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区域布局

2024-10-13

优化区域布局(通用12篇)

优化区域布局 篇1

环渤海经济圈指包括京津冀、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在内的环渤海区域所形成的经济地带, 包括三省两市, 即北京市、天津市两直辖市, 河北省、山东省和辽宁省三省。进入21世纪, 环渤海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极具成长潜力和较大的后发优势。

目前, 在环渤海产业布局方面, 仍存在各自为战, 一体化程度低等问题。产业布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需要进行研究, 提出对策建议。

一、环渤海区域产业总体布局状况

1. 环渤海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状况

进入21世纪以来,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快速, 整体经济实力增长迅速, 环渤海区域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环渤海区域三省两市2008年共实现增加值77564.65亿元。环渤海第一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6574.64亿元, 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40505.92亿元, 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30484.08亿元。2008年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第一产业占8.48%, 第二产业占52.22%, 第三产业占39.30%。

2. 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分布状况

环渤海第一产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第一产业发展较为突出, 2008年山东省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突破三千亿元大关, 达到3002.6亿元。河北省第一产业也发展较好, 2008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两千亿元, 达到2034.6亿元。

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和辽宁三省。其中山东省第二产业最强, 2008年实现增加值17702.2亿元。其后的河北省2008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8777.4亿元, 辽宁省第二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512.1亿元。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山东、北京、河北、辽宁四省市。山东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10367.2亿元, 北京市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7682.1亿元, 河北省第三产业2008年实现增加值5376.6亿元。

二、环渤海区域主要产业布局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快速发展, 环渤海区域工业尤其是重化工业基础雄厚, 产业体系完善。环渤海区域已经形成了钢铁、煤炭、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石油化工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1. 钢铁工业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最重要和最大的钢铁生产基地。河北省和辽宁省是我国的钢铁大省, 从2001年到2008年河北钢铁产量已经连续七年全国第一, 是我国的第一钢铁大省。环渤海区域内, 拥有众多大型钢铁企业, 如河北省的唐山钢铁集团、邯郸钢铁集团, 辽宁省的鞍山钢铁集团、本溪钢铁集团、北台钢铁集团, 山东省的济南钢铁集团、莱芜钢铁集团, 北京市的首钢总公司, 天津天铁冶金集团等大型钢铁企业。

2. 煤炭工业

环渤海区域区内煤炭资源丰富, 在辽宁省、河北省和山东省都有大型煤田分布。目前, 环渤海区域有全国煤炭前100强企业超过20家。河北省有开滦集团、金能集团、峰峰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辽宁省有沈阳煤业集团、阜新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山东省有兖矿集团、新汶矿业集团、枣庄矿业集团、淄博矿业集团等大型煤炭企业。

3. 石油化工

在油气资源方面, 环渤海从1955年开展大规模油气普查以来, 截至2000年底已发现油田263个 (其中大型和超大型油田17个) , 气田9个。目前, 环渤海区域拥有众多大型资源类企业, 包括:华北油田、大港油气田、冀东油田、渤海油气田等重要石油生产企业。

此外辽宁、河北、天津、山东还是我国北方海盐的主要产区。环渤海沿岸现有盐田4.79万公顷。主要盐区有:东北盐区、长芦盐区、山东盐区。

4. 机械工业

环渤海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在重型机械、冶金矿山设备、化工设备、发电设备等行业具有较强优势。辽宁是新中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工业基地, 辽宁机械工业在企业数量、职工人数、产品种类、产值等方面, 在全国机械工业中的比重占10%左右, 仅次于上海和江苏省, 居全国第三位。辽宁在冷冻设备、暖风机、机床配件等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山东省机械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发展, 在全国的地位迅速提升, 目前, 机械产品总量占到了全国的12%左右。山东省已发展成为我国“农机工业”大省, 山东农机工业总量一直居全国首位。环渤海区域还是我国汽车工业较为发达和集中的区域。北京的轻型载重车和小客车, 天津的微型汽车, 山东和辽宁的载重汽车等, 都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市场占有率也较高。

5. 环渤海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布局情况

北京市拥有众多科研院所与大量高科技人才, 具有高科技产业研发优势。近年来, 一批世界著名跨国公司如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西门子、爱立信、三星等纷纷在北京设立了区域总部、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此外, 北京有国内最大的中关村电子资讯产品交易、产品研发基地, 有雄厚的科研力量, 在IT产业上的创新、研发能力强, 在开发高端产品上具有较强优势。

近年来, 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快, 已经拥有一批优势产业。青岛在家用电子、通信产品领域, 济南在软件及服务外包、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领域的优势、特色明显。山东半岛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软件、通信产业、家电产业、计算机及外设产品、光电子、射频识别技术六大优势产业。

天津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 在电子信息产业初步形成了五个特色鲜明、生产相对集中的产业密集区, 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等。目前, 天津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的生产基地。

“十五”以来, 河北省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和新材料四大优势产业。辽宁省近年来, 以沈阳、大连为龙头, 重点发展动漫、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光伏产业等, 也较快发展、发展较好。

三、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形成一体化

环渤海区域面积达到5218.77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43%。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 环渤海经济圈地理跨度大, 各主要经济体之间间隔远, 需要完善与发达的交通体系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环渤海主要港口之间缺乏明确分工, 也缺乏合作, 各自为战, 相互竞争, 降低了经济效益。环渤海具备公路、铁路、水运等多种运输体系, 拥有全国密度最高的公路网和铁路网, 但各网络缺乏高效连接, 降低了交通网络的效率。

2. 环渤海区域仍存在重复建设问题

环渤海区域重复建设比较严重, 尤其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以港口发展为例, 在环渤海10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由北向南依次分布着大连、旅顺、营口、锦州、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等港口, 曹妃甸港也在加紧建设中。近年来, 这些港口进行了大规模投资扩建, 投资金额都在上亿元到十亿元, 不仅将导致港口都“吃不饱”, 而且会造成港口海岸线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3. 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问题

环渤海区域各省市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 产业结构趋同现象较为严重, 差异性和互补性不明显。环渤海地区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的产业自成体系, 各地都有自己钢铁、煤炭、化工、重型机械、汽车等传统产业, 产业同构性较为突出。以钢铁产业为例, 2007年河北省钢铁产量4000多万吨, 居全国第一。天津也在发展自己的钢铁工业作为支柱产业, 年产量只有600多万吨, 有的钢厂还需要从河北运生铁来炼钢。在目前各省市重点发展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高科技产业领域, 也出现了产业趋同问题, 难以形成产业链与产业聚集。环渤海地区产业关联度不高, 产业链较短, 使得该区域的竞争力不高。

四、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建议

目前, 环渤海区域三大板块各自拥有自己的经济中心和产业体系, 主要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不够紧密。在环渤海区域, 目前需要明确各主要经济体的功能定位, 做好重点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布局优化。

1. 进一步推进环渤海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

市场一体化进程是渐进的、局部的推进的。在一定基础上, 逐渐扩张、渗透和辐射, 形成区域性的大市场。市场的一体化重点是突出自由流动和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障碍的清除, 相关政府部门要着力于消除区域资源、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流动的障,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创造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环境。此外, 要积极推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共同培育和构建统一、开放、规范的共同市场。另外, 在统一市场体系建立过程中, 要尊重市场机制, 让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来发挥主导作用。

2. 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 实现产业聚集

北京应当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 以其强大的高科技产业与现代服务业为支撑, 强化北京对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 为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天津在金融、物流、高科技产业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 应当重点发展。天津要进一步发挥其港口优势和滨海新区的作用, 增强其物流业与制造业, 带动环渤海区域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河北省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 海洋资源, 铁矿、煤炭等矿产资源。此外, 劳动力资源也比较丰富。河北应重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等现代农业, 依托资源优势, 大力发展石油石化与海洋化工、钢铁、煤炭、机械制造等原材料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发展具有竞争优势新能源、医药等高科技产业。

山东省轻重工业发展较好, 尤其在家用电器、电子产品与食品加工产业方面的优势比较突出, 应当重点发展。辽宁省在重化工业方面优势突出, 重工业的比重占到工业产值比重的70%以上。辽宁省应重点做好产业结构升级与改造, 发展现代制造业基地, 提高竞争能力。

3. 环渤海高科技产业发展策略

第一, 发挥各省市特色优势, 支柱产业差异化发展策略。环渤海地区各省市都具有较好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基础, 为了避免重复建设, 那么错位发展是很好的发展策略。对于其他地区规模比较大、成熟度比较好的产业要回避。

第二, 有选择性地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依托本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条件、经济基础与产业基础, 选择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产业进行重点发展。如河北省环保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优势与良好的发展潜力, 应当重点发展。此外, 河北省在新能源、新材料、尤其是生物医药产业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 应当集中力量进行发展。山东省在家用电器、计算机软硬件等领域有较好规模优势与领先优势, 应当重点发展。辽宁省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领域、应用软件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与发展潜力, 应当重点发展。

第三, 共同合作, 做大做强环渤海高科技产业。目前, 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分布着中关村、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廊坊开发区、武清开发区、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塘沽高新区、泰达和津港保税区等八个规模产业区。这八个产业园区聚集了大批高科技企业。目前, 京津冀三省市应当加强合作, 优势互补, 合理分工, 共同发展, 联手开发沿京津塘高新技术产业带。在农业领域, 北京、天津具有很好的研发优势, 京津冀应当共同合作, 建设廊坊“农业硅谷”。

摘要:目前, 产业布局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总体状况与主要产业的布局现状, 还对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重点对如何优化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环渤海,区域经济,产业布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 (2009) ,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年

优化区域布局 篇2

优化福建主要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的构想

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本文着重提出优化福建果、蔬、笋、水产、畜禽、茶、食用菌等七大主要特色农产品和粮油产品的加工业布局的基本思路和优化设想.

作 者:许一芳 王振惠 Xu Yifang Wang zhenhui 作者单位: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福州,350003刊 名:台湾农业探索英文刊名:TAIWAN AGRICULTURAL RESEARCH年,卷(期):“”(4)分类号:F3关键词:农产品加工 区域布局 福建

优化区域布局 篇3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经济发展中,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引导作用,这个理论同样适用于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国家层面上,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项目等生产力要素进行科学布局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经验。在新时期,应针对区域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制订相应的政策,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善于运用“生产力布局”这个政策工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运用“生产力布局”政策工具的重要性

所谓生产力,通俗地讲就是一个国家(地区、城市)生产的能力,一般由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基本要素构成,也可以包括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工厂等硬件。计划经济时期,政府大包大揽,几乎所有的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在内都是投入产出表的一个指标,由此,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企业工厂等生产力的布局是一个行政指令的结果,或者说都是政府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要素可以划分为市场和政府两个领域,市场中最重要、最有活力的细胞是企业,企业的行为更多的是利润最大化目标下的选择,政府则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等方面发挥作用,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比如铁路、公路、机场,水利设施建设以及城市的水电路气和垃圾处理等是政府可以发挥引导作用的“生产力”要素。那么,这些政府影响下的“生产力”要素在哪里建、建多少、建设的融资方式等都需要遵循市场原则,同时也要体现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意图。因此,在新的时期,政府善于运用“生产力布局”这个政策工具,发挥财政的“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优化生产力布局是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经验

建国以来,针对不同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我国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科学运用“生产力布局”这个政策工具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从建国之初提出处理好沿海内地关系,到后来的“三线”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后从沿海开放逐步扩展到沿边、沿江的全方位开放格局,前些年,我国提出和实施“四大板块”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主体功能区战略,近期中央又提出关于再造长江黄金水道、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战略,2014年“两会”上,国家提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

三、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生产力布局的市场化程度有待提升

目前,各地区各行业产业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一是结构趋同,很多地区都把新能源、汽车、重化工作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地区间产业结构、城市建设雷同,特色不突出;二是方式趋同,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是各地政府推动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各地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与产业布局大同小异。

(二)生产力布局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衔接有待加强

部分地区生产力布局与环境承载力不匹配。一些生态环境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要素聚集度不高,经济活动不够活跃;而一些生态环境承载力弱的地区,却过度开发,超出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生产力空间布局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协调造成资源和要素配置效率损失,带来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财税体制、生态环境污染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导致区域之间在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往往缺乏必要的协调与合作;二是在一些行业和地区,相互封锁、市场分割和恶性竞争的状态仍然比较严重,使得整体利益受损;三是由于户籍、社保、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制度性缺陷,生产要素特别是劳动力在空间上流动不畅,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四)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潜力有待发挥

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处于滞后状态,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现有的优惠政策还不足以支撑其承接劳动密集型、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转移,需要加快研究制定差别化的经济政策。此外,中西部对外开放进程相对滞后,需要加快推进向西开放,通过打造新的对外开放高地,形成以开放促发展的新局面。

四、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要服从全国一盘棋,同时突出重点,集中精力解决制约区域发展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针对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交通设施、资源价格等问题,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区域政策。

(二)坚持优势互补,提质增效

依据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要素禀赋、区位条件等,科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避免产业结构雷同,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三)坚持利益共享,公平分配

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是区域间利益的协调,打破GDP至上的发展理念,在主体功能区战略的指导下,各个区域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各有侧重。建立健全区域间的补偿机制,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发展成果在区域间公平分配。

(四)坚持市场驱动,激励先进

新时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应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结合起来。善于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要一手抓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一手抓欠发达地区发展,增强其自我发展能力。

五、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实行优化开发的政策措施

(一)打造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

在大江大河、大湖泊和大海湾等流域经济区以及高速公路和高铁沿线,尤其是中西部地区,选择若干城市,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打造成新的区域经济增长极,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培育形成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支撑。建议近期着力制定具有全局意义的跨区域规划,主要包括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淮河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等。加快对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和规划工作,以向西开放为突破,形成东联西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逐步完善国家规划指导下的市场化区域协调机制

一是制定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发挥地方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各地方经济组织协力推动的区域发展机制;二是制定切合地方实际特点、可操作性较强的政策措施;三是善于运用区域政策、区域规划、区域法规等经济法律手段和市场力量。

(三)以开放促开发,推动沿边区域发展

在深入推进跨境经济合作区、边境经济区等特殊经济合作区试验的基础上,适时在沿边地区开展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近期,在加快制定沿边开放开发规划的同时,建议着力打造新疆沿边经济带等向西开放的桥头堡,服务于构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推进亚太地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规划和建设工作,尽快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四)推动以城市群为增长核心的区域协调战略

未来一段时期,城市群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建议在现有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等三大城市群的基础上,在中西部地区的长江中游地区、成(都)渝(重庆)、新疆天山北坡等地区选择培育若干有潜力的城市群。建议尽快启动跨渤海湾海峡跨海通道建设的规划和论证工作,打通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联系,构建更加畅通的物流通道,服务于环渤海城市群发展。

(五)从国家层面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

无论是向产业链的中上游延展、向高层次产业部门跨越还是跨地区产业转移,中央政府需制定强有力的导向性规划。重点扶持战略性企业,制定相关税收、金融以及人才政策,提高重点加工品的层次和技术含量,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提升专业化水平,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性产业群。

(六)构建跨区域基础设施的市场化机制

区域间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设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发行基础设施债券等方式,构建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市场化机制。探索设立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七)建立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

一是财税体制,尽快在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资源税、环境生态补偿等重要领域推进市场化改革;二是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加大对欠发达地区优势教育资源的财政支持,优化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的政策环境,如继续完善奖励和支持师范大学毕业生、中西部生源毕业生前往或返回中西部工作制度等;三是人口管理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破除户籍制度藩篱,推行居住证制度,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引导人口流动,按照主体功能分区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优化全国人口布局。

优化区域布局 篇4

1 环境风险识别概述

1.1 环境风险识别

在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中其重要环节是进行环境风险识别,通过系统、全方位的风险识别工作,能够确定区域内的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相关流程的项目,并明确事故发生率较高的环节以及事故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等,进行风险识别时一般将危险因素按照其事故原因进行划分,通常可以被划分为火灾、爆炸以及泄漏这三种类型[1]。

1.2 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分析

环境风险受体主要指可能受到风险源影响的动植物、人群以及自然环境要素等,长久以来国内对于环境风险受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态系统,但随着这一工作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开始重视环境风险源对人群的影响,即对环境风险受体的脆弱性分析。

2 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信息扩散法

信息扩散法是指当进行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时,区域内的信息收集不足则可以通过集值化模糊数学处理来利用样本中的模糊信息进行评价的方式,信息扩散法在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中有着广泛应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2.1 评价区域网格化

评价区域网格化将风险源信息与数学矩阵相结合,通过建立等步长大小的正方形单元列为ɑij,并采用矩阵的形式来表示这一二维空间,而矩阵中的个元素ɑij都代表了正方形单元的信息,则可以对研究区域内的环境风险进行较为直观的反映,矩阵形式如公式(1)所示。

2.2 子风险信息矩阵的构建

通过上一步骤对区域的环境风险源进行了网格化处理,从而建立了整个区域的环境风险值矩阵,如公式(2)所示,通过这一公式能够对环境风险值进行简化计算。公式中,r代表所计算区域的环境风险值;r0代表环境风险源点的环境风险值,可以根据国内外同类型物质的风险平均值进行计算;x是计算区域与风险源区域之间的距离;l’是重点影响区域的最大半径;l风险源的最大影响半径[2]。

2.3 数值修正

需要对矩阵相关信息进行数值修正的原因在于环境风险源的扩散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借助水体进行扩散的风险源,由于其扩散范围仅仅局限于河道周边,所以可以忽略其数值修正环节,而对于气体类环境风险源,其在空气中的扩散作用将受到该区域内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数值修正工作。

2.4 风险值迭加

风险值迭加是指将矩阵内各元素的风险值进行求和,则将得到如公式(3)的矩阵公式。在使用这一公式进行风险值迭加时,要注意不能将气体风险源与液体风险源扩散的风险进行直接的求和,必须在对区域内各风险源进行分析后,确定气体对水体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将这一影响值放在水体危害中进行比较,然后按照这一危险值比例对信息矩阵进行求和处理。

2.5 环境风险分区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得到的环境风险数值按照风险标准进行分析,并参照美国EPA的规定对区域进行环境风险分区,并通过对分区结果的可视化处理绘制出区域内的风险分区图,从而有利于人们更好的评价区域的整体风险情况。通常环境风险分区根据其风险值分为五个等级,极高、高、中等级的区域需要进行重点管理,而低、极低等级则可以视作可接受风险。

3 环境风险管理与规划布局调整

3.1 环境风险管理

区域环境风险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在不影响区域发展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降低环境风险值,指通过责任保险、区域风险转移等方式将风险责任从受体穿一道其他社会群体中,从而减轻环境风险对目标群体的损害[3]。

3.2 规划布局调整

区域内的产业布局对生态系统、目标社会群体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环境风险评价后,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对区域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将涉及到危险化学品相关环节的产业进行合理布局,并将可持续发展要求落实在区域产业的管理与规划中,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区域的环境风险值。

4 结语

根据信息扩散法能够对区域内的环境风险源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从而得出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环境风险评价结果,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信息扩散法的五个步骤,同时也给出了具体的环境风险管理工作以及以风险评价结果为依据的规划布局调整工作,从而提升区域内产业布局的环境合理性。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各种环境风险给人们生活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必须采用合适的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对区域内的风险源进行评估,并根据风险评价结果进行区域的风险管理以及规划布局调整工作,从而有效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布局规划工作。本文首先对环境风险识别以及环境风险受体脆弱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信息扩散方法的五个步骤,并给出了在环境风险评价指导下的风险管理以及产业布局调整。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价,信息扩散法,环境风险管理,规划布局调整

参考文献

[1]谢元博,李巍,郝芳华.基于区域环境风险评价的产业布局规划优化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3,03:560-568.

[2]彭王敏子.规划环评中环境风险评价方法的探究与实践[D].厦门大学,2009.

乡镇畜牧业区域布局工作规划 篇5

乡镇畜牧业区域布局工作规划

镇人民政府

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近年来,我镇畜牧业迅速发展,畜牧业已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为促进我镇畜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加快我镇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建设,根据省、南平市邵武市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新要求,按照“适度、规模、环保、效益”培育优势特色畜牧业,打造“资源节约、环境优好、技术先进、养殖标准”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畜牧业,特制定我镇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

一、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战略定位,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实施科学规划、区域布局、总量控制,积极开展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大力发展生态型和循环经济型养殖业,综合治理养殖业污染,有效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基本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合理利用要素资源为基点,遵循发展与环保并重原则,坚持限量、提质、增效的原则,非均衡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及环境容量原则,合理布局和规划发展畜牧业。正确处理好畜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

属地管理;坚持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大力推广养殖业污染综合治理模式和零排放模式,发展生态型、效益型畜牧业。发展目标:

以合理利用要素资源为基点,遵循发展与环保并重的原则,按照“畜地平衡”的发展思路,根据现有养殖状况及植物吸收、土地消化、水体自净的原则以及国家经贸委、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畜禽养殖场沼气项目开发指南和国家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载畜量以一亩耕地吸纳2头生猪粪尿,一亩山地吸纳3头生猪粪尿,山地能吸纳生猪粪尿面积按总山地面积的5%计算,1头奶牛相当于10头生猪的粪尿、l头肉牛相当于5头生猪的粪尿、3只羊相当于1头生猪的粪尿、30只蛋鸡相当于1头生猪的粪尿、60只肉鸡相当于1头生猪的粪尿,制定全市畜牧业发展目标。

二、畜牧业畜禽养殖场区域划定要求:

根据《福建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意见》、《南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畜牧业发展布局规划修订工作的通知》和《邵武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及规定,明确划定“三区”范围。禁养区:

一、镇区水厂水源保护区;

二、各村、组自来水水源;

三、应根据实际划清本辖区内的饮用水源保护区;

四、村的居住区等人口集中地区;

五、富屯溪邵武段沿溪两岸500米范围内;

六、市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

七、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

各村要根据以上要求划出本辖区内的禁养区。今后所有新、老畜禽养殖场边界与上述区域边界最小距离不得小于

500米。底前,应全面拆除或关闭禁养区内所有规模养殖场。禁建区:

各村可根据本辖区区域养殖总量控制和管理的要求,以及镇、村总体规划和畜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划定禁建区,镇、村规划区场应列入禁建区范围,禁建区内严禁审批新、扩、改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现有禁建区内畜禽养殖场必须按照规定期限,自行完善污染治理设施,做到达标排放或零排放并需经市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对污染严重的、治理不达标的、无条件治理达标或不按要求进行治理的养殖场由当地政府责令其拆迁或关闭。适度养殖区:

远离村庄居住区及镇、村饮用水源,禁养区和禁建区之外的区域为适度养殖区,适度养殖区内可以按规划要求,50头以上的养猪场必须开展环评,并经相关部门审批同意,方可实施畜禽养殖场建设项目,实行环保“三同时”建设,做

到养殖场污染治理达标排放要求。

各村要根据以上规定和本辖区内土地、山林资源可载畜量,科学规划本村生猪可饲养栽畜量,划出“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并向社会公布。对以超出栽畜量的村,必须采取缩减规模或关闭猪场等形式,于12月底前完成压缩超出载畜量的任务。

三、畜牧产业布局规划 布局规划总思路: 按照“畜地平衡”、“突出种草养畜”的发展思路,实行养殖总量控制,确定畜禽养殖区域和养殖规模,实施平原向山区转移、密集区向疏散区转移。实行按科学布局规划,规范生产经营秩序,减轻高密度发展造成的养殖业污染问题,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同时鼓励发展山地畜牧业,大力推行农牧结合、牧-菌-菜、牧-沼-菜、牧-沼-果等多位一体的生态养殖模式和垫料零排放模式,进一步促进我镇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产业布局:

1、养猪业。养猪业通过政策引导,以尚读、王玢、桥头、沙上为发展重点,建设外销型肉猪产销基地,开拓地区外市场,引进肉联加工龙头企业实现产业化,力争建设1-2个标准化规模养猪场。

2、养禽业。肉鸭产业以水口寨、河坊、宜坊、为重点,壮大肉鸭屠宰加工带动养殖主产业。

3、草食牲畜。以草畜为发展畜牧业的突破口,发展肉牛、山羊和兔等草食畜牧业,以基地和专业户推进规模经营。壮大镇肉兔产业,建成草食牲畜基地和草畜结合示范区。

四、做好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的保障措施

强化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的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各村要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结合本辖区实际,积极开展调研论证,落实责任单位,认真抓好本辖区畜牧业区域布局规划的制定工作。

依法明确划定辖区内禁止养殖区、禁建

区和适度养殖区。

为了严格禁止在禁养区、禁建区内新、扩、改建规模畜禽养殖场,切实抓好畜禽污染治理工作,各村要依照要求明确辖区内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划定,并向社会发布实施,同时报市农业局备案。各行政村的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的区域范围划定,要求在9月30日前完成,并向社会发布实施,同时报所在镇备案。各地禁养区、禁建区和适度养殖区划定的三区范围,以地形图,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表示,并加以文字说明,向全社会发布公告,让广大农民群众家喻户晓。

实施畜牧业生态立体种养循环经济。大力推广“牧一沼一草一牧”、“牧一沼一果”等立体生态种养和垫料零排放模式,以及经济适用的综合治理技术,鼓励粪污经处理后上山、下田、入塘、自行消纳,变废为宝,做到零排放。扶持畜禽粪便加工利用企业的发展,鼓励沼气发电和畜禽粪便加工生物有机肥等,对农村利用沼气发电的企业和个人予以优惠政策,按照农牧业相结合、综合利用优先、种养平衡一体化的原则合理规划,合理组织畜牧业生产,实现畜牧业高产优质、高效持续发展,达到生态、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大力实施科技兴牧战略。将良种作为产业来抓,应用胚胎移植和人工授精等技术,建立高产奶牛核心群,引入龙头企业开发种猪生产基地,逐步实现我市商品猪苗的自给,创建无公害绿色生猪基地和品牌。开发肉兔、肉牛良种场和肉羊的杂交改良基地,通过科技导入,加快良种繁育步伐,使畜牧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要引进畜禽污染治理新技术和项目综合利用畜禽废弃物,以发展“牧一沼一草、果、茶、蔬、林、粮”和垫料式“零排放”等生态养殖模式为重点,通过建设生态型现代化牧场,加快粪便污染治理实用新技术推广,重点发展粪便加工有机肥、沼液转化能源,解决畜污净化问题,实现畜牧

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区域布局工作的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污染治理法律法规、政策和禁养区、禁建区、适度养殖区划定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畜牧业生产、污染治理氛围。一是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传单、宣传栏等媒体,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模畜禽养殖场的建场的有关规定,充分认识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环保意识;二是对养殖业的污染、治理等情况开设宣传栏,重点突出绿色环保畜禽养殖业的优势和生态养殖取得好效果的养殖场专题典型新闻采访报道,对造成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向社会公开曝光,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通过典型榜样的带动,引导广大养殖业主向生态养殖模式、垫料零排放模式发展,走产业循环经济之路;三是发挥各级人大、政协的监督、视察作用,鼓励引导公众参与,社会监督,全面增强社

会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镇人民政府

银行业的区域布局研究 篇6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服务;充分性;区域布局

中图分类号:F8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544(2012)02-0020-06

一、广东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充分性

(一)从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全方位满足度来看

在目前各银行金融产品和经营方式基本同质化的情况下,服务充分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其机构网点的数量和布局。对于一个城市(或区域),如果银行网点数量不足,则对当地经济的服务不够充分。为了抢夺市场份额,扩大资源占有,各银行争相扩大营业网点布局,增加全自助设备覆盖点。城市及经济较发达的县域地区有四大商业银行、近几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各股份制银行,以及一些抢占先机的外资银行;广东乡镇地区有邮政储蓄、农村资金合作社、农村信用社以及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刚兴起的一些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从总体来看,广东银行网点基本上覆盖了全省各个地区。但是,农村金融服务还是不到位的。随着银行改制上市,4家大型商业银行网点陆续从县域撤并,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根本不涉足农村,部分农村金融机构也将信贷业务转向城市,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农户获得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广东省虽然是我国的金融大省, 存贷款总量近年来一直稳居全国前列, 但是银行网点在各地区的分布还不均衡。总体来看,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银行网点数量较多,而粤东、粤西“两翼”以及粤北山区的银行网点数量相对较少,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城乡金融服务的有效需求(见表1)。同时,虽然广东省各银行都在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授信, 优化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流程,提高中小企业授信占比,以及政府加大扶持金融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的建设, 但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由于抵押品单一、 中小企业贷款审批机制、贷款审批程序繁琐等原因,很多内部经营管理不规范但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得不到贷款。

由表2可以看出,珠三角发达地区占到全省存款总量的87%以上,贷款总量占到91.23%,这与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是相适应的,但要实现和谐社会,统筹城乡,更好地发挥珠三角的辐射带动作用,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应该相对均衡;从动态上看,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信贷的空间布局要向珠三角两翼拓展和延伸,伴随产业的转移和提升,信贷资源和银行业空间布局在推动和引导产业链提升方面大有可为。

(二)从银行业金融服务的质量来看

近年来, 广东省各商业银行致力于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各行积极结合地方经济需求和特点,更新经营理念,革新服务流程,发挥比较优势,大力推进产品创新和业务创新,努力打造特色化的金融服务,使全省的金融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 截至2011年12月末, 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648.33亿元,不良贷款率1.6%,比年初下降0.48个百分点。

但是, 农村金融服务深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观。从总体上来看,农村金融在服务理念、服务范围、产品种类、经营机制等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 另外,服务质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各大银行的硬件基础设施投入和网上电话银行的投入主要在广东省的发达地区,竞争激烈的地方服务质量更高。不发达的偏远地区金融服务硬件设施以及创新和质量都有较大差距,表现为设施老化,人员素质低等状况。同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粤北和“两翼”地区则更多地表现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上, 中小民营企业和“三农”融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三)从银行业金融服务的创新来看

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银行产品创新大多是吸纳性创新 ① 。目前国内银行大多实行一级法人制、 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管理。总、分行负责重大决策,分支机构负责具体执行。在这种组织体系下,新产品基本由总行研制开发,其分支机构没有开发权,也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由于传导过程中情况失真,因此容易产生创新的供求脱节, 难以适时研发出适合市场需要的新产品,特别是当县域经济特色差异显著存在时, 总行研究出的基于整个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 可能很难融入到当地的需求中去。

金融创新产品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目前,广东省银行业的金融创新产品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分支行, 需求满足对象主要是珠三角高收入阶层的白领和企业主, 大部分创新产品为个人理财产品 ② 。应加快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机构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步伐, 有序开发跨机构、跨市场、跨领域的金融业务;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试点范围, 逐步扩大人民币资产在境外的流通与运用, 探索推动我国与东盟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逐步纳入粤港澳票据联合结算系统和粤港澳外汇实时支付系统; 稳步扩大中小企业集合债、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大力发展私人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消费金融服务;开展供应链模式创新,探索财政、税收政策引导下的利益激励机制,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设立土地基金、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推动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业务; 积极进行外汇避险交易产品创新;争取广州、深圳进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提高金融服务信息化水平,加强金融机构网上支付、网上交易、移动支付的产品创新、平台构建和政策法规研究工作。

(四)从银行业发展所需的金融生态环境来看

信用体系有待完善,金融生态环境还需优化,信用体系覆盖面有待拓展。 目前仅有银行信贷信用体系,其采集的信息仅包括信用主体的银行信贷信息。信息渠道宽、 覆盖面广的社会综合信用信息体系尚未建立。信用评级市场有待发展,尚未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定体系, 由此也导致了信用评级服务的市场需求有待开发。

欠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孱弱, 民营经济不发达,对银行业布局造成障碍。在粤西北等经济不发达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特别是法制环境弱化,征信体系不完整,逃废债务情况严重;电、路和网络等基础设施环境差, 给银行业布局网点带来困境,对展业造成障碍。另外,部分地方政府金融环境治理不够,鼓励、支持和引导银行业布局的平台及政策欠缺。

(五)从银行业本身发展来看

从银行业本身发展来看,银行业机构门类单一、功能单一和产品服务单调。在调研中 ① , 我们发现广东省银行业机构门类单调,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非银行机构包括金融控股公司、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合作社、担保以及信托机构不发达;从商业银行的功能上看,也存在功能单一的情况,以资金融通功能为主,咨询和理财等业务的发展有很大空间,表现在产品服务上,主要以存贷业务为主,中间业务有相当差距。 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地区间的不平衡发展

广东省作为中国金融大省,其存、贷款等指标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从金融资产来源看,广东金融业也更接近市场化。但是,广东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金融资源高度集中于珠三角地区,东西两翼和山区金融市场发展滞后。截至2008年末,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56119.26亿元,占全国的12.04%;各项贷款余额达33835.86亿元,占全国的11.2%,截至2009年末,各项贷款余额44510亿元,各项存款余款69691亿元,二者均处于全国前列。但广东省内银行业发展极不平衡,珠三角地区的银行业发展水平比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高出许多倍,且差距呈扩大之势(见表3)。2000年,广州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是肇庆地区的20.49倍和19.03倍,而到了2008年已分别增至23.23倍和29.61倍。

nlc202309030329

从各地区存贷款率(DLR)的数据看:珠三角最高为0.6506;最低的粤东地区为0.3915,区域差距较大,但都低于存贷比的红线75%,不会导致流动性风险。但太低的存贷比会使银行的盈利水平下降。珠三角地区银行业存贷比较为合理。 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存贷比都未达到50%, 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0.6197,将会影响其盈利水平。

存贷差与GDP之比反映了一个地区银行业存贷差的绝对数额相对于当地GDP的大小。 存贷比最高的珠三角地区高于粤西地区, 存贷差占地区GDP的60.59%,并且与粤东、粤北的差距要小于存贷比的差距。这表明从存贷差的绝对数额看,珠三角相对于其GDP还是偏高的。最低的粤西地区仅为0.4718,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这是因为其存贷款之差相对于其GDP来说,规模很小。从存贷比和存贷差占GDP的比例可以看出(见表4),珠三角的银行业在存贷款方面重点调结构, 而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重点扩大其银行业发展规模。

(二)城乡统筹不协调问题

目前,广东省银行业空间布局不尽合理,金融资源配置失衡,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实现,致使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严重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从表5可以发现,近年来,广东省涉农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趋于缩小, 反映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深化水平还有待大力提高,具体表现如下:一是农村资金外流严重, 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农村资金“抽水机”倾向明显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是政策性金融作用发挥不充分; 三是农村金融网点收缩过快,部分涉农金融机构功能丧失;四是涉农贷款资金价格由于缺少竞争定价偏高; 五是信贷产品供给与农业生产不相匹配, 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小额贷款限额偏低, 且期限不合理, 只能满足简单的农业生产,对于规模经营的资金需求极显不足;六是农业高风险与农村金融机构利益存在矛盾, 农业除了市场风险外,还要面临自然灾害风险,这无疑增加了农业贷款的风险度。

三、对策和建议

广东省银行业应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发展、有效竞争和服务充分”的原则合理布局。银行业布局的重点是为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服务、 为重点城市群的发展提供金融资源,并与区域金融中心完美匹配。同时,在银行业空间布局中,还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服务民营经济、引导县域经济、推动农村经济,促进银行业服务充分,倡导良好有序的竞争局面。

(一)为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服务

为实现和谐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从动态上看,金融产品创新以及信贷的空间布局要向珠三角两翼拓展和延伸,伴随产业的转移和提升,信贷资源和银行业空间布局在推动和引导产业链提升方面大有可为。 银行业的空间布局要突出为主导产业和产业链提升服好务。

主导产业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银行业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信贷关念,充分认识支持主导产业对优化信贷结构、 产业结构和促进金融业及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按照珠三角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的最新产业发展规划, 围绕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双轮驱动”为核心的六大主体产业群,采取重点扶持、优先服务的方式,重点支持资金技术密集、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现代装备、汽车、钢铁、石化、船舶等先进制造业和物流、商务会展、 文化创意和外包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认真贯彻一系列货币信贷政策,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提高信贷质量,增强贷款营销观念,建立贴近市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管理体制,按照固定资产贷款权集中、 流动资金贷款权下放的原则赋予基层行必要的贷款营销权; 按照以支持潜力产品开发战略为核心,不断改进其经营策略、目标、手段,使其更贴近市场,为潜力产品开发提供高效、快捷、优质服务,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同时积极推进科技和信贷结合,在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化、船舶等传统产业支持一批重点企业技术改造, 支持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关键技术设备,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质量档次; 对符合产业政策,能够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技术改造项目,要优先发放技改贷款;对企业研制开发的具有高技术水平、高技术含量、高关联度的科技项目,要发放科技贷款予以支持。此外,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防范风险的同时, 要进一步优化金融服务, 为主导产业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支持主导产业、骨干企业做专、做大、做强,实现银行和企业相互支持、互惠双赢、共谋发展,推动全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还可以通过组建新的资产管理公司、 外资银行以及银行控股集团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在服务产业链的信贷产品创新方面,应该由大的银行牵头,联合中小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进行共同开发。

(二)为重点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强大金融资源

在充分考虑珠江三角洲、 以梅州为代表的粤北山区、 以湛江市为代表的东西两翼地区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做出分工,分别开展发展城市金融产业,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和建立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新机制三方面的推广和试点。具体而言,在珠江三角洲地区重点推进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 在梅州地区重点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 在湛江地区重点推进统筹协调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以此为基础,从空间上优化银行业的空间布局, 为不同的重点城市群提供强大的资源。

(三)要与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完美匹配

加快推进银行网点、支付结算体系、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后台服务设施等金融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金融服务功能一体化。 科学规划珠江三角洲金融改革创新综合实验区建设,完善区域分工,实行错位发展, 优化区域内金融资源配置。 加快广州、深圳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与粤港澳建立更紧密的金融合作机制,初步建立起粤港澳金融共同市场。

以广佛同城和珠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为契机,推进国家战略层面区域金融中心建设, 提升广州金融核心竞争力,增强广州金融辐射带动功能,强化广州的国家中心大都市地位; 以广州为引擎促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转型和腾飞, 辐射和带动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 加快中国经济和金融崛起进程;激发珠江三角洲金融创新活力, 深化金融体制机制创新,为我国金融改革发展探索新路径,提供新经验;支持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巩固和繁荣,实现香港、深圳和广州金融中心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构建东南亚甚至世界级的金融中心城市群, 维护国家区域金融安全和稳定, 提升中国金融竞争力和话语权。 广州应着力建设成为以现代银行业为主体,证券、保险等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和多元化的金融组织体系共生, 以财富管理和人民币局部自由兑换及其衍生产品交易为特色,带动全省、辐射华南、连通港澳、面向东南亚的,综合性的高端金融服务中心。与深圳、香港的关系是: 广州应该侧重发展货币信贷和保险市场,推出期货市场,主要辐射广东,呼应泛珠三角;深圳侧重发展以中小板和创业板为主的资本市场,以及创投、私募等新兴金融市场,并辐射全国,牵手国际;香港应该侧重发扬其国际化优势,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发挥外引内联的桥梁作用 [3] 。

nlc202309030329

在广东省银行业空间布局服务广东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还要积极建设广东省金融创新实验区,建设推进适合珠江三角洲开放型经济体系需要的外汇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建设。 要率先在珠海横琴新区开展离岸金融和资本项目下开放试点; 大力发展金融后台服务产业和金融服务外包产业, 将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成为辐射亚太地区的现代金融产业后援服务基地。 通过离岸市场和后援基地的建设, 优化银行业投资、服务环境和提高创新能力,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在广东的布局,更好地服务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完善核心城市群的功能。

(四)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1. 探索推进统筹城乡金融协调发展新机制。坚持城市金融反哺农村金融,引导、促进金融资源回流农村地区的指导原则, 探索建立城市金融资源反哺农村金融的长效机制 [4] ,内容包括:财政上的激励机制、农村信贷风险分担机制、珠江三角洲地区支持环珠三角地区金融发展机制、 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农”的考核约束机制等。

2. 加快构建城乡金融市场对接平台。 通过构建城乡金融市场对接平台, 引导城市金融资源投向农村,促进金融资源在城乡间便利流动。内容包括:搭建地方政府支持投融资平台和农业企业融资平台,建立农副、水产品远期交易中心,搭建农业和农村保险创新平台、统筹城乡支付结算一体化平台、城乡信用一体化平台等。

3. 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基础金融服务体系。由于城市和农村金融发展规律和特点不同, 发展水平存在天然差距,这个差距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我们使用基础金融服务城乡一体化的提法, 加强农村基础性的信贷、汇兑、证券投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内容包括:优化城乡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提高农村金融网点的人均拥有率和网点覆盖率;支持农业银行、农信社等涉农金融机构扩大支农产业覆盖面, 重点扩大农村贫困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 解决金融服务空白村镇问题;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延伸城市金融服务链;大力培育农村社区金融组织,探索一站式、社区式、综合化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等。

(五)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 在促进就业、推动技术创新、扩大对外贸易、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 一些困扰广东民营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为了缓解民营经济资金紧张的局面,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强化中小企业信贷:

1. 搭建中小企业贷款运作平台, 在信贷运行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客户管理部门,组建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营销队伍,建立和完善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贷管理制度, 推出符合不同中小企业需求的多样化信贷产品。 加大力度支持符合产业政策、有一定科技含量、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重点支持科技型、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农副产品加工型、出口创汇型和社区服务型等中小企业。对基本面和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或财务困难的中小企业加大信贷及多元化融资支持,利用授信开证、押汇、保理、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手段,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做好对中小企业的金融信息咨询和代客理财服务。同时加强与政府的有机联动,建立企业信用档案,规范金融市场的借贷行为,防范企业违约现象,确保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2. 创新为民营经济服务的金融产品。 包括授信方式, 制定科学的贷款定价政策, 合理浮动贷款利率,在贷款利率定价机制上实现新突破。

3. 在民营经济发达地区和高科技园区, 组建新型金融机构。 健全中小企业担保机制, 创新担保方式。加强银政、银企、银担的合作,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同时积极创新担保方式,组建由政府牵头的信用担保体系,创新厂商银三方合作担保、供应链融资等信贷产品,选择经营管理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民营企业,推广“龙头民营企业+担保公司+金融机构”的三位一体的金融创新方式。此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职能,由行业协会牵头成立资金互助担保基金,积极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

(六)壮大农村金融

1.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一是放宽农村金融准入门槛,加快培育和发展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机构(组织)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

2. 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 主要包括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农村机构网点、建立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和利益协调机制、 建立农村信用担保体系等内容。

3. 扩大农村金融服务充分性, 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覆盖率,填补网点空白。各银行要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 按照广东省新农村建设规划和进展情况,积极稳妥地在县(市)、区设立机构,逐步发展新型农村社区金融网点,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新兴股份制银行以及外资银行在各县(市)机构延伸步伐,加大支持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力度;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或合作银行,增加支农力度 [5] 。做好村镇银行试点工作,各县(市)要组建一家村镇银行;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组织,鼓励兴办直接为“三农”服务的多种所有制的新型投资开发组织, 建立完善农村信贷担保体系,填补网点空白,增强农村输血功能。

4. 加快机构创新。 可以考虑增设农业政策性保险、担保、投资等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广东农信社计划成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和服务三农创新专营机构。并在全市推行流程化改革,将信贷部门分为公司部、个信部和授信中心等部门。另外,通过发展村镇银行消除广东偏远农村的供给性金融抑制;加强发展邮政储蓄银行的资产业务,简化贷款手续;加强农村征信体系建设;降低准入门槛,在条件相对成熟的地方组建农村商业银行。 正确规划和引导民间金融 [6] ;使民间金融具有合法身份,促进民间金融发展;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正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由民间资本组建的各类股份制、 股份合作制民营银行。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通过增资扩股,壮大信用社实力,进而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向现代银行迈进,更好地服务三农。可以考虑在政策上放松,吸引外资入股,加强农信社与粤港澳银行业的合作。

5. 加快城市金融服务链条的延伸, 大力开展网上银行、电子银行业务,便利三农金融服务。目前,网上银行业务以其便利快捷的交易结算功能, 已开始使三农受益, 同时也给没有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农信社带来压力, 使它们的中间业务和业务拓展受到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监管部课题组. 中国农村金融服务与农村金融竞争充分性调查[J]. 中国金融,2007(2).

[2]广东商学院金融学院课题组. 广东省银行业“十二五”改革发展研究报告[R]. 广东商学院,2010.

[3]王志军. 当代国际私人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 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4]张海峰. “新农村”建设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J]. 农村金融研究,2006(3).

[5]沈冰. 农村金融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 农村经济,2005(5).

[6]谌争勇.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重构: 从金融抑制理论的视角考察[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责任编辑:郄彦平;校对:卢艳茹)

全国羊肉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 篇7

1、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全国肉羊生产总体保持稳定发展, 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 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羊肉生产基本满足市场需求。

2) 分阶段发展目标

到2015年, 全国羊肉产量达445万吨, 比2011年增加52万吨, 年均增长3.1%。全国肉羊出栏率达到105%以上, 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35%以上。

到2020年, 全国羊肉产量达518万吨, 比2015年增加73万吨, 年均增长3.1%。全国肉羊出栏率达到110%以上, 肉羊年出栏100只以上规模养殖比例达到45%以上。

2、肉羊区域布局

综合考虑各地区饲草料资源禀赋、生产基础、屠宰加工和区位优势等条件, 肉羊生产巩固发展西部8省区, 加快发展冀鲁豫3省, 适当兼顾其他地区。

1) 西部8省区

西部8省区是我国羊肉的主产区, 也是全国羊肉主销区, 除新疆外, 其他7个省区均是羊肉净调出省份。品种以蒙古羊、藏羊、哈萨克羊、滩羊等地方品种为主。在牧区, 以自然放牧、养殖母羊为主, 输出架子羊;在半农半牧区, 养殖方式由放牧向圈养舍饲转变;在农区, 由散养向集中饲养转变, 以外购架子羊育肥为主。近年来, 8省区的肉羊生产重心逐渐由牧区向农区转移, 农区羊肉产量占8省区羊肉总产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52%增加到2010年的58%。主要制约因素是, 基础设施较差, 饲草料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常年饲草料供给不平衡, 良种化程度不高, 生产水平较低, 专业化、规模化集中育肥发展滞后, 防灾抗灾能力弱。

从该区域的发展重点看, 在牧区, 要严格实行草畜平衡制度, 加快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和提高, 加强棚圈等饲养设施的建设, 因地制宜开展人工种草, 加强饲草料储备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母羊饲养和羔羊当年出栏。在半农半牧区, 要实行季节性禁牧、休牧, 推广舍饲圈养、牧繁农育, 提高母羊繁殖性能和育肥羊单产水平。在农区, 要加快新品种培育和养殖方式转变, 推广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精饲料补饲增产等配套技术, 推行规模化、标准化育肥, 提高出栏率,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发展养殖专业合作社。

该区域要提高肉羊生产效率, 增强区域供给能力, 确保区域内羊肉基本自给。到2015年, 肉羊生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增加人工饲草料基地8000万亩以上;努力实现减畜不减肉, 羊肉产量比2011年持平略增, 达到226万吨, 其中, 新疆地区羊肉基本实现自给。到2020年, 羊肉产量达到250万吨, 占全国比重48%。羊规模养殖比例由2011年的30.3%提高到2020年的50%。

2) 冀鲁豫3省

冀鲁豫3省是我国重要的肉羊产区之一, 羊肉产量占全国20%以上。养殖模式以舍饲为主, 地方品种资源多, 以小尾寒羊、黄淮山羊为主, 饲草料特别是精饲料资源丰富, 屠宰加工企业较多, 紧邻大中城市, 运销便捷。主要制约因素是, 母羊养殖数量下降快, 架子羊供给严重不足, 地方品种选育程度低, 规模养殖发展滞后, 加工企业规模小且分散。

该区域发展重点是加大地方优良品种保护与利用, 推行适度规模舍饲养殖, 推广母羊高效繁殖、 全混日粮饲喂、羔羊育肥等技术, 大力开展商品羊杂交配套生产。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降低饲养成本,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提高生产能力。鼓励发展“公司+基地”、“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 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 创建优质羊肉品牌。

该区域重点要满足周边大中城市消费需求。到2015年, 羊肉产量达110万吨;到2020年, 羊肉产量达150万吨, 占全国比重29%。羊规模养殖比例由2011年的18%提高到2020年的45%。其他地区羊肉生产主要集中南方和东北地区。主要任务是加快草山草坡改良, 加大圈养设施改造力度, 推行适度规模高床舍饲圈养, 提高规模化程度, 满足当地居民羊肉消费需求。

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 篇8

1. 区域物流规划的概念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在正确认识区域物流规模、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中长期)区域物流发展目标、区域物流资源建设、区域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等进行的系统设计。

2.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全面、系统、科学的物流发展规划应该涵盖以下五个方面: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二、区域物流空间规划原理——“增长极”规划原理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的提出虽然要早于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但它们都是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基础的,都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佩鲁以为“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的最终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理论。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配、乘数、极化与扩散三个重要的效应上。这一理论主要被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缓解大城市地区过度集中的压力和加快城市腹地的经济发展。

三、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

1. 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增长极的确定

经济联系量,或称为空间交互作用量,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既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区域经济联系量有绝对经济联系量和相对经济联系量之分,绝对经济联系量是指某经济中心对某低级经济中心将集辐射能力或潜在的联系强度大小;相对联系量是在绝对经济联系量的基础上,结合低级经济中心本身接收能力,比较其在区域内所有同级经济中心中条件的相对优劣来确定的。绝对联系量可用来分析经济中心辐射潜能及其强弱的空间变化,相对联系量能较全面的反映除距离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联系造成的影响。

其中:

Rija——相对联系量;

Pi,Pj——城市i,j的人口数;

Vi,Vj——城市i,j的国内生产总值;

Dij——i,j两城市之间的交通距离。

用上述公式计算可得出某个区域中心城市相对于周围其他城市的经济联系强度。

2. 枢纽城市的确定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绝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向北形成了经柳州至桂林的北翼发展轴,向南形成防城、钦州、北海港口经济发展区,向东形成贵港、玉林和梧州经济发展带,向西形成百色、凭祥经济发展或贸易区。以下应用人口、G D P、距离数据等来计算柳州与南宁经济联系强度,2005年据广西统计局资料:南宁的国内生产总值(G D P)为861.94亿元,人口648.85万人;柳州G D P为626.91亿元,人口为352.15万人;两城市交通距离为262千米。则柳州与南宁的经济联系强度为:

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自治区内其他主要城市与南宁市的经济联系强度。如下表:

随着南宁东盟博览会的举行,作为交通枢纽地带的南宁市经济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周边其他城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南宁接轨。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柳州、沿海三港城市以及玉林、梧州和凭祥与南宁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发展区域物流必须以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基础。

除了定量分析外,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以及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沿海三港口城市(防城、钦州、北海)以及凭祥市将成为广西对外贸易龙头和物流的重要节点。

综上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认为,广西区域物流发展应该以南宁为一级物流城市,柳州市、沿海三港城市以及凭祥为二级物流中心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崭伟.最新物流讲座[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25-27.

优化区域布局 篇9

此次与和县的合作,将继续采取PPP模式,为和县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提供一揽子的规划、建设、运营综合解决方案,共同打造“产业高度集聚、城市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产业新城。

这是华夏幸福最近一次与地方政府合作打造产业新城的举措。这样的发展模式,华夏幸福在经过若干年的实战积累之后,已可谓驾轻就熟,并朝着更为深层和广阔的生态链迈进。

一、产业生态系统的“滚雪球”演变

成立于1998年的华夏幸福基业,起初作为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商,与其他地产公司并无不同。但从2002年起,华夏幸福转型开始探索构建产业新城的可能性。于是,以注册地河北固安县为大本营,开始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探索并实现产业新城的经济发展、城市发展和民生改善之路,即华夏幸福所倡导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当年6月,固安工业园区奠基成立,开启产业新城事业领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蓬勃兴起的工业产业园区在给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使得产业园区的功能得不到进一步拓展,使得产城融合的推进效果不理想,造成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的分离。

华夏幸福试图要解决的,正是这种高速增长中产城无序脱节的问题,而且要在实践中形成一种普遍适用的经营模式。因此,从固安开始,华夏幸福便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市场化运作机制,即PPP模式,在产业新城的每个环节开发深入,以达到“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共赢”的理想效果。

可以说,华夏幸福的探索赶上了诸多政策与国家战略的红利。例如2003年开始房地产市场的兴旺,土地开发政策的宽松,一线城市的限购,之后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产业外溢与承接,再加上原来固安县经济发展与财政的不足,给了华夏幸福在固安实践拓展中巨大空间。

这就好比“滚雪球”般,华夏幸福从单纯的房地产销售开始,将产业新城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断地卷入:在以PPP模式为核心的经营逻辑下,从前期融资到园区设计,从土地开发到基础设施建设,到招商与人才引进再到产业服务,从配套设施到物业管理等,华夏幸福以全产业链的形态去运营产业新城。环环相扣中,产业新城形成了自我增强循环,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系统。

不止如此,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下,华夏幸福还通过与太库科技创新孵化体系的战略合作,对苏州火炬孵化的资本并购等方式,将产业链延伸到创新创业的前端,使得产业新城的产业升级形成不断自我再生产的能力,实现增值的可能性与持续性。

一座产业新城,人是所有要素的核心。因此,与从政府到各类合作伙伴达成共识并增强信赖黏性就显得极为重要,并以此增强产品纵深、拓展产业广度。也只有这样,产业新城集聚和整合人口、产业、物流、资金和信息等各种要素的目的才能实现。华夏幸福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逐渐走出了一条普适的道路。

二、区域战略跟进下的产城布局正逐渐延伸

作为产业新城一揽子供应商,华夏幸福在国家区域战略版图中的布局也显得有条不紊。

据资料显示,在北方,华夏幸福项目以固安为核心,围绕京津冀密集展开,形成产业新城集群发展的势头,并在秦皇岛和沈阳两处进行相对独立的产城实验。在南方,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密集分布区域,并在四川眉山市下属两县新晋拓展。

从宏观来看,华夏幸福的项目布局与中央推动的区域发展战略可谓不谋而合。在产业新城发轫的京津冀,先是在三地交界附近的固安、大厂和香河推动产业园区和新城的融合探索,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被中央提上日程后开始加速布局。从2014年5月与房山区签约后,短短两年时间,就已在京津冀地区布局了17个产业形态各异的产城项目,以京津冀为核心区的项目布局全面开花。

在京津冀之外,华夏幸福在2012年初就与沈阳市苏家屯区签约,建设沈水生态科技创新城,成为进军东北的第一足迹。2015年6月,沈阳市铁西区又与华夏幸福签署合作协议,建设中德装备制造产业园,探索推进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合作试验。同时,这也是响应中央新一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号召的重要平台。

长江经济带方面,早在2013年4月,即长江经济带上升为国家级战略一年前,华夏幸福就接受浙江嘉善县的授权,负责委托区域的开发建设管理工作,以建设嘉善产业新城。此后,伴随着长江经济带正式成为国家级战略,嘉善高铁新城也正式开工奠基,成为华夏幸福在长江经济带大战略中布下的首颗棋子。

2015年起,在完善京津冀核心区布局的同时,华夏幸福加速了在长三角城市群的项目扩张。截至目前,已经有七个产业新城项目落地江浙沪皖四地,分布长江南北。最近一例是今年年初签约的安徽六安舒城县杭埠新城。

在谋划长三角的同时,长江上游的成渝都市圈也成为华夏幸福的选址对象,并先后在眉山市下属的仁寿县和彭山县完成项目签约。值得一提的是,安徽舒城和四川彭山均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渝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后几日内先后拿下,决心可见一斑。

2015年年度财报显示,在全面布局长三角城市群的第一年,华夏幸福在此的营业收入就一举超越了沈阳区域,并达到了后者的两倍多,占比近8%。一方面说明长三角都市群的潜力巨大,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长三角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经营环境下,产业新城的拓展有更高的起点,以此提供不同层次的经验。

在跨国的“一带一路”布局下,华夏幸福在2016年底与海上丝路沿线国家印度尼西亚签署备忘录,2016年初又与印度签署谅解备忘录,将产业新城模式首次推广至海外。通过在海外投资建设运营产业新城,构建中外产能合作的良好平台,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有效载体,华夏幸福在加速自身国际化的同时,也在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

从中观的角度看,华夏幸福在国内的20多例产业新城项目的布局有着许多特点。其中最突出的是,许多项目分布在省与省交界处附近,例如京津冀的房山、怀来、滦平项目,长三角的金山枫泾、浙江嘉善、来安江北项目;绝大多数处在铁路公路交通干线附近,或干脆就叫高铁新城,例如嘉善;在大中型城市的郊区和辐射圈内布局是常态,例如南京附近的来安江北、溧水、和县,成都附近眉山的两个项目;有好几处布局是双子星式的,即两个项目相隔很近,以达成互动的效果,例如北戴河新区与昌黎,金山枫泾与嘉善,沈阳的两个项目等。

但是,这些特点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相反,各种特点的交汇与重叠构成了每一个产业新城得以在此的基本逻辑:交通通达是作为产业新城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在省界附近分布是为了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大中型城市郊区和辐射圈布局是为了拓展城市空间或优化城市群布局,而双子星式的设计则是基于双方各自的产业特色达到优势互补,实现1+1>2。

从这些因素出发,华夏幸福打造的每一座产业新城都是上述几种因素各种结合方式的产物。虽然这些产业新城间彼此形态各异,资源禀赋不同,但都服务于一个大主题,即“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三、国际化是战略布局的方向之一

在宏观经济深刻调整、区域经济板块间互动加深、全球要素流动更加频繁的今天,华夏幸福如何拓展自己的产业新城版图,紧扣时代脉搏甚至引领时代思路,值得关注与考察。

在国际化的“一带一路”层面,除了对落地不久的印尼和印度两国项目的推进外,在沿线亚非各国甚至拉美布棋,是未来拓展国际化空间的必由之路。事实上,已经有相关国家表达了合作的意向。例如在2015年,法国驻华大使、东盟部分国家驻华大使就先后组团到访固安参观考察。2016年7月李克强总理访问法国期间,华夏幸福就与法国可持续城市企业联盟,就持续城市发展及相关领域展开战略合作签署了协议。2016年4月底,华夏幸福又与中国法国工商会签约,共同构建中法产能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这是“引进来”,同样,未来的“走出去”,既可以以现有合作资源为基础在合作国当地拓展,也可直接与目标国洽谈推进,以推动产业新城全球化。

在国内区域战略布局方面,除了继续深耕京津冀外,华夏幸福在长江经济带的空间巨大,目前的布局在长三角地区和成都附近,中间大片区域仍待挖掘。

根据长江经济带“五大城市群、三个重点”的沿江布局,华夏幸福未来的项目或可侧重于以武汉为首的中部城市群内,和围绕重庆郊县和成渝两地间中小城市的范围;黔中和滇中两大区域性城市群,则是远期可考虑对象。

优化区域布局 篇10

一个国家的产业布局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以来,受我国政治、经济、历史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产业布局制定者关于产业布局理论的认识和接受程度的主观约束,我国产业布局在不同时期体现出不同的内涵、实践和特征,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嬗变过程。这样一种嬗变,不仅反映了我国产业布局理论的不断深化,还深刻地改变着我国区域经济的现实格局以及强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

全面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嬗变及其现实效应,将为我国产业布局理论及实践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历史素材和理论启示。为体现出与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原则,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产业区域布局划分为以下3个时期。

1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实行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布局

中国近代工业萌芽发端于明代中叶,从鸦片战争后到甲午战争前的50余年间,东南沿海少数地区的工业开始形成,但由于明清政府限制对外贸易和闭关锁国政策,近代工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封建买办官僚资本主义的腐败、军阀的混战,旧中国工业化发展水平极低,且产业区域布局极不平衡。新中国成立之初,从分布上看,全国70%以上的工业和交通运输设施集中在占全国陆地面积不到12%的东部沿海狭长地带,重工业主要集中在辽宁省中部地区,轻纺工业和机械修配集中在上海、无锡、天津、青岛等少数城市,西南和西北地区当时总共才有300多家工矿企业,且绝大部分是以手工业劳动为主、设备简陋的小型轻工厂和修配厂。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纠正严重失衡的区域发展格局,改变生产力过于倚重东部沿海地区的不均衡状况,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处理产业区域布局的指导思想上,以前苏联的均衡配置论为理想模式,提出了产业均衡布局的战略构想。1956年4月,毛泽东在听取34个中央部委经济工作汇报的基础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一文,其中专门谈了沿海与内地工业的关系,标志着毛泽东区域经济思想的形成。他认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有约70%在沿海,只有30%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状况,沿海的工业基地必须充分利用,但是,为了平衡工业发展的布局,内地工业必须大力发展。我国改革开放前的产业区域布局,就是在毛泽东同志的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指导下进行的。

在“一五”计划(1953~1957年)中,我国重点是优先发展能源、原材料、机械工业等为主的重工业,工业化建设主要围绕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和694个投资限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进行,这些项目包括钢铁、电力、煤炭、石油、有色金属和机械设备制造等产业。这些项目中相当大的一部分摆在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内地。这样,不仅东北、上海、武汉等工业基础建设得到加强,同时还以西部地区的川(成都地区)、渝、陕(关中地区)、甘(兰银地区)为重点,以重化工业优先增长为中心开始了西部地区大规模的工业开发。“一五”执行的其结果是,在西部地区形成了以兰州、西安、成都等城市为依托的新工业城市,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出现了崭新的形势,极大地改变了西部地区的落后面貌。

“二五”(1958~1962年)至“四五”时期(1970~1975年),国家在产业区域布局上更加强调均衡布局的指导思想,产业区域布局政策的重心开始大规模西移,产业区域布局跳跃式地向西部地区推进。“二五”时期,中央拟定的发展目标是,对西部地区继续加强重点项目建设,在西南、西北和陕、豫交界的三门峡地区分别进行以钢铁、有色金属和大型水电站为中心的新工业基地建设,在新疆开展石油和有色金属为重点的项目建设,加强了西藏的地质勘探工作,在大力开发攀枝花钢铁工业的同时,新建和扩建了一系列钢铁工业,“二五”实施的结果是,在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宁、乌鲁木齐、银川、贵阳、昆明等地形成了一批机械工业基地,在缺煤的西北和西南地区新建了一些煤炭开采基地。“三五”(1966~1970年)和“四五”期间(1971~1975年),产业区域布局政策的目标是围绕国防和备战而确定的,其重点是开展“大三线”建设,在西南、西北、豫西、鄂西和湘西等地区新开辟了一系列工业基地。在新建的同时,国家又有计划地从东部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搬迁了一批企业和科研单位,充实了内地的经济实力。“三线”建设对我国产业区域布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时期形成了工业建设在地域上的一次大转移,其时间之长,投资之大,影响之深为中外罕见。[1]”

公平优先的均衡产业区域布局拓展了我国生产力发展空间,其所强调的均衡发展、产业区域布局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的着力实施,尤其是“三线”建设,刺激了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工业的增长。据有关资料介绍,从1956年到“三线”建设时期,西部地区相继建成近大约2000多个大中型骨干企业(包括国防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形成45个大型生产科研基地和30多个各具特色的新兴工业城市,修筑了10条总长8000公里的铁路干线[2]。整个西部地区形成了以钢铁、机械、化工、电子、航空航天、建材、能源工业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一大批装备精良、人才荟萃的工业基地和科研基地。如在西南地区建设了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兵器工业基地,以成都为中心的航空工业基地,以攀枝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攀西工业基地,以长江上游重庆至万县为中心的造船工业基地,在西北地区建设了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常规兵器、电子和光学仪器等工业基地。这些战略后方基地的形成,客观上改变了我国工业东、西部地区布局长期不合理状况,带动了西部地区工业生产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加强国防建设,促进内地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使生产力的空间安排趋于均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但是,均衡产业区域布局影响对产业布局的因素缺乏全面的认识,用主观意志代替了客观规律,因此,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后果:(1)它脱离了发展和效率的主题,片面强调公平目标下地区之间的平衡,使得它最终不可能推动区域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相反还导致了区域内的共同贫困[3]。(2)“三线”建设按照“进山、分散、隐蔽”方针进行的工业布局,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造成企业效益低下;(3)均衡产业区域布局还使中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地区间分工协作,没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如对发达地区积累起来的生产力的利用重视不够,对落后地区的潜力和优势认识不足。

2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实行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布局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和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已经发生重大改变,迫切要求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区域布局得到相应的调整,否则将无法适应新形势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理论界展开了对产业区域布局的大讨论,专家学者们发表了大量论文和专著,大量西方区位理论被引入我国,前苏联的产业布局理论逐渐被摒弃,最后,增长极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得到我国社会各界的认同,成为指导我国产业区域布局的基础性理论。

1978年,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充分吸收了西方产业区域布局理论的精髓,对我国产业布局做了重大调整,实行了效率优先的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核心就是以经济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为基本原则,重新考虑我国地区产业布局的结构和先后发展秩序,实施产业布局向东部地区倾斜,然后逐步向中、西部地区梯度推进。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次年,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这是我国实行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标志。经济特区因此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和产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在这一方面,尤以深圳特区为代表。

在“六五”(1981~1985年)计划中,产业区域布局充分考虑到了利用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产业上的区域分工来加速整体经济增长的速度,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并通过沿海地区的发展带动内地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六五”计划专门列出的“地区经济发展计划”,对沿海、内陆和少数民族三类地区产业布局做了具体部署,强调要在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推进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之间的横向经济联合,以促进这些地区之间的比较优势互补以及经济发达地区的辐射和扩散效应。“七五”计划(1986~1990年)继承了“六五”计划中通过优先发展沿海地区带动内地发展的战略思想,并依据梯度推移理论,将全国的产业区域布局和开发顺序遵循先东部地区、后中部地区、再西部地区的顺序,即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推移。在“六五”和“七五”两个计划时期,国家投资大规模向东部地区倾斜,西部地区在国家投资中的份额逐步下降到历史最低点[4],西部地区在“六五”和“七五”期间工业增长速度逐渐下滑,分别低于全国0.5、0.6个百分点[5],而同期东部沿海省份依旧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另外,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村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部分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兴办企业,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彻底打破了我国工业布局上城乡隔绝的传统格局[6]。

“八五”计划(1991~1995年)恢复了沿海与内陆的划分模式,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重新明确了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带的划分,并且重申了沿海地区应以更快速度和更好效益发展的要求。从实践上看,“八五”期间成为我国改革开放推进最快的时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形成了由沿海到内地、由一般加工工业到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总体开放格局。

1995年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把“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作为今后15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的一条重要方针,并重点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措施,为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指明了发展方向。

1996年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纲要》中,专设了题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一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此后15年国家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纲要》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自然特点,突破行政界限,在已有经济布局的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逐步形成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环渤海地区、东南沿海地区、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东北地区、中部五省区和西北地区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各经济区重点发展适合本地条件的重点和优势产业,避免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促进区域经济在更高起点上向前发展。

1997年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要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其中,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

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实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全面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对外开放已形成从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包括不同开放层次,具有不同功能的梯度推进格局。这些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以及经济特区形成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成为我国产业布局的重点地区。而从一个地区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技术进步,新兴产业兴起,产业布局的指向已逐步由传统的资源指向转为技术指向。各地出现了一大批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等,成为各地区产业集聚的重点区域。其次,出现产业集聚现象。在市场经济带动下,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南方和东部沿海城市,一些产业已经开始依照产业发展的规律逐渐集聚,例如在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经济现象,并由一个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集群,如温州的皮鞋产业集群、打火机产业集群、人造革产业集群及锁具产业集群等都是闻名遐迩的产业集群,其产品几乎覆盖同类市场,甚至占领了国际市场。再次,跨地域经济带逐渐形成。由于地区间的合作不断得到加强,一些地理上相近的城市开始出现较为有序的分工。共享的区域市场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育,一些大型的跨地区的城市经济带开始出现。东部沿海地区逐渐形成以上海、广州和北京为核心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大经济带并产生了很大的地区产业集聚效益,这些经济带在推动产业经济“高度加工化”和“知识技术密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7]。

但是,随着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实施和市场自发作用的逐步增强,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主要有:(1)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开始凸现并日趋严峻,特别是东、西部地区差距相当悬殊。产业布局呈现出显著的自东向西逐级衰减的梯度分布态势,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值和相对值差距都在迅速扩大。(2)区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结构趋同现象。据测算,在“九五”计划期间,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已达94%,中部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达93.5%,西部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率达97.9%[8]。(3)区域产业结构偏置与产业结构失衡两种情况同时并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区域经济发展的无序,加上地区性经济封锁、市场分割,直接阻碍了生产要素在全国范围内的合理流动。因此,必须构造新的区域产业区域布局框架。

3 21世纪以来,实行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为了平抑、弥合东部和西部地区之间过大的差距,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社会各界对非均衡产业区域布局进行了反思,并催生出以处理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问题为核心内容的区域协调发展。其基本出发点在于处理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关系;其核心要义是在保持东部地区区域经济和总体国民经济较快发展的基础上,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以及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

区域协调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得到中央的确认。经过连续几年的战略部署及战略实施,到1999年,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从此,我国产业区域布局实现了历史性的转变。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在胡锦涛同志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为统筹区域发展,中央先后实施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重大战略举措,并形成了一整套有机结合的、统一的区域整体发展战略。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方针,在区域关系上,强调因地制宜,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既要对战略产业和重点区域有选择地倾斜,又要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比例关系进行协调,促进区域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确保各地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2006年3月“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单独列为一篇,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了“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标志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形成。

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指导下,21世纪初我国产业区域布局举措主要包括:(1)积极培育新的增长极。分别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培育新的增长极,即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渝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2007年底,国务院又批准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配套改革实验区。批准实验区的目的是使其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增长极,促进我国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化。(2)提出新的产业区域布局模式。打破传统的按行政区划进行产业布局的模式,按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共4种类型的主体功能区进行产业布局。这种产业区域布局模式充分考虑到各区域的开发密度、发展潜力等因素,其目的就是使各地区的经济和人类活动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3)引导地方发挥积极性。中央以政府批文的形式,积极引导地方因地制宜进行产业区域布局。21世纪以来,国务院批复的规划和文件涉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天津滨海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辽宁和江苏沿海地区、黄河三角洲、广西北部湾、安徽等。这些区域将成为当地产业布局的重点,成为引领当地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从目前来看,区域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已初显成效。(1)初步扭转了区域差距尤其是东、西部地区不断扩大的局面。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作用下,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的优化配置,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2)形成东部、中部、东北和西部四大经济格局。即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的区域经济四轮驱动发展格局,并将成为我国今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的区域产业布局和主要区域格局形态。(3)基本形成“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成渝经济区四大经济增长极。随着成渝经济区规划的实施及试验区地位和作用的显现,将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一起成为我国四大经济增长极,在我国东、南、西、北疆土形成的这4个增长极将会发挥其集聚和扩散功能,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

4 展望

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产业布局的几经演变,反映了我国不断总结区域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及对产业发展内在规律认识的逐渐深入,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过程。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区域布局将会朝以下方向发展。

4.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从长期看,经济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缩小地区间人均和社会发展差距将是我国长期的政策目标和现实目标,产业布局作为实现此目标的有效手段,将不再单纯强调空间经济效应,而会在公平和效率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促进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4.2 重视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

产业布局将会把全国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统筹规划,强调地域分工的客观性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各区域发展自己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一个明确的区域分工,各地区的优势能够在地域分工的基础上得到较好发挥。在分工过程当中,区域之间有竞争、有合作,地区经济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协调发展,形成区域间的良性互动。

4.3 促进产业集聚的实现

从世界产业布局的发展规律来看,产业布局有集聚和扩散两种趋势,且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调整和表现。由于我国目前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过渡阶段,因而产业集聚仍将是一个长期趋势。促进产业集聚意在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避免割裂区域内各种资源之间的联系。为此,国家将通过鼓励各种“经济区”建设和发展来为产业集聚提供载体。

4.3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作用将会继续存在,有时作用还不能低估。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宏观调控机制框架的建立,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将会占据主导地位,产业布局将逐渐弱化政府的角色,政府的作用仅限于完善市场机制、培育要素市场、弥补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率中的缺陷。产业布局将演变为在政府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选择行为,产业区域布局将更趋理性和合理。

参考文献

[1].黄辉.从我国产业布局政策的演变看西部开发[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2)

[2].陈栋生.西部经济崛起之路[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10

[3].高新才.“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论坛会议论文集[EB/OL].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dispbbs.asp?boardid=25&ID=149509

[4].魏后凯.21世纪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发展战略[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368

[5].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143

[6].夏大慰,史东辉.产业政策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256

[7].匡明.非均衡发展时期我国产业布局政策及其成效[J].当代经济,2007,(18)

优化区域布局 篇11

为进一步加快优良品种推广速度,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改善粮食品质,满足农业“调结构、转方式”需求,今年,黑龙江省农委制定了《黑龙江省2016年主要粮食作物优质高产品种区域布局规划》,确定了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四大粮食作物,107个主导品种,29个苗头品种。

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二连增,粮食增产,良种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黑龙江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优质专用品种覆盖率达到95%,良种对粮食增产的科技贡献率达到45%。规划要求,各地要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及时制定适宜当地《品种布局规划》,分作物、分区域确定主导品种和苗头品种,充分发挥优良品种适区种植潛力。通过强化优良新品种示范展示园区建设,将优良品种示范展示园区延伸到乡村、农户,要通过多层次的示范展示活动,宣传优良品种的特征特性,辐射带动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加快优良品种推广速度。

各级种子管理部门和种子企业应积极引导农民选择有效积温比当地有效积温低100℃以上的玉米审定品种,即“北种南移”,确保商品粮有效安全成熟,降低含水量,提高品质,实现稳产增收。认真向农民讲解品种的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和注意事项,通过举办讲座、观摩、培训、大集、竞赛、宣传栏和科技下乡等活动,宣传推广和普及优良品种,让农民用上好品种、放心种,真正做到良种良法配套。要以质量监控为核心,强化市场监管,把好种子生产关、流通关、种植关,坚决杜绝经营未经审定、套牌侵权和假冒伪劣品种,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

湖南省区域增长极布局研究 篇12

科学布局湖南省省级增长极以实现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近些年来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先后产生了一极论(以长株潭为增长极)、二极论(以长株潭、常德为增长极)、四极论(以长株潭城市群、衡阳、岳阳、怀化)等多种观点,实务界则提出并践行“一核三级”论。本文将从定量与定性相两方面对湖南省增长极布局的三极论进行阐述。

1 多极布局有利于湖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研究湖南省区域增长极布局须从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大背景出发。根据T型理论与阶梯转移理论等,国家确定了沿海、沿江、沿线、沿路逐渐开发的战略布局。根据这一战略布局,湖南省内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经济发展热点地区有:珠江三角区、武汉城市群、环鄱阳湖地区、长株潭地区、一带一路南线地区、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这些热点地区从东、南、北与西南对湖南省形成筐形包围。在这一背景之下,湖南省必须西部突围,实行路线带开发战略。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首先,湖南东西部差异明显,湖南省经济较发达的市皆集中于京广沿线,即东部地区,而湖南其它市、州区,尤其是大湘西地区的二市一州的经济发展滞后,发育程度不高。其次,长株潭地区对其它市州的影响力较弱。利用2001—2014年各市州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计算长株潭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其它市州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回归系数,发现,长株潭地区对其它地区的回归系数(表征了长株潭地区对其它市州的带动力)小,且存在着依空间距离逐渐减弱的现象,其中系数最大的市为岳阳,其回归系数为0.217,接下来依次为常德、衡阳、郴州与益阳,分别为0.20、0.193、0.152与0.10,对其它市州的系数均小于0.10,而对张家界的回归系数仅0.032左右。这说明,长株潭地区对其它地区的扩散效应小,故将长株潭地区定为湖南省唯一的增长极布局将不利于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另外,多极化布局有利于对接周边热点地区,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充分利用热点地区的扩散效应来带动湖南省经济的发展。故,湖南省采用多极化布局将是较优的选择,将更有利于湖南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 三大经济板块区划分更利于湖南经济增长

首先,利用2001—2014年的数据,对湖南省各市州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交叉与回归分析,发现长株潭地区内部经济关联度较高,然长沙对株洲与湘潭的回归系数小,分别为0.252与0.185,而株州与湘潭对长沙的回归系数分别为3.957与5.401。其它片区也存在基本相同的结论。这里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经济较发达市对其它市的回归系数小,而其它市州对较发达市的回归系数大。这现象说明,湖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各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对其它市州的扩散效应可能弱、而极化效应可能较强。其次,分析各市州的产业结构发现,第一,长沙、株洲、湘潭及娄底四市都在制造上有相对优势,且在制造业内部分工上存在差异,衡阳与郴州在采掘业上有优势,长沙、衡阳也在能源行业与运输行业上具有相对优势,长沙与株洲在金融服务业、商贸物流业上有绝对优势,故此六市做为整体进行布局不仅有利于区域内优势资源的互补,也有利于充分利用“珠三角”的扩散效应以加快湖南省经济的发展。第二,岳阳在制造业、零售与批发业、运输业在有相对优势,而常德则在采掘业、科技服务业上有优势,益阳在制造业上具有相对优势,在租赁与商业服务业上有绝对优势,故洞庭湖区做为一个整体布局有利于实现资源互补,能充分发挥港口优势对接长三角与武汉城市群等。将上述两大点概括起来即为,湖南省经济区域空间应划分为三大经济板块区:一是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的,包括郴州、衡阳与永州在内的湘东、南板块区;二是洞庭湖板块区;三是大湘西板块区。事实,传统的长株潭城市群、洞庭湖地区、湘南地区、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区的划分实际上制约了长株潭地区南下、北上、东进与西扩之路,长株潭地区与周边热点区域的一切直接联系将被中断,故必会对长株潭地区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同时此种布局会加剧湖南省内各板块在资源配置上的冲突,强化长株潭的极化效应,必会对湖南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3 长株潭、岳阳与怀化是湖南省区域性增长极的最优选择

3.1 从综合影响力上看,三市在各片区内具有绝对优势

借鉴已有的定量研究方法,采用主成份分析法,选取2014年各市州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市化水平、固定资产折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货运周转量、企业盈余等来计算各市的综合影响力,可得各市州综合影响力排名序列为:长沙、岳阳、常德、衡阳、株洲、郴州、湘潭、永州、邵阳、益阳、娄底、怀化、湘西自治州与张家界。故长株潭、岳阳与怀化的综合影响力在各片区内具有绝对优势。

3.2 从区位因素上看,三市在各片区内具有绝对优势

首先,长株潭地区为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内有湘黔、京广铁路交会,有武广专列、长昆专列、长杭专列等高铁通过,有沪昆高速、京广高速等高速公路通过,交能位置便利,具有片区内区位因素上的绝对优势;其次,岳阳历来就为湖南省重要的水运枢纽,是进出湖南的东北门户,交通便利。同时岳阳又是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发展战略的交点,具有常德、益阳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怀化则为湖南西大门,是进出大西南的重要咽喉、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是湖南对接成渝经济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桥梁,具有张家界与湘西自治州无法比拟的区位优势。

3.3 从产业结构上看,三市具有相对优势

首先,长株潭地区以金融服务业、商贸物流业、文化产业、运输制造业等为支柱性产业,衡阳、郴州等则以采掘业、能源业与运输业为支柱性产业,故相比较而言,长株潭支柱性产业在产业链条上所处的位置更高,所能产生的供给乘数更大,具有产业结构上的相对优势;其次,岳阳的支柱性产业包括制造业、零售与批发业、运输业等,常德的支柱产业为采掘业、科技服务业等,益阳的支柱性产业则为制造业上、租赁业,相比较而言,岳阳的支柱性产业在产业链条上所处的位置更高,所能产生的供给乘数更大,亦具有产业结构上的相对优势,但与张家界相比较则优势不明显。

4 各区域增长极支柱产业的选择

长株潭地区应以文化产业、制造业、高科新产业、商贸服务业等为支柱性产业。其中长沙应以文化产业、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工程机械与汽车产业等为支柱性产业。株洲应以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和商贸服务业为支柱的行业。湘潭以电机电工、新能源装备、矿山装备和港口装备等制造产业为支柱产业。

岳阳应利用长江经济带、洞庭湖生态经济区、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发展战略的实施,着力放大岳阳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临水型和临港型产业,以制造业、零售与批发业、运输业、化工业等为支柱性产业。

怀化应充分利用区位性优势,抓住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零售与批发业、能新源产业、机械制造业等支柱性产业,着力打造中国西南部的商贸物流中心、能源中心与制造中心。其它地区在选择自己的支柱性产业时,须同时考虑本地区的区域性优势、增长极的产业结构及制度安排等因素,实施“错位”策略,避免支柱性产业与核心区的雷同。

参考文献

[1]李宪坡,李文慧.湖南省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划分与优化[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4):20-21.

上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下一篇:仓储管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