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主义

2024-09-06

苏菲主义(共9篇)

苏菲主义 篇1

摘要:从早期的传统写实, 到中期的苏菲迷思、太空冥想, 再到后期的批判回归, 莱辛深受多种主义思潮的影响, 她一直在探寻能化解其思想危机和理清其对分裂世界的丰富认知的承载物。而其中苏菲主义作为一种宗教哲学观, 于莱辛整个的创作生涯, 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衣钵。莱辛对苏菲主义的走近、走入和最后的隐性疏离, 都可以从她各时期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心理得以应证。

关键词:苏菲主义,多丽丝·莱辛,创作流变

作为二十世纪文坛兼具思辨力度和创作才情的扛鼎女作家, 莱辛一直致力书写人类丰富的分裂。从早期对非洲黑人和现代女性等社会边缘群体的关注, 到中期的内心自我和宇宙太空的神秘书写, 再到后期现实批判的回归, 莱辛的创作都体现了一种深邃的格调, 即希望通过审视来警示现实的文明危机, 所以其作品一直洋溢着一种危机意识。其实在这种危机背后也隐藏了一种神秘思想———苏菲主义, 作为其吸收的多种思潮之一, 对其创作思想和创作心理的滋养。苏菲主义之于莱辛的小说创作流变可以说是一次理性的非理性选择, 上世纪60年代出现创作危机时, 理性地决定从共产主义和女性主义等理念中抽离, 选择用反理性的苏菲思想来解释她所意识到的犹如叶芝诗中“万物分崩离析”的非理性世界。在这里, 莱辛是智慧的也是专横的。论者试以苏菲主义中蕴藏的怀疑精神、天启情绪和原初意识来对照莱辛早中晚期的书写特征, 进而探讨莱辛创作生涯的这场理性的非理性选择以及藏匿在这场创作流变中莱辛的创作心理。

一、怀疑精神和早期的现实分裂书写

怀疑精神于莱辛的创作是一种特殊的基调, 对万物秉承怀疑, 以解释丰富的分裂, 可以说是莱辛一以贯之的创作旨意。莱辛的创作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 第一本创作《野草在歌唱》发表于1954年, 六十年代后期忠诚地选择伊德里斯·沙赫所释读的苏菲主义, 但实质上接受苏菲思想前, 莱辛早期的创作已然出现了危机———尤以《金色笔记》中出现的共产理想幻灭为显著———同时其早期创作也存在一种转向苏菲主义的潜在因子, 即怀疑精神。因深邃的怀疑精神而对现实分裂强烈书写成了莱辛与苏菲主义走近的某种缘分。在伊德里斯·沙赫的苏菲主义中, 同样酝酿着这样一种对固有世界观和认知观的怀疑底蕴。

在莱辛的小说中, 人物往往会陷入个人空间的自在冥想和回忆, 这种冥想和回忆没有任何的时空限制, 随时随地进行。之所以会安排这种有如苏菲教门徒般的思考方式, 即是因为莱辛希望改变西方人长久以来所崇尚的单一、线形、理性逻辑的思维方式, 使人们能够多角度地运用直觉感知, 通过个人体验来重新认识这个非理性的现实世界, 重新认识自我。这样才能不受社会道德和伦理基准的无形禁锢, 这样才能以一种反理性的方式来认清这个非理性社会的真实。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自我不属于任何原来的既定观念也不属于任何外人, 只属于即时即刻那个存在之我的直觉体验。因此, 莱辛走近苏菲主义并非毫无迹象可寻的。在她早期的创作中已经存在与苏菲主义的某种提前契合。

在她的处女作《野草在歌唱》中, 莱辛描绘了一个深受父权观念和种族歧视意识困扰的穷白女人最后走向分裂并导致灭亡的过程。这部作品中莱辛塑造白种女人悲剧一开始的焦点, 对准的就不只是一个女人的成长, 而是包括黑人、男人在内的所有作为个体的存在突围, 同时也通过描绘固有道德和种族观念造成的白人和黑人主人公的悲剧结局, 对整个社会旧有的价值观进行了一种思考和批判。随后的《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和《金色笔记》中, 莱辛的关注视角也不仅局限于女性成长的某一隅, 而是投向了社会政治、时代变革等诸多宏大的外部问题, 与此同时她似乎也开始注重作为个体存在的精神探索。比如《金色笔记》中, “黑色笔记”关注的是黑暗混乱的殖民地和种族等问题, “红色笔记”书写的是作者共产党信仰的炽热、荒唐和虚无, “黄色笔记”则思考了女性的成长, 而最后一本日记“蓝色笔记”则集中反映了莱辛希冀的精神探索———既是安娜作为女性的精神自由探索, 也是以孩子汤姆为代表的所有个体的自我精神的探索。由此可见莱辛一度历尽种种尝试来书写人类现实分裂的危机, 但在经历了40年代和50年代种种激烈的社会动荡和精神危机, 菜辛试图通过社会变革, 拯救世事的愿望及种种现实努力终归失败之后, 无奈之中她开始转而求助于精神探索, 这在《金色笔记》的最后一卷日记“蓝色笔记”中可见端倪, 而这种求助也说明了莱辛创作理念的危机, 即支离破碎的现实世界已不是通过现实理性的书写和批判可以修复的了。如果说莱辛50年代的创作是希望通过对社会问题的危机书写和现实批判来警世的话, 到了60年代初创作的《金色笔记》和《四门城》时, 即可洞察莱辛50年代的创作理念在此已然动摇, 面对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的精神危机, 政治主题批判、女性关怀、殖民意识和种族问题的书写, 这些书写方式的现实意义莱辛至此产生了怀疑, 她开始了新的理念和表达方式的寻觅。

二、天启情绪和中期的苏菲迷思书写

苏菲思想中的天启情绪包括预感、预言、先知口吻、末日审判及拯救等, 天启情绪是对黑暗的认识, 是黑暗中的知觉。然而, 对莱辛来说, 她笔下的天启冲动, 是产生于外部黑暗还是内心黑暗?是对于外在黑暗世界的知觉和响应, 还是对于自身内部黑暗的知觉和响应?这成了一道值得追寻的命题。

60年代初接受伊德里斯·沙赫作为自己苏菲思想的精神导师后, 书写了大量文章来展示她对苏菲主义的理解和热爱。此时莱辛的创作也开始华丽地转向苏菲迷思书写, 表现之一即作品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天启情绪。从《四门城》开始, 到后来的“南船星系列太空小说”五部曲, 莱辛的叙述视角从我们日常的经验视角自然地脱离出来, 转而至一种带有现代意味的“预言视角”和“宇宙视角”, 这种叙述视角的转向与莱辛所接受的苏菲主义强调“人可以凭借直觉在神秘中体味永恒的意义世界”的观点是息息相关的。这种视角的选择也为读者呈现了不同的故事展开方式和故事之下的隐藏视域。

对于《暴力的孩子们》五部曲的最后一部《四门城》, 莱辛自己称之为“预言小说”, 创作于1969年的小说, 作者在结束部分已将时间推至1998年, 这样一种预言视角的安排, 莱辛是期望通过玛莎的叙述声音给我们预测和展现核战争劫后人类经受的恐怖生活。生于本世纪初卒于本世纪末的主人公玛莎, 她的一生是本世纪历史的缩影, 而本世纪则是一个充满战争、恐怖、饥饿, 种种灾难和丑恶的可怕时代。《四门城》以热核爆炸和劫后余生收场, 这个阴郁的预言, 也体现了莱辛的忧惧和惶恐。莱辛这种预言视角的选择有别于卡夫卡《城堡》里的预言视角, 从一开始就设置一个焦点“大体说来, 这个城堡的远景是在K的预料之中的。”这样一句话点明了接下来对城堡的观察和分析是人物K作出的, 如“目力所及, 他望见那儿只有一座高塔, 它究竟是属于一所住宅的呢, 还是属于教堂的, 他没法肯定。”“目力所及”当然是K的目力所能见到的, “他没法肯定”更是一种人物视点的提示, 说明这一段描写完全是按K的眼光和视点展开的。如果说在卡夫卡那里, 预言视角是通过K之于城堡远景一开始的预料之中展开的, 莱辛的预言视角似乎没有任何的提示, 她只是围绕着玛莎·奎斯特的梦境安排了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阐释了梦境与现实的背离, 然而小说里的现实于莱辛的现实世界却是一个未来的预言。所以这个预言明显地带有了苏菲思想的“神秘感”。

此外, 莱辛这一阶段天启情绪的书写, 还体现在她的末日审判和拯救的思路中。这种思路通过“回忆”这一意识流的最佳方式呈现。《幸存者回忆录》中, 莱辛在开头就设定了一个情景, “大家都记得那个时代”, “回忆”在莱辛这里不仅仅是她的叙述方式, 也像在普鲁斯特笔下一样, 具有了诗学功能。莱辛通过幸存者穿梭在冥想空间和现实空间中, 勾勒世界荒芜和虚浮的景象。尽管中年主妇、艾米莉、杰拉尔德和路上的迁移人群等这批幸存者的姿态, 不及犹太裔汉学家舒衡哲的文章《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博物馆的光照之外》为了提醒大家防止“抽象”扼杀“记忆”时描述的那样让人悚然惊呼———大屠杀意味着的不是六百万这个抽象数字 (纳粹杀死了六百万犹太人) , 而是一个人, 加上一个人, 再加一个人……显然这样的加法具体得令人发指。可莱辛在这通过“回忆”进行的文明末世到来的冥想和审判———爱的匮乏, 本能的压抑, 精神的荒芜———同样也是会让人比照现实分裂然后凝神深思而心有余悸的。

三、原初意识和后期的理性回归书写

发现了苏非主义之后, 莱辛的小说并没有失却关注政治和社会的激情, 但她通过苏非主义而使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感受到的痛苦得以化解或是升华。对于莱辛来说, 苏非主义并不是一种宗教, 而是一种在现实生活中消除各种界限的哲学, 它“扩展人们的心灵, 使人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进行观察、思考和生存。”但是后期莱辛经历中期对苏菲思想的迷恋书写后, 也开始理性地回归早期的现实批判了, 只是这并不代表莱辛对苏菲主义的摒弃, 而是完成了一种内化后, 由炽热转入沉静的吸收和消化, 以及反省。这主要体现在她对原初意识的关注上。

在她的《好人恐怖分子》这本被公认的有苏菲迷思转向现实批判的小说文本中, 我们看到了现代英国马克思主义小团体的亚文化。莱辛有一种智慧, 一种愤慨, 以及叙述的敏捷性, 将左翼献祭者的形象收罗笔下。其中爱丽丝等人大多出身于中产阶级, 对社会极端不满和仇视, 建立起一个所谓的“共产主义中心联盟”, 试图用“革命”的方式来改变社会现状。这群“恐怖分子”没有明确的信仰和主张, 宛若一盘散沙, 既不为正规革命组织所承认、吸纳, 也得不到普通大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没有爱丽丝不知疲倦地忙里忙外, 这盘散沙可能早就风流云散, 根本不可能有其后散兵游勇式的“革命”活动。在搬进公房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其“革命”活动不过是讲演、游行示威、四处涂写宣传标语, 并未给社会带来什么危害。正因其没有明确的信仰指导行动, 正因其边缘化的现实处境, 这盘散落社会一隅的“沙粒”才逐步发展成以暴力的形式变相吸引社会的关注, 用伤害无辜的手段来发泄自己对社会的不满, 并最终在闹市区引爆了汽车炸弹, 酿成五人死亡、众多无辜路人受伤的惨剧。小说的开放式结尾告诉我们:事情还没完。43号是一个中转站, 它打开生活的横断面, 连接着无法回首的过去与无法预知的未来。多丽丝·莱辛把我们带到现场, 直面这断壁残垣, 迫使我们思考这个荒诞诡异的世界。43号的明天将会怎样?多丽丝·莱辛把这个问题随意一抛, 然后悠闲地坐在自家门口, 微笑地望着神情凝重的我们。这样的开放结局, 她同样在《裂缝》这部最近力作中, 以原初意识制造了同样的效果。

《裂缝》是莱辛后期理性回归后时期的作品, 但这部作品同样也显露了苏菲主义对莱辛创作影响的遗留症。这一时期莱辛其实并没有申明自己对苏菲主义的摒弃, 也没有驳斥苏菲思想的任何只言片语流出, 走出苏菲主义完全成了属于她自己的隐性行为。因为不是摒弃, 故最近书写的《裂缝》, 莱辛依然夹杂了她的苏菲门徒式的思维, 回归到原初意识, 看看世界和情感是否能合理重生。《裂缝》以罗伯特·格雷夫斯的“男人付诸行动, 女人保持不变”一语开篇, 视角定位在女性身上, 毫无疑问, 这是她对前期女性主义书写的传统回归。但是莱辛在此构造的不只是人类起源女人男人的生活重想, 还包括了情感的初现, 比如惊恐, 比如威胁感, 比如同情心、母爱、尊重、孤独等等, 明显地这是经历了中期苏菲迷思书写, 探讨未来和外太空人类是否能安然幸存后的莱辛, 有企图地回归原初自省的一种行径。因此, 公众认同的莱辛后期创作对现实的回归只是是一种理性且隐性的回归。

萨义德·侯赛因·纳斯尔在《伊斯兰教》中指出“苏菲的精神之旅需要揭开遮蔽心灵之眼的面纱”, 莱辛的整个创作其实追求的就是这种“炼金术”。不论早期的传统写实, 中期的苏菲迷思、太空冥想, 还是后期的批判回归, 终而究之, 莱辛都在完成自己对丰富分裂的理解的同时, 警示世人人类文明分裂的危机需要赤裸裸的直面。也许不能像穆林·加格 (《东方与西方》: (Between East and WestSufism in the Novel of Doris Lessing, 1997) 所理解的莱辛从共产主义、政治学、心理学、荣格心理分析, 最后发展到苏非主义, 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 原因是所有这些思想学派中都隐含着苏非主义的思想成份。但莱辛走近、走入和隐性走出苏菲主义确实都存在一种水到渠成的契机。这些契机与莱辛小说的创作理念和特色有关, 也和苏菲主义本身的内涵以及它在西方世界得到重新解读的时机有关。

参考文献

[1]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2][伊朗]萨义德.侯赛因.纳斯尔著.王建平译.伊斯兰教.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3][英]多丽丝.莱辛著.朱凤余译.影中漫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4][英]多丽丝.莱辛著.龙飞译.时光吞噬:观点与评论.作家出版社, 2010.

[5]Shah, Idries.The Way of the Sufi.New York:PenguinBooks, 1977.14.

[6]Galin, Muge.Between East and West sufilism in theNovels of Doris Lessing.New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YorkPress, 1997.

[7]王丽丽.A Study of Doris Lesting’s Art and Philoso-phy.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 2007.

苏菲主义 篇2

铁门二中

苏斐 初中数学培训心得体会

经过一天的初中数学培训,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近几年来,伴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实施,教材内容也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改革的趋势,我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困惑和疑问。我十分荣幸的成为了其中的一名成员。在培训期间,我认真聆听了一些数学教师的讲座和讲课,让我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课程的理念,提高了对新课程的认识,下面是我培训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经过专家的讲解,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大致内容。通过培训学习,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内容的增减与知识的分布。使我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也要从自身的知识储备上为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作好充分的准备。一成不变的教材与教法是不能适应于社会的发展与需求的。哪些是中考必考内容,哪些是选讲内容,应该分别讲解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做到面对新教材中的新内容不急不躁、从容不迫,不至于面对新问题产生陌生感和紧张感。通过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新课程的组成模块及知识点,明白了各知识点之间又有的联系与区别。对于课程必须讲深讲透,对于部分选学内容,应视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而制定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与需求,作为教师理应先行一步,为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二、通过培训学习,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整体把握初中数学新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常用法。整体把握初中数学新课程不仅可以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初中数学的主要脉络,而且可以使我们站在更高层次上以一览众山小的姿态来面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较好的整体把握初中数学新课程、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数学的主线,对于一个初中数学教师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非常有意的。

三、通过老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中数学课堂教学。通过专家的经典点评剖析,明白了怎样才能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新的中考越来越倾向于“重视基础,能力立意“重视基础”,意思就是从最基本的知识出发。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试题,追根求源,都能在课本中找到它的“根”;所谓“能力立意”,意思是说试题不是基础知识的简单堆砌,而是精心巧妙的组装,通过这种组装,题目就给人一种新颖、陌生感。重视基础,能力立意不但是高等学府选拔人才的需要,也是莘莘学子将来从事各种工作研究和解决生活、社会问题的需要。因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继续深造;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苏菲的杰作   篇3

她能织出非常奇妙的网。她的朋友称赞她,她的妈妈也以她为荣。大家都说,总有一天,她会织出了不起的杰作。

苏菲和别的小蜘蛛一样,渐渐长大,到了该独立生活的时候,她搬到了毕克曼出租公寓里。她一到那里,先观察环境,她看见死气沉沉的绿墙、褪色的地毯和老旧的窗帘——嗯,这个地方很需要她帮忙。苏菲立刻开始工作,她首先要为这栋公寓的前厅织新窗帘。她织了一天又一天,还把太阳撒下的金线揉进她的丝里。

有一天房东太太看到了她,她惊叫着嚷起来:“我最讨厌蜘蛛了!我的客厅里不准有蜘蛛!”还拿起抹布朝苏菲打去。苏菲知道不受欢迎的时候怎么办,她赶快爬到墙的另一边,上了台阶,爬进一位船长的衣橱里。

安顿好以后,她望望四周,只看到一片灰色:灰衣裳、灰长裤、灰毛衣。苏菲想,这位船长需要一套新衣服,明亮一点儿的,蓝色好了,像天空的颜色。她耐心地织啊织,织了一只袖子,织了一个领子。

有一天,船长碰巧看见苏菲在工作。他尖叫一声:“蜘蛛!”原来这个胆小船长很害怕蜘蛛。他爬过窗台,爬到屋顶上。苏菲可不愿意有人为了她从屋顶上摔下去,她匆匆忙忙离开衣橱,穿过走廊。

这一次她爬进了一位厨师的拖鞋里。厨师的拖鞋又脏又破。苏菲想:我得休息一下,然后,帮厨师织一双新拖鞋。苏菲刚挤进拖鞋的前端,就立刻被甩到地板上——是地震吗?不是。是厨师把苏菲甩出来了。“恶心死了!”厨师气呼呼地大骂,“你这只丑八怪,臭蜘蛛!”

苏菲好伤心。不过,她抬头挺胸地越过地毯,从房门底下爬出去。她经过漫长的旅途,好不容易克服陡峭的阶梯,爬进三楼一个年轻女人的房间里。苏菲已经疲惫不堪,一爬进装毛线的篮子里就睡着了。

到这个时候,对蜘蛛来说,已经过了许多年。苏菲老了,她剩下的力气只够为自己织一些小东西,比如有玫瑰图案的枕头和八只保暖的袜子。不过,她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有一天,那个年轻女人发现了苏菲。喔,糟了!苏菲几乎要哭了,她已经没有力气再搬家了。可是,这个女人没有拿抹布朝苏菲打过去,也没有骂苏菲丑八怪。她只是微笑,拿着棒针开始织毛线。苏菲看着她编织,一天又一天。

“婴儿的袜子!”苏菲喊道。原来这个年轻女人要生宝宝了。她织好了袜子,又织了一件小衣服。毛线用完了。她没有钱买毛线,不能为婴儿织小毯子了。“没关系,”房东太太说,“储藏室里有条咖啡色的旧被子,你就用那个吧!”苏菲看到过那条旧被子,破破烂烂的,颜色很灰暗,根本不适合小宝宝。苏菲知道她该怎么做,她必须织一条毯子。她还年轻的时候这种小事难不倒她。可是,她现在虚弱无力,小宝宝就快要出生了,她来得及织完一条毯子吗?

苏菲爬出装毛线的篮子。她缓缓移动,爬上宽阔的窗台。月光照进房间里,“好极了!”她想,“我可以把这些银白色的光线织进小宝宝的毯子,还要加上星光。”苏菲开始工作。她不停地织,而且不断地想出新点子。她把那些好点子都织进毯子里,有散发香气的细松枝,夜晚的景色,古老的摇篮曲,快乐的雪花……苏菲织个不停。她不吃,也不睡。她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疲劳,又这么坚定。她一直织,一直织。她织到毯子的最后一角时,而菲把自己的心也织进了毯子里。

苏菲主义 篇4

一、有争议的“母亲”身份

由于宗教,文化,道德信仰等因素的影响,“母亲”这一身份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争议性。一直以来,整个女性群体的存在意义被牢牢禁锢在“妻子”和“母亲”两个身份上。美国著名女性主义理论家凯特·米勒特对“人类社会发展依赖于男性,女性的唯一贡献在于繁衍后代,女性的根本价值和最大成功在于其生育能力”这一男权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判。第二次女性主义运动以来,女性主义者开始逐渐意识到男性权威使母亲们失去话语权,工作权,以及应有的尊重。可以说,女性群体由于男权所施加的母亲身份而备受边缘化。传统意义上讲,“母亲”这一使命是光荣和值得称颂的,父权制社会要求女性必须成为“合格”的母亲,而“母亲”总是与“孩子”紧密相连的论断被广为接受。由此可见,能够孕育和照顾孩子成为判定一个女性是否具备做母亲的资格的必备条件。一个合格的母亲需要无条件地为丈夫生育孩子,同时花费毕生精力照顾孩子和家庭。正如贝蒂·弗里丹所说,“Without careers,without any commitment other than their homes,mothers could devote every moment to their children.”

女性主义运动先驱波伏娃曾说:“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的。”在父权制道德思想的灌输下,她无奈嫁给一个毫无感情的男人,完成生儿育女的任务。而在认命地接受了自己的母亲身份后,她拼命保全自己的孩子,却又在男人们恶意的逼迫之下选择亲手杀死他们。毫无疑问,苏菲是父权制社会道德评判准则下无辜的牺牲品。

二、“母亲”身份下苏菲的悲剧命运

小说《苏菲的选择》并未采用传统的时间顺序叙述方式,而是大量采用插叙和闪回等写作技巧,因而小说中的故事叙述是碎片化的。《苏菲的选择》隐含着双重含义:一是苏菲同时和犹太青年内森与作家斯汀格产生了难以名状的情愫。苏菲必须在两个男人之间做出选择。二是苏菲在家乡波兰早已结婚生子。她和两个孩子不幸被捕入狱。残酷的纳粹军官要求她必须选择一个孩子去死。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并在集中营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苏菲几乎放弃了她所拥有的一切:美貌,健康,身体,甚至是良心。更讽刺的是,苏菲遭受的所有磨难都来自于男性,她却不得不靠依附和讨好男性来为自己谋求出路。

在被逮捕时,一个纳粹军官对苏菲美貌的评价使她意识到自己极具魅力的容貌和身体将是寻求生存的工具。在为司令官霍斯工作期间,苏菲接受了女管家的侵犯和侮辱,只为能够受到这位司令官得力助手的赏识。霍斯是一个冷酷虚伪的纳粹军人,更是典型的父权制思想的代表。他宣称性即是女性和邪恶,对希望靠出卖身体来获得生存权利的女人嗤之以鼻,认为她们肮脏无耻;他自诩道德高尚,认为男人之所以会做出不道德的事情都是因为女性的引诱;他自称尊重自己的妻子,其实对妻子有着强大的控制欲和占有欲。而为了凸显苏菲在两性关系中所遭受的压迫,斯泰伦运用大量笔墨描写了苏菲和霍斯之间的关系。像故事中所有男人一样,霍斯也被苏菲的美貌所吸引。母亲的使命和责任使苏菲变得疯狂和不顾一切。尽管感到极度的羞耻和恐惧,苏菲仍然选择向霍斯献出自己身体。苏菲所面临的困境反映了集中营中很多母亲的生存境遇。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本就处于“他者”地位的女性不得不面对更加凄惨的命运。她们别无选择,唯有向毫无悲悯之心的男性掌权者出卖身体以求自保。苏菲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拯救自己的儿子,但最后仍旧以失败告终。因为她永远不会明白,冷漠无情的霍斯最看重的是自己的事业和前程,绝不会因为与一个女人发生关系而毁掉自己.所以他不但没有帮苏菲,反而夺走了她心爱的儿子的生命。可见,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仅仅是,并且只能是男性消费欲望和肆意蹂躏的对象与工具。

为了履行作为母亲的义务,苏菲在出卖肉体的同时也成为了纳粹残害犹太人的帮凶:被捕期间,苏菲因自己不是犹太人儿暗暗高兴;为了能让自己和孩子在集中营里活更久,她开始为纳粹服务并传达了很多杀害犹太人的指令;为了讨好霍斯,她诬蔑犹太人侮辱了自己并不存在的妹妹,只求霍斯同意让她看一眼儿子;虽然工作的便利使得苏菲有机会拯救很多犹太人,但她为了自己孩子的安危最终选择放弃。然而,苏菲的这些行为并不是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因为母亲的身份使她别无选择,“我会让人们明白纳粹是如何趋使你去干你绝不会干的事情,比如说霍斯。如果不是为了吉恩,我决不会去勾引他,想让他和我睡觉。我也决不会装作仇恨犹太人,或者撒谎说父亲那本小册子有我的功劳。还有那台收音机。我没有偷它也是为了吉恩,我差点因这事死掉。”她必须苟且偷生,因为儿子必须依靠母亲的救助。但最终苏菲并未能救出吉恩,对犹太人的负罪感也使她饱受良心和道德的谴责。

三、“母亲”身份下苏菲的选择

选择儿子还是女儿去面对死亡?苏菲在两个孩子间的生死抉择无疑是整部小说的高潮部分,而这一“选择”留给她终生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苏菲最终选择了女儿,但她的委曲求全并没能保全儿子的性命。在苏菲混乱的思维和描述所来展现不堪回忆的岁月里,身为一个母亲却亲手将女儿推向死亡无疑是她所遭受到的最残忍折磨。可以说,“母亲”身份是男权社会施加给苏菲的沉重枷锁。

首先,苏菲别无选择地称为一个母亲。女性主义所批判的并非两性之间的爱情,婚姻和对孩子的抚育,而是女性在成为母亲后遭受的对待。苏菲在父亲的要求下和毫无感情的丈夫结婚并生儿育女,以满足父权制社会对女性生育的要求。她的人生自此被迫和丈夫,儿女以及无尽的家务紧紧绑缚在一起。对苏菲来说,“母亲”身份并不意味着幸福感,而是男权社会生育观念的又一次胜利。

其次,纳粹军官要求苏菲选择一个孩子去死也折射了男性权威对女性的压迫。在斯泰伦笔下,这位纳粹军官每天的工作就是选择一些俘虏去死。这种备受良心谴责的痛苦使他逐渐心理扭曲,而以欣赏他人痛苦为乐则成为他在军营中的最大消遣。他深知如何刺痛一个母亲的神经并让其痛苦终生,而美丽的苏菲不幸地成为了这位军官变态趣味下的牺牲品。儿子还是女儿?看似简单的选择题决定着两个孩子的命运。苏菲选择妥协并最终成为了间接杀害孩子的凶手。父权制社会道德标准认为一个合格的母亲的全部生活就是照看孩子,并将这种生活转化为一种具有责任性质的终生工作。她所要承担的不仅有失去孩子的痛苦,更有来自父权制社会道德的谴责。

最后,苏菲对于两个孩子的生死抉择同样值得深思。读者们很难感同身受地体会到处于两难境地的苏菲经受了怎样的精神折磨。苏菲在儿子和女儿之间进行了选择,实际上也是在男性和女性之间进行了选择。留下儿子,杀死女儿,苏菲的选择动机可以被看做是对父权制社会的无意识妥协。不难想象,如果选择留下女儿伊娃,她在集中营中的生存状态将会极为艰难。即使伊娃最后能够幸存,粗粝暴虐的男权压迫仍然会让她在今后的人生中面临和苏菲类似的艰辛。或许在苏菲的眼中,对伊娃来说是最好的解脱。

四、结语

父权制社会的道德准则要求苏菲必须成为一个母亲,否则她将不被承认是一个“真正的女人”。于是苏菲选择了妥协退让,沦为丈夫的生育工具。父权制社会的道德准则要求苏菲必须承无条件地为孩子付出,否则将不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于是苏菲为了自己的孩子出卖了自己的道德和灵魂。纵观全文,苏菲的悲剧既是时代的悲剧,又是宿命的悲剧。她可以成为战争的幸存者,但永远不可能在男性统治的社会中找到出路。作为一个女性和母亲,苏菲被男权的牢笼禁锢无法逃脱,而战争的出现只是让她悲剧的道路上越陷越深。

《苏菲的世界》 篇5

专业:分析化学学号:51130606120姓名:朱琳嶺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小说,是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对于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比较合适的入门书。我读过此书后对哲学也有了些初步的了解,并对此也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本书它是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历,揭示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苏菲的世界》将苏格拉底,萨特,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间接地贯穿到全文,并借用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因此此书非常生动有趣。看完此书,我将详细地描述此书对于我的启发以及我由此引发的思考。

一.学会思考

法国哲学家笛卡儿曾说,我思故我在。人生要在永无止境的思考中度过,人类也是不断思考中向前发展的。在远古时代,起初人类只用简单的打制石器来猎取动物,吃生食,住山洞。在不断的劳动过程中,人类发现了打制的石器不能很好地猎取动物,吃生食会经常生病,住山洞光线暗等诸多问题。因此,原始人发明了磨制石器,发明了钻木取火、搭建房屋。包拯从小爱断是非,无论是大案还是小案,他都会认真思考,得出结论,从不冤枉一个好人,也不放过一个坏人。正是他的这种认真思考的精神使他的思想更为高尚。所谓思考,就是进行比较深入、周到的思维活动,是从感性向理性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在于它能使人们的认识并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是引导人们获得新发现。思考贵在勤。作为学生,更应多动脑筋。人类的许多伟大发现都归功于逢事问一个“为什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大文学家矛盾曾经说过,“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怎样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想才行。”蔡肖思也说过:“学习与思考,二者必须结合起来,不可偏废。单思不学,会变成空想妄想;单学不思又会变成书呆子。”“涉浅水者得鱼虾,入大海者擒蛟龙。”人不精思,就失去了最好的学习工具,只能做涉水者。只有善于思考的人才能在书海里尽情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尽欢畅。学习的本质在于思索,从而使原来掌握的知识得以升华,使我们更加深刻地内化知识。懒于思索的大脑是寸草不生的荒漠。如果我们不勤于思索,那我们必将一无所获。泥泞的路上才能留下脚印,平坦的柏油路不会;有礁石的河流才能激起奋斗的浪花,平静的湖面不会;险峻的山峰才能挽留攀登者的足迹,平滑的山顶不会;一路坎坷、一路拼搏的人生才能唱出洪钟大悟,平凡顺利的人生不会。只有不断思考,个人才会进步,社会才会前进,人类才会进步。

二.人需要正确地认识真实的自己

《苏菲的世界》中小女孩苏菲接到的怪信中第一句就是:“你是谁?”你是谁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是要回答出来却不知从何说起。名字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们真正认识自己的障碍,我们在思考“我是谁”的时候,总是在名字这个层面上就戛然而止了,我们似乎确信,这个名字就是我们自己。我们可以像苏菲那样思考一下,假如当初我们的父母没有为我们取现在这个名字,而是另一个,难道我们就变成了另一个人吗?或者说,我们把名字等等表象的符号扔掉忘掉,我们又是谁?这样思考的话,我们就会对“我是谁”感到迷茫。如果我们在思考“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最初就抛掉一切外在的表象:名字,性别,长相等等,我们只看

我们自己这个人,直接从本质上来考虑。我想《苏菲的世界》之所以探讨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们往往最易忽略的就是自己究竟是谁,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一个人认识别人也许不难,但是难就在于能否能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难处就在于自己是处于“当局者迷”的地位,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揭示的道理一样。就像伊索寓言里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一样,不做那一只昏了头脑的乌鸦——因为听了狐狸的奉承而丢了嘴边的一口肥肉。然而历史上和生活中像乌鸦这样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而导致悲剧的结局的人生,却又何其多矣!战国时期的赵括何尝不是一例,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结果呢,导致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连自己也死于乱箭之中。在当今,正确认识自己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质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和现状,了解自己应该发扬和保留的优点、应该克服和改进的缺点。正确认识自己的脾气,性格,是一件相当重要而且十分困难的事情。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这当然是一个逐步成熟的过程。我们的责任始终都在于能够正确地认清自我。自省可自明,自律促自成,自强保自信,这或许是当前在认识自己的思想转化中,应引为借鉴的行为观念。正确认识自己,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到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充分有效地发挥个人作用,这样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给国家和个人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和失误。

三.探究生命存在的意义

《苏菲的世界》中那些在时空中闪现的哲人们一直都在解析生命和世界的意义。十四岁的少女苏菲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疯狂地眨眼,于是她走进了哲学的世界。也就一直在思考着那些她以前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也包括生命的意义。

人的出生就像是沉睡了几千年的灵魂在某一刻苏醒过来,用迷茫天真的眼眸望着这个世界。在那一刻,那个灵魂被覆上了蓝色的生命,注定要接受人生的洗礼。一个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功名利禄,也不在于被世人所敬仰的荣誉,要无愧于自己,坦然面对灵魂,才是对生命的尊敬,生命才有存在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生命的理解,生命的意义自然也就因人而异。在这片辽阔的大地上,每个人都在忙碌着。为自己的生存而奔波,为家庭的维持而奔波,为社会的发展而奔波,也都在为这个世界而奔波。在这诸多的奔波的人中,有少年,有青年,有壮年,有老年;有知识分子,有目不识丁者;有高尚的,有低俗的。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知识层面的人,不同道德修养的人都囊括于其内。总之,整个人类在不停地奔波劳累。从生命的整体上来看,每一个生命都是相同的,因为生命具有的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为生存而奔波。生命在广义上的意义就在于生命本身。当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值得敬畏,值得重视,值得平等对待。而当生命丧失了这些基本的权利:被束缚了自由,被他类所蔑视,被强者所虐待;也即是生命不再掌握于自己的手中,他已无法为自己、为其他一切奔波时,生命也就丧失了存活的意义,只能走向灭亡。命的存在是偶然的,但也是必然的,总之是幸运的;生命的过程是漫长的,但也是短暂的,总之是艰辛的。一个生命既然存在了,就要释放出他的能量,挥洒出他的光芒;就要奋力拚搏,奉献自己;就要用他的行动来证明他的存在、他的意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

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其实我没有什么把握能够真正透彻地了解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可是我想,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就应该对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生活的环境负责。如何负责呢?最起码,我们要知道自己究竟该如何生活才是最好的。我们不能如此无所谓地生活着,像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四.哲学通俗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苏菲的世界》是挪威哲学教师乔斯坦·贾德以童话的形式写的哲学史。读《苏菲的世界》会不知不觉地被作者匠心独运的“戏中戏”结构设计所深深吸引。这本书是将哲学通俗化的显著代表。我将由此说说哲学通俗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① 可能性

此书以一系列的哲学问题贯串成全书的一条线索,随着问题的解决,一部欧洲哲学史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在书的开头部分他借艾伯特之口告诉读者:知道了每一个哲学家的“课题”之后,我们就比较容易地了解他的思想脉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者一开头从“你是谁?”起,将历史上的那些最重要的大家关心的问题、思考的方式、给出的答案娓娓道来。其次,此书的写作方式很符合青少年的阅读心理。这本书把艰深枯燥的哲学史作情节化了。为了让身为中学生的苏菲能理解哲学思想,作者努力把一些思想的文化情景形象地呈现出来。这种介绍方式书中比比皆是,所有这些设计将哲学思想变得生动起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哲学史能被非哲学专业的人喜欢,实属不易,作者的制胜法宝就是“通俗化”。运用它,作者在哲学著作与畅销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这也就告诉了我们哲学是可以通俗化的。

②必要性

苏菲们的戏 篇6

是的,法国女人多戏。

我以前的同学Marion算不上班里五官最精致的那个,但她那种范儿别人学不来。据我冷眼观察,她肯定是班里家境最好的一个。不过在法国,家境好的概念和咱们这边开好车买奢侈品完全不同。大家假期都去勤工俭学,现代一点的去快餐店,传统一点的去葡萄园采摘,可她不一样,她申请了法航的暑期学生空姐项目,一身迷人制服到处飞。其中有一趟,需在北京停留两天,正好我回北京过暑假,见面时,她把我带去的男同学迷得眼花缭乱。

其实Marion性感起来,皮肤的裸露程度只略比平时高5个百分点。可是她天生微卷的长发蓬松地散在肩上,迈进舞池时带着羞怯,末了一定要回眸,接受大家的注目,顺带递送眼波里的涟漪……你看同去的几个男生,若此时还在舞池边坐着,那么眼睛八九不离十是跟着她旋转了。

有一阵,我下楼买水果时总能撞见我的邻居Eve,屁股后头跟着她三四岁的女儿露西。单亲妈妈在约会和陪女儿之间总是难以两全,有时临时找不到人,她就会央我代为照看小露西两个小时。就算有些不乐意,她用那种香槟般的语调拜托你,也只好答应下来。露西虽然还小,但也很注意打扮,而且不是熊孩子那种劈头盖脸的糟贱式,而是穿裙子一定要戴那顶颜色搭配的帽子;上衣是粉色的,鞋子一定要配那双Hello Kitty的。

我工作的部门除我以外清一色全是接近60的老太太,其中Brigitte是最俏的一个。她的办公室里永远插着新鲜的花儿,午饭间隙常拉着我去街角咖啡馆喝一杯,下班后偶尔会带我去喝杯啤酒。她有一个男朋友,是《世界报》的资深记者,年纪比她略小一些。记者戴着眼镜,与服务生讲话时非常大声,可跟她说话时就添加了三份柔和,他是她也是。她未必每天化妆,但唇上总是鲜亮亮的红色,提着精气神儿。她看电影,逛展览,做瑜伽,周末还要去枫丹白露骑马,生活内容一如20年前几乎无异。若硬说有区别,她说年轻时会去美术学院给学生当裸体模特,那时候头发细细卷卷,如瀑布般披散,现在则稀疏了些。

苏菲主义 篇7

威廉·斯泰伦是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是美国南方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被称为福克纳的继承人, 作品曾获得普利策奖, 国家图书奖。

小说讲述了波兰姑娘苏菲在二战中失去了父亲和丈夫, 并因偷买腊肉被捕。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 她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儿子和女儿只能有一个活下来, 她选择了儿子, 而女儿被送入了毒气室。因为她懂得德文和速记, 侥幸存活, 为纳粹军官工作。战后, 苏菲只身来到纽约, 与犹太青年内森相恋。但是内森的反复无常经常让两人的关系变得恶劣。面对楼下邻居斯汀戈的满腔关爱, 苏菲还是选择了精神已经失常的内森, 并与他一起服毒自杀。

二、苏菲的讲述和谎言

苏菲深藏着巨大的秘密, 那些无法对人言说得过去, 是她痛苦的根源。苏菲知道斯汀戈对她的感情, 对她的着迷和好奇, 于是她把斯汀戈变成了自己的倾听者。她知道他的爱是值得信任的, 她需要一个这样的人来分享那些存在心底却无刻不在折磨着她的过去的那些经历和无法轻易启齿的伤痛。

苏菲告诉斯汀戈, 她有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 父母相敬如宾, 并且都很爱她。她的父亲是大学教授, 很有才华, 待人善良, 还曾经帮助过犹太人。她自己也有着幸福的婚姻生活, 和丈夫很相爱。然而从她后来的讲述中得知,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他的父亲脾气暴躁, 性情冷漠, 固执, 歧视犹太人。而她的丈夫简直是父亲的翻版, 两个人基本上没有感情。苏菲经常撒谎, 在欺骗别人, 同时也在欺骗自己, 为了远离那些痛苦的遭遇, 悲哀的用谎言麻痹自己。可是她却更加痛苦, 在酒精的驱使下, 她开始慢慢揭开伤疤, 还原了故事的真相。

三、身份主题

苏菲的自我意识是依赖他人建立的。在波兰, 苏菲从童年就深深的依赖着她的父亲。她的父亲控制和操纵着她, 让她整理资料并为他的政治信仰服务, 从没在乎过苏菲的意愿和感受, 但是苏菲依然非常爱他, 并且遵从他的每一个旨意。这就是苏菲对于自己身份的认识, 女儿的身份。婚后, 她的丈夫总是嘲笑污蔑她, 所以她却以妻子的身份要求自己真诚地对待自己的丈夫。当她的父亲和丈夫被杀后, 苏菲对于自己的身份认识发生了动摇。她把自己的所有希望放在了孩子身上, 她对自己的身份的新认识就是母亲, 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所以在地下工作者汪娜要求她帮忙时, 她强烈地拒绝了, 她说她还有孩子。但可悲的是, 当她被迫要在两个孩子中选择一个时, 她母亲的身份受到了最残酷的挑战, 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被推向毒气室, 她歇斯底里, 精神支柱一下子坍塌了。而这次选择更是带给了她永远无法摆脱的负罪感。她的身份与责任的错位把她推向了疯狂绝望的痛苦境地。

战后, 苏菲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身份危机。在与内森的恋人关系中, 内森拥有这份爱的主导权, 苏菲则失去自我的深深地爱着他。当内森丧失理性意识, 对她实施暴力时, 她也一直以隐忍的态度对待, 努力地想扮好情人的角色, 但是注定她是这段感情战争的弱者, 当她再也无法忍受时, 她与斯汀戈一起离开。在旅馆时, 她和斯汀戈疯狂的做爱, 激情过后, 她意识到她不可能做好斯汀戈的妻子, 她不能接受这个身的, 所以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内森旁边, 与他一起走向了死亡。

四、结语

苏菲一直被那些痛苦的记忆笼罩, 困顿在过去里。作为一个悲剧的受害者, 她失去了亲人和朋友, 只有自己苟延残喘于世, 她对此感到无比的内疚。苏菲身处不同的身份角色时与该角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发生了扭曲。这一切使她的精神崩溃, 深陷于不能自拔的痛苦中, 死亡成为她的唯一出路。生命逝去, 带走了痛苦的灵魂。为什么人的命运会如此不同, 某一刻, 有的人要面对生死抉择, 有的人却在享受欢乐。

摘要:《苏菲的选择》是西方小说史上的里程碑作品, 作者威廉·斯泰伦被公认为是二战后期美国最富成就和创新的小说家。《苏菲的选择》是一部贯穿着人性的挣扎与勇气的杰作, 本文将通过分析苏菲对自己的身份的危机意识分析她的心理状态, 她的谎言, 内疚和无法磨灭的伤痛。

关键词:罪恶感,谎言,身份危机

参考文献

[1]Lixiaoqian On Sophie's Trauma in Sophie's Choice[M].Zhengzhou:The university of Henanprovince, 2010.

[2]威廉·斯泰伦.苏菲的选择[M].周玲, 杨苏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

[3]范欣.谁杀害了女主人公--浅论《苏菲的选择》的负罪主题.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05, (3) :51--54.

[4]王雪颖.《苏菲的选择》:身份的失落与追寻.重庆教育学报, 2009, (1) :64—66.

[5]陈锐.《苏菲的选择》的叙述策略的主题意义.成都:四川外语学报, 2002.

苏菲主义 篇8

一.苏菲重生

苏菲思想的倡导者Shah认为, 苏菲思想不是导师用课本来教会学生的, 而是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的心灵互动习得的, 这种苏菲体验是被感知的, 无法用言语来定义或解释。小说中的“我”与艾米丽就是这种师生关系, 她们之间并无太多的语言交流, “我”一直陪伴着艾米丽, 等待合适的机会唤醒她心智, 帮助她挣脱虚幻。同时, 导师也要能够判断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正如一位天生聋哑的人无法对音乐产生敏感一样, 有些人也是无法领悟苏菲思想的, 如小说中的杰拉尔德。而艾米丽却具有成长和转变的潜力, 她在打破禁锢她的传统思想之后, 获得新知与重生。

《幸存者回忆录》引用了大量的苏菲元素, 最突出的是赋予生命的地毯、多层的花园和鸡蛋象征。叙述者在墙后发现了一个六边形的房间。地板上铺着花纹精细, 但生气全无的地毯。人们寻来旧布和衣料弯下身子在地毯上找正好可以配上的地方, 当那个形状正好和地毯上的一部分相对应时, 那个图案就恢复了活力。这个貌似儿童拼图游戏的工作不是游戏, 而是一项严肃且重大的工作, 需要人们的合作和友爱, 给人们带来愉快。当这个房间消失时, “我”无法再找到它, 但“我”相信那项工作还在继续, 必须继续, 并将一直继续下去。地毯象征着宇宙潜在的秩序, 人们需要共同努力维护秩序, 制止混乱。然而, 这只是叙述者的理想。随着外部混乱的加剧, 墙内世界也逐渐陷入混乱。叙述者突然转变视角, “当混乱状态达到顶点之时……我进入到一个四面都是旧砖墙的园圃里”, 这里拥有另一个世界的明媚的天空, 香气弥漫, 水声潺潺, “园圃底下有园圃, 园圃上面还有园圃:赐予食物的地表变为两重、三重乃至无数重—大地的充足、富饶、慷慨……”。墙内富足的花园与现实生活中艾米丽与帮派同伴建立的花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破乱不堪的房间到富足的花园, 作者受到苏菲破中立思想的启发, 只有放弃陈旧的观念, 摆脱社会禁锢, 转向内心深处探求生活中的积极因素和破碎中的创造性因素, 才能提升自我, 达到内心平衡, 获得真正的富足。

同时, 小说中蛋的象征贯穿全文。最初, 叙述者意识到墙内有另一个世界, 她“将耳朵贴在那面墙上, 如同将能孵化的鸡蛋贴在耳朵上, 倾听着, 等待着”。内在世界像孵化的鸡蛋般充满等待, 与此同时, 艾米丽在外部世界逐渐成熟。鸡蛋隐喻在内外世界间穿针引线, 在小说结尾处, 以鸡蛋破裂而达到高潮, “草坪上有一只巨大的带麻点的黑色钢蛋, 但被磨光、磨亮了, 反射着黑荧荧的光”。蛋破裂了, 从里面出现了人们玩拼图的场景。按照苏菲寓意, 黑色象征着智慧和领导, 反射的光象征着统一, 磨光的钢蛋象征着苏菲追求, 把钢铁磨光需要艰苦的努力, 钢蛋很难打破, 这也表明苏菲之路难循。

小说结尾处, “我”通过摇曳的炉火, 最后在“个人的”空间里见到艾米丽。她变成了一位穿着艳俗礼服的年轻女子。她的女性角色逐渐显现。可当她的母亲出现时, 艾米丽就开始变小, 成了一个猩红色的微型玩偶, “这个小玩偶扭动这做出种种姿势, 然后在一股红烟中消失, 就像关于肉体和魔鬼的道德故事中常有的那样”。这里的母亲形象代表着压抑新一代的旧俗, 而这一幕始于火焰终于火焰, 寓意打破禁锢现代人的旧俗。当艾米丽摆脱旧俗, 准备好转变时, “我”的导师角色逐渐明朗。苏菲导师引导学生的道路是艰难的, 双方必须承受痛苦与煎熬, 方能醒悟与提升。小说开始提到艾米丽有一种渴望, 她到底渴望什么?通过艾米丽的自我努力和“我”的责任和关爱, 墙体倒塌, 内心世界开启, 艾米丽转变成为她所渴望的新的自我, 获得重生。

二.苏菲体验

苏菲思想尊崇“在其途而不知”。苏菲体验是不自觉的超验体验, 而且能获得苏菲体验的人必是具有苏菲意识的、有可挖掘潜力的人。苏菲信徒不贪图现世物质享受, 注重个人清心寡欲, 沉思冥想, 通过诵经祈祷、斋戒静坐, 隐居独修或漫游四方, 沿途宣教, 依靠别人施舍和个人劳动为生。《三、四、五区的联姻》中的爱丽·伊斯就是这样在放逐中沉溺与升华, 寻找文明, 追逐梦想。即使被三区人驱逐, 她还在为他们担忧:“她很想知道如果这里的人民, 她的子民, 没有更多要求地就这样过一辈子, 会是个什么情形?”

同时, 苏菲教义认为人类的灵魂最主要的本质是爱。爱能使人与真主相接近。莱辛并非苏菲教徒, 莱辛的苏菲思想是从伊斯兰教神秘主义中感悟出来的生命哲学。她强调个体在生命的心灵体验中 , 发展自我 , 超越自我 , 进入澄明之境。她的这部小说以史诗般的手笔描绘了一幅理想的意识融合进化并充满爱与宽容的美境。联姻促使人们从对立到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 具体体现在爱丽· 伊斯与本恩 ·艾塔由相互厌恶到深爱的变化上。起初, “这一场婚礼更像是一场葬礼”, 为婚礼准备的楼阁死气沉沉, 他们交流困难, 生活方式格格不入;然而, 爱丽· 伊斯努力理解她的丈夫, 帮助他摒弃禁锢的思想, 学会思考, “他已经习惯她的样子, 也开始依赖她。对她而言, 当她看到他的思索, 看到他竭力靠近她, 共同分担他们要面对的一切时, 她因他的粗暴而产生地厌恶感会暂时搁置一旁”。他们内心逐渐达到平衡, 能够相互交流, 直到相爱。一直以来, 四区人民被禁止仰望更高的区域, 否则将受到惩罚, 这个荒谬的禁令却令爱丽·伊斯震撼:四区人民被禁止, 而三区人民又不愿意仰望更高的区域, 缺乏追求只会令精神空虚, 思想停滞不前。爱丽?伊斯有责任引导人民追求理想, 超越自我。

莱辛的苏菲思想崇尚生命体验, 追求自我超越。面对精神痛苦, 主人公以心灵感知探求真理, 获得凤凰再生的超验体验。莱辛采用多层次的叙事结构, 突破时空限制, 表现出对非理性意识的独特理解, 唤起人们以直觉重新感知这个非理性的现实世界, 重新认识自我, 追求生命本体意义。个体生命获得精神进化的能力, 打破精神与物质的壁垒, 融合自我于集体意识中, 铸成永恒。莱辛以积极、自由、乐观的苏菲思想吸引着无数读者, 她以作家责任感关心人类命运和人类意识的发展, 引领人们追寻生命的本质。

摘要:莱辛在内空间小说《幸存者回忆录》和外空间小说《三、四、五区的联姻》中描述了主人公的苏菲超验体验。面对灾难, 只有平衡自我, 心静平和才能获得重生, 最终进入无我无限、和谐永恒的美好境界。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苏菲思想,重生,体验

参考文献

[1]Lessing, Doris.The Marriages Between Zones Three, Four and Five, London:Flamingo, 1994.

[2]Lessing, Doris.The Memoirs of a Survivor, New York:HarperCollins, 2007.

[3]Shah, Idries.The Sufis.London:Octagon Press, 1977.

[4]瞿世镜《当代英国小说史》,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年。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 篇9

乔斯坦·贾德所写的畅销书——《苏菲的世界》非常适合那些未接触过哲学的人们来作为启蒙教材,引导人们步入哲学的殿堂。该书主要讲述了小姑娘苏菲在神秘导师通过书信的诱导下,开始接触哲学,思考哲学问题,并且了解了整个哲学史的发展和一些著名的古今哲学家。先从如“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等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苏菲产生哲学性的思考,接而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还有一些自然哲学家的议题思考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等等涉及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的哲学,神秘导师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这本书涵盖了哲学、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内容之多,思想之深刻。不仅如此,更加值得人们称赞的是作者以故事性的方式讲述了哲学家的故事和他们的思想,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哲学揉碎以另一种更加细腻的方式注入读者的头脑中。哲学家们往往确实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不平凡的人生,他们的生活经历不会像行侠者那样惊险离奇,不会像军事家那样波澜壮阔,不会像男欢女爱那样情意绵绵,而他们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他们特有的言行蕴含着哲学的深邃,会给你留下深深的思考和悠远的回味,哲人的人生往往就是故事。这种“灌输”的效果显然要比在哲学课堂上那些单一乏味的概念讲解要生动得多,这样的哲学知识将会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更加贴近生活、贴近读者的心灵。

书中的一些问题,比如“我是谁?”,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思考过,相信这个问题是人们一致迷惑过的。为什么会有“我”这个意识的存在?其实最开始,我并没有从书中直接得到答案,作者模棱两可的带过了。可是到后面谈到笛卡尔的时候,他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句名言,顿时让我有了醍醐灌顶的彻悟。人因为思考而存在,这句话带了点唯心主义的味道,但确实是当人们在否认在怀疑的时候,这一思考的行为就已经证实了“我”的存在。当我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心中还总是有一个问题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那就是神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最开始,在艾伯特为苏菲讲解自然派哲学家的时候,先谈到了神话故事对自然问题的解释方式,然后是自然哲学家们产生怀疑,他们依靠自己的理性思考来得到答案,他们相信自己的思考是不变的。在这里,他们批评了传统神话,这是否体现了神学与哲学的矛盾?后来又谈到笛卡尔的时候指出他目前发现的三件事:一、人是会思考的生物,二、上帝是存在的,三、宇宙有一个外在的真实世界。他坚持认为上帝是存在的,他宣称上帝可以保证我们用理智所认识到的一切事物必然会与现实世界相符。这样看来,哲学又是为神学服务的,而不是矛盾的。如果说神学是人们的信仰属于唯心,科学是理性的探索属于唯物,那么哲学就是否包含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两者,与其兼容?哲学属于逻辑理性的思考,科学的灵感源于哲学。但是哲学在某一层次上又服务于神学,那么也就是说神学是哲学的更高层次的境界,因为“神学揭示启示的真理,而哲学只是阐明自然的真理”。当然无论人们怎么认为神学与哲学的关系,总是先有神学的启示方向,后有哲学的思考,理论上而言哲学都是源于神学的。

还有一点值得思考的是,当我讀完了这本书之后,我所想到的是作者希望如今的青少年能够像苏菲一样在人类哲学的精神文明下逐步成长,到长大成人的那一天,还是能够保持一份对世界的好奇心,像哲学家一样理性思考,不要固定思维,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新的事物,即使懂得了很多的知识道理但仍然对这个世界充满考究和疑问,因为“真正聪明的人是意识到自己无知的人”。现在的社会,虽然安定,但缺乏哲学性的思考。拿现在的网络来说,它的与人方便却造成了知识剽窃的普遍问题,不论是大学生还是学术研究者,大家似乎疲于自己去探究思考问题,而是更喜欢借用别人的想法和观点而缺乏个人的灵魂性。不仅如此,现在的许多长大成人的大人们更是习惯了这个世界,习惯了以整个社会的思考方式去想问题,像以往哲学家那样挑战神学,挑战社会等颠覆现有固定认识的想法与勇气早已消失不见。结合我的个人所经历过的一件事来讲,曾经有一位同学,他只是喜欢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某天他对我们平时用水的水质产生了质疑,然后他就借了一台简单的仪器装备将我们平时用的自来水提炼分解,发现底部沉淀了许多的红色物质。当他把这件事的结果告诉我们的时候,许多人的反应都是先是惊讶,后是接受,按照他们当时所说的一句话,“都已经用水那么多年了,我们不还是活得好好的,所以没有必要那么麻烦地去深究这种问题啊。”很多人都可能对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所产生的问题,都抱以无所谓的态度,更遑论去自我探索和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了。这就是现代人习惯于这个世界的一个最大的问题。我们虽然不可能回到那个百家争鸣,到处充满对知识真理追寻的年代,但是也不能安于现在和平舒适的生活,而疲于对人类、对自然、对社会的思考。哲学性思考的光辉应该不时从人们的身上闪现,那份对世界的好奇心不能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而永久失去啊。

上一篇:中国水墨动画下一篇:慕课背景