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源泉

2024-09-24

成长的源泉(精选5篇)

成长的源泉 篇1

反思是教师事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一个教师写了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 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 则有可能成为名师。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是“经验+反思=成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剖析和修正的思维活动, 也是一种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素养和效能的过程。如何让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发展自我, 提高自我, 是关乎教师能否在教学中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快速熟悉教材, 把握教育教学技能;可以有助于总结教学经验, 形成独树一帜的教育教学风格。

我们常说把反思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前的反思集中在教学定位、设计理念和方法上, 教学中的反思集中在课堂动态生成的事件上, 教学后的反思集中在教学效果与设计意图是否一致上。反思成为引导教学的基本手段, 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从而也就成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

课前反思:教学设计要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课前进行教学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会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 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 往往都是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 面对新课程改革, 教师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反思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准确性﹑系统性与渐进性的原则;反思在目标确定中是否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 是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培养了他们的热爱学习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 是否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和谐发展。

课前反思意味着课前教师对一切准备活动的反思, 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否相符;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等。在课前的反思中, 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 预设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等, 还要写“学案”, 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准备了“因材施学”的学案才能让所有学生有事可做, 才能让所有学生发挥出潜能。即使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是认认真真的, 但也难免会有考虑不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应该尽量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 减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因此, 课前反思是完全必要的, 它会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与调整能力。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 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 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 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 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 合理地设计教学方式和最佳的教学方案, 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 而时常反思, 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课中反思:因势力导, 恰当地引导学生的生成学习过程

课中进行教学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灵活性。课中反思意味着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事情随机作出判断, 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是一种教学机智, 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 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 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在备课中教师考虑得更多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讲授的知识, 尽管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出各种解决方案, 但由于课堂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有时会与你的教学设计大相径庭。因为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预设的, 它要求教师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如学生理解能力的偏颇;计算错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等, 这时,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 学会对事件灵活地处理, 并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 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在课堂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动性、差异性与创造性, 根据师生互动的情况, 因势利导、恰倒好处地引导, 重视和利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这也反映出教师把控课堂教学的艺术和能力。教师只有学会不断地积累经验, 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 才能更加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从而灵活地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以生成新的学习过程, 按学生感悟到的新思路, 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辩论, 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抓住课堂上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 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解题等能力。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 把情感传给学生, 触动学生心灵, 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课堂教学上, 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创新的见解, 这时, 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学会记录学生的这些独特见解, 并把它们在随后的教学中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 并加以推广。这样, 不仅推广了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 更有效地拓展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思路, 开阔了视野, 而且对提出这些独特见解的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 从而更加激发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教师每上一节课, 都有其成功和不足。课后进行教学反思, 这种反思具有总结性。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 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 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 对此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 成功之处保留并不断更新, 不足之处力求避免重复出现并不断去完善, 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 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 教师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 教学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 要求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 本节课教学, 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 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 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等等。教学之后, 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 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教师还要有敏感的目光, 将课堂精心演绎的来之不易的精彩延续。上完课后, 要用心采撷, 反复研究, 体验其存在的积极意义, 认真总结经验, 让精彩的瞬间留住———转化为更具价值的教学反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教师课后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缺憾。面对这些, 每位教师需要直面, 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 思考其危害性, 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缺憾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教师要在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过程中, 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要多设计一些探究的空间, 使探究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源泉”和不竭的动力。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冲动的例行行为中解放出来, 批判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程序、教学结果, 不断探索与解决自身及教学目的、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 从而使自己顺利地朝“学者型”教师方向发展。

成长的源泉 篇2

——2012远程研修感言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教师生命成长的重要内容,是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源泉。

“腹有诗书气自华”,做一名爱学习的教师。

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教师面临着的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要“洗脑”,还要“充电”、“补血”。做学习型的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这是因为: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教师单一的知识结构,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了。实施新课程,课堂开放程度更大了,孩子们的视野更广了,孩子们在平等、自主的氛围中爱思考、爱提问了,而且无论哪个学科,都涵盖着丰富的内容,高度体现了学科的交叉与综合。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才能对自己要讲的内容运用自如、得心应手。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读书风气最能影响学生和社会的风尚。读书,能让人长见识、明是非、坚心志。“。“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如果教师没有甘于寂寞、安于清贫、锐意求索的心志,置身于物欲炽烈、思想浮躁的时代之中,实难坚守自己的三尺讲台。

“不畏浮云遮望眼”,做一名善于反思的教师。对自己平常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研究,是一条提升自己的最理想的途径。研究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当我们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去追求,而不仅仅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去看待时,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境界与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自豪感和幸福感。教育的乐趣与幸福一旦与教育者的职责要求结合起来,工作就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了。有思想的人总能发现更多的东西,有思想的人总能获得更多的幸福。许多工作并不一定追求结果,过程本身就是结果。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一名实干型的教师。

反思,教师专业成长的源泉 篇3

我们常说把反思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学前的反思集中在教学定位、设计理念和方法上,教学中的反思集中在课堂动态生成的事件上,教学后的反思集中在教学效果与设计意图是否一致上。反思成为引导教学的基本手段,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也就成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源泉。

课前反思:教学设计要符合新的教学理念

课前进行教学反思,这种反思具有前瞻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一定的教学风格,往往都是沿袭着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面对新课程改革,教师首先应该思考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以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课程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反思目标的确定是否符合准确性、系统性与渐进性的原则;反思在目标确定中是否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落实,是否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了他们的热爱学习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是否达到了知识习得、思维训练、人格健全的和谐发展。

课前反思意味着课前教师对一切准备活动的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学生的实际状况是否相符;教学思路和教学策略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等。在课前的反思中,教师不仅仅要写“教案”,预设教学环节、教学流程、教学方法以及可能出现的情况与对策等,还要写“学案”,即为每一位学生学习准备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准备了“因材施学”的学案才能让所有学生有事可做,才能让所有学生发挥出潜能。即使有些教师在备课时是认认真真的,但也难免会有考虑不周、设计不合理的地方。教师应该尽量考虑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减少教学设计中的不足之处。因此,课前反思是完全必要的,它会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预测与调整能力。

一个善于研究的教师,注重在教学前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认真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目的和重难点,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教学方式和最佳的教学方案,使新课程理念在教学中生根发芽。新课程要求教师提高素质、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必然也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相应的变化,而时常反思,就是必不可少的了。

课中反思:因势力导。恰当地引导学生的生成学习过程

课中进行教学反思,这种反思具有灵活性。课中反思意味着教师面对课堂教学中的学生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或有些没有预先考虑到的事情随机作出判断,并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

课堂上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是一种教学机智,它是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主动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思考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教学行为是否得当等,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课上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在备课中教师考虑得更多的是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尽管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制定出各种解决方案,但由于课堂的不确定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有时会与你的教学设计大相径庭。因为课堂上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是我们无法预设的,它要求教师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学生理解能力的偏颇;计算错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等,这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学会对事件灵活地处理,并临时做出更改和调整,确保教学过程沿着最佳的轨道运行。在课堂上我们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能动性、差异性与创造性,根据师生互动的情况,因势利导、恰倒好处地引导,重视和利用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也反映出教师把控课堂教学的艺术和能力。教师只有学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调控好课堂教学,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从而灵活地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案以生成新的学习过程,按学生感悟到的新思路,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辩论,使教学高质高效地进行。

抓住课堂上学生能力培养的机会。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解题等能力。老师要用强烈情感语言创设情景,把情感传给学生,触动学生心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课堂教学上,学生们在参与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创新的见解,这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和学会记录学生的这些独特见解,并把它们在随后的教学中及时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加以推广。这样,不仅推广了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更有效地拓展了教师和学生们的思路,开阔了视野,而且对提出这些独特见解的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从而更加激发和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课后反思:反思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规范性

教师每上一节课,都有其成功和不足。课后进行教学反思,这种反思具有总结性。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对此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探究,成功之处保留并不断更新,不足之处力求避免重复出现并不断去完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教师教学经验就会越来越丰富,教学水平就会越来越高。

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预案的实施情况,本节课教学,教学的目标是否达成,教学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学的组织是否科学,活动的安排是否合理等等。教学之后,应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并及时调整教学行为;教师还要有敏感的目光,将课堂精心演绎的来之不易的精彩延续。上完课后,要用心采撷,反复研究,体验其存在的积极意义,认真总结经验,让精彩的瞬间留住——转化为更具价值的教学反思。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师课后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缺憾。面对这些,每位教师需要直面,认真分析问题的原因,思考其危害性,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在缺憾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教师要在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环境诱发和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要多设计一些探究的空间,使探究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下去。

爱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源泉 篇4

一、用“爱”铸造良好班风

班级风气决定着一个班级共同奋斗的方向,树立良好的班级风气能够保证学生有一个昂扬的斗志,共同承担班级建设中的风风雨雨。在学生刚入班时,我就给学生制定了本班的班训: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然后进行解读:态度包括做人的态度和做事的态度,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做有用的人,只有端正态度才能做成事、做好事;细节是成败的关键,只有从纪律、卫生等各方面认真去做,才能使班级立足于上游,也才能使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落实班风时,需要的就是坚持,将班风细化为一日常规的每一条,让学生有章可循,任何事情都做到对事不对人,让学生感受到班级的公平和公正。这样长时间坚持下来,班级的风气也就形成了,学生也就养成了好的习惯,班级管理也就得心应手了。所以说,班级管理并不像想的那么难,而在于是否有方法,是否能够坚持下来。班风的建设,还要有良好的环境熏染。所以,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比较重要的。每周的班会课,要充分利用起来。根据班级发展的情况,每周确定一个主题,从思想到行动要让学生真正感悟到真善美。

如刚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时,班会主题可定为“我们的大家庭”,让学生意识到进入新的班级,就进入了一个大家庭中,我们都是家庭的一员,我们要为家庭而奋斗。高年级时要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可以开展“青春飞扬”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应注意的问题,并认真面对。除了针对每个年龄段举办的特定主题班会外,还可以根据节日设计不同的主题,如教师节时的“老师,你辛苦了”,国庆节时的“祖国在我心中”,“六一儿童节”时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父亲节母亲节时的“感恩父母”等。同时还定期安排一些像“安全就在我们身边”“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节约用水”等方面的主题班会,让学生时刻都能接受德育。

二、用“爱”关怀问题学生

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是他们共同推动了班级的建设和发展,我们要把爱奉献给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馨、和谐。每一班级中都会有一些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如家长长期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父母有残疾等造成家庭比较贫困的学生,他们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爱来弥补心灵上的伤痛。

如刚接手的班里有一个男生,刚开始时学习还不错,也很认真,但是最近上课总是心不在焉似的。我在课下也找他谈了一次,但他支支吾吾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于是,我又向他同村的一名学生打听,才知道他母亲早已去世,现在他的父亲又有了病,家庭非常困难,还说不想再上了。了解情况后,我表扬了这个学生对家庭有担当,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我在一次班会课上说:“每一个人的家庭各有不同,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也不相同,人生纵有再多的苦难,也要我们勇敢地承担。”说话的时候,我还刻意地看了他一眼。事后,我把情况向学校反映了一下,学校答应免除他的餐费,并可以申请贫困救助。我把这一情况给他说了之后,他流着眼泪说:“太谢谢老师了!”

班级中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个别“问题学生”,他们有的性格倔强,心理脆弱,也是班里最难管理的学生。老师只能用满怀的“爱”给予他们温暖,帮助他们认清前进的路。如果我们放弃了,学生就会自暴自弃,有的甚至毕业后可能误入迷途;如果我们始终给以鼓励,并耐心地一点点改正他们错误,终有一天他们会感受到你的这份爱。即使不能成才,也要成人,这是我们教育的根本。

三、用“爱”铺平发展之路

学生的发展与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关爱,爱学生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法宝。让学生快乐成长和自由发展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教育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把班级当作成长的摇篮和发展的舞台,需要我们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班主任要有一份宽容的心,且不可斤斤计较。学生有时会犯错误,但只要学生能认识到错误并且改正错误,就达到了我们教育的目的。

学生的特长和爱好各有不同,我们不能以成绩来判定学生的好坏。对学习好的就多照顾些,学习差的就看什么也不顺,这样会让学生产生一种厌烦的心理,也就失掉了教育的本质。班主任要面向全体,关爱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准备各种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能得到自由发展,从而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在班级活动中,可以多举办一些诸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书法比赛等活动,既活跃了气氛,调剂了生活,又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学生自然会更爱我们的班级,更认真地维护班级的荣誉。在爱的感召下,能够分清是非曲直,能够端正做人的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一名合格的学生。同时让学生体会到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一名成员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分子,从而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让学生在爱的大家庭中快乐成长。

成长的源泉 篇5

历史教学中,让高中学生进一步了解塞尔维特的医学与神学双面人生的故事,激发他们更多地去了解科学家,崇尚科学,做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他的《历史研究》中说:“阐释一般规律是科学的方法,在人类生活的研究方面,科学学科是人类学”,科学家塞尔维特集医学和神学于一身的人生故事正好印证了这一点。

一、挑战基督教“三位一体”理论

1511年塞尔维特出生于西班牙,1530年开始传播其唯一神论的主张。曾发表《论三位一体之谬误》、《关于三位一体的对话》及《论基督统治的合理性》,公开挑战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义。所谓“三位一体”,早在公元2世纪后半期和3世纪初期,拉丁教父特土良提出了“三位一体”的神学概念。埃及神学家奥里根在《论原理》一书中明确指出:“上帝不是人格化的耶和华,而是万物的永恒始基,是完满的“一”。这个“一”包含着圣父、圣子、圣灵这三者。圣父不断地生出圣子,圣子在基督耶稣身上取得肉身。但圣父之产生圣子,并不是把圣子分离出去,而是像太阳不断地发射光芒一样,圣子永恒地与圣父同在”。基督教认为:这不是一般大脑能理解的神学理论,人的理智不能测量“三位一体”,人的逻辑也不能解释这个教义,只能服从,不能提出疑问。

马丁•路德、加尔文从未挑战“三位一体”的基督教神学理论,神圣罗马帝国的律条和宗教法庭的判词,都写明否认“三位一体”的刑罚是死刑。塞尔维特明知反对“三位一体”教义的后果,但却偏要向这一禁区发起挑战,自然就激起了天主教和新教派的不满。

1531年塞尔维特的《论三位一体之谬误》出版后,加尔文教徒就开始了对他的追杀。他四处躲藏,1553年又秘密出版了《基督教补正》一书,再次否定“三位一体”学说,并阐明自己的观点:“没有比通过万物去了解上帝更伟大的事情了,而且神性也真实的被表现出来。我们需要明确的去了解上帝通过言语、思想要表达的东西。这两样只同时存在于耶稣。”在这一著作中,他还利用血液小循环理论批判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义。

二、否定盖伦的血液循环理论

塞尔维特是最早试图对血液如何产生、如何在人体内流动进行研究的科学家。《基督教的复兴》一书中,他抛弃了古罗马医学家盖伦的血液从右心室渗透到左心室的权威理论,科学地论述了肺循环:血液由心脏到肺,再由肺流回心脏的循环过程。因为他的著作被查禁,其肺循环理论未能得到广泛传播,但他将盖伦血液循环理论中的动脉系统与静脉系统统一起来,为血液循环的发现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盖伦的血液运动观点有三条,一是静脉系统的双向潮汐运动,二是动脉系统的单向吸收,三是静脉一部分通左右心室之间的微孔输入到动脉。尽管盖伦的理论是错的,也没有发现心肺之间的血液循环关系,但盖伦的医学和生理学理论被誉为欧洲医学界的“圣经”,被传授了上千年。

塞尔维特认为:从右心室流出来的血液经过肺动脉被排注到肺部;在肺部,由于吸入的空气使得静脉血变得更加稀薄,血液在这里的颜色就发生了变化;血液再从这里经过肺静脉流到左心室,然后通过动脉系统分散出去。

1553年,他在《基督教的复兴》中阐述了呼吸、精气和空气的关系:“我们为要能够理解血液为何就是生命所在,那首先就必须知道由吸入空气和非常精细的血液所组成和滋养的那活力灵气是怎样产生的。活力灵气起源于左心室,肺尤其促进其形成;它是一种热力所养成的精细的灵气,浅色,能够燃烧……。它是由吸入的空气和从右心室流向左心室的精细血液在肺中混合而形成的。这种流动不是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经过心脏的中隔,而是有一种专门的手段把精细血液从右心室驱入肺中的一条直通道。它的颜色变得更淡,并从肺动脉注入肺静脉。在这里它同吸入的空气相混合,其中的烟气通过呼吸清除掉。最后同空气完全混合,并在膨胀时被左心室吸入,这时它就真成为灵气了。”在他看来,身体中的生命精气是由稀薄的血液与吸入的空气相混合所产生,并形成于肺部。

我们现在对“肺循环”是这样认为的:带有废物的血液经静脉流入心脏,进入右心房,右心房充满之后形成一种压力,于是产生一种收缩作用把血再送到右心室。右心室充满后再收缩,将血送入肺动脉,在肺毛细血管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发生交换,将血液变成富含新鲜氧气的血液。再把这种新鲜血液送入左心房。左心房充满后,形成收缩送入左心室。左心室充满后再形成一次收缩,进入大动脉,送往全身。在这个心肺之间的血液循环中,心脏三尖瓣膜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保证血液按固定的方向流动,不造成回流。此外,血液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是保证送入大动脉的血液保持干净的前提。可见,认识肺循环对于人体保健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

限于当时条件,塞尔维特未能提出系统的循环的概念,“循环”一词并未被使用,但是,小循环是导向全身循环的关键性一步,因而后人常将肺循环称为“塞尔维特循环”。

三、与加尔文的冲突

塞尔维特的唯一神论与加尔文的宗教思想存在尖锐冲突,他在宣传其“唯一神论”的过程中,与加尔文作之间矛盾激化。他不仅批判加尔文的新教学说,而且还对加尔文进行人身攻击。

加尔文出身于法国,1528年获巴黎大学文学硕士学士,后又进入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1531年,开始研究神学,不久改信路德派新教。塞尔维特发表的《论三位一体之谬误》,始终坚持和传播自己的“唯一神论”思想,而该书的神学观点又严重冲击了加尔文教的基本教义,妨碍了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加尔文曾愤怒地说道:“塞尔维特对我说了许多胡言乱语。如果他来这里,我不会允许他活着离开。”

塞尔维特被教会当局逮捕,他一度从监狱逃脱。法国异端裁判所裁定他“异端罪”成立,判决火刑。由于塞尔维特已逃离,火刑时使用的是他的模拟像。逃狱以后,塞尔维特仍然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并继续同宗教进行斗争,他在日内瓦联合一些人士,继续与加尔文论战。塞尔维特后来被加尔文逮捕入狱。加尔文亲自审讯,并说他的著作是“异端邪说”,是“有煽动性的书”。

1553年10月24日,塞尔维特因否定“三位一体”等罪被判处火刑;10月27日,在日内瓦郊外被处以火刑。塞尔维特对血液循环的研究刚开始,却遭到了教会的残酷迫害。而且他在被烧死之前还被用文火烤了两个小时。不但科学家自己献出了生命,而且科学也因此蒙难,血液循环的发现也被大大推迟了。

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教师要善于运用好教材中的素材,并进行挖掘和补充。可能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摘要:中学历史教学中,将肺循环的发现者塞尔维特的医学与神学双面人生的故事,用来教育和激励学生,让高中学生更多地了解科学家,崇尚科学,做科学精神的传播者和实践者。

关键词:科学家,塞尔维特,历史教学

参考文献

[1][英]阿诺德·汤因比,[英]D·C·萨默维尔编.《历史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第3版.

上一篇:健康计划下一篇:推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