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病

2024-10-26

肩关节病(通用10篇)

肩关节病 篇1

由于肘关节周围被许多神经血管包绕, 因此肘关节曾被认为是施行关节镜手术最为危险的关节之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关节镜外科医生的不懈努力, 自Burman[1]于1931年首次报告肘关节镜术以来, 肘关节镜技术已经逐渐进展为诊断和治疗肘关节病变的可靠工具。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间, 共对15 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患者施行了关节镜手术, 随访12 例, 疗效较为满意,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例中男8 例, 女4 例;年龄16~65 岁, 平均26.5 岁。病程20 d~10年, 平均3年2个月。临床表现:12 例患者均有肘关节肿痛及屈伸活动受限, 其中4 例患者有静息痛, 8 例患者有活动后疼痛, 休息后能缓解。9 例患者有关节交锁、卡住感。5 例有外伤史, 7 例无明显外伤史。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和肘关节CT、MRI检查。X线片发现明显游离体者9 例, 诊断不明确进一步通过CT、MRI检查发现游离体者3 例。合并关节间隙狭窄及骨赘增生者5 例。

1.2 手术方法 12 例中3 例行局部麻醉, 9 例行臂丛麻醉。术中体位:9 例为俯卧位, 2 例为侧卧位, 1 例为仰卧位。本组患者2 例行辅助小切口尺神经前置手术。关节镜为直径2.9 mm的30°关节镜。常规消毒铺巾, 保持肘关节屈曲90°, 消毒标记笔标记肘关节骨性标志。常规从后直入路注入生理盐水20~40 mL, 使关节腔彻底充盈。选择内上入路观察肱桡关节前侧、环状韧带及外侧关节囊, 从外上入路观察尺骨冠状突、肱骨滑车及内侧关节囊。清理前间隙增生滑膜、损伤软骨, 取出软骨瘤, 清除撞击性骨赘。保留前内上入水, 选择后直入路观察后侧肘关节间隙, 可见肱桡关节后侧、环状韧带后侧、滑车、半月切迹及鹰嘴窝。采用后正中入路或后外侧入路进行操作, 清理后间隙增生滑膜, 取出软骨瘤, 清除撞击性骨赘。

1.3 术后康复和结果 术后滑膜及骨赘清理较多的患者放置引流管, 术后引流1 d, 其他患者加压包扎2 d。术后3 d开始关节活动度训练, 1~2周后恢复日常生活。

2 结 果

随访12 例, 随访时间1~3年。术前及术后参照Mayo[2]肘关节评分系统, 从术前平均57.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9.6分。

2 讨 论

肘关节镜技术开始于1931年, 但真正的发展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1985年Andrews等[3]报告肘关节镜的应用, 并规范患者的体位和手术入路, 从此肘关节镜得到较快的发展, 肘关节镜的手术适应证亦不断扩大。目前公认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游离体、骨性关节炎、滑膜软骨瘤、滑膜炎、肱骨小头剥脱性骨软骨炎、桡骨头软骨和骨软骨损伤、肘关节纤维化、尺骨鹰嘴和肱骨骨赘、桡骨头切除、网球肘、尺骨鹰嘴滑囊炎以及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等。但肘关节镜的手术并发症较高, 2001年Kelly等[4]报告473 例肘关节镜检查中,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选择合适的病例, 并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是肘关节镜手术成功的关键。从我院治疗的肘关节镜手术来看, 对那些存在游离体并引起机械症状者, 如伴有交锁、弹响、摩擦、卡住等症状的患者, 手术效果最理想。而对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发病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 因往往已合并关节软骨磨损、严重骨赘增生, 虽然取出游离体清除骨赘后, 对患者的交锁、疼痛等症状有明显缓解, 但关节活动度却无明显恢复, 症状也容易复发。另外对有严重肘关节僵硬、肘关节周围骨或软组织解剖严重变形的病人则是肘关节镜的手术禁忌证, 主要原因是手术中极易损伤神经而造成严重后果。本组病例无明显并发症, 但病例数相对较少, 我们认为在肘关节镜的手术中, 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是相对手术步骤简单, 手术过程安全的一类疾病。

我院自从2006年1月开展肘关节镜以来, 发现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具有以下优点:a) 手术效果好, 患者恢复快, 一般患者1周左右可以恢复日常生活。b) 可以避免发生关节黏连的危险。c) 探查彻底, 诊断较为确切。d) 手术切口小而美观。但我们认为实施肘关节镜手术时必须注意:a) 术前应尽量明确诊断, X线片发现游离体, 应进一步行肘关节CT、MRI检查明确游离体数目, 以免术中遗漏。b) 术前必须明确肘关节周围解剖, 确定周围神经血管的走向, 标记骨性标志, 术前先用生理盐水充盈关节后, 再行关节入路穿刺, 以免损伤血管神经。c) 手术应选择合适的体位, 仰卧位虽然便于术中麻醉管理, 患者也易于耐受, 但肘关节固定困难, 反而增加手术难度。我们多数患者采用俯卧位, 注意必须用软垫垫好肢体突起处, 防止意外损伤。d) 行肘关节镜手术时, 由于后关节囊较为菲薄, 注意先操作前方关节腔, 再操作后方关节腔。防止液体渗漏造成间隔综合征。

摘要:目的 初步报告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2月, 我科共对15例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患者施行了关节镜手术, 随访12例, 其中男8例, 女4例;年龄1665岁, 平均26.5岁。结果 随访时间13年, 本组手术前后参照M ayo肘关节评分系统, 对所有患者均进行评分, 肘关节评分从术前平均57.5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9.6分。结论 肘关节镜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等优点, 是治疗肘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肘,关节镜,治疗,滑膜软骨瘤

参考文献

[1]Burman MS.Arthroscopy or the direct visualizationof joints[J].J Bone Joint Surg, 1931 (12) :669-695.

[2]Morry BF, An KN.Functional evaluation of theelbow[M].∥Morry BF.The elbow and itsdisorders.3rd ed.Philadephia:WB Saunders, 2000:74-83.

[3]Andrews JR, Carson WG.Arthroscopy of the elbow[J].Arthroscopy, 1985, 1 (2) :97-107.

[4]Kelly EW, Morrey BF, O′Driscoll SW.Complicationsof elbow arthroscopy[J].J Bone Joint Surg (Am) , 2001, 83 (1) :25-34.

“膝关节病”良药问世 药到病除 篇2

来做个测验吧:您的膝关节在走平路或上楼梯时是否有乏力和疼痛感;晨起或运动后是否有僵硬感;是否有不能伸直或弯曲的症状。如果您的结果是肯定,那么您很可能患有早期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果您有下列症状:大腿肌肉不明原因萎缩;活动时可听到关节响声或有摩擦感;活动后容易出现肿胀、疼痛等,则表明您的关节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对于多数人来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年年治年年发,其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表现并不明显,容易延误治疗,80%的骨关节炎不需要开刀就能治好,之所以存在久治不愈的情况,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患者普遍存在认识和诊疗误区。

1992年,膝关节病因其较高的致残和活动功能障碍率被定为疑难杂症,广大医学专家都在为解决此难题不遗余力的钻研。最后证实:膝关节病,痛在外表,根在软骨。目前西医界多认为,此病只能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然而随着“百灵奇草神贴”的研制成功,这一医学难题被彻底攻克,广大膝关节病患者迎来了康复希望。

“百灵奇草神贴”是贵州国医大师谭咏嗨教授依据黔南民间流传千年之久的疗骨奇方,依据“人间有种病,地上就有一种草”的中医理念,对元代疗骨奇方做了大量研究,配方中他大胆创新,使用了大剂量的白及、白芷以及土虫、三七、羌活外加牛膝、地风等引经之物,一改传统疗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陈规,独创穴位给药、透皮吸收之新法,一举突破了口服药物无法进入病灶的医学难题,使受损软骨的每一个细胞都完全置于药物的全面滋养之中。患者只需按专业人员的指导把产品贴敷上去,疼痛当晚就能缓解,数日炎症消除,关节活动有力,坚持使用,软骨逐步修复,滑膜组织恢复正常,关节爽利,上下楼,逛公园,做家务,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谭教授铭言:病非人体素有之物,亦得亦能除,言不能治者,未得其术。我薄暮之年,能研制“百灵奇草神贴”,希望广大膝关节病患者能早日解除病痛,幸福安康。

肩关节病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自我院康复医学科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TMD患者,共50例,签署知情同意书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分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入组标准:(1)符合美国国立牙科研究院TMD研究用诊断标准(RCD/TMD)[3]Ⅰ类(Ⅰa:肌筋膜疼痛,Ⅰb肌筋膜疼痛伴开口受限)或Ⅲa(关节痛)或Ⅲb(骨关节炎)类诊断;(2)年龄60~75岁;(3)除第三磨牙外牙列完整或经义齿修复后牙列完整;(4)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特异性口腔疾病(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头面部神经痛、感染、肿瘤、外伤等;(3)精神疾患、认知功能障碍不能配合者;(4)头面部肌痉挛、肌炎或肌挛缩者;(5)具有针刺和运动疗法禁忌者;(6)同时接受其他治疗者;(7)牙磨损指数(tooth wear index,TWI)[4]>3度者;(8)不同意参加研究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试验组患者给予针刺疗法及运动疗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相同的针刺疗法。针刺疗法:取穴:分别选取下关、人迎、听宫、颊车、翳风、地仓、合谷(健侧)、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健侧卧位,局部用75%酒精消毒,取直径0.30 mm、长25~40 mm的一次性针灸针(佳健牌无菌针灸针,无锡佳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刺入穴位,施捻转泻法,以得气为度。每次治疗30 min,1次/d,1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

运动疗法:(1)按摩颞颌关节周围肌群:患者坐位,治疗师面对面坐,先对颞颌关节周围肌肉进行按摩放松,重点放松翼外肌、嚼肌,以轻柔手法为主,约5 min。(2)咀嚼肌功能训练(患者如有义齿需佩戴义齿):首先,进行张闭口训练。开口幅度以尽量不引起疼痛为限,可适当施以阻力,重复10次;对于下颌骨有偏斜者,治疗师在患者身后,一手按住患者颞部,另一手按住下颌部,先令患者张口,待患者闭口时治疗师双手相对挤按(下颌骨向左侧偏斜时,治疗师左手按在患者左下颌部,右手按住右颞部;向右偏斜时,右手按在右下颌部,左手按住左颞部)。其次,进行咬合训练。令患者上下牙列密切接触,用力收缩双侧咀嚼肌,然后立即放松,重复10~15次;之后,置压舌板于上下牙列之间,嘱患者咬紧,治疗师向外牵拉,视患者情况调整牵拉力,注意纠正患者偏侧咬合,保持正常的咬合关系,每次维持10 s,放松10 s,重复10次。最后,进行下颌骨的前后和侧向运动训练。治疗师先对患者下颌骨进行前后和侧向被动活动,并适度牵伸,每个方向5次,牵伸30 s;再嘱患者主动进行,视情况给予一定阻力,各方向重复10次。训练时间约20 min。(3)治疗师手法放松患者颞颌关节周围肌群,约5 min。以上所有运动疗法1次/d,1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4周。所有治疗由专人操作,操作者不知道患者分组情况。

1.2.2 评价方法:

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由专人依盲法对患者进行颞颌关节紊乱以及疼痛评价。(1)颞合关节紊乱评价:采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5]评定,包含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和肌肉压痛指数(PI),其中,下颌运动分(MM)0~16分,关节杂音分(JN)0~4分,关节压诊分(JP)0~6分,肌肉压诊分(MP)0~28分,DI=(MM+JN+JP)/26;PI=MP/28,CMI=(DI+PI)/2。(2)疼痛评价:采用视觉类比量表(VAS)[6]: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2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DI、PI、CMI和VA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DI、PI、CMI和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DI和CMI得分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PI和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TMD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其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有如下几种:(1)咀嚼肌功能异常:Weinberg等[7]认为咀嚼肌肌张力的变化直接影响TMJ内髁突-关节盘-关节窝的位置与功能;(2)偏侧咀嚼:偏侧咀嚼会导致口颌系统肌肉长期处于不平衡工作状态,引起咀嚼偏侧关节损伤[8,9];(3)咬合创伤:不正常的咬合关系或者咬合力量不协调会引起TMJ关节滑膜以及咀嚼肌等的损伤[10]。老年人由于普遍存在牙周疾病、不良咀嚼习惯和牙齿磨损及缺如等情况,更易出现以上问题,从而导致TMD发生。

中医认为TMD属“痹症”、“颊痛”、“面痛”等范畴,称为“颊车骱痛”。因面颊部感受风寒湿热之邪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或关节、筋脉受阻,因而筋骨、肌肉、关节麻木疼痛开合不利,即“不通则痛”。

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刺治疗可以缓解疼痛,联合运动治疗后,能够纠正TMJ功能障碍及改善运动功能。

本研究中针刺治疗以祛风散寒、活血行气、通络止痛为原则,有效缓解了疼痛,故而TMJ功能受限也随之得到了改善。目前,国内众多学者的研究已表明针刺治疗TMD具有肯定的疗效[11]。运动治疗作为一种主动疗法可以直接对肌肉功能进行训练,从而更有效地改善TMJ运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3点:(1)牵伸局部肌肉组织,缓解肌肉紧张,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改善营养,加强代谢产物的排泄,减轻水肿,使炎症过程逆转。还可以调节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自主神经活动的自控能力,有利于疼痛的缓解[13]。(2)通过对咀嚼肌的锻炼,能提高肌力,改善肌肉功能紊乱,使颞合关节的稳定性增强。(3)通过纠正或者部分纠正错误的咬合习惯以及下颌运动模式,降低了发生咬合创伤以及关节盘后区损伤的概率。但是,运动疗法的应用需要在疼痛有效缓解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当2种治疗结合时,正好可以相互弥补与促进,针刺疗法良好的止痛解痉作用可以为应用运动疗法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故而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没有结合肌电图等获得肌肉功能状况相关的客观数据;选取病例时根据RDC/TMD标准只选取了几类疼痛相关患者;没有根据患者具体口腔问题例如错、骨性改变程度、牙齿磨损程度情况等进行具体分型研究;且对2组患者在停止治疗后的治疗效应延续及复发率上是否有差异没有跟踪观察。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摘要:<正>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作为常见的口腔疾病,有报道其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达12.4%[1]。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TMJ)区疼痛,下颌关节运动障碍和运动时弹响等三大症状[2]。目前国内专门报道老年TMD患者治疗方法的文献尚不多见,本研究采用针刺联合运动疗法治疗TMD,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参考文献

[1]王世霞,李中伟,杨俊.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调查[J].广东牙病防治,2001,9(2):115.

[2]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18.

[3]Dworkin SF,LeResche L.Research diagnosis criteria for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review,criteria,examinations and specifications,critique[J].J Craniomandib Disord,1992,6(4):301-355.

[4]Smith BG,Knight JK.An index for measuring the wear of teeth[J].Br Dent J,1984,156(12):435-438.

[5]Fricton JR,Schiffman EI.Reliability of a cranionmandibuar index[J].J Dent Res,1986,65(11):1359-1364.

[6]Bonica JJ.The management of pain[M].2nd ed.Philadephia:Lea and Febiger,1990:581.

[7]Weinberg LA.A conceptual overview of TMJ dysfunction pain[J].N Y State Dent J,1987,53(8):18-24.

[8]杨柳,邹德荣,江澜,等.偏侧咀嚼的咀嚼肌肌电图分析[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7,17(2):157-160.

[9]王启明,方泽强,冯驰.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J].激光杂志,2014,35(5):85-87.

[10]王海鹰,周继林,洪民,等.颅颌紊乱症发病机制的比较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1998,19(3):9-11.

[11]陈留睿,张永臣.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4):170-171.

肩关节病 篇4

椎间盘突出是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压迫相邻的神经根、脊髓,造成周围组织水肿、椎管狭窄、脊柱侧弯等。患者常常感到颈部僵直、头晕头疼、胳膊手麻,严重者胸闷恶心、失眠多梦,腰部疼痛酸困、并沿坐骨神经往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小腿常出现肿痛、麻木、发凉甚至抽筋,坐立行走都难持久。严重者可能出现间歇性跛行、腰部侧弯、足下垂、肌肉萎缩、力量减弱,甚至会阴部麻木、刺痛、排便、排尿无力、性功能障碍等。

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最佳治疗方法

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方法归纳为两类:

一、止痛缓痛

服止痛药、牵引、按摩、针灸、理疗、熏蒸、封闭、骶骨注射、输液等。只能解决一时痛苦,效果只是暂时的,当受凉、劳累、姿势不正确时就易复发或加重。

二、断根治疗

根治的方法有:髓核切除手术,手术摘除创伤性大,风险高,恢复期长,费用昂贵因而受到极大限制,临床上普遍采用的是髓核溶解术。

解放军301陈锦云教授研制的“透骨祛痛贴”,富含多种生物活性酶,贴敷患处及相关穴位配药力是传统膏药的50倍,药力能够直透皮下骨质,通过中药连锁生化反应使椎间盘突出物失水萎缩(78%都是水分)体积小,直至溶解消失,从而解除对神经的压迫,促进功能恢复。同时能抑制钙化。增生的发展,并能够松解血管、韧带的粘连,消除无菌性炎症,迫使椎间盘养分的吸收,弹性增强,最终达到消除炎症、解除疼痛、彻底康复的目的。

由于该药针对病因,穴位贴敷,药力强大,作用直接,急症患者72小时就能见效,一般患者15天疼痛麻木症状基本消失,久治不愈的顽固患者一般1个月左右见效,3—5个疗程康复。腰部充满活力,坐立走躺弯腰翻身灵活自如。

膝关节病 久拖不治后果严重

人过四十以后,早早晚晚都会出现关节不灵活,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的肾骨酶流失过多,关节软骨营养失调,磨损变薄,出现退行性改变,对关节保护降低,慢慢就会出现膝关节病。膝关节患者除表现为关节疼痛外,上下楼关节疼痛更厉害,早晨起床时或久坐站起时,关节僵硬不灵活,活动时有“咯吱咯吱”的摩擦声,或“咯嘣咯嘣”的弹响声,早起时关节疼痛加重,严重者需要扶床边反复几次才可以离床行走,此时患者多为晚期持续性疼痛。严重者还会出现关节积液、滑膜肥厚产生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对家庭和社会来说都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全新的治疗理念 断根治疗

西医界多认为,目前医学还没有能力使关节病的病程逆转,患者只能用止痛药、打封闭针缓解症状。然而随着“百灵奇草神贴”的研制成功,这种局面已经被彻底打破。根据北京301医院老专家陈锦云教授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提取的“百灵奇草神贴”富含多种生物活性酶,对关节软骨、韧带、肌腱具有极强的营养修复功能,该药采用穴位贴敷,透皮吸收,不仅能够溶解钝化骨刺,消除无菌性炎症,控制、阻止骨质增生的迁延、发展和恶化,大部分患者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急性发作期,疗效更佳,一般7天可恢复正常生活。即避免了口服止痛药引起的胃肠不适、肝肾损害,又避免了手术痛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百灵奇草神贴专门针对治疗膝关节骨刺、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退行性病骨性关节炎等关节顽症。

透骨祛痛贴专门针对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体增生滑脱等顽疾。专药专治,综合穴位贴敷,不脏不流不过敏,不怕病情重,越重越管用;不花冤枉钱,轻松治好病,百灵奇草神贴和透骨祛痛贴上市5年以上,治愈了数以万计的骨病患者。

肩关节病 篇5

1.1 一般资料

28例患者均来源于东院2010-07~2012-01口腔科门诊, 其中男9例, 女19例;年龄17~48岁, 平均26.3岁;病程1~30天, 平均8.3天。

1.2 诊断标准

参照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中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拟定诊断标准: (1) 常有关节疼痛, 开口受限, 弹响和杂音; (2) X线早期关节位置正常, 后期可出现关节头或关节凹形态改变; (3) 病程1个月以内; (4) 非器质性病变引起。

2治疗方法

患者取侧卧位, 点燃2根清艾条 (苏州艾绒厂生产) , 选取下关穴和病变部位周围的1个阿是穴 (按压最痛点) , 艾条放置在上述两穴上方, 距离以患者所能接受的最热刺激为宜, 治疗中避免艾条放置过近, 引起烫伤, 并间断弹去艾灰, 保持治疗温度。若病变周围无压痛点, 则2根艾条同时放置在下关穴上方施灸。上述治疗每日l次, 每次40分钟, 1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 2个疗程间隔3天, 在治疗的同时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如适当休息颞颌关节, 避免过度张口, 避免咬硬物等[1]。

3结果

3.1 疗效标准[2]

治愈:张闭口时疼痛消失, 开口度正常, 张闭口时无弹响及偏斜, 其他不适症状消失。好转:张闭口时疼痛消失, 开口度正常, 张闭口时有轻度弹响及偏斜, 其他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无效:张闭口时疼痛仍存在, 开口度变化不明显, 张闭口时有弹响及偏斜, 其他不适症状存在。

3.2 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 治愈16例 (57.1%) , 好转9例 (32.1%) , 无效3例 (10.7%) , 总有效率89.3%。

4体会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发病原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但目前临床中普遍认为与精神因素、咬肌因素、关节负荷过重、单侧咀嚼、损伤或其他如寒冷刺激、两侧下颌发育不对称等多种因素有关。本病是颞颌关节区神经、肌肉功能性紊乱, 其关节无结构紊乱和器质性破坏。由于某种因素导致部分咀嚼肌痉挛, 使控制下颌运动的肌群间正常协调和平衡受到破坏, 而致使关节弹响, 下颌运动异常, 张口受限, 咀嚼时疼痛[3]。

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属中医的“伤筋”、“痹证”范畴。《素问·调经论》所说:“血气者, 喜温而恶寒, 寒则泣而不流, 温则消而去之”。由于艾叶的药性为生温熟热, 艾火的热力能深透肌层, 可温通经络、行气止痛。阿是穴又名反应点, 是疾病最佳的治疗穴位之一, 《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输, 燔针劫刺”。《素问·骨空论》中记载“切之坚痛, 如筋者灸之”都是对阿是穴治疗疾病的记载。下关穴属于足阳明胃经, 最靠近颞颌关节, 艾灸此穴位具有散风通窍、利关止痛的作用。另研究表明[4], 艾灸疗法是一种热辐射反应, 艾绒燃烧时辐射出0.5~5μm之间的能谱, 通过近红外及远红外辐射, 刺激皮肤感受器, 影响组织细胞的生化代谢及神经系统的功能, 以加快炎症灶局部血液循环, 减少炎性渗出, 使白细胞功能活跃, 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 从而促进炎症恢复。艾灸是一种无创伤、无痛苦、无副作用的疗法, 任何人都能接受, 尤其适合对针刺恐惧的患者, 且操作简单, 适于向社区及家庭推广。

参考文献

[1]宋洪臣.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物理治疗.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 2008, 10 (5) :16.

[2]卢刚.综合疗法治疗颞颌关节功能紊乱病185例.中国民间疗法, 2010, 18 (11) :26.

[3]马绪臣.颞下颌关节病的基础与临床.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108.

仔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防治 篇6

仔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以病猪高热稽留、四肢关节肿胀及跛行为主要病症。笔者根据仔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 总结出综合防治仔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的有效措施, 以期为养猪人员提供参阅。

1 发病诱因

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 发病突然, 多见于夏秋多雨、潮湿时节, 呈地方性流行。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是猪舍环境卫生没有达到要求, 没有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制度、日常饲喂管理工作不规范以及仔猪机体营养不均衡, 致其抗病力差, 同时气温骤变和猪群拥挤等一些应激因素的存在也是该病的诱因。此外, 在饲养过程中, 养猪户频繁地用水冲洗猪舍导致饲养环境有过高的湿度也会加大仔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的发生。

2 临床症状

仔猪临床主要表现多发性关节炎, 在病猪四肢的任何一肢或一节都有可能出现关节肿胀, 部分患病仔猪关节脓肿还会出现在两肢多个关节部位, 甚至2~3个脓肿灶也可发生于同一关节处;关节局部温度升高, 指压关节局部病猪有显著疼痛感, 跛行, 喜卧于猪舍一角, 严重病例则出现后肢瘫痪, 无法站立;触诊病猪关节局部, 产生波动感, 特别以病猪跗关节和腕关节部位的活动困难明显, 个别病例其皮肤变厚;穿刺能够抽出粘液性脓汁;病猪体温迅速升高达41℃~42℃, 被毛粗乱无光泽, 食欲下降甚至废绝, 形体逐渐消瘦, 直至衰竭而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关节部位有浆液纤维素性炎症, 关节部肌肉组织化脓, 关节腔积液, 关节周围皮下有胶样水肿, 关节囊膜面充血显著, 内伴有脓性块状物呈黄白色;严重病例关节软骨坏死。鼻、喉黏膜表面含黏性液体, 充血肿胀、出血;肺水肿、淤血, 有大量泡沫状液体呈灰白色充盈于气管中;肝脏呈红棕色、脾脏呈暗紫色均肿大, 全身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和出血严重;肾脏质地脆硬、色泽暗淡, 轻度肿大, 其表面有出血点。

4 诊断

根据流行特点、发病诱因、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进行实验室诊断:通过无菌采集病死猪肿胀关节局部的关节液涂片, 以革兰氏染色液染色镜检, 可看到有大量成对或单个圆形紫色球菌, 呈长链或短链排列, 为革兰氏阳性菌。

5 综合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1) 疫苗免疫在母猪产前40d和30d分别肌肉注射油乳剂灭活苗一次, 剂量为3m L/头;同时, 为加强免疫抗体效价, 在仔猪于产后10d, 再肌肉注射一次, 剂量为2m L/头。 (2) 药物预防在饲料中添加复方新诺明粉, 辅以碳酸氢钠粉, 剂量均为约300g/t, 连用3周, 进行化学药物预防, 能有效预防仔猪关节炎型链球菌病。 (3) 加强饲养管理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尤其是应保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供给平衡;仔猪产后3d需及时给予硒铁的补给, 以加强仔猪抗病力。

5.2 治疗措施

对患病仔猪应及时隔离治疗, 重症病例应淘汰, 病死猪要做深埋等无害化处理措施。对病情较轻的病例, 可按照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可采用抗菌消炎药物, 链霉素500mg和青霉素160U混合肌肉注射, 2次/d, 连用7d, 治疗本病效果显著,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 为防止该病的复发, 影响治疗效果, 在治疗期间不可间断。倘若病例皮肤有脓, 能够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 将其患部切开, 排脓, 然后采用高锰酸钾 (KMn O4) 溶液进行消毒冲洗。

6 讨论

6.1 链球菌可以导致猪只感染诸多疾病, 多以脑膜脑炎型和出血性败血症为急性, 以淋巴结脓肿型和关节炎型为慢性发生。而关节炎型链球菌病大多也是由急性型病例转化而来。伴随地区气温的突变, 加之潮湿、多雨季节等环境因素的存在, 特别容易导致仔猪引发关节炎, 倘若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 该病会迅速传播全群, 病情严重的情况下, 也能够导致猪只死亡, 影响养猪户的经济效益。

6.2 磺胺类、氟苯尼考、阿莫西林、头孢拉定以及青霉素、链霉素等诸多药物对链球菌有敏感性, 然而鉴于链球菌很容易产生耐药性, 所以在治疗时选用药物的剂量要加倍, 疗程应做到不间断, 或者采用联合用药与轮换用药的方式治疗。从对本病治疗的试验效果上来说, 采用磺胺嘧啶钠或磺胺二甲嘧啶辅以磺胺增效剂或者通过阿莫西林治疗本病均有良好的效果。

肩关节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2 例13髋, 女30 例34髋;年龄50~82 岁, 平均63.5 岁;体重45~86 kg, 平均59.0 kg。手术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 例 (含3 例双侧) , 髋关节骨关节炎11 例 (含2 例双侧)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 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5 例, 强直性脊柱炎2 例。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 (harris hip score, HHS) 为 (35.4±5.7) 分, 视觉模拟评分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为 (7.0±1.2) 分。

1.2 手术方法

1.2.1手术入路与方法

本组37 例手术切口采用后外侧入路 (Moore氏切口) , 5 例采用前外侧入路。髋臼侧切开手术野关节囊及软组织, 切除并清理盂唇, 切除股骨头圆韧带并清理髋臼, 用髋臼锉磨锉至软骨下骨点状渗血 (水泥型磨挫至软骨下骨暴露, 弥漫性渗血, 有利于骨水泥充分渗入) , 避免过度磨锉, 破坏髋臼壁的完整性。臼杯参照定位杆引导安全角度于外展40°~45°, 前倾15°~20°击入压配固定;股骨侧通常垂直于股骨颈截骨, 常规保留1.5 cm骨距。髓腔锉紧贴股骨距后壁进行磨挫, 与股骨长轴一致。非水泥型先行安装试模假体复位后检查髋关节, 确认假体间位置、角度正确再击入非骨水泥假体柄至敲击为实音, 扩锉髓腔及击打压配时要避免力量过大致股骨近端骨折。术中注意在保护组织前提下充分暴露, 术中严格遵循无菌观念, 高频脉冲冲洗枪反复冲洗, 髓腔、植入界面用1%的双氧水纱条干燥止血, 骨水泥以第二代灌注技术为主, 灌注时股骨髓腔均放置排气硅胶管协助灌注排气。手术时间为70~150 min。

1.2.2 假体类型

假体采用LINK关节假体, 其中非水泥型假体11 例 (13髋) , 水泥型假体31 例 (34髋) 。负重面选择金属-聚乙烯38髋, 陶瓷-聚乙烯1髋, 金属-金属8髋。

1.3 围手术期处理

术前患者常规查血沉/C反应蛋白, 体温正常而血沉快的患者, 控制血沉后择期手术, 术前及术中应用抗生素, 术中及术后神经阻滞配合口服药物有效镇痛。术后平卧位, 下肢外展中立位, 膝间垫枕, 患肢冰敷, 以减少关节内出血渗出, 软组织肿胀。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5~7 d, 应用肠溶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钠1周, 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 配合神经阻滞及止痛药物行主动伸屈髋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 1周后可下地扶拐站立, 3周后扶拐或助行器行走, 3个月后完全脱拐行走。避免任何深蹲, 内收、内旋等危险动作。

1.4 随访

42 例患者均获得长期随访, 术后1、3、6、12个月各随访1次, 以后每12个月随访1次。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 并定期复查X线片, 均进行髋关节功能检查、疼痛评估并做术前、术后的VAS、Harris评分分析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本组病例所测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比较所有病例置换术前术后评分有无显著差异,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 出院时血常规及体温均正常。42 例获得随访, 平均31.5个月 (18~96个月) 。3髋有轻微疼痛, 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后缓解;患者X线示骨水泥型假体周围骨水泥壳完整, 未见透亮线, 无骨吸收现象;无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等早期严重并发症发生, 术后疼痛均明显减轻, 患髋关节功能均明显改善。42 例患者的VAS评分由治疗前的 (7.2±1.2) 分降至 (2.0±0.6) 分, Harris评分由治疗前的 (35.4±5.7) 分提高至 (90.2±2.8) 分,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目前已成为重建髋关节功能的一种重要手段, 但手术失败出现术后假体的松动、下沉及感染等, 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因此, 选择合适的适应证, 采用恰当的固定方法, 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 显得尤为重要, 哪个环节出现不确定因素, 都会影响手术效果, 甚至导致手术失败。因此, 术者应严格把握每一个环节, 针对不同个体采取具体的差异性的治疗措施。

3.1 适应证的选择

各种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慢性退行性疾病如骨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 各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及长期、顽固性髋部疼痛, 诊断明确已排除关节外因素, 严重关节功能障碍, 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全身情况及基础疾病良好或经治疗病情稳定、能耐受手术者等均为髋关节置换适应证。

3.2 假体的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因、年龄、身体状况、骨骼质量以及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假体。如对金属磨损颗粒过敏、肾功能不全以及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则避免使用金属臼杯, 避免过敏反应及不稳定。本组年轻、骨质量良好的患者选择非骨水泥型假体, 高龄、严重骨质疏松、长期卧床的患者选择水泥型假体。本组非水泥型假体11 例 (13髋) , 水泥型假体31 例 (34髋) 。

3.3 手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a) 手术入路。通常认为髋关节置换后方入路较前方入路更容易发生脱位[1]。但通过术中尽可能从肌肉间隙入路及暴露, 不过多剥离及切断相关肌肉, 注意保护关节周围软组织, 置换后给予髋关节后侧软组织, 特别是外旋短肌群的充分修复, 可使脱位率明显降低[2]。b) 手术截骨。截骨后股骨距的保留长度应保留1~2 cm, 如截除过多骨距, 术后失去足够强度的股骨距支撑, 易发生股骨上端劈裂或假体下沉;如保留骨距过长, 可致使假体上移, 人工股骨头对髋臼压力过高或导致关节上下部的不协调, 引起持续、剧烈的疼痛。c) 假体植入角度。不同的患者其髋臼的解剖角度存在个体差异[3], Lewinnek等[4]研究300 例THA中髋臼脱位和不脱位时髋臼角后得出髋臼角的安全范围为40°±10°, 前倾角为15°±10°。一般认为, 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度在35°~45°之间是相对安全范围, 超出此范围后术后关节脱位率约增加4倍[5]。本组病例均采取骨盆正位测量, 髋臼外展45°~50°, 前倾角15°~20°, 术后无撞击及脱位、疼痛等并发症[6]。d) 压配。生物型假体需与周围骨质紧密接触并产生压力, 利用髋臼骨质的弹性回缩使金属臼杯紧密嵌入骨性髋臼内, 从而达到初期牢固固定, 并利于多空假体骨长入。如术中髋臼研磨深度不够、方向不正、髋臼杯偏小均可致使假体与周围骨质不能紧密接触并发生微动, 髋臼假体固定不稳;压配过大容易引起髋臼杯变形, 增加界面磨损率。e) 软组织修复、清理。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保护、修复及清理需引起足够重视, 术中根据病情做关节腔内的彻底清理及关节周围滑膜、关节囊的适当切除, 避免侵扰、损伤关节周围软组织, 根据病情适度修复关节囊, 防止术后的软组织嵌顿及黏连, 引起髋部疼痛及功能障碍。

3.4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常见的并发症有深部感染、深静脉栓塞、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双下肢不等长等。a) 感染是THA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 也是最主要的髋关节疼痛原因之一。随着外科手术的发展及设施的完善, 无菌层流手术室、术前预防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术中高压脉冲反复冲洗、抗生素水泥来预防外源性感染, 对血源性感染难以预防, 术前控制感染性疾病, 病情完全稳定后再手术处理, 术后积极预防感染性疾病,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及时控制感染。本组无一例深部感染。b) 深静脉栓塞是老年THA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合并肺栓塞则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的预防方法是肠溶阿司匹林或低分子肝素抗凝5~7 d, 术后1 d即可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及按摩气垫床按摩。c) 髋关节置换术后部分骨质的吸收、股骨上端应力的改变、废用性的骨质疏松、术后介质碎屑的异物反应、微粒碎屑可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 激活巨噬细胞, 产生各种骨吸收因子, 如肿瘤坏死因子, 前列腺素E2等, 使骨溶解[7]以及过早过频的负重活动等原因均可引起假体的松动、下沉。d) 术后人工关节脱位, 术中前倾角和外展角掌握不好是关节脱位的直接因素, 我们认为正确掌握放置角度, 术中对髋关节周围组织尽量减少破坏, 注意软组织平衡, 术后保持外展中立位, 避免过早内收屈曲, 均是防止人工关节脱位的有效措施, 术后髋周组织尚未完全修复时应避免不适当的搬动和体位。e) 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术前往往有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患肢短缩, 双下肢不等长, 并已随长时间的生活逐步适应。通过髋关节置换术, 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 术前应对患者作出相应的解释说明, 做好适应性思想准备。术后通过知觉训练, 逐步适应, 如患肢过长大于2 cm, 可给予鞋垫或矫形器轿正, 从而在各个环节预防和避免双下肢不等长的发生及不适应。

总之,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各类终末期髋关节疾病的重要措施, 效果确切, 已发展成为相当成熟的手术。但手术操作复杂, 影响因素较多, 部分患者效果不确切, 术前需做整体、详细的测量、评估, 术中严谨的操作, 术后良好的镇痛配合科学的功能锻炼康复, 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假体的成活率及患者的满意度。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临床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对42例 (47髋) 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置换原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1例 (含3例双侧) , 髋关节骨关节炎11例 (含2例双侧) , 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3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5例, 强直性脊柱炎2例。病程9个月~32年, 平均6.5年。术前Harris评分为 (35.4±5.7) 分, 视觉模拟评分为 (7.0±1.2) 分。结果 42例患者均进行长期随访, 随访时间18~96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为31.5个月。随访并记录术前及术后 (末次随访时) 的视觉模拟评分、Harris评分, 其中视觉模拟评分降至术后的 (2.0±0.6) 分, Harris评分增加到末次随访的 (90.2±2.8) 分,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的有效方法, 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中老年,终末期,髋关节病

参考文献

[1]王海棠, 刘万军, 刘可贵, 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软组织平衡问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 (3) :231-232.

[2]田华, 张克, 刘岩, 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8, 16 (3) :185-187.

[3]严亮, 夏军, 魏亦兵.髋臼前倾角研究进展[J].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0, 31 (6) :340-342.

[4]Lewinnek GE, Lewis JL, Tarr R, et al.Dislocationsafter total hip-replacement arthroplasties[J].J BoneJoint Surg (Am) , 1978, 60 (2) :217-220.

[5]Barrack RL.Dislocations after total hip arthroplasty:implant design and orientation[J].J Am AcadOrthop Surg, 2003, 11 (2) :89-99.

[6]翟吉良, 翁习生.髋关节置换术后腹股沟区疼痛研究进展[J].中华外科杂志, 2011, 49 (4) :366-368.

种鸭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的诊治 篇8

1 发病情况

该场共饲养樱桃谷后备种鸭5000只, 330日龄开始零星发病, 5天后达到发病高峰期, 发病率达5%。病鸭关节肿胀, 因行走困难而瘫痪, 死亡率很低。发病期间曾用青霉素治疗, 但效果不明显。

2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沉郁, 食欲减退, 低头缩颈呆立, 一侧或两侧跗关节肿大, 有热痛感, 呈黑紫色, 内含血样浆液或干酪样物, 有的出现趾瘤、脚底肿大, 有的趾尖黑紫色干涩坏死, 病鸭不喜站立, 跛行、伏卧, 逐渐消瘦衰弱而死亡。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鸭, 可见患病关节肿胀处皮下水肿, 关节液增多, 滑膜增厚, 充血或出血, 关节囊内有浆液或纤维素性渗出物。

4 实验室检查

镜检采取病鸭的关节渗出物涂片经革兰氏染色镜检, 可见到大量均匀一致、单个、成对或不规则排列呈葡萄串状的革兰氏阳性小球菌。

5 细菌分离

培养无菌操作, 采取病鸭的关节渗出物接种于5%的绵羊血琼脂培养基上, 有氧条件下37℃培养18-24小时, 内形成湿润、光滑、隆起的圆形不透明菌落, 直径为4-5mm。菌落颜色初为灰白色, 继而为淡黄褐色, 菌落周围出现溶血环。挑取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 其细菌形态特性与病料直接镜检结果相一致。

6 药敏实验

用纸片法做药敏实验, 结果该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氟苯尼考高度敏感, 对环丙沙星、新霉素、妥布霉素中度敏感, 对青霉素、土霉素低敏。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 诊断为鸭关节炎型葡萄球菌病。

7 防治措施

(1) 用百毒杀消毒液对鸭舍、用具及饲养环境等进行彻底消毒, 每天1次, 连用7天。

(2) 用四川乾坤药业生产的氟苯尼考粉饮水进行全群投药, 200kg水投药1袋, 每天2次, 连用5天。对发病严重的病鸭肌肉注射硫酸庆大霉素3000U/kg体重, 每天3次, 连用5天。

(3) 对局部损伤的感染, 用碘酊棉擦洗病变部位, 以加速局部愈合吸收。

通过以上治疗措施, 病情得到了控制, 鸭群恢复正常。

8 小结

肩关节病 篇9

专家简介

范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神经内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神经病学会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脑血管病和帕金森病的诊断和治疗。

专家门诊:周二、周四上午

问:我母亲75岁,近几年来行动和反应日渐缓慢,走路易向前冲,左手有些抖,请问这是帕金森病吗?

范薇:帕金森病主要表现为肢体的不自主抖动、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帕金森病患者在安静状态下,手部会有不自主的抖动,医学上称之为静止性震颤。这种抖动在人紧张时易加重,入睡后可以消失。肌强直指的是患者的四肢有僵硬、笨拙和沉重感,精细动作(如扣纽扣、系鞋带等)受影响;运动迟缓是指患者动作减少、不灵活,写字容易越写越小。此外,多数患者还会同时伴有姿势不稳、行走时平衡障碍,易跌倒等现象。老年人若出现行动比同龄人迟缓,走路赶不上人家,并伴有肢体震颤等情况,应警惕帕金森病可能。你母亲的症状较符合帕金森病的表现,应尽快去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以便早期治疗。

问:我父亲被诊断为帕金森病已经5年了,这病和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病吗?听说帕金森病治不好,是这样吗?

范薇: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病理改变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造成脑内多巴胺含量下降。帕金森综合征是指神经系统其他疾病伴有帕金森病的某些症状,与原发性帕金森病不是一回事。从治疗上说,原发性帕金森病对药物的反应相对好一些,其他情况对药物的反应要差一些。

尽管目前各种治疗措施只能相对延缓帕金森病的进展速度,尚无法逆转帕金森病病程的进展,但只要治疗方案合理,就能达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程的目的。一般地说,只要通过正规治疗,选择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案,大多数患者的病情是稳定的。

问:我父亲患帕金森病7年,一直服用美多巴治疗。近2年来,他觉得肢体强直症状越来越严重,还有什么药可以用?

范薇: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有许多种,近年来上市了很多新药,可以和左旋多巴合用,起到增加疗效、降低左旋多巴剂量等作用。由于各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故何时、何种情况下选择何药、剂量多少,应由神经专科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反应而定。

问:我母亲有帕金森病,开始服用美多巴有效果,但是近半年来,美多巴似乎有点失效了。服药后,症状有所改善,但药效一过,症状又加重,需要加量吗?

范薇:帕金森病的治疗药物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出现疗效减退及一些副作用,如运动症状的波动等。部分长期服用多巴制剂的患者会遇到药效维持时间越来越短的问题,并很快出现帕金森病症状的恶化,如走路时,突然迈不开步子等。你母亲出现的症状很可能与长期服用多巴制剂有关。

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通过改变服药的时间或加用长效多巴受体激动剂来治疗,一般不建议随意增加美多巴的剂量,以免服药后出现不可控制的手舞足蹈症状。你应尽早带你父亲去神经科就诊,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问:我父亲有帕金森病,平时活动不灵活,走路易摔倒。像他这种情况,平时是否应该少活动,避免跌倒?

范薇:不是。对帕金森病患者而言,除药物治疗外,最重要的就是康复锻炼。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所有患者都应进行适当锻炼。家属应让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事事包办。此外,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一些专门针对帕金森病的特殊康复锻炼。

关节损伤防治

专家简介

程飚

上海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骨科副教授、医学博士,上海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学会委员,上海市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肩肘外科协作组创始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微创手术,对各种复杂运动医学创伤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

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下午

问:一个多月前,我在踢球时不慎伤了右膝盖。在家休养了几天后,肿消了,也不疼了,但总感觉膝关节经常“发软”,跑不动,这是怎么回事?

程飚:足球等对抗性的体育运动很容易造成膝关节韧带损伤,损伤的结果是导致关节松弛。从你提供的病史看,很可能是损伤了膝关节的交叉韧带。此时若不进行正确处理,极易发生再次损伤,引起关节软骨磨损、关节提早退化,甚至膝关节永久性功能障碍。你应尽早去关节专科医生处就诊,以便接受正确治疗。

问:我今年26岁,很喜欢打乒乓球。昨天,我在打球时不慎弄伤了膝盖,疼痛难忍。这已经不是我第一次受伤了,我很想知道,有办法能避免运动损伤吗?

程飚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运动前充分热身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好办法。热身运动包括慢跑、拍打全身肌肉、活动四肢等。在参加剧烈的对抗比赛前,更要充分热身,通过慢跑、全身按摩等方法,使全身各器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兴奋性起来,以减少关节损伤的发生。

问:我妈妈患膝关节疼痛、肿胀2年余,经抽液和药物治疗后,肿痛略有减轻,但最近又加重。前几天,她去医院做了一次磁共振检查,诊断为半月板损伤,医生建议她做关节镜。不知道关节镜治疗的效果如何,安全吗?

程飚:关节镜是一种微创的诊疗技术。通过关节镜,医生能看到关节内的所有部位。关节镜对关节内疾病的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概括地讲,关节镜手术是边检查,边治疗,检查、治疗同时进行。目前,所有膝关节疾病均可通过关节镜来检查和治疗,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是治疗半月板和韧带损伤的首选方法。

问:我女儿在学校上体育课时,扭伤了踝关节。孩子回家后,我帮她按摩、热敷并贴上了膏药。我先生觉得这种做法不妥,说扭伤后应该冷敷,到底该怎么处理?

程飚:人体组织在受到外界损伤后会呈现炎症反应,大量液体自血管内渗出到扭伤处,局部会慢慢出现肿胀。若在此期间按摩、热敷或贴上伤膏药,其活血作用会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自血管内渗出的液体也会增多,会加重局部肿胀、疼痛。通常,扭伤后应休息、制动、抬高患肢,并用冷毛巾外敷。一周以后,若肿痛仍持续,则很可能是发生了骨折或骨挫伤,一定要去医院诊治。

问:我儿子2年前在打篮球时不慎摔倒,发生肩关节脱位,当即在医院做了复位、固定。2年来,他又发生过3次肩关节脱位,我很担心,这病可以治愈吗?

程飚:肩关节习惯性脱位是肩部常见的运动损伤,反复脱位会造成肩部软骨及骨的挫伤,最终导致创伤性肩关节炎,严重者会丧失运动能力。你儿子应去专科医院就诊,及早做肩关节镜下关节盂唇修补术,以免留下后遗症。

问:我刚做了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术后该怎么锻炼,以促进恢复?

程飚:为促进关节功能尽早恢复,在关节镜手术前后,患者应认真做好股四头肌的功能锻炼。具体方法是,平卧床上,伸直下肢,用力抬高,然后放松,反复用力。若有可能,还可在脚踝上挂一定重量的沙袋进行练习。锻炼应在手术前即开始,手术后第2天继续进行。功能锻炼越充分,术后恢复就越快。

问:我很喜欢游泳。最近,我在游泳时,每当手臂运动到某个角度,肩膀就会非常疼痛,这是什么原因?

程飚:游泳是老少皆宜的健身方法,也是使用肩关节频率最高的运动。游泳频率过高、强度过大,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或动作不当,都有可能引发肩峰下撞击综合征、肩关节盂唇结构损伤,以及与此相关的肩关节功能紊乱,导致游泳或上举手臂时,出现肩膀疼痛,常放射到胳膊的近端外侧,还常伴有“嘎哒”声或僵硬感。这在医学上被统称为“游泳肩”。此时若一味忍痛坚持游泳,只会使疾病加重。若任其发展,则可能会导致肩关节重要肌腱断裂或关节脱位,严重影响日常功能和生活。目前,你暂时不要游泳,尽早去医院就诊,以便接受正确治疗。

肾结石

专家简介

薛蔚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年委员、青年学组副组长

医疗专长:主要从事腔内泌尿外科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了“经皮肾取石术用贴附式穿刺内窥镜”的国家级发明专利。

专家门诊:周四上午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问:我儿子刚大学毕业,在参加入职体检时,被发现左肾有一枚直径5毫米的结石,没有肾积水。他自己没有感觉都没有,但我网上看到,肾结石若不处理,可能会出现十分严重的后果,该怎么办?

薛蔚:你儿子尽管有肾结石,但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肾积水、血尿。医学上将这种不引起肾积水、严重血尿、继发感染或反复肾绞痛的结石,称为“静石”,意思是安静的、“不干坏事”的结石。当然,随着结石的体积增大或位置变化,可能会出现相关症状。目前,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力求让结石自行排出,具体措施包括:大量喝水,保持每天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多做跳跃运动;服用辅助排石的药物等。若有结石排出,可做结石成分分析,从饮食调整、药物溶石等多方面入手,防止结石进一步增大,促进结石溶解和排出。

问:我的左肾肾盏内有一个直径5毫米的结石,右肾输尿管末端有一个直径7毫米的结石。近半年来,我一直在吃药。几天前,我突然感觉会阴部刺痛,并放射到龟头。医生说,这是肾绞痛,是输尿管结石引起。我很痛苦,能不能做微创手术碎石?

薛蔚:你患的是双侧上尿路结石。左肾肾盏内的结石不大,暂时没有大碍,右肾输尿管末端7毫米的结石是引起你疼痛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说,直径小于7毫米的输尿管结石,自行排出率超过50%,建议你多喝水,多做跳跃运动,再服用一些辅助排石的药物,结石可能会自行排出。肾绞痛发作时,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主要以解痉、止痛、利尿等对症处理为主,同时还可加用α受体阻滞剂来缓解输尿管下段平滑肌的痉挛,提高排石的成功率。若经保守治疗1月无效,可考虑外科干预。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薛蔚

问:我患右肾下盏结石六年,直径13毫米左右,无肾积水,也没有疼痛。每当疲劳时,尿常规检查就能发现蛋白、隐血及白细胞,同时还伴有右腰痛,偶尔还有低热,吃些抗生素会好些,但过一段时间又复发。不知道有没有根治的办法?

薛蔚:你患的是右肾结石伴慢性肾盂肾炎。尽管结石本身没有引起肾积水,但肾盂肾炎反复发作,同样会引起肾功能受损。结石就像是细菌寄居的“碉堡”,抗生素无法将其完全杀灭,内科保守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建议你尽早将结石处理掉。可先在抗生素的保护下,做体外冲击波碎石。若无法将结石震碎,可考虑做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

问:我的妈妈曾在10年前被查出患有肾结石,由于当时结石较小,未处理。现在,结石变大了,直径为8.6毫米,并出现了血尿。医生建议她做体外冲击波碎石,不知效果如何,安全吗?

薛蔚:你母亲的主要症状是血尿。结石会引起血尿,但不是引起血尿的唯一原因。全身性的出血性疾病,泌尿系统的感染、结石和肿瘤等,都会引起血尿。建议你母亲做一些必要的检查,如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等,以明确血尿原因。若血尿确实乃结石所致,结合你母亲的结石大小,首先考虑做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该治疗无需麻醉、风险小、费用低,对直径小于2厘米的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较好;但对特殊成分的结石,如胱氨酸结石等,效果不理想,如果碎石不彻底,容易在输尿管内形成石阶,造成更严重的梗阻。若体外冲击波碎石效果不理想,可再行输尿管软镜下激光碎石术。上海仁济医院泌尿科夏磊

问:我患双肾结石多年,2006年及2008年左右肾各做了一次肾盂切开取石手术。最近,我去医院复查,B超又发现结石——右肾鹿角形结石伴上盏积水。医生建议我做微创手术,微创手术创伤小,不知道效果好不好?

薛蔚:随着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的发展,泌尿系统结石采用微创治疗的比例已超过90%。传统开放手术因为创伤大,应用得越来越少。你曾经做过开放手术,再次做开放手术的难度极大,结石取净率与微创手术相比也无优势。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是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

眼底病

专家简介

孙晓东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副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秘书、青年学组主任、玻璃体视网膜学组委员

医疗专长:擅长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性疾病等致盲性眼底病的诊治,开展国际领先的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显微外科手术、眼显微内窥镜,以及新生血管性黄斑变性等眼病的治疗。

专家门诊:周一全天(总部)、周三上午(松江分院)

问:我丈夫是高度近视眼,右眼2天前突然看不见了,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是视网膜脱离。我很害怕,会失明吗?另外一只眼是否也会发生视网膜脱离?

孙晓东: 如果您丈夫确诊是视网膜脱离,应尽快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致盲性疾病。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突破,视网膜复位的成功率有了很大提高。患者若能及时手术,能恢复一点有用的视力。若视网膜脱离的范围、破洞的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采取巩膜外手术。若病情严重,只能施行玻璃体手术。近2年来,我院开始采用国际最领先的微创玻璃体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视功能恢复更好。应该说,视网膜脱离患者只要能及时诊治,术后恢复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高度近视眼患者的视网膜比正常人薄,更容易出现破洞,导致视网膜脱离。此外,从事某些特定职业,如跳水、拳击等,因眼球很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也容易发病。视网膜脱离的高危人群应定期去医院检查眼底,并注意保护眼睛,少受外力冲击。一只眼有视网膜脱离者,另外一眼发生视网膜脱离的可能性为10%左右,更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若一眼突然出现大量黑影或强烈的闪光感,很有可能是视网膜脱离先兆,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问:我爸爸50多岁了,近来视力一直减退,总觉得看东西变形,中间还有黑影遮住。这是怎么回事,需不需要治疗?

孙晓东:你父亲很可能患了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俗称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严重影响老年人视觉和生活质量、难逆转的致盲性眼病。老年性黄斑变性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萎缩型和渗出型两型。渗出型(湿性)对视力损伤尤为严重,眼底检查可以看到黄斑区有渗出、出血,以及灰色膜状病灶形成。你父亲应尽早去医院就诊,进行眼底照相、荧光造影等检查,以便确诊。

目前,治疗黄斑变性多针对脉络膜新生血管。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激光光凝,但激光损伤大,术后视力将遭受不可逆的丧失。自2000年起,该方法被损伤更小、副作用更小的高选择性封闭新生血管的光动力疗法所替代,取得了不错的疗效。近年来,国内外开始采用抗新生血管药物治疗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效果更为显著,视力恢复更理想。

问:我患有糖尿病10多年,去年体检时,医生说我眼底有出血,但我自己觉得视力还可以,是否需要治疗呢?

孙晓东:糖尿病在眼部有许多合并症,最常见的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你可能已经患有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病变基本不引起视力下降,容易被忽视,但它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一旦出血累及黄斑部,视力就会明显下降。此时若不及时控制,会进一步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出现新生血管生长,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或引起玻璃体出血,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你应去眼科进行详细检查,根据眼底病变的发展情况,及时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延缓病情进展。

问:我父亲患有高血压,昨天早晨起床时,他突然发现自己看不清东西,看电线杆都变弯了,这是怎么回事?

孙晓东: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若出现上述症状,首先要考虑视网膜静脉阻塞可能。眼底照相、荧光造影检查,可帮助确诊。视网膜静脉阻塞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目前主要针对黄斑水肿和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激光光凝,以提高视力。

问:我最近总觉得眼睛里面有黑影飘来飘去,在太阳底下时,感觉更加明显,这是怎么回事?

肩关节病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TMD患者30例为观察对象,均符合《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2]相关标准。患者牙周组织良好,牙列相对完整,无不良修复体和填充体。排除严重错畸形、有关节区外伤史、颞下颌关节区有占位性和器质性病变及治疗前3个月接受TMD相关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9~58岁,平均(34.6±7.1)岁;病程3个月至2年,平均(1.4±0.3)年;临床症状:关节区压痛1 0例(33.3%),张闭口关节弹响8例(26.7%),咀嚼疼痛7例(23.3%),张口受限5例(16.7%);临床分型:肌筋膜痛16例(53.3%),可复性关节盘移位14例(46.7%)。

1.2方法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名医生制作、戴用下颌稳定型咬合板。取下颌模型,超硬石膏灌注模型,模型放于真空压膜机上,用自凝树脂制作。自凝塑料丝状后期、面团前期,堆塑咬合板雏形,舌侧边缘止于龈下3~5mm处,咬合板框架咬合面做成平面式,塑形完成后置温水中凝固。制备好的咬合板框架戴入患者口中,就位准确后取出,打磨咬合面至最薄(0.2mm以下)。重新调至自凝塑料于丝状后期、面团前期铺垫于打磨过的咬合面上,置于温水中20~30秒后取出,迅速置于患者口内。嘱患者轻轻咬合于自然闭口位,基本结固后取出,置于温水中使其完全结固。无论是唇舌方向还是近远中方向,咬合印迹均修整成为凸凹自然过渡的光滑形态,尤其是印记的边缘部位。

每晚睡眠期间保证8小时戴用,日间除咀嚼外尽量多戴(7~8小时)。治疗期间嘱患者不咬硬物,不要大张口等。第2、4、6周,3、6个月复诊调整咬合板,了解治疗情况。

1.3观察指标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个月比较两组的疼痛程度、张口度(上颌中切牙近中切角到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的垂直距离)及关节弹响情况。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颅颌面肌肉关节疼痛程度,总分10分,0分无痛,1 0分最痛。

1.4 疗效评估标准

显效:咀嚼疼痛、关节区压痛、弹响等临床症状消失,张口度>3cm;显效:疼痛有所减轻,张闭口关节弹响减轻,仍有少量摩擦音,张口度2~3cm;无效:疼痛与张闭口关节弹响无改善,甚至加重,张口度<2cm。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 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后6个月疗效显效1 2例(40.0%),有效14例(46.7%),无效4例(13.3%)。

2.2 30例治疗前后VAS值、张口度及关节弹响比较(表1)

治疗后VAS值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张口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TMD发病机制复杂,包括牙合因素、精神及免疫因素等。咬合板治疗TMD的机制为改变原有的牙接触关系,解除牙干扰、缓解升颌肌群紧张度,降低关节内压。稳定型咬合板可覆盖全牙列,咬合面为一光滑平坦面,多数患者可很快适应。其通过增加颌间垂直距离使髁突向下移位,从而增大关节间隙,降低关节内压,减轻髁突对关节后区软组织的压力,缓解疼痛。稳定型咬合板通过牙周膜本体感受器的反射性调节改善咀嚼肌功能,还可重新恢复髁突和关节盘、关节窝、关节结节间的正常生理关系,关节弹响可消失[3]。有研究[4]显示,稳定型咬合板与松弛型咬合板治疗TMD相比,前者疗效较好,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本文结果显示,治疗显效率为4 0.0%,有效率为4 6.7%,无效率为13.3%。无效率与多数研究[5]结果较接近。治疗后VAS值及关节弹响发生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张口度较治疗前显著增大。说明稳定型咬合板治疗TMD效果较好。关于咬合板治疗周期,多数人认为半年内无效者应停止戴用,进行下一步治疗,如理疗、手术治疗等[6]。此外,该病与日常咀嚼习惯、精神因素有关,可联合健康宣教,使患者改正不良习惯,调整心理状态,促进更快康复。

综上所述,稳定型咬合板治疗TMD短期效果较好,可缓解疼痛,改善张口度。由于本文纳入例数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其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易新竹,张晓歌,王艳民.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咬合板治疗[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3):137.

[2]周长江,钱学冶.口腔皮肤科疾病诊断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62.

[3]王晟,安钢,胡孝渊.稳定型咬合板用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评价[J].口腔医学研究,2006,22(1):68.

[4]陈婷,廖天安,詹若军,等.2种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13,22(5):547.

[5]黄璟,安爱群,江浩顺,等.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64例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4(7):435.

上一篇:幼儿创新意识培养下一篇:矿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