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展示与利用

2024-09-18

遗产展示与利用(共11篇)

遗产展示与利用 篇1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空间的研究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馆空间研究, 是针对目前众多遗产的表现形式所展开的研究, 其对于认知与研究传承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地精神文化发展的结晶, 对于研究当地社会、自然、文化、历史等内容同样具有深远的影响。

目前, 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各个国家所重视并保护起来, 它被视为是一种国家的精神力量。通过对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 既能够让国家的人民了解到本国丰富多彩的文化, 又能够提升自己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努力申报自己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可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上的地位的重要程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动态传承与发展的特征, 其传播过程中的多变性成为发展展馆空间研究的必要的原因之一。如:中国的国家传统节日很多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丰富了其本身所具有的内容。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通过古代的物质及文化交流的传播来到日本、韩国、朝鲜等东南亚地区之后, 就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因此,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馆空间的研究可以在保护现有传统文化的同时, 增添引入更多国家和地区富有色彩的特色传统文化, 从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本质上实现提升与发展。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样式

2.1 博物馆

人们最初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的意识还不深刻, 仅停留在博物馆的部分角落之中。最初阶段, 一些博物馆将展厅的部分位置让出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使其能够大概地将所掌握的传统手工艺以及民俗表演展示出来, 供人们认识与学习。但这也仅仅展示一些简单的能够轻易展示的遗产, 对于其他的一些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很难展示出来。同时, 一些充满传承人情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参观者较长时间进行观赏与学习, 但博物馆的较为简洁精炼的讲解则只能够让人们了解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浅层意义, 这不仅会让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丧失了其本来具有的文化底蕴以及深层情感, 而且更加容易破坏掉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因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形式再一次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不管是成品部分还是表演部分的展示, 实际在博物馆中的表现效果都是有一定限制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易变性等特点都注定了其不适合在传统展示模式的博物馆中进行展示。同时, 一些进行设计与制造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的设计人员自身也并不能完全地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一些文化内涵, 种种因素均导致了其不能得到较好的展示。

2.2 非遗专门展馆

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 世界各国均执行了改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措施, 这其中自然就包括非遗专门展馆的建设。如:目前中国所建设的一些非遗博物馆, 丝绸博物馆、泥人博物馆以及陶瓷博物馆等等, 这些均是对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专门展示的场所。这无疑大大提升了展馆的实际作用, 能够让人们专题的对于感兴趣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些大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展馆, 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放性。一些较为综合的非遗展馆, 如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泥人非物质文化展览馆等几乎不约而同的都采用了古代传统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 展馆共划分了多个展区, 包含传承几千年历史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充分地发挥出非遗展馆所应起到的作用。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馆中的展示样式

如今, 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现代社会中的科学技术快速并完善地传播开来。非遗展馆进行专题展示以及灵活的运用网络进行数字化、多方面的展览等等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充满了现代色彩。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的位置选择

以宁波市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为例, 该展馆位于鄞州区下应街道西江古村内, 环境优美。该展馆继承了西江古村内古朴典雅的传统建筑的特点, 将湾底桑果旅游文化与非遗传统文化相结合, 二者互相推动以实现协调发展。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收集了宁波市范围内超过60个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项目, 并进行集中展示。其简单古朴的设计风格能够让人不知不觉地深入其中并体会到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3.2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内设计内容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收集进入非遗展馆, 其多样性特点也使得非遗展馆不得不开辟出适合遗产表现手法的展览传播方式。如在宁波市鄞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中以保护展示国家级非遗名录骨木镶嵌为主的紫林坊艺术馆, 为了更好地展现出骨木镶嵌的艺术, 展馆内部建有体现江南水乡独有韵味的建筑, 外部则充满了现代色彩, 二者内外呼应, 既有明清居室之清闲, 又有现代时尚之美, 这一设计让参观者在欣赏古典艺术的同时又能够更好地发现骨木镶嵌的壮观。因此, 非遗展馆内部独具一格的设计风格将对内部展品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4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是一个具有一定设计色彩的研究项目。在其设计过程中, 我们既要充分地将其文化背景展示出来, 让人们能够对其进行认知和了解, 还要激发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 从而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更广范围内的传播。此外, 这一措施可以对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从而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伴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 我们也要充分地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通过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法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最大化。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目前人类所拥有的最大的财富, 其经过数千年时间的积淀, 已经发展成为集文化、艺术、传统风俗为一体的优秀文化产品。近年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渴望接触历史与传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人们希望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形式与传播方式进行研究, 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本文探索了其在展馆空间中的应用与设计。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空间,空间形式,应用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晓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形式与传播方式研究——以无锡非遗传承与创新中心展示馆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 2015, (12) :25.

[2]何苗.城市传播视野下的城市文本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 2013.

[3]谈国新, 孙传明.信息空间理论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6) :10.

遗产展示与利用 篇2

原创: 办公室 漳县政协

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它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民族之魂。漳县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文化遗迹众多,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工作,对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独特的意义。按照《县政协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6月下旬,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织文化艺术界政协委员,以及县文广局、文管所、文化馆、博物馆等单位负责人组成调研组,对我县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经行了考察调研,并听取了相关部门、政协委员、社会文化人士等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意见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漳县历史悠久,据文化主管部门2018年最新普查结果显示,境内有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4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未定级的文物点114处。除东泉和石川乡镇外其它各乡镇均有分布,143个点的主要类型有夏文化遗址、石刻、古建筑、工业遗址、水利工程、堡寨遗址等。县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1756套5492件,其中三级以上国家珍贵文物217套354件,一般文物1539套5138件。其馆藏国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中三分之二属于漳县“汪氏家族墓地”出土,从甘肃出土的元代文物中,在数量和品位上我县居全省前列。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落实文物保护“五纳入”。近年来,我县坚持把文物保护工作摆在党政工作的重要日程,县上成立了文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文物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同时,将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各级领导责任制,实行县、乡(镇)、村三级文物管理责任体系,层层签订《文物保护工作目标责任书》,形成了“党政领导、文化主管、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

(二)创新方式方法,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断加强。围绕县委、县政府“五县战略”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甘肃省文物安全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利用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手段,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对广大市民和青少年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的教育。每年利用“5.18”博物馆日和文化遗产保护日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在县电视台专门开辟专栏,展示我县的文物,宣传文物保护法,同时,还将馆藏精品文物及野外文物保护单位制成宣传展板,深入乡镇、军营、学校展出,增强了各行各业的文物保护意识,极大地促进了文物保护工作。

(三)扎实开展“一普”,进一步准确掌握文物现状。自2013年以来,按照全国和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面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对我县13个乡镇135个行政村732个自然村进行了普查,完成各级各类馆藏文物的《馆藏文物藏品编目卡》和《藏品档案》各1760份,拆分出各级各类文物777个总登记号,对非文物系统国有单位漳县贵清山旅游管理局保存使用的4件/套宗教用品文物,漳县新寺镇派出所移交的陶器15件/套,拍摄各级各类型文物照片3915张。拍摄的善本书《集韵》和《果集》文物照片入选全国文物信息登录平台成果展展出,县博物馆被评为“甘肃省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集体”。

(四)加大管护力度,文物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提升。坚持把文物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实行加强管护与严格执法相结合,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文物保护工作。一是认真搞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划定保护范围,树立标志碑,建立记录档案,设置保管机构等,全县所有文保单位,均按文物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和公布,四有档案齐全。根据我县文物分布情况和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在29个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聘请业余文物保护员,并与文物管理所签定了文物保护责任书,目前,全县共有业余文物保护员22人,完善了文物突发事件预案体系。坚持文物巡查制和安全责任制,对重点文物实行专人看护。严格文物执法,成立了专门的文化(文物)综合执法机构,切实加大了破坏、损毁、盗窃、倒卖文物等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了全县文物安全。二是加强馆藏文物的安保工作,严格执行文物库房管理制度,馆藏文物帐目健全,建有档案,卡片,库房安防设备齐全,有监控报警设备,县文广局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消除各种隐患,完善馆藏文物的安全制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特别是节假日更是加强人员轮流值班,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杜绝漏岗、空岗现象,确保馆藏文物安全工作万无一失。三是县文广局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打击文物犯罪活动。近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文物安全形势,县文广局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严厉打击文物违法犯罪活动,文物安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6年,抓获盗掘古墓葬、古遗址出土器物的犯罪嫌疑人6名。四是保护先行,配合基本建设积极开展文物调查及考古发掘工作。对兰海高速渭武段所涉施工范围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墩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对陇漳高速、申都高速、四族马莲滩加油站等建设工程项目向相关部门提供所涉区域内的文物分布情况,并就文物的保护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其在规划方案时尽可能避开文物点,确保文物安全。

(五)加强项目建设,文物保护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2016年,争取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汪氏家族墓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1个,总投资860万元(国家财政投资6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60万元),其中安全防范系统工程投资150万元,管理用房、步行道、地质灾害治理建设450万元,硬化墓地周边道路4公里200万元。目前,该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漳县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2017年8月底完成了基本陈列设计方案和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方案,9月、11月相继通过甘肃省文物局组织专家审核论证,2018年5月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154万元,其中博物馆陈列布展项目资金104万元,博物馆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项目资金50万元,目前,正在进行项目招投标,预计2018年10月底完成建设任务。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相比,与我县丰富的文物资源、深厚的文化积淀相比,我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合力不足,文物保护缺乏共识。一是对我县作为文物大县缺乏自信,对我县文物保护和利用缺乏应有的认识高度。二是对文物是历史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认识不足,在建设和发展中,客观上存在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发展的思想。三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缺乏保护意识,对历史文物的“建设性”破坏时有发生,许多重要文物被人为破坏,一些重要文物流落民间,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二)现状堪忧,损毁现象依然存在。一是随着经济发展,民间兴起收藏热,流落民间的一些珍贵文物无资金收集,博物馆展出的文物缺乏更新,给文物展出造成了很大的局限性。二是乡镇中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因地处偏远无专人看护,自然和人为损毁较为严重。不少古建筑、古墓葬、石碑等地面文物,由于长时间处在自然界的风雨浸蚀之中,变得残破不堪,面临随时坍塌危险。三是对部分文物内涵挖掘不够、缺乏内容支撑、宣传利用不够。

(三)机制不顺,统筹协调能力不强。一是文化部门对文物保护统筹不够。文物执法主体除了文物部门外,还涉及工商、公安、建设和规划等部门,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机制,当文化遗产遭受破坏时,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和及时处理,在部门联动协作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机制尚需建立和完善。二是文管所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文物执法存在困难。

(四)利用不够,发展体系尚未形成。由于资源基础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原因,目前我县尚未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体系,文物鉴赏、修复研究、县情教育等社会功能发挥不够。与社会经济发展融合不够,无文物商店,旅游商品开发、工艺品制造等产业体系尚未形成,在利用上与周边区县还有较大差距。博物馆展陈规模有限,且不是单体建筑,展陈内容和适时更新受到制约,大量有价值的文物被“沉睡”在库房,得不到充分利用,群众难识“庐山真面目”。

(五)人财不足,文保工作受到制约。一是人员严重不足。县文管所目前有正式职工3人,其中50岁以上的有2人。除负责全县的野外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外,还要负责汪氏家族墓地的日常保护值班工作,工作力量明显不足。博物馆现有在编人员4人,年龄普遍偏大。同时,队伍结构不尽合理,至今还没有一个考古专业的大学生,没有从事文物修复的专业人员,吸纳陈列设计、考古发掘、古建筑保护维修、文物鉴定与修复等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二是保护经费短缺。按照《文物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各地用于文物保护的财政拨款应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虽然县财政从每年在财政预算中列入1万元文物保护经费,但仅能保证临时人员工资,文物日常管理维护费用不足。另外,我县地域广阔,文物点众多,没有专用工作车辆,若在建设工程或农业生产中发现文物,或发生盗掘古墓葬、古遗址事件,文管所将无法及时赶赴现场调查处理。

四、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重视宣传。文物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是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记得住乡愁”的物化载体,需要引起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要学习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文化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以上法规,提高干部群众的知晓度作为文物保护利用的基础工作,以提高干部群众对于文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建议通过各类媒体对文物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自觉性。建议将博物馆、非遗馆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发挥其教育、科普作用,积极营造全社会对我县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机制,形成合力。应根据我县文物保护工作实际,加强文物机构建设,优化职能配置,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适应文物事业发展的文物保护管理网络。一要建立有关部门、乡镇联动工作机制。文物保护利用涉及规划、文化、文物、旅游、交通、商贸等多个方面,需要多部门协同开展工作。要依据法规要求,建立由文化部门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县和乡镇分级负责的管理制度,形成职责明确,运行有效的工作机制。二要加强文物队伍建设。文管所无科班出身的人才,要重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强对在岗人员的职业精神和业务培训。三要充分发挥社会贤达的作用。本土文化名人比不了解地域文化的专家更重要,要充分发挥他们挖掘内涵、收集资料、创作研究、传承保护、参与文化建设规划的积极性,要通过定期组织采风活动,举办研究成果报告会,组织学术交流,出版系列书刊等形式,激发他们参与文化建设、传承保护的积极性。四要保障必要的经费。建议增加文物修缮、修复,博物馆、非遗馆运行、宣传教育、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财政经费。

(三)保护为主,合理利用。保护方面,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好具体保护措施,需要设立标识牌和界桩的,要尽快设立。在利用方面,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依据“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制定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类型、方式,提出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在编制和调整城乡建设规划时,要考虑古村落、古建筑、古墓葬等文化遗址的保护发展工作。要重视重点文化遗产地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对县保或未纳入县保的文物点,要区别对待,合理进行保护利用,努力实现应保尽保。

(四)突出重点,彰显特色。一要深入挖掘内涵。建议文化主管部门组织文化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我县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重点围绕华夏千年井盐文化、汪氏家族墓葬文化、红军长征文化等我县特有或独具优势的文化,研究打造出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文化品牌。二要打造特色文化项目。重点打造盐川古镇,以古井盐历史文化为内涵,沿漳河河南,结合漳河风情线,打造具有秦汉风格的盐川古镇。修建盐史馆,复原“华夏第一井”遗址风貌,从钻井、采卤、输卤、制盐等方面再现井盐生产技术的演变和发展;规划建设以漳盐文化为主体的历史文化长廊和文化广场,周边建设文化柱、文化墙,以浮雕、展画、文字等形式体现历史风貌,文化广场和长廊设置古水磨坊、纺车、耕犁等历史生产生活遗存。三要文旅融合打造产业体系。培育集修复、预防性保护、文物科研、鉴定、拍卖、古玩市场于一体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产业链。要坚持文旅结合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具有浓郁地域文化背景和当地民俗的商品,建设民俗博物馆,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

浅析工业遗产的价值与开发利用 篇3

关键词:工业遗产;价值;改造;开发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4-0056-02

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中要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而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工业遗产,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大众的关注。

1 工业遗产的概念

2003年7月10日至17日,国际工业遗产保护联合会在下塔吉尔通过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中阐述的工业遗产定义反映了国际社会关于工业遗产的基本概念:凡为工业活动所造建筑与结构、此类建筑与结构中所含工艺和工具及这类建筑与结构所处城镇与景观,以及所有其他物质和非物质表现,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从内容上看,工业遗产既包括车间、厂房、仓库、码头、办公室等不可移动文物,也包括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可移动文物,还包括契约合同、商标、字号等记录档案材料。甚至生产技能、工艺流程、和与其相关的文化表现形式等可以纳入工业遗产的范畴。

由上可见,无论在内涵状态上,还是在历史延展上,工业遗产都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和历史价值,是值得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宝贵财富。

2 工业遗产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的发展进程,大量的工业遗产都位于城市的工业区内,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向外扩张,许多工业遗产正逐渐发展成为城市的核心区域,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环境保护的时代要求,这些工业遗产所代表的落后产能结构正在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生产功能,并被赋予新的价值意义,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历史价值

几乎所有的工业遗产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工业生产和工业活动的见证者,它们在创造人类社会工业发展史的同时,也对工业化的生产活动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作为人类所创造并需要长久保存和广泛交流的文明成果,工业遗产无疑是人类文化遗产发展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2.2 经济价值

工业遗产曾今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现代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改造利用还有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避免资源的过度浪费;同时,保护与改造利用工业遗产能够振兴衰退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创造新的契机,并为区域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2.3 社会价值

工业遗产见证了其发展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其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相应的精神财富。更为重要的是,工业遗产是劳动群众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础,有着不可估量的社会影响力。

2.4 文化价值

作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工业遗产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传递着文化发展中可继承和发展的优秀内容,体现出极高的文化传承价值,开发和利用文化遗产,能促进社会文化地不断发展和前进。

2.5 科技价值

工业遗产在建立之初都展示了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科学技术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工业遗产几乎都是科技发展史的见证者,体现了相应的科技价值。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为未来的工业技术科技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6 审美价值

工业遗产作为建筑艺术的延续,它和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同时,由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地理气候、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密切相关,所以工业遗产形成了无法替代的不同城市特色,极具有审美价值。

3 工业遗产的利用和改造

目前,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关于工业遗产的利用与改造,首先要认识工业遗产的价值;然后根据价值来确定工业遗产在城市发展和城市历史中的地位,从而采取相应的保护、利用和更新措施。通过重新设计和规划,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对工业遗产的利用与开发,为城市文化遗产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3.1 改造成博物馆

通过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博物馆的形式来展示某段历史时期的某些工业工艺生产过程,从中激活历史工业区的历史感和真实感,同时激发社会参与感和认同感。国内外将工业遗产改造成博物馆已成为最普遍和最有效的方法,如德国洪堡变电站改为维特拉设计博物馆柏林分部;中国西安1935年投入生产的长安大华纱厂改成主题为“大华·1935”的多功能博物馆。

3.2 改造成城市主题公园

在工业遗产旧址上改建成公众可以参与的游乐设施,作为市民运动、休闲和娱乐的城市主题公园。美国费城市将市中心的一条废弃的高架轨道改造成了一座长达5 000 m的空中高架公园,如图1所示。它蜿蜒穿过55个街区,为数万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法国巴黎也成功的将一段长约4.5 km的废旧铁轨改造成绿荫步道。

3.3 工业博览与商务旅游开发模式

将工业遗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定期举办相应的工业博览会,并与商贸活动、旅游等有机结合。

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钢铁厂被改造成了博物馆和景观公园;废弃的铁路及火车设施变成了社区儿童的艺术表演场地;厂房、仓库变成了餐厅和娱乐设施;甚至将旧贮气罐演变成了潜水池。经过不断的改造利用,鲁尔区由一个衰败、落后的工业区,摇身一变成了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多功能综合体。这种用“混合使用”理念对工业遗产进行开发的案例也在美国出现过。如美国的西雅图煤气厂经过改造利用,成为了由工业雕塑、餐厅、室内游戏室、咖啡屋、LOFT工作室、文化设施、儿童游戏区等组成的工业遗产建筑群和富有吸引力的公共活动场所,既保持了其历史、美学和实用的价值,又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4 发展工业遗产旅游

在废弃的工业区建立一个旅游中心,并协同建立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健身和儿童游艺场所等,变身成为集游玩、消费于一体的综合开发区域。德国埃森市的关税同盟煤矿因经营不善而关闭,该州州政府的资产收购机构和埃森市政府共同组建的管理公司将其策划为工业遗产旅游区,整个项目建成后,保留了20座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建筑物,每年有组织的光顾这里的参观者就有10余万人,而自发来这里的游客更多达50万人以上。

3.5 创意产业园

在工业遗产的改造中,最具普遍意义的创意是将工业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园、现代艺术区。艺术家和文化机构进驻创意产业园区后,将空置厂房进行改造和利用,逐渐使其发展成为画家工作室、画廊、摄影棚、艺术文化传播机构、设计公司等各种艺术团体的聚合,用以展示艺术作品和设计作品。比如美国曼哈顿苏荷艺术区、深圳华侨城创意园区、上海苏州河畔的M50创意园、北京“798”艺术创意区等都是其典型代表。

3.6 LOFT工作室

20世纪90年代左右,LOFT工作室开始风靡全球,画家、雕塑家和设计师们利用废弃的工业厂房,将其分隔成居住、创作、收藏、交流、休闲等各种空间,面积大约30~50 m2不等,层高在3.6~5.2 m左右,在这些厂房里,他们进行自由创作,主办作品展,相互交流、沟通,构造出各种生活方式。因为个性、前卫,这些厂房广受年轻人青睐,如美国著名设计师卡里姆·瑞西德的LOFT工作室全部由瑞西德本人设计,五颜六色、多种几何图形的组合运用完全集合了瑞西德的设计风格。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也出现了LOFT工作室,并发展迅速。

4 结 语

事实证明,工业遗产并不是城市发展的历史包袱,而是宝贵财富,它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者,同时还具有相应的价值。在工业遗产的开发与保护过程中,只有把它当作文化资源,采用科学性和持续性进行合理开发利用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促使人们产生自觉保护它的意愿,并由此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社会资金进入到工业遗产的保护领域,使工业遗产资源能发挥它的余热,更好地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辽宁工业遗产档案开发与利用初探 篇4

关键词:工业遗产档案,辽宁,开发利用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的重新规划,一些形成时间较早的老厂房、设备被遗留下来,这些工业遗产档案作为人类社会工业文明的载体, 不仅反映了近现代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足迹,还体现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工业建筑风格和文化艺术,如何对这些工业遗产档案进行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学界普遍关心的问题。作为重工业基地的辽宁,形成了大量的工业遗产档案,但是却缺乏如何对这些濒危的工业遗产档案进行保护的有效机制,本文旨在为辽宁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运作方式和思路。

一、辽宁省工业遗产档案概况

1.辽宁省工业遗产的分布状况。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辽宁,除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重工业区外,还出现了以煤炭、化工为主的辽西走廊工业区和以机械、化工为主的旅大工业区。 如此庞大的工业基地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及本地区的资源枯竭逐渐没落,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十分丰富的工业遗产。 据统计,全省各地相继开展了确认登记工业遗产的活动,以沈阳、大连、鞍山、本溪、抚顺为主体,共有13个地市共确认了236处工业遗产,其中沈阳20处、大连37处、鞍山28处、抚顺41处、本溪23处、丹东17处、营口15处、阜新4处、辽阳11处、铁岭10处、朝阳2处、盘锦18处、葫芦岛10处。这些工业遗产主要形成于1840年至1949年之间,共有197处,解放后形成的工业遗产占34处, 其余占5处。 这些工业遗产见证了辽宁省工业兴衰的历程,是不可再生的宝贵的历史财富。

2.工业遗产档案的构成。( 1) 企业停产后遗留的实物档案。 实物档案是指企业在工业生产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能反映企业生产状况和活动职能的( 如厂房、设备、产品仪器等) 物质实体,这些实体档案外观性较强,真实记录了企业工业活动的发展过程,是工业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企业运转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这一部分档案主要包括企业在工业生产中形成的文书、科技、声像等档案,是工业遗产档案的主体部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一部分。 其中文书档案主要包括该企业保管的在处理党务、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那一部分档案,如企业机构沿革、部门设置、企业管理文件等。 而最能体现企业科技水平和生产水平的科技档案主要包括各种蓝图、 底图、安装说明书、设计文件等,是企业档案最核心的部分。 声像档案主要包括企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包括照片、录音带、录像带等各种材料的历史记录。它是一个企业最直观的记录,从建厂到破产或者迁移,这一过程的记录可以通过照片或者录像等载体给人以最深刻、最生动的印象。( 3) 申遗期间形成的档案。工业遗产申遗档案就是与申报工业遗产名录活动有关的档案。按照形成时间不同,可以再分为以下几部分。一是申报项目之前,申报单位为了使工业遗产申遗成功,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从相关机构、 社会团体及个人手中收集到的各种载体的有关资料。 二是申报项目过程中形成的档案。这部分包括申报过程中的项目申报表、申请报告、申报项目介绍等等,除了文字材料外,还要有照片档案、声像档案作为辅助材料,使申报材料更加多样化、详细化。 三是申报成功后对该项目进行管理和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

二、辽宁工业遗产档案的特点

1.内容丰富性。 辽宁省工业遗产形成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从内容上来说其中不仅包括如机器、设备、厂房、车间、机床等外观性质明显的实体档案,还包括企业在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文书档案,同时还包含了与产品、设备安装、厂房建设相关的数据、图纸等科技档案;从产业结构上来说既有重工业企业形成的档案, 也有与民生相关的轻工业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档案;从企业性质上来说,既有本国独资企业形成的工业遗产档案,也有日伪时期留存下来的日资企业形成的日文档案。可以说辽宁省工业遗产档案涉及了本省工业遗产的各个方面,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内容。

2.地域差异性。 辽宁省工业遗产档案的地域性主要表现为辽宁省工业遗产的地域差异,任何工业遗产都是在特定的地理和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不断发展的,而辽宁省工业遗产档案是工业遗产内容的真实再现,真实反映了辽宁省的历史文化、工业发展、生态环境、经济建设等带有地方特色的内容。 其中鞍山、本溪等地区的工业遗产多是钢铁工业,因而遗留下来的工业遗产档案也多与钢铁等重工业相关,而大连市船舶、航海业较为发达,所遗留的工业遗产档案也多与船舶相关。 正是各地的工业构成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才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工业遗产档案。

3.保管分散性。 我省工业遗产档案产生于工厂,包括工厂破产、 企业转型、 工厂迁移所遗留的档案以及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档案,经过多年的留存转换,有的档案已经进入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保存,有的年代久远、去向不明或流失民间、散落于个人之手,有的则正在建档。 由于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技术落后,档案损毁、流失现象十分严重,这使得我省工业遗产档案分布更加分散。

4.社会历史性。 辽宁省工业遗产档案是我省人类工业活动的真实记忆,它是对本省范围内工业活动全方位、多层次的记录,包括历史渊源、地域分布、社会需求、技术发展等一系列内容,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辽宁省在不同历史时期工业文明和社会发展的轨迹,它记录着我省的工业历史,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 成为人类社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辽宁工业遗产档案的保护与开发

1.保护工业遗产档案的基础工作。( 1) 坚持统一的领导。 尽管在国家的号召下,工业遗产的保护逐渐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是在工业遗产档案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还比较滞后,很多工业遗产档案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得不到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档案部门作为档案保管机构,责无旁贷应该担负起这份职责,积极投身到工业遗产档案的开发利用中来。为此,要形成以政府部门为领导,档案部门为主体,协同文化中心、博物馆等机构,形成工业遗产档案保护及开发利用的统一领导机制,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业遗产档案体系。( 2)制定统一的标准。 同其他地区一样,辽宁工业遗产档案的开发利用工作之所以进展缓慢,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鉴定和评估标准。 对于那些留存下来的老旧机器和设备, 文博部门把它鉴定为文物,档案部门把它称之为档案,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各自以自己的标准去鉴定,造成了很多工业遗产难以定性, 大大延缓了工业遗产档案确认登记的进程。为此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鉴定委员会,形成一套完整统一的鉴定评估标准,为工业遗产档案的鉴定与保护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为后续工作扫清障碍。

2.开发利用工业遗产档案的有效途径。 ( 1) 进行全面的普查工作。在进行开发和利用工作之前必须对本省各地区的档案保存状况 ( 保管机构、保管地区、数量) 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的放矢。 其中大连市的工业遗产档案收集工作因得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配合,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大连市档案馆则召开了工业遗产档案征集工作会,就本市工业遗产档案的征集、管理、 保管等问题进行了交流,在全市相关单位展开调研,并现场抢救性的拍摄了156张珍贵的遗产档案照片,摸清了大连市工业遗产档案基本情况。 目前, 大连工业遗产档案中有文书档案183100余件 ( 卷) , 照片档案约6700张, 声像档案十余盘, 其他实物类档案计1300余件,为其他城市开展工业遗产档案的收集工作做出了表率。 ( 2) 拓宽收集渠道。 由于辽宁省工业遗产档案的特殊性,档案形成的内容丰富、种类多,再加上很多工业遗产档案年代久远,来源分散, 所藏不明,本省有的档案被原机关保存下来,有的被继承机关或其他机关和个人保存下来,为此我们必须拓宽收集渠道。 在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采取向拥有散落在社会上的档案的个人进行收集,向文化馆、博物馆等单位收集和向文化遗产单位收集等手段,甚至在必要的情况下,文档部门要对那些濒危的建筑、设备进行拍照、摄像处理,重新建档。( 3)建立工业博物馆。 在遗存的工业遗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原先的厂房和机器设备,具有跨度大、结构坚固、功能明显、 造型美观等特点,强制性搬迁的难度较大,于此同时它们与博物馆对展示场所及展览物的要求十分贴近。 在原有厂房的基础上,加以合理改造和利用,既能节省博物馆的建设资金,又合理地利用了现有资源,并且十分有益于本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其中沈阳铸造博物馆占地4万平方米,馆藏近1600件铸造设备,它就是在沈阳铸造厂旧址的基础上改建的,对沈阳铸造厂中的机器设备、厂房建筑进行再开发和再利用,降低了建馆成本,同时对本省的工业遗产进行宣传,对社会进行有关方面的教育,展现了博物馆内工业遗产的魅力。( 4)开发档案旅游资源。工业遗产旅游是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模式, 就是以已经废弃的工业遗存为基础, 利用原有的生产设备、厂房建筑及周边环境等等,改造成能够吸引人们主动了解工业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休闲、娱乐和教育功能的新的旅游方式。 辽宁省的工业遗产档案十分丰富,中国的钢都( 鞍山)、中国的煤都( 抚顺)、中国的飞机制造基地( 沈阳)、中国的船舶制造基地( 大连)以及阜新目前拥有以采煤车、炼钢厂、铁轨、废弃的厂房、工人宿舍等形成的档案为代表的大批工业遗产档案。 这些工业遗产档案构成辽宁地区发展工业遗产档案旅游的核心吸引力。

呼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观后感 篇5

孙悦 旅游管理 0141113288

我国有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使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现、保护和传承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从现实来看仍旧有许多在发现和待发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亟待解决。所以,我就参观完呼市非遗中心并结合一些现实情况来谈谈我的看法。

1、呼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馆设置(1)细节设置

在展馆中,泥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体展示非常生动讨喜。但我注意到,除了表现传统工艺的遗产,许多遗产都属于文艺性质的,例如爬山调、二人台等等,如果仅以泥塑的形式难以让人生动地体会到它的魅力,虽然展馆内也播放了这两种不同的曲风,但是声音很小,很难让人注意到,我觉得可以在这类展示台下设置实体播放器,比如收音机,或者mp3等,以此吸引人们注意力。此外,我还在介绍和林格尔剪纸投影的展示柱上发现介绍其他遗产的内容,这样的设置会稍显混乱,应当分开介绍。(2)实物展出

我们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进一步了解了五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在展馆中并没有这5项遗产的实物展出,让我感到很诧异。所以,我想在新的布局规划中,展馆可以可以从它们的起源、发展历程、形成过程、突出特点几方面详细介绍并展出实物。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市场化的社会力量(1)转变政府角色

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工作都是由政府主导执行的,比如组织修建博物馆、文化园、体验馆等。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好的是政府的保护会更加及时全面;坏的是增加了政府的投入,而且有时候效果可能并不尽如人意。而在现实情况下,我觉得政府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地位。国内其他省的一些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余杭区非遗资源丰富,政府肩负着巨大的非遗保护任务,如果仅靠公共财政的投入,难以适应保护事业的迫切需要。2011年,余杭区委、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社会力量兴建和运营非遗场馆、举办公益性宣传展示活动、建立公益性非遗保护队伍等给予优惠措施。而近4年余杭区社会资金投入非遗保护传承和利用约占全区投入保护资金总量的35%,而且这一比重还在不断提高。我们也可以效仿这一做法,鼓励社会力量加入非遗保护的队伍。(2)政、校、企三方联合互助

展馆中各种特色产品的展柜,主要目的是推销产品,同时也向人们宣传这些文化产品的内涵。假使我们能够让企业或者其他社会组织成为非遗保护工程中投资的主体,再由政府相关部门和高校专业教授等组成顾问,提出保护的策划方案,进而实施,相信这样的合作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由政府牵头,投资方(企业)与非遗继承者或传承地区达成协议,将企业形象或产品的宣传与非遗保护工程相结合,企业出于自身利益和社会责任会对于遗产保护更加尽心尽力,考虑的更周全。而随着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会关注其背后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实现“双赢”。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与明星效应(1)利用明星效应来提高知名度

近两年,各大卫视的明星真人秀节目开展的非常火爆,比如《奔跑吧兄弟》《爸爸去哪儿》以及《偶像来了》等等。节目本身会吸引很多观众注意,也会引发观众们对于这些地方的兴趣,这样看来,就能给地方文化宣传发展带来“生机”。在节目中,让明星学习和体验优秀的非遗文化,更加的生动全面,具体可感。例如,在《偶像来了》中,偶像们去到了安徽呈坎古镇,通过他们的游戏,让我了解了呈坎的砚台制作方法,撕字艺术等等传统文化遗产等。如果我们能将这种模式利用到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上,对提高我们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有裨益。

(2)媒体宣传中的重点和尺度

在节目中,许多地方都已经拥有了自己品牌。例如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节目组除了在拍摄时着重突出了草原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还通过一些小环节的设置,介绍了蒙古族的服饰、餐饮、礼仪习俗等等人们所不熟知的文化习俗。这样既可以加深和细化人们对于已知东西的认识,并将人们所不知道的东西,一下曝光和捧到人们面前。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要采用这样的方式保护和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考量当地遗产的文化内涵并且突出特色,也要把握尺度,适当地保留一定的神秘感,才会更吸引人。

4、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的正确态度

在我们问到有关于非遗保护的问题时,杨书记的回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京剧戏曲等面临着传承人越来越少,很多人并不喜欢的尴尬境地,我们当地也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生存困难,这不是我们不想保护,而是它已经与时代脱节了。”因为科技进步,世界经济发展,世界正在衍生新的文化,多东西会在这过程中消灭或者产生,我们也许无法让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续存在。虽然有人尝试创新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来使其得以延续,可是在改造的过程中却逐渐的失去了它们本来的内涵,使它们蒙上了很严重的商业气息,变得功利、世俗、廉价,面目全非。与其这样,不如让他们只留在展柜中。所以我们应该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顺应历史的选择,正确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问题。

遗产展示与利用 篇6

中国大运河是见证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代表中国传统水利最高科学与技术成就的伟大水利工程。大运河纵贯中国东部平原,沟通钱塘江、太湖、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六大水系,运河水道及其工程体系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遗产,也是仍在发挥重要功能的在用古代水利工程,涵盖了传统和现代水利工程的几乎所有类型。

2014年,中国大运河项目将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为配合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推进,科学保护与利用大运河水利遗产,促进运河沿线水资源环境修复及运河水利工程体系可持续利用,本次论坛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就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开展多学科、多领域的学术交流,探讨大运河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战略举措。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大运河作为仍在使用的活态遗产,在现代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的今天,要站在传承文化遗产、造福人民群众的高度,打破部门壁垒和专业樊篱,以理论创新为基础,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制度创新,处理好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水利政研会会长、中纪委驻水利部纪检组原组长张印忠:大运河绝大部分河段及水利工程仍在发挥水利功能,并且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关系密切。跨流域、跨地区的在用水利工程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是水利和文物部门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如何兼顾和统筹这些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大运河申遗后面临的重点问题。

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关键在于传承。传承需要公众的共同参与。要给文化遗产以尊严,要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要惠及民众。

中国建筑工程公司原党组书记郭涛:中国大运河是承载中国水利文明的活态文化遗产,我们不能为了利用去毁掉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也不能为了“保护”遗产而放弃、影响活态文化遗产为人类继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总工、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谭徐明:京杭大运河独立的工程体系代表了17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前世界范围内水利规划、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是界定其遗产时空范围的重要依据。大运河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区域特点的鲜明性应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遗的主题。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所长、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吕娟:大运河遗产具有历史、文化、科技、生态等多重价值,在用和发展是其本质属性。大运河水利遗产保护应对遗产区域统筹规划,对废弃遗产和再用工程区分对待,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于冰:中国大运河是工程遗产的杰出代表。大运河遗产的集成价值,体现在它的综合性和系统性,它的建设和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综合背景,为实现其水运的功能目标,组织发展出一个超级庞大、复杂、多元、多层级的巨系统。

绍兴市水利局调研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副会长邱志荣:浙东运河是春秋时期形成的我国最早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是浙东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文化传播与繁荣的滋生和承载体。浙东运河位于中国大运河的南端,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点。

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研究员张书恒:大运河保护与利用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不同专业和多部门参与研讨,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工程不应破坏文化遗产。这需要我们转变观念,根据巨型的、活态的特点制定保护政策措施,根据价值体系整体地分层次地保护,保护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重视环境控制。

绍兴市古桥协会秘书长罗关洲:运河是具有多重跨越、联通功能的特殊水文化系统工程。浙东运河上星罗棋布的古桥以其高超的建筑技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大运河申遗增色添彩,是大运河申遗的一大优势。

淮安市水利局软环境建设办公室主任卫爱玲:淮安市对大运河的利用坚持建设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大运河遗产保护与水利有着必然的关系,水利部门要在前期规划设计中融入遗产保护因素,主动提出运河保护和整修的规划方案,减少因成为遗产文物而给水利工程管理带来的限制,充分发挥运河文化在水利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所万金红:妥善保护以京杭大运河为代表的水利遗产是当代水利建设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编制水利遗产保护规划是水利遗产保护重要内容,简明、准确、科学的专题规划图是阐释水利遗产保护规划的重要手段。期望水利系统加快水利规划专题地图制图规范化,早日制订“水利规划专题地图制图规范”。

台湾成功大学水利暨海洋工程学系助理教授李方中:运河不死,只是角色改变! 台湾运河是因贸易而生的经济力兴起,又因经济力不足而衰废,但背后是政治力的作用。让旧运河衰废的力量也就是让新运河兴起的力量。但让新运河衰颓的力量则是经济发展、淤沙条件及科技能力的综合结果,与政治无关。

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篇7

1. 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遗产, 是指人类社会所承袭下来的前人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本文所研究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根据它们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不同, 分别列为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2. 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与分类。

本溪位于辽宁省东南部, 清光绪二年 (1876) 始建怀仁县, 三十二年置本溪县, 1939年设本溪湖市, 1948年设本溪市。本溪市历史悠久, 文化遗产丰富。全市共有文化遗产117处, 其中世界级文化遗产地1处,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8处,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5处。

二、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本溪市文化遗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然而目前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有待改进, 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有效保护。

1. 政府方面的保护。

(1) 采取科学管理机制, 使文化遗产保护措施落实到位。近年来, 政府对本溪市文化遗产不断地加大保护力度, 但存在着政令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 本溪市政府应严抓文化遗产保护政策落实问题, 加大对下属部门的监控力度, 做到奖罚分明, 同时还要重视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 使真正懂得遗产保护的人才投入到遗产保护工作中去, 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2) 以政府为主导, 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多元化投入。本溪市文化遗产丰富, 保护范围大, 需要的保护资金也相对较多, 这就要求政府要掌握大局, 从多方面筹措资金来进行保护。首先政府应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财政预算;其次政府应进行有效的调控, 让企业参与进来, 企业可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到文化遗产保护中去, 并按比例获得文化遗产带来的相应的经济收益, 另外, 企业也可以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无偿捐赠, 政府给企业一些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再次市民的积极参与也是遗产保护资金的另一来源, 一方面是指市民可以通过购买本溪市文化遗产相关基金等, 进行间接性投资;另一方面是指市民为了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进行无偿捐赠。这些方式扩大了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资金的来源, 动员了全民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2. 法律制度方面的保护。

(1) 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本溪市文化遗产相关法律法规主要有地方性法规, 如1997年颁布的《本溪市建设项目文物勘探管理办法》、2002年颁布的《本溪市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管理条例 (修正) 》、2007年颁布的《本溪市财政局、市委宣传部、市国税局等转发市财政局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支持文化事业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这些地方性法规比较单一, 只涉及部分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内容, 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系统法律法规至今还不完善, 本溪市应该按照国家、省级有关法律法规, 制定出符合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 对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的法律约束、惩处, 有法规作约束, 才能使本溪市文化遗产保护更加合理。 (2) 深化文化遗产普查制度。对文化遗产的普查要定期进行, 分区域统计之后汇总, 不仅要包含普查文化遗产的数量, 而且要普查受损程度、保护利用现状等内容。在普查范围上要扩大, 特别是乡镇、地处偏僻地区有可能被忽略的文化遗产, 在普查内容上, 要积极吸纳文化遗产的多样化特征, 不漏掉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

3. 思想教育方面的保护。

(1) 加大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 树立文化遗产科学保护观。对于本溪市文化遗产的保护, 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使人们意识到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与义务, 且要教育人们树立科学的保护理念。 (2) 学校开设文化遗产保护课程与开展实践教育相结合。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理念应从娃娃抓起, 本溪市各小学可在每学年加开一门有关文化遗产的课程, 介绍本溪市文化遗产的概况以及保护利用情况, 也可以将学生带入文化遗产地进行实地考察, 在实践中增强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调动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以抗联烈士塔烈士墓为例, 它属于教育基地的一部分, 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遗产地, 通过近距离的接触与考察后, 使学生受到更为深刻的教育, 认识到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三、本溪市文化遗产的利用

1. 旅游方面的利用。

(1) 开发特色文化遗产, 打造区域化旅游发展模式。这种可开发的旅游区有很多, 如工业遗址区、红色革命遗址区、古墓葬区等。工业遗址区的开发, 主要集中在本钢一铁厂旧址、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水塔、大仓喜八郎遗发冢、本溪煤矿中央大斜井、彩屯煤矿竖井等一带, 将它们整体作为旅游区开发, 旅游更加富有知识性, 意义重大。红色革命遗址区的开发, 主要集中在抗联第一路军西征会议遗址、老秃顶子抗联遗址、万人坑、肉丘坟、小市革命烈士陵园、辽宁民众自卫军大刀会烈士墓及纪念塔遗址、西江惨案纪念地及西江桥、辽宁民众自卫军誓师大会会址、解放战争县政府旧址等, 这些遗址中又包含许多有价值的革命石碑石刻, 迎合了近年来国内的红色旅游热, 促进了革命精神向游客的传播。 (2) 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 在文化遗产地周边建立旅游项目。在保护的前提下, 适当地在一些文化遗产地周围添加旅游项目, 可起到优化旅游的作用, 主要有休憩公园的建立和旅游项目扩展园区的建立两种模式。休憩公园的建立, 比较适合相对不易受损的文化遗产, 例如以革命遗址碑刻为核心的公园的建立, 可以效仿本溪市望溪公园, 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灵魂, 种植花草树木, 加上一些游艇等娱乐设施, 但望溪公园后期保护不是太好, 建立休憩公园要避免类似情况。旅游项目扩展园区, 是指在一些文化遗产地附近加入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能代表当地文化遗产的雕塑、碑刻、民俗元素等。五女山山城的项目扩展, 可以在五女山城遗址附近加入相关后金元素, 像民俗展示、建筑模型、人物雕塑等。在庙后山遗址的项目扩展中, 可以添加一些相关旧石器时期的文化, 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元素等, 一改庙后山遗址的乏味, 增加旅游趣味性。 (3) 开发相关旅游产品、举办旅游文化节。旅游产品是旅游业发展的产物, 具有象征纪念意义, 本溪市文化遗产旅游产品的开发, 为旅游业注入活力, 增加了经济收益。例如革命陵园开发纪念章, 工业遗址开发工业建筑小模型, 铁刹山石刻景区开发临摹壁画、书法等。旅游文化节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点, 本溪市的枫叶节, 冰雪旅游节以及创办不久的五女山文化旅游节均有体现。本溪市文化遗产可开发为旅游节的还有很多, 主要可开发生态工业旅游文化节和铁刹山文化节。生态工业旅游文化节可以利用工业遗址创办工业生态旅游文化节, 通过游览工业遗址和现代城市生态工业区, 加深对本溪市工业发展史的了解, 对环境保护和工业发展都有促进作用。铁刹山文化节包括铁刹山石刻、铁刹山景观以及铁刹山酿酒文化, 通过铁刹山文化节的举办, 弘扬了本溪市道教文化、石刻、酿酒文化和景区特色, 是文化遗产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

2. 教育方面的利用。

(1) 建立主题博物馆。利用本溪市的文化遗产建立主题性博物馆, 免费对外开放, 对我们的教育学习有启发指导作用, 主题博物馆的开放类型主要有工业博物馆、革命教育博物馆、历史文物博物馆。工业博物馆, 将工业遗址中的建筑模型、运作流程、历史故事、工业人物、工业负面影响等都体现在工业博物馆里, 在参观中起到教育学习的作用。革命教育博物馆, 将相关革命遗址、烈士碑刻、历史革命故事、历史场景等模型布局放在革命教育博物馆里, 在参观中了解历史, 学习革命精神。历史文物博物馆, 将一些能深刻反映历史遗址的文物、相关遗存、历史背景进行规划, 在参观中体现文化内涵, 可增加文物动手制作活动, 使人们深刻了解文化遗产。 (2) 创立遗产地考察模式。实地考察, 让人们更加了解文化遗产, 通过工作人员实地考察, 为企业提供开发信息, 通过实地测量工作为技术人员提供保护信息, 通过考察成果, 为政府、企业利用文化遗产提供有效途径, 在政府方面, 为本溪市政府提供文化遗产的现状、问题、破损情况、环境承载力情况等, 通过考察报告, 政府可以进行法律法规的制定、文化遗产的评估、利用等;在企业方面, 通过实地考察, 企业能够提出有效开发决策方案, 发展经济;在个人方面, 通过本溪市文化遗产的实地考察, 一方面使人们了解到本溪市文化遗产, 另一方面起到学习本溪市文化的目的。

3. 对外交流中的利用。

本溪市文化遗产在对外交流上的利用, 主要是指城市之间同类文化遗产的联合开发, 资源的互补, 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延伸。主要有高句丽文化交流、工业文化交流。高句丽文化交流, 主要利用本溪市代表高句丽文化的五女山城与吉林省集安市的内城、丸都山城、王陵及贵族墓葬进行交流。将集安高句丽文化引入本溪市文化, 将本溪市高句丽文化带入吉安, 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建立两市共同协作管理、共同开发的高句丽文化馆。工业文化交流, 主要利用本溪市的本钢一铁厂旧址、本钢第二发电厂冷却水塔等工业遗址与沈阳市铸造工业遗址、重型机器遗址进行交流。将技术经验、保护经验互相交流, 应用到现代工业中, 优化工业水平。

参考文献

遗产展示与利用 篇8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大中型城市, 在一定历史时期起到了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 甚至在人类的发展史上都添写上了浓重的一笔。但是在人们有了优雅的生活, 美丽的城市, 幸福的生活之后, 也开始注重身边的环境是否与时代相符。在城市建设振兴中, 这些曾经功勋卓著的老的工业厂区必然会遭受到无情拆除的命运。他们曾经是城市发展的象征, 是人们心目中一个时代的缩影, 因此如何在老东北工业基地城市振兴中, 对这些曾经的“功臣”相应地加以保护和利用, 在使其功能上既不破坏污染环境又能起到能让后人永远记住它曾经的存在, 便成为当代城市规划设计中着重探索的内容。

1、国内废旧工业厂区的遗存现状

废旧工业厂房区曾是我国某一时期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的代表, 是城市发展脉络的重要一环, 是城市完整形象和历史沿革的见证, 仍然承载着重要的精神功能。20世纪上半叶, 我国完成了工业化积累的重要阶段, 在积极地向世界科技先进国家学习的过程中, 工业厂房建筑的设计更多地受到西方新建筑的影响, 较多地采用了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 代表了当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废旧工业厂房区遗存在城市特别是大工业城市的城市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90年代后, 随着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 很多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一方面, 第三产业的兴起和高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发使传统工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很多老的工厂企业面临“关、停、并、转”的局面;另一方面, 城市的扩张使老的工业厂房建筑夹杂在新建成的区段中, 显得格格不入, 城市规划也有意识地将老的工业区向新兴工业区或郊外转移。这样, 许多工业厂房建筑就丧失了其物质功能, 并因为长时间地被空置、遗弃而日渐破败, 成为城市环境建设的负担。

2、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的意义

改造是一种有形价值与无形价值之间的抽象交换, 且本身也能创造可见的经济效益。废旧工业厂房区改造在成本上, 节约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建造成本和节约大量的公共营造成本。在拆除旧工业厂房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源, 如运输建筑垃圾、处理建筑垃圾、拆卸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等。可以说, 如果在原地新建一座相同的建筑, 其浪费的和额外消费的能源几乎等同于建筑现蕴含的能源与城市基础设施能源和拆卸所需的耗能能源的相加总和, 而这些却都可以通过改造节省下来。

不论工业建筑单体还是工业厂区地段, 都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城市文脉的延续和环境的完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从文化生态角度将文脉也理解为一种资源, 改造则提供了保护文脉资源的有效途径。

3、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改造原则

尊重的设计原则是指在废旧厂房区改造再利用工程中, 尊重原有建筑的历史和空间逻辑关系。对于那些具备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旧厂房的改造设计, 尊重的原则体现在维持原有厂房的历史文化气息、空间秩序、形态以及建筑风格;尊重的原则体现在对原有建筑的体量关系、空间特点、结构体系和技术设施的尊重。这些元素在内容上可能是建筑的空间、墙面的肌理、结构构件, 甚至是一些以前遗留的不起眼设备。但是, 只要设计师敏锐的将他们捕捉到, 并通过色彩、灯光、肌理、材质、视线、流线的控制等一系列室内手法加以处理, 这些东西就能够为改建项目室内空间做出特殊的贡献。

匹配的设计原则是指改造设计在满足新的功能要求下, 要做到结构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维护上方便的原则, 从而使新的使用功能与建筑旧有空间形式二者之间相互匹配。因此, 在对待每一个具体的改造项目时, 我们应该首先通过对功能与形式的关系进行分析, 探寻现有厂房的空间规律, 挖掘空间的潜在用途, 了解可用面积与业主的需求, 进而确定改造设计的基本意向, 满足新的建筑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匹配原则。

在废旧厂房区的改造利用中, 各种新旧元素通过整合而成为一个整体, 通过新旧元素的重组与弥合, 为新生体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发展的可能性与自由度。新旧空间的共生是旧厂房区改造利用的必要前提, 也是城市设计中新旧建筑关系处理的主要内容。不论是旧建筑的内部更新, 新建筑与旧建筑之间, 还是新建筑与城市环境之间, 都应遵循新旧共生的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 我们的城市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的记忆。一些有意义的传统的场景被破坏, 城市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场区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文脉, 被成片地拆除, 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难道我们的城市发展到只有依靠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去寻找那曾经的记忆不可了吗?其实, “立新”不必“破旧”, 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有意识地保留和利用这些传统遗产, 将使我们的城市规划与发展不会再有遗憾。

摘要:本文主要对多元价值观下的老工业城市空间设计理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并结合已有理论与现存案例做了具体的分析。选题的最终意义, 在于以现代城市的空间、时间遗产为主体的实践性研究, 并探索出一套可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与再利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论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篇9

一、中原古建筑遗产概述

中原古建筑遗产是古人勤劳智慧的结晶,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水平,是不可再生的珍贵遗产,具有深刻的精神文化内涵和物质文化内涵。中原古建筑大体涵盖了中国古建筑的主要类型,现存的典型古建筑主要分类有:

1. 陵墓建筑遗产:

潞王陵、宋陵、梁孝王陵等。潞王陵位于新乡市北郊的凤凰山南麓,国家4A级旅游景区。潞王陵景色秀丽宜人,是中国目前保存现状最好的,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该陵由潞王墓、次妃赵氏墓和神道三部分组成,共占地四百余亩,其整体建筑用材除少数砖木外,几乎全采用青石和白石,被誉为“石头城”。

2. 洞窟建筑遗产:

龙门石窟。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南郊,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开始营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它既是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融合的产物,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其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它那“东方的微笑”将人性和神性、阴柔和阳刚较好地结合起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龙门石窟也因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 寺庙建筑遗产:

少林寺、相国寺等。少林寺位于登封市,是禅宗和少林武术的发祥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自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少林僧人将它与中国本土的“儒家”和“道家”思想相融合,创立了少林禅宗。“少林武术冠天下,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的积极入世使它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在历史上的南北朝、隋朝、唐朝、北宋和明朝等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少林也因此而成为“天下第一名刹”,少林武术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壮大[2]78。少林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典范,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中华文化的代名词。

4. 庄园建筑遗产:

康百万庄园、马氏庄园等。康百万庄园位于巩义市康店镇,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康氏家族前后十二代人在这个庄园生活,跨越了明、清和民国三个时期,是一处典型的17到18世纪封建堡垒式建筑,是全国三大庄园之一。与山西晋中乔家大院、中原地区安阳马氏庄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是中原古建典范。

5. 府衙建筑遗产:

内乡县衙、开封府等。内乡县衙景区位于南阳市内乡县城东大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历经明、清多次维修与扩建,逐渐形成一组规模宏大的官衙式建筑群。内乡县衙是我国唯一保存最完好的封建时代县衙。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享有“龙头在北京,龙尾在内乡”的美誉。

6. 城防建筑遗产:

开封古城墙、商丘古城等。开封古城墙景区位于开封市,始建于唐代,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封古城墙是全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全长14.4公里。历史上曾多次被淹没,至1841年再次修复,开封古城墙现在仍然保持着明、清时期的建筑规模与风格。

除了上述建筑外,中原地区还保留了大量的古建筑遗产,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如嵩阳书院、岳飞庙、定国寺等;洛阳白马寺建于公元68年,是中国最早的寺院,诸如此类的古建筑遗产还有很多。

二、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机遇

旅游资源条件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它涉及遗产开发保护和利用的众多相关问题。随着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1.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出台的相关政策作为支撑。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和中原各地人民政府加快中部地区开发的战略决策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和外部宏观条件。

2.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国际友人的关注。近年来随着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弘扬,“中国热”在世界各地不断涌现,来华游客不断增多[3]65。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的开发保护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它是通过旅游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交通的便捷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省内公路、铁路和高铁通往全国各地,在郑州市有新郑国际机场,优越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要保证。

4.中原古建筑遗产资源独具特色,吸引力极强。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应把这些具有明显差异化的遗产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同时突出其文化内涵,让旅游者来此既能饱览自然山水风光,又可领略古建筑遗产所蕴含的深厚文化。

三、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价值

中原古建筑遗产作为人类祖先的杰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具有极高的科学考察价值,只有充分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才能对其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1.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历史价值。

古建筑承载着厚重的城市建设历史,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古建筑,特别是对缺少详实记载的远古时期,成为人们了解和认识一段历史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依据。如城防建筑开封古城和商丘古城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布局,了解城市建设特点,对于后人保护和利用古城防建筑有指导意义。

2.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中原地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中原区域文化,并随着不同地区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原建筑既有特定的区域文化特征,也呈现兼容并包的特点。古城中飞檐翼角的土木建筑文化符号、雕梁画柱的文化内涵,以及佛教建筑中表现的佛教文化,都在中原古建筑中得到了完美体现。

3. 中原古建筑遗产的科学考察价值。

古建筑的营造技术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建筑科技发展水平的充分体现,如明代的马氏庄园,是堡垒式建筑的典范;登封少林寺建筑结合建筑科学、环境科学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合理布局,将建筑完美融合于自然之中[4]45。

四、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

中原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文化建设力度的加大,中原古建筑遗产资源的保护开发工作也呈现出新的局面。但是在对专项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的过程中,不合理的、粗放式开发对古建筑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降低古建筑遗产的利用价值[4]。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主要问题如下:

1. 对古建筑遗产的破坏比较严重。

在开发利用古建筑遗产的过程中,由于人为或自然原因,一些古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即使修复了,也很难恢复原有风貌,致使大量古建筑遗产失去其应有的韵味,对其浓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不良影响。

2. 对古建筑遗产开发过度商品化。

对古建筑的合理利用就是把独特的建筑文化作为一种遗产加以开发和组织并出售给旅游者,许多文化仪式、礼俗和手工艺品等活动形式几乎失去原有的意义,而作为纯粹的商品销售给旅游者,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3. 古建筑遗产的宣传营销市场混乱。

在古建筑遗产旅游区内,一些旅游经营者为吸引游客、增加收入,对民族建筑文化进行不切实际的大肆宣传,没有完整的市场促销手段。这种做法不仅破坏了民族建筑文化的完整性,又使游客蒙受欺骗,破坏了地方旅游的整体形象。

4. 古建筑遗产开发保护监督体制不健全。

监督管理体制的不完备与落后,各种不良现象也就随之发生,使许多不法分子有机可乘,从事非法经营的活动,这不仅是对古建筑遗产的破坏,也影响了中原地区旅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5. 古建筑遗产景区从业人员自身素质较低。

部分服务人员对中原古建筑文化了解甚少,当问及更深层次的内容时,他们要么不知如何回答,要么答非所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原地区旅游地的整体形象。

五、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对策

近年来,随着中原经济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虽然中原古建筑遗产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已大幅增加,但是,古建筑遗产管理利用和保护手段以及旅游立法等还相对滞后,对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面对中原古建筑遗产利用存在的问题,政府部门要及时准确地出台相关对策,将各方力量统一协调,共同解决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问题,那么笔者对于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有如下对策:

1.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

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与利用策略是进一步完善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前提,也是中原旅游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要真正做到规划先行,科学管理,提高整体质量;坚持“修旧如旧”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尽力保持古建筑的原有风貌,真正做到古建筑遗产利用与古建筑旅游业发展的“双赢”[5]11版。

2. 健全保护开发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新的保护模式。

中原经济区要建立以省级政府为主导、全民参与的古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长效机制,其开发利用应以政府为主导,加强旅游局、规划局等相关部门之间的紧密合作,做好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

3. 充分挖掘古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打造特色旅游资源。

古建筑的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从来就不是对立存在的。对于古建筑遗产来说,如果只是一味地保护,但不开发利用,很难体现其价值。将静止的建筑与优美的自然风光结合起来,实现人文遗产与自然遗产的统一,学会在开发中保护,让游客既能领略古建筑的古朴又能领略自然风光的秀美,这样既扩大了古建筑的知名度又增加了自然资源的美誉度。

4. 注重古建筑遗产形象推广,扩大宣传力度。

加大古建筑遗产形象的宣传工作,可以协调各地进行联合宣传。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取制作统一的宣传广告,由政府出面进行地区旅游活动的推介,也可以在当地的火车、汽车站或人流集中的广场等地,采用大型电子屏幕进行宣传;借助电视、网站、报纸等国内外知名强势媒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大力宣传中原地区古建筑遗产及其文化内涵,让越来越多的公众参与到遗产的保护中来。

只要注重实施科学化的管理和经营方法,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就可以在合理的开发利用中更好地保护好中原古建筑遗产,从而带动中原地区其他类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促使古建筑遗产在利用中得到良性的开发和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摘要:中原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筑遗产众多,中原古建筑遗产对中原文化旅游发展起着举足轻重作用。本文在阐述中原古建筑遗产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其保护开发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基于中原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提出中原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开发宜采取高标准的开发管理模式,树立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的良好品牌形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中原古建筑遗产,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马耀峰.遗产开发及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胡良民.中原地区省旅游经济发展的前景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4).

[3]甘露.世界遗产旅游开发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

[4]胡小红.我国古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开发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1(12).

遗产展示与利用 篇10

一、非遗普查的基础与条件

华舍这个古老的江南水乡名镇, 素以“日出华舍万丈绸”著称。其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厚。境内一马平川, 河道似网密布, 有众多的旧河遗迹, 其村落星罗棋布, 古迹众多, 古庙、古寺、古桥、古祠堂、古宅遍布各地。名人辈出, 早在大禹时期, 华舍已遍布了禹王之足迹, 有禹王与阿娇美丽的传说, 还有至今尚存的涂山里、涂山江、诸侯江、禹会桥和禹会殿予以印证。至三国时期, 蜀女织锦的故事家喻户晓, 这也是华舍丝绸业的发端。到宋明清, 以山阴第一状元王佐为首, 名人绵绵不绝。尤其是后马、张溇两村, 名人之多, 官位之高, 令人瞠目。众多的名人也造就了名人文化与名人典故, 至今仍在华舍广为流传。为此, 在全街道内进行全面的非遗普查, 既有深厚的历史基础, 更有现实的发展需要。

二、非遗普查组的建立与培训

2008年3月, 街道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委副书记任组长, 党委宣传委员任副组长, 由文化站牵头, 落实具体普查成员, 实施普查。这标志着我们华舍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的正式启动。同时积极组建非遗普查工作小组, 主要成员由各村 (居) 文书以及妇代会主任组成, 另又聘请了一位退休教师帮助开展这次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并在财力上也给予了倾斜。普查前我们对工作组骨干成员进行多途径培训, 如组建培训班, 邀请浙江省文化厅文化处专家授课, 就普查的范围、方法等作了详细讲解。为进一步提高培训班的质量, 县文广局又以电教形式进行培训, 使参加培训人员受益匪浅。另外, 街道分别召开了普查动员培训会议, 落实普查的具体措施, 广泛发动群众提供普查线索, 使广大群众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普查活动之中。

三、非遗普查的走访与普查

成立组织, 培训好人员后, 立即展开了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一方面, 为了提高普查人员的素质, 我们多次邀请县文化发展中心文化遗产普查联络员来指导我们的工作, 使得普查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另一方面, 我们积极争取各村 (居) 委与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配合支持, 下村进工厂, 调查走访了100余人次, 新搜集了8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以及录制了相关光盘。同时根据走访的信息, 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材料, 进一步深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等, 从而提升了我们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的内涵与质量。

在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 我们利用普查走访的有利时机, 对物质文化也同样作了普查登记。根据县文保所对我们华舍有指定点名的物质文化11处。但这只是点名而已, 并没有现成的可参考资料。因此, 我们在点名的基础上, 先走门串户、熟悉地形, 然后进行详细的普查 (实地丈量、采访当地村民, 确认建筑年代、由来等) 。在这之后, 又新挖掘了多处, 并根据挖掘价值的大小, 又向县文保所着重申报了14处。在这繁琐而又细致的新的文化遗产普查过程当中, 我们通过观察、分析遗产实物, 对照与衡量文化遗产普查标准, 走访当地知情人, 从各个方面、角度翻阅、查考、分析、研究可以用来参考的文献资料, 请示领导、请教专家。这次, 能够挖掘、着重申报文化遗产竟然有14处之多。这个结果真是出乎我们意料:华舍, 竟然有如此众多的文化遗产, 可想而知, 华舍在历史上创造过相当的辉煌业绩。其中新挖掘、着重申报的有:华表、锦江桥、古大木桥、荷花桥、少卿牌坊、万春戏台、龙门桥、张川永安老龙、张川庙修缮庙碑、华舍善安龙、小赭禁赌石碑 (两块) 、亭后倪家豪宅以及亭后倪氏宗祠。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少卿牌坊、华表这两处文化遗产底蕴深厚, 分别是清朝康熙年间官至一品的张溇胡昇猷本人的住所以及他的夫人的坟墓建筑物。底蕴如此深厚的文化遗产, 我们都做到底子清、情况明、资料详实、内容正确。

非物质文化, 我们普查了80多项, 有民间文学、民间手工技艺、印染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其中民间手工技艺绍兴铜雕、金银箔铲贴 (刻纸) 、印染技艺、以及绍兴宣卷都是我们华舍具有鲜明特色的普查对象。绍兴铜雕, 我们多次联系绍兴铜雕大师、绍兴县十大民间艺人赵秀林, 他本人也相当热心于地方文化事业, 多次携带着珍贵的资料、图片等等, 亲自前来家乡支持我们的工作。还认真地给我们讲述了铜雕工艺制作流程, 以及世代从事铜雕这一行当的其中甘苦, 表现出他所经历过的深层次的思考。雕刻, 我们走访张溇当地老人王关甫, 一件件作品、照片以及相关报道资料, 还有详实完整的描述, 使我们顺利而全面地记录下“刻纸”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过程。绍兴宣卷, 则以我们街道内沙地王村从事该行业的几位中老年的表演、演唱资料以及其他相关文字资料, 加上参考《绍兴县志》《安昌镇志》而得以完成。印染技艺, 不能不说到我们华舍, “日出华舍万丈绸”。我们走访、联系华舍印染行业前辈傅崇尚同志, 听他娓娓道来华舍印染行业的历史沿革, 以及印染技艺的发展与革新等等。我们充分利用《绍兴县志》, 利用前期文字资料《华舍村志》相关章节, 使印染技艺工序流程表达更加丰富和充实。

四、非遗普查的特色与成果

通过普查, 华舍在历史上创造过相当的辉煌业绩。山阴第一状元王佐, 故里即在华舍张溇。近代还有油画《开国大典》的创作者大画家董希文在华舍张溇, 周恩来的先世即是华舍后马人, 等等。还有华舍至今还流传着一句名谚:“张溇旗杆多, 后马师爷多”, 足以说明华舍人杰地灵, 人才辈出。街道内还有造型别致的后殿廊桥、万春戏台、瓜田庙戏台等等, 均具有鲜明的建筑特色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赶庙会看社戏, 唱宣卷做道场”曾是古代华舍人鲜活的生活写照, 尤其是在明末清初, 华舍丝绸业兴隆, 有“小上海”之称, 从而也享有了“丝绸之府”之称和“日出华舍万丈绸”之誉。正是这些鲜明特色的民间传说、民风民俗构成了这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

五、非遗普查的保护与利用

近一年的积极挖掘、普查, 共搜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10个种类80多项, 涵盖了民间文学、印染技艺、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音乐、民间歌谣、等七大类, 建立了比较完备的非遗资源库。我们知道, 非遗资源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信息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社会效益。随着文化产业建设的发展和非遗宣传力度的加大, 提高了广大群众的非遗保护意识, 它既是群众文化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又是丰富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1. 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

面对非遗保护的现状,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招贤纳才, 设立非遗保护工作专项经费, 已成为迫在眉睫、亟待解决的事宜。第一, 我们对全街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真实、系统登记, 建档和建数据库。第二, 起草对传承人与传承基地的补助办法, 在上报后确定列入区级以上保护名录, 传承人与传承基地各给予多少补助, 解决传承人基本生活费, 激励其更好地弘扬非遗文化。第三, 让非遗走入寻常百姓家, 将采取出书、音像摄录等多种方式拯救非遗, 使相关资料获得保存, 《华舍村志》和《村落文化专辑 (华舍篇) 》两本书的编纂与出版。同时街道文化站将组织非遗保护专题和开设非遗业务培训班, 通过非遗进村 (居) 下企等活动, 将非遗普查成果展示给公众。

2. 联姻企业对非遗进行开发。

在文化的形式、内涵和功能得到尊重的前提下,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 适度的资本化运作和开发利用, 不仅是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必然要求, 也有利于促使人们形成自觉的保护和传承意识。为此, 我们对有经济价值, 可开发利用的非遗项目进行联姻与开发。如在调查中发掘的一些印染技术与一些印染厂进行合作, 共同开发更环保的现代印染技术。又如手工技艺绍兴铜雕已在全国有一定的知名度, 其雕刻精致, 造型美观大方, 已成为走亲访友的贵重礼品。为这些非遗传人建立工作坊, 并帮助联系一些工艺品厂商进行销售。还有对金银箔铲贴、刻纸等非遗项目进行宣传推广。

3. 利用非遗展示推动旅游业。

随着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强, 人文景观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而华舍既有深厚丰富的物质文化, 其古迹众多, 历史厚重, 名人辈出, 又有源远流长和灿烂丰富的非遗项目, 可谓天时地利得天独厚。有鉴于此, 可借助对华舍的古老物质文化——老街的开发推动华舍的非遗的广大与流传。被称为“小上海”的华舍老街现在整体格局保存完好, 可在此基础上进行老街原貌的修复, 还原当时“小上海”的情形。同时在老街中开设相关非遗项目的现场展示与开设相关工作坊, 利用丰富的非物质文化资源, 使老街开发成可供展览、参观旅游的地方, 让非遗的展示成为吸引各方游客的“金字招牌”, 既推动华舍的旅游事业与华舍经济的再次腾飞, 更是保存和发扬了非遗项目的流传与繁荣。

当然, 开发利用不能以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价, 应坚持“保护第一, 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 恰当的开发与利用非遗来促进旅游业发展, 实现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和谐发展。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承历史文化精髓, 启示教育后人的良好素材。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于2008年起在全街道内进行了一次声势较大又较全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取得了较大成果。非遗普查的基础与条件, 非遗普查组的建立与培训, 非遗普查的走访与普查, 非遗普查的特色与成果, 非遗普查的保护与利用:完善非遗保护工作机制、联姻企业对非遗进行开发、利用非遗展示推动旅游业。

遗产展示与利用 篇11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征

1.1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际社会普通称呼, 最早形成的概念是由日本政府提出的“无形文化财产”, 之后, 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入,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也有了新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颁布《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这公约中就明确规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一些传统口头文学, 传统美术、民间音乐舞蹈、曲艺、医药, 传统节庆、礼仪以及传统体育和游艺等均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范围之中。这些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要素之间, 形成了生命环链, 标示着生生不息的深层生命运动和丰富久远的文化蕴涵。

1.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 其本身具有多种特征。首先是生命的活态性, 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 不同的地域风格和文化特点, 造就了非物质文化的活态性特征。其次是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的独特性主要是由民俗基因决定的, 不同的民俗基因下所产生的非物质文化也不尽相同。最后是民间性, 非物质文化并不是由国家统一规定出来的, 而是由不同民族的广大民众自己创造和传承的, 这些民众大多来自于民间, 从而导致了非物质文化具有很强的民间性。

二、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状况的调研分析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加强对其生存状况的调研分析是不容忽视的。本文主要从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状况及其特点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黑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非常丰富, 种类也多种多样, 遍布于省内各个地区。据不完全统计, 黑龙江地区所占有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全国非物质文化资源中占有近40%的比例。目前, 黑龙江省所管辖的14个市都分别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共达近400项。黑龙江省的文化遗产呈现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数量多、分布广、种类全以及价值高等几个方面。由此可见, 加强黑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3.1民间文学类的开发利用

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有很多, 比如说民间传说、故事、史诗以及民间歌谣等。对于这类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 可以从三个模式进行考虑, 首先是通过对民间传说、歌谣的收集与整理, 将其以光盘、图书的形式出版发行, 重视其知识产权;其次是通过改编的方式, 将其改编成文学读物、漫画或电影进行记载, 以此来加深人们对非物质文化的了解;最后是将非物质文化融入到学校教学当中, 促进其教育价值的实现。

3.2表演艺术类的开发利用

表演艺术类的非物质文化主要包括传统音乐、戏剧、舞蹈以及曲艺等。对于这类非物质文化的开发利用, 应该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与旅游文化充分结合起来, 从多个方面出发, 将其充分利用。比如说以某一核心文化为主题, 通过大手笔的创作, 成为旅游景区最吸引人的一种新型旅游产品, 这样不仅能够对非物质文化起到保护作用, 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能够促进我国文化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同时也是历史发展的重要佐证, 是非常宝贵、有着极其高的艺术价值和珍稀的文化资源。所以, 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容忽视的。在未来的时间里, 相关部门要加大对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力度, 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与合理利用, 从而将其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更好地促进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 对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也得到了各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 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的抢救和保护措施, 并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但是在开发和利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黑龙江非物质遗产抢救保护的工作情况为例, 在介绍非物质遗产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黑龙江省非物质遗产抢救保护、开发及利用的实际情况, 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对策, 这样对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和措施得以顺利完成。

关键词:非物质遗产,抢救保护,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陈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贵州民族研究》.2007 (02)

[2]戚永哲.辽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研究[J].《鞍山社会科学》.2012 (02)

上一篇:外腔半导体激光器下一篇: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