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表演专业

2024-09-26

武术表演专业(精选10篇)

武术表演专业 篇1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 是文化的传承, 而武术表演作为实现“武术走向世界”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使在武术具有娱乐性、观赏性的同时, 更具中国文化传播特色, 在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当代传播武术, 展示武术魅力的重要手段。

正是由于武术自身的魅力以及表演市场的繁荣, 加强武术表演就更凸显了其价值。而在这一切的基础在于高校, 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武术表演人才, 在于加强对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课程的研究。课程设置作为学生培养的方向标, 是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的具体反映,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教育部先后于1991、1997、2003年体育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虽然武术课程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完善, 但从总体而言, 武术课程的发展明显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

事实上,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作为武术专业中的新兴方向, 更需要一套合理的、系统的、科学的相关课程设置体系来支撑, 从而使培养出的学生更能够适应社会需求, 但是当前对于该专业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较少, 可参考的体系不多, 这都为本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发挥的余地。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收集相关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资料并结合与武术表演相关的著作、文献等资料, 查阅CNKI电子期刊以及部分硕、博相关的论文, 在所收集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分析归纳并进一步提炼。

1.2 调查分析法

选择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等几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体育院校武术专业为研究对象, 采取与校内外武术教师、武术教练人员进行面对面交谈, 通过交流与沟通的形式, 发现武术表演人员社会适应性以及存在的问题。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表演专业发展总体现状

2000年天津体育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体育舞蹈学专业, 2001年全面向社会招收学生, 成为国内高等学校第一所拥有体育表演专业的学校。

体育舞蹈学专业隶属于体育文化艺术系, 专业代码为050409, 体育舞蹈学专业设有艺术体育方向, 培养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 (主要以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等项目为主) 。

随后, 北京、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上海、南京等地的八所体育院校先后也开设了体育表演专业, 综合类大学体育院系在2006年开始设置该专业。据2008年教育部招生阳光信息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 全国从2000年———2008年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24所, 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资料截止2008年)

从表1显示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高校, 华北地区有8所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山东、河北4个城市;华东地区有3所分布在江苏、上海;华中地区有7所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南、湖北、江西4个城市;东北地区有2所;华南地区仅有1所在广州;西北地区l所;西南地区2所。

目前在华北、华中地区开设体育表演专业的高校比较集中, 共15所, 占到总量的63%左右, 而西北、华南地区较少才占总量的8%左右。

总体来看南北地区分布不平衡, 从而可以看出丰富的教育资源是体育表演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据调查显示体育表演专业招生规模因学校而异, 受区域、经济等影响而不同, 历届招生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属武汉体育学院 (每届招收300人) , 最小规模的是南京体育学院 (拟招收30人) , 有的地方出于自身利益只考虑招收本地生源。其次有的学校根据学生就业情况来决定招生规模, 这就充分考虑了市场需求因素, 平衡了体育表演专业人才供、求的良好关系。

2.2 专业定位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方向属于体育类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040205) 的下设方向之一, 学制为大学本科四年, 授予民族传统体育学学士学位。是以武术表演为主要教学内容, 是融武术和影视表演、舞台表演、武打动作设计为一体的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综合型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在掌握武术表演的基本专业理论、专业技巧的同时, 具备较强的表演实践能力, 能够在武打动作设计、武术教学动作类影视、舞台表演、等工作中从事表演、动作设计、动作指导、教学与组织等专业人才为专业目标。将武术和表演专业结合形成新型专业培养方向, 既有体育院校的体育特色, 又能体现体育与艺术的融合。

2.3 课程设置

课程方案是高等体育院校实施教育教学的蓝本, 使高校最重要的法规性文件之一。以前, 通常称之为“教学计划”, 近年来, 教育部统一更名为课程方案。课程方案的优劣, 与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 课程方案包含六个方面内容:一是培养目标, 二是培养规格, 三是修业年限和学位授予, 四是各学年教学周数安排, 五是课程结构、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安排, 六是课程方案说明。

2.3.1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规格的具体表现, 是在科学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对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基本模式。而制定教学计划的前提条件又是由专业培养目标来确定的, 它决定了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是该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依据, 它决定了培养出的人才将来从事社会何种工作。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方向的开设是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的改革, 改革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 根据各专业院校培养目标, 列出10项让专家选择并补充, 分析统计得出, 培养目标占比重表2所示, 其中掌握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的理论和技能, 具有从事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教学工作能力, 具有在各类专业表演团体、表演性组织从事表演工作的能力占86%, 是较重要的培养目标。

据此,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应在教育部对表演与体育类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需求对体育人才素质要求以及武术表演专业人才特点而确定。

因此, 对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熟练掌握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并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能够在各级各类专业学校、健身俱乐部表演团体、表演性组织等单位从事表演、创编与科研工作以及能够从事武术表演、文化传播教学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3.2 培养规格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培养规格的确立应在教育部统一规范要求基础上, 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前提, 突出专业特色结合社会需求, 因此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和业务培养两方面。

(1) 思想政治要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政治立场坚定;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牢固确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政策法规;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

(2) 业务培养要求:掌握武术项目基本理论和技能, 掌握武术表演所具备的技巧方法, 具有高水平的竞技、表演能力;熟悉武术项目发展的现状和走向, 具有较高的武术文化艺术修养;掌握武术表演教学方法, 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 具备武术表演编导的技术技巧能力。

2.3.3 专业课程设置方案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该《课程方案》文件指导下, 结合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特点, 依据目前的社会实际需求、就业取向等现状, 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设置课程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如表3所示, 专业课程方案包括公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任意选修课等五个部分。

(1) 公共必修课程

公共必修课按照高等学校统一要求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概论、邓小平理概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法律基础、思想道德养、大学英语应用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军事理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

(2) 专业必修课程

专业必修课主要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教育学、舞台美术、教育心理学、体育概论、武打动作编排技法、表演基本技能、武术理论与基础、音乐知识与欣赏、文体表演与编排、音乐选编与编辑、体育绘图、武术理论与基础、武术编导、武打动作编排技法、音乐理论基础、表演基本技能、专项训练与实践等课程。

(3)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理论类和术科类选修课, 理论类包括运动生物学、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论、体育市场营销学、体育创新学、体育美学、公共关系学、社会心理学、体育场地设计、环境与健康、心理与健康等课程。术科类包括体育舞蹈、体操、健美操、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课程。

(4) 实践环节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学生的教育实习 (专业实习) 实践环节在组织形式上, 可以毕业论文、劳动课、社会实践、教育实习等形式进行实践。

3 结论

(1)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应为:本专业培养能够全面掌握武术表演的基本理论和技巧。具备较强的表演实践能力, 能够在武打动作设计、武术教学以及动作类影视、舞台表演、等工作中从事表演、动作设计、动作指导、教学与组织等高素质人才。

(2) 为适应当今人才市场的需求, 打破以往单一的培养模式。对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课程改革应以确立核心课程为基础, 加强基础课程与综合性大学的同类或相关课程的接轨, 拓宽选修课程培养不同类型的民族体育专门人才, 强化实践课程使学生及早接触社会, 了解社会需求,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根据课程体系的总目标, 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重组和设计新课程, 确定各门课程的子目标, 进而改造单一课程。

(3) 武术表演与文化传播方向课程设置因地制宜, 不断创新与调整。高等体育院校武术表演与文化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应该在尊重《课程方案》这一指导性文件的基础上, 结合本校自身特点和特色以能够满足社会需要、学生就业取向为目的来设置课程方案。

随着高教改革的深入和我们对专业认识的提高, 以及新世纪社会需求的变化, 仍需不断地摸索与实践。在新兴人才教育思想的指引下, 专业建设力争作到高起点、有特色、有创新, 为21世纪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新型民族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曹琼瑜, 武俊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 (9) .

[2]王三, 虞定海, 王继强.我国体育院校开设武术演艺专业方向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0 (5) .

[3]于翠兰.关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再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 2006 (2) .

[4]丁丽萍.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三维目标[J].搏击·武术科学, 2010 (7) .

[5]刘剑欣.高等体育院校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培养方向及课程设置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8.

[6]金晓阳.体育院校表演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7.

[7]刘丽萍.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与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8]郝德永.课程研制方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9]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10]刘树军, 郭志禹.民族传统体育 (本科) 专业方向的设置及其目标体系的理论构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 .

武术表演专业 篇2

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我们又迎来了学校的第三届武术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武术教学已经在胜利一小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太极拳、武术操已经成为同学们十分喜爱的体育项目。今天的武术节,就是同学们接受检阅的好时机,希望你们拿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为所在班级、为自己争光。

大会进行第一项:请学校领导王校长致词,大家欢迎!

大会进行第二项:请山师领导讲话,大家掌声欢迎!

(山师实习老师们和同学们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他们为胜利一小武术教学的开展和推广做出了贡献。)

大会进行第三项:请实习教师代表讲话。

大会进行第四项:比赛正式开始。

首先上场表演比赛的是一年级五步拳代表队。五步拳作为长拳的入门拳术,在我国具有较好的普及性。它动作简洁明了、衔接连贯、起伏转折、姿势舒展,是不可多得的武术入门拳术的精品。请欣赏!

(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些可爱的小同学们。)

接下来上场的这些着装整齐,英姿飒爽的队员们,来自四年级1、2、3班,我们期待他们有精彩的表演。请4、5、6、7班做准备。

在我们的评委老师紧张有序地打分的时候,三年级1、2、3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的走到了场上,他们经过多日的刻苦练习,也想在今天一试身手。请4、5、6班做准备。

刚才的比赛,同学们觉得紧张吗?想取得好成绩吗?我们不着急,先休息一会,欣赏一下校武术队和实习老师的表演,你们说,好不好?(有请校武术队上场)我们胜利一小武术队经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比赛,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现在场上将要进行的是山师实习教师的武术组合表演。他们每个人都是武术精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请同学们睁大眼睛认真看。

(他们的表演精彩吗?同学们喜欢吗?喜欢,你们可以长大以后报考山东师范大学的民族传统系,圆你心中的梦想。)

我们继续比赛。请二年级1、2、3班的同学们快速上场,找到自己的位置。4、5、6、7班的同学做准备。

最后是来自五年级同学们的表演,他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口号响亮,动作整齐划一,充分展示了胜利一小学生的精神面貌。我们期待他们为大家奉献精彩的表演。

大会进行第五项:请领导为获胜班级颁奖。(请各班级派一名代表上台领奖)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获奖班级表示衷心的祝贺!

从央视春晚浅谈武术表演的发展 篇3

关键词:春晚;武术;发展

引言

中华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不仅可以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还具有表演娱乐、交流技艺的独特功能,是一项注重内外兼修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央视春晚作为每年最盛大的晚会现已成为广大华人年三十必吃的年夜饭,是我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1],武术作为曲艺类表演节目多次登上春晚,这首先是对武术效力的肯定,其次武术也借着春晚的舞台扩大了影响力和渗透力。

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武术节目几番起伏,从中可以看到表演武术发展的契机和障碍,我们应当从中吸取经验,留其精髓,补其不足,依托春晚这个平台,为中华武术的传承与弘扬贡献力量。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表演武术,通过对历年央视春晚武术节目分析其现实状况,以探讨表演武术的发展。

1.2 研究方法

1.2.1 视频资料法

查阅历年春晚武术表演视频,进行类别筛选后分析其效果和影响

1.2.2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维普期刊、CNKI、万方期刊全文数据库,搜集与武术以及武术表演相关文献资料,阅读有关武术表演专业书籍文献,查阅中国期刊网等与武术表演相关的研究成果,然后对所阅读文献做重点分析与筛选,经归纳整理,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

1.2.3 訪谈法

与2007年春晚武术表演者马建超进行交流,了解春晚武术登上舞台的过程,体会春晚武术表演者内心感受。

1.2.4 逻辑分析法

对所了解到的有关知识、理论进行推理与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早期表演武术——针对83年、93年、94年三次春晚武术节目进行分析

2.1.1 表演模式与特点

早期武术节目旨在将原汁原味的传统武术表现出来,纯粹朴实,形式简单是这个时代武术表演节目的特点。传统武术的表演形式符合当时的时代特征,符合当时大众的审美需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当时联欢晚会的整个基调。

2.1.2 武术节目

1983 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举办春晚,武术作为曲艺类节目精彩亮相。跟当年春晚其他节目一样,表演形式简单,稳扎稳打,将传统武术表演搬到了央视春晚的舞台上。

在1993年央视春晚上,以功夫片著称的成龙击鼓出场,使我们看到了“名人效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所展示的功夫技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因为喜爱和推崇明星本人,观众对他所参与表演的节目也倍加喜爱和推崇。

1994 年的武术以儿童节目登上春晚舞台,充满了童真童趣,将武术和舞蹈搭配在一起,是一次新的尝试。这次节目的看点在于具有趣味性的故事,并结合了舞蹈动作。

这一阶段的武术节目虽然形式简单,但是演绎风格截然不同,由最朴实的功夫表演要影视明星的加入,到舞蹈的融合,都是武术节目编排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验证。

2.2 近年来的表演武术——针对2005年后央视春晚的武术节目进行分析

2.2.1 表演武术新模式

进入2l世纪后,高科技舞台设备在声、光、电以及舞台背景的展现方面都截然不同,使得结合武术文化的创意性舞台表演成为可能。随着数字技术和电脑特技在武术表演节目中的广泛应用,表演武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2]。

2.2.2 表演武术发展的瓶颈

由于人们的文化理念、文化层次都不尽相同,对武术的理解也就不一样,特别是对传统武术文化内涵理解的差异,这就导致在表演内容的安排和设计方面上容易出现偏颇[3]。

2010年的《对弈》的韵味舞蹈多于武术。2011年春晚的《咱们工人有力量》成为街舞的陪衬,全程不见武术的技能展示。2012年武术节目被安排在元宵晚会,多少有点遗憾。

这些节目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对于武术的印象,制约着人们对武术内涵的认知。观其原因,主要有:①节目不新颖,单调没有突破;②武术技能展示受限,舞蹈多于武术;③节目缺乏现实意义,欣赏性欠佳。

2.2.3 异彩重现

2013年的《少年中国》给人以层次感、上升感,在服饰上做出新的尝试,又一次显示了名人效应,赵文卓的演练,搭配《少年中国》的词,使得整个节目丰盈饱满,传递正能量。中华武术,确与国志相关,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个节目不仅展示了精湛的武术,同时具备积极的教育意义。

2014年颇为大气的《剑心书韵》整体构思新颖靓丽,观众看到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同时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书法、古代书院、《千字文》童声朗诵,都极具感染力。中华武术与中华文化,同根同主,交相辉映,使得整个节目文武兼备,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3、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早期的武术节目形式单一,内容简单,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舞台结合数字技术和电脑特技以及对武术进行文化创意包装,融合多种元素充实武术节目,增强节目的观赏性

和现实意义,使观众乐于接受,易于接受。

武术节目不断发展创新,借助春晚平台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武术,展现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3.2 建议

⑴ 融合多种元素,运用多元化的色彩,增强武术节目的感染力。

⑵ 依托高科技手段,结合数字技术和现代舞台效果,增强表演武术的欣赏价值。

⑶ 通过积极参加活动,借助电视、网络等传媒力量,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声誉。

⑷ 加强参演人员的业务水平,不仅具有扎实的武术技能,也具备良好的表演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周金华.《春节联欢晚会》的价值取向[J].电视研究,1997(2):43-47.

[2]张京成,主编.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8)[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武术表演专业 篇4

少林武术又被称为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练的武术为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禅宗智慧的传统佛教文化体系[1]。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不断进步,少林武术表演作为少林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在不断创新。本文对少林武术表演进行分析,不仅是对少林武术表演在理论研究的补充,也是对少林武术理论研究体系的完善与丰富。

2少林武术表演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武术表演概念的界定

武术表演是一种武术与表演艺术相结合的综合性节目。其形式多样,常以灯光、音乐、烟火、服装、威亚等道具相结合;穿插剧情、舞蹈、演唱等内容;具有观赏价值和观赏性[2]。武术表演是武术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通过表演这一媒介将武术的文化内涵、武术之美展现给人们。

2.2 少林武术表演概念界定

少林武术表演是以少林拳法,器械,对练,硬气功等少林派独有的功法和技术为主要内容。表演形式多样,既有简单的肢体武术演练,也有结合现代高科技舞台技术和舞台道具的表演形式,还有融合人物情节、结合舞蹈,杂技等的武术剧的表演形式。

3少林武术表演发展的特点

3.1 少林武术表演的商业化发展

2012 年第五届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武术·文化·旅游”高层论坛在安徽黄山召开,该论坛提出武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已成为创新武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动力。现如今少林武术表演产业立足于嵩山少林风景区,充分利用嵩山少林景区的自然文化资源,结合景区内的特色旅游景点,历经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少林武术表演团体游客接待的专场演出和以嵩山为背景的山水实景表演并存的武术表演商业化发展模式。据中新网报道,2012 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嵩山少林风景名胜区共接待游客6.26 万人次。通过这种商业表演发展方式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有效促进了当地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扩大了少林武术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3.1.1 少林风景区专门的武术表演

嵩山少林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有中国五岳中现存最大的道家寺庙中岳庙,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以及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嵩岳寺塔,古天文观测台等古迹。游客们来到嵩山少林风景区不仅能够观赏到嵩山巍峨秀丽的景色,可以体验禅武一体的少林武术文化,还能观赏少林武术表演。“少林功夫甲天下”,来到少林寺必须要看的就是少林武术表演。登封市现在拥有嵩山少林寺武术馆、禅武大酒店展武堂、塔沟武校少林功夫表演团、释小龙武院功夫表演团四处少林武术表演场所,但这种表演形式仍然是沿用以前的武僧演武的传统表演形式,它的演出内容有少林象形拳、少林硬气功以及十八般兵器、闯山门等表演。

3.1.2 大型山水实景演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

在嵩山少林景区待仙沟内,由郑州市天人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河南历史上投资最大的文化旅游项目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项目总投资3.5 亿。该项目是由中国实景演出创始人梅元帅制作、著名作曲家谭盾担任艺术总监、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和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任顾问共同打造的一台大型山水实景少林文化表演。整个演出在少林武文化和禅宗文化的大背景下,共分为有《水乐》、《木乐》、《风乐》、《光乐》、《石乐》五个篇章,通过音乐、舞蹈、武术三个主元素相互交织演绎,在山水实景中以全新的方式演绎少林武术,诠释了少林武术“禅武归一”的特征,合成了中岳嵩山的辉煌乐章。《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目前已经成为嵩山旅游的名片,是少林武术表演和旅游文化融合的典范之作,已成为游客们必选的旅游娱乐项目,这种表演形式不但能够使游客观赏到精彩的少林武术,还能从演出中体会到少林禅武文化的博大精深。

3.2 少林武术表演的国际化发展

嵩山少林景区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秀丽壮观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喜爱少林武术的友人来此探源寻胜,拜访“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探寻少林武术的奥秘。但是,随着少林武术的名气越来越大,少林武术表演走出少林寺已成为发展的趋势。迄今为止,少林武术的脚步已遍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政府部门和外国进行文化交流时,少林武术经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随文化交流团进行出国展示。以下是2007 年以来少林武术表演团队出国表演的部分活动:

(1)2007 年10 月10 日,少林寺武僧团在英国伦敦“孔雀剧场”向英国观众展示少林武术。

(2)2008 年鹅坡武院表演团赴波兰参加“感知中国- 波兰行”文化交流活动。

(3)2009 年5 月20 日少林寺武僧团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表演了精彩绝伦的少林功夫。

(4)2011 年2 月13 日少林寺武僧团赴以色列参加由国家文化部主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

(5)2014 年2 月3 日晚,2014“欢乐春节·保加利亚行”河南文化艺术团文艺晚会在索非亚国家文化宫一号厅前厅隆重上演,近4000 名观众近距离地感受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国少林武术的精湛。

3.3 少林武术表演的艺术化发展

近年来,武术逐渐从它的本质属性即“技击性”呈现弱化的趋势,而作为表演的功能越来越突出。所谓武术艺术化是指把武术技术作为基本元素,通过特定的艺术加工等表现手法,使其对欣赏者产生丰富的美学联想及特殊感受的一种形式[3]。高度发达的现代表演产业,艺术与武术的结合已经成为我国武术表演的一大趋势,进行艺术化的创编是少林武术表演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展途径。少林武术表演的艺术化发展是在经历了一个长时期的转变才得到如今的规模,也是由小到大的渐进过程。最初只是以少林武术的传统套路动作技术作为表演的内容,后经过编排、发展和创新,才逐渐形成了现如今较为完善的表演形式。艺术化的发展推动了少林武术表演形式的多元化,使其最大限度的与舞蹈、杂技等舞台艺术有机地结合,并且通过使用音乐、服装、灯光、舞美、道具等舞台特效技术,为少林武术表演增添了意境之美,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视听艺术享受,而少林武术舞台剧和少林武术影视作品则突出显示了少林武术表演在艺术化方面的发展潜力。

3.3.1 以少林武术为主要元素的舞台剧

舞台剧在武术表演领域里开辟一个崭新的发展方向,它将武术和其它艺术形式相结合,借助现代的科技手段,产生一种新颖的艺术样式,吸引人们的眼球,使人产生浓厚兴趣[4]。武术舞台剧的出现是武术向艺术发展的先驱和代表,它的出现使以禅、武、医著称的少林武术文化资源得以在现代化的舞台展示。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少林武术表演在国内外上都非常火爆,以少林武术为主要元素的武术舞台剧尤其受到各界观众的青睐,引领着中国武术表演市场的发展。例如由郑州市中远演艺娱乐有限公司打造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从演出开始一直受到好评。舞剧《风中少林》以戏班名伶天元和素水两人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在与黑恶势力的对抗斗争中演绎了一场正气与邪恶正面交锋。舞剧的主创人员成功的探索出了舞武结合的新道路,使柔美的古典舞与刚劲有力的少林武术完美结合在一起,打造成为舞蹈与武术完美结合的中国第一武术艺术。《风中少林》自2004 年首演以来,盛演不衰,受到了海内外各界观众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金奖、第十二届“文华奖”剧目奖、中宣部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戏剧奖,成为河南省文化强省建设中涌现出的经典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功夫传奇》、《少林武魂》、《少林雄风》、《大河秀典》等一大批以少林武术为题材的优秀舞台剧连番上演。少林武术与舞蹈等结合而创编的舞台剧是少林武术艺术化的重要形式,它的产生不仅是对中国舞剧的一大创举,还充实了我国舞剧的选材内容,拓宽了少林武术表演的发展形式。

3.3.2 影视作品中的少林武术表演

武术影视是武术向艺术化发展的又一种形式,少林武术在影视中的出现是比较早的,是很多武打电影电视作品的首选题材。1982 年电影《少林寺》的成功热播,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影片中由主演李连杰饰演的觉远和尚所展示的枪术、拳术以及由其他少林武僧表演的少林十八般武艺,精湛的少林武术表演深入人心。现在少林武术题材的电影、电视剧越来越多,例如2006 年融合了少林武术和抗日民族精神的电视剧《少林抗日英雄传》、2007 年电视剧《少林寺传奇之乱世英雄》、2008 年电视剧《少林寺传奇1》、2011 年电影《新少林寺》等一大批电影电视作品。影视中的少林武术既有以动作技击性为基础的打斗场景,也有展现少林拳法和器械的演练场面,2011 年电影《新少林寺》中就有武僧们集体演练少林七星拳的段落。在电视荧屏上更加强调的是少林武僧们惩恶扬善的行为,大多数的影视作品通过表现少林武僧保家卫国、救死扶伤的高尚品德,衬托少林武僧高超的武术技术和武德修养,提升了了少林武术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这也是少林武术题材的影视作品能够一直在荧屏上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人们在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少林武术表演都是是经过后期电脑剪辑制作、后期配音、加入特效等技术手段,进行了艺术化的创作,使得少林武术在影视作品更加的美轮美奂,更加具有观赏性,使表演形式和内容更加贴合人民大众的审美情趣,是少林武术表演艺术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

4少林武术表演的价值

表演是少林武术所具有的的功能之一,在少林武术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武术表演所具有的价值更加凸显,对武术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少林武术表演所具有的价值不仅在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少林武术自身的发展、其他武术流派的发展以及我国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价值。

4.1 推广传播少林武术和少林武术文化

少林武术是中国武术流派中的一大门派,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成为中国武术一个独特的文化品牌,这与少林武术的表演功能是密不可分的。20 世纪80 年代少林寺现任方丈释永信法师率少林寺武僧团在海口市工人影剧院,连续进行少林武术演出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此后,少林武术表演团体纷纷踏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2013 年“少林寺北美文化节暨少林文化走进联合国”活动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在欢迎宴会上,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带领的少林文化代表团进行了少林武术的表演,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欧伦斯在观看表演后表达了对少林文化的热爱与向往,并讲到,这次的活动与1972 年中美“乒乓球外交”有异曲同工之妙,必能促进中美关系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这样的文化交流活动,不仅能使以少林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更能使优秀的中国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少林武术表演是推广和传播少林武术的极为重要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让人们亲身感受到少林武术的魅力,吸引人们进一步关注少林武术。同时,少林武术表演所具有的观赏性,对少林武术和少林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4.2 对我国其他传统武术流派发展的借鉴价值

武术在我国历史悠久,从原始社会就有了武术的雏形,发展到现在武术已经成为我国独有的特殊传统文化。我国地域辽阔,人文资源丰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我国各个地方的武术有所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武术,例如河南登封的少林武术和温县陈家沟的太极拳,湖北十堰道家的武当武术以及我国南方几个省的南拳等等。但就目前来说,少林武术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在全世界上享有盛誉,几乎在各大洲都建立了少林拳法组织,而其他传统武术的发展相对缓慢,仍然没有形成自己的武术品牌,影响力依然很小,但是其他传统武术门派可以通过少林武术表演的发展形式构建自身的武术发展方式,以武术表演为突破口扩大本门派的知名度。

4.3 传承少林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马明达教授认为:少林寺与少林文化,特别是它的武术文化,是以多元文化的交流为基点的一种文化融合体[5]。我国应着力保护这一民族传统文化品牌,高度重视少林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少林武术独特的技术风格、修炼之法在中国武术众多流派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乃至世界文化中灿烂夺目的珍品,向世人展示着其深厚的中华文明底蕴和神秘的东方宗教特色[6]。在政治、经济、文化全球化发展的今天,西方文化日益成为世界霸权文化的环境下,国家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各国重视。大力发展少林武术表演,让更多的人在少林武术表演中感受少林武术文化的魅力,才能使少林武术文化有传承下去的基础,才能在文化全球化的大潮中屹立不倒。通过少林武术表演的将“少林武术”这一瑰宝继续传承在向世界宣传少林武术的同时,也是在向世界传播独特的中国文化,有益于提升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释永信.少林功夫文集[M].登封:少林书局,2004.

[2]宋永博,秦海龙.武术传播践行者——武术表演[J].搏击·武术科学,2013(3):10.

[3]马文友,邱丕相.论武术的艺术化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9):51.

[4]王国志.从舞台剧《风中少林》看武术的艺术化之路及国际传播[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52.

[5]马明达.走向世界的少林文化[J].体育文化导刊,2004(1):15.

表演武术作文 篇5

一大早我就竖起耳朵,聆听我的小闹钟叫我起床,因为昨天晚上就已经把闹铃定到了七点,怕一下子再睡到日上三竿。等了许久不见响声,还是我叫小闹钟吧,是不是今天它睡着了,忘记叫我了呢?等不及了,我就先起床了。

匆匆吃的过早饭来到“文化城”,那里人山人海的群众们挤满了我的视线,挤满了宽阔的广场,广场上空飘荡着热闹的风筝群,它们也在你追我赶,挤来挤去的俯视下方,好像也在观看着精彩的表演,哇塞,有武术表演啊!瞧,一个五六岁模样的小弟弟一下子把自己的脚高高的放到了他的肩膀上,一只脚稳稳站立在地上的,挥舞着他的小手,和观众打招呼呢,顿时,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也使劲的拍响了佩服的掌声!你们知道我为什么这么激动吗?因为我一直梦想着能当一名武术家,这会一见到武术表演,深爱武功的我顿时热血沸腾,心潮澎湃,配武的音乐更是震惊了我,像是成龙演一部武打片里的音乐。我从小就十分的崇拜成龙,也好想学武术,可妈妈就是不同意,她说我的脾气不好,动不动就想和同学打架,学了武术,那还了得。其实妈妈根本就不知道,我和同学们之间都是闹着玩的,如果我学了武术,怎么会对付我亲爱的同学们呢?

这时又有一位十八九岁大哥哥轮着一根长长的甩镖上场了,三下五除二的功夫,周围围观的观众立马退后两步,唯恐那支飞镖飞到自己的脸上。甩镖在大哥哥手里划出一道道弧形线条,带飞镖的那头发出“嗖嗖”的响声,一会大哥哥把甩镖的铁锁链来回缠绕在脖子上,好像成了死结一样,可身手利索的的他,眨眼间又把甩镖“嗖”的一声甩出一米多长,整个动作就在几秒之间完成,此刻我真渴望像二郎神一样,多长一只眼睛,让我看得更清楚点,看得更明白点。这只甩镖在大哥哥手里收缩自如,玩转的得心应手,这些动作漂亮极了,我太羡慕了,手只痒痒,好想马上也拥有一条这样的飞镖。想着想着就忍不住转过头大声的对站在我后面的老爸说:“爸,回家你也帮我弄一条这样飞镖,行吗?”妈妈听见了,接过我的话到:“你以为谁拿着这飞镖都能表演出这功夫啊?你知道吗,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人家不知道吃了多少苦,下了多深的功,才有今天的成绩。”妈妈说的对,要想学到这功夫,大哥哥一定下了很大的决心,以后我学什么,也一定要持之以恒,学不会决不罢休,让人们也为我竖起大拇指,我也要赢得这雷鸣般的掌声!

演出在不知不觉中就结束了,可我的心还一直沉浸在的精彩画面中。今天过得可真是太愉快了,好像让我的浑身筋骨也痛快的舒展了一次!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研究 篇6

1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特征

1.1 技击性特征

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武术套路仅仅是技击的一种艺术化表现形式而已。武术套路随时代的发展而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作用。虽然现在武术团体演练的“技击”一面已经逐渐被其观赏性所取代,但是武术团体演练其观赏价值的本源就在于其中所表现的攻防兼备、闪展腾挪、穿蹦跳跃等特点。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无一不体现“技击”的内涵。虽然近些年来,有模仿武术出现所谓的“搏击操”、武术操等。武术团体表演无论向哪方向发展,其发展的根还是在于武术的技击性。所以无论武术团体演练怎样创新都要根植于武术“技击”的本质,遵循武术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创新。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的技击性特征最能体现其自身的技术发展。

1.2 新颖性特征

新颖性是指创造或改造的动作或连接,具有新的、异乎寻常的或能产生特殊效果的特性。中华武术项目繁多、内容包罗万象,在不违背其本质、规律的基础上向传统武术、自身以及其它类型的项目进行借鉴、创新会给人们一个新的视野。例如在2008年春晚中的武术团体表演就借鉴了艺术体操中的动作,将太极拳和舞蹈很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让人体会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在人们看惯了某些内容之后,再以新的风格和内容进行展现这种“民族精神”将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3 时变性特征

时变性是指创编动作的价值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降低。新动作之所以有观赏价值,在于先人一步而暂时处于领先地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在其它表演纷纷效仿、掌握该技术的情况下,这种领先优势就会慢慢消失而由开始的“新”动作变成了“传统”动作。例如:最初的团体表演只是简单的站队演练,后来出现了队形的变化,再往后又有了音乐和其它效果的加入,让人一次次感受到了新的形式和心灵的震撼。由此可见,时变性是武术团体表演动作创编的又一大特征。这种时变性也使人们认识到,不能满足现状,要引领人们的审美就必须不断地推陈出新。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才能永远走在创编的前列。

1.4 风险性特征

从表演和队员自身来说,风险性一方面是指创编活动(特别是高难动作技术创新活动)同时具有成功和失败两种可能性,若不成功就会有很大失败风险;另一方面是指创编的过程中,如果保护措施不当也会出现伤害,影响队员训练和表演。创编要紧扣表演整体要求和指导原则以减少风险性,同时也要科学的创编以减少创编过程对运动员的损伤。

1.5 多维性特征

创编的多维性是指创编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以及影响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它是由创编要求、目的、项目和机械特点、表演人为性以及人体运动机能等方面的差异所决定的。据现有资料的分析研究,创编在表现形式和方法上的多维性可概括为下述方面:创编在表现形式的多维性表现在新动作、新技术、新领域;连接技术或路线创编;在原有动作技术结构内部的创编;个人独特技术风格上的创编;完成动作方法与手段的创编;音效、服装、器械等新元素引进的创编等等。

1.6 渐进性特征

渐进性特征,这里是指技术创编过程中以及动作排练过程的渐进性特征。创编过程和训练过程中,创编者根据队员训练情况、动作技术实际效果、外界反应等反馈信息及时对动作、路线、服装、音效、队员等因素做出切实调整,从而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这种过程存在于武术团体表演动作编排和训练的全过程,是一个逐渐的、漫长的过程,所以称为渐进性特征。

2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规律

2.1 大众喜爱导向性规律

武术团体表演的目的在于烘托会场气氛、渲染效果,让广大群众感受武术团体表演带来的视觉震撼。没有了观众武术团体表演就失去了创编和表演的意义。所以,武术团体表演的动作技术、路线、音效等创编都要以服务大众,让大众在欣赏中感受武术的魅力和文化熏陶。

2.2 创编动作集群发展规律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根据创编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间意义上的创编集群,另一类是空间意义上的创编集群。时间意义上的创新集群主要表现在由于表演目的修改和表演需求的刺激,在同一时期中出现成群的在技术上并无直接联系的创新。空间意义上的创编集群首先表现在当一项或少数几项重要的技术创编出现后,随之会出现一系列在技术上与之相关的效仿型创编。这类创编集群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当某一难新动作的创编时,而引起与该动作密切相关的基础技术创编等;第二,某一动作创编,逐渐形成一个动作系列;第三,某一动作创编后在竞技武术套路各个项目中的扩散。其次是当某一个具有先导性技术动作创编后,其它编排活动竞相效仿,力求掌握,由一人到多人,由男子到女子,形成一个群体。

2.3 技术创编交互作用规律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新包括基础动作技术创编、高难度动作创编、辅助设施创编和连接、路线创编。所以,技术创编交互作用规律,主要表现在技术创编内部各要素的相互作用上。

武术团体表演创编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础动作技术的创编促进了高难度动作创编;反过来高难度动作创编的发展,也要求基础动作技术创编要不断改进和提高;高难动作的不断创编创新,不断地给连接、路线创编提供机会和可能,连接创编又加快了创编动作的技术改进,又为更难动作创编做好了准备。总之,武术团体表演创编各要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

2.4 创编发展周期性规律

创编发展的周期性规律主要体现在人们审美的周期性变化上。人们的欣赏眼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以服装为例,文革期间人们崇尚军装的颜色和款式,但改革开放之后,更多的面料和更丰富多彩的款式冲击着人们的眼球,人们着装进入多彩时期。随着人们个性的发展和审美观的变化,近年来,军服又成为了年轻人时尚的代名词。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也是伴随着人们的审美变化而变化。把握技术创编的周期性再加以时代的元素,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就会一直持续发展下去。

3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原则

3.1 科学性原则

作为一种技术,本身就具有其内在的科学性。在动作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无不体现着其科学性的一面。就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而言处处都体现了科学性。就动作编排的科学性来说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动作创编要以运动人体科学为基础。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不能背离人体的基本结构组成及其内在的关系。我们在进行动作技术创编过程中要以运动人体科学的各们学科为基础进行科学的创新。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医学等等都从不同的层次和侧面对人体在运动状态下的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些就是我们技术创编过程中要依照的基础。

第二,动作创编要符合运动生物力学要求。生物力学就是研究与人体运动有关的生物力学,它揭示的是人体从事各项体育运动原因的科学,所以在当今体育运动水平已达到很高水平的年代,要想提高运动成绩、成功完成武术团体表演创编,充分发挥人体的效率就必须要以运动生物力学为基础进行创编。

第三,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要符合表演的主题,音乐搭配,技术、器械的应用也要和表演的主体思想一致。

3.2 技击性原则

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不能背离武术运动的特点。在其创编过程中要围绕技击进行动作创新。武术团体表演的技击性原则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动作的技击性。在创编、吸收动作时,要体现其技击性一面而不要违背其技击的含义。主要是指在中国传统的武术套路中吸收“新”的动作、改造“新”的动作补充到武术团体表演中来。

第二,动作内涵的技击性。是指在从同武术套路同项群的体育项目中引进的动作,不仅是为了体现其新颖性和取悦于观众,更可以在整个动作创编过程中不会背离武术运动的特点。

3.3 新颖性原则

武术团体表演的新颖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创编动作过程中要吸收新的元素,给人以新的感觉,产生新的效果。从内容、形式、辅助设施、背景、效果到组织形式都给人以新颖的感觉,这是武术团体表演发展的源泉和力量。

3.4 可行性原则

可行性原则是指在创编动作技术的过程中,教练员、运动员及相关研究人员设计的动作必须符合人体在各项目中的运动规律、技术发展趋势、项目自身特点和运动员生理解剖特点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成功率。

首先,必须符合人体在各项目上的运动规律。运动员与项目间的相互关系是我们人为创编动作的基点,离开了它创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当我们人为创编动作时就必须研究运动员在运动中与项目相互作用时,人体自由度参数可能出现的各种外部形态的变化以及人体局部环节在力的作用下的相对运动时调整运动参数的作用问题。研究人体相对项目可能获得自由度参数可为动作创编提供人体运动形式变化的依据和途径,为人体局部环节研究寻求创新动作创编的动力源。因此创编动作必须符合人体在各项目上的运动规律。

其次,必须符合技术发展趋势。武术团体表演发展趋势是“多、新、美、齐”,因此创新动作设计必须紧跟技术发展潮流,应具备武术的“劲力”以及多、新、美、齐的技术优势。今天的武术团体表演对技术创编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越来越大,更替速度加快,更加重视动作技术发展的多样化和动作连接的难度。所以教练员要密切注意获取新的信息,经常分析研究和掌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保持敏锐观察力和预见性,才能创造一流动作,处于领先地位。

4 总结

武术团体表演作为一种武术展示形式,其地位和作用在武术诸多形式中已日益显现出来。它在武术传播和文化发扬过程中都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和地位。武术团体表演的创编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同行们的青睐。武术团体表演创编特征的为技击性特征、新颖性特征、时变性特征、风险性特征、多维性特征和渐进性特征;其规律主要为大众喜爱导向性规律、创编动作集群发展规律、技术创编交互作用规律和创编发展周期性规律;其创编原则主要为新颖性原则、技击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摘要:武术团体表演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已经成为很多表演不可或缺的项目。武术团体表演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集中展示,其内容多样、形式各异、包罗万象。文章通过对各种大型文艺汇演中武术团体表演的研究,探究其特征、创编原则、创编规律和创编方法。

关键词:高校运动会,开幕式,武术团体表演

参考文献

[1]吕万刚.竞技体操训练的科学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2]刘晋元.竞技武术创新系统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3(4).

[3]花家涛.论竞技武术套路创编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3(4).

[4]刘祖辉.浅析武术套路运动创新思维[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5]陈青山.创新性武术人才及其培养的研究[J].体育函授通讯,2002(2).

浅析武术表演的艺术价值 篇7

1 武术表演的艺术价值

1 . 1 武术表演的文化价值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脉,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瑰宝,承载了中华5000年的文化精髓。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亚洲其它武术形式也或多或少的受到中国武术的影响,跆拳道、柔道、泰拳以及菲律宾的棍术都有中国武术的影子。可见,中国武术不仅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儒家、道家、佛家、中医、哲学、美学等文化思想的影响,形成一个门类众多、门派林立的武术体系。正是由于受到多种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中国武术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武术表演是武术的一个重要的呈现形式,通过观看武术表演,可以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中国武术的文化魅力和精神价值,产生一些顿悟。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几乎是中国功夫的代表,2011年在第九届少林武术节开幕式上,以少林武术为主题,上万人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武术表演,表演中整体的队形、攻防的对换,体现出“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的中庸文化思想。整场演出“以武为魂、以武出彩”,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禅学和佛学思想,完美的呈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充分体现了少林武术的精髓和魅力。

1 . 2 武术表演的观赏价值

观赏价值是武术表演最重要的价值,武术表演的本质是一种娱乐形式,带给受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满足审美的体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事实上,自古以来,武术表演就是古人闲暇时娱乐的重要活动之一。早在春秋时期,贵族之间就盛行“斗剑”,这项运动主要目的不是比较功夫的高下,而是为了纯粹的娱乐表演而已。著名的鸿门宴事件中,项庄与项伯舞剑也是酒席中的一种娱乐形式。时至今日,随着观众个人品味的提升和审美观的提高,武术表演的观赏价值被充分的体现。武术表演类节目连续上中央春节晚会十余载,本身就说明了舞蹈表演得到观众的认可。《盛世雄风》《对弈》《行云流水》《功夫世家》《英雄小哪吒》等春晚武术表演节目被反复的播放,依然受到观众的喜爱。

要谈武术表演的观赏价值,就不能不提武术表演的服饰变化,服饰是舞台表演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重要元素,服饰的选择对武术表演节目的艺术化呈现具有重要作用。很多武术表演节目中正是采用新颖的服饰,烘托出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对弈》节目的表演中,为了烘托中国传统围棋文化的内涵和精神,表演者刻意穿上灰红相间的表演服,将中国围棋时而飘逸灵动时而刚猛迅疾的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另外,中国武术门派众多,不同的武术门类有着不同的发展历史和武术文化,表演者身着不同武术门派的服饰进行表演,观众可以清楚的欣赏到不同武术门类的拳法和文化习俗,感受到中国传统武术的博大精深。总之,服饰使武术表演无论是在文化消费还是在视听盛宴都有一定的提高。

灯光也是武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在武术表演过程中,恰如其分的灯光对于烘托人物心理、营造剧情气氛、表现天气景物变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一些成功的武术表演中,有经验的灯光师通过忽明忽暗的灯光变化和色彩的不断调换,让观众感受到武术表演剧情的紧张和情感的变化。2002年在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的大会上,武术表演节目《武术风》获得了参会人员的好评,节目表演过程中,灯光师充分利用灯光色调和明暗的对比,将中国武术的内涵完美的表现出来,日本代表团成员赞不绝口。

道具也是武术表演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是提高武术表演欣赏价值的重要载体。武术表演的道具有大道具和小道具之分,假山、巨石等属于大道具,刀剑等器械则属于小道具。2007年,大型武术表演节目《禅宗·少林》中极好的运用到大道具来展示武术魅力,整场演出都是以巨幅的嵩山图像为背景,恰如其分的烘托了气氛。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的武术表演,则是在巨大的“和谐”二字的背景下进行,巨幅的图片加上上千人整体划一的表演,将中国武术内涵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小道具同样可以提高观赏价值,器械是中国武术表现的重要内容,2005年春晚上武术类节目《壮志凌云》中,表演者手持牧羊鞭、少林剑,头顶梅花桩,将少林武术的特点和精髓展现出来。可见,武术表演正是借助灯光、道具、服饰等元素,来不断提高其审美价值。

1 . 3 武术表演的教育价值

任何艺术形式都有教化和熏陶的作用,武术表演也不例外,武术表演给观众呈现的不仅仅是武技动作,还包含武德。在中国古代,习武之人不能比拼好勇斗狠,更要以德服人,武术道德和武术精神是习武之人必须恪守的原则,不可逾越。武圣关羽之所以流传千古,被后人所崇敬,不仅是因为其武术出众,更因为其身上的仁义精神;岳飞、戚继光为后人称颂,也是因为其身上浓厚的民族精神。武术表演作为武术的另一个新的走向,同样继承了武术伦理观的核心—武德,在2004年《功夫传奇》的节目中演主要讲述一个名叫“纯一”的小和尚从小进行练习武术和修禅,在少林寺中渡过了他的童年,最后经历了艰辛万苦的磨难,到达了人生大智大勇的境界。从“纯一”的经历中可以看出,他所面对的问题也是我们现代人也必须去面对的问题,这就教育人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是充满坎坷和挫折,必须要靠自己毅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才能在困难的环境下成长,最终成功。观众在欣赏武术表演的同时也就潜移默化的接受了它的教育。

1 . 4 武术表演的美学价值

我们在观赏武术表演的时候,首先是受到武术表演的外在美的吸引,通过外在美的吸引在想进一步的了解它的意境美。“意境”是在武术中会提起的两个字,也是中国人向往的最高层次。武术表演中注重实用性与艺术的相结合,既注重外在表现形式的美,更注重内在的修炼。在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千人太极表演中,表演者以圆形队列、八卦图形演绎太极,配合着自然主义的行云流水,直接渲染出了生生不息的自然生态,在短短4min的时间里,由2000多名白衣武者飘飘若仙,柔美舒缓的动作又透露出一股阳刚,以最符合人体健康的技击术,用武术阐述着天人合一,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传递给世界人民的是激昂,优美运动的乐章,是生动搏击的磅礴的画卷,从有形联想到无形,韵味深远,在给人完美壮观的艺术展现。

2 结语

武术表演专业 篇8

1.1研究背景和依据

经过了30多年的积累沉淀,春晚已成为中国老百姓必不可少的年夜大餐,如同很多地方过年的习俗一样,它已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根深蒂固了。自1983年的春晚首次采用现场直播形式以来,武术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国粹,先后23次登上了春晚舞台,以其自身独特的的震撼力成为观众们最为期待和喜爱的节目之一。把武术搬上舞台,结合现代技术声、光、电等,再加上根据不同表演内容所设计的服装,通过表演的形式来表达和传播武术,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把武术所具有的内涵和文化也传播和传承了下去。这种方式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改良,是宣传和弘扬中国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武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除了健身价值外,还具备欣赏和娱乐价值,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起着独特的作用。今天,在弘扬中国梦的主旨思路下,在复兴传统文化的召唤下,此次羊年春晚在传播中国的民族文化方面可谓是不遗余力,节目的效果也是有目共睹。创意儿童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和武术节目《江山如画》不仅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精湛艺,也让国人看到了古老文化在当代焕发的勃勃生机。把武术与春节联欢晚会绑在一起,其传播价值远远超过任何一种传播方式。春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中国武术发展的缩影,可以从分析武术在春晚上的艺术化、舞台化的演变模式,预测今后中国武术的发展走向。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它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的发展成熟得力于中华民族厚实的文化根基,它折射出的民族精神是丰富多彩的,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一直以来,武术与舞台表演艺术具有十分紧密且可行性极强的契合度,那么武术舞台表演,作为一种传播手段,潜在的价值和长远的利益是值得思考与探究的。我们要寻求一种途径,把中国武术传播出去,让世人有所了解和认识。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正是以电视媒介为载体,舞台表演为表现形式,受众范围比较广泛,社会关注度极高的电视综艺节目。利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来宣传、推广和传播武术,对武术今后的发展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全国、全世界范围的传播,增强民族意识,促进国际交流,对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春晚武术代表了武术类舞台表演的最高水平,近年来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和武术人的开拓创新,春晚武术的变化可谓焕然一新。由春晚催生出适应武术生长的新环境和新模式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为武术的创新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这一想法出发,作者认为以春晚为切入点对武术发展的新环境和新模式做总结是比较具有意义和可行性。同时对春晚武术的新发展再做总结和展望,为以往关于春晚武术研究再尽绵薄之力,一窥中华武术发展之精妙。

1.3研究对象和方法

1.3.1研究对象

以1983年—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中的武术表演节目为研究对象。

1.3.2研究方法

1.3.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portdiscus、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各种检索手段收集近些年来与武术表演,武术舞台表演,央视春晚等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较为全面的掌握了武术舞台表演的现状以及武术节目在春晚上的发展历程,对进一步剖析武术节目的发展过程和走向奠定了基础。

1.3.2.2观察法

观看1983年—2015年历届春晚武术表演类节目的视频资料以及查阅相关表演名称、表演者或表演单位、表演内容、表演形式、关注度、网评。

1.3.2.3个案分析法

以2015年春晚中两台武术类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和《江山如画》为具体案列,在观看历届春晚武术表演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剖析莱州中华武校和河南塔沟武校取得成功的新模式,由部分到整体,展望民族武术发展的新环境新模式和新契机。

2研究现状综述

目前体育学界对春晚武术表演类节目的重视和研究远远不够,一者体现为研究发文数量较少,且研究时间间隔很大,参考价值和时效性对当前研究的意义不是很大;二者体现为研究性文章的主题重叠部分较大,视角老套创新性不够,因此隐藏在这一课题背后的深刻丰富的意义还没有被充分挖掘,再者,春晚作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平台备受人们关注,其严格严肃的节目遴选态度使得节目的质量不言而喻。在不同视角观照下的春晚武术在学者们的研究中呈现出千姿千面,总体来说,学者们对春晚武术类节目的考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对春晚武术发展历程做大体评述,如,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武术节目的发展演变与现状》一文中,三位笔者对春晚武术类节目的发展演变做了 回顾并作 简要评述 , 将其划分 为初始阶 段(1983-1985),开拓阶段(1993-1994)和创新阶段(2003至今)总结了春晚武术节目的现状并提供了春晚武术节目的发展对策;在《央视春晚武术节目的发展历程评述》一文中,王少宁与刘文武两位笔者具体分析了各年武术表演的特点与不足,指出了春晚的传统与突破,转型与创新、多元与融合的趋势。二、对武术中的文化传播理念做详细阐述,如,在《论央视春晚武术节目的传播理念》一文中,学者乔超将春晚的传播理念总结为展示功夫技能、彰显喜庆气氛、揭示叙事逻辑、传递文化意境、弘扬自强精神五大类;三、对武术具体表演做细致分析,如在《春晚武术表演分析》中,张加林、刘定一将武术类表演分为本质特征型、小品喜剧型和伴歌伴舞型3种,并对武术与春晚的结合做出自己的思考;《从央视春晚浅谈武术表演的发展》一文中,李剑锋分析了武术表演模式与特点,并指出了武术发展的瓶颈;另外,还有硕士论文以央视春晚为切入点对武术舞台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研究,比如学者翟士娇在其硕士论文《武术舞台化发展模式的研究——以央视春晚为例》,就较为系统全面地论述了武术舞台化的概念及内容,武术在央视春晚上的发展历程,并对2013年的《少年中国》从其具体表现形式和内容以及它所起到的教化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2015春晚武术节目的总体评述

《自古英雄出少年》是山东莱州中华武校继2013《少年中国》和2014年《剑心书韵》后连续三年参加央视春晚武术表演节目。它的原型是在《我要上春晚》栏目中脱颖而出的武术节目《功夫少年》,整个表演节目由三个部分组成:机器人总动员、四小天鹅、美猴王。故事情节由三个功夫少年进入科幻世界展开,精妙绝伦的武术与动感的舞蹈、潮流的RAP和热血的动漫等元素渐次在节目中展现融合,儿童稚气勃发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武术博大精深的功力遥相呼应,而融入的芭蕾、动漫、滑轮等时尚元素使舞蹈的柔美和武术的阳刚、时尚的俏皮和传统的厚重浑然天成,也使舞台效果更富有张力,功夫少年形象更饱满。84个舞蹈演员中最大的不超过16岁,表演中孩子成为主角,他们挑战360度快速旋转、柔术、后手翻、人墙,古老的武术魅力展现在对新事物充满探索精神的儿童身上,他们出色的表演出色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少年强则中国强的主题,中国少年蓬勃朝气在这些身怀绝技的小娃娃身上一览无余,获得了观众们的交口称赞。

此次春晚的另一个武术节目———《江山如画》也精彩绝伦,与《自古英雄出少年》不分伯仲,它由具有12年春晚舞台经验的塔沟武校的习武者担纲,首次借用凳子、古琴等道具,展现了少女高台习剑,椅子变换方阵等高难度动作,武术明星吴京、张震的领衔表演也使这个武术节目星味儿十足,并成为春晚中被网友点赞次数最多的节目。舞台设计虽然简单,但是舞台效果与演员表演融合地韵味十足,本台节目传达出的依旧是龙的传人这一永恒主题,功夫少年身着蓝衣,和舞台背景红彤彤的朝霞形成鲜明对比,视觉震撼又不显花哨,背景屏幕中的参天大树不禁会使观众联想到武林高手在清晨的大自然中吐气纳参悟真招的画面,又象征着中国功夫在历经沧海桑田以后,正以一贯古老安详的精神面貌在瞬息万变的世界里蓬勃稳健地着继往开来。与此同时,《江山如画》这一节目名称也是契合了央视春晚一贯以来弘扬的国兴盛世的主题,表现了中华强国和谐生活的图景,充分显示了国泰民安以及中华儿女的浩然正气。

正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本文分析不仅仅止步于看春晚台上的热闹,更是旨在要探析春晚武术表演发展台前幕后的新亮点以及新背景下武术推广者如何及早及好使武术融入人们生活以实现武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3.2 2015 羊年春晚武术表演特征分析

3.2.1 选拔方式更草根,推陈出新创意好

《自古英雄出少年》依托春晚选拔优秀的民间草根节目《我要上春晚》,它的雏形来自于年度总决赛中表演的《功夫少年》,并最终拿到了央视春晚彩排的邀请函。2015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总设计师于蕾女士总结为“创意强、立意新、形式巧”。这个在海选中脱颖而出的武术节目取之于民又寓乐于民,并给春晚武术节目注入新鲜血液。不难发现,以往的武术节目以功法为主,形式单一,故事性不强,而今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将武术与故事很好的结合,功夫少年读书入科幻世界比试本领,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很好的契合了现实的中国武术梦。而由于武术节目不断创新,节目的难度也不断地升级,也使这届春晚的武术节目涌现出一批给人印象深刻的少年。6岁的功夫女孩小芊千就是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春晚上的柔术表演这一环节中,她伏地绕身360度旋转,使她成为晚会最夺目的明星。作为吉尼斯世界记录后手翻年龄最小的女孩,她在春晚上高难度的动作,世界上目前仅有两人能完成。在这个节目中,还有一项由60人创造搭人墙的吉尼斯世界记录,他们在4秒内创造了世界上搭建五层人塔人数最少的记录。整个过程一气呵成。儿童的天真童趣和趣味性未失,既显高端又接地气,表演人员选拔方式的创新、表演形式的创新既显草根又开放包容。推陈出新的武术节目,真正表达出了古老武术的现代魅力。

3.2.2女学员比例增加,刚柔并济形式新

本届春晚中亮相的另一武术节目《江山如画》中,女学员在48名表演者中占20名,男女比例是比较适中的,同时也显示了阴阳的重要性,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再看其表演内容:太极拳、八极拳、空翻等武术动作时而柔和时而迅猛。吴京、张震两位武术明星的亮相也使表演场面相当壮观。如果说《江山如画》中的刚柔并济是从男女比例的角度说的,那么此届春晚中另一个武术表演节目《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的“刚柔并济”则是从柔术的柔和与武术的阳刚结合的角度说的。也正印证了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说的“《江山如画》的构建是琴棋书画,再加文武两个舞者,整个节目呈现出阳刚、强劲的感觉。”两个节目的视觉冲击力都很强,形式也比较新颖。

3.2.3文武科技跨界融合,亮点频闪功夫绝

本届春晚中的武术节目《江山如画》以张震手抚古琴出场,随着音乐的起承转合,张震放琴起身打八极拳。另一边,在由椅子摆成的梅花桩上,吴京腾挪跳跃,随之打起了太极拳。张震、吴京文武两个舞者使整个节目呈现出阳刚、强劲的感觉。文武跨界,古琴太极也使亮点频闪。对于从小习武,接受过专业武术训练并获得过全国武术奖项的两位演员来说,武术表演节目对功夫扎实的他们定是不在话下的。《江山如画》也被誉为春晚中创意最新鲜、场面最震撼、功夫最过硬的武术节目。不仅功夫绝,从技术层面看,春晚发展到现在,舞台灯光、演员服装、道具、设备的运用控制早已不再新鲜,武术怎样与其它艺术形式更好的融合,实现亮点上的不断显现才是应该值得深思的问题。

3.3 春晚催生出适宜武术发展的新环境新模式和新契机

3.3.1 武术发展新环境

从诸多学者对春晚的研究中和春晚武术的舞台设计及其编导人员和参演人员的分工精细化程度不难看出,中国武术的确在经历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此文中,我们不妨将新世纪做为分水岭,以此观察武术新老时代的划分与差距。究其根本原因,新老武术的差距不仅在于表达方式的改变,还在于各自的生产和生存土壤。

《少林寺》的热播在全国掀起一股尚武风潮,举国上下从民间到官方都在酝酿着创新改变的悸动。尚武的趋势和风潮催生出市场需要,私立武术学校如破土春笋争相涌现,但是政策的落后和封闭使得武术表演,尤其是搏击类赛事处于禁止或不见光状态,这就导致武术从业者缺乏一个长久持续的出口渠道,也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引导机制,中国武术开始陷入固步自封的状态。

伴随着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多媒体进入寻常百姓的生活,各种新奇事物的刺激一拥而上,闯入人们的生活,文化日趋多元的当下大大扩展了人们对以往讳莫如深的事物的包容力。限制中国武术发展的条条框框逐渐化解,武术事业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机遇往往也伴随着挑战,面临挑战,武术事业最敏感也最积极的反应之一便是创立规范的武术竞赛体制,这其中既包括武术表演类项目又包括以搏击赛事为主的武术竞技类项目。观之整个产业发展链,发挥造血生力功能的学校作为基础单位也在经历着破旧立新的变化。首先,学校方面纷纷推出创新改编的武术操,如,江苏师范大学受国家教育部体卫司委任,依据东汉名医华佗的五禽戏为创作蓝本,创编出更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更加操之有效的五禽操,并拟在江苏省进行试点推广,替代以往广播体操,另外,在社会方面,武术段位制被引进到民间,激发了家长从小培养孩子习武的热情,习武成为家长培养孩子特长和兴趣的又一选择。同时,武术表演业和武术竞赛业以武校和俱乐部为实体,形成初具规模的输送模式,其造血生力功能一目了然。在众多武术业实体中,莱州中华武校人所取得的光辉业绩最为引人注目。

3.3.2武术发展新模式

莱州中华武校作为新环境下茁壮成长起来的武术表演业和竞赛业的代表,与春晚盛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又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儒学始祖的孔子之乡和其厚重的武术文化底蕴———闻名中外的螳螂拳以及吴式太极发源地,莱州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华武术之乡,也成为习武之人心驰神往的习武圣地。莱州武校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它审时度势地抓住了最为重要的两大平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春节联欢晚会。这两大平台中代表了多媒体时代的最典型的传播手段,莱州武校以惊艳的表演满足了最广大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期待,也在最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了自己的产品文化,成绩的取得与其扎实的基础密不可分,但莱州武校大胆创新,面对挑战迎头而上,敢于善于抓住机遇创造优势并不断保持着业界遥遥领先的地位,它锐意创新,又不断地使自己的成果符合赛事要求,终于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一条良好的武术生存发展之路。与此同时,在竞技武术方面,莱州武校也不遗余力,纵深掘进,着力培养出一批以柳海龙、杨文静、陈帅为代表的散打精英,在全国乃至国际性赛事中脱颖而出,树立起一块响当当的武术品牌。

莱州武校的可贵与成功之处在于,它将中华厚重的传统文化与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以一种巧妙新奇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方式结合起来。过去论派别和出身的精英武术不再遥不可及,相反它主动迎合市场需求,在广泛培育传播武术的中做到自给自养,这种良性反哺为其产业和教育成果的精英化又提供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3.3.3武术发展新契机

武术发展体现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武术人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其推动和践行下努力推进整个中华武术体系朝向去粗取精、发展壮大、自我完善这个方向发展。继莱州模式取得瞩目成就之后,我们还应注意到中华武术也正以强劲的势头引起大众的关注,如武术段位制的引进,《昆仑决》、《武林风》等重大竞技格斗赛事节目的热播,这表明武术在自身发展的同时,武术文化也成为百姓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之一。

可以预见,武术是一项极有推广价值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运动健身项目,因为它只需要有限的场地和器材,能适应不同身体素质、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健身期待的人来操作。如果能像莱州武校那样找到使得市场需求与受众需求达到良好互动平衡的路径,中华武术的全民普及的目标完全指日可待。武术也必将通过全民参与在新时代里大放异彩,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武术工作者才更有可能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的中国梦这一大背景下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使武术及早及好地融入社会融入生活,书写自己的武术新梦想。然而,任何平庸的、没有个性的、缺乏丰实内容的舞台艺术表演,仅靠豪华的布置、艳丽的服装、人云亦云的浅薄认知,靠莫名其妙的哀愁感伤,靠图解似的毫无神韵的硬行堆砌的技术语汇,无论包装多么精美,都绝不会有长久艺术生命的。武术节目,要想真正地打动观众,最终靠的是自身丰满厚实的表演内容。华丽的外部包装诚然会给节目的视、听效果产生一定的作用,但如果过分强调,走得太过,势必会给节目蒙上一层“失真”的色彩,而节目一旦失去真实感,也就失去了观众们的心。而且,这种高科技打造的华丽包装,第一次运用能给人新鲜感,到了下一年,观众恐怕就习以为常了。所以,在强调形式的创新和视觉审美的同时,必须确立以内容为主的理念,切不能忽视对节目内容的充实。

4结论

论武术表演的观赏性 篇9

现阶段,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中探讨武术表演的观赏性, 根据现代化的审美要求、精神追求、武术内涵, 肯定武术表演是传播武术文化的重要途径, 也是顺应时代潮流所促成的价值方向, 更是促进传统武术文化源远流长, 绽放强大生命力的大胆尝试。

1 武术历史奠定了现代化武术表演的平台

1.1 武术各具风格, 门派种类繁多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和辽阔的疆域孕育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异域风俗。同样, 武术文化也是百家齐放, 各有所长。这给武术表演的舞台积累了丰厚的文化素材, 能够体现不同风格的民族特色, 不同的地域的人文习俗, 展现的历史文化, 加深了武术表演观赏价值。但是另一方面, 武术种类繁多, 差异巨大, 难以统一规范, 给我国传统武术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据考察, 武术的种类有129种, 显然很难进行统一有效的改革创新。

1.2 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

武术拥有丰厚的文化内涵, 体现的不仅是民族特色, 还有不同历史时期所展现出的丰富文化底蕴。例如中医、哲学、宗教等都与武术密切联系, 丰富了武术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 诗歌、书法以及音乐, 同样增添了武术文化的魅力。例如名将岳飞留下的《满江红》, 文天祥的《正气歌》, 反应了习武者的爱国精神和满腔热血, 丰富了武术文化的内涵, 从而增添了武术表演观赏性的价值和武术本身故事情节的渲染力。对于表现丰富的武术文化内涵以及武术所传递的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 给武术表演的发展留下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和财富。

2 武术表演的观赏性是传播武术文化最有效的途径

我们在系统分析中国武术的发展时不难发现, 受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的影响, 武术积淀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武术表演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我们以表演的形式表达武术文化, 能够非常形象、直观地展现中国武术, 例如大鹏展翅、白鹤亮翅、金鸡独立、黑狐伸腰、金豹露爪、青龙出水等。以表演形式, 体现了武术观赏的价值, 武术本身的多元化, 让更多人直接清晰地了解武术。

3 武术表演观赏性的内涵

3.1 武术的服装之美

不同流派, 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的着装也是风格迥异, 或是行云流水, 或是粗衣布衫。因此, 武术服装作为一种武术文化的外在表现, 能够直观表现武术的特色以及文化内涵, 同时也最先抓住人们的眼球, 是引起他人好奇心的“开场白”。武术的服装之美, 是呈现武术文化内涵的基础, 是武术艺术化的重要元素。例如春晚《对弈》中的武术表演, 他们的武术着装与舞台背景相结合, 视觉效果强烈, 其观赏性给观众留下无法忘怀的美丽画面和心灵的震撼, 也使武术之美深深印入心中。

3.2 武术使用的器械之美

武术器械在中国古代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 不仅仅是因为古代政治军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 武术器械与古代先贤的性情、信仰融为一体。据史书记载, 许多富家公子和王侯将相都会佩剑于腰间, 以显示正义、正直的品性, 正如所谓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中国传统武术中, 不同的器械有着不同的使用价值。所谓十八般武器, 各显神通。在表演中器械的观赏价值带来的冲击力往往使人印象深刻, 充满好奇和惊叹, 因为它从侧面展现了武术的力量美。这对于武术走出国门, 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例如美国没有像中国武术这样的文化珍宝, 武术表演满足了美国人的好奇心, 这种直观的力量展示也非常符合美国的审美要求和欣赏价值。武术的器械之美所体现的正是东方力量之美。

3.3 武术与音乐和灯光结合之美

近几年武术表演的发展, 从春晚可窥一斑, 从武术的原汁原味到后来加上音乐和灯光的配合, 不仅使武术的吸引力和观赏价值大大提高, 而且武术编排的故事情节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紧凑的节奏感所带来的艺术性大大的提高, 从而把武术文化的内涵和所要传达的武术特色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增加了武术的渲染力和欣赏性, 更重要的是此举有助于武术表演在国际舞台上完美展示“武术的内涵美”, 这正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3.4 武术表演的意境之美

意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又能使观众切身感受到的东西。意境是武术表现的内容, 同时也是中国武术呈现的方面, 即达到“不言而喻”的艺术效果。以春晚武术表演为例, 武术理所当然要传播中华文化, 展现武术的意境美。在武术整个编排, 以中华文化历史背景作为基础, 突出中华民族的民族特色, 加以故事情节有序推进, 与武术文化紧密相结合。2015年的春晚《江山如画》中, 利用现代化的高科技, 音乐的节奏感, 灯光的调配, 道具的应用, 从心灵到视觉都让你感受到武术文化的魅力, 烘托出了整个节目的感染力, 使武术文化内涵的意境美表现得淋漓尽致。

3.5 现代武术表演观赏性的艺术之美

武术的艺术化是指把武术技术作为基本元素, 通过特定的艺术加工等表现手法, 使其对观赏者产生丰富的美学联想及特殊感受的一种形式。利用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出武术的力量之美、神韵之美、道德之美, 对观赏者的视觉、听觉带来美的感受。同样在2015年春晚《江山如画》中, 武术表演的艺术之美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犹如一幅中国画卷。在经济化的今天, 武术被赋予的发展要求“高难美新”, 在促进了武术不断创新的同时, 保持了艺术之美, 这对促进武术表演的观赏性价值的提升, 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刚柔并济、行云流水, 继而保持了武术本身的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民族特色与时代性。

4 武术表演的观赏性是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4.1 武术表演的观赏性适应社会发展的审美要求

在探讨武术表演的观赏性的过程中, 武术传播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顺应时代潮流, 是时代促成武术的内在价值的重要因素。著名导演都晓认为:“对于外国人来讲, 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很难理解, 但功夫剧在国外卖得很好的原因就是:功夫只要去看就能够感受到这种力量和技巧所带来的美感。中国最具有传播力量的文化就是功夫”。由此看出, 武术表演观赏性的价值对于武术自身的发展, 对武术文化传播有着重要的影响。这是时代促成发展的必然条件, 是能够从审美的角度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 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求。

4.2 武术表演的观赏性适应社会发展的精神追求

武术表演能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 心灵上的震撼, 所展现的器械之美、服装之美、意境之美, 能够填补人们在现代化经济快速发展所造成的精神空缺;另一方面, 武术表演所呈现出来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也能够让人们找到精神上的归属感。例如春晚的表演《中国少年》, 既满足了人们的视觉享受, 又满足了人们的精神追求, 同时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 武术表演观赏性对武术发展影响

武术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优秀文化遗产。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大潮流中, 发展文化软实力不仅是国家的积极倡导, 更是作为中华民族强大复兴, 综合国力提高的一个有力证明。武术, 作为发展文化软实力之一, 其表演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话剧《风中少林》进入美国百老汇, 给美国带来了非常大的文化冲击。

“武术艺术性从强烈的活动感, 均衡的姿态, 恰当的节奏, 和谐的韵律以及深蕴意境形态及内涵充分表现”。因此上演层次应接不暇, 深受美国人们的喜爱, 确切的说是感到非常的震撼。对于武术文化传播, 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也促进武德的传播, 直观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谦逊有礼的民族特点, 给武术表演的观赏性带来更加深层次的魅力, 在了解武术文化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武术的内涵。

6 武术表演观赏性的弊端

武术表演固然能够促进武术文化传播, 对促进武术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 影响深远的。但我们不可忽视事物的两面性, 在弘扬中华文化武术的过程中, 通过表演的方式将武术推向国际的平台, 也往往会忽视了武术的真实性———技击。所以, 我们在明确武术具有艺术性的同时, 也要用艺术性更精彩生动的表现技击性。由此在观赏武术表演时, 不仅要体现武术内涵之美、艺术之美, 还要加强武术本身的真实之美, 这样才能很好的传播和发展的武术文化。

武术仍在发展的阶段, 我们仍旧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注重武术的实际化不能因为商业化的利益而将武术的本质变得虚拟魔幻, 不能只是将武术作为赚钱的工具手段, 否则将对于武术长期发展带来致命的影响。

结语

武术彰显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 每一个动作体现着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 我们很难将武术进行全面的推广, 只有将武术分解式进行发展, 通过武术表演, 将武术推向世界。利用武术表演来发展和传播武术文化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武术丰富的内涵, 服装之美, 器械之美, 意境之美, 所呈现出的艺术美, 顺应了时代潮流, 符合了现代化审美要求, 从而适应了现代化发展的要求。武术表演作为武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保持武术的技击性和故事情节的创新, 提升武术表演的观赏性, 让更多的人了解武术, 更多国际朋友重新认识中国。因此, 武术表演的观赏性对于武术发展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杨新.刘同为.论21世纪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

[2]吴松, 王岗, 朱益兰.武术意境——中国武术艺术理论初探[J].体育学刊, 2013 (2) :99-102.

[3]林少雄.新编艺术概论[MI.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31.

[4]李信厚.现代经济武术套路与传统武术套路发特点对比分析[J].体育世界.

[5]张天熙.论中国武术艺术性的表现形态及内涵[J]搏击·武术科学, 2003 (3) .

[6]邱丕相.中国武术教程 (下册)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

[7]施鲜丽.关于中国武术文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体育教育训练学.2007:34.

武术表演配乐若干问题之研究 篇10

1研究目的和意义

1.1研究目的

通过研究发现武术配乐存在的有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1.2研究意义

音乐和武术动作的配合对武术的表演有及其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研究发现目前武术配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为武术节目的编排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提高武术的表演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查阅法

通过查阅文献期刊和上网查找资料,获得了相关理论知识, 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专家访谈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走访、咨询有关专业老师,对武术配乐的若干问题进行了咨询和请教,得到了许多有用的见解和帮助。

3结果与分析

武术表演配乐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专门创作新的背景音乐,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大型的节目或晚会表演中。达到的效果是,合适的音乐使表演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专门创作的音乐使人耳目一新,表演效果更加出色。另外一种就是利用现有的音乐素材进行编辑,配合武术进行表演。这种情况多出现在中小型的节目或晚会中。第一种形式由于投资花费过大是一般表演编排人员所不能承受的,所以常以第二种形式作为解决武术表演配乐问题的方法。笔者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发现,武术表演配乐的问题主要是音乐的选材以及如何对选用的音乐进行制作以符合表演的需要。

3.1音乐选材的技巧

3.1.1音乐要与主题思想相吻合

一场好的武术表演不仅仅具有观赏性和娱乐性,还包含了在这次表演中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比如说赞美祖国、励志奋斗、顽强拼搏等等。主题思想由武术表演展现出来,寓理其中,能够起到教育作用,并且能激发观众的情感与这次表演形成共鸣。 所以我们在选取音乐时要考虑其与本次表演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相吻合。比如说主题思想是为了歌颂祖国,那么我们选择音乐的时候就要考虑一些激昂的打击乐或交响乐。这样表演才能显的气势恢宏,才能抒发我们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如果主题思想表现的是励志奋斗,那么就选择一些青春活泼、积极向上的音乐。比如,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太极拳表演,要表达的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于是选取了古朴、轻灵、 悠扬的音乐,高潮时紧张而不激烈,表演动作与主题思想达到和谐的同一,使我们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3.1.2音乐要与武术动作节奏相吻合

武术的动作节奏是指运动员在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运用同一矛盾结构中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快与慢、轻与重等)在时间、 空间和力量上展现武术运动美的运动秩序。音乐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它由曲调、节奏、旋律三大要素构成。音乐的节奏指的是在时空上的轻重、缓急。当动作几乎与音乐的变化合二为一时,音乐旋律的连贯性和节奏的弹性使动作便的流畅、协调,动作的节奏感得到了提高,不仅能准确优美的完成动作,而且动作更加具有表现力。所以,选择的音乐要与武术动作的节奏相吻合。对于快速多变、节奏鲜明的动作,应该选用一些节奏感强、直率、具有强烈震撼感的音乐。比如浓烈奔放、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鼓乐,具有强烈节奏感的打击乐等等。对于动作节奏相对缓慢, 节奏不明显的套路,则应该选用柔和、飘逸的音乐。这样的音乐配合运用才能使武术动作和音乐节奏结合表现出美感。

3.1.3音乐要与套路的风格相吻合

中华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同的拳种又有不同的运动风格。比如长拳的潇洒飘逸,南拳的勇猛刚烈,太极拳的轻柔舒缓等,分别代表着它们的不同风格。那么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根据它们的风格来进行。轻巧脆亮、潇洒飘逸、节奏鲜明的长拳可以选取一些节奏变化多、旋律明快、音色鲜明而强烈的打击乐或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动作刚猛有力、快速连贯、发声助威、富于阳刚的南拳可以选择节奏铿锵、富有动感、采用重低音的摇滚乐, 以及浑厚有力、气势磅礴的民乐等。轻松柔和、圆活自然、动作缓慢、刚柔相济的太极拳可以选用一些旋律优美、轻松自然的轻音乐,比如用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奏的民乐。

3.1.4音乐要与表演形式相吻合

武术的表演形式主要有三种,即单纯的动作表演、包含主题思想的表演、武术话剧表演。

单纯的动作表演只是为了向观众展示武术动作,使人们对武术进行了解,没有任何的思想性和教育作用。一般经常在小的活动中表现出来,比如一段集体拳后接着进行单人表演拳术或器械,最后再由集体表演结尾收场。所以在音乐的选择上要求不是很高,只要音乐符合动作的节奏和风格,内容积极向上就可以。

包含主题思想的表演一般在大、中型活动中表现出来。比如扬州大学第十四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要表达对祖国诞辰60周年的赞颂,具有十分明显的思想性,这时我们就要选择隆重、大气、内容积极向上紧扣主题的音乐,使表演和观众的情感产生共鸣,因此这次表演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也证明了本次音乐的选择是成功的。

由郑州歌剧院推出的武术情景剧《风中少林》,在世界各地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反响,他们以叙事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武术的魅力。武术话剧的表演内容丰富,对艺术性要求较高。因此,对音乐的选择也十分重要,选择时要考虑剧情的需要,能够抒发情感,提高表演的效果。

3.2音乐制作的技巧

音乐的制作可以利用相关软件在音轨上所表现的图像进行编辑,在播放音乐时音轨上会有一个时间轴跟随音乐的过程向前移动,运用起来非常简单直观。音乐制作的技巧主要是利用复制、剪切、粘贴、删除、声音渐变和混音等方法来解决音乐的加长、剪短、各音乐的衔接和添加声音特效等问题。主要常用的软件有Goldwave、Nuendo、Cooledit等。各种软件的运用方式大体相似,其中Goldwave软件简单易用,可以非常方便的利用它对音乐进行加工制作。下面就以Goldwave为例对具体的制作方法进行阐述。

3.2.1音乐的加长

一场武术表演一般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如果只用一首音乐时间上往往不够用,这就要求我们把这首音乐进行延长。制作时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旋律,通常来说一首音乐的旋律会重复若干次,如果把音乐的旋律用字母表现出来可以表达为A1-B1-C1-A2-B2……的形式。延长音乐就是把这些相似的旋律继续交替组合成一段更长的音乐。如下图:

……

音乐加长的方法:以B1为开始延长的基准,并将之后的音乐进行复制。将选定的音乐与后面的B2处进行替换,这样音乐播放完A2后又继续从B1开始播放,一段音乐就加以延长了。

3.2.2音乐的剪短

如果一段表演很短,可能音乐还没有播放完就需要结束,我们就可以把音乐进行裁剪。裁剪的原则是:宁舍其头不去其尾。 就是指一段音乐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美观的结尾,这样不至于给观众留下不完整的感觉。而对于音乐新的开头可以使用声音渐变的方法进行完善处理。具体情况应视套路的编排和音乐本身旋律来定。(见图3、图4)

音乐裁剪的方法:以A2为音乐开始的基准,将前一部分删除,利用声音渐变将A2的开头静音,然后逐渐加大音量至正常水平。

如果用到一首快节奏的打击乐需要保留其音乐开头时,可以采用删除结尾的办法,但是最后应当在其结尾重新添加一个休止符,如鼓声、雷声等。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结束作用又不破坏音乐的美感。比如扬州大学体育学院技能展示中搏击操的音乐, 动作时间比原有音乐要短,后来音乐剪短后添加了雷声特效,结果动作结束时起到了非常好的静止效果。(见图5、图6)

3.2.3不同音乐间的衔接

一场较长时间的表演可能不会仅仅使用一首音乐,而是将音乐进行连接,其结构为A+B+C的形式。最为简单的办法就是一首音乐连着一首音乐排列,不做过多的加工。另外,可以使用混音,或者添加过渡音乐,以完善各音乐间的衔接状况,使其过渡平稳。(见图7)

混音方法:在音乐A快要结束时接入音乐B,使其在两者重合的地方产生混音。

3.2.4添加声音特效

健美操中经常采用一些特殊的声音来帮助运动员掌握动作与音乐结合的准确度,和提高表演的效果。在武术表演或影视作品中也会加入声音特效来模仿器械或人的声音。这种制作方法可以使用Nuendo软件来完成。Nuendo是一款非常专业的后期声音处理软件,功能十分强大,由于它的界面可以多音轨并存, 而且能够将各音轨的声音合成播放,所以用它来添加声音的特效效非非常常简简单单。。特特效效声声音音合合成成结结构构图图如如下下: :

特效合成的方法:导入所选音乐后,在其下方建立一条新的音轨,将要选用的声音特效按添加到新的音轨中。

如果要多次添加同一音效可以将其复制,点击“播放”并按下“ ctrl”键,一条时间轴就会跟随音乐向后移动。然后听着音乐在想要添加特效的位置按下“V”键进行粘贴。这样做的优点是可以随着音乐的播放,将特效放置在合适的位置,非常的准确、 方便。

3.3武术配乐选用和制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3.3.1音乐的选用原则

武术表演的配乐可以是纯音乐,也可以是包含歌词的歌曲。 但并不是所有的配乐都能运用到武术表演中。

武术配乐选用的基本原则应该具有民族性、科学性(合理性)、健康性。民族性是指,选用的音乐要以中国音乐元素为主要构成因素。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结合更加显露出中华文化的魅力。但并不是说西方的音乐就不可取,只要节奏、旋律符合科学性(合理性)也是可以用的。需要说明的是,外国的歌曲是不适合用的,这就像穿着京剧服装大跳街舞,始终有些不伦不类,也不能表达武术的文化内涵。健康性是指内容健康、清新、积极向上的乐曲。

3.3.2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是用纯音乐还是带歌词的歌曲。歌曲的节奏一般非常固定,可以唱一句做一个动作,使动作容易整齐,而且通过歌词还可以表达某些主题思想,比如《中国人》、《男儿当自强》等等。但是如果动作节奏变化过快,就不适合选用歌曲。相反,使用纯音乐能够更加自由的编排武术动作和表达主题思想。再者,如果选用的歌曲需要进行加工制作,就要考虑歌曲的歌词问题。也许需要停止的时候歌词并没有唱完,这时候如果不能进行合适的加工制作而改变了歌曲原有的歌词或旋律就会引起观众的反感。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减少或增加武术动作来迎合歌词的完整。

3.3.3音乐制作的重点

制作音乐的重点是要把握好音乐的节奏,要多听、多想,卡准音乐的节奏,避免出现杂音、重叠音。

3.3.4音乐制作的原则

音乐制作的原则是:制作时要符合音乐的规律,不能以改变音乐的规律为代价,否则就不是一首完整的音乐。

3.3.5武术与配乐的合练

音乐是一场表演的灵魂,是武术动作的指挥信号,也是重要的艺术装饰之一。全体表演者都应当熟悉它、掌握它并充分的表现它。为此,训练工作在基本完成了由口令指挥下的队形与动作的训练后,应当尽早地与音乐结合起来进行演练。在开始训练时,可适当加入口令予以提示,待熟悉之后,便可以用音乐代替口令指挥训练,并逐步提高表演者表现音乐内涵的能力。在训练之余,还应反复的播放武术的配乐,使表演者尽快熟悉音乐,不断的加深对音乐的理解,掌握其节奏、旋律的变化及情绪要求, 使表演者在音乐的指挥下能够轻松自如并富有激情的进行表演。同时,在合练中发现音乐或动作编排的不足,以便及时修改。

4结论

4.1音乐在武术表演中的作用十分重要

武术是我国的国粹,演练时动静疾徐、节奏分明、视觉冲击力强。音乐是以节奏、旋律等构成的听觉艺术,对于人体运动和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武术表演与音乐结合通过视觉和听觉使人们的情感在特殊的意境中得到升华,因此,音乐在武术表演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4.2好的配乐可以增强表演的效果

音乐的选择和制作的好坏对武术表演的影响很大,选择制作的好,可以使整场表演熠熠生辉,选择不当,就使缺点暴露无疑。好的配乐能增强运动员的表现力,而且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得到良好的美感效果。有的节目编排者在选用音乐时比较草率, 音乐的制作也比较简单,造成了演出效果大打折扣。

5建议

其一,节目编排者要学习了解一些音乐制作的知识,以便运用到节目编排之中。

其二,应该多留意一些新的音乐、电视剧、电影、网络游戏、 动漫之中的配乐。它们当中包含了许多优秀的音乐素材可以供我们选用。

上一篇:防治机构下一篇:体制困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