如何进一步设计具体的职业情境来展开和应用基础能力;另一方面,还要针对通用职业能力的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课程。

3.岗位能力单元。岗位能力课程单元主要针对岗位操作的能力和技能。但是,发展岗位能力和操作技能不能脱离基础能力与职业通用能力,而应以这两类能力为基础,并在内容设计上结合岗位操作的实际需要进行细化。岗位能力课程单元可按照岗位工作任务为依据来确定课程的界限,因此,课程门类需要打破课程知识的学科界限,围绕岗位操作任务模块进行组织。

四、螺旋上升的课程实质结构模型

课程的实质结构,即课程的知识内容及其组合关系。课程的实质结构主要关注某一专业知识体系中知识的组织及其比例关系、安排顺序等,既包括课程之间的知识组织及其结构,也包括课程内部的知识组织及其结构。当前的模块式课程结构,主要关注的是课程的形式结构,即某一专业课程开设哪些门类及其关系、开设顺序安排等。

课程的实质结构取决于课程内容,即知识的主要形态及其组织。因此,构建课程的实质结构主要应考虑课程知识的组织及其结构。课程的知识主要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两种形态,课程实质结构主要也应考虑课程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的结构关系。

当前,课程结构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缺乏课程知识的层次性及渗透性,不同门类课程内容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更谈不上内容的螺旋上升,不利于层次性职业能力的发展。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样的课程知识结构模式也难以使前面的课程内容对后面的内容起到相应的正向迁移作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促进层次性职业能力的发展,本文提出应建立课程知识的螺旋式结构模型。③ 该模型的核心特点是通过课程知识的螺旋上升,促进课程知识内容之间形成层次性和渗透性的结构。所谓“螺旋上升”,指课程知识及内容的组织由一般到个别、由理论到实践的两个方面螺旋循环上升的趋向,如图2所示。

1.一般到个别。课程知识组织的“一般到个别”主要指的是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安排——主要是不同门类课程知识的安排——应先考虑一般性知识类的课程,再安排针对特定职业领域或岗位的课程,而且,后面安排的个别性知识在内容上应当是前面安排的一般性知识在具体领域中的应用。如在酒店管理专业中,在学习“客房运行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等针对特定岗位管理的课程之前,应当开设“管理概论”或“管理学原理”。在内容上,这些课程知识应当相互呼应,成为一个体系,且“客房运行与管理”“前厅运行与管理”的内容应当体现出对“管理概论”或“管理学原理”内容的具体运用。

2.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知识组织既包括课程之间的知识组织及其结构,也包括课程内部知识组织及其结构。

当前,高职教学计划一般都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课程体系,但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为解决这个问题,课程螺旋上升结构模型试图在专业教学计划中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课程体系打通,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循环模式。这种循环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呼应及整合,形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理论教学”的循环。④课程之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循环主要有几种方式:第一为课程层面的循环,即教学大纲应以某特定综合职业能力群为基本单元安排理论课时及实践课时。第二,专业层面的循环,即学生将所有理论课程和职业能力群课程全部学习结束后,在综合的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即实习。这一阶段的课程主要以实践中的问题为线索,对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进一步地整合。

课程内部知识的循环主要是指教材知识结构及课堂教学应该遵循“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的螺旋循环模式。该结构模式要求,教材的内容在介绍理论知识后,应呈现相关的实践知识,或将理论知识直接转化为相关的程序性知识,或在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将程序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知识,并且依照任务或活动使两者达到螺旋上升。

[注释]

①④汪亚明,李成军.“能力本位”的高职旅游专业课程整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3):116.

②徐朔.论关键能力和行动导向教学——概念发展、理论基础与教学原则[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8):11.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篇7

新课程理念要求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这样的过程是动态的交流过程,更是典型的“教学相长”模式。在具体的实践中,师生是平等的,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会给学生更大的发展空间,能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彰显自己的个性,体会到化学学习带给他们的乐趣。

在化学教学中,实验是重要的辅助工具,许多重要的规律和知识点,在实验的直观显示下,简单清晰,容易接受,还能激发学生对未知现象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在以往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教材中存在的一大问题直接制约着学生兴趣的深化和主动创造能力的发挥,它就是实验只是对已知结果的重复性验证,数量少,覆盖面小,没有学生参与实验内容的设置,有些实验大部分学生不感兴趣,缺乏创新性和对未知的探究性。知道结果限定路线的探险还会让人有激情吗?在学习了新课程理念后,我开始换位思考,从14—15岁学生的心理出发,并和他们经常交流,添加了很多相关的实验。一方面增加他们实验的机会,特别是学生很有兴趣但实验教材没有的,加强他们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多做实验,增强他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培养他们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思考。很多时候我提前安排实验内容,让学生考虑生活中还有哪些是相近相似的,也可以放到课堂或实验室中来进行的实验(限制有危险的实验)。做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是最能激发他们兴趣鼓励他们自信心的办法。比如在做稀盐酸和石灰石的反应时,我让学生做浓盐酸和石灰石、稀硫酸和石灰石、稀硝酸和碳酸钠粉末等的附加实验,从而得出:酸和碳酸盐可以反应生成气体,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符合结论的物质或现象。最后很多学生提出食醋和纯碱也可以发生相同的现象,我让他们在班上做这个试验,并自己讲解整个过程,效果非常好,学生都积极参加。这说明每个学生都有兴趣点,关键是找到它。

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实验的各种能力,在进行实验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利用眼、耳、口、鼻、手等多种感觉器官,细心捕捉各种直观、细微的变化现象,及时总结观察的结果,若认识不足,就及时改进。同时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加强学生实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练习一些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拓展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更难能可贵。如:常有一些骗子在英雄山文化市场用钢片冒充银圆,我就此设置了一个题目,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鉴别真假白银。以下是学生设计的一个方案:

实验目的:鉴别钢片和白银。

原理:铁(钢的主要成分)遇酸冒泡溶解变黑,而白银遇酸不反应。

所需仪器:烧杯,浓盐酸。

所需药品:假银圆,银片。

实验步骤:略。

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并设计出方案进行实验,做好记录,完成实验报告,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能力。

在知识的教学上我非常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采用了分组制,分层制等多种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学情、班级采用不同的方式,尽量做到因材施教。新授课时,让学生先预习,了解基本的情况。上课时让不同的学生回答本课的主要内容,并要求其简单说出重点所在,相互补充,最后我总结他们的得失,并逐步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得失,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综合能力。在复习阶段,让学生自己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答习题,并提出自己的方法。在考试复习阶段,让每个学生能出一些简单的考试题目,考查的知识点,相互点评,能够共同提高。

创造力是人类向前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是个人事业取得成功的源泉。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中学化学必须在着重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意识。我在化学教学中采用这样的办法:1.联系实际,开发创新。例如:我市佳宝牛奶在全国打出了品牌,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大量的牛粪如何处理却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有的堆放在农田里,造成农田无法耕种;有的不经处理直接排进小溪、小河,随后流入大河中,造成严重的水质污染。我便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合理处理牛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如:修建沼气池,将牛粪作为制作沼气的原料;牛粪中有很多纤维,可用作养鱼的饲料;将牛粪晒干作燃料等。这样既避免了污染,又实现了有效合理利用,一举两得。通过讨论,学生不但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能灵活运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对社会的关注,参与和适应社会活动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实现教育的最根本目的。2.打破成规,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具体的可以给学生提一些能启发其想象力的问题,如在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氯化钠,除了考虑化学性质区分,还可以考虑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等等。这样可大大拓宽学生的思维,充分发展他们的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理念更重视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培养。教学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与人格形成的过程。无德有才的学生是危险品,有德有才才是社会发展的栋梁。化学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这个资源对学生的道德与人格进行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人格升华,也获得道德理念的熏陶,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如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水华、赤潮等水污染,方便袋等白色污染,红心鸭蛋、面粉加增白剂等问题的深入探讨,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加强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批判,培养学生的良心和道德意识。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十分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还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认为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的表现是不同的,是各具特色的。总而言之,我们应根据时代的需要,研究和制定周详、有效的教学方案,改进和创造教学方法,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真正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有用的社会人才。我通过初步实践,在中考中取得了很理想的成绩,更坚定了对新课程改革的决心。我相信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改进以前的教学方法,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5:86-95.

谈数学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渗透 篇8

我在近年来的教学中对此作了一些探究性的尝试, 有所收获.在这里, 我结合教学实例, 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一、开讲诱趣和课中激趣———在课堂上和学生手牵手的策略

对于小学生来说, 学习的最大推动力只能是兴趣, 唯有出自他们本能的兴趣, 发自他们内心的喜爱, 才能比较持久地维持他们饱满的学习情绪和注意力.课堂上我总是灵活变换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猜谜语、讲故事、做游戏、讲述学生身边的事、操作演示学具等方式都是比较有效地激趣方法.

课堂教学中激发兴趣的操作实施, 可具体分为两步走以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加减混合”的教学为例:

1. 开讲诱趣

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入新课.开课后, 我问学生:你们家里养金鱼了吗?说说它们的颜色和形状.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抢着答.热烈的课堂气氛为我准备好了进入下一步教学的条件.同学们当然不会想到, 在“金鱼”的话题中潜藏着我下一步的教学材料.

2. 课中激趣

以演示操作的形式进入新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搬来一个鱼缸和一个放有鱼的水桶.边操作边告诉学生, 缸中有4条鱼, 又放进去了3条.我问:“一共是几条?”学生答:“4+3=7 (条) .”我接着叙述:“再拿走2条, 还剩几条?”学生:“7-2=5 (条) .”我再问:“谁能根据刚才的操作过程写出一个算式.”学生异口同声地答:“4+3-2.”接着让学生观察算式中有那些运算, 运算顺序是怎样的.这样, 学生由于对学习形式的兴趣, 注意力高度集中, 所以很容易就明白了“加减混合”的意义及其运算顺序.

二、注意学习过程, 让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学习质量

注意学习过程是新课程理念的亮点之一.因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和掌握的, 学习方法是在过程中形成和巩固的, 学生认知活动的缺陷也是在学习过程中被发现和被纠正的.因此, 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努力使自己设计的教学过程既能科学地展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 又能使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逐步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例如, 在教学笔算两位数加法 (进位) 和减法 (退位) 的时候, 先让学生用粉笔在课桌上画一个数位表示十位个位, 然后让学生看着算式, 将小棒整捆与单根放在对应的数位上.操作加法时, 有的学生先把整捆的合起来, 有的学生先把单根的合起来.但加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此时, 提问学生:“先把整捆的合起来简便, 还是先把单根的合起来简便?”学生争执后我示意其中一位作答:“先把单根合起来简便.因为先加整捆的, 后又要和新增加的一捆合起来, 比较麻烦, 且容易出错.”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为什么要从个位加起的道理.接着又问:“个位相加满十后, 把增加的一个十怎么办?”学生通过动手摆、动脑想后说:“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与十位上整捆的放在一起.”这样学生又明白了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进位) 的道理, 操作减法时, 当个位不够减需要从十位借一捆小棒 (退1) 到个位变成10根 (当10) 再减时, 学生就明白了退1当10 (退位) 的道理.在上述学习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画数位、摆小棒 (动手式的答题) 、动脑想的一系列过程, 过程中遇到了“先把整捆的合起来简便, 还是先把单根的合起来简便”这样的问题, 接受了“如何科学选择计算方法”的考验, 最终得到正确答案.并且, 以摆小棒来进行运算的方式, 也将实际生活问题与抽象化的数学问题联系起来.因此, 这样的学习过程, 是极富知识能力提升价值的学习过程, 学生愿意主动参与, 乐于思考且参与的质量很高.

三、重视说题训练, 发展学生思维

思维与说题训练是贯穿于小学教学始终的一种能力训练.思维是说题的内容活动, 说题则是思维的外观体现.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结果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表达, 不但使学生能想、会说, 而且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逻辑思维, 为以后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例如, 在学习求总数或部分数的加减法应用题之前先进行看图说三句话的训练.

(1) 苹果有5个, 梨有10个, 一共有多少个水果? (2) 苹果和梨一共有15个, 其中苹果有5个, 梨有多少个?

学生看图反复说一说这三句, 以后学习应用题时, 读到这样的应用题, 部分数和总数在头脑中形成的表象就会自然地与应用题中的文字结合起来, 从而能很容易地理解应用题中文字所表述的意思.

总之, 语言的条理性反映了思维的条理性.学生如果能对某类数学习题说得明白, 条理清楚, 就表明了学生对相关知识已经基本掌握.故此, 我们有必要在教学中经常进行这样的说题训练, 这既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又可以加深他们对概念本质属性的理解,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 篇9

一、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要求

1. 德育渗透是物理知识的内在要求。

物理学的发展具有深刻哲理性, 物理知识中包含美的因素。而“美”和“真”、“善”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 物理教学过程是将物理学所蕴藏的美充分地显露出来并变为物理教学美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感受物质世界的美, 使学生身心得到陶冶, 道德情操受到熏陶。

2. 德育渗透是新课程物理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物理教育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求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培养能力, 促进心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协调发展。新课程物理教育理论则十分重视物理知识的教育价值。通过物理学习, 使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科学素质得到全方位提高, 成为全面发展、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内容

1.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形式是多样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世界的规律同样也是客观存在的。唯物辩证法的规律也是自然界存在发展的规律, 主要包括:对立统一规律,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物理教学中还应结合知识教学向学生阐述实践第一的观点, 普遍联系的观点, 内外因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2.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在物理教育中, 可以结合教学内容, 介绍有关科学家的生平和献身科学的事例, 以及世界观和人生观对科学家事业成败的影响, 使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意义, 端正人生的态度, 把自己的理想、抱负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 树立为人民谋福利的人生观。

3. 爱国主义的教育。

通过介绍物理学家热爱祖国、坚持真理的事迹,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介绍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树立民族自豪感;介绍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 弘扬中华民族的创造精神,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进行国情教育, 树立民族自尊心, 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

4. 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教育。

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作风, 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相信科学、按科学办事的态度;培养学生敢于有理由的质疑、善于提出问题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勤奋进取、勇于攀登的科学作风。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未来社会不仅需要竞争意识, 更需要团队合作精神。只注重竞争的教学难于充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 所以需要大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活动方式与案例

当前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参与活动, 并将学生参与的深度、广度和自觉程度视为“好课”的重要标准, 重视学生“自省”“自悟”, 注重“情感体验”的方式进行德育教育。

1. 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

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中应引领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 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在集体制定探究计划后, 可以分工收集信息。在收集信息时还可依据观察、记录、整理等需要作进一步分工。还需群策群力, 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使每个人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如:制定计划、操作实验、收集信息、处理数据等, 许多都需要发挥小组的整体力量, 小组成员只有具有合作精神才能使这些环节得到优化, 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探究过程中, 学生还需要认真观察每个实验现象, 认真记录、收集数据等, 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2. 引领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教学中, 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可以大胆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在讨论中找到思路, 解决问题, 道德情操受到熏陶, 观念得以更新。在讲“摩擦力”一节课时, 学生知道滑动摩擦力是指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 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教师在黑板上写字, 粉笔与黑板间有摩擦;机器工作时运动部件间产生摩擦等。这些摩擦是有利的还是有害的呢?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得出结论:摩擦力既有利又有害。使学生知道事物既对立又统一, 我们应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 即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解决问题。

3. 引领学生广泛阅读。

新教材中有许多以“科学世界”“广视角”“STS”等形式出现的阅读材料, 学生通过自行阅读, 也能得到情感的熏陶。“细微差别中的重大发现”一文讲述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氩的过程。通过认真阅读材料, 了解科学家对细微质量差别也不放过, 通过不断的测量和思考, 得出从空气中抽取的氮密度大于从氨气中取得氮的密度是因为空气中的氮含有少量氩。学生感悟到科学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执著的科学精神。

4. 指导学生完成习题。

学生在完成每节课后的“动手动脑学物理”和辅导资料上的相关习题时, 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 学生通过冥思苦想、相互讨论、查找资料、动手实验, 终于战胜困难, 获得解决问题的喜悦, 同时锻炼了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例如:“当居室前后两面窗子都打开时, ‘过堂风’会把居室侧面摆放的衣柜门吹开, 这是为什么?”学生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知道柜门是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吹”开, 在蒙昧时代, 这种现象人们会认为是“闹鬼”或是“神”的作用。学生利用知识不但科学地解决了问题, 还树立了“科学使人明智, 迷信使人愚昧”的观念。

5. 教师的言传身教。

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仍然起到重要作用。具体方法有讲授法, 表扬法和身教法。

总之,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式激扬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 进行道德情操熏陶、思想品德教育, 将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黄义平, 鲁增贤.新课程物理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方式[J].中学物理 (初中版) , 2006, (10) .

在地理课堂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篇10

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 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在教学中, 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 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学生在课前必须认真预习, 积极思考, 才能有所发现。以《地理公转与四季》为例, 可让学生提出了十几个问题, 都是与教材有关又颇有深度的问题, 甚至有的会为什么黄赤交角会变化的问题。因为是小组合作, 就给学生创造了合作学习的机会。而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也让我们吃惊不小, 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几乎都是学生在当主角, 教师在这儿就真的成了配角, 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设计师 (设计教学情境、教学过程、教学方法) 、组织管理师 (调控教学进度、把握教学难度、引导学生思维、协助学生研究、促进能力提高) 。

二、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价值观强调以人为本, 课堂教学不但是师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更是师生生命价值体现的历程, 对每一个参与者都具有人体生命价值的意义。因此把课堂交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提法和做法, 在教改中得到认可, 课堂上的探究活动, 让学生的大脑真正运转起来, 气氛活跃了, 学习不再是苦事, 乐在其中。这样的课堂不是满堂灌, 背“标准答案”, 而是自由民主的, 是讨论式研究式的, 是培养能力“授人以渔”的, 答案是丰富多采的, 是与生活、社会紧密相连的, 新课程要求教育是关心每一个孩子, 但不是要每一个学生门门拿高分, 而是因材施教, 挖掘每一个人的潜能, 发挥每一个人的特长。这种教育是百花齐放, 争奇斗艳, 是十分个性化的——老师的个性化, 学生的个性化, 是“各个人的自由发展”。

三、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教育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学科的应用价值是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 中学生特别是高中生对各门课程感兴趣的程度主要取决于对学科实际应用价值的认识, 如果是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 他们就会有较强的求知欲望。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就应该选取“对生活有用”“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不仅要使学生感知“地理”就在身边 (如关注地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 , 还要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 (如关注地理与生产之间的联系) 。正是为了贯彻这个理念, 还是以《地理公转与四季》为例, 给学生提了两个问题:你观察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吗?寒假与暑假, 昼夜长短的变化有何不同?同学们由于亲身经历过, 所以对这两个问题很快找到了答案。他们回答:自己在太阳下的影子时长时短 (甚至可以分析得出这是因为地球的运动造成的) 。在寒假时, 早上6:30起床天还未大亮, 而晚上5:00左右就天黑了, 而在暑假期间, 昼夜长短的情况正好相反。

四、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心理轻松、思维活跃、学习积极、兴趣浓厚。相反, 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压抑的感觉, 使学生思维迟钝、情绪低落、厌恶学习, 从而形成不良的学习后果。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师最好忘记自己是教师。”如果教师总是以教师资格自居, 把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 而视学生为被管理的绝对对象, 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无形中就为师生关系的融洽制造了一种障碍, 从而不利教育教学的有利开展。这样的话,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 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和谐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敢于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畅游, 并树立起坚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因此, 我们应为学生营造安全、自主的心理环境, 并让学生对学习感到无限快乐和自豪。这就要求我们必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采用民主的方法, 克服“惟师”“一言堂”的家长式作风, 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的“四敢”精神:敢想、敢问、敢说、敢做。要重视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 不因学生提出的问题古怪而有偏见,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树立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念, 同时, 还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宽容、允许学生犯错误, 要帮助学生诚心诚意地改正错误, 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目标, 并为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当然, 这样的课堂不仅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 备地理课程标准、备地理教材, 备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以及如何解答他们的问题等等, 备课量大且难度也大, 而且还要求教师有非常扎实的专业知识, 同时要有很高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对每个教师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也将促使每一位教师在业务上要加强自身修养, 强化教育理论与地理知识的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识。使自己的地理教学能力提速, 使自己能充分地驾驭课堂, 上课方式上更有创造性, 以便更好地引导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产生共鸣, 结出思维和知识的火花, 跟上新课程的时代步伐, 进而推进新课改的落实。

摘要: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 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 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如何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新课程理念, 我觉得可以从本文中的几个方面去做。

浅析新课程下“数学德育”的渗透 篇11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 德育 渗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这表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是单纯的传递信息、教授知识和接受信息、学习知识的关系。因此,学生就很少能够学会从其他渠道获取信息、获得知识,甚至没有德育的渗透。教师在掌握知识、教授技能、传播道德等多方面占主导地位。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指导我们,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要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因此,德育在任何学科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数学教育中的德育渗透十分关键,要在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我们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充分发挥教师在数学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以自己的示范、言行取信于学生。

事实上,学生“近乎天然”的“向师”心理,使教师的思想品质层面和行为层面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学生往往是“度德而师之”。譬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教师也应按时批改作业;又如要求学生作业整洁,教师批改作业要认真,教师评语应简洁精练而有说服力。久而久之,学生也就自觉地克服不按时完成作业或作业不整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让教师的思想品质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所以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使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不令而行,才收到“亲其师,信其道”,以达到不教而教的效果。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人的缩影,加里宁先生曾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会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学生从其“影响”中,不仅能学会怎样做学问,也能学会怎样做人,做怎样的人。

教师教学手段应该灵活多样化,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轻松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教师要以各种方式引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兴趣,调动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教学环境中进行积极地求索,这样对学生的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充分利用数学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数学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在学习教材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社会经验、思维、智力水平和接受能力的限制,教师不能通过讲授专业、高深的心理知识、道德意识使学生获得认識,而是采用“寓教于教”的方法,以教材思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他们获得真正的认知,并且能够把自己的认识,充分运用到自我实践中去,以此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一举多得的例子在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

例如:(1)对欧几里得公理化体系的介绍时,使学生感受几何的演绎体系对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价值。(2)可以回顾小学数学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3)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3)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既可以让学生有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知识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交换意见,共同思考,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协调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这样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也主动地摒弃不良习气,产生了游泳中学游泳的效应。

4.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在校的各种生活开支,通过计算自己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学期的生活开支,然后根据自己生活开支给家庭生活带来的负担轻重,然后对学生进行有关数学知识的掌握,并对他们进行勤俭节约、体谅父母辛苦等多种教育,又养成每天日记的习惯。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成就中的数学等,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又发挥自己所特有的教育教学作用——“和谐德智体,协调数理化”,以期形成德育教育合力。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只要在数学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2]中小学各册数学教材《教师教学用书》

[3]《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4]《走进新课程》

[5]《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创新教学设计》

新课程数学教学中的“心育”渗透 篇12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的发展, 提高人的素质.而人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审美素质和身心素质, 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其他素质再好也难以适应社会生活.因此, 重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 注意“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 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人格健全的发展”.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略陈管见.

1 精心备课, 力求渗透合理

精心备课是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 惟有备好课才能将新课程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到位.

1.1 备教材生成的价值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 也是师生沟通的中介.教师在备课时要整合教学目标, 除了应明确认知、智能目标外, 还应涵盖心理目标, 将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应带着新的思路和眼光认真研读教材:既要挖掘教材与心理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切入点, 理出渗透心理素质教育的脉络;又要跳出教材, 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发掘学生的真实情感, 对什么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德商 (指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品质, 包括体贴、尊重、容忍、诚实、负责、平和、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 , 什么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商 (含观察力、记亿力、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商 (管理自己情绪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逆商 (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 、胆商 (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 、志商 (意志品质水平) 、灵商 (对事物本质的顿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等应了然于心, 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数学知识的传授之中.

1.2 备学生的实际差异

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还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 特别要深入了解哪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家庭等特殊家庭, 哪些学生存在诸如学习动机不正、学习习惯不良、注意力及自控力差、自我中心、耐挫力低、学习焦虑、自卑、社交退缩等心理问题.只有全面了解了学生的情况,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有“病”治“病” (解决心理问题, 重拾健康心理) , 无“病”强身 (培养心理素质, 促进心理健康) .

1.3 备教学过程的构建

教师研究了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心理现状之后, 在情境的创设、教学程序与策略的选取 (包括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资料与习题的呈现形式, 提问的方式与角度等) 、学习方式的选择, 师生问题的生成设计, 教学活动的组织等方面都要兼顾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和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备课时既要预设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思维品质、增强自信心和上进心、提高学生的品行修养与自主意识、形成“情感文明”的教学模式, 又要估计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 (包括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及会出现的错误等) , 对如何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资源作好充分准备.

2 立足课堂, 把握渗透时机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最终落脚点.学生在课堂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最多,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素质教育, 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

2.1 营造愉悦的心理氛围

文喆教授认为:“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不但应该充满知识, 而且应该尽量宽松.只有抛开个人得失计较的自由讨论, 才能促进科学精神与科学思维的发展.”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提供足够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使学生敢想, 敢说, 敢做, 敢发现, 不惟师, 不惟书, 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而民主氛围的营造需要我们教师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 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借鉴魏书生凡事和学生商量的做法,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参与课堂设计, 修正设计并成为设计的主体.一堂课讲多少内容、讲什么内容、采用什么学习方法和途径都让学生自主选择.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课堂效率, 更有利于民主意识和独立性格的形成.如在教高二“四种命题”时, 学生提出不需要讲, 预习时都看懂了.我就尊重学生的意见, 只花了较短时间让学生相互之间就概念进行了问答, 并模仿成语接龙来了个命题接龙, 随后就进入下一内容的学习.在上高三复习课时, 我每课课前都让课代表会同各组组长用传纸条的方式统计全班学生的意见, 然后由课代表与组长汇总之后决定要讲的内容并将其放在讲台上作为我的“教案”.有时学生的“设计”和我课前的预设不一致, 则放弃预设, 尊重学生的决定.事实上, 教师备课时准备重点讲解的内容如果学生预习时已经掌握了, 再讲既浪费时间, 又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觉得有必要夯实一下, 可变讲为练或变讲为测, 即将所备未讲的题变式后让学生练习或测验.由于课代表与组长的课堂设计遵循的是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少部分学生知识掌握上肯定有“死角”, 心里一定不快.为了面向全体学生, 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 每课学生小结回顾时都留有时间让学生自由提问, 对基础差又内向的学生则点名叫他们提问或课后主动询问他们有没有什么需要辅导的.对学生的自由提问, 不管问题多么简单都给予认真解答 (共性的问题课上解答并作相应引申, 个性的问题晚自修单独答疑) .这样所有学生不仅有了信赖教师的基础, 还奠定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础.此外我们还要时时、处处注意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把可能对学生造成伤害的语言转换成善意批评、提醒、鼓励的“关爱”性语言, 善用表扬, 慎用批评.如有一次一基础较差的学生板演, 他悄悄拿了同座的答案到黑板上抄了一下, 他邻近的同学以为我要批评这名学生.我若无其事的讲评后, 幽默的说:“刚才某某同学把和同座共同研究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诊断, 这也是合作学习啊, 晚自修我将和他探讨变题的解法”.这名学生在全班学生轻松的笑声中愧疚的低下了头.

2.2 创设理想的渗透情境

1) 激发兴趣, 唤醒好奇心理.

“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 (乌申斯基) “所谓课上有趣, 就是学生带着高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 (苏霍姆林斯基) 而引起学生兴趣的直接因素靠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使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混乱……, 学生的独创被摧毁, 心理运作的质量和信心被逐渐破坏……” (杜威) .因此, 我们要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为着眼点灵活选用教法, 并注意优化组合多种教法, 力求教法多变、常变, 以引起学生的新奇感, 激发学习兴趣.而教学内容的趣味因素可以通过幽默风趣的讲解、数学史上与知识相连的数学故事的恰当引用、数学在熟悉情境中的应用、借助多媒体产生图文并茂和动静结合的效果等方式来挖掘.

2) 培养自信, 增强耐挫能力.

中学生心理的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 其心理容易动荡, 当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自感无法克服的阻碍和困难时, 极易产生一种过虑、紧张、沮丧、失意的情绪, 这就是心理挫折.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 必须通过引导、榜样激励和兴趣激发, 帮助其树立自信, 使他们能客观地评价自己、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教学中可结合所学内容介绍一些对数学发展起重大作用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让学生感受数学家面对科学事实, 不畏权威, 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激励他们把对科学家的崇拜转化为刻苦学习、战胜挫折的动力.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提供“磨难”的机会, 如设置适当的难题让学生探究或在看起来容易的题目中设计陷阱诱使学生出错, 让学生在挫折中提升耐挫能力.当然, 课堂上更多的是让所有学生都体验成功的愉悦.同一内容可以设计不同的学习方式, 基础不同的学生板演不同层次的题目, 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尝试机会.对学生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火花”, 即使是幼稚的、与课本或教师不同的看法, 都给予掌声、赞美、点头微笑等褒奖.成功给学生带来了喜悦, 也增强了自信心.

3) 倡导合作, 提升进取品质.

由于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优越, 一些人任性、孤僻、不善于与人合作、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因此, 教学中要特别强调集体的作用, 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课堂教学应根据内容适时选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经常布置通过合作才能解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以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习惯.还可以利用穿插于章节中的涉及科技领域, 反映科学技术人员, 工程技术人员、后勤保障人员, 分工合作、群策群力、顽强拼搏突破难关取得成功的阅读材料, 教育学生培养合作精神, 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4) 鼓励挑战, 培养质疑精神.

“疑问、矛盾、问题, 常常是开启思维的钥匙.”“人云亦云, 不敢于提出问题, 不善于提出问题和缺乏怀疑精神的人, 是决不会取得创新成果的.”课堂上应创设一些挑战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敢于质疑的勇气.如印发学生答题中的一些典型错误, 让学生课堂上作纠错练习, 挑战自我, 挑战同学;对资料上的一些错误题目、错误解答, 教师不直接勘误, 而让学生通过思考、探索发现矛盾后自己提出修正意见, 挑战书本与“权威”;例题讲解时不妨“稚化”自己, 暴露思维过程时常常“求教”于学生或故意出错被学生发现并纠正, 给学生挑战老师的机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展示教师与教材、资料不同的思维方法, 尤其是优于教材、资料的思路, 引导学生不迷信书本, 不迷信权威, 培养他们的质疑精神.

3 借助作业, 提高渗透实效

课外作业不仅是巩固所学知识, 训练技能技巧, 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 更是实施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作业设置上, 首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设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供学生选做及设置贴近学生知识、方法、能力最近发展区, 思考坡度循序渐进的题组, 让学生各自通过努力都能尝试成功的喜说.从而达到增强自信, 发展思维的效果.其次要通过设置新颖题型或增加问题的趣味色彩等方法增强作业的趣味性, 激起学生的乐趣;通过增强作业的开放性、应用性、探索性, 让学生的智商、逆商等得到培养.还可通过设置与人口、土地、交通、环境及市场经济等许多方面有关的研究性学习课题,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践, 在实践中养成体贴、尊重、容忍、宽恕、诚实、负责、平和、忠心、礼貌、幽默等各种美德.在作业批改上, 要改革只给等级或分数的简单做法, 充分发挥作业本的“笔谈”功能.笔谈内容既有针对作业中暴露问题的指导, 又有教师的期望.笔者有一位同事喜欢在作业本里夹纸条和学生笔谈, 效果很好.如一次一名基础较差的学生作业做得比较工整, 他写了一张纸条:“你今天的作业让我惊喜, 我相信两周后的月考你一定会给我更大的惊喜.”这名学生不仅以后作业一直很工整, 成绩也稳步上升.我同事给学生的留言特点是, 对优等生不褒不贬, 富有鞭策力, 激励其不断进取;对中等生扬长避短, 推动其一步步走向优秀;对后进生循循善诱, 富有牵引力,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所有留言都是以情感为主, 鼓励为主, 期待为主, 发展为主.作业本成了师生心灵沟通的纽带.

“心育”需要我们用心去育.我们只有潜心研究学科特点, 才能适时适度地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熏陶;我们唯有用心倾听学生的声音, 全面了解学生的差异, 才能用自己的爱心去浇灌和滋润学生的心田, 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参考文献

[1]张岗英.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6, (3) .

[2]顾健生.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作业设置[J].数学教学研究, 2003, (7) .

[3]王明礼.创造快乐数学课堂[J].教学与管理, 2007, (7) .

【课程渗透】推荐阅读:

渗透发展07-20

一个渗透05-25

渗透函数05-29

渗透特征05-31

渗透策略06-06

英语渗透06-14

渗透压力06-25

渗透吸水07-13

情境渗透07-22

有效渗透08-09

上一篇:云教学资源平台下一篇:信息技术与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