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媒业论文(精选12篇)
新闻传媒业论文 篇1
1 传感器新闻概述
法国导演吕克·贝松电影《lucy》中女主角拥有超能力后可以控制全球的电话、电视信号、甚至可以建立和外太空的联系。而传媒从业者如果能够娴熟使用传感器也可以借助卫星、空间监测器、无人机、测谎仪、手机等智能设备促进新闻报道的深度和新闻生产制作的升级, 从这个角度而言, 传感器新闻对未来的媒介生态建构影响深远。
那么, 传感器 (sensor) 是什么呢?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 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 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 按一定规律变换成为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 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1]依此概念为参考, 传感器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温度计, 雾霾测试器, 测谎仪, 空气净化器、声控灯、虹膜、指纹锁、监控器以及我们家中电器的各类保险都是传感器的范畴。而卫星、军用探测仪, 汽车手机的GPS定位系统、机场塔台, 可进行程序控制的各种智能机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也都是传感器家族的成员。
随着智能城市化的进程, 物联网的迅速发展, 传感器已经如影随形地进入到我们生活的日常。传感器新闻这一新兴模式在2013年5月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提出。
在笔者参与的哥伦比亚大学传感器新闻教学周中,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托尔数字新闻中心教授弗格斯给出了自己对传感器新闻的理解, 他认为, 传感器新闻是指新闻媒体机构可以运用传感器收集实时数据, 再根据这些数据撰写新闻报道或策划制作新闻产品的一种方式。传感器是媒体从业者获得信息的一种的方式, 传媒从业者在制作传感器新闻时, 需要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获得数据、收集数据、按一定的要求分析数据、将分析后的数据结合计算机技术和视觉传达技术用受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呈现方式融入新闻产品制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 用传感器收集数据, 对数据进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过程。他还指出传感器新闻并非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类型, 是建立在数据新闻普及基础上, 依托传感器与新技术结合可供新闻从业者进行新闻报道和制作新闻产品的一种方式。
2 传感器新闻依托物联网生态及大数据产生
当前, 互联网发展的两大趋势是智能化和数据化, 在这样的趋势下媒体从业者越来越强的感受到数据新闻的重要性, 而媒体从业者在策划制作新闻传品的过程有了更多的数据需求。依托传统的方式获得数据, 来源多为采访、各类调查, 或者事件相关方愿意公开的数据, 在这个过程中, 也意味着, 记者很难从新闻事件相关方得到需要的全面数据, 而事件相关方数据也可能隐瞒了一些信息, 数据选择比较有限。而新闻的本质是对真实地无限接近, 怎样获得更多的数据达成呢?传感器可能助其一臂之力。在物联网和大数据广泛应用地背景下, 传感器收集信息数据可以将生活中细微处做以数据为基础的精准量化处理, 在形成一定基数的数据库中我们发现新闻点, 成为新闻的来源, 进而制作新闻产品。相较于传统新闻采访, 对新闻事件观察、感受, 或者语言采访方式会不同程度带有采访制作团队个人有意无意的把关行为、被采访对象描述的有限性, 双方语言表达的有限性, 传感器对新闻的报道更加客观, 精准。在法国巴黎暴动事件中, 新闻报道者就是根据现场人群GPS定位从人群的逃离路线确定暴动发生的定位和轨迹的。而在密苏里新闻学院的学生中就用无人机这一工具对美国的动物迁徙进行报道, 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用传感器对密西西比河沿岸的淡水鱼大量死亡事件做了报道。美国西北大学机器人报道研究中心的师生将Narrative机器人报道系统应用在专业的财经新闻和体育新闻报道及相关的新闻生产领域。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先生在《媒介是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 媒介是人的延伸, [2]即媒介是人的感官, 视觉以及触觉感觉的延伸。可穿戴设备的广泛应用印证了这样的论断。而以物联网的快速发展, 以及大数据技术支撑为传感器新闻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物联网是指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 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 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3]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 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 融合了互联网的各类应用, 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都具有个性化和私有化的特征。如图1所示, 物联网时代传感器的普及也意味着信息媒体来源的第一步。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 使得记者们具有较强的数据抓取, 数据分析, 数据可视化的解读能力, 这样就能够将物联网传递来的数据通过数据处理技术对相关新闻进行传播, 规避了相关的专业性晦涩内容。在此基础上, 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更加精准, 呈现更加深刻, 受众更易接收的传感器新闻应用而生。
3 传感新闻用众包的方式收集新闻数据, 将在健康、环境、人流物流领域实现互动式信息消费
健康数据、环境数据、人流与物流数据等相关的数据都是新闻报道及新闻产品制作中新闻源的有效来源, 传统采访以及新闻产品制作是通过媒体资料整理, 与相关部门协调, 采访专业人士, 现场采访等途径获得, 但在物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广泛应用的背景下, 新闻机构如果拥有采集这些数据的传感器, 就将拥有未来的一种核心媒体资源。
3.1 环境数据的收集
以雾霾报道为例, 借助卫星监测和大数据应用基数, 目前手机的应用软件可以清晰的体现出每天雾霾的浓度, 整个全年北京空气质量指数, 如果能够在红绿灯口装有监测汽车排放污染的传感器, 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装有测量雾霾的传感器, 将数据进行实时汇总, 结合LB (地理定位) 技术应用, 在移动中就能清晰的感受到不同区域雾霾浓度的不同, 结合不同区域的车流量、排放量、地势、风向等因素, 就能较完整的将北京等城市的雾霾服务类报道实时地推送给不同地区的受众, 促进受众的交互性应用体验, 同时也实现新闻服务不同地区公众的相关性。如果能够结合相关专家的研究, 新闻报道的疆域更广, 新闻产品的实时互动效果性更强, 甚至可以增加一些专业化、定制化、个性化的付费订阅内容, 促进信息消费的多样化。
3.2 健康数据的收集
健康是人的普遍追求。相关数据如何获得?通过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及相应的手机App, 人们可以得到自己的一些健康数据, 能够对不同地区代群的健康数据进行收集, 尤其是针对不同精准人群的亚健康数据, 不良生活习惯数据数据分析, 结合专业化、定制化、个性化的精准服务产品信息, 用实时推送的方式服务不同社区代群受众, 是非常有效的新闻尝试。
3.3 人流与物流数据收集
通过手机的GPS系统及高速交通系统的监控, 中央电视台曾经对春运潮做了一个人流数据的互动图, 通过图表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流主要流向的城市及方向, 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能够非常清晰深入的了解春运的状态。通过卫星可以对大量的物流现场进行追踪, 通过收集的追踪功能可以时时获得物流的数据, 对大量物流数据的收集, 也能有效的该城市的对外贸易, 物流量, 商品消费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各类行业数据可以借鉴Bloomberg的模式细化到各个行业的产业节点单元进行定期的信息服务。
众包式新闻是传感器新闻的特点, 而如何将众包式新闻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多元需求进行各个层次和分领域的信息生产与服务, 将传感器新闻的盈利价值不断升值, 是对新闻产品盈利模式的有效尝试。当然除了以上3个领域, 这样的模式也会在其它领域逐步发力。
4 传感器新闻对传媒业的影响
4.1 使用传感器新闻, 扩充了新闻选题的范围, 拓宽了新闻报道的疆域
传感器新闻颠覆了之前新闻选题只做音视频能够表现的主题内容, 极大的拓宽了传统新闻报道中的新闻源, 使得新闻从业者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报道和产品制作。例如借助用户身边普遍存在的传感器, 比如可穿戴设备, 以及智能手机上也隐藏了一些传感器功能, 然后用“众筹”的方式收集数据。《华尔街日报》网站亚洲板曾借助用户手机上的GPS定位及记录运动轨迹的移动客户端软件提供的数据, 当然这些数据是用户提供的公开数据, 创作了一个“看图猜城市”的可视化互动新闻。更有趣的案例是, 纽约公共广播电台曾邀请听众一起用温度传感器做过一个研究“蝉鸣”的联合实验报道。每到夏季, 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 土壤中的蝉虫就开始繁衍, 蝉鸣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该电台就邀请听众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自家后院的温度, 探测什么温度时有蝉出现。吸引受众主动参与新闻制作, 体现新闻相关性也是未来传感器新闻成长发展的趋势。
4.2 传感器新闻依托数据收集, 精准度及新闻真实的深度更强
例如, 《休斯敦纪事报》的一名记者为了探测当地一些化工厂是否释放有害物质, 在化工厂周围设置了一些传感器, 探测土壤污染情况。国内媒体关于天津爆炸案的报道, 利用传感器进行现场测试, 之后将采样带到专业研究机构, 通过传感器设备进行检测, 将数据应用到爆炸事件的相关报道中。一些法制案件的报道中, 也应用了测谎仪进行测试, 依托数据对法理和人性的关系进行细致入深的分析。
4.3 依托传感器报道, 媒体可以将新闻源涉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效为受众的生活提供服务
除了使用已有的传感设备, 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传感器。传媒机构如果可以与专业的传感器研发机构合作, 建立自己的低成本传感器系统。当然, 定制化的传感器新闻或许需要较高成本, 还需要更多跨界的探讨与合作。例如做有关雾霾报道, 可以制作关于测试PM2.5的传感器, 与智能手机及家具进行融合, 随时检测城市不同地区雾霾的污染及变化, 对雾霾的现状进行精准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为受众的生活进行服务。同时定位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信息消费。
4.4 传感器新闻源的广泛性提升报道的精准性和权威性, 进而提升解释性、调查性报道的张力
传感器收集有较多的新闻源, 相比较传统的深度访谈及样本抽样, 传感器新闻的数据量更大, 样本更广泛, 在一些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中央电视台利用声音传感器测量树木的年龄也是一种有效的尝试。在调查性报道中, 记者不断在追逐真相, 传统的新闻来源于采访及专家界定, 对新闻专题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受限, 如若报道中融入相关的传感数据, 一定程度上也将增加报道的权威性及说服力。
4.5 传感器新闻提升新闻的相关性与互动性
互动性新闻聚焦点是让受众参与新闻中的浸润式体验, 这种特殊的新闻类型会帮助媒体与用户建立更深的联系, 增加用户的使用黏性。英国BBC就利用装在伦敦市郊及市区的传感器, 设计互动新闻展示不同品种的猫的生活轨迹, 吸引了许多的受众。
而人手移步的智能手机上的传感器记录了一些个人数据, 能否以此作为一个报道源, 做一些有意思的人物报道, 如所在社区、社会圈层、社交圈中最高的人、最矮的人、一天走路最多的人、运动量最少的、减的卡路里最多的人、记忆力最好的人等, 每一个和他或她在基本参数上的差距是什么, 加入动态的游戏设置, 会激发起社区、社会圈层、社交圈内人们的极大兴趣。
4.6 传感器新闻可以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为媒体及时提供有效的新闻源
2015年11月,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Google就用自己的地图及相关手机的定位系统, 还原恐怖袭击事件中受害者的逃跑路线图, UBER也通过行车位置, 对人群的疏散路线进行还原。传感器新闻拓宽了突发事件的新闻源供给, 提升了突发性报道的传播力。
4.7 传感器新闻改变传媒从业者合作模式
弗格斯所在的托尔数字新闻中心侧重为新闻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支持, 他们敏锐的发现传感器收集数据的重要性, 组建了传感器新闻小组。这个小组由研发人员+技术工程师+新闻从业者组成。而像《纽约时报》的团队人才包括统计学、社会学、数据收集分析, 交互设计、动画设计、地图设计、高清图片编辑处理、智能计算机设计等人才。将传感器数据收集处理、计算机智能技术、可视美学、新闻产品生产结合是传感器新闻团队合作的主要特点。这样的联盟形式能够满足受众对信息、技术与美学三者结合的需求。如果说这样的模式代表未来媒体合作的一种趋势, 那今天我们的人员结构、合作模式将面对较大挑战。
4.8 传感器新闻重塑传媒教育的培养思路
传感器新闻制作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应用传感器搜集数据, 分析数据的能力, 因为涉及上述提到的环节作业, 要求从业者对自己所善长的环节业务熟练, 同时也对其他环节能够有所涉猎, 从这个角度就要求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这对新闻的实践教育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而怎样培养这样的团队是摆在新闻教育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5 结论
传感器新闻在部分程度上拓宽了新闻源, 对整个传媒新闻及资讯生产环节及流程进行了重新建构, 也必然逐步的对媒介生态进行改变。随着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及深入, 传感器新闻, 扩充了新闻选题的范围, 拓宽了新闻报道的疆域, 加强新闻报道精准度和新闻真实度, 将新闻源涉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有效地为受众的生活提供服务, 突发事件提供新闻源的功能将日益凸显。传感器新闻在未来会成为传媒业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3stf P3Ia T7Wnf Ku GH9F Kd8Hgps9Jpf4j90q VKc Wvyk M_Mfb5UE796-3CwZ8REf3re7yVZkSTs3aWn0R2tdsT2fE8JBFYI8OQZFFkjGvDfoHbtxXndJ7TRE5cDcrtoXxR.
[2]孙其博, 刘杰, 黎羴, 等.物联网:概念、架构与关键技术研究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2010, 33 (3) :1-9.
[3]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 译.北京:译林出版社, 2011.
[4]刘峰.互联网进化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新闻传媒业论文 篇2
④ 缺乏优胜劣汰机制,媒体兼并、联合、重组存在很多障碍。我国有一万多家报刊社,几千家电视台、电台,除少数媒体有较好的效益外,有很大一批数量只是靠行政拨款在低水平上勉强维持。在我国媒体都是事业单位,除因宣传违规而被撤消刊号,即使负债累累也不会倒闭或破产。我国传媒业缺乏应有退出机制,使媒体的兼并、联合、重组存在很多障碍,在实践中的行政撮合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无法通过优胜劣汰、有生有死的市场法则进行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这也是传媒集团难以做大做强的原因之一。
⑤ 传媒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我国传媒业已形成了近1000亿的资产,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政府部门对这么大的一笔资产进行监管。在大多数地方,媒体资产的所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都归媒体单位所有,也有些地方(如上海)媒体资产由宣传部直接支配。传媒资产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使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建立。一方面,传媒集团管理者的经济收入与经营业绩不直接挂钩,影响了其积极性的发挥;另一方面,他们的经营行为也缺乏应有的监督,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行为。
⑥ 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在国际传播上力量很弱。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强大、日益开放的.大国,在国际舆论上掌握一定的话语权是十分必要的。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宣工作主要由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少数几个中央级媒体承担,政府投入了大量财力,但在国际上的声音依然很弱。现在有一些地方(如广东、上海等)的传媒集团已具备了相当雄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进军国际市场。但地方媒体只把眼光放在国内或本地区,缺乏国际化战略意识,这不但限制了它们自身的发展空间,也不能增强我国在国际传播上的力量。
三、我国传媒业下一步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案设想
我国加入WTO后,国外传媒加紧抢占国内市场,传媒业面临很大挑战。另一方面,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力量,扩大中国在世界上的声音。传媒业面临进一步加快改革和发展的迫切任务。笔者认为,我国的传媒改革还应继续坚持党管舆论、社会效益第一和渐进式改革的基本原则,在这些大原则的前提下,加快束缚传媒业发展的体制弊端的改革步伐。针对传媒业现存的问题,笔者提出下一步改革和发展战略方案的一些初步设想。
1、确定集团化改革目标模式。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传媒集团化改革宜采用“一团两制”的模式,实行采编经营“两分开”,宣传部门还是事业性质,保留报社、电视台、电台等事业法人资格和编制,是舆论宣传的主体。经营部门剥离出来成立公司,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母子公司体制,是市场运作的主体。事业单位是企业公司的主要出资人,享有资产收益权、重要人事任免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按照现有法律框架,建立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结构相结合的领导体制,明确党委与公司董事会的权、责、利划分,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2、改革传媒业宏观管理体制。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的原则,调整传媒业的宏观管理体制,突破条块分开限制,促进媒体产业结构转型。一方面要打破条条分割,首先要把广播电视局与广电集团分离,进一步再把广电总局与新闻出版局合并。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组建跨媒体、跨行业的传媒集团。另一方面要打破块块分割,削弱地方对新闻媒体的属地管辖权,组建跨地区的新闻管理机构,鼓励传媒集团实行跨地区发展。
3、打破传媒业的行业壁垒。放宽传媒业的准入条件,突破机关报(台)一统天下和传媒行业寡头垄断的局面,允许国家企业、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参与媒体经营运作。一种方式是允许企业、社团及个人参股传媒集团的经营性公司,另一种方式允许创办有别于机关报(台)的公共媒体,公共媒体由企业、社团及个人提供资金,不对某一机关负责,而是对宪法和法律负责,表达社会不同利益群体的舆论呼声。公共媒体的创立有利于打破机关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对引入外部竞争、促进传媒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试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篇3
1945年生于山东。1986年调入新华社中国新闻学院,任教授、研究生部主任、学院党委委员。其间,曾在新华社国内部任记者。1999年起被聘为北京广播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科研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代表性著作有《新闻学导论》、《马克思恩格斯报刊活动与新闻思想研究》、《当代新闻理论》、《新闻学概论》(合作主编)等。曾被评为新华社优秀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韬奋园丁奖,获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增强公信力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公信力(Credibility)最先是政治学中的一个概念,指领导者获得其选民信任(trust)和信心(confidence)的能力。①在我国,这个概念首先是在港台兴起的,在大陆使用是近几年的事。公信力问题先是产生于经济领域。经济活动中的诚实信用和平等公开直接影响到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因此要求金融、房地产、商业等市场经济的行业必须具有较高的公信力。新闻传媒公信力(the Credibility of News Media)概念在我国的提出,同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出现的传媒行为失范,并导致传媒可信度降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传媒可信度的问题,早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上个世纪中叶,阿特休尔(J.Herbert Altschull)就指出:报纸和电台“必须具有可信度” ②。西方新闻界经常进行的对传媒可信度的调查显示了传媒公信力的下降。例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分别于1973年、1993年对13个社会机构的可信度进行调查,发现报业、电视的可信度都处于倒数两三位,且显示美国民众对传媒的不信任度逐渐上升③。美国报纸编辑人协会1999年~2001年为期3年的调查更令新闻从业人员震惊和尴尬——73%的美国人对充斥媒体的大量新闻越来越表示怀疑。④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的虚假新闻使得受众对传媒的可信度产生了质疑,不少传媒遭遇到了信任危机。有关传媒公信力的讨论日趋热烈,对传媒公信力的调查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在2001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所做的中国传媒“议题设置”的调查表明,仅有2.6%的人相信传媒完全真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而97.4%的人则对传媒或多或少持有怀疑的态度。⑤
可以看出,国内外新闻传媒都在不同程度上遭遇到了信任危机,面临着公信力丧失的危险,这充分说明了探讨传媒公信力的现实意义及增强媒体公信力的必要性及紧迫性。丧失公信力将对传媒的生存、发展带来巨大危害:从社会效益角度看,公信力差的传媒不能发挥舆论引导的作用,因为公信力是传媒舆论引导机制发挥的前提,是传媒舆论导向作用产生效果的保证,公信力决定着传媒舆论引导作用能否发挥及发挥的程度;从经济效益角度看,公信力差的传媒不能形成竞争力,传媒一旦失去公信力,意味着最终将失去受众的信赖和支持,结果是失去受众市场,无法生存。在传媒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已成为传媒竞争的重要砝码。⑥
针对新闻出版工作中存在的远离实际、远离群众、远离社会生活的问题,李长春同志代表党中央明确提出了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入手,改进新闻出版工作的要求。笔者认为,要真正实现“三贴近”,新闻传媒就必须提高公信力,因为只有具有公信力,才能够真正贴近群众,才会真正受到群众欢迎。
新闻传媒公信力的内涵及评价指标
新闻传媒的公信力是指新闻传媒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它是新闻传媒以新闻报道为主体的信息产品被受众认可、信任,乃至赞美的程度的反映。传媒公信力受到传媒内部制度建设及自律规范、从业者职业道德素质和修养、新闻观念及经营理念、物质条件等内部因素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国家和政府的传播政策及法律法规、社会与公众对传媒的监督机制、受众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等外部因素的制约。不同传媒机构的公信力有强有弱、有优有差,但均可以通过以下逐渐递进的三个层次的指标加以评价,并通过受众调查而确定其公信力强弱的程度:
受众对传媒单篇报道(包括广告)的信任度。受众对传媒单篇报道的信任,是传媒公信力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受众对一家媒体的每篇报道均持怀疑态度,只能说明该媒体过去的一些虚假报道或歪曲报道伤了受众的心,让受众上了当,逐渐给受众形成了这家媒体的报道不可信的印象。其责任,不在受众,恰恰在媒体自己。4月1日傍晚,张国荣自杀身亡的消息通过一些网站率先报道后,竟遭众多网民质疑。真实的新闻却不被受众信任,其原因在于,曾经在网站上泛滥成灾的虚假新闻早已腐蚀了一些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使得受众对网络媒体的新闻形成了“将信将疑”的惯性。
受众在发生重大新闻事件或遇到真相不明的事情时,对传媒的依赖度。希望了解事实真相的受众对传媒的依赖度,是传媒公信力最显著的体现。根据传播学的受众理论和对受众的调查发现,受众对新闻的关切度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受众自身的生活情况或接触到传媒的方便程度等因素经常发生变化:如果闲暇时间多,且能够很方便地接触到报纸、电视等传媒,受众便可能终日遨游在新闻信息的海洋里;如果工作太忙、时间紧张,受众则可能无暇关注传媒。
但有一个特殊情况,当一些重大新闻事件发生时,受众出于对事件的关切,一般都会主动地阅读或收看、收听新闻传媒的报道。而此时,在获取的方便程度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最被受众依赖的、最常被受众做出第一选择的传媒,基本上都是公信力最强的传媒。同样道理,在遇到一些真相尚不明晰、清楚的事情时,或不同媒体对新闻做出不同报道时,最受急于了解事实真相的受众依赖的传媒,其公信力也基本上是最强的。这就不难理解一些主要通过上网获取新闻信息的受众,在质疑某些网上新闻时,为何会特意去看电视或者报纸的报道了。因为,在他们的心目中,电视、报纸的公信力要强于网络媒体。
受众对传媒诚信、信誉等做出的倾向性、整体性评价的美誉度。受众对传媒做出认可、信任、赞美等评价的美誉程度,是传媒公信力最本质的体现,也是传媒公信力最高层次的表现。在这个层次上拥有公信力的传媒,势必也是拥有众多忠实受众的传媒,是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传媒,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传媒。
公信力是新闻传媒取信于社会与公众,保持自身良好社会形象,求得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反言之,一家传媒机构要想取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要想在社会上保持良好的形象,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公信力。历史和实践都表明:凡是具有良好公信力的传媒都会受到社会与公众的信任和拥护;凡是公信力很差的传媒,都会遭到社会与公众的反感和唾弃。
新闻传媒丧失公信力的行为表现
新闻传媒丧失公信力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刊播虚假新闻欺骗受众。虚假新闻,指的是那些违反真实性原则,导致失实、失真的新闻。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义,然而一些新闻传媒,常常出于某种目的或为短期利益所驱使,置事实于不顾,刊播虚假新闻。他们或是不顾客观事实,进行新闻炒作,添油加醋地把一些并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炒成热点新闻,追求所谓的轰动效应;或者,仅凭道听途说,捕风捉影,任意编造新闻,甚至直接捏造新闻事实,以轰动、刺激等效应来吸引受众。值得忧虑的是,后者在我国新闻界并不鲜见。
虚假新闻被人随心所欲地炮制出来,又轻而易举地通过传媒向受众传播,对传媒的公信力是最为严重的伤害。传媒负有传播真实、客观的信息的社会责任,真实是传媒的第一生命。如果一家传媒总是在不断地刊登虚假新闻,又总是在不断地“推翻”自己刊登的虚假新闻,久而久之,人们不但对它刊登的虚假新闻不敢相信,对它“推翻”虚假新闻时所作的澄清恐怕也不敢相信,那么它还有什么公信力可言?无论假新闻的制造者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失误,只要虚假新闻在客观上混淆了受众的视听,伤害了公众的感情,相关传媒就难辞其咎,就面临着失信于人的危险。某些传媒炒作虚假新闻的一个动因是新闻竞争,其结果却是使自己在新闻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这恐怕是他们始料未及的。
同样,虚假广告对传媒的公信力也是非常严重的伤害。一些传媒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不加判断、甄别,肆意刊发虚假广告(例如一些虚假的致富广告、医疗用品广告),一些受众受到虚假广告的蒙骗后,自然也降低了对传媒的信任感。长此以往,读者不再相信传媒上的广告,广告效应也将逐渐丧失,最终客户会减少在该传媒上的广告投放,自吃苦果的还是刊播虚假广告的传媒自己。
刊播低俗新闻毒害受众。低俗新闻,指的是那些迎合低级趣味,品位低下、粗俗不雅的新闻。一些新闻传媒刊播的低俗新闻已严重侵害了其公信力,并使其社会形象受到损害。
竞争失范所产生的热衷于求刺激、挖隐私、揭内幕等做法,导致了一些低级趣味、格调低下的新闻信息泛滥。一些传媒为了迎合某些人的需要,热衷于传播一些荒诞、变态、色情、暴力等方面的有害信息;大肆炒作所谓“名人轶事”,揭人隐私。难怪有人说,现在许多新闻已变成“腥”闻、“性”闻和“星”闻,这些低俗新闻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损害了人们的身心健康,污染了舆论环境,并最终侵害传媒的公信力。
刊播偏见报道误导受众。偏见报道,指的是那些违反客观公正原则,带有明显偏见的新闻报道。其表现为或者受利益驱使,故意发表有失公允的言论,或者不负责任地主观臆断,对客观事实进行歪曲报道。偏见报道,以牺牲新闻传媒的客观公正原则为代价,将新闻传媒沦落为实现某些个人或利益集团私利的工具,对新闻传媒的公信力带来巨大的破坏作用。尤为严重的是,现在舆论监督和批评报道也时常出现偏见报道,如某些批评报道仅仅是因为记者发泄私愤或被竞争者利用,或者出现一些被某家媒体监督和批评的对象却受到其他媒体吹捧的现象,严重侵害了传媒的公信力。
刊播“有偿新闻”侵扰受众。“有偿新闻”,是指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利用其传播权力,向要求刊播新闻者索取钱财而刊播的新闻。它把新闻刊播权作为一种用金钱自由交换和让渡的权力,谁给钱,就可以为谁刊播“新闻”。用金钱换来的新闻刊播权,使得原本应本质纯洁的新闻,走了形,变了质,难怪群众对其深恶痛绝。
“有偿新闻”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在90年代日益泛滥,成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毒瘤”,它既助长了新闻界的不良风气,腐蚀了新闻从业人员,也败坏了新闻传媒的社会形象。对受众而言,它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堂而皇之地传播广告信息,严重地侵扰了受众,损害了受众的利益,侵害了受众获取新闻的自由权利。“有偿新闻”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的最集中体现,也是侵害传媒公信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增强新闻传媒公信力的途径
我们认为,要增强我国新闻传媒公信力,应该从以下途径入手,把好“五关”:
把好政治关,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新闻传媒应时刻保持政治敏感,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充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营造良好、健康的舆论环境,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
把好是非关,坚持公正立场。新闻传媒要有正确的是非观念,要对社会生活中真善美的现象进行大张旗鼓的宣扬,对假恶丑的现象进行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传媒应时刻牢记自己作为公众代言人的角色和身份,务必坚持客观公正原则,所有新闻报道均要严格忠实于客观事实,且应尽量采取客观报道的形式,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主观愿望选择筛选事实来报道,尤其注意不能在报道中表现强烈的感情色彩,也不要随意做主观的解释和评论。
把好事实关,杜绝虚假新闻。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传媒必须严格把好事实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把真实而公正的报道和评述新闻作为新闻传媒应当向社会与公众承担的首要的职业责任。因此,在向社会与受众提供新闻信息时,确保新闻的真实、准确,杜绝虚假新闻,是社会与公众对传媒最基本的要求。
把好道德关,杜绝“有偿新闻”。新闻职业道德是在一定经济与社会条件下,人们在长期的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规范自己传播行为的各种观念、习惯、信息的总称。它往往同新闻法制原则一起,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成为制约和规范新闻传媒职业行为的重要手段。我国对新闻工作有着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都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守新闻道德规范。而其中,自觉杜绝“有偿新闻”,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自1993年以来,中共中央宣传部、广播电影电视部、新闻出版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多次颁布禁止“有偿新闻”的相关规定,但“有偿新闻”问题目前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不但败坏了参与搞“有偿新闻”的媒体的形象,也对我国新闻事业整体声誉和公信力产生了负面影响。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切实按照有关规定,“从我做起”,坚决杜绝有偿新闻,为重塑传媒公信力而努力。
把好品位关,抵制低俗新闻。低俗新闻的泛滥已严重侵害了传媒的公信力,新闻媒体应该追求新闻传播的高品位,坚决抵制品位低下、粗俗不雅的低俗新闻,以净化新闻传播环境,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并最终维护传媒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传媒公信力直接影响到传媒的生存与发展,新闻传媒及其从业者都应当从传媒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维护和增强公信力的重要性。要提升传媒的公信力,需要新闻宣传主管部门、新闻传媒及广大新闻从业者多方面共同的努力。
注释:
①James M.Kouzes.Barry Z.Posner.Credibility//How leaders gain and lose it. why people demand it. lsted.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Publishers 1991年版。
②〔美〕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第1版第212页。
③端木义万:《美国传媒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2版第52页。
④⑤资料转引自:彭伟步:《中美传媒公信力比较》,《新闻记者》2002年第7期第26页。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功能 篇4
“新闻博客”的概念及其影响
所谓博客, 是指在互联网上基于Web2.0技术而建立、由个体自主决定其内容主旨、按时间序列不断更新并通过链接与其他网站相互联系的个人网站。在众多的博客中, 有一类博客被称为“新闻博客”。所谓“新闻博客”, 一般是指那些以发布新闻为主的博客网站以及网站的主人。1998年, 美国一名新闻爱好者麦特·德拉吉 (Matt Drudge) , 在他的个人网站“德拉吉报道” (Drudge Report) 上, 率先发布了克林顿总统与白宫助理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这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使“德拉吉报道”受到广泛的关注, 日访问量曾达千万次。此后, “9·11”事件、印度洋海啸、卡特琳娜飓风、伊拉克战争、伦敦地铁爆炸, 以及2004年的美国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事件的报道, 使“新闻博客”受到了社会和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除了美国的“新闻博客”外, 在其他国家还有几家著名的“新闻博客”网站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如韩国的Oh My News、加拿大的Tyee网站等。
由于上述现象的出现, 一些人认为: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博客是未来的新闻传媒;“新闻博客”将颠覆现有的新闻媒体, 彻底改变目前新闻传媒的“点对面”的、单向的垄断传播或精英传播或“大教堂式”的传播, 形成一个交互的、“集市式”的、由大众控制的“草根”新闻传播时代。由此, 新闻传媒与受众的界限将不复存在, 新闻传播的现实图景将无可避免地因为“新闻博客”而彻底改变。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主体与功能角度的辨析
新闻传媒。传统的新闻传媒作为传播主体, 是一个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机构;这一机构的组成人员, 是按照其生产要求而受过专业训练、有明确的角色定位和职业规范要求的人员。它的生产方式和运作机制, 是经过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是在遵循基本的新闻理念和新闻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作为新闻传播主体, 它拥有采访权、编辑权和出版 (播放) 权, 相对持久地向大众定期、定时或实时传播新闻信息, 因而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较强的影响力。作为社会主体和法律主体, 它承担社会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新闻博客”。“新闻博客”的主体是采集并在博客网页上编发新闻的个人。这些人一般都是对新闻传播有强烈兴趣的人。“新闻博客”采集的新闻, 都是自己亲身经历、亲眼看见的事件, 具有较强的现场感和真实性。特别是在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上, 在传统媒体的记者们尚未赶到现场时, 身处现场的博客们会在第一时间对事件作出报道。如“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美国的卡特琳娜飓风、伦敦地铁爆炸等。同时, 由于不需经过传统媒体新闻生产流程的层层把关, 以及极少受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 博客对新闻的发布具有较高的自由度和自主性。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主体和功能辨析。我们知道, 博客的基本特性是它的个体性。博客以其率真、野性、无保留、富有思想和奇怪的方式提供无拘无束的言论, 大量的私人感情内容进入公众视线。因此, 个人主观思想的客观化进程大大加速, 大量个人思想得以解放, 个人感情及思想的客观化、公开化走向了博客这条高速公路。 (1)
由此看来, 传统新闻媒体作为传播主体, 与博客最大的区别之一, 表现在现代新闻媒体是一个按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建立起来的高度组织化、系统化和专业化的新闻采集、编辑和发布机构, 而博客则是一个个人化的传播媒体, 它通过互联网网页来记录自己的思想、情感和经历, 以及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在互联网上链接的网页来聚合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现代新闻媒体的运作过程, 更多地受到社会因素的制约。这决定了它的社会性、相对客观性和理性等特征。而博客较少受到社会的制约, 主要取决于个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情绪等因素。这便决定了博客的个体性、自由性、主观性、感性等特征。
新闻博客与新闻传媒的发展走向探析
在现代社会里, 某一媒介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传播主体, 它必须是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区域或一定的领域 (行业) 内, 相对持久地、比较全面地传播具有客观真实性和权威影响力的新闻信息。由于单一的个人力量、个人资源、个人的亲历是有限的, 要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极小。以备受推崇、“使传统媒体蒙羞”的“德拉吉报道”报道为例:网站主人麦特·德拉吉是一个礼品店老板, 他所经营的“德拉吉报道”的新闻来源, 并非是自己采集新闻, 而是从网上和传统媒体中搜寻自己感兴趣的新闻和信息, 重新进行编辑加工后, 发布在“德拉吉报道”上。据中国传媒大学胡晓生对美国几个著名的“新闻博客” (Drudge Report、Wonkette.com、Politicalwire.com) 的研究表明, “新闻博客”网站的信息来源绝大多数来自传统媒体, 而且, 越是知名的大型媒体和通讯社用得越多。如《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今日美国》报和美联社、路透社, 以及Yahoo网站, 而由其自己采写的新闻则属“很少”。胡晓生在对这几个“新闻博客”网站的传播特性和传播形式、结构等进行实证研究后, 得出了七个方面的结论, 其中之一是:所谓“新闻博客”的新闻信息的主要来源是传统媒体, 而真正属于自己采写的新闻却“很少”。 (2)
“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报道, 被人称为“在新闻传播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是, 请注意, 这一消息是传统新闻媒体《新闻周刊》的记者迈克尔·艾西科夫采写的, 只不过它在刊出的最后时间里, 被该周刊的高层给“枪毙”了。于是, 迈克尔·艾西科夫将这一爆炸性的消息提供给了“德拉吉报道”。
由此, “新闻博客”作为现代新闻传媒, 它的运作机制、运作规则和新闻传播功能, 就不能不受到质疑。如果以“德拉吉报道”对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的报道等现象, 来证明所谓“新闻博客”就是新闻传媒甚至是取代了传统新闻传媒、颠覆了传统新闻传媒, 且不是过于轻率了吗?
诚然, 博客也完全可以发表事实上也的确发表了少数自己采写的第一手新闻。但博客所发表的新闻事实, 一般都是与他个人亲历有关的新闻事实, 而且也只有这种本人在场的新闻事实, 才能赢得公信力, 比如博客们自己亲身经历的“9·11”事件等。但即便如此, 也只能表明, 博客只是具有了新闻媒介传播新闻的特征, 具有了进入大众传播领域的可能性, 而不能说它就是新闻传媒了。所以, 博客在新闻传播方面, 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新闻源。
这里有必要具体分析一下韩国的Oh My News。记者出身的吴延浩 (Oh YeonHo) 有感于韩国媒体的保守, 发誓要创办一份“在主流媒体之外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媒体。2000年, 包括吴延浩在内的4个人创办了“新闻博客”网站“Oh My News”。据言每天有200万人上网收听收看Oh My News的新闻。但是, 我们可以看出, 从内容上看, Oh My News网站设立了传统媒体或主流网站所具备的所有栏目。从运作方式来说, Oh My News已非一个博客网站, 而是以传统媒体运作方式运作的新闻网站。网站的主人虽然是吴延浩, 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 它就不是一个个人运作的网站, 而是一个有多人在一起, 并按一定的新闻理念、程序和规则运作的媒体。它的全职人员开始是4人, 到2005年已发展到53人;而给其投稿或提供新闻线索的“市民记者”, 则由初期的700多人增至2005年的26700人。这些“市民记者”包括了从大中学生、家庭主妇、电梯工到律师、法官、教授、政府官员等社会各种职业、各个阶层的人们。 (3)
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完全符合传统媒体的标准新闻网站, 而与博客的概念相去甚远。因此, 我们认为, Oh My News很可能是新一代新闻传媒的某种雏形, 也很可能代表了未来新闻传媒发展的一种方向。
传播和新闻传播技术的发展, 无疑最终会改变传播和新闻传播的既有范式和现存图景, 博客的出现虽然给传统新闻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但它自身并不是新闻传媒, 也不能颠覆传统的新闻传媒。未来的新闻传媒具有博客的特性, 但不是博客;具有传统新闻传媒的特性, 但不是传统新闻传媒。它是融会传统媒体和现代技术的新的传播方式。
参考文献
[1]陈燕:《透视博客话语的社会建构功能》, 《新闻爱好者》, 2008 (6上) 。
[2]胡晓生:《美国新闻博客的传播特征》, 《青年记者》, 2005 (5) 。
新闻传媒学论文 篇5
摘要:
新闻传媒对商品经济的生存和开展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具有促进推进开展的正功用和毁坏障碍开展的负功用等双重作用和影响。要充沛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功用,降低新闻媒体的负功用,维护社会经济次序和市场经济次序。创立调和、文化、有序的美妙社会。
关键词:
新闻传媒;商品经济;双重功用
法国《外交世界》月刊主编拉莫内说:“人们先前以为,世界上存在着三股主要力气。而新闻言论是第四股力气。但在今天,媒体巨头曾经一跃成为继经济力气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支配力气。政治力气退居第三位,必需服从于经济和媒体。”在我国,党和国度也非常注重新闻媒体的言论导向作用,而媒体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言论支持。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商品流通和贸易高度兴旺,人们出于对本身安康的需求,非常关注商品的生产环境、生产环境和消省事件。而人们关于商品的生产、购置和运用,在很大水平上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无孔不入的新闻传媒主动、被动提供和获取的。新闻传媒对某种商品、某个企业的生存和开展起着无足轻重的作用,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也具有促进推进开展的正功用和毁坏障碍开展的负功用等双重作用和影响。
我国地域广大,国情复杂,区域经济开展很不均衡,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容易呈现制度真空和不衔接而形成的市场紊乱,这就需求新闻媒体积极担当“监视人”的角色,及时监测社会经济动态,谐和各方面的关系,标准市场经济次序,促进商品经济的安康有序开展。这就需求新闻媒体遵照真实精确、客观公正的准绳,真实有效地理解、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客观精确地报道经济事实,充沛满足人民大众获取各种经济信息的需求,精确引导人民大众正确生产,促进经济的`良性开展,完成新闻媒体推进经济开展的正功用。这就请求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肉体和职业道德,充沛尊重客观经济事实,促进经济的良性开展,维护市场经济次序。
7月,正值盛夏啤酒旺销时节。某媒体收到匿名信“揭露国产啤酒运用甲醛充任稳定剂”,而“生产者仍对此一无知”。“希望厂家可以中止这种有害百姓安康的行为”。此次“啤酒甲醛风云”关系到两个方面的利害关系:抵生产者来说,啤酒在今天的中国曾经是百姓生活中的常用饮品,其平安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安康,影响很大,具有重要性和接近性,希望确切晓得啤酒特别是国产啤酒的平安性,希望媒体给予这件事全面充沛的报道,及时得到国度权威部门的解释或审定。消弭人们的担忧和疑虑;对啤酒企业而言。啤酒市场中国产啤酒的市场份额很高,生产企业中有很多是著名的大企业,大企业具有显著性,其产品曝光肯定具有惊动性。由于人们普通对甲醛直接的了解是肯定有害安康,假如不加以认真调查剖析。直接向公众披露啤酒含有甲醛,那么对国内整个啤酒市场将会形成宏大的负面影响,对中国啤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会形成很大的伤害。因而,出于对民族企业的保护、对啤酒行业的义务,国内的一些严肃权威媒体,如《解放日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第一财经日报》等,本着真实、客观、公正的准绳,深化实践调查研讨,探求问题真相,既保卫了公众的知情权,安定了生产者人心,又维护了民族企业的合理权益。防止了企业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同时,从法律建立角度讨论完善市场监管的制度环境,确保人民安康,也确保产业良性开展,从而到达了新闻媒体引导人民大众正确生产,促进经济良性开展的正功用。
新闻媒体固然对社会市场经济具有严重促进作用的正功用,但由于一些新闻媒体和少数新闻工作者,忽视国度法律、宣传纪律和职业标准,呈现了许多违法、违纪、违规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形成对某种商品、某个企业或单位及个人物质和肉体上的伤害。形成新闻媒体的负功用。
某些运营者为打击竞争对手,贿赂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应用新闻媒体进行商业炒作。,江苏连云港市的一个体老板由于承包的度假村生意不景气,想以空调器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向双菱电器公司索要钱财,便事前对空调器作了虚假审定,随后又拿出1.2万元贿赂南京某报记者。导演了一出砸空调、泄民愤的闹剧,并借助媒体大肆炒作,他们固然最终遭到了法律的严惩,但对双菱电器公司和媒体本身的形象都形成了恶劣的影响,对企业和品牌形成了严重伤害。因而应该对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增强教育和引导。加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自律认识,减少或防止对社会和企业的伤害。
个别新闻媒体和新闻人对本人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责把握不准,形成对社会的误导,构成对企业、抵生产者的双重伤害。近期某些媒体分布“牛奶有害论”、“牛奶致癌论”、“牛奶招致骨质疏松论”等错误的言论导向。从而误导生产者慎喝牛奶,形成一方面生产者不敢喝奶。另一方面牛奶生产企业大量积压的场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奶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先后召开会议,召集一大批知名院士和科学家对以上错误观念进行全面驳斥,呼吁新闻媒体和新闻人要精确把握本人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责,违背常识与科学的“牛奶有害论”必需得到坚决的遏止,国人的安康需求不时地“加奶再加奶”。
10月18日起,北京等地一些媒体相继报道、有关“香蕉运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安康”的说法,一时全国各地香蕉价钱大跌,一些生产者不敢食用香蕉。经销商纷繁退货退单,给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蕉农形成沉重的经济损失。实践状况是假如不运用催熟剂,要等到香蕉成熟后再采收,那么全世界就只要香蕉产地才会有香蕉吃。但是“香蕉运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安康”的说法,传播了整整一个月后,才有一些农业专家陆续指出,香蕉用乙烯或乙烯剂催熟是平安和科学的办法。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短少的环节。也是国内外多年来的通行做法,尚未发现有害人体的结果。最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生物技术教授郑学勤表示。香蕉催熟和红心鸭蛋事情完整是两码事,催熟香蕉能够放心食用。危机这才算过去,可不少蕉农的损失已成事实。今年3月13日,广东某网络媒体刊载一则音讯称,广州有超越3000公顷香蕉林感染了号称“香蕉癌症”的“巴拿马”病。且每年以20%的速度扩展感染面积。患了病的香蕉就好像人患了癌症,目前。世界上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被感染的香蕉树只能死去。不料,音讯在传播中被误传为“人吃香蕉会致癌”。一时间,网络上关于“蕉癌”的音讯满天飞,广州以外的报纸也纷繁予以转载,小道音讯也开端在民间传播,随之市场呈现激烈动摇。不时成熟的海南香蕉无人收买,价钱暴跌,近百万蕉农及产业人员的生产生活遭到影响,蕉农损失沉重。一则报道居然形成香蕉价钱大幅下跌,一个关乎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面临解体要挟。媒体没想到,政府没想到,蕉农更没想到。
这些涉农事情的经验是深入的:
1、新闻媒体在报道时要充沛思索可能引发的结果,不要单纯追求惊动效应,吸收读者眼球。就“香蕉致癌”风云的构成而言,假如在报道时思索得更全面一些,还是能够防止有人误读误传音讯的。比方。在报道时,搞一个“新闻链接”,细致引见一下香蕉枯萎病,让读者晓得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平安性没有任何关联,也就不会有生产者误以为“吃香蕉易患癌症”了,更不会有人将香蕉看成是“毒水果”了。
2、媒体关于关系广阔大众生产生活的严重问题,报道一定要谨慎、自律、标准、科学,不懂或不甚明了的问题一定要查清问明。不能道听途说,听风就是雨。一篇不实报道,关系严重,还可能会毁掉一个农业产业。
3、我们再次看到现代新闻媒体传播的快速和宏大影响,以及增强信息平安管理的重要。“香蕉癌症”信息传播开来。其速度、范围远远超越“原子弹、中子弹爆炸”的冲击波,几个小时、几天时间便冲向全省、全国,在亿万生产者心中掀起巨浪,差一点将海南香蕉支柱产业冲垮。这种和风细雨、雷鸣闪电般的信息流涌的负面结果提示我们,新闻媒体在发布信息时必需非常谨慎。要牢牢记住社会义务与道德良知,切不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更不能成心制假传讹,唯恐天下不乱。
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发展初探 篇6
摘要: 非营利组织在西方国家已发展相当成熟,但在我国各领域尤其是在新闻传媒业中还处于起步阶段。“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是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并服务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政府、企业和受众,不以营利为目的各类新闻传媒组织;它区别于一般的大众媒体,具有鲜明的组织性、非营利性、公益性等特征。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传媒业与政府、企业及公众等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日趋多样复杂,如何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新闻传媒业自身的发展与改革也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3—0065—04
一、引言
现代社会中,在政府和企业之外,还存在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诸如环保组织、慈善组织等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即NPO)。非营利组织在补充政府职能、丰富社会福利、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新闻传媒作为除了立法、司法和行政三种权力之外的“第四权力”,其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性质与非营利组织存在相似之处,但也有着本质的不同。现有关于非营利组织与新闻传媒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如何利用新闻媒介做好自身宣传工作,或是对某些非营利组织的传播活动进行分析,而很少有对新闻传媒作为中介机构服务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部分非营利组织的性质及存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将非营利组织的内涵引入新闻传媒研究领域,提出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并进一步分析我国发展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对国内该领域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非营利组织的含义及其在国外的发展
1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内涵
作为一种组织形态,非营利组织在人类历史上早已存在,但把它作为专门的研究领域却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学界普遍认为,非营利组织是指在政府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市场部门)之外的一切志愿团体、社会组织或民间协会。与非营利组织相近并常常交替使用的概念还有非政府组织(NGO)、民间组织、第三部门、公共社会组织等。自从学界提出了非营利组织这一概念以来,各国学者对它的研究从未间断。但确切地说,迄今为止国内外对非营利组织还没有一个较统一的定义。目前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普遍受到认同的是美国研究非营利组织专家莱斯特·M·萨拉蒙(LesterM.Salamon)教授所提出来的。他通过对全世界2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的比较研究,概括出了非营利组织的六个主要特点,并认为凡符合这六个特点的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1)组织性,即有一定的组织机构,有根据国家法律注册的独立法人;(2)民间性,即非营利组织在组织机构上独立于政府;(3)非营利性(非营利组织可以营利,但所得利润必须用于组织使命所规定的工作,而不能在组织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中进行分配);(4)自治性,即非营利组织有不受外部控制的内部处理程序,自己处理自己的活动;(5)志愿性,即在组织的活动和管理组织事务中都有相当程度的志愿参与;(6)公益性,即服务于某些公共目的和为公众奉献。
2非营利组织在国外的发展
国外非营利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能解决单靠政府力量无法解决、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的部门;它主要涉及文化娱乐组织、教育科研组织、医疗卫生组织、社会服务组织、环境保护组织、慈善组织、协会学会组织等各领域。目前,国外非营利组织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它不仅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并同时拉动了各国的国内需求。1990年,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通过对英国、法国等西欧国家,匈牙利、罗马尼亚等中欧和东欧国家,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以及澳大利亚、以色列、日本、美国等其他发达国家共22个国家的调查发现:22个国家的非营利部门是一个1.1万亿美元的产业。如果将这些国家的非营利部门比做一个单独的国家,那么它将成为世界第八经济大国。
三、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概念界定
1新闻媒体与非营利组织的异同
在提出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概念之前,我们先来比较一下新闻传媒和非营利组织的异同。根据非营利组织的特点可知,新闻传媒不同于非营利组织:一方面,新闻传媒业生产的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这就决定了它具有营利性,而非营利组织的“非营利性”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最大的特点;另一方面,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政府的喉舌,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具有非营利组织所具有的“自治性”和“民间性”。
尽管新闻媒体与非营利组织存在着许多的差异,但两者却又有一些相似之处:第一,两者都是沟通政府、公众和企业的独立中介机构。一般认为,非营利组织在政府职能失灵和市场经济运作暂时失效的情况下能够发挥较大的作用;而新闻媒介在传达民情民意方面的桥梁作用也甚为明显。第二,两者作为社会公器,都具有“公益性”的特点。媒介作为公共资源的使用者,以社会良知和责任感广泛影响着公民社会生活,而非营利组织是沟通协调政府、公众和企业三者利益的桥梁,同样以“平衡利益、构建和谐”作为其发展目标和宗旨。
2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定义
在我国尽管存在着一些新闻传媒组织和团体,如各类新闻媒体社团、新闻文化促进会、中国电影评论协会、记者协会、促进新闻事业发展的各类基金会等,但学界对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白,更没有形成一个确切的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定义。根据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对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并结合新闻传媒自身的特征,笔者将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初步定义为: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并服务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政府、企业和受众,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各类新闻传媒组织。
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概括出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特点:
(1)它有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即组织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益性。
(2)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包括各类新闻事业协会、媒体文化社团、记者俱乐部、新闻奖项基金会等组织机构。
(3)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职责是协调并服务于政府、媒体、企业和受众四者的利益诉求。
四、我国发展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经历了早期以传统政府为中心的“强国家、弱社会”的发展模式。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利益和文化呈现多元化的态势,我国市民社会力量也随之逐步发展壮大,这就是非营利组织大量涌现的原因。这一时期,市场经济蓬勃发展,政府职能逐
渐转变,国家与社会关系不断调整,政府权力逐步下放到市民社会中去,非营利组织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就现阶段来看,我国民间组织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发展缓慢,仍存在合法地位的不易取得、资金来源短缺、公信力不高等多方面问题。
相较于其他领域非营利组织,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慢、规模小。民政局属下的中国社会组织网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并不多,大约占总数的2%。而这些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多以行业协会这一社会组织形式存在,且多由政府部门主管主导,而民间群众自发的组织非常少见。这些现状表明,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尚处于初生发展阶段,并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机构多为全国性的新闻行业组织和新闻文化、技术及学术交流团体,主要由政府主导,带有鲜明的“官方”或“半官方”性质,民间自发的新闻媒体非营利组织极为少见;第二,我国已有的新闻媒体组织、新闻工作者协会、新闻教育研究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大都吸收政府新闻主管部门、新闻传媒单位和新闻传媒研究机构等专业人员为会员,很少有来自于社会各行业的代表和社会公众(即媒介受众)参与其中。这些突出问题无疑对还处于成长阶段的我国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极为不利,因此,正确认识其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乃当务之急。
2我国发展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家社会关系的逐渐平衡,我国新闻传媒产业也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政府职能的逐渐转变和对社会的逐步放权,作为协调政府、媒体、企业和公众的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将更多地承担起行使公共权力和公民责任、发挥公共服务的职能;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化和转型,必将产生许多不同的利益主体,作为“第四权力”的新闻传媒与这些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也日趋多样复杂,这时就需要有中间组织进行搭桥和协调沟通,而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就是这种中间组织的最好形式。
(1)协调政府、新闻媒体、企业及公众的利益诉求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是密切联系政府、新闻媒体、企业和公众的纽带,它掌握的公共新闻资源、开展的各类新闻活动都将为各方提供权威可信的新闻信息服务。从协调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看,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可以解决双方在新闻宣传报告方面所产生的分歧和矛盾;从协调媒体与公众之间的关系来看,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在监督媒体行为、传递大众呼声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协调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看,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可以做到真正的“上情下达”,使公众能通过新闻媒体真正地感知政府;从协调媒体与企业之间的关系看,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是双方谈判和公关的中介,可化解双方在一些敏感问题上的冲突。总而言之,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是政府、新闻媒体、企业及公众参与社会新闻资源的桥梁和有效渠道,是协调四方利益诉求的代言人。
(2)新闻传媒业的发展与改革离不开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涉及到新闻采访与编辑、新闻写作与评论、新闻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这些组织都将为新闻传媒从业人员提供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如新闻媒体协会为新闻业务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新闻传媒基金会对优秀新闻作品及从业人员进行表彰等,这些都极大地促进新闻传媒业的发展。此外,独立于政府之外的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不仅为政府、企业和受众提供参与新闻媒介的渠道,同时也肩负着督促新闻传媒业及其从业人员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职业道德准则行事的职责,这将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推动我国新闻体制的改革与完善。
(3)维护新闻工作者和公众合法权益,推动新闻立法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的一个很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护新闻工作者的权益,并通过监督新闻媒体不良行为来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不受到侵犯。倍受关注的我国《新闻法》在千呼万唤中始终无法得以颁布,这就需要协调媒体、政府、企业和公众四方利益的中介组织——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只有尽早地推动立法的实现,才能确保新闻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才能维护新闻工作者和公众的合法权益。
(4)我国新闻传媒业与国际及我国港澳台地区媒体间交流合作需要非营利组织的参与
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际传媒市场呈现出“全球化”、“融合化”和“聚合化”的趋势。特别是以CNN(Cable News Network)为代表的国际媒体集团加快扩张,占据了国际舆论的主导地位。我国新闻传媒业和西方媒体传播有着很大的差距,而随着我国加入WTO和“传媒国际化”时代的到来,我国新闻传媒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迫切需要与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新闻传媒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因此新闻传媒非营利组织将发挥着重要沟通和协调的作用,比如建立起新闻资源共享、人员与技术交流、统一对外传播等平台。此外,非营利组织还在内地新闻传媒业与我国港澳台地区华文媒体及组织间的交流合作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增进了彼此在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方面的相互了解和融合。
五、结语
新闻传媒业论文 篇7
“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但直到2005年,此概念才被引入中国。媒介融合指的是媒体从经营到采访到传播方式的多种形态的融合。美国学者李奇·戈登将不同传播语境下的媒介整合分为七大类:媒体科技融合、媒体组织融合、媒体所有权融合、媒体战术融合、媒体结构融合、采访技能融合、叙事形式融合。同一个新闻事件,一个记者要根据不同的终端特点制作出形态各异的新闻产品,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阅读需求。在我国,搜狐、网易、凤凰网多家媒体相继推出了适用于电脑、手机等不同终端阅读的新闻客户端;从世界范围来看,以英国的BBC,美国的CNN为代表的多家国际媒体已经开始采用这种全新方式采写新闻,打通平台,给记者带来更多创作新闻作品的空间。多种融合形式使现代新闻的制作生产成为一盘“大杂烩”,对传媒从业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记者不仅需要掌握单一传统新闻的写作方法,也需要学会编辑新闻,与受众互动,了解营销规律等多种技能。
2 自媒体蓬勃发展
互联网技术从产生到发展不过几十年,但却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互联网对社会的多个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其中,给传媒业带来了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网络催生了多种新媒体形式,新闻从传播速度、传播内容,以及传播方式上都有了实质性的改变。
用户通过网络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阅读新闻,也可以参与到话题的互动讨论中来,甚至可以发布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新闻,这种新的媒体形式的出现被称为自媒体。在传统的新闻媒体中,传播者与受众“泾渭分明”,传播途径“自上而下”。自媒体打破了这种界限,人人都可以是“记者”,人人即“媒体”。近年来,自媒体发展迅速,百度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平均搜索指数为795次;微博热词指数显示,最近半年“自媒体”的热议度为9000次,峰值达到10万次。微博、微信、今日头条等多种形态出现的自媒体,在给用户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新闻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首先,对传统媒体来说,如何适应新媒体环境,增强传统媒体的竞争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新闻从业者需要整合来自多种渠道的信息,做出既能体现媒体自身特色,又能吸引读者兴趣的新闻。另外,传统媒体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扩宽传播途径,争取更为广泛的阅读群体,在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中有所创新,也是值得从业者深入反思学习的方向。例如,上海报业集团推出的“澎湃新闻”客户端是一个良好的尝试,用户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栏目,通过评论、追踪等方式参与到话题的互动与讨论中。
其次,对自媒体从业者来说,如何在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中做大做强,不断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是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由于公众对新事物的注意力和持续时间有限,许多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缺乏长久生存的竞争力。例如,2009年红遍全国的“人人网”,在2014年3月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自2013年12月每月独立用户减少4000万,亏损严重,而同年推出的新浪微博却在发展五年后首次实现了赢利。如此对比,给自媒体从业者敲响了警钟。
3 大数据新闻的兴起
2012年,“大数据”的概念在中国已经得到普及,并应用于电子商务、政治经济、新闻传媒等多个领域。大数据新闻对传媒业的影响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精确新闻学的兴起,西方新闻界出现了不少专门与数据打交道的记者,在庞杂的数据中发现新闻的内在逻辑,对事件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事件,增加新闻报道的说服力,可信度;另一方面,是媒体利用数据对受众阅读行为进行分析,为用户推送感兴趣的新闻内容。例如,美国的BuzzFeed网站,中国的今日头条等媒体,通过特定算法进行传播,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技术手段等方面成为新闻业发展的新趋势。大数据新闻的发展给媒体从业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从新闻来源的角度看,构成了记者获取信息的新方法;从新闻写作的角度看,记者不仅要全面把握新闻事实,还要分析新闻背后隐藏的数据,图文并茂,增强新闻的可视性。大数据时代的记者既要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又要有搜集分析数据的能力,从数字中发现蕴含的新闻价值。因此,提升新闻从业者的技能,转变新闻教学思路迫在眉睫。
4 结论
新闻传媒的双重功能 篇8
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 商品流通和贸易高度发达, 人们出于对自身健康的需求, 十分关注商品的生产环境、消费环境和消费事件。而人们对于商品的生产、购买和使用,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无孔不入的新闻传媒主动、被动提供和获取的。新闻传媒对某种商品、某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也具有促进推动发展的正功能和破坏阻碍发展的负功能等双重作用和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 国情复杂, 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制度真空和不衔接而造成的市场混乱, 这就需要新闻媒体积极担当“监督人”的角色, 及时监测社会经济动态, 协调各方面的关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促进商品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这就需要新闻媒体遵循真实准确、客观公正的原则, 真实有效地了解、反映社会的各个方面, 客观准确地报道经济事实, 充分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各种经济信息的需要, 准确引导人民群众正确消费, 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实现新闻媒体推动经济发展的正功能。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 要具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充分尊重客观经济事实, 促进经济的良性发展, 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2005年7月, 正值盛夏啤酒旺销季节, 某媒体收到匿名信“揭露国产啤酒使用甲醛充当稳定剂”, 而“消费者仍对此一无所知”, “希望厂家能够停止这种有害百姓健康的行为”。此次“啤酒甲醛风波”关系到两个方面的利害关系:对消费者来说, 啤酒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是百姓生活中的常用饮品, 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 影响很大, 具有重要性和接近性, 希望确切知道啤酒特别是国产啤酒的安全性, 希望媒体给予这件事全面充分的报道, 及时得到国家权威部门的解释或鉴定, 消除人们的担心和疑虑;对啤酒企业而言, 啤酒市场中国产啤酒的市场份额很高, 生产企业中有很多是著名的大企业, 大企业具有显著性, 其产品曝光肯定具有轰动性, 由于人们一般对甲醛直接的理解是肯定有害健康, 如果不加以仔细调查分析, 直接向公众披露啤酒含有甲醛, 那么对国内整个啤酒市场将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对中国啤酒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也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 出于对民族企业的爱护、对啤酒行业的责任, 国内的一些严肃权威媒体, 如《解放日报》、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第一财经日报》等, 本着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 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探究问题真相, 既捍卫了公众的知情权, 安定了消费者人心, 又维护了民族企业的正当权益, 避免了企业遭受不应有的损失, 同时, 从法律建设角度探讨完善市场监管的制度环境, 确保人民健康, 也确保产业良性发展, 从而达到了新闻媒体引导人民群众正确消费, 促进经济良性发展的正功能。
新闻媒体虽然对社会市场经济具有重大促进作用的正功能, 但由于一些新闻媒体和少数新闻工作者, 无视国家法律、宣传纪律和职业规范, 出现了许多违法、违纪、违规和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如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等, 造成对某种商品、某个企业或单位及个人物质和精神上的伤害, 造成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某些经营者为打击竞争对手, 贿赂新闻媒体和从业者, 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商业炒作。2002年, 江苏连云港市的一个体老板由于承包的度假村生意不景气, 想以空调器存在质量问题为由向双菱电器公司索要钱财, 便事先对空调器作了虚假鉴定, 随后又拿出1.2万元贿赂南京某报记者, 导演了一出砸空调、泄民愤的闹剧, 并借助媒体大肆炒作, 他们虽然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但对双菱电器公司和媒体自身的形象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对企业和品牌造成了严重伤害。因此应该对新闻媒体和从业者加强教育和引导, 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和自律意识, 减少或避免对社会和企业的伤害。
个别新闻媒体和新闻人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责把握不准, 造成对社会的误导, 形成对企业、对消费者的双重伤害。近期某些媒体散布“牛奶有害论”、“牛奶致癌论”、“牛奶导致骨质疏松论”等错误的舆论导向, 从而误导消费者慎喝牛奶, 造成一方面消费者不敢喝奶, 另一方面牛奶生产企业大量积压的局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奶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先后召开会议, 召集一大批知名院士和科学家对以上错误观点进行全面批驳, 呼吁新闻媒体和新闻人要准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和社会职责, 违反常识与科学的“牛奶有害论”必须得到坚决的制止, 国人的健康需要不断地“加奶再加奶”。
2008年10月18日起, 北京等地一些媒体相继报道、转载有关“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 一时全国各地香蕉价格大跌, 一些消费者不敢食用香蕉, 经销商纷纷退货退单, 给海南、广西、云南等地蕉农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实际情况是如果不使用催熟剂, 要等到香蕉成熟后再采收, 那么全世界就只有香蕉产地才会有香蕉吃。但是“香蕉使用化学剂催熟有害人体健康”的说法, 流传了整整一个月后, 才有一些农业专家陆续指出, 香蕉用乙烯或乙烯剂催熟是安全和科学的方法, 催熟是香蕉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也是国内外多年来的通行做法, 尚未发现有害人体的后果。最后,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生物技术教授郑学勤表示, 香蕉催熟和红心鸭蛋事件完全是两码事, 催熟香蕉可以放心食用。危机这才算过去, 可不少蕉农的损失已成事实。今年3月13日, 广东某网络媒体刊载一则消息称, 广州有超过3000公顷香蕉林感染了号称“香蕉癌症”的“巴拿马”病, 且每年以20%的速度扩大感染面积。患了病的香蕉就如同人患了癌症, 目前, 世界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被感染的香蕉树只能死去。不料, 消息在传播中被误传为“人吃香蕉会致癌”。一时间, 网络上关于“蕉癌”的消息满天飞, 广州以外的报纸也纷纷予以转载, 小道消息也开始在民间传播, 随之市场出现强烈波动。不断成熟的海南香蕉无人收购, 价格暴跌, 近百万蕉农及产业人员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 蕉农损失惨重。一则报道竟然造成香蕉价格大幅下跌, 一个关乎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面临崩溃威胁。媒体没想到, 政府没想到, 蕉农更没想到。
这些涉农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1.新闻媒体在报道时要充分考虑可能引发的后果, 不要单纯追求轰动效应, 吸引读者眼球。就“香蕉致癌”风波的形成而言, 如果在报道时考虑得更全面一些, 还是可以避免有人误读误传消息的。比如, 在报道时, 搞一个“新闻链接”, 详细介绍一下香蕉枯萎病, 让读者知道香蕉枯萎病与食用香蕉的安全性没有任何关联, 也就不会有消费者误认为“吃香蕉易患癌症”了, 更不会有人将香蕉看成是“毒水果”了。2.媒体对于关系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的重大问题, 报道一定要慎重、自律、规范、科学, 不懂或不甚明了的问题一定要查清问明, 不能道听途说, 听风就是雨。一篇不实报道, 关系重大, 还可能会毁掉一个农业产业。3我们再次看到现代新闻媒体传播的快速和巨大影响, 以及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香蕉癌症”信息传播开来, 其速度、范围远远超过“原子弹、中子弹爆炸”的冲击波, 几个小时、几天时间便冲向全省、全国, 在亿万消费者心中掀起巨浪, 差一点将海南香蕉支柱产业冲垮。这种急风暴雨、雷鸣闪电般的信息流涌的负面结果提醒我们, 新闻媒体在发布信息时必须十分慎重, 要牢牢记住社会责任与道德良心, 切不可道听途说、捕风捉影, 更不能故意制假传讹, 唯恐天下不乱。
总之, 新闻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 其社会责任和历史责任也是巨大的。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人要加强舆论监督, 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加强新闻自律意识,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正功能, 降低新闻媒体的负功能, 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 创建和谐、文明、有序的美好社会。
参考文献
[1].王雄:《新闻舆论研究》, 新华出版社, 2002年版。
[2].林晖:《新闻报道新教程·视角·范式与案例解析》,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廖梦君:《现代传媒的价值取向》,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5年版。
新闻传媒业论文 篇9
关键词:新闻传媒,传媒市场化,现状,发展趋势
日常生活中, 新闻传媒是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 从原来的杂志、报纸、电视、广播, 到现在的互联网、电脑、手机, 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近些年来,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的杂志、报纸等新闻传媒方式遇到了极大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它们会逐渐被替代, 可现实并没有, 这说明它们还有自己的受众, 有它们存在的价值。相信随着人们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新闻传媒将不断改革更新, 信息传播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1 新闻传媒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的媒介不断更新, 传播的信息也不断丰富, 附着于新闻传媒的相关产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手机、电脑、微信、微博等都是新闻传媒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 各个国家的语言、文化交流也更加频繁, 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传媒业也逐步转向于传播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的互联网, 淘宝每年“双十一”成交额几秒钟就可以破千万上亿便是很好的例证。
新闻传媒不断发展走到今天, 它始终对人们生活有很大的引导作用, 始终为人民服务。报纸、广播、杂志、电视, 它们无一例外都能够及时宣传国家政策, 对国内外的重大事件进行报道, 是党和政府对外宣传的最直接声音, 最能够反映基层人民的要求和意愿。
在新闻传媒繁荣发展的背后, 有一个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社会公信力。近些年来, 虚假新闻频频发生, 使人们对传媒的信任度下降。据相关调查, 有90% 以上的民众对传媒宣传的信息或多或少有些怀疑, 仅有2% 完全相信传媒传播的信息, 这充分说明了新闻传媒在人们心目中公信度的下降程度。新闻要想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必须要有足够的公信力, 如果人们对新闻媒体信任度下降, 传媒就会失去受众, 进而失去市场。
2 新闻传媒的发展趋势
2.1 多元化
新闻传媒传播的方式将多元化, 短时间内仍将是多种传播媒介共存, 待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传播方式将趋于统一, 所有的媒介功能通过一种方式就能完成。比如人们用的手机, 刚出来的时候只能发短信、打电话, 可发展到今天, 它还能上网、聊天、照相、作汽车导航, 并且原来的短信功能也逐渐被QQ、微信等取代, 众多新闻传媒介质的功能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另外, 新闻传媒带来的广告业传播的方式也将更多样化, 广告信息量不断加大, 产生的利润也将越来越高。
2.2 知性化
人们每天通过各种渠道会获得很大的信息量, 其中有内容简单、影响力不大、一会就忘的, 也有意义远大、内涵丰富的, 对于后者, 人们如果只是简单地了解信息本身, 显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因为他们对这种信息有更高的、更深的需求欲望。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理性化, 他们对信息的接受不只是单纯地了解信息本身, 而是希望了解到更深、更彻底、更有价值的信息, 比如一种观点、一种思想。知识是无形的, 它不仅是财富、力量, 更是一种精神资源, 它与机器、土地等有形资本一样能够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未来, 新闻传媒的发展将更加知识化、专业化, 给人们带来有价值的知识化信息, 尤其是在经济新闻领域, 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更趋向于专业化、知性化。
2.3 人性化
新闻传媒承担着为人们传播信息的重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信息需求量的不断增大, 对信息传播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的这些需求, 新闻传媒技术也将不断发展, 传播的内容将更加丰富, 更贴近和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到自己想要知道的相关信息, 当然, 人们也将越来越离不开新闻传媒的媒介。
2.4 全球化
新闻传媒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 全球化可以使企业更好地组合社会上的优质资源和生产要素, 而不是只把眼光放在自己的国家和地区, 最终企业人才、服务、生产、销售等都将全球化。从目前来看, 新闻传媒全球化主要有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路径。我国的传媒业也必须有全球化的战略, 要敢于接受全球竞争, 这样才能将我们国家更好地展现给世界, 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值得注意的是,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 新闻传媒企业一定要坚守国内的市场和资源, 借助相关高新技术, 并充分利用本国的相关资源, 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新闻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进入别的国家和地区之后, 一定要尊重当地的风俗文化, 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当地民众的需求发展新闻传媒事业, 这样才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球化新闻传媒事业。
综上所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新闻传媒已经深入并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新闻传媒传播的范围将更加广泛, 更趋向于多元化、知性化、人性化、全球化, 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张金海, 梅明丽.世界十大传媒集团产业发展报告[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13-14.
[2]James M.Kouzes, Barry Z.Posner.Credibility:How Ieaders gain and lose it.why people demand it.Lated[J].San Francisco:Josey-Bass Pubishers, 2009:1-2.
[3]周伟.媒体前尚报告——一个行业的变革全景和未来走向[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2:193-194.
现代传媒如何策划独特新闻 篇10
在这种信息趋同的情况下, 策划是做独特新闻的重要路径之一。“改变新闻素材形态并提升其价值就是新闻策划。”[1]相对于传统的等新闻、记录新闻而言, 新闻策划是“议题设置”。前者依靠记者个人的天赋、敏感、人脉, 后者凭借媒体的理性、远见、谋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后者已显现出日益重要的地位。[2]缺乏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的媒体已很难赢得受众、夺得市场优势。要使一个报道在海量信息中吸引受众眼球, 就必须要有独特之处。现代传媒如何策划独特新闻?独特的选题和独特的报道方式是策划的关键所在。
一、独特的新闻选题
选题策划是组织新闻报道的设想和规划, 是对已有的新闻资源进行筛选、组合与开发, 由于策划是主观能动性的表现, 因此策划者要熟悉国家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 在设置选题前, 要对大量相关信息综合分析, 对受众的需要、欲求和关注点, 社会热点和焦点有明晰的了解, 并对“议题设置”的新闻价值进行判断等等, 成功的选题策划能达到一般消息所达不到的效果。
1. 重视发展性报道
主要是对社会经济增长或改善所作的报道。目前农村、农业、教育问题是最典型的发展新闻, 也是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南方周末》在有关农村问题的报道多集中在中西部的农村地区和农村基础教育, 通过报道引起受众关注并最终成为社会焦点, 促进问题的解决。正如赫伯特·阿特休尔在《权力的媒介》中所说“新闻写作和编辑的目的应该有助于解决人类的问题, 而不是使人类的问题恶化。”[3]
2. 关注生活类报道
通过关注精神变化, 追踪物质感觉, 放大生活细节来报道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美国新闻学者曼切尔认为, 最持久的新闻报道依然是人们日常经历的绵绵无尽、平淡无奇的故事。[4]关注人和人的命运、动向是媒体最具质感的血肉之躯, 是新闻最重要的内容, 是最具感染力的报道, 这些报道真实地叙述了人物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及生活经历。虽然内容平常, 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选题的设置最能体现媒体的创新意识和竞争力高低。策划得当很容易出独家新闻。
二、独特的报道方式
好的选题还需有好的报道方式才可以做出好的新闻。有时, 一个内容并不算出色的报道也会因独特的方式而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1. 独特的视角
以有别于一般的角度处理重大新闻、趋同新闻。独特视角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新闻事件的判断。在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 既能鉴别该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又能预测其社会效果, 是否为受众所欲知?还要反复掂量这条新闻最精彩、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与其他同源新闻比有什么独到之处?从“一般”找“特殊”、从“共享”找“独享”, 最大限度地拓宽思路, 多维度分析思考, 全方位寻找契入点, 形成全新的观点和迥异的视角。新闻价值的判断因人而异, 策划者要有高度的新闻敏感和见微知著的洞察力, 才有可能产生独家视角, 做出有个性的独特新闻。
如车祸报道是常见的共有新闻, 大多数报纸常用的标题是“小车撼大货四人亡”或“路人被撞司机逃逸”, 内容不会超出现场所见所闻, 行文轻描淡写缺少人文关怀。但是如果把视角放到这场事故背后, 报道这场车祸对于一个或几个家庭产生的影响, 这就是共享新闻中的“独享”, 凸显了策划者的独特视角。
2. 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现在的新闻竞争更多体现在拼原创、比深度上, 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新闻已基本不存在, 所谓独家新闻往往隐藏在同源新闻、“通稿”和已经报道过的事件中。这些新闻事件, 尤其是重大新闻事件, 往往具有多方面价值, 人们迫切想知道新闻背后的故事、事件的本质及发展趋势。这就要求策划者要善于二次开发信息源, 通过深入发掘, 寻找信息的延伸点, 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剖析别人没有剖析的, 凸显别人没有凸显的, 写出别人没有写过的角度、见解、思考, 在新闻深刻性上高出一筹, 也是独家新闻。
3. 优化编排手法
同样的新闻资源, 由于编排手法不同, 传播效果也大不一样。资源共享时代, 编辑缺的不是信息, 而是对信息的筛选、整合和深度加工。媒介大师喻国明认为,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所谓强势媒体, 已经不再是看谁拥有更多更勤奋的编辑记者, 而是看谁对资讯分析整合能力更高。因此, 编辑要善于抓住那些最抢眼、最重要、最有新闻价值的稿件, 通过组合运用各种新闻手段, 如特写、评论、图片、图表, 数据、分析等, 多层次多侧面展示新闻事件, 形成版面或画面的语言张力, 使其具有强烈的新闻冲击力。科学配置、优化组合彰显出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参考文献
[1]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2]《策动传媒》编委会.策动传媒[M].重庆出版社, 2011.
[3]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 1989
新闻传媒业论文 篇11
数字时代国内新闻仍是最爱
2012年,传媒行业进一步迈入数字消费时代,数字消费行为成为最重要的消费形式,其中数字新闻的获取和消费极具魅力。在数字新闻的获取上,国内新闻仍是数字新闻消费的主要内容,并在不同国家呈现不同特征。其中,美国人更喜欢商业和经济类新闻,英国人关注程度最高的是娱乐与明星、体育新闻,德国人则最喜欢科技新闻,关注文化与艺术新闻程度最高的国家是法国。此外,在数字新闻消费平台选择上,不同国家也存在差异。
电视收入在传播业增幅居首
2011年全球传播业和2012年娱乐与传媒行业均保持增长,电视收入在传播业中增幅最大,电信收入增长额最大。美国传播业各个行业均位居全球之首,超过其他国家整个传播业的收入;日本居第二位,近2210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三,为1377亿美元。美国其他产业收入也是最高的,电视为1601亿美元,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从广告来看,2012年全年和2013年上半年,全球广告持续保持增长势头,电视广告总额稳居首位,互联网广告增幅最大。
传媒行业政策日渐成熟
技术的不断进步不仅推动了平台和内容的变革,也带来了政策的不断完善。2012年,各国均出台了促进网络中立与国际漫游资费透明化的草案和对策,以保护消费者和产业的利益。为促进有效和可持续竞争,许多国家开启了宽带计划。
蓝皮书认为,作为大众传播的重要主体,未成年人保护政策近年来得到进一步重视。尤其在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在线保护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
民生新闻传媒导向把握研究 篇12
1 对民生新闻的正确认识
1.1 民生新闻的概念
目前很多人对民生新闻的理解很片面, 认为民生新闻就是百姓家长里短的琐事、小事, 这仅仅是民生新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对民生新闻的片面理解将会造成新闻价值观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因此, 正确的界定民生新闻是做好此类节目的前提条件。首先要明确, 民生新闻是以“以民为本”的思想为基点, 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的一个分支。其次, 民生新闻的定位应当体现在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与民本取向三个方面, 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的关注点。民生新闻是“民生”与大众传播媒介的结合。
1.2 民生新闻中的政治含义
民生新闻有其独特的平民化视角和鲜明的社会属性, 但作为新闻传媒的编辑者则需要从更高的政治角度对传媒导向进行把握, 避免因为不恰当的舆论言辞而引发群众的政治思想变动。民生新闻结合了普通民众的呼声与社会反响为一体, 同时也折射出政府的一些行为能力, 因此, 在报道民生新闻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在社会舆论上的引导作用, 要提高政治意识, 将民生问题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背景下来进行新闻解析, 不能够断章取义的将我国的民生现象或问题, 放在国际环境的大背景下去比较, 这样将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丧失了新闻正确导向性。
1.3 还原民生新闻的真实性
目前, 较为常见的一种民生新闻形式是以故事情节作为新闻编辑的主线, 对某一新闻事件进行跟踪报道。这种方式固然可以增加的新闻事件的连续性, 能够丰富事件的内容, 给观众一个较为全面的展示, 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观众对连续报道的关注。但在运用此类新闻表现手段的同时, 必须要注意到如何保持新闻的真实性, 不能够为了丰富主题内容而进行不恰当的剧情添加, 这些添加进来的东西将会对观众的判断产生怎样的导向性影响。“事件重演”方式, 增加了新闻的张力, 提高了收视率, 但能否保证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却值得推敲。丰富的剧情会引发观众更多的想象, 从而使舆论导向发生扭曲, 导致媒介社会责任和公信力的缺失, 因此, 还原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就是要求进行民生新闻报道时, 尽量选择平实的新闻表现方式, 秉承客观、公正的新闻态度, 这样才能够对民生问题做出更好的阐述。
2 如何正确把握民生新闻的传媒导向
2.1 坚持客观的舆论立场, 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新闻报道的根本属性是其自身的客观性, 不能够片面的将新闻制作人或播报人的意愿或思想通过事件渗透给观众, 从而造成一定的舆论导向影响。片面性是民生新闻报道中的常见问题, 认清媒体的旁观者立场才能够对事件进行事实报道。新闻媒体是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舆论引导者, 因此, 在制作民生新闻的过程中, 不仅要报道民生新闻现象, 更要客观的阐述问题成因, 避免断章取义。在做新闻比较时, 要进行全方位的对比, 不仅要从民众态度上还要从政府工作上进行事实报道, 展现给观众一个真实、客观的新闻现象。
2.2 在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中把握民生新闻导向
民生新闻要确立正确的主题, 要认识到新闻中所反映的民生问题是民生生活中的特性问题, 要在普遍性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新闻的媒体导向功能, 实现民生问题由小处入手到大处着眼的转变, 平衡“小民生”与“大民生”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小民生”作为百姓的呼声要始终放置在具有典型意义的社会大环境下才能够得到正确的审视。民生新闻不能够脱离“大民生”环境来进行片面报道, 要将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民生决策的解读做出很好的解释, 将小的民生事件折射出的问题, 客观的描述清晰, 为国家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4 结语
由此看来, 新闻工作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非常重大, 民生新闻的媒体导向性要依靠新闻工作者来进行严格的把关, 才能够保证新闻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献忠, 侯磊.民生新闻热的“冷思考”.青年记者, 2010 (3) :101103.
【新闻传媒业论文】推荐阅读:
美国新闻传媒05-27
新闻传媒教学08-24
新闻传媒专业10-09
传媒大学新闻07-14
传媒集团新闻01-15
新闻传媒行业认知07-03
新闻传媒网络传播09-28
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09-12
新闻传媒管理市场经济06-19
复合型新闻传媒人才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