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金融

2024-09-11

混业金融(精选12篇)

混业金融 篇1

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扩散, 发达国家出现了许多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融合型金融创新及网络金融业务, 打破了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边界, 分立的金融规制政策被突破, 混业经营逐步成为金融业的发展潮流。许多综合性金融机构 (如金融控股公司、保险银行、金融集团等) 和网络金融机构 (如网络银行、网络证券等) 出现, 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边界开始模糊, 出现了产业融合。

实行混业经营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与国际金融业接轨,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从而融入国际市场。由于新兴产业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客观要求金融业的配套调整, 产业界并购促进了金融混业。客户规模的不断扩大, 从投资主体到经营方式直至业务领域已经多元化, 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满足多元化需求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混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本身具有较强的风险意识和有效的风险约束机制, 确保金融监管制度完善有效。可见, 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本身就是金融体制的重大变革。

一、金融混业的理论基础———产业融合论

产业融合是通过技术革新和放松管制来降低行业间的壁垒, 加强行业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改变产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重划产业界限。产业融合产生的前提是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以及产业管制环境的变化。从以下产业融合的识别原则中可以判断金融混业是产业融合的一种表现形式。

(一) 产业之间存在着共同的技术基础或资本来源。

产业融合的发生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基础之上的。新的技术基础使融合产业获得了新的功能和核心能力, 共同的技术平台的建立是改变市场需求特征、扩大市场需求范围的必备条件。在资本来源方面, 商业银行的面向全国的网络、齐全完备的企业信息系统等等可以用于商业银行业务之外的其他金融业务, 如证券、信托和保险业务。举例来说, 金融机构的办公场所、计算机设备、通讯线路, 甚至交易平台等在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通用性非常强。

(二) 发生融合的产业, 相互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产业关联性。

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类似的, 且经营金融业务所需的金融资产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因此, 各类金融服务人员的知识积累也必然是趋同或者高度相关的。金融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行业环境, 以及企业客户和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基本上也是一致的。高度的关联性有助于降低成本, 改善产业绩效。

(三) 产业融合的结果改变了原有产业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 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

随着离岸金融市场、金融期货、期权市场的发展, 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呈现“无边界的扩张”, 金融交易日益具有综合化、国际化特征。原先的商业银行主导地位随着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不断涌现, 灵活的投、融资渠道增多, 逐渐被投资基金、投资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占据, 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在整个金融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 在竞争中日益被动。

二、金融企业融合成长路径

著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根据企业成长历史的研究, 得出企业的产业成长路径主要有:第一, 通过横向合并发展;第二, 通过纵向一体化发展;第三, 在地理上向远方的地区扩张;第四, 生产与企业现有技术和市场相关的新产品。具体体现在金融企业里, 在由分业向混业过渡的渐进过程中, 可归纳为:金融企业的并购;混业模式的选择;创新金融产品和贯穿这一过程的监管体制的变革。

(一) 金融企业的并购。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银行业在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 以产业融合为目的的并购重组活动频繁发生, 重新调整了资本结构, 扩大了资本规模, 加速了资本流动。从下表中可以看出, 并购的特点是并购规模和金额不断扩大;同行业、同地区并购与跨行业、跨国并购并存。由此可见, 国际金融业大规模并购促成了混业经营模式的形成, 而混业经营模式又大大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近些年来, 中国已经是全球金融并购市场的亮点。而在未来五年中, 中国很可能仍将保持这一显耀地位。西方银行集团, 比如汇丰、苏格兰皇家银行、美国银行和高盛等, 已经为中国银行业的股权付出了数十亿美元。

(二) 我国金融混业模式选择。

西方国家金融混业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全能银行直接结合模式, 如德国和瑞士采取全面整合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信托业务及其他金融业务, 完全由单一银行以分设事业部门方式全盘经营的全能银行。第二种为间接结合模式, 代表国家是日本, 指商业银行本身除可经营银行业务外, 还可通过转投资设立各种子公司, 以经营证券、保险、信托或其他金融相关业务。第三种是金融控股公司, 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 在主营业务中通过控股方式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两种以上业务的公司。

在我国自我监管机制尚不健全, 内部控制或自律规范尚不完善, 所以全能银行混业模式不适合我国现阶段形势, 而通过成立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 “循序渐进”地向混业经营过渡更具战略意义, 更符合中国的国情。金融控股公司最主要的特点是“集团混业, 经营分业”, 它通过对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非金融子公司的股权控制和对各子公司进行资本调度, 并通过制定各种长期发展规划来实现各子公司间在资金、业务和技术上的合作, 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获得混业经营的正面效应。比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和平安集团等金融集团, 可以被视为市场自发的制度创新和自主选择, 也可以说明是市场自己选择了“妥适性”的混业模式。

在过渡为金融控股公司的进程中, 我国也可以借鉴美国经验先试行银行控股公司。比如说美国的高盛和摩根士丹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转为控股公司, 这样其资金筹资难度降低, 流动性危机大大减小。由于我国是以银行为主体的金融市场架构, 我国银行资产占绝对优势, 各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组建为我国银行控股公司的创立提供了现实基础。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将各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直接并入对应的银行, 组建银行控股公司, 出台相应的法律, 依法实现国有商业银行的混业经营。

对于中小商业银行, 由于自身条件和环境的约束, 很难与其他金融机构在短期内建立强连接合作关系, 因此通过安排一些弱联结合作关系以市场协议、契约等方式与其他金融公司进行浅层次的业务合作。

(三) 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内部通过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所创造或引进的新事物。大致可归为三类: (1) 金融制度创新; (2) 金融业务创新; (3) 金融组织创新。

在金融混业的渐进过程中, 金融制度创新是指强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持续优化董事会结构, 提高信息披露质量, 深化投资者关系管理, 加快经营模式和增长方式的转型。

金融业务创新是指企业的多种业务之间通过技术、资源、管理和市场的互补, 使产品获得更多的功能, 以满足同一用户对产品具有多方面功能和特点的要求。比如银行业推出的由自助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和网上银行构成的电子银行立体服务体系, 极大的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运用金融混业平台的优势, 进行金融创新, 为客户提供更多、更全面的金融交叉产品和全方位的、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 2007年银行代理保险市场占比35%, 与证券、期货业的业务合作范围涵盖集合资产管理、融资、银证通、发债担保、资金清算、基金托管等。业务的多元化和较强的创新能力使工行在混业经营的路线上越走越好。但是在混业下的创新, 往往难以界定其产业归属。如20世纪70年代初期, 当金融机构首次推出股票指数期货、指数期权的时候, 谁有权对该证券衍生产品进行规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美国证券规制机构与期货规制机构发生了严重冲突。

金融组织创新体现在:提高组织的业务转换能力、提高组织的反应能力、提高组织的学习创新能力、提高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从以下两方面实施: (1) 创建企业的多动态学习型组织。由于融合导致产业界限模糊化, 原来属于一个产业的核心能力可以通过在不同产业的潜在应用而使其技术、技能覆盖于多个产业中, 从而实现产业的结构与能力转换和业务的敏捷过渡。从企业内部来说, 为保证员工之间的知识流通和学习, 就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若干个独立的专门任务小组、创造性团体或业务经营单元, 以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与能力的更有效集结与运作。从企业外部来说, 充分利用各种关系强化其外部联络能力。例如以联盟、合资、少数参股、伙伴关系、技术转让、市场协议等方式, 实现企业融合成长的目标。 (2) 竞争合作型产业组织的建立。在企业的融合成长中, 产业融合要求以信息技术为平台, 打通关联产业之间相互联系的通道, 这将导致不同产业的伙伴之间不可预见的“知识泄露”而使潜在的竞争伙伴侵害企业的核心能力。这就需要联盟合作企业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来监控自己独立产品或市场的开发活动, 并向潜在的竞争者学习。企业之间也可以建立一个在产品与技术上独立而在市场上合作, 或都实现一定程度合作的产业组织模式。

(四) 产业融合对金融规制政策的影响。

面对金融业的融合趋势, 传统的金融规制政策面临着许多问题, 如难以界定金融产品的产业归属;多个金融规制机构同时对同一个金融机构实施规制所造成的规制重复、规制低效和规制成本增加, 导致规制失灵, 产业融合对传统金融规制体制形成了挑战。

面对银行业、证券业与保险业之间的融合趋势, 发达国家的金融规制政策从分立规制转向融合规制, 从机构规制转向功能规制。

1. 融合性规制政策。

融合规制是指由一个综合性金融规制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金融业务进行规制, 不仅要对金融安全和稳定负责,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还要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进行全面的规制。与分立规制相比, 融合规制可以避免规制冲突与规制疏漏。弥补了由于不同规制机构管辖范围不同所形成的规制空白, 容易确定和分清规制的责任, 避免相互推诿的发生。融合规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规制政策的连续性, 保证规制政策具有稳定性, 进而给金融机构带来稳定的规制预期。融合规制机构可以更为有效地利用人才, 也可以更为有效地节约人才资源。对金融机构及社会公众而言, 单一的、组织结构简单的金融规制机构, 更有利于他们对规制机构的识别, 降低社会公众的识别成本和困难。金融机构只需与一个金融规制机构打交道, 提起一次授权审批程序, 服从一套规制规则, 大大降低其开支。

对我国来说, 由于金融混业刚开始起步, 可先成立一个类似“中国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机构协调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等机构一起来监管金融控股公司, 发展成熟以后再成立统一的“中国金融监管委员会”对所有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2. 功能性规制政策。

功能规制认为金融业的边界是相对的和不稳定的, 金融业的划分与界定是相对的、动态的, 金融机构的形式、业务范围是可变的, 但金融业的基本功能是稳定的。功能规制就是指金融规制机构所关注的是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及其所能够发挥的基本功能, 而不再是金融机构本身。功能规制减少了规制职能的冲突、交叉重叠和规制盲区。与机构规制相比, 功能规制更能适应金融业的融合趋势。尽管各国金融规制体制千变万化, 其规制机构的设置实际上是功能规制与机构规制相结合。在规制机构的最基层, 一般都有按照金融机构性质分业设置的规制机构, 而在其上层则按照功能进行划分。我国也可以采取这种形式。

综上所述, 金融混业, 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是金融业的一个发展趋势, 但是无论是分业还是混业, 防范金融风险, 确保金融企业稳健发展, 是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从当前美国华尔街金融风暴以及对各国金融业及全球经济产生的影响, 值得金融界的启示和警示。

混业金融 篇2

美国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业带来的强大冲击以及对我国金融业造成的影响,使推行混业经营的举措变得更加慎重,更引发我国对金融经营风险管理方面做进一步思考。金融业混业经营,就是指商业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之间在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经营内容的融合,进行多元化经营。在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趋势下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为及时疏导和控制混业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原来分业经营体制下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旧有的金融分业监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

一、我国金融业推行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1)外在条件。信息技术的进步,国际金融一体化的不断加强,资金流动周期缩短,业务联系密切,客户和机构之间不断寻求一体化的服务,混业经营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阶段。混业经营体现出来的节约成本、投资多元化、资产风险分散化、能提供一体化的金融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的优势在不断显现。许多国家均已实行混业经营,并使其成为一种主导趋势。

(2)内在条件。金融市场逐渐完善,内部的风险调控机制和监督管理体制不断健全。中国人民银行是重要的调控部门,它的货币政策能够引导社会的资金流向,改变社会的资本结构。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在行使各自职责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信息的沟通和协调,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和财政部的财政政策,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制,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此外,我国虽然实行分业经营,但在法律上并不禁止银行从事证券、保险等业务,政策上也支持有能力的金融机构实行混业经营。在实践方面,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没有放弃对混业经营的探索,比如中国银行在伦敦组建了中银国际;光大集团等大型的金融控股集团,通过不断地扩张和兼并等方式,集合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于一体,成为综合性的金融集团等。

二、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制约因素

(1)法律制度不健全,监管能力有限。对分业经营我国颁布了《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等法律条文,但对于混业经营之后的监管主体之间的监管、风险防范体系、责任归属、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等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使其缺乏制度保障。

(2)缺乏高端金融人才。在信息万变的当今社会,必须要有能够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专业人才,这不仅包括金融机构的从业人才,也包括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人才。 年 6 月 15 日,周xx在交通银行和汇丰银行举办的“交银汇丰论坛”上指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综合化经营的难度在于人才缺乏,以及风险控制尚不够完善。

(3)缺乏与金融业混业经营环境相适应的监管模式。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的不同导致各国的金融市场环境不一样,各国应该寻求适合本国实际情况的监管模式。我国目前仍采取分业的监管模式,这种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混业经营的局面,自然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

(4)没有积极参与风险管理的意识,监管水平有待提高。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的经济联系如此密切,想要避开金融危机是不可能的。风险是现实存在的,逃避是消极的手段,唯有积极地应对,参加风险的管理,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才是硬道理。目前,我国还缺乏主动管理风险的意识和完善的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对推进和完善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建议

(1)完善法律体系,为混业经营提供环境。我国目前的法律体系滞后于国际水平,有必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有的法律进行适当的修改,并在以后的金融立法工作中应该多加考虑混业经营、国际惯例等方面的问题,使法律更具可行性和发展性。加强风险控制,有助于增强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在如今金融市场并未完全转化为混业经营模式的过程中,我国的金融执法部门,可以根据不同金融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政策,辅助或支持金融机构的成功转型,从而在宏观局面上推动我国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与壮大。

(2)培养高素质金融从业人才和监管人才。面对不断变化的金融市场,具有很强专业素质和应变能力的人才是中国金融改革最需要的。因此,应大力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不断加强其理论联系实践和应对各种危机的能力。人才培养应该包括金融机构的从业人才和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人才,双管齐下,才能保证我国金融市场稳定、有效发展。

(3)推进金融机构的公司化改革,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由于实行混业经营以后金融机构涉及的服务领域更多,需要承担的责任更重。因此,继续推进金融机构的公司化改革,推行股份制改革,从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成为混业经营金融机构实现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

(4)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管理,建立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下更加注重各业务机构之间的信息畅通和协调,加强信息披露的管理。综合化经营需要加强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银监会、保监会和证监会在提高自身监管效率的同时建立了三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 李世银,李璐彤.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比较研究[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5).

金融专家谈混业经营 篇3

金融机构在市场上的全面竞争,去争取最大盈利的动力超强,但其风险控制机制相对薄弱,金融混业往往使机构投资者看得到利润,看不到潜在的风险。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

证券公司被赋予诸多新的业务功能,意味着我国的金融混业化迈进了一大步。

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东升

利率市场化改革必然会带来金融监管的放松,也就形成了银行、保险、证券的相互融合。同时,全民巨大的金融和理财资产需要寻找相对应的收益的产品,真正的金融扩张、创新和融合的时代即将到来。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

国际上对于金融混业的监管并不统一,有一些国家如日本,是统一管理,西方一些国家如美国则是分开管理。在美国,不同领域金融企业合作只要进行注册就可以成立新公司,而新公司的不同金融业务则由不同机构监管。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

伴随着金融体系的开放,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已涉足到券商体系内部。一方面,券商能够从事的业务得到了一定拓展,行业壁垒逐步被打破,会使现有券商行业进行整合。比如中小券商将寻找差异化的金融服务之道,改变券商行业的同质化经营现状;另一方面,银行一直从事存贷业务,实际也不利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综合化经营将给银行提供新的出路,从而降低改革阻力。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篇4

我国很多专家学者对混业经营的一种方式—金融控股公司, 进行了专题研究, 对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理论基础, 发达国家建立金融控股公司的历史与现状、经营模式、内控机制以及监管体制, 都作了全景式的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和总结, 为我国建立和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提供了直接的借鉴, 对我国摸索混业经营的道路起了重要作用。笔者从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经营和监管方式进行分析, 论述我国混业经营的相关问题。

一、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一般理论

1.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概念。分业经营也可以称为专业银行制。我国金融业认为“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金融业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投资性金融业务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范围上相互渗透、相互交叉、相互融合的经营体制。理论上混业经营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为全能银行制, 即在银行内部设置不同业务部门, 全面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另一种为金融集团模式, 此模式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其类型一, 各金融机构相对运作, 在组织结构上没有联系, 相互间只有松散的合作协作;其类型二, 银行控股公司, 商业银行对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直接控股, 直接以子公司的方式进行业务渗透和扩张;其类型三, 金融控股公司, 该模式下的母公司以金融业为主导, 并通过控股方式兼营工业、服务业。金融控股公司是金融领域内最具代表性的混业经营模式。

2.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利弊。金融经营模式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不断调整, 其演变历程大致呈现出“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特点。在不同历史时期,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分别表现出了它们的优劣, 可以大致归纳如下:分业经营能够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避免货币市场的资金直接流入高风险资本市场, 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客观上起到遏制垄断, 维护竞争的作用。缺点是:经营成本过高, 难以形成规模效益。不利于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 综合竞争力受到削弱。混业经营可以为客户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有利于扩大经营范围, 实现规模效应;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竞争, 提高金融服务效率;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降低单一品种的风险, 分散了经营风险。不利之处:资金的自由流动容易导致金融机构投资者的投机行为, 引发危机。当监管方法单一, 金融机构透明较低时, 比较难于监管。可见,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体现了对金融安全和效率目标的不同价值取向。分业经营更侧重于金融安全的考虑, 混业经营则更侧重于金融效率的考虑。两种经营模式本身无孰优孰劣, 只是各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

二、部分发达国家金融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变迁及经验启示

20世纪80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金融改革, 美国、西欧等金融业由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向混业经营、混业监管的趋势进一步加强。尤其是近几年来, 商业银行正在放弃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而转向混业模式。

(一) 美国金融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

1. 美国银行经营模式的历程。

分业经营阶段 (1933年—1999年) :1929年—1933年爆发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 标志着现代商业银行与现代投资银行的分离。

混业经营阶段 (1999年11月4日至今) :1998年, 美国政府制定了《1998年金融服务业法案》, 从法律上取消了对混业经营的限制, 肯定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可以相互涉足对方的领域, 标志着美国金融业进入混业经营的时代。

2. 美国银行混业经营制度分析。

美国金融机构的主要组织模式为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其较为典型的金融机构是花旗银行。这种混业经营形式的特点是: (1) 有利于政府部门按业务分类进行监管。 (2) 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 有助于隔离子公司之间的风险传播。 (3) 在从事不同金融业务的子公司之间设置了预防风险和资金转移的防火墙。 (4) 金融监管当局对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如储蓄部门必须保持10%以上的资本充足率。这些条件在预防混业经营风险方面建立了一道有效的安全网。

3. 美国银行混业制度的金融监管。

美国金融监管是一种双线多头制模式, 其银行可在联邦或州政府注册领照, 联邦和州有各自的监管机构和法规制度, 也可同时在联邦和州注册, 接受监管, 对银行业的监管贯穿从银行设立到银行关闭的整个过程。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内容:首先是银行开业需向相关监管机构申请执照。其次是“谨慎监管”的建立。第三是现场检查。第四是法律执行。此外, 法律对银行跨州经营、商业银行经营投资业务、存款保险均有严格限定。

(二) 德国金融经营模式和监管模式

1. 德国的经营模式:

混业经营。德国金融业长期以来一直实行混业经营, 其金融体系的特征是全能银行, 不仅能够全面经营银行、保险等各种业务, 而且可以为企业发行股票、债券, 提供投资机会, 为企业的资金融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在这样的背景下, 许多综合性的全能银行相继建立, 并为德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德国全能银行的发展是德国工业发展的结果。二战之后东西德的合并, 德国金融业引入竞争机制, 建立“全能银行制度”。

2. 德国银行混业经营体制分析。

德国《银行业务法》规定将银行自营证券业的风险限定在较为安全的范围内, 商业银行上缴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必须以现金缴纳, 迫使商业银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可变现证券, 以免由于准备金不足而招致中央银行严厉的惩罚。德国银行混业经营模式的特点:一是业务多元化, 能够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二是收益稳定, 经营稳健;三是通过股权代理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客户群。

3. 德国全能银行的金融监管。

德国全能银行金融监管主要依据德国《银行业务法》及《德意志联邦银行法》。德国对银行业的监管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商业银行准入的监管;二是对资本和偿付能力的监管;三是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监管。

(三) 部分发达国家金融经营模式的经验总结和对我国的启示

1. 混业经营——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从以上部分发达国家金融经营模式的变迁来看, 混业经营将是我国, 乃至整个世界金融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这是由国际、国内金融形势决定的。金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金融技术的进步和金融创新的加快, 金融全球化的进程, 客户对金融商品需求的多样化, 迫切要求金融业转变经营模式, 允许银行、保险和证券业跨行业经营, 提供“一站式”全过程金融服务, 将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而我国的分业经营制度, 把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业务范围分别限制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 金融业的风险实际上是更加集中和扩大。由此可见, 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适应时代经济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2. 混业经营的主要模式是金融控股公司和全能银行。

实行混业经营的模式有很多种方式, 但美德等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地选择了全能银行或金融控股公司这两种模式, 即便刚开始时选择了其他的模式进行混业经营, 但伴随着自身经济进程的推进, 又重新回到了这两种模式。这也就说明金融控股公司和全能银行这两种模式本身具有巨大的生命力, 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顺应当代金融发展的潮流。

笔者以为, 中国应采取金融控股公司模式。这是因为: (1) 与全能银行模式相比, 金融控股公司式的混业经营能更好地防范金融风险。一般认为, 全能银行式的混业经营难以限制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金融交易, 风险可以在不同金融业务之间迅速传递, 这样会导致古典式的经济危机。尤其像中国这样一个金融监管能力还比较薄弱, 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比较差的国家, 如果采用这种混业经营方式, 将会大大增加宏观金融风险。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则存在一个类似于分业经营的内部“防火墙”, 在此模式下, 实际上是“集团混业、子公司分业”, 经营不同金融行业的子公司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一个子公司经营失败对其他子公司造成的影响在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 (2) 金融控股公司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优势和股权杠杆效应。杠杆效应就是指金融控股公司不必持有子公司的全部股份, 这种特征使控股集团公司能以较少的资本控制更多的资产, 这是全能银行所不具备的优势。而组织结构优势主要是金融控股公司多采取多层次的组织结构, 其特点是控股公司负责战略决策或长期发展规划, 只注意总体绩效而不直接干涉各子公司的经营决策。这种组织结构具有很好的协同效应, 因而更加追求总利润的最大化。总而言之, 金融控股公司将是我国的最现实、最适合的选择。

3. 中国金融监管应逐步从分业监管模式到混业监管模式。

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是防范金融风险。目前欧洲各国中央银行正在淡化其微观的金融监管职能, 强化其宏观经济的监管职能, 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正被综合性的专职金融监管部门所代替, 这也是西方国家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金融业逐步对外开放, 我国金融机构创新的步伐也会不断加快, 金融业务之间的相互交叉和渗透, 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的趋势也会日益强化。以分业为主要特征的金融监管模式势必难以适应我国金融机构集团化、综合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 我国必须强化风险管理, 强化综合性的金融监管, 以便尽快同国际上先进的金融监管制度接轨。

三、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一)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面临的挑战

长期以来, 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与一定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以及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制度相适应的。但随着国内金融体制改革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 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模式受到了挑战,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分业经营体制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的金融工具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 各种投资渠道增多, 许多非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地位越来越显著, 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市场的份额逐步下降, 传统的经营业务难以抵御来自系统内的风险, 并且经营效率下降, 赢利能力也降低了。

2. 金融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分业经营体制难以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要求。分业经营体制使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受到限制, 面临压力大, 竞争激烈, 无法满足客户多层次需求。

3. 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业的规模经营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最终还是会影响传统金融企业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变。

现行金融制度由于自身的原因造成金融业融资渠道狭窄, 业务品种有限、单一, 经营机制不健全, 信贷风险加大, 自身的竞争力下降。

4. 来自国际形势的挑战。

我国金融业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国际金融业日新月异, 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 金融创新不断, 从而使银行与证券、保险之间的业务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金融行业的分业经营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实。只有转变经营的模式, 才能适应现代化市场的需求, 为客户提供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一系列服务。

(二) 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分析

1. 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

商业银行面对其他金融机构的挑战, 利润率不断下降, 迫使它们不得不开拓新的业务领域, 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若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由单一存款延伸到包括金融债券在内的多种经营, 便可获得更多的较稳定资金, 也可以进行更多的其他业务, 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同时, 也可在增强经营过程中的安全性、流动性方面与证券市场互补协同、扬长避短。

2. 企业并购浪潮的推动。

因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特性要求两者之间协调统一。企业生产的大规模发展必然要求以巨额发展资金为基础, 而社会生产分工的细化造成只有依靠资金实力雄厚的大银行、银团提供贷款, 或通过券商发行债券、股票来集资才能为其解决资金问题。众多金融机构为了满足企业的这种大规模资金需求, 就必然需要通过相互组合、并购来扩充自身资金规模。

3. 加入WTO的现实需要。

我国入关后, 大批的外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将会以合资或独资形式涌入我国。这些公司的业务领域可以涉及银行保险证券及信托投资等多个方面, 它们依托强大的资本实力和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利用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具有的明显优势, 努力拓展业务领域, 抢占国内金融市场份额, 我国金融业受到了更多的外来冲击和影响。因此, 提高和加强国内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力已迫在眉睫, 而实行混业经营则是关键的第一步。

(三) 我国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分析

近几年来, 虽然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模式, 但我国金融业在实践中也开始逐步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 主要表现在:

1. 在法律上, 监管机构出台了一些鼓励金融各业相互渗透的管理规章, 这为混业经营的渐进给予了部分法律认可。

如:1998年10月,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保险公司可以购买中央企业债券, 初步打通了证券业与保险业之间的资金通道;2006年10月30日,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提出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条件, “母公司控股、子公司分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是适合我国国情的综合经营模式;2008年1月16日, 银监会、保监会签署《中国银监会与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同意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 试点范围为三至四家银行。

2. 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工作。

随着政策上对混业经营的限制逐步放松, 特别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方针, 我国商业银行在实践中也开始逐步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1995年8月1日, 中国建设银行与美国摩根·斯坦利集团合资成立投资银行性质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1998年, 中国工商银行在中国香港与东亚银行联合收购了原国民西敏亚洲证券公司, 控股成立了境外投资银行子公司“工商东亚公司”从事香港和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然而面对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 我国商业银行在推进混业经营过程中, 仍存在诸多制约因素:风险控制能力不足;金融监管水平有待提高;金融法律环境欠佳。这些制约因素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 将严重影响到我国混业经营的进程, 甚至造成经济混乱。

四、我国商业银行实行混业经营的战略措施

1.加强银行与证券、保险等业务的合作和金融创新。银行开展混业经营, 首先, 应在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进行拓展, 监管部门应逐步放松分业经营管制。商业银行应积极物色合适的国内外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业务合作伙伴, 通过现有业务的相互交叉开展业务创新, 逐步探索银证、银保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 使银行、保险、证券三业务相互渗透, 逐步突破分业经营的限制, 稳步向混业经营过渡。其次, 应积极拓展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表外业务。表外业务是迈向混业经营的基础, 只有表外业务发展了, 才能继续扩展业务范围, 逐步达到混业经营的目标。再次, 加大金融创新的步伐。从美国、德国的发展历程看, 在实现完全的混业经营之前都有一个长期的金融创新的过程。为此, 我国商业银行应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 积极推进金融创新, 尤其是拓展新的服务领域, 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业务品种, 满足客户不同的金融需求。

2.建立综合性金融监管体系, 为混业经营积累经验。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是混业经营安全实施的重要保证。首先, 应建立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商业银行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程中, 应增强内部风险防范意识, 营造风险管理氛围, 逐步强化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约束, 建立科学的资本充足率检测体系, 防范清偿能力不足的风险, 完善稽核审计制度、风险责任制度、信息传递和反馈机制, 加强对银行内部运作的监督, 以增强系统的“内在稳定”, 降低金融风险。其次, 建立科学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 为了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 应在目前初具规模的分业监管体系基础上, 改变以强制性措施为主的金融监管手段, 积极发展横向监管模式, 建立起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等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 制定重大问题跟踪与反馈制度,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通报金融产品发展情况, 交流监管信息, 加强对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跨行业关联风险等检测分析, 对特别问题可以实行联合监管。

3.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营造混业经营的法律环境。实行混业经营, 必须法制先行。应及时修改和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充分利用法律层面为混业经营创造条件。根据金融发展开放的要求, 适时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新法规, 从而为金融混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另一方面, 应加强金融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金融机构守法意识, 加大执法力度, 使商业银行在开展全能银行业务时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以保障金融秩序的稳定。同时根据金融发展和开放的要求, 适时制定新的金融法规, 逐步形成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 包括制定相应法律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从事跨行业投资、经营和购并等, 为金融混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4.以金融控股公司为突破口, 分梯次, 多元路径推进混业经营, 积极地向混业经营过渡, 并为实现混业经营创造条件。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等巨型金融机构渐进向混业经营过渡, 可以考虑战略联盟、兼并等方式;另一方面在充分利用现有金融控股公司经验的基础上, 努力推进股份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实业集团组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深入开展混业经营。伴随全球经济自由化和信息一体化进程的推进, 混业经营将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应顺应经济潮流, 结合自身国情, 选择金融控股公司的模式, 积极开展表外业务, 以银证、银保合作作为我国混业经营的初始阶段, 同时应加强金融监管, 建立综合性金融监管体系, 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环境, 从而为我国进行金融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创优良的环境, 逐步实现混业经营。

摘要:随着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全球化浪潮的兴起, 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主流。1999年11月4日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生效, 标志混业经营体制将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趋势。但是我国还缺乏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的经济金融环境, 贸然进行转换必造成混乱。因此必须营造一个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的制度环境, 混业经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从西方发达国家金融业经验看, 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由此, 我国金融监管也必须从分业监管向混业监管模式转变。

关键词:分业经营,混业经营,金融监管,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

参考文献

[1].刘鸿儒.新金融辞海[M].改革出版社, 1995

[2].陈柳钦.美国和德国金融制度变迁分析及其思考[J].经济研究, 2005

[3].何文广.德国金融制度研究[M].中国劳动保障出版社, 2000

[4].李林.混业经营:中国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J].当代经济科学, 2000 (6)

[5].易行健, 杨碧云.试论金融控股公司的比较优势和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J].投资研究, 2003 (3)

试论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篇5

试论我国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临近,我国金融业应采取措施逐步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应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潮流的.挑战.我国目前混业经营应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提高监管能力,适度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重视人才培养等措施,迎接挑战.

作 者:王少瑾  作者单位:杭州商学院,统计系,浙江,杭州,310012 刊 名:商业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COMMERCIAL RESEARCH 年,卷(期): “”(12) 分类号:F830.2 关键词:金融业   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   监管  

金融混业经营渐行渐近 篇6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各自的分营业务。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浪潮不断高涨,混业经营已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美国从混业经营到分业经营,再到混业经营的原因

20世纪30年代前,美国金融业基本上是不受管制的。那时的银行就像百货商店,不论信贷、证券还是保险,各种金融产品都可以经营。这一时期美国的金融业处于混业经营状态。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美国的金融制度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股市崩溃使众多商业银行受到牵连。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开始实施分业管理。分业经营切断了银行与证券市场的联系,成为防范经济危机再次发生的一道防火墙,原来的“百货商店”变成了“专卖店”。

到了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混业经营趋势的确立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强强联合的兼并浪潮,以及美国银行业在世界金融界地位的滑坡,使得美国日渐意识到废止《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的重要性。其实,在废止《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之前,分业经营在美国已经名存实亡。

1999年11月,美国通过《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在法律上废止了分业经营制度。这标志着美国由分业经营体制向混业经营体制的转变,也标志着全球金融业告别了分业经营,重新进入混业经营时代。

综观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之路,无论是混业经营制度还是分业经营制度,都是适应金融发展内在要求的体现。

混业经营将是中国金融业的最终选择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开办了证券、信托、租赁、房地产、投资(自办公司)等业务,实质上也是一种混业经营形态。但由于银行自身缺乏自律和风险约束机制,结果自身业务没有办好,投资设立的信托、房地产公司以及其他自办公司也没有一家办成功的。在缺乏自律約束和监管不足的情况下,混业经营不是分散风险,而是加速了风险积聚,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生成。1993年12月国务院出台《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对金融业进行治理整顿,提出分业经营。

从其产生的背景看,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制度的确立是政府强化金融管制、防范金融风险的现实选择。但在混业经营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分业经营制度存在的弊端及面临的问题日益凸显。首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服务多元化给中国金融分业经营制度带来重大影响。2006年12月,中国金融业已全面对外开放,西方国家金融混业经营制度必将对中国分业经营制度产生冲击;其次,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冲破国家壁垒,对分业经营制度提出了挑战,第三,分业经营制度限制了市场资金供给的来源,不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最后,分业经营制度不利于金融创新。

中国金融业此时遇到的情况,与美国20世纪90年代遇到的情况极其相似。美国适时地选择了从“发展阶段的分业经营一发达阶段的混业经营”,很多专家认为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选择这条道路。银河证券经济学家苑德军指出,金融市场是一个统一、完整的市场体系。分业经营限制了资金在不同市场之间的自由流动,阻碍了各子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导致市场人为割裂,这不仅降低了金融市场效率,也不利于统一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摈弃分业经营制度,逐步实现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成立金融控股集团是可行模式

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的核心内容是“促进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之间的联合经营”。该法案规定,可从事混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国民银行和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允许一些合格的银行控股公司以及国民银行的子公司从事证券业务和保险业务,允许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以金融控股公司的方式相互渗透,实现联合经营。同时,对各州禁止保险公司涉足银行业活动的权力加以某种限制。因此,美国混业经营体制的代表性模式就是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中国金融业中的准金融控股公司已有不少,如平安集团、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对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就提出要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同年10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第6条写明,“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从而,为中国实行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预留了法律空间。种种现象表明,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已成为一种趋势。

金融控股集团相对于单个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在信息共享、全面服务、融资便利等方面都有优势。“在我国分业经营的法规还未修改之前,成立金融控股集团应该是从分业经营逐渐走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和可行模式,是国内金融机构提高核心竞争力,应对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国外金融集团进行竞争的有效组织模式。”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戴国强说。

加强监管能力是实行混业经营的前提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刘翠兰认为,美国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在60多年的分业向混业的制度变迁中,银行、证券和保险等监管当局对于各自领域的监管已经相当成熟有效,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经营,也已经基于风险控制和风险隔离建立起一系列制度安排。因此,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中国金融监管当局应做出相应调整,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向功能性综合监管发展。

2006年9月,财政部副部长李勇曾表示,我国正在尝试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适应金融业综合经营发展趋势的需要。坊间流传的说法似乎也在佐证李勇的观点。据传,中国可能会成立一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将以国务院下属常设机构的方式设立金监委,负责制定国家金融战略和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的具体发展战略,并对未来的金融混业经营进行监管。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赵锡军详细对比了中美金融监管模式,他表示,“就中国的现状来说,美国的监管模式过于复杂和分散了。”“在几个行业的交叉业务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行业能自觉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规则,这是行业自律性的体现,管理部门对此无须干预。但我国的行业还没有这个自觉性,改进这种现状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赵锡军还指出,目前,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没有达到十分默契的程度,甚至有些暗中“较劲”。“各个监管机构往往都只站在自身利益和立场考虑问题,本位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探析 篇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曾在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银行、保险、证券等行业之间严格的分离制度已经出现明显的松动, 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转变的趋势已十分明显。目前在金融界 (银行) , 已不再是分业、混业的争论, 人们的注意力已开始转向如何平稳地向混业经营过渡这个问题了。本文正是秉承这一主旨, 探讨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路径, 建构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

二、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

1、金融控股集团模式

根据巴塞尔银行监督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于1999年发布的《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的定义: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 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目前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在同一法人内部通过不同部门开展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 如德国等欧洲国的制度;二是通过资本的联系, 在集团内部通过不同法人分别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 从而实现集团的综合经营, 这种集团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控股公司, 美国是实行该制度的主要国家之一。

在我国实行严格分业经营的情况下, 金融控股集团无疑是金融机构实现混业经营的一种现实选择, 是中国金融机构转向混业经营的重要组织形式。我国在1993年的金融改革中确立了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的原则, 并在以后的立法工作中加以确立。由于历史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已经存在一些类似的金融控股公司, 如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 平安保险集团公司也发展成了典型的金融控股公司, 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也开始向金融控股公司方向尝试。此外, 还有不少工商企业, 尤其是民营企业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直接或间接的入股了多家金融机构, 形式多样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探索在实践中逐步开展起来。

(1) 金融机构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团

2007年初,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信控股”, 把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下称“中信公司”) 的所有金融业, 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以及期货等业务都放在“中信控股”的框架下。这是我国金融业自实行分业经营以来, 第一家经批准设立的可以跨金融业务领域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这标志着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光大集团集证券、银行、保险和信托业务于一身, 是一家准金融控股公司。“光大控股”的商业银行业务主要通过“光大银行”和“港基国际银行”提供, “光大控股”拥有20%的股权。“光大控股”的证券期货业务则由“光大证券”和多家全资子公司提供, “光大控股”持有“光大证券”49%的股权。此外, “光大控股”还全资拥有“光大证券 (香港) ”、“光大财务投资”、“光大资产管理”、“光大融资”、“光大期货”、“光大外汇”。“光大控股”的保险业务由“标准人寿保险” (持有20%) 和全资子公司“光大保险代理公司”负责。

(2) 实业资本形成的金融控股框架

除了金融机构打造的金融控股集团以外, 许多实业资本通过资本运作方式进入金融领域, 由此形成了自己的金融控股框架, 如宝钢、首创、海尔等。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 由实业资本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也呈现快速扩张的势头。

国泰君安研究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 “海尔集团”拥有青岛商业银行60%的股份, 持有鞍山信托 (600816) 20%股权 (第一大股东) , 控股“长江证券”, 成立保险代理公司, 并且拟成立“财务公司”。此外, “海尔集团”旗下的“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纽约人寿”海外分支机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成立合资保险公司 (各占50%股份) , 携手进军寿险市场。实际上海尔在金融领域已经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信托、财务公司等业务。

(3) 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

目前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中, 占主导地位的多为商业银行和实业资本, 以保险公司为主体的金融控股公司仅有平安集团一家, 这与我国保险业迅猛发展势头及其日益增强的战略地位极不相符。随着我国金融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 我国的保险公司应高度重视混业经营的大趋势, 并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综合化经营,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我国保险法明确规定保险公司不得设立保险业以外的企业, 但对保险公司的控股公司则没作明确规定。因此, 参照平安保险的模式, 以保险公司的控股公司为主体, 通过资本运作控制银行、证券等非保险金融机构, 即以保险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实现综合化经营, 是我国保险公司走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平安保险”作为我国首家股份制保险公司, 目前已形成以保险为主, 集证券、信托业务为一体的综合化经营模式。

2、金融机构业务扩展所形成的混业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领域得到了较大的扩展, 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涉足到非银行金融领域。以投资银行业为例, 除股票经纪、股票承销及交易等少数几种业务外, 商业银行几乎可以从事其他所有的投资银行业务。

3、银行建立基金管理公司

2005年2月,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管理办法》, 正式允许银行进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试点。2005年5月人民银行发布《短期融资券管理办法》, 正式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企业短期融资券试点业务, 并允许商业银行承销企业融资券;2005年末, 建设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相继在银行间市场推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而中国人民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也在2004年11月提出要积极推动我国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中国银行基金托管部下设托管业务、稽察监督、客户服务、市场研发、综合管理等职能处室及总行基金交易管理中心, 并在上海、深圳设上海基金托管业务处、深圳基金托管业务处。

4、银行参股保险公司

目前, 工行、建行、交行和北京银行等四家银行已经上交了参股保险公司的方案。业内人士指出, 若上述试点银行入股保险业的方案付诸实施, 则意味着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向前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三、结论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兼具全能银行模式和分业模式的特点, 在这种模式下, 控股集团以混业经营的名义通过其控股的各个子公司进行各有专长的金融分业业务, 可以达到兼顾效率和安全的目的。我国目前依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情况下, 设立金融控股集团无疑是在分业与混业经营之间架设了一座桥梁, 它能使我国银行业实现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平稳过渡, 是实现混业经营的最佳路径。

参考文献

[1]李杨:《中国金融发展报告》,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年。

[2]吕耀明:《商业银行创新与发展》, 人民出版社, 2003年。

[3]张春子:《金融控股集团组建与运营》,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

[4]谢平:《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与监管》, 中信出版社, 2004年。

[5]郭琼:《金融混业涨潮》, 《财经金融实务》, 2006年第11期。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路径选择 篇8

一、我国实行金融业混业经营可供选择的路径

国内外金融业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及混业经营的实践表明, 混业经营的主要路径有全能银行制度和金融控股集团制度两种。

(一) 全能银行制。全能银行制度是指将各种金融服务整合在单一金融机构内, 采取部门化经营方式。采取全能银行制度的主要以欧洲国家为主, 典型的是德国。

全能银行制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 多元化金融业务实现了完全整合, 能够提供一条龙金融服务;第二, 收益稳定, 经营稳健;第三, 通过股权代理可建立稳定、优质的基本客户群。

全能银行制度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全能银行复杂程度较高, 监管成本也较高;二是容易造成不同业务间风险传染, 增加整体经营风险;三是各部门经营不同业务, 容易产生利益冲突, 公司治理机制不容易发挥;四是同一金融机构经营多重业务, 其专业化程度可能低于专业金融机构;五是兼营各种金融业务虽能积累大量资金, 但由于各类资金性质不同, 可能降低资金使用效率。

(二) 金融控股集团。金融控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 在主营业务中通过控股方式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两种以上业务的公司。采用该制度比较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

金融控股集团的主要特征:一是产权纽带, 这是其组织形式的核心内容, 通过股权控制, 金融控股集团维系着母子公司之间的关系;二是集团混业, 经营分业, 这也是其区别于全能银行的最主要特征。从国际范围看, 分业经营体制就是:一个法人, 一块执照, 一种业务;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制是:一个法人, 多块执照, 多重业务;而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集团是:多个法人, 多块执照, 多重业务。

金融控股集团制度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协同效应异化, 如风险的传播和转换;二是五大宏观风险, 即资本不足风险、高财务杠杆风险、不正当交易隐藏风险、管理风险、资金违约入市风险等, 前两者属于财务风险, 后三者属于集团管理风险。

二、金融控股集团制度更适合我国国情

我国30年来的经济改革实践证明, 适合国情的改革才能取得成功。尽管从国内外混业经营的时间来看, 全能银行和金融控股集团各有优劣, 但从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出发, 金融控股集团模式更适合我国国情。

(一) 金融控股集团与我国当前经济、金融业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金融机构的典型特征是:业务结构、资产结构、人才结构相对单一, 这种情况决定了在混业进程中, 他们很难依靠其自身的力量重新成立以前完全没有涉及的业务部门, 尤其是在开放压力的背景下。而依靠并购、收购控股的方式, 组建金融控股集团, 进入新的业务领域是最为有效迅速的手段, 在人才、客户、经验等各个方面都将有益于新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 金融控股集团实践为混业经营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借鉴。尽管自1993年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 但仍有不少金融机构通过控股集团的方式进行混业经营实践, 诸如光大集团、中信集团、平安集团进行的金融控股集团的实践, 并且中行、建行、工行等进行的混业经营实践都采用控股集团模式, 他们为金融控股的实践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三) 金融控股集团有利于适应当前以及未来监管的变化。有效控制金融风险, 保持金融业稳定, 是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先决条件。我国目前分散的机构型监管难以与全能银行路径相适应, 必须组建单一功能型超级监管机构才能实现有效监管, 但在近十年来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 监管资源的积累十分有限, 难以迅速形成这样的监管体系, 未来一定时期内我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基本框架仍将是分业监管制度, 而和它相容的金融混业经营制度模式首推金融控股集团制度, 金融控股集团路径能够与这种现状有效衔接, 方法是在组建金融控股集团的同时, 遵循“机构监管—功能监管—目标监管”的推进思路对监管进行渐进式改革。

在金融控股集团的框架下, 各子公司所从事的金融业务是单一的, 各子公司都是独立法人, 有各自的财务报表, 与全能银行制度相比, 各监管部门可以更清楚、更明确地对各个子公司进行监管, 不会对我国金融业的有效监管产生重大冲击。

(四) 金融控股集团是我国金融业创新的合理选择。金融控股公司可以为金融机构带来的另一个好处是金融创新, 它使得金融部门内部各要素得以重新组合, 并衍生出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 还能够合法地规避已有的金融管制, 并且可以通过合并报表实现合法避税。

(五) 金融控股集团制度本身不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 规模经济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可以通过增加某一产品的数量来降低成本, 获得规模经济效益, 因为其可以将管理费用与某一客户关系的固定成本分摊到更广泛的产品上。

其次, 范围经济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可通过增加金融服务产品的种类达到降低成本、获得范围经济的目的。如, 利用同一银行网点同时销售证券、保险、基金等不同金融产品和服务, 可以提高效率, 比分业设立网点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再次, 业务多元化优势。金融控股制度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方便客户, 能为客户提供十分便捷的“一站式”服务和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网络金融”服务。

最后, 风险分散优势。金融控股公司在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的同时, 也实现了收益多元和风险的分散, 当一个子公司出现亏损时, 可以通过另一个盈利的子公司弥补亏损。并且由于各子公司设立了防火墙, 因此即使某一子公司发生风险也不至于传递到另一子公司, 从而增强了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抗风险能力。

(六) 与我国传统文化理念相一致。传统的中庸文化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精髓, 在事物的发展变化方面, 它强调“顺其自然”, 既反对冒进又不主张错失时机。把这种理念运用到金融业经营制度变迁方面, 就是说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不要超越条件限制, 否则就可能因违背经济规律受到惩罚;在金融混业经营制度环境成熟的时候则要迅速推行, 以减少制度摩擦成本, 增加收益。因此, 现阶段, 既符合实际情况又适应传统文化理念的做法是实行金融控股集团制度, 通过业务交叉和制度性防火墙等制度来分享金融混业经营的高收益性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相对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郑高明.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2.3.

[2]杨银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路径研究.郑州:郑州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2007.

[3]尹中卿.完善我国金融监管的路径选择[J].国际金融, 2013.2.

[4]孙若林.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可行性及经济条件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 2013.2.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问题研究 篇9

一、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面临的主要问题

金融业分业经营是指, 通过金融分业管理的途径使得金融业内各类金融机构在明确的范围内经营。理论和实践都证明, 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可以降低金融企业的经营风险, 防范金融系统风险, 促进整个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但面对全球化的经济金融形势, 金融行业分业经营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 经济全球化对金融行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会加速各国的金融融合程度, 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混业经营制度会影响中国金融业现行的分业经营制度。

(二) 不符合金融业务发展趋势

金融业务发展趋势是传统业务占整个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以银行为例, 银行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占银行收入的比重会逐步降低, 表外业务以及中间业务占银行收入的比重会逐步提高, 混业经营模式下拓展证券、保险、信托以及衍生金融业务将会成为综合性银行业发展的方向。

(三) 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服务的需求

分业经营对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等金融经营范围进行了严格划分, 人为地隔断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之间的密切联系, 抑制了金融行业的整体发展, 不能较好地满足金融服务需求。

(四) 抑制金融创新的能力

在金融行业分业经营模式下, 由于银行不能有效参与证券和保险业务, 综合性的金融产品和金融衍生工具在市场中难以发展, 这严重抑制了金融行业的创新能力。

二、混业经营是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不严格局限于分营业务, 而是将业务互相融合, 形成混业经营的格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金融一体化的逐步深入, 混业经营已成为世界金融行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我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我国金融市场同世界金融市场的联系将加紧密, 我国的金融机构同外国金融机构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我国的金融监管模式也将有所改变。因此, 混业经营将是我国金融发展的趋势。

(一) 混业经营是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需要

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我国金融行业将会直面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领域开放的事实。国外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 已逐步在我国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这些企业的业务已基本拓展到了银行、保险、证券等多项重要金融服务。这些公司以资本雄厚、信息共享、全面服务等优势, 会逐渐拓展业务领域, 占领市场份额。建立、整合和培育我国的全能型综合金融集团机构是提升金融行业整体竞争力, 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途径, 而实行混业经营则是重要的顶层设计。

(二) 混业经营是提高金融行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从整体来看, 我国的银行、证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由于历史发展以及受制于分业经营管理, 形成了资产结构比较单一的现状。与发达国家的金融企业相比, 我国金融企业的经营实力和盈利水平都存在一定的差距。混业经营模式可以使为金融企业的业务松绑, 多样化的业务有助于企业防范经营风险, 并可以有效运用企业各种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收入, 有效提升金融企业、金融行业的竞争力。

(三) 混业经营是提高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 实现金融创新的需要

金融业的分业经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市场的风险, 但同时也限制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为了做到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我国在金融市场领域已经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 这些都是在对金融市场理论认识深化的基础上, 向混业经营方向所迈出的前进步伐。

三、我国金融业向混业经营的转变

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 产权基本上引入了战略投资者, 实现了产权多元化, 但在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同时, 在金融监管方面, 法制环境不理想。我国金融业需要一个充分过度的阶段。在实行完全的混业经营模式之前, 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可以在现有分业经营的模式下逐步进行有效合作。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 银行和证券公司的率先合作并逐步形成广泛的混业经营, 以渐进方式来实现混业经营这是是金融业发展的有效经验。

(一) 银证合作是实现混业经营的重要一步

银证合作从某种意义来说, 是将两种融资方式的有效融合, 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共同发挥作用, 有效整合长期、短期资金, 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银行和证券公司共同发展。在金融一体化趋势下大潮下, 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可以尝试试点性政策推动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合作, 有效提高资本、资金有效运作和企业自身的人力、物力的资源配置效率, 进而增强金融机构、金融行业本身防范风险的能力, 为实现混业经营巩固基础。

(二) 银证合作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策略

中国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将逐步被允许为国内企业办理人民币业务, 向国内居民办理人民币业务。综合性外资银行或金融集团在获取“一行三会”的银行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牌照后, 将以自身资金、人才、经营管理、业务创新等方面优势, 与尚未被松绑的中资银行进行竞争。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走出去”步伐将逐步加快, 中国企业在境外开展经营业务, 进行企业并购重组等经营和投资行为将愈发常态好, 对此中国金融机构也需要在境外延伸服务。提供境外金融服务, 必然也将会直面国外金融机构的竞争, 适应国外的混业经营制度, 提供能与国际同行媲美的一揽子、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基本要求。因此, 积极探索银证合作等混业模式, 金融机构综合服务能力, 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策略。

(三) 银证合作能够满足效益最大化要求

银证合作有利于银行和证券公司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功能相互弥补的合作, 如银行同业拆借和国债市场回购业务, 目前证券公司是主要资金拆人方, 银行是主要的资金拆出方。在合作中, 银行可以获取证券公司了解的上市公司有关信息, 为银行开展业务做重要参考;参与证券公司的投资项目, 拓宽投资渠道, 提高业务收入。证券公司也可以使用银行的网点和客户资源拓展业务, 还可以通过证券抵押融资等方式实现融资。

摘要:在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初期, 金融业是混业经营的, 但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 混业经营逐渐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1985年以来, 我国相继颁布了一些金融法律, 确立了金融机构分业经营的基础。不过随着近几年国际金融形势发生的重大变化, 为了适应金融全球化发展和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政府开始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银行、证券、保险三业出现了互相渗透共同发展的趋势。

混业金融 篇10

1.1 混业经营的基本定义及特征

混业经营指的是商业银行、相关金融机构等通过一定合理的组织模式在资本市场以及货币市场所展开的多品种、多模式以及多业务的交叉运营服务的经营模式。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是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 也是中国在金融领域发展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从当前国内外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情况来看, 混业经营模式有诸多值得借鉴的优势之处, 比如, 混业经营模式可以为资金谋得更多快捷、便利和合理的流动条件, 有利于金融各大模块和领域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 将相互之间的拮抗作用降低到最小, 同时, 也有利于有效地实现金融各大领域的风险监管。混业经营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进行定义:一是从狭义的角度来看, 指的是证券行业与银行行业之间的交叉经营关系, 金融混业经营指的是证券行业与银行行业可以相互进入到彼此的领域进行业务经营;二是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它指的是所有金融行业领域之间的交叉经营模式, 金融混业经营指的是银行金融机构、保险行业、证券行业以及信托行业等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其他金融领域或者相关领域进行交叉业务经营[1]。

混业经营主要具备如下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各种业务之间的混合经营, 具体指的是任何一种金融行业均可以参与到其他金融行业进行交叉业务的经营, 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有着不可分离的业务关系;二是各大领域之间存在管理上的混乱, 这种管理上的混乱主要包括了某一个金融机构自身在管理上的无序经营, 也包括了相应监管机构监管混乱, 在金融行业各大领域出现的管理上的混乱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之下极容易导致金融机构内部风险的膨胀传播和各大机构之间利益冲突矛盾的激发。

1.2 金融保险基金的基本定义

金融保险在证券领域中金融保险指数的简称, 是深证从行业分类的角度出发13个门类指数中的一种。保险基金指的是经营金融风险等相关业务的保险机构, 同时在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合同的效力下, 可以收取一定的保险费用建立起来的专门承担保险事故经济损失的专用基金。从广义的角度来看, 保险基金指的是由多家相关领域的保险机构所汇集而成的社会后备基金, 同时在大数法则的依据之下经过严密的测算, 对保险费率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

总而言之, 保险基金指的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后备基金, 从经济范畴的角度来看, 保险基金的本质属性与其他的后备基金是存在一定差异的。财政型国家后备基金是国家在法律制度的前提之下强制形成的无偿基金模式, 是国家形式上的财政收入再分配关系;互助型的后备基金是某一类群体共同出资形成的没有商品交换关系的基金模式。而保险基金指的是参与保险的双方存在着等价原则基础之上的商品交换关系, 是一种有偿形式的社会后备基金。

2 混业经营背景下金融保险基金发展趋势分析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 金融参与主体主要包括了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以及期货公司等, 同时, 金融保险基金可以相应地分为存款保险基金、证券保险基金、保险保障基金等。但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各国金融管理的松弛, 不同领域的金融机构分工开始趋向于模糊, 金融机构之间的激烈竞争导致分业经营的界限日益模糊, 各大金融机构开始出现综合经营的模式, 与此同时, 金融保险基金也开始出现了综合性的发展趋势[2]。

2.1“金融法”命名的立法趋势, 促进金融保险基金向综合立法模式发展

近年来, 金融领域的高速发展以及金融创新产品的日益丰富, 导致各大金融领域的分业经营界限日益模糊, 金融商品定义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衍生产品, 为了避免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法律漏洞, 同时加强对各大金融创新产品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金融保险基金综合立法的出现将成为必然趋势。比如英国在1986年便确立了《金融服务法》, 允许部分金融领域混业经营模式出现, 美国在1999年颁布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拓展了各大金融领域的经验业务, 日本在2006年颁布了《金融商品交易法》, 将证券定义拓展为“金融商品”, 韩国在1997年便颁布了《建立金融监管机构法》, 进行了金融监管改革, 同时在2007年通过立法确定了证券、期货、资产信托等各大领域的有机整合。可见, 在当前金融实践中混业经营的不断出现, 金融保险基金综合立法已经开始成为重大趋势[3]。

2.2 设立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 落实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

功能性监管的重点是将金融行业、金融客户以及金融类商品从本质角度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将金融功能相同的行列进行统一归类, 进行统一健全的功能性监管。比如英国已经在2000年颁布了《金融服务与市场法》, 实现了金融监管的全局性监管, 美国在2009年颁布了《多德-弗兰克法案》, 实现了美联储的全面金融监管, 日本也已经开始实现金融功能的全面监管, 这都说明了世界各国均开始在金融领域实现功能性全面监管。而这一监管模式发展的根本动因在于金融混业经营模式的出现, 金融混业经营的出现导致了不同金融机构之间的交叉业务监管, 这就缺乏一定交叉性的监管体系对其进行监管, 因此, 综合性功能监管模式开始应运而生。从世界各国开始在金融实践中运用综合性功能监管的具体情况来看, 其主要的监管运营原则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保障金融投资者的前提下进行金融混业经营;二是允许不同的大型金融机构组建控股公司进行金融领域的混业经营, 但是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需要在银行方式的模式之下进行混业经营;三是构建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实现金融领域的法制化。与此同时, 可以设立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 在金融实践中不断落实我国功能性金融监管模式。

2.3 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有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在传统的金融经营模式中, 各大金融机构之间实行明晰的分业经营, 每一个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职责与义务, 因此, 考虑到各个金融机构的职能性和特殊性, 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立相应的合理科学的金融监管制度。但是, 随着当前我国金融领域不断滋生壮大的混业经营, “金融商品”开始取代保险类型、银行类型、证券期货类型等各类金融类型的产品, 从而促使传统的金融法向综合性、保护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方向转变, 金融服务者模式开始逐步取代传统的金融机构组织模式。因此, 设立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成为混业经营背景之下的必然趋势。各种类型的金融机构在创新产品类型等方面的差异越来越小, 因此, 分设类型的金融保险基金已经不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一是一些新型金融创新产品由于界限不清使得金融产品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二是各大金融机构由于所接受的金融监管口径各不相同, 容易出现赔偿标准的不一致, 进而出现不公平的套利行为, 这种行为的出现则损害投资者权益;三是市场风险在分设金融保险基金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过度传播现象。因此, 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的设立将开始不断取代传统的分设金融保险基金, 从而有效保障投资者权益、提升金融系统风险抵抗能力。

2.4 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促进市场公平

分设金融保险基金在混业经营的背景之下极容易导致金融市场的不公平竞争现象出现, 其主要原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业务模式而设立的金融保险基金有可能导致金融监管套利行为的出现, 并由此引发金融监管的进一步放松和不公平监管行为的出现;二是各大金融保险基金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破产援助情况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体系, 一些目的性的援助会使一些本应该常态化破产的金融机构再次累赘运行, 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三是由于在援助标准以及保险体制等方面的不一致, 使得不同的金融机构待遇不一, 从而导致金融机构的动荡和投资者的反面情绪。因此, 如何构建一个公平、有效、综合性的金融保险基金, 是混业经营背景之下的关键问题, 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将能有效保障投资者的权益并促进市场公平[4]。

3 混业经营背景下我国金融保险基金立法建议

混业经营是全球金融行业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 中国应该根据本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具体情况, 在金融保险基金的领域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实现我国金融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 具体的立法建议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5]。

3.1 从国家立法的角度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投资者保护法》

我国金融领域在对金融保险投资者的保护立法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境界, 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的问题也是时有发生, 但是还存在多数金融机构是在依靠救助的情况之下解决相应的运营问题。到目前为止, 我国还没有确定较为明确的存款保护法, 仅仅从行政规章的角度颁布了《保险保障基金管理办法》等几部规章制度。由此可见, 我国应该充分借鉴一些金融行业的发展和制度, 完善国家的相关成功经验, 不断完善我国在金融保险基金方面的立法法规等。从英国的金融立法可知, 实现金融产品投资者保护基金的综合性立法是关键举措, 因此, 我国可以在借鉴的基础之上制定综合性的《金融机构破产投资者保护法》, 为混业经营模式背景之下金融保险基金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性保护支撑[6]。

3.2 明确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的职能、权力以及目的

在实现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立法的同时, 需要明确其主要目的:一是提供操作性较强的法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赋予其相应的稳定金融市场的职能, 实现金融领域的风险可靠监管和金融机构破产实行方案等。与此同时, 需要从立法角度明确综合性金融保险基金的运作模式、责权范围、赔偿标准等相关内容, 并明确其相应的职能权责:一是有效监督金融机构的信用情况、风险状况以及风险预警情况等;二是及时纠正金融保险基金运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三是对金融机构出现的破产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置。在此基础之上, 法律还将赋予其相应的权利, 一是可以获取相应的经营信息, 二是有相关的检查权利和处置权利等。

3.3 明确金融保险基金范畴, 统一投资者保护标准

根据国际金融领域发达国家制定的金融服务法, 可以对我国的金融产品以及金融保险基金等进行明确的范畴确定, 将我国的证券期货类、存款类、保险类以及衍生品类型的产品统一定义为金融商品。其次, 将多种类型的投资者纳入到金融法律保护的范畴之内, 明晰各类投资者的被保护权益。除此之外, 需要在金融保险基金立法基础之上实现法律的充分弹性, 从而有效保障我国金融保险基金行业以及整个金融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首先概述了混业经营及金融保险基金相关理论, 然后分析了混业经营背景下金融保险基金发展趋势, 即:“金融法”命名的立法趋势, 促进金融保险基金向综合立法模式发展, 以及综合性金融商品投资者保护基金的设立将有效保障投资者权益并促进市场公平。最后从多个角度出发, 提出促进混业经营背景下金融保险基金健康运行的立法建议。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保险基金,后备基金

参考文献

[1]刘璐.保险专业本科人才的定位与培养目标——基于国际化与混业经营的背景[J].当代经济, 2009 (2) .

[2]朱文淼.混业经营背景下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变革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 2013 (6) .

[3]何祺.中国保险企业分业与混业经营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7.

[4]李雅珍, 楼昳江.全球金融混业经营背景下的监管模式变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10) .

[5]张晨.混业经营背景下银保合作模式的发展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7) .

对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思考 篇11

混业经营是指一家银行可以同时经营银行、保险、证券、咨询、信托、租赁、抵押等多项金融业务。但它也要求银行自身具备一系列基本条件:

1、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尔·盖茨曾说过:“传统银行将是在21世纪灭绝的一群恐龙。”这充分说明了在21世纪,银行的存在方式不再是传统银行,而是网络银行这种“无边界银行”。它突破了网点约束对银行业务扩张的限制,使金融服务从有形的物理世界延伸到无形的数字世界;银行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营业网点的数量、分布区域,而集中在安全性、方便性上。信息技术于是成为银行业务增长、成本降低、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主要因素,同时也使银行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种类、范围、渠道大大拓展,使银行、证券、保险等分业经营市场融合成为可能,减少了各类金融企业针对同一客户的劳动重复。

2、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金融业分合经营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人们对风险和效率两个问题的不同看法所致。分业经营的目的在于降低风险,有益于银行体制的安全和稳定,而混业经营却更注重效率。但注重效率并不意味着盲目追求高风险,而是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必须兼顾安全性、流动性,“三性”原则始终是银行经营管理必须遵循的原则。内部约束机制又有保护银行自身安全运作与稳健经营以及规避风险的功能,如果银行缺乏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连最起码的信贷风险都控制不住,再去向混业经营转变,恐怕只能是顾此失彼,欲罢不能。

3、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混业经营使得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兼营多项金融业务,在客观上强化银行的竞争,也提出了对新的竞争环境及竞争主体进行规范的要求。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为提高本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改革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把多个监管机构的各自为政改革合并成一个监管机构,避免了多头管理职权交叉、虚位的弊端。因此,一旦实行混业经营,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完善的外部监管体系,否则,市场就会产生无序、恶性竞争。

4、健全的法律环境。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一切市场行为都应受到相应的法律约束,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金融业经营也必须有相应的法律规定,以约束商业银行自身的各种经营行为,这就利于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竞争性的金融市场,同时使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力集中到督促、检查商业银行是否制定和执行了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尽量减少对银行经营的直接干预。

5、优秀的人才队伍。一支优秀的工作团队是一家银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何建设并培养一批综合性银行所需的综合性人才,是混业经营面临的大问题。中国金融业经营与监管现状

如前所述,我国的金融市场20世纪80年代是混业经营时期,但后来的经济通涨、货币政策失灵证明这种体制不符合我国国情。1993年12月2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开始转向分业制。1995年5月10日,《商业银行法》的颁布,使分业在法律上得以正式确立。在监管方面,我国金融市场1983年以前由财政部监管,1983年至1992年问由中国人民银行监管,1992年以后才成立了证监会、保监会,确立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管理的模式。因此,目前我国金融业的现状可概括为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但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时间短暂,我国的分业体制尚未最终完成。例如各地人行、各商业银行经及信托投资公司分别组建的证券公司,还未完全从原组建机构分离出来;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如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或受国家政策扶持,或正处于清理整顿期,还尚未成熟等等。另一方面,现实中又存在一些混业经营的现象,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都在海外开展了投资银行业务等等。这基本上是各金融企业自身为拓展业务的自主选择,没有受到明确的限制,也无法可依。因此,了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尚未具备混业经营的全面条件。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需谨慎

分业、混业各有利弊,但关键在于它是否适应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可以说面临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市场开放后必然受到世界范围内混业经营的冲击,一方面自身进行混业经营的条件又尚未具备。因此,笔者认为,对策还在于把握趋势,从实际出发。

1、把握趋势,做好准备。美国转向混业经营也使得金融混业经营的趋势更加明朗化。中国要想融人国际市场,就必须顺应这一潮流。在混业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的条件下,可以从基础工作做起。

①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拓宽业务领域,进行混业试点。现行《商业银行法》第43条虽明确界定了不允许商业银行在我国境内从事投资银行业务,但并未对境外业务加以限制。所以,有实力的银行完全可以在境外开展经营业务,学习并积累国外的经验,为后来的混业经营做好准备。另外,对于光大、中信这些事实混业的金融企业,可以在对其加以规范以保证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允许其作为混业经营的试点,摸索适合国内金融市场的混业经营及监管模式。

②整合现有金融机构,实现优胜劣汰。20世纪90年代以来,掀起了世界范围的银行兼并浪潮。其主要动因在于新的竞争形式下,原中小银行贴近消费者的优势不复存在,受银行合并后的规模效益趋动,也由于只有大银行才有实力装配耗资巨大的网络系统,尽显技术优势。因此,中小银行纷纷进行联合或被大银行兼并或强强联合。我国现有金融机构种类较为繁杂,也是造成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通过金融业的并购或相互参股的方式。并购能够实现优胜劣汰,真正体现“适者生存”,且并购后的金融企业无疑实力大大增强,企业内部或实现规模效益(同种金融机构整合),或实现优势互补(不同金融机构整合);而参股则使得金融机构在增强经营稳定性的同时,保持很大的经营灵活性。面对国外的一艘艘“航空母舰”,我们也该组成自己的“联合舰队”。

③发展网络银行,与国际市场挂轨。网络银行由于其技术优势,很容易向全球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由于我匡法律对其没有明文规定,使其可以绕过市场壁垒,实现虚拟的金融混业经营也可以轻松地跨越国界,与国际接轨。

2、立足国内,培养市场。尽管我什面临着“狼来了”的风险,但风险并不是突然而来的。根据我国政府在金融服务业方面向国际社会所做的承诺,加入WTO后尚有一段缓冲期,与国外金融业的全面竞争将在5年后全面展开。在这5年内,中国金融业应特别重视:

①加强自律,提高素质。面对挑战,赤膊上阵是最不可取的。在目前仍分业的情况下,各金融企业一定要摆正服务业的身份,强调高质量服务,将各自领域内的市场和业务做好并稳固。银行应在最基本的存贷业务上下功夫,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风险,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保险公司应积极开展新的适销对路的保险商品,在允许范围内用好、用活保险资金。证券公司则规范其经营。只有在做好本职业务的基础上,各自的市场才能稳固,相互的合作才会有保障,金融业整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②讲求特色,拓宽市场。如果市场上的商品都是一样的,消费者就不会多加选择,只有有特色的商品,才会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长期以来,我国金融市场服务品种单一,“克隆”现象严重,成为阻碍金融市场发展的一大阻力。各金融企业只有深入市场,了解需求,才能创造出特色产品。需要强调的是,新的特色服务需要大力的宣传与推广才能深入人心,以避免类似某银行“金融超市”开业无人间津,甚至有主妇前来采购的尴尬。另外,广大的农村不仅是拉动商品内需的大市场,也是未开垦的金融服务处女地,伴随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适应农村需求的金融产品前景广阔,切不可被外来和尚抢占了先机。

③有效激励,储备人才。企业间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优秀人才,谁就会取得胜利。加入WTO后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势必对金融专业人才产生大量需求,而他们惯用的高薪政策将对国内金融企业形成人才流失的威胁。因此,国内金融业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从物质上、精神上、发展机会上、培养机会上、感情上等诸多方面对优秀人才进行激励,防止熟悉国内市场、国内业务、懂技术、精管理的人才“为他人做嫁衣裳”。

④健全法制,强化监管。随着市场行为的变化,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方式也应适的调整。未来几年内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变化将是巨大的,金融法规体系在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这一基本框架上,亟需对一些空白地带如业务交叉、网络银行、混业试点等进行补充和完善,千万不能由于金融法规体系建设滞后于金融发展而加大市场风险。在监管方面,随着国内混业局势的出现和明朗,随着全能型外资金融机构的进驻,人民银行、保监会、证监会也将从独立监管经协调合作向统一监管过渡,才能有效控制风险,保证金融安全。其监管手段也应顺应金融电子化的发展,实行电子化、规范化、程序化的非现场检查,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提高监管水平和监管质量。

混业金融 篇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金融业发生了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 西方主要市场经济国家纷纷放弃分业经营而转向混业经营。英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采取一系列放松金融管制的改革措施, 并逐步向混业经营发展, 到1992年英国基本完成向混业经营的过渡。日本于1998年12月彻底放弃分业经营, 允许金融机构跨行业经营各种金融业务。而关国也于1999年11月颁布《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 促进了银行、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的联合经营。在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发展的主流趋势的形势下, 为了实现对金融业的有效监管, 很多国家都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 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模式。随着全球金融环境的变化和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日渐加深, 我国分业监管管模式正逐步丧失其发展的现实基础。因此, 我国在当前条件下重新选择一个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 对金融业进行更有效率地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当前世界上主要的金融监管体制

1. 英国式的统一监管模式。

这种模式以英国和日本为代表, 对于不同的金融行业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 不论是审慎监管, 还是业务监管, 均是由一个统一的超级监管机构负责, 通常这个机构或是中央银行或是由单独成立的金融监管局。目前, 采取统一监管模式的地区正在逐渐增加, 韩国和我国台湾等也开始逐渐采用这种模式。

2. 美国式的伞形监管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 金融控股公司的各子公司根据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机构的监管;而联邦储备理事会为金融控股公司伞状监管者, 负责评估和监控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整体资本充足性、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 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机构子公司潜在影响等。

3. 牵头监管模。

这类监管模式介于统一综合监管和分业监管之间。牵头监管模是在实行分业监管的同时, 由几个主要监管机构建立及时磋商协调机制, 并指定某一监管机构为主或作为牵头监管机构, 负责协调工作, 巴西是典型的牵头监管模式。

4. 双峰式监管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设置两类监管机构, 一类负责对所有金融机构进行审慎监管, 控制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另一类负责对不同金融业务监管, 澳大利亚和奥地利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三、影响监管模式选择的因素

各国金融监管体制的选择并不单取决于经营模式, 还取决于各国金融体系的风险特征, 以及历史、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具体地包括: (1) 混业的组织形式和混业程度; (2) 政治、法律、文化等制度环境因素存在差异, 美国是一个政治分权制的国家, 而大多数政治集权制的国家, 其监管体制也较为集中, 通常由中央一级的监管机构对全国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3) 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 美国、英国等大部分国家的改革都是这样的; (4) 重大历史事件的冲击影响巨大, 一国内重大的经济金融危机往往会打破原有的制度均衡, 导致监管制度的根本改革。英国统一监管制度的建立是直接受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的影响。韩国1998年改革监管体制也受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时国内要求改革金融体系的呼声较高, 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韩国政府施加压力, 敦促韩国政府采用统一监管体制。

四、我国监管模式的现实选择

结合以上四种监管模式、影响监管模式的选择因素, 以及我国的现阶段的现实情况, 我们认为美国的伞状监管模式对我国目前的金融业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理由如下:

1. 从适应性角度来看, 我国正处于金融一体化的过度阶段,

基本上还是以分业为主, 尚未形成全面的混业经营格局, 混业经营只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 因此如果立即采用统一监管显然与我国现阶段金融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太吻合。

2. 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

原有分业监管模式下, 各监管机构专业化程度高, 在此基础上组建或者选择一个牵头机构加以协调即可达到较好的效果, 而且保持三家监管机构并存的格局也有利于监管主体间竞争与制约作用的发挥, 同时也有利于责任权限的明确划分, 如果采用统一监管模式必然牵涉到多个机构的合并, 以及人员重组等一系列的工作, 改革的边际化成本太高, 不适合我国的国情。

3. 从同一监管模式的固有缺陷来看, 一方面, 由统一的机构监管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 容易出现文化差异冲突;

另一方面, 统一监管机构权力巨大, 容易导致权力膨胀, 同时极宜出现极端的官僚主义, 可能导致损失潜在的有价值的信息, 对潜在问题反应迟缓。并且, 统一监管机构内部往往任然按照传统的功能类别进行部门设置, 若协调机制不完善, 就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统一监管, 无非将原来各监管机构的外部冲突转变成统一机构部门间的内部冲突, 难以发挥统一监管的规模效应和提高监管效率的优势。

通过以上综述我们不难发现, 伞状监管模式下, 各功能监管机构既能明确分工, 又能通过“伞状监管人”实现紧密合作与信息共享, 该模式在保持了原有管理机构对口监管的基础上, 突出了“伞状监管人”对于金融风险整体监控和管理的地位, 实际上是对原来分业监管模式的改革和进一步的完善, 维护了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结构的稳定, 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 避免了对监管模式进行大规模改革而可能引发的金融动荡, 有利于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

摘要:金融监管体制是一国金融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出现了混业经营趋势, 为了适应这一背景, 各国监管体制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本文在分析和借鉴西方典型的混业金融监管体制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的国情, 认为我国应该采用美国的伞状监管模式, 同时提出了构建该模式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混业经营,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刘致远:混业经营与金融监管.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

上一篇:城镇供水水质下一篇:新疆喀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