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2型糖尿病

2024-10-17

单纯2型糖尿病(精选9篇)

单纯2型糖尿病 篇1

摘要:目的 分析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方面存在的差异。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43例为实验研究对象, 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有102例, 作为观察组;单纯高血压患者有141例, 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情况上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基本临床特征以及CAP、BPP、CPP、IMT、cf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在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更为危急, 前者血管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后者相比更为严重, 而CAP、BPP、CPP、IMT、cf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可以作为高血压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诊断依据。

关键词:高血压,2型糖尿病,血管功能损害,单纯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

高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及饮食模式和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 这一疾病的患者数量呈现急剧增加的趋势, 而2 型糖尿病作为另一个常见的疾病经常与高血压同时发生, 对患者造成更加严重的影响, 增加了患者死亡的概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更为严重的威胁[1,2]。 临床上有很多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资料均表明, 与单纯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害更为严重, 因此早期诊断动脉亚临床病变是非常重要的, 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改善患者的预后[3,4]。 该文选取2013 年11 月—2015 年11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43 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对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在血管功能损害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并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2013 年11 月—2015 年11 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接受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患者243 例为实验研究的对象, 其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有102 例, 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有54 例, 女性有48 例, 年龄最大的有78 岁, 年龄最小的有46 岁, 平均年龄为 (59.3±3.8) 岁;单纯高血压患者有141 例, 作为对照组, 其中其中男性有76 例, 女性有65 例, 年龄最大的有79 岁, 年龄最小的有48 岁, 平均年龄为 (60.8±4.3) 岁, 排除标准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在3 个月内有脑血管事件、 心肌梗死、心功能III级以上、慢性心率衰竭发生的患者;伴有严重肝肾疾病和心律失常的患者;恶性肿瘤患者;精神异常患者以及不愿意接受实验研究的患者, 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以及排除标准等基本情况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仪器和检测方法

该次实验研究中所有患者的检测均有同一个经过严格技术培训和考核的操作者进行和完成, 接受检测的患者需要空腹, 或者是在患者餐后2 h进行检测, 检查前应该禁酒24 h、禁止饮用咖啡、浓茶、禁食吸烟2 h, 患者在接受检查前需要在安静和室温保持在20~24 ℃左右的病房内休息15 min以上, 并调整好心态, 准备检查的开始。

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采用法国Com-Plior SPIV仪参照标准的方法进行测定; 突入管腔的血流异常缺损或局部内膜中层厚度: 采用多普勒仪器进行测定;肱动脉脉压: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测定;肱动脉脉压和中心动脉增强压: 采用中心动脉压监测仪进行测定;BMI、FBG、TG、HDL-C、LDL-C、CHOL、 心率等常规指标:采用常规的方式进行测量, 上述所有测量指标均测定多次, 并取多次测定的均值作为最终表示出来的测定值。

1.3 统计方法

该次实验研究中对出现的所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检验的工具为SPSS 19.0 统计学软件,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的形式表示, 运用独立样本t对组间构成比进行分析, 采用 χ2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观察组有患者102 例, 其BMI、FBG、TG、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分别为 (25.6±3.2) kg/m2、 (6.9±2.0) mmol/L、 (2.5±1.4) mmol/L、 (1.2±0.5) mmol/L、 (3.0±0.9) mmol/L、 (4.8±1.0) mmol/L、 (70.2±11.3) 次/min;对照组有患者141 例, 其BMI、FBG、TG、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分别为 (24.2±3.3) kg/m2、 (5.1 ±0.9) mmol/L、 (1.8 ±1.4) mmol/L、 (1.1 ±0.2) mmol/L、 (2.9±0.8) mmol/L、 (4.9±1.0) mmol/L、 (69.8±11.0) 次/min, 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等基本临床特征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在HDL-C、LDL-C、CHOL、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的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有患者102 例, 对照组有患者141 例, 观察组患者在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而合并2 型糖尿病的患者约占高血压发生总人数的40%, 而目前的临床治疗中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均不理想, 两种疾病共同发病会因为两者的协同作用累及患者的动脉结构, 进而引发一系列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严重地损害了患者的血管功能,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威胁[5,6]。

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从实验研究的基本临床资料以及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的分析可以发现高血压合并2 性糖尿病患者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 而这些指标的上升可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患者的血管能力, 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7,8]。 在实验研究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理论和测定方法对不同的动脉硬化指标进行测定的结果和临床意义是不一致的, 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并不能相互取代, 而该次实验研究依然具有着一定的局限性, 属于横断面研究, 实验的结果需要在前瞻性研究中不断地证实, 因此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还应该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发现, 完善实验的统计和分析[9,10]。

在该次试验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在BMI、FBG、TG基本临床特征以及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等情况上与对照组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在HDLC、LDL-C、CHOL、 心率等基本临床特征上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高血压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相对于单纯性高血压患者来说更为危急, 前者血管功能损害的程度与后者相比更为严重, 而CAP、BPP、CPP、IMT、cf PWV等动脉功能和结构检验指标可以作为高血压临床靶器官损害的重要诊断依据。

参考文献

[1]左君丽, 常桂丽, 葛茜, 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J].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2, 22 (3) :252-253.

[2]邓超蓝.单纯高血压患者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的差异分析[J].中外医疗, 2015, 10 (3) :26-27.

[3]佀社花.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5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8) :59.

[4]裴丽峰, 韩英, 向东贤,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1 (2) :166-168.

[5]俞家贤, 舒艳红, 黄友良.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8 (16) :435-436.

[6]徐笑洋, 杨纯玉, 骆瑜.老年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关系[J].中国医药科学.2012, 2 (6) :18-19.

[7]张添甜, 孙光, 张潇怡, 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4, 43 (4) :308-312.

[8]浦剑虹, 刘健, 李建中, 等.老年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AGT基因多态性和颈动脉超声变化的关系[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2, 32 (5) :681-683, 752.

[9]范学明, 胡华青, 陆琨, 等.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与CAVI及ABI相关性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2, 4 (1) :52-55.

[10]常琼, 高继东, 张惠莉.高海拔地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 (30) :3602-3603.

单纯2型糖尿病 篇2

目前确认有效治疗包括: ① 控制血糖; ② 控制血压; ③ 控制血脂; ④ 使用阿司匹林; ⑤ 定期眼部检测; ⑥ 定期足部检测;

⑦ 加强糖尿病教育,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规范行为,自觉血糖控制。而治疗的其他目标水平为: ① 血压130/80mmHg; ② BMI25 kg/ml

③ 总胆固醇<45 mmol/L; ④ LDLC<2.5 mmol/L; ⑤

HDLC>l.l mmol/L。

总之,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动向可以简要地归纳为一个中心:β细胞保护最重要;2个基本点:① 避免低血糖,避免不良代谢效应;② 及早控制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的治疗对每一位医务工作者来说都承担着很重要的责任,是糖尿病患者迫切又真实的需要。

患了糖尿病如何控制血糖呢

动态双C疗法:

原理:全天动态监测患者血糖24小时波动情况,再用智能系统根据患者血糖情况输注胰岛素,来保持血糖趋向正常状态,院内专家依据所有血糖数值、胰岛素输注量以及患者检查结果来科学制定治疗方案;保持血糖正常,清除高糖毒性,恢复胰岛功能,进入或延长“糖尿病蜜月期”。

1、动态监测血糖峰值:72小时动态监测血糖,绘制出血糖波动峰值图,预防高糖毒、低血糖对人体的损害,精确制定治疗方案。

2、模拟人体胰腺分泌:根据血糖峰值智能补充胰岛素,杜绝血糖偷高以及低血糖等情况发生,安全降糖、平稳控制血糖。

3、激活修复胰岛细胞:根据检测血糖值智能精准输注胰岛素,制定疗法,最快清除高糖毒性,逐渐修复受损的胰岛B细胞,达到患者可减药或停药的效果。以上就是有关“胰岛功能检查有哪些”的详细介绍,胰岛功能检查包括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糖化血红蛋白等,确诊了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好血糖

糖尿病最佳治疗方案,动态双C智能胰腺强化治疗系统的诊疗特点:1)3天血糖达标;2)7天平稳控制血糖;3)14天治疗形成稳定方案;每三个月为治疗方案调整期。

糖尿病的临床用药原则

一、糖尿病的定义

糖尿病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后/或其生物效应降低(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病症。慢性高血糖将导致人体多组织,尤其是眼、肾、神经及心血管的长期损害,功能不全和衰竭。

二、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

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提出修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如(现已编入教课书第五版)。

1、空腹血糖过高(IFG)空腹的定义是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

空腹血浆葡萄糖<6.0mmol/L正常

≥6.0-7.0mmol/L 空腹血糖过高 >7.0为糖尿病(需另一天证实)

(查餐后2小时血糖或作葡萄糖而量试验)

2、糖耐量减低(IGT)

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7.8 正常

≥7.8-11.1mmol/L糖耐量减低

>11.1mmol/L 糖尿病(需另一天再次证实)

3、糖尿病

症状+随机血糖≥11.1mmol/L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随机是指一天中的任意时间

三、2型糖尿病的病因和机制

2型糖尿病是一慢性进行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病,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措施阻止其进展。2型糖尿病基本的主要病因包括两方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但不同的个体存在异质性,大多数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少数患者胰岛B功能缺陷为主伴或不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起病后,胰岛素抵抗常进一步加重,胰岛B细胞功能多呈进行性降低。

四、胰岛素的使用原则(一)基本概念

最理想的胰岛素应用是模拟生理内生胰岛素分泌模式。

1、基础分泌胰岛素:时间:空腹、夜间、三餐餐前

2、餐时分泌胰岛素:(即追加分泌胰岛素),是基础分泌5—10倍是分泌高峰。

3、生理内生胰岛素基础分泌:每小时分泌1-2单位,每天24—48单位。

4、生理内生胰岛素餐时分泌:5-10分钟开始出现峰值,30-60分钟出现高峰,2小时恢复正常。

2型糖尿病的三大特点:

1、第一时相分泌降低或消失(进餐后5-10分钟)。

2、第二时相分泌高峰延迟1-2小时(进餐后30-60分钟)。

3、峰值降低

应用胰岛素基本原则:补充基础分泌胰岛素用中效、长效胰岛素预混胰岛素,主要控制夜间、三餐餐前血糖。

补充餐时分泌胰岛素:用速效胰岛素,主要控制餐后血糖。(二)根据血糖的指标决定降糖方法

1、决定给胰岛素,主要根据空腹血糖情况,餐后血糖只作参考。

2、空腹血糖<9mmol/L,该患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胰岛B细胞缺乏次之,不用胰岛素,口服抗高血糖药,以增敏剂为主,如二甲双胍、文迪雅。

3、空腹血糖> 9mmol/L,< 16mmol/L胰岛B细胞衰退大于胰岛素抵抗,治疗上除用增敏剂外应加用促分泌剂(如磺酰脲类)磺酰脲类降糖药有2种

①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虽然降糖明显,但加速胰岛B细胞衰竭(如优降糖)。②最好用短效磺酰脲类降糖药如:格列美脲缓释片(迪北)

4、空腹血糖>16mmol/L,胰岛停止分泌胰岛素可以用胰岛素替代治疗,用两周后可以撤掉,改用胰岛素增敏剂(休息疗法)。

(三)胰岛素分类

1、作用时间分类(牢记)

①速效(短效)特点:作用快,持续时间短。皮下注射后30分钟起作用,高峰时间2-4小时,持续作用6-8小时。

②中效:皮下注射开始作用:2-3小时,高峰8-12小时,持续18-24小时。③长效:皮下注射,开始作用5-7小时,高峰14-18小时,持续30-36小时。

2、来源分类

动物:牛或猪胰腺中提取。

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它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

(四)餐时生理内生胰岛素和外源注射胰岛素的不同点

1、作用时间

生理内生胰岛素:餐后5-10分钟出现峰值,30-60分即高峰,2小时正常。

外源注射胰岛素:注射30分钟起作用,2-4高峰,持续6-8小时,那么2-4小时容易造成低血糖。

2、生理内生胰岛素与外源胰岛素,作用部位,有效浓度不同。内生胰岛素 肝门静脉浓度最高100% 周围静脉血浓度20% 外源胰岛素 周围静脉血浓度100% 肝门静脉血浓度20%

3、体内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是随体内血糖浓度的波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缺乏这种调节作用,血糖易于波动。

(五)胰岛素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

(六)胰岛素的治疗方法

胰岛素为多肽类,口服后易遭消化酶的破坏。简便——皮下注射,较少肌肉注射。紧急——快速胰岛素静脉输注。

正常人每日分泌胰岛素24—48单位,其中半数为维持基础水平。注意问题 1、2型糖尿病起病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平均仅为正常人的50%左右,以后每5年丧 失50%的速度衰竭(或每年以2-4%的速度衰竭),一般10年后需用胰岛素。2、2型糖尿病使用胰岛素的目的

①休息疗法:解除胰岛素的抑制,保护胰岛B细胞。

②补充疗法:饮食、运动口服药降糖不理想,白天用口服药,睡前用胰岛素。

③替代疗法:2型糖尿病后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只有用胰岛素替代。3、1型糖尿病对胰岛素敏感,应从小剂量开始,很少用到50单位/日 2型糖尿病存在胰岛素抵抗伴分泌不足,用量较大,比1型糖尿病大。

4、目前出现分子胰岛素,诺和悦,模拟餐时生理分泌状态,注射5-10分钟开始作用,1小时后达高峰。

鱼精胰岛素(长效):模拟生理基础分泌,24小时即可一次注射,平稳维持血糖。

5、具体方法 R(速效)N(中效)30R(速效30%,中效70%)50R(速效50%,中效50%)①一天四次疗法:早R 中R 晚R+睡前N(中效)

②一天三次疗法:早R 中R 晚30R或50R 早50R 中R 晚30R ③一天两次疗法:早50R 午口服药 晚30R 2/3量 1/3量

④一天一次疗法:白天用口服降糖药 睡前用N 注意:一般早用50R,晚用30R,睡前用N,30R、50R一般不用于睡前

早饭前用50R——控制上午血糖

晚饭前用30R——控制夜间血糖

6、初使剂量几种方法 ①开始剂量8-12单位 ②0.2单位/kg ③按尿糖加号给药,每(+)4个单位(原始)④公式

(测量血糖量(毫克-100)×0.6×10×公斤体重=体内高出于正常的血糖量(毫克折成克数)1)将现测的血糖数折合成毫克数(毫摩尔×18)2)100为正常血糖数值。

3)×10是为换算成每一升体液内高出正常的数量。4)×0.6是由于全身体液量约为体重的60%。5)2-4克葡萄糖加入1个单位胰岛素

例:(300毫克-100)×0.6×10×60=72克

每日需用胰岛素18-36单位。以后根据血糖检测空腹血糖量调整胰岛素剂量,每次增减2-4单位。

7、每日胰岛素剂量根据次数配备 ①一日两次 早2/3 晚1/3 ②一日三次 早45% 午25% 晚35% ③一日四次 早35% 午20% 晚25% 睡前20%

8、调整剂量

早餐前、夜间空腹血糖高,调整中效胰岛素剂量。餐后血糖高,调整速效胰岛素剂量。使用中效胰岛素1型糖尿病每天必须2次, 2型糖尿病可以1-2次

9、血糖的监测(常规)每天两次 早空腹 餐后2小时 每天四次 早、午、晚餐前+睡前

每天七次 早、午、晚、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患者例外,要根据血糖和病情随时监测。必要时查凌晨1时血糖

(七)胰岛素治疗的不良反应

五、口服抗高血糖和降糖

(一)磺酰脲类降糖药 格列本脲(优降糖)

第二代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

1、降糖比甲苯磺丁脲(D860)强470倍。

2、几乎完全肝脏代谢,50%尿排泄,50%粪便排出,肝肾不全慎用。

3、是非选择性磺酰脲类降糖药,即作用于胰岛B细胞磺酰脲类受体,也作用于心脑血管的磺酰脲类受体,对胰岛素产生抵抗。

4、是长效、强效胰岛B细胞促分泌剂,长期使用加速B细胞衰竭,易诱发心律不齐,心衰急性的脑血管病。

5、可发生严重的致死性低血糖。

格列齐特(达美康):

是第二代口服磺酰脲降糖药

1、除降糖外,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在其他磺酰脲类降糖药物中尚未发现有类似作用,这种抗氧化作用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上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表明,本品伴有血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

2、本品可通过增加TPA与减少纤溶酶源激活物因子的生成而降低血小板粘附和增加纤维血白溶解活性,从而显示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特殊治疗作用。

3、主要应用于肥胖型、老年性糖尿病及伴有的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

格列吡嗪(美吡达):

第二代短效磺酰脲类B细胞促分泌剂

在促分泌同时还可增加胰岛素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主要从肝代谢,从尿中排出。

格列吡嗪拉释片(瑞怡宁)

1、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降低肝糖生物。

2、长期给药空腹胰岛素水平无显著增加,不易造成低血糖。

格列奎酮(糖适平)

是一种新的B细胞促分泌剂,最大特点,几乎全部在肝脏代谢、由粪便排出,不从肾脏排出,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老年糖尿病。

瑞格列奈片(诺和龙)

新型的短效口服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瑞格列奈刺激胰腺释放胰岛素,使血糖水平快速降低。

1、属非磺酰脲类促胰岛素分泌降糖药。

2、此作用依赖于胰岛素中有功能的B细胞。B细胞衰竭不能用。

3、瑞格列奈片与二甲双胍,二者并用时对控制血糖比各自单独使用时更能达到协同作用。

4、本品不是餐前30分钟服,而是在主餐前服用(即餐前服用)。

5、尽管由胆汁排出,但肾功能不全慎用。

临床如何选择磺酰脲类药物:

1、磺酰脲药物对1型糖尿病患者无效。

2、格列美脲(迪北)作用时间与格列本脲(优降糖)相当,但极少产生低血糖,还能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其他磺酰脲失 效者,用此药可能有效。

3、第二代磺酰脲类药物虽然很多,降糖强度不同,但经调整各种药物的剂量后,每片药的降糖效果基本相当,降糖的净效相似。

4、由于作用时间的差异,长效制剂如格列本脲(优降糖)对降低空腹血糖效果较短效的好,而格列比嗪等短效药使餐后胰岛释放增加,餐后血糖下降较明显。

5、使用方法从小剂量开始,于餐前半小时服用。

6、超过最大推荐剂量也不会取得进一步的降糖效果,应该改用其他方法。

7、一般不应将两种磺酰脲类药物同时应用。

8、年令大,肝肾受损,易有低血糖倾向,避免选用长效磺酰脲类降糖药,美吡达,糖适平较合适,低血糖危险性小。

9、有轻、中度肾功能损害的用格列喹酮(糖适平)较安全,因其主要从肝胆排泄。

(二)双胍类降糖药

目前临床应用该类药物主要是二甲双胍(MF)

1、主要通过抑制的糖异生,降低肝糖输出,促进骨骼肌,脂肪等组织摄取利用葡萄糖,促进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并能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

2、双胍类药物最主要的副作用是乳酸中毒和肾毒性,对于老年人和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

3、一般有恶心、食欲不振、腹胀、腹泄等胃肠道反应。

4、初用本药从小剂量开始,餐中或餐后服药,可减轻胃肠道反应。

(三)阿卡波糖(拜糖平)

1、本品是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可抑制消化道中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延缓碳水化合物日消化和吸收,因此能降低进食后血中葡萄糖浓度。

2、本品单用或与其他降糖药,磺脲类或双胍类联合用能有效控制餐后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从而大大增加全面控制糖尿病的可能性。

3、因阿卡波糖的作用影响了糖类在小肠内分解及吸收。停留时间延长,肠道细菌酵解产气较多,引起肠道多气,腹胀、腹痛、腹泄等,个别患者出现低血糖。

(四)胰岛素增敏剂

1、罗格列酮片(文迪雅)

本品属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通过提高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而有效地控制血糖,保护B细胞。本品不可替代原抗糖尿病药物,则需在其基础上联合应用。

①本品仅在胰岛素存在的条件下,才可发挥作用,故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的中毒者。②与磺脲类药物合用时,本品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如患者出现低血糖,需减少磺脲类药物用量。③与二甲双胍合用时,本品起始用量为4毫克/日,每日一次,每次一片,在合并用药期间不会发生因低血糖而需调整二甲双胍用量的情况。④肾损害者单用本品勿需调整剂量,可禁用二甲双胍或不与二甲双胍合用。

副作用:①有肝损害慎用②水钠潴留会增加心脏负责,对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

2、双胍类(二甲双胍、格华止)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有降压作用,尚有降血糖、改善糖耐量和胰岛素酶感性作用,在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中,观察到卡托普利能降低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机制可能是通过扩张管,增加骨骼肌的血流量,从而提高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由于对胰岛素的增敏作用较弱,目前仍主要作用于血管病变、肾脏病变和糖尿病微量蛋白尿。

4、降 脂 药

近年来人们发现,一些降脂药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如烟酸。烟酸肌醇脂及非诺贝特等。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影响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代谢实现的,降脂药能拮抗糖原异生。胰岛素抵抗,改善糖尿病患者糖代谢。临床将降脂药与降糖药合用,尤其适用于有高血脂的糖尿病患者。能防止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提高降糖药的疗效。

5、口服降糖药的具体服法

①磺酰脲类降糖药餐前30分钟服。②阿卡波糖(拜糖平),瑞格列奈(诺和龙),罗格列酮(文迪雅),主餐前服用(第一口饭)③双胍类降糖药,餐中或餐后服用,一定牢记。

六、需要明确的问题

1、怎样做葡萄糖耐量试验

①标准:空腹血糖6.0-7.0mmol/L(有的标准为5.6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11.1mmol/L ②方法:必须抽静脉血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 抽空腹血糖→服75克葡萄粉溶水,从第一口计算时间(5分钟内喝完),30′60′120′180′分别抽静脉血,检测血糖。

2、空腹高血糖≥6.0-7.0mmol/L,一定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甚至应该做葡萄糖耐量试验,以便及时发现葡萄糖耐量减低(IGT)。目前主张空腹血糖≥5.6mmol/L就做糖耐量,因为IGT是正常糖代谢发展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如果这个时期及时,有效干预,有可能预防或逆转发展为糖尿病,否则将有1/3左右不可避免的进入2型糖尿病阶段。

3、注射混和胰岛素时(速效+中效或速效+长效),必须先抽短效,后抽长效,然后中轻轻混匀。

4、预混胰岛素30R、50R静置后分为两层,皮下射前必须轻轻摇匀,但不要用力,以免产生气泡。

5、预混胰岛素,每日只能用一次或两次,不能用三次。

6、中效、长效、预混胰岛素,只能皮下、肌肉注射,不能静脉输注。

7、抗凝剂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口服易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99.4%,与磺脲类降糖药同用(由于磺脲类降糖药同血浆蛋白结合中率较高,可置换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双香豆素)。从而使抗血作用增强,另外双香豆素,有抑制药物代谢作用,从而加强磺脲类的降糖作用,故避免同时使用或减少剂量。

8、磺脲类药物可增加乙醇的毒性,治疗期间宜戒酒。

9、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应用,餐前、餐时、餐后都要明确和患者具体交待清楚,否则用错后果不是无效,就是造成低血糖。

10、一般不应将两种磺脲类降糖药物同时应用。

11、早晨空腹血糖高有三种情况需要鉴别

①夜间胰岛素作用不足,查凌晨1点血糖高。

②“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仅黎明一段短时间出现高血糖,凌晨一点血糖正常。

③“苏木现象”在黎明前曾有低血糖,但症状轻,时间短,继而发生低血糖后反应性高血糖。

鉴别方法,用血糖仪检测0、2、4、6、8血糖,主要零点血糖(高:胰岛素用量不足;正常:黎明现象;低:苏木现象)。

12、低血糖处理方法

症状:心慌、出冷汗,面色苍白,饥饿,行为异常,甚至昏迷。清醒者—服糖水,含糖吃水果、饼干等 昏迷者—静注50%葡萄糖

特别注意,用长效胰岛素或长效磺脲类药物引起低血糖延迟效应,可需长时间葡萄糖治疗,清醒后需监测血糖24-48小时。

13、胰岛素保存环境应在4℃—10℃,开瓶后一个月内用完。

14、什么叫葡萄糖毒性:由于B细胞功能下降等因素,导致高血糖反过来作用于B细胞,导致B细胞功能进一步下降,如此产生恶性循环,使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这就是所谓的葡萄毒性。

15、什么叫脂毒性:所谓脂毒性即脂肪异常沉积于非脂肪组织内,造成所沉积的组织功能障碍。

16、什么叫“早时相”:现在有个新的理念叫“早时相”胰岛素促分泌剂的应用,早时相也叫“第一时相”,快“分泌时相”,是进餐后的5-10分钟。“第二时相”也叫“慢分泌时相”,是进餐后30-60分钟。

17、静滴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前应注意问题:速效胰岛素静注,多应用在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在停用静滴胰岛素改用皮下注射前,必须先皮下注射一次胰岛素。

七、2型糖尿病的治疗新理念(一)2型糖尿病的合理治疗 1.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大多数2型糖病患者的病因,目前对原发性胰岛素抵抗尚缺乏有效措施,但可针对上述继发性胰岛素抵抗原因进行干预:合理饮食计划和运动控制体重,是减轻胰岛素抵抗的基础;理想控制血糖;合理使用抗高血糖药物或降血糖药;纠正脂代谢紊乱;合理选择降脂及降血压药物等。改善或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

2型糖尿病是一进行性疾病,目前常规治疗难以防止B细胞的功能衰退,但临床在处理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可采取以下措施尽力延缓或避免胰岛B细胞功能的过快过早衰竭:长期理想控制血糖;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胰岛素促分泌剂,尤其是强效刺激剂如优降糖,重新定义“口服降血糖药物继发失效:合理应用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减轻“脂毒性”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TZD):如罗格列酮即文迪雅):强调:早期时相胰岛素促分泌剂的应用;早期联合应用口服降血糖药物;早期联合或换用胰岛素治疗。(二)2型糖尿病理性化治疗措施.合理选择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目前临床从其临床应用的角度考虑可简单地分为:①抗高血糖药物:主要包括TZD、双胍类和α糖苷酶抑制剂,其特点是可降低高血糖,单独一般使用不导致低血糖,对血糖正常者无明显降血糖作用,首选用于轻中度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也可与降血糖药物联合治疗1型或2型糖尿病。②降血糖药物:主要包括胰岛素分泌剂(磺酰脲类、苯甲酸衍生物—诺和龙和氨基酸衍生物—迪北)和胰岛素,其特点是降低高血糖,但也可导致低血糖,对血糖正常者也有降低作用,首选用于轻中度肥胖2型糖尿病,也可与抗高血糖药物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③中药:许多中药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一般单纯中药制剂不会导致低血糖,可作为轻型糖尿病和一些糖尿病的辅助治疗,但一些中成药制剂(如消渴丸)中伍用了西药降血糖药物如优降糖,也可导致低糖,应注意。

目前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种类较多,但尚无一种药物完全符合理想口服抗糖尿病药物的标准: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B细胞功能;持久良好的血糖控制;减少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可灵活用于单一治疗或联合治疗;延缓或逆转疾病的进程;良好的安全性和依从;价格适中。中短期临床研究显示:相对而言,TZD(文迪雅)比较符合上述要求,但尚需长期大样本的临床研究予以评价。

2.避免长期大剂量应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尤其是强效刺激剂如优降糖,以减少药物对β细胞的过度刺激。对既往应用口服磺酰脲类药物剂量达最大剂量的1/2或2/3以上(如优降糖达4#/d,此时其降血糖作用已达最大剂量的75%—80%),持续时间1-2个月,空腹血糖>8mmol/L,餐后血糖>10mmol/L,HbA1c>8%,同时排除干扰因素如运动不足、饮食控制不良、应激和药物等情况时,应及早联合其他作 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或糖苷酶抑制剂或胰岛素。有学者建议,在选用磺酰脲类药物治疗2型糠现过程,应提倡早期联合其他类作用机制不同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以发挥不同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减少因各自药物剂量达大可能导致的副作用。(目前提倡小剂量联合应用)

3.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剂的应用

早时相胰岛素分泌对体内葡萄糖代谢十分必需,它有利于肝脏的正常胰岛素化,可降低肝糖输出,抑制脂肪分解,2型糖尿病的早期胰岛素分泌缺陷可导致餐后高血糖和高胰岛素血症,加速胰岛B细胞的衰竭。早期胰岛素分泌剂具有“快进快出”的优点,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早时相胰岛素分泌,较好地降低餐时和餐后血糖水平,同地避免了药物对胰岛β细胞持续过度刺激,对胰岛β细胞有相对较好的保护作用。这类药物主要有苯甲酸衍生物—瑞格列奈(诺和龙和孚来迪)、氨基酸衍生物—那格列奈和第三代磺酰脲类药物—格列美脲(迪北)等,注射剂有诺和悦,应用时餐前10-15分钟注射。.根据血糖水平的不同决定初诊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

临床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起病时其胰岛B细胞功能平均仅为正常人的50%左右,空腹血糖越高,胰岛B细胞功能越差,空腹血糖是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简单而实用的指标。故目前不少学者建议参考空腹血糖或HbA1c(糖化血红蛋白)来决定2型糖尿病的治疗策略,尤其建议对空腹血糖大于16.7% 或HbA1c大于10%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规给予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使较短时间内消除“高血糖的毒性”,从而不同程度改善胰岛素抵抗或恢复胰岛B细胞功能,然后再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停用胰岛素,可使患者对口服抗糖尿病药物恢复更好的反应性,甚至获得非药物治疗的有效性。早期联合或替代胰岛素治疗

单纯2型糖尿病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4年1月至2010年5月于安化县人民医院确诊的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 (CDM组) 为观察组, 确诊主要经冠状动脉造影 (CAG) 。其中, 男性患者65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 (64.75±4.3) 岁, 另外对照组随机选择单纯冠心病 (CHD) 100例, 其中男性患者65例, 女性患者35例, 年龄 (62.35±3.66) 岁。

1.2 诊断指标

经查证, 所选200例患者均患有冠心病。按照当前国际上所普遍利用的直径法, 将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划分为6级评分。依照CAG分析, CHD诊断至少存在一支心包脏层下血管狭窄>50%;冠状动脉病变范围依照右冠状动脉 (RCA) 受累、回旋支 (LCX) 、前降支 (LAD) 和左冠状动脉主干 (LM) 情况划分双支病变、单支病变、左主干病变。边缘支 (锐圆支和钝圆支等) 、对角支血管病变有赖于主支血管病变统计情况。如对角支和LAD都存在狭窄, 则属于单支病变;多于两支血管的病变属于多支血管病变[1]。

除上述指标外, 如下指标也在检测范围之内:舒张压、收缩压、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

1.3 统计学检验

为筛选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因素, 采用SPSS13.0的多元回归分析, 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临床和生化特征对比

见表1, 相对CHD组, CMD组TG、FGP水平显著较高 (P<0.05) , HDL-C水平显著较低 (P<0.05) 。

注:与CHD组比较, *表示P<0.05

2.2 冠状动脉病变对比

如表2所示, 相对于CHD组, CDM组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累计血管病变率显著高于 (P<0.05) , 其中LAD为病变最多的血管, 其次为RCA、LCX。两组的双支病变、单支病变及LMT病变无显著差异 (P>0.05) 。

注:与CHD组比较, *表示P<0.05

2.3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分析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为因变量, 以BS、TC、TG、LDL-C、HDL-C为自变量, 做多元逐步回归研究, 结果证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BS、LDL-C、TG呈正相关, 与HDL-C呈负相关。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3 讨论

此组研究证实, 相对于CHD组, CDM组患者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发生率较高, 双病变、单支病变发生率较低。其中, 累计病变血管比例、冠状动脉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LCX狭窄指数、总狭窄指数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且CDM组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对照组严重。基于2型糖尿病患者汇集了多种可能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所以此类患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指征往往表现较为严重[2]。

本研究发现, 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多呈现非典型临床特征, 体现在心悸、颈痛、喉咙痛、右肩痛、上腹痛等, 且部分患者未表现出明显的症状, 此现象可能与糖尿病的交感性心脏去神经化、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发现CHD组合并血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 此现象可能与糖尿病患者高胰岛素 (IR) 血症相关。高血压与IR有密切的因果关系, 同时IR经过增加脂肪酶活性、脂肪组织激素敏感性而增加自由脂肪酸的释放量, 进一步导致一系列特征性脂代谢紊乱, 而上述均为导致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所以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比率较高[3]。

此外, CHD组发生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概率较高。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发生心肌梗死的原因与糖尿病本身所导致的冠状动脉病变、糖脂代谢紊乱相关。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者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更高, 另外, 除了与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相关, 其机制还与糖尿病心肌微血管代谢障碍有密切关系。糖尿病患者的代谢障碍往往会致使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细胞坏死以及弥漫性心肌纤维化, 最终导致心室收缩弱化。

综上所述, 2型糖尿病所导致的多种代谢紊乱是引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其中LDL-C、TG、血糖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 LDL-C和FBG升高与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有密切关系[4]。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广泛, 且具有严重的血管狭窄。因此, 在良好控制患者血糖的同时进行积极的调脂治疗, 有助于减少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唐秀华, 徐迪世, 王海莲.中老年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临床特点[J].临床荟萃, 2004, 19 (14) :814-816.

[2]沈小梅, 扬丽峰, 张巨艳.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冠状动脉造影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4, 2 (7) :377-378.

[3]综成斌.血脂异常的药物治疗现状[J].中国医刊, 2001, 36 (12) :706-709.

ATP敏感性钾通道与2型糖尿病 篇4

ATP敏感性钾通道与2型糖尿病

ATP敏感性钾通道(KATP)是调节葡萄糖代谢平衡的关键因子.KATP通道的遗传变异可改变β-细胞电活性、葡萄糖代谢平衡,增加2型糖尿病易感性,因此,编码该通道的基因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易感标记.Kir6.2的E23K多态性在高加索人群中与2型糖尿病易感性增加和肥胖相关.E23K多态性在高加索人群中较常见,提示其可能具有进化优势.

作 者:程孟荣 黄青阳 CHENG Meng-Rong HUANG Qing-Yang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9 刊 名:生理科学进展  ISTIC PKU英文刊名:PROGRESS IN PHYSIOLOGICAL SCIENCES 年,卷(期): 37(2) 分类号:Q71 关键词:KATP通道   2型糖尿病   E23K多态性  

单纯2型糖尿病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该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中, 抽样选取50例单纯高血压患者作为EH组, 再选取5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EH+DM组。纳入标准: (1) 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指南[1]、1985年WHO与1997年ADA制定的DM标准[2,3]; (2) 患者自主意识清晰, 可配合研究的进行; (3) 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 (2) 猝发心血管事件患者; (3) 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4) 恶性肿瘤患者; (5) 精神异常者; (6) 不同意接受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由该院同一专业医师对两组患者进行血管功能损害程度的测定: (1) 受测者术前1 d禁酒、术前2 h空腹且禁茶、吸烟及咖啡; (2) 术前15 min, 受测者应在等待室调整好心态, 准备测试的开始; (3) 采用Com-Plior SPⅣ仪测定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 (sf PWV) ; (4) 采用彩色多普勒仪器测定突入管腔的血流异常缺损或局部内膜中层厚度 (IMT) [4]; (5) 采用电子血压计测定肱动脉脉压 (BPP) ; (6) 采用中心动脉压检测仪测定中心动脉脉压 (CPP) 和中心动脉增强压 (CAP) [5]; (7) 其他常规指标按照常规方式进行测量即可, 如空腹血糖 (FBG) 、三酰甘油 (TG) 、总胆固醇 (CHOL) 等等; (8) 所有测量指标, 均测定多次取其均值予以表示。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计数资料采用n (%) 表示, 分别采用t或χ2检验来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临床特征

两组患者在男女性别、吸烟人数、服用ACEI人数及LDL-C、HDL-C、CHOL、心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但EH+DM组患者平均年龄偏大、BMI偏重、高血压平均病程偏长、FBG和TG水平偏高, 与E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2.2 血管功能损害差异性

EH+DM组在cf PWV、IMT、BPP、CPP、CAP等动脉功能及结构检测指标方面, 均高于EH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 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不断升高, 据相关部门统计已突破3.3亿, 已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 且合并2型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将近四成, 但就目前医学技术而言, 不管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 还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其效果都不尽人意。而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升高的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是一种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内分泌疾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损害, 主要是由于二者之间的协同效应而累及患者动脉结构和功能障碍所引发的一系列心血管病症。相对单纯高血压患者来说,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功能损害程度更为严重[6]。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多有吸烟习惯, 年龄普遍高于单纯高血压患者3岁左右, 并且体重指数更大、高血压病程更长、FBG和TG水平更高 (P<0.05) , 这些都是导致老年患者心血管发生的危险因素。众所周知, 动脉硬化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 老年患者平时要注意饮食, 加强锻炼, 控制体重, 戒烟戒酒, 保持愉悦的生活态度, 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才能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提高自身免疫力。

由表3可知:EH+DM组的cf PWV指标为 (13.7±3.6) m/s, 明显高于EH组 (12.2±2.5) m/s,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而IMT指标为 (0.80±0.17) mm, 也明显高于EH组 (0.73±0.18) mm,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5) 。而左某[7]、俞某[8]等人研究显示: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 cf PWV及IMT均明显升高。这与该研究具有一定的一致性。cf PWV一直以来都是评价检测主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不论是高血压患者或合并2型糖尿病及其他器官疾病的患者, 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可能与cf P-WV指标的升高息息相关。而IMT增厚更是一种非侵害性的早期动脉壁改变的标志, 一旦IMT增厚1 mm及以上, 就有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更为关键的是IMT增厚在临床上往往先于斑块的形成, 并且在评价药物疗效时IMT敏感度也较高, 因而获得患者病情进展信息将会更早、更快、更准确[9,10]。从BPP、CPP、CAP指标分析发现:EH+DM组是高于EH组的 (P<0.05) , 但并不十分明显, 或许还需前瞻性研究进一步证实, 但仍可以将其作为反映整个动脉系统总体弹性的依据指标之一。总之, 这些指标的上升, 均可带来严重的后果, 直接或间接影响患者血管功能, 从而提高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因此, 该研究认为:高血压患者合并2型糖尿病时, cf PWV和IMT指标显著上升, 是动脉硬化的临床关键指标之一;而BPP、CPP、CAP等其它指标在判定评价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时, 可作为临床辅助指标之一。当然, 由于该研究是在一段特定时间对一定数量患者, 以个案特征、病情及康复进行分析, 属于一种横断面研究, 所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如高血压患者合并多种未知心血管危险因素等, 或可降低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检测敏感度的对比性等等。均有待前瞻性研究予以证实。

综上所述,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明显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 其损伤差异主要表现为cf PWV、IMT、BPP、CPP、CAP等指标的升高。由此可见, 以cf PWV、IMT指标为主、其它指标为辅而应用于临床, 可作为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替代终点, 其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期待日后, 这些指标可以在各大疾病中大放异彩, 为病人的诊治提供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Martin I.Implementation of WHO/ISH Guidelines:role and activities of WHO[J].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1999, 21 (5/6) :659-669.

[2]Ichard JL, Sultan A, Daures JP, et al.Diagn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ntermediate glucose abnormalities in obese patients based on ADA (1997) and WHO (1985) criteria[J].Diabetic medicine, 2002, 19 (4) :292-299.

[3]王凌玲, 雷梦觉, 龚爱斌, 等.MMp-9、hs CRP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肱动脉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08, 5 (2) :39-40.

[4]曹芳英.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多种相关疾病患者血尿酸水平及平均动态脉压分析[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 2013.

[5]佀社花.老年人高血压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50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14 (28) :59.

[6]张霞, 于德民, 言红健, 等.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检测血清脂联素、TNF-α、hs-CRP与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意义[J].天津医药, 2009, 37 (2) :91-93.

[7]左君丽, 常桂丽, 葛茜, 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功能损害重于单纯高血压患者[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 22 (3) :252-257.

[8]俞家贤, 舒艳红, 黄友良, 等.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脉压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影响的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0, 8 (16) :145-147.

[9]裴丽峰, 韩英, 向东贤, 等.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1 (2) :166-168.

[10]高明杰, 华扬, 贾凌云等.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单纯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差异性的研究分析[C].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2012:397-398.

单纯2型糖尿病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2003年6月~2011年6月间收纳的单纯性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4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8例,年龄(36.5±16.3)岁超重病史5~30年,平均13年。患者的一般情况可参见表1。

1.2 纳入标准

连续5年以上稳定或稳定增加的体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30 kg/m2;60岁>年龄>16岁;没有酒精或药物依赖性经内科治疗1年以上疗效不佳或不能耐受保守治疗。

1.3 手术方法

经肝胃韧带透明膜部无血管区切开,利用“金手指”经此切口进入胃小弯后壁,在胃后向贲门切迹方向分离,从贲门左缘穿出,建立“胃后隧道”,将胃束带导入腹腔后,在“金手指”引导下经“胃后隧道”环绕贲门下近端胃后对扣锁定,在胃前壁束带上下作浆肌层缝合固定,束带导管引出腹腔后与注水泵连接,后者固定于腹外斜肌腱膜表面。注水泵与束带内的环形水囊相通,可调节束带出口直径[3]。

注:与空腹比,*P<0.05.

1.4 检测指标

术前采集基础数据:身高、体重、腰围、臀围、BMI、WHR(腰臀比)、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HbA1c)、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餐后2h血糖/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等指标。

1.5 随访时限

术后第1年5次:术后1周、1月、3月、6月、12月(半年复查1次胃镜);术后第2年2次:1年半、2年(第2年开始每年复查1次胃镜);术后第3年开始每年1次。

1.6 T2DM疗效评估标准

(1)临床完全缓解:患者术后停用降糖药物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正常。(2)临床部分缓解:患者术后降糖药物减量后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控制在正常水平;或术后在降糖药物减量的情况下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高于正常但较术前下降。(3)无效:患者术后降糖药物、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与术前无明显变化。

1.7 数据统计

将所有数据输入SPSS13.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表示,各时间点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7例单纯性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前一般情况

受试患者的体重、BMI、腰围、臀围、Hb A1c、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TG、TC、LDL-C均超出正常水平,餐后2h的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均明显升高(P<0.05)。可参见表1、2。

2.2 减重和降糖疗效

手术后1周内即开始出现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的下降,术后2年内体重降低速度较高,术后2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稳定,其中额外体重减轻、腰围、臀围在2年内降低速度较快,平均额外体重减轻2年达56.4%,平均体重指数由41.6 kg/m2降低至28.7 kg/m2,减少术前的31.0%。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术后1年大部分病例恢复正常,2年基本恢复正常。可参见表4。

2.3 总体疗效和合并症

手术后47例患者术后24例(51.1%)完全缓解,6例(12.7%)部分缓解,17例(36.2%)无效。合并症如脂肪肝、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关节退行性变等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且缓解情况均与减重效果呈正相关关系。其中45例脂肪肝患者术后随访腹部彩超,30例未发现脂肪肝征象,3例较前改善;24例高脂血症患者15例降至正常水平,2例较术前改善;14例高血压病患者中6例血压降至正常水平,31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15例缓解,2例较前改善;6例关节退行性变患者术后2例疼痛缓解,2例疼痛减轻。

2.4 并发症及再手术情况

47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2例绑带移位或嵌入胃壁,经过再次手术,去除绑带,缝合胃壁,患者顺利康复;2例戳孔切口液化,通过换药后缓解;1例胃小囊扩张,抽掉泵中的水后缓解;1例反流性食管炎,通过饮食指导和对症内科治疗后缓解。随访发现严格遵医嘱饮食并定期随访复查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再手术者均为未遵医嘱定期随访或复查胃镜者。

3 讨论

可调节胃束带术由美国的Kuzmak医师1983年设计提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1993年经腹腔镜置入的改良型于问世。比利时的外科医师Belachew进行了临床试验,并称之为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原理是利用可控制的束带使胃近端形成一个小囊,并通过小的束带出口(直径约12 mm)排出食物,以减少进食量和降低食物进入下游胃肠道的速度,从而达到减肥和治疗合并症的目的[4]。与其他减肥手术比,LAGB操作简单、微创,在不改变胃肠道结构,不影响胃肠道对营养素的吸收,不会造成术后腹泻及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可调节胃束带流出道的大小,安全有效并可逆还原。2001年,LAGB被FDA正式批准应用于临床,目前全世界已有几十万肥胖患者接受了LAGB[5]。

3.1 LAGB对于肥胖症合并T2DM的近期和远期效果国内外均有报道

季新荣[6]等人对17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实施LAGB术后6个月平均额外体重减轻25%,体重指数降低3.7个单位;Zitsman JL[7]等人对100个青少年行LAGB,6个月体重指数降低4.4个单位。本课题术后观察6个月,体重指数减少5.8个单位,略高于上述报道,可能与本课题纳入例数较少有关。Peker Y[8]等人考察16例肥胖症合并T2DM进行LAGB6个月平均额外体重减轻32.3%,与本课题结果相当。可见手术早期减少胃容积术式可明显减少进食量减慢消化道排空速度,减少营养物质吸收,明显降低体重改善病态肥胖。即T2DM患者的早期缓解依赖于体重的下降。一项葡萄牙持续9年的追踪,发现14例患者接受[9]LAGB长期观察无明显的并发症出现,而且患者可长期保持标准的体重指数。Muller HL[10]等人肯定了LAGB的长期效果。季新荣考察术后2年平均额外体重减轻62.1%,Hamza N[11]2年平均额外体重减轻59.4%。本课题术后2年平均体重减少56.4%,介于文献报道之间。2年后体重指数、额外体重减轻、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相对平缓,但仍然有下降趋势,提示手术治疗的长期机制包含了体重下降和其他因素参与[12]。术后24例(51.1%)完全缓解,与Hamza N的缓解率相当;根据病患血糖水平大部分病患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少降糖药物服用量,7例(14.9%,7/47)病患各项指标正常,目前已停止服降糖药。

3.2 合并症、术后并发症或不良反应

本课题的47例病患中,有脂肪肝、高脂血等并发症即平均每例病患至少有两种以上的合并症,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缓解,且缓解情况均与减重效果呈正相关关系。与Hady HR[13]等人的结果一致。本课题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8%(6/47),略低于Zuegel NP[14]的术后30天的近期并发率14.3%,且本课题的再手术患者发生率为4.3%(2/47)也远低于Zuegel NP和Schouten R[15]的的再手术率分别为25%和30%。近8年的随访中,未发现与手术有关的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摘要:目的:考察并分析单纯性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可调节胃绑带捆扎术后效果。方法:收集自2003年6月2011年6月间于我院行腹腔镜下胃绑带捆扎术(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LAGB)的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47例。结果:受试患者的术前体征指标和血常规指标均超出正常水平,餐后2h的血液学指标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余指标均升高(P<0.05)。手术后1周内即开始出现额外体重减轻、体重指数、腰围、臀围的下降,术后2年内体重降低速度较高,术后2年各项指标基本达到稳定,其中额外体重减轻、体重指数、腰围、臀围在2年内降低速度较快,平均额外体重减轻2年达56.4%,平均体重指数由41.6kg/m2降低至28.7kg/m2。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术后1年大部分病例恢复正常,2年基本恢复正常。术后合并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治愈。结论:肥胖症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行LAGB后2型糖尿病患者的早期缓解依赖于体重的下降,晚期缓解可能涉及更多因素,LAGB是一种安全、尚有效的手术方式。

单纯2型糖尿病 篇7

关键词:化瘀复明汤,糖尿病视网膜,临床研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血管并发症, 若得不到有效及时的治疗, 极易使患者致盲。近年来, 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早期诊断及尽早治疗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常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进行治疗, 效果欠佳[1]。有研究表明, 中医辨证治疗可以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效果良好[2]。本院就自拟中药“化瘀复明汤”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进行了本次试验,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9月-2016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血管造影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且符合中医辨证标准 (气阴两虚, 郁热夹瘀型) 。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试行) 》气阴两虚、郁热夹瘀证。整个研究均在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签署下完成。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 研究组40例, 其中男21例, 女19例, 年龄43~78岁, 病程4~14年;对照组40例, 其中男20例, 女20例, 年龄42~76岁, 病程5~13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格列齐特片 (国药准字H44024979, 广东华南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进行治疗, 以控制血糖。对照组患者给予羟苯磺酸钙胶囊进行治疗, 具体措施为:羟苯磺酸钙胶囊 (国药准字H20010481, 贵州天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 500 mg/次, 2次/d。研究组患者给予化瘀复明汤治疗, 中药方剂及用量为:黄芪15 g, 生地15 g, 女贞子15 g, 枸杞子15 g, 葛根15 g, 山药15 g, 丹参15 g、川芎15 g、水蛭6 g, 三七粉3 g (冲) , 菊花6 g, 木贼花6 g。每天1剂。将上述中药与水1∶4容积浸泡半小时后, 开水煎服, 1剂/d, 2次/d。用药过程中患者需配合糖尿病健康教育、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

1.3 评价标准

1.3.1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根据患者的乏力倦怠, 腰膝酸软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分级, 将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 根据患者视物昏花、眼睛干涩等症状, 将无、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为0、1、2、3分, 其中患者舌脉只用于综合分析。痊愈是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积分减少约90%, 显效是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 积分减少约70%, 有效是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积分减少约30%, 无效是指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无改善, 且积分减少约30%。总有效=痊愈+显效+有效。

1.3.2 视力及眼底改变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是指花在患者视力进步多于4行, 或者视力在1.0以上;眼底改变显示视网膜微血管瘤数、渗出量明显改善;患者的出血、微血管瘤、渗出中有两项恢复正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患者的视网膜循环时间显著减小、黄斑水肿明显减弱、血管渗漏明显改善。有效主要是指患者视力进步多于2行;患者的眼底微血管瘤数、渗出量、眼底出血量有所减少;患者的出血、微血管瘤、渗出改变中有一项指标恢复正常;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显示视网膜平均循环时间有所减小、黄斑水肿程度有所减弱、血管渗漏有所改善。无效主要是指各项指标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者加重。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字2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疗效的比较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中医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2.5%, 对照组为75.0%, 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1298, P=0.332) , 见表2。

2.2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视力及视底检查情况的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程度、微血管病变程度、视网膜总循环、视力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程度、微血管病变程度、视网膜总循环、视力情况均有所改善,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3 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指标均基本相符, 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 研究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2.4 两组患者视力及眼底临床疗效的比较

研究组患者视力及眼底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2.0691, P=0.0385) , 见表5。

2.5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胃肠道反应, 其中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呕吐, 占2.5%, 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 1例呕吐, 1例腹泻, 占5.0%,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其发病过程较为复杂。其形成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激素及细胞代谢较为异常, 引起眼神经、组织及微血管的循环紊乱, 最终导致眼视力功能损坏, 眼部缺少营养[5,6,7]。临床上常表现为微动脉瘤、出血斑点、黄斑水肿、棉绒斑等症状。近年来, 其发病率较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8]。临床上常采用羟苯磺酸钙胶囊进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羟苯磺酸钙胶囊作为毛细血管保护剂, 可以通过调节毛细血管壁的各项生理功能, 使其渗透性增加, 减少其阻力, 同时还可以降低其血浆黏液浓度, 降低了血小板的聚集性, 预防了血栓的形成[9,10,11]。本次试验数据显示, 羟苯磺酸钙胶囊方案治疗后患者的血浆黏度仅为 (1.94±0.30) m Pa·s, 低于治疗前 (2.52±0.45) m Pa·s。同时羟苯磺酸钙胶囊还可以提高红细胞柔韧性, 可以间接地增加淋巴细胞的引流, 从而减少水肿。本次试验数据显示, 羟苯磺酸钙胶囊方案治疗后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仅为 (24.1±5.6) mm/h, 低于治疗前 (27.4±6.5) mm/h。此外, 羟苯磺酸钙胶囊还可以抑制血管活性物质对微血管的通透性, 改善基底膜胶原的生物合成。但由于其治疗效果欠佳, 不能够满足临床上的需求。

大量研究表明, 自拟中药“化瘀复明汤”可以提高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 效果良好[12]。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血灌瞳仁”、“暴盲”范畴, 因此应采用中药治疗较为确切。化瘀复明汤中的黄芪具有性甘温,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等作用;生地具有具有止血、抗凝血剂抗菌作用;女贞子具有补益肝肾、明目、清虚热等功能[13];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等作用;葛根具有解肌退热, 透疹, 生津止渴, 升阳止泻等作用;山药具有滋养强壮, 助消化, 敛虚汗, 止泻等功效;丹参、三七具有通经止痛, 活血祛瘀, 清心除烦, 凉血消痈等功效[14];木贼花具有疏风散热等作用。川芎具有开郁行气, 活血止痛, 治疗头痛、胁痛腹疼等功效;水蛭主要用来治疗、症瘕腹痛、损伤瘀血作痛、痈肿丹毒等病症;此外, 菊花有疏风的功效, 且感冒、头痛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上述中药联合使用, 对改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症状药效会更佳[15]。本次试验数据显示, 自拟中药“化瘀复明汤”治疗后患者的血浆黏度改善为 (1.50±0.21) m Pa·s, 低于羟苯磺酸钙胶囊方案的 (1.94±0.30) m Pa·s, 说明自拟中药“化瘀复明汤”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的血浆黏度;同时自拟中药“化瘀复明汤”方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达92.5%, 高于羟苯磺酸钙胶囊方案的75.0%。此外, 两种药物治疗后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说明两种药物的耐药性良好[16]。

单纯2型糖尿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所在医院2013年4月—2016年2月期间收治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各50例作为主要观察对象,对其临床就诊情况进行分析。其中,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48~74岁,平均年龄(66.32±2.47)岁,病程4~17年,平均病程(12.74±2.74)年。其余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28例,年龄47~74岁,平均年龄(65.94±2.51)岁,病程4~18年,平均病程(12.23±2.82)年。该研究所患者均满足2型糖尿病或甲亢症状临床诊疗标准[1],且临床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

2组患者或家属均对临床诊疗情况知情,病例收集及相关研究内容满足基本要求,病例排除标准主为:(1)不满足相关治疗指征者;(2)排除合并精神疾病者;(3)临床资料缺失者;(4)合并器质性病变及严重感染者;(5)合并严重肝肾功能、心肺功能异常者;(6)无法定监护人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患者用药治疗前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分别对2组患者采用相同降糖药,采用甘精胰岛素(药品名:来得时)进行治疗,给药剂量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血糖值变化情况进行确定。

1.4 观察指标

2组均进行为期12周的治疗,做好详细分析及统计。治疗过程中对2组患者3餐血糖水平、血糖波动值进行性检测,并做好有效记录。与此同时,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主要判定标准[2]为:(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空腹血糖值在7.2 mmol/L之下,而餐后2 h血糖值则在8.3 mmol/L之下;(2)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空腹血糖值在8.3 mmol/L之下,而餐后血糖值则在10.0 mmol/L之下;(3)无效:未达到上述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显效3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58.0%。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糖水平变化比较

2组患者用药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有发生低血糖及其他严重并发症,观察组用药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是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影响。甲亢即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比较复杂,能够对患者身体健康产生严重损伤。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合并甲亢,亦或是甲亢合并糖尿病,尚无明确的定论,虽然糖尿病合并甲亢病例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并不常见,但仍有一定比例。两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能够进行相互影响,并互相加重对方的病程进展。甲亢症状能够显著增加糖尿病症状,并诱发患者出现酸中毒现象。若糖尿病病情控制不良,则会诱发甲亢。权威文献[3]及不少医学专家认为,无论糖尿病诱发甲亢,还是甲亢加重糖尿病病情,临床在为其进行治疗时,均要对两者进行兼治。为此,要对糖代谢紊乱情况进行及时纠正,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高代谢症状进行改善,才能有效控制糖尿病病情。但是,由于目前临床尚未研究出比较明确的临床治疗指南,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还需进一步开展深入性分析和探究。另有文献[4]研究认为,甲亢能够引起糖尿病,甲状腺素能够发挥拮抗胰岛素的效果,并且能够促进糖原异生,进而引发血糖水平严重升高,从而引发糖尿病。临床上将此种现象称之为继发性糖尿病,通常情况下若对甲亢症状进行有效治疗,可不予以患者降糖类药物,患者血糖水平便可自行恢复正常。此外,糖尿病及甲亢可以并存,两种疾病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性特征,且两种疾病基因缺陷一般情况下均出现在相同染色体中,因此可发生连锁反应,并直接遗传给下一代。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58.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用药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小英[5]研究认为,未合并甲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合并甲亢症状的糖尿病患者。此外,范馨月[6]通过对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者的临床就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给予降糖药后,未合并甲亢者治疗期间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合并甲亢者。权威文献[7]研究认为,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症状后,降糖药物实际疗效比较低,不仅需要增加药物给药剂量,还要采用两药联用等方式,对血糖及甲亢症状进行严格控制。当甲亢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方可减少降糖类药物的剂量,以保证患者治疗过程中血糖水平处于稳定状态。根据实践经验认为,针对糖尿病合并甲亢症状者,要及时对其病情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对甲亢诊疗加以重视,进而不断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糖尿病患者治疗提供更多科学依据。

总而言之,在对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开展临床诊疗工作时,临床医师要详细询问患者病情,并对其家族遗传史、患者病史等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明确患者疾病类型,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对症治疗。对于合并甲亢症状者,要对甲亢病情进行一定治疗,从而切实提高临床诊疗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梅.胰岛素及其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甲亢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29(13):144-145.

[2]胡晓丽.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3):163-164.

[3]王海霞.甲亢合并糖尿病治疗问题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5(26):63-64.

[4]林秀雯.降糖药对2型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临床疗效观察[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18(1):26-27.

[5]王小英.降糖药对糖尿病及合并甲亢临床疗效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12(15):28-29.

[6]范馨月.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临床特征的回顾性分析[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分析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10月在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街道10个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4个社区(风光里、风采里、风貌里、风顺里),约1.2万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健康档案9 000万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档案318份,其中患有DM患者专案107份,从中随机抽取确诊为2型DM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按WHO诊断标准诊断,空腹血糖≥6.1 mmol/L,或餐后血糖≥8.0 mmol/L)。同时按1∶2匹配法,从患者的邻居中(相处10年以上)选取匹配对象,匹配因素为同性别、年龄相差5岁以内、无心肝肾器质性病变、血糖水平正常的健康人128例作为对照。共64匹配对进入分析。

1.2 方法

对192例受检者,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管理人员按照统一的方案和调查表,逐个家访,进行问卷式调查,采用统一的流行病学调查表。研究内容包括①一般情况、既往病史、家族史、近1年的饮食情况、体力活动情况等。②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和舒张压等。肥胖的划分以体重指数[BMI=体重( kg)/身高2(cm2)]、腰臀比(WHR=腰围/臀围)为依据,BMI≥25为超重或肥胖(全身性肥胖)、WHR男性≥0.90、女性≥0.85为腹型肥胖(中心性肥胖)。③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空腹血糖、口服75 ml葡萄糖后2 h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生化指标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将调查的配比资料按表1的规格量化后,输入微机,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中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1∶2配比资料中的各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根据表1中DM可能的危险因素及赋值,对统计学各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则2型DM可能的12个危险因素中与DM发生有明显联系的危险因素有6个,其比值比及95%可信区间见表2。

注:匹配64对

3 讨 论

本研究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研究因素与糖尿病的定量关系,减少了各因素之间的交互影响。本研究中4个社区都是城市新建住宅区,条件相当,居民相对比较稳定。

本研究结果表明,遗传因素与DM有明显的联系,与Palomo等[2,3]研究结果一致,目前,国内外文献趋向支持DM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但是,从资料分析发现无DM家族史的人患DM的可能性也相当大,说明除遗传因素以外,还有其他因素与之相关。有文献报道,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水痘病毒、柯萨奇病毒等病毒感染也是DM的诱因之一[4,5]。本研究也显示有病毒感染史者,患DM的危险性明显增高,其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发现,DM患者有喜吃油腻、甜食的习惯,其相对危险度较高,Sjoberg - Tuominen等[6]也有同样报道。其他的嗜好,例如吸烟、饮酒与DM则无明显关系。但也有文献报道,乙醇能引起胰腺炎从而导致DM[7],这可能与研究对象饮酒量的多少有关。

Dowse等[8]报道,过度肥胖的DM患者减肥后,胰岛素分泌恢复正常,表明肥胖与DM有关。本研究也显示,父母身体肥胖者,其子女患DM的危险性较大。自身超重也是DM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可能由于肥胖需要消耗更多的胰岛素,而增大的脂肪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相对减少,对胰岛素的感受性降低,引起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导致DM发生。

本研究表明,长期适当的体育锻炼,不易患DM,也有利于DM的康复。据Jarrett等[9]一次前瞻性研究中发现,运动使DM相对危险性明显降低。揭示了体育运动对预防DM的重要作用。脑力劳动者体力活动少,特别是“静坐”工作态势增多,容易发胖,降低体内循环与代谢,从而增如DM的风险性,同时还与长期精神紧张状态有关[10,11]

医学研究证明,DM是多因素引起的一种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WHO专家认为对这类疾病“没有疫苗可以预防,只有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预防”。DM健康教育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良好的健康教育可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疾病控制达标,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耗费和负担,使患者和国家均收益。本研究结果也说明,针对上述有关的危险因素,通过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让社区居民自觉掌握自我保健方法与不良行为的纠正是能够达到预防和控制DM的目的。凡有家族史、父母及个人身体肥胖者,应警惕DM的发生。从童年或青春期开始,适当地减少高脂高糖食品的摄入量,避免过度的脑力劳动(或静态生活方式)和病毒感染,应进行有规律的合适运动,根据年龄、性别、体力等不同条件,循序渐进和长期坚持,必有利于控制DM的发生发展。应在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领导下,发动社会支持,共同参与DM的预防、治疗、教育、保健计划。以自身保健和社区支持为主要内容,制订、实施和评价各种综合性方案。预防工作分为三级,一级预防是避免DM发病,二级预防是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DM,三级预防是延缓和(或者)防治DM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索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为社区预防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天津市红桥区丁字沽街道所属4个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匹配(1∶2)病例对照研究,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结果 单因素分析的结果提示,2型糖尿病可能的12个危险因素中与糖尿病发生有明显联系的危险因素有6个,保护因素有1个,家族史、父母身体肥胖、脑力劳动、自身超重及不良生活方式等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体育锻炼是保护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是遗传及环境因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综合征,是常见慢性病,只有通过健康教育与社会预防才能得到适当控制。

关键词: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社区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史奎雄,程五凤,李宣海,等.医学营养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415.

[2]Palomo L,Rubio C,Gervas J.The comorbidity in primary care[J]l.GacSanit,2006,20:182-191.

[3]Watts S,O'Hara L,Trigg R.Living with type l diabetes:a by–personqualitative exploration[J].Psychol Health,2009,18:1-16.

[4]Hill-Briggs F,Batts-Turner M,Gary TL,et al.Training communityhealth workers as diabetes educators for urban african americans:valueadded using participatory methods[J].Prog Community Health Partner-sh,2007,1:185-194.

[5]姜国胜.病毒感染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7,10(1):15.

[6]Sjoberg-Tuominen L,Tiitinen A.Menopause in a diabetic[J].Duo-decim,2009,125:2689-2694.

[7]Ruiz-Ramos M,Escolar-Pujolar A,Mayoral-Sanchez E,et a1.Mellitusdiabetes in Spain:death rates,prevalence,impact,costs and inequali-ties[J].Gac Sanit,2006,20:15-24.

[8]Dowse G,Jarrett RT,Taylar T.The high prevalence of glucose intoler-ance on iden,creole and Chinese mauritians[J].Diabetes,2008,39:390.

[9]Jarrett RT,Taylar T,Michal A,et al.Physical activity and prevalence ofdiabets[J].Diabetologia,2006,28:250.

[10]章苍松,周玺悦,金静君,等.上海市某社区Ⅱ型糖尿病易患因素研究[J].社区卫生保健,2009,8(4):271-276.

上一篇:消费者研究下一篇:现代婚庆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